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十篇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十篇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2:11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1

关键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转型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参考国际发展实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产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该区域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载体,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转型和升级开创了新的途径。但总体来说,目前其发展仍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形势,转型已经成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思路

(一)拓展区域功能

拓展区域功能是昆山出口加工区在2004年提出的,之后,吴仪副总理又在2005年11月的全国出口加工区工作会议上提出“努力打破瓶颈,积极拓展出口加工区的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发展需求旺盛的出口加工区”。在2006年,国务院批准了昆山出口加工区的保税物流等业务试点。2008年,国务院在全国推广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了《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明确提出允许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以及开展研发、维修、检测等业务。目前国家正在不断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拓展和政策导向,以吸引更多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型生产服务业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发展。

(二)整合区域资源

2006年,作为单一试点的苏州工业园区整合了原有的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进而形成综合性较强的苏州工业园保税区,成为我国第一家综合性保税区。2008年,海关总署正式提出将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通过强强联合将分散园区整合为“综合性保税区”,将沿海和沿江园区整合为“保税港区”,努力实现功能、政策导向、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统一。自国家相关文件出台以来,全国综合性的保税园区数量迅速增加。

(三)突破区域限制

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促进低端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业链转移,是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的必要之举。国家应鼓励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体现辐射带动作用,使特殊监管区域成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移承接、经济发展拉动、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的载体。此外,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强强联合,通过各个区域的功能错位,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实现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交流。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转型中常见问题

(一)管理体系缺陷

目前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监管体系存在较大缺陷,如苏州市的海关管理体系较复杂,具有两个副厅级海关,分别是苏州海关与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其中苏州海关下又有5个正处级海关,分别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办事处。苏州现共有八个特殊监管区域,却分属于不同的办事处,很难实现发展目标上的统一。

在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不同,进而导致了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模式和政策导向不同。在管理模式上,一般以合同、企业为管理单元,有的特殊管理区域虽然在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自身发展的程度不足,管理体系不够成熟,在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陷。

(二)部门协调困难

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中央部委的验收并实现封关。从总体上看,特殊监管区缺乏权威的领导机构,缺少宏观层面的主管部门,所以在政策决策上国务院、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门各司其职,政策的协调比较困难。从地方看,有特殊区域管理委员会进行直接管理,特殊区域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虽然能够对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招商引资等事务进行综合管理,但是其协调与统一存在较大障碍。

(三)法律依据不足

法律法规的缺失阻碍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的发挥。对比国际特殊监管区的立法情况,我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缺乏中央立法。与国外自由贸易区相比,我国的中央立法不健全,不能保证区域的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只有《海关法》规定可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没有一部中央级别的法律对特殊监管区域的主体、权限和管理等做出统一规定。其次,立法的程序和设区的程序较为混乱。国际上通常是立法在前,设区在后,且发达国家都在法律中将区域的性质、政策等进行明确规定,而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在没有全国统一立法的前提下设立的,虽然有海关总署的规章以及地方法律作为法律依据。但是,这些规定的级别不够高且内容相对分散,造成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标准存在明显差异。

三、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改革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设立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管理体制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和转型尤为重要。因此,海关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系。首先,我国应该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监管模式,以尊重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由原来的单一保税经营模式向多元并存的形态转变。其次,统领风险管理。相关部门应创新传统的货物分类模式,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优化特殊监管区域的后续核查工作。再次,升级特殊监管区域的信息管理体系。监管部门实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信息化管理,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部门的协调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首先,我国应该设立一个权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主要负责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为全国所有海关监管部门制定总体的发展规划、负责处理各地区特殊监管区域设立的审批、协调海关及其他部门的工作、协助出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法律法规等。其次,设立部门精简的地方机构,明确规定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职能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确保其职能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中央要协调好管理委员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给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三)完善相关立法

针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法律层级较低、内容不够系统的情况,国家应该出台统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法律。根据我国特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借鉴海外自由贸易区的立法经验,由最高立法机关出台统一的法律,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审批设立、功能的定位和管理机构的职能权限有法可依,落实“先立法,后设区”的发展思路,尽快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变。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逐年提高,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也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在此形势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逐渐失去政策优势。因此,其发展转型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特殊监管区域在发展转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经过国务院和海关总署等部门同心协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必将顺利实现转型。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1]胡孟影.苏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发展研究――以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为例[D].苏州大学,2015.

[2]王鑫.特殊经济区域政府监管机制及政策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2

[关键词]分送集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关监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6.140

所谓“分送集报”即“分批送货、集中报关”的简称,是指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内的企业与境内区外之间多批次进出的货物,经海关批准,允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先行分批进出区而暂不报关,然后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海关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便捷通关监管模式。“分批送货、集中报关”通关模式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在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在推行时要充分考虑的。郴州出口加工区作为湖南省唯一的特殊监管区域,2012年年初开始实施“分送集报”模式,目前业务运转顺畅,取得明显成效。

1“分送集报”模式的积极意义

据统计,郴州出口加工区目前共有7家区内企业、42家区外企业适用“分送集报”模式,2012年,区内外企业通过“分送集报”送货7147次,该模式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比较优势

(1)降低了通关费用。在普通模式下,按规定一批货物进出区需申报2票报关单,而“分送集报”模式只要求按月集中申报,而不论货物批次。以月送货10次为例,可少报18份报关单,根据现有行情,可省4680元,如批次更多则省更多。

(2)提高了通关效率。普通模式下,货物进出区之前必须先向海关申报,即使分拣为低风险快速放行的货物,从预录入到货物实际放行,最快需要1小时;而“分送集报”模式下,货物运抵前企业即可通过企业端进行申请,基本可以实现即来即走。

(3)缓解了海关压力。通过“分送集报”,减少了货物进出区的报关单量,工作量相应减少,将人力资源从单证中解放出来。如不采取,加工区每月会有近3000份报关单,以现有人力是不可能承担的。

1.2创新之处

(1)通关流程的创新。根据规定货物进出区视同进出口,普通模式下,应先办理报关手续,待海关查验放行后方可实际进出区。而“分送集报”模式,允许向海关报备的前提下货物先行进出区,并集中对一段时间内进行补申报。

(2)监管方式的创新。在“分送集报”模式下,货物流与单证流相分离,实现“通得快”的同时,将海关查验前置,辅以电子账册等后续监管手段,寓海关监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3)技术应用的创新。为了更好地运用好“分送集报”模式,郴州出口加工区引进了昆山版的海关物流监管系统,该系统独立于H2000系统之外,企业可通过该系统与现场海关实现无缝对接,可随时通过该系统向海关申请办理业务。

2推行“分送集报”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2.1缺乏制度支撑

在制度规定层面,“分送集报”模式在总署层面的相关规定散见于《海关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等文件中,缺乏统一明确的规范性规定,如出口加工区区外企业为区内企业送货,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适用“分送集报”模式;在操作流程层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规程,各海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尤其在适用条件等方面各不相同,企业难以适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关执法的统一性。

2.2加大监管风险

“分送集报”模式在给企业带来实惠和方便的同时,也给海关监管增加了风险因素。一是见单不见货,由于“分送集报”模式货物采取“先放行后补申报”的方式,报关单申报时货物已实际进出区,海关无法实际查验货物,易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二是骗取出口退税,根据规定区外送货到加工区视同出口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区外送货企业通过“分送集报”模式将货物直接送至区内,较普通进区货物更加方便,一些不法企业可能通过少送多报、高报价格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三是区内企业可能利用“分送集报”模式带来的便利,通过采取少出多报等方式,达到截流保税料件的不良目的。

