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实战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4:48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1

但由于历史、制度和实践的各种约束,中国银行业还缺乏战略转型的必要手段,表现在银行在战略制订阶段没有的科学方法确定战略目标,因而不能有准确的战略方向,导致各行战略制订的同质化、空泛化;在没有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分行缺乏足够的指标或缺乏关键指标做为开展工作的依据,致使组织已不在是战略的组织,实际工作中的实施已然不是战略的实施;由于战略制订没依据,战略组织没凭据,因而无法设计出正确有效的战略控制计划,无法将实际的成果与预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战略组织失效、战略控制失据导致战略反馈本身无法进行。即使对工作进行了总结,也是组织内部分散的、孤立的意见的汇总,而非战略反馈。

以国内某银行战略转型的进程为例,该行总行基于资源限制,首先在分行实行集约化改革,组织机构的调整结果是分行权利加大,而此种局面一旦形成,将尾大不掉,总行的战略意图并未真正体现,总行部门的指挥和管理职能及意义弱化,条线管理的结果使支行级风险同步扩大,上升为分行级风险,总行部门被“斩首”,导致失衡,而条线管理局面也不可能真正形成。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战略的制订、实施、监测、反馈,导致银行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战略制订能力缺失,战略组织能力失效、战略控制能力失据、战略反馈能力无法建立。而现代金融分析理论是在传统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以银行的经营原则为指导思想,结合银行业务的特素,依托现代it技术,解决银行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缺失、缺位、缺效的问题。

现代金融分析方法的特征

战略性是现代金融分析重要特征。现代金融分析以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为指导思想,对银行的各个层面和流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为银行的战略制定、战略组织、战略控制、战略监测、战略反馈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为战略由规划到实施、由分散执行到统一领导、由事后指导变为事前指挥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系统性是现代金融分析的另一个特性,现代金融分析是金融与现代it手段互相结合的产物,金融分析和it技术犹如硬币的两面,战略的执行、监测、反馈需要it技术来实现,没有it技术的支持,战略无法从思想变为行动,没有金融分析方法,it技术发挥不了作用。

现代金融分析方法的内容

现代金融分析加强分析力度的整合,在战略制订阶段,在对搜集的情报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现代金融分析做到了对各方面分析的整合,即考虑到了外部的区域分析、行业分析,又考虑到了内部因素的自身分析、同业分析。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考虑银行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做到了部门分析、业务分析。

现代金融分析加强了金融性分析,由于商业经营内容和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特性。所以,现代金融分析理论的核心是从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出发,结合银行各部门的金融特素分析。

现代金融分析充分利用了现代it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表、数据于一体,优势明显,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战略设计、战略监测、战略反馈的方法。同时还促进了战略观念、战略思想的变革。

现代金融分析的应用

现代金融分析方法以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并建立数量化、指标化的体系将“三性”分解到各个部门来考核,全面反映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银行是分部门管理的,每个部门的目标不同,现代金融分析在部门里可以归置为对部门特素的分析。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2

【关键词】金融环境财务战略

一、当前金融环境变迁的趋势

(一)金融管制逐渐被放松

金融管制内容涉及金融业务范围、金融机构活动范围、利率汇率的控制、信贷制度的规定等。近年来,各国互开本国金融市场,允许外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并享受与国内银行同等待遇,而本国银行评估其自身综合能力实现走出去进军国际金融市场,各国金融竞争不断加剧,因此,“业务经营范围扩大”“引进来,走出去”的经营自由策略使得国际金融日趋活跃,同时也大大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二)各国逐渐加强金融联系

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因素是金融参与者国际化,金融市场全球化,两者在国际化进程起着互推互助的作用。在全球化的金融环境下,金融市场交易的全球化包括货币市场交易的全球化、资本市场交易的全球化以及外汇市场交易的全球化、市场类型多样化、市场交易全球化,这使得金融市场参与者不再仅局限于以政府、国有大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活动主体,大企业、投资银行、私人投资者、投资基金等也纷纷加入国H金融市场,积极参与投融资活动,丰富资本流动量,加速资本流动速度。

(三)高科技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

高科技的运用不但提高了金融活动的效率,同时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使得现代金融业不再局限于传统业务的发展,逐渐拓展成向网络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电子金融业务。金融业务的多样化也使得传统的金融数据分析方式已无法满足金融投资者与管理者的需要,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是高科技创新运用的衍生产物,它的出现不仅能为金融信息使用者获取更有效全面的信息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压力,同时也是推动金融创新的积极手段,为创新产品、服务与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源动力。

二、金融环境的变迁对公司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公司的投资、融资、营运资金运用等财务活动必须在金融环境下才能实现,公司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制定、实施和调整财务战略,而在当前金融环境中,利率、汇率、金融机构的稳定性等因素是影响财务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

汇率变动直接影响公司进出口货物的价值和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收益,其变动是受各国经济环境、经济政策主导的经济发展趋势、贸易往来环境等影响。因此,各国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导致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实施财务战略必须要考虑汇率对公司带来的影响。

利率是政府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经济主要手段。提高利率则提高融资成本,影响融资规模,却增加投资收益;反之则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规模,降低投资收益。因此,它与金融现象、金融资产都有着紧密联系,如既影响资金市场短期融资环境又影响资本市场价格变动,在公司制定和选择财务战略时不能忽视利率对它的影响。

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货币贬值,导致公司面对高成本投入的困境,必须进一步提高销售价格,来弥补成本的提高,避免销售利润过度降低。在此环境下,公司资金的供应量收到多方面限制,使得公司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影响公司的财务目标的达成。因此,财务战略的制定必须要考虑通货膨胀可能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有效解决办法。

三、金融环境变迁下有效实施公司财务战略规划的建议

(一)将过去建立在历史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传统财务战略理念转变为由历史数据分析与权变分析相结合的动态财务战略理念

传统的财务战略规划本身主要依据是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未来进行规划,假设未来的环境条件与历史环境条件是一致的,而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条件是出于动态变化中,这就可能导致财务战略实施后的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存在差异。权变观念是指公司在制定财务战略时清楚地分析构成财务战略的关键内容、影响财务战略规划的关键因素以及关键内容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且变化超出可控范围时时,能够及时在原定的财务战略做出相应调整。即在动态的环境下的创新财务战略以达到适应相应的环境。公司利用历史数据形成基础的财务分析对公司财务战略的规划起到很到的指导帮助作用,但公司面临的是不可控制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无法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而权变观念正好是一个没有开始和结束的过程,因此,能够将权变观念与历史数据分析相结合能够在适应各种可变因素的环境下真正实现的财务战略。

(二)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财务、金融和经济等知识的复合面

财务人员复合知识的运用是财务战略规划的关键核心,通过掌握的经济知识为财务战略规划提供了指导方向;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信息安全技术等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可以方便财务人员进行大量数据的分析工作,能够及时的从财务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掌握运用信息安全技术能够保证财务信息安全,避免财务信息外泄等。所以财务人员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是决定公司在变化的金融环境下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公司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财务管理中需将财务人员掌握知识的复合性、熟练度和深度等列入考核范围,有利于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信息的识别能力,保证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才能有效及时的调整运用财务战略,保证财务战略的可持续实施

公司的竞争最终是信息技术、信息量的竞争。提高财务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信息量多则竞争力强,信息量少,不能有效的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等,就会降低自身的竞争水平。金融环境的变化是无法准确预测的,财务人员必须根据历史变迁数据分析结合当前金融环境的现状,或在金融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的第一时刻及时做出合理的判断,调整财务计划保证财务战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艾慧.中国当代同伙膨胀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杨静.基于风险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59-0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其培育和发展需要包括金融、技术、资源和管理等在内的多方面力量的支持。特别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其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必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方式,增强其融资的协同性和针对性,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一、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支持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物质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产业,它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与传统产业比较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高技术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内容是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并非是简单的技术模仿和跟踪,更重要的是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与控制,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扩大领先优势。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追求单个产品、单项技术的高端性,还必须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联盟创新的集成化,促进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及与其他行业、企业的相互协同和密切配合。(2)高投资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种子期、创建期和成长期三个主要阶段。其中创建期和成长期对资金需求量最大。在创建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能源及建筑物等作为支持,以促进样品向商品的转化。而在此阶段,由于产业配套尚未成熟,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高,加上市场开发的高难度性,产业发展的初始成本较高,资金需求量约为种子期的10倍。成长阶段的投资主要是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市场,资金投入是种子时期的100倍左右。(3)高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技术发展、产业规模、商业运作和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其面临着技术、投资、市场、产能过剩、决策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培育和发展是一个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发展时间长和可持续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强有力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支撑,解决其资金需求量大和风险突出的瓶颈问题。这些巨大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本身和政府的支持是无法满足的,而且这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实际上,通过金融创新往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金融创新有利于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融资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壮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既可以筹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可以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构建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加速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践也证明,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需要借助金融市场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以高额的市场回报来激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效果。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和战略任务,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改进服务,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方式,完善信贷政策,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构建风险投资机制,深化科技保险创新等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由于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还必须进一步强化。

