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8:54

海洋文化调研篇1

一、海洋意识定义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海洋意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国外,只有m.Kuijper曾提及过海洋意识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界定海洋意识的概念。对海洋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本文通过阅读CnKi中影响力较大200多篇文献,整理出有关海洋意识的数十条定义。这些定义虽然从表面上看显得分散且毫无关联,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前后相继关系。依据不同流派的根本特点,将这些定义归纳为海权说、人海关系说和实践-认识说三大类。

1.海权说

这一流派的学术观点源自马汉的《海权论》,其根本观点是将海洋意识视为一种新时期下国民应具备的海洋战略思想,是对海洋领土主权的关注意识,代表人物是马汉。马汉(1890)认为,一个国家想要真正面向海洋、走向海洋,其国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海洋意识。这种意识包括对海洋的热爱、了解,同时也包括对海洋的渴望和征服。此后,有一大批学者从这个角度界定海洋意识。比如,史英(1989)认为,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的总看法。李德潮(1997)认为,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孙志辉(2008)认为,海洋意识是人类对海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冯梁(2009)认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指21世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海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是中华民族对海洋在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全人类海洋事业中地位作用的心理倾向和基本认知;何立居(2009)认为,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在它的内涵里,既包括国家现实的海洋利益,又包括国家长远的海洋利益,既包括海洋经济利益,又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利益。海洋观包括以下几方面:海洋国土观,海洋资源观,海洋权益观,海洋防卫观。总的来看,海权说将海洋意识与海权意识、海洋领土意识等同起来研究,反映出今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国土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学者对海洋领土安全问题的重视。

2.人海关系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认为海洋意识是在人与海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意识。比如,何兆雄(1998)认为,海洋意识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郭渊(2009)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海洋意识进行分析,认为海洋意识是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存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知总和。赵宗金(2011)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海行为的自我反映;陈艳红(2010)认为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陈冀斌(2012)海洋意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把握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海洋意识具体就表现为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和心态等方面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海洋意识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活动。总的来看,人海关系说从海洋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海洋意识的生成过程,由于人海关系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基本概念尚不清晰,因此从人海关系角度来定义和理解海洋意识显得有些晦涩。

3.实践-认识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海洋意识视为对海洋及人类涉海实践的总和的反映,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对海洋的性质、作用、地位、功能等的综合认识。比如,陈小燕(2003)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的总体认识或反映;唐复全等(2004)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关于海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饶咬成(2005)认为海洋的客观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产生关于海洋的认识,这种认识,被称为海洋意识;李文睿(2007)认为,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贺义雄(2011)海洋意识是人类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的反映和认识。从历史的角度看濒海国家、民族海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国家总体政策的形成。总的来看,实践-认识说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之基础上的对海洋的全面认识,其包含的范围很广,但缺点是缺乏学科视角和理论特色。

三类流派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海洋意识,丰富了海洋意识内涵,并且在流派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为今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做了铺垫。但也存在着一个重大不足,即没有对海洋意识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本文认为,海洋意识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类型,从学科归属上讲,应属于专门研究意识的认知心理学范畴,故应当从认知心理学研究意识的视角对海洋意识下定义;或者,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研究态度的视角将海洋意识视为人们对海洋的一种认知。为了更好地对海洋意识进行操作化,本文依据态度aBC理论将海洋意识定义为人类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对海洋的观念总和,它形成于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互动过程中,并进一步将其被操作化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这种划分方法更有利于今后海洋意识的调查研究。

二、海洋意识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学界除了探讨海洋意识的定义之外,还在海洋意识的类型和指标体系上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所谓海洋意识类型,是指海洋意识所包括的具体形式,比如海洋领土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文化意识等,它们是政府部门、学者、媒体等基于我国海洋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是广大民众所应当具备的海洋意识;所谓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是指在海洋意识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用以编制海洋意识调查问卷,以测量国民海洋意识强弱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1.海洋意识类型的研究回顾

在国外,尚未有学者对海洋意识进行类型上的划分,美国珊瑚礁基金协会(2002)、美国科学促进会(2003)和BrentS.Steel(2005)等也只是针对其中之一的海洋生态意识进行过调查研究。但是在国内,已经有十余位学者先后划分了海洋意识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陆水明、陈艳红和王华的研究,他们分别从维护海洋权益的角度、发扬海洋文化的角度、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海洋意识进行了类型上的划分,分别划分出若干个子类型。陆水明等(2005)认为海洋意识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海洋安全等方面意识,他引用古希腊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利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观点,从海洋权益的角度提出我国应该重点增强海洋权益意识,加强海洋建设;陈艳红(2010)认为海洋意识在内容上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并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将海洋意识看做是一种深层次的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的灵魂。王华(2009)认为海洋意识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意识、海洋生态资源意识、海洋开放融入意识、海洋战略安全意识等。他引用未来学家托夫勒的在世界文明发展的第三个浪潮中,向海洋进军是一个新的制高点的观点,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着重强调了海洋开发的重要性。这三种划分方法较能反映出学界主流的海洋意识类型,除此之外,温广宇、牟方君、何兆雄、吴青林、郭渊等十余人也对此做过划分,他们在划分方法上的差异并不大,都是结合海洋发展的现实需要,从战略、权益、资源、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对海洋意识进行直观的划分。

学者们对这些海洋意识类型的称谓不尽相同,在涵盖面、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议,甚至是误解,这也是本文认为值得专门讨论的地方。本文将目前学界对海洋意识的分类归入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生态、安全六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诸多不同称谓,它们之间在含义上的差别不大。综合来看,海洋政治方面包括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权益意识、海洋权益安全意识、海洋主权意识、海洋政治意识、海洋国防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主权意识等不同称谓;海洋经济方面包括海洋财富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价值意识、海洋开发意识、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海洋经济意识等称谓;海洋法律意识方面包括海洋法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海洋法律法规意识等;海洋文化方面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价值与伦理意识等称谓;海洋生态方面包括海洋生态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健康意识、海洋生态资源意识、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等称谓;海洋安全方面包括海洋防灾意识、海洋减灾意识、海洋危机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称谓。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海洋开放与融入意识、海洋竞争意识、海洋创新意识、海洋发展意识等,影响并不大。总的说来,这六大方面基本涵盖了学界目前对海洋意识的认识,这种在同一类意识上出现多种称谓的情况表明我国学者在海洋意识类型表述上还存在许多分歧。

2.海洋意识指标体系的研究回顾

目前,国内外有关海洋意识指标系的研究十分匮乏。国外尚未看到有人设计过海洋意识指标体系。在国内,李珊等(2010)在分析了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首次构建出一套海洋意识指标体系。这套海洋意识体系应包括海洋国土与权力意识、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海洋资源与环境意识、海洋法律法规意识、海洋资源与伦理意识五个类型,他们将其归纳称作主观人海关系意识另外,该体系还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个宏观层面的意识构建领域。他们认为,左侧五个海洋意识类型和右侧四个宏观层面共同构成海洋意识,而海洋意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指在这四个层面中不断渗透正确科学的海洋意识的过程。赵宗金等(2012)在充分分析、整合前人海洋意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意识体系。他们认为海洋意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多层次、全方位对人与海洋关系反映的内容体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他们将海洋意识划分为权益、安全、开发、战略、保护、教育和参与七个类型,七个海洋意识类型之间是彼此并列的关系,除海洋战略意识之外的其他六个意识类型又都包含若干个子类型,各个子类型都有相对应的概念界定。子类型之间也是彼此并列的关系,相互之间各有所指、统一于海洋意识指标体系之中。

三、海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1.国内调查研究成果

中国青年报在1998年进行过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调查,结果显示,2/3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完全忽视了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共青团中央曾在上海大学生中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有的大学生干脆认为争执海岛主权没有意义。王新刚等(2012)采用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大学生海洋意识状况、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状况和大学生对我国海洋政策的认识等三个方面为调查内容,对图2海洋意识的分类体系河北三所大学理科、工科、农科、文科、艺术和体育等学科的共1500名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海洋意识较薄弱,高校应加强海洋意识教育。这些调查结果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尽管有些调查在被访问人群的代表性、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及年限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数据仍被政府官员、媒体和学者广泛引用。国内影响最大、最具解释力的调查,是海洋出版社与深圳互通调查机构、中国民意调查网于2010年和2011年,在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老师的指导下,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的18个城市分别进行的两次科学、系统的抽样调查,其2011年度的调查人数超过了5000人。经过两年的调查,最终结果表明:第一,国民对海洋的了解比较单一、浅薄;第二,海洋知识较欠缺;第三,对海洋所发挥的作用认识得较浅薄,认为海洋与生活关系不大;第四,环境意识出现背离第五,海洋经济意识较强;第六,海洋维权意识有所提高在区域特征上,内陆的海洋意识高于沿海;第七,自我评价过高;第八,在获取海洋知识的途径方面,新闻传播是主渠道;第九,支持海洋知识教育进课堂。

2.国外调查研究成果

美国珊瑚礁基金协会(2002)通过非概率抽样调查发现,尽管人们普遍关注珊瑚礁的生态威胁问题,但却对珊瑚礁的生态常识知之甚少;美国科学促进会(2003)也通过非概率抽样调查发现,尽管人们普遍关心沿海地区的生态健康问题,但却只有31%的人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其的影响;Steel等(2005)发现,人们对沿海环境状况的关注要明显高于他们所知道的沿海环境政策知识,这不利于他们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事件。Ballantyne等在南非一个海滨小镇里做过一项海洋知识调查,调查对象是镇上三所小学的54名学生,涉及的问题包括水为何会流入大海、大海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海水为什么是咸的等数十个问题,其研究结果表明,受谣言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被调查者对海洋存在许多误解,政府应该建立更多的海洋科普基地,让民众切身认识海洋。

就美国而言,在公众海洋意识调查方面最具解释力、影响力的是BrentS.Steel等人的研究。BrentS.Steel等人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对美国48个州的家庭进行了科学规范的随机抽样调查,被访者人数为1233人,调查的内容是海洋知识。调查发现:大众对海洋知识普遍缺乏了解;沿海居民比内陆居民知道更多的海洋知识;大众对海洋重要专业术语普遍缺乏了解;电视和电台对传播海洋知识产生了消极影响,而报纸和媒体则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调查结论与我国海洋出版社2011年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都反映出国民的海洋知识较欠缺,对海洋的了解较浅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表现在:第一,不同于美国,我国内陆居民的海洋经济意识水平高于沿海居民;第二,我国民众获得海洋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传播,但并未得出新闻传播产生了负面性影响的结论。

四、中国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的研究

在目前有关海洋意识的学术成果中,有大量关于我国海洋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我国在海洋意识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主管部门对海洋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突出表现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生及社会大众在海洋政策与法制的认知、海洋国土和主权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缺失;第二,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尤其缺乏高素质教师;第三,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工作几乎都集中于学校,阻隔了广大社会群众接受教育,全民普及程度不够高;第四,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海洋意识教材和读本数量太少,教学比重太低。鉴于此,学者们纷纷提出解决对策,包括:第一,各级相关主管单位,尤其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非盈利文化机构,要重视海洋宣传工作;第二,加强海洋意识理论建设、法制建设、管理能力建设,使得海洋意识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形成学习氛围,长久保持;第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学习;第四,多建设海洋大学、海洋学科和海洋意识科普中心。

实际上,我国曾在国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上取得过许多成果,这些成果往往为人忽视。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音像书籍出版方面。1998年,浙江省定海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海洋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出版了《海洋知识读本》《中小学海洋教育教材》《中小学海洋教育理论文集》《中小学海洋教育》等研究专集;2008年,青岛市教育局为迎接奥运会,专门出资为全市中小学校的图书馆购买了《海洋小百科》全书,掀起了学习海洋知识、普及海洋文化的教育活动;2011年,国家海洋局、海军政治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走向海洋》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2013年,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召开了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编写研讨会,其内容包括海洋科学、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开发、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防务、海洋文化九个方面,标志着我国首套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编写工作正式启动。

第二,在科研教学活动方面。1998年,浙江省舟山市虾峙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学海洋教育课程研究课题,初步构建了以海洋教育活动课为主、实践课程和环境课程为辅的小学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浙江省学校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最活跃的模块;1998年,浙江省定海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海洋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组花了6年时间完成了更具操作性的综合性海洋教育课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海洋专业教育、海洋职业教育、公众海洋知识教育体系。[35]目前,国内有37所高等院校、29所中等学校开设了涉海专业,在涉海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共有20多个培训点。我国常年利用新闻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海洋知识教育,并在沿海地区公众中开展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常识教育,在中国召开的各种海洋会议上发表了不同主题的《海洋宣言》。

第三,在社会活动方面。2005年,全球29个海洋城市在国际海洋城市论坛中发表了《厦门宣言》,号召共同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2006年,中国海洋论坛通过了有关海陆统筹与可持续发展的《象山宣言》;2008年,世界19所海洋高等学校签署了《舟山宣言》,宣示了发展海洋教育、创新海洋科技的行动方向;2009年,《中国航海日大连宣言》将文化建设列为海洋行为的首位,主张发展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2013年1月,我们的海洋首届海洋中国新年音乐会在北京、天津、厦门、上海进行巡演,以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的2013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庆祝大会在辽宁省举行。

除此之外,据《中国海洋报》报道,我国目前已建立22个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这些由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牵头的项目对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作用无可替代。遗憾的是,由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这些已有的成果没有被大众触及,也没有引起海洋文化专家、海洋意识研究人员的重视,造成了学术研究上的遗漏。