2.3面临操作难题

由于“分送集报”的货物流和单证流相分离,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一些两难的境地。一是在货物实际进出区时,海关发现货物存在问题,但由于该货物没有申报而不能在海关通关系统中记录查验情况,导致无法体现现场的查验绩效。二是由于海关通关系统无法识别集中申报的报关单,在集中申报时,报关单被系统随机布控或被风险参数捕中而要求查验或验估等,而此时所报货物均已实际进出区,已无法实施查验或验估。三是在区内企业账册核销时,有些货物通过“分送集报”模式已实际进出区但尚未申报进账册,易造成料件结余倒挂和成品实际结余数少于账册结余数的情况,给账册核销带来诸多不便。

3改进“分送集报”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快建章立制,实现有章可循

一是建议总署在起草中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办法》中明确“分送集报”模式的地位,进而从行政许可上进行设置。二是参照《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操作规程(试行)》,建议总署尽快制定统一的“分送集报”操作规程,统一规定其适用条件、标准及操作流程,而在总署相关文件尚未出台前,建议职能处室加强指导,尽快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加以规范引导。

3.2加强实际监管,防范执法风险

一是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海关监管场所的监管优势,加强区内查验场站建设,确保所有进出区货物进场站待查,将“分送集报”货物纳入海关选查范畴,对有问题的货物要求企业即行补报,并录入查验情况。二是运用风险管理理念,通过设置一定的适用条件,海关在审批时综合考量企业的守法状况、资信状况、业务性质、产品结构等,引导企业守法经营。三是加强货物的后续管理,充分运用核查、盘查、稽查等后续监管手段,加强对企业库存情况的抽核,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对差错较多或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取消其适用资格。

3.3加快技术创新,优化流程设计

一是结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监管场所业务办理的实际流程,进一步优化“分送集报”业务办理流程,升级海关物流监管系统的功能模块,使系统流程设置与实际情况更加契合、更加科学。二是建议在H2000系统加载集中报关模块,将其与普通进出口报关单区分开来,同时可针对集中报关的报关单设置专门的布控参数,使布控更有针对性。三是建议尽快改变现有系统局域网的现状,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将其挂靠到互联网,方便区内外企业运用该系统,也方便海关开展手机政务审批,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3

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供海关通关便利,减少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

继续加大通关监管改革力度,进一步落实“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应转尽转”等通关便利措施;对于经确认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及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实行更加便捷的通关措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抓紧研究出台《海关保税监管货物流转管理办法》,实现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与口岸监管现场的联动通关;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方便企业办理通关业务。

实行担保通关,在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满足企业提高物流速度的需要

在企业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税等快速通关措施;企业提供银行担保确有困难的,经总署批准可以实施资产质押担保,对中央大型国企,可实行银行总担保下子、分公司先放后税措施;使海关监管场所、运输企业及报关企业经营人等能够在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享受相应的便利。

完善企业分类管理,使广大守法企业切实享受“守法便利”的好处

提高企业注册登记审核效率;缩短对a类、aa类企业评定时间,逐步向动态管理转变;切实落实《企业分类管理措施目录》中明确的对a类、aa类企业提供提前申报、预约报关、门到门服务、适用较低查验率、优先办理货物申报和验放手续、优先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换证及报关员注册登记手续、海关指派专人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办理海关事务的疑难问题等通关便利措施;按规定对aa类企业给予免担保通关待遇,方便其办理海关手续。

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法律支持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加大海关政务公开力度,宣传海关各类通关政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使广大进出口企业和管理相对人及时了解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进出口政策,为其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创造条件;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预归类服务,提高实际通关的可预见性。

大力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的功能作用

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具备较好条件的地区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保税港区或综合保税区,为我国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载体;支持在边境地区设立与其需求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政策叠加”工作,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入区发展;研究解决由于各种原因制约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功能发挥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内设立高端产品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并开展仓储、配送、分拨等物流服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会同商务主管部门放宽对具有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返回国内维修的限制,引导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鼓励和方便企业发挥保税仓库操作灵活、成本低廉的优势,利用国际市场价格低走的机会,以保税仓储的方式大量进口战略性、资源型物资;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

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扩大内需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序转移等方面要求,会同商务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出台鼓励加工贸易成品内销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简化内销审批业务、提高通关效率,方便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内销纳税手续,让国内市场和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成果,并加强对加工贸易内销的管理,实现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推动国家有关部门调整和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取消对符合节能、环保、资源利用、技术含量等标准的商品开展加工贸易的禁止和限制,支持相关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在现行政策条件下,延长海关联网监管企业执行限制类商品管理措施的过渡期;进一步简化台账保证金的计征原则和方法,按照上年度进口(出口)限制类商品的一定比例计征台账保证金;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降低加工贸易内销征收缓税利息率问题,并适时进行调整。

认真落实国家出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

全面执行国家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的政策措施,发挥税收优惠对进出口的调控作用,支持我国出口企业发展;制定适宜的原产地标准,根据不同产品实行有宽有严、差异化的原产地标准,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和进出口的增长;充分利用海关处在进出口管理一线的信息优势,密切了解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动向,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进出口税收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有关部门及时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同时,依法加强对应税商品进出口的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为中央财政稳定增长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支持。

积极发挥海关统计监测预警的服务作用,为中央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充分发挥海关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作用,对外贸进出口动态进行及时跟踪,加大监测的频率,及时反映进出口变动情况,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辅助参考;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重点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情况的专题分析,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跟踪监测,及时反映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向社会公众海关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加大对国内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力度,促进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国内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力度,加大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宣传,提供更加便利的知识产权备案服务,鼓励和引导我国名牌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协助企业解决维权中存在的困难,帮助企业提高维权能力,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在口岸进出口环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产品非法进出口等违法行为,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4

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概况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是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我国国境之内并将其视同于关境之外,由海关为主进行特殊监管,实行严格封闭围网管理,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目的的特定经济功能区。

自1991年起,京津冀先后设立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五类区域,共计10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占全国总量的8%,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地区性集群。2014年,又设立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包含整合了上述10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其中4家。

2015年,10家区域合计完成保税模式进出口值310.3亿美元,约占京津冀地区口岸进出口值的1/10,如果将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天竺综保区”)口岸操作区运营保障的首都国际机场口岸一般货物贸易纳入统计,这个比例将至少增加到三分之一。近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文化科技贸易、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京津冀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加快调整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物流协同水平,贸易协作水平和制造业优化配置水平,推动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水平,是在京津冀区域内有效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分工,进一步强化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使天津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备了自贸试验区的法律定位和开放高度。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协同是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复制、提升地区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资源禀赋不同,战略定位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推进其协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特色产业增长极,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有利于产业溢出,形成点线面扩展、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应对和参与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竞争的重要举措。

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具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顶层制度供给和区域间协同政策和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宏观制度环境,为出台具体的针对性举措指引了方向。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势产业、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形成了发展势差,为区域间的互动协同提供了客观动力。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例如,2014年,京津冀地区通关一体化措施推广实施,大幅提高了进出口便利化程度;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复建设以来,试验区政策逐渐尝试在京津冀地区优先推广复制,而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也在向津冀交叉覆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这为探索和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协同发展的路径设计

推进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城市功能服务为任务总目标,依托市场,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创新驱动,通过构建一体化现代物流体系,形成纵向接续、横向错位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总体协同、有序发展的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群,进一步增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服务地区经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能力。具有路径如下:

一是突出区域功能定位,实行差异性制度供给。地方发展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研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资源禀赋,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所赋予的地区发展定位,制定符合各区域特征的针对性政策,定点释放改革红利,从而促使制度施行区形成磁力极,产生虹吸作用,推进区域快速发展。北京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方向是服务和保障首都,是承载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的功能定位。天津、河北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亦有其自身定位。在政策和制度供给过程中,应紧密围绕各区域应有定位,避免在政策引导下重复发展。

