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十篇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十篇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9:31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57-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兴趣越深厚,越多样化,学习就越为学生所珍重。有人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兴趣=结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抓住了此关键便可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导入激趣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尤为重要,好的导入可以创设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英语教学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在学习身体部位名称(新教材英语第一册(20)时,我打破了书上的顺序,把第3部分Let'ssingasong放在第一部分,以歌促学,以歌带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英语的天地,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习,在歌声中吸收知识。

二、突出“动(act)”、“快(Fast)”、“新(new)”

俗话说,动则活,动则灵,动则成,课堂教学中的“动”主要指人的体态语言(Bodylanguage)。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精妙地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和动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诸多无声的体态语言,将有声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1.通过动作教动物可模仿动物的姿势或模拟动物的叫声,如:rabbit(双手v形放在头上方);snake(手作曲线运动);dog(汪汪)。2.通过动作教动作:swim(双手划动);playbasketball(跳起投篮)。3.手势教学:good(伸出大拇指);standup(手心向上平行上移);sitdown(手心向下轻轻挥动)。“快”既锻炼学生快速反应、快速记忆的能力,具体由游戏反映出来,如抢答、绕口令、读单词比赛、快速单词接龙、语音快速反应等游戏:如:“answermyquestionquickly.whoisnumberl,inRow1?whereistheblackboard?wherearethewindows?whatcanyouseeonthefly?whattimeisitnow?问题一个接一个,连珠炮式地提问,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兴趣大增。

“新”就是经常出新招,变新花样,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使用录音机、幻灯机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直观教具,把教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唤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实物作教具可教单词。如:apple,pear,orange,banana,book,pen,pencil,ruler,blackboard,wall,door等。图片搜集、制作方便,又很形象,替代没有实物的场合,如:sea,bridge,hill,train等可用图片展示。

三、游戏(Games)的巧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有利于初学者扩大词汇量,增长知识。如:在购物一单元中,让学生把教室设计成超市场模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角色可玩,或为售货员,或为顾客,在自然熟悉的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都有收获,极大地使他们感爱到英语的实用性,激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

四、体验成功获得乐趣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8-02

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价值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兴趣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源于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一种强有力的学习内驱力。兴趣可以是学生在没有外界要求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探究世界的原动力。可以说兴趣是流淌在人的血液中的。学习情趣浓厚,学习的意志就强,学习注意力就集中,学习效果就好。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如果没有这一内因,学生的天赋再好,老师的讲解再精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只能是缘木求鱼。因为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内部世界。了解学生的内部世界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激趣策略和方法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好比是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如果不关注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生拉硬拽的话,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之殇。因此在选取教学策略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就是选取那些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媒体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微视频,小音乐,有时还会进行实物展示,表演课本剧,续写课文以及创编故事等。通过一个个的小策略使班内的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都爱上了语文这门课。看到学生在语文课上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画面等都能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的激发是要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只要在语文教学中激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火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都采用特定的激趣方法。

(一)激趣导入

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节课,没有一个精彩的导入环节是不行的。而导入部分的主要功效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导入部分没有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面的教学活动开展一定会比较费力。

由于受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观点的影响,我通常会想方设法在导入部分创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到情境中去。比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一课的时候我就首先引入了友情这个话题,通过这个话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牢牢抓住。再比如《可贵的沉默》一课我也没有直接出示课题以及教学内容,而是用媒体播放了生日快乐歌,因为班内好多学生都有过过生日的经历,孩子们一听这首歌,就觉得亲切,就会兴趣盎然的回想生日的场面。通过将生活情境在导入部分再现的方法是学生感到了语文课堂离自己并不遥远,进而激发了其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设问激趣

前面提到了在课堂导入部分的激趣方法与策略。其实课堂的主要教学环节的激趣活动也是一节好课的评判标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老师一味地让学生读、写。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授,不免会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堂味同嚼蜡,使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全无。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在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尽量退到“旁观者”的位置,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交流。观察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的使用学生语文学习面貌大为改观。

