外汇服务贸易合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37:02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1

一、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特点

服务贸易的交易工作不像商品交易那样可以明确管理,商品交易可以利用海关的检测设备对商品情况进行检测,而服务贸易的交易却并不能够依靠检测设备进行,需要我国税务部门和商务部门进行协同管理,必须规定在进行境内服务贸易交易相关手续办理时,要及时提交合同和相关发票,并办理上级行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在对工程款和中介费进行办理手续时,要将上级商务机关的批准手续提交审议。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外汇管理的最新需求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服务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需要切实改变对服务贸易交易的监督管理方式,以适应服务业日益变化的需求。监管机构不能仅仅对单一的交易行为进行管理,那样会使得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会因此降低,并且会提高管理成本,最终影响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科学的分析我国监管资源,并对贸易服务的监管方式进行改良,让真实的审查工作变得方便快捷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

三、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比较分散,没有彻底统一

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一些管理还比较碎片化,我国与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有关的法规有五十多个,很多是对以往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律法规没有说明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对以往法律法规错误的部分进行了改成,并不是一个从零基础开始建立和完善的法规系统,因此,内部因素较为混乱,并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很多银行系统和境内机关在办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业务时,不能以很低的成本学习到国家最新政策与法规。我国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相关的法规很多,如果不能系统的加以学习,将无法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妥善执行。

(二)没有均衡管理,存在宽进严出现象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基本上是重视流出不重视流入的状态,如果不算捐赠,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几乎没有详细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只有按照客户的讲述,并根据客户提交的合同和发票就在银行机构进行业务办理,这种随意性非常强的办理方式,很不科学。另外,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结汇方面的规范也并不详实,仅仅将结汇工作的类别进行的规定,对结汇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审计材料缺乏详细的规定,很多银行对此存有怨言。银行机构往往在结汇工作中,不清楚究竟应该审查什么材料,有些银行机构重视对合同和发票的审查,有的银行注重对批件的审查,大多数银行没有同意的标准,一个银行因为审查严格而丢掉了客户,使行业内部出现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

(三)政策的设计缺少科学性,难以适应新时期要求

随着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事业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产生了很多新型交易方式,但是我国关于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法规却没有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而尽快完善,一些政策的设计目光短浅,难以保证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不会出现问题。在国家海运售付汇方面,我国目前现行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仅仅将货物主人和运输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的规划,并没有对企业支付海运运费的具体细节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企业的海运工作缺乏完善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境外承包项目的外汇境内转账业务方面,政策仅仅对整体包揽工程的具体程序进行的规定,对很多新兴的规则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其纳入规划之中。在虚拟商品的跨国交易中,一些企业利用新时期电子商务的手段进行交易,但是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对这一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划设计。

(四)难以审查真实性

服务贸易所涉及的外汇非常复杂,包括很多项目和各类领域,尤其是由外国企业提交的报表,内容相当复杂,交易工作由此增添了很多困难,难以审查真实性。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和货物贸易管理工作有本质的不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仅仅能够根据相关资料判断真实性,而资料的制定和提交环节又缺乏完善的制度满意保证资料数据的准确程度。目前,我国很多升级合同和审计发票工作仅仅存在一个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服务贸易并不同于实体商贸,实体商贸可以调查社会各各个团体的意见,而服务贸易却并不具备了解公众意见的机会,因此,服务贸易交易领域容易出现真实性难以审查的问题。

四、改进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方案

(一)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思路的转变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改变首先要从思路的改变开始,要观察当前服务贸易发展的形势,将审查真实性的依据进行细化,另外,要加快审批工作的改革,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不科学的审批机制进行大幅度调整,以适应新时期服务贸易交易工作的需要。另外,要将服务贸易和其他贸易进行整合,组建相关专业机构,并科学的将各类监管组织进行联系,与国家税务管理机构和商务部门取得密切沟通,并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争取税务管理部门和商务部门的支持,依靠税务部门的支持与商务部门的合作,加强对真实性的审查,使监管机制能够与服务贸易的交易环节完美结合。

(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管理原则的转变

要加快对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相关法规的改革,要将各类不同的法规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法规体系,要将全部法规在统一的框架内,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再次规划,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将各式法规进行统一,使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有法可循,要将严谨作为调整法规的原则,保证法规切实保障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正常进行。要进行均衡的管理方式,将改变宽进严出现象作为工作的重点、重视资金流出环节的工种。虽然我国拥有着比较充沛的外汇储备,但也承受着资金流入方面的较大压力,要在工作中切实按照政策的要求将资金流入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良,加强对资金流入的管控力度,使服务贸易交易在更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对外汇的监管机制进行改良,要将监管工作的重点由对每一项具体数据的监管转移到对资料整体的审查,保证监管工作的科学高效,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管理原则。

五、结束语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2

关键词:服务贸易进出口结售汇差额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1.服务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70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0.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是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出口961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进口1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

2.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发展迅猛。2012年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7.8%、18.6%、18.2%、122.5%、40.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通信服务进口增势显著,增幅分别为20.7%、158.4%、38.6%。201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出口同比增长了120%,咨询服务出口同比增长了16.6%。金融服务进口增长了150%,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增长50%,通信服务进口增长16.7%。

3.贸易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服务贸易仍维持较高比重。2012年传统服务运输和旅游在服务占进出口总额58.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旅游进出口总额首破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同比增长25.6%;运输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247.7亿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7.5%。2013年上半年,运输和旅游占服务进出口总额59.4%,旅游进出口总额为8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运输服务进出口总额为641亿美元,同比增长7.2%。

三、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贸易收付、结售汇逆差进一步扩大。2001年~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收付总额有显著上升,2009~2012年服务贸易跨境收付逆差逐年大幅增长,2012年逆差额达60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85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一倍。

2.服务贸易较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2006~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一直为顺差,而服务贸易差额基本为负值,处于逆差状态,2012年逆差额更是高达89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2%。可见服务贸易发展较货物贸易发展极其不平衡,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地区发展不均衡。2011和2012年,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比重分别为60.7%和62%,金融、保险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比重偏低;地区发展不均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比较迅速,北京服务贸易占GDp比重达75%,部分中部与西部的二三线城市服务贸易占比很低,甚至西部某些地区占比不到10%。

四、应对策略

1.优化结售汇程序,缩小收付、结售汇逆差。结售汇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贸易结汇意愿下降,因此外汇指定银行应优化结售汇程序,在保证结售汇业务完整、正确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结售汇手续,提升企业或个人结汇意愿,实现缩小收付、结售汇逆差,如综合使用多种结售汇方式:信用证与汇付结合、信用证与托收结合、汇付与银行保函或信用证结合;简化即期、远期结汇现场检查方式,缩短结汇时间,减少利率波动对结汇金额的不利影响;扩大出具核销专用联即可直接结汇的外汇收入范围,为企业在贸易项下结售汇提供便利。

2.以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平衡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生产行业为主,只参与加工、组装、制造等简单中间环节,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等高附加值服务活动涉及不多,这也是造成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一大原因。中国目前“走出去”的企业多数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因此服务业要紧紧依托“走出去”的制造业企业,通过货物贸易带动服务技术和人才的出口,在货物贸易产品中嵌入、复合服务产品,带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性企业的海外投资,从而能参与更多涉及原料采购、物流运输、金融保险、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诸多较高附加值生产服务环节,逐步扭转我国服务贸易赤字,促进服务贸易平衡发展。

