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业风险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7:54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

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必然性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银行将相应地金融业务交由其他公司或企业来管理的行为。这一行为有其潜在的必然性。银行之所以将业务转包给其他公司,是衡量之下的决策,其利益有四。一是可以降低银行运行成本,很多银行他别是中小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放弃一切非核心人业务,而采取外包的形式来降低投入成本和解决专业人才贫乏的问题;二是可以减低风险承担率,将相关业务外包之后,银行不再承担直接责任,而只是以合作伙伴的形式承担部分且较小的风险;三是集中资源开发核心服务领域,一般银行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业务,充分开发和管理好这一优势业务是银行利益的重要来源,商业银行服务业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平等兼顾所有的领域,那样只能导致不好的结果,因此集中精力打造自己的金牌服务,是必然的选择。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识别意识薄弱

所谓风险识别,也就是对风险可能性的认识。风险识别意识薄弱从源头上就增加了金融外包服务的风险,这一处理不得当,以后的一切行动都只能是亡羊补牢。在外包金融业务时,若不对合作方进行充分细致的考量,那么风险的不可预见性就切实地存在于合作中。因为对对方缺乏了解,轻易签订合同,等于将自己弓手放在了别人的砧板上,只能是处于被动状态,说不定什么时候风险就炸开来,而银行还来不及反应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

风险评价体系是指就是对业务指标进行全面评估,按照一定权重评估,设置预警指标。说白了就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归纳和等级分类,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在事故发生之时手足无措。目前大多数的商业银行是没有做到这一点的。风险评价体系不仅仅要求商业银行负责人对合作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还要求做成实际的评估报告存档,以备日后的查阅和处理。且这一体系应该由专业的团队来考量,而不是将决策权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人手里。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形成自己的金融业务外包风险评价团队,这对于银行的发展显然是有害的。

(三)风险防范措施不足

相应承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就是风险防范措施不足,这是与上面两条特征一脉相承的。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环节之后,就要根据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因为业务繁忙,而考虑不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偏低等因素,往往忽略掉这一环节,觉得没有必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风险防范上,因为没有风险的话,风险防范措施的投入就打水漂了。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一旦发生事故,银行将何以自处。甚至有些风险,是银行本身不足以承担的,而这个而责任又该谁来负呢?

三、商业银行加强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措施

(一)提高风险意识,谨慎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

商业银行的存在和发展和其业务水平息息相关,稍有不慎,银行就可能失去长年累月积累的信誉和用户基础。因此,在应对外包业务时,务必处处谨慎,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之前,商业银行应对拟合作企业进行深入地调研与观察,考察对方企业的业务水平和信誉,选择诚信高效的合作对象;在合作进行中时,商业银行也应随时关注对方业务动态,双方进行实时地业务交流和往来,预防一切可能的风险。

(二)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内外部调查与监管

上面谈到,风险评价体系是进行风险防范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进行的业务考量。可以通过问卷、访谈、内部调查的形式直接收集银行经营网点、一线员工以及其他外包服务最终接受方对该类外包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客观评价业务外包后产生的成效,提出改善外包业务管理的建议,促进外包业务的持续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银行内部或者其他外包服务商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有效反映见可能的风险,并对双方合作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和考量,从而有助于选择风险可能最小,所得成效最大的合作伙伴。

(三)建立风险应急机制,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自己内部的应急组织,负责对紧急情况的评估和制定处理策略,在合作达成之时就准备好相关的应急预案,一对一地对可能风险以及所对应的策略链接起来。其次,还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应急演练。商业银行应当针对外包服务可能中断和出现问题的场景,进行内部人员的应急演练,及时发现其中不足的地方并加以完善。定期演练的形式可以让银行内部始终处于警备状态,从而将外包服务可能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选择将部分金融业务外包时,也等于选择了一定的风险,而如果处理不当,造成风险识别意识薄弱,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和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则很可能给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必须完善金融业务外包风险管理体系,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应急,从选择合作企业到跟踪合作和管理,都应该层层把关,才能有效保证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外包的高效性并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2

(关键词]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体系

[分类号]F49

1 引 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特别是处于快速发展市场中的企业追求发展和成功的必要过程,已成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成功会给信息服务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不过,技术创新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2004年Standish研究小组的调查数据表明,只有28%的it研发项目是成功的,比以前预期的34%还要低。技术创新项目高失败率一直是困扰it企业的问题。然而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并不必然决定技术创新结果的命运。技术创新的结果取决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对风险的管理。

2 文献回顾与假设

2.1 文献回顾

创新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alter、Davis等学者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并设计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Zmud后来把这些风险因素分成四类:企业、环境、任务和人员;Lucas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技术、客户行为等因素。1982年maidique对美国电子工业159种新产品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后,总结出决定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风险因素:市场知识的获取、计划的制定、开发中的组织与协调、是否重视市场营销、创新管理、产品的边际贡献、早期市场进入、新产品的技术及市场与企业现有产品的接近度。Redmond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影响创新失败的原因分析得出,市场环境可以增加创新风险,但同时也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总的来看,目前对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评价指标各有侧重,不够全面;②指标存在重叠、交叉情况;③更为重要的是遍缺乏实证的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主要是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个人的理解,而没有经过实证检验。

2.2 假设

高效的管理支持几乎是所有学者风险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Zahman和Duncan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对于同一技术创新项目,良好的组织管理与低效的组织管理相比,可提高10-30%的成功率,可缩短20-60%的开发周期,可降低额外成本8%左右。在此本文认为高效的管理支持是影响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之一,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技术创新管理风险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技术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对来说,国外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更为完善和稳定,因此国外学者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时,很少考虑到政策、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的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体制造成的。现存体制所提供的社会监督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结构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活动良好的制度环境。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所以国内学者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时,几乎都涉及到了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对于我国信息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来说,同样也面临着不健全、不稳定的政策、经济环境。因此,本文也认为政策与经济风险将构成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政策环境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H3:经济环境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技术是企业生产活动中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能忽略它的决定性支撑作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技术源。技术创新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企业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技术成功的因素,技术开发的不成功便决定了创新的失败。parry分析了中国129家国营企业共258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败因素,认为有6个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其中2项直接与技术有关。可见技术因素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信息服务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如果创新项目的技术难度大、技术不成熟,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因此技术风险应当是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风险之一。在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技术风险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信息服务企业提供的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或服务,因此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信息是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基本要求。Flynn对服务业项目进行了研究,认为创新的服务项目市场风险很大,大约有80%的新服务项目在市场上遭到失败,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难以适合顾客经常变化的需求,所以对服务产品的创新来说,识别研究潜在顾客的需求对提高成功率具有关键的作用。Karakaya在研究中选择79家医疗设备生产公司和88家食品公司,拟定了9个假设,进行新产品开发成败因素的检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新产品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新设想的第一源泉应是买主”。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原本就是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然而却普遍缺乏市场信息意识,对市场调查不够重视,也不愿意支付高昂的市场调研费用。这给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构成了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在此提出如下假设:

