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网络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59:44

乡村网络建设篇1

[关键词]网络时代;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B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信息涉及广泛,传播力较强,发展旅游业需要交通、餐饮、娱乐、商业等方面的全面配合。现代旅游信息化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整合和传播信息资源,促使旅游业更加蓬勃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乡村旅行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普遍问题来源是对乡村旅游业的资源结构的短缺,造成整体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旅游业无法高效利用环境优势,对资源进行优质使用。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行业定位模糊,导游机制与宣传力度欠缺,管理条例较为刻板等,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乡村旅游组织机构现在盲目新增旅游项目,资源管理不足,缺少经营理念,服务不够完善,政策空间相对封闭,破坏生态环境和职业道德,将“滥”与“散”的问题暴露在现在乡村旅游产业中[1]。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在于当地村民的文化知识层次,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行业的了解,是否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满意,村民支持度。

(二)网络信息化发展技术基础薄弱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字介绍、图片信息、语音广告等,同时网上订票、订酒店、找司机、订餐饮、租车等,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信息建设,方便快捷的同时出现较多弊端。

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全自动网络信息化人才的管理缺失,创新型网络信息管理人才稀少,在旅游业信息管理上更是甚少,缺少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和对旅游行业本质的了解。网络不是一种单纯进行旅游销售的工具,而是对旅游信息了解参考的途径。对网络信息化和旅游业信息本身了解浅薄,就无法在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上解决存在的根本问题。

(三)网络乡村旅游信息质量存在安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自选消费,其达到方便快捷,但是网络的复杂性和开发性,并不像消费者想象的单纯,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涉及到钱财的网上交易,纵使病毒,计算机黑客和网络盗贼的出现,通过各大企业的内部消息,或者冒充消费软件商家名义进行骗取[2]。消费者的网络信息,被这些所谓“计算机强盗”进行信息篡改,冒充商家,威胁消费者,消费者在进入网站的同时,必须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当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将受到危害,因此部分消费者不愿意轻信或访问网络。

从电视、广播、网络、广告等多方位传播媒介来看,多种多样关于旅游宣传方式越来越多,网络中出现的关于旅游的题材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其中对旅游线路的介绍,旅游景点的照片和针对旅游出行的计划,还不够完善,自然风光和乡土人情的体现比较肤浅,没有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紧密和当地的旅游情景,环境优势,乡土特色结合。出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当地村庄环境落差大,差异大。没有突出本质特色,尤其是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日常行为、饮食的特色,无法突出特色,这就是在网络传播上的差异,给消费者带来的真实和不安全感。

二、如何加强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全民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就要打破陈旧观念和保守思想,加强学习网络信息,了解网络信息建设,及时更新网络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增大对乡村旅游信息的宣传,开展创新展示乡村旅游业风采宣传平台,使人们感受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并且在选择上起到方便快捷的作用。

转变广大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乡村旅游业对其起到的经济效益,明白自身将融入乡村旅游业的必要,提高当地人民的自身文化水平,个人修养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政府企业要将所收入的部分经济效益交给当地人民,并且更好的提供给他们农民转化商人的机会[3]。加强村民获取经济效益提高的正确心态,将消费者满意度放在首位,通过农家餐饮健康标准,当地交通安全便利为主,游园门票价位合理等方向,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达到使政府审核通过,社会大众认同,前来消费人群满意的最终目的。

(二)多方面培养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人才

大量培养有创新思维管理网络乡村旅游信息人才,当地农民为主要培养对象,补充文化知识,加强语言交流,学习标准普通话,有目标进行对村民最基本文化和网络知识系统教育,派选专家到当地授课指导,在当地学校和政府下属单位进行学习,开设旅游业学习辅导班,或直接通过网络计算机进行远程教育信息化方式,在乡村进行授课。政府可通过技术考核,将当地或外地相关专业大学生聘请到乡村旅游文化信息行业进行实践性工作,直接起到榜样教学,并给予青年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相关福利,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达到爱惜人才,稳定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4]。

通过人才的纳入,加快培训当地村民对旅游信息化的普及,达到独立完成网络信息内容的编排和信息的及时更新,使消费者更全面了解乡村文化、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风土、娱乐设施等,从而吸引带动消费,促使消费者旅游欲望。

联合中、小型企业、专家、学者、当地村民举办联合研讨会,会议研究策划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的宣传,乡村旅游的广告创意,特色农产品的包装品牌推广,创意农民艺术品开发,对乡土文化环境的保护进行研究。通过科技高端引领,展示生态科技,集生态文明,生态优势,文化特色于一体,倡导和实践未来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创新理念,打造乡村旅游业新形象,新概念,新亮点。

(三)加快完善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

通过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标准,进行规范建设。政府部门的支持是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计划交给政府进行进一步审核,通过思想政治、经济效益、文化提高、宣扬乡村自然特色,村民积极向上心态等方面进行评定,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可。

成立乡村旅游建设师资队伍,实行研究学习,后进行实践的方式,统一将当地村民的整体素质提高,掌握最基础的旅游业信息,达到从旅游环境到思想心态统一结合。在师资力量上,聘请专业旅游业方向导师,进行因材施教,使乡村旅游行业更专业化。同时,加大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集资,通过各大中、小型企业赞助网络、广播、广告等宣传工作,从而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网络运行,建立起相互连接的网络体系,实现安全网上付费、方便快捷购买交通票据、健康农家餐饮、服务一流导游团队等,真正达到满足顾客需求,消费者满意。

让乡村旅游成为消费者在工作忙碌之余,短暂而放松的消费方式。从最基本的观光景点,休闲娱乐到农家餐饮农家乐,最基础的旅游方式开始,打破常规旅游方式,自己动手制定餐饮,垂钓、温泉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使乡村网络旅游信息化建设得到当地百姓和消费者的极大信任,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台阶。

三、结语

纵观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以观察到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无限,发展种类繁多,个性化旅游路线和创意旅行产品不断涌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仅保护原始的人文环境真实性,重点保持景观景物的保护,这一点是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交流方式也都随着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网络成为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文化的主要工具,更加新颖跟着流行潮流的时尚方式,在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中出现,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开拓,将资源优势得到保存,保护自然生态为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保持当地的资源特色,做到乡村与网络信息相结合,真正达到网络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吴军.中国乡村旅游网站定量评价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7(1):57-60

[2]黄忠伟.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2(12):143-144

乡村网络建设篇2

陈村水电站是一座梯级电站,一级陈村站装机容量为3×50mw,二级纪村站装机容量为2×17mw。陈村电站现已形成了泾县生活基地、纪村办公基地和陈村生产基地的格局。纪村与泾县相距6公里,纪村与陈村相距50公里。