3.调整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市场化程度。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正逐渐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现代服务贸易转变。我国要想增强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应努力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在保持现有传统服务产业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使服务贸易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实现服务贸易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我国目前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还在于服务贸易市场化程度不高。为此,政府应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程度,清除不合理行业准入障碍,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法规,鼓励各种投资服务业的经济形式,改善国内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五、总结

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强化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在经济总量中比重仍偏低,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很不相称。面对全球服务贸易化趋势,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汇发[2013]30号2013年7月18日)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3

1.1国际汇款检测系统的洗钱风险分析

(1)银行开发的检测汇款信息的反洗钱检测系统是通过账户来获取数据,对于大额及可疑的交易信息需要人工操作,导致银行在向反洗钱检测中心上报数据的过程中存在漏报和错报,致使大额汇款信息存在洗钱风险。(2)由于网络技术的有限性和局域性,大部分的客户交易无法使得反洗钱数据得到实时监控,有时洗钱组织会将大笔的资金分散成许多小额的资金通过不同的网点迅速的汇出国外,使得国内银行监测系统难以实时监控客户的各项交易。

1.2国际汇款制度的洗钱风险分析

(1)我国银行现阶段实行的国际汇款业务主要在于业务上的技术操作和资金清算风险控制,国际汇款业务的审批主要根据外汇管理政策,对于有融资嫌疑的客户、业务关系和交易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措施。因此外汇管理政策中就存在洗钱风险的空隙。(2)在进行国际汇款业务的境外汇款交易时,需要对境外汇款人及收款人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职业或企业性质等信息进行登记。并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二款之规定,接收机构在办理汇出业务时对于未在机构开立账户的客户要求其填写相关交易信息以确保此笔交易可以跟踪和稽查,但往往这些信息是缺失的。(3)在境外汇款交易时,银行并未对国际汇款业务的汇出地或汇入地的地域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导致客户存在洗钱风险交易的漏洞,无法进行防范。

1.3国际汇款外管政策的洗钱风险分析

自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外汇管理政策是全力支持资本自由快捷流动的积极政策,但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货物贸易政策上与反洗钱监控要求存在冲突,具体如下:(1)服务贸易政策中规定不允许以分拆和虚构贸易背景来进行购付汇,并且对于资金性质不明确的外汇收支业务仍然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关证明资料,却没有硬性的规定,对于反洗钱意识较薄弱的银行来说,可能不会去审核资金的来源,而存在资金会被刻意分拆以服务贸易的名义跨境的风险。(2)根据服务贸易项下第六条第九项规定:具有关联关系的境内外机构代垫或分摊的服务贸易费用:提交原始交易合同、代垫或者分摊的合同(协议或说明)、发票(支付通知)。所以对于关联机构而言,可能存在伪造贸易合同或代垫协议,虚拟支付通知。(3)服务贸易政策中关于支付境外红利的政策,所支付的资金可能不是公司内部自有资金。(4)关于服务贸易政策中退汇的规定,若退款人和原收款人不同,仅凭进口合同、退汇相关说明及证明材料以及境外收款人或境内收款人的资金声明无法证明代付资金来源的真实性。(5)跨境资金流与货物流实行定期总量对比、评估、核查中存在的洗钱风险将远远大于逐笔核查的洗钱风险。资金流与货物流总体相匹配并不代表每笔外汇交易没有洗钱的嫌疑。

2银行结算方式的反洗钱风险管理策略

(1)银行定期重点检查相关企业的进口和出口业务,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进出口开证业务及收付汇业务是否存在交易对手相同,品名及货物描述一致的情况,是否有在一段时间内相同的收付款人资金交易频繁,以此来判断和审查是否涉及非法资金转移。(2)在服务贸易项下、货物贸易、资本项下的结售汇审批中除了审核外管局要求的书面材料,还需支行柜面提供的企业注册资本金信息,来往资金交易流水,关注企业注册资本金是否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大相径庭。因此在服务贸易项下的结售汇审批需由银行专业的反洗钱岗兼职,预防反洗钱组织。(3)银行需建立健全国际汇款业务的制度建设,要求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制度管理。特别是在与行签订协议时应严格按照我国反洗钱工作的法律法规来要求客户提供相关信息资料。加大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力度,完善每笔交易数据信息,以便跟踪查询。(4)银行需建立健全国际汇款业务操作系统,建立全方位的客户信息库,并对客户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对后续的客户调查提供技术和综合性的信息分析支持。并且加强系统安全的保障,避免不法分子的入侵,坚守岗位职责,采取指纹授权或脸部扫描授权的措施。(5)对于银行内部的员工而言,加强员工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的培训,提升操作人员反洗钱的敏感度和对工作的重视度,提高操作人员对可疑交易的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打击国际结算业务中潜在的洗钱风险。(6)加强对境外资金流动的监管,加强对跨境现金的管理,严厉打击携带或运输货币出入边境的洗钱方式。

3结语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4

[关键词]实际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人民币升值

一、引言

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国经济纷纷陷入了不景气状态,因此我国又一次面临着美、日等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新的重大问题。因为,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水平适当与否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汇率失调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导致国际经济摩擦,甚至会损害一国的国际形象。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使用名义有效汇率来观察某种货币的总体波动程度及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但由于名义有效汇率没有包括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化状况,不能反映一国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人们又设计出将国内外价格结合在内的实际汇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的国家而言,实际汇率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实际汇率的角度研究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际汇率的概念及计算

1.实际汇率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较多的基本上都是名义汇率,如报刊或其他媒体每天公布的人民币对外币的汇价就是名义汇率,它表示的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它通常是在外汇交易市场上外汇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或由政府官方规定的。在汇率研究中,由于其不能与价格变量联系在一起,因此,仅对名义汇率进行研究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一般均是以实际汇率为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一般将实际汇率的定义分为两类。

(1)第一类为外部实际汇率,是根据外国与本国价格水平的差异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得到实际汇率。这种定义的理论基础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它反映了一揽子国内商品和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可以比较货币的相对价值。外部实际汇率可分为双边实际汇率(BilateralRealexchangeRate,简称BReR)和贸易加权实际汇率(tradeweightedRealex-changeRate,简称twReR)。贸易加权实际汇率也就是经常用到的实际有效汇率(RealeffectiveexchangeRate,简称ReeR)。“有效”的意思是根据贸易比重进行加权。有效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2)第二类为内部实际汇率,是根据本国国内指标定义的实际汇率,一般定义为一国内部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国内价格之比,它反映了在一特定国家内部人们生产或消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实际汇率往往指外部实际汇率,它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的影响。与名义汇率不同,实际汇率无法从市场上找到相应的水平值。一般情况下实际汇率都采取指数形式,上升代表本国货币相对升值,下降代表本国货币相对贬值。

2.实际汇率的计算方法

从以上实际汇率概念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实际汇率根据其定义的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主要有:第一,以价格水平调整的实际汇率计算;第二,用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之比计算;第三,贸易加权的实际汇率计算。

三、基于实际汇率的人民币汇率

由于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比较密切,本文选取的外汇为美元。根据公式:

et=et*(p*/p)(1)

其中,et为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以USD/RmB表示。p*为美国的物价水平,用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p为中国的物价水平,用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汇率(表中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统计年鉴,世界经济数据)虽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不断增加。

四、实际汇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实际汇率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任何来自外来的冲击会使实际汇率发生改变,如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率降低、价格扭曲、资本外逃等。然而,同任何一种价格的变动一样,实际汇率的变动仍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角度来解释。其中,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1964,andSamuelson,1964)最为有名。

