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6:39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政课改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的科学表述,也是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担负着让广大的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任。可以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承担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对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内容,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的健康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思政课又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面对当前东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激荡,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改革和探索,进而有效地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的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就成为我们进行思政课教学与改革的重点。

二、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较新办学模式,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一百多所独立学院大大弥补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独立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的工作中担负了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那么独立学院的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如何,独立学院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传播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主渠道作用,这就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目前,独立学院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都开设了思政课的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受独立学院公办民助办学方式的特殊性,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独立学院相关领导的主观的办学思路以及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与国家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应有的重视

思政课相比较能给学生带来实际“利益”的专业课,很多学校从领导到学生都把把思政课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领导缺乏对思政课的重视,就难以保证思政课运行的经费投入,比如在教师的教学津贴上,不能同专业课和其他基础课一视同仁,在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投入上,也难以有专门的经费投入;担任思政课的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缺乏认同,或者说,尽管认同,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难以有静心在思政课程中投入很多精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探讨,同时,由于独立学院从事思政课的教师相比较一本二本的教师而言,以兼职为主,有本校的辅导员,也有依托母体的师资,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思政课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有其优点所在,比如辅导员担任思政教师,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结合工作实际使理论和实际融为一体,但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就很难保证教师在思政课中教学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很难保证教师根据形势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从学生来看,由于对思政课缺乏足够重视,难以在学习中去投入很多的精力。同时受到考试这个无形指挥棒的影响,要么考前背一背,也能得高分,要么由于部分学校思政课考试方式灵活,学生难以掌握考试规律,学生认为只要考试灵活发挥就够了,这样的学习态度自然影响到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来分析思政课的教学现状

目前独立学院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指定教材,和一本二本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也由于独立学院依托母体教育资源,担任一本二本思政课的教师同时承担了独立学院的教学任务,这就使得教学内容上,没有一套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内容。比如,相比于一本二本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更活跃,更灵活,认识问题更直观,理性思考可能缺少一些,那么,使用一本二本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上又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适当地调整,教学的内容难免和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在教学方式上,一本二本学生由于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静下心来听课,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比较浮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上传统的满堂灌可能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从身边的案例去分析善恶美丑,从而逐渐的形成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一套正确的方法。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考核大多采取卷面考核的形式,而这种考核方式与思政课对人才软实力的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是有差距的,这就使得有些学生对思政课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受到上课以考试为目的中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难免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的现象。

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思政课都被安排了三个、四个班的合班上,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去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能通过个别同学的观点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可能使得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同时,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限制,很多独立学院的思政课上课的门槛比较低,尤其是辅导员担任思政课,由于辅导员事情比较多,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教学内容、去钻研教学方法,有时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备课,更多的凭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去授课,这就与思政课对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能力产生了矛盾,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

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

基于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与国家对于高校思政课应当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和差异,新形势下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让思政课的教学入脑、入心,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主渠道功能,进而为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和认同

任何主流价值理念要得到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必须借助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思政课育人主渠道功能的发挥,同样离不开一套有效的机制保障。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不仅仅靠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养,是否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否有团结协作、持之以恒的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些都成为现在企业在用人上考量的新标准。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应该看到这个导向并以此为契机,以思政课教学为抓手,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要加大经费投入,购置相关的设备及教学资源,增订相关的刊物;增加思政课的课题专项投入,让教师能把思政课的教学作为一门专业去深入探讨,去钻研;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要把站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高度去看待思政课承担的重任;作为学生,要重视用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政课中学会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善于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

(二)提高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人力资源保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统一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践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作为思政课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知识,掌握国家形势,关心时政,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和拓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科研意识与能力,探索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有益的课程。作为学校管理部门,也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队伍管理机制,通过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惩手段以及改革相关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平台和课题研究机制,通过培训、进修、专项课题资助等方式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唯有此,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而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更好地传播、发扬、充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教师在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既要有课堂内的教学,又要有课堂外的实践。课堂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归纳法,启发式,研究式,学生分组备课授课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去思考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自己学业、人生的重要引领作用。比如:情境教育模式,可以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典型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案例教育模式,可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的价值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自我甄别,从而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内化;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实现教育目标;比较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达到使学生在比较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课堂外,通过让学生分组去调研社会问题,分组去讲课,分组去讨论,分组去深入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上,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

思政课的教学如果仅仅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仅仅局限于教材,那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思政课的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方法。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主动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思政课的理论得到了最有效的转化。

(四)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必要改革

如果按照传统的思政课的考核评估体系,无疑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考核体系,当然这样的考核难度很大,但是可以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如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一样,只要做了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可以加分,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导向。还可以采取不要纯粹根据课本内容考核常识性的问题,而是更多的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谈对问题的看法。计分方式也可以随之有所改变,采取优良中差这样的计分方式,分数可以根据几个部分综合考核得出,比如,课堂表现,课后表现,考试成绩,操行等等。相信这样一套考核体系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任何一项改革都存在着困难,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让思政课有效地发挥育人主渠道的功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培养中,用先进的文化引领青年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改革的道路也需要不断的创新,相信只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各方不断努力,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会取得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2

关键词:培养;独立;解题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怎样打牢基础,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这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关键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牢记基础概念,不让学生去尝试新的解题思维,使得学生思维呆板,反应缓慢。因此,教学中我们在教会学生概念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方法。

一、打牢基础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首先要教给学生概念和定义,学生只是理解了概念和定义,就去解题,这种解题只是套用定义。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型,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分析问题的思路上,并大量提供学生需要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练习题时逐渐培养解题兴趣,不断挑战自己。

如我给三年级的学生讲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学生刚一开始根据书本上的概念和公式套题。于是,我给学生出一些和课本上内容差不多的运算题,学生兴致勃勃地做起来。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稍后又给他们出了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题,学生这时就有些为难之色,开始主动思考。所以,逐渐加深难度,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鼓励学生勤奋练习

鼓励学生勤奋练习,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使他们勤于动脑,勤于练习,善于独立完成作业。小学生的好奇心让我们有可趁之机,我们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勤于练习的好习惯。可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定性,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所以鼓励是关键,关心是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生乘法口诀时,学生拿起书来就开始背,不问理解了没有。做题的时候就开始套公式,套不上就不做。鉴于这种现象,要教给学生理解式地背口诀,由浅入深地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逐渐地深入,这样就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逐步提高独立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全面推进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增强学生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想成为独立思考的学生,需要教师长期的训练,才能锻炼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相遇问题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例题反复练习,不断加深习题的难度,逐渐地学生就会完成比较复杂的相遇问题。在做练习题时,学生一般都是不管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想当然地照搬公式,套用做过的习题模式,造成解题思路方向错误。而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思考,也不愿意花大力气去攻难题,一旦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不做了。可见,在做题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一定要挤出时间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3

独立是一个汉语词语,它的拼音是dúlì,独立是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独立词语的详细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一、独立词语的解释单独站立。《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唐杜甫《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王生﹞见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独立在门内,徘徊凝望。”《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孤立无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挹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鋭,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

二、独立词语的近义词自立[zìlì]

孤立[gūlì]

零丁[língdīng]

三、独立词语的造句1、因为你不去独立思考,所以你通过网络来获取你的答案。

2、张老师很善于用诱导的方式启发我们独立思考。

3、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靠别人指点,要靠自己去独立判断。

4、有些领导人把本单位当作独立王国,对上级的消息进行封锁。

5、小明从小甭苦伶仃,因此狠早就学会独立。

6、我认为自尊心,更确切地说,是我定义为独立自尊心的自尊心,是独立思考者们得于鹤立鸡群的品质。

7、老师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8、妈妈很注意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9、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10、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有多少英雄儿女战死在沙场上。

11、一个独立的国家绝不容许内奸的存在。

12、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有多少热血男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3、钥匙儿童正面的影响包括较独立、自力更生。

14、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任人摆布。

15、货币规则是重建美联储独立性的不二法门。

16、李登辉想把台湾独立出去,这简直是白日做梦!

