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19:05

历史的观点篇1

蒋勋先生的《美的曙光》从开天地讲到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整本书虽然是用美学的观点,历史的时间轴在讲“艺术史”,但其中有一个暗藏的核心:劳动。书中对恩格斯的劳动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散文化解释。从人类直立行走,双手的运用,到发展农业,制造陶器,人类历史中的“美”都伴随着劳动而生,劳动在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劳动是目的,“美”仅仅是一个附加品而已。《美的曙光》可称之为劳动唱主戏的“美学普及读物”。学术普及的价值不仅仅在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的销售区别上,更是美学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相对于占据各个排行榜的文学书籍和生活类书籍,在审美麻木的今天美学通俗读物更具有推广必要。

因为是“史前史”,又因书中的涉猎范围是全球史,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跨越五大洲侃侃而谈。但书中对每一个地域的历史都一带而过,像少得可怜的美味佳肴,总让人吃不够。而书的前半部分讲历史多于讲美学,浩浩荡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名词占据了书中的绝大部分页码,对“历史”中的“美”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看过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也基本都是摆事实讲美学,但在那本书中讲美学时蒋勋先生的感性陈述与理性分析均恰如其分,又不失语言美的特色,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了我们“孤独”的来龙去脉。可能是因为涉及面过广的缘故,《美的曙光》一书读来较杂,书中的十四讲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够紧密。

《美的曙光》中的“美”寻找世界几大文明发祥地逐一点评,让那个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放了美的花朵。背景时间与书中阐述的美形成了有力的对比。正如书名,“美”如曙光般照耀了混沌的年代。人类进化史的本身是一个探索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书中逐一点评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的“美”,又作横向对比,把每个地域的“美”置于世界范围的大环境中去谈,其广泛的涉猎程度让《美的曙光》成了一部普及美学教材。岩画、壁画、石器、陶器、青铜、甲骨、建筑、衣饰、雕像、墓葬、村庄、宗教……“美”的点被扩展到无限大,形成了面。点与面的结合让人的“审美”神经亦无限扩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蒋式”审美系统。

历史的观点篇2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遵循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课程标准为中心,多种版本教材并存。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及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同,对同一知识点,不同版本教材会有不同的表述和阐释,观点也会产生分歧,这对我们解读历史知识造成了困难。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教材记录了历史事实,如新航路的开辟确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人类活动;另一方面,教材的结论只是专家学者针对基本的历史事实从自己研究的角度和视角而得出的一些看法和认识,这些看法和认识可能反映了当前史实研究的一些主流观点,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反思我们的教学实际,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了,但还有很多教师依然奉行“以教材为本”的教学观念,将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不加选择、不加整理地全盘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背教材、背结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历史学习的实际意义得不到有效体现,致使学生距离新课程所界定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应该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内容界定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把教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课程资源,而非传统意义上奉为“教学大纲”的“教科书”,认真落实“教材内容资源化”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教材无用论”的极端认识。教材虽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但目前来看,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用好、用足。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

1.将新材料、新情境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的方式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最明显特点,也是新课程精神的重要体现。教学中,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更有利于再现历史,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教材限制,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拓宽资源的宽度和深度,重视通过运用鲜活历史材料设置新情景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历史原貌,更清晰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施历史教学也要避免走入误区。新材料的运用应当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识而选取,是为落实课程标准而服务的。要避免为材料而材料,致使课堂变成了材料的累积,忽视对教材现有资源的利用,增加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材对哪些历史知识解读不够全面或表述不够,然后再去选取鲜活材料进行运用。

2.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界定,在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在学习方法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交流和学习。同时,在“一标多本”的教学现状下,高考命题不会只依据某一个版本教材知识,而是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重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讲授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思想观点,予以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悟、去理解,才是历史学科的真正发展方向。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历史的观点篇3

历史是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每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上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尽管比不上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但它却当时的其他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就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例,理一理这一事件的发展脉络,看看它哪些历史事件有联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分析它鸦片战争的联系)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但事实却是,当时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万人口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却有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因此,英国在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后,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然后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巨额利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到1856年才爆发?(分析它克里木战争的联系)

英、法等国利用清政府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于1854年、1856年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要求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税等。清政府拒绝了“修约”要求,为此,英、法两国准备发动一场新的战争。然而,当时的英、法两国正在俄国进行争夺黑海控制权的克里木战争,无力在中国开辟新战场。因此,直到1856年克里木战争结束,英法才得以腾出手来,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美、俄为什么在战争中没有直接出兵?(分析它美、俄当时政局的联系)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前夕,国内政局不稳,没有直接出兵,只是令驻华公使列卫廉,配合英、法行动。而俄国正处于改革前夕,阶级矛盾尖锐,也没有直接出兵,只派普提雅廷为驻华公使,英、法合谋侵华。就这样,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了侵略中国的联合阵营。

4.大沽、京津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门户,为什么轻而易举地就被列强攻占?(分析它太平天国运动的联系)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指挥战斗的高级将领没有认真组织防守,临阵脱逃;清军装备比较落后,炮台构筑不坚固,火炮性能低下;清军后援部队不积极支援等。另外,当时的清政府把镇压太平天国作为首要任务,导致北方防务松弛,被列强轻易攻破,这是主观原因。