陈村电站目前有一套400门程控电话,通过光缆联结纪村与基地通讯,陈村采用100门程控总机及10对音频电缆,完成陈村厂房、办公大楼、万上变电所之间的通信联系。电站于1998年完成了《陈村水电站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并通过验收,99年完成了网络施工、调试工作,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2.网络设计原则

2.1先进性。

除了准确地体现陈村水电站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还考虑了满足全省水电系统发展的共性要求。为此在网络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符合最新国际标准、工业标准、待业标准,开放性,高性能、易管理等因素。

2.2实用性。

符合安徽省水电管理的业务需求。在需求调查时,我们立足于陈村电站,放眼于全省水电行业。在人机界面、功能设置方面以实用为主。

2.3可靠性。

在硬件选型、网络设计和支撑环境的建设中就考虑这一问题,应用了容错技术、备份链路措施、服务器采用磁盘陈列技术等手段。

2.4经济性。

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量有效地利用,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而不是盲目追求先进性。

2.5可变性、扩展性。

整个支撑平台采用了开放的结构,符合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的设计。网络用高速主干技术、智能化网络管理、虚拟网等技术,能灵活调整,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

3.网络设备的考虑

3.1局域网技术的考虑

FDDi是一种成熟可靠的技术,采用分时令牌协议控制网络访问,网络时延确定,适宜对时延敏感的数据传输,适用网络主干。但是成本高,特别是与以太网的桥接代价难以下降。

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它的报文大小为固定长度的信元,可保证传输过程的低延迟能力。另外,在atm的通讯架构中,建置了服务质量功能。atm的缺点是规格及标准的制定困难。

1eee802.3类快速以太网适用于以数据为主的应用环境中,并可搭配一些频宽管理的特性,也可使用部分的多媒体。它可以解决服务器的瓶颈问题,与交换技术的结合,适用作网络主干。另外它的性能价格比高。

综合考虑陈村电站实际情况和上述各种技术方案优缺点后,在纪村和陈村局域网中采用二级交换结构,以100m光纤为网络主干,纪村以10/100mbps·Switch·etherent到桌面,陈村以10mbps·Switch·etherent到桌面。另外,陈村和纪村之间通过自建微波链路作为主通信链路,采用访问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远程用户对水电站内部网络的访问,采用电话拨号方式,通过访问服务器连接入网。

3.2服务器和路由器的选择

纪村局域网主机采用小型机作为数据服务器,型号为DS-20。

pC服务器作为文件服务器,设一台主交换机和四台节点交换机,机房放在纪村办公大楼;陈村局域网主机用pC服务器,设一台主交换机和二台节点交换机,机房放在陈村载波楼。pC服务器型号为HpLH3400。纪村主交换机型号为BaYStaCK1100R。在纪村和陈村之间采用了3ComRS1500路由器。

4.网络安全的考虑

4.1网络级安全控制

陈村水电站miS网络内部应用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一方面,有整个机关公用的系统,如机关公文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公共住处查询系统等,要求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均可访问这些应用系统;另一方面,有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它们自成体系,通常不允许本业务部门外的其它用户访问。根据这种情况,首先根据部门分布将网络从物理上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网段,控制部门间的访问;另外对公用系统的访问和物理划分有难度的网段,利用网络系统提供的虚拟局域网络进行网段及资源的逻辑划分,同时利用网络交换机提供的包过滤功能,限制不同业务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和访问。

4.2.1widnousnt安全策略

域用户管理,使得安全控制已经不仅限制在上下级的访问关系,而是纵横发展的安全控制;服务器镜象和磁盘镜象保证了数据安全;ntFS特有的安全控制可以控制服务器上的所有资源的控制,从文件到包括internet的各种服务,都可以在用户级上控制使用权限。

4.2.2proxy安全策略

它和nt的安全策略相结合,可实现:防止没有授权的用户连到你的私人网络上来,保证你的数据安全;与nt的用户验证紧密结合,使管理员能够设置何人使用inteRnet以及使用哪些服务;通过ip地址或域来阻止对限制的场点的访问。

4.2.3iiS安全策略

iiS作为weB服务器程序,提供了基于nt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主要有: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安全机制的工作方式;控制匿名访问;设置文件夹和文件权限;设置www目录访问权;通过ip地址控制访问权;运行其它网络服务;用安全套按字(SSL)保护数据传输。

4.3网络防病毒策略

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和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单机版病毒软件主要侧重于对本地和远程资源以静态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实时性”,一旦病毒侵入系统或者从系统向其它资源感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清除。

乡村网络建设篇3

一目标和任务

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县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乡镇有组织村屯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近期网络建设目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防止假币在城乡扩散,从根本上杜绝假币在城乡的流通使用,力争实现城乡金融市场规范有序,创建城乡货币流通安全区;城乡居民知假识假防假货币能力全面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人民币信誉得以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监督功效,有效遏制城乡制贩假货币犯罪活动的滋生;反假货币宣传网络进一步丰富完善,实现“宣传到户咨询到位反馈及时作用持久管理有序群众切实受益”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网络建设中期目标。

二组织领导与工作职责

建立由县人民银行牵头,县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行政村和社区大力参与的城乡反假网络体系。为确保我县城乡反假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此项工作由县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立县城乡反假宣传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县人民银行县公安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县辖区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反假办),办公室设在县人民银行营业室,营业室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的职责为:负责建立和完善全县城乡反假货币工作组织体系;督促反假办公室制定完善符合我县实际的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组织实施全县反假货币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打击假币犯罪活动。

反假办是开展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协助反假网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使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此,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负责向反假网络成员单位提供统一的反假宣传挂图资料样本,推荐简便实用的鉴别工具;公开咨询电话,及时向反假宣传员提供咨询,通过多种方式,保持与整个网络的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城乡反假货币信息动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通过补充修订等方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用。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反假货币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各乡(镇场管委会)村(居)委会以及各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努力构建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乡(镇场管委会)反假货币工作站村(居)委会反假货币工作点三级网络,形成分级负责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安全和谐的反假货币“民心工程优质工作和长效工程”。

2明确步骤,稳步推进。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创建工作,在县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反假办公室组织实施,各乡(镇场管委会)金融机构村(居)委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力争三年内,在各乡(镇)建立反假货币工作站,在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居委会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点。年内的创建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年8月底前,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含邮政局)在有网点的乡镇设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其他商业银行均要在各乡镇(村委会居委会)选择设立一个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并在设置前报反假办确认备案。所需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2)年8-9月份,反假办组织全县农村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张贴标语设立咨询台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以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创建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点)积极性。

