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解决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7:48

风险解决办法篇1

关键词:风险投资行业金融业金融改革

一、风投模式的基本介绍

(一)风险投资行业的定义

风投,即风险投资,通常是对规模较大的资本进行一下投资活动:在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之后,对在未来有发展潜力或被低估的初创公司(以高科技公司为代表)注入资金,提供管理经验的公司类型。它将资本家手中闲置的资本投入急需续创业资金的公司手中,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风司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由于初创公司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投资风险巨大。风司通过承担风险而谋求高利润,而非长期赚取股息,因而将实施退出投资。

(二)风险投资典型架构方式

合伙制公司:由少数个人合伙组建,为有限责任制。多数风司为该类。

上市公司:将募集得到的资本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其资本来源较广,但该类风司较少。

附属机构:作为银行的附属机构而存在。

辛迪加组织(即联合投资模式)由一家风司牵头成立共同基金,数家公司联合,对一家公司进行投资的组织。多个风司可分散投资风险,且共同资金较充裕,可满足初创公司所需。该形式极为普遍。

(三)风险投资的具体操作过程

根据风司自身投资的领域,通过前期咨询与评估及对行业前景和公司发展未来的判断,选择具有盈利潜力的初创公司(以高科技公司为代表)。

向初创公司注入一定的资金,投资生效后,派入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参与并指导管理。

初创公司定期向风司回馈其经营状况,双方实现信息交互。

初创公司通过发展产品、项目而不断发展壮大;

当初创公司发展到某一阶段,风司适时退出投资并或因承担高风险而获得高收益。退出方式主要是ipo和并购。ipo为通过上市实现风司的资本增值,是较为理想的退出方式;当初创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时,可通过回购股权实现退出。

(四)风司对于市场的积极好处

社会中存在一部分有闲置资本的私人资本家和一部分急需资金投入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初创公司,而风司则很好地充当了两者之间的纽带。它有利于资金的有效转移和高效利用,为高科技展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二、当今风司在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投资行业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目前当今中国风司资金除海外资本,本土资本中主要来源于个人、金融机构、企业、政府等。其中政府及金融机构占比高,个人资本较少。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主体应该是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企业投入,可以有效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强市场活力。但目前我国总体上,资金来源管道较单一,导致资本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初创公司发展的需要。也限制了风投行业资本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组合的建立。

(二)风险投资行业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风险投资在我国兴起之初,资本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近年来,政府对风投持扶持政策,放开多渠道投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惯性,我国风投行业中政府和国有企业资本占比仍较大,而国有化体制过于僵化难以适应风投行业的高风险的特点和其规律,不利于调动民间个人资本的积极性,使现今风投市场活力受抑制。

(三)缺乏具备高素质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

缺乏高素质风投行业从业人员。专业从业人员可对于当下的风投行业做出较为科学的判断,对资金注入行业做出较合理预测,较少投资风险和投资的盲目性,增加风投的收益。我国现在存在的问题有:

我国高校对于兼具风投及经营管理知识并具有相对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培养。而我国风投行业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对于行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有限。

缺乏风投行业行规政策的制定者。导致风投行业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对于风投行业的扶持力度有限。行业缺乏具备高展业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不利于风投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风险投资行业退出机制不完善,缺乏产权交易市场

风险推出的实质就是产权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转移,因此需要产权交易市场促成风险投资者的退出。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企业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目前我国市场尚不完善,存在对上市企业门槛高风险大的情况,因而大部分企业上市遇阻。

ipo所需周期长,而风投仍在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方可退出,严重影响了风投行业资金利用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

ipo在我国存在受政府监管多。

(五)法律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风投行业尚未成熟,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也尚未健全。存在法律支持力度不够大,政府因此过度行政干预以及税法中双重征税、对高科技企业所得税未优惠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风投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推荐的解决办法

(一)放开对于资金来源的限制

用私募或公募方式筹集风险投资基金是扩大风险资本的主要手段。公募基金的集资规模大,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商业银行可以多种模式介入风险投资,成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

积极引导国外资金进入国内市场,此举不仅可以扩大风险投资资本,而且可以学习外资的经营管理经验以促自身发展壮大。

积极引导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

引导个人和民营企业资本投向风险投资领域以改变现状。发挥其增强风投行业活力的作用。

发展风险投资需要政府资金的适度投入,以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

(二)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中注重兼具风投及经营管理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且鼓励学生进入社会,在实习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前期的人才储备。

引进国外风险投资专家,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弥补国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的现状。

制定优惠政策,为优秀的人才向风投行业的流动提供必要前提。

(三)股市机制;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

加强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并减少对产权交易市场的限制。目前欧美各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兼并准则。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可适当借鉴。

丰富产权交易品种,转变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方式单一的现状,为风投企业的退出提供更多渠道和可能。

建立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平台,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地方性组织较为封闭的现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社会资源的有限配置。

(四)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通过积极预估市场情况来完善相应立法,适当放宽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风险投资。进行税收法律制度的修改,避免双重征税,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需要为风投行业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支持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摆脱过度的行政干预,使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使风投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风险解决办法篇2

论文关键词公诉环节风险案件检察机关

公诉是我国检察机关核心的标志性职能,它担负着指控犯罪和刑事诉讼监督的双重职能,处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前沿。同时,公诉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联系紧密,尤其与社会矛盾化解密不可分。本文立足于近三年来在公诉部门矛盾化解的工作实践,从公诉环节风险案件的界定、表现形式以及风险成因等入手,形成规律性把握,进而提出应对风险及其矛盾化解的工作机制,希望对于公诉执法办案及矛盾化解工作有所裨益。

一、公诉环节风险案件概述

(一)公诉环节风险案件的概念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中所讨论的执法办案风险,是指由内外部因素引发的对公平正义、民生权益、社会稳定和舆论反应等方面造成的综合影响。公诉执法办案风险包涵于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公诉执法办案风险与公诉风险系不同概念。前者是指案件因介入了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非正常诉讼行为以及其他内外部因素而引发的影响诉讼正常进行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风险;后者指的是案件提起公诉后,由于公诉机关控诉不利或由于出现新的事实、证据而导致指控不能成立,公诉机关因此应当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风险。

通过上述比较,并结合当前公诉实践,可以将公诉执法办案风险案件(以下简称“风险案件”)的概念界定为:在检察机关审查阶段,因当事人的主客观原因、执法办案行为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原因而引发缠诉闹访、个人极端行为、以及负面舆情等足以影响诉讼正常进行以及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公共安全和扰乱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等办案风险的案件。

(二)风险案件集中于公诉环节的原因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控诉犯罪与诉讼监督等职能的行使与公民权益密切相关,其中强制措施适用、或不、审查抗诉等更是办案风险集中之处,因此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且因公诉环节在刑事诉讼中的位置及公诉部门在检察机关中的职能,无论是源于检察机关内其他部门的办案风险,还是源于公安、法院等外部单位及其他外部环境(如媒体、舆论)的办案风险风险,当事人为了主张权利、表达诉求都可能向公诉部门提出,在其认为问题得不到解决情况下甚至迁怒于检察机关。因此,检察机关公诉环节的执法办案极易出现执法办案风险。

(三)风险案件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1.无序来访。当事人在诉讼中率性而为,随时到检察机关要求找承办人或领导反映同一案件问题,影响办案单位正常的时间安排和办案节奏,且其行为有继续升级的潜在风险。

2.缠访缠诉(重复访)。指检察机关就案件做出处理决定并经过复议或申诉程序,相关人员就处理结果不服,且已就其提出的意见进行正式答复而反复就同一问题来访的情形。

3.闹访闹诉。在案件办理中或作出处理决定后,相关人员到办案单位采取哭闹、谩骂、静坐、逗留或将伤残、疾病人员遗留在办案单位等行为,以图影响案件处理的情形。

4.上访或越级上访。在案件办理中或作出处理决定后,通过口头或信函形式向上级单位或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如到政府、党委、省级或最高检察机关上访或,借此引起上级单位的关注或给办案单位施加压力的情况。

5.个人极端行为。相关人员对案件处理决定不服,到办案单位、其他国家机关或有关场所,采取自伤、自杀或威胁、伤害办案人员,以及制造严重社会、政治影响的情形,如服毒、跳楼、自焚,以及在敏感地区喊屈鸣冤等。

6.群体访或。与案件处理有利害关系的非同一家庭或家族的多名人员(一般指5人以上),集结成伙到办案单位或其他国家机关就同一案件反映情况、提出诉求,或者由此引发的集体闹访及其他极端行为。

7.社会热议及舆情关注。是指由于新闻媒体的介入或在互联网上的散播而引发社会对案件的普遍关注及舆论压力。

上述情形不仅影响了办案单位正常的办案进度和办公场所秩序,有损执法公信力,损害司法机关形象;个别情况甚至会发展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及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更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同时,风险案件的表现情形可以相互转化,如较低的风险在时间、条件合适情况下可能升级为较高的风险,个人行为可能演变为群体行为,非极端行为可能上升为极端行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案件在性质、情节、涉案人员身份或办案行为等方面往往具有敏感因素,经由媒体炒作或社会公众热议,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