5.《天津条约》签订后,为什么战火再起?(分析它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英、法两国资产阶级为了扩大市场,转嫁危机,企图利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的机会,重新挑起战争,用武力勒索更多的侵略特权。1859年,英、法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蓄意寻衅,挑起大沽之战。大沽炮台守军被迫奋起还击,重创侵略者。

6.英法联军在大沽战败后欲扩大侵略,但为什么到1860年才付诸实施?(分析它1857-1859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联系)

在大沽遭遇惨败后,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但因1857-1859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英国把派往中国的军队召至印度。直到1860年,英、法才得以开始新的侵略行动。

7.《北京条约》中,为什么有准许华工出国的内容?(分析它黑奴贸易、拉美独立战争的联系)

历史的观点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认知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培养中学生利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上问题的能力,为中学生增长历史知识,加强强化记忆和应用能力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传统教育方式以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偏重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新型教学环境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对历史课堂教学进程实施有效的调控,使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发现问题及其内在的规律,从而实现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有效应用。通过创造新型历史教学环境,有效增强中学历史教学效果,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基础知识,强化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在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反复练习,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整体教育观念,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最佳阶段,是唤起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这一切有利于历史知识方面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一些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构建研究探讨性历史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实施情境化教学,还原历史真实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形象意义的生动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越来越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尽管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目标。由于历史课程是研究过去的课程,这种特点为教学中展开合理想象提供了可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有效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让教学变得更形象,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场景中学习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情境化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强素质教育理念修养建设,充分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为教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三、加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文化情境建设

历史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的教学行为体现,包括历史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语言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文化情境建设。通过构建充满人文情趣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以文化背景知识为指导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反馈,在此过程中关键看教师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像关心现实生活一样关注历史情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实施具有文化理念在内的富有创造性的历史知识系列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运用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参观历史遗址和遗迹以后,在课堂上插播历史题材影视剧片断,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多媒体动态课件,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有效开展情境教学法研究,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营造良好环境,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教师不断改进形象化教学方法和情境化教学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适宜学生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宽松的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创造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营造具有人文情境化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就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有关方面的教育专家指出,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历史课堂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把学习知识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根据自身的文化修养充分利用教材中历史知识的魅力,从心灵深处感化每一位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在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构建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等教辅器材的使用,使过去的历史知识获得形象化再现。教师通过实施历史知识情境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把历史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融合在一起。实现以历史知识教学为基础,有效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共同进步。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具体、特殊情况,关心学生,这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实现成功教学所必需的,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对其他课学习成绩优秀而历史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当做重点对象培养其历史知识记忆能力的发展,带动全班学生努力学习历史,共同进步,有效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传统历史课教学方式,构建新型历史教学情境,因为这门学科具有历史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五、结语

新课改对历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鼓励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课程目标。传统历史课程教学中老师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方法的对策和效果,促进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手段多样,这为实施情境化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大方便。

参考文献:

[1]张燕.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历史教学问题,2000.

历史的观点篇5

关键词: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24―06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持续推进。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面貌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如何研究认识30年来党的建设走过的历程和党自身的变化,是我们在回顾和总结历史经验中应当注意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正是运用这个理论武器,我们党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样是运用这个理论武器,我们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展开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伟大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理论武器,我们可以更加准确、更加清醒地看待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从中汲取更多宝贵经验。

一、坚持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从挫折中奋起、在克服困难中前进的历史进程

唯物辩证法强调全面看问题,不能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忽视其他方面。只有全面把握构成事物以及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防止和避免片面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研究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建设,就要看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全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评价。

全面看待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问题。既要看到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显著成绩,又要看到曾经遇到的挫折和仍然存在的不足;既要认真总结成功的宝贵经验,又要切实汲取失败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刻总结世界上各类政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使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改革开放30年党走过了从挫折中奋起、在克服困难中前进的历程,党的建设也曾出现过一些曲折和严重后果。1989年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教训时就严肃地指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曾一度出现忽视党的建设、削弱党的领导、放松党员的教育管理等错误倾向,给党和党的事业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害。在局部地方,不重视党的建设,治党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严肃地指出了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2008年9月19日,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当前,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地方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列举了一些地方发生较大规模并造成严重后果,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后,他严肃地指出,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汲取。

我们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时候,就要像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那样,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深入分析以往的挫折和失误,认清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从挫折和失误中总结教训,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将世界看作永恒运动的物质世界,并且从来都是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将事物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发展过程中来考察和认识。我们研究认识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同样需要坚持这样的观点和态度,站在历史发展进步的高度,把握党的建设的客观实际和我们党发展进步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是30年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和宝贵经验。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和进步的关键所在。这30年,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研究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如果说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30年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成就,给我们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归根到底是因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发展观点和科学方法。