(一)金融机构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

在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上,不少金融机构更多的是考虑和担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资性、高风险性和长期性等潜在风险,而对其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准确把握。事实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实现信贷资源战略性配置、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运作模式。正是因为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没有能够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提供其所需要的资金,弱化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效果。

(二)现行金融体制功能发挥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多样化需求

从现实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由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引起的。(1)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系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融资。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来实现,直接融资相对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需求量大、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一个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作为支撑,现行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手段的融资体制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其一,现存银行主要由大型机构主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专业分工不强,面对灵活多样、不断变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其反应较为滞后、针对性不强。其二,银行贷款失衡问题较为突出。银行贷款往往偏向于大型国企、传统产业或房地产行业,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群体所需的股权资本、债务资本明显不足。其三,银行贷款的条件局限弱化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功能。银行给企业贷款往往需要对方能够提供足额的质押、抵押资产,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银行贷款所需要的可用于质押、抵押的资产,其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需求的效果不够理想。(2)有限的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保障力不足。现行的风险投资往往偏重于传统产业,而对技术改造项目、高风险高渗透的技术创新项目以及对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新兴产业项目投资比例较低,加上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信用与绩效评价机制的缺陷,风险投资长期资本来源渠道窄,行业内天使投资、合格机构投资者的稀缺,风险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功能受到限制。(3)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支撑。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规模较小、功能欠缺,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也没有建立起来,其要满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缺乏协同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来保障,而且不同阶段在融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实际上,由于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的差异,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向和能力各不相同,单靠某个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需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链。问题在于,上述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盈利或者投资安全角度的考虑,实行的是各自为政的支持运作模式,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协同合作,弱化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三、创新金融服务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金融机构要提高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

由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不难判断,在未来时期,我国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必将发生巨大变化。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变化,而且还深刻影响银行信贷的投资分布和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在更大程度上为产业布局调整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的引导和支持功能。同样,银行信贷的投放方向和水平、资本市场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布局。正如熊彼特所说的:“银行通过信用、将社会储蓄资金以贷款的形式再分配,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金融机构功能的完善是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应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提高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第一,要正确认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未来时期,金融机构不能再过于专注于对传统产业的信贷和投资,否则其必定增加潜在的风险,而应把握好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要求,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风险,促进资产安全。另一方面,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必将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和新兴产业体系,这将有助于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扩大业务范围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第二,加强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规律的认识。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不高,既有自身功能缺陷、对资金安全的担忧,同时也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规律认识不足的因素。金融机构员工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要主动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政策的学习,把握其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规律,重点了解其不同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增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在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瓶颈和其他金融方难题发挥更大作用。

(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增强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功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水平、政策环境、产业体系完善程度和商业模式决定了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金融需求具有差异性。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层次、多样性和针对性强的金融服务。处于种子期的新兴产业的企业的重点是产品创新,研发费用高,产业配套体系和产业政策尚未完善,产业规模小,企业普遍亏损或盈利能力低,投资风险大。对该阶段的新兴企业金融支持应以加大风险投资为重点,积极推进风险投资机构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基金、信托基金等形式为企业的研发提供融资支持,并推进知识产权融资创新。处于发展期的新兴产业企业,技术研发取得了新突破,部分企业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由原来的产品创新转向与工艺创新并重,商业市场结构和产业政策日益完善,产量需求量和销量增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对这部分企业融资支持的重点应该是创新信贷管理办法,为企业提供更多低风险、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一方面,要增加企业银行信贷的质押、抵押物品品种,可以将经过专业评估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商标、自主知识产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作为向银行信贷的抵押担保依据,解决企业贷款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合作,由信誉高、实力强的担保机构作为担保中小企业信贷的担保主体,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技术成熟,产业链和产业政策完善,商业模式成熟,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企业盈利状况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到企业上市和兼并收购相关企业阶段。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在提高信贷水平的基础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上市、兼并收购其他企业提供更为有力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需求分析

我国金融工程本科专业最早设立于2002年,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该专业。与此同时,一些“985”高校也开始开设金融工程硕士专业,使得我国金融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我国金融工程人才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工程是一个新型的学科,师资力量跟不上,地方高校没有较好地加入人才培养的队伍。下面对我国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人才需求进行了理论分析、现状与趋势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理论分析

(一)劳动价值论古典劳动价值论把劳动看作同质的,在时间长度相等的情况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相同的,因此时间长度是决定价值量的唯一因素,没有对人才价值做出独立分析,从而对人才价值的分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至少说明了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劳动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是市场所需要的。马克思认识到了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缺陷,提出了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从而说明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在价值创造中量的区别。马克思指出了人才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性,但依然没有把知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来对待,而只是作为附属于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因此用来分析当今社会人才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说明了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多,金融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当今的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了服务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人类的价值创造已由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创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这个事实决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也要有相应的转变。同时,在价值创造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创造向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劳动者单位时间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创造的财富是不断增加的。从工业经济社会向服务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变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劳动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变化,人才的作用大大提高。现代社会使服务、知识、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发生了质的飞跃,把它们当作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来对待,而不是劳动力的附属物。而服务、知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必须以人才为载体,或者由人才来提供,因此人才成为现代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和特别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与从事相对简单生产过程的劳动者相区别。据此人们提出了现代劳动价值论。现代劳动价值论认为不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服务劳动、知识劳动、信息劳动等劳动也能创造价值,在相同时间长度内,后者创造的价值很可能比前者多得多。地方高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人才作为掌握大量金融知识和金融工程技术的人才,能够提供金融服务劳动、金融知识劳动和金融信息劳动,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和价值,可以成为金融行业劳动力市场的新宠。

(二)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w・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也可以称为人才资本理论,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贝克尔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的缺陷,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基础,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爱德华・丹尼森对舒尔茨论证的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了修正,将经济增长的余数分解为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和知识进展和应用,从而论证了1929至1957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率。人力资本理论总的来说包括以下核心观点:⑴人力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的另外一种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金融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机构网点数量、存贷款业务规模等金融物质资本和金融产品服务,更重要的是金融知识开发、创新与有效运用,也就是金融人力资本的投入。金融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大学教育和培训。在我国当前高层次的金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金融工程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鉴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在金融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较小,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加入金融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队伍。金融业要现实现代化、国际化、自由化和金融工程化,建立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必须培养本土金融人力资本,离不开的大力推动和贡献,让地方高校逐步参与金融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二、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金融业全球化扩大了金融工程人才需求,强化了人才质量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使得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加快,世界金融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也更加深化。(1)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促进金融机构竞争,竞争的本质在于本土化人才的竞争。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将促进金融机构国际化竞争,这种竞争实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更高层次的金融工程人才的竞争,从而产生对更高层次的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最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和业务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不仅开设大量的分支机构,而且业务和经营规模逐步扩张,需要大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以解决作为外资企业适应投资环境本土化的问题,由此将形成对国内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本土的金融机构需要进行金融创新和拓展新型业务,这些都是金融工程的内容,因此需要大量的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但我们不能简单依靠海外人才的回归和引进,必须立足于本土,进行大量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2)我国金融业的全球化及融入世界金融市场,必然强化人才的质量。在我国金融市场向世界开放的同时,根据wto的互惠原则,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向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开放。一方面,近些年我国金融机构加快了到海外增设分支机构的步伐,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因此需要一批批具有双语能力,熟悉外国法律法规、金融业务并富有管理经验的高素质金融人才。特别是欧美等国的金融业务中利润最为丰厚和发达就是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因此,在海外金融人才需求中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更多一些。另一方面,近些年,为了规避风险的需要,我国一些企事业单位经常参与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利用期货、期权等产品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出现了一些巨亏的案例,因此,我国这些企事业单位急需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才,管理其国际金融工程业务。(3)我国金融业全球风险管理和监管的需要。金融全球化导致金融风险的全球化传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其危害性,各国都需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和监管。一方面,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日益丰富与迅速,金融市场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各类金融风险也随之更为突出复杂,而金融工程最主要功能就是风险管理,所以金融业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需要大量的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另一个方面,按照巴塞尔新协议原则,银行根据自己面临的风险,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加强风险管理。随着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金融的竞争激烈,市场风险随之加剧,在金融业务交叉和运用衍生工具的情况下,控制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对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外,还必须培养相应的金融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监管人才。