17、她喜欢这个独立自主,自命不凡,说话爽直的男孩。

18、自从大学毕业,我就开始独立自主。

19、对外开放不要依靠外国人,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0、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我们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2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3、肝胆相照的兄弟情义构成了国家独立的基础。

24、小明从小孤苦伶仃,因此狠早就学会独立。

25、做人应该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26、独立日那天,自由广场参加庆祝的群众欢声雷动。

27、她多年来独立承担家责,以卖鱼为生,含辛茹苦的将两女抚养成人。

28、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言、自立更生的原则,绝不能一味地看人眉睫,听人摆布。

29、当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技术解决问题的时候,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肯定会江河日下。

30、你站在这桌子上,金鸡独立,那一条腿不许放下。

31、体育课上老师要我们做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4

【正文】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2]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3]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4]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5]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6]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7]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8]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9]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收稿日期]2001-02-18  

【参考文献】  

[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5

陈独秀晚年对于民主政治,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当时他所写的《给连根的信》、《给西流的信》、《我的根本意见》、《致S和H的信》、《再论世界大势》、《被压迫民族之前途》等书信和论文中。陈独秀提出的基本观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重新认识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强调民主政治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的普遍真实的价值。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对如何看待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始终存有争议。绝大多数人虽然也承认以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代替中世纪的封建专制有进步意义,但同时又总是猛烈地抨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伪善的,认为那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和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欺骗等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看法实际上成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主流或传统的观点。陈独秀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也曾受到过这种观点的影响,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大加批判。然而,到了晚年,陈独秀开始意识到,上述传统观点存在偏见,并开始重新思考,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看法。

在《给连根的信》中,针对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托派们的偏见,陈独秀指出:“你们错误的根由,第一,是不懂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之真实价值(自列托以下均如此),[2]把民主政治当作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是伪善,是欺骗,而不懂得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是:法院以外机关无捕人权,无参政权不纳税,非议会通过政府无征税权,政府之反对党有组织言论出版自由,工人有罢工权,农民有耕种土地权,思想宗教自由,等等,这都是大众所需要的,也是十三世纪以来大众以鲜血斗争七百余年,才得到今天的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3]在《给西流的信》中,陈独秀又说:“民主是自从古代希腊、罗马以至今天、明天、后天,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抗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并非仅仅是过了时的一定时代中资产阶级统治形式,如果说民主主义已经过了时,一去不复回了,同时便可以说政治及国家也已过了时即已经死亡了。”[4]他还特别强调说:“近代民主制的内容,比希腊、罗马要丰富得多,实施的范围也广大得多,因为近代是资产阶级当权时代,我们便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其实此制不仅为资产阶级所欢迎,而是几千万民众流血斗争了五六百年才实现的。科学,近代民主制,社会主义,乃是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的发明,至可宝贵。”[5]

陈独秀的这些言论,无疑已把他经过重新思考后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看法表达得十分清楚了。他不仅明确地批评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传统的偏见,而且指出民主政治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它也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所需要的,因而廓清了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更重要的是,他对民主政治的评价,突破了多年来传统观点的局限,即只是笼统地肯定资产阶级以民主政治取代中世纪封建专制统治是一种进步,而否定民主政治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普遍的真实的价值,强调应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高度上,肯定民主政治是一代又一代人民大众流血斗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果,并非资产阶级所专有,也不会因资产阶级时代的消失而过时。陈独秀将“近代民主制”与科学、社会主义并称为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发明,充分地反映出他对民主政治制度深远的历史价值的高度肯定。科学和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这早已成为所有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然而,在陈独秀看来,近代民主制对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绝不会在科学和社会主义之下。不仅如此,陈独秀还认为,近代民主制、科学、社会主义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三者缺一不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陈独秀又进一步对民主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阐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及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实行民主的政治制度,否则必将导致专制独裁的产生和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政权的堕落,导致社会历史的倒退。

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马克思、恩格斯便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剥夺了资产阶级所有资本而建立起来的新社会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社会”。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里既谈到了无产阶级的统治,也谈到了民主,还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表明,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并不排斥民主。此后,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公社“炸毁旧的国家权力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权力来代替”它,并实行完全的“普选制”、“低薪制”的做法大加赞扬,认为这是防止新的国家权力“从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宰”的重要举措。[7]这进一步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仅赞成,而且十分重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民主政治的问题。不过,由于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太短,且此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取得过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们也就无法通过进一步总结实际经验,对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政治问题做出更明确更具体的论述。同样,后来的列宁虽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被称为苏维埃的无产阶级政权,却也因为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的限制,除了笼统地宣称苏维埃是“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外,在实行民主政治方面也没有多少新举措。总之,在十月革命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包括陈独秀在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真正重视无产阶级政权下建立民主政治的问题。

然而,随着列宁逝世,特别是斯大林主政后新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当时普遍存在一种谬论,即认为“民主已经过时,无级政权只有独裁,没有民主”[8]。陈独秀指出:“如果说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形式,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只有独裁,不应该民主,则史大林所做的一切罪恶都是应该的了,列宁所谓‘民主是对于官僚制的抗毒素’,乃成了一句废话。”[9]他还说:“如果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已至其社会动力已经耗竭之时,不必为民主而斗争,即等于无产阶级政权不需要民主,这一观点将误尽天下后世!”[10]陈独秀指出:“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民主主义并非和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是不可分离的。无产阶级政党若因反对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遂并民主主义而亦反对之,即令各国所谓‘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而没有民主制做官僚制之消毒素,也只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史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贪污、虚伪、欺骗、腐化、堕落,绝不能创造甚么社会主义。”[11]

在对苏联斯大林式进行反思后,陈独秀认为,关键在于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反对资产阶级的同时,实际上丢弃了民主政治,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包含有具体内容的民主政治制度。他指出:不幸的是,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轻率地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以独裁代替了民主,民主的基本内容被,所谓‘无产阶级民主’‘大众民主’只是一些无实际内容的空洞名词,一种抵制资产阶级民主的门面语而已。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有国有大工业、军队、警察、法院、苏维埃选举法,这些利器在手,足够镇压资产阶级的反革命,用不着拿独裁来代替民主,独裁制如一把利刃,今天用之杀别人,明天便会用之杀自己。列宁当时也曾经警觉到‘民主是对于官僚制的抗毒素’,而亦未曾认真采用民主制,如取消秘密警察,容许反对党派公开存在,思想、出版、罢工、选举自由等,Lt[12]直至独裁这把利刃伤害到他自己,才想到党、工会和各级苏维埃要民主,要选举自由,然而太晚了”![13]针对托派中有人仅仅将苏联出现的问题归咎斯大林个人的说法,陈独秀则强调制度的重要,认为社会主义不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必然导致专制独裁,必然产生独裁者。他尖锐地指出:“如果说史大林的罪恶与无产阶级独裁制无关,即是说史大林的罪恶非由于十月以来苏联制度之违反了民主制之基本内容(这些违反民主的制度,都非创自史大林),而是由于史大林的个人心术特别坏,这完全是唯心派的见解。史大林的一切罪恶,乃是无级独裁制之逻辑的发达,试问史大林一切罪恶,哪一样不是凭借着苏联自十月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呢?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继史大林而起的,谁也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所以把苏联的一切坏事都归罪于史大林,而不推源于苏联独裁制之不良,仿佛只要去掉史大林,苏联样样都是好的,这种迷信个人轻视制度的偏见,公平的政治家是不应该有的。苏联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后十年的苦经验,应该使我们反省。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史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史大林倒了,会有无数史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14]