(3)年9月底前,各单位组织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工作人员开展一次培训工作。

乡村网络建设篇4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为了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2003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关于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确定北京市、江西省、陕西省和四川成都市为试点地区。随后,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检查江西省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本文简称“两网”建设)的试点工作情况,对江西省宜春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现将调查与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评估对象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520万,其中农村人口398万,占77%。被调查单位如下:万载县:赤兴乡(楼山村,皂下村)、双桥乡(龙田片联合村,山溪村);靖安县:躁都乡(黄浦村,港背村)、高湖乡(永丰村,村);上高县:南港乡(梅沙村,南港村)、芦洲乡(郭溪村,大垣村)。

2调查、评估内容与方法

针对当前农村药品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不力,购药渠道混乱,从业人员管理不规范,药品贮存条件差,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自拟《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调查表》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调查表》,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现场抽查、实地察看、现场测试和查阅档案等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及评估体系指标由三级指标组成(见表1)。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了3个县(万载县、靖安县、上高县),6个乡镇,12个行政村,3个药品零售店,3个乡镇卫生院代购点,12个村药店或卫生所,6名药品监督协管员,42名药品供应网络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将调查所得原始资料输入计算机,按照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指标(表1)及《江西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评估体系》的评估方法,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由三级指标分值得出二级指标分值,再由二级指标分值得出一级指标分值,三个一级指标(即供应网络、监督网络和建网成效)分值之和可得出各县“两网”建设的实际得分及合格率,用以评估3县“两网”建设情况及其成效,评估结果:供应网络200分,监督网络250分,建网成效100分,合计500分为满值分。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评估达标等级:a级(优)90~100分,B级(良)76~89分,C级(合格)60~70分,D级(不合格)

3调查与评估结果

按照评估体系指标和评估方法对被调查的3个县进行了评估,结果靖安县为优,万载县、上高县为良。其中,3个县的药品配送进乡覆盖率、药品配送到村覆盖率、药品配送率均达100%;3县药品供应网络人员现场测试结果(满分100分):万载县76.4分、靖安县84.3分、上高县89.3分;3个县的行政村监督网络覆盖率和乡镇监督网络覆盖率均达100%;三县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均在97%以上;价格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评估结果见表3。

4讨论

从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可见,宜春市万载县、靖安县、上高县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整体评估均达到了优良,基本上达到了江西省制定的农村“两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其中靖安县优于万载县和上高县。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情况来看,万载县、靖安县、上高县三县药品配送到乡、村均达100%,供应网络健全。从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情况来看,三县的药品监督网络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每个乡镇都配备了药品监督协管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了药品监督信息员。

通过“两网”建设提高了药品供应网络覆盖率,规范了各零售药店的购药渠道,每个零售店基本上从2~4家医药公司购药,100%的零售药品均来自医药公司配送;从药品监督部门查阅的档案资料发现,各医药公司配送的药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从现场对各药品零售店销售的药品外观质量抽样检查发现,药品外观质量合格率均为100%。通过“两网”建设加大了农村药品监督的力度,每个乡镇均有药品监督协管员,每个行政村均有药品监督信息员,农民普遍反映非法涉药的现象减少,零售药品的质量有了保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用药的安全性和可及性。

乡村网络建设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3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32―02

十报告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了―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于受网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旅游广告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信息的需求,而旅游网络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方式,不仅能够将旅游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送到消费者手中,满足消费者对于旅游信息量的需求,而且能够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刺激消费者产生旅游行为,对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基于旅游网络广告对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笔者将以湖南省为例,就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与设计方略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商榷。

一旅游网络广告概述

网络广告是指通过网络广告投放平台来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等方法,在互联网上刊登或广告,是一种运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互联网用户的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是现代企业实施营销媒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产品由于受其不可转移、不可储存等特性的影响,其在市场上往往以旅游信息的形式存在,消费者在开始旅游前,为了使消费行为尽可能变得理性,往往会搜集并比较大量的旅游信息。旅游广告作为消费者搜集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对消费者旅游的旅游决策有着重大影响,但是传统的旅游广告形式主要依赖于报刊、杂志、广播、宣传手册以及电视等,具有信息数量有限、不全面、可信度低、时效性差等弊端,而旅游网络广告则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消费者提供集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它不仅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展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相关旅游产品,而且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关链接和在线信息咨询服务,能够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展示,具有信息容载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是当前旅游广告的主要宣传形式和消费者获得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湖南省由于受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影响,其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级别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使乡村旅游产业逐步成为了市域经济发展潜在的重要支柱之一。尤其,随着乡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在湖南省全省范围内的贯彻实施,即从2010年起,在全省创建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旅游名镇、200个特色旅游名村、10000个乡村旅游区(点),使得全省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湖南乡村旅游产业迎未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以2014年春节小长假为例,据湖南省旅游局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双双超过了25%,创下了历史新高。全省共接待旅游者约1220.29万人次,除了张家界、常德和邵阳之外,长沙、衡阳、湘潭等11个市州接待的游客均超过了50人次,其中,长沙接待的旅游者达到了224.51万人次,接待旅游者数量同比增长25.71%。随着旅游者大批量的进入景区,也带动了景区及当地的消费,7天时间里,旅游收入约69.49亿元人民币,每天进账高达近10亿元,同比增长了29.32%。此外,湖南省著名的“三记”,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名山名水以及近代史所产生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伟人故里韶山等,更使湖南省的乡村旅游颇具特色,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层次。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土地资源为特色来开发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具有乡村情趣、农村文化和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以及农事体验等服务项目的旅游业态。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旅游活动需发生在乡村地域;其次,旅游内容应当以乡村独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乡村生产生活为主;最后,应当属于休闲度假游。而湖南省由于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其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其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地处我国中心地区,不仅方便接待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旅游者休闲度假,而且也是内地游客到沿海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之一。独特的区位条件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乡村性休闲场地和潜在的休闲旅游市场。第二,湖南省境内气候属于带有大陆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省内山川秀美、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光照充沛,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使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而且也使森林、溶洞、气候等资源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开发潜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景观资源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湖南省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浓重,不仅有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以及炎帝陵、舜帝陵、马王堆西汉古墓、凤凰古城以及岳麓书院等文物景观,而且也是、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历史写下光辉革命篇章的革命地。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极大的增强了湖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感染性。总之,湖南省独特的优势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基于乡村特殊条件下旅游模式的需求,这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乡村剩余劳动力“春种秋收、夏锄冬储”的生活方式,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为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让“乡村野趣”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三湖南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与设计的具体方略