H5:市场风险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以上假设及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从管理、技术、市场、政策及经济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体系。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量表见表1。

3 问卷设计与调研

3.1 问卷设计

为了能够深入对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测量法:1表示根本没有风险,5表示风险很高。问卷还对信息服务企业的基本资料如企业类型和性质、科研人员数量、年R&D费用、R&D资金来源、技术创新的方式、新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等信息进行调查。初次问卷形成后,对北京市六家信息服务企业进行试调查,并根据反馈情况对问卷进行调整,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3.2 样本选择

本次调研以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湖北、河南、山东、山西8省市的信息服务企业为样本框。调查对象所在的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华中等区域是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发展较快、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因此样本企

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2007年11月-2008年3月,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所在省市的信息服务企业列表中随机选择。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9份,去掉6份无效问卷,共有效回收83份问卷,其中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湖北、河南、山东、山西的有效问卷份数分别为12、11、14、10、9、9、9、9,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总共为83.0%。问卷中的相关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 数据检验

4.1 效度检验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旋转法的因子分析方法对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量表进行检验,得出Kmo抽样适度测定值为0.739,Bartlett球形检验值是:approxx2=1052,794,Sig,=0.000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可归结为六个影响因子,如图1所示:

第六个因子的解释力很小,仅占3.973%,并且只含有一个变量,因此,本研究将第六个因子从数据中剔除掉。经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在55%以上,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所提取的因子最终能够反映出原来变量绝大部分信息,表明本问卷数据结构效度较高。

4.2 信度检验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对五个因子进行cmnbachα信度系数法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各因子信度的值都在0.7以上,表明问卷的一致性程度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3 假设检验

从表2可以发现:

・因子F1的变量有:研发资金短缺、研发成本超出预算、融资出现困难、研究人员流失、营销不力、合作研发关系终止、企业出现变动。原属于“技术风险”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风险指标被归因到F1中,整体上看这八个指标反映的都是企业管理出现异常,因此将F1命名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风险”。

・因子F2的变量有:政策法规出现变动、政策法规不健全、新产品政策不支持、国家宏观经济形式变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汇率变化。这六个指标原本属于政策环境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因子分析将这两个风险进行了合并,反映的都是企业所面临的政策及经济环境发生变动给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在此将F2命名为“政策及经济环境风险”。

・因子F3的变量有:技术不成熟、技术不先进、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技术泄密、技术前景不好。这六个变量反映的是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时技术上面临的风险,在此将F3命名为“技术风险”。

・因子F4的变量有:竞争者的不当行为、出现替代品、出现竞争者。这三个指标原属于“市场风险”,因子分析将其分离出来,整体上综合反映的是信息服务企业竞争对手的突发行动所给企业技术创新造成的风险,在此将F4命名为“竞争对手风险”。

・因子F5的变量有: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顾客需求出现变动。这两个指标原属于“市场风险”,因子分析将这两个指标分离出来,反映信息服务企业对市场信息没有及时把握准确所造成的风险,因此将因子F5命名为“市场信息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风险、政策及经济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市场信息风险。本文所提出假设的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

经过修正后的适合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5 结语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3

【关键词】医疗服务业并购指标

在并购的各个阶段均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且此不确定性所构成的风险最终大部分能够通过财务数据显示。另外,我国社会医疗服务业市场初具规模,可以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对医疗服务业并购案例的各个时期的财务风险分别进行研究和评估。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评估指标

医疗服务业收购定价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场比较法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以目标公司连续经营为基准,在此前提下,对被并方设备或资产进行评估。市场比较法包括可比公司分析法、可比交易分析法和收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或对联营企业的投资,股权占比20%-50%左右时,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此种方法有利于体现投资公司在公平市场上所拥有的基本权益。

医疗服务业收购活动中面临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来源于目标企业内在价值衡量以及并购环境两个方面。首先就内在价值衡量风险而言,可将评估指标分解为:1)被并方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和技术,即被并方企业价值如何制定,评估方法包含何种风险;2)评估机构及专家,即参与价值评估的机构和专家在类似并购方面的经验和能力;3)知识与创新风险,企业中知识与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组织层次(顾客价值效果、生产性成本削减效果)、产品和服务层次(产品和服务的革新效果和知识化)、企业和事业层次(市场对企业只是资产、知识战略的评价)。在评价医院的并购风险,主要的评价指标为治疗技术和方法。就医院并购环境风险,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并购市场的繁荣程度,医疗服务业企业自身的并购能力以及竞价能力。

2、融资风险评估指标

医疗服务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融资环境风险、融资结构风险以及融资方案法律风险。就融资环境风险而言,医疗服务业除了受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外,还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由于医院在国家传统框架内属于公共事业资源,在供给方面具有公共性特点,但是营利性医院又赋予它稀缺性特点。所以,医疗服务业作为一家医疗服务业在吸收外部资金时往往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和约束。因此,医疗服务业在评价融资风险时,应考虑政府对该类行业融资的政策,包括优惠政策和限制规定。从融资结构风险视角来考虑,医疗服务业可以按照资本结构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由于医疗服务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时滞性强,并且占地运营费用、医疗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医疗人才费用。劳务费以及其他各种运营费用等涉及金额相对比较高。因此,良好的资本结构和较低的资本成本有利于吸引投资者。由于民营医疗服务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融资成本较高,现金流能力较强,因此本文拟通过评价融资方的负债率水平、权益乘数、资本成本率以及盈利能力对医疗服务业并购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其风险评价指标如表所示。资本结构分析要用股东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等分析,比值越低,融资风险越小,但其比值并不是越低越好,较低的比值意味着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资产。资本成本分析要用资本成本率分析,资本成本与融资风险成正比。盈利能力要用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率来分析,其比值越高,融资风险越低。

就融资方案法律而言,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以下几项:①融资双方当事人是否能具有相对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就融资方而言,其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且己是合法的医院开办资质。而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外都可以是投资人。②融资方案是否合法。医疗服务业在并购融资过程中,根据自身状况和并购需求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不论采取哪种融资方案,都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3、支付风险评价指标

支付风险主要包含现金支付风险、股权支付风险、杠杆支付风险以及混合支付四类。目前国内医疗服务业主要是现金支付,就其风险而言,医疗服务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预先设定一个现金存量下限,再计算实际库存现金与现金存量下限之间的差额,比较该差额与现金支付额之间的大小以衡量现金支付风险的大小。如果该差额高于现金支付额,则医疗服务业面临的支付风险较低;相反,如果该差额低于现金支付额,则医疗服务业企业面临的支付风险较高。

