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8:29

养老金融概念篇1

[养老资金问题在1999年恶化,中央政府不得不介入,为25个省提供支付养老金的资金。很显然,必须为支付转轨成本寻找到额外的资金来源。]

养老金隐性债务指一个养老金计划向职工和退休人员提供养老保险金的承诺。它等于如果该计划在今天即终止的情况下,所有必须付给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现值加上在职职工已积累、并必须予以偿付的养老金权利的现值。养老金隐性债务通常是在养老金计划终止的假设下计算的,该终止假设假定没有资金积累的养老体系将立即终止,所有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将得到其未来退休金和应计权利的补偿。隐性养老金债务作为一个存量概念代表了政府能够明确预计到,并必须列入财政计划的直接和隐性的债务。与政府的潜在债务不同(例如挽救国有银行),隐性养老金债务不形成不可预料的财政支出需求。

转轨成本的概念产生于即使在部分缴费已分流到个人帐户的情况下仍要继续向养老金领取者(和未来的退休人员)支付退休金而出现的融资缺口,它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转轨成本的产生是由于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偿还旧体系的债务。该融资缺口源于隐性养老金债务,但并不等于隐性养老金债务,因为部分支出是用于因为保留部分旧体制而每天新增长的债务,而部分当前债务则是由继续的缴费所覆盖。

隐性养老金的规模取决于许多经济和人口因素,例如养老金体系的覆盖面、其所覆盖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年龄结构、养老金福利水平、退休年龄、替代率、指数化机制和贴现率等。基于其养老金体系于1994年终止的假设,世界银行(1997)测算

养老金融概念篇2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授课;质量

对于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位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前首先应明确本堂课讲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必须掌握什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陌生的概念、知识点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符合经济现象的讲解,并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的提高。作为教师要从多个方面提高授课质量。

一、金融学的授课要紧跟时代思路是提高授课质量的保证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异常迅速,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经得起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检验。因此,金融学课程授课思路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紧抓时展的脉搏,依据社会需求来进行,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还要不断进行调整。随着时代的进步,金融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授课思路进行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一方面,教师可能备课不再认真积极,而是敷衍了事,用上一年现成的东西从而降低了授课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知识与时代脱钩,没有实用性而降低的听课质量。因此教师授课思路也要与时俱进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各种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未来金融类的学生就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以在课堂授课时,老师就要对授课思路有个明确的认识。通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来明确授课思路。金融基础知识、金融专题知识、金融热点问题等几个模块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金融基础知识模块是针对初中级财会人员的初级课程,分为“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三个子模块;金融专题知识模块为提高课程,由系列相对独立,但以金融基础知识模块为基础的专题子模块组成,包括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货币体系与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课程;金融热点问题模块为拓展课程,以分析财经领域热点问题、专家访谈和论坛视频等为主。

二、突出的培养是高质量授课的前提

以往老师在授课中往往将考点作为授课的重点,围绕考点来培养学生往往培养的是知识性、考试性人才,尤其是金融类专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结果脱节的现象,这些学生往往考试能力强而实际动手分析、操作能力不强。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提升,除了要将最新、最具代表的案例进行讲解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老师如何对案例进行分析、如何对知识点进行拆解的。而这个过程是学生向老师学习的重点,所以老师应当更加突出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授课时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的书写、多媒体的制作、对于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等都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通过对榜样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与锻炼了自己的多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校对于知识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除了学生自身外,老师也充当着重要角色。教师则通过经验、知识进行引导,一些简单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总结。而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授课时,应充分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并将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一个阐述,让学生了解,这样会鼓励学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熟悉讲课程序是高质量授课的基石

授课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讲授。课前准备是基础,授课是关键。课前准备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要依据课程大纲和实际学生情况,因此老师授课前应当对所授课程中包含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此外,针对相应课程内容最好能列举若干个学生容易理解的案例,做好由浅入深的课件。一份好的多媒体课件也应该少而精,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授课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尤其在案例的准备上,可适当增加某些新进展或发展趋势。经过精心的准备,应当使课程在安排上吸引学生,在讲授方法的设计上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内容,教授应该突出基本知识点,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完善分析问题的基础。授课方式就是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点,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想要讲好一堂课除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多媒体课件、衣着打扮等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