(一)构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

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构建资讯平台是做好网络广告策划工作的首要步骤,它将为网络广告后期的创意、表现、制作,甚至网站的选择、信息的等战略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资讯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根据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建立明确的网络广告目标资讯,从而使相应的受众人群能够来访问站点,并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解,进而做出是否进行消费行为的决策。其次,应当针对各个旅游场地的不同特色,透析旅游者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经济状况等情况,建立准确的网络广告对象资讯,从而针对广告对象的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旅游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内容、具体站点等,达到提升网络广告效果的目的。再次,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构建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任何广告策划创意都将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广告成本与广告预算问题,看广告制作和投放费用是否超出广告主的接受范围,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广告投放网站。最后,旅游网络广告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网络广告制作和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制作与设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终端接受技术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吸纳既懂旅游广告又有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高旅游网络广告的技术含量,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

网络广告更新速度快、信息容载量大等特点,在提升网络广告宣传效果的同时,也使网络广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从广告媒体选择、广告时段安排、广告形式确定以及广告创意四个方面来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首先,网络广告媒体选择就是根据受众者的个性特征、广告目标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资金支持力度等情况,综合考虑并确定信息的站点,一般旅游网络广告经常通过全国性站点、地方性站点或建立专有网站等方式来广告信息。其次,广告时段的安排对网络广告是否能实现实时传播有重大影响,对于乡村旅游广告而言,应当根据旅游目的地旅游时段进行相应的广告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持续式、间断式或实时式等广告形式。再次,由于当前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受众人群主要以青年人居多,在确定网络广告形式时,应当选择尽可能多的宣传形式,如:条幅广告、游戏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弹出式广告、交流式广告、旗帜式广告等,从而达到吸引受众者、增加浏览量的目的。最后,广告创意是旅游网络广告中最能体现广告水平的部分,它通过广告内容、广告形式、广告诉求、广告表现等方面的创意或技术上的创意,如:在旅游网络广告中采用感人故事搭配美丽风景的创意旅游广告,来打动受众者,从而使受众者消除情感上的顾虑,进而产生消费念头。

(三)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

乡村旅游网络广告要达到其宣传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消费者形成偏爱,最终做出购买行为,就要不断优化其设计表达。一般而言,消费者一旦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后,心理上容易产生倾向性,从而形成购买意念,并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而网络旅游广告的设计表达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有重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者在面对乡村旅游网络广告之初,往往是抱有好奇、怀疑等负面情感倾向,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网络广告信息鱼龙混杂,具有太多虚假信息,而且也因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较强的设防心理。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应当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真实再现旅游目的地及相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如:地址、联系电话、周边环境、旅游价格等,使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信赖感。此外,应当充分把握消费者从认知到实际行动间心理的变化情况,全面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从而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确定相应的旅游广告的主题,并充分利用网络广告便捷的信息链接功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旅游资料及其他顾客的真实反馈信息,增加广告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坚定其购买意愿。

乡村网络建设篇6

网络整合后,。怎样搞好农网的管理和发展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学习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月15日到18日,以副经理为组长的考察小组共7位同志,分赴--,对-农村网络进行考察学习。

此次考察,是按照公司的工作安排派出的规模较大的考察组。考察地点是我们平时了解的农村网络搞得比较好的县市,以及当地推荐的地方,-组考察了-市以及所辖的-市、县、-的-市,-组考察了-市以及所辖的-县、-县、-县,-以及所辖的-县。考察的主要方法是组织座谈,听取汇报,交流探讨,实地查看。考察组同志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风雨兼程,不辞辛苦,认真学习当地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并就我们的实际做法,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当地广电局、网络公司领导陪同座谈、参观,给我们的考察工作提供了方便,使这次考察[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十分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考察地规范、热情、周到、细致的接待和服务也给考察组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各地农网工作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这次考察学习的县市,县情不一,在农村网络建设和管理上也各具特色。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在网络构建、器材管理、用户发展、用户服务以及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工资分配等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我们不少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市的主要做法是,实行局台合一、网台分离的管理体制,公司设立工程科、线路维护科、管理科,各负其责,农村业务由乡站一条龙服务。公司对乡站分别下达总的经济目标任务,年终结算后,完成任务的给予-%的奖励,超额部分奖励-%。在财务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即收入全部上交公司,支出由公司审批后返还,票据由公司统一管理,定期不定期对乡站进行审计。在网络建设上,公司负责前期投入,由于现在已经实现光缆全部入村,目前不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仅承担主干线路的维护费用。入村后公司全面放权搞活,由乡站自行筹资购买原材料,人员工资、网络运行维护等支出项目全部由乡镇站在安装费、收视费收入中自行解决,使乡真正做到了自负盈亏。收费标准是:初装费城区为-元,农村为260元,乡镇可以自行浮动;收视费标准为城区每月10元,农村8元,全年一次清的优惠两个月。此外,开通了-套数字加密收费节目,实行机顶盒有偿使用、节目分段收费。目前,农村用户达到5万户,其中20__年新增7000户。

-县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和-相近。广电局分设有线台和农村发展中心,有线台负责管理城区,中心负责管理农村。中心除办公室外,下设南北两个队,以该县中部的一条公路为界,实行分片管理,负责主干线的维护和用户管理,其工资由广电局支付。村里建设网络、发展用户时,在当地招聘一个管理员。管理员负责网络投资建设和收费、管理、维护。中心按照用户数量向管理员收取50%的收视费(每户4元)。没有实行原材料、发票的统一管理。目前,农村用户6000户。

-在收视费征收上,向收费人员返还-个百分点作为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收费员的奖金是一般职工的2到4倍。

-市在农村网络建设上遵循的原则是:1、坚持逐步延伸网络,平均每年发展光缆线路70公里;2、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村。网络公司下设-个分公司,对全网分片管理,其中城区-个分公司还管理周边的几个郊区乡镇。公司人员-人,其中农村-人。对分公司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目标分为总的经济目标、发展用户、收视费目标、维护服务目标、复通目标等5大部分。所有目标以上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为基础推算。当年各项目标分解到人。广电局下达的20__年的发展用户目标是-户,公司制定的目标略高于上级目标,为-户,其中城区两个分公司共-0户,其他-个分公司每个-户。收视费目标是5月底达到93%。维护服务目标规定为月报修率不得高于3‰、复通目标规定为完成去年断线户的40%。最重要的是经济指标。20__年计划网络总收入-万元。坚持城乡同价,初装费为360元,经过领导批准可以下浮,最低不得低于210元。收视费为11元。公司除每月对乡镇机房给予-00元补贴外,不负担分公司的一切支出费用。收视费的25%返还分公司,初装费收入扣除原材料费用后全部返还分公司。乡站费用全部在返还款内解决。另外,对实在困难的地方,公司以季度奖的名目给予补贴。截至20__年底,用户共5万多户,农村用户略多于城区。目前,分别与中国-、中国-合作,开展了拓展业务,拥有电话用户-000户,宽带用户-00户,20__年拓展业务收入达-万元。