陈独秀对于苏联政治制度所做的批评,真可谓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第三,阐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并不是空洞抽象的名词,如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那样,也必须有具体的内容,且实施的范围应当更广泛,否则便是假民主、真专制。

既然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实行民主政治,那么无产阶级或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个什么样子,它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有何关系呢?对此,陈独秀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给西流的信》中,陈独秀说:“我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名词,有它的具体内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15]在稍后所写的《我的根本意见》一文中,陈独秀更加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和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16]

以上三方面即为笔者对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政治,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后见解”所作的概述。其实,已有很多研究陈独秀的学者对此作过介绍和分析。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最后见解”的内容所作的概括不尽一致,但因为这些是见诸正式发表的文字的,白纸黑字俱在,故人们的分歧并不大。然而,一旦涉及对“最后见解”的评价,却免不了要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了。而这,也正是笔者要谈的重点所在。

究竟应如何评价上述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政治的“最后见解”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简要地回顾一下这些见解所产生的历史过程。

如前所述,“最后见解”的绝大部分内容在陈独秀生前并未公开发表,只有少数人知道,主要是托派组织的一些人。他们的观点与陈独秀的见解不同,故坚决表示反对。由于陈独秀一度参加过托派,托派甚至以组织的名义正式做出决议予以谴责。陈独秀逝世几年之后,“最后见解”公开发表了。可托派分子的态度仍未改变,但此时却有人开始予以关注和支持了,其中,最著名的是陈独秀的老朋友胡适。他称“最后见解”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稀有的重要文献”。不过,陈独秀的话主要是说给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听的,而在苏联和中国,无论是在当权多年还是即将当权的共产党人中间,却未见多少反应。他们当时不可能赞同陈独秀的观点,且肯定会斥之为反苏主义的谬论。在当时或以后若干年里,世人对陈独秀的“最后见解”的反应,只能以“空谷足音”来形容了。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开始批判斯大林的错误,随着60年代中国“”灾难的发生等等,情况终于发生变化。尤其是在80年代以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如同埋藏在地下的珍宝,终于被学术界、理论界重新发现,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许多研究者不仅予以介绍,而且开始肯定其价值,对它的评价似乎也在日趋增高。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陈独秀晚年的书信和文章,甚至至今不知道陈独秀晚年的这些看法,却也在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得出了与陈独秀晚年几乎相同的结论。

不过,笔者也深知,即便是在21世纪初的今天,人们对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政治的“最后见解”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就当今的理论界、学术界而言,仍有不少人对陈独秀的“最后见解”颇有微词,甚至大加非议。更重要的是,国内外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与人们的理想之间,仍有很大的距离,这方面的矛盾不能不反映到人们的认识上来。故陈独秀几十年前的观点并未成为纯粹的历史,仍与今天的现实,乃至社会主义事业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对陈独秀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讨论很有必要,笔者也想借此机会讨论两个问题,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是不是真理?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无的放矢,事实上至今仍有人认为,陈独秀的看法并不正确,故确有辩明的必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基本原理,即判断人们的认识是不是真理,不能简单地以权威的话,或以“经典著作”的论述去衡量,必须而且只能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据此,笔者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只能是: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是被几十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真理。当然,笔者在这里所指的是陈独秀的基本观点,而非陈独秀所说的每一句话,绝非什么“句句是真理”。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介绍,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重新认识。多年来人们所争论的焦点在于:一种观点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是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欺骗手段,对人民大众没有任何好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没有普遍价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资产阶级创立的民主政治虽然旨在为资产阶级服务,但也是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所需要的,它并非资产阶级所专有,而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共同的财富。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在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者中,第一种观点,即传统观点占据绝对优势,早年的陈独秀也持这种观点。然而,晚年的陈独秀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当纠正以往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偏见,客观而科学地评价民主政治的普遍价值。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那么,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世界历史的发展究竟怎么样呢?笔者以为,其中突出的一件大事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抛弃民主政治制度并与之完全对立的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它不仅给法西斯国家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带来了巨大灾难,也使全世界人民吃了大苦头,虽然同在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但民主政治与法西斯专制独裁的对比却是如此鲜明。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不能不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民主政治的价值。事实充分表明,民主政治绝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它关系到包括资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在内各个阶层的命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或倒退。正因为如此,在德、意、日法西斯独裁政权被彻底击败的战后,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包括许多新独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仍然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抱着偏见不放,就难以自圆其说了。[17]有些人虽然也承认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比法西斯专制独裁要好,但又强调民主政治有阶级性,因而批评陈独秀否认民主政治的阶级性,有过分美化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嫌。然而,何谓民主政治的阶级性呢?以笔者之见,此指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当然要利用它为本阶级的政治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政治专属于资产阶级,其他阶级或阶层就不能利用它。民主政治是有特定的基本内容的,它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有变化,但其基本的内容和特征不会变,否则就不叫民主政治了。如同具有特定内容的科学一样,对于民主政治,资产阶级可以利用,无产阶级和其他阶级也可以利用。就此而言,陈独秀并不否认,而且曾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民主政治的施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仍要不断地为扩大民主、完善民主而斗争,直到在条件完全成熟时资产阶级的统治。但资产阶级统治,并不是民主政治制度,而应当在原有基础进一步扩大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使其完全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所利用。这样的观点有什么不对呢?

再来看陈独秀的“最后见解”涉及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即对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及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他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究竟对不对,同样也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众所周知,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末,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曾经历过一个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教训很多,但在其中,无论是苏联、东欧,还是中国,革命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制度受到削弱甚至抛弃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无产阶级一词最早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但他们并未作出明确解释,究竟何谓无产阶级。不过,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其他地方所说的一些话中,笔者认为他们所指的就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此而言,陈独秀过去没有,晚年也没有否认过。他所讨论的问题只是无产阶级如何执政、掌权,并认为只能实行民主政治,而不是仅仅依靠暴力实行。只能是对极少数反对无产阶级政权的敌人,而不能对绝大多数民众。陈独秀晚年曾尖锐地指出过:“现在苏联实行无产阶级,到反动派,我举双手赞成,但到人民,甚至到党内,难道是马克思、列宁始料能及吗?此无他,贱视民主之过也。”[18]在斯大林主政以后,特别是斯大林晚年,党内民主生活极不正常,造成了一系列恶果。有人称,这时苏联的“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独裁”或“斯大林独裁”,这样的体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予以否定。在斯大林之后,陈独秀没有看到,但亲身经历过中国“”的人们,对当时所谓的无产阶级,还有所谓的“全面”,至今记忆犹新,对其难道不也应当彻底否定吗?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反对无产阶级掌权后必须实行民主政治,却又认为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是根本不同的,因此不能照搬或照抄。实事求是地讲,陈独秀并没有说过“照搬照抄”的话,而且也承认差异的存在。他的观点很明确:在基本的内容和基本的原则上,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并无根本区别,无产阶级掌权以后应当进一步扩大、改善民主政治,甚至应当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实行方式,但却不能违背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否则就是假民主,就是陈独秀晚年所批评的,只是以所谓的“根本不同”为口实,来抵制民主政治的实行。这样的看法难道不对吗?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客观而又公正的态度,就不能不承认,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第二,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能否称得上“远见卓识”?笔者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如上文所述,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虽然也在原则上谈到过民主政治问题,然而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都未能对民主政治,特别是对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作系统而具体的论述。因此,俄国十月革命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对民主政治的看法都是“一边倒”的,即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是虚伪的,是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欺骗,只有无产阶级或社会主义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苏俄的苏维埃政权则是实行民主的典范。直至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主导下的苏维埃政权违背民主原则,践踏民主精神的做法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已逐渐暴露于世。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西方国家以一贯反苏的立场予以抨击外,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共产党人仍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诚然,以第四国际为代表的托派倒是对斯大林的专制独裁予以批评,但他们只是将此归咎于斯大林个人,看不到苏维埃政权在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缺陷。在当时,不仅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斯大林搞专制独裁的严重性,而且又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即苏联的问题所涉及的正是有关民主政治,特别是有关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这一重大问题的。这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陈独秀是第一人。