(三)总结仍需激趣

往往一节课结束之际,教师更是认为无关紧要草草收场。课堂结束得太过突兀,一节课激发起的那点学习兴趣戛然而止。笔者在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就在课堂总结环节也想了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小策略。比如我会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更有效果的就是现场创编课本剧。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一环。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导入设计实效性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试金石,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导入需要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充分考虑到新课程标准、数学课本教材、教师、学生四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具有初中数学特点的课堂导入,激发初中生追求新知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优化初中数学导入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起着很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就这一课题谈谈理解和探索。

一、优化课堂导入设计,营造和谐氛围

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智慧源于活动,思维不过是内在化了的活动。在课堂新课导入中教师要在关注知识与学习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观和情感观,从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游戏激情法

游戏是我们青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利用游戏来进行课堂新课导入,能够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受到感染,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游戏,这样就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能够乐于学,轻松地学。

(二)儿歌激情法

儿歌可以引起中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用儿歌激情法导入新课,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体验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二、优化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是培养中学生探索与创新的原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安排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活动,这样既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能为学生学习增添乐趣。

(一)悬念激趣法

设置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不理解而又想解决这一疑问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能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难免会有一些缺乏趣味的教学内容。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教学悬念,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欢乐。

运用悬念激趣新课导入,应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不“悬”,学生就会不思其解,难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太“悬”,学生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也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在设置导入悬念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所设置的悬念,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设问要力求新颖,这样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悬念,从而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二)故事激趣法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开发的阶段,他们年纪还小,见识不多并且不广。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一讲到课外的故事,学生对这些故事特别感兴趣,并且听课的积极性还会特别高。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初中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故事史,有数学家呕心沥血的故事;有数学家求知探索的故事;有数学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导入素材。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加以利用,使之为我们的课堂导入服务。

三、优化课堂导入设计,训练技能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双基”的训练。那么,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如何做到既训练“双基”,又导入新课呢?我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一)复习铺垫法

学生学习,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向复杂这一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在课堂导入时,应该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复习旧知识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逐步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样不仅做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新知识,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心理,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

运用复习铺垫法首先要做到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而连接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准确把握和对学生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其次,复习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巧妙地运用设疑法,并且要突出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造讲解新知识的契机。

(二)练习铺垫法

练习铺垫法导入设计,就是根据新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堂问题,让学生去解答,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为下阶段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究学习。这也是我们探索兴趣教学的主要目的,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才能转变为学生多学、学好,从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兴趣教学是我们解决学生如何对数学产生兴趣,学好数学的有效推进,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多鼓励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做到让课堂妙趣横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数学兴趣教学的意义

数学兴趣教学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内容,从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持久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儿童自身发展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并在课堂有效实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数学兴趣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吸引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中想学、乐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数学思维品质。

二、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

课堂教学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主阵地,让课堂妙趣横生,是我们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保证。数学课要持久、深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手、编写有趣的练习等,从而促进学生乐于学习,有效学习。

(一)导入激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呵护儿童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儿童保持对事物探知的兴趣,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本保障,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就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素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开始就需要激发其对新知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做好课堂的导入,让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新课的导入,我们往往要把学生的时机和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设计开头的导语,吸引学生,让其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部分,我是这样引入的: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不同三角形拿出来,用量角器量一量他们每个角的度数,然后进行汇报。当学生汇报出两个角的时候,老师立即就说出了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时学生就会问:“老师您是怎么知道?”想了解其中的窍门,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课中生趣,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生的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数学课堂要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数学课堂也要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课堂变得有趣、有效。

1.在日常应用中生趣

数学课堂要与日常应用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学生成长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百分比”时,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商品含量的百分数等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解释其含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思考和展示,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有的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钠、钾、锌和铁6种矿物质,包装纸上写明钙的含量为18%,镁为22%,钠为30%,钾为8%,锌为12%,铁为10%,泸州老窖的酒精度是52%,洋河大曲的酒精度38%,王子啤酒的酒精度3.1%。通过了解矿泉水的营养百分比和酒的酒精度,这些有趣的比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能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对数学课堂产生了兴趣,进而也促进了学生实践。

2.在操作活动中生趣

小学生好动,对于操作十分感兴趣,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通过操作简单学习用具或制作学具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候,学生通过动手将圆转化成长方形,即把从圆心向外切割,成无数个扇形,上半圆和下半圆扇形交错合并,就变成一个宽是半径,长是半个圆周长的长方形了,从而认识到圆和长方形的关系,然后联系操作过程,就会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又佳。