四、掌握授课艺术是上好课的重点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课堂上除了教会学生知识点外,更多的是让学生从一节课当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应当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自己与学生都融入课堂,将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都能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并且影响学生,使得学生除了知识点的学习外,更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有可能达到较理想的讲课效果。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讲课艺术,形成完美的讲课风格。金融学授课更应该注重授课艺术,让学生从众多的概念、数字中解放出来,通过案例、情景教学等方式来使抽象变得直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的授课艺术,授课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新课的导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课的导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老师授课完全按照大纲、书本来,从基本概念到最后的练习完全按顺序讲。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课程后半段睡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照搬毫无新意,而且刚刚开始上课时,学生很难一下对老师所讲授的基本概念所吸引,基本概念的不清楚将导致后面的连锁反应。因此,课前应适当的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作为新课的引子,这是尤为重要的。针对金融学,我们可以对学生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一些问题拿到课堂前进行讨论作为引子非常有效。

2.引导式授课。只有让学生融进课堂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老师才能按照自己事前准备的素材带来一堂活泼的课程。怎样才能使课程变得活泼呢?那就是用引导式的方式讲课。“讲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去引导”。针对金融学的授课,老师可以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一些现实当中大家都会遇到但又不仔细思考的问题作为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一起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将基本概念、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此外,授课时教师不能使每堂课程都非常紧绷,要有松有紧,让学生有认识、掌握、吸收的时间。此外,能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讲到高潮时,能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

养老金融概念篇3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文章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金融服务业发展影响,在分析唐山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金融服务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构建金融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将服务营销贯彻于经营活动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速老龄金融产品的研发;加快建立满足老龄金融需要的金融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第二支柱;培养高素质金融服务业人才等发展唐山市金融服务业的策略建议,以期推动唐山市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缓解人力老龄化压力。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唐山市;金融服务业;老龄金融;金融创新

一、人口老龄化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人口老龄化催生了老龄金融问题。所谓老龄金融,是指年轻人口(60岁以下人口)在自己年轻时期所作的各种资产准备,在进入老年期以后将这些资产置换为可供享用的产品或服务的金融运作机制。

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金融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老龄化带来的是金融消费观念的改变,风险厌恶型金融消费将成为老年金融消费的主流,因此,保障性、储蓄型金融产品将更受青睐。其次,老龄化对现有社会保障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在“未富先老”的压力下,一方面需要强化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第一支柱的足够保障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以提高保障水平。三是需要金融服务业提供更具人性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以缓解由于老龄化所引起的生活不便。四是在消费超过储蓄情况下,融资问题成为金融服务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要解决个体老龄消费所引发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由老龄消费需求扩大所引起的供给方融资需求的扩张。

老龄金融问题的本质是使用当前的价值积累来满足未来资金需要的资金配置过程,其核心是金融资产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金融服务业是这种交换得以实现的媒介,适应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是金融服务业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唐山市金融服务业现状分析

根据《2012年唐山市统计年鉴》资料,截止2012年底,唐山市总人口为757.73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117.5万,占总人口的15.5%,预计2015年,老龄人口将超过140万。韩召华(2010年)在分析河北省老龄化趋势时进一步指出,唐山市在2013年左右完成初始人口老龄化,在2033-2050年间早于河北省其他地区进入平稳重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唐山市金融服务业尚未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有待完善。近年来,唐山市金融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大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营业部进驻唐山,但金融服务职能弱化造成了金融对经济渗透能力不足。另外,由于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和公众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薄弱,在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减缓的条件下,信用违规时有发生,加大了金融服务业的经营风险。二是缺少服务意识,整体服务理念有待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金融服务业将面临更多的老龄人口,如何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更为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将是金融服务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三是金融创新不足,缺少有针对性的老龄金融产品。四是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缺少满足老龄金融发展需求的金融机构。五是高素质金融服务业人才缺乏。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唐山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策略