二、公诉环节风险案件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当事人方面原因

1.当事人彼此矛盾尖锐、权益冲突。当事人之间长期存在纠纷,因关系恶化、冲突升级引发刑事案件导致矛盾更加激化。有些案件虽属偶发,但由于一方或双方态度消极,沟通不畅,导致互不相让,对抗情绪强烈。

2.诉求不合理。很多被害人对刑事办案政策存在错误认识,将赔钱作为犯罪嫌疑人减轻处罚的交换条件,漫天要价,提出的赔偿数额与犯罪行为及造成的损害不相适应。有些被害人利用犯罪嫌疑人急于和解的心理,往往在刑事诉讼中还要求一并解决其他民事经济纠纷,甚至要求解决工作及升职问题。

3.参与诉讼的能力不足。实践中闹访、上访的当事人以无业人员及退休人员为主,文化程度有限,法律知识欠缺,对案件适用的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往往难以理解,不会利用法律规定的以申诉、刑事自诉或提起民事诉讼等救济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而是通过缠诉闹访等方式继续要求检察机关追究被不人的刑事责任或要求其赔偿损失。

4.社会援助缺失。由于审查阶段对经济困难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制度尚不健全,一些当事人无法获得专业律师服务,即使案件承办人会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解读相关法律规定,但由于当事人存在抵触心理而效果甚微。在被害人受到严重人身伤害情况下,因身体伤残丧失劳动能力、需要后续治疗等原因,生活面临巨大压力。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尚不完善情况下,如犯罪嫌疑人不积极赔偿,被害人一方在诉讼中自然会到办案单位要求解决现实问题。

(二)执法办案行为和过程方面原因

检察机关审查办理方面的原因。部分案件因案件质量或同期案件集中导致办理周期较长,而办案人员对已经潜在的办案风险估计不足,未能与当事人及时沟通,引发当事人对办案单位的不满情绪。也有个别办案人员漠视当事人权益,态度“生、冷、硬”,怠于解释,极易刺激当事人情绪,诱发执法办案风险。

(三)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1.法治氛围不高。缠诉闹访或上访等行为影射出“不信法”这一社会顽疾。当事人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寄希望于向司法机关哭闹,或是向党政机关上访,这种不遵从司法决定,且不按法定程序行事的做法,其根本在于现阶段相当部分民众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对法治的信仰程度不高。

2.社会风气不良。很多当事人及家属在诉讼遇到困难或问题暂时不能解决情况下,怀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寻求诉讼外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有些办案单位对此过于迁就,虽然使当事人的问题得到解决,但不仅有违公正,更助长了这种社会不良风气,使公众形成错误认识,视此种行径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

3.舆论错误引导和媒体负面炒作。有些案件或因媒体追求新闻效应而披露或因当事人欲借助舆论左右案件而在媒体或网络上公之于众,而检察机关出于保密或严谨往往不便迅即公开办案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舆论宣传引导,使社会公众对案件产生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更有甚者诱发负面炒作,案件的正常办理受到舆论压力的影响。

风险解决办法篇3

此次会议是在市委、市政府关注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政法会议精神及在近期召开的全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会议要求,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下面我将几个方面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的组织和领导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实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应该看到,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政策性、敏感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及各市、区要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单位要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建立起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具体负责、专项推进的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前置程序,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深化,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着眼于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公开公示,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说服、教育、引导等有机结合起来,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综治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组织和网络的作用,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考评查究制度,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展快、效果好的地方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给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造成严重影响的,要坚决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严肃追究决策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进一步明确风险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综治、维稳、部门指导考核”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前置程序,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按照上级要求注意正确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党委、政府主导原则。各级党委要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要进行正确引导,坚持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改革发展上,放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上。各级政府要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力度,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主管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即由重大决策的决策部门、重大项目的审批部门、重大事项的决定部门,负责对重大决策、项目或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论负责。政府决定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三)客观公正原则。要充分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和预测论证,如实反映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估意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涉及的领域广泛,评估内容的法律性、政策性和评估方法的综合性、协调性都很强,实行规范化操作对提升评估质效至关重要。各有关部门既要积极实践,又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做到评估工作准备充分、评估操作程序规范、分析预测稳定风险科学、化解矛盾措施扎实有效,评估结果的运用经得起法律检验、时间检验。

三、进一步把握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风险评估工作重点包含: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11项重点,各单位可根据不同决策类型,收集意见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采取三种形式进行:一是公开的形式。通过网站、报刊、问卷调查、听证会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是部分公开的形式。征求人大、政协和维稳、、综治等部门的意见;通过企业内部公示、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负责人直接听取职工意见等方式向企业职工征求意见;征询专家或委托或中介专业机构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等。三是不公开形式。依法不得在事前公开的重大决策,在确保决策事项保密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分析和评估形式。

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时,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决策。包括涉及重点领域的重大政策、改革改制方案、社会管理措施以及建设规划的出台等。二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项目。包括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及其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三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其他重大事项。包括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的大型活动,上级确定的重大决策、项目在本地实施的方案等。

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要围绕以下主要内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一,要对合法性进行评估。主要看这些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符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第二,要对合理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是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是否反映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不是兼顾到各方面群体的利益,有没有平衡群众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会不会引起相关地区、部门、行业及类似群体的攀比等。第三,要对可行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的时机成熟不成熟,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在不在可承受范围内等。第四,要对安全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后会不会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不能得到有效消除,等等。

各部门要特别注重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对经评估确定社会稳定风险较小、实施条件比较成熟、已决定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发动,依照风险控制预案有计划地推进实施;对经评估认为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实施条件尚不具备的,要暂缓决策或审批,有关方面要调整完善原有方案,待条件成熟、风险因素消除后重新报请实施;对于一些较为紧迫、客观上确需付诸实施,但又存在较大风险的,要在落实预防化解措施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对经评估认为存在重大社会稳定风险、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坚决不予实施。

四、进一步明晰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和程序

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实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全覆盖。在各市、县(市、区)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全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范围、评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运用得到规范,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长效机制。三是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实现预知预防,做到“四个不出台、一个最低限度”,即违反法律法规、违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不出台,侵犯群众利益、与民争利的不出台,存在大量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解决的不出台,群众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可能引起局部社会震动的不出台;因出台实施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引发的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风险评估工作的程序方面要按照四步走的步骤进行,一是制定评估方案。承办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被已确定的评估事项研究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工作人员组成及资格条件、评估内容、措施、方法、程序、时限、纪律要求等。二是广泛听取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启动后,采取召开座谈会、咨询会、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方法,广泛征求利益各方意见和建议。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可组织相关群众和专家进行听证论证。三是预测稳定风险。在收集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对评估事项实施的前提、时机及后续社会影响、配套措施等进行预测分析和论证研究,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对抗程度作出稳定风险评估预测。同时,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四是作出评估结论。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审核工作责任主体部门应当作出予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决定。

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是制定评估方案。对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要由评估责任主体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的要求、原则和评估事项的特点,认真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限要求,保证评估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广泛听取意见。要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多种方法,广泛听取利益各方的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相关群众和专家进行听证论证。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准确把握群众对评估事项的反应及心理动态。三是分析研判预测风险。要在全面收集掌握情况信息的基础上,对评估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和剧烈程度进行稳定风险分析预测和等级评估。要提高分析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有的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分析研判,有的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分析研判。对于特别重大事项,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判方式,相互印证。矛盾化解部门、风险处置部门、维稳部门要积极参与,对评估事项产生稳定风险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可控性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必要时可以吸收有关利益方参与研判,使分析研判预测风险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消除分歧的过程。四是作出评估结论。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由评估小组形成评估报告,根据社会稳定风险大小和可控程度提出评估意见,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或单位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作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评估结论。五是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凡决定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都要制定风险化解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对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有效化解,同时,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六是跟踪督查督办。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后付诸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要全程跟踪掌握稳定风险化解和维稳预案落实情况,对评估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主管责任部门要及时研究,及时调整完善维稳措施,确保将各类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五、进一步规范风险评估的各项制度和考核

各市、区和市有关职能部门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明确每类决策、项目、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具体范围、负责部门、评估具体内容等。在组织实施上,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先行试点,由点到面,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稳步推进。2010年,各区需完成1个、各市需完成2个以上重大决策或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评估工作。

各市、区和市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建立健全建立报备制度和跟踪督查督办制度,立高位制度要把握好评估项目报备和评估情况报备两项重点内容,各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确定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决策、项目、事项,汇总后分别向各市、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报备。市有关部门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向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报备。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或单位根据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开展评估的情况,编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重大决策、项目或事项的基本情况、评估工作方案、政策和法律依据、社会效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报本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

此外,市和各市、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各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承办部门要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的跟踪督查督办工作,及时发现评估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维稳措施,确保评估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将根据《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要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成效要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考核范围,对因没有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存在重大涉稳隐患或引发重大的,将根据情况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示或“一票否决”。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同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体系。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出台实施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未评估,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各级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要对负有责任的地区、部门、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实行问责制。执行中,将严肃考核纪律,谁触犯高压线坚决处罚绝不手软。