(二)我国建设完善的金融体系需要金融工程等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无论从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还是从金融产品和业务都取得长足的进展,而且逐步呈现金融工程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仅需要不断吸纳大量的金融工程等专业的人才,而且提高了金融工程等人才需要的层次。(1)从金融机构体系上看,我国全国及地方金融机构体系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对金融工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银行机构。从规模上讲,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还有大量的中小银行,都在招兵买马,扩大市场占有率;从区域上讲,除了全国性银行,大量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和由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而来的农村村镇银行都在所属区域不断开设分支机构,招收大量的人才。特别一些地方银行,比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增加资本金,扩大规模,并向全国市场发展,也需要招收大量的人才。其次,证券机构。除了传统的证券公司外,现在新兴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QFii机构、QDii机构、投资机构等证券机构都获得了大量发展,需要招聘大量人才。再次,其他金融机构也发展十分迅速,主要有保险机构以及外汇、期货、黄金等交易的中介机构。(2)从金融市场体系上看,金融市场呈现的多层次多元化复杂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了金融工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第一,我国正在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从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到基金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典当市场等都全面快速发展,一个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市场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基本建成。针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格外明显。第二,我国正在发展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将成为金融市场主要发展方向和领域,这种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需要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参与,才可能有更好的效率和效益。再次,我国金融市场变得日益复杂和动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人才才有可能更好对应对金融市场的复杂变化。第三,我国金融市场正在经历技术革命。信息化全面推进,技术带来金融业新的变革,网络银行、低碳银行等金融创新成为全球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工程等专业人才水平和层次的高低,需要更多复合型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3)从金融产品和业务上看,我国金融产品和业务的金融工程化趋势提高了人才需求的层次。随着金融业的金融工程化发展日益明显,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上,金融竞争的焦点已转向金融工程化竞争,即运用金融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技术,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拆分、组合、创新,以特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工具、方案、策略等),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这种发展趋势要求金融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借鉴金融工程管理的思维,将现金融工程方法和技术引入金融实际运作领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程的、信息的方法,及时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此可见金融工程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或者说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思想和技术的运用了。首先,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将其传统产品和业务融入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进行创新,研发了新产品,挖掘了新的业务空间,拓展了新市场,成为银行竞争的焦点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传统存款融入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创造出结构性金融产品,如将传统理财业务与金融工程的思想与技术结合,开发新型理财业务,金融权证、金融期货等理财业务,如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等,这些已成为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而这类业务的开展需要集多种研究、应用能力于一体的金融工程人才;其次,证券业将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应用于风险的管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交易策略的创新等领域,这些都有赖于金融工程人才。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工程学者运用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创造出利率免疫、风险价值VaR(包括其衍生品如CVaR、eS等)、Delta(以及Gamma、theta)中性等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面,金融工程师已开发出许多新的证券产品,如资产证券化产品、证券投资基金、奇异期权、结构化产品等;在交易策略创新方面,金融工程学者和业界已经创造出了套利、套期保值、杠杆投资等的策略,如标的资产与期权的组合策略、差价组合策略、差期组合策略、对角组合策略、混合期权策略等。再次,金融工程是保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保险产品创新的技术和工具。

(三)金融工程理论的广泛应用增大了金融工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金融工程在实际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已经远远超越了金融和财务的领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投融资决策和资金管理、兼并收购、激励机制设计、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1)风险管理。企业综合运用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金融工程工具,应用套利、套期保值等金融工程交易策略,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供应链风险等风险进行管理,取得较好效果。(2)投融资决策和资金管理。人们将金融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投资决策和融资管理,用于解决企业投融资定量分析难题。首先,投资项目可以被视为公司增长的“看涨期权”,期权定价方法为投资决策提供了定量化的方法;其次,为满足融资的特殊需求并降低成本,金融工程师们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浮动债券、息票变化型互换等;最后,随着我国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投融资活动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他们不仅需要有专门的金融人才来进行日常的资金管理,还需要通过金融人才来有效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进行各种投融资决策。(3)兼并收购。人们将金融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兼并收购,用于解决企业的兼并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为解决企业的兼并收购过程中的融资困难,金融工程师们引入了垃圾债券和桥式融资;为解决企业的兼并收购过程中的资产定价难题,金融工程学者引入了实物期权;为解决企业的兼并收购过程中对未来发展趋势看法不一致问题,金融工程师们设计了领子期权得到解决等。(4)激励机制设计。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引入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作为员工薪酬设计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许多非上市公司也相继引入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来激励自己企业的员工。(5)战略管理。人们把金融工程作为一种战略工具而不仅仅是价值评价工具,是企业战略管理这一领域思想的巨大进步。其实,战略可以被视为由一系列的实物期权和学习过程形成,期权定价方法可以用以提高和改进企业在战略投资组合的序列和时机上的决策过程,对创新性战略的形成及其实施具有重要的价值。总之,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建设完善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工程理论与方法在企业的广泛应用都必须有赖于金融工程人才,而且对金融工程人才的质量、层次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需要了地方院校培养大量的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

三、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策

(一)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金融工程硕士人才的“无缝对接”首先,我国地方高校需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加强产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金融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实践性很强,相应的金融工程专业岗位要求毕业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来培养人才,“请进来”主要是指把现在供职于金融工程岗位的高级经理人员请进来讲课,弥补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实践知识上的不足,也指对现在金融工程岗位的工作人员送进高校再学习,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走出去”战略是指地方高校的老师进入企业的金融工程岗位锻炼,帮助企业解决金融工程问题,在帮助企业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金融工程经验水平,也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利用业余时间去企业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进行联合培养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取长补短,节约成本。利用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资源和企业的金融工程软硬件设施和场景场所,共同培养高级金融工程人才。这样不仅可以在金融工程工作实践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还实现“节约型”高级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招生、教学和科研改革,紧跟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步伐首先,高校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对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要主动调整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抓住当前社会对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的契机,扩大招生。其次,高校对金融工程硕士专业新的课程开发与原有课程改革必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加强毕业生在未来金融工程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和从事实际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课程开发和内容安排,要以经济和企业发展对高层次金融工程人才需求为依据,分析高层次岗位群和一般层次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在教学中可以弱化专业的学术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强化技术、技能和应用开发训练,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课程模式。

*本文系2009年度江西省教改课题“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XJG-09-1-4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谭春枝、黄宇:《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供需分析》,《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2]张泽荣:《张泽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5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投资运行机制不健全

1、投资主体构成机制不完善

尤其是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新企业创建和产业成长初期投资活动需求的金融类企业投资主体发育严重不足。以获取财务收益为目标而不追求企业生产经营控制权、风险偏好型的金融类企业投资主体发育不足,也是造成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新兴产业成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合理的投资分工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对投资性质复杂、投资规模大、风险高、回收期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活动,国家迄今没有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企业)、中央和地方的投资范围和投资领域,政府投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活动的“缺位”和“越位”现象十分普遍。

3、投资决策和实施机制不完善

从投资方向选择看,目前采取仍然由少数专家参与的政府单独决策机制,没有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性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的投资决策机制;投资主管部门既没有明确规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投资活动中的政府投资参与方式与实施方式;也没有制定或出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专业化合作、协作和联合投资的政策规定等。

4、投资收益来源和回收机制不健全

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发育程度不足,为先期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活动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类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企业回购、资产转让、ipo上市等投资退出和效益回报的渠道和途径不畅。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所具有部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益性补偿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现有的补偿标准、补偿程度和补偿水平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

5、投资风险防控机制相对滞后

从宏观上看,国家相关部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风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活动对全社会投资、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展相关风险评估,并制定高效、健全的投资风险应对措施。从微观上看,各类投资主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生产经营风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不足,现有投资风险分散和转移的渠道有限。

(二)融资机制不完善

1、股权融资机制发育不充分

为金融类企业投资主体的股权融资渠道不畅,尽管目前政策已经允许社保基金、社会保险资金开展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活动,但对此仍然给予严格的比例限制;对私募股权投资国家迄今没有明确的规范政策;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不足,国内主板、中小板乃至创业板市场对企业ipo融资门槛设置过高,致使大量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活动的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ipo进行股权融资。

2、债权融资机制存在较大缺陷

商业银行信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现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贷款评审制度均是针对传统产业或处在成熟阶段的产业制定的,很难满足目前正处在成长初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融资需求;国家对新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也没有采取特殊的激励政策;信托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债权融资方式在实践中受到诸多限制,发展不充分,很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债权融资提供有效支持。