1.积极构建金融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一般来说,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依照仿生学原理来发展建立金融体系的良性运作发展模式,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和产权制度是其构成的核心要素。首先,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在我国当前金融法律体系下,唐山可出台扶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引导金融服务业加大对老龄金融服务的投入,另一方面配合金融监管部分加强对在唐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第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金融机构、行政执法部分和司法部门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可与本地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并开发信用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第三,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和金融服务业发展需要,鼓励唐山市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提高金融行业竞争自由度,促进金融产权制度的完善和金融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将服务营销贯彻于经营活动中

在老龄金融服务领域,老龄人口以及为老龄人口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企业将成为金融服务业的直接服务对象。尤其是老龄人口,是一群特殊的被服务群体,其生理特征、养老方式、消费途径等内容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进行产品研发和经营、机构网点设置、业务领域拓展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唐山市的金融服务业应提高全行业的服务意识,树立“灵活、便捷、安全”为核心内容的“以人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为顾客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订制型服务。此外,金融服务与其他商品或劳务服务不同,不是单纯的产品销售或服务的提供过程,其服务具有良好延续性、深入性和传承性,与传统商品销售的售后服务更为接近,适用于服务营销的概念,有利于企业根据顾客需要提供创新性的服务模式。“以人为本”理念和服务营销策略的结合,为金融服务业发展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速老龄金融产品的研发

老龄金融产品的创新必须要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消费特征。首先,人口老龄化是社一个社会发展过程,是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社会现实状况,是几代人要面对的社会问题,而不只是当前老龄人口所需考虑的问题。以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状况看,作为第一支柱的社会保险不足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因此,第二支柱以企业年金为代表的团体福利计划和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将是未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唐山市的金融服务业应将集中力量进行第二、三支柱的金融创新研发,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其次,在金融产品的选择上,老龄人口更倾向于选择风险低、保本且收益稳定的产品,因此储蓄型和保障型保险、个人理财产品将成为热点。完善现有理财产品结构,开发如税收递延型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将成为金融服务业的老龄金融产品的供给方向。第三,由于老龄人口收入下降,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产权制度,研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融资类产品推向市场将有效缓解老龄人口养老资金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第四,老龄人口意外大额支出概率较高(主要受突发疾病影响),鉴于储蓄作为老龄人口主要金融资产情况将长期存在这一事实,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储蓄型金融服务行业,应着力研发新型储蓄产品,在兼顾流动性的同时,保证适当收益。

4.加快建立满足老龄金融所需要的新型金融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第二支柱

未来可着力发展三种新型机构,即私营养老金、养老金信托和专业投资运作机构:私营养老金是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主要由私人退休账户和雇主自助的养老金计划组成,政府给予其一定的税收优惠,由个人自愿参与,其覆盖范围较广,类似于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唐山也仅有唐山钢铁集团有试点企业年金计划;养老金信托是采用信托管理的养老基金和养老资产,能有效杜绝养老资金被非法挪用情况的出现,是国外广为流行的资产管理模式,具备财产管理和中长期融资的独特职能;专业投资机构主要负责机构专项资金的保值增值运作,具有经营运作独立、透明、高效的特征,可为上述两种组织和其他机构提供专业化投资服务。以上三种新型机构将有效缓解老龄金融服务压力,推动唐山市金融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5.培养高素质金融服务业人才

金融服务业需要的人才应具有全面金融知识储备,较强市场分析能力,较好实践操作能力,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及一定研究能力等特征。唐山市金融服务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通过域外引进或与市内高校联合培养的途径加以解决。从外引角度看,唐山市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京津,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城市规划布局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经济水平在河北省居于首位且发展潜力巨大,周边地区高校云集,具备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良好环境和物质基础。从内培角度看,唐山市现有的三所本科以上院校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学院和唐山师范学院均设有金融类相关本科专业,其中河北联合大学具有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这种人才供给结构符合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市场经验和实践操作,两者结合能更有效的促进人才供给和需求契合,从而推动唐山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课题来源:

唐山学院科研项目13014a;唐山市社科联课题项目tSSKL2014-016。

参考文献:

[1]党俊武.老龄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制高点[J].老龄科学研究,2013,05:3-10.