五、评价与展望

1.海洋意识研究的成果评价

综观前人的研究,他们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特征。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体现了政治思维和学术思维的结合。国民的海洋意识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强国的建设进程。新时期下,随着党和国家对海洋建设和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视,学界也开始对国民海洋意识发展状况及其解决对策展开大量研究;其次,在研究内容上,焦点较为集中。主要包括海洋意识的定义、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海洋意识实证调查、国民海洋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经验和实证的结合。对海洋意识的定义、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而对国民海洋意识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为主,对我国海洋意识教育及宣传工作的研究主要是以文献研究为主。

(1)在海洋意识类型研究方面。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已经提出的海洋意识类型,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很少有人为这些类型(即一级指标)分别下定义,更没有人做到继续往下发展指标。第二,一级指标间的重合。比如吴青林(2010)在海洋安全意识上犯的重合错误。他认为海洋意识包含七个方面,分别是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主权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强国意识、海洋安全意识、海洋通道意识、海洋生态意识。其中,海洋安全意识又包含四方面:二是我国海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犯;三是国家外向性经济发展面临着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尤其是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这些表述,与他同时提出的海洋主权意识、海洋通道意识产生了明显的重叠。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部分学者对海洋经济意识、海洋发展意识等的表述上。

(2)在海洋意识指标体系研究方面。李珊等(2010)构建的体系基本涵盖了海洋意识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只有体系,缺少具体指标;第二,最大的问题在于很难处理左、右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这将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清晰度和解释范围。赵宗金(2011)等在指标的涵盖范围上较之李珊等人的研究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它几乎容纳了目前所有可取的类型。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具体表现在:第一,部分一级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存在彼此重合的问题;第二,很多二级指标在表述上存在模糊不清、相互指涉的现象。不过,李珊、赵宗金等人的研究体现了学界对海洋意识进行实证研究的趋势,他们的研究为今后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

(3)在海洋意识调查研究方面。前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国民海洋意识状况的一手资料,在研究方法、问卷设计等方面给予后人许多启示,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对海洋意识进行清晰、科学的定义;第二,既然无法合理地定义海洋意识,那就不能准确地知道海洋意识的内涵及主要类型(一级指标),因此也就不可能对海洋意识进行科学的操作化,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将受到影响。

(4)在学者对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研究的评价方面。前人的研究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措施,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在前人的引用资料中,被提及最多的一项调查是1998年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调查,[36]这一调查所得出的结果被十余位学者争相引用,作为判断国民海洋意识高低的重要凭据,而不顾及其抽样代表性较低、指标较为单一、年代较为久远等缺陷;第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被指责最多的是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教育部门的成果不明显、出版单位很少出版海洋意识读本和教材。而事实上,我国从1998年开始就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海洋科普读物和音像产品,举办过许多海洋会议、海洋活动,这些都为学者、媒体所忽视。

2.海洋意识研究的未来展望

(1)确立恰当的界定海洋意识的学科方向。

海洋意识作为一种人们对于海洋及其组成部分的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从学科归属问题上讲,应该属于专门研究意识的认知心理学,或研究态度的社会心理学。索尔所(2008)认为:意识(consciousness)是对环境和认知事件诸如世界的形象、声音,以及人的记忆、思想、情绪和本体感觉的觉察。[37]尽管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界定尚未统一,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意识所包含的范围是很比较模糊、宽泛的。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的一种觉知,属于人类意识的一部分。第二,意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认知成分,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了情绪、情感因素,因此,海洋意识也应该包含人们对海洋的情感以及人们对海洋的认知。

(2)海洋意识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来自环境意识指标体系的启示。

海洋文化调研篇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寻找未来发展的支点,我国也不例外,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资源开发管理力度加大,海洋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压力,海洋成为污染输出的空间载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加大,加之薄弱的海洋环境保护观与低效的污染治理力度,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与海洋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在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由此可见,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研究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有1996年吴越明等对环境—经济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做了相关研究;2000年阳洁等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曲线,建立了环境经济的协调度函数,并给出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判据;2003年,张晓东等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对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并对2005年与2010年的区域协调度进行了预测;2007年李鹤等运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对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2010年王辉等通过建立协调度模型对辽宁14市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评;2012年盖美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来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关系;2013年许冬兰,王超运用熵变方程法对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本文在借鉴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综合评价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定量评估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为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协调度

 

(一)协同论与协调度

 

协同论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教授1971年提出。他认为:系统发生相变与否由系统控制参量决定,系统相变过程通过系统内部自组织来实现,系统走向何种序和结构取决于系统在临界区域时内部变量的协同作用。相变点处系统内部变量可分为快、慢驰豫变量。慢驰豫变量是决定相变进程的根本变量也称为系统的序参量,快驰豫变量服从于慢驰豫变量,因而可以不加考虑。

 

系统的相变结果不一定都走向新的有序,也可能走向无序。在临界点处,如果系统内部变量不能区分成慢驰豫变量和快驰豫变量时,则系统将进入无序状态。临界点处,系统内部变量的不可划分性说明了子系统的耦合能量不占主要地位。

 

协调度指的是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由协同论可知系统走向有序的机理不在于系统现状的平衡或不平衡,也不在于系统距平衡态多远,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相互关联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和规律,协调度正是这种协同作用的量度。

 

(二)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协调度

 

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因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会存在由协调到不协调或由不协调到协调的一种动态演化过程。根据协调度的概念,本文将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介定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内,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程度的定量评估,它能表征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最终追求的是两系统之间相互促进、互惠共生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一)研究方法

 

(1)数据标准化方法。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指标分别对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但由于不同指标数据的量纲、正负向、数量级均有差异,为消除各指标数据的量纲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标准差变换和极差变换,本文中采用极差变换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子系统有积极影响的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的指标,采用正向标准化方法;对于子系统有消极影响的负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有利的指标,采用负向标准化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标准化:Zij=■

 

负向指标标准化:Zij=■

 

其中,i是指标序列,j是年份,xij为指标数据,min(xi·)是指标i在所有年份中的最小值,max(xi·)是指标i在所有年份中的最大值。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该方法的核心是将专家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据此确定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属主观定权法的一种。在指标权重确定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专家的实际经验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评估,因此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主观方面确定指标的权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利用德尔菲法,邀请多名相关领域专家分别对指标的相对重要度进行打分,根据评分结果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可用a=(αij)m×n表示,αij为因素i和因素j对目标因素的影响之比。二是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指标对相应上一层次指标或目标重要性的排序权值。三是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应该对判断矩阵进行进一步修正。

 

(3)熵值法。熵原本是一热力学概念,它最先由申农C.e.Shannon引入信息论,称之为信息熵。现已在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熵是系统的无序度量,可以用于度量已知数据所包含的有效信息量。熵权法就是根据指标数据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判断该指标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从而确定权重。当指标值数据变异程度大时,说明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大,指标的有用性就越大,其权重也应相对较大;反之,指标数据变异程度较小时,说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少,指标的有用性就越小,其权重也应相对较小;当某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完全相同时,意味着此项指标提供的是无用信息,可以从指标体系中将其剔除。熵权法属于客观赋权法的一种,本文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需要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二是计算指标信息熵ei,ei=-k■(yij×lnyij),其中,yij=Zij/■Zij,k=1/lnn,Zij是第i项指标第j年的数据xij标准化之后的值;三是计算信息冗余度di,di=1-ei,其归一化后的数值即为指标权重。

 

(4)相关性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是数学统计中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负相关程度以及两者之间无太大相关性的无序程度。相关系数基础的计算公式是:

 

r=■

 

其中,r是相关系数,r∈[-1,1],r<0时为负相关,r>0时x,y为正相关,且│r│越接近于1,两者的关联程度越大。

 

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体现在两者具有相同的发展程度,还表现在两者的同向发展以及同向发展的相关程度。简单来说,若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两者应具有相似的发展水平,同时,发展水平应同步正向提高,此时两者之间相关性是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其同步发展的程度越大,两者的协调度也就越大;当然,正相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者同步衰退,此情况属于极不协调状态,因而在分析相关性的基础上,应结合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状态对两者的协调度做出判断。若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相互之间呈负向发展,则两者处于不协调状态,此时两者之间负相关。在测算并分析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分析二者协调发展程度的目的。

 

(二)模型建立

 

(1)发展度模型。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作为两个子系统,在不同的阶段其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二者的发展水平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协调度的评价正是基于对二者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因此需要建立发展度模型分别评价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在不同时段的综合发展水平,具体的评价模型如下:

 

海洋环境:Fat=∑(wai*zij)(1)

 

海洋经济:FBt=∑(wBi*zij)(2)

 

式中,Fat、FBt分别是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在第t年的综合发展水平,wai、wBi分别是各指标体系第i项指标的权重,zij是各指标对应实际数据经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2)协调度模型。根据前文可知,相关性分析方法属于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可综合反映两者之间的密切程度和发展方向。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都呈良态正向发展的情况下,海洋环境状况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正向相关度越大,两者的协调度越高。本文基于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相关性基础计算公式,建立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度评价模型如下:

 

C=■(3)

 

式中,C表示系统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1≤C≤1;

 

Fat、FBt分别表示两系统在t时期的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

 

■a和■B分别表示两系统在不同研究时段发展水平综合评分的均值;

 

相关性原理中,要求K≥3,根据这一要求,同时考虑海洋环境变化的渐进性与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性,选取5年为一个观察周期考察2003—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协调性。

 

三、协调度类型划分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关系数检验的临界值作为协调度类型的划分标准。一般而言,当│R│0.805时,属同向相关,代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改善,两者协调共同发展;二是海洋经济衰退的同属海洋环境恶化,二者共同衰退;具体的情况应结合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定。样本数为5,R0.1、R0.05、R0.01分别为0.805、0.878和0.959,以此为划分标准(见表1)。

 

四、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筛选原则。指标体系的筛选直接影响到海洋环境质量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两系统之间协调度评价的有效性,因此确定客观合理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指标的筛选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筛选指标体系时,应该首先考虑指标筛选的科学性,这关系到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度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遵循客观实际而非主观臆断筛选指标体系;另外,选取的指标应能通过观察、测算等方式客观真实的对系统特征做出明确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系统性原则。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各作为一个子系统,指标体系应正确合理的描述海洋环境子系统和海洋经济子系统的发展现状,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影响系统发展的各个因素,同时所选指标之间既要有联系也要有区别,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系统的总体特征。

 

(3)有效而实用原则。指标的选取尽可能的简练、有效,数量上要少而精,避免过于庞杂;且指标体系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海洋环境现状和海洋经济实力,其分析结果能准确的说明问题。

 

(4)数据可获性原则。在筛选评价指标体系时,不应只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原则,还应遵循数据可获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数据的采集和获取必须有正确合理的途径;其次,所选指标应该能够量化,以保证定量计算,这是进行计算的关键。

 

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系统性、有效而实用和数据可获性等原则,综合考虑海洋水质、入海污染和海洋环境灾害情况,分别选取全国劣于四类水质标准海域面积、径流入海CpDCr总量、径流入海重金属总量、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沿海工业固体废弃物丢弃量与赤潮灾害面积为反映海洋环境质量的指标;综合考虑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选取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涉海就业人员与全国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为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2004—2014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环境统计年鉴》2003—2013年的《中国海洋报环境质量公报》确定表2中指标数据。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在评价过程中,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在评价过程中,不同的指标对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难免会有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而指标权重直接影响到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别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通过德尔菲法建立判断矩阵,并据此计算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属于主观定权法;由于此方法的主观性比较大,本文中权重的确定结合了熵值法。熵值法是基于数据的有效信息量确定权重的一种方法,属客观定权法。综合主客观因素,最终的指标权重取两种定权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值。由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在科研中的运用已相当成熟,本文不再赘述具体计算步骤,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见下表:

 

五、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一)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综合评价

 

利用经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结合已确定的指标权重,根据公式(1)、(2)综合评价2003—2013年间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综合评分变化情况见图1。

 

由图1可知,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3—2006年间,海洋经济增长势头较猛,海洋经济发展在2006年出现了一次高峰;在2006以后海洋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呈波动上升趋势。海洋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2004年间环境质量下降最明显,2004年以后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在2012年环境质量出现研究时间段内的最底峰,2012年以后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对比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质量发展状况,海洋经济增速最猛的时候也是海洋环境质量下降速度最大的时候,说明在此研究阶段,海洋经济的发展以海洋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此时人们只看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短期利益,忽视了环境恶化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的严重破坏。2006年以后,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态势放缓的同时,海洋环境恶化的速度也放缓,这说明了两点,一是海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二是政府和民众已经意识到海洋环境恶化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问题。

 

(二)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度评价

 

根据海洋环境会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协调度评价公式(3),分别以5年为周期滑动进行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度评价,计算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2003—2007年间,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处于异向发展状态,说明海洋经济增长的同时,海洋环境反向恶化;根据协调度类型的划分,判断2003—2007年间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属中度失调。该时期海洋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沿海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工业废水排放入海,加上工业废弃物的倾倒,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致使海洋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2004—2009年间两个研究时间段内,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都处于相关性关系不明显,无序发展的状态,同属轻度失调;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协调度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说明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有所改善。在此期间,不论是是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还是海洋环境质量下降的速度都有所放缓,说明恶化的海洋环境已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说明海洋环境问题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也会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

 

2005年之后的4个研究阶段内,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仍然呈相关性不明显的无序发展状态,同属轻度失调;协调度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发展,说明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2003—2013年,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总体处于不协调状态。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并没有得到同程度的改善,且海洋环境的恶化会制约海洋经济的发展。