其次,要结合研究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来研究认识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30年党的建设是一个在继承中创新、在突破中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建设结束了“”造成的混乱状态,走上了正常轨道。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有“破”,又有“立”。这之后,我们党既强调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又强调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精神。八十年代的整党,九十年代的“三讲”教育,都借鉴和运用了的成功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志担任总书记不久,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考察学习,向全党发出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号召。30年党的建设是在我们党长期自身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厚今薄古”或者“厚古薄今”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淡化甚至无视历史的继承性和以往的积累,或者只看到继承和坚持、看不到创新和发展,都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再次,要从今天回看过去,从现实瞻望未来。一方面,今天的现实是从昨天发展而来的,是历史留下的遗产,因此,要善于通过我们面对的实际状况来评价过去。从今天的优势和长处,可以看到过去积极有效的实践;从目前的弱势和不足,可以看到以往工作中的疏失欠缺。另一方面,未来需要从现在起步,把握现实是规划未来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结合展望和规划未来、特别是今后一二十年的发展,来研究认识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历史、把握现实,是为了走向未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是为了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不能只局限于回顾成绩和总结经验,而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回顾过去来展望明天,从总结经验来思考未来。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必须继续推进。

此外,还要清醒地看到,对30年来的实践及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不应绝对地作出结论。同志指出,要努力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这“三个检验”中所说的历史的检验,实际上就是未来的检验、后人的检验。我们的工作要为千秋万代着想,对子孙后代负责,就要克服目光短浅、短期行为,要造福于后代,让后人对我们作出肯定的、正面的评价。

三、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与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密切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对事物的认识必须将其放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考察,而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着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更是处于同各种复杂要素密切联系之中;事实上,党的建设也是同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考察30年党的建设,必须正确把握这些联系,从中探索客观规律。历史唯物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些联系的理论指导。

第一,党的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纠正了“”在生产力问题上造成的错误和混乱,重新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确立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30年来,党的建设适应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完成党的执政兴国使命,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不懈努力。30年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

第二,党的建设与经济基础变革的联系。政党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必须与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相适应。30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建设也不断改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涌现是这种调整和变革的显著标志。为了与之相适应,党着力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特别是调整了不允许私营企业主人党的政策,开展了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的试点,取得经验后,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在农村,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形式,党支部建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链上、建在特定党员群体中,将党内政治性活动与农村经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基础变革的密切联系,成为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三,党的建设与上层建筑变革的联系。党的建设与上层建筑其他各个领域的联系十分紧密,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是与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变革相互作用中向前推进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建设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范畴。党的建设同政治体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的改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与政治体制改革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各个领域基层民主建设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断进步。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上层建筑各领域变革的关系,是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党的建设与国际环境变化的联系。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条件下执政和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党不能不面对来自国外的影响和挑战。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重大挫折,对我们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新世纪新阶段,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始终没有改变,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一直没有停止,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西方国家四处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竭力策动“”,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这一切,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长期的。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善于应对这些来自外部的挑战。30年,我们党成功地经受住了一波又一波考验,党在风浪中锤炼得愈益坚强。同时,我们党注意加强同世界各国政党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他们的有益经验,用于改进党的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我国发展同外部环境联系日趋紧密的新形势下,处理好党的建设与国际因素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当始终高度重视。

四、坚持以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在解决各种矛盾中进步的客观规律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个规律,以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就是不断发现矛盾、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矛盾的普遍性。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矛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正像任何地方、任何组织都存在矛盾一样,在我们这样一个有74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中,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变迁使党内矛盾有了许多新的特点。新形势下的党内矛盾,有党员社会地位及个性差异带来的、有思想认识不同造成的、还有利益关系引起的。党员队伍中有私营企业主,也有农民工;有外商投资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有自由职业者;有城市居民,也有乡村农民等。党员队伍的构成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样的结构必然带来党员思想观念、道德修养以及利益追求等方面的差别。党内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各种矛盾的反映。比如,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反映的是坚持党的宗旨与背离党的宗旨的矛盾;各种不正之风盛行,反映的是坚持党的制度与奉行各种“潜规则”的矛盾;一些领导班子内部闹不团结,反映的是坚持党性原则与违背党性原则的矛盾;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反映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背弃党的群众路线的矛盾等。

第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矛盾的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呈现多样化趋势,党内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矛盾也各不相同。30年来党的建设,已经走出了一条区分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具特色的工作路子。各级党委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式,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积极调整不同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内容,认真研究解决加强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只有把握党内矛盾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才能使党的建设不断取得切实的效果。

第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党的建设中需要处理的矛盾多种多样,其中必有一种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主要矛盾。经过30年的努力,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总体上看,我们党的队伍是强大的,党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同党的建设仍然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矛盾。党内各种各样的矛盾,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这个主要矛盾上。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党内问题的关键,就能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四,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矛盾与社会矛盾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实践表明,党内矛盾从来都是同社会矛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矛盾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矛盾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从1989年那场到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都可以在党内找到一定的原因。党内少数腐败分子特别是职务级别较高、手中权力较大的腐败分子,不仅给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学会从社会矛盾看党内矛盾,从党内问题看社会影响,紧密联系社会矛盾来分析、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促进和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