[2]吴义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

养老金融概念篇4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所谓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跟资金有关系的一切经济活动的综合。也可以认为就是资金融通的一切活动的综合。从它的定义就可以知道,凡是参与资金融通的过程,那些活动和事情就可以称为金融,价值的流通是金融的本质。金融产品种类非常多其中有证券、保险、信托和银行等,金融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也是非常广阔的,包含的种类主要有:财务、银行学、投资学、会记、保险学、证券学、信托学等等。

金融作为一种交易的活动,金融交易的本身并没有价值的创造,那人们就会想到既然没有创造价值,那为什么金融交易中就有赚钱的呢?依据陈志武先生的说法,金融交易是一种把未来的收入变为现在的方式方法,白话说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简单地说金融交易的频繁程度就是反映一个区域、地区甚至到国家经济能力繁荣的重要指标。金融的传统概念就是研究货币流通的学科。然而现代的金融本质就是经营活动的资本化过程。在西方对金融的定义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字典》,指运营的资本市场,资产的定价与供给。其基本的内容包括风险和收益,效率的市场,套利与替代,公司金融和期权定价。除了纵深发展的学科内部外,创新发展的趋势与金融学领域的学科交叉非常明显,涌现出许多新兴边缘学科引人注目,比如演化金融学即是才兴起的介于金融学和生物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演化证券学则是介于生物学和证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传统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货币资金的流通的学科。而现代的金融本质就是经营活动的资本化过程。

二、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

金融是全部活动的总和,不能一一细数,比如,银行是提供资金流动的金融系统,它为资金盈余的一方提供存储的场所,为资金不足的一方提供贷款。比如,股市市场为公司提供了上市的机会,从而可以集资,正因为它提供了资金的融通,所以证券也是金融。比如,保险,它的职能是在风险发生之前收取每个被保者的资金,然后在风险发生后给被保者提供风险基金,他也是资金融通的机构,那么保险也属于金融。目前我国金融学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且基于我国金融学的发展步伐,金融学将要发展的方向很多,因此,我们应该明确金融学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金融学,为我国金融学的完善做出努力。

(一)对金融的概念和定义模糊

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的步伐下,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加重,西方金融实业界和金融学界却对其的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前者认为融资服务就是金融,而后者则是对金融作出了具体的划分,他们认为金融有其“中心点、和方法论”至于中心点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转,方法论则是给金融找到相应的替代物给其一个工具定价。在我国,对金融的定义也并不明朗,并且与西方的金融观点相比,更是有许多的创新。我国金融理论界学者把金融学和经济学划分为两个学科,经济学是一级学科,而金融学是二级学科。

(二)金融学科理论和建设较为落后

我国的经济自从实行改革开放后就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然而相比于西方国家成熟的金融行业而言,我国对金融学科的建设是比较落后的。