 

六、结论

 

本文从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度的概念出发,根据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主客观两方面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在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密切程度与变化方向,定量评价了2003—2013年间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协调度。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基本处于不协调状态,海洋环境的改善落后于海洋经济的发展,但人们已经意识到不良的海洋环境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海洋环境问题已受到了重视。为促进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的是高速发展态势,但是经济发展质量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仍停留在低层次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制约了海洋经济质量的提高。因此,应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注意提高海洋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环保等新兴产业,在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海洋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2)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海洋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在科学有效的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3)加大环保投入,保护海洋环境。沿海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直排入海或污水径流入海等陆源污染是海洋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对于此类现象,应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建设沿海城市、江河沿岸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提高排污技术,减少入海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应加快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遏制“偷排”现象,从源头上减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环境。

海洋文化调研篇3

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是分散的。在欧洲各沿海国家内,分布着政府机构和私人工业的600多个科学数据收集实验室。他们通过船载传感器、潜水设备、固定或漂流平台、飞机、卫星等手段收集数据,用以观测物理海洋、地球物理、地质、生物、化学等参数。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又是集中的。它是全球海洋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的主要海洋区域,如北极、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以及北美和亚得里亚海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也都有各自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如西北大陆架业务化海洋学系统(nooS)、波罗的海业务化海洋学系统(BooS)等[2]。另外,欧洲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破碎复杂,各国还建立了许多局地海岸带监测系统,以便为海岸线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支持。

欧洲的数据管理网络

海洋数据的获取对于众多的海洋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预测、海洋国防安全等都离不开海洋数据。欧洲在先进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数据信息管理和服务网络,并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公开。通过使用人性化简单快捷的可视化用户界面,让来自不同背景的、无论是否具有处理复杂元数据库经验的用户来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对海洋学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轻松访问。这种便利的访问和获取方式将确保网络的使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业务海洋学中心和机构。学者及来自各界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将能够找到各种欧洲海洋观测系统和数据相关的信息,例如观测站点/设备,观测数据要素、测量精度、时空分布及观测数据所有者等特征信息。

1)欧洲海洋数据和信息管理网络

欧盟发起的海洋搜索(sea?search)计划聚集了来自30个欧洲沿海国家的33个研究所/中心,在不同的海洋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和附加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3]。数据的学科范围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水动力学。另外,这些中心在各自的国家局扮演海洋数据和信息的国家资料中心或联络点的角色。它们是国家的中心节点,与其他的组织相连接,积极参与海洋研究和海洋环境管理活动;因此,负责监测和检查国家海洋研究活动和海洋数据流。大部分的合作伙伴也加入了ioC-ioDe系统的国家海洋学数据中心。这些成员机构也参与了很多部级和国际级别的海洋研究计划,包括一大批的欧盟委员会①计划。在多数情况下,成员机构对这些计划的海洋数据管理给予支持或协调。通过这些过程,成员机构为数据和信息管理的全过程,即数据监测、追踪、质量控制、处理、存档、产品制作、数据分析、元数据库及数据库维护、支持服务、数据分发/服务等积累了专业的技巧,训练有素的员工,以及建设基础设施(软件、硬件、网络)。在sea?search(2002—2005年)计划期间,所有的成员组织一起建立并推广了来自欧洲30个沿海国家的海洋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泛欧洲目录以及概况。这些服务的维护、升级,以及未来的拓展由sea?search的后续计划———海洋数据网络计划(seadatanetproject,2006—2010年)来完成。sea?search计划的目标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维护及电子3个元数据产品/目录以追踪海洋数据和信息的动态,并提高欧洲海洋数据和信息的知名度、总体概况及可获取性。这3个目录分别是:①欧洲海洋环境数据集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data?sets,eDmeD),一个索引和检索海洋环境相关数据集的欧洲标准,覆盖多个学科,它发起于1991年,至今仍在不断更新。目前,eDmeD已经涵盖了来自超过574个资料中心的2814个数据集。②航次总结报告(cruisesummaryreports,CSR,旧称RoSCop),一个通过调查船检索海洋航次信息的全球标准。它给出了这些航次所涉及的数据收集活动以及研究机构。航次报告由首席科学家编写。③欧洲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researchpro?jects,eDmeRp),提供正在进行的研究计划、数据收集活动、参与机构和科学家、成果产品等信息。目前,eDmeRp包括了来自超过62个研究中心的320多个研究计划。(2)针对数据和信息管理实践与方法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其发展和实施。(3)建立并组织形成处理、质控、存档不同格式海洋学数据的总体能力,并充分考虑单个团体能力差异以及新数据种类的出现。(4)定义、建立、实施公共数据索引(commondataindex)元数据目录,保证用户可以获得详细的海洋数据可获取性和地理分布信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将被应用于以分布式网络方式建立并维护新的元数据库,支持跨越多平台的检索。

2)海洋数据管理欧洲基础设施

欧盟海洋数据网络(seadatanet)计划是sea?search计划的后续计划,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来管理由海洋调查船和新型自动观测系统所收集的不同种类的海量数据集以及网络,并巩固现有基础设施,即来自35个欧洲国家的积极进行数据收集工作的40个国家海洋数据中心和卫星数据中心。这些专业数据中心的联合将产生一个独特的数据管理系统来在线提供统一质量标准的综合数据集[4]。seadatanet已联合开放数字资源库,对来自海洋船队,新型自动观测系统和空间传感器的数据、信息、产品和知识,进行管理、访问和共享。

通过使用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标准,现场和卫星海洋数据平台正在作为一个独特的虚拟数据中心提供元数据、数据和产品。seadatanet的各国合作伙伴将确保数据的归档和保存,以便它们被用于新的研究,保护不可能被重复创建的独特观测数据,提高供研究项目及海洋环境管理和教育、历史以及其他用途的数据的可用性。seadatanet还涵盖了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所强调的重要信任问题:安全性、保密性、所有权、保证来源、真实性,以及数据质量和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及其在通信和数据、元数据和产品质量保证问题方面的应用,为综合数据集提供了可通过评估的质量。seadatanet采用分布式网络方法对其数据资源实现综合协调的概述和访问,即通过制定和实施通用数据索引(CDi)服务来为用户提供了跨越整个欧洲的不同数据中心的海洋数据的可用性和地域分布等详尽信息。CDi为单个的数据集(如样本、时间序列、剖面图、轨迹等)提供了基于iSo19115的指数(元数据库),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在线数据访问接口。seadatanet同时还提供数据产品服务,其产品设计的目的是验证和综合有关海洋状态和健康监测的多学科数据集。区域涉及北极地区、北大西洋地区、波罗的海、地中海、北海等区域;主要变量包括热量和盐度、海平面、海流,还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相关变量,如营养盐和溶解氧等。区域seadatanet产品已通过这个项目的框架开发了专用的网络界面———oceanBrowser并向公众访问开放。通过这个网络界面可查看水平断面和任意垂直剖面。图形可以导出为各种格式,包括pnG,epSSVG和KmL,还可下载netCDF格式的整个数据产品或使用openDap下载一个子集。seadatanet开发的基本型产品主要是环境参数的网格场,用于估算其平均值、季节变化及年际趋势。分析场使得seadatanet数据中心能够进行质量比对检查和其余离群值的检测。这些产品被科研团队广泛使用,如模型初始化和新的观测地点的优化选取等。#p#分页标题#e#

同时,一批面向非专业人士的高层次产品也将被,以实现贡献于国际气候变化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计划(imBeR)等重大国际项目、为argo/Coriolis、my?ocean、mFS/moon等实时/业务项目提供补充产品等目标。用于分析的算法在优先级参数、时间和空间尺度和现有的程序方面,充分考虑了在不同海洋区域的特殊环境条件和需要。不同区域产品之间的一致性问题,由逆变模型分析进行的交叉检查来确保,并且通过参考DiVa图形软件专家和国际专家来实现。目前的工作主要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视化服务:用户将能够从产品目录中搜索到数据产品,然后在地图中查看以及下载产品。目录和地图查看服务正在与my?ocean合作,根据inSpiRe和oGC标准进行开发[6]。在元数据服务方面,欧洲海洋机构目录(eDmo)、欧洲海洋环境数据集目录(eDmeD)、欧洲海洋环境研究项目目录(eD?meRp)、航次总结报告(CSR)、欧洲海洋观测系统目录(eDioS)等5个欧元数据服务,给出了欧洲的海洋组织和他们在海洋研究项目、大型数据集管理,以及调查船和监测计划获取的欧洲海洋和全球海洋数据方面的概要。这些目录由各国协同编制,由seadatanet合作伙伴整理。每个目录都有各自的来源,然而seadatanet已将所有目录在使用语法、语义和工具上进行了统一。下面分别介绍seadatanet的5个元数据目录[7]。

(1)欧洲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目录

欧洲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researchpro?jects,eDmeRp)涵盖了海洋气象、物理海洋、化学和生物海洋学、沉积学、海洋生物学和渔业、环境质量、沿海和河口研究,以及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学科范围广泛的研究项目。在eDmeRp编目中的研究计划是根据其题名或最关键内容的摘要而排列的[8]。其主要目标是支持用户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寻找其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使他们能够与计划的科研管理人员联系,并访问项目成果,如数据、模型、出版物等。数据库具有许多实用功能,例如确定沿海和河口的研究项目,包括它们的数据收集活动,确定灰色文献(greyliterature)等。eDmeRp由欧盟海洋搜索(eUsea?search)项目发起。欧盟seadatanet是其后续计划,参加seadatanet的成员国覆盖了所有35个欧洲国家。此外,eDmeRp最近完成了一次重大升级:eDmeRp用户界面和在线内容管理系统已经升级到第二版(V2),这将更好地衔接其他seadatanet目录,并使用已被引入seada?tanet的通用词汇。用户可以查询和浏览eDmeRp目录,还可以指定搜索条件的组合。由此生成的与查询匹配的结果将出现在一个浏览列表中,清晰显示所选的个数,并允许在列出的结果之间跳跃浏览。此浏览列表可按一些关键要素排序,也可查看每个条目更多的细节,用户可以从一个项目跳到另一个。所涉及的组织和国家机构名称均设置了超链接,以链接到欧洲海洋组织目录(eDmo)所提供的具体组织的完整地址和描述介绍。eDmeRp条目的汇编和维护由seadatanet网络的参与伙伴进行协调,它们与各自国家的机构联系和沟通,确保收集到重要的海洋研究计划的最新信息以及有关合作伙伴机构的地址和相关配置文件。noDC通过位于荷兰的机构来协调eDmeRp的维护。这是通过一个专门的网上eDmeRp内容管理系统(CmS)实现的。noDC可以为该国机构设置子账户,使其可以拥有自己的登录信息,因此,各机构可以添加和编辑自己的计划记录。然而,noDC负责验证由当地机构执行的所有修改和新建条目,然后再通过eDmeRp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另外,研究机构可以通过XmL文件交换提供新条目和现有的条目的修改。因此,已经开发了一个新的适合单机使用的录入工具———mi?KaDo。本着与seadatanet和noDC内的其他元数据库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目的,eDmeRpV1XmL架构和XmL交换格式已使用iSo19115元数据标准的标签来制定。eDmeRpXmL格式使用了通用词汇(commonvocabularies),该通用词汇是在seadatanet计划内发起建立的,通过网络服务和用户客户端保持业务运行。通过使用iSo标签和通用词汇,确保了与其他元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性。miKaDo工具可兼容修订后的CSRV1的XmL格式,并使用seadatanet通用词汇。

(2)航次总结报告航次总结报告

(cruisesummaryreports,CSR,旧称RoSCops)是记录和汇报航次调查或海上现场实验的常用手段[9]。传统上,首席科学家有义务在航次结束两星期内向其国家海洋学数据中心(noDC)提交一份航次总结报告。通过此报告给出海上测量和所采集的样本的第一级目录清单。在欧盟Sea?Search项目范围内,德国海洋局(DeutschesozeanographischesDatenzen?trum,DoD)已经安装了一个创新的基础设施,以简化录入和更新航次总结报告(CSRon?Line)的流程,并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提交航次总结报告(CSRRetRieVaL)。作为其后续项目seadatanet的一部分,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参加seadatanet的所有35个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重大的升级是:CSR用户界面和维护系统已经升级到第一版(V1),与其他seadatanet目录更加一致,并使用了为seadatanet介绍的通用词汇。目前,CSR数据库涵盖了从1873年直到今天,来自欧洲30个沿海国家覆盖欧洲海域和全球海洋的超过37万条航次信息。其中也包括来自欧洲国家历史的CSR,从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iCeS)数据库加载的1960年之后的航次总结报告。CSR的汇编和维护由seadatanet网络成员负责协调,他们与各自国家的首席科学家沟通并且提交其CSR报表。noDC是荷兰的责任机构,协调和指导noDC成员机构整理和维护全国的CSR条目。这可以直接使用在线内容管理系统通过seadatanetCSR数据库完成,或者以CSR的形式提交给noDC,然后noDC将传输XmL格式的CSR更新至seadatanetCSR数据库。为了与seadatanet和noDC内的其他元数据库标准化和统一化,使用iSo19115元数据标准的标签制定了CSRV1XmL架构和XmL交换格式。CSRXmL格式使用了seadatanet发起的通用词汇,它通过web服务和用户客户端保持业务。通过iSo标签和通用词汇的使用,与其他元数据库互操作性得到了确保。作为seadatanet项目的一部分,输入工具也已经升级。已经开发了一个新的输入工具:miKaDo,它适用于单机使用,与修订后的CSRV1的XmL格式兼容,并使用seadatanet常见通用词汇。#p#分页标题#e#