二是以区域间物流协同为先导。京津冀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数围绕依托空港、海港而建,是口岸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就是京津冀海空陆港协同发展的集中推动,是构建京津冀多式联运协同物流体系的集中推进。建议以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政策为制度基础,以优化区域间物流结构为目标,以产业链接续为抓手,构建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的物流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通过市场手段,加快调整、优化首都国际机场口岸空运货物结构,将一般货运业务向天津转移,进一步减轻机场及周边物流压力,发挥其民生保障、重点经济领域服务的国际货运枢纽作用,突出其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定位的功能。二是增强天津海运、区域通关、多式联运的便利化程度,增强疏解首都国际机场货运压力的能力。三是进一步优化天津海运结构,将原材料、重化工货物向唐山港转移,使天津港形成京津冀、中国北方地区高精尖制造业的的航运保障基地。

三是构建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产业增长极。充分利于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有发展基础,结合发展优势和产业规划,构建产业增长极,继而发挥产业增长极对对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天竺综保区医药、航材贸易占据全国总量1/5以上,是保障民生和航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应该将其发展为中国北方进口医药分拨中心,全国重要的航材贸易和保障基地。同时,利用现有的文化贸易、科技贸易产业基础,构建首都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平台。天津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融资租赁、飞机装配、机电制造、药品制造、整车进口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已经形成产业增长极或具备形成产业增长极的基础。河北各区域也有自身产业基础,如曹妃甸的重工业等。各区域应该集中发展资源,重点发展与区域定位和区域基础相关的产业增长极。用一个或几个增长极来支撑园区发展,而在宏观层面,形成布局科学的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增长极集群。

四是打通产业间协同互动渠道。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应推动区域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间互动,为企业在京津冀区域的聚集和形成溢出效应提供基础。一是结合各区域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探索产业链内不同环节的协同发展,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例如京津上游环节的研发、设计、总部调配与津冀制造、物流等环节的协同。二是探索不同产业间的协同,集约利用发展资源,如不同产业开发共享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等。三是区域间的线性梯度转移。如中低端加工制造业、一般物流业沿京津冀方向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疏解等。

五是形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环境。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融合,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至关重要。这要求创造更加自由便利的生产要素流动环境。区域通关就是很好的先例。下一步,在人才的落户、企业的迁转,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还需要更为切实的制度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部门也需要提供企业服务保障水平,为企业在信息共享、交流展示方面创造机构、提供平台。

六是两点融合与成片融合相结合。京津冀10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致可区分为三个板块,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为北京板块,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所辖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天津板块,河北曹妃甸、石家庄等两家综合保税区及廊坊、秦皇岛两家出口加工区为河北板块。不同板块间发展的历程、积累、现状和方向,各不相同。全面的无区别的区域融合很难做到,不同板块之间的组合应有不同的融合模式。总体而言,北京-天津两板块间的协同,是首都国际机场口岸的疏解、文化科技产业的聚集、科技创新的溢出。北京-河北两板块的协同,是北京板块在贸易物流研发领域对河北板块的辐射。天津-河北两板块的协同,是天津海运货物向曹妃甸港的疏解,是天津部分产业向河北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外溢。不同区域的协同,应有不同的协同方案和细化路径。

工作建议

为了探索和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结合本文论述的上述路径,现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指导性文件。

建议编制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纲要,对各区域的战略定位、物流体系构建、产业规划、政策创新与复制、企业疏解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为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也为对外统一推广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营造氛围。

二是构建区域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络协调体制机制。

将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协同发展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任务序列,明确推进路径,给予相关保障。由三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地商务部门、三地通关监管部门、三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委会共同组成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联席会议,负责研究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具体事宜。

三是加快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引导构建京津冀多式联运模式,为空海陆运协同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快对物流基础设施、货运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解决津冀两地航空货运硬件不足的问题。整合京津冀监管部门、货代、货站等航空物流链信息平台,全面开展电子货运业务,提高通关效率。

四是加快推进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互补共享。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5

关键词:入境验证;分线管理;事中事后

特殊监管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自1990年我国第一个特殊监管区设立以来,各地特殊监管区在促进开放性经济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伴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长期以来,特殊监管区内诸多的进出口企业因“两头在外”特性,其进口强制性认证目录内产品(以下简称进口3C产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相关的涉证办理和通关操作一直是区内进出口企业重要的业务类型,与之对应的审核和监管工作也是检验检疫部门口岸执法把关、维护国门安全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发挥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优势,适应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国家质检总局于2015年又了《特殊监管区域检验检疫工作流程规范》(以下简称流程规范),对特殊监管区域检验检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规范中对于进口3C产品的监管工作提出了很多新办法、新举措,原有的入境验证工作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服务"优进优出",促进贸易便利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该《流程规范》的实施也对检验检疫部门提升科学监管水平、促进职能转变、促进监管高效化赋予了新的使命,迫切需要检验检疫部门在检验监管机制和模式上紧扣形势发展、不断创新突破,开拓适合特殊监管区发展特点的工作新路径。

一、当前特殊监管区进口3C产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流程规范》以来,极大便利了广大进出口企业,但是由于其本身为全国性指导性文件,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现场条件各不相同,《流程规范》所隐含的动能和优势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入境验证的实际执行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扰,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相关产品的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

按照《流程规范》的要求,境外进入特殊监管区的产品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可免予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包括生产加工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研发、检测用的入境材料、检测物品;企业自用的办公用品等三类进口产品,但是对诸如什么是“生产加工所需”、“研发、检测”、“自用的办公用品”等还有待进一步描述,企业容易对文件的适用范围产生误读,对其内容的理解有随意性和扩大化的倾向,同时也造成执法把关的诸多不便。

2.在实施政策上还存在认识上的盲区

《认证认可条例》、《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规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进口3C产品“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流程规范》中则是对三类进口产品“免予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而“免于办理”和“免予实施”两者在具体监管实践中是有所差别的。由于操作层面上的精确释义还有待细化,往往造成两者混为一谈,进而对检验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带来一定的冲击。

3.信息化手段匮乏,进口产品评判存在缺陷

特殊监管区内企业进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通关时效要求高,由传统的人工办理的方式对海量产品进行符合性识别和筛选占用了较多的检验监管资源,也容易导致错漏发生,严重影响了通关速度,企业进口产品误用、滥用优惠条件通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既不利于贸易便利化的进一步推动,也不利于检验检疫部门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实施“精确打击”、优化服务。

4.监管重心过于前置,事中事后监管存在空白

在传统的进口3C产品的入境验证监管中,产品通关前的各项申报、审查工作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投入较多的监管资源,而对于按照三类优惠条件进口的产品,其后期的用途、去向和管理措施是否符合《流程规范》的精神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措施,行政执法难以做到有的放矢,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违规空间,也不符合国家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相关要求。

二、上海自贸区创新的成功经验为进口商品入境验证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特殊监管区有着自己的特殊属性,通关便利不等于放任自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一直是无锡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无锡局)关注和思考的焦点。

自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自贸区的成功建设取得了一批经验成果,也为“类自贸区”的特殊监管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板。上海自贸区“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和最大便利化”的分线管理理念,要求从过去的“重事前审批”转向“重事中、事后监管”,充分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为无锡局在复制自贸区创新成功经验与辖区通关业务模式的改革间找到了有力的契合点,推动入境验证管理从传统的重批次、重一线、重审批中找到新的突破口,使监管重心向风险评估、二线进出、事中事后监管成为可能,从而最大程度上释放政策红利。