目前,我国的金融学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对金融学科的设置不够完善,没有科学合理性,课程实际与实际情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很多学科设置甚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不匹配。由于我国金融学起步晚,金融学课程在国内的开展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大学教授金融学的老师也比较少,甚至对金融学的理解并不透彻,师资匮乏。西方的金融学日趋完善,在学术上,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崇洋媚外,设置很多金融学的论文都是照搬西方,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速度都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这都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当然,我国的金融学正处于一个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在所难免的,在困难和挑战中寻求发展的契机,这才是我们应首当面对的,正视我国金融业发展需要应对的挑战,为中国的金融学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目前在界定金融学的内涵上尚不明朗,这就导致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和理论比较落后,主要的差距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上:第一,对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落后。在我国经济发展下,金融业的重要更加得到了体现,“微观金融”的不断研究前提就是直接融资的发展,还有在我国对金融学科的设置一直倾向间接融资领域。使得一些行为金融、金融工程学这些前沿领域没有得到广阔的研究。第二,在金融学科的分布上,应该更加详细,很多国外的大学在经济系里设置有国际金融以及类似货币银行学的学科。但是国内的大学在分工经济学科时,很多的金融学科还在原有的经济学院下,分工不明确影响了我国金融的学术深层次研究和发展。第三,金融方面专业性老师的缺少,当前,我国高校的金融专业考试人数少,我国公司投资学和金融学在研究领域奇缺人才。再者,高校金融学科布局混乱,对于引进外来人才也增加了困难。第四,传统教育理念使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上比较封闭。在我国教育行业本科生培养尚且还好,但是在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就和国外走着很大差距。在国外的博士生,国外大学的工作重心是博士项目,在博士论文的指导上由导师组指导,但在我国却是单导师指导,这就培养不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五,在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金融类的教材明显和社会经济脱节。在我国很多上市金融教材里,许多都是由国外的金融专家所撰写的原版英文教材,这与我国的经济状态严重不符。我国目前缺少根据我国的金融状态所编写的高质量教材,第六,我国在金融行业的期刊中缺少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虽然我国的金融业期刊在近年来也努力的在规范化发展,然而我国还是缺少足够的Finance学刊。

三、我国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一)打造中国金融学明确的定义

要想发展中国的金融学,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为我国金融学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首先,要去实践;要切身以我国的金融实践为基础,结合我国的金融理论基础、我国国情、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

(二)科学规划金融学的学科

我国的金融学学科众多,知识点繁杂,所以要归纳统一门类繁多的各个金融学科,势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金融学科体系。教师在参考和教学中、以及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得到极大便利,对金融学理性科学的研究,将大大有利于对金融学人才的培养。

(三)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设置学科

设置我国的金融学科,应当把教材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联系起来,实际探查经济运作,使设置的学科与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时刻与当下经济联系在一起。可以适当的举出一些经济案例,更形象具体阐明金融学。也可以在一些金融行业实习,把握资金的运营,联系理论知识不断分析,使理论体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印证理论,采用数学中“反证法”的理论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中循环。

(四)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

当下我国金融业的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国内金融业的教学大多以博士为主,这就同时对教授老师的质量以及文化水平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应改变这一现状,强大我们的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人才,吸引国外优秀人才进来,同时,注重培养我们国家的优秀金融人才。针对博士教导这方面,我们国家教导方式比较单一,借此,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多导师制度,增加博士生的研究角度,使他们探讨金融问题时能更有竞争力,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发展。

(五)设置中国特色的金融教学

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国情和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每个国家的国情与国家的制度都不一样,法律法规也有很多的差异,就如同我们国家与西方在制度上的不同,我们走的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金融学的发展上,我们也应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国外的金融学比较先进、也比较成熟、但是我们也不能照搬照套,这样只会造成与我国的金融文化产生冲突。我们应该设置出适合我国国情,对我国金融行业产生巨大帮助的金融教学,这样则不会造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局面。我们要使我们本土的金融文化茁壮成长,不断进步。

(六)对法和金融学研究的加强,对金融学科建设不断的完善,加强金融创新

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创法法和金融学,因此,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也将非常大,我们可以从两个领域进行探索,一个是研究金融运行在法律制度下的影响。研究在资源下人的行为,这是传统金融学的研究范畴,它没有思考在蕴含法律制约时人是怎么选择的。然而,在金融交易和现实经济当中,法律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的行为程度;二就是为司法和金融立法提供对金融学的观点见解,利用经济学效率、最优化、均衡等很多方法和概念来解答和分析法律制度,评判和描述法院和法律制度的效果和行为。

四、金融学的分类和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学概念比较模糊,相对于西方金融学发展尚不成熟,因此,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了解金融学,我将金融学分为下面几个学科内容:即指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金融学同数学、法学等学科相互结合形成的金融内容体系。