(3)欧洲海洋环境数据库目录

欧洲海洋环境数据库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datasets,eDmeD)。由意大利国家海洋学和实验地球物理学研究所(oGS)维护的海洋资料库目录介绍了由意大利几个科学实验室收集的500多套意大利海洋数据和普遍关心的国际数据库。该目录清单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生物海洋学、海洋气象、水文、海洋生态和水下声学等学科[10]。自21世纪初开始,已在全球范围收集多目录记载的数据集。他们的描述信息包括:观测的参数、仪器、数据处理、地理区域和时间周期、可用性和协调中心及联络人。它们以各自的格式(如数据库或文件、模拟记录、纸图、硬拷贝表格、生物样品等)被引用。完整数据集目录位于服务器上(http://nodc.ogs.trieste.it/cocoonda?taedme-search)。

(4)欧洲海洋机构指南

作为seadatanet检索服务的一部分,欧洲各国的国家海洋数据中心维护着许多的元数据库。对于每个目录,重要的是具有海洋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活动和研究项目所涉及组织的最新名称和地址。因此,建立了欧洲海洋机构指南(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organisati?ons,eDmo),以简化和有效一致的方式来管理这些地址和组织概况。目前,eDmo列出并描述了超过1000个研究院、数据保存中心、监测机构、政府和民间组织,它们从事海洋和海洋科研活动和/或数据和信息管理或支持服务。eDmo条目的汇编和维护,由seadatanet网络的国家海洋学数据中心(noDCs)协调,他们与其所在国家的机构接触和沟通,以收集信息确保这些机构的最新地址和信息。每个现有的元目录的维护工作被并入这些noDCs的国家收集活动中,并已经实施新的手段和工作方法,以支持协调的维护。noDCs可以通过网上内容管理系统(CmS)检查和更新国家组织的条目。

(5)欧洲海洋观测系统目录计划

欧洲海洋观测系统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theinitialocean-observingsystems,eD?io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欧洲海洋观测、测量和监测系统的检索目录,是欧洲全球海洋观测系统(euroGooS)的倡议之一,由欧洲委员会研究总局共同出资开发。该目录包含元数据,即位置、测量参数、频率、数据的可用性、仪器的技术信息、负责机构以及数据持有机构的链接等信息。eDioS目录的定期更新,确保大多数欧洲进行连续观测的海洋观测系统的最新信息。该目录是euroGooS全面实施的先决条件,它实现了对欧洲业务模式的可用数据进行连续分析,从而能够优化仪器的布放、采样策略及分类设计;基于eDioS可访问数据及其包括的海洋观测系统,将海洋观测设置为欧洲标准,并帮助定义欧洲海洋观测系统。eDioS有如下几个目标:①收集目前在波罗的海、东北大西洋(包括西北部的欧洲陆架)、地中海的所有欧洲海洋观测站点/设备(站、断面、重复样品、浮标、平台等)获取的信息,包括其地理位置、技术特点、观测的频率,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一个可查询的数据库(目录)。②通过对使用中的海洋观测站点/设备进行分类来定义欧洲海洋观测系统。③创建一个可视化用户界面(用户参与),以方便各种潜在用户访问本目录。eDioS分类系统对eDioS元数据库中的条目进行了分类,使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的工作人员和使用者能开放式的以最小限制访问GooS并立即识别描述观测站/数据的记录;访问某些组织和GooS区域联盟的观测站/数据;以及那些仅设计为单一机构或本地接入和使用的观测站/数据。目前eDioS包括12000多个信息条目,并不断地在更新中。eDioS收录的信息包括:①数据收集手段(仪表、传感器、船舶、网络等)的技术规格。②地理坐标。③观测的详述以及他们的时空特征(但不包括观测值)。可以包括站点采样的生物和生物化学数据的信息,没有必要为这种实际记录存储做特殊的考虑。将提供包含实际记录的数据库/档案的链接。④测量的近似精度。⑤采样数据目前的应用,包括衍生产品的应用。⑥每个仪表或传感器的责任机构/研究所。⑦数据持有机构和研究所的链接。eDioS使得各国的国家海洋观测系统能够快速组合和协调,提高欧洲周围海域的监测和建模,并发展和完善观测活动。它还允许对海洋观测和预报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通过建立业务海洋观测系统的分类计划,来为海洋观测技术设置欧洲标准。eDioS将鼓励对目录中包含海洋观测系统产生的数据在国家间进行广泛科学使用,以助于预测、评估,并制订应对全球变化的方案。

eDioS对欧洲业务海洋学的促进作用将凸显在业务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从仪器制造商、海洋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建模到附加价值处理和客户的需求。除了ioC/全球海洋观测系统、euroGooS、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计划的用户外,该目录还将寻找自己的用户群体。他们将是科学家和海洋科研院所和机构,环境和资源管理机构,气象部门等其他人员;此外还包括Smes海洋行业的中小企业。eDioS将有助于一般的海洋资源用户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数据来源。此外,欧洲海洋观测地点/设备的汇编将有利于业务海洋学产生数据的协作及科学使用,从而减少冗余或重复的数据采样。由此带来的成本节约可能吸引更多的调查研究海洋,进而增加我们对海洋过程的整体了解。对eD?ioS测量系统的分类,将建立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所需的欧洲标准。这些标准将处理由国家和区域机构存储的海洋观测站点/设备的格式、尺度、单位、地域分布、类型和详细信息。他们将有可能激励海洋观测设备的制造商和业主改善他们的系统。eDioS将有可能首次实现对欧洲业务模式的连续性数据进行分析。主题网络将收集分散的海洋观测系统信息,将其整合归入目前正在使用的欧洲业务化海洋观测站点/设备的目录(包括黑海)。eDioS的建立将尽可能与现有的如Seanet和eDmeD等国际元数据库密切结合。如上所述,这样的一个目录能够协调各个国家海洋观测站,以改善欧洲海域周围的监测和建模,它是euroGooS全面实施的先决条件。eDioS将会包括欧洲目前所有的目录以及数据存储机构和研究所的链接,从而有利于欧洲的海洋组织、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网和数据共享。eDioS将采用未来定期更新的规定。eDioS将向海洋科学、机构和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这将补充和支持元数据库,包含项目的档案记录,或该清单的科学航次,档案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目录和其持有者。到目前为止,海洋观测站/设备的信息包括:海洋站、重复站、锚系浮标、远程成像等,目前在欧洲这些信息分散且不容易获得。许多区域数据库包含某些类型海洋观测地点/设备的材料,或专注于测量变量和机构持有的数据。国家机构和研究机构通常持有他们经常使用的海洋观测地点/设备名单,但这个信息在不同的机构之间是不兼容的,即格式、尺度、单位等类型和详细信息往往不一致。因此,欧洲海洋观测地点/设备全面的目录将是业务海洋学和海洋科学领域一个新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在海洋数据管理领域,eU/moDB(地中海海洋资料数据库)率先提供了一个地中海温度和盐度的全面数据集。这项工作由eU/me?DatLaS项目进一步发展,该项目制作了目前地中海地区最完整的数据集,包括温度和盐度的气候图集。正在进行的eU?meDaR/me?DatLaS-ii项目,旨在通过收录化学和生物参数和黑海地区的数据推进上述工作。欧洲海域其他地区的数据库和元数据库包括:波罗的海海洋观测系统(BooS)收集由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运行的观测站观测信息;对于北海,欧洲北海地区的固定监测网络研讨会(Seanet)提供浮标和平台的全面信息;其他欧洲国家建设海洋数据和元数据的数据库的行动,与欧盟支持的区域海洋大型研究项目框架内进行的海洋数据和信息管理活动相互联系(omeX、mtp、CaniGo等)。#p#分页标题#e#

除了BooS和Seanet元数据库外,所有上述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主要或完全以传统海洋航次调查期间收集海洋学数据为基础。然而,欧洲的海洋预报需要具有实时数据采集能力的观测网络和分析系统、数值模式和资料同化程序。为此,大多数欧洲沿海国家维护着业务海洋监测计划,这些计划通常由国家机构和研究机构或科研组开展。然而,这些计划和项目通常只在每个国家内部运作,很少互相协调,即使在一个国家的各机构之间他们往往也是不相容的。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有10到15个不同的机构在进行业务观测,如果计算所有那些地方一级的机构,数字可以达到更高。除了国家方案,业务海洋数据也来源于国际项目(如mF?Spp—地中海预报系统的示范项目)。总之,eDioS是业务海洋学一个急需的工具,将填补现有欧洲海洋元数据库存在的差距。eDioS将通过提供关于欧洲在连续使用的仪器和传感器信息的一个全面的目录,帮助euro?GooS建立欧洲海洋观测系统。此外,它的可视化用户界面会使用户很容易获得感兴趣的eDioS资料,从而确保了eDioS对所有海洋部门、商业和非商业组织的实用性。

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

(europeanma?rineobservationanddatanetwork,emoD?net)是欧洲海洋委员会2008年发起建立的,其目的是把现有的、分散的欧洲海岸带、大陆架以及周围海盆海洋观测系统获取的原始数据整合起来,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存数据,为政府决策者、海洋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等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访问和获取渠道,提高海洋观测、预报、海洋资源管理、海运安全以及欧洲海洋研究效率等各项工作。emoDnet是端对端的系统,由传感器与平台、调查研究、通信系统、数据管理和信息工具几个模块组成。emoDnet将形成一个公共的数据管理办法,倡议和组织协调海洋数据的管理,包括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全欧洲海洋数据网络(seadatanet)的延时数据、欧洲海底观测网(eSo-net)的海底长期、多学科观测站,欧洲全球海洋观测系统(euroGooS)区域的实时和准实时数据,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数据、图像和产品,国际海洋勘测理事会(iCeS)的大量海洋学数据等。欧盟委员会已经签署了创建欧洲海洋观测数据网络(emoDnet)试点组件的服务合约。总体目标是创建试点门户,将分散和访问不便的海洋数据整合成完整海盆的可互操作的、持续和公开的数据流。整合的结果将有助于欧洲海洋观测数据网络的最终业务运行,为其确定流程、最优技术和近似成本。emoDnet-水文地理门户(emoDnet?hy?drographyportal)是emoDnet正在建设的数据门户之一。水文地理门户发起于2009年6月,目前正在为广大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在编制水深调查(铅垂线、单波束和多波束调查)目录方面正在取得突出的进展,并采用SeaDatanet的通用数据索引(commondataindex,CDi)结构,提供其数据检索和获取服务。此外,这些调查数据被整合处理,生成了欧洲下列海区的高精度的电子水深产品:①泛北海区域:包括卡特加特海峡(在瑞典和丹麦之间)及延伸海域。②英吉利海峡和凯尔特海。③地中海西部、爱奥尼亚海、地中海中部。④伊比利亚海岸和比斯开湾(大西洋)。⑤亚得里亚海(地中海)。⑥爱琴海-利万特海(地中海)。通过专门的数据产品查询服务,用户可以公开访问下列地理信息系统图层:①在0.25′经纬度Dtm网格上的格点水深。②标注有等深线的标量水深。③选择查看单个Dtm单元的质控参数和源数据。④选择显示沿航线的深度剖面。⑤海岸线。⑥通过oGCwmS协议选择添加CDi检索服务所包含的图层,如测深调查的轨迹等。用户可以下载多种格式的数字地形。此外,用户可以检索原始调查的元数据,并可以向分布式数据管理者提交对这些数据集的访问请求。oGCwmS还支持用户使用数字地形与其他门户网站数据产品相结合进行使用,这些门户包括emoDnet开发的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物理学和海洋生物栖息地门户和其他门户。许多组织参与了水文地理数据和产品的获取和提供,它们包括:①水文局,负责测量航线、港口航道,生产用于导航的纸质海图和电子海图(enC)。②负责管理和维护港口、海防、航道和水路的主管部门。这些机构开展定期水深监测调查,以确保维持经协商的航海深度或确保国家的海防安全。③研究所,在其科学航次调查中收集多波束调查资料。④工业机构,特别是能源工业,进行多波束调查线路管道和电缆线(风电场),以及电信行业调查电话和互联网电缆的架设。emoDnet水文和海底制图组正在积极寻求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以生成更多的数据集(单/多波束调查、探测轨道、复合产品),以支持良好的地理覆盖率和高品质的水文数据产品。接收到的数据集正用于生产区域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分辨率为0.25′×0.25′。该数据集本身不,但在CDi的元数据中有所描述,提供有关制作Dtm的背景调查的数据,数据的访问限制、组织者和者等明确信息。这样一来,门户网站不但为水文资料的提供者设置了一个向潜在用户展示数据集的有力窗口,还可以对数据集进行有效的管理。