假设一国仅存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两国贸易品权重各不相同,那么公式(1)中影响实际汇率的国内外价格水平可以表示为贸易品价格指数和非贸易品价格指数的几何平均。

p=ptapn1-a

p*=pt*bpn*1-b(2)

其中,pt是贸易品价格指数,pn是非贸易品价格指数,*表示国外,即本文的美国,a,b为贸易品权数。假定国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全一体化,购买力平价对于可贸易品成立,即et*(pt*/t)=1,r=r*,把公式(1)、(2)结合得出:

et=((pn*/pt*)(1-b))/((pn/pt)1-a)

取自然对数后,实际汇率的变化可表示为:

qt=(1-b)(pn*-pt*)-(1-a)(pn-pt)

实际汇率由国内外贸易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决定。假设国外两部门相对生产率不变,当国内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快于国内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时,就使得实际汇率q减少,即国内实际币值要升值。而通常情况下也认为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长,本国相对于外国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由于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充分流动,非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也会上升,非贸易品价格也相应地上升,这样,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国家的非贸易价格提高也较快,从而导致q上升,实际汇率升值。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通常被认为是80年代后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均衡实际汇率变动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对于很多转型国家在转型期间出现的实际汇率的升值进行研究,发现这种升值也可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得以较好的解释。由于大多数转型国家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且这些国家转型前的中央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生产率,使其生产率水平也低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这样就使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存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这些国家在转型期间所采以的结构性改革和市场自由化使本国的总要素生产率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显上升,因此这些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经历了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

与上述转型国家相类似,近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也可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做一个很好的解释。实施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主要选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进行研究。其中美国的贸易部门产出采用耐用品与非耐用品产值之和,非贸易部门采用服务业产值,两部门的就业数据采用非农部门的商品与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数据。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除以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得到相对劳动生产率,把第三产业缩减指数除以第二产业缩减指数得到相对价格。中国两部门相对生产率除以美国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得到中美两国相对相对生产率。

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我国并不直接存在相关的统计数据,必须经过一定方式的处理。根据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得到名义增加值,以2000年全年不变价为基础,结合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指数,得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值,

再除以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得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表中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世界经济数据等计算得出)

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快于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动工资水平上涨,由于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所以第三产业劳动力工资也会上涨,但是由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第二产业那么高,使得第三产业的价格会上升,从而带动整体价格水平的上涨。而对于第二产业来说,劳动生产率提高还会缓解第二产业价格上涨的压力,所以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相对价格也是上升的。从表二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对价格也一直在上升,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描述的特征。同样地,美国的情况也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描述的特征。由表一,表四可以看出,中美相对相对生产率上升,人民币实际汇率下降,即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时,人民币实际汇率有升值压力。

五、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背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飞速发展的生产率所推动的,这种升值是我国经济在向市场化转变过程中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飞速提高的表现。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着某种所谓的“中国制造”,通过那所谓的“价廉物美”的商品打开国际市场,使得贸易部门的整体价格水平上不去,非贸易部门整体价格水平也上不去,实际汇率上升缓慢,甚至还有倒退的趋势(从表一可以看出),这也是我国这些年来顺差一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逐年递增的一部分原因吧!

造成这种中国制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刘易斯拐点下,人口红利未尽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所谓“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即指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既定工资”即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降为零。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这一点在近年来的中国表现得非常明显。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更多的是指“初级劳动力”领域,相对应的,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却越来越不足,也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

2.政府垄断以及政府管制不力

长期以来,政府对煤、电、油、运、气、水、土地等生产要素实行价格管制,对一些经济的主导产业提供低成本的能源和资源,低成本的环境污染,使得大量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短期内中国制造业急剧膨胀。

另外,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然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其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乃至收入水平和我国基本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仅为39.8%(2007),与世界平均水平(60%以上)和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十分悬殊。

2.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的,是为有效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服务的。但是,目前我国服务支撑系统还不完善,效率不高,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部门的发展。我国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竞争。我国的服务业数量总体上较少,而且内部结构也很不合理。行业和产品不合理:当前我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上,而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电信、房地产、研发、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却发育不足,导致我国服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

3.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的现代服务业中内部结构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中国服务业一直未能得到较好发展,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不足,科技含量低,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现代科技平台的有效支撑,网络化相对不完善,从而成为限制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4.劳动力要素在服务产业中重视度不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在1999年已经达到40%以上,而中国目前还不到30%。现阶段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中国服务业总量规模不大,这也是由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化水平低的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六、结论

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增强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消除部分政府垄断现象,允许一些民间资本流入,完善机制,增加竞争;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降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保持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稳定是最重要的。

当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只是从供给方面研究实际汇率问题,主要用来解释长期均衡实际汇率的变化。这种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的推导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前提下的。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影响实际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旭钱世春:(2007),“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

[2]张天辉卢春婕:(2008),“基于实际汇率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工会论坛》2008年9月

[3]马菱尹宇明:(2002),“对近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的分析”.《财经科学》,2002年7月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5

内容提要:近几年我国贸易融资流入结汇增速较快,资金大量净流入,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本文介绍了贸易外汇收结汇新政策出台的目的和作用,并结合新政策系统分析了目前外汇贸易收结汇监管中存在和可能引发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

一、新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外汇收支日趋频繁。贸易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以贸易融资等形式的外汇资金流入结汇不断增加,外汇局对资金流入的判断和管理存在难度。资金大量净流入,加剧了贸易外汇顺收持续大于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6年9月总局下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改进贸易外汇收汇与结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6]49号,以下简称《通知》),对贸易外汇收结汇政策进行了调整。新政策的实施改进了贸易外汇收结汇管理,便利企业正常资金使用,对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通知》进一步体现了贸易便利化与有效监管相结合原则,对贸易收汇实行分类管理和区别对待,对正常交易企业办理收结汇业务,大大简化手续,节省企业费用、时间和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在便利绝大多数企业的同时,加强了对少数违法、违规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异常交易行为重点监管,对“关注企业”以事前真实性审核和事后管理相结合进行监控,抑制不明资金流入和投机资金借贸易外汇渠道流入的可能性。充分体现扶优限劣、鼓励诚信的管理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外汇管理的有效性。

二、存在和容易引发的几个问题

(一)现有出口核报系统数据功能缺陷,影响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出口核报系统数据功能存在缺陷,按《通知》中“关注企业”核定标准统计收汇数据,缺少相对应的监管数据模块,计算繁琐,延误时间,增加工作负担,统计结果欠缺准确性。首批“关注企业”名单以“一刀切”的时间划分范围,缺乏对时间段两端的延伸业务的考虑和估计,影响其名单核定的科学性。

(二)实施“关注企业”名单管理,有可能引起服务贸易项下资金流入增速加快

关注企业可能采取金蝉脱壳等方式更名或重新注册新公司,将业务转移到集团内其它公司或关联公司,或委托正常业务企业出口等方式仍然可以绕开法规限制享受正常企业结汇待遇。对此类问题,外汇局仍然疏于监管,如果不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补充完善,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将会弱化新政策的运行效果。目前,对服务贸易项下资金流入交易真实性的审核仍然是监管的缺口,限制措施很少,外汇局和外汇银行对交易背景真实性难于考证,特别是对关联企业跨境服务贸易的真实性难于判断,有可能出现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管理此严彼松,给不法企业变相融资和投机留有可乘之机。