第五,正确认识和把握处理党内矛盾与促进党内和谐的关系。承认党内矛盾的存在、强调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党内和谐。党内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也不意味着不去处理和解决矛盾。解决矛盾与促进和谐是相辅相成的。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处理和解决党内矛盾的过程,就是促进党内和谐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解决党内矛盾不能采取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办法,不能使用对敌斗争的手段,而应当主要采取思想引导、说服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辅之以必要的纪律和惩戒手段。就是要从增进党内团结、促进党内和谐的目的和愿望出发,通过正确处理和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内的凝聚力。

五、坚持以群众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中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深刻启示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利益的工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首先,党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自身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一以贯之地坚持着这一根本目的和根本要求。这是30年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根本经验。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建设的依靠力量。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离不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党的各项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自始至终都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整党到九十年代的“三讲”教育,从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都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评议、认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步骤和方式,把群众意见作为评价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党建工作,就能够及时发现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好办法,开展党的建设的活动就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再次,党的建设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评价党的建设搞得怎么样,是否取得了成效,最终也要以此为标准,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改革开放以来,对每一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价是这样,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党组织开展党的建设工作的评价也是这样。同志所说的“三个检验”中,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就是要让人民对我们党满意、对党的建设满意。

复次,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决反对和防止权力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地使用权力,真正做到将手中的权力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确实是一个严峻考验。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领导干部经受住了这个考验,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郑培民、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就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但是,党内也确实出现一些、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声望。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必须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克服和清除各种腐败现象,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六、坚持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前进的主要特征

辩证唯物论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党的建设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性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就是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的。研究和认识这个历史进程,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

第一,党的建设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改革开放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领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长期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打开了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思想闸门,使我们党焕发出勃勃生机。30年党的建设中每一次重大学习教育活动,都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党的十六大后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党的十七大后,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拉开序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突出实践特色,强调坚持重在总结实践、探索实践、推动实践,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工夫,在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上下工夫。还应当看到,在党的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务虚不务实的现象,影响党建工作的效果,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

历史的观点篇6

关键词:历史认识客观性配景理论相对客观

配景理论是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针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提出的一种解释。其目的在于针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怀疑主义展开批判,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绝对主观和绝对客观的否定,达到了解释其相对客观的目的。

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配景理论

历史认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是一个历来都非常重要且又争论不休的话题。西方史学界就这一问题形成了两大主要派别: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怀疑主义。前者主张首先确定事实然后从中得出结论的办法来研究历史学,严重依赖史料,主张历史要秉笔直书,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把史料中不完善的部分考证出来;后者则认为历史知识总有一定的前提假设,对历史认识的主观性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否认史料中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并质疑历史认识中的相关评价,历史学的规则就是考证史实,并寻找相关证据。

历史怀疑主义的代表便是笛卡尔,科林伍德在思想上也接近历史怀疑主义。科林伍德在1936年的一段手稿被称为纯粹的怀疑主义:“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是从一个17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吉本从一个18世纪英国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而蒙森则从一个19世纪德国人的观点来看。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那是没有意义的。每种观点对于采用它的人来说,都只是唯一的一种可能。”[1]从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出历史怀疑主义认为历史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无法确定的,史家只能持一种一成不变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对人类任何的历史认识都应该持怀疑态度。

历史客观主义的代表是兰克及其兰克学派。“对历史的把握不能依靠逻辑方法,从观点出发来演绎历史,而应耐心研究史实,用全部科学手段,再现历史真实。”“如实叙述历史,历史才能独立。”“去其致用之念,使科学成为无私的客观者,历史才能致用。”“要从具体有限的历史中去体认普遍的无限,体认上帝。”从以上兰克的名言中可以看出该学派对历史认识的唯心主义倾向,并且过分地强调历史认识的真实性而忽略了对历史的分析与解读。

关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的争论在我国也长达一个世纪之久。[2]著名学者何兆武就曾明确地提出历史史实与历史认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并由此质疑历史学的科学性。[3]此后庞卓桓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不应该否定历史认识是客观的,因为历史史实是不可否定的,而不同的史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并做出的评价并未影响到历史史实本身。[4]这两位学者是我国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上研究很深入的学者,可惜他们并未就此问题提出自己专门的理论。

针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威廉·沃尔什(1913—1979)提出了他的配景理论。配景理论要求把历史认识主体的思想当做景观配给客观史实,其中客观史实是主要部分,认识主体的思想是搭配,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配景理论首先肯定了历史史实是独立于各种不同的史学观点、道德倾向之外的,不论何种历史观点都不能否认的基本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由持相同历史观点的历史学家们“公约”出来的,但在有共同历史观点的历史学家之间则可以达成一种共同的或客观的历史意识。虽然这种意识只是相对于这些史学家们所共同拥有的历史观点而言的,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并不是对任何观察者,而是对持有同样基本观点的人来说才有客观性,并且它只是相对的客观而不是绝对的客观。历史学家都是从他本人的立场、思想、情感出发去思考历史事实。因此他的作品中必然都是他的观点与证据,由于不同的史学家都有不同的历史观念,导致他们对同一个历史事实的论述各不相同。所谓“历史的本来面貌”是经过了历史学家的理解与加工及读者的理解,最后在读者心目中所呈现的那幅图画,它已经不是绝对客观的历史了。