3、政策性融资机制存在着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的问题

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且缺乏稳定持续增长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支持,现有政策性金融规模很小,很难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

(三)政府调控监管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1、投融资引导机制不健全

国家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分行业的发展规划迄今尚未完全制定出台,以此为依据引导全社会投融资活动的中长期投融资规划、相关产业政策目前还处在研究探讨之中;投资者和融资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应包含哪些行业、进入这些行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投资(市场)准入标准是什么、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投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等模糊不清。

2、投资激励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细则迄今尚未出台,相关激励优惠政策在实践层面很难付诸操作。从目前已提出的相关激励优惠政策看,在激励优惠程度和范围上仍然超出当前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激励程度远远不够。

3、投资监管有待继续完善和健全

政府没有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活动特点建立具有特殊性、针对性监管体制和机制。由于相关统计信息和行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投资准入标准严重缺乏,监管部门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二、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主体构成机制

要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投资主体构成机制的新需求,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类企业投资主体,明确规范和引导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展。

2、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特性,完善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分工机制

首先要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公益性程度,理顺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分工;其次要按照收益范围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分工;再次要按照产品的技术经济特征,合理引导大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合理分工,提高投资效率和投资效益。

3、积极探索建立各类投资主体之间投资合作协作机制

要积极探讨政企投资合作机制,构建政府与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投资和投入的新机制;努力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国内民间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参与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尽快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共同投资的新格局和新机制。引导企业之间建立投资合作与协作机制,鼓励企业之间采取合资、合作、联营等联合投资方式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经营活动,减少企业分散投资和盲目重复建设。

4、健全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决策和实施运作机制

健全完善从宏观到微观的投资决策机制,抓紧构建吸收更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乃至社会公众参与的、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投资决策新机制。完善投资活动实施机制,积极探讨政府投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的投资运作方式,强化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将投资活动工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5、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收益回收和风险防控机制

要继续完善企业回购、资产转让、企业上市等投资效益回收机制,健全完善企业经营效益分红、折旧补偿、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投资效益来源和回收机制,为不同阶段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效益回收渠道。

6、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监测,积极探讨建立健全专门针对高风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活动的投资收益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和政府采购制度等,切实转移企业投融资风险。

(二)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体系和融资机制

1、健全股权融资机制

逐步放开直至取消金融机构进行股权直接投资的限制,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活动。要加快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鼓励国内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企业上市融资采取“绿色通道”制度,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加快上市进度;加强目前正在试点的“新三板”市场建设。加快国内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企业采取技术交易、股权转让、企业并购等融资活动提供场所和渠道。

2、完善债权融资机制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现有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组合债、短期融资债等债券融资渠道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企业债券融资实施倾斜政策。逐步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展的银行信贷融资机制,积极探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探讨采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技术股权质押融资以及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提供信贷支持。要积极发展租赁融资、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等新型项目融资方式,为战略性新兴投资提供融资支持等。

3、探讨构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分工协作机制

积极探讨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同阶段构建不同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分工合作方式,在技术研发、新企业创建和成长初期,重点鼓励发展包括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股权融资机制,债权融资应重点发展低成本的企业债券融资和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或技术股权质押贷款等银行信贷融资方式。在企业快速成长和扩张阶段,鼓励企业采取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并重的融资机制,在债权融资方面,鼓励企业采取商业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以及信托、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债权方式融资;在股权融资方面,则鼓励通过建立追求稳定收益的产业投资基金、ipo上市、资产转让、并购等股权让渡方式融资。

4、健全完善包括各类财政性资金在内的政策性融资机制

积极探讨建立确保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投入稳定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预算内资金(投资)投入要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挂钩,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与国家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财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支出纳入年度预算范围,确保引导基金投入规模相对稳定。借鉴铁路、民航、水利等行业建立专项建设基金的经验,探讨建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展的专项建设基金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政府采购规模和采购力度。继续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引导国家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正在推进商业化转型的国家开发银行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支持力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积极探讨实施“软贷款”制度,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

5、健全完善企业内源融资机制

要引导和鼓励处于创建期和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企业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尽可能多地将经营利润和留存收益用于企业再投资活动;鼓励各行业企业实施对生产设备“加速折旧”措施,争取尽可能多的折旧资金用于企业再投资。引导和规范企业运用应收账款、票据贴现、资产典当和企业之间商业信用的融资行为,多方拓展企业内源融资渠道和途径。

(三)切实改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调控监管机制

1、完善政府投融资调控机制

不断完善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活动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机制,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总体规划和分行业的投融资规划,尽快制定出台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积极探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准入机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相关统计制度建设,为各类投融资活动提供信息引导。2、健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活动的激励机制要对国家已经明确提出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积极探讨建立企业增加投资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直接抵扣企业所得税制度、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制度,积极推进相关税制改革,努力降低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投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上市”、“绿色债券”、“绿色担保”制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源和外源融资支持。

3、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监管机制建设

积极探讨建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活动提供特殊便利条件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发行、企业上市融资相关管理制度,对企业投融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积极探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领域进行政府监管模式改革试点,切实提升政府投融资监管效率和水平。

(四)努力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

1、积极推进和深化战略性产业领域的相关配套改革

继续推动核电、航空航天、节能环保、通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垄断行业改革,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开展国内外合资合作,为国内民间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创造基础条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能源、创新药物以及新材料等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积极推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投入;以企业为主导,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挑战机遇

前言: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改变了整个金融格局,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自身辐射特点,发展B2B、B2C等多元化商业模式,使得人们原本生活及工作方式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信息网络化、服务智能化成为新时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色。而传统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此形势下寻求到发展机遇,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诸多挑战成为其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金融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为传统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所谓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的,该模式将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作为核心,进行金融交易等活动,具有狭义与广义两层含义,前者是将传统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开展互联网业务;后者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创新的各类新业务[1]。就本质层面上来看,是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延伸,也是金融领域改革的具体表现。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较多,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借贷业务、众筹等,且在互联网技术广泛推广下,新型金融模式普及范围越来越广。

阿里巴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典型代表形式之一,在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时至今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且金融产品类型较多,例如:阿里巴巴服务覆盖了贷款、担保、保险等全流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金融领域的一场改革和创新。

二、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传统金融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需要清晰地了解自身面临的挑战,并抓住有利机遇,为金融领域获得更多机遇。

(一)挑战

第一、金融交易平台呈现多元趋势,为互联网理财、融资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吸引了大量社会中下群体的青睐,不仅如此,在信息时代下,国家采取税收等政策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优惠机会,促使民间资本逐渐参与到新型金融趋势当中,在满足企业发展的同时,直接突破了原有金融格局,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无疑阻碍了传统金融的发展。

第二,越来越方便的第三方结算平台的应用,促使支付、理财业务在传统金融中愈发独立,个人资金流呈现分散化状态,并朝着互联网金融倾斜,直接影响传统金融中间业务的收益,且就当前形势来看,这种趋势发展态势良好[2]。对此可以预见传统金融产业将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的风险,对传统金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2月底,我国已有223加企业获取许可证,许可证发放后,银联、支付宝及财付通等企业陆续上线,图1为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率市场化大势所趋,这一举动给予了存款利率调整更多自由空间。传统模式下,利差收益在银行总收益中占70%以上,而股份制银行等推出了“存款一浮到顶”的措施,吸引了大批中小散户,直接对传统银行利差盈利模式构成了极大的影响,资金分流情况已然成为事实[3]。

第四,预计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国务院将明年的经济增速也设定在6~7%,可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究其根本是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问题,而传统金融不良贷款数量的增加,使得传统金融发展困难重重。

第五,基于我国国情特殊性来看,传统金融领域员工收入较高,但是服务质量却不尽人意,长期积压下来的心理失衡在民众心中爆发,而此时互联网金融将此作为契机迅速发展,侧重与用户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增强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给传统金融重重一击[4]。在相关调查中能够发现就客户满意度方面,新型股份制银行得到了客户的肯定,并在传导效应下,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总而言之,外部环境作为传统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旦发生变化,势必会对金融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明确自身面临的挑战能够帮助传统金融准确定位。