(三)以年度考核期确定“关注企业”名单,其科学性需进一步论证

出口企业因经营性质不同,业务运行的季节性和突发性使其收汇数据、核销和逾期未核销数据具有动态性。以年度为时间测定标准,时间跨度较长,可能造成对本年度已达到“关注”标准的企业因统计周期不足只能延续到下一年度执行,易出现监管漏洞,监管效应滞后。而对由于经济原因暂时经营效果差,但经营项目前景良好、经营业绩无劣迹,或虽出现实际收汇与应收汇差额偏大,但属正常资金活动的企业却由于“关注企业”标准的确定,需列入“关注企业”名单进行严格管理。这虽然加大了对不明资金流入的审核力度,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便利经营。

(四)实施“关注企业”名单管理易引起行政许可方面的矛盾

外汇局对关注企业实行逐笔真实性审核和贸易结汇核准管理,要求企业提供原有规定材料的同时,仍需提供其它相关说明、凭证等资料,可能引起外汇管理与现行行政许可之间的矛盾。列入“关注企业”名单的出口企业,其声誉和资金使用方面将受到一定影响,对“关注企业”名单的政策执行,能否真正对外避免行政干预,对内杜绝操作风险等方面存在难度。

(五)相关职能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外汇银行与企业的互利互存关系,在政策实际执行中难免会出现包庇和隐瞒现象。且个别出口企业也可能以虚假陈述、伪造单证和合同等方式通过审核,骗取结汇。外汇局对收汇单位的信用记录、开业期限等信息来源缺乏与工商、商务等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有效衔接,这些都影响政策规定的落实效果。

三、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新政策法规规定,切实增强法规执行的可操作性

建议总局对《通知》中有关考核期限规定和分类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增强法规的实际操作性。一是结合进口付汇备案管理的规定,考虑缩短出口企业的考核周期,提高“关注企业”公布频率和速度,及时反映出口企业的信用情况,起到及时监管的目的。二是对“关注企业”名单的核定标准应给予一定的限额弹性和管理弹性,对确实需纳入名单管理的必须纳入,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名单核定尽可能科学准确,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三是增加对关注企业单据审核要求,如规定提交的单据须为正本,外汇银行应在正本单据上进行签注和签章等。四是对大额、多次退汇的企业,可考虑将其列入“关注企业”名单进行管理。

(二)应将关注企业贸易业务和服务贸易收付汇业务纳入统一监管

应尽快实现服务贸易项下对交易主体的分类管理,堵塞资金转向服务项下流入的渠道。依托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建立具有监管和业务操作功能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服务贸易非现场预警和分析机制。对关注类企业的进口付汇和服务贸易收付汇纳入共同监管,可规定关注类企业不得进入进口付汇单位名录、服务贸易收付汇需按2006年政策调整前的原有管理规定进行审核等。

(三)进行出口收汇核报系统与进口付汇监管系统合并,利用外汇账户信息平善监管功能

进口付汇监管系统和出口收汇核报系统合并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比照和整体考核,便于发现和处理问题,杜绝隐患。利用外汇账户信息平台,搭建付汇“进口付汇单位名录”和结汇“关注企业”名单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强对“关注企业”贸易收汇结汇后人民币资金流向的监测和监管,建立本外币联动考核机制,对企业进出口业务、本外币业务共同监管、全面考核。

(四)加强信息资源的技术支持以满足业务需求,加大对“关注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建议总局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技术资源,实现海关传输数据的进一步剥离,解决目前监管数据模块功能不足的统计困难。二是在确保企业收汇数据准确的前提下,整合出口收汇核报系统与国际收支申报系统数据的匹配,提高系统数据的严密性。三是加快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的功能完善,建立健全出口收汇核销非现场核查体系,并与其它监管系统的资源共享,提高非现场监管程度。四是定期开展对“关注企业”的出口及收汇业务的现场检查,重点对“关注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检查,堵塞监管漏洞,进一步提高贸易收汇结汇监管的有效性。

(五)增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作监管机制

建立由外汇局、外汇银行和海关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监管协调管理机制,相互反馈管理信息,便于对问题得以及时监控。制定法规政策,充分考虑到工商、商务、税务和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现状、技术条件和职能需求,加强与其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业务磋商和业务论证,切实把法规出台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监管落到实处。

注释:

[1]李东荣.贸易出口收汇核销业务实用手册[Z].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2]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最新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实用手册[Z].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3]王立军.国际贸易结算与贸易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6

传统的贸易理论分析其实是把贸易政策当成了国家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工具,是外生的,而新政治经济学在分析贸易理论时,考虑到公众等方面的因素,其实根本上来说是内生的。因此我们在做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到公共选择,也就是要从政府自身的目标,利益集团等方面着手。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公共的利益表达相对于以前更加突出,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和西方国家的分权制是不一样的。贸易政治决策主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在发达国家各种利益集团游说要进行注册登记,是合法的行为,是一个很庞大的团体,对政策的制定实施很有影响力。虽然有各种利益团体存在,利益表达并不是非常明显,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之间进行联系。相对来说中央政府在服务贸易的决策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关于政治决策对贸易政策影响的模型有阿兰•希尔曼(aLHillman)构建了政治支持模型,以斯蒂格勒(Stigler)与皮斯曼(peltzman)提出的经济管制理论为基础,将关税税率视为政府在政策抉择上的最优化问题。政府需选定一个均衡关税水平,使来自于利益集团与消费者的总体政治支持最大化[1]。芬德利(Findlay)与威尔士(wellisz)提出游说支出模型,构造了一个对立利益集团之间的游说竞争模型。格罗斯曼(Grossman)与赫尔普曼(Helpman)提出了影响当权政府的政治捐献模型——“保护待售”模型,认为利益集团的政治捐献应集中于已胜出的当权政府,其目的与动机便是通过捐献直接影响当权政府的贸易政策,政府为实现其自身福利最大化,依赖于获得的总的捐助和选民的福利。许多经济学家基于上述模型对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做了研究。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通过1995年的游说揭露法案第一个收集了关于利益集团联合游说花费的数据,建立数据系统来来记录美国行业部门政治性组织游说的程度。指出行业竞争越激烈,更倾向于一起游说。有更高集中度和产品差别的行业则倾向于独立游说。在最近文献中,特定利益集团也被用来加入模型中,作为一个影响因素使模型更全面。莫妮卡•兴法尔(monicaSinghal)关于财政联邦主义提出了一个新的理性模型[2],加入了特定利益集团的潜在作用来影响公共基金的分配。巴勃罗•斯皮勒和桑尼•廖)(pablot.Spiller,SannyLiao(2006)在调查中提供一个框架来理解特定利益集团参加公共政策决定。发现立法者有重要政策制定角色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发展更多明显和直接的利益集团行为。竞争贡献,游说和诉讼之间的权衡也被体制环境的性质影响。强调公共机构环境的作用来理解利益集团策略。我国的许多经济学者运用了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对许多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合理和全面的分析。高建从小布什上台执政后美国现行贸易政策的特点入手,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指出美国贸易政策带有重商主义,针对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国采取的相应对策,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3]。胡海波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综述了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并对国内进行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文献进行概括[4],仝娜利用中点选民模型对产生保护贸易政治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数学化推导[5]。

以上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现实情况,但是在模型设立上有很大缺陷,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西方国家的分权制是不同的,他们把地方政府作为分析的目标,地方政府高度自治。而且把中国内部市场按地区划分,但是中国是一个民主集中制的国家,中央政府在政策决策过程中占的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选取变量的时候都是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综合做出判断,并且在选取的也是按服务贸易部门来分类的,而不是按照地区来划分。