风险解决办法篇4

一、抓重点,清积案,全面化解监管执法隐患风险

(一)明确责任,整改区域监管隐患

淄博市工商局于2008年底全面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共查找出区域监管、执法办案、行政许可等各类风险隐患216条,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分类制定应对风险隐患的措施。一是全面推进“片区化”管理的监管执法问责制。将全市72个工商所的监管辖区划分为248个监管服务责任区,建立了市局、分县局、工商所、工商工作室、片区责任人五级管理体系和联动机制,消除了监管盲区,做到了“守土有责”。出台了《区域监管服务实施办法》和《区域监管服务手册》,确定监管执法、服务发展、隐患治理、舆情收集、社会评价等5大类15个工作项目,理清了26个特殊监管项目和8大类173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监管依据、要求和监管方式,有效解决了“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怎么留下监管痕迹,才能达到免除监管责任、确保执法安全”的问题。二是推行了“三知一管”工作法,实施精细化监管。对片区监管人员提出了“知道业户在哪里、知道业户干什么、知道业户想什么,实施精细化监管服务”的标准要求,责任人对责任区的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重点行业、高危行业的监管做到了底数清楚,隐患排查到位,问题及时发现。

(二)强化监督,整改行政执法隐患

从理顺执法体制、规范执法流程、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强化具体执法行为监督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措施,有效防范执法风险。一是全面推行了相对集巾执法办案机制。在区县局设立执法大队10个,在工商所设立执法中队72个,理顺了市局、区县局、工商所三级执法办案事权,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二是全面实行了“网上办案”,规范执法程序。启用了“网上案件审批系统”,全面实行了“网上办案”,规范了行政执法流程,对各办案环节实行节点控制,实现了对执法案件的全过程监督,案件核审率达到100%。三是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将注册登记、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合同、商标、广告监督管理等7大类,88部法律、法规、规章,230余项主要违法行为细化分解成930余项,确定相对固定的处罚种类和量化幅度,减少了对裁量问题的争议。四是强化案件督查。坚持每年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为进行一次全面督查,每半年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一次抽查互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把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和谐案。五是树立和谐监管理念。将执法风险防范的内容从具体的执法行为延伸到执法理念的养成,牢固树立和谐监管理念,坚持“攻大奸、戒小过”,强化行政指导,慎用行政强制,推行权利义务告知、释法说理等制度,把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融人监管执法全过程。2009年以来,共查办各类案件18279件,案件处结率和执行率均达到100%,未出现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

(三)全面规范,整改行政许可隐患

对行政许可中存在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界定不严、高危行业无照经营、国企改制遗留问题、作为体现市场主体资信状况的登记档案不完整等隐患和风险,进行了重点整治规范。一是规范登记行为。针对发现的企业登记机构帮助企业虚假出资出证、伪造营业执照、公章等影响经济安全的行为,与财政、人民银行、银监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公司货币验资工作的意见》,对涉嫌虚假出资的企业严格实质审查,提高登记质量,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登记行为的蔓延,保障了地区经济安全。二是规范无照经营查处。针对无照经营现象屡禁不绝的问题,出台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操作规范》,对高危行业重点监管、无照经营行为分类建档、弱势群体区别处理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将清理无照工作纳入了规范化轨道;对吊销企业仍正常经营的现象,制订了《恢复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经营资格操作规程》,提供有效的行政救济,既解决了吊销企业无照经营的问题,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三是规范国企改制遗留问题。针对淄博老工业城市在“先上车。后买票”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国有企业改制遗留的问题,未雨绸缪,抽调专人对所有改制企业的登记材料进行重新审核,发现问题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与改制企业沟通,积极稳妥地提前化解风险。四是规范登记档案。对企业登记档案进行全面整理,确保了企业登记档案的完整和质量提升;对企业登记档案数据库进行全面清理,核查、补录、纠正、清理问题数据3万余条,有效地保证了登记数据的真实、准确。

二、建机制,抓长效,推进监管执法风险防范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隐患风险的发生

淄博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求对关系监管执法对象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上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防止在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因工作不当产生隐患风险。为确保科学、正确决策,出台了《主要业务工作事项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对个案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或罚没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案件,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国企改制等行政许可事项,都坚持做到集体研究决定。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都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调研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2009年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制定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意见,先后召开重点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层次的座谈会4个,征求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意见30余条。

(二)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隐患风险的应对能力

畅通诉求渠道,健全完善12315消费维权网络和内外监督机制,实行“局长接访日”、重大案件案后回访等工作制度,多层次了解社会群体的诉求。强化舆情监控,建立和完善了舆情调研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媒体、网络反映的舆情信息,定期通报重要舆

情,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做到见微知著、心中有数。同时完善了信息报送、矛盾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群体性消费者申(投)述事件、重大传销突发事件、市场监管突发事件等5个应急预案。对监管执法风险做到“可知、可防、可控”。

(三)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化促工作规范化

淄博市工商局健全完善了案件处理、行政许可、业务决策等6大类247项制度,实现了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围绕规范登记服务工作,出台了《协助法院冻结股权工作规范》、《企业登记信息查询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推行了首办责任制、aB角工作制度、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围绕消费维权,建立健全了消费者咨询和申诉、投诉的受理、查办、反馈制度;围绕依法行政,制定了《规范执法办案的意见》、《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执法监督暂行规定》、《错案责任追究规定》。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出台实施,切实规范了行政行为。

三、抓基层,管长远,全面夯实监管执法风险防范基础

(一)以创建“一镇一室”模式为重点,提升基层掌控力

全面整合工商资源,探索创建了“一镇一室”模式,凡管辖区跨乡镇的工商所,在工商所驻地以外的乡镇设立工商工作室,定期进驻2名工作人员处理涉及工商的事务,目前已设立工商工作室34个,实现了工商业务前置、监管触角延伸、服务发展前移、风险隐患掌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星级规范化工商所创建活动,将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内务管理、文明创建、服务发展等具体细化为20项内容、56项具体指标,进行全面考核。每年认定一次,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首批30个工商所已通过验收。“一镇一室”模式的实施和星级规范化工商所的创建,强化了基层组织,提升了对风险隐患的掌控力。

(二)重心下移专群结合,提升综合治理防控力

建立了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以主要商业中心区域、社居委、村委会为依托,建设“一会两站“1605处,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监管;与365家市场开办单位签署“市场开办单位责任书”,落实其市场秩序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有效发挥社会协管作用;在山东省率先选聘227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工商联络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联络。通过建立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发挥群众信息员的作用,拉长了风险隐患的反应链条,构建起了工商监管、社会监督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执法体系,实现了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群防群治。

(三)塑造群众型干部,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化解监管执法隐患和风险,除了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为迫切的是要解决与群众的感情问题。围绕对群众愿望需求不够关注、不够重视等问题,工商局于2009年初开展了“大走访”活动,2010年初开展了“大回访”活动,对全市8869户市场主体进行了走访,了解对工商的需求,帮助解决各类难题,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将走访形式上升为制度,坚持市局和分县局每半年、工商所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家或联络员座谈会,建立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为民便民利民”主题实践活动和争创“文明执法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满意单位”、“争当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活动,群众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在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100%。

通过开展监管执法风险防范工作,淄博市工商局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要有效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必须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抓起,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的“防火墙”。通过创建“一镇一室”模式,淄博市局感到,面对社会转型、工商职能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要做好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工作,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向下延伸工作触角。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下沉”,把防范风险隐患工作从最底层、最基层抓起,实现“发现得早、化解得快、处置及时、防止蔓延”的良好效果。

风险解决办法篇5

关键词:风险资金借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事业转型期和新的发展期,高校的经济行为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更加多样性,经济来源也更加多样性,这样就会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风险并防范。

1、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

1.1、高校在财务方面的管理

1.1.1、随着国家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对高校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高校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弱化内部环境,导致了高校财务风险的增加。

1.1.2、一些高校在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高校是国家办的,资金上就应该依赖国家的拨款,这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使这些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过分单一,以及部分学生拖欠学费,这些都导致了高校的资金紧缺。

1.1.3、高校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滞后,预算控制不严,支出过大。有些学校的信息公开程度不透明,存在一些暗箱操作,一些学校,不仅一级学院,还有旗下的二级学院,均有收入,但是由于都缺少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加以约束。以及高校的财务信息不公开,造成高校的收支缺乏有效的监督。

1.2、高校的融资压力

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高等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大大滞后于规模发展速度,为了解决资金困境,高校只能自筹门路向金融机构举债。但是这些贷款只是短期内解决了高校的问题,巨额的利息却让高校头疼不已,这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和科研。高校融资压力形成的原因:

1.2.1、有的高校建设的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

1.2.2、不经过调查就任意增加贷款的规模以及范围;

1.2.3、高校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营工作,其自身所筹集的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1.3、校办产业财务风险情况