(二)机遇

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渗透,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传统金融同样如此。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传统业务朝着网络化、数据化等方向发展,能够通过pC固定终端等开展业务。其中银行推出各类app软件功能日渐完善,能够帮助人们办理在线申请、审批等业务,加之3G、4G等网络的应用,为金融领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新形势下,资金交流日渐频繁,人们闲散资金越来越多,为基金、信托及证券等带来了机遇,人们开始尝试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不仅如此,国家加大对金融领域的关注力度,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采取制度等手段,鼓励传统金融产品创新,然后借助银行这一渠道获得经济利益,综合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发展机遇。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传统金融内部股份制改革日渐深化,并放弃了传统工作模式,促使银行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5]。就政策角度来说,传统金融可以借助政策优势,落实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以此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诸多挑战。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发展机遇。

三、基于新形势,传统金融发展策略

相比较来看,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在规模等方面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但是要想走向成熟,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而此时传统金融领域可以借助自身成熟的机制与体系,抓住机遇壮大自身,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金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自身传统优势业务的网络化建设,有效解决实体网点覆盖面狭窄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传统业务转型能够巩固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满足基层消费者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吸引更多边缘消费群体,与此同时,维护银行品牌形象,提升信誉度[6]。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银行作为传统金融的领军机构,需要打开思路,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并将该理念渗透至每位员工思想当中,整合人才创新力量,逐渐构建新型、综合、且立体化的服务体系,进而打造符合时展的管理新模式。并将风险管理体系纳入其中,综合线上线下评价机制,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二)发挥资金优势

金融多元化形势下,传统金融要凭借自身深厚的资金、技术优势,结合外部环境状况,加快改革进程,建立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并引进大量专业、高素质人才,加大对人才培养力度,发挥团队合力,实现对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从中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为各个部分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以此来提高服务针对性,培养客户忠诚度[7]。如利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客户消费习惯等,同时,构建客户体验指数机制,通过系统性、事前系统对客户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客户体验式交易,增强客户满意度。

同时还要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金融超市、电子商务等,通过对客户交易记录的云技术处理,探索一条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型道路。并在国家战略部署下,顺应时展趋势,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转型。

(三)重视合作

传统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仍然按照传统规章和程序操作,工作效率及质量并不高,且浪费客户时间,引起客户不满情绪,使得客户市场逐渐缩小,而新兴互联网金融作为对传统金融的变革,将繁琐的金融业务流程融入到网络及软件当中,客户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增强客户体验。因此,面对金融市场发展新形势,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必要,传统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用户交易信息的监督和控制,实现企业信用情况的全面评估和判断,减少不良贷款风险的发生[8]。为了提高评估真实性,还可以借助传统银行完善的企业或者个人信用审查系统进行系统性评估,以有效避免资本市场的运行风险。多数互联网金融主要开展小额金融业务,有效兼顾资金安全性与客户体验双方面目标。而传统银行在客户体验等方面存在滞后性,将二者结合,能够有效突破双方瓶颈约束,能够实现二者共赢目标。

(四)精简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受到客户欢迎和接受,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自身具有便捷性及大众性。因此,传统金融发展中,应深层次挖掘客户需求,立足于金融市场需求,发挥网络信息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针对性、个性化需求。另外在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还应对原本繁琐的业务流程进行精简处理,节省客户业务办理时间,如小额信贷发放流程等,缩短业务流程,稳固原有客户群体的同时,开发潜在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互联网平台自身拥有的宣传作用,商业银行可以与之建立合作关系,逐渐构建并完善网络营销渠道,通过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当客户提出一个需求时,要及时帮助其想到后续需求,增强客户满意度,并积极配合品牌营销策略,培养客户忠诚度。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

21世纪,人力资源已然成为各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金融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招聘员工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使得银行内部员工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少复合型人才[9]。因此,商业银行要适当调整人才招聘条件,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关注力度,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结合银行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方案,侧重对金融、技术及营销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对网络程序方面知识的学习,提升技术人才话语权的同时,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创新更多金融产品,规避金融产品同质化弊端,为提升商业银行参与金融领域竞争实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对机遇与挑战的分析,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当前所处地位,并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传统金融作为金融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在新形势下,传统金融更要明确自身职责,树立新型经营理念,加快自身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积极应对来自外部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同时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创新金融产品,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J].统计与管理,2014,(01):59.

[2]王行健.浅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挑战[J].金融经济,2014,(06):9-10.

[3]钱琳.化挑战为机遇――浅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新发展[J].现代金融,2014,(06):17-18.

[4]赵骞.不断前进才能永不言败――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15.

[5]井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影响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118-121.

[6]王启道.论传统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的应对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4,(26):16-17.

[7]任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6):153.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战略定位;产品创新;生态圈;大数据;人才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趋于明晰,互联网金融业态逐步成熟,该行业将逐步朝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生态化、专业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邮政金融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邮政金融应积极把握自身优势,有效应对不足,通过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促进经营转型升级。

1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机遇

1.1.1推动传统金融运营模式创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持续深化,传统金融业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手机银行、直销银行、虚拟银行等新型运营模式成为银行同业着力拓展的方向。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运营模式不再依赖物理网点和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手机、电脑、邮件和电话等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享受更便捷、更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1.1.2拓宽传统金融业务领域互联网金融可通过丰富服务场景、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加快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拓宽综合金融服务领域。一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金融服务一体化。如工商银行融e购、建设银行善融商务等,实现了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结合。二是拓宽普惠金融服务市场,提升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服务能力。如平安集团陆金所通过网络贷款模式,为广大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投融资服务。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加速推动了传统金融业积极布局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市场。1.1.3提升传统金融服务效率互联网金融不仅有效降低传统金融机构运营成本,更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持续推进金融机构传统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高效便捷在线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有助于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数据加强客户行为分析和数据挖掘,开展精准营销与主动推送,将电子银行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网络营销服务平台。1.1.4促进传统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可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针对贷款额度小、信息对称、适合标准化的信贷需求,实现线上自动操作、业务自动处理、风险精准监控的标准化运营。如工商银行近期研发了法人客户网上信贷新产品,设计客户精准营销和系统自动审批模型,目前网络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同时,互联网金融还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如当前各家银行相继推出与货币基金挂钩的互联网理财产品。1.1.5提升传统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有助于改变传统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专家经验、财务报表和抵押的模式,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风险管控工具,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基于客户信息流、资金流和数据流,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整合客户资产负债、交易支付、流动性状况、纳税和信用记录等,对客户行为进行全方位评价,计算动态违约概率和损失率,提高贷款决策可靠性和贷后管理效率。

1.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提出的挑战

1.2.1削弱传统金融支付中介功能近年来,互联网支付平台快速崛起,在交易金额和交易量方面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竞争态势,金融机构在支付领域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交易金额虽低于传统银行业,但交易笔数已超过银行业,且交易金额与交易笔数呈较快增长态势。根据《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395.6亿笔,金额达2494.5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亿笔,金额达99.3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9.53%和100.65%.1.2.2抢占传统金融信贷业务市场互联网金融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客户信息,解决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压缩人工、渠道、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逐步抢占传统金融机构信贷市场。目前,互联网金融凭借贷款审批效率高、放款速度快、产品多样化等独特优势,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强劲的竞争对手。同时,受电子商务、第三方消费金融机构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也受到较大冲击。1.2.3分流传统金融负债业务互联网金融支付性存款账户以低门槛、随意支取、社交场景化等优势,吸引了大量长尾客户的零散资金。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兼具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和活期存款的支取便利性,给传统金融机构存款业务带来较大冲击,造成银行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此外,互联网理财在分流传统金融机构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的同时,部分又以高付息成本的协议存款形式回流至银行体系内,增加了银行负债成本,抬高了客户对资金的收益预期。1.2.4挤压传统金融业务收入互联网金融通过提供更便捷、更低价的网络支付和结算服务,显著分流了银行的手续费收入以及在账户内沉淀资金的利差收入。2016年上半年,四大行平均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6.67个百分点。同时,互联网金融凭借低门槛的便捷服务,也抢占了商业银行理财、基金和保险等业务收入。此外,金融科技不断降低资产管理成本,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咨询业务。如智能化理财网站只收取0.15%~0.35%的管理费用,明显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理财顾问约1%的收费比例。1.2.5降低传统金融客户粘性互联网金融营销与服务方式更贴合大众需求,其多样化、个性化、便捷性的特点,增强了用户粘性,割裂了传统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互动。如微信支付凭借强大的社交平台,借助财付通支付牌照的功能,推出理财、红包、生活缴费等产品,同时打造C2C微商平台,目前支付用户约4亿人,已超过建设银行3.41亿人的客户规模。同时,互联网金融客户定位更为广泛,目标客户群包括传统银行重视程度较低的低端消费群体,吸引了大量长尾群体,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积聚造成了冲击。1.2.6弱化传统金融物理渠道互联网金融突破时间与地域的局限,通过全天候的服务模式,让消费者在任何时点都可享受金融服务,对实体网点产生了替代作用。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5年银行业务离柜率平均为77.6%,较2014年高出近10个百分点,反映了银行业务去柜台化趋势。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效率高于传统营业网点。据统计,传统银行放款速度一般为7~30天,网贷平台放款速度一般为1~20天。此外,成本压力也进一步削弱了物理渠道的发展动力。