三、“三备两控”入境验证分线管理模式在无锡综合保税区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无锡局)从充分发挥无锡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出发,以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突出“一线备案直放、二线分类监管”的核心理念,探索实施进口3C产品以进口产品清单、企业承诺、企业内部管控方案为主要备案内容,数据监控、巡查监控为主要监管方式的“三备两控”入境验证分线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规范了企业行为,有效推动了入境验证监管向事中事后延伸。

1.自主承诺,诚信管理,建立备案直放的快速核放机制

按照新的模式,无锡综合保税区内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向检验检疫部门提供进口3C产品在用途、流向、遵纪守法等事项的书面承诺,配以进口产品清单和企业内部管控方案,符合要求的即可不再办理原来进口所需要的3C免办等手续,通关实现“零等待”,极大方便了企业进口通关。

2.依托平台,系统核查,实现全程无纸化通关机制

新模式实施后,在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货物再次进境时,企业向无锡局自主开发的口岸“五统一”信息化平台实施远程电子申报,系统开展信息自动比对,符合要求的一线进口货物无需检验检疫部门的查验,直接实行电子化放行;对不符要求的予以电子拦截和实时干预,相关电子信息及时推送至收货人和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全过程实现了电子化、数据化和自动化,避免了传统模式下证单来回流传,人员到处奔走、信息口口相传的状况,最终实现了入境验证业务办理的全程无纸化。

3.数据监测,双线比对,建立了主动高效的“非侵入、非干扰式”监控机制

无锡局通过对区内企业和进口产品信息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了以数据分析为纽带,数据监管为主、监督抽查为辅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将监控重心设置于二线数据的采集处置。无锡局通过信息化监控和关检合作等手段,对企业一线、二线进出口数据特异性进行充分甄别和比对,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和产品开展有针对性地监督检查,减少了不必要的周期性、事务性的现场查验和企业检查,避免了对企业的无谓干扰,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检验监管效能。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6

“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少虽然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影响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势也随之降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和给予的优惠政策都是在国务院及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后才予以批准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焦建群说,“就拿苏州来讲,当初选择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综合保税区有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海关总署加贸司、南京海关和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多年来在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领域做出了持续深入的探索,把这样一个加工贸易重大改革的项目放在园区,有适合它创新发展的土壤和基础;再有就是需求方面,苏州工业园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超前发展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产生了对各类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功能整合的更高、更强烈的政策需求;最后,近年来不少‘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都是在苏州工业园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的,这也是园区不同于其它开发区的重要特色和亮点。因此,把国内首个综合保税区的试点放在园区恰恰符合了其需求,为园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焦建群分析,从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外贸走势的各种因素看,目前出台的多项政策作用相互叠加后,将可以在稳定出口方面发挥更大的功效。而且根据出口情况变化,不排除还将出台一些新的稳定出口政策,并且在我国出台的多项刺激内需措施的作用下,国内经济可能先于全球经济出现拐点。“过去我国加工贸易保税管理的前提是‘两头在外’,特殊区域的保税优惠政策也是给那些‘两头在外’的企业设计的。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不失时机地主动参与了上世纪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与重组,成功地将我国不能跨境流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与可以跨境流动的国外资本、技术、市场连接,为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作出不可小视的贡献。成为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来推动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把稳定出口、加大投资、拉动内需、调整结构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应审时度势,顺应大政方略的走向,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在新的政策导向中,如何使区内‘两头在外’的企业运作模式继续保持强势发展。还要积极研究如何适应其新政策需求,通过增加其新功能,创新‘一头在外一头在内’、面向两个市场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使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定位、建设和发展符合我国稳定出口,拉动内需的战略目标要求,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的承载地和辐射源。”焦建群说,“在这方面,中西部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应学习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模式,这是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加工贸易及保税物流的发展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从政府决策层面看,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政策导向的转变和具体政策的重新设计;从海关管理角度看,变化则主要集中在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下的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监管;就我国保税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区域整合’肯定是主要内容之一。”焦建群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

区域整合的目标是通过对现有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进行政策叠加和功能整合,使其基本具备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两大功能并实施统一的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形成既监管到位又服务到位的综合型海关保税监管区。焦建群表示,目前,区域整合的工作已经逐步开展起来,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的运作就是区域整合的成功实例。此外,出口加工区拓展物流功能,以及下一步保税区的转型发展也都属于区域整合的范畴。

区内企业关心的7大问题

在前不久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海关总署加贸司副司长孙群就近一段时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企业反映较为普遍的问题做出相关答复。

由于特殊区域之间通关不够便捷,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不统一,使得企业物流效率低,增加了物流成本。

这是由于这些区域之间尚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各类保税业务也都对应着多个门类不同的子系统、手册、账册,因此,现在还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互通。对此,海关总署加贸司在保税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了在坚持统一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与差别化管理、个相结合的原则,并就此正在积极进行调研,努力协调。同时,支持各地海关因地制宜,结合本区域企业、行业的货物特点建立完善的、兼顾特殊区域货物进、出、转、存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特殊区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总署加贸司也在总结近几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的经验,归纳、提炼各海关监管的基本要求,开发适用于各个监管区域发展需要并能够满足区域整合要求的电子账册系统,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

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边角料、废品与残次品的出区问题。

海关总署、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质检总局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根据有关国务院文件精神,完善出口加工区功能和政策,联合发文[《海关总署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关于出口加工区边角料、废品、残次品出区处理问题的通知》(署加发[2009]172号)],就规范出口加工区边角料、废品、残次品出区处理问题提出具体措施,使企业反映强烈的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区内企业机器设备运往区外处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总署加贸司与关税司进行多次沟通、协商,经研究决定,自境外进入加工区的免税机器设备,按照减免税政策和减免税监管年限进行监管,即满五年后即可解除监管,办理相关手续后出区。根据上述情况,加贸司已起草了通知,将在汇签国务院相关部门后下发。

区内企业要求能够享受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简便的口岸通关模式。

按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区内企业也适用于企业分类的普遍原则。考虑到区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区内企业分类的设立时间计算按照一、二线的进出口数据统计有关进出口量的问题,总署要求各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主管海关按照规定加紧进行分类评定,使区内企业与区外企业一样能够切实享受到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简便通关模式。

关于出口加工区企业内销产品审价问题。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受海关总署加贸司委托,用较长的时间对区内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加工区内出区货物内销时如何审价。经参考境外进口同类产品的定价发现,虽然境外产品的成本各不相同,但区内加工生产的产品成本大多低于境外同类产品,因此,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和企业建议能否参照区内产品的出口价格审定内销价。经研究,总署加贸司认为这一意见具有合理性,符合我国加工贸易产品价格低于境外的同类产品价格,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也是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加工厂和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出口加工区内销企业产品的定价应尊重企业的实际销售价格。为此,加贸司正会商关税司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尽快将问题解决。

在拓展物流功能之后,海关监管需要增加监管方式和代码的问题。

为了满足海关监管需要,出口加工区允许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及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后,需要增加针对加工区研发、检测、维修业务的专用监管方式代码。目前,总署加贸司与监管司、统计司达成了一致意见,正在拟文办理。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7

李莎

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变“放养”为“圈养”式管理,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试点。至今,出口加工区已经从当初的15个发展到了59个,分布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辅,兼顾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格局。