4、财务整合风险评价指标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4

企业在进行企业经济活动时,需要建立一套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来避免企业的财务活动受到风险。由于在企业的经营财务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无法控制以及难以预料的事情,所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终的财务经营状态可能与企业预计的经营管理目标有所差距,这种与预期经营目标产生偏差让企业在经营中受到经济损失的因素就称为财务风险。而企业财务预警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以及经营管理目标,由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为基础,根据方法评析财务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经济活动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提出分析和评价,从而及时反馈企业决策者的警报以及提醒的活动。因此,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意义重大,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生了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一定会对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我们可以看出,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重要作用。通过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建立企业财务报表、经营管理的计划、相关财务资料等,设置敏感性的财务指标,跟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随时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及早发现,监控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定性、一个是定量的角度。对于财务危机定性的预警分析主要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法”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等等。而定量预警分析则主要分为单变量预警分析和多变量预警分析。单变量预警分析主要对个别的财务比率来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并建立模型;多变量预警分析则主要是通过从宏观的角度对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模型,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三、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国内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类的消费增长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零售总额增速。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服装企业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2009年,这六年期间,我国城市家庭用于服装方面的人均消费金额已由593.99元增长至1224.08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8%。因此,我们中国居民服装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人均收入以及我国GDp增长的速度。服装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大量服装品牌的诞生,已吸引大批的投资资金。服装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很多服装企业都是在近十年服装行业快速发展期成长起来的。而各个企业所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状况不同,也就面临着不同的财务风险。所以,对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化的服装企业行业市场,需要财务预警机制以及财务预警模型来化解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讲,服装企业的行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普遍存在,因为总有一些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们无法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范围和程度。因此,企业就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采取一系列的抗风险的手段和措施,对企业财务危机及时诊断,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

四、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模型的建立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企业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并且服装行业各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自身的发展、市场所占份额均不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合理分析企业的财务队伍建设,按照简洁高效的原则,选择适宜发展的预警模型,来避免财务风险。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在服装行业企业中,单变量具有简单、成本低、实用等特点,可以结合本服装企业的具体管理目标对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判断与分析。可以通过单变量的模型做出科学的预警。

(一)根据财务应变能力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我们知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为息税前利润/资产的平均余额。根据服装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反映服装企业的资产获利能力,展现出企业各项资本的获利状况、水平。如果企业获利水平比率越高,说明该服装企业承担盈利的能力越强。如果出现负值则说明企业亏损,若连续三年以上,持续负值,则说明该服装企业存在重大问题,应从影响企业收益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例如,服装产品的价格、成本的高低、服装销售总额、资金占用量。

(二)根据现金流量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现金流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总现金流量。根据这一指标建立预警模型较为简便,数据直接体现服装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若在该模型中,企业经营现金流比率一直较低,则为企业的决策部门发出警告,发出预警,企业的主业已经不能成为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

(三)根据偿债能力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流动性资产总额。根据流动比率来建立预警模型比较实用。能够快速反应出服装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这对于中小服装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一般企业的正常系数为2,如果该项指标持续2周低于1时,就说明该企业已经出现亏损,为企业决策部门发出预警。

(四)按照资产管理指标建立模型

根据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通过资产管理指标建立模型可获取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如果从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出周转率下降,则为企业的决策部门发出预警:短期内企业出现了现金短缺以及财务危机。

五、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模型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建立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模型,可以对服装企业的发展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让企业的投资者明晰企业财务风险以及服装企业的发展态势,合理、及时地调整服装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成本布局,提高风险下的企业投资收益。另外,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会遇见融资以及借贷问题。而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依据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信贷风险。服装企业关注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准确地披露在财务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提早认识企业面临的危机,从而合理调整服装企业的各项资源、优化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报表、经营管理计划、财务资料等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利用数学模型的方式,将服装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起到预警的作用,有利于财务风险机制的建立。通过信息收集、危机预知、控制风险等,提高服装企业的发展潜力,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六、结束语

六、结语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5

1.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中小企业局。市中小企业局是全市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指导各县(市)、区做好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

各级中小企业、财政、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督管理。中小企业服务部门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动态监控、风险识别与预警工作,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和“三农”服务;财政部门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把关,强化年度检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风险防范与化解的第一责任主体,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在当地政府和市中小企业局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重点是防范非法集资、违规筹资和协调相关部门处置由借贷纠纷引发的案件纠纷。

2.坚持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原则,持续识别、监测、评估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督促小额贷款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管,包括策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社会风险。采集相关信息并分析处理,持续监测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状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采取监管措施。

3.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状况,应当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和提示,采取监管措施,纠正和制止危及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经营行为,保障小额贷款公司稳健运行,维护各方面的合法利益,有关情况要及时上报市中小企业局。同时,市中小企业局要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政府和省主管部门。

4.市中小企业局必要时可向省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建议依法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5.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与核实、风险分析与处理、风险处置与整改、文件归档与管理四个方面。

6.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整理监管信息,结合现场检查、市场准入、问题处置情况,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风险评级,并报市中小企业局核定。

二、信息收集与核实

7.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按照持续监管的要求,全面收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和风险状况的动态信息。

8.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金融企业财务准则》(财政部令第42号),按照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的要求及时完整地报送监管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资料报送的方式包括:直接报送报告、报表,报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进行数据通讯等。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资料的报送方式、报送内容、报送频率和保密要求。

9.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要督促和指导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和落实监管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监管信息采集渠道的畅通。

10.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市中小企业局报告重大事项。

11.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监督和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对所报送资料实行归口管理或指定负责人员,并对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12.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当按照市中小企业局的统一部署,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采集和分析水平。

13.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在分析与评估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和经营状况时,对小额贷款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或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确认和证实。信息核实的方式包括询问、要求提供补充材料、走访被监管机构、约见会谈等。

14.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可以通过电话、函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相关人员对有关问题进行答复。

15.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可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补充材料,以及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就相关问题做出说明。市中小企业局必要时可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经符合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或鉴证的资料。

16.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关注新闻媒体、独立评级机构等社会监督机构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信息。对可能反映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中重大变化事项的信息,应及时予以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风险分析

17.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按照持续监管的要求,及时对小额贷款公司报送的资料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形成分析报告。

18.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针对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的不同情况,各有侧重地进行监管分析。对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的监管应当重点关注资本充足率、公司治理、资产质量、流动性、财务和内部控制等状况。

19.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按季向市中小企业局报送监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总体风险评价;

(2)报告期内的主要风险、风险变化趋势和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3)经营管理状况的重大变化;

(4)监管意见、建议和监管工作计划;

(5)监管人员认为应当提示和讨论的其他问题。

监管分析报告应简明扼要、有理有据。

20.市中小企业局应当撰写年度监管分析报告,年度监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其重大变化;

(2)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指标情况、指标异常的原因及反映的问题;

(3)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管理状况及其评价;

(4)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状况的总体评价,主要风险及存在的问题,风险变化趋势;