二、配景理论的基本方法——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配景理论的精髓在于既不否定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也不否定历史认识中的客观因素,而是把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产生了所谓的自为客观性。它的定义是“把客观性定位于人的社会实践生活,也就是从人的社会实践生活的角度来考察、揭示客观性的真实内涵”。[5]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参与其中的历史认识是不可能的,而正是有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才能让历史更加丰满,才能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认识不可能有客观真理,检验历史认识是否客观的标准就是实践。

例如对明朝万历皇帝的评价历来都是负面的。其原因在于他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再加上“万历三大征”和各种挥霍掏空了大明的国库,期间并没有有力地遏制住东北的建州女真(也就是后来建立清朝的满族)兴起。因此主流观点认为他为大明王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故有明亡于万历之说。近年来有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一派认为万历皇帝属于无为而治,正顺应了老庄的学说,而且明朝官员的腐败也不是万历皇帝一人所能扭转的,因此不能过分地批评他。而万历皇帝最为人所推崇的是他力排众议,出兵朝鲜半岛打败了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大功,这一点也长期被史家忽略。

由以上可以看出,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不同的史学家会做出不同的评价。只是有的史学家站在历史的角度,有的史学家站在现实的角度而已。而万历皇帝的往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他的种种行为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无法改变,这一点是任何史学家都不会否定的。史学家们争论的是他的行为在历史上的影响和是非功过,而不是它们存在与否和其确切经历过的过程。对其评价属历史价值性认识,这种认识最大特点是各持己见各有道理,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

历史价值性认识的客观性在于能否研究出一套对其研究对象的标准方法。按照配景理论的解释就是“马克思主义对19世纪政治史的解说,将只对马克思主义者是有效的,自由主义的解说则只对自由主义者才是有效的,如此等等。但是这并不妨碍马克思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以一种可以称之为客观的姿态来写历史。”[6]对具有不同道德的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史学家们可以有“不可公约”的历史事实,我们不能说这一个观点在“客观上”优于另一个不同的观点。虽然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念、标准和立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各自能够达到符合事实的认识。肯定历史价值性认识存在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是配景理论的一个精明之处。

除了历史价值性认识,还有一个历史事实性认识,那就是关于史事是否真实的判断。在史学家眼里,历史事实性认识远比历史价值性认识更重要,也更困难。有些史实会随着新史料的出现而浮出水面,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也会随着新史料的出现而改变。所以并不是所有史料所记载的史事都是真实可信的,任何史学家也都不会说自己完全掌握了某一史事的一切真实情况。配景理论认为历史事实性认识始终离不开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主客双方互相影响。例如关于朝鲜战争中苏联参战的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着苏联是否参战的争论。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战争档案部分解密,人们才能确信苏联空军的确曾秘密参战,而且打着中国军队的旗号。当时战场双方的高层指挥对此都心知肚明,但他们为了避免战争升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此事保密。这样一来关于苏联是否参战的争论结束,而且某些学者做出的推论也就得到了证明。这充分说明了史家根据史料做出的推测有可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不管在推测时是否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这一推测。历史史实在本体论意义上始终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那种相互交融的过程决定了历史认识主体不能脱离史料去杜撰历史。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对过去的史料有着坚定不移的认识,从而得出一成不变的结论。

配景理论针对这个问题则提出了综合论,历史事实性认识是主观、客观两种因素的共同产物。“历史学家的目的乃是要从他所研究的事件中构成一个一贯的整体。”[7]为此,历史学家是用寻求某些主导概念或指导的观念的方式来阐明他的事实,追踪这些观念本身之间的联系,然后对事实细节所讨论的那个时期各种事件构成的一种有意义的叙述。例如在对珍珠港疑云的评述中,有人说珍珠港事件不仅是日本的阴谋,也是美国高层统治集团的阴谋。他们指出罗斯福事前已经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因为偷袭发生前一天美国的航空母舰都离开港口,停在港内的都是些二流军舰,并且在袭击发生前后美国高层的一系列活动十分反常,再加上日本驻美谈判大使由于电报延误未能及时递交宣战书,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日本不宣而战的败笔,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至今日、美双方关于珍珠港事件的档案仍是绝密的。由此可以看出,史学家对历史的考量需要考察大量的细节,因为重大的线索很有可能就在细节之中,史家要做的就是透过烟幕,直达本质,探索藏在种种现象背后的事实。

综上所述,配景理论把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即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又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绝对主观,提倡史学界的百家争鸣,也提倡对以往的主流见解提出质疑。虽然历史学是讲究证据的学科,但不能拘泥于证据而提不出新的见解。配景理论认为各种独立于认识之外的现实应该肯定,历史史实中有着辩驳不倒的论证应该加以接受。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描述它们的特点,配景理论认为绝对的历史真理是不存在的,然而实现历史的绝对客观是一种传统且强烈的愿望,尽管看起来的确不现实,但无数史学家仍然要在探究客观历史的道路上走下去,这就是历史学赋予史学家的使命。

三、配景理论的目的——相对客观

既然配景理论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那么它也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对客观。其含义上的历史认识客观性并非是主观与客观两者的完全吻合。而是“每一个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人都必定会接受的。”[8]这样“历史学中的客观性就只有在一种弱化了的或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9]