-县实行局台合一,网台分离的管理体制。广电局设立网络公司,统管城乡网络,设立材料科,统管全局原材料。对公司下达利润指标-0万元的任务,其他由公司具体管理。公司对各个创收部室、乡站分解目标,按完成任务的比例核发效益工资。

-县全县-个乡镇,1-万人,约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用户6.7万户,其中05年新增7000户。网络公司下设工程部、有线台(城区)、-个乡站。城乡区别管理。城区人员-9人,实行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模式,基础工资为-60元,效益工资按完成目标任务的比例发放。乡站人员全部都是正式工,共-9人,站长由公司任命,一般人员由公司负责调配。乡站实行财务月报制度,单独核算,自负盈亏,间接管理,即人、财、物都不管。按照乡站用户数量的多少,公司征收管理费,标准为每户每月1.5元,全年18元。为鼓励、扶持乡站,超过1

000户的,只按1000户征收。乡站投入与发展的模式有:1、自身投入,公司负责投入主干线、机房;2、职工内部集资;3、社会融资;4、承包经营。原材料由公司统一组织,对乡镇只收成本价。对私人投资的管理方法是,产权归公司所有,由公司逐年回收。回收资金为收视费的分成部分。第一年,以三七分成,即公司收取收视费的30%,投资方收取70%;第二年,为四六分成,十年全部收归公司所有。-县对乡镇广播电视尚未实行垂直管理,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归乡镇政府管理。城区有线电视实行了分段加扰收费。

-是部级贫困县。目前发展用户1.1万户,其中农村5000户。到乡村的光缆网络全部是乘网通的网络。广电局和乡站经费由县财政全供。广电局现在对乡镇网络不进行投资,乡镇发展用户由当地政府负责。广电局对乡站征收传输费,标准为每户每月3元,全年共36元。城区有线电视实行分片管理。共分为5个片区,每片6人,其中3个维护人员,3个收费人员。用户服务要求非常严格,服务非常到位,收费率高。为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夜间值班到10:00,维修电话联系卡贴在用户的电视机上。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工作量发放一定的津贴。为支持农村发展,实行城乡结对子制度,片区要为指定的乡镇提供技术服务。

-县大小、条件和-相近。1999年前实行条块管理,财政支持。县乡光缆联网后,农村有线电视开局良好。但是乡站垂直管理后,体制改为自收自支,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减弱,缺乏资金扶持,人心不稳,造成发展势头迅速下滑,网络萎缩,经营困难。20__年开始经营机制改革,成立网络公司,下设财务中心,对乡站实行财务统管,收支两条线,花费一支笔。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形势逐步好转。

三、各地经验的启示及改进工作的建议

这次考察,我们一边学习、消化、吸收,一边思考、分析、总结。我们感到:1、各地有线电视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县市发展快,网络规模大,质量高,用户多,管理规范,取得了突出成绩,令人鼓舞振奋;也有一些县市还刚刚起步,网络规模小,用户少;大部分处于发展阶段,和处于腾飞壮大阶段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远远落后。我们在县级网络中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农村网络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建设一张覆盖全县的光缆网络需要一次性投资数千万元,加上电缆网络,总投资更是惊人。即便分期建设电缆网络,每年也需数百万元。可是网络收益较低。单就20__年讲,-乡站毛收入420万元;-380万元;-300万元是比较多的,-、-城乡总收入尚未达到200万元。除去原材料成本、人员工资、高额贷款利息,实际上不少地方处于亏损状态。20__年-网络人员工资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90%。3、行政干预扶持力度减弱,网络投资乏力。县市光缆网络一般是在政府指令下靠贷款建立的,网络建设规模、用户发展目标靠县乡政策支持。不少地方的网络公司在广电局支持下带有行政痕迹,具备行政职能。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线电视网络由公益事业逐步走向产业,管理模式由行政、事业管理逐步走向公司化,运作手段由行政指令转向市场化,政府行政干预支持有线电视发展的力度逐步减弱。由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广电局作为网络公司的母体,已经不具备继续输血和条件。网络公司在建立时是靠贷款的,自身很弱小,不具备造血功能。这样造成目前不少县市网络公司投资减小,网络发展缓慢的局面。个别地方资金投入无以为继以致出现发展停滞、网络萎缩的现象。4、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化。有线电视在各地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经营理念不够成熟、管理经验不够丰富,为克服经济条件的制约,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各地探讨摸索不同的思路,采取运用多种灵活变通办法,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工作中难免有所疏漏。比如原材料不一致、网络质量不统一问题;用工随意、队伍不稳定问题;投资方复杂、业务纠纷问题。

同时,我们感到:1、有线电视发展大有可为。-、-等地网络已具规模,大部分实现村村通,用户较多,并且已经开展拓展增值业务,保证了温饱,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为我们带好了头,指好了路。2、各地精神面貌令人鼓舞。各地广电局、网络公司的同志发展有线电视的热情很高,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想方设法发展有线电视,进一步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心。3、各地的工作思路崭新、管理方法多样。各个县市因地制宜,善于创新,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显示了勃勃生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借鉴。这也充分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有线电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4、-发展农村网络有诸多优势。首先是网络整合带来发展的契机,人员的思想面[!]貌、经营理念焕然一新,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得到保障。第二是光缆主干线初步建成,网络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基础业务的需要。第三是队伍比较稳定,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较高。还有,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比如统一管理、城乡区别、成本核算、二次分配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县市的经验对我们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有多方面的启示。我们认为,在农村网络建设和管理上,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加强农村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农村有90多万人口,20多万个家庭,成百上千个基层单位,是城乡网络的半壁江山,发展潜力巨大,是可以转化为我们公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本”。我们发展网络的最终目的是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既是经营目标,又是政治任务。我们不仅要坚持发展下去,而且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农村网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切实加强农村网络的领导。通过各地的经验和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农村网络领导重视与不重视不一样,有人负责与没人负责不一样。同时我们认为,城乡之间确实存在差异,比如链路结构、用户需求、服务方法等。为此,我们要把农网的工作作为公司工作的一个重点,并且建议成立专门的农村网络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网络的设计、发展的规划、网络的建设、人员的管理、用户的服务等工作。名称可以叫做“-”。

