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基本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0:36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1

DongFang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南宁530006)

(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usinessSchool,nanning530006,China)

摘要:本文从运筹学课程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运筹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运筹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结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对运筹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abstract:thispaperstartsfrom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urseofoperationsresearch,analyzesitspresentsituationandproblems,systematicallyresearchesandanalyzesthedirectionandideaofteachingreform,combiningtheteachingideaofqualitytraining,putsforwardauniqueviewoninnovationpracticeofoperationsresearchcourseteaching.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改革素质培养

Keywords:operationsresearch;teachingreform;quality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02-02

0引言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的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军事等领域中提出的专门问题;由于这门课程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并可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的定量决策依据,因此成为很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然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运筹学授课存在着理论性太强、灌注式教学等问题,较偏重于数学方法的论证,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印证往往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亟待改进。

1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运筹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规划论、库存论、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等内容[1]。同时,运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具体特点可概括如下:

1.1运筹学理论应用广泛其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部门、工商企业以及各种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不受行业、部门的限制。

1.2运筹学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应用科学它既是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

1.3运筹学是一门技术,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2运筹学教学的实践现状

2.1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2]目前,在我们高等院校中,对于运筹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常常仅限于平铺直叙地讲解课程内容,具体地涉及到理论的数学推理以及解题技巧等方面。虽然讲授过程遵循了系统和严谨的原则,但难免存在讲授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死板,以及缺乏课堂活跃气氛、考试成绩评定不够全面等问题。

2.2教学重点不突出,重理论轻应用由于运筹学课程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等特点,同时执教高校运筹学课程的大多数教师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比较倾向于讲授运筹数学的深奥,热衷于运筹学中数学模型的复杂和数学方法的精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将授课重点放在算题、解题环节上,而忽视了运筹学的原有特色,即运筹学的亮点在于能够解决跨学科的大量实际问题。其实,运筹学课程蕴含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很多的理论知识作为储备,而教学中的学时分配又比较有限,运筹学的教学环节不可能囊括运筹学的所有知识内容。另外,我国高校中当前使用的绝大多数运筹学教材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做法。

2.3教学理念不先进,不能与时俱进当今社会中,各学科的知识领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交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本门课程本身的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科发展的前景与先进理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施教,那么课程本身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2.4教学内容过于理论,缺少互动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和实际调查分析可知,学习过运筹学课程的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都认为课程的难度大、理解不透彻等,遇到了问题无从下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①运筹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涉及内容广泛、其理论背景有很多数学推理等,很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因此学习起来相对吃力;③当前的绝大多数运筹学教育一味地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只是将知识严谨、系统地传授和灌注给学生,而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④教学内容以理论性教学为主,涉及到对实际问题解决比较少,没有勾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爱好。

3运筹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的思路及建议

3.1教学理念的提升运筹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方法理论,更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的应用科学。因此,教学理念不应仅限于技术方法的传授甚至是算题解题方法的灌注,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因此,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应当得到高校及其老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以相关项目为载体,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形式的新型教育模式,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播,不但能够刺激生产、研究的进展,更能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会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3.2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当前的运筹学教材编写内容中大都涵盖了规划论、库存论、图论、决策论、排队论等内容,理论性过强,而各地高校的学生能力相差甚远,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掌握情况适当进行调整,达到教学内容合理的要求。首先是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不同于专科,其更注重于素质培养,教学内容也应据此有所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所需知识结构,由于运筹学课程的复杂性,学生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铺垫,才能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最后是课程内容安排,应当抓住教学重点将知识有效地传承下去。整个运筹学的教学体系层次如下表所示,包括基础类课程、运筹学课程基本理论以及运筹学技术应用实践三部分内容。

3.3课堂讲授艺术的重新定位在运筹学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尤其是像运筹学这样的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因此在讲授艺术上应多采用以启发式引导为主,并适当辅以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讲授方法。而作为运筹学教师,课堂讲授要力求清晰严谨、深入浅出、精辟而深透。

3.4知识内涵的挖掘整合运筹学本身具有一套完整的优化理论,首先可以从现实生活或场合中抽出问题的本质要素以构造数学模型,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的目标有关的解,其次探索求解的结构并导出系统的求解过程,最后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随着现代运筹学知识的不断发展,运筹学的应用可以面向经济、技术、军事、社会、医学、生态和政治等各类复杂系统。因此运筹学的知识内涵应当与社会大系统结合起来,可能会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运筹学的理论和技术等还在不断发展中,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可能不断出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接纳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注重运筹学知识和内涵的潜在发掘和整合。

3.5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运筹学教学理论性较强,若能配以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将会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从我们自身的感受中可以得知,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因此,积极地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进入到实验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内容,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相关知识点,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实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习没有目标、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缺勤率上升,甚至是对任课老师评价较低等问题,通过配合实验教学,则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和亲自动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结合理论学习达到学习的最高兴奋点,这一点可从图1中的兴奋点曲线得到[3]。