我于2001年从北京海关调至总署从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工作,在这五六年的时间内,出口加工区的成长壮大伴随着我个人的成长:2001年底,通过验收的14个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不足9亿美元;2002年底,通过验收的19个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47.4亿美元,是2001年的5.2倍;2003年,封关运作的32个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180.5亿美元,与上年相比翻了近两番;2004年,33个已封关运作出口加工区的进出口总值354.4亿美元,是2003年的两倍。2005年是出口加工区迅猛发展的一年,全国37个已验收的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达597.4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8.6%,相当于全国出口加工区从2000年到2004年的累计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非常可观。另据海关统计,自2000年9月首家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至2006年3月底,全国出口加工区累计进出口总值1376亿美元,其中出口794亿美元;批准入区企业988家,其中外资企业823个;合同利用外资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

出口加工区之所以能稳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好的工作机制,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始终坚持服从大局,严格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办事。

当然,出口加工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出口加工区功能单一,引进研发中心的法律依据不足,缺乏保税物流功能,不能开展检测维修、售后服务,不适应区内外企业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需要,出现产业链和供应链不配套的现象,制约了出口加工区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有的政策规定和管理措施还不够配套,个别政策甚至比区外还要严等等问题。

去年11月24日召开了全国出口加工区工作会议,吴仪副总理出会并作重要讲话。吴副总理指出下一步要努力把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承接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的重要基地;成为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开展保税物流业务的重要节点;成为面向国际市场,汇集大型下游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聚集区;成为率先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先导区、示范区。牟署长在大会小结中指出,吴仪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办好出口加工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今年,我们工作的重中之中就是要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从多个方面研究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务求取得实效。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理事

蒲少伟

出口加工区应在功能定位的上进行主动探索,加快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型的步伐,在放大区域综合效益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功能定位应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梯度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和发展开放经济的战略思路,规划功能定位,逐步根据区位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向自由贸易区和开放经济功能区两类不同模式的方向发展。

二是由单一加工贸易功能向增加物流等复合型功能转变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两种未来模式的可行性,在政策资源配置上预设差别。

三是沿海地区应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国际惯例和国家开放经济的需要出发,把出口加工区作为平台(搭建自由贸易区发展平台),整合海关特殊监管资源,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出口加工区产业导向应由粗放加工向深度加工转型,主动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加工的深度,在发挥平台作用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要在宏观上制定战略规划,在强调实现规范加工贸易管理任务前提下,赋予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台作用,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任务。

二是要从产业导向、产业结构进行规范,根据普遍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按照“落地生根”的最终选择,制定出口加工区产业和企业准入的标准和条件,严格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三是要根据发展大局的要求,把符合产业导向规定的、投资规模大的、带动辐射功能强的重特大项目引导进区。

出口加工区应在利用外资质量上主动升级,充分发挥提高外引内促的聚集辐射效应,在选择项目进区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定位是高新技术而不是传统产业,政策、功能设置,通关便捷与产业生态环境有利等条件,即是利用外资的关键要件。

二是出口加工区应在吸引研发、试制、跨国公司区域营销总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这能促进“落地生根”和形成辐射效应。

三是出口加工区要把好项目入区关口,着力把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新增加工贸易企业吸引进区,有条件的区域,应在国际国内强强合作项目上多下功夫。

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应在产业自我升级上找准位置,主动承担提高产业层次的重任,在带动相关产品出口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从我国加工贸易以粗放型、低层次为主的实际出发,出口加工应从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的目标任务出发,把产业升级作为发展重点。

二是要在产业层次上主动升级,着力在产业链的前端、终端项目引进上倾注更多的精力。

三是要主动出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区内企业落实进口料件替代货源,扩大境内采购,进而带动更多的自主知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上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副处长

顾倍奋

200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在上海批准设立了6个出口加工区。其中5个已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2005年共实现进出口总额288.8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48.35%,真正成为促进上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长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2005年11月全国出口加工区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为突破口,实现对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的要求。上海海关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围绕上海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框架的国家战略目标,以整合现有特殊区域监管资源和设施建设相结合为抓手,构建“一个平台,两个体系”的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的愿景模式。

一个平台――特殊区域信息化公共平台。按照一体化和集约化开发的原则,建立统一的涵盖特殊区域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两大基本功能及其衍生、拓展、交错功能的特殊区域信息化公共平台。其主要特点一是充分发挥特殊区域互利互动整体优势,实现货物在保税状态下的供、产、销一体化顺畅运作。将上海现有4类9个特殊监管区域视为一个大的区域,货物信息流按区内监管以简化手续,货物流按区间监管以确保监管到位;二是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形成集监控、预警、处置、绩效评估于一体的风险管理机制,三是功能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推进信息流、商流、资金流有效结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两个体系:

――特殊区域保税物流体系:以共享性、协调性、先进性和高效性为标志,构建以保税港区为“龙头”、保税物流园区为“枢纽”、出口加工区制造业物流为“补充”的“分层次、多模式、海陆空一体化”保税物流空间分布格局。

――特殊区域保税加工体系:出口加工区加工制造业作为保税加工体系中最先进、最活跃的经济体,应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通过拓展研发设计、售后服务和检测维修等功能推动加工制造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保税港区加工制造业应以大规模重型装备产业、船用关键配套装备、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物流装备及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为主;保税物流园区加工制造业以航空器及各类航空器材的检测维修,尖端电子产品的加工组装、检测维修、研发设计和与物流配套的加工增值有关的业务为主。

南京海关加工贸易处处长

蒋春笠

江苏作为全国出口加工区的首块试验田和最大的试点区,通过5年的实践,出口加工区发展建设由摸索逐步走向成熟,为江苏加工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省内共有13家出口加工区,已封关运作8家,累计注册企业236家,主导产业以笔记本电脑、硬盘、光电产品、精密机械、光纤元件等高科技产业为主。2005年,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达24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加工进出口总值的41.7%。可以预见,江苏出口加工区尚有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适应发展需要,拓宽出口加工区政策功能。进行出口加工区拓展物流功能的试点工作,实现资源整合,避免已有加工区的地方再重复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协调加工制造业和物流业等配套产业的同步发展;考虑到区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多面性,建议给予企业配套的贸易功能,以解决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受到的政策限制;适当放宽加工区企业经济活动范围,允许有少量售后服务性质的一般贸易、维修检测,特别是研发中心的进入,促使出口加工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先导区。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8

关键词:保税区;功能创新;政策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97-05

保税港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进程中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模式,是自由港的雏形。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目前,保税港区作为新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的地域特殊性、税收优越性、监管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还并不为广大的出口企业所了解和熟知。理清思路、落实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拓展保税港区功能领域,找准切入点,真正实现港区联动和“功能的整合和政策的叠加”是亟须研究的新课题和重大战略问题。

一、保税港区基本功能的探析

保税港区“港(口)区(保税区)合一”的区域特征是对传统港口和保税区分离运作管理的一大突破。保税港区作为一种新型监管模式,既不同于“港”也不同于“区”,而是兼有“港”和“区”的双重特性。

(一)口岸的功能

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一字之差“差”在哪里?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设立的保税港区,一般都是依港而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口岸功能表现在:一是港口作业功能:即存储通过港口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开展货物装卸、拖运等基本的港口作业功能,货物在港区内的停留不设时间限制。二是国际中转功能:即进入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货物和国内货物,可进行分拆、集拼,再运至境内外目的港,保税港区还将提供进口保税货物整箱堆存的服务,货物可以根据货主需要在保税港区内进行综合处理或国际中转。保税港区作为国际物流和航运中心,可以通过推动区港联动,实现一体化运作。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有利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和管理延伸到港区,提高港口的开放度和自由度,带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提高港口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物流的功能