更为重要的是,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发表以来,60多年过去了,其间,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凡涉及到民主政治或专制独裁方面的变化都证明了陈独秀晚年的看法是正确的。尤其是社会主义世界的曲折发展,均不幸被他当年的预见所言中。苏共,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民主政治问题上的失误虽不是唯一原因,却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受挫折,特别是“”灾难的发生,原因固然也很复杂,但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搞好民主政治的建设,无疑也是祸源之一。正因为如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不得不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包括在政治体制方面积极进行以民主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不仅如此,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也对人们正确把握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事实上,当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后,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潮流,且势不可挡。凡是想推动本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这个国家是姓“资”,还是姓“社”,或姓别的什么,都不能逆此潮流。民主化虽然不能代替一切,不能视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标志,但它毕竟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各个重要方面,如经济、文化的发展等等都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民主化,就很难实现经济文化的现代化;没有民主化,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诚然,民主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许多曲折,还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方向已定,而且不可逆转。

如此看来,陈独秀晚年的“最后见解”难道还称不上是“远见卓识”的吗?

陈独秀晚年之所以能够发表堪称远见卓识的“最后见解”,在其人生的最后时刻为丰富人类的思想宝库做出新的贡献,这绝非偶然。以笔者之见,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即客观形势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20世纪3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法西斯的独裁专制,在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反民主的弊病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正是这些历史新现象冲击了陈独秀头脑中原有的传统观点,促使他重新思考。而新观点的提出,正是他“根据苏俄二十年来的经验,沉思熟虑了六七年”,才有了可能。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陈独秀晚年对民主的新认识,正是来源于实践所提供的新的实际材料。反之,如果没有上述新的客观事实,陈独秀则不可能有新的思考,更不可能突破传统观点,产生新的认识。

其次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即与陈独秀超人的睿智、胆略和勇气,与他在思想方面固有的优秀品质密切相关。同样的事实出现在世人面前,为什么多数人视若无睹,陈独秀却能“一人独醒”呢?

第一,陈独秀的突出的优秀品质之一是,他从不迷信任何权威,也不迷信任何教条,一生始终坚持从事实出发,坚持独立思考,坚持旗帜鲜明。

凡是了解陈独秀而又不带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上述品质在他的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早年的陈独秀之所以能在倡导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等许多方面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立下大功,无不与他的上述品质有关。甚至后来他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所走的曲折道路也无不与此有关。陈独秀曾自嘲地说过:“我不懂得什么理论,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不愿意说不错又不对的话。”[19]对陈独秀来说,是也好,非也好,都是建立在他尊重事实和独立思考这一基础之上的。即便到了晚年,陈独秀仍然如此,他的“最后见解”,不管后人如何评说,终究仍是他尊重事实,不带任何迷信和成见,坚持独立思考的结果。临终前一年,他还在给朋友的信中明确地表白说:“弟自来立论,喜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而不喜空谈主义,更不喜引用前人之言以为立论之前提,此种‘圣言量’的办法,乃宗教之武器,非科学之武器也。”“近作根本意见,亦未涉及何种主义,第七条主张重新估计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及其领袖(列宁托洛斯基都包含在内)之价值,乃根据苏俄二十余年的教训,非拟以马克思主义为尺度也。倘苏俄立国的道理不差(成败不必计),即不合乎马克思主义又谁得而非之。”[20]他还说:“迷信与成见,均经不起事实之试验及时间之淘汰,弟两不取之。纸短话长,不尽万一,惟弟探讨真理之总态度,当以此得为二先生所了解也。”[21]

当然,尊重事实、独立思考和旗帜鲜明并不能完全避免错误,陈独秀晚年的“最后见解”也不是完全正确,然而如果不能坚持从事实出发进行独立思考,不能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则绝不可能突破权威的、传统的束缚,不可能有创新的思想成果,更不可能有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远见卓识”。

第二,陈独秀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秀品质是,始终站在维护人民大众利益、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毕生不懈地追求真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敢于否定一切错误的东西,包括他自己的错误。

对于陈独秀一生的功过,人们的评论历来众说纷纭,或誉或毁,各执一词。但是不论是赞誉他的,还是批评他的,都不能不承认,陈独秀是一个毕其一生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人,而其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为求社会的进步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为获得真理、坚持真理,陈独秀无私无畏,从不退缩,从不消沉。1933年,他虽然身囹圄,却誓死不向政府妥协。为了批驳政府对他的诬陷,他曾自撰《辩诉状》,并大义凛然地写道:“予行年五十有五矣,弱冠以来,反抗帝制,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者,于今三十余年。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予生平言论行动,无不光明磊落,无不可以公告国人,予固无罪,罪在拥护中国民族利益,拥护大多数劳苦人民之故而开罪于已耳。”[22]在狱中,陈独秀还自书过一副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23]读了这些话和这副对联,人们不能不感叹,这确实是陈独秀为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事业奋斗终生的一个总结,也是他所具优秀品质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尽管陈独秀对真理的追求十分执著,可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既不固执,也不文过饰非,而敢于自我否定。就以对民主的认识为例:五四时期他本是中国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的旗手,但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便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予以批判。然而,当他晚年认识到早年的批判包含了许多偏见之后,便毅然作了修正。所以,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自我否定的产物。坚持真理,必须要修正错误,不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要敢于否定。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则绝不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要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这是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而陈独秀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此种可贵品质的历史巨人之一。

总之,既有了客观条件,又具备了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两者互相结合,陈独秀才能在晚年发表堪称远见卓识的“最后见解”,给后人留下了又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1][18]参见任建树《陈独秀大传》,第658页,第6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列,此指列宁;托,此指托洛茨基。

[3][4][5][9][10][11][13][14][15][16][17][19][20][21][22][23]《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第547页,第554页,第555页,第554页,第555页,第560页,第555―556页,第554―555页,第553―554页,第560页,第558页,第431页,第567页,第568页,第315―320页,第3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9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425―426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6

1.活动热情度较高与学习积极性偏低并存。独立学院的学费标准决定了其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他们从小普遍接受良好的特色技能训练,特长明显,如钢琴、书画、舞蹈和体育特长等,独立院校中多才多艺的学生比普通高校多。在大学生活中他们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热衷于参与并策划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但由于独立院校属于第三批本科层次,招生分数线远低于学校本部的招生分数线,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而独立院校作为本科院校的学习要求并没降低,因此学习任务繁重,让学生感到压力大,中学生活跨越到大学生活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化让学生感到不适应,报读独立院校是不少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对学校对专业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可等等诸多因素使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有的学生迫于规章制度的要求,人在教室却无心听课;有的学生没有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