3.6考试制度的改进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中运筹学考试制度尚存在某些缺陷[4]:①考试形式单一,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和考卷考试两种形式;②划定考试范围,教师考试前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③考试的题目难度有限,很多教师经常从网站上找来题目以图省事,或者反复使用同一份试卷;④考试题目不够全面,仅从应试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然的,不利于现代运筹学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客观地检查教学和学习成效,不利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自主思考的学习态度。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考试制度的上述不足影响到运筹学本科素质教育的进行。因此,可通过随堂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发言等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

4结论

未来的的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所在,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加速进步以及整个世界的逐步一体化,这些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运筹学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科学,因此,其教学改革自然倍受人们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本科运筹学教育实践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在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工作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素质培养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六个角度进行:①教学理念的提升;②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③课堂讲授艺术的重新定位;④知识内涵的挖掘整合;⑤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⑥考试制度的改进。

总言之,本科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追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素质教育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推进运筹学教学改革,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5]。

参考文献:

[1]戴道明.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150-152.

[2]张伯生.运筹学教学指导思想与方法实践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17-21.

[3]东方.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0,(8):139-140.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2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模型;胜任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也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科研人才主要途径之一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扩大,2001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为39万,到了2010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已增长到140万。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并稳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要求在研究生入学选拔时把好生源质量关,其次在研究生培养上要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入学选拔和科研能力培养,都涉及到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尝试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其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分析。

一、问题调查1: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调查目的

了解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模型,为研究生入学选拔和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二)问卷设计

问卷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在对研究生科研活动内容和过程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研究问卷。通过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分析,并借鉴胜任力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认为,以往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多局限在认知特征、实践特征方面,并不能全面反映科研工作的素质要求,动力特征、自我监控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同样影响着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表现,故我们在编制问卷时将这些因素也考虑在内。

经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并对文、理、工科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了分析,力求编制的测验项目能符合研究生科研活动的真实情况,最终编制了反映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要求的条目共87条。问卷还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对这些能力条目的重要度作评价,重要性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记为1-5分。

(三)调查实施

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12个学科的80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76份。

(四)调查统计结果

1.能力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西方为代表的因素分析法及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活动分析法。[1]这两种方法均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探讨主要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同时也吸收了活动分析法的合理因素,将活动分析引入因素分析过程,以克服西方传统因素分析法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将因素分析建立在现实活动的基础之上。

2.对问卷题项做项目分析(采用了区分度和鉴别指数两项指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删除区分度、鉴别度差和在因子上负荷低的项目共20个,剩下67个项目组成正式问卷。

3.对正式问卷的67个项目做主成分因子分析,正交旋转,最后抽取出8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各因子负荷量均在0.35以上,67个项目共同度介于3.14-6.79之间。67个项目组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在信度上,整个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达到0.95,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75到0.93之间;在内容效度上,问卷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56-0.77之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其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在结构效度上,通过因子分析抽取的8个因素作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维度,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这8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4.14%。

4.根据每一个共同因子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对八个分量表(基本结构要素)分别命名如下: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借鉴Spencer的胜任力结构理论[2],我们对因子分析得到的八个科研能力结构要素作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四个二级特征维度:动力与监控特征、认知特征、创新特征、实践特征,从而形成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二级多维模型。

5.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状况分析

对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重要性程度评价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对不同学科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重要度评价的差异性检验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评价存在着学科差异。在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三个结构要素上,文、理、工科的重要性程度差异显著。在科研创新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工科>理科>文科;在动手操作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工科>理科>文科;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文科>工科>理科。

二、问题调查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

(一)调查目的

在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生科研能力胜任特征及其学科差异情况,为更好地做好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二)问卷设计

研究2采用的调查问卷由研究1问卷修改而成,问卷的主体部分为研究生科研能力胜任特征条目,共67条,内容与研究1正式问卷确定的科研能力条目相同,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采用了研究1确定的八个能力结构维度。评价方式由重要性评定改为胜任情况评定,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对能力条目的胜任情况作评价,胜任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记为1-5分。问卷还包括了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

(三)调查实施

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10个专业的45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37份。

(四)调查统计结果

1.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总体状况

统计表明,研究生八个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胜任度评价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维度上的胜任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以下(m

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学科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科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差异性检验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存在学科差异。在成就欲、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五个能力维度上,文、理、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差异显著。在成就欲维度上,工科、文科的胜任度显著高于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显著高于文、理科研究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胜任度最高,理科研究生次之,文科研究生最低;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上,文科、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显著高于理科研究生。

三、分析讨论

(一)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

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运用理论和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历史或现实的理论及实践问题的能力。研究1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包括八个要素,分别为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属于动力与监控特征,科研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特征。与以往研究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主要包括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能力要素的看法有所不同[3],我们研究发现,体现动力与监控特征的成就欲和自主监控能力,以及体现创新特征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成就欲主要涉及研究志向、专业兴趣、科研态度、探索精神等内容。成就欲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非认知性心理特征,它对科研活动起始动、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索精神是研究生做好学习、研究工作的内部动机,它能给研究生巨大力量,并使其在科研过程中体验愉快和满足。