(三)练中有趣,培养学习的品质

课堂练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利用练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参与到竞争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要设计新颖、有趣的习题,还要学生通过竞争去学数学等。

1、设计新颖、有趣的习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内容时,为了激励学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环节让学生回答:五年级四班的某位同学,课间由于不小心,把教室的一块玻璃打碎了,请大家帮他想一想,他应该割一块多大的玻璃来补上呢?结果出乎意料,同学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大家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到了怎样解决问题上来。这样的练习设计,取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机制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逐步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积极参与机制,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教学效果才更明显。因此,在数学课堂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打造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例如教学“约数和倍数”结束后,数学老师对学生说:“谁的座号能被5整除?谁的座号是3的倍数?谁的座号有约数2?”当做出正确答案的学生陆续离开教室后,剩余的同学有些慌张,有的同学问老师怎么办。老师说:“你们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这时,一名学生打破了沉闷:“我的座号是11,能被11整除,这样可以下课了。”一会儿,一个声音“1”响起,同学们异口同声:“是啊,大家的座号都是1的倍数!”我带着表扬鼓励的口气说:“这个方法好,你们真棒!”这样的教学活动氛围紧张而又愉悦,激活了学生参与机制,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当中,主动发展,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5

浅析激趣

激趣的意思简单明了,即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单得似乎要陷进同义反复的逻辑中。但是,我们有必要将它说得更具体一些:教师运用某种工具、方法激发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这句话围绕着兴趣展现出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基本关系。

这个关系图标识出的关系给我们点明了本文要讨论的路向。兴趣是一种具有“指向”对象的“意向性”(不是严格概念上的)积极情绪,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方法进行学科整合教学时,学生的兴趣指向是在于教师所教知识本身,还是大多被工具所吸引呢?此为第一问。教师在自己备课或者教学实践中,他对信息技术或者相关方法的依赖程度有多大?此为第二问。如果前两问最大程度上指向是正面的,那么,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其设置的整合切入点会让学生的兴趣保持多长时间呢?

就兴趣来说,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要有兴趣情绪泛起,我们就可以说“有兴趣”;同样,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能够保持持久甚或一生的兴趣,我们也会说“有兴趣”。这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教育来讲,激趣表明了“兴趣”本身是一种潜在情绪,它需要被“激”出来。“激”这个词更容易让我们忽略兴趣在教学意义上的探讨。

在整合课堂中,教师喜欢用信息技术呈现声、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高效、有感染力的整合课堂表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如欢喜、忧伤等情绪一样阴晴不定,而是一直被调动着。对教师来讲,激趣并不是呈点状布置,而是最大程度地接近线形。

激趣点和激趣线

激趣点和激趣线并不是表明教师在整合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目标、方法,而是表明了激趣的成效,即教师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持续的程度和时间。激趣点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相对客观的激趣点,就是激趣效果的短暂性;另一个是教师主观上以为的激趣点。同样,激趣线也有两个层次。激趣点并不是和整合点对应的说辞,激趣线也不和整合线相对应。

下面,我结合我校一位教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一课的过程,对激趣点和激趣线做进一步阐述。

课堂伊始,教师展示课件:播放歌曲《祝你平安》,并用课件展示歌词,让学生初步感悟情绪对人的重要作用。

活动:教师采访学生:“面对众多听课老师,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有的回答“激动”,有的回答“兴奋”,也有的说“高兴”,还有的说“紧张”……

教师适时引导,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快乐就会时时围绕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情绪、了解情绪、驾驭情绪。

设计意图:一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课前,所以,为了让学生尽快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应用多媒体图片、歌曲等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

阐述:在这里,如设计意图表明,歌曲《祝你平安》作为一个激趣点,是为了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教学新内容做了铺垫。这个做法很合理,但是我们有必要继续思考的是,教师在设计中明显是将歌曲作为一个激趣点来看待的(主观激趣点层次),他忽略了激趣后的学生兴趣的绵延性。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如果学生对歌曲《祝你平安》更感兴趣,那么,教师怎么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所教的内容上呢?所以,在整合课堂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激趣并不是简单地声、像的问题,还要慎重地挑选更合适的题材,使切入的激趣内容激发的兴趣更流畅、自然地进入后继教学环节,而不至于另入别处,陷进悖论。