随着高校经营的多样性,校办的经营实体也越来越多,为此校办产业带来的风险也很多。校办产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收益分配不均风险等以及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了清算破产的连带风险。作为学校,其必须要承担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风险,最终给学校的相关财务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但形成校方产业的财务风险,还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开展。校办产业财务风险生成的主要原因:

1.3.1、产权过于单一,职责划分不清。校办产业的主要投资人往往是高校,高校可以直接规定管理模式,进行投资决策,相应的财务风险,均由校方一并承担。

1.3.2、校办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存在不完善的局面。校办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管理上更多的带有了行政色彩,在经营不善时大家都推卸责任。校方所办产业的财务风险形成还由于管理者的盲目决策,不考虑实际情况、财务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普遍的铺张浪费现象等。

2、高校在财务风险方面的防范

2.1、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防范

2.1.1、在现有的财务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财务模式

对学校的真实财力和办学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如实的分析,对学校的潜在财务风险建立预警机制。按照现在实行的财务制度,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其他措施,科学地判断财务风险,合理制定预警机制指标。首先,真实性支付能力指标的有效反映。此指标主要涉及到现实以及潜在支付能力两个方面。其次,必须合理的分析年末货币资金的结构以及所构成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校方自己的资金余额以及非自己的资金余额在年末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再次,校方在对资金使用情况上的反映还要包括对自有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最后,每年对校办产业的财务以及资金情况进行剖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2.1.2、学校要扩宽筹资渠道,增加收入来源

要改变一些传统的资金来源,对筹资的渠道采取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筹资来源,不要把国家的财政拨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模式,还要实事求是的把学生欠费的问题解决,要了解学生拖欠学费的原因,并与学校管理层研究解决办法。要增加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上闲散的资金,运用多种市场手段进行筹资。

2.1.3、运用强硬的手段对预算进行约束

加强科学预算,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要加强高校的支出管理,健全各个部门的职责,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开支,使各个部门领导都承担财务风险控制的责任。加大对预算项目安排的可行性、必要性的论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要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预算定额,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对高校的经济制度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体系,组成一个职工分工明确并能相互检查与监督的运行管理体制,为实现一个良性的高校财务管理而努力。

2.1.4、完善监督机制,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定期公开财务信息

首先高校要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对高校内的资金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同时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需提交职代会讨论,财经工作应定期向职代会报告,确保高校资金使用公开、安全、有效。

2.2、高校融资风险的防范

2.2.1、高校要树立风险意识,适度融资,严格控制发展规模,认真分析和研究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规模。同时对高校的融资要进行全面的监督并确立完善的融资机制。监督的主要内容涉及到融资的额度、规模和将来的用法以及未来的收益等。

2.2.2、高校应加强借贷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高校要对借贷资金的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银行已审批的贷款,学校应根据需要和工程进度放款,严格避免银行贷款资金留存单位账户而无辜承担利息,进一步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2.2.3、高校要对还款制定严格的计划。要把还款的计划安排在高校年度的收支预算当中,做到量入为出,保证能按规定期限还款。

2.2.4、要帮助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使学生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欠费的问题,这样就增强了学校费用的收缴率,提高了学校的自有资金。

2.3、校办产业的风险防范

2.3.1、加强校办产业法人治理,清晰产权。校方所办的产业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合理规避风险。

2.3.2、要加强校办产业的内部管理。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法人机构,使其分工明确,责任划分明确,进而实现科学管理。校方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慎重决策,不能盲目投资,要进行科学的论断和市场化的分析,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创办“科技创新型”公司,大力提高产、学、研水平,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收入。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在逐步的扩大,我们要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这种财务风险的防范,要增强高校的防范意识并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合理的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史为业.新时期高校财务治理研究.《会计之友》2011年第11期下.

风险解决办法篇6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稳定的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在出台重大决策、确立重大事项以及实施有关民生的行政行为前,先后颁布了相关文件,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制定了以人为本、源头治本、科学民主、合法合理、权责统一等评估原则,并对评估责任主体、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评估制度的建立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然而,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1.评估责任主体顾虑重重,需相关部门统一思想。

在目前的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中制定了“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权责统一原则,这一原则容易使评估责任主体在“为什么做”、“要不要做”等问题上产生顾虑,如“评估工作是否会影响正常的行政效率”、“评估工作一旦让利益相关的群众知道,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评估结果如果显示风险级别较大,一旦暂停项目建设,是否会影响城市建设的步伐”、“如果评估结果错误造成社会问题怎么办”等等问题。对此,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前,首先,党委、政府部门要统一思想,正确认识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是维持地区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以增强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信心。其次,要明确评估责任主体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评估各阶段、各环节的职责分工,并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在评估过程中,重大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起草部门、项目的申报审批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都可能是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当评估工作涉及到多部门职能交叉难以界定具体的评估责任主体时,可以由党委或政府确定责任主体,或者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决策者通过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由第三方承担评估结果的责任,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关利益方的影响,还可以增强第三方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2.评估方法能否科学运用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往往牵涉到一些利益相关群体,评估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评估效果,存在着用什么方法评估,采用好的方法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相关利益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由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还处于实践的探索阶段,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畅通有序的民意表达机制,采取舆情民意调查、听证会等多种方法,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所涉及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利用互联网络等信息手段搭建听取民意的互动平台;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专家的作用,发挥社会基层组织作为党和政府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群众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合法化、有序化、组织化,提高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3.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需加强组织领导。

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无论是在评估工作的组织阶段,还是研究论证和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评估联审、确定风险等级以及调控风险和落实维稳措施阶段,都涉及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包括参与评估工作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承办评估单位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承办单位与配合评估工作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尤其是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往往牵涉到上级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甚至涉及到中央某些部委的上下联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细化职责分工,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只有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使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条块结合,统筹协调,相互支持,上下形成“一盘棋”,才能增强评估工作的合力,才能确保评估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4.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需进一步加强。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往往存在法律上的障碍,“政策在前,法律滞后”。首先,由于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单位针对决策的出台或建设项目的实施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因而一些单位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有的甚至只是“走形式”、“走过场”。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重大决策或重大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其次,如何有效保障广大利益相关群体在法律框架内维权道路的通畅。依据宪法,公民有权利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并监督他们的行为,但目前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却采取各种方法压制公民的维权行为。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公民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如有政府职能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压制公民的维权行为,他们又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这需要进一步制定保障公民参与权、监督权的相关法律,以避免法律体系内部矛盾现象的存在,避免重大社会稳定事件的发生。

5.社会矛盾的化解需发挥基层大调解体系的作用。

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项目诸如旧区改造、居民区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涉及民生方面的重大政策出台等方面的矛盾尤为突出。目前,社会群体维护“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不断增多,一些潜在的、衍生的矛盾纠纷不断凸显,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日益频繁。因此,如何根据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采取不同的化解矛盾的办法,已成为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急需解决的难题。对此,评估部门不仅要注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公正性,更要不断创新矛盾化解机制。首先,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特点及要求,并对其加以分析、归类;其次,政府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做出回应,对群众的合理性诉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即使一时不能解决,也要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另外,要重视群众的初信初访,充分发挥基层大调解体系的作用,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社区基层组织等各方资源,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使矛盾纠纷从预警、受理、交办、联办到督办、跟踪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规范有序,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处理好决策与评估先后顺序的关系。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不必要的政策执行成本,从源头上调控社会风险。但从决策与风险评估的先后顺序来看,由于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承办部门同时又是重大决策拟定部门或项目报建部门,加之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须纳入目前的行政审批或决策程序之中,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的决策在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后,或一边实施项目一边评估,或把风险评估作为决策后的一个补充性程序来“走”的情况。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目标管理体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使评估部门勇于对可能出现a级风险的重大决策或建设项目提出“终止”、“撤销”或暂缓实施的建议,避免“决策有误在前、后发现存在巨大的社会稳定风险而暂缓或停止执行决策的案例”,从源头上理顺决策与风险评估的先后顺序,为政府在决策前认真听取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出科学决策,夯实政策执行的社会基础,提供法律保障,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真正成为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必要环节”。

2.处理好评估主体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存在着同一个部门既是决策者(项目的实施者)又是评估者的尴尬局面,评估结果难免会掺杂单位的利益在其中,往往是对决策或建设项目的肯定而非否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往往是“走程序”,不能真正从源头上防范社会风险,甚至还会扩大社会风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评估主体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一是开展独立的风险评估,强制委托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决策者或实施者必须为评估机构提供翔实的评估信息,避免真实信息的缺失,从而在保证独立评估机构公允的同时提高其专业性;二是明确相应的市、区、街(镇)级维稳办为社会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监督主体,它们不直接承担评估工作,但对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负有组织、指导、协调、督查、检查等职责。此外,为了正确处理评估主体和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落实问责制。问责应建立在明确决策评估主体和督察(督办)责任主体职责划分的基础之上。各督察主体对评估项目行使日常检查的权力,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落实风险评估制度而酿成涉稳重大事件的,对应该进行风险评估而未实施或组织实施不力未发现风险因素导致大规模和严重社会不稳定的主体及其责任人应进行行政问责;对风险评估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却未被决策者重视仍然付诸实施而引发大规模和严重社会不稳定风险的,应加大力度追究决策者的责任。