自主监控能力主要涉及时间管理、过程监控、情绪管理、独立性、意志力等内容。自主监控能力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非认知性心理特征,它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起定向、引导和调节的作用。研究生科研活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同时还需要持之以恒,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克服各种干扰,不断对自己的科研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涉及对研究内容的归纳、迁移、演绎、推理、关系分析等内容。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思维的判定和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正是通过逻辑推理过程获得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对已观察到的事实或已认识到的规律予以说明,对将要发生的事实或规律予以预见和发现。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涉及研究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界定和问题的解决。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综合运用自身知识和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提高科研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

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主要涉及利用各种手段查找资料以及对文献资料的加工处理。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是研究生从已知到未知,有所突破、有所发现的必备条件,在知识大爆炸、电脑和因特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创新能力主要涉及怀疑精神、课题创新、技术创新等内容,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研究生科研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用不同方法研究并解决问题;从不同视角探索解释现象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想象力的丰富性、思路的新颖性及发明才能;善于发现新的用途和新的课题等。这些方面既可作为考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依据,又可作为设计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方案的参考。

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涉及操作仪器、编制程序、绘制图形图表、数据运算、社会调查、课件制作等内容。其基本特征包括:在实际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操作实现的;通常与动手相结合或表现在动手上;为保证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进行,必须善于把动手与动脑、实际操作与智力操作相结合。

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涉及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两方面的内容。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撰写论文、学术报告、评审答辩等都需要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科研活动普遍注重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取得别人的支持与配合,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及其意义

研究1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在文、理、工三科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要素中,认知特征的能力要素(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是最重要的,科研创新能力次之,再之是动力与监控特征的能力要素。研究生科研活动首先是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存在,因此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因素。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维持因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认知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重视发挥研究生自身动力与监控特征的作用,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兴趣和动力。

从学科差异来讲,对工科、理科而言,比较显著的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是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文科而言,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呈现出相对重要性。之所以产生科类差异,是和各科的学科特点分不开的。因此,在考察和培养文、理、工不同科类研究生时,既要考虑到共性,又要照顾到个性。

(三)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

研究2表明,研究生八个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胜任度评价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相对较低。这启示我们,目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水平相对落后,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培养。

在科研创新能力上,目前我国研究生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四个简单”: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历来是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生不会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拟定的研究内容过多过杂,缺乏针对性;有些研究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低,特别是一些工科研究生面对工程实际问题不知如何动手解决等。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上,我国研究生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明确地表述和界定问题;不善于根据问题和现实条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不善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善于评估或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等。

从学科差异来讲,在成就欲维度上,工科、文科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文、理科研究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胜任度最高,理科研究生次之,文科研究生最低;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上,文科、工科研究生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理科研究生。

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存在学科差异,这主要与学科特点、培养要求有关。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受学科的影响较大。工科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过程多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对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好。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且基本都是要通过实验过程才能完成研究任务,故其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比文科类研究生好。文、工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往往要深入社会现实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与人交往、接触社会的机会多,锻炼大,因此其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好。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反映研究生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要素包括八项: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属于动力与监控特征,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属于认知特征,科研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特征,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属于实践特征。除以往揭示的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外,动力与监控特征、科研创新特征在研究生科研活动过程中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文、理、工三科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要素中,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最重要,科研创新能力次之,再之是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因素。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维持因素。

3.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学科差异,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工科、理科具有相对重要性,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对文科具有相对重要性。

4.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相对较低。

5.本研究编制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整份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达到0.95,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75到0.93之间;抽取8个因素作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维度,各公共因素解释了问卷方差总变异的54.14%。本研究问卷根据需要修改后可应用于以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研究中。

(二)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1.创建研究生选拔与培养的科研能力评估体系,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4]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单凭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分数录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研究结果,以研究发现的八个能力要素为重要指标,借鉴美国研究生入学能力倾向测试(GRe)的思想和原理[5],根据心理测量理论[6],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科研活动潜能测试测验及人机测试系统。测验既要包括对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的测试,也要包括对研究兴趣、自我监控、创新能力等非认知特征的考查,测试系统既可用于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选拔,也可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发展的定期评价,从而为研究生的科学选拔和有针对性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先,改变以往研究生培养以课程教材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训练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对于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到共性,又要照顾到个性。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差异,在保证综合开发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科类特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

3.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关键;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激励研究生持续、深入地进行科研实践的保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认知特征能力要素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动力。

4.目前我国研究生在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发展上整体相对滞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这几方面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培养。

参考文献:

[1]莫雷.能力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方法论问题[J].心理学报,1988(3).

[2]Spencer,L.m.(1993).Competenceatwork,Johnwiley&Sons,inc.