(5)年度监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效果和存在的不足;

(6)监管意见、建议及下一年度的监管工作计划;

(7)其他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

四、风险处置与整改

21.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适时将监管分析的结果、监管措施以监管通报的形式通报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利益相关方,督促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整改和纠正。

22.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以下情形,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约见高级管理人员:

(1)小额贷款公司存在严重的问题或风险;

(2)小额贷款公司没有按要求报送整改和纠正计划;

(3)小额贷款公司报送的整改和纠正计划不能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

(4)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约见的其他情形。

23.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每年度应与小额贷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会谈,讨论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纠正问题与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及下一年度的监管工作计划。

24.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在年度监管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检查、市场准入等年度监管情况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风险评级,实施分类监管。对存在严重问题和风险、评级排后的小额贷款公司,通报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

25.市中小企业局应当向社会公布监管结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除外),以强化公众监督和市场约束,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自律管理机制的形成。

五、文件归档与管理

26.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建立监管信息档案。档案应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报送的各类信息、分析评价意见、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函件往来、电话记录、监管分析报告、会谈记录或纪要、监管日志、工作底稿、相关请示和领导批示等。

27.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管信息保管、查询和保密制度。

28.各级监管信息档案应当由专人保管,建立查阅登记制度。

29.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对监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依法应当披露的除外。监管信息主要包括:

(1)小额贷款公司报告的所有数据信息和非数据信息;

(2)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撰写的监管报告、风险评级结果等信息;

(3)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规划、业务创新等内部信息;

(4)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会决议等决策信息;

(5)其他可能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造成影响的信息。

六、监管工作的保障

30.市中小企业局负责对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工作;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工作。上级部门可向下延伸进行监管。

31.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按要求向市中小企业局报送监管分析报告及其他分析报告,市中小企业局应及时向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部门通报有关监管信息。

32.为保证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持续性,各级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应成立机构,指定专门人员从事监管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33.监管人员对承担的监管工作负责,按规定独立做出监管结论,不受非监管人员的干涉。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社会平安建设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需求分析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保险业发展的阐述,对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经济发展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趋势,用竞争促发展,用改革求生存,创造更大的生存与发展机遇,也使得社会的各方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民众出于投资与增值的考虑,以及面临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活的压力必将产生风险管理,获得一定的保险服务的需求,现对此课题进行探究。

二、当前湖南社会平安建设的现状及风险管理服务需求分析

在我国社会平安建设大背景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地方社会平安建设,争创“两型社会”。民众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其自身的人生财产安全也有了新的需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湖南社会平安建设的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

1、从湖南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均可支配18844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567,增长16.8%;

第二,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省为民办实事共投入各类资金543.18亿元。改造县乡公路3290公里。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185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70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达1556元;

第三,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1.6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82.6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06.25万人,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的县市区达115个,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73.2%。

2、从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的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平安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政府加大补贴商业保险和强制商业保险,从重点工程、进出口贸易、工业、农业、服务业、巨灾到社会医疗养老、低保等,使社会受保的范围逐步拓宽,保险深度逐渐加大。良好的政策支持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推进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服务的完善与推进。

3、从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目前我省保险行业再次迎来新一轮扩容潮。作为现代金融的主要支柱、市场经济前提下风险治理的主要手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保险在全球经济金融中阐扬的作用和意义不断凸起和强化。

近年来,湖南保险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们对保险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从初期注重经济补偿和保障“单一功能论”到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复合功能论”,有了较大的提升,也就是说风险管理服务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4、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与社会平安建设关系角度分析

第一,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与湖南社会平安建设间的关系。当前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伴随着民众对自身安全风险管理所产生的,目的在于保值与增值以及保障人生财产的安全,而这种需求正顺应了社会平安建设的大趋势。

第二,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与其自身发展间的关系。当前各大保险公司力求改革创新,实现风险管理服务的专业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与其本身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创新风险管理服务是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一个新方向。

第三,保险公司如何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湖南社会平安建设。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在实现自身经营发展的同时更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也体现了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效益,加强风险管理服务对社会平安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充分认识在湘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对社会平安建设重要作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一步大力发展保险业,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湘保险行业的壮大,来源于该行业的专业技术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更来源于民众的需求。

1、风险管理服务具有经济补偿能力

保险业的发展可以增强社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第一,当前,湖南社会保险公司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使得整个保险行业的实力得到了壮大,同时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第二,民众选择的范围广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如果我们充分的运用保险这种市场化的风险损失财务转移机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助于预防大量事故的产生,减少灾害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生产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

2、风险管理服务承担部分社会管理功能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湘保险公司开创了促进平安建设的新思想,加大了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力度。其中商业保险联手社区医院,参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和健康险。根据发展农业强省、保障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平安建设的需要,加大农业保险的参与范围,做好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扶持。

3、风险管理服务在“三农”问题中大有作为

保险业风险管理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较容易受自然灾害袭击的地区,为帮助广大农民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商业保险公司介入农业保险业务,对于改变湖南省救灾模式、放大救灾资金、加强风险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4、商业保险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含的范围、广度和深度是比较广阔和深入的,但这更需要商业保险公司的介入,需要风险管理服务的推广,同时,商业保险就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保险业风险管理服务承担着社会“稳定器”的职责,有利于稳定民众对不确定的未来预期,减轻精神焦虑,增加即期消费,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成实际支出,推动整个经济的长期发展。

5、风险管理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社会平安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公共环境的安全;第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险业风险管理服务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行业的均衡协调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此外,这主要体现在金融安全,规避金融次贷风险,就国外之前所面临的金融问题所引起的一系列次贷危机,我们不能忽视金融风险的危害,只有良好的风险管理作为保障,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新时期,湖南社会平安建设对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

社会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所期盼的民心工程。社会平安建设对风险管理服务到底有着怎样的需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风险管理服务在现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社会的和谐、平安对风险管理服务工作有大量的、迫切的需求。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及自然灾害的频繁,这些对我省的社会平安与和谐构成了致命的威胁,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依据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幅度这一衡量标准,造成了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认为“GDp的增长能以牺牲人命为代价”的错误思想;

第二,相对于其他社会管理功能(如社会信用管理)而言,风险管理服务短期内取得较好成效的条件更为成熟。社会信用管理主要产品是:风险报告、普通企业资信报告、消费者风险评级、工业规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等,其功能远远没有保险行业风险管理服务全面、专业,民众购买偏好必将朝向风险管理服务;

第三,风险管理服务既能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又能对改变保险公司的外部形象产生深远影响。整个社会以及在湘民众对风险管理服务需求及偏好在于保险公司自身风险管理服务的实力及专业化水平,以及其公司品牌形象的塑造,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做大做强风险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也将感染民众对其的偏好,最终推动公司的发展,以致实现整个社会平安建设。