三、把发展作为农网工作的重点。通过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我们认为,农网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工作重点是逐步拓展网络规模,迅速发展用户。在建设网络上,坚持超前规划线路,提前联系用户,按期组织施工,促进用户入网,确保实现效益。在电缆网上,做到当年发展一个村,当年收回投资,略有盈余。在发展用户上,发展好的县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以提高入户率为核心,以调动乡站人员的积极性为关键,充分放权,给足优惠政策。-县的经验给我们以正面的启示,-前几年的做法给我们负面的惊醒。为此,我们建议制定农网发展的专门优惠政策,以经济杠杆为手段,对乡站坚持“多予少取,公私双赢”,调动乡站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多劳多得。

乡村网络建设篇7

(一)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湖南省由于受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影响,其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级别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使乡村旅游产业逐步成为了市域经济发展潜在的重要支柱之一。尤其,随着乡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在湖南省全省范围内的贯彻实施,即从2010年起,在全省创建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旅游名镇、200个特色旅游名村、10000个乡村旅游区(点),使得全省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湖南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以2014年春节小长假为例,据湖南省旅游局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双双超过了25%,创下了历史新高。全省共接待旅游者约1220.29万人次,除了张家界、常德和邵阳之外,长沙、衡阳、湘潭等11个市州接待的游客均超过了50万人次,其中,长沙接待的旅游者达到了224.51万人次,接待旅游者数量同比增长25.71%。随着旅游者大批量的进入景区,也带动了景区及当地的消费,7天时间里,旅游收入约69.49亿元人民币,每天进账高达近10亿元,同比增长了29.32%。此外,湖南省著名的“三记”,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名山名水以及近代史所产生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伟人故里韶山等,更使湖南省的乡村旅游颇具特色,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层次。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土地资源为特色来开发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具有乡村情趣、农村文化和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以及农事体验等服务项目的旅游业态。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旅游活动需发生在乡村地域;其次,旅游内容应当以乡村独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乡村生产生活为主;最后,应当属于休闲度假游。而湖南省由于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其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其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地处我国中心地区,不仅方便接待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旅游者休闲度假,而且也是内地游客到沿海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之一。独特的区位条件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乡村性休闲场地和潜在的休闲旅游市场。第二,湖南省境内气候属于带有大陆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省内山川秀美、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光照充沛,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使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而且也使森林、溶洞、气候等资源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开发潜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景观资源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湖南省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浓重,不仅有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以及炎帝陵、舜帝陵、马王堆西汉古墓、凤凰古城以及岳麓书院等文物景观,而且也是、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历史写下光辉革命篇章的革命地。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极大的增强了湖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感染性。总之,湖南省独特的优势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基于乡村特殊条件下旅游模式的需求,这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乡村剩余劳动力“春种秋收、夏锄冬储”的生活方式,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为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让“乡村野趣”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2湖南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与设计的具体方略

(一)构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构建资讯平台是做好网络广告策划工作的首要步骤,它将为网络广告后期的创意、表现、制作,甚至网站的选择、信息的等战略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资讯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根据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建立明确的网络广告目标资讯,从而使相应的受众人群能够来访问站点,并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解,进而做出是否进行消费行为的决策。其次,应当针对各个旅游场地的不同特色,透析旅游者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经济状况等情况,建立准确的网络广告对象资讯,从而针对广告对象的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旅游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内容、具体站点等,达到提升网络广告效果的目的。再次,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构建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任何广告策划创意都将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广告成本与广告预算问题,看广告制作和投放费用是否超出广告主的接受范围,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广告投放网站。最后,旅游网络广告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网络广告制作和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制作与设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终端接受技术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吸纳既懂旅游广告又有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高旅游网络广告的技术含量,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网络广告更新速度快、信息容载量大等特点,在提升网络广告宣传效果的同时,也使网络广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从广告媒体选择、广告时段安排、广告形式确定以及广告创意四个方面来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首先,网络广告媒体选择就是根据受众者的个性特征、广告目标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资金支持力度等情况,综合考虑并确定信息的站点,一般旅游网络广告经常通过全国性站点、地方性站点或建立专有网站等方式来广告信息。其次,广告时段的安排对网络广告是否能实现实时传播有重大影响,对于乡村旅游广告而言,应当根据旅游目的地旅游时段进行相应的广告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持续式、间断式或实时式等广告形式。再次,由于当前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受众人群主要以青年人居多,在确定网络广告形式时,应当选择尽可能多的宣传形式,如:条幅广告、游戏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弹出式广告、交流式广告、旗帜式广告等,从而达到吸引受众者、增加浏览量的目的。最后,广告创意是旅游网络广告中最能体现广告水平的部分,它通过广告内容、广告形式、广告诉求、广告表现等方面的创意或技术上的创意,如:在旅游网络广告中采用感人故事搭配美丽风景的创意旅游广告,来打动受众者,从而使受众者消除情感上的顾虑,进而产生消费念头。

(三)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乡村旅游网络广告要达到其宣传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消费者形成偏爱,最终做出购买行为,就要不断优化其设计表达。一般而言,消费者一旦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后,心理上容易产生倾向性,从而形成购买意念,并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而网络旅游广告的设计表达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有重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者在面对乡村旅游网络广告之初,往往是抱有好奇、怀疑等负面情感倾向,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网络广告信息鱼龙混杂,具有太多虚假信息,而且也因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较强的设防心理。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应当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真实再现旅游目的地及相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如:地址、联系电话、周边环境、旅游价格等,使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信赖感。此外,应当充分把握消费者从认知到实际行动间心理的变化情况,全面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从而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确定相应的旅游广告的主题,并充分利用网络广告便捷的信息链接功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旅游资料及其他顾客的真实反馈信息,增加广告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坚定其购买意愿。

3结束语

乡村网络建设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乡村;乡村振兴;数字鸿沟;发展路径

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1]。山东省在《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互联网在乡村的快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城市和乡村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但数字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还有加大的趋势,鉴于此,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路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随着“宽带山东”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稳步增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运算速度和综合技术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全省所有城区、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城乡家庭互联网接入能力基本达到100mbps,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也不断的得到完善,但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亟需增强,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因其居住分散且基础设施差,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很高,运营商无法收回成本,不愿意建设农村网络,设备商提供商也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农村网络创新方案的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广泛。1.2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各服务平台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加速,“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进,基本实现了公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号登录、一站受理、一网通办”[2],全省政务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共享工程明显提升了政府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在农村,电子政务治理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还需稳步加强。1.3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升。在数字山东的带动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宽带建设已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效初显。在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惠民政策宣传和普及、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及惠民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形成了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1.4农村数字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和市县级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农村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越来越多的得到转化和推广应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差距明显。鲁西南是淘宝村集聚区,菏泽市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地区分布来看,开展跨境电商的村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拥有外贸传统的城市,如青岛市等。同时电子政务标准及规范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治化取得积极进展,显著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和处置能力[3]。