[3]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孟万金.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江苏高教,2001(3).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3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科研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考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本身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实习能够获得大量有助于后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学得的东西既真实又具体,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结合的很好机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教育界同仁的重视。马骏(2005)认为考察实习教学方法传统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董志文等(2005)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指出: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并提出了野外实习成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王昕(2007)结合自己长期指导旅游野外实习的经验指出目前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着:目标简单化,任务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实习主体游客化,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的地单一化与高档化,缺乏正确行业引导性;教师保姆化,学生缺乏行业社会体验性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综合考察实习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综合考察实习价值最大化,克服综合考察实习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识到综合考察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切入口,更是检验“野外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研素质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面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建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培养科研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一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于怎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但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并不多见。谷冠鹏等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的环节出发,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旅游专业综合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科研意识就是对旅游管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旅游管理的科学理论指导旅游活动的自觉,是对本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旅游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旅游管理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其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本科生中培养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有助于巩固和补充课内基础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又将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探索期。 

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科研意识,学生在考察实习过程中若不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的“旅游者”。因此,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最佳教学时机。科研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科研态度的培养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其成功的要素是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既是其人生阶段的好时机,也将会对其未来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考察实习,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三学期,是其大学阶段第一次大型的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是学生第一次体验离开教室到旅游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他们处于兴奋与高度好奇的心里状态,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言,培养其科研态度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乐于探索,敢于否定,崇尚质疑,严肃认真,谦虚踏实” 

(三)科研知识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管理科研作为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掌握科研知识方面,既有教育者意识淡漠,也有困于教学环境的影响的问题。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四年难得的获取旅游管理科研知识的机会。

(四)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要掌握旅游管理科研方法论,运用经验总结、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规律。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而言,学生起码应该掌握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基本的旅游科学研究方法。长期的考察实习证明,这些旅游科研方法,在考察实习过程中,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五)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即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本领。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搜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已知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推导、设计方案,并动手得出结论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科研能力的培养: 

1、选题论证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时间长,景点类型多样,实习内容复杂。论文选题是每个学生考察实习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必须在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在具体的实习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或修正自己的选题。 

2、方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研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总体谋划,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 

3、研究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习前必须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对选题目前研究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时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选题研究的质量。 

4、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能力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学生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管理者必须强化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意识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更多地是基于学校与教师层面,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励,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科研教学内容和时间,强化通过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院校管理者要积极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通过综合野外考察实习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到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开阔知识视野,强化能力素质。 

(二)建立针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机构建立上,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成立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活动领导小组,使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可由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院)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组员,科研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工作;院(系)成立科研活动指导小组,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参加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管理上,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课题申报、组织管理、指导检查和实施奖励等制度,指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学研究,确保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在科研基金设立上,应拨专项经费用作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课题并申请基金资助。改变过去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成果展仅仅是旅游相片、旅游纪念品等现象,要把学生基于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完成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实习的重要成果进行展示。 

(三)完善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培养机制 

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目标约束机制上,应构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学生根据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较大权重作为学生的科研学分、并将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的情况及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指导机制上,不仅要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力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按照旅游科研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传授自己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并将指导科研活动折算为教学量,记入教师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4

一、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基础

学科基本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必备基础。高中学生处在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于世界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有着自己的思想并且逐步走向成熟。加强高中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培养,特别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对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学科基本素养,首先,是指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能够正确客观地分析、观察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统一。因此,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是错误的,而矛盾分析法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其次,是学生从事学习和生活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而这种基本知识与能力是长期的、科学的、强化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有效教学和高效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和操纵强化过程的技术。他说:“只要我们安排好一种被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地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第三,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分析、理解事物的程序和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必须把当前所学习内容尽可能地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从而构建知识网络。第四,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自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上述理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对各门学科的素养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不仅顺应了时展的要求,而且利于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学科素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在研究中,我们根据上述学科基本素养特性,提出了下列高中学生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知识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性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性越高,学生实现应用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也就越长久,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学科素养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特点,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联,要制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忌盲目拔高。

2.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原则之一,虽然新课标对学科素养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不可否认学科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和共同的学习规律。因而,在学科素养作业设计中,要与其他学科进行科学的整合,如信息技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等,注重学科间的共同联系与规律揭示,鼓励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3.时代性原则。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适应未来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学科素养作业设计中要密切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创新设计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从而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新课标积极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性的人才。高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学科素养作业设计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具有献身社会、明于事理、敢于担当的精神和素质。

三、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内容和形式

学科基本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它既不是学科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之总和,但它以知识点和能力点为基础,一旦学生具备了学科基本素养,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理解,科学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因此,我们根据学科素养的这一特征,确定了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科的基本性质,将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并分别确定学科素养培养的重点,文科侧重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包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等人文素养作业内容。理科侧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以及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科学探究能力,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科学素养作业内容。根据学习实际需要,精心设计了以下四种类型的作业:

1.文本型作业。文本型作业是指学科学习过程中,以典型题例为载体,体现学科知识、学习习惯、思维方法、学科发展史等科学方法的作业。如,理科的学科意识、科学运算、读图制图、思维方法、空间概念、猜想与创造等,文科的习作、识记、图文转换等。这类作业的设计,主要以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科能力与科学品质为目标。

2.阅读型作业。阅读型作业是指学科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阅读,教师在学科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以后布置的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知识和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学习。其主要作业内容包括两类:一类是教师根据学习需要指定的阅读作业,一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的阅读。如,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科技前沿等。主要以培养学生博览群书、主动阅读的习惯为目标。

3.实践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是指根据学科教学需要进行的活动或操作型作业。作业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独立作业,如实验、制作、竞赛、演讲等;另一种是小组合作或班级合作作业,如调查、采访等。主要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和合作学习为目标。