保税区的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其产品在研制、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高度的国际化,迫切需要一个具备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等功能,且货物能自由、高效流通的区域。保税港区的物流功能克服了这种状况,保税港区不仅能使国外产品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又可以方便地转口去其他国家,降低经营成本。表现在:一是国际配送功能:即在保税港区陆上特定区域设立仓储物流区,进境保税货物进入该库场后可进行商业性简单加工、批量转换后,向境内、外分拨配送。二是国际采购功能:即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港口或港区卡口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对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和保税货物进行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后向国内外分销、返销。三是转口贸易功能:即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可从事转口贸易、交易、展示、出样、订货等经营活动。其作用在于全面、高效地发挥港区的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功能,降低物流企业的商务运作成本,扩大出口。

(三)出口加工的功能

保税港区内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保税港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平台,通过与区内区外进行的垂直专业化或水平专业化,形成产业间的前后相联系,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并在区内区外形成特定的产业集群、产品链或是产业链,通过乘数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发动机。表现在:一是出口加工功能:即在保税港区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工贸结合型或单纯贸易型的企业都可以利用保税港区的区位优势和物流设施开展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业务。在保税港区可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主要包括原料零部件在海外及销售市场在海外的产品的加工、依托境外先进技术的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制造等。二是商品展示功能:在保税港区的特定场所展示供看样订货的展览品、样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交易量扩大国际物流量。因为在保税港区可建立大型的商品展示场馆,使国内客户不出国门就可以在区内直接就地观摩世界各国的商品,并可以在看样后当即签订合同,办理进口手续;境外客户也可以在区内看样后与国内企业签订出口合同。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在形态上呈“前港后区”格局,在功能上互相延伸,相互渗透,解决了多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与邻近的港口相互割裂,完全依赖自身的政策优势发展的格局。

(四)产业聚集的功能

保税港区作为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先行区,与其他区域相比,保税港区具有更大的开放度,在免关税上更加完善,在实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方面更能率先与wto的规则全面接轨。保税港区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打造试验区的“区位品牌”。表现在保税港区的一系列功能,通过资金、人员、商品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和集聚扩散,可以创造或提升“区位品牌”效应。使多个跨国公司的物流中心集结在同一保税港区内,带动区内仓储业、运输业、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多种服务业发展。保税港区将从最初的“政策飞地”逐渐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国际商务活动的拓展,服务和辐射周边区域,创立综合区的“区域品牌”,并通过以对外开放为主的各项制度创新,成为综合改革配套的前沿。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模式对提高海关通关效率、监管效能并按照国际惯例运营的工作机制将发挥积极作用。

(五)拓延的功能

保税港区与传统保税区相比,不仅是真正的“境内关外”,还享受税收、监管等各项更为优惠的政策。一是关税减让将影响保税区现时的“保税效应”。主要税收政策: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表现在对于从境外输入保税区的货物,在一定时间内,海关暂时保留征税权,视其最终流向而确定关税的征收或免收。对于从境外进入保税区内的货物或进入以后复出境的货物,不视作进出口,免办进出口手续,免征关税。二是取消以配额为主要形式等非关税壁垒将削弱保税区现有的贸易自由度优势;取消对区内企业在货代、船代和外贸经营权等多领域的限制。允许外商从事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三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国民待遇。保税港区作为试验区金融开放和资本运筹的中心,表现在保税区内适度放宽了外汇管理政策,开设外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开展物流金融、离岸金融、外汇改革等金融开放的试点。

二、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比较

保税港区的名称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独创。我们在英文中将保税区称为FreetradeZone,将保税港区称为Freetradeportarea,在对外的形象还是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区。我国目前的保税港区,并不是国际上公认的自由港,而是国家海关政策的完善和试点。就目前而言,我国保税港区与国际自由港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如何定位我国的保税港区发展模式和功能创新,有必要分析和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展经验。

(一)国外自由港功能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需要各国之间有自由的、便利的贸易环境,而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又要保护本国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不能受到过多影响。这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各国除了执行各自的海关政策外,还设立自由贸易_区等为国际贸易提供自由化、便利化的条件。保税港区的发展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产物,是对海关政策的突破,海关政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普遍发生作用,具有普遍性;自由港政策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作用,具有特殊性。

欧共体在法律文件中规定:“自由港是港口的一部分,自由港有严格明确的界线,该界线受海关监督。自由港划在海关管制区以外,准许外国商品免税出入。在该区内商品可以储存、重新包装、展览等,或在遵守有关条例的前提下转运、销售或作加工,海关一般不予监督或限制。”其成为国家利用自己港口区位优势而做出的促进国际转运业务,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种选择。从1547年意大利的热亚那湾建立的第一个自由港为标志,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从国际看,分布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不断趋向综合扩展。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二)我国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现状

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实行加工贸易封闭管理,改“漫山放羊式”为“圈羊式”管理。随后陆续审批设立了跨境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然而,按照wto协议,我国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保税区的非关税壁垒将逐步解除。保税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三个“优势弱化”,即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关税的逐步下调,保税区的“保税”优势弱化;出口加工区发展很快,保税区的出口加工优势弱化。特别是与国际普遍认同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区在功能、体制和监管方式上的不对等,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企业以及来华投资外资企业扩大国际合作的桎梏。我国保税区对投资者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并且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已排名全球第四位,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兴的经济体之一,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和“世界工厂”。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1.147亿标准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64.1亿吨,均继续居于世界首位。我国对外贸易的90%由海上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我国的保税区转型迫在眉睫。

保税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港口是实施保税政策的重要依托。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第一家保税港区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目前正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加上西部内陆唯一的重庆保税港区,并开创了“水港+空港”的“一区双功能”新模式。保税港区把港口与保税区成功地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封闭操作,在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是目前我国国情下政策最开放、层次最高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是目前国内与国际惯例最接近、政策功能最完备、货物跨国境流动障碍最少、享有经济性与便利性最大的特殊功能区域。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乃至港口码头通关的所有政策和功能。就本质而言,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在真正意义上实行“港口和保税特殊监管区合一”运作,探索逐步实现自由港区功能的创新性尝试。保税港区是实现保税区政策优势与港口功能优势协调发展的选择,其内涵为“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体现了保税区与港区在区域、资产、信息、业务等方面的联动发展。

(三)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相同点和差异点

首先,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相同点:在地理位置方面,均选择在交通条件优越的对外运输港口的港区或港区附近,并与港区实现一体化;在区域管理方面,均实行封闭管理,港区与境内一般区域之间设有必要的隔离设施;在区域性质方面,均为特殊经济区域,而非一个社区概念,区内不允许居民居住;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均被视为处于关外;在优惠政策方面,均享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在区域功能方面,也是基本相似的。

其次,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差异点:在设区目的方面:国外经济自由区设立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对国内市场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自由贸易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好处。而我国仍侧重于使保税区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性质方面:国外经济自由区是属于海关管辖区之外的特殊区域,是真正实现了“境内关外”。而我国保税港区虽然就进出口税收而言处于关外,但在海关管理等许多方面仍未真正实现“境内关外”,而只是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自由度方面: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贯穿于从货物卸船到运输再到转运的整个过程中。而我国对一线货物仍然实行备案管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实际上仍是一线、二线、区内三重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自由港的设立国一般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自由港实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管理较具权威性。而我国保税区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地方政府的管理。在信任度方面:国际自由港区海关对区内企业充分信任或者以充分信任为前提,一般实行单证管理。而我国海关对园区货物实行单证与货物监管同步,仍然追求事前管住。

三、创新和拓延我国保税区的功能的政策建议

保税区是创新的产物,制度创新是根本。保税港区其所具有的开发开放价值,除了保税区原来所能发挥的各项功能外,更强调其开放的质量、效益、外部效应、示范性和制度创新价值。中国特色的保税港区毕竟是一个新的事物,如何实现保税港区价值,其关键在于保税港区是否能够进行功能创新。2006年总理视察海关时,进一步明确指示“推进海关特殊区域整合,充分发挥特殊监管区域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