2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不足

2.1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2.1.1邮政金融具备强大的集团综合优势邮政集团业务范围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物流、电子商务等,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有效契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场景需要。依托邮政集团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先天优势,整合邮务、金融和速递物流三大板块资源,有助于实现资源互补和降低交易成本,建立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的邮政金融新生态。同时,邮政集团各板块已积累大量的交易数据,数据共享将会为邮政金融的互联网化提供强大的支撑。2.1.2邮政金融具备强大的客户规模优势邮政金融通过自营+模式,依托强大的物理渠道,服务半径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城乡地区,积累了海量的客户数据。截至2016年末,邮政金融共有5.22亿个人客户,建立了明显的品牌规模优势,其中开通电子银行渠道的客户达1.85亿户,手机银行客户突破1.33亿户,坚实的客户基础为邮政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1.3邮政金融具备显著的支付结算和资金优势邮政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已具备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特别是县级机构都已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化设备、网络设施逐步普及,能够快速适应支付结算电子化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确立线上支付结算市场主体的地位。截至2016年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7.29亿元,同比增长15.56%,为邮政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4邮政金融具备良好的内控及风险管理能力近年来,邮政金融秉承稳健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内控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居银行同业领先水平。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不良率为0.87%,仅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拨备覆盖率达271.69%,高于大型金融机构平均水平;同时,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强化资本约束,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为线下产品线上推广提供了良好的风险控制保障措施。2.1.5邮政金融积累了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近年来,邮政金融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积极开展金融互联网化的探索,组织重点业务条线转型发展,推出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2014年,邮储银行建立了互联网金融创新实验室,完善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体制机制。围绕移动金融、智慧网点和互联网信贷三个方向开展产品创新,积极推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目前,已开发上线商乐贷、掌柜贷、车秒贷、邮享贷和邮薪贷等系列互联网信贷产品。

2.2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不足

2.2.1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定位有待明晰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基本形成、战略举措陆续推出,并普遍将互联网金融上升为全行性核心发展战略。如农业银行明确提出要规划形成三大平台(金融服务、社交生活和电子商务)和五大产品线(网络支付、网络融资、投资理财、信息服务、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格局。总体来看,邮政金融尚未确立全面系统、板块间有效联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宏观性与全局性的战略指引有待加强。2.2.2客户群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较低邮政金融的中老年客户和县及县以下地区客户较多,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的推进。据统计,邮储银行40岁以上的中老年客户占比达50.8%,其中开通网上银行并激活的客户占所有中老年客户的比例较低。同时,有67%的客户位于县及县以下地区,其中开通网上银行并激活的客户占比较低。中老年客户、县及县以下地区客户占据重要地位,其对电子银行接受程度低,直接影响了邮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潜力。2.2.3机制流程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完善互联网金融客户具有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产品服务效率要求较高。当前,邮政金融内部机制流程比较注重制衡和控制,管理环节的流程往往灵活性不足。产品创新从产生创意到产品落地,内部沟通成本较高,流程较慢。同时,传统创新模式也会制约创新成效。现有产品创新思路多是基于资金流而设计,未直接介入客户的交易行为,更多的是被动满足客户需求,导致产品创新离市场和客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2.2.4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圈尚未形成当前,大型金融机构均积极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各自的金融生态闭环,形成一个涵盖完整金融产业链的综合化、一体化和全功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如工商银行构筑起以融e购、融e联、融e行和网络融资中心为主体,贯通金融、电子商务、通信和社交生活的一体化微生态圈。目前,邮政金融互联网生态体系尚未建立,更多地依赖电子银行的渠道作用,缺乏显著特色,不能引起客户和市场的关注。2.2.5信息科技和人才支撑有待加强信息科技和人力资源是决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邮政金融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撑还有待加强。如在数据架构方面,大数据尚未全部整合,且共享度有限,平台不统一,不能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在研发能力方面,信息技术外包的依赖和集中度较高,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人才队伍方面,缺乏科技和业务兼顾的复合型人才。

3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

3.1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

制定完善邮政金融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金融之力,深化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推进邮政金融改革发展和经营转型升级。制定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明确邮政金融互联网业务发展方向和客群定位,采取分阶段、逐步推进的实施模式,积极把握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

3.2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

积极构建邮政金融互联网生态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产品等技术,围绕客户衣、食、住、行、娱、医、金融等行为需求,整合邮政集团与邮储银行资源,联合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战略合作企业,构建覆盖支付、信贷、理财、基金、保险的综合金融体系,打造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加强邮银统筹协调发展,创新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速递物流、邮政分销、国际小包等业务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邮政普惠金融发展格局。

3.3优化互联网金融创新机制

建立灵活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机制,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全面推进产品创新工作。建立专职产品创新管理组织,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机制,统筹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的联动合作,加快创新业务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速度快、潜在风险大、后续完善频率高等特点,建立完善快速补偿、试错纠正和风险容忍的机制。

3.4加快大数据整合分析应用

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统一数据标准体系,提升基础数据录入质量,丰富大数据分析技术工具和产品,完善大数据应用的基础环境和技术能力。加强与互联网公司、通信运营商、政府等外部机构的数据合作,进一步扩充大数据覆盖范围和数据量。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分析,深入挖掘用户数据信息,对客户进行精细化分类与精准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3.5完善互联网金融渠道建设

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渠道的互联网化,打造智能化、全天候和立体化的金融服务网络。开展实体网点的智能化升级,加快轻型网点建设,增加远程视频柜员机、自助发卡机等智能化交易设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移动运营商等的跨界合作,打造融合金融服务、消费、娱乐等场景的移动金融生态圈。推出o2o金融服务新模式,布局推广直销银行,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3.6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组织保障

搭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组织架构,实现传统金融组织构架与网络金融组织构架的有机结合。针对互联网金融战略任务,建立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专门机构,整合优势资源聚焦目标领域进行专项攻关。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信息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扩充总量、改善结构,培养懂技术和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展研究委员会.“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银行业——转型、创新与发展.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2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管理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及经济结构转型的约束,同时还受到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促进了价值转移及方式转变,并带来了战略变革、产业升级等一系列问题。战略是协调企业和环境关系的系统,企业环境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提出变革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一、财务战略管理概述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企业为了与总体竞争战略相适应筹集资本,在企业内部展开管理的方略,企业财务战略实际上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战略管理理论的具体应用。因为资金的流动情况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且在资金均衡上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保护企业资金的均衡,同时保证资金的有效流动。

(二)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

财务战略本身具备整体性、长远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同时出于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对象的考虑,财务管理又存在属于自己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1、风险性

因为企业财务环境变化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这无疑为企业制定战略带来了困难,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财务战略制定过程中的风险性也大大增加。在适应不确定的理财环境方面,企业财务战略需要依靠财务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判断力,因此,科学的企业财务战略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支持性

企业经营战略在现代企业理财实务中体现了一系列的职能性战略,例如企业营销战略、人才储备战略以及企业财务战略等。企业经营战略和财务不仅可以为制定其他职能战略提供整体规划的指引,同时还能为企业整体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还能推动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及实现。

3、动态性

在企业财务战略中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同时在制定财务战略时需要对长期的规划进行考虑。制定企业战略的基础在于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研究和评价,按照相同的道理来看,企业财务战略是通过资金运行分析才得以制定的,一旦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其财务战略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二、我国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分析

我国施工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分析可以从其优势和劣势两方面来分析。

(一)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优势

第一,人力资源优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各项基础工程建设,为此,专门针对施工管理方面人才进行了大力的培养,此外,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第二,管理优势。施工企业经过多年来的自我摸索以及对国外先进管理经营模式的学习,目前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已经非常强。第三,技术优势。因为我国非常重视基础工程施工建设,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针对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和研究,此外,加上施工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使得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很多施工企业都拥有相对较强的施工技术。

(二)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劣势

我国施工企业在战略管理上的劣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首先,缺乏风险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市场环境,这种情况下多数施工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风险,因为风险意识的缺乏,面对这些市场变化没有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施工企业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中。其次,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开始重视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投入,但是却忽视了财务管理,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因此财务惯例的控制得不到加强。