4.总结型作业。总结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方法并形成文本的作业。包括学科学习方法、考试方法、学习心得等。主要以学会科学学习为目标。

四、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指导的策略

学科基本素养是新课程为21世纪人才培养设计的顶层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积极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指导策略,持之以恒地训练和培养,并且使之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以下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学科基本素养价值的认识。学科素养构成因素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提高学生学科基本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当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建立起来之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某种意义来说,取决于学生学科基本素养的质量和水平;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去认识,加强学科基本素养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根本需要。

2.准确把握学科素养的特征。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因此,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主体性、操作性和目的性的特征。所谓导向性,就是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强调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联;所谓主体性,就是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要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操作性,就是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实施要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并且每个同学都能实施;所谓目的性,就是学基本科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目标指向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3.关注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学科基本素养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体。因此,在学科基本素养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过程,既要重视个性,更要关注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规律。如,解题规律、学习规律、思维规律和实践规律等,让学科知识与能力通过作业形成学科素养。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5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学生;现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此次“大学生基本科学素养调查”采用的是结构型调查问卷,对贵阳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编制过程中,为了编制的严谨性笔者参阅了以往部分的科学教育评价问卷、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及相关的科普类期刊科学素养问卷。问卷内容分为: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技术的评价、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解的三大内容,共39个小题,分别用于测试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对科技利弊的认识、科学信息来源、对高新科技领域的了解、对科技的兴趣态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等的了解。为对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检测题,问卷设计了20个小判断题。为检测学生对高新科技领域、科学技术的评价和科学方法的了解,问卷设计了19道不定项选择题。本次大学生基本科学素养问卷调查在某高校内随机进行,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0份,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96.7%其中男生217人,女生218人。

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1.贵阳学院大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男女生差异不大,且总体在中上水平。如图1,可以看出得分为38分的人数最多,得分集中分布在中上位置。如表1,本次调查中男女生的人数相当,男生的平均分比女生的平均分高1.6分,所以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得分无明显性别差异。

3.调查发现在关于科技基础知识的20道判断题中,学生回答的正确率为80.81%;在检测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时学生回答的得分率为67.49%;72.78%的大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我院大学生的基本科学知识储备情况较好,但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的了解程度还不够高,尤其是师范生的基本科学知识储备情况不符合预期,故总体的情况不容乐观。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对师范生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传授。我们知道师范类的学生是以后一线教师的主要来源,如果师范生们的科学素养不是较高的话,那么势必影响到其自身以后的工作和未来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通过基础科学知识教育,使师范生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原理和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样不仅我们的师范生们的总体素质会得到提高,而且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高校应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发动学科带头人对大学生们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可以邀请校内外各专业的专家学者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学术知识讲座,开设系列科普讲座,举办科技竞赛。通过文理渗透,可以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让文科学生也尽可能接受科学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3.学校应多开展科学知识学习研讨和科技参观活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既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也可以在校外工厂进行。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还可以丰富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使大学生更好的领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真正让大学生们学有所获,增强其社会竞争力,这样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也就会有好的发展。

基金项目:贵阳学院2009年度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904。

参考文献

[1]傅文轩。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的实现途径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2,77-79。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6

〔关键词〕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教学设计;教改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2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147-04

embeddedteachingResearchBasedon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ZhangBilan

(Library,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dthedevelopmentofdomesticandoverseas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statusandtrends.onthisbasis,combinedwithpracticalexperiencein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thispaperdidadetailedresearchonembeddedrealizationapproachofspecializedcourses,curriculumdesign,teachingandresearch,andotherincentives,andproposedtheestablishmentoftheteachingteamandtheimportanceofcarryingouteducationalreformresearch.thesisoninformationliteracyembeddedanalysisanddesignofteaching,intendedtoprovidereferenceof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foruniversitylearning,havingagood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informationliteracy;embeddedteaching;designofteaching;educationalreformresearch

信息素养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图书情报界、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发展至今,构建了许多代表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如Big6信息素养培养模式、馆员与教师协同教学模式、pBL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等[1]。近年来,基于信息共享空间、媒介教育、嵌入式教育的信息素养培育研究逐步形成新的研究热点[2-5]。

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多以讲座培训、文献检索课(或者信息检索课)的形式,由图书馆作为主体单独开展教学,一般为选修课。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学生来源的学科多样性特点,一般只针对共性需求进行培训,比较适应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初期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脱离了实际问题环境,对于想利用信息解决具体专业问题能力,准确地获取、跟踪学科信息进展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说,就呈现很大不足。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强调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并非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而是交织在其内容、体系结构与顺序安排之中”[6]。要解决传统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缺陷,增加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需要将信息素养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共同推进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改革。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借鉴国外经验,把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这,也被学界认为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7]。

1信息素养培育的嵌入式教学途径探寻

信息素养嵌入学科课程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但总体来说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实践和研究的发起主体多为零散的学校或个别老师,较少有基于实践的成熟案例或者嵌入专业课程的方案出现,因此,探寻信息素养培育的嵌入教学途径,无论是对信息素养教育还是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来说,都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的实践研究,将信息素养对专业课程的嵌入式教学分为两个途径:嵌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嵌入专业课程的教改研究。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信息素养教育的嵌入式教学研究oct,2015Vol35no1011嵌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