二、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从国内外形势来看,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于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下面分析影响我国政府制定服务贸易各部门开放度的具体影响因素,这里我们考虑比较重要的和服务贸易关系比较大的因素,按照服务贸易中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方面来分析。

(一)国家自身利益,实现经济和产业发展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体现在该国的GDp上,因此反过来说对GDp贡献度比较大的服务贸易部门开放度也会比较大,这是相互促进的。

2.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竞争力越高的部门,在国际中占据市场份额越大,其抗风险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国家对这些部门开放度都比较高。

(二)各方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

1.因为我国是民主集中制的国家,在研究服务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时候,国家的目标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会被放在第一位,并且占有比较重的比例,因此各种利益团体对我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考察国家层面上会考虑的对服务贸易整个产业来说比较有利的因素,进行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等目标[6]。

2.投资水平。一国的投资水平首先代表着一国的繁荣程度,而且里面也涉及到了外企在中国的利益,因此外商对各服务部门的投资数也是国家会考虑的因素,同GDp相似,投资水平和开放度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三)国家经济安全因素

1.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对一国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利用外汇储备保持汇率稳定,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外汇储备对维护一国金融和币值的稳定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国家出于安全考虑会控制外汇。

2.保护政治敏感行业中国对涉及健康,娱乐服务贸易领域,采取抵制开放,因为西方国家的企业进入本国的媒体、娱乐和等服务业后,会带来诸多社会文化、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有可能损害本国利益,所以一定要保护,这些行业都是服务贸易的敏感行业。

三、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服务贸易部门的选取和变量的设定

本文选取服务贸易开放度作为因变量来进行衡量,因为货物贸易的保护或者开放程度可以用关税来衡量,但是服务贸易有很多是不受关税限制的。所以现在通用的检验服务贸易壁垒的指标就是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也可称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一种服务贸易政策。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一般用服务贸易壁垒的削减程度来衡量。也就是说服务贸易壁垒水平较高,则开放水平较低。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频度指标法、数量指标法、价格指标法和财务指标法。由于本文探讨的是服务贸易而非整个服务产业,所以在定量分析上以有贸易的服务行业数据为基础的评价指标和中国服务贸易保护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根据郭浑仪的研究可知中国对通讯,金融商务,旅游等都作出了减让承诺。所以本文选取了通信,旅游,金融,运输这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实证分析[7]。根据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选取下面的变量作为因变量。1.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比较,其核心是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8]。一个行业的竞争力与这个行业的开放水平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服务贸易竞争力用cop表示。2.中国服务贸易对GDp的贡献率。它代表了我国服务贸易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果撇开贸易结构问题,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肯定。胡日东利用中国1985年~2004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是长期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进口则产生抑制作用,但二者净效应为正;而短期服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小。潘爱民采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服务贸易进口的短期波动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比较明显。服务贸易对GDp的贡献率越大,国家出于对经济发展的考虑,应该对此行业的开放水平越高,所以二者之间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这里用excontr表示[9]。3.中国服务贸易部分行业用汇集中度。一个行业的进口额与总服务贸易总进口额的比率即是用汇集中度。出于对国际收支平衡和节约外汇资源的考虑,国家会进行进口限制。所以用汇集中度和行业开放水平应该是负相关。用汇集中度用yhjzhd表示。4.中国服务贸易部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数。外商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所以国家应对外商直接投资多的行业提高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数与开放水平应该是正相关。这里用wsh表示。变量关系如下图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郭浑仪和盛斌通过利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赫克曼在1995年提出的“频度指标”),根据中国的入世协议书和相关附件,对中国入世服务贸易承诺减让表进行量化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国际横向比较,从中探究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有效程度。以我国制造业为基准的,可以直接从wind数据库中获得各行业的算术平均销售毛利率,用open表示。因为频度数据比较广泛的应用于某些研究估计数量或者价格的工具,也经常作为服务自由化分析的投入数据[10]。

(三)模型的建立和回归实证结果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7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重要意义。开放型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广度的必然要求;更是支持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举措。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对于保持经济率先突破发展,促进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统筹规划和改革创新。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必须认清形势,服从大局,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实现执行各项政策规定与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必须把握政策举措、融资平台、服务方式等重点,全力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发展目标。加快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推动进出口企业较快发展,力争2015年进出口突破1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进出口平均增速达到20%;突出外资大招商、招大商,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8亿美元,平均增速达到35%。不断缩小与关中地区的差距,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二、落实政策措施,形成发展合力

(四)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落实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等十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鼓励出口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推动品牌、技术产品贸易;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利用进口信贷、进口担保,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融资便利。

(五)加大旅游业金融支持力度。认真贯彻人民银行、商务部、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加大旅游业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外汇业务流程,引进专业外币代兑机构,丰富旅游外汇兑换服务体系,简化旅游收付汇审核手续,完善旅游保险外汇政策,对旅游企业特殊用汇需求予以政策支持。

(六)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意见》和省外汇局《关于加大外汇管理支持力度,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努力培育类似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锌业炼锌厂等龙头外贸企业,实现对外贸易规模化、效益化的新局面;加强对类似西部鑫兴钼业有限公司、必康制药有限公司等外商直接投资重点企业的引导,拓展优势产业利用外资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

三、推进各项改革,提供发展动力

(七)加快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取消银行为企业办理进口付汇业务的联网核查手续,对企业实行差别化管理,实现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行为的监管。便利企业对外支付,减轻企业和银行负担,同时加大对新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早日见效。

(八)认真筹备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改革。密切关注外汇形势及全国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进展情况,切实做好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准确的向银行和企业传达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法规,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优化业务办理程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九)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改革试点。选择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试点,允许其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用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经外汇局核准或登记的资本项下对外支付,便利企业合理配置外汇资金,切实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十)积极推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改革进程。全面推广外汇金宏系统国际收支网上申报子系统,强化国际收支申报主体自主申报意识,规范国际收支业务应用子系统的用户管理内部工作制度,鼓励企业在网上直接进行申报,实现外汇管理部门、银行和企业三方共赢。

(十一)探索贸易进口异地付汇备案改革。允许企业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办理货到付款项下进口付汇业务,不再逐笔提供进口合同和发票,便利企业就近办理外汇业务。放宽出口收汇远期备案条件。允许外汇指定银行为企业出具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款结汇收汇核销专用票据,企业凭此办理出口退税,方便企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四、改进管理方式,加快发展步伐

(十二)转变涉外经济管理理念。商务、工商、税务、外汇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以满足市场主体的便利化为出发点,加强制度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要进一步落实“五个转变”,即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

(十三)简化进出口业务办理流程。逐步对进出口收付汇实行总量核查和分类管理,使90%以上企业退出现场核销程序。加强对新设立企业和B、C类企业的辅导,使其尽快达到a类管理要求。简化申请比例结汇和临时额度的审批程序,适当提高企业出口预收汇和进口延期付汇比例,允许企业已登记小额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不受比例限制。

(十四)积极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借入人民币外债,允许境内企业以人民币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提高监管合力。

(十五)加快外汇市场准入。根据银行结售汇市场准入相关制度要求,以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为出发点,简化银行结售汇市场准入备案程序,支持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结售汇业务。协调银监局等有关部门,为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提供便利。

(十六)便利外资企业外汇年检。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积极尝试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分类服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接通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上报验资询证流入资金数据,代外资企业上报外汇年检数据,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年检率。