结束语

海洋环境现场实测资料的采集和管理是监测海洋环境变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国防安全等一系列涉海事业的重要基础。海洋观测资料管理涉及海洋环境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共享等多个方面。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以海洋数据为对象,集海洋环境参数实时监测、海洋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和数据共享为一体的数据管理系统。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间,全球已经建立了海洋科研数据和元数据的几个国际数据库。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已建立了海洋环境数据和信息(meDi)数据集的查询目录。从最初打印的目录开始,meDi已于最近被重建为基于pC的应用程序。meDi的数据库结构以全球变化的主目录(GC?mD)为基础。GCmD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发的一个有关全球变化的数据集目录(包括海洋数据集)。近年来,国际海洋资料和信息交换委员会(ioDe)又发起了海洋数据门户(oDp)计划,旨在通过ioDe网络下的国家海洋资料中心完整地获取海洋数据集和目录,同时考虑通过网络服务开发,使用户能迅速便捷地查询、评估并获取数据,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数据系统。此外,澳大利亚也已经开发了自己的“Bluepages”目录。尤其是海洋国家占大多数的欧洲,海洋数据和元数据的发展更是走在世界前列,欧洲海洋学数据和信息管理网络(eU/eURonoDim)、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欧洲海洋数据信息网络等项目和计划正在不断的扩充和更新。欧洲的先进海洋数据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采取具体行动,建立我国的综合海洋数据管理网络,并确保其能够持续地发展。这里仅对我国的海洋数据管理和共享网络持续发展提出几条建议。#p#分页标题#e#

海洋文化调研篇4

[关键词]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11-05

一、引言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辞海》)。在不同的研究范畴中,其内涵也有所区别,如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文化”主要指物质生产,而在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则指向“象征”或“表意”,即更偏向于精神层面[1]。作为文化研究的特定对象,海洋文化具有更为具体的内涵,主要包括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海洋物质文化又叫海洋器物文化,是人类认识、开发、保护海洋能力和活动的物质体现,是一种可以直观感知的表层次文化;海洋观念文化又被称作海洋意识,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的心理感知与价值认识;海洋制度文化则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中层次文化,包含了与海洋活动相关的一切禁忌、仪式、风俗、惯例、习惯法以及各种明文的典范规则等[2]。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实施生效,国际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竞争进入到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也为海洋文化古迹和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青岛作为我国乃至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不乏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魅力。同时,与东夷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为其积聚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因而,1994年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独具一格的历史发展中,青岛形成了集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海滨都市于一体的双重城市特点。近年来,青岛提出打造“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新战略定位,更使海洋文化遗存价值的挖掘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研究综述

20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在许多城市,古建筑个体和城市整体具有配合关系,形成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环境,因此只针对单一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而应采取措施对整体城市环境予以保护。1982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将其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3],借此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拓展的发展阶段,并相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界定、类型特征、价值评价、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则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同区域文化、生态美学、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结合,开启了跨学科的思考。

随着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不断深入,地域特色日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对沿海地区来说,海洋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便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比较系统地对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探讨,许多沿海城市也相继提出了打造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目标。桑秀萍(2002)、柳和勇(2009)、傅红波(2010)、王文洪(2011)等以舟山为例,分别从建设策略、名城内涵及名城特色等方面对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邓春玉(2010)、杨宏烈(2011)、杨素梅(2012)等以广州为例,对其建立“海上丝路的世界商埠”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青岛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研究,赵立波(2009)、姜正轩(2011)着力强调了蓝色文化、海洋文化对于青岛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高莲莲(2012)则通过Swot分析对青岛海洋文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评价。

综上,目前国内对于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城市规划与风貌保护方面,且以定性分析居多,研究的科学性与说服力有待加强。本文尝试从公众感知的角度构建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力求对该薄弱环节进行更深入的量化研究与探讨。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1.客观性。从实际出发,避免主观片面性对评价体系的科学建立造成影响。对于体系中某些无法直接量化或难以量化的复杂指标,秉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辅以德尔菲法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

2.全面性。公众对城市的感知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在构建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将影响城市形象的因素尽可能全部涵盖,从而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3.可操作。海洋文化名城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相较于其他确定性评价目标,具有更多变的表现形式和更复杂的内部特征。如何将众多要素进行汇总、划分,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要素,从而有效提高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是模型构建的关键。

(二)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评价目标及评价目的,初步选取了一系列评价指标,设计形成问卷,向规划、城建、旅游、文化等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城市居民、游客等发放,征询意见,经过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一个包含4个层次、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5个基础指标的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指标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进行内涵解析。

1.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可概括性地分为海洋物质文化资源和海洋非物质文化资源。海洋物质文化资源,也叫有形海洋文化资源,根据其产生形式的不同可划分成自然形成的景观资源(如海湾、海滨、海岛景致等)以及由海洋文化孕育而生的非自然型资源(如独具特色的建筑聚落、海港码头、渔猎工具及海洋文物遗址等)。海洋非物质文化资源,也叫无形海洋文化资源,是指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文学艺术、民风民俗、制度宗教等文化形态,具体包括诗歌戏曲、民间传说、妈祖信仰、船工号子,以及与渔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祭海仪式、海洋节庆等。在青岛,海洋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结合相当密切,例如将宗教文化与山海景观相融合的崂山道教文化就是此类典型。

2.海洋文化产品。海洋文化产品可以分为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和海洋文化宣传品。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景观观赏类、风情体验类和艺术欣赏类,具体如海洋文化景区景点、海洋科学考察、海洋节庆、渔家乐、渔家宴,以及海洋主题影视剧等。海洋文化宣传品主要包括对海洋文化有宣传作用的书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类宣传品,以及网络、动漫、电子书刊等创新类媒体文化宣传品。

3.海洋文化服务。文化服务是指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其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自丹尼尔·贝尔(1973)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第一次提出知识业的概念后,文化服务业这个新兴产业便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文化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海洋文化服务包括开展与海洋文化相关的一切文娱科教、媒体宣传或海洋文化咨询等活动,例如,为公众提供各种传统类或创新型文化出版物的阅读平台,为公众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设施、技术、服务和管理的支持。本文主要对海洋文化服务所涉及的三个方面(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人员)进行探讨。

4.海洋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性质、城市区位和城市底蕴等的综合反映,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着城市的价值[6]。换言之,它是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融合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或风格而形成的城市标签,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品位和内涵。好的城市形象,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品牌的关键,甚至可以在区域竞争中成为该城市不容忽视的无形资源和竞争优势。此外,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的素养、形象也会影响到大众对于该城市的态度和印象。

(四)确定权重

本文采取专家调查法确定判断矩阵(见表2)。

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其特征向量w=(0.2366,0.2746,0.2416,0.2472)t,说明对于总目标a来说,因素B1(文化资源)、B2(文化产品)、B3(文化服务)和B4(城市形象)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2366、0.2746、0.2416和0.2472。

依据公式,计算可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4.0017,0.000567,Ri=0.9,CR=Ci/Ri=0.000630

由此可见,文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对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最为重要,是影响名城建设的核心要素;城市形象次之,需要有关部门着重考虑;文化服务作为城市的窗口性行业,对名城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海洋文化资源的差异性较大,每个城市都有其突出的方面,可通过人为创新产生新的吸引效力,所以其对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影响最小。

同理,对二级指标层(B层)和基础指标层(C层)进行权重计算,结果见表3。

根据权重大小,将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评价指标概括性地分为核心因素(≥0.05)、重要因素(≥0.03)和次要因素(

四、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上述结果,从公众感知角度对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各项指标评估打分,并将所得单项分数的平均值进行积分化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公众(游客与本地居民)对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现状的看法和态度。公式如下:

其中,w为评价综合得分;n为指标数,在本调查中共有25个指标因素,即n=25;K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Di为第i个指标单项得分的平均值,Dij是第j个公众对第i个指标的评分,且共有X个公众对第i个指标进行有效评分。本文对单项指标的评分采取5分制,并将结果分为5个等级(见表4)。

公众对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中各因素现状的评分D1—D25分别为:0.0893、0.1036、0.0813、0.0968、0.1500、0.1791、0.2142、0.1523、0.1516、0.1805、0.1598、0.1988、0.1033、0.0651、0.0900、0.0907、0.0702、0.0855、0.0822、0.0912、0.0934、0.1663、0.1183、0.2005、0.1369。

进行综合化评价,得w=3.1509,表明青岛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水平处在中高级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创建全国优秀,乃至世界知名的海洋文化名城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具体建设过程中,景观观赏类文化旅游产品属于相对完善的部分,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科教型文化服务内容、文化服务人员素质水平、老城区整体风貌等。

五、相关对策

(一)扩充海洋文化服务内容

针对青岛海洋文化服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主管部门不但要对相关企业单位的服务资格进行严格把控,整顿管理文化服务场所、优化文化服务环境,更要为满足公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提出创新型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平台,为受众提供新鲜快捷的海洋文化资讯、信息,增强受众对海洋文化的了解和关注;增加城市公共图书馆内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科普读物,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更新、维护,充实受众的海洋文化知识储备;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包括海洋文化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定期组织海洋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吸引大众参与、互动,掀起全民关注、传播海洋文化的热潮。

(二)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素质

文化服务业是一种人文化、知识化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为此,青岛各高校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创立海洋文化类的科目、专业,为青岛海洋文化建设提供知识与人才储备;对于从事海洋文化服务的相关人员,应注重对其职业道德与服务技能的培养,并通过合理推介与奖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某些对从业者的专业性、知识性要求较高的特定文化服务机构或单位中,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需要主动吸收新鲜血液,增强新老员工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让激情与经验有机结合,有效弥补人员结构的不足。

(三)加强文化老城区保护

特殊的历史发展经历使青岛的城市风貌呈现显著的多样性、异域性特征,前来游览甚至定居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名人为其增添了巨大的名人效应,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发展的宗教、民俗、民风更是为城市整体氛围、格调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地域元素。这些特征在青岛老城区的建筑及风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对老城区进行规划开发时,首要任务应放在正确处理城市开发与历史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上。第一,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合理的保护程序及责任管理制度,有重点、有区分地对海洋文化街区或具有海洋文化价值的城市景观风貌进行管理、保护与开发,保持其原始的历史感、文化感;第二,在对老城区周边环境进行建设、拓新时,要求新建建筑、景观,不论是形态、色彩还是文化内涵,都要与老城区的环境氛围相得益彰,创造性地体现出海洋文化与地域特色;第三,成立老城区开发保护委员会,广泛吸收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使青岛海洋文化名城的保护、维修、开发及研究等工作更为专业、科学,避免出现新的失误。

(四)优化海洋文化产品结构

虽然公众对青岛海洋文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不算太低,目前景观观赏类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也已初具规模,但在风情体验、艺术欣赏等深度型海洋文化产品的开发领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如加强区域联动,开发考古探险游、名家足迹追溯游、民俗体验游等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掀起海洋文化体验旅游的热潮;顺应国人对航母建设的巨大热情,挖掘沿海抗倭遗迹,建立海洋文化与爱国教育基地,加强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宣传国防、海防的重要意义,开发海洋科教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海洋文化影视休闲业,以实景表演“蓝色畅想”为基础,对文化产业中较为薄弱的演艺市场进行改造升级,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青岛的海洋文化魅力;释放“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一城市标签的魅力,让游览者切身感受青岛近现代优秀建筑作品带来的视觉与心灵享受;加强海洋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崂山道教为核心,开发宗教朝觐、养生等类型旅游产品;举办涉海特色展会、论坛,深层次挖掘海洋文化产业内涵,探索海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有效保护,最终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继陆.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08(4):126-130.

海洋文化调研篇5

曾任GGtV央视网旅游频道顾问,远见中国数字旅游研究院院长。中华行知网副总经理。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助理等职。主持或参与各类重大旅游休闲课题、规划、策划、设计项目100余个。合著有《全产业链视阈下的旅游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提出数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发展理论模型。发起和组织国际旅游文化活动多个。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种柔中寓刚、以柔克刚的柔性国家战略,即发展海洋旅游。

中国旅游,一直扮演着柔性国家战略的角色,在处理外交危机、两岸关系、经贸摩擦、内需拉动、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上,一贯发挥独特的作用。不仅中国,世界各大强国莫不如此。当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强过曾经的军事硬实力。裹挟着记忆中的远征欲,往往转化为飚高的国民出游率,如长期作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地国的德国:大国永恒的文化软实力,夹带着基因里的自信心,往往转化为傲人的游客接待量,如长期作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的法国。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旅游局将今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2013中国海洋旅游年”。发展海洋旅游,是中国旅游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承担民族历史使命的重大领域。

发展海洋旅游,能够超越领土争议、避免国际敏感、促进民间交流、树立海权形象、传达国家意志、造就行动影响、沉淀共同利益、积累安全因素、挖掘海洋资源、拉动海洋经济、丰富海洋业态、保育海洋环境、培植海洋文化,最终,巧妙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柔性建设中华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旅游,作为柔性海洋强国战略,需要三个战略支柱。

第一、柔性的海权观念——旅游海权论

自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创立海权论至今,世界各大国普遍笃信国家海洋权益对民族历史走向的影响,普遍重视海权的维护与开拓。然而,马汉的海权论是一种刚性的海权观念,是建立在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基础上的海权理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需要一种新型、柔性的海权观念,需要建立在人的活动、人的交流、人的体验基础上的海权理论,即旅游海权论。

为了维护和开拓国家旅游海权,中国海洋旅游要冲出近海走向远洋、冲出海滨走向腹地、冲出狭义走向超越。打开战略空间,布局功能产品,通过发展海洋旅游,综合促进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有效推动国民海洋意识培育,促使中国人更多地出海,促使中国更多地获得掌控海洋、主导海洋的发言权和发力权,以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开拓民族生存空间。

第二、柔性的建设方案——海洋旅游规划设计

海洋是同质化的旅游资源,因此,尤其要强调高水平、专业性的规划设计方案。海洋旅游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发展海洋旅游的规律和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断不可简单地把内陆旅游规划设计的模式搬进海洋。海洋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广义资源、休闲市场、度假产品、集聚产业、联动布局、人本服务、海洋地产、情景交通、先进设施、动态环保、本地文化、诉求均衡、综合治理、细化营销:海洋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基于海洋旅游体验、构造“海景一游人”关系、整合海洋景观客体、梳理海洋观景视线、研磨海洋文化创意。