由此得出这么几个注意事项:兴趣总会有一个具体对象,学生的兴趣不是空洞的;学生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绵延力;激趣设置有陷进悖论的可能;教师在进行激趣环节设计时,可以将激趣作为一个设计点来看待,但是必须明白现实的激趣实效会让兴趣呈线形;教师尽量将激趣做整体设计;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整合课堂获得了时空的“自由”,但这个“自由”也是有限度的。

由以上注意事项具体到整合课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兴趣指向,最大程度不被信息技术本身吸引;教师在自己备课或者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自己对信息技术或者相关方法的依赖程度;教师在寻求整合切入点时,选取题材是关键。

还是以这一课为例,我们对激趣线做进一步阐述。

教师展示课件: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和关于冰心谈健康长寿之道的材料。

学生回答思考有关情绪影响健康的谚语、成语,如“喜极伤心、怒极伤肝”、忧极伤肺、恐极伤肾”等。

师生谈论,共同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听故事、讲谚语这一环节再次激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的身心健康与情绪也有着密切关系。

阐述:显然,本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故事及其相关材料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兴趣持续加强的表现。这就是激趣线意识。相对课堂开始歌曲播放的激趣点设置前提,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以故事和材料能激起学生持续的兴趣为前提的。这一环节和上一环节的比较表明,教师是能够区分激趣的实效的,只是他认识得不充分。如果说信息技术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这种改变亦是一种表面的理解,他并没有深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中。对于整合课,激趣就是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激发的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绵延力。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整合课堂中,教师要有激趣点和激趣线意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不意味着依赖信息技术,依赖在于,教师沉溺于丰富材料中对此不加筛选。

一般来讲,有趣的情境会使学生有一种期待感。就这个课例来讲,要激学生对“情绪”二字之趣,并非使学生对视频以及视频中呈现的内容产生兴趣,面对这样一堂课的激趣我们是否还能做如下的假设,让多媒体在展示中起到提供互动的功效。课前,设计几张同一个人在不同情绪下产生的夸张表情的图片,然后用图片处理工具,将这个人的鼻、口和头遮住,只留一个眼睛,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眼睛分析和猜测人的情绪,以此达到互动,分组进行观点的阐述。学生的兴趣直指表情背后的情绪,从而明白情绪足以对人造成影响。这样在连续的几组互动中,不但能够将知识贯穿课堂,又因为游戏涉及心理范畴,同时使学生对于品德课程产生不同的理解。当然,还有更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这里只不过为了对激趣线做更详尽的阐述。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6

【关键词】生本;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G633.6

一、“生本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

生本教学模式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本”。生本课堂就是要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性化课堂。生本课堂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就称不上生本课堂。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合作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在锻炼中得到升华。我在一年以前就开始尝试生本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激发,教学效果明显。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生本课堂教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假如没有学习兴趣的支撑,学生就会厌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就不可能长久的持续下去,进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下滑。因此,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仍然是重要环节。

三、生本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注重德育素材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及相关数学趣事,知道他们在世界数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突出数学的应用和价值。在教学中,组织材料,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数学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纠正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的片面认识,加深了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3.注重数学能力的训练。在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能力训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理解数学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解答应用问题,都要广泛应用逻辑推理的规律,利用各种数学思维方法,它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生本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导”即导入。包括课题、目标的导入,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知识点的有效指导等,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在老师的点拨下学会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少走弯路。

2.“学”就是让学生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流程,必须彰显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让学生悟学习之道,历探究之程,经历像数学家一样去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

3.“练”包括新课堂随练、课后巩固练。设置练习题应遵循“宁精勿杂,宁专勿多”的原则,不搞题海战术。同时,练习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练,对基础差的学生多练一些基础题;对基础好的学生设置一些比较灵活、难度较大的思考题,使每人学有所获,有所进步。