三、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

概括性来说,施工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应进一步明确财务战略目标,然后对施工企业财务战略进行选择,注意从经济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等角度对扩张型、稳健型还是防御型财务战略中进行合理选择。

(一)企业投资战略

企业投资战略是按照企业总体的经营战略要求,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针对企业相关投资活动展开的全局性谋划,利用企业投资资金,对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投资效果。具体来说,国家的经济形势、企业自大小、经济政策等因素均对企业投资战略产生了影响,企业在战略决策时应对以上因素加以考虑和分析。在企业战略选择过程中,应针对企业的自身能力、资源以及投资环境展开透彻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确定。目前广大施工企业在投资战略中开始使用一些先进模式和策略,例如ppp模式,这种公司合营模式以期全过程经营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模式下,部分政府责任利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将其转移给企业,然后企业和政府共同构建起共同体的利益关系,这种模式中政府的财政负担相对轻一些,企业等社会主义的投资风险大大减小,目前这种投资战略模式已经被很多施工企业所使用。

(二)企业融资战略

施工企业要想实现企业融资成本的最低化以及融资风险的最小化等战略目标,就要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政府财政税收、筹集资本等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首先,施工企业可以在多种融资渠道中选择内部积累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具有保密性好、融资阻力小等优点,可以为企业保留大量的资金优势。企业如果选择外部融资的方式,可以对银行贷款、租赁融资等方式进行选择,这是因为银行贷款和租赁两种方式本身具有企业融资成本低、弹性大等特点。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施工企业,可以考虑选择发行有价债券的融资方式,首先发行一般有价债券,然后发行一些复合型债券,例如转换债券等。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开始实施一些先进的融资战略,例如集团授信、债券融资和企业集团的资金池管理等,其中集团授信是指商业银行为非金融机构用户提供的资金,具体来说包括贷款、票据融资以及贸易融资等形式;债券融资是企业利用借钱的方式来融资,企业通过债券得到的资金要承担其利息,还要偿还本金,这种方式主要在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短缺问题上;而资金池管理是跨国公司与国际银行共同开发一种资金管理模式,具体业务包括集团成员企业日间透支、成员企业之间委托贷款等方面。

(三)企业收益分配战略

资金投放的目的在于为企业获得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各项经营项目活动中。施工企业收益分配战略主要是指用战略的严管对企业净利润留存和分配之间的比例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进行保证,收益分配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分配社会剩余产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资本收益的管理以及股利分配等相关政策等。制定收益分配战略必须以投资与筹资战略为依据,从而为企业提供整体的战略服务,企业不仅要满足产品质量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对企业扩展型发展战略进行支持。在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股利分配战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核心问题在于具体分配与留利的比例,施工企业股利政策的选择会受到投资机会、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按照预测现金流量对财务战略进行制定。从企业战略扩张的角度来看,施工财务战略管理应对企业内部财务资源展开优化整合,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在资金上对其进行保证,形成产品差异化投资战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竞争机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完善的、合理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企业各项具体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彭智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基于资金投放视角下的可行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1

[2]曾祥记,沈君玉.论新形势下交通企业集团的财务战略[J].交通财会,2010.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9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绿色管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各国积极的经济政策刺激下,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即全球正在进入“后危机时代”。此次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冲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和动荡不安,产品外销受阻,国内需求不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中小企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这个后危机时代把握机遇,转危机为转机,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

1.1全球金融格局改变与金融监管体系加强

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下降,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全球金融重心正在从西半球偏向东半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监管。人们感受到了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与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1]。2010年G20峰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表示将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币值低估国转移6%以上。其中,中国的份额将从3.72%升至6.3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1.2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危机是由于科技创新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推动力而引发的。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由1857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由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现在,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目前,全球经济都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研究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必须的选择。

1.3环保问题空前严重,低碳经济渐成时尚

在金融危机下,各国正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正成为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方向。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各国正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一场以开发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欧盟已计划启动“绿色汽车”、“低能耗建筑”、“未来工厂”三大行动,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计划让新能源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驱动力;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尤其是能源和环境技术开发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2]。

2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行绿色管理,走低碳之路

后金融危机要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小企业如何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此次机遇,完成自身的凤凰涅槃,是管理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化危机为转机,重新在市场上获得发展,离不开“绿色管理”。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各个环节着手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系统的实施绿色管理,首先要构建绿色管理体系,即绿色企业文化、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再循环和绿色管理评价体系[3]。

2.1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前提,也是绿色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具有绿色意识,企业才有可能实施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开发、设计等,需要研发人员的绿色价值观发挥作用。

2.2绿色生产

这里的生产是广义上的生产,指产品从设计到产出的整个过程。本文认为,绿色生产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包装三部分内容。

①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就是进行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将环保意识加入到产品设计中。

②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指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制造过程的全面监控,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型措施。

③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就是按照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最小化的原则,对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2.3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即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过程中,都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包括收集绿色信息、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树立绿色形象等。同时广告的绿色效应非常重要,它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又加深人们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观念[4]。

2.4绿色再循环

绿色再循环就是将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加以充分有效地循环再利用,从而最小化地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企业可设立绿色处理部门,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和拆卸处理等工作,然后将拆卸后的零部件重复使用,或者处理后再投入使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5绿色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管理体系实施成功与否,要从企业内外部效益来看,内部效益指企业的经济效益,外部效益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指标来测量,以检验绿色管理系统实施的效果。

绿色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绿色企业文化,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规定了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是绿色管理的中心工作,绿色再循环对企业实现绿色经济起到辅助作用,绿色管理的效益评价提供了衡量绿色管理效果的标准。

3如何建立企业绿色管理体系

我国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进行管理监督和政策引导。企业构建高效绿色管理体系,固然离不开企业外部的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规制,然而从根本上还要靠企业的自觉行动,从企业战略和战术层面确保绿色管理体系的运行[5]。

从企业战略层来讲,企业要以绿色战略为指导。绿色战略是构建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的灵魂。绿色战略的制定要求企业进行使命和目标的重构以及战略重构。企业要制定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经营效益相统一的使命和目标,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战略决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摒弃“环境保护不经济”的成见。其次,将环境意识强化到企业的决策部门,分别制定公司层绿色战略目标和职能层绿色战略目标,包括研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战略,全面绿色发展战略。

战术层面上,企业需要从产品的采购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入手完善绿色管理,根据上述绿色战略所制定的目标,认真完成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首先,绿色研发要求利用新型能源和材料,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开发低耗高效的绿色产品。第二,绿色生产要求企业选取低能耗低污染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以绿色产品为目标。第三,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到营销过程当中,从市场调查到售后服务,都以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出发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四,绿色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使用及分配全过程中,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融入,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协调。第五,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招聘、激励、员工关系等各个环节遵循绿色理念,关心员工的需求、成长与发展,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4结语

金融危机过后,资源能源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对象,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次变革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模式地转变,走“绿色”之路,实施绿色管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阮兢青,陈文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机会和生存发展策略研究[J].集体经济.2010.4:40-42页.

[2]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09.9:4-7页.

[3]丘尔卫.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研究.黑龙江工程大学[D].2006.46-47页.

金融工程实战术篇10

关键词:商业方法专利;金融创新;中国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22-03

引言

“商业方法专利”(Bmp:Businessmethodpatent),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对商业方法授予的专利权,是指将商业活动的一般经营、管理规则与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相结合申请的专利。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所编写的《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中将商业方法专利定义为:商业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是指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成商业方法为主题的发明专利申请。笔者认为,可专利化的商业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商业方法”主要存在于商业领域,与贸易活动有关,而不是一种装置;其次,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必须是与计算机软硬件有关,即“技术性”是商业方法可专利化的先决条件;再次,作为专利的商业方法应该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些是获得专利权的必备要素。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使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正在成为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商业方法创新日益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流,金融机构不断应用it技术,改变传统的业务手段和程序,实现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银行商业方法已经涉及到了金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金融业务的管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销售,以及金融创新等主要金融活动,并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与有形资产一起构成银行资产。而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无疑将会给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的保护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律途径,可以使积极置身于创新的金融机构通过专利手段来保护自己的金融创新成果,保持和提高在所处行业的地位,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基本趋势分析

(一)数量分析

本文的分析对象是中资银行在国内申请商业方法专利的情况(数据来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本文所统计的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包括《国际专利分类表(ipC)》第八版中的G06Q下的、所有向中国提出的或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专利国际申请。G06Q为专门用于作为专利的商业方法申请的小类,其内容为“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登陆“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银行”,并在主分类号中输入“G06Q”,通过检索可知截至2012年3月20日,可以查询到292件商业方法类专利,包含273件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38项专利由外资银行申请。