所谓相对客观,就是相对于某参照物的客观,就像物理学中的相对静止理论一样。把这一概念引入历史哲学领域,就是把一些为人所认同的历史观念作为参照物,历史认识参照这个历史观念是客观的,但参照另一个不同的历史观念就不怎么客观了。这种方法虽然仍有缺陷,但相对客观理论相比于以往简单地考证历史史实或绝对客观、绝对主观理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我国历史上有一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对这句话的评价使史学家们颇有争议,其评价也反映了历史客观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刘禅在历史上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似乎已成定论。虽然这句话成了千古笑柄,但正是这句话使他躲过了灾难,并让他与众多的昏君不同而十分有名。虽然主流观念认为他这句答话是愚人之言,但更有人则认为这是智慧之语。正是这句话让司马昭消除了戒心,使刘禅得以安度晚年。因此,对这一句话的评论也上升到对刘禅本人的评价。其主流观念当然持否定态度,因为谁都不能否定他是亡国之君。然而对刘禅持肯定态度的一派则认为刘禅执政后期基本不对外作战,有力地达到了保境安民的效果,至于蜀汉灭亡实在是国力不济所致,非刘禅过错。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各有一部分认真研究的人支持。根据配景理论的相对客观理论,双方的论断都是相对于各自的历史观念是客观的,这无疑是一种化解矛盾的太极软功。但问题也就此产生:如果一个观点获得了一致的支持,那它就是符合客观史实的吗?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势必会使问题回到原点。尽管如此,相对客观理论也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出路。

综上所述,沃尔什的配景理论所代表的历史客观主义观点战胜了历史怀疑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历史认识是可以达到与客观的史实大体一致的水平,虽然这种认识仍然带有局限性或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但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态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转、形势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改变。

总之,沃尔什提出的配景理论把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提出了相对客观的原理,并用这一套方法解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这套理论和方法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还是目前最为史学界认同的理论。而关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的争论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中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英]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04月版,第9页,编者序.

[2]张耕华.从怀疑论、配景论说到历史学Ⅱ的普遍性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9,(01).

[3]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02).

[4]庞卓桓.历史学是不是科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7,(03).

[5]郑文先著.社会理解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226.

[6][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

[7][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8.

历史的观点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学史学;史学理论;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56-03[作者简介]李倩雯(1986―),女,广东化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一书是张庆海所著,由长春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本书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围绕这一主体详细地论述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有一定的借鉴。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的基本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是黄牧航主编的十本一套的“历史教育硕士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的著作。该书共215页,分为七章,各章节分别论述了历史事物的评价问题、历史学是什么、史学危机、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方法、常用的史学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模块内容分析。

作者针对我国历史教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别在各章节中详细阐述自己的史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其中着重论述以下观点:

(一)强调史学的人文性

作者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生存权应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核心。人的生存权重于发展权,生存权是天赋人权,任何人获得生存的权利毋庸置疑。他明确指出:“人类的一切行动、一切思想都必须将人类的任何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种族的所有人的生存权放到首位,必须珍视每个人的生存权,这是考验一个文明是否具有人文性的基础条件。”[1]充分强调并且无条件地尊重人类的生存权是一切历史评价的前提,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性评价的基础。历史评价中体现出的价值性和客观性不能偏废。

(二)反对史学科学化

历史具有逝去性,人记载历史存在主观性,史学永远揭示不了事物的全部真相,不具科学实证的特征。以此为依据,作者明确界定史学是关于人的学科,而不是关于物或思想的学科,并坚决反对史学科学化。作者还进一步指出把史学作为科学学科,将进化论引入史学领域的危害――导致史学陷入危机。当前史学面临的真正危机是其功能的淡化。史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文性,史学放弃了人文,就等于史学放弃了自身的功能。

(三)提出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观点

作者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史学理论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作者认为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核心都不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体系,不赞同在历史教学中提倡这些史观。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学理论,不宜过于追求理论的丰富性,尤其是要避免呈现过多相互矛盾的观念,以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历史内容具有整体性特征,在教学中不应该将历史课程切割成单个专题,而是应该从整体上宏观把握。马克思主义史学是近代科学史学中唯一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系统而完整地综合在一起的史学流派,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中心史观。

(四)直面中学历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作者通过深入分析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主要教学模块,指出要在教学中正确应用史学理论,避免偏颇和片面的观点。例如针对革命和改革模块的教学,作者提出改革与革命都是历史的常态的观点,认为不论改革和革命的程度如何,只要符合国家的具体情况就是好的。此外,他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其他史学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例如用现代化史观分析经济现代化、现代政治、西方文化、国际关系等相关问题,对照历史与现实问题。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主要理论观点的现实价值

该书的内容紧扣历史教育教学的学术性、实践性、代表性和前沿性四个方面,书中所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对史学研究、历史教育教学和当前的课程改革,都有具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一)人文性史观的现实价值