4.“评”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学生自评是一个自我反省,知识再认识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向师生展示、讲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互评是学生相互甄别、相互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师评关键是从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的错误、辅助线的添加及辅助线的添加规律、易犯的错误、一题多解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进行点评,同时别忘了鼓励和表扬学生,因为表扬会使学生变得更聪明。以上每个环节不是孤立的使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镶嵌的,恰当适时的加以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巧用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乐于接受的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分析预设,设置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1.史海拾贝乐知法

大家都知道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预设一些与当天学习数学有关的数学趣事,除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外,也会让学生产生学习这些榜样的动力。同时,学生也会从数学家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不少启迪,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热情。

2.情景创设刺激法

科学证明问题情景对大脑皮层具有很强烈的持续的刺激作用,尤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加深。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

3.教具巧用探究法

巧用教具,除了能向学生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外,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奇妙的效果。如某老师拿着一把剪刀走进教室,同学们不解地望着他,该不是老师今天要检查仪容仪表,哪些同学的头发需要修剪了?当老师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时,大家才知道要学习角的知识了。

4.力争上游激励法

科学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在竞争氛围下的积极参与性远远高出平时,因而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赛,如记法则、定义,默写公式比赛、抢答问题等等比赛方式,会使本来枯燥单调的学习在学生间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热烈、高昂的情绪氛围中得到落实。

总之,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南,以实际操作程序为实践,是教师练功的好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猎取丰富数学知识,塑造健全人格的好途径,也是激发学生w习数学的兴趣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7

一、兴趣是激活教学的手段

兴趣是喜好的情绪。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喜好情绪。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和态度,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的探究新知,开阔视野,激励学生用心钻研、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会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迪思维,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乐学、会学,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之中,跟随教师的思路进入知识的殿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巧妙导入,引发兴趣。好的导入就是成功教学的开始。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先采用播放桂林景色的记录片导入,让学生切身感受的桂林美丽的山水景观,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学生也就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之中。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情境,以“境”引趣。如在教《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如临其境。学生感受到文章中如诗如画的环境,使学生通过文章享受自然界美的熏陶,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巧妙地设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都有一颗好奇心,他们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总想弄清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有疑问时,要因势引导,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如:在讲《花边饺子》一课时,在让学生读课文之前想:花边饺子是什么样?课文会写和花边饺子有关的哪些人、哪些事?妈妈的“花招”是什么?学生带着有趣的问题自然全神贯注地去读课文,收到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就得主动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关键。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真正的把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1、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语言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所学的内容,引导他们自己设立学习目标,确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学习的阵地。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那么他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实现确定的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真知。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探求新知。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让课堂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讨论、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多注意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课的前一天,布置好学生预习,能进行社会实践的要进行实践。比如说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先布置好预习,搜集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上课时让学生讨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样学生亲身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讨论中增长知识,理解文章。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实用。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手段又一次得到更新。多媒体教学将图片、课文、声音、图像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不但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又可以使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有机地融为一体。新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使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8

关键词:引趣激趣活跃课堂气氛

一堂优秀的思想品德课,要求教师授课娓娓动听、似春风化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住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时时处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乐趣呢?

一、巧妙运用社会热点,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心动。

思想品德课引趣困难,激趣不易。可一旦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中尝出滋味,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

兴趣是进入学科学习的首要因素。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兴趣的激起,二是兴趣的保持。激趣是活跃课堂气氛、深入理解内容、保持学习热情、收获教学效益的前提,保持兴趣则是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深入理解内容、保持学习热情的关键,两者互为一体。“课堂是师生心理交流的场所,教师应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元思维,尤其应多激励一些平时被教师遗忘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受,形成师生间良性的、能动的交流。对社会热点的探讨恰能让学生咂摸出思想品德课的味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社会热点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热点,探讨热点问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在热点讨论中学习理论,从理论与实际的比较、分析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别能力,让课堂教学情绪飞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节时,我利用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的录像片导课,画面上道路、房屋被冲跨,财产在洪水中流失,人们因洪水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当镜头最后定格在因失去家园和父母而泪流满面的孩子们身上时,孩子们神情庄重,仿佛感觉到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重任压在自己的肩上,这就为上好这堂课、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课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捉住学生的心理,调动他们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双边互动,尽量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尽量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