(一)推动区港有效合一的问题

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保税区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目前保税区与港口分离,口岸功能受到限制,实践中并未实现深层次的整合。保税港区在物理形式上合一后,在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上依旧没有完全的“合一”。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单纯适用现有“港”或“区”的管理办法,将港口作业、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相互隔离。必将影响保税港区“区港一体”优势的有效发挥。从而港口功能优势未能得到发挥,口岸功能受到限制,在政策叠加的优势以及管理的高效难以真正形成,削弱其整体的竞争力。因为建设国际枢纽港不仅是为了进行货物装卸,不仅是为了吞吐量,而是要促使货物在港口地区留下来进行加工服务,保证货物增值,促进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大家所说“第三代港口”的概念,正是保税港区发展初期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和大力培植的。建议将保税港区“三合一”政策加以具体化和规范化,将现在政策优势和口岸优势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优势,打造和推动保税港区的“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整体优势。改变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有多种形态,在功能、政策、监管模式上既有区别又相互交叉,过于强调专业化的结果,就导致了功能和资源利用的单一化、分散化的现象。

(二)促进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问题

保税港区是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既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架起便捷的桥梁,促进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等的发展。从保税港区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除物流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外,出口加工和贸易功能在保税港区的集聚速度都比较缓慢。我国保税港区发展转口贸易的初衷未能实现,保税区的口岸贸易、转口贸易、出口仓储等产业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区港之间不能相互延伸和结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超高速增长,但是保税港区项目入驻和业务发展的速度相对却缓慢的多。致使港口的整体通关环境和物流程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尤其是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近阶段正处于出口加工政策的持续调整期,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延缓了出口加工企业在特殊监管区投资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进出口经营权和分销权的逐渐放开,贸易公司在特殊监管区集聚的独特政策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导致了保税港区在发展初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现状。要借鉴国外自由港港区一体化的运作方式与先进经验,依托港口优势和保税优势,参与国际物流经营商合作,发展流通加工和国际配送等业务。促使我国保税港区由开发建设阶段逐步过渡到产业集聚和功能拓展阶段,促进保税产业集群形成。力争使我国保税港区在外贸经济发展中真正起到降低物流成本、业务灵活性和通关效率等方面诸多的比较优势是我们保税港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创新保税港区的监管流程

我国设立保税区并不只是看它可以创造多少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发挥在对外贸易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但是现行的我国国际海运法规、外贸结汇、退税政策、转关管理还不利于保税港区建设。在我国保税区内,目前还不允许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而仓储、展示、分拨、配送、运输等物流功能则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保税港区在海关管理上能否真正做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实现“货物进出自由”的关键。建议海关进行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将监管重点放在“二线”(即自由区与非自由区之间的隔离线)卡口上,海关设在区外办公,加强巡察,一般不入区查验货物;货物人区向计算机备案,出区核销,真正做到了货物入区自由,生产经营自由。创建效率高、成本低、宽松便捷的快速通关监管环境。其次,强化保税港区带动区域经济效应。保税港区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域,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区域。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既要重视保税港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国际中转等方面的经济绩效,也要关注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各保税港区管理当局应积极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动为腹地利用保税港区创造有利条件。再次,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以点带面,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政策叠加工作。实行与国际通行的金融政策,开办离岸金融业务,逐步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外汇自由进出,实行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和支付。最后,政策落地和规范监管方面,体现保税港区优势和特色的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先报关、后进港”、“属地报关,口岸放行”、进出境货物试行电子备案、“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等报关流程以及入港区货物“一次移箱”查验流程等创新性监管模式。建设功能完善、政策宽松、运行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开放的,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综合贸易港区。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9

第一条为了确保血液安全,规范血站执业行为,促进血站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第三条血站分为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

特殊血站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卫生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第四条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地方人民政府设立。

血站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卫生部根据全国医疗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并负责全国血站建设规划的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结合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第六条卫生部主管全国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鼓励和支持开展血液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以及与临床输血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一般血站管理

第一节设置、职责与执业登记

第八条血液中心应当设置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二)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三)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

(四)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

(五)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

(六)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血液中心应当具有较高综合质量评价的技术能力。

第九条中心血站应当设置在设区的市。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二)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

(三)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

(四)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不再设置中心血站;尚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第十条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合医院内。其主要职责是,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业务指导等工作。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血站,并报卫生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明确辖区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和血站的职责;根据实际供血距离与能力等情况,负责划定血站采供血服务区域,采供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

血站与单采血浆站不得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统一规划、设置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并逐步实施。

第十三条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没有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血活动。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第十四条血站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必须填写《血站执业登记申请书》。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受理血站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或者委托技术部门,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审查,并提交技术审查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专家或者技术部门的技术审查报告后二十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执业登记,发给卫生部统一样式的《血站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执业登记:

(一)《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技术审查不合格的;

(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技术审查不合格的;

(三)血液质量检测结果不合格的。

执业登记机关对审核不合格、不予执业登记的,将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血站应当办理再次执业登记,并提交《血站再次执业登记申请书》及《血站执业许可证》。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血站业务开展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继续执业。未通过审核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审核不合格的,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未办理再次执业登记手续或者被注销《血站执业许可证》的血站,不得继续执业。

第十七条血站因采供血需要,在规定的服务区域内设置分支机构,应当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固定采血点(室)或者流动采血车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为保证辖区内临床用血需要,血站可以设置储血点储存血液。储血点应当具备必要的储存条件,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根据规划予以撤销的血站,应当在撤销后十五日内向执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执业登记。逾期不办理的,由执业登记机关依程序予以注销,并收回《血站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和全套印章。

第二节执业

第十九条血站执业,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第二十条血站应当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制定血液采集、制备、供应计划,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

第二十一条血站应当开展无偿献血宣传。

血站开展献血者招募,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第二十二条血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

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严禁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血站不得采集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

第二十三条献血者应当按照要求出示真实的身份证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冒名顶替者献血。

第二十四条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

第二十五条血站应当建立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的报告工作程序、献血屏蔽和淘汰制度。

第二十六条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遵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规范和标准。

血站应当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采供血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第二十七条血站工作人员应当符合岗位执业资格的规定,并接受血液安全和业务岗位培训与考核,领取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

岗位培训与考核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血站各业务岗位工作记录应当内容真实、项目完整、格式规范、字迹清楚、记录及时,有操作者签名。

记录内容需要更改时,应当保持原记录内容清晰可辨,注明更改内容、原因和日期,并在更改处签名。

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十年,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血站应当保证所采集的血液由具有血液检测实验室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血液,血站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血站应当制定实验室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制度,确保试剂、卫生器材、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预期效果。

血站的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备和设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第三十一条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与全血有效期相同;血清(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第三十二条血站应当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血站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做好记录与签字,避免交叉感染。

第三十三条血站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血液的包装、储存、运输应当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血液包装袋上应当标明:

(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二)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

(三)血型;

(四)血液品种;

(五)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

(六)有效日期及时间;

(七)储存条件。

第三十五条血站应当保证发出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品种、规格、数量、活性、血型无差错;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第三十六条血站应当建立质量投诉、不良反应监测和血液收回制度。

第三十七条血站应当加强对其所设储血点的质量监督,确保储存条件,保证血液储存质量;按照临床需要进行血液储存和调换。

第三十八条血站使用的药品、体外诊断试剂、一次性卫生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血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填写采供血机构统计报表,及时准确上报。