111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及其本地化

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馆员―教师的协同合作教学模式,按嵌入程度的不同,有学者将其分为以下形式[7-8]:

(1)学科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就是一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馆员根据学科教师和学生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学科导航、资源推荐、专题讲座等。这种模式,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模式,馆员和服务主体关系比较松散。

(2)嵌入教学模式:馆员和教师共同合作,全程参与课程教学结构和内容设计,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12嵌入教学团队的教改研究及实践

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体现在课后与教师、学生的交流和辅导中以及实践者在教学实践过程展开的研究中。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置身于同一研究环境中,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升华理论知识的总结和拓展,形成有指导和推广意义的教学实践方案和案例。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实验研究已经开展6年,从个别学院的高年级本科生逐渐拓展到研究生群体,区别于一般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课》,这种嵌入式教学因课时短,时间安排灵活,针对性强,备受师生好评。目前,主要采取自行预约方式开展,图书馆主要安排有教学和研究经验比较丰富的研究馆员负责,并与学校相关专业教师成立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团队,从2009年以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反馈到教学中,指导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团队一共7人,其中专业课教师3人。图书馆和3名专业课教师联合开展嵌入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根据教学实践,2009年,申报了重庆工商图2选题方法与流程详图

大学教改项目《信息素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实验研究》、2010年成功申报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信息素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实验研究――以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为例》;在此团队已经成果基础上,2011年,在此成功申报重庆市教委项目2项、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转城新市民信息素养及促进模式研究》、2013年成功申报教育部项目《基于观点势场演化的舆情极化预测模型研究》,并出版信息素养专著1部。

2结语

信息素养嵌入式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在课程设计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原则,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建立一个教学研究团队。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对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更能契合教学实际、切合学生需求。这是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同时,与代表性专业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固定教学研究合作,也能使整个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不脱离需求实际,也更能在合作中促进交流分享,让馆员在了解师生需求的同时,教师也更加认识信息素养对教学、对学生职业可迁移能力培养、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必兰,吴诗贤,吴华安,等.城市新市民信息素养问题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02-106.

[2]盛兴军.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10,(3):28-31.

[3]陈维,阮海红.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杂志,2010,(2):148-152.

[4]苏海明.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图苑,2013,(4):54-60.

[5]阮海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优化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102-105.

[6]王朴.为信息素养而合作――来自美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84-88.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7

关键词:科学家;素养;信息素养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演变,在这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科学家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科学家所应该具备的素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走进了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呈现、存储、传输数字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超多了以往任何社会,信息素养成了数字化时代生存的基本素养。对于科学家来说,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素养与信息素养

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如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媒介素养、教师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信息素养等。具体来说什么是素养和信息素养呢?

(一)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平时的自我修养。语出《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意谓马不喂养,不可能上路快跑;士兵平时不训练,不可能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现在多用于指人们通过经常的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所取得的某种收获、成果或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1]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混淆素养和素质的概念,但是素养不完全等同于素质。林萍华在论文《素质、素养与创新》[2]中对素质和素养的概念进行了区分。素养似可定义为:“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视野和底蕴”,它包括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工程素养等等,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对认识过程、思考过程、决策过程起作用。而素质这里特指具体个体的素质,以有别于广义的素质,有些文章给出了定义:“一个自发的行为规范”,并由此可以推知,素质与具体人的行为、行动,亦即其人如何为人、处事相关联。“自发”一词表明,素质是个体已经形成的、稳定的,一般不受思维、不受外在条件所左右的一种存在。一个人某方面的素质很高,但在同一方面的素养则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就是说,素质不好的人可能有很高的素养;素质好的人也有可能素养一般。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修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很大程度是后天习得;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遗传性,与有机体本来的生理特点有关。正是因为素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为科学家提高信息素养,更好地适应社的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基础。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早在1974年就已被提出,当时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指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四个方面。[3]

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更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不仅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而且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括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很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4]一个科学知识丰富的人,不见得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很高的人,具有的科学知识可能一般。

信息素养既可以看作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看作是面对信息的视野和底蕴。信息素养是数字化时代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能力。

二、科学家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成为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家作为推动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特殊人群,掌握着高新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但是信息素养是一项综合能力,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的信息素养都高。

(一)数字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信息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的存储方式呈现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人类生活在真实的现实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两个世界中;人类的感情除了真实的人际间感情外,还有虚拟的网络感情。网络文化的出现现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的内涵。实际货币和虚拟货币同时成为了人类经济行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学校、网络教育的出现,拓宽了传统学校教育的途径,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数字相机、数字录象机、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mp4、mp3等数字化设备正在逐渐走进人类的生活。这一切的变化,构成了数字化时代的特征,迫使人类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

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盲的定义需要重新改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盲下了新定义:文盲就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的人,也就是不会数字化学习的人。[5]数字化时代的文盲,可以理解为没有信息素养或信息素养较低的人。

信息素养是数字化时代的基本素养,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人都需具有信息素养。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领跑者,是人类智慧的代表,更需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