2.个性张扬与团队意识偏弱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有不少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是家中的“小太阳”、“小月亮”,学生有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相对张扬、自尊心较强,但团队意识薄弱等特点。部分学生不自觉接受学校的日常管理,他们常常认为学校管理令自己不自由;部分同学不主动履行义务,比如不愿意主动打扫宿舍卫生,不积极参与自己不敢兴趣的班级活动等;部分学生做事前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好处,如有好处才去做,带有较浓的功利性色彩;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有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排他性较为严重。作为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需要调解,可矛盾的起因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因双方沟通不够或方法不当,互不相让,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关系僵化。这些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个性过于张扬,自我中心明显,团队意识较弱。

3.实践能力较强与抗挫能力较弱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活动中他们敢想敢干,容易取得较好的活动成绩,说明他们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一旦在实践中受到挫折,比如学习上或活动中遇到困难,情感上出现挫折,学习、生活、纪律或工作上被老师批评,他们多数会表现得无所适从或一蹶不振,处于彷徨和失望甚至痛苦之中。同时,近几年学生基本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中长大,因此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抗挫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不及时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嫉妒、怨恨、自闭、抑郁症等,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等极端现象。

4.参与意识较强与自律能力较弱并存。进入大学后,面对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校园环境,独立院校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加强,并且迫切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因此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较强,相对于学校本部的学生而言,独立院校的学生有更强烈的自主意识,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与热情度较高。但由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家庭也对其相对宠爱和放任,学生成长过程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的习惯,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如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玩乐等而不能自我约束,不能持之以恒保持努力和斗志。相当部分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自律性较差,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管理有着抵触情绪。

5.优越感与自卑心理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中相当部分因其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优越性而有更多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自身见识多、阅历广、活动能力较强而比一般同学有较多的优越感。但因为高考的失利,同龄人的优异让他们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现实和理想的差异让他们的优越感没能充分体现出来,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相当部分学生反而会陷于压抑、自卑和失落之中。虽然家庭的优越可以与别人攀比,但家庭的优越并不能弥补现实的状况,加上社会对独立院校的一些偏见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而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二、独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决定学生工作的成效,同时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独立院校应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针对独立院校“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发展要求,结合前述的独立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并由此形成的思想现状和特点,独立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风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提高独立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的特点,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了独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聘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教,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制定计划,并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增强学生阶梯性的成功感;多开展学科竞赛、校园科技活动、专业知识讲座等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立各种综合类、单科类奖学金,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感,从而强化其对学习意义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多渠道、多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考勤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制度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克服懒惰习惯和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成就自我。

2.强化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原则,确立集体主义思想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当今求职中“,是否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人是社会的,社会性的人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能更有效地实现个人利益,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可能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价值。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团队意识较为薄弱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地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集体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的教育,让学生认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让学生理性认知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学生社团等集体活动,如团体知识竞赛,拔河比赛、合唱比赛,辩论赛等群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并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中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意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成长。

3.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相当部分独立院校的学生在温室中长大,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进入大学前生活在无忧无虑中,有什么困难依赖父母解决,少有挫折和失败的感受。大学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开始要独自面对一些问题,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方法不当等原因,自然就会要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些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感受的学生,挫折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将难以承受并容易产生轻言放弃、自暴自弃、怀疑自我等情绪,有的还因此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学生了解挫折和失败是主观认识客观不足、理想和现实冲突、能力与期望矛盾的必然结果,从而弱化学生面对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要开展励志教育,邀请在逆境中奋起的社会名流、校友来校介绍他们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人生奋斗史,激发学生战胜挫折、创造绚丽人生的志气;还可以通过评选校园奋进之星,用身边同学的事例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常态,战胜挫折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4.经常开展自律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律,即自觉用规范约束自己。大学生要成长为合格人才,必须善于自律。良好的道德修养源于自律,因为道德修养源于人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他律行为。近年来,独立院校的不少学生沉迷网络,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现象经常出现。这些并不是大学生认识不到它的害处和错误,而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因此开展自律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学校学生思想教育部门应开展如“大学生时代使命”“、大学生人生责任”、“如何让自我真正成长”等班、团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日常的管理中,可采取“制度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经常旷课、屡教不改、破坏教学秩序的同学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同时为学生配置行为导师,帮助他们启迪人生,监督他们形成自律习惯;对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自控力弱、自律意识差的同学,除了严格的纪律约束外,还应积极与他们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此外,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人是不受欢迎,无法立足社会的,从而强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力。

5.开展自我评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因家庭社会条件优越而充满优越感,并表现出自以为是,自负轻狂、目空一切的特点;另有部分学生因为进入独立院校学习而感觉自己比本部的学生要低人一等。这说明独立院校学生优越感和自卑感并存,并导致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失之客观,自我评价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自我评价教育活动。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辩证的方法,既看到优势,也明白不足。要看到家庭条件优越、人际关系广泛、自身特长突出、就业竞争中容易获胜等优势,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能因此而盲目自负,因为智慧和能力不可能从父辈继承,必须靠自身努力才能获得,只有让知识和才能充实自身,才能让自己变成真正的优越。其次,以独立院校学生在与本部学生竞争中获胜并成功考研究生、公务员或在毕业后工作和创业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独立院校也能成才,也能超越本部的同学。要让学生明白,进入大学后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大家都进行了一次空杯归零,高考成绩自进入大学后就已完成了其使命,大学的辉煌靠入学后的努力去创造而不是靠高考成绩去创造,只要努力每个同学都可以创造辉煌。

三、结语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7

【关键词】独立思考;数学教学

一、学生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1.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我思考发挥的空间。尤其是在乡村,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话,要不然就会受到责备。这样一来,孩子眼里的世界逐渐和家长眼里的世界趋同了。他们的思想也就固化在上一辈的思想里,没有发展。

2.小学课本的问题设计,过于刻板,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思考。

案例见表:

显然:新的问题比之传统的问题,学生又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这类问题变成了突出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某些事情是这样的。这样学生就能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要求学生从开放的问题的情境出发,进行分析推理,并检验结果。所以,教科书在设计问题上的过于刻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独立思考。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过于注重知识的全面化和系统化。日积月累我的重复训练,完全抑制了一个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习惯了把内心和个性完全隐藏起来了,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认识的主体是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的认识从感知外界事物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起关键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能否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学生缺少或失去主动思考的热情,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无法较好地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儿童的教育是一门复杂而又高深的学问。每一个儿童作为一个个体,性格又是迥然不同的,教师一定要训练孩子判断和做决定时的逻辑思维,这对孩子一生都是很重要的。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他自己判断和决定,而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人。所以现在我们不要代替他做决定,而要教他如何思考及做出正确的决定。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启发学生。如果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无异于是对牛弹琴,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为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尚待提高.他们无法对陌生的知识进行自我认知。如果撇开学生的立场,完全由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述,那么将回到“满堂灌”的时代。学生将会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失去自我。所以,最和谐的状态就是教学相长。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巧妙地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在旧的知识中寻找突破口,从此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才会觉得新的知识是自己在观察思考中获得的,而不是对老师言论的复制粘贴。其次,数学经常与图像,符号,实物联系在一起。而小学生在智力发展阶段对图像,实物的认知记忆程度远远高于对数字,文字的理解记忆。这就在无形中要求老师用一些相对实际的物体来反映数学的理性思维。小棒,积木,数学模型将是很不错的选择。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8