2、加强风险管理服务是当前保险公司必然的战略选择

第一,风险管理服务工作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保监会2011年9月正式《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保险公司发展前途光明,仍将得到民众在风险管理服务方面的亲睐,同时整个社会的平安建设也将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第二,创新改革,发挥风险管理服务的特性成为趋势。当前,我省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求。做大保险业,必须在做大规模、拓展覆盖面、提高服务程度、强化功能和作用,增强全社会保险意识五大环节。而创新点就在于风险服务管理服务,社会平安建设的需求也在此处。就我省而言伴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建筑施工的面积逐步扩大,交通安全、建筑施工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社会平安面临着挑战。

3、加大风险管理服务的宣传,满足民众趋利避害的需求

第一,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服的范围、重点取决于我省的社会需求,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交通(公交、地铁建设等),但总体上应是帮助民众分析风险、对付风险及处理与风险相关事宜,其中,风险不能局限于纯粹风险,服务对象也不必局限于保户;

第二,“现代保险的功能”理论落实。中国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一再提起“现代保险功能”的讨论,其中“现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是讨论的重中之重。而在国际上,随着风险管理研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有关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也发展迅猛,如,日本富士火灾海上保险公司在此方面就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国外先进的经验值得学习,也有待中国化,对中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服务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与中国社会的平安、和谐意义重大。

4、社会平安建设对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有着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践出真知”,根据湖南社会平安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平安建设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需求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第一,规范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服务有利于丰富平安、和谐社会建设,又能发展和深化现代保险功能,特别是现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还能为保险竞争中的差异化经营理论添砖加瓦。

第二,在实践上,风险管理服务既能为湖南社会的平安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又能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指导,还有助于改善保险公司当前的经营业绩及长远的经营环境。

5、在湘保险公司应自觉投入湖南平安建设

在湘保险公司需要积极工作,大胆开拓创新,应用创新发展观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狠抓风险管理工作,提高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湖南平安建设,达到双赢的目的。首先,规范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范围,重点取决于湖南省的社会需求,真正为促进社会平安建设提高良好的风险管理服务。其次,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需要必要的组织保证,但其形式可以多样化,也可以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的服务才能获得民众的长期需求与购买欲望。

五、结束语

湖南社会平安建设的发展既有机遇,也将面临挑战,如何加强社会平安建设,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实为重要。在湘保险公司只有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湖南社会平安建设,才能实现发展自己和构建平安、和谐湖南这一双赢目标。新时期,我省保险公司仍将面临新的挑战还需要保监会、保险行业专家学者给与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延礼.维护保险产业促进经济金融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0,(02)

[2]刘春燕.增强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王柯敬,尹婵娟.关于我国保险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几点认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

[4]李玉英,陶四海,赵力.风险管理下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3)

[5]胡永正.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08,(05)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7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最先开始于大企业,然后才逐步地扩展到中小企业。大企业受到全球化进程以及“归核化”战略思想的影响,开始逐步实现对非核心业务以及非核心区域业务的剥离,以有效降低成本,更好地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且,大企业具备较好的技术基础,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资源不足等问题,无法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较多的资源,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严重不足,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极为不利。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的出现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快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曙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机构利用其规模优势可以实现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低成本接管,而对于单个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耗费的成本远远高于专业机构的成本水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在中小企业中也变得越来越有市场。根据美国管理协会针对市场外包行为的调查数据,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当然,这和中小企业数目众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超过7成的企业都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为。

国外对于人力资源外包动因的研究是以企业环境为基础,不同的企业环境可能会有不同的外包动因。其中,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主要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加强以及竞争地位的确立。此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利用人力资源外包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分散,也有助于企业综合风险水平的降低。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取得绝对的成功,但是大部分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还是持支持态度,认为这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对企业产生有益帮助。

1.2国内研究现状

喻科(2013)从企业价值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外包风险的影响因素、防范策略以及管理目标,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与外包机构双方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卢敏英(2015)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为企业带来的益处,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国内学者对于人力资源外包管理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动因、流程、优劣势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具体到如何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如何进行外包决策、如何防范风险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等都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深入研究,对于国外相关理论的借鉴较多。此外,尽管对于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已经产生了一些成果,内容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全过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总结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从以上研究成果的描述看来,尽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管理的描述有细微差别,但是本质上并无显著区别,因此,对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管理还需要专家学者结合企业实践进行广泛的、深入的研究。

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分析

2.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

每个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机和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同一家企业对不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时,也会有不同的目标和动机。我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机和目标进行分析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弥补企业管理薄弱环节,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实现资源最佳分配。

2.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给企业带来一定价值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有效防范风险,确保企业收益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和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组织因素:企业的规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独特性和企业战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市场因素:市场的稳定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的成熟程度。

2.3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程序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时主要有几个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需求与外包选择、外包对象(外包职能)的选择、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外包的实施和外包的评估等。

3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建模评估

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评估对象是风险因素,因此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引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因素体系。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因素体系不仅仅要罗列出所有可能造成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因素,还应当根据风险因素对外包引入过程的影响进行重要性排序。

3.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细分

根据人力资源外包的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思考,这里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划分成企业风险、外包服务供应商风险、员工风险以及外包环境风险。依据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流程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决策阶段、选择阶段、执行阶段和退出阶段等四个主要流程所面对的各种风险。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引入风险的类型(企业风险、外包机构风险、员工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结合外包过程的四个阶段(决策阶段、供应商选择阶段、执行阶段、退出阶段)进行细分。根据外包服务供应商风险的细分为供应商合同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跨文化沟通风险和外包终止风险。根据员工风险的细分为员工自身风险和员工外包风险。外包环境风险的细分为市场风险、企业环境风险、文化风险、员工认知风险、外包中介机构风险和政策法律风险。

3.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评估结合了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研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中的风险问题,并且借助Rishmatrix风险矩阵分析软件和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和分析模型,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

首先,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小组对民营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中不同风险进行评估,将这些评估结果输入Riskmatrix软件中去,自动生成Borda数和Borda序值得到民营企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矩阵,通过运行Riskmatrix软件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界面。

其次,依据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因子对照表详细构建了层次分析法所需要的指标体系。然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小组也会对不同层次的指标进行综合比较,通过两两之间的对比分析得到一致性结果,即最终的判断矩阵。

最后,运用aHp分析软件简化运用过程,得到不同的影响因子各自权重,同时也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整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并且求得各个方案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计算方式是不同方案层的指标权重与其主准则层的目标权重相乘得到。

根据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等级指标量化处理能够得到这些风险因子各自的风险量化值,民营企业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存在的各种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应对这些风险,确保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能够不受风险侵扰。

4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措施

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中不同的价值主体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各种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

4.1做好外包服务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民营企业评价和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主要是基于专业化能力、经济实力、外包合作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等四个核心方面来评价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供应商,进而规避逆向选择风险,确保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运行。四个核心方面包括:外包服务供应商的经济实力、专业化、信息整合化和外包合作化。