2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乡数字化鸿沟进一步拉大。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下,城乡“数字鸿沟”是山东省数字乡村战略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4]。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数字鸿沟”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管理措施上。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瓶颈[4]。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很明显的较大差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理念和对信息知识的应用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数字鸿沟”不断以新的形式呈现,其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理解和使用上,阻碍了农村培养数字化生产力的进程。还有一些地区在引导搬迁、撤并村庄时忽略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完善,促使了新的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2.2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财富流失及空心化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青年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逐渐增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对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少,导致了乡村的信息失联以及情感失联。大量中青年农民的进城,使得农村土地也被大量闲置起来,无人耕种,加剧了乡村财富的流失,乡村空心化严重。这是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2.3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各地区不平衡。目前,我省农村数字化发展各地区很不均衡,发达地区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差距也比较明显。淘宝村的出现,破解了农村信息化的难题,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如:滨州博兴县、菏泽曹县和郓城县等、青岛市即墨等淘宝村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2.4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省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省移动宽带用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等指标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种植养殖、加工、集配、运输、仓储、营销、支付、消费等整个流程的数字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产地仓、冷链物流、信息网络、购销网点等方面的建设还需加强,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农业建设任重道远。另外农村的互联网理念淡薄,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也是影响数字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5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在农村数字化建设中缺乏专业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虽然在农村开启了社区教育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构建还不完整,学习资源不丰富,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村民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不会上网也限制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使用,而且绝大部分人上网只是娱乐,对学习农业新技术不感兴趣。2.6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比较低。“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不到位,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党务、村务、财务不能实现网上公开,乡村现代化治理能力进程缓慢,“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能实现乡村覆盖,缺乏“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加强。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在线诊疗和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发展缓慢。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乡村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使村民真正获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3.1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乡村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各级政府部门应响应《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积极推动“百兆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的ipv6发展,推动智慧广电网络建设,支持培育和引进开放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农业农村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5]。继续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推动农业领域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化农业的转型。3.2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在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建设数字型政府,加强各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力推政务服务“一次办好”,并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地方政府做好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工作,建立或者健全一套适合当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举措,补足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体系,营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主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3.3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幸福乡村。首先,加强乡村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把握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机遇,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乡村,使农民得到更大的收益,愿意留下来,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利用数字化、现代化设备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鼓励农民积极接触和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去,彻底打破农民信息贫困锁定的藩篱,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不断丰富乡村网络内容,构建数字乡村新系统,不断完善乡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数字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使农民获得幸福感,改善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及财富流失等问题,建设幸福乡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真正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开展。3.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专业化信息人才的紧缺是数字乡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本土农民是建设数字乡村的内生动力。首先,以本土农民为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中种地的人大量减少,大量的土地进行了流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同时应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培育实现智慧化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其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好各种培训平台,让农民成为懂信息、懂数据、懂技术的新时代农民,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进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再次,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引进及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3.5构建乡村大数据平台。山东省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平台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输、服务不健全,涉农电商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乡村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加强乡村信息资源的共享、兼容和公开,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具有乡村特色优势的大数据系统,借助大数据促进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3.6数字乡村文化建设。在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的信息化素养,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是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灵魂,以无形之力推进着乡村数字化的进程。首先,改变文化宣传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公告栏外,还可采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各种形式实现农村各项政策和事务的线上宣传,在乡村营造起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其次,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各种培训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农民在接受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村民的数字化素养。最后,利用新闻网站、学习强国及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数字农村的建设,讲好数字乡村故事,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3.7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政务工作和乡村治理中深化数字化建设。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领导班子应改变传统思维,改变意识,从思想上树立农村信息化的观念,不断学习国家以及山东省关于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并积极落实到位。其次:将农村的各类资源纳入到乡村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数字化管理,建立“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再次: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党员信息化学习和培训,鼓励党员带领群众一起发家致富,探索农民在线交流议事模式,激发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最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的网上公开,推动形成积极互动的农村基层自治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

4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数据和信息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山东数字乡村建设,使网络信息化在全省农村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论文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村数字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分四阶段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R].经济日报,2019-5-18.

[2]丛楷力.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治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8(6).

[4]毕耕.”软硬兼顾”解决数字乡村发展难题[n].光明日报,2019-09-25(11).

乡村网络建设篇9

关键词: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生命支撑系统;规划内容

abstract:theVillageLivingenvironmentfacesahugethreatintheprocessofrapidurbanization:soilerosion,theuncontrolledspreadoflandforconstructionandthedeteriora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Basedonsmartgrowth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theelaboratedtheconceptofgreeninfrastructure,thearticlestudiestheprinciplesandcontentsofthevillagegreeninfrastructureplanning,aimedtoprovidingtheoreticalguidancefortheconstructionofruralgreeninfrastructure,

harmoniouscoexistenceof“people,natural,social”.

Keywords:RuralGreeninfrastructure;Life-supportsystem;planningcont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9年第46届iFLa大会主题为“绿色基础设施:高性能景观”,定义了风景园林的生态意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农村进入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乡村却进入了生态恶化的尴尬境地。基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本文研究村庄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着重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绿色基础设施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全新的认识和尊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概念辨析: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

相对与“灰色基础设施”(Garyinfrastructure,常规工程规划的道路、机场、桥梁)而言,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Gi)的定义为: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它的核心是由自然开放空间来控制城市形态,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凸显了自然环境的“生命支撑”价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不断的“大拆大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使得水土流失,乡野和自然开放空间不断减少。任其发展下去,将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乡村是快速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恰恰是破坏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真正基质。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活性绿色基础设施,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生活性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它包含土壤、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及自然区、绿色廊道、森林以及对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所贡献的荒野及其它空地等。在我们进行灰色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应该宏观的进行更具建设弹性,前瞻性和主动性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变被动建设为主动保护。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框架

2.1乡村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对耕地、水体、乡村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2010年底,国务院47号文件为促进乡村土地整治提出“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我国乡村的土地整治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土地整治不仅包括田地,更包括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①保护:保护具有景观生态意义的生态斑块,如林地、湿地、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体等。保护乡村人文景观,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村庄特色的保护和管理的意义,对有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风貌予以更新。②改造:通过生产性活动目的性的进行生态性建设,如河流堤岸的生态化改造,乡村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地表灌溉等。③塑造:塑造新的生态景观,如建立生态绿色廊道的道路廊道、建造防护林、建设分散的生态斑块等。