关键词:陈独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04-0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的青年群众组织,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前身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正式成立,陈独秀作为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主要创始人之一,十分关注青年的成长和青年运动的发展,在思想、干部队伍、实践、组织等方面为青年团的创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一、陈独秀对青年思想的启蒙和引导,为青年指明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和方向,为青年团的创建做了思想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

陈独秀对青年思想的启蒙和引导,主要表现在对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身心人格等方面的关心和重视。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1](p.3)陈独秀认为青年是最具朝气和活力的,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希望和主要力量,他呼吁广大青年认清自己的价值与责任,力将社会的陈朽腐败剔除干净。人生观问题也是陈独秀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在《人生真义》一文中指出:“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1](p.124)“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2](p.522)陈独秀提出了人生意义的价值问题,他号召青年用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去改造社会和人性中的黑暗。在让青年明白自身的价值和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上,陈独秀进一步指出青年应努力的方向:青年要争取自由平等的人权、要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要掌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要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其目的就是要塑造一代具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健壮身体的新青年。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陈独秀在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时,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一步引导青年。对于青年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价值,他指出,偌大的中国,只有学生们在奔走呼号,“成了社会改造的唯一动力”。[4](p541)要求青年在挽救国家民族和社会改造中发挥重大作用。对于人生观,陈独秀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认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才是科学人生观。“一个人的生命最长不过百年,或长或短,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不是真生命……真生命是个人在社会上留下来的永远生命”。[3](p.480)强调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社会价值。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给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即“第一努力唤醒有战斗力的各阶级;第二努力做有力的各阶级间之连锁。”[2](p.541-542)“为劳动阶级的利益而奋斗而牺牲”。[2](p.366)将青年的命运和劳动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五四时期的中国,积弱积贫,内忧外患,急需救国救民真理。陈独秀号召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把学习马克思主义比喻为行船的方向,行船若是没有确定方向,只知一味盲目的努力,结果“向前碰倒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4](p.35)因此他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青年座谈讨论社会主义和中国问题,帮助青年摆脱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转向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从思想的根本层面进行启蒙和引导,对青年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使迷茫彷徨中的青年逐渐看清了人生的方向。如恽代英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5]也曾在《湘江评论》发表文章,说陈独秀是“提倡近代思想最力之人,实学界重镇”“我视陈独秀君万岁!我视陈独秀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6](p.441)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青年学生正是在陈独秀的教育影响下接受了新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新一代有为青年,成为共产党和青年团的最初成员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陈独秀对青年思想的启蒙,就不会有青年的觉醒,就不会有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新青年,也就不会有新青年组成的进步团体的出现。从这个意义来讲,陈独秀为共青团的创建作了思想和干部队伍的准备。

二、陈独秀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并身先士卒地推动青年运动的发展,使青年团的创建有了实践基础

陈独秀虽是一学者文人,但并不拘泥于书本和空谈,而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早在20世纪初,陈独秀就在家乡开始了救国图存的爱国活动,如发动拒俄运动、举办安庆爱国演说会等,体现了一位热血的富有行动力的爱国者形象。当然陈独秀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而且以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青年学生也参与到改造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

陈独秀看见许多青年只把主义挂在口头上不去做实际的努力,就曾说“我们改造社会是要在实际上把他的弊病一点一滴、一桩一见、一层一层渐渐的消灭去”“无论在何种制度之下,人类底幸福,社会底文明,都是一点一滴地努力创造出来的”并说“这些话是专为空谈主义不去努力实行的人而发的”[4](p.63)陈独秀提倡青年们学习马克思的两大精神,特别强调要学习第二种实际活动精神。他“望青年同志们,宁可少研究点马克思的学说,不可不多干马克思革命的运动!”[2](p.365)号召青年重视实践,拿出勇气投身改造社会的实际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特别是他亲自参与领导,用实际行动深深感染影响着时代青年,并推动着青年运动的发展。1919年,爆发。它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运动的开端,标志着中国青年作为相当有影响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陈独秀自始至终参与领导运动,做为运动的总司令为青年运动指明方向。运动爆发当天,陈独秀就把巴黎和会说成是分赃会议,“各国都重在本国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3](p.424)让青年学生看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对巴黎和会不要再抱什么幻想。运动中陈独秀又发出宣言,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倘政府不愿和平……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3](p.425)直接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同时他和一起在每周评论上组织文章声援学生运动,开辟专栏,及时总结运动的情况和经验,指导运动的发展。运动中,陈独秀还不顾个人安危,像一个战士一样亲自去北京中央公园和新世界等地散发自己起草印刷的《北京市民宣言》,直至不幸被捕。陈独秀的爱国举动成为民众的榜样,进一步激发了青年们的革命热情。陈独秀在中看到了工人力量的强大,意识到中国青年运动只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才能现行的黑暗统治。运动结束后他立即号召青年到工人中间去,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为青年运动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生,离开学校,来到工厂,推动青年运动继续发展。随着青年运动的迅速发展,领导青年运动的先进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就有了实践上的基础。

三、陈独秀组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带动了全国各地团组织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

1920年7月,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在上海――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在筹备建立党的早期组织时,陈独秀就考虑为党培养后备军,把进步青年组织起来进行培养的问题。在陈独秀提出的上海建党四项实际工作中,第三项工作就是关于青年工作的。“需要用各种形式来组织广泛的青年,使他们参加多方面的工作”。[7](p.29)陈独秀还借鉴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介绍苏俄青年团组织的情况,明确提出要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个团的上海小组预计最先有30多人参加,在苏俄叫作少年共产党,在中国则可命名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的条件不可太严,以期能吸收较多的青年。”[7](p.30)可见,陈独秀对将建立的青年团组织的作用,规模,名称及入团条件等都有考虑和明确规定。1920年8月22日,在陈独秀的倡导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党派俞秀松出面负责主持,同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八个青年一起在上海法租借新渔阳里6号正式发起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陈独秀和上海党组织的成员都直接参与青年团的工作。团中央开会的时候,陈独秀常来参加。为了团结培养进步青年,掩护党工作,团机关创设了外国语学社,以公开办学形式开展各种活动,陈独秀曾介绍不少青年到学社学习。陈独秀经常给学社的学生做政治报告和讲演,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做斗争。青年团还听从陈独秀的指导,组织团员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教育发动工人。可见,陈独秀非常关心新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对团组织的工作给与极大的指导和帮助。正是在陈独秀的大力领导和支持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得以健康发展,以致少共国际东方部书记谷林称赞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青年团中最好的一个。

陈独秀在上海组建青年团,开展各项团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带动全国各地团组织的建立。1920年陈独秀给北大毕业回乡的广东籍学生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写信,要求他们在广州成立青年团。三人收到陈独秀的信函后,立即响应,先创办了《广东群报》,通过报纸结识一批进步青年。陈独秀为群报的创刊号撰写《敬告广州青年》一文,对广州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在陈独秀的影响和指导下,1920年11月底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便成立了。1920年10月陈独秀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团章寄给长沙的,毛接到团章后,就在长沙开始了建团工作。在长沙第一师范开展建团工作的张文亮曾在日记中记载,曾告诉他“青年团要等仲甫来再开成立会。”[8](p.148)与此同时,北京,武汉,天津等地都建立了各自社会主义青年团,虽没有具体材料显示陈独秀给过什么具体指导,但不容置疑这些地方青年团是在上海青年团的影响和带动下组建的,建立后又与上海青年团保持着一定联系,陈独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初具雏形,组织内各方面虽不够完备,但它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们所进行的首次尝试,无疑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创建提供了模版,在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四、陈独秀作为党中央局的书记,加强党组织对团建工作的指导,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虽没出席党的一大,但以他的影响力毫无争议地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从此,他将更多的精力从事党的工作,其中也包括团的工作。之前各地虽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但由于团内成份比较复杂,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信仰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认识不一致,如谭平山所说“没有拟有具体的计划,团员的宗旨也不能一致”。[6](p.444)各地团组织联系松散,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各自为政,加之经费,人事变动等问题,到1921年5月前后,大部分建立不久的青年团组织,纷纷停顿或解散了。因此,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重新考虑团组织的复建和发展问题,加强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