3.处理好程序合法性与技术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评估程序一般包括确定评估事项、制定评估方案、广泛研究论证形成评估报告、确定风险等级、建立分级备案、制定调控预案、落实控制措施等,评估程序的合法性主要是指评估的决策或重大事项是否符合我国的宪法、法律、法规;决策方式、步骤时限等程序是否合法;评估决策或重大事项是否经过必备的论证、听证和公示等公众参与的必经程序;是否按规定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等民主程序等。评估技术的合理性主要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和原则对风险评估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反思、评价和规范,“包括价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指风险评估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要在时机成熟时开展,不能超越群众合理承受能力,涉及到的相关安置补偿措施要能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特定群体收益决策事项横向比较要合情合理,尽量避免引发相关群体攀比等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程序合法性和技术合理性是相互统一的,在实践中应尽量避免厚此薄彼的做法,避免程序合法技术不合理、技术合理程序不合法等情况的出现。首先,要强调程序的合法性,也就是要强调评估的内容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之上,要畅通利益表达渠道,让相关利益群体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保障广大群众对决策或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其次,要强调技术的合理性,也就是在评估过程中不仅积极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认真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还要充分尊重大多数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4.处理好评估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

评估的广度一方面是指评估的广泛适应性,即评估范围广,涉及方方面面,要兼顾各方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参与评估组织的组成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一般应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维稳部门、有关专家、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等。此外,还指征询的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广泛性,要能够反映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诉求,重大的决策或项目建设的支持意见一般要在三分之二以上。评估的深度是指评估标准的精细化,评估应考虑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包括法律政策、合理性等,尤其要考虑出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社会群体的攀比等。评估标准需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细化,并且对征求广大民众意见的方式以及面向特定对象征求意见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避免出现应该评估但没有评估情况的出现。

5.处理好评估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

风险解决办法篇7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保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决策质量,保证决策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根据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江苏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泰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调整和监督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定义和范围)

本办法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政府对关系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作出的决定。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一)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

(二)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三)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四)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五)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法规对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的决策程序,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党的领导)

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五条(监督机制)

重大行政决策依法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行政机关以及审计机关的监督。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或者应当在出台前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部门职责)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全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协调、推进本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工作。

市电子政务中心负责本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和指导工作。

市政府各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在职责权限范围内承担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义务,做好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工作。

第七条(基本原则)

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科学、民主的原则。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保证决策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兼顾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兼顾效率与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八条 (公开与监督)

重大行政决策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九条(考核)

重大行政决策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决策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要内容,作为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的内容和决策机关年度依法行政考核的内容。

第二章决策程序

第一节决策启动

第十条 (决策建议)

下列人员或机构可以向市政府提出重大行政决策建议:

(一)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二)市政府工作部门;

(三)各镇、街道、办事处;

(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五)其他机关、民主党派或者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组织;

(六)其他公民。

第十一条 (决策建议提交材料)

提出重大行政决策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一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决策建议书,应当包含背景情况、当前现状及问题、决策理由、预期目标等内容;

(二)相关法律依据;

(三)相关调研报告或者论证意见;

(四)建议人签名或者盖章。

决策建议提出后,交有关部门、机构研究论证,报请市政府决定是否启动决策程序。

第十二条 (决策承办单位)

决定启动决策程序的,市政府应当明确决策承办单位,负责决策事项的方案起草等工作。决策事项涉及两个以上单位职责的,应当明确牵头承办单位。

第十三条 (调查研究)

决策承办单位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信息,根据需要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意见。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全面梳理与决策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研究论证决策方案涉及的合法性问题以及与现有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衔接问题。

决策承办单位根据需要对决策事项涉及的人财物投入、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成本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分析预测。

第十四条 (草案拟订)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拟定重大行政决策方案。有不同意见的,应拟订两个以上方案,并提出倾向性决策方案意见。

第十五条(草案内容)

决策草案应当包含决策目标、工作任务、措施方法、时间步骤、制定依据、执行机关、经费预算等内容,并附决策草案拟定说明、与决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第十六条(征求部门意见)

决策事项涉及政府有关部门、镇(街道、园区、办事处)等单位的职责,或者与其关系紧密的,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征求其意见。

对单位提出的反馈意见拟不采纳的,决策承办单位应当与其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向市政府说明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单位的意见、决策承办单位的意见和理由、依据。

第二节 公众参与

第十七条 (公众参与)

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是指重大行政决策方案拟定后,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或者对其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事项,决策承办单位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举行听证会、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问卷调查、民意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

第十八条 (公开征求意见)

决策承办单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途径,向社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决策草案;

(二)决策草案的依据、理由和说明;

(三)社会公众提交意见的途径、方式和时限;

(四)联系部门和联系方式。

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得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需要缩短期限的,公开征求意见时应当予以说明。

第十九条(草案解读)

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决策承办单位应在决策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将决策草案和草案解读通过政府网站和其他新闻媒体。草案解读主要包括重大行政决策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内容。

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实施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决策事项,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准确有关信息,并可以通过新闻会、媒体访谈、专家解读等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第二十条 (召开听证会的情形)

决策事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或者存在较大分歧的,可以召开听证会。法律、法规、规章对召开听证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除依法不得公开的情形外,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第二十一条 (听证会程序)

决策承办单位是听证组织机关,应当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保证各方利害关系人都有代表参加听证会,利害关系人应不少于听证代表总数的二分之一。听证代表确定后,应当提前将名单向社会公布。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将决策草案及起草说明提前7日送达听证代表。

听证代表不能参加听证会的,应当至少提前3日书面告知听证组织机关,听证组织机关可另行遴选听证代表。

第二十二条 (听证会程序)

听证会应当依照以下程序公开举行:

(一)决策承办单位介绍决策草案、依据、理由和有关情况;

(二)听证代表陈述意见,进行询问、质证和辩论。必要时,可以由决策承办单位或者有关专家解释说明;

(三)听证组织单位制作笔录,如实记录听证代表的意见,并经听证代表签字确认。

听证代表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有权提问和发表意见,确保听证代表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

第二十三条 (意见收集整理)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认真研究,对合理意见应当采纳。社会各方面意见有重大分歧的,决策承办单位应当进一步研究论证,完善决策方案。

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主要意见及其研究处理情况、理由,应当及时公开反馈。

第三节 专家论证

第二十四条 (专家论证定义)

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是指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决策承办单位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论证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等。

第二十五条 (专家论证的方式和一般要求)

组织专家论证可以采取召开专家论证会、书面咨询论证、委托咨询论证等方式。

选择专家、专业机构应当注重专业性、代表性。对论证问题存在重大分歧的,持不同意见的各方都应当有代表参与论证。不得选择与决策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专家、专业机构。

第二十六条 (开展论证相关权利)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为开展论证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参与论证的专家或专业机构应当具有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列席相关会议、参加相关调研活动等权利。

第二十七条 (专家论证独立性要求)

专家或专业机构应当独立开展论证工作,保持独立见解,对所出具论证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合法性负责,对知悉的涉密信息依法保守秘密。专家或专业机构应当在书面论证意见书上出具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八条 (论证报告)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综合分析专家意见或专业机构报告,形成最终论证报告。论证报告应当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 (公开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

决策承办单位可以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组织专家、专业机构向社会公众解释说明。

第四节 风险评估

第三十条 (风险评估定义)

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是指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或者存在公共财政风险的,由市政府指定决策事项承办单位或者委托其他专业机构开展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决策承办单位或者市政府指定的有关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引入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第三方评估。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等已对有关风险进行评价、评估的,不作重复评估。

第三十一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可能引发的政治安全、矛盾纠纷、公共安全、内部安全等问题或者其他不稳定因素和指标予以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关处置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二条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十三条 (经济风险评估)

经济风险评估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涉及的财政资金投入额度、承受能力、成本效益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四条(风险评估方式)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全面查找风险源、风险点,对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

第三十五条(风险评估报告)

 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风险判定高、中、低风险等级,形成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评估事项和评估过程;

(二)风险源、风险点排查情况;

(三)可能引发的风险等级;

(四)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建议;

(五)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第三十六条 (风险防范)

对存在风险可控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化解处置预案;对存在风险不可控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调整决策方案,否则不得提交会议讨论

第三十七条 (风险评估保密要求)

参与风险评估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风险评估情况严格保密。

第三十八条(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应当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机关认为风险可控的,可以作出决策;认为风险不可控的,在采取调整决策草案等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后,可以作出决策。

第五节 合法性审查

第三十九条 (合法性审查定义)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指市政府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由司法行政部门对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的活动。

第四十条(合法性初审) 

决策承办单位在提交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之前,应当由本单位法制部门对决策草案进行合法性初审;必要时,应当送发展改革、财政、编制、自然资源规划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或者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编制、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进行集中会审论证。发展改革、财政、编制、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提出审查意见。