1.有意曲解,事半功倍。既对某些词语的意思有意进行歪曲解释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法人”概念时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法人是犯法的人”“法人是有办法的人”等一连串荒缪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定义,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

2.借助案例,使思想品德知识生动,形象。教师要想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讲课一定要富有文采,而巧用案例是增强文采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不善与联系实际,结果使思想品德课缺乏活力,失去应有的吸引力。例如,在讲九年级思品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节法律知识时,就可引用大量的案例来分析论证。如“某校学生甲、乙两人,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的同学丙恐事情闹大,奋刀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乙吃亏,顺手拾起一木板递与乙,乙持木板与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铁钉打中甲的太阳穴,致甲死亡。根据刑法理论分析,乙与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这样,依案说法,既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又使学生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学了有用。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讨论是一种民主的教学形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在执教七年级《自尊自信》一节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到自尊自信的,然后各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讲了许多自己自尊自信的事例。有说自己拾金不昧的,有说自己遇到难题不抄袭独立思考的,有说自己勇于认错改错的,有的同学还自觉说出自己以前为了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没有做到自尊自信。这样,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明白了人应当自尊自信的道理。

4.采取竞赛教学法,激活课堂气氛,增强集体荣誉感。竞赛教学法是指导学生根据板书的结构或自学情况进行教师提问、学生竞答的方法。我要求学生在全面细致的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必答、抢答、辩答等比赛。在比赛中,每个学生的表现不仅体现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代表着小组的总体水平和荣誉。为此,每组同学都专心致志地看书,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生动、活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集体意识,使学生在紧张激烈而愉快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三.运用幽默、智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闪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品德课的感召力、说服力、战斗力都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如在讲授“维护民族团结”时播放孔繁森事迹图片,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叙述了孔繁森平凡而感人的一生,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在讲“祖国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满怀激情的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西北荒漠的研究基地,结婚三十年,夫妻团聚的日子还不到三年。饱含激情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从而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象,在塑造课堂气氛、熏陶学生的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教师的讲授充满浓厚而又热烈的情感,旁征博引,以丰富多变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寓理性于情感之中,就会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熏陶中爱上思想品德课。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爱憎分明的表情、洒脱大方的举止、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通畅流利的语言。

四、抓好课堂结尾,给一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使思想品德课回味无穷。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9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如:造成98年特大洪灾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了什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如何?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思想品德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学习兴趣。

二、巩固学习兴趣

在第一堂课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日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始五分钟,我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发展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02-01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要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同时每一学科学习的难度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应该对数学课堂教学引起重视,学生也应该对数学学习引起重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达到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趣味性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1.提高教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识与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以来人们认识到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在教学方面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数学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十分重要同时又具有较强挑战性的学科,更是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首先要提升教师营造趣味数学课堂的意识与能力。

2.提高高中数学教师营造趣味课堂的意识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提高构建趣味课堂的意识。虽然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却难以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构建趣味课堂的意识不强。为了提升教师构建趣味课堂的意识,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意识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具备了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识,才能将精力投入到构建趣味课堂中去。

3.提高高中数学教师营造趣味课堂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识,还要有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能力,这样才能构建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课堂。然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存在构建趣味课堂的能力不足的情况。例如:有的教师意识到了构架趣味课堂的重要性,也积极的将一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措施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然而由于难以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起来,最终课堂教学的"平静"并没有被打破。

4.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排列组合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讲解。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排列的概念,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花圃的设计等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结合起来,在讲解组合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将组合与打乒乓球时该如何设置比赛次序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化,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高中阶段的数学较之于初中阶段的数学不管是知识点的难度上还是数量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是数学是源自于生活实践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能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的、感兴趣的例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5.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受数学学科性质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课改过程中收到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很多新的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本人积极的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发现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知识的表达,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往用单一的讲解法进行讲解的知识点,现代能够通过不同的讲解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空间几何这一章原本只是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现在通过让学生制作模型、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同时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快乐。

6.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环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的重要影响,但是环境却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而压抑沉闷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心灵窒息,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乐趣。在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有民主与平等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进而才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7.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