(二)科学研究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是一个创意时代,是一个重视效率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彰显的时代。发明和创造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科学家是畅想这个主旋律的主角。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学家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都无形之中具有了数字化的烙印。信息素养成为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素养,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过程。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科研工具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资源的存储方式数字化,科研过程的模拟化,这诸多的变化促使科学家必需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面临研究课题选择的问题,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课题的提出,往往建立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对大量的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处理,没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难以快速发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可能因此错失重大发现的机会。只有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成功。信息素养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逐步成为影响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普及的需要

科学家在科学技术普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有进行科学普及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并没有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具有较好的文化程度和科技知识也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让我们认识了“苏丹红”。系列事件的曝光,对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敲响了警钟。

我国科学技术的普及除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及相关部门做相关的工作外,科学家也有进行科学普及的责任与义务。科学技术的传播,既包括科学家内部的传播,也包括科学家向广大人类的传播。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传媒途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有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家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必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三、科学家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一)科学家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能力。敏锐的感应能力,即对各种变迁局势作出快速而恰当的反应。这要求科学家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意识到信息的作用,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是否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对于科学家极其重要。

从“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意识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见到过苹果落地,有过洗澡溢水的经历,确没有发现地球引力或浮力原理。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大部分人不具有对信息敏锐的感应能力有重要关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如果不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就可能在试验过程中,失去创新的机会,失去发现研究课题的机会。

(二)科学家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科学家应该具备至少两方面的信息知识,既专业信息知识和其他信息知识。科学家的专业信息知识,即科学家研究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科学家的其他信息知识,即与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相关或具有借鉴意义的信息知识。也就是说,专家除了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较宽的学术视野。如果从狭义上说,信息知识特指信息学的相关理论,例如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传播以及信息工具的使用等知识。信息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可以说,不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中的现代文盲。

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交叉学科彰显的时代。系列学术创新和伟大发明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例如:在教育技术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学建模与数理逻辑等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知识科学基本理论、智能与教育软件、教育系统仿真、隐性知识与知识管理为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交叉领域的研究,尤其需要具有广泛的信息知识和信息工具知识。

(三)科学家的信息能力

科学家的信息能力主要表现在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能力等方面。

科学家应该根据自己研究内容的需要,熟练使用各种科学研究工具。例如:SCi分析工具、定性资料分析工具infoRapid(知识管理与卡片系统)、统计分析软件SpSS、文献管理软件JabRef、质的研究分析软件nvivo、信息检索工具等。有效运用网络传播工具,可以增强科学技术传播的效果,扩大科学技术传播的范围。这些信息工具是科学研究的好助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则是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源。因此科学应该能够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有效地搜集各种所需的信息,能够熟练地运用阅读、讨论、参观、试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掌握网络阅读、网络讨论、网络调查等方法和技巧也是科学家应该必备的能力。获取足够的科研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科学研究的重复性,有利于发现科学前沿研究课题。

在搜集到科学研究所需的大量信息以后,科学家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区别有用信息和干扰信息,发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规律,即对信息的挖掘。某些信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规律,有可能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参考。

科学家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还应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这是科学家将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

科学家除了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纳入自已原有的知识体系,还应该结合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生成有创意的信息。

(四)科学家的信息道德

数字化时代亟需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科学家掌握着最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研究的科学家,如果没有强的信息道德修养,就难免会一时失误,走进信息犯罪的深渊。信息道德是科学家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家融入数字化时代的准则和规范。

提高信息道德是冲浪信息波涛、跟上时代节拍的需要;提高信息道德是抵御信息污染、平安和谐的呼唤;提高信息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提高信息道德是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8]数字化时代亟需科学家提高信息道德修养,这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科学家提高自身价值,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伟大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2115.

[2]林萍华.素质、素养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57-58.

[3]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

[4]信息素养[DB/oL]..2008-12-18.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8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严。高等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结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学研究不但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培养了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中实践运用。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目的。

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加上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学科门类繁多,学时数多,教师“灌输式”教授,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考研的压力下“接受型”学习.,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习惯和创新性意识。除少数真正有兴趣想了解科研整个过程的学生外,多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即是有极大的科研兴趣也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原因而放弃。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业余时问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国外对医学生的培养较重视在本科教育早期就提供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mit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

2.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本科教育主要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和规范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而通过科研训练,教医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的能力,而且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在方法论上对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把至少3个学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的科研训练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3.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项目的执行,但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虽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开放,但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脱节,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的项目学生不愿参加;指导教师和学生花费了时间、精力参与课外学术活动,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承担着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历史重任。医学生还肩负着解决病人疾患、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针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夯实基础,积蓄后备力量。

1.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不是对某些学生的培养,也不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培养,而是对全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科研培养。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需在教学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教师除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主动性,及时介绍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教师课题组科研活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综合性实验活动等。同时,开设基础科研能力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采集和统计数据、撰写科研文章等基本科研技能。学生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良好的学风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9

1.1课题的核心概念 

1.1.1科学素养 

oeCD即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做出这样的解释:利用前沿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力量,从而可以使人类更加客观的理解自然的改变,并处理以自己的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 