1921年11月,陈独秀以中央局书记的名义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知》通知涉及青年团的条文包括发展团员,一年后“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发展到超过两千团员”并且通知各地:“青年团及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及章程日内即寄上,望以新章从速进行”。[9](p.10-11)表明陈独秀对青年团工作进行了安排,对团组织的改造制定了宣言,为团组织制定了新章程,并派大批党员负责整顿和恢复青年团的工作。除了对组建青年团给与关注和布置外,对同时期的青年运动陈独秀也做过具体的指导。如1920年1月,陈独秀提议青年团员和共产党、工人一起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100多人借在上海市内散发贺年卡的机会向市民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去新世界等群众聚集的地方散发传单,唤起民众的同时也扩大了青年运动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为青年团的建立做准备。

在陈独秀和党中央的重视帮助下,团的组织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许多地方有了新建和恢复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据史料记载,已经建立团组织的城市有十七处,全国的团员数量达五千多人。这种情况说明,召开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具有共同信仰和目标的青年团组织的条件业已成熟。由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5日在广州召开。陈独秀对团一大的召开非常重视,作为党中央书记、党的最高领导人,他亲赴广州,出席团一大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寄予极大希望。团一大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里程碑,它解决了团组织成立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表明中国青年团组织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诞生。当年外国密探写的报告中对团一大也有所记载“自从陈独秀于1920年孙逸仙和陈炯明夺取广州之后来到那里,共产主义便开始迅速的传播”,“陈独秀为这次会议的主持人和精神领袖”[10](p.567)陈独秀对青年团建立所起的作用,从中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陈独秀对青年思想和行动的引领,对青年运动的促进,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初创和正式建立,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毫无疑问,陈独秀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对青年团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独秀文存[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上海:三联书店,1984.

[4]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上海:三联书店,1984.

[5]新青年(6卷)3号[m].

[6]转引.团一大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7]中国共青团史稿(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8]李锐.同志初期的革命活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9

【关键词】陈独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内涵;实施;影响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同志再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宣传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践行者。为了追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源,通过研究马克思中国化的问题及影响和不足等多方面问题,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远意义。

一、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过程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较早的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提炼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指导着中国革命。同时,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经历了从早期民主主义阶段向马克思主义者阶段的转变,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主要表现在:

1、早期民主主义者阶段

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发,陈独秀提出了必须通过思想革命的方式,来改造我国国民思想,因而创办了《新青年》。在那一时期,陈独秀并未对马克思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只是在他的部分文章中谈到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观点不谋而合。例如,陈独秀曾提出过: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1]这是他首次提出要有发展的眼光来看社会,指明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他还提出:“举凡一国之经济政治状态有所变更,其影响率被于世界,不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立国于今之世,其兴度存亡,视其国之内政者半,影响于国外者恒亦半焉。”[2]这点是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来谈中国的问题,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全球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不能再自给自足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者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促使陈独秀逐渐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立场。在1919年《新青年》七卷一号上发表了《本质宣言》。该《宣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该作品表现出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明确向导,也是首次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行传播的明确标志。1920年,陈独秀开始调查中国工人的现状,并创办了工人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会,开始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飞跃前进。[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更是为了中国革命,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陈独秀谈到:“我们士大夫阶级断然是没有革新希望的,生产劳动者又受了世界上无比的压迫,所以有输入马克思社会主义底需要”。[4]中国要实现革命,就必须像十月革命一样,走马克思主义道路。

二、陈独秀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和存在的关键问题

马克斯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建设。陈独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情。一方面他重视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他说:我们行船时,一须定方向,二须努力。不努力自然达不到方向所在,不定方向将要走到何处去?[5]他还强调:改造社会和行船一样,定方向与努力二者缺一不可。这明确的指出了发展要有理论的支撑,有了明确的方向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陈独秀坚持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始终坚持理论应联系实际,他认为:学术与社会分离,是死学术,学术与社会合,方是活学术。[6]他还表明:我们要知道马克思主义永远不是教条,无论如何正确的理论,倘不能正确的用当其时其地,都会变成不完全正确,甚至于完全不正确。[6]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的各种情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效果,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为了实现民族的拯救国家的复兴,就需要依靠革命来实现这些目标。然而革命也需要通过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因而,陈独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有三方面考虑:首先,基于需求的考虑。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被我们能够接纳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是当时最新的理论,而是因为它能满足社会上大部分人的需要。陈独秀抛弃了儒家学说是因为它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他认识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生产力,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考虑。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并不是凭空的盲目的去相信他,乃是社会之历史的进化程序令我们不能不相信。[7]陈独秀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前做过深入的分析和调查,他比较了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多派学说的特点。他经过分析得出,以中国的国情坚持走共产主义学说才能拯救中国,才能复兴中国。再次,陈独秀指出《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说明各国的改造步骤是不同的。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结合实际的主义,是注重客观事实的主义,因而,他提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和发展,才谈得上是真正地懂得了马克思主义。

三、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实施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时实现中国化的必要过程,陈独秀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走向大众,重在落实,为实现现实运动而努力。他主张必须将马克思理论宣传的对象扩大化,尤其是工人群众这一庞大的整体更是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此,他创办了两种工人刊物,即《劳动界》周刊和《伙友》周刊。《劳动界》周刊于1920年8月15日由陈独秀和李汉俊发起创办,其宗旨是通过宣传,改良劳动界的境遇,使刊物成为一个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主要撰搞人有中共上海发起组成员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署名震瀛)等。每期有演说、国内外劳动界、调查、时事、读者投稿等栏目。《伙友》周刊于1920年10月10日创刊,《新青年》社发行,由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与工商友谊会联合创办,陈独秀任主编。此外,陈独秀还深入接触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同时,他还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他极力呼吁为工人减轻工作量、缩短工作时间,并利用自己的笔,向工人群众告知资本主义资本家真正的嘴脸,从而是工人群众认识到真相。通过与工人群众的结合,在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队伍,从而为实现革命奠定了有力的群众基础。

2、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以完善的组织形式推动中国化的发展

首先,陈独秀为建党做理论准备。陈独秀在与工人群众沟通的时候就积极做好了铺垫,为组建革命政党做了宣传。他认为,有政治就不能无政党。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必须要有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来做支撑,他说: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非有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不可,要造成这样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都非有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做无产阶级底先锋队与指导者不可。[8]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长篇论文《谈政治》,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9]

其次,他还在为建党做组织准备。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正式提出无产阶级要创立新社会,“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铲除资本制度;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用革命的办法造出许多共产主义的建设法”。1920年6月,他同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并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还起草了党的纲领。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出版部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之后,陈独秀还积极建立全国其他地区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党员骄傲的日子,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它的诞生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取得的伟大的阶段性成果。

四、陈独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影响

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领袖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和实践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首先,使中国人民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起到了重大作用。他针对的对象十分广泛,向工人、学生、群众等多种人群宣传其思想,不断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渗透到人民中去。其次,他的思想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取得的伟大政治成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初始,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功不可没。[10]再次,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陈独秀在右倾的错误上是给共产党造成了损失,但是,这次失败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确定正确路线提供了依据。陈独秀是我国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物之一,在探索的同时有他独到的见解可以支撑我们党的发展方向,同时,又因为早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成熟的表现,也对我党的发展有了警示的作用。

【注释】

[1]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31.