(十七)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人民币汇率调整时机,优化进口产品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鼓励外汇指定银行为加工贸易企业的进口付汇提供便利和优惠。

(十八)缩短验资询证回函时间。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验资询证回函时间由五个工作日改为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按要求向外汇管理部门提交真实完整资料的当场办理,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损失。

(十九)鼓励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使用外汇资金。允许企业集团使用同一账户对成员公司存放境外的出口收入实施集中收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通过主办银行,以委托贷款形式互相拆借外币资金,为大型企业集中运营外汇资金、开展内部结售汇业务、降低资金成本提供便利。

五、改善投资环境,把握发展重点

(二十)重点扶持地方特色涉外经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医药资源和绿色食品资源,为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交通逐步便利,区位优势逐渐优越的发展机遇下,重点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外企业,提供优厚、便利的服务,并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继续支持现有龙头涉外企业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奥科粉体硫酸钡矿粉精深加工;扩大以泰华药业为主的现代中药材保健品的出口;引导扶持商南中剑、五洲矿业的产品研发。

(二十一)优化涉外经济生态环境。宣传、商务、发改、工信、卫生、工商、税务、质检、药监、广电、旅游、外汇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合力开展诚信兴商活动,营造良好的涉外经济市场秩序。每半年对外汇指定银行业务合规性检查一次,确保各项外汇业务合规办理,加大对严重违反外汇管理政策行为的负面信息披露力度,为全市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二十二)改善企业贸易融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采用境内发债、购汇等市场化手段筹集本外币资金,支持有竞争力的进出口企业进行贸易融资,提高贸易融资在银行资金运用中的比例。有序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大力推进保理、福费廷、保单融资、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发展。

(二十三)规范涉外经济秩序。激励银行认真贯彻和实施各项管理规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涉外经济秩序,实现执行外汇管理政策与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对辖区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将其支持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纳入考核及综合评价范畴。

(二十四)加大利用外资支持力度。对市内重大引资项目和重大境外投资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特殊政策,协调处理遇到的外汇管理政策问题。探索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供应链融资模式,促进产业聚集。鼓励外资企业将结算中心、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设在。

(二十五)帮助企业降低资金风险。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办出口信用保单质押融资业务,提升出口企业参保积极性。积极推广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外币人民币掉期等外汇避险产品,加大外汇避险产品宣传和营销力度,增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意识。

(二十六)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向中资企业提供短期外债,符合条件的中资外贸企业可以直接以企业自身名义申请短期外债余额指标,为中资外贸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方便企业进行贸易融资。

(二十七)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加强境外投资业务指导和政策服务,便利企业了解境外投资政策法规。扩大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允许境内机构使用“留存境外利润”作为出资来源。支持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后续融资,境内机构可以向其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及融资性担保,对境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后续融资提供支持。

(二十八)推动融资工具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开发和推广“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出口退税质押融资以及保理、福费廷等以出口贸易为基础的融资模式,为出口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鼓励银行利用境外分支机构网点优势,为企业境外融资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利用离岸业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本土化金融服务,缓解企业境外融资困难。

(二十九)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金融业监管部门要加强配合、主动协调,支持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充分发挥人民币贸易融资在推动企业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

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发展效果

(三十)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作。加强商务、税务、外汇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增强服务合力,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改善政策咨询服务,坚持定期深入银行和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帮助解决困难,搭建银、企服务信息平台,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服务。

(三十一)认真执行涉外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完善管理法规制度,清理近年来的规范性文件;搭建政策宣传网络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许可项目和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印制业务办理温馨提示,实行政务公开,方便银行和企业,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十二)提供绿色通道实现一站式服务。完善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等服务方式,缩短行政许可项目的办理期间,提供绿色通道;在企业办理业务时,坚持做到材料一次给清,程序一次说清,问题一次讲清,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审查材料时,坚持做到耐心、细心、热心,宁可自己多辅导几次,也不让企业多跑一次。

(三十三)推进数据和系统整合。逐步实现银行端应用门户的整合与统一,建立涉外经济管理数据资源库,大力推进数据综合利用,建立以数据为中心,面向服务的应用支撑体系,实现数据集中采集和共享利用,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和服务。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8

论文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对外开放度,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嵌入式钻石模型”

 

当今全球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重心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在中国,国际旅游服务是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所谓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就是指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不仅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完善贸易结构同时还可以缓解各种贸易摩擦,而且还可以增加就业和创收外汇。随着中国国旅游业的全面开放,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只有建立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才有助于认识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有助于认识中国旅游贸易出口蕴藏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助于进一步缩短中国成为服务贸易强国的进程。

一、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以及入境人数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78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只有2.63亿美元,入境人数很小;2010年对外开放度,分别达到了514.94亿美元、2612.69万人次。就排名而言,外汇收入从世界第41位已经提升为4位,而入境人数更是成为世界第一,具体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外汇及世界排名和入境人数的变化,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强。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到2020年可能超过目前排名第一的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年份

旅游外汇(亿美元)

世界排名

入境人数(亿人次)

1978

2.63

41

0.02

1980

6.17

34

0.06

1984

11.31

21

0.13

1988

22.47

26

0.32

1992

39.47

17

0.38

1996

102.00

9

0.51

2000

162.24

7

0.83

2001

177.92

5

0.89

2003

174.06

7

0.91

2005

292.96

4

1.20

2007

419.19

6

1.32

2010

458.00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9

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发展前景分析

滨海新区对外贸易发达,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人民币结算前景广阔

自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区内对外贸易主体通过控制成本、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产品转型等多种方式,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并顺利度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贸易基础与广阔的增长空间。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各项贸易指标整体呈向好趋势(见图1),进出口总额738.92亿美元(不含汉沽区、大港区,以下同),其中,出口367.64亿美元,占天津市出口总额的57.05%,进口371.65亿美元,占天津市进口总额的50%以上,贸易项下收付汇总额582.74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收付汇总额134.05亿美元,占全市服务贸易收付汇总额近50%;同时,2010年2季度进出口总额、贸易收付汇总额、服务贸易收付汇总额分别比2009年1季度增长38.83亿美元、57.42亿美元、16.24亿美元,在从金融危机泥潭至经济全面复苏一年半的时间内,滨海新区贸易水平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滨海新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强烈

(1)以加工贸易为主是滨海新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的内部保障。加工贸易占贸易收支总额比例较大,是滨海新区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以2009年为例,加工贸易总额约为246.21亿美元,占区内贸易总额52.67%。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以外币进行结算,收支相抵后的剩余收入一般由人员工资等境内支出与企业利润构成,其中用于支付相关费用的结汇部分往往面临手续费等汇兑损失,而未结汇部分亦有可能面临汇率风险。以区内最主要的进料对口贸易方式出口为例(见图2),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量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规避汇兑及汇率风险,如通广三星等企业采取收汇后即时结汇等措施以规避汇率损失。上述企业对于币值稳定、规避汇率与汇兑损失的需求较为强烈,是滨海新区企业对人民结算的内部需求。

(2)以亚洲国家(地区)为主要贸易伙伴是滨海新区企业对人民币结算需求的外部保障。亚洲国家(地区)是滨海新区企业的主要贸易伙伴,以2009年为例,滨海新区企业出口至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中国特殊经济区、东盟进出口额较高(见表1)。对亚洲国家(地区)贸易成交量较大,是从外部刺激区内企业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上升:第一,亚洲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和日元,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元及日元汇率波动较大,不仅对境内企业而且给境外贸易伙伴使用外汇结算增加了汇率风险及管理成本,而2009年~2010年人民币汇率始终较为坚挺,这为区内企业与日韩等亚洲国家开展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人民币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与地区作为支付货币与结算货币被普遍接受,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已接受人民币存款并可办理人民币其他业务,表明我国与这些国家开展贸易时于人民币结算的需求已具备一定基础。