海洋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是柔性建设,强调硬件软件均衡、调整创新为先、挖掘生长为魂。硬件建设的重点是柔性地调整沿海旅游城市、创新海洋旅游项目:软件建设的重点是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生长现代海洋文化。

第三、柔性的市场指标——休闲度假为主

海洋文化调研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

在2013年底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下文同)的倡议后,这一战略构想备受世界瞩目,其陆海统筹、合作共赢的宗旨,框定了我国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坚持陆海相依方针、面向全球发展的全方位开发格局。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再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丝绸之路是陆路与海路的交通大集合,“一带一路”更是陆地和海洋全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连通。某种意义上,“一带一路”就是统筹陆海两大方向,连接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五大海――里海、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广阔地域,贯通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商贸、文化大通道,是破除陆海割裂、区域阻隔,构建联通世界、陆海一体的战略大走廊。因此,从海洋对“一带一路”支撑的维度上看,“一带一路”可以说就是海洋事业的大开发、大发展,就是海洋文化的大传播、大交流。

海洋文化是因海洋生成、创造的文化,有物质、行为、制度和观念四个层面。中国海洋文化包括海洋物质文化(如海洋物质遗存、丝绸瓷器、船桨盐田等)、海洋行为文化(海洋旅游、海洋开发、航海技术等)、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观念文化(如海洋艺术、价值理念等)。可是自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尤其是在郑和七下西洋后的近600年来,中国陆海文明发展失调,海洋文化传播不兴。即使至目前,我国海洋文化传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态势都不容乐观。在当今的海洋世纪,我国的海洋文化传播基本置于大众传播的狭小地带,海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渗透力较为软弱,国内民众的海洋意识严重欠缺。在专业性的学术领域,关于我国海洋文化的大众传播研究“仍是一个较为弱小和荒芜的领域”[1],当下探讨“一带一路”愿景下丝路文化与海洋文化、丝路精神与中国海洋文化精神之关系的研究成果更是鲜见。从整体上看,我国新闻传播界对在“一带一路”愿景下对开展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的研究和关注远远不够,缺少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梳理和学理思考。

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对中国来讲,“一带一路”实际就是将开放的海洋体系同相对封闭的大陆体系进行整合的一种尝试,既发挥传统陆上文明优势,又推动海洋文明发展,构建中国陆海兼备的文明型国家形象。这不但需要海洋事业发展的硬实力,更需要海洋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导向和引领。世界海洋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国的海洋文化,“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开发也离不开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因此,探索、把握在“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的契机,改变我国以陆地思维为主导的区域性传播体系,从而满足海洋时代对海洋文化的传播需求,[2]促进我国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辅相成,已成为具有战略性、紧迫性和现实性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提出在“一带一路”愿景下实现中国海洋文化的全球传播必须把握如下三个契机。

一、“丝路文化”的国际研究与复兴热潮,有利于扩大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不管是“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目前均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学术名词,丝路文化也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显现,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流往来进一步加强,人们越来越注意各国历史上的贸易和文化联系,“丝绸之路”的研究获得了空前活力。

1986年,联合国把“丝绸之路”研究作为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列“世界文化发展十年”三大计划之首。第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启动了主题为“对话之路”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1988年,作为对联合国“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计划的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丝绸之路”总体研究计划。在这一计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仅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连续举行了荒漠路线(西安―喀什)、海洋路线(威尼斯―大阪)、草原路线(中亚)、游牧路线(蒙古国)、佛教路线(尼泊尔)五次国际性考察及相关重大学术活动。我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陈炎先生亲身经历了海洋路线(威尼斯―大阪)的考察。据陈先生介绍,这次考察活动历经16个国家,在沿途重要港口召开学术研讨会多达19场。仅从马尼拉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交的12篇论文来看,几乎所有论文都涉及中国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3]这些考察以及学术活动,大大拓展了“丝绸之路”研究的领域,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尤其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和作家芮乐伟・韩森(ValerieHansen)曾指出,贸易并非丝绸之路的首要目的,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沿途播下了文化的种子。[4]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明确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宏大愿景之后,研究丝绸之路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对整个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作用,已成为当今学术的热点和重点。

陆海两道的丝绸之路还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联通了欧亚大陆、中国与非洲的文明交流,进而形成的丝路文化也成为丝路沿线国家世世代代共同的文明成果。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愿景下,丝路文化和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有着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联系和互动。为此,进一步培养和明确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协调、共享和多元理念十分重要。

传播的协调理念。承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的丝路文化之所以为沿线众多国家所认同,就是因为这是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相互激荡、积淀而形成的世人共知和推崇的文化,是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作为丝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中国海洋文化,依托丝路文化广受认同的基础及其广泛的传播渠道,会较快地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理解和瞩目。

传播的共享理念。丝路文化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丝路精神也并非中国独享。丝路文化既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注入时代的精神和社会发展的新内涵。

学界一般公认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崇商性和冒险性是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从2000多年来中国的海洋综合实践活动来看,中国海洋文化显示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这与丝路文化的核心理念相契合。因此体现海洋时代新内容、新理念的中国海洋文化凭借丝路文化这一平台进行传播,一定能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新的海洋文化成果和海洋发展前景,使其共同分享中国海洋事业和海洋文化发展的新成果、新理念。

传播的多元理念。“一带一路”的愿景是建立在文明融合而非文明冲突的立场上,可以为世界主要文化的传承者提供对话与交流创新的平台。中国海洋文化是近代以前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五大海洋文化系统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5]在丝路文化传播中,中国海洋文化同古地中海文化、古印度海洋文化、北大西洋海洋文化与南太平洋海洋文化并不冲突,也不相互抵触,而是多元共存,并行不悖。

“一带一路”愿景下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这促使各相关国家不断提升文化的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换,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相互碰撞,能产生更具宽容精神的共同文化,这比单极思维展示的世界图景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效率,更具包容性。而中国海洋文化和解包容的精神恰恰与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相契合,因此,围绕“丝绸之路”的国际研究热潮,借助丝路文化的复兴与交流契机,中国海洋文化不仅可以展示与丝路文化内在的联系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可以确立与丝路文化理念的契合点和共同点,进而为扩大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打下文化和思想基础。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丝路规划与实施,能够促进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

“一带一路”虽系中国政府首倡,但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围绕着丝绸之路的各种国际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滥觞:1997年前后,日本、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丝绸之路”发展计划,一些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组织也加入进来。为摆脱对有关国家的依赖,发展和提升自主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在2010年前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国际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在强化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样都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协调。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中亚处于欧洲和亚洲东部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经济圈的中间支点位置。中亚国家要把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向西就要连同里海、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的海洋优势,向东就要借助中国的东海岸面向太平洋的优势,以谋求自身的开拓和发展。显然,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中亚国家希望借助“丝绸之路”复兴发展本国经济的构想不谋而合。因此,从世界的经济格局和“一带一路”框架上看,沿线中亚各国拓展东西、联通海洋的战略举措也必然倚重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文化的兴盛,这为中国海洋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现实的传播契机。

在东南亚,尽管一些域内国家与中国在海洋权益方面存在争议,但越南、新加坡、印尼、老挝、泰国等依然就“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①、开拓第三方市场、融资服务、高铁合作等与我国展开磋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重要项目的陆续开工,中亚、南亚与东亚的相互对接与沟通不仅有望成为现实,也使各国的陆海文明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流与传播。

为此,中国海洋文化的全球传播必须先消除以下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一带一路”的中亚、西亚国家多属于内陆地区,不需要对其开展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

“一带一路”的构建将要打破的正是长期以来陆权和海权分立的格局,实现陆海连接双向平衡,推动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的陆海一体化,形成陆海统筹的经济循环和地缘空间格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强调的合作共赢,既离不开内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合作,更离不开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沟通。而对内陆国家大力传播中国海洋运输、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提升的信息,也会使内陆国家积极抢抓我国构建“一带一路”愿景的战略机遇,进而为内陆国家带来合作与发展的机缘。

至于中国的海洋旅游、海洋艺术、海洋规划等文化信息的推广与传播,当然会给内陆国家打开了解中国的另一扇大门,感受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扭转中国内陆型的农业大国的形象,提升中国陆海兼备的文明型国家形象。

误区之二:东海、南海等海洋权益争议地区要慎重对待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

毋庸讳言,我国目前在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与相关国家都有海洋权益方面的争议,尤其在南海区域,形势更为复杂,舆论多种多样,话题较为敏感。正因如此,中国海洋文化在此区域及相关国家的传播就更显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如前文所述,中国海洋文化显示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理念。中国海洋文化和解包容的精神体现在黄海、东海、南海坚持的行为准则中,就是通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式与有争议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海洋文化和睦合作理念就是各国要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开发海洋资源,共享国际航道安全,维护海上贸易秩序;中国海洋文化和平发展精神就是真正认识海洋,相互联通依存,要善待海洋,坚持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海洋。[6]由此可见,中国海洋文化在东海和南海等海洋权益争议地区的传播不仅不应受限,反而应大张旗鼓地去传播自己的海洋规划和发展理念。

误区之三:先行做好海洋文化的国内传播,然后再去拓展全球性传播。

我国“一带一路”的愿景规划确立了陆海统筹、合作共赢的宗旨,框定了我国创新区域合作模式、面向全球发展的全方位开发格局。因此,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就没有先后之举、内外之分,而是要全球传播,全面推广。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中国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国际海洋事务中去。目前,国际海运、海洋环保、海上资源开发、海上维和、海上国际联合军事演习等全球性事务中,中国不仅都在积极参与,也主动与他国进行合作。重视海洋全球参与的信息传播,可以为提高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尤其是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实力奠定一个良好、内行的海洋国家形象。

当然,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策略和具体对策要讲求精细的步骤和内外之别,但在传播的大局认识和综合规划之中,一定要摒弃狭隘的地域思维和内向意识,树立陆海统筹、内外兼顾的“一盘棋”式的全球思维和全域传播意识。

三、国内山海统筹、海陆联动的开放开局,可助推我国海洋文化在国内的全面传播

“一带一路”即使在国内也超出了“带”和“路”的含义,可以说是山海统筹、海陆联动、东西互济、南北联通。在国内,“一带一路”分西北、东北、西南、内陆、沿海和港澳台等地区板块。正是在这种愿景和布局中,我国各地区均看中了海洋时代的发展特色和提升空间。除了沿海省份依靠地缘优势打造“一带一路”的海上枢纽、门户和战略支点外,各内陆地区省份也积极开拓“一带一路”与海洋的大通道。

“一带一路”发展愿景和构建几乎覆盖中国大多数省区,全国山海统筹、陆海相依的发展模式彻底改变了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与之相适应,对中国海洋文化国内传播的认识也要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一)强化海洋文化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一盘棋”式的传播理念

“一带一路”的发展愿景从横向看,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沟通我国的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从纵向看,它连接了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这一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海陆联动的发展格局不仅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而且也昭示着中国海洋文化在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传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015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新疆和田近6000人告别苦咸水》[7],报道了由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承建的和田地下水改良工程落成产水,新疆和田县布扎克乡近6000名维族群众告别苦咸水这一新闻事件。该新闻报道引用海水淡化科研技术人员的话指出,平时看起来“不相干”的海洋部门也可以为新疆民族地区解决民生问题,海洋科技同样可以在西部建设中大有作为,由此深刻地挖掘了海水淡化技术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和意义。“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的改革开放的愿景规划,将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打破长期以来内陆与沿海分立的格局,也将西北、西南地区纳入到开放的前沿,破除陆海割裂、区域阻隔,实现陆海平衡发展。“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必须具备海陆统筹、“一盘棋”式的认识高度,只有在这个高度上进行海洋文化传播,才有可能在内容上具有较宏阔的视野和综合的格局,进而增强海洋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为受众带来全景式的感受和全面的阅读效果。

(二)重视建立海洋文化针对国内民众亲民式的传播平台

国内山海统筹、海陆联动、全面开放开发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是中国全社会关注、参与海洋事业、海洋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也是全面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海洋思维,扭转中国内陆型农业大国的形象,树立中国海陆兼备、有实力、负责任的海洋大国形象的最佳机缘。然而,正如有的论者所说,我国目前海洋文化传播的内容,官方消息来源占比过大,学者、协会、个人、个体经营者占比太小,亲和力不够。[8]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强国的建立,都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海洋文化讯息也必须在亲民的平台上进行传播。这种亲民平台的性质,重要的是对海洋文化、海洋事业的民生视角解读和传播媒介使用的普遍性和参与性,使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真正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持“零距离”接触。

当今“一带一路”的开发和推广,不仅是各国经济和贸易全面发展的机会,也给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一带一路”陆海统筹、合作共赢的宗旨为中国海洋文化搭建了国内、国际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中国海洋文化融通发展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海洋文化完全可以也能够把握“丝路文化”的国际研究与复兴热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丝路规划与实施,以及国内山海统筹、海陆联动的开放开局等现实契机,充分展开国内与国际多层面的立体传播,扩大中国海洋文化的全球影响,实现自身价值、经验的全面弘扬和高度认同,进而实现与全世界共享中国海洋事业和海洋文化发展成果的目的。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之关系研究”(编号15JD710058)和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全球传播视域下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定位策略研究”(编号L14DXw01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2004年5月20日,越南领导人提出中越合作建设“两廊一圈”的建议,得到中方积极响应。“两廊一圈”指“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和“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圈。合作范围包括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四省区和越南的老街、谅山、广宁、河内及海防五省市,总面积86.9万平方千米。

参考文献:

[1]张君昌.加快面向“海洋世纪”的新闻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2013(6):138.