4.2加强外包服务供应商的管理

首先,是声誉管理。民营企业可以朝着信息化领域探索和研发,并且从中不断地汲取着各种项目经验,进而赢得了很多高标准、优秀企业的信赖,然后民营企业不断地复制着这些成功的经验,不断地传播着信任,进而树立起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的信誉。

其次,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标准,人力资源外包管理项目的初始阶段需要专业化的服务,而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案要严格遵循外包服务质量标准和民营企业制定的实施方法,基于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经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求设计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流程,构建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信息平台。此外还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业务信息化。依照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需求,设计出的一站式服务可以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远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操作和信息交流与共享,帮助设计和培训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信息交流与服务流程。

最后,还需要实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安全与保密。借助集中化管理的平台和流程实现员工数据管理,并且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系统出具实时的数据报表奠定基础,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提交方式促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机密性和流程化操作,维护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5总结与展望

通过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的各种问题,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论: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8

关键词:金融企业财务风险内控管理

一、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我国的经济性质、经济水平及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政策是国家为调控经济水平及经济结构而实施的政策方针。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的发展。如果金融企业无法适应外部经济环境,那么必定会给企业财务带来严重风险。

(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可能会影响银行贷款,导致企业资金短缺,若资金匮乏,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另外,央行为稳定经济也会实行加息政策,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筹资风险。金融危机也会影响投资者的资金行为,从而增加金融服务企业的投资风险,难以实现预期的投资项目。由于经济全球化,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容易就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市场,加大企业财务风险。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国内外消费者的资金行为,一旦消费者减少甚至停止购买行为,那么企业产品的销售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从而影响商品资金的转换。金融危机也会造成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营计划,造成资金短缺,使金融服务企业无法将结算成本转换为货币成本。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各国商品价格,影响汇率,有可能因此而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金融危机很容易使金融服务企业处于资金短缺时期,降低企业偿债能力,而且还会降低企业的信誉,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三)银贷融资困难

银行贷款融资是指企业向银行贷款,筹集企业运营所需的资金,主要包括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银行贷款是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由于中小型企业抵押物少、折扣率高,评估部门资产评估服务不规范;中小型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差的企业不能做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不愿给自己添麻烦;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存有恐贷心理,害怕追究信贷责任;中小型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遇到风险很容易逃债,所以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面临着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1、货币政策紧缩

货币政策是由政府或央行控制货币供给、调控利率,影响国家的经济活动,从而稳定市场物价、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影响着金融企业的投资行为及日常运营。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增加融资难度,若信贷额度受到控制,则银行为了优化贷款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就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可贷资金,加大贷款企业的审核力度,那么资金就会更多地流入信誉度高、效益好的企业,而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生存的金融服务企业就会增加融资成本,削弱偿债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缓投资进度,一旦企业融资行为受到控制,则企业的投资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已确定或即将进行的投资项目不得不因为资金问题而搁置,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影响金融服务企业的日常运营,若企业的预付账款及存货占用资金增加,则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流动性也会下降。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金融服务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还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若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部门之间的资金管理及利益分配存在严重问题,则资金利用率就会非常低,且资金流失严重,有限的资金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有效运用,无法保证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处于滞销状态,一些企业为销售更多的产品,不断使用赊销方式,扩大市场和社会库存占有率,最终造成收账困难的局面,甚至有些公司还出现了因财务管理不当而造成严重投资错误,导致企业资金遇险。

3、企业财务决策

企业财务决策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正确的财务决策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若企业管理者不能正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缺乏科学评估依据,只凭主观意识而导致错误的决策,那么很容易就会引发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切忌主观臆断,盲目投资,造成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4、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认识和重视

对于金融服务企业来说,只要进行经济活动,那么就会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不能客观地认识到财务风险,认为管理好企业产销资金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这种财务理念是无法适应企业风险管理需要的。有些管理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重视投资发展指标,轻视财务风险指标,从而积聚了大量的经营风险。另外,管理者没有将财务风险意识灌输到财务工作人员的思维中,以至于忽视了日常经营细节所暴露出来的风险预兆。

二、加强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控管理

搞好企业,简而言之无外乎“软硬结合、开源节流”八个字。下面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谈一下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内控的措施方向。

(一)软件措施

1、建立独立的财务监控牵制的风险管控线条体系:

以经营高管为首的企业经营线条,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和执行中,应重点加强和践行“效费比”分析及反馈,以降低效益回报风险。与此同时,应建立以财务高管为首的独立的财务风险监控线条,进行日常定期式和对重点客户、重大项目的节点式财务风险分析及反馈,以降低财务运行风险。当两个线条的分析相冲突时,提交企业最高控制者,并优先依照财务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决策取舍。

2、强化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1)设立专人专岗即时跟踪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发展状况

在财务团队中,设立专人专岗即时跟踪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发展状况的动态,分析各种变化所造成的现实或潜在财务风险,借鉴先进国家的风险控制理论和技术,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对策,不断强化企业对经济和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风险管控体系有效运行。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财务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服务企业必须设置高效的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组织机构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对标式管理职责。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赊销管制政策,完善财务管理战略,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制度体系,针对关键环节,设置多层防范机制,增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内控和防范能力,保证财务系统有效运行。

(3)加强资金流动控制

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应保证资金流的效率,合理规划企业现金流量,保证企业日常运营通畅,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降低资金占用率,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还要科学预测中长期的资金流量,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另外,企业在进行借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做到合理负债经营,对于即期债务和利息应有足够的偿还能力。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差,不能按期偿债,则潜在的财务风险就会变成实际的资金风险,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4)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

企业的财务决策决定着财务工作的成效,为了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影响财务决策的各种因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分析,选择最优决策方案。当进行筹资决策时,企业应根据运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量动态变化曲线,评估筹资风险,选择合理的筹资方案,以降低决策失误。

(5)加强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必须时刻具备财务风险意识,熟悉与企业业务相关的财务风险各个关键控制点,强化财务风险理念。另外,企业还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监测、评估、预警和决策。通过监测和评估,可以对风险指标进行统计和预测,反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应变方案;通过预警,可以根据当前系统运作情况以及专业知识规则,提示风险信息;根据不同的警报水平,可以辅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包括控制政策、控制程序及控制环节等,提高金融服务企业运营的安全性。

3、强化上游客户体系建设

(1)持续强化银企关系,提高企业信用评价水平

任何银行扩展业务皆需增加存款,企业在资金充裕时增加存款,可以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有助于加强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支持。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改善财务状况,并实事求是地向银行通报经营情况,如实提供财务资料,合理接受银行监督,给银行留下好印象。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一定要努力争取,一旦贷款成功,要按时还息,把握企业资产盈利率、负债率及信用偿还率等指标,提高自觉还贷意识,奠定企业的信用基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银行,使银行真正感觉到企业经营目标明确,运营管理科学规范、信用等级趋向性良好,可以放心贷款。