第四十一条 (合法性审查一般要求)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在完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并经合法性初审、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经本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后,将决策草案及相关材料提交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不得以征求意见、会签、参加审议等方式代替合法性审查。

决策事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市政府讨论。

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

第四十二条 (送请合法性审查提交的材料)

送请合法性审查,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向司法行政部门报送决策方案等相关材料,并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负责。主要包括:

(一)决策草案及其说明;

(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等制定依据目录及文本;

(三)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意见采纳情况说明;依法举行听证会的,提供相关汇总材料;

(四)专家论证结论及其他相关材料;

(五)风险评估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

(六)决策承办单位合法性初审意见书;

(七)进行合法性审查所需要的其他资料。

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司法行政部门可以退回,或者要求决策承办单位补充提供相关材料、补充征求公众意见、补充邀请相关专家论证等。

第四十三条 (合法性审查的期限)

合法性审查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审查期限,延长审查期限不超过10个工作日。

审查过程中补充材料、修改完善等所需时间,不计算在相关期限内。

第四十四条 (合法性审查内容)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就下列事项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

(一)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

(二)是否超越决策机关的法定权限;

(三)是否违反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四)是否与其他相关政策、规定协调一致;

(五)是否对重大行政决策可能损害的权利人的利益给予有效保障;

(六)司法行政部门认为需要审查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五条 (合法性审查工作开展)

司法行政部门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以书面方式进行,必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下列方式开展工作:

(一)要求相关单位对有关情况作进一步说明;

(二)要求相关单位补充提供所需材料;

(三)认为调研不全面和听取意见不充分时,可以补充调研和进一步征求意见;

(四)召集有关单位进行协调;

(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

(六)其他方式。

第四十六条(审查意见书内容)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合法性审查意见负责,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合法性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决策草案名称;

(二)是否符合法定职责权限、履行法定程序;

(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省、市政策;

(四)对存在合法性问题、法律风险的,说明理由、明示法律风险;

(五)合法性审查结论。

第四十七条(审查意见采纳及说明)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合法性审查意见进行调整或者补充。未采纳合法性审查意见的,应当向决策机关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十八条 (合法性审查意见)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书面提出下列法律审查意见:

(一)建议市政府讨论决定;

(二)建议市政府不予讨论决定;

(三)建议市政府讨论决定但需要修改部分内容;

(四)建议市政府退回,由承办单位补充完善后再次提交。

第四十九条(合法性审查经费保障)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所需经费,由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专项预算,市财政予以保障。

第五十条 (合法性审查保密要求)

对于涉密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参与合法性审查的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审查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漏合法性审查事项的内容。

第六节 集体讨论决定

第五十一条 (集体讨论决定定义)

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是指在市长或者市长委托的常务副市长主持下,按照《靖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由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对重大行政事项进行讨论决定的工作制度。

第五十二条 (提请集体讨论报送材料)

决策草案提请决策机关讨论决定的,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决策草案及相关材料,决策草案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应当包含公平竞争审查的有关情况;

(二)履行公众参与程序的,同时报送社会公众提出的主要意见的研究采纳情况;

(三)履行专家论证程序的,同时报送专家论证意见的研究采纳情况;

(四)履行风险评估程序的,同时报送风险评估报告等有关材料;

(五)合法性审查意见;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提供的重大行政决策有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十三条 (集体讨论决定原则)

决策草案经决策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核后,由决策机关行政首长决定提交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策机关行政首长也可以直接决定提交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讨论决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策草案,会议组成人员应当充分发表意见,决策机关行政首长最后发表意见。发表意见要实事求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

第五十四条 (听取意见和建议)

坚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逐步推进市民代表旁听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听取其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十五条(集体讨论决定)

决策机关行政首长应当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对决策草案拟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者再次讨论的决定。决策机关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

第五十六条 (集体讨论存档)

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后,应当形成会议记录、纪要、决定或者备忘录等文字材料,并存档备查。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对不同意见及其持有人应当载明。

第五十七条(请示报告)

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应当按照规定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

第五十八条(暂缓审议期限)  

决策草案暂缓审议或者修改后再次提请审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超过期限未再次提请审议的,终止决策程序。

第五十九条 (决策公布与解读)

重大行政决策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公报、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市内主要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对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或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说明公众意见、专家论证意见的采纳情况,通过新闻会、接受访谈等方式进行宣传解读。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

第六十条 (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将履行决策程序形成的记录、材料及时完整归档。

第三章 决策执行

第六十一条 (决策执行单位)

决策机关应当明确负责重大行政决策执行工作的单位(以下简称决策执行单位),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涉及数个单位的,应当指定牵头执行单位,并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第六十二条 (决策执行要求)

决策执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方案,明确主管领导责任、具体承办机构和责任人,全面、及时、正确地执行决策,确保执行的质量和进度。

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中止或者停止执行。

第六十三条 (跟踪督查制度)

实行重大行政决策跟踪督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决定的执行情况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催办、督查,定期通报落实情况。

第六十四条 (问题报告)

决策执行单位发现决策存在问题,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决策执行中发生不可抗力等严重影响决策目标实现的,应当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六十五条 (公开决策执行情况)

市政府或者决策执行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公开重大行政决策执行的有关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重大行政决策及其实施存在问题的,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市政府或者决策执行单位提出意见建议。

第四章 决策后评估

第六十六条 (决策后评估定义)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是指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决策实施提出较多意见的,以及其他有必要的情形,市政府可以组织决策后评估,并确定承担评估具体工作的单位。

决策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六十七条(决策后评估的要求)

承担评估具体工作的单位应当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特别是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参与评估,也可以委托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第三方评估。

决策作出前承担主要论证评估工作的专家、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一般不得参加决策后评估。

第六十八条 (决策后评估的方式)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应当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分析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实施情况后评估主要围绕下列内容开展:

(一)决策实施结果与决策预期目标的切合程度;

(二)决策实施进度和影响进度的原因;

(三)决策实施在群众中的接受程度,群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四)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决策实施的资金使用情况;

(五)决策实施带来的相关风险及负面因素;

(六)决策实施的主要经验教训和改进的措施建议等。

第六十九条 (评估完成后形成报告)

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完成后,承担后评估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应当提出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的建议,并形成书面报告,报送至市政府。

第七十条 (决策调整机制)

重大行政决策的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应当经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对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等决策拟作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履行相关程序。

情况紧急的,市政府主要领导可以决定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决策,但应书面记录,并在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上作出说明。

第七十条 (补救措施)

对因重大行政决策调整、停止实施、暂缓实施或者决策违法,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补偿或者赔偿。

第七十一条 (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将履行决策程序形成的记录、材料及时完整归档。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七十二条(责任追究)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照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参照适用) 

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和市政府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执行。

风险解决办法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牢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红线底线,持续深化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县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

按照县局关于深化防范化解市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持续深化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年”行动的同时,以“五化”工作法为统领,持续压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实施精准管控,确保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化精准管控。要持续深化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对职责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做到“心中有数、见微知著、对症下药”,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1.摸清风险底数。各行管单位要督促指导企业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暂行办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的要求,制定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计划,依照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对照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清单(见附件3),完善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手册,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估,精准摸清各类安全风险的全要素信息,建立安全风险专项档案,准确记录每一家企业的安全风险等级、地理位置、危险特性、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等基础数据和信息,分级分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基础信息清单、责任分工清单、防控措施清单、监测监控清单和应急处置清单等“五个清单”,确保各类安全风险基础信息清、责任明、措施实。

2.实施动态监管。各行管单位要对摸排出的较大以上风险实施动态管控,动态跟踪掌握较大以上风险“五个清单”信息,督促指导交通运输企业通过“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监管系统”按月报告较大以上风险情况;要逐项梳理重大风险防控清单中涉及本地区本行业的风险及变化情况,每季将所涉及的各项重大风险中风险程度较高的5个重大风险点信息通过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报送至局安委办。

3.加强跟踪管控。要督促指导企业科学规范制定较大以上风险管控和处置措施、程序,加强较大以上风险管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工作保障,科学实施、精准治理,形成闭环;要动态监测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状态,完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一旦遇有风险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置,做到措施严实、可防可控。

4.实施“图斑化”管理。要将本单位较大以上风险点的重要信息纳入月度信息调度的重要内容,建立行业安全生产风险“一图、一册、一表”,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可视化、精准化、动态化管理。

(二)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各单位要不断推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分别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5.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研判机制。要针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系统性、区域性、多发性、偶发性和季节性特征,围绕行业安全发展趋势、环境影响因素、风险规律、事故教训和突出问题,加强风险调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会商,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安全风险研判。

6.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1)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加快推进各单位领域安全生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建立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制定分析、协商和评估等具体程序。(2)建立专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在制定和实施涉及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政策制度、重大工程等重大行政决策时,要依托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大学等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家作用,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听取各方意见,防止决策失误。