[2]陆小华.从陆地传媒到海洋传媒――多重视角看海洋危机事件报道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拓展[J].新闻记者,2011(10):5.

[3]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20-223.

[4]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297.

[5]刘家沂.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J].今日中国论坛,2006(9):92.

[6]王义桅.实现中国梦呼唤海洋文明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94).

[7]余建斌.新疆和田近6000人告别苦咸水[n].人民日报,2015-10-30(13).

[8]李亚虹,张英涛.树立海洋意识强化海洋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

海洋文化调研篇7

【关键词】洋泾;洋泾港;洋泾浜;航运文化;航运历史

0引言

洋泾,一个古老的名字,一块位于上海市东郊、浦东西北角的黄金宝地。自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后,洋泾被纳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率先开发的范围,从而更成为一方热土,举世瞩目。

回顾过去,洋泾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特有的航运文化是洋泾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而衍生的古镇和老街、老港和老码头、老建筑等都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因此,探究并拓展航运文化,不仅关系到洋泾的经济特色和文化形态,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

1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概述

1.1洋泾港与洋泾浜的关系

洋泾航运历史文化要追溯于洋泾港的形成。探究洋泾港及其与洋泾浜的关系,能有效挖掘和传承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对洋泾地区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洋泾浜是洋泾港的源头,洋泾港是洋泾浜的延续和发展。据史料记载,洋泾浜曾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其穿过黄浦江,流经洋泾镇地区。在黄浦江形成以前,洋泾浜自东向西横跨上海县城北侧。黄浦江水系形成后,洋泾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形成西洋泾浜和东洋泾浜。由于东洋泾浜日渐淤塞,水流逐渐变小,以致无法驶入船舶,故自北洋泾路桥起,沿北洋泾路向北开出一条新河道,通向黄浦江,这条新河道即为北洋泾港,而原东洋泾浜折向南部分,即为南洋泾港,后因两港成为南北一线,故1841年后统称为洋泾港,至此,洋泾港名称沿用至今。由此可以看出,洋泾浜与洋泾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2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迄今为止在学界都没有形成一个精准、统一的定义。根据《辞海》的定义,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即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根据“文化”的定义和洋泾港航运发展的自身特点,笔者将洋泾航运文化定义为老洋泾地区的人们在长期从事航运及其相关活动或相关产业活动中所创造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形成航运生产力的各种物质条件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习惯、行业规则和价值取向。老洋泾地区的人们包括当地居民、商人、工会组织、行业协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等,是航运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与航运相关的产业活动是航运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1]洋泾航运业兴起后,出现了一些行规文化,分别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如忌讳等。

洋泾港航运历史文化既是洋泾港孕育的特殊文化成果,又是洋泾港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洋泾港航运历史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洋泾港历史发展的体现。这种航运历史文化是历史形态与现实形态的有机统一体。洋泾港经历和见证了洋泾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推动了洋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

1.3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特征

洋泾航运历史文化作为黄浦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洋泾文化与交通文化的有机融合,其特征是洋泾航运历史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也体现了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内涵的延续性。洋泾航运历史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身的航运特征,大体包括以下特征:

(1)传承性。从历时性来看,洋泾航运历史文化主要通过一些载体或依靠人们世代相传保留下来。没有这些传承活动,它也就无法保存下来。

(2)移植性。根据共时性原则,通过一方有意识学习和对方悉心指导,或通过自发性学习交流方式,得以流传到其他区域和国家。

(3)多样性。洋泾港航运引入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呈现多样化特征。

(4)行业性。洋泾航运不是一般的生产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多行业及部门的有效配合,如修造船业和港口管理部门等。

(5)综合性。洋泾航运历史文化是各代洋泾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综合产物,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4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功能

由调研可知,洋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得益于洋泾港的航运功能和水利功能,而洋泾的航运历史文化是洋泾地区人们在航运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洋泾港的航运功能是当地航运文化形成、传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功能,对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洋泾地区的航运特征,得出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1)经济功能。洋泾航运历史文化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当时洋泾地区出现的一些商业店铺、银行等也推进了洋泾航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传承和弘扬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当地政府通过不同载体、选择不同方式,使这种文化凝聚人心、代代相传。例如社会上产生的一系列文化产业,如专门生产船模纪念品的企业、出版航运文化刊物的企业等,以及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社会功能。洋泾航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洋泾地区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洋泾航运文化不仅是洋泾地区文化的特色,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特色。这种航运文化体现于航运实践活动中,并一直鼓励着航运相关产业链群体,不断丰富着洋泾地区社会精神文化,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2]

2有关航运文化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航运文化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有关基础性理论的研究。王心明等[2]对航运文化内涵进行了专门研究,主要集中于航运文化的内涵、结构、要素、特征和地位等,进而从多方位对其进行全面解读。

(2)有关航运文化资源的研究。黄强等[3]对航运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思考研究。从航运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研究航运文化资源的构成,包括史上一些名人、民船等;从航运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上研究其分类,分为有形航运文化资源(如宝船建造遗址)和无形航运文化资源(如航运风俗习惯);全面挖掘航运文化资源的内涵,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3)有关航运文化建设的研究。自上海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来,绝大多数学者便聚焦于如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的研究课题上。首先,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战略、精神、载体等方面探究中外航运文化建设;最后,从航运文化建设的原则、任务、保障体系等角度,提出航运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1]

3洋泾航运历史文化调研背景及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上海浦东承载着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两大中心的建设任务。洋泾作为浦东关键地段之一,毗邻陆家嘴,担负着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的艰巨任务。当地政府特别重视对洋泾港航运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再现,多次专门召开航运调研研讨会,寄望于通过调研,深度挖掘和梳理出曾经水陆繁华的洋泾航运历史,运用贴画、放映等不同方式还原洋泾镇曾经的繁盛情形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功能”的目标要求,因此,洋泾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将以陆家嘴地区航运业和金融业为核心,重点发展以海事服务总部经济、航运组织与会展、航运信息与咨询等为特色的高端航运服务业,积极促进航运物流和贸易的协调发展,加快打造航运服务体系性强、功能突出、效率至上的高端现代航运金融服务高地。回望过去几百年,洋泾依靠着洋泾浜和洋泾港而发展成熟,并在商务贸易、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当前,如何更大限度地延续、拓展和传承洋泾航运历史文化,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4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发展建议

4.1打造“洋泾”品牌

洋泾港曾对洋泾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浦东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对洋泾的了解正是始于洋泾港和洋泾浜,因此,“洋泾”这两个字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通过开发具有洋泾航运特色的文化产品,不仅要打造浦东的洋泾、上海的洋泾,还要试图打造全国的“洋泾”品牌,将这种文化深入人心,世代传承。“十二五”期间,洋泾地区要突出“宜居益商、和谐洋泾”的主题,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打造“洋泾”品牌,扩大洋泾地区知名度,对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作用。

4.2重拾“洋泾浜”

洋泾浜原先只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介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今天的延安东路。但是,“洋泾浜”一词已深入上海人的脑海,一直影响着人们。所谓的“洋泾浜”(pidgin)是世界各地“混杂语”的代名词,它的来源与洋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如今广为人知的洋泾浜,却极少有人去深究它的起因、背景及其与洋泾之间的关系。

洋泾浜对洋泾的航运历史文化发展和洋泾镇复原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发扬洋泾航运文化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重拾“洋泾浜”,能让世人知晓洋泾浜的历史价值,回忆发生在洋泾浜上种种耐人回味的往事。更重要的是,让那条曾经活跃的洋泾镇古河引起人们对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关注。

4.3丰富文化展现方式

通过举办洋泾航运文化节,建设航运文化博物馆、航运文化墙、航运文化街、航运主题公园等形式,将洋泾的航运历史文化展现给大众,让人们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

5结语

历史上,浦东洋泾地区的航运集政府漕运与内河航运于一身,在当时推动了洋泾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建设及航运文化传播。自清乾隆年间洋泾港形成之后,它不仅在渔业及相关加工业等方面,而且在航运业生产方面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创造了不菲的财富,实现了交通的便利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灌溉和运输功能成效显著。同时,它是洋泾地区连接内河航运的枢纽,为传承洋泾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保障,也为进一步思考洋泾港在现实中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司月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21.

海洋文化调研篇8

【摘要】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口号下。青岛提出了加快向“蓝色经济”、“智慧城市”迈进的发展目标,21世纪也是海洋文化彰显和海洋文化产业跃进的世纪,文化的意义是社会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统一,文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土地,经济增长需要文化含量,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不仅是我们期望的目标,而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海洋文化产业是代表先进海洋文化理念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它具有资源投入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海洋开发的砥柱产业和朝阳产业。

【关键词】青岛;蓝色经济;海洋文化;产业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的增长。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海洋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青岛市海洋文化产业提升的障碍性因素

(一)对海洋文化产业缺乏战略性思考与规划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与中国其他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相比,山东半岛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较深,在经济发展上求稳而不求变,缺乏创新性和进取性,这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相契合。同时,由于山东半岛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而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海洋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青岛的海洋科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青岛是海洋科研强市,但在海洋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岛城还算不上强市,主要在于“缺乏强大的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平台,缺少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且传统产业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远远大于海洋新兴产值,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达到了瓶颈。”

(三)海洋科技应用人才和科研发展相对滞后

海洋人才的培养与产业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往往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人才供应不足的关键原因在于培养模式存在结构性矛盾。据了解,山东在海洋经济人才培养上走在全国前列,单在青岛工作的院士就有十多位,基本涵盖海洋科研的全部领域。然而,据青岛市政府调研显示,虽然青岛的海洋科技人才很多,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占绝大多数,应用人才、经营人才、复合型人才还很匮乏,比如在海洋生物科研方面,青岛的人才和项目聚集在水产养殖上,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材料等海洋高端产业环节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缺乏科研力雄厚,创新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事海洋文化产品开发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尚未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多个中小企业的完善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造成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活力和海洋文化资源的闲置及浪费。

三、蓝色经济区背景下青岛文化产业提升策略

(一)注重海洋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1.注重区域合作,转变发展方式

山东今后在产业布局的分工方面,必须要注意到周边经济区的发展走向,尽量与其错位或者配套发展,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避免重复建设的竞争,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转变。

2.协调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对滨海旅游业开发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其它相关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的海洋文化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沿海城市应按照与制造业相匹配的要求,突出发展与生产密切关联的以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滨海旅游等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突出港口在蓝色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要充分发掘青岛区位优势、港口资源等有利条件,突出发挥港口大进大出的枢纽作用,引导船舶、钢铁、石化、海化等产业资源重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向港口、沿海园区和产业带集聚,打造以临港工业为支柱、港口物流为特色的港口经济集群,形成带动青岛市经济蓬勃发展的龙头力量。

(三)要坚持科技兴海,人才战略,增强推动力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关键,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与经济国际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将进一步完善对引进人才的鼓励政策,在科研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户籍、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其创造优良环境,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做到高级人才高级待遇,一流人才一流工作。

参考文献:

[1]沈镭.保障综合资源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

[2]杨凤华.陆海统筹与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发展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3(01)

[3]杜军,任景波.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成因与特征分析[J].开发研究,2013(01)

海洋文化调研篇9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体会

局党委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和有关科学发展观重要文献,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如何更好体现科学发展”学讨论。党委成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所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在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入分析检查,普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主要认识和体会是:

(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海洋地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海洋地质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视海洋地质工作的发展思路。充分认识海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用,加强基础海洋地质和战略性矿产地质工作,加快海洋地质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引领海洋地质工作,繁荣海洋地质事业。

(二)科学发展对海洋地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海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宝库,查明、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强海洋地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必须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发挥海洋地质工作对沿海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必须加强以能源为主的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提高海洋资源保障能力。必须加强对沿海经济发达区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保护海洋地质环境。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查和大洋、极地科学考察,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底区的海洋权益。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地质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地质工作,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坚持统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国内地质事业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在海洋地质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清晰,改革稳步推进,队伍建精建强,海洋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可供利用矿产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推动地球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我局首次成功钻获水合物实物样品,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历史性突破;20*年我局在北黄海石油勘探第一口井钻探实现了钻探首钻见油的目标。这是我局广大科技人员克服困难,长期奋战的结果,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温总理的希望“创造出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上级的要求和职工的意愿存在一定差距。局党委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海洋地质调查能力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近年来,中央加大投入,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相比仍不相适应。一是现有的调查船船龄都超过30年,船体、设备、机械老化,故障多,维持正常海上生产的维修费用高,难以承担更繁重的调查工作任务。二是船舶基础设施、基础支撑能力薄弱,不能满足新装备的作业要求,新技术、新方法技术装备的引进受到制约。三是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不高,不能适应当代海洋地质、海洋矿产资源的探测、观测要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的海洋仪器必须依赖进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深水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方面,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二)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够强。近年来,我局海洋高科技研发技术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进步显著,承担了多项“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公益性科研等项目。但与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近年来显示科技水平、有影响力的论著发表的不多。二是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有待加强,亟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和“品牌”产品。三是应用海洋地质和物探调查资料解决基础地质和找矿问题的水平有待提高。深水井场、深海探测、三维地震勘探等方法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富钴结壳及热液硫化物探测等技术处于落后状态。四是对海洋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变革趋势缺乏敏感性和应对准备,只是满足于已有的些小进步,在新的海洋科学变革面前有被抛弃之虞。