2.2乡村水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公路等不透水区域的迅速蔓延,加上乡村绿色植被的减少,导致河流和地下水位下降,乡村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村庄建设之后已经将乡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上,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人工措施来保护乡村本底的自然景观,为我们提供了案例借鉴。如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设计,日本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

乡村水环境治理包括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和乡村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乡村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利用自然环境并应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方式,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治理乡村水环境,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实现乡村水体的良性循环。如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渗透性道路铺装,植被浅沟等措施。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则主要是针对乡村现有的河道景观,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滨水生态景观带,滨水绿道,对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等,在较大范围层面上则可以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区域性生态走廊等方式。

2.3乡村绿色空间网络建设

乡村绿色空间网络是由“网络中心”(hubs)和“连接廊道”(links)组成的自然开放空间系统,包含了各种尺度的生态和景观要素,如绿道,国家森林,公园,农场,森林,湿地,岸线等。网络中心为动植物提供源地,链接廊道用来连接网络中心,使得整个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网络化,恢复生态的连续性和网络性,并且为乡村建设提供空间框架。通过对规划区内景观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价,确定土地整理需要达到的景观生态目标,构建集生态、景观、游憩、风貌和文化于一体的乡村绿色基础网络。

3、结语

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包含了各种天然和改善再造的生态景观要素,它将乡村生境保护和城市化进程有机融合,是乡村未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快速城市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大背景之下,一旦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它所产生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2004(7):35-38.

[2]沈清基.《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评介及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5(5):98-103.

乡村网络建设篇10

关键词:农村;网络;发展;应用

过节回家,想给父亲买一手机,发现镇上同型号、同配置的手机,价位比城市里面贵上300-500元;而土鸡蛋、鸭蛋、鹅蛋,还有菜籽油等,价格却比城里便宜。究其原因,城乡网络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因此,发展农村网络建设,推进农村信息行时代的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以往,农民了解信息,一般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这些渠道的信息具有滞后性;而网络信息不一样,即时性很强。

1在城市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的网络基础还很薄弱

1.1农村人口很多,但居住分散,年龄参差不齐

网络在农村中的应用范围很小,往往用来看网络视频或玩之类的休闲游戏,年轻人则用来玩网络游戏或者聊天,鲜有人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更没有从线上到线下的本地生活服务。

1.2老年化比重大

老一辈人大多出生于六七十年代,对网络比较生疏,对于智能机的功能很难掌控,更不用说用手机上网。年轻人会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也能利用手机3G或4G流量上网,但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短缺,而且老一辈对网络基本没有了解,类似这样地方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1.3信息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投入较少,信息闭塞,在加上有关部门干部以及村民本身对农村信息化意识不够强,都表露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大家承认网络先进、信息丰富,希望了解更多,但又敬而远之。由于大多不懂网络,他们不懂如何系统验证网上信息,在交易中常遇到不良客商拖欠贷款甚至诈骗事件,进而使他们对互联网缺乏信任,由此产生的使用网络的种种顾虑也限制了农民上网欲望。对农村信息的实质、意义重要性以及建设认识不深,没有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完成,造成农业信息化滞后和信息化建设服务意识不高。

1.4信息人才缺乏

目前农村信息化人才参差不齐,大多没有通过专业培训,对信息服务业务不熟,在加上农村本身青年人非常少,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差,影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人员的质量和素质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

1.5资金投入匮乏

互联网的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区经济发展越发达,其互联网也越发达,互联网普及率也越高。农村山区条件十分落后,要帮助当地的村民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1.6农村网络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

最然“村村能上网”、“乡乡有网站”、“家电下乡”等国家政策和企业投资扶持下,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不足。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农民、农企和农政人员在生产、管理、生活方面对网络需求日益强烈。

2农村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2.1亲情沟通

利用网络,实现语音通话,视频通话,4G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一朋友,老家在绵竹农村,直接拉了宽带网络,手把手教会父母上网,用wi-Fi宽带,然后可以天天视频通话,和留守老人,儿童聊天,沟通了感情,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2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的农村与城市网络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城市的产品卖不到农村,农村的产品也卖不出去,而网络的建设,农民可以把产品到网上交易平台或者第三方平台,甚至自己建立一个网络贸易平台寻找销售渠道,城里人可在网上选择,网上交易,或者实地交易。同时,在农业的发展上,根据网络信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和产品结构,搞活城乡流通,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些农村兴起周末农业、农家乐、集体农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城里人可以趁周末,放假到乡村来玩耍,体验新鲜空气,观赏山水田园生活,也放松了心情,顺便购买农副产品,带动了当地的消费。

2.3未来发展需要

通过网络,农民可以分享远程网络知识,如农技辅导服务、农村医疗服务、精准扶贫服务、缴费便民服务、平安乡村服务、政策传递和政务服务、村务公开服务、农村商务、村级物流服务等,真正在农村地区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效率。

2.4网络是农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

通过网络,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慢慢感受城市文化,有利于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城乡一体化的实现。2.5让农民学会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依靠网络让农民学会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依靠网络,从网络中发现商机,并且把商机变成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才能让农民在农村真正的富起来,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和分配,改变当前的年轻人在外务工,老年人和小孩子在农村的局面,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如何做好农村网络建设

3.1兴建基站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网络覆盖到位。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发展网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宽带中国战略》明确给出到2020年,宽带网络100%覆盖城乡;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的目标。

3.2政府牵头,办理各种网络学习班,扫网盲

开办村级及以上乡镇文化活动室,对农民进行网络教育。鼓励农民学习如何使用信息网络,如何利用网络为农业发展服务,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3.3大力推广

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的融合,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公共物品的范畴,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着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

3.4教会农民如何利用网络

发挥农村信息化“三农”服务优势,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村民通过自己上网,查询农业种植的相关教学视频教学,种植、养殖技术作为指导,学习用网络推销农产品,从而杜绝盲目生产,同时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了解市场需求的信息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精确,畅通及时的信息渠道,从而将农业化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3.5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干部队伍

加快乡村网络信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提高信息采集,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事业快速、有效推进。与时俱进,建设优质、高效、便捷、丰富的网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剑单位:四川天一学院

参考文献:

[1]袁社锋,郭小粉,高淑婷.浅谈互联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07(22).

[2]陈庆宾.浅谈新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J].现代农村科技,2015(11):7-8.

[3]农学熙.略论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方式[J].桂海论丛,2009,25(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