(3)服务贸易对人民币结算需求潜力较大。2009年滨海新区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项下收支总额13.83亿美元,其中劳务承包支出主要包括境内外承包工程支付给中国籍员工的工资、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以境外承包工程为例,在境外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必将外汇报酬汇回或携入境内结汇使用,但由于其在境外一般受雇佣方的统一安排食宿,且在国外消费较少,所以使用外币结算劳务费用会使员工受到汇兑及汇率损失,而使用人民币支付上述员工工资将使其损失降至最低。此外,由于近几年香港在滨海新区服务贸易收支排名始终名列前茅,这也为人民币结算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提供了巨大空间,故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滨海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无疑更具潜力。

人民币结算将有力推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1)人民币结算将有效促进滨海新区的对外贸易主体拓展新兴市场。区内企业与存在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开展贸易时采用人民币结算,能有效帮助其开拓境外市场。在一些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美元的结算渠道不畅,甚至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虽然一些企业以某些汇率波动较大的小币种代替美元进行结算,但这不仅加大了结算风险,更不利于市场开拓。

(2)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中资金融机构拓展服务领域。人民币结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市场需求较旺盛。作为人民币结算的主要服务者――银行,特别是在滨海新区有较多客户资源的中资银行来说,将产生如下收益:第一,拓展服务范围,银行通过为外方企业开立人民币信用证、保函、托收等结算工具,从而发挥人民币结算优势;第二,直接带动人民币贷款、授信等人民币资产业务增长,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第三,促进银行推出新的金融衍生服务,扩大中资银行在国际上的影响。

(3)简化手续,促进企业贸易便利化。滨海新区企业进出口量较大,进出口核销(核查)环节较多,企业财务成本增加。人民币结算施行后,进出口无需再到外汇局办理相关手续,极大简化企业进出口环节,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促进企业正常贸易的发展。

(4)推动滨海新区“走出去”企业进一步发展。截至2009年,滨海新区境外投资企业累计有76家,协议投资总额17.94亿美元,境内投资者累计实际支付现汇11.42亿美元,“走出去”企业在滨海新区已具有一定规模。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对于这部分“走出去”企业与境内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一些企业在国内采购低价材料并在境外生产销售,人民币结算将有效使这部分境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而且这部分企业的实际控制公司为境内公司(返程投资),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将使境内公司省略换取外币等多余环节。

人民币结算推广难点

虽然滨海新区人民币结算推广具有巨大的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与银行间存在认知度低、议价能力弱和金融服务层次低;二是政策制定及实施层面上存在人民币回流渠道缺乏、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政策推广程度低

一是由于人民币结算在天津市推广针对性低、时间短。对于现有的人民币结算,相关监管部门的宣传一般选择区内规模较大、出口额较高企业为对象,但忽视了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真实需求,而且从试点政策正式实施迄今,时间较短,缺乏“预热”宣传,使宣传效果大大减弱。二是政策宣传手段单一。目前主要采取召开政策推介会形式向企业宣传政策内容,存在参会企业较少、政策宣传受众面窄等情况,企业缺乏从公众传媒领域了解信息的渠道,直接影响政策的推广及执行效果。

银行、企业缺乏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动力

银行方面,人民币结算所产生的业务收入相比外币结算并未提升,相反还将增加银行推广新业务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企业与外汇指定银行响应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各银行总行未将人民币结算量纳入考核指标,外汇指定银行业务人员推动积极性不高。例如在辖区已经成功开展人民币结算的某银行表示,虽然在短期内人民币结算由于实际发生笔数与金额较少并未给银行的国际业务收入造成影响,但受以上因素影响,银行在推广人民币结算大范围铺开方面缺乏积极性;企业方面,由于现有的人民币结算政策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难以在短期获利,而且企业由于对新政策缺乏了解,存在对退税、出口等方面的畏难心理,造成政策推广困难。调查显示,超过六成被调查企业具有以上问题。

金融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企业缺少利用金融创新的敏感性

滨海新区创立至今,区内企业一直以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子公司为主,本土企业缺乏利用金融创新产品的主动性,金融服务业也大多停留在揽存、放贷、咨询等浅层次环节,银企之间缺少深层次互动。此外,从进出口金融产品来看,办理福费廷、保理等业务的企业不多。这直接导致以下后果:一是滨海新区金融机构不会深入研究人民币结算可能形成的庞大利益链,缺乏对人民币结算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金融服务对接,造成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层次低、吸引力差;二是企业缺乏主动了解新政策的兴趣,导致对新兴结算工具的了解匮乏,这一方面削弱了企业进出口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间接造成对人民币结算的无人问津。

人民币境外投资手段单一,回流渠道少

境外人民币的去向(使用)一般包括以现金形式留存境外、跨境存入境内银行(nRa账户)或者存入港澳相关银行,少数被用来购买香港人民币债券,没有更多的金融投资手段,人民币收益率低,使境外持有人对持有人民币意愿低迷。而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有限,进一步制约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尽管去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新出台的政策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从而一定程度上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促进人民币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但是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人民币境外投资市场的成立和发展不容忽视,不断拓宽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是大势所趋。

大力发展人民币结算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政策的接受意愿与实施力度,二是完善政策制定与配套法规,中间涉及到银行、企业与监管机构三个政策的载体,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解决人民币发展在滨海新区遇到的种种问题,合力助推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展翅腾飞。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推动滨海新区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顺利开展

(1)提高对宣传对象的针对性。针对以上问题,应重点对以下五类企业进行宣传:与东南亚、港澳台地区、日韩、中亚及俄罗斯贸易密切企业,中资生产型进出口企业,特殊经济区内与区外贸易关系密切的进出口企业,“走出去”企业,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龙头企业。

(2)“多媒体、跨区域、广联系”,加大对人民币结算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建立多方位宣传模式,加大人民币结算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及宣传力度。二是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加强与其他试点城市之间的联系,将采用人民币结算成功的企业“请过来”介绍经验,由监管机构牵头带领金融机构走出去“取经”,深入发掘人民币结算运行链条中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三是加强与各行业商会组织联系,通过商会向其会员企业推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完善企业与贸易伙伴、银行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在人民币远期汇率升值的预期下,新区企业与国外贸易伙伴之间使用外币交易必将面临汇率风险,而人民币结算则是将汇率风险转嫁给了国外企业,在当前新区企业议价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证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如何在新区企业间推广人民币结算,又能使外方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红利”而乐意接受人民币结算,需要构建新的新区企业与贸易伙伴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建议企业在与国外客户协商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过程中,重新分配利益,适当采取降低售价、锁定人民币汇率、提高出货顺序等办法,同时,政府可以使用补贴等政策手段加以鼓励,这一方面打消国外客户的疑虑并让客户分享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长期避免汇率损失。