1.1.2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科优势。利用化学课程特别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并将科学素养的内容在高中化學课程中进行细化,是利用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1.3化学教学再设计 

是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合理,并且依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宣传手段,利用系统的思想处理遇到的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策划处理方案进行筛选,之后实施方案,依据所得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 

1.2课题界定 

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准确解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学教学再设计科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探寻化学教学再设计实践操作的方法、原则和策略。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校是吴江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我校及兄弟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总结课例诊断的要素、方法、类型和化学教学再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策略。实现:(1)为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3)有助于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并掌握基于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创新性人才。 

3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3.1研究内容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对与生活有关的理化生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研究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从科学素养教育与化学教学再设计的内在关系,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的特征、要求和原则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4研究方法 

4.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2问卷调查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4.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师的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关注课堂实践,关注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筛选与研究采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研究促行动,提高行动效益,加强行动改进。 

4.4经验总结法 

科研的基本素养篇10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科研育人;人文素质;实践

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地方本科院校的各项工作都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但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科研氛围不浓,教师科研水平不高,人才培养质量受到限制;忽视人文教育,学生人文素质较低;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等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科研育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一、科研育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之根本。“育人为本,科研是魂”,育人是高校科研的本质特征,科研育人在高校也是无处不在的。高校科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只有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研究学科专业的最新问题,才能教给学生更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和科研都是大学育人的手段和形式,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科学研究则是大学活力的源泉,高校教师必须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树立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将科研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1]。然而,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育人方式相比,科研育人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全面,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科研育人”只是“研究型大学”才有的“专利”,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科研水平低,不可能做到科研育人,甚至认为根本不需要努力去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十分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其实,科研育人适用于不同类型高校,只是不同高校的服务对象不同,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要求不同而已[2]。地方本科院校既不同于职业院校和中小学,也不同于科研院所,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科研和教学是它的两大主要职能,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将其放在首位,然而,科研对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研可以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地方院校应该重视科研的育人作用[1]。

提倡和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是科研育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虽然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是科研育人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部分重点高校和少数优秀学生,而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和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是不适合的,因而,要根据高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研育人的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和教学都比较薄弱,如果过分强调科研,那么就有可能对本不是很坚实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冲击[2]。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原则,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提供新思想、新素材,为人才培养服务。

二、文化育人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文化育人。其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成材,忽视成人;重视知识性、技能性、工具性,忽视思想、智慧、灵魂的培育。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专业性,忽视通识性;重视知识运用,忽视自由创造;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手段上,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重视他人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3]。重视文化教育,突出文化育人,应该引起地方本科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本文主要讨论加强人文教育,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教育要解决的是“做事”的问题,人文教育要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只有“做事”的科学教育与“做人”人文教育完整地结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地方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实用性”的过度追求造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调,出现了重实用轻人文、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致用[4]。大学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科学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制器,而是要育人。然而,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由,只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许多学生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技能课的训练,轻视和冷落人文课程,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他们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必须彻底改变地方高校中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4]。(2)完善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建立由人文专业课与选修课、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组成的,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5]。(3)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专业课程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同时,专业课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6]。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4]。(5)构建先进的大学文化体系。大学文化包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具有艺术性和育人功能的、富有人文内涵的、以校园景观和校园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及能够体现人文风尚的校训、校风等精神理念的健康高雅的精神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耳濡目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大学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发展的灵魂。(6)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锤炼。由于人文学科对实践能力关注较少、对动手能力要求较低,因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理念与实践相互脱节。然而,人文素质不是封闭的、静止的、纯意念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因此,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将人文素质内化于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锻炼,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外化于行[5]。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只有做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才能使学生既有科学素质、又富有人文精神,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则更多地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7],因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8]。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上岗适应能力和换岗应变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性作用,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特色;必须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地方院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各种专业综合竞赛、社会实践等进行统一设置,构建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课程实验教学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现在的课程实验主要是一些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固定的验证性实验,且不同课程实验之间缺少联系,这种实验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应以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替换验证性实验,另外,整合相关课程实验,并且单独设实验课,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应该由单一课程设计向课程群设计发展,增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学年设计的内容不要求有太大深度,但要有典型性、系统性和先进性[9]。毕业设计应紧密联系生产、联系社会,并尽可能臻于实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应该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而且还可以提供各种专业课程所需的项目。(1)实施企业参与模式,企业既可以参与课程设计,也可以对现有课程提出建议,从而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行业保持高度的同步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2)通过实习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同时,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10]。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通过课外研究性的科学探索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训练是培养其基本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研实践训练计划,如举办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使学生知识来源与能力培养多渠道、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实力、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其办学类型和层次一般定位于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并不排除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科研的育人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高水平科研为支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地方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但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高人文素质、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彭小平,郑建生.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6):45-46.

[2]马海泉,胡秀荣,薛娇.对科教融合的几点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访谈[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10-13.

[3]刘献君.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加强大学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40-43.

[4]陈元福,徐美玲.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8-101.

[5]杨艳秋.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省思[J].教育探索,2013(7):36-39.

[6]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21-27.

[7]严丽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两难问题[J].江苏高教,2013(3):85-87.

[8]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9]仲伟峰,何小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