[2]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7-198.

[3]郝斌.欧阳哲生.与二十世纪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0.

[4]唐宝林.陈独秀语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5]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陈独秀著作选第3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18.

独立思考的定义篇10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资源整合;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64-03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亨利·纽曼认为,大学真正的目的是培养特定的思维方法,建立独特的自我认同;提高一个社会理智和心智的水准;培养高尚的公共意识和文化品位;向公众提供社会的准则;给予人们先进的理念和冷静的思考;促进进步的政治实践;理解、分析、设计、创造和传播本社会的文化模型。

按照纽曼对于教育的理解,在民主自由、信息多元的社会趋势之下,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能透过学习活动,去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相关资讯,能独立思考,并有系统判别问题;而能养成沟通协调、讲道理、理性批判事物、容忍不同的意见、与反省的习惯;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冲突。

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未来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高等农业院校的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新思路和培养模式。

二、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现在的学生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由父母做主,自己没有任何的主见,从而产生对外界的依赖性非常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碰到问题,他们不会自己先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否自己可以独立解决?自己能否去独立思考?科技的发达,现在的学生每人一部手机,所有事情的答案全部依赖于网络的答案,网络的答案就是真理,不会去分析这种网络答案的真伪,过分地依赖外界,将使学生淡化本身的独立思考、实践。农业经济系的学生是一表招生,生源质量很高,但是,课堂在教学中也能发现这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弱,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不是很明确,基本上是随波逐流,终日只跟随着学校的安排和老师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反应,鲜有对个人事务的预想与设计,更乏对大学生涯的总体规划,故而,有着“过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倾向[1]。纵使有很多学生有自己的规划,但是这些规划大部分都使与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符,有种好高骛远的倾向。这正是现在学生很自我的表现,这种自我并不是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而是个人主义、责任感缺乏的体现,也是过分自信的表现。只顾个人利益的得失,不重视团队的合作;对于书本的知识识记能力很强,死读书、读死书,正是他们真实的表现。他们更加喜欢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讲课模式,从考试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大家都期望开卷考试,同时希望老师给出开卷考试的范围,一旦老师不给出范围,学生就会对老师有不切实际的评价。学生认为,开卷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容易,而实际上开卷考试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懈怠。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没有用,开卷考试也容易通过,学生开始不重视自身的课程学业,逃课旷课、迟到、早退都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课后不积极做作业,考试时又存在侥幸心理。不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课不是为真正学到技能和知识,而只是为了应付学分。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很少,一旦老师对于某个知识点引申案例,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候,大家便默不做声,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少有人去多读书,多去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2]。

三、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应多以启发式的问题来讲解知识点,启发式问题的回答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式或者是全班讨论式进行,需要确保全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去独立思考来分析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得好:问题的构成比其解答更重要,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数学或实验的技能而已。用一种新角度对旧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或新的可能,需要创造的想象。它建立了创造的里程碑。

实际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动态整合。本科教学的课程中应多设置些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课程及实践,使得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而不是答案是老师唯一给出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强弱也反映出学生学习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的好坏,是独自和团队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学校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做到:(1)认识到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是学习的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可或缺的威力部分。(2)在问题的解决途径中可以充分认识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3)洞悉解决问题的脉络,以抽象、概括、总结及一般化问题特征的能力。(4)应用不同的策略,以及运用各种合宜的推理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并对新的情境,采取适当的解题策略或方法。(5)在解题时,能监督并反省其思考过程,以及发展并评估其论辩与证明。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被引导,也应该被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会!教师在教学中及课余必须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知识点的讲解可以通过形成问题(包含时间与空间)的方式来抛给大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的、优良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教师要按照不同学生的个性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问题,把握学生以往分析问题的经验,以利其思考与探索,去寻求答案。

教师可以遵循前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五大步骤,去培养学生的解题与思考技能。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去定义问题,以了解以下疑问:问题的最初状态是什么?目标状态是什么?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何限制?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要能质疑所获得的资讯的可靠性,并且清楚了解问题的哪一部分是资料?那一部分是推论。让学生口头定义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判断他们能否建立一个良好的问题表征。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计划,在计划中要多做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不同的预判结果是什么?哪一种预判是最符合我们现在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同的假设条件的具体解题路径是什么?自己心中的疑惑越多,那么,问题的解决思路就越宽阔。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不仅注意到现在的问题与过去某些问题的类似性,也要仔细察觉其相异处,思考有效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学生在验证不同的假设条件下的最优解时,教师应时刻提醒假设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对问题的解释的偏差,注意假设条件的不同应用变化,检查学生解题的过程。学生的反馈结果教师应及时回馈,对学生结果进行评价,并且训练学生换位思考,尝试运用各种解题策略。不能让学生陷入死胡同的解题方式里,适当引导其改变策略,有些问题或许有很多的解答方案,第一个方案不见得就是最有效率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评价其答案。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些因素(成本、时间、准确性和完全性)影响答案的价值,那么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依据一些准则,去判定解答的优先等第,例如社会上的问题,必须考量伦理和道德的议题等。这些判定的准则,有时候甚至是矛盾对立的。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避免陷入惰性思维的僵局。学生解题的能力往往会受到自己主观意图的影响,受到自己对解答的意图、知觉与方式的倾向的影响。有些倾向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当先前的解答经验不适于新情境问题时,惰性思维模式就会将常识和前人的经验作为金科玉律,事事以此为基准,阻碍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要注意问题的多变性和新奇性,这有助于发展有效的认知策略。为了避免或减低僵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解题历程,而不是只看正确的答案而已[3]。

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反省的习惯,将有助于提升学生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创意与批判力,首先教师要建立一个良性的、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室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带有色眼镜去给学生定格贴标签。当学生看到他们能毫无畏惧提问他们想问的,而不担忧教师的反弹,且获教师的肯定时,其批判和创意方能自然产生。教师要详细向学生说明他的期望与要求,并且有系统奖励学生的创意。

总之,要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尽量多地掌握科学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解决问题的思路,丰富知识结构。如此,才会多一种专业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比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更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因而也更加容易形成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的传授是大学老师必须要尽心尽责完成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安排上,老师应该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作为学生的典范,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是个独立思考的学习者,也是一位优良的问题解决者。大多数学校设有规划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尽管这种自由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但也造成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在知识学习阶段的无助与迷茫。因此,大学老师应该适当的增加大学跨学科知识结构搭配方而的指导。此外,知识的更新也与大学老师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教师也要期许建立教室成为合作解题的群体文化的学习社区。解题不只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的工具;学生透过解题方法,来进行新知的探究。因为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增加对新概念的了解,同时能提高加深学生原有经验的能力。解题是整合所有学习的过程,因此各领域课程中应该有解题的安排,让学生能熟悉解题的历程,以培养解题的能力。除经由解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外,也能发展一般化和抽象化的能力,以及各种表征方式,使学生能应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对新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反省并监控解题时的思考历程[4]。

参考文献:

[1]程斯纳.成长的思考——浅谈当代大学生自主独立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科技导刊,2012,(2):4-16.

[2]刘烈辉,黄晓吉.新时期大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的培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