第四十条血站应当制定紧急灾害应急预案,并从血源、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等方面保证预案的实施。在紧急灾害发生时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四十一条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因科研或者特殊需要而进行血液调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出于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目的,需要向中国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血液及特殊血液成分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四十二条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血站剩余成分血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解决。

第四十三条血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报废血处理和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保密性弃血处理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血站剩余成分血浆以及因科研或者特殊需要用血而进行的调配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于无偿献血者用血返还费用,血站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章特殊血站管理

第四十五条卫生部根据全国人口分布、卫生资源、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等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设置规划和原则。

国家不批准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

第四十六条申请设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卫生部。

卫生部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设置审批按照申请的先后次序进行。

第四十七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卫生部制定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审查及执业验收。审查合格的,发给《血站执业许可证》,并注明开展的业务。《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未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等业务。

第四十八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在《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后继续执业的,应当在《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向原执业登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再次执业登记手续。

第四十九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除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二章第二节一般血站的执业要求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等执业;

(二)脐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的采集必须符合医学伦理的有关要求,并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必须与捐献者签署经执业登记机关审核的知情同意书;

(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只能向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和基础,并装备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的无菌病房和其它必须设施的医疗机构提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四)出于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目的,必须向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等特殊血液成分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办理手续;

(五)脐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必须用于临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活动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临床用血储存、配送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二)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血站管理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辖区内血站执业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采供血质量的不定期抽检;

(四)对辖区内临床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五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无偿献血者的招募、采血、供血活动予以支持、指导。

第五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辖区内的血站执行有关规定情况和无偿献血比例、采供血服务质量、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综合质量评价技术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及监督检查,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将结果上报,同时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三条卫生部定期对血液中心执行有关规定情况和无偿献血比例、采供血服务质量、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综合质量评价技术能力等情况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及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索取有关资料,血站不得隐瞒、阻碍或者拒绝。

卫生行政部门对血站提供的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批准其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或者超越职权批准血站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和血站设置规划的,不予批准其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批准其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三)对血站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血站监督管理的举报、投诉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对举报人和投诉人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五十七条国家实行血液质量监测、检定制度,对血站质量管理、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实行技术评审制度,具体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五十八条血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一)《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再次执业登记的;

(二)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开展采供血工作的。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非法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二)已被注消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三)已取得设置批准但尚未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即开展采供血活动,或者《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再次登记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四)租用、借用、出租、出借、变造、伪造《血站执业许可证》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第六十条血站出售无偿献血血液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血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执业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的;

(二)工作人员未取得相关岗位执业资格或者未经执业注册而从事采供血工作的;

(三)血液检测实验室未取得相应资格即进行检测的;

(四)擅自采集原料血浆、买卖血液的;

(五)采集血液前,未按照国家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检测的;

(六)采集冒名顶替者、健康检查不合格者血液以及超量、频繁采集血液的;

(七)违反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质量规范和标准的;

(八)采血前未向献血者、特殊血液成分捐赠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的;

(九)擅自涂改、毁损或者不按规定保存工作记录的;

(十)使用的药品、体外诊断试剂、一次性卫生器材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十一)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器材的;

(十二)对检测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血液,未按有关规定处理的;

(十三)未经批准擅自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血液的;

(十四)未经批准向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者特殊血液成分的;

(十五)未按规定保存血液标本的;

(十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违反有关技术规范的。

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第六十三条血站违反规定,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据《献血法》、《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的程序审查而使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得到许可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在许可审批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对符合条件的设置及执业登记申请不予受理的;

(五)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许可决定的;

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办法篇10

关键词:保税港区腹地经济拉动效应作用机制

保税港区的特点

保税港区既具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特点,也具有保税港区的特点,同时也与其他特殊经济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保税港区具有“境内关外”的特点

保税港区具有的“境内关外”特点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我国其他特殊经济区域的一个最基本特征。一般特殊经济区域虽然在经济政策方面享有一定的税收、费用优惠,或减化某些环节上的便利,但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在我国的国境以内,也是在海关的关境以内开展。在其他特殊经济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与国外发生经济关系时,如进出口贸易等,仍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进行。可见,保税港区具有的“境内关外”的特点,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活动,如出口加工、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等,这是其他特殊的经济区域无法比拟的。

(二)保税港区内的所有经济活动均处于海关监管之下

虽然保税港区在管理上认为属于海关关境以外,但进出港区的所有物品、人员等均须处于海关的监管之下,向管理部门备案。与这样的监管措施相适应,保税港区与区外之间一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隔离,如卡口、围网、视频监控系统等。这些特点也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一般特殊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的一个明显区别。

(三)保税港区仅具有经济或海关功能且不附加其他社会职能

保税港区一般仅仅是所在城市区域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区内设置有相关管理机构,负责保税港区的具体管理。但这些管理机构所承担的功能仅限于经济功能或海关功能,如工商、税务、检验检疫等,以及保障保税港区内经济主体正常运行所需的公安、劳动保障等相关职能,对于其他职能如区内人员的居住、生活等,不在保税港区的范围之内。

(四)保税港区兼具有海关的口岸职能

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和货物等虽然处于“境内关外”状态,但当区内货物离开保税港区到境外或进入境内其他区域时,必然要涉及到货物进口报送等一系列通关手续,这也需要在保税港区内进行办理,这也是一般的特殊经济区域所不具有的特点。保税港区的管理理念先进,通关措施便捷,较一般特殊经济区域相比,能为区内企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通关服务。

保税港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

保税港区对腹地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效应,但对保税港区拉动腹地经济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本文认为,保税港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效应体现在经济增长、成本节约、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方面。

(一)经济增长效应

保税港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首先体现在经济增长方面,即保税港区通过区内各项经济活动,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拉动腹地经济的增长。具体而言,保税港区通过四种方式拉动腹地经济增长。

1.通过国际贸易拉动腹地经济增长。保税港区是经济腹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由于保税港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及便利条件,吸引了众多国际贸易商入驻采购商品,从而降低了内地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提高了外贸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同时,保税港区“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使区内有了宽松的贸易政策,外贸企业的出口货物,只要一进入保税港区,就可以获得退税,减少运输、通关等不利因素,缩短拿到退税额的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另外,从产业链条的角度看,腹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会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职工工资收入,并拉动对其他商品如原材料等的物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与发展。

2.通过物资采购拉动腹地经济增长。保税港区内企业的物资采购可以在两个方面对区外企业产生拉动效应:一方面,区内企业的采购可以直接增加区外企业的产品销售量,从而提高企业收入水平,这是对区外企业最直接的一种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保税港区内的企业视同“关外”,区外企业产品进入到保税港区内视同出口,因此可以即刻得到商品的出口退税,促进企业的资金回流,为区外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3.通过税费收入拉动腹地经济增长。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入驻,保税港区会出台许多优惠措施,如税收、费用方面的减免等。从表面上看,在短期内会降低一定的税费收入,但从长期看,随着区内企业贸易量及加工量等不断扩大以及企业享受到的优惠政策的逐渐减少或消失,保税港区的各项收入也会逐渐增长,这会直接对当地经济产生拉动效应,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长点。

4.通过吸纳人员就业拉动腹地经济增长。保税港区内企业的入驻,必然需要人员进行管理、生产、加工等各项经济活动,这些人员大部分来源于经济腹地。我国保税港区所依托的腹地经济基础均较好,能够为保税港区提供所需要的从普通劳动者到高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满足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腹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也是拉动腹地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成本节约效应

所谓成本节约效应,即是通过企业在保税港区内的入驻,可以有效节约各项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从而在社会整体层面上促进费用的节约,拉动腹地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