(三)为我国海洋国土资源管理和海洋地质工作提供海洋基础地质信息服务的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十一五”以来,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提供社会公益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海洋地质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尚待完善,与部、地调局共享式信息服务体系没有建立。二是局内基础的服务体系平台和软、硬件环境建设有待提高,内部业务网络无法满足业务数据保密要求。三是对历史上获得的海洋地质调查原始数据和实验测试分析结果数据等资料,深度开发不够,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综合信息化系统及成图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成果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不够明显。

(四)组织管理能力不够强,不能适应海洋地质发展的新要求。一是预算管理不适应财政改革要求,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不够紧密,经济管理工作中宏观规划、调控、监管意识和能力不够强。二是地勘项目管理办法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有待补充完善,保证地勘项目完成和鼓励科研创新的考核、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三是缺乏对人事劳动政策的系统性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长远规划不够,业绩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四是综合管理科学、有效的沟通协调不足,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各业务所之间、专业与学科之间协调不足,调查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制约了具有宏观影响大成果的形成。五是统筹、协调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我局所设置的一些专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对海洋地质工作的需求,特别是我局地处广东这个高度发展的区域,我们的工作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很不够,至使一些专业所没能得到充分发展,没能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六是对海洋科学的前沿发展缺乏全面、可持续的跟踪。我国海洋科学发展趋势是向深海进军,我局地处广东,面临南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对向深海进军还缺乏全面的统筹考虑和准备。

(五)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部署,缺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公益性海洋地质队伍规模、结构、人才、装备、基地、投入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二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人力资源余缺矛盾突出,主业人才不足,副业人员偏大。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社会保险尚未进入地方社会保障序列,单位负担重,职工思想顾虑多,在此情况下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改革的难度大,且没有实际意义,未聘人员分流没有出口,不能推向社会,未聘人员仍依赖单位内部自我消化安置。三是带队伍的意识不强。重项目管理,轻队伍建设。调查研究不深入,对各基层单位队伍建设关心不够,指导协调不力。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业务骨干超负荷承担项目任务,青年技术骨干、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事业单位技术骨干、高级船员的工资待遇远低于社会同行,队伍不稳定、人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的矛盾日益显现。五是队伍生存发展存在多方面困难。社会保障不到位,经常性经费难以保障需要,离退休人员经费严重不足,不得不从市场找出路,出现公益性队伍不公益问题。

(六)干部队伍作风尚未完全适应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一些干部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自我要求放松了,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淡化了,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劲头减弱了,对目前海洋地质工作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不足,对当前我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形式主义、现象存在,报告申请、审批等事务繁琐,有些报告到机关后,未能及时得到答复。一些部门满足于会议布置和文件要求,缺乏对贯彻情况的跟踪了解、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深入到野外一线了解情况不够。

局党委认真分析了上述问题,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自身,关键在党委。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深。通过学习实践,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有了一定理解,但认识还不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没有充分把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升到影响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研究和解决。在管理理念和推动工作上缺乏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重点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业务工作难点问题研究不深,认识不足,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努力不够。根本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到位,没有真正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奋发有为不够。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我们对新形势下海洋地质工作的大变革、大发展认识不足,对解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准备不够。思维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缺乏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深层次、重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有些工作往往还局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一些改革措施遇到体制性制约就缺乏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干劲。一些干部缺乏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缺乏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还不能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创新解决困难和矛盾的办法。缺乏忧患意识,表现为:小胜即满、小富即安,怕冒风险、怕担责任,对所承担的工作得过且过、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毫无创意、思想僵化。

三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管理能力亟待提高。近几年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力度大,预算细化、国库支付、财政审计监督、银行监管等,财政资金使用日益公开透明,我局现行的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分配制度和以丰补歉经济运行机制、保持平稳发展的工作思路不能适应财政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制度创新不足。一些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确,职责管理不到位,导致机关处室之间互相扯皮、推诿。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缺乏新思路、新办法。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还不够。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广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发展海洋科学为宗旨,以建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为目标,紧密围绕海洋权益、资源和环境的国家需求,以现代地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先进调查技术为手段,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加强以能源为主的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加强对沿海经济发达区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积极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查和大洋、极地科学考察,加强海洋地质科学技术研究,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局的竞争能力和技术实力,实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事业立局、业务兴局的发展方略,加强统筹部署,完善项目管理,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的保障能力。

在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制定发展规划。以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为目标,紧密围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需求,开展战略研究,制定我局发展规划。加强海洋基础地质、环境地质与矿产地质工作,坚持资源与环境并重、基础与应用协调,促进海洋科学发展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兼顾、国内和境外统筹,启动“十二五”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研究,统筹协调好业务、科技、人才、装备、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专项规划,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

(二)建立大项目机制。进一步建立立项、实施和管理大项目的新机制。在项目立项上,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加强宏观形势分析,围绕国家宏观战略、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策划大项目,形成以大项目为支撑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新格局。在业务推进上,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认真实施项目。在项目管理上,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大成果。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健全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完善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及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海洋地质调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洋地质调查队伍研究能力,促进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通过积极争取对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国内外合作,依靠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追踪海洋地质科学前沿领域信息,加速我局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水平的提高。

海洋文化调研篇10

abstract:inthedevelopmentofmarineeconomyofJiaxing,itisnecessarytopayattentiontomanyproblems.Frompositioningandtakingthedifferencesdevelopmentmode,toincreasingtheintroductionoftalents,trainingeffortsandrelyingonscienceandtechnology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marineeconomy,andthentothedevelopingmarinefinancialsystem,improvingthecapitalformationmechanism,boostingthedevelopmentofmarineeconomy,itisnecessarytobetightlyaroundthreebigadvantageindustriesinJiaxing:portandshippinglogistics,marinepower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seawatertodrivetheindustrialtransformationofJiaxing.

关键词:海洋经济;要素;优势

Keywords:marineeconomy;elements;advantage

中图分类号:p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169-02

0引言

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标志性起点为美国学者杰拉尔德·J·曼贡首次提出海洋经济概念[1],从此,国内外开始从不同视角对海洋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献搜索,发现,国外对海洋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处于低谷,公开数据库可搜集的相关文献不多,比较贴切的有美国CharlesS.C、加拿大RaSCL机构和新西兰非纸张载体文献eB/oL,采用计量方法对海洋经济经济贡献度进行研究。[2]国内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起点大致在1984年前后。[3]从此,国内对本领域的研究几乎没有中断,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海洋经济空间发展状态、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海洋经济与环境互动关系方面。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梳理国内及浙江层面的研究文献,发现:已有研究缺乏对发展海洋经济所必须的科技、资本、区位等要素深层次考量,对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和制约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区域内发展海洋经济的起点应该是基于差异性化战略的,其中区域性要素的属性和质量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内容,包括资本、劳动、技术以及区位等要素的存量、质量和相对优势等。从海洋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也只有具有一定优势,才能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发展嘉兴海洋经济,应该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准确定位,甘做“后勤”,实现差异化发展

从嘉兴海洋经济区位驱动力看,嘉兴发展海洋经济要秉持错位竞争的原则,继续沿着“差异化”发展道路前行,继续将自己定位为“后勤”角色,即杭州、上海的资源“后院”,为他们提供原材料供给保障,为上海、宁波港口提供喂给配套,发展海洋经济区域综合配套产业。这种产业配套发展模式,不是自身大而全的全产业链的配套,也不是完全服务于嘉兴本土块状经济的产业配套,而是构建杭州湾北翼为基地的,与杭州经济体系、上海经济体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配套。简言之,发展模式定位为杭州湾地区的产业配套。以港航物流产业为例,发挥嘉兴所具有的中心区位优势和海河陆联运条件,继续将嘉兴港定位为喂给港、分流港,为上海洋山港和宁波港提供物流服务,采取合作模式,不是竞争模式。这样,通过嘉兴港航物流体系,将临海工业产品输送到苏州、湖州、安徽等地,同时也可以打通这些地区的集装箱运输内河水运业务,充分发挥嘉兴自然要素优势。至于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涉海新兴工业,目前引资的重点在重化工行业,虽有定科技含量,但是并没有利用嘉兴区位和要素优势。所以作者认为,应该将涉海新兴工业定位为已有优势产业的深化发展上,如继续加大秦山核电站的技术优势和扩散效应,大力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也是未来有战略意义的海水淡化产业、海水深度开发产业等,这样既能够为上海、杭州未来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也利于嘉兴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实现发展模式向集约化、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转变,进而带动本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反之,如果不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不错位竞争,随着浙江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大力推进,嘉兴海洋经济将再次陷入全国性重复、同质恶性竞争的之中。

2发挥已有优势要素,打造海洋经济增长极核

打造海洋经济增长极核,主要是要发挥嘉兴要素、区位等优势,并以现有优势产业为依托,着力培育辐射效应明显的海洋产业群。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反映在政策层面就是执行以点带面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4]因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中心”开始,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区域传导,如同日本学者赤松要(akamatsu,1935)的雁行理论,逐级扩撒。也就是说,作为增长极,它首先是一个“点”存在的,这个“点”必须对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能通过引致需求,在时空上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因而增长极具有强大的关联性、辐射性和带动性。所以,作者认为,嘉兴在发展海洋经济时,一定要继续发挥已有优势要素,如土地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区域港航物流优势、产业规模和配套相对合理的优势,并应该高屋建瓴,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朝阳产业为主导,围绕嘉兴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如港航物流产业、海水淡化产业、核能及海洋电力配套产业进行布局。在布局时,需要重新审视现阶段对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港先进制造业两大领域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将招商引资等扶持政策能够围绕这三类产业进行。例如现在着力打造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就需要重新规划,应集中力量着重打造2-3个平台。因为,嘉兴毕竟经济实力有限,资金乃至资本规模有限,同时发展多平台将导致投资分散,不易成功。再如滨海工业区当前引资方向以重化工为主,理论上嘉兴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同时这些工业多为杭州上海外迁产业,污染较重,如果无长远规划,若干年后,嘉兴将面临多年形成的重化工产业外迁的命运。

3确立科技发展观,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科技内涵

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历史看来,各地对海洋科技重视不足,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海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本轮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益。海洋技术是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海洋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对高新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技术的发展水平。整个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主要依靠外延扩大、粗放型,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高。嘉兴也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当前滨海工业区的重大项目中,科技含量高且代表先进技术和未来朝阳产业的项目并不多见。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中,浙江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型,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5]嘉兴海洋经济在浙江排名靠后,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海洋科技投入每增长1%,可促进海洋经济增长0.17%,是劳动力投入要素贡献率的2倍。[6]所以,发展海洋经济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视海洋经济的科技内涵。这就需要鼓励海洋科技创新。鼓励海洋科技创新,首先要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海洋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海洋经济尽快转入科学发展、包容性增长的轨道。其次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一批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最后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7]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为浙江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4构建海洋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护航”海洋经济

为了保障海洋经济的顺利发展,除了产业政策引导之外,需要构建符合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快速集聚海洋产业资本,确保海洋经济供血机制畅通。为此,作者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设立由专家管理、政企共担风险的风险投资机制。对重点项目引入风投机制,或用专项基金提供贴息贷款或给予研发补偿,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因为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在海洋科研等方面,企业预期投资产出不确定的领域,很难引导商业资本进入,主要依赖于财政机制。其次是优化金融体系,主导金融体系变革。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开发信用产品,培育信用市场,改善沿海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环境。同时考虑能否借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模式,建立专业性的嘉兴海洋发展银行,提供本土资金向资本转化平台,促进转化效率,加快涉海类产业资本的形成。当然,在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机制上也需要创新,加快政府对企业项目、信用的信息披露,促进银行与企业、项目的衔接。这样从金融方面全面为嘉兴海洋经济发展护航。

5建立完善涉海人才培养输送机制

最后,由于嘉兴技术要素质量偏低,基础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匮乏。针对这一现实,嘉兴需要进一步重视海洋经济人才建设,不断完善涉海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机制,尽量确保海洋产业对涉海人才的需求。例如政府与嘉兴本地高校合作,成立港航物流专业、海洋工程专业、海洋生物专业等涉海类专业,并持续构建涉海类人才培养体系,并最终形成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多层次人才队伍和由企业专家、科研人员、教授和学者构成的科研梯队,从智力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当然,当务之急是加快高层次如博士、教授和学者等涉海人才的引进,满足涉海产业人才的基本需求。为此,嘉兴可以采取日本1950年代扶持日本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国家委派制”,由政府牵头引进涉海人才,并主要待遇由政府买单,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物质保障。这样,通过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保障人才留得下、企业用得起、人才有作为。当然长远看嘉兴需要依托本土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并完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自我供给机制,保障海洋经济发展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莉.海洋经济概念界定:一个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3-26.

[2]CharlesC.thechaangingoceanandcoastaleconomyoftheunitedstates:abriefingpaperforconferenceparticipants[eB/oL].(2003-10-22).http//:ocean.us/docu-ments/docs/wavescolgan.pdf.

[3]何宏权,程福祜.略论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理论的研究[a].张海峰.中国海洋经济研究2[C].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4]颜鹏飞,孙波.管理世界.经济增长极的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2003.3:36-38.

[5]王泽宇,刘凤朝.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5:42-47.

[6]乔俊果,朱坚真.政府海洋科技投入与海洋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