7.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协同机制。(1)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防控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与同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针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及防范化解措施,充分运用部门间联席会议、联防联控和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等平台,推动实施部门间重大风险信息共享、措施共商、联手共防。(2)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防控上下协同机制。推进实施重大风险市、县行业管理部门分级管理、同步防控。(3)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防控内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部署各单位业务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并推进落实。(4)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防控跨区域协同机制。协调解决涉及跨区域的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风险防控突出问题,提高风险防控的协同能力。

8.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1)压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细化明晰各相关单位对重大风险监测、管控、应急等环节具体工作责任,形成重大风险防范责任网络,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2)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将风险防控责任传导到第一线,压实到源头,落细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建立完善风险防控责任链条、责任清单,制定岗位风险防控履职行为规范或操作规程,切实推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工作精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3)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因重大风险管控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风险防控责任。

四、方法步骤

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分为实施风险精准管控和防控机制建设两部分,共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2月底前)。各行管单位要成立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领导组织,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目标、任务、方法和步骤,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二)风险摸排阶段(2021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各行管单位要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计划,完善风险辨识手册,对照重大风险清单,开展风险辨识,精准摸排各类风险底数,完善安全风险分布图和专项档案,建立风险基础信息清单、责任分工清单、防控措施清单、监测监控清单和应急处置清单等“五个清单”,对各类风险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管控,对较大以上风险的动态管控。

(三)防控机制建设阶段(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县局已将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纳入安全应急“十四五”规划,各行管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规划部署和本方案的计划,进一步健全完善深化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2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

各行管单位要认真总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工作亮点、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局安委办。

五、保障措施

各行管单位必须充分认清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压实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责任,持续提升风险预判防控能力,严密防范和有效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压实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责任。各行管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部署安排,坚持把“五化”工作法贯穿深化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全过程,切实把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作为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行业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任务,作为研究、部署和督促督办的重要工作,确保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县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深化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领导机构(见附件1),各行管单位也要按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工作,“一把手”既要挂帅,又要出征,要下大气力研究解决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重视不够、标准不高、措施不实、推动不够、底数不清等突出问题,确保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有序推进。

二要加强统筹谋划,切实提升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能力。局属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加强统筹谋划,切实将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纳入本单位安全应急重点任务,加强重大风险摸排、评估、监测、管控的人、财、物保障投入,解决好道路运输、公路运营、水上交通、工程建设等领域暴露出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精细、不精准问题,解决好行管部门对发现的重大风险缺乏有效监测、职责边界划分不清问题,要系统梳理长期以来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顽症痼疾,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切实提升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认知能力、研判能力、决策能力和支撑能力,推动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工作不断迈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风险解决办法篇9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水分公司,山西大同037003)

【摘 要】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提出了一套多层次的风险监控体系,以保证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作的安全和可靠。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科学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投资风险管控

作者简介:韩风贤(1973.09—),女,汉族,山西怀仁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水分公司,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0 引言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的为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每人建立的一个终身不变的个人帐户。个人账户记录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个人账户是职工退休后计算其退休金的重要依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能够解决老龄化高峰时产生的资金不足,从而避免过渡依赖社会帮助而导致的风险;能够调动个人积极缴费,树立自我保障的意识;能够使个人保险权益清晰明了,个人可支配资金一目了然。由此可见,管理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的严重问题,引起了政府和老百姓对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高度担忧。究其原因,“空账”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未解决好制度转轨所带来的显性化的隐性债务,从而导致社会统筹基金收不抵支,出现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的现象。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其主要手段:一是采取制度内解决,主要利用当前或未来代职工的缴费;二是制度外解决,即政府考虑从其它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来解决。考虑到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实际情况,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能光依靠财政补贴,也不能完全寄希望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利用“新人”的缴费来解决,也不应该依靠企业长期负担高费率来解决。目前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政府从制度外筹措资金来解决部分或全部养老保险转轨成本,减轻当前参保在职人员的负担,降低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均衡了代际负担,而且缴费率的降低会大大减轻养老保险扩面的阻力。同时,参保人数的增加反过来又可以使缴费率进一步降低,形成良性循坏。为了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必须做实。做实的具体体现应该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个人账户历史“空账”的存量做实;二是收支缺口的流量应及时补缺;三是做到个人账户的钱、人、账一一对应。只有这三项内容做好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才算是真正地做到了位。

1 加强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管理

做实个人账户后,未来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管理就成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是做实个人账户的根本所在。基于个人账户基金的所有权性质,以及对安全性、流动性、投资回报率等的要求,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管理可以考虑选择好的投资管理机构对其个人账户的基金进行运作。具体办法可以参考企业年金的相关投资管理办法,也可以将个人账户基金直接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运作。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职工对未来养老的需求安排以及风险偏好的不同,国家对这类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可以设定最低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并要求其提供几种不同的投资方案和实施计划,由职工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充分体现职工对个人账户拥有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2 个人账户投资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按照上述操作,如果个人账户委托投资管理人进行基金的投资管理,其后果也可能产生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投资组合除了适当配置一些无风险资产外,还要配置相当一部分的风险资产。管理风险也可以称之为操作风险,投资管理人负责个人账户的基金管理,涉及到社保资金的吸纳和支付以及资金的保管和投资运营等多个方面。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可能存在资金的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包括营运风险和投资决策风险。营运风险一般是由于日常操作和工作过程中的失误而造成的风险。随着个人账户的资金不断增长,可投资管理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多,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不断增多,工作中的失误概率和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就会越来越大,况且随着证券交易对电子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重,营运风险也就会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复杂。投资决策风险是指在进行风险资产的投资配置时发生的风险。因为资产配置决策对社会保障投资收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旦投资决策不当,那么个人账户的投资管理收益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而市场风险分则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来消除,它主要取决于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投资市场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则是针对行业或个别投资渠道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或偶然的因素引起的,不影响所有行业或整个投资市场,仅仅影响个别或少数行业或投资渠道的收益。它能通过投资的比例组合分散投资的风险,是一种可分散的风险。

3 防控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的对策研究

为了个人账户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减小个人账户基金的风险,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

3.1 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委员会,以便确定科学的投资组合决策和决定风险资产的投资渠道和规模限制,然后由各个投资经理负责该渠道的投资营运管理。投资经理应由投资委员会进行任命,投资管理委员会有权监督投资经理的一切投资行为,投资经理对投资管理委员的疑惑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投资经理人要明确权、责、利三个基本要素,正确处理好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投资管理委员要建立起对投资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现行市场基金出现信用问题。

3.2 引入最低收益保证机制

投资管理人要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由国家财政予以担保。即使当风险准备金完全不能满足最低收益时,国家财政也完全能够承担这部分风险金。因此,投资管理人要专门建立风险准备金,由托管银行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弥补个人账户投资的亏损。初始准备金规模可以根据受托管理个人账户基金风险投资规模的1%设定,以后按照上一年度委托资产管理手续费的20%提取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个人账户基金受托投资管理资产净值的10%时可不再提取。当投资管理收益不能满足前述条件时,由风险准备金来弥补。

3.3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3.3.1 进一步完善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法律体系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必须要有法律的指导和约束。目前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法还不很完善,不能起到指导和约束投资管理行为的作用。因此,一套完整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细则》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监督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制定出台,使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和监督管控有法可依,规范个人账户的投资管理和监督管控等行为,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

3.3.2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财务监督机制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财务监督一般可以划分为基金内部监督、基金行政监督及基金社会监督三个部分。其中,基金内部监督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个人账户基金的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对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是指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能,代表国家对个人账户基金实施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指个人账户基金的有关利益代表对基金托管机构贯彻个人账户基金政策情况以及对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具体来讲,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对各级管理部门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尽可能保证各级管理部门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便于个人账户经办机构在人员的分工和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方方面面的顺利实施。

2)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

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经办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切实加强财政专户的管理和监督。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财政部门与养老保险机构应建立起双方各负其责、管理有序、相互制约的机制,定期核对财政专户的余额,并相互在财政专户对账单上签字,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3)加强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应贯穿于基金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要做到:

①强化会计内部监督

个人账户经办机构财务部门应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办法,按照业务管理程序设立岗位,建立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同时应充实稽查核对的力量,进行常规性的定期稽核,形成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②建立财务清查制度

保险经办机构会计部门还应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对基金的运行情况、收支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等进行全面的定期清理,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善会计核算工作。

③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个人账户基金会计的最终形式表现在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质量的监督,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如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会计记录监控制度等,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可靠和准确,保证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3.3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行政监督机制

1)主管部门的监督

主管行政部门应对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的实施进行现场的监督检查,随时查阅、记录、复制与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相关的资料,以便及时的核实;随时对挪用、转移、侵占、隐匿个人账户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其改正;随时询问和调查与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另外,主管行政部门应加强非现场的监督工作,如加快基金监督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推进基金监管系统的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个人账户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规则,规范非现场监督工作流程,逐步建立非现场监督工作体系,加强非现场监督管理等工作。

2)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

相关部门主要是指财政税务、监察、审计等部门,这些部门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的实质性监督。

3.3.4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社会监督机制

社会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主要是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计划、调整、决算、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等活动进行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则包括企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社会劳动者对基金的监督,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尤其是相关工作人员和媒体工作人员参与基金监督的工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3.3.5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外部独立审计监督机制

对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财务信息进行独立的外部审计监督是保证基金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监督、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

4 结束语

有效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问题,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与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随之就会带来相应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资管理制度、引入最低收益保证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保证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作安全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北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

[2]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在哪里[J].中国金融,2010(17):40-41.