人文性史观帮助我们认识历史重大问题和指导理解当前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我国是被半殖民化和发生过多次重大农民起义的国家,由于国内外一些学者反复宣扬西方殖民侵略具有传播文明的“进步性”,片面指出历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极大地破坏生产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致使人们对这些历史问题认识混乱。作者根据人文性史观,提出生存权重于发展权,强调评判历史要将价值观摆在核心位置,对任何历史事物的判断和评价,都要首先考虑该事物是否造成人的生命权的丧失,如果的确造成了人的生命权丧失,无论该事物对生产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都必须予以否定。这些观点对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殖民侵略和农民起义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人文性史观,对帮助我们理解当前国家以人为本的相关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央开始将工作的重心由发展生产力逐步转向以人为本,加快出台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和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强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反对史学科学化,反对史学中引入进化论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的史学主张“文史不分家”。正是如此,才有《左传》《史记》这样不朽的历史巨著问世。而我国当今的史学,由于受到外来学派的影响,很多流派将史学定性为一种科学,一味强调史学的“科学性”“实证性”,追求历史绝对客观和绝对真实,改变了历史学近似真实与逻辑真实的本来面目,将历史学推向“客观如实”的误区,使史学的叙事枯燥僵硬,与社会大众产生严重的疏远排斥,以致史学逐步受到冷落和边缘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此外,还有学者将原本是反映自然规律的进化论推衍到史学领域中来,认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生命一样,必须经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线性发展历程,西方国家目前处于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他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各国以后将会也只能是走西方式道路,甚至将西方的观念、制度模式等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先进”的标准。这样,不但将研究人的历史学异化成了研究物的历史学,还使崇洋思潮蔓延,导致国民对文明的认识混乱。

作者在论述中,坚决反对史学科学化,认为史学不仅不是科学,甚至连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都不是;同时,明确指出进化论在史学领域的应用有着致命的缺陷和弊病。这些史观,对引导我国史学研究和教学走出“误区”,以及消除人们的混乱认识和化解当前的史学危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现代价值

作者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这对促进历史教学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史学理论应用研究不足,中学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给历史教学带来不少困惑,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作者在书中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关史学理论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观点。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面,针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方法非常丰富和艰深,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原理隐含在具体史实的叙述、评论之中,以利于学生突破在理论理解方面的障碍,反对在中学历史课堂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程式化。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怎样合理应用史观方面,作者针对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运用多种史观和方法来编写,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出现思维混乱的现状,强调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能过于追求史观的丰富性,主张以一种最佳史观为主,借用其他史学理论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针对现实中存在“唯洋是取”,过于“西化”所引起的危害,作者认为在教学中不宜使用具有西方中心观、不具备人文主义核心价值地位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史观。

在维系历史内容整体性教育方面,针对高中历史课程被专题切割成各个联系不紧密的片段,作者提出历史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注重做好维系历史整体性的教学,教育学生掌握整体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性的思维习惯,防止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以偏概全,削弱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应用方面,作者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近代科学唯一系统而完整的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史学流派,在当代的史学中,任何史学流派的整体史学观念及其史学研究,都难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高度,进而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中心史观,重点应用其思想和方法。与此同时,作者根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历史辩证法、整体史观等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关观点。作者提出的以上各方面观点,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史学理论的著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作者在深入的论述中,直面当前史学研究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一石击起千重浪”,必将牵动史学研究和教育界的神经,引起更多学者和教师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关注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庆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2]郝贵生、李俊赴.论群众史观的理论地位及其基本内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

[3]申永华.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2005(3).

历史的观点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观;形成

G633.51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历史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学生历史观的形成要素,让学生提升历史素养,形成终身的历史观。而高中的高中历史的历史观有唯物史观、地球史观、革命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社会史观等,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同的历史观。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促使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的历史教学已经走进了一个多元化的历史教学时代,已经从过去简单单一的历史观转变为运用多元化的历史史观去看待分析历史,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获得更为客观的评价。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多元史观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如何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事件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如在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中,本节课涉及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不但教学内容多,而且难点有一定的理论性。如果在教学的时候,单纯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了解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之间的关系。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之前,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用于佐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自我的判断与评价,要能够运用多方面的历史事实来充实这一理论基础。在学生的历史事实资料无法完全佐证的情况下,教师也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补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等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理解工业兴起的艰难。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的历史学习,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会学生将历史事件中的特定环境与历史教学相融和,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单一的历史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注重整个历史知识的连贯性,让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明史观、全球历史观以及现代史观,并能够将这种历史观作为全新的方法来诠释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将不同角度的历史事件贯穿融入到整个历史知识体系中,从而促进整个历史观的形成。作为教师要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引导学生能够让自己从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历史。教师还要充分的利用好教材,关注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教学链接(如相关的人民版教材的知识链接等),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整合学生的历史观点,让学生从能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就要教会学生将历史事件中的特定环境与历史教学相融和,而不是仅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历史事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展示英国资产阶级历史的简单历程,让学生理解光荣革命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搜集到了英国国会和国王关系的演变,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同时,针对“光荣革命”这个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发生的历史背景,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重点地进行探究,并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从网络和书籍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大量的历史事件的阅读,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理解光荣革命的意义,认识到新制度的诞生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此时,学生已有的历史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历史观,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能力。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为主要载体,科学地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逐步形成高中生的历史观。