建议商业银行总行与实际结算行之间设立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分配机制。现行的银行分配和考核机制并未将人民币结算专门纳入其中,导致银行在推广人民币结算的过程中出现原有的外币汇兑中间业务收入被摊薄,不仅导致银行完成外币结算业务考评指标困难,而且人民币结算创造的业务收入并不能填补汇兑业务缺口,最终导致银行利益受损的局面。这既不利于提高银行推广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建议银行自上而下设立独立的人民币结算考评机制,将人民币结算与外汇结算并列起来,重新分配利益。各银行按照上级行下发的业务指标完成人民币结算任务,将营业所得上交银行总行后,总行按照人民币结算业务完成量核算外汇业务被摊薄部分,并补贴给银行,使银行在推广人民币结算的同时不受到损失,而各银行在总行层面进行盈利的调整,用其他银行从人民币结算赚取的利润弥补外汇业务损失,财政再根据情况给予适度补贴,最终达到银行整体在推广人民币结算的同时,自身盈利水平不受影响的目的。

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人民币结算

在现有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链条不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应多管齐下将金融服务贯彻到人民币结算的境内使用和境外利用的各个环节,增强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活力与盈利优势,积极完善人民币结算外部生存环境。建议与境外金融机构或境内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开发人民币结算链,增加人民币信用卡、人民币信用证质押外汇贷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债券等金融产品;鼓励国内保险机构与国外保险机构合作,大力开发出口信用产品、提供信用担保,为我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各部委相互配合,推动人民币跨境流通

外汇服务贸易合同篇10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现状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数次呈现“小步快跑”的加速升值趋势,并出现了几个转折点。

第一,汇改初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被调高2%,之后进入缓步升值通道,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超过20%。作为应对危机的特殊政策,此后人民币重新回到钉住美元的路上,在20多个月中人民币跟美元同“进退”。

第二,2010年6月19日晚,中央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央行关于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表态,标志着因为金融危机影响而采取的临时性固定汇率政策的结束,人民币将重新走上小幅渐进升值之路。2010年6月2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早盘在被市场观望之后突然大幅走升,盘中最高曾达到6.7958元,是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高点,同时较中间价涨0.47%,接近0.5%的涨幅限制。这个涨幅是2005年中国重估汇率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中国央行规定的人民币交易波动区间是0.5%)。

第三,路透社2010年6月21日对33位分析师的最新调查显示,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并退出实际钉住美元后,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底料升至6.67,较"脱钩"之前升值2.34%。其中29位分析人士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未来12个月将升至6.58,较"脱钩"前升值3.74%。

从以上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继续进行。在以后的汇改过程中,人民币可能还会不断升值,但是不会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

二、加工贸易在苏州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现状

1.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特征,极大地推动了外贸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加工贸易已成为苏州出口贸易的主导。从表1所示2005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苏州市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全市出口贸易比例居高不下,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是苏州市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表1苏州加工贸易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苏州市统计局统计年鉴年鉴,部分数据根据年鉴数据计算得来

2.苏州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体。截至2009年,苏州全市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2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有134家),其中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近4000家。表2是苏州外商投资企业从2005年到2008年的出口相关数据,从中足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对苏州外贸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2苏州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同表1

3.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苏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在国际竞争和外部压力下,加工贸易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促进了加工工业内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也促进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产业构成逐渐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项目。目前,苏州已经形成了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打印机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工贸易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年出口超10亿美元的企业,形成了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群。从表3中可以看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苏州外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表3苏州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同表1

4.苏州加工贸易基本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贸易的发展解决了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工贸易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为我市解决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苏州加工贸易多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装配环节,而不是研发、设计、技术服务、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导致了总体增值率不是很高。特别是电子信息行业,具有更新换代速度快、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单品价值高等特点,其增值率普遍低于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新材料等行业。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苏州地区加工贸易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加工贸易经营成本上升。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具有积极意义,但对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苏州来说,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民币汇率升值直接增加了人力资源、土地、厂房等国内生产要素成本,而出口产品价格又很难同步提高,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只能自行消化成本。另外,限制类加工贸易备案实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制度,对加工贸易企业影响较大,截至2008年4月,苏州海关辖区企业缴纳的台账保证金超过2.7亿元。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

2.人民币汇率升值压缩了加工贸易利润空间。对以出口为导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这意味着:一方面,价格提高导致中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而价格优势恰恰是许多中国企业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另一方面,出口企业遭受的出口收入转化为人民币的汇兑损失及由于出口量减少造成的损失,则会使出口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减少。而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长,故对出口贸易依程度大的行业的短期冲击将难以避免,尤其将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

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不同加工贸易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影响更为突出。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国内出口产品的价格普遍较低且成本压缩空间不大,人民币升值使纺织服装业面临的形势严峻,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到的损失较大。据统计,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出口产品的营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棉纺织行业约下降12%,毛纺织行业下降8%,服装行业下降约13%。

4.人民币汇率升值增加了加工贸易企业收付汇管理的难度。在加工贸易业务中,因为企业既有进口业务,也有出口业务,而从贸易合同的订立,到和用户的旅行,再到收付汇,期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只要有汇率变动,就可能直接产生汇兑损失。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加工贸易企业收付汇管理的难度,而且汇兑损失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并抑制了苏州对外贸易的增长。

5.人民币汇率升值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外迁”的可能性。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建厂,就是为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和丰富劳动力资源与优惠税收政策,在苏州的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也不例外。然而,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加之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这些都会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在苏州的利益。至此,就不能排除外商投资企业撤离苏州的可能性,或者即使企业不撤离苏州,也可以减少在苏州的加工贸易业务量,或者通过“转移价格”的手段等确保投资利益,从而影响到苏州的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

总之,基于上面的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使苏州的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减少。从表1到表3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自人民币汇率升值以来苏州的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都在逐年降低,但其占苏州全市出口的比例却变化不大,这就说明苏州的外贸出口总体水平在下降。

四、应对人民币升值对苏州加工贸易影响的措施

1.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认识

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正确选择,是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适应新的发展和开放格局的必然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国的既定政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有序推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的汇率制度是放宽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但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是不会大幅波动的。企业要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预防人民币汇率多次小幅继续上调的可能性,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2.苏州政府加强对加工贸易的引导政策

(1)配合国家外贸政策调整,大力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稳固先进加工贸易产业基础的同时,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逐步实现跨国公司从本地区加工贸易制造到建立本地区销售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的转变。2009年,苏州市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着力引进对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年新增5家投资性公司、11家独立研发中心、8家创投企业等具有总部经济业态的外资项目。

(2)大力扶持自己的跨国企业,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外包”或在国外设厂等方式,让加工贸易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目前,苏州“走出去”形式日趋多样,形成了境外资源开发、境外高科技风险投资、境外传统产业投资的多元化格局。

3.加工贸易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水平

(1)企业要转变经营机制,调整中长期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市场营销、服务等内容延伸,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逐步实现加工贸易从以简单的加工装配向深度加工,以产品出口为主向兼顾进出口和拓展国内市场转变,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及自主发展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经营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企业。比如,纺织业应主动将低附加值的产品向高档服装转移。

(2)调整市场经营策略,采用灵活的价格、结算策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因此企业要注意非美元货币和美元币种的灵活选择,在合同中订立保值条款、加列汇率风险分摊条款,采取推迟或提前结算等。

(3)选择金融衍生产品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企业应密切关注金融机构已有的和新开发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要善于运用金融市场上的多种金融工具,锁定和规避贸易风险。例如,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运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福费廷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参考文献:

[1]胡蓉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新高市场关注中间价[eB/oL].省略/finance/banking/2010/06/22/173292.shtml.

[2]阎立.典型的苏州加工贸易[n].苏州日报,2006-12-25(2).

[3]陈治中.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大陆加工贸易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9):117-120.

[4]喻卫斌,苏国强.人民币升对广东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6,(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