从表1可见,随着网络经济与电子银行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各种商业方法大量涌现,有关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也在迅速增加。2004年以来,各家银行(主要是中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量得到显著增长。2003年以前专利申请者均为外资银行,如1996年花旗银行的“集成全方位服务的客户银行系统及开启账户的系统和方法”,申请范围涵盖电子货币系统、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方法等领域。这反映了外资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对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商业方法专利战略的重视。为推动中资银行对科技与法律的重视,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金融系统科技成果登记办法(暂行)》(2002)、《关于银行业科技成果鉴定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003)及《银行科技发展奖管理办法》(2004)。在政策环境下,中资银行自2004年以来逐渐加大了在专利开发、管理和经营方面的投入,专利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申请专利总量上来看,排名在前两位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98项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80项。

(二)主要内容分析

商业方法专利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传统的商业方法通常被认为是“智力活动的规则或方法”而不受专利法保护,对于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而言,商业方法构成了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不是纯粹的商业方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商业思想、商业运行模式、计算机软硬件的集合体。通过检索可知,最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申请商业方法专利从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银行的“软件”上,大多结合了现代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如电子货币、电子支付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客户远程访问控制技术、金融交易数据管理技术等,这些“软件”基础设施技术使现代银行业具备了网络化、智能化、高效等特征。

(三)授权情况分析

从授权数量上来看,商业方法类专利的授权存在较大难度,在292件商业方法类专利中,有30项被授权,31项被驳回,其他处于在审状态,获得专利权的比例仅为10%。根据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第1款的规定,只有当请求保护的发明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时,才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或者说才具备可专利性。因此,商业方法类专利只有满足解决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手段、达到技术效果的技术三要素,方可获得授权。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没有任何关联的单纯商业方法或利用常规手段实现的商业方法,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构成技术方案,或方法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客观上已经解决,均不能成为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二、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细分分析

(一)电子支付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电子渠道发展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新兴支付模式大量涌现,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并将带动整个金融服务业发生巨大变革。在这一大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银行卡与支付技术,支付业务模式由以网点为主导的零售方式逐步向统一的多渠道整合方式转变,网络金融、移动金融服务的地位快速提升。典型的商业方法专利有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基于手机银行的手机缴费方法及系统”(申请号:Cn200710117652.3)、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银行支付系统、支付方法及自助终端”(申请号:Cn200910092901.7)、中国农业银行的“自助金融交易系统和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1025843B)等,这些专利的申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即更加注重新型支付终端与支付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注重服务渠道的整合以求达到联网通用的效果,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现代金融服务水平。

(二)信息安全技术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引入,新型的服务模式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如客户身份被盗用、客户信息泄露、应用系统漏洞和信息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等技术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成为保障金融服务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大力推进金融技术创新的同时,商业银行也更加重视技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这一点在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数量上有所体现。在检索到的292项商业方法专利中,有53项与安全技术相关,52项为中资银行所申请,仅1项为外资银行申请,其中7项获得授权。专利数量从2004年开始,基本呈增多趋势。其中典型的专利项如,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辅助实现USBKey安全性的装置”(申请号:Cn200920222765.4)、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通过指纹进行身份认证的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及认证方法”(申请号:Cn200410070026.X)、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个人网上银行多证书系统”(申请号:Cn200920170042.4)等,均已获得授权。安全技术主要集中在资金交易的身份认证技术、网络传输加密,以及涉及到客户身份信息与资金信息的敏感数据保护等领域。

通过检索得知,尽管商业银行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一些基础技术核心专利掌握在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手中,如身份认证技术、芯片安全技术等。典型的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了92项商业方法专利,内容覆盖手机安全、支付、物联网的设置、RFiD标签的分发、访问、通信等硬件终端的管理、使用和配置等方面。在这方面,商业银行要注重与个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研发出新的、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安全防范策略。

(三)数据分析及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正常运行的常规工作,商业银行的价值和收益直接体现在对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上。尤其是随着业务创新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趋于多样化,防范的困难日益加大,风险管理将贯穿业务创新的全过程。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风险的内容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相应地,风险控制技术包含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等,其主要特点在于,利用工程化的思维和数学建模技术,在传统信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风险计量模型,风险分析方法从定性转变为定量。

在风险管理工具与技术方面,中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应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构建科学的风险量化框架以及先进的量化模型,根据银行自身实际,以历史数据库为基础对模型的形式与参数进行改造,构造适用于国情和行情的模型体系,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模式由以往的静态、滞后控制向动态、实时管理的重大转变。其中典型的商业方法专利包含: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系统”(申请号:Cn201120015050.9,公开号:Cn202075785U)、“一种进行利率风险监控的久期数据计量系统”(申请号:Cn201020160847.3,公开号:Cn201607771U)、“一种实现操作风险监控的多表查找方法”(申请号:Cn200710119837.8、公开号:Cn101093511)、“一种银行委托资产风险实时监控系统”(申请号:Cn201020169052.9,公开号:Cn201732398U),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及其方法”(申请号:Cn201010272295.X)等。

三、中国商业银行商业方法战略分析

(一)战略制定

科学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应密切监控、收集当今银行业金融创新最新发展及变化趋势,以商业方法的开发、引入、渗透为核心,在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本行的总体战略,制定出商业方法保护乃至知识产权保护的长远发展战略,使商业银行的研发与创新工作有的放矢,创造出在技术上拥有自主产权、领先于对手的产品,形成并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实施

1.加强技术创新,突出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性”是判断商业方法专利能否获得授权的先决条件。专利所保护的是一种技术方案或者技术构思,具体而言,它必须是属于技术领域,具有技术性质,能够解决某个技术问题,并且必须具有技术特征。中国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的角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和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努力提高专利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整合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使散落在各分支机构的技术力量形成合力。在技术开发上,要保持传统专利品种上的既有优势,大力开发核心金融产品专利,着重加强对电子货币、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风险管理等技术领域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并在立足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探索新的创新模式。

2.加强专利检索,减少侵权风险。专利往往代表了最先进的技术以及研发动向,银行最容易发生专利侵权责任的地方在于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如果在新产品或新技术上线之后才发现有人提出专利诉求,则银行或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或更新原始的技术方案,损失较大。对中国商业银行而言,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制度与流程,申请何种专利要根据金融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价值因素来确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金融服务业的行情来确定申请时机。因此,在创新项目立项之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对可能涉及到的已有专利技术、行业解决方案进行检索、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一方面可以及时地掌握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发现并消除潜在的侵权隐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最新的行业技术动向,指导研发。

3.加强境外的专利保护。由于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中国专利申请仅在中国内地范围内有效,中资银行的中国专利只能对其他机构在中国开展业务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其他国家不产生效力。就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而言,国内中资银行想进入国际市场,拓展国际业务,如果在相关国家遭遇和涉及到外国银行所拥有专利权的相关金融产品,同样也会处于上述尴尬境地:要么不得使用,要么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使用费。这无疑也会增加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削弱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于本行或其他银行可能在境外使用的专利技术,应在国外提出申请,使专利保护的地域范围更加完善。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专利保护的地域范围,另一方面一旦外资银行提出专利诉讼,中资银行也可基于其国外专利提出反诉或达成专利交叉许可,从而减小损失的发生。

4.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商业方法的创新、商业方法专利的管理、商业方法专利的实施和商业方法保护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因此,商业银行在建立专门知识产权机构的同时,应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加速培养出一批既懂银行业务知识又懂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高素质人才。要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构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金融创新的研发能力,如制定一套鼓励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明确银行和开发者关于智力成果的归属和利益分配方案,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产权。未来中国银行市场竞争会日益激烈,应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同时,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开发拥有自主专利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知识产权项目,鼓励科技和业务创新人员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其产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通过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品化,带动知识经济的发展,从而获得巨大利益,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

(三)战略评估

中国商业银行商业方法保护战略必须具有有效性。商业银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必须掌握行业内、外部科技、法律、金融创新的动态信息,将商业方法保护战略纳入其目标管理体系,定期地进行有效性评估,对战略不合适的部分及时做出调整。评估策略可以考察商业银行在战略实施以来的经营成果,包括权益报酬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并比照同时期内整个行业发展情况,判断战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良,陈晓红.外资银行的新“圈地运动”——金融产品的专利壁垒[J].中国城市金融,2004,(3).

[2]彭夯.从“花旗专利”谈银行“商业方法”保护[J].中国市场,2003,(2).

[3]张平.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美、日、欧三方专利审查之比较[J].知识产权,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