(2)合理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金利用率

金融服务企业不仅要防止资金链断裂,保证日常运营,还应增加融资渠道。金融服务企业的融资对象除了银行,还有民间金融组织、创业基金等,可以通过租赁融资、发行股票、债券及商业信用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运营多角度筹措资金。另外,金融服务企业还应加强投资管理,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持续跟踪、分析投资项目,及时处理闲置和亏损资金,清理贬值和不良资产,回收滞留资金,避免不当投资及扩张。

4、强化下游客户体系建设

金融服务企业应以专人专岗建立起针对下游客户的资料信息和经营状况的动态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商务回报评价和财务信用评价同步并行的双线模式对客户进行定期评级管理。该客户动态评级和跟踪管控体系在执行过程中,若双线评价结果相冲突,则执行以财务信用评价结果为主导的财务风险防控优先模式。

(二)硬件措施

1、强化电脑系统软件的建设和应用

随着电脑科技进步,金融服务企业均已普遍应用了FmS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而在条件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更进一步地应用CRm客户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系统,把企业财务风险内控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指导思想以科学的硬件手段加以固化,提升管理的客观化水平,降低管理的主观性成分。在此条件下,应在系统软件中,以具体的量化指标,在不同端口环节设定财务风险数据的自动报警功能,一旦报警则按事先的程序设定,进行纵向向上和横向相关式地节点式提交,使管理层和独立监控人员得以及时、实时地知晓风险状况,并进行后续决策处理。

2、使用科学管理工具进行运营风险分析

随着管理科学的进步,金融服务企业亦应在日常运营中引入和利用好科学管理工具,定期进行运营风险的有效分析。例如,可以对整个企业进行麦肯锡Swot对持矩阵分析,定性评估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方向;可以针对客户群或经营项目群,灵活设定纵向和横向数据体系,进行变种的BCG波士顿矩阵定量分析,在效益和风险的不同象限结果中进行决策取舍。而针对企业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执行过程,在整体层面和局部环节中,均应普遍贯彻pDCa戴明环管控体系,以做到风险控制过程查无遗漏的循环及闭环控制。

三、结束语

在中小型金融服务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必须加强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市场动态的了解,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制度,扩大企业筹资来源,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和资金有效利用率,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孔晔.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型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

[2]刘娜,曹瑜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9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p2p网络借贷;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一、供应链金融研究意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2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上半年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832亿元。主要商业银行(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发放增长速度(招商银行7.35%,民生银行10.35%,工商银行8.6%,建设银行7.83%)远低于整体贷款余额的增速。

从央行的数据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主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不高,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大大低于整体贷款增速。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可见一斑。

从目前的商业实践和理论探讨来看,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改善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优化资金投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供应链金融概念

陈娟(2011)认为供应链是在价值链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供应链金融则是随着新型的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诞生和发展的,突出了供应链组织关系中资金流对这个过程增值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整个链条的整合,从财务的视角对整个供应链发展目标进行优化,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供应链组织提供一体化金融服务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的运作目标是帮助供应链企业最大化资金利用价值,并依托供应链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整合帮助他们最小化资金的获得成本,保证供应链整体健康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1]。李伟伟(2012)认为供应链金融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依据,银行基于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交易流程的掌控而提供融资,以封闭控制商品流或资金流为原则,掌控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动向,能够有效的对信贷资金用途进行监管,降低银行融资的风险[2]。

笔者认为供应链融资是以供应链为依托,以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贷款担保,一方面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扩展银行的放贷范围,优化资金配置的新型金融业务。

三、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目前有大量的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研究的方向和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1、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目前国内文献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分析,有的是从商业银行的实际供应链产品出发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分类,有的从供应链上的商品流向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做出划分,有的以质押品的不同区分不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有的则对单一的创新产品进行分析。

杜瑞(2010)将商业银行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核心企业为风险责任主体,银行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二是基于货权控制和存货质押的供应链融资。三是基于应收账款质押或转让的供应链融资[3]。李华(2010)以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的动产能得到有效盘活且能顺利流转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动态质押的融资集合模式,设计了该融资模式的结构和业务操作流程,并对动态质押和静态质押进行了比较[4]。陈娟(2011)从供应链融资实际提供者将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划分为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贸易平台公司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四大供应链金融模式[5]。李伟伟(2012)介绍了以“1+n”理论为基础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2]。邹里苏(2012)以中兴银行为案例分析了“1+n”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践[6]。

2、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

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当然任何一项银行金融业务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操作风险。由于抵押品的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最终将在中小企业违约的信用风险上体现,通过对市场风险监控可以更好的把握信用风险的变化。相关文献主要也是针对如何识别、评估、控制和缓释信用风险来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

周纯敏(2009)认为信用风险是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并从信用风险识别、度量、评价和控制的角度来分析供应链融资风险,同时提出相关防控策略[7]。林树红(2010)认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主要包括融资主体的信用风险、融资支持的债项风险、融资过程的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8]。潘文东(2010)认为欺诈类风险、业务操作类风险、法律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与生俱来的风险,故应重视信用评价系统在金融供应链融资产品中的应用,提出金融供应链融资产品信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9]。李小龙(2011)介绍了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面临的信用风险,提出供应链信用风险的相关因素,通过设计信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尽量避免企业失信的行为,实现供应链金融的良好发展[10]。刘双红(2011)分析了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动产质押风险、产品开发和推广风险及法律风险等,并在分析这些风险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11]。王威(2012)分析了供应链融资面临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合作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防控措施[12]。王卡(2011)认为供应链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专业操作能力低、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和核心企业的风险传递,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建立信息化电子平台、谨慎选择核心企业和设计与供应链融资需求相适应的授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来控制风险[13]。

3、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马苏川(2011)通过Swot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优越性,并提出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采取低成本、低风险和多企合作等战略[14]。张敬峰(2011)认为银行应转变角色,培育优秀供应链,建立和完善供应链融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供应链融资体系的应急处理机制;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体系布局和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为供应链融资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要规范管理、科学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多方面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15]。杨蓉(2011)从核心企业和建设良好融资环境出发,提出发展供应链融资的措施[16]。林声强(2011)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从积极构筑全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体系、打破授信跨区域限制,实现金融产品一体化、赋予供应链融资叙做银行所有产品的职能和将供应链作为一种营销和培养优质客户群的策略与手段四方面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17]。张倩(2012)分析供应链融资产品品牌建设对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并提出品牌建设建议[18]。

四、供应链金融的可研究方向

1、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研究

目前文献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仅限于从银行的角度出发,没有具体分析目前世界上成功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其他企业实体。如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较成功的案例有UpSCapital公司;第三方贸易平台公司,tradeCaRD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供应链核心企业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对供应链企业进行金融服务。可以分析这些成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从而得出发展中国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可选择的路径。