[3]钱珍.做实个人账户基金担保收益率研究[J].统计教育,2009(2):35-39.

[4]罗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运营浅析[J].社会保障研究,2009(5):11-17.

[5]范盱阳,余扬新.基于风险值的社保基金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2005(1):44-45.

[6]林义.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J].保险研究,2002(9):4-6.

[7]杨燕绥,王巍,张曼.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10(4):1-7.

[8]李传祯.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的对策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8(1):125-126.

风险解决办法篇10

2011年5月11日,余姚市武胜门路,72岁的李荣拧紧了自家的水龙头:“听说水价要涨了?”确如其所料,整个余姚市城区居民生活用自来水的价格将在20天后上调。

事实上,此次提价已是暂缓3个月的结果。暂缓原因,则来自李荣所不熟知的当地“重大事项维稳风险评估”――这个对是否提高水价的稳定风险评估,进行了将近两个月。

除了耗时长,评估程序也可谓繁琐,在余姚市发改局一位副局长亲自带队走访街道社区后,包括发改局、水利局、建设局多个单位又聚在一起论证调价是否可行,之后又两次召集10多名居民代表座谈和听证。

最终,决定“暂缓”。

“其实我们测算过提价之后,每户年增支不过80多元,但当时考虑到物价正普遍上涨,低收入居民可能会有强烈反弹”。而在余姚市委维稳办的同志看来,“民意反弹”就是维稳的风险。

在最终形成的评估报告中,不单反映可能风险,也将风险防范措施逐一列出。如加大困难居民补贴优惠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节水技改,加快建设其他水厂等。

作为宁波市的试点单位,余姚市(县级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始于2008年年中。在低调试行一年半后,在整个宁波市推开。评估范围也由原来风险多发的重大工程扩展到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等。

何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局负责人说:“就是对重大事项决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稳定风险做评估预测,落实化解措施,从源头上来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问题的发生。”

据悉,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项目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可控性的科学评估,最终作出不实施、暂缓实施、可以实施三种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在化解矛盾切实推动重大事项顺利实施的同时,切实维护群众合理诉求。按规定,将对存在重大维稳风险的事项实行“一票否决”。一则数据显示,2010年宁波市开展重大事项风险评估264项,经风险评估暂缓或停止的共计13项。

目前,宁波市实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全覆盖。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列入风险评估的重点领域。

“不出事就是赚到了”

在余姚市,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说简单点,就是前置审批――发改局在立项的时候把风险评估作为前置条件――凡是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在提供常规报批材料外,还需提供一份详尽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否则不予立项。

这被认为实现了由“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的转变。在余姚市风险评估办法中,以一到四级划分,一级为“存在重大风险,短期内无法化解”,而被评为一级风险者,将被立即叫停。

“我们确定80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必须进行重点评估。”余姚市发改局的领导表示,“一定程度上,投资额的大小意味着牵涉利益群体的大小。”项目投资额如果在8000万元之下,则是简易评估。另外,如果政法委或者业主认为有重大维稳风险,那么再单独拎出来重点评估。由此,“发改局成为了维稳的第一关口”。

这个增加了维稳要求的政策,在施行之初自然遭遇了反弹。

“风险评估作为前置条件对项目申报来说,无疑加上了一道审批成本。”余姚市发改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的背景还在于,历经金融危机震荡之后,地方经济急欲重振,“绿色通道”政策开始施行,重大项目的审批必须限时办结。

与此同时,余姚市又将2010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大量工程迅速上马。是要GDp还是要稳定?这无疑给发改局出了道难题。

更让发改局领导苦恼的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审批前置条件,“这在法律上是不是站得住脚的,发改委系统的文件也没有明确规定,企业主完全可以以此反驳”。

多重压力之下,市委、市政府领导出面从中协调。发改局和维稳办等则是跟各个部门算“政治账”,最明显的说服理由就是“盲目实施项目可能导致群体性上访等”。而群体性上访所导致的项目纠缠和政治责任,对基层官员来说自然不言而喻。

余姚市委维稳办一官员就举例说,某地拆迁工作事先未进行风险评估,没有预料到群众持续不断地进行上访,最后偌大的地块拆迁了一半便不得已叫停。“评估就是找出风险并加以化解,工程推进过程也不会再有群众阻挠,不出事其实你就是赚到了。”

最终,“不出事就是赚到了”成了各方官员们可以接受的理由。

民意否决引争议

这样的评估机制在浙江省逐渐成为常态性制度。据悉,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尤其是2009年3月《浙江省县级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出台实施后,浙江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到目前为止,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均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省共评估重大事项1017项,其中暂缓实施和不予实施的102项,占10%。

除了余姚市的前置审批外,杭州市余杭区的做法是以乡镇和部门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维稳办负责组织、协调。舟山市定海区还有意把风险评估机制向其他领域延伸,在防范职务犯罪、干部任用和村级组织换届等工作,以及重大案件办理等方面都引入风险评估,发挥群众力量,科学决策,防止因各种疏忽埋下隐患。为确保风险评估报告的公正客观,宁波市引入了独立的“第三方”咨询和评估方式。

浙江省政法委副书记、省维稳办主任刘树枝指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值得推广。这一做法的关键在于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前预防矛盾,消除隐患,从被动维稳转向主动维稳。另外,这一评估的操作性也比较强,因此取得较好的效果。”

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过,随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民意可以否决政府的重大决策,也引发不小的争议。

“没想到民意在县政府的重大决策中起了这么大作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也不能将简单的民众意见就直接作为否决项目的依据。”平阳县一位人大代表这样感慨。

据悉,该县曾准备将数百家电镀企业落户到平阳县万全轻工业基地,这一基地涉及两个镇的3个行政村,但规划遭到村民的反对。万全轻工业基地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出3个不稳定因素:污染排放有技术问题、空气污染无法排除、周边群众强烈反对。结论是不宜在此设立电镀园区。在拿到这个评估报告后,县政府及时邀请省、市专家对规划重新论证,结论也是污染无法排除。县政府权衡后,决定取消规划。

消息一出,引起了许多利益受损者的不满。

一些工程项目的业主认为,工程应严格按合同办事,理所当然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进场施工,但因为群众意见不统一,或风险评估通不过要求暂缓或停工,从某种程度上侵犯经营自,也影响了合同的严肃性。

对此,平阳县委办的工作人员认为,政府实行风险评估与推进工程建设其实并不矛盾,既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进场和生产,又能及时化解矛盾,减少隐患,促进社会稳定。如果进场开工后发生冲突,最终还是延误时间,反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推进。因此,提前了解民意,可有效防止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在采访中,有人直言不讳:有的“民意”只是少数人的意见,单凭一部分人的意见来左右政府的重大决策,是不是合理,能否真正代表民意,也该商榷。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只要有“钉子户”反对,有关部门以影响稳定为借口,民生工程也就办不成了。

有关人士表示,风险评估机制还需完善,特别是要增强民意收集的科学性,避免成为个别人维护私利的借口。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义认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体现了政府对民意的尊重,符合现代行政理念。但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民意,不意味着违反法律程序,因为法律本身就是民意的体现,不能将局部民意绝对化,防止以民意对抗法律。

相关链接

民意调查类型

在西方社会,民意调查方法是与选举制度、新闻媒体密不可分的,可以追溯到市场研究与模拟投票两个重要源头。在中国,民意调查方法是与政治体制紧密相连的。古代社会朝廷会派采风官摇着木舌铜铃走村串户,深入百姓家中听取民声民意,并将民声民意汇编成奏文,供统治者或君主参考,作为制订政策的一个依据。

20世纪30年代,盖洛普的“美国民意测验所”对总统选举成功预测,民意调查在西方国家开始兴盛。20世纪80年代,民意调查的需求迅速增加,民意调查研究及机构快速发展。目前,民意调查逐渐被列入各国政府公共决策的议事日程。

民意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类:

一是按照资料来源方式,分为第一手资料调查方法和第二手资料调查方法。其中,第一手资料调查方法是指通过直接方式或直接经验获取资料的调查方法,包括面对面访谈法、电话调查法、邮寄访问法、手机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等;第二手资料调查方法是指通过间接方式或间接经验获取资料的调查方法,包括资料检索法、德尔菲专家法、专家访谈法等。

二是按照调查方法性质,分为定性调查方法与定量调查方法。其中,定性调查方法是指从定性的角度,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科学抽象、理论分析、概念认识等,而不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测定,包括焦点团体座谈会、深度访问、观察法等。定量调查方法是指对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封闭式(结构性的)问卷访问,然后对调查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的录入、整理和分析,并撰写报告的方法,包括抽样调查、试验法、普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