历史的观点篇9

一、小论文试题的基本特点

1.能力要求专业化

历史学可以分为史实的考证、史事的理解、理论概括、史学评价四大能力层次,《考试说明》也规定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要求,而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就是属于史学评价层次范畴,要求同学们具有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有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科能力,这种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历史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显然具有专业化倾向。

2.考查内容固定化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是“对材料三中的恩格斯的历史认识的评价”,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是“根据这段材料选择观点进行历史评论”,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第3问是“根据材料中历史学家陈旭麓关于生产方式变化的历史认识进行评价”,显然小论文考查内容都是以固定的、有范围的、具体的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作为依托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同学们对固定的材料所涉及的重大史学理论和认识观点进行概括、提炼,形成逻辑严谨、阐释有序、主旨明确的历史小论文,所以试题考查内容呈现固定化特点。

3.考查形式多样化

虽然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考查内容的呈现都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这样共同特点,但考查内容呈现的具体形式各有特色: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其实是传统的材料问答题,是“老树开新花”,嫁接新高考命题意图;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是一种创新题型,具有开放性特点,能够考查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最高;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是史学探究题型,考查同学们探究能力和史证意识,也是一种创新题型,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和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这两种呈现形式将是历史小论文命题呈现的主导题型,因此试题考查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二、小论文试题的备考对策

1.做题方法科学化

做任何题型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掌握做题技巧,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做题效果,做历史小论文题型也不例外,小论文通常由主题观点、论点、论据三部分组成,有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所以做题第一步要从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材料中阅读、提炼要评析的观点,确立小论文要阐述的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内涵具体分解为若干具体小论点,选择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其中某一史学范式作为评论视角,论证主题内容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全文的思维框架;第三步联系自己所储备的史实来支撑每一具体论点,做到论从史出,史实与论点之间有严谨的逻辑顺序,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最终以清晰的思路来进行全文阐释,思维要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

2.新史学范式运用常态化

历史学就是历史理论学,不仅新高考教材编写渗透着新的史学范式,而且新高考命题者也越来越关注史学前沿理论,而历史小论文题型是这些新理论的最好呈现形式,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整体史观等新史学范式,它们是认知历史和诠释历史的不同视角和方式,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阐释历史,有助于我们更为真切、全面、辩证地认识客观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客观历史本体的不同面,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体现评论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个性,所以在备考复习中要领悟新史学范式理论内涵,运用不同新史学范式理论对重大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理解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运用不同新史学范式理论构建、整合新的知识体系,串联构建中外历史发展的清晰主线与整体框架,为将来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提供史识、论点、论据。

3.历史思维和史证意识培养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通常需要具备很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依据历史事实,分析历史思维、挖掘历史智慧的能力,既包括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归纳、论证等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历史的眼光、观念和方法,是史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历史学的本质要求。但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以新史观范式为指导、以主题专题通史形式构建纵横交错的宏观知识体系、以学术前沿、热点焦点问题来联系历史,着力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强化自己的历史实证意识,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使自己的每一个历史认识和判断都有坚实的史实作为支撑,形成史实越确凿、丰富、充分,由之得出的历史认识就越全面、辩证、有说服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做到史实与论点之间符合严谨的归纳逻辑,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

历史的观点篇10

[关键词]历史问题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10096

一、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历史教材中经常会涉及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常简单介绍背景知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的经过结果以及影响来完成对史实的讲解,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讲授历史事件太简单。高中生通过看书就可以知道这些信息,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不出来,而且运用这样的模式对学生学习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的理论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例如教师讲解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时,其所涉及的背景、时间、人物以及事件过程等在历史教材中都有清楚的交代,此时教师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中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中让学生思考:“武昌起义为什么发生于1911年?”学生会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作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指导,同时适当补充历史材料,如说说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之前的革命党人如何在新军当中开展宣传,列举革命党为起义所做的准备等,最后可以通过分析革命领导者逃跑之后,以熊秉坤为首的新军革命者当时的处境。通过这些基本史实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事件发生过程中充满了变数、偶然性,评价历史事件时会出现不同观点。例如武昌起义之所以在1911年爆发,既具有偶然性又具有必然性。这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体会其中的道理。同时这对学生回答此类问题也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巴黎公社中的成与败、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

二、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分析同一事件

当前高考历史试题经常会碰到对同一事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是简述自己的看法,这种题型显得比较灵活。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入不同的史学观点,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学习与掌握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介绍的一些史学观点有革命史观、文明史观以及全球史观,可结合具体的历史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分析历史问题的不同视角。

比如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认识。例如持革命史观的研究者认为这是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以及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启侵略之路的开端,因为新航路开辟给这些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而持近代化史^的人却认为,新航路开辟在客观上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转变,具有进步性。如果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最重大的意义就是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之间的碰撞,它有利于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从全球史观视角分析,新航路开辟使人类历史第一次具有全球化的意义,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促进世界一体化发展。这样通过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事件能够得到不同的观点,有利于丰富学生认知历史的视角,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对历史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识历史的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同的史学观点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要避免出现误用或者是滥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符合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亚丽.地方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