2、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实施方案的研究

目前的文献主要偏理论阐述,而缺乏实际的实施方案。

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过高,而收益低。如何建立快速有效、适合供应链融资的信贷审批流程是降低大型商业银行放贷成本、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关键所在。国外较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富国银行。在90年代初,富国银行建立了成功的小微企业信用评分系统,成为小微企业业务成功的重要技术保障。另外,富国银行采用科学化、数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式监管小微企业贷款,以保证风险可控。凭借独特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理念,富国银行小微企业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8%,高于整体贷款增速7个百分点,“企业通”已处理超过200万笔贷款,其中2/3的贷款决策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中国国内目前已经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在采用“信贷工厂”模式,逐步优化小微企业的审批流程。

信用评级是信贷发放、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研究适合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级量化模型也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一个研究方向。

3、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信息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中各种信息快速有效的传递,可以减少借贷关系中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借贷成本,促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原型构建。

服务行业风险分析篇10

大数据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特性

大数据是指数据容量大到超出传统数据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大数据由量变引起质变,需要创新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能带来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的内涵决定其具有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特性。

加速金融脱媒。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体系内扮演者信息中介的角色,在充斥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中,规范着一种金融秩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媒介正成为低效率和高成本的制造者,传统金融体系的脱媒化趋势愈演愈烈。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具有“4V”的特点:一是数据存储容量巨大(volume),大数据以ZB为统计单位;二是数据类型众多(variety),包括结构型数据也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非结构性数据;三是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单位数据价值度比较低;四是处理数据的速度要求非常快(velocity),时效性强,智能分析能力强。以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和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优势,使得金融市场几乎达到没有金融中介的状态,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高,严重削弱商业银行在传统体系内的金融中介作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应用为前提,转变以往依赖网点规模和人员数量扩张的中介运营模式,深刻领会大数据的理论和精髓,创新“去中介化”的价值创造方式。

改变信息创造方式。信息处理方式是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技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首先体现在信息创造方式的改变。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中,主要体现在各种算法,执行自动、高速、网络化运算,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能有效降低现实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大数据分析方法是统计方法而非计量方法,侧重于全样数据而非样本数据,分析中寻找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分析结果为概率而非精确度。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网贷业务,发放信贷最重要是信息处理,网贷平台通过搜索引擎对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上支付或购物时留下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和筛选,然后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和信用模型进行信用评级。阿里小贷是这方面的开拓者,基于其自有电商平台,用户数据和信息很容易获得,利用云计算和信用模型评估信用状况,贷后风险管理通过阿里小贷的后台管理完成,分析贷款跟进速度、滞留状况和违约情况。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信息创造方式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需构造高效、高价值、低成本、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创造方式。

拓展客户界定范围。大数据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客户的服务范围,能兼顾大客户和“长尾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一般遵循“二八定律”进行客户服务,即主要关注20%的重要客户,往往忽略80%的普通客户。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更具有个性化、碎片化、大数量、分散化的特点,“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颠覆,只要产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广,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足够大,足以与那些少数热销产品相匹敌甚至更大。但是,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决定其具有高服务成本,信息处理处于劣势,技术水平不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使其难以服务“长尾市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体现在运用大数据的价值和创造力服务于更智慧、更高需求的客户,能迎合互联网时代金融需求的新变化。通过对客户的浏览行为及地理位置轨迹、poS等终端、各种app软件等大数据的清洗、整合和分析,找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相关因素,快速形成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洞察力,拓清并预测未来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客户、定位市场、创新产品设计。

提高灵活性且简化运营流程。通过大数据应用,商业银行能构建适应性强的核心银行业系统来创建灵活敏捷的银行业环境。通过对业务、运营和技术做出调整,银行将能够使用行为模式识别技术,来满足规章制度与风险控制需求,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及客户满意度。这种敏捷的运营模式将允许银行快速实施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客户关系、提高灵活性。使用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能够推出模块化的商业服务来规范业务流程,组成这些商业服务的通用数据、业务规则及流程均可快速配置,创新简化的运营流程提高客户赢取率,增加每一位客户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消除阻碍商业洞察力的因素,从而利用信息来提高竞争力。例如一家顶级的欧洲跨国银行实施大数据核心系统转型计划,分析从制造到产品和服务分配的整条价值链,将调查结果与业务模式进行比较,针对选定的重点领域提高经营利润,在6年时间内,这家银行已将成本收入比从50%降低至30%。

优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优势,可以识别并且全面管理企业中的各类风险,如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名誉风险和it风险等。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风险管理,能形成新型风险洞察力,通过构建风险视图,实施风险调整值管理,借此提高经营效力与财务业绩,并从客户赢取率、产品定价到执行标准以及商业战略的执行中受益。为此,商业银行通过部署大数据平台,给整个财务、风险及合规部门提供系统的、可靠的、实时的信息,从而使得这些部门可以利用高级分析与情境分析工具砟D馔蹲史缦铡⒀沽Σ馐浴⒎缦栈乇ā⒆时痉峙浼氨ǜ嬷谱鳎最后将风险分析结果完全集成到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及时做出明智决策。借由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把整个解决方案实施到监管、业务流程和系统中,以实现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取得均衡。

思路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驱动战略为指引,以“智慧银行”建设为目标,遵循“数据――信息――商业智能――价值”的转型路径,以“实验―改进”为方法论,辅以风险控制体系(如图2),创建有机处理繁杂数据,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高度智能化的新型金融业态,使得产品更具个性化,营销更具精准化,管理更加数据化,服务更加人性化、风控更加高效化。商业银行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组织结及流程、人员、技术和数据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但是,面对数字化的战略转型,还需要系统性的思维,从体系建设上进行谋划和部署。

策略

创建大数据应用战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商业银行创建大数据应用战略主要包括:获取、分析、应用和评估四个步骤。第一,商业银行大数据获取首先要解决数据类型问题,除了用户交易信息、统计数据、财务报告、信用分析等结构化数据外,大数据时代,更应强化基于网页浏览、网络社交、网络交易等行为数据,基于心理活动、情感表达等的动机数据,基于设备传感、手机位置等的机器数据。其次,要拓展数据获取来源,一方面,要积极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数据平台融合;另一方面,要与专业数据公司及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合作,形成一体化的数据供应链体系。第二,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上,要建设“数据仓库”概念,提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水平。对经过梳理整合后的关键海量数据进行持续实时处理,建设数据仓库项目,建立数据管控体系,搭建基础数据平台。第三,把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在全方位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跟踪和聚类等深度挖掘和分析,构建全面的大数据应用视图,将结果应用到信息战略制定、管理模式调整、营销模式创新、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第四,把商业银行大数据评估作为价值判断,对数据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以及收益与风险进行全方位考察,把评估结果作为完善和提升大数据应用战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