(一)微观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

首先我们谈谈微观金融学,它就是人们口中通常所说的Finance,在公司里划分时,它就包括公司的投资、金融资金以及证券市场这三个大的内容,在对微观金融学学科的设置上,一般的商业学院都有设立,微观金融学是我国同国外对金融学的理解上差距最大的部分,微观金融学我国目前的发展尚比较落后,同国外走着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在对微观金融学的研究上应该加大步伐,缩小与国外的差距,积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微观金融学迫在眉睫。

(二)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金融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对微观金融学的延伸,它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一种是金融市场、国际证券市场和公司金融等,这种理论性的东西一般在高校的经济学和金融学都有设立课程。另一种就是传统的对金融学的理解,它主要包括货币学的研究和国际金融,涉及到金融行业的稳定性、危机性的研究。在我国由于微观金融学理念的不清晰,人们在应对金融学的问题时,一般都是将其划分为宏观金融学里,原因就是微观金融学所要支持的市场理论及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基于微观金融学延伸后形成的宏观金融学,我国加强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对微观金融学的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和其他学科领域纵横交集的金融学极其发展

金融学在和其它学科领域也都有所交集,在金融学的实践中,离不开物理学、数学、统计学、法学等,在于数学、统计学以及物理学等学科的实践中,金融学应用很广泛,在平时对股票以及证券的收益率和K线都需要用到物理和数学去分析,这种应用,加深了金融学的进步,这种由数学、物理以及工程学联系紧密的金融学,又称它为金融工程学。金融学的研究同样离不开法律的参与,通过金融学的分析对法学进行研究,在金融学法律这方面的经济学分析。这种形式的研究也被称为法和金融学,这种通过金融学立法对经济的研究具有很强创新意义,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空白,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目前正处在引进国外这一研究概念的道路,实践的研究还没开始,因此,我国应该切实对法和金融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进行实质性研究,为我国金融学发展助力。

养老金融概念篇5

有数据表明,万科、保利、中海、世茂等前10强企业已经全部进入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进入产业、养老地产的数量也已达到一半,进入文化地产的有一少半。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把旅游地产作为主营业务,比如雅居乐。万达对旅游地产也有宏伟的战略目标,携手泛海30亿美元投资俄罗斯旅游项目。一些非地产企业也来凑热闹,平安、泰康、宜家、海底捞、苏宁电器等,甚至还有网游公司也涉足了文化地产。

从目前来看,旅游地产的大戏已率先拉开。一位来自旅游地产开发企业的人士透露:“目前的旅游资源,几乎已经给房企们瓜分完毕”。首创、海航、中信、中旅、华侨城、珠江地产、天鸿、万科、万达、万通、青岛汇泉旅业等50多家知名房企涉足旅游地产,涉及项目金额超过3000亿元。

然而实际上,目前的旅游地产严格来说,95%只可称为“旅游地地产”,投资的退出是来自于住宅和销售。不管是高尔夫还是酒店,核心都是为了加快住宅的销售、提高住宅的售价,因此算不上旅游地产。因为旅游地产的核心是旅游文化、商业经营、产业配套和基础投入,其盈利模式和退出机制与传统地产都有所不同。

真正的旅游地产中应该有四个关键词:第一是长期,旅游地产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第二是复合,不能简单等同于住宅销售,而必须整合商业、文化、产业等各方面要素;第三是分包,因为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一家独大;第四是服务,这不是指终端消费者的服务,而是针对未来的商家运营者。旅游地产项目除了常规的社区之外还有很多休闲度假需求。归纳起来,整个旅游地产应该是对传统地产的全面升级。

再看养老地产,目前养老地产的开发存在着三大误区:区域选择是误区之一。目前大多养老项目都选址于城市远郊和一些三四线城市,或是环境较好的景区。这在海外很流行,但在中国却水土不服。中高端客户鲜有将远郊作为第一居所;同时,远郊养老项目还会面临交通、配套设施,尤其是配套医疗条件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选址城市远郊,特别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做养老地产,将是致命的。

误区之二是运营模式。现今大多数养老地产依然沿袭“开发+销售”的传统模式,与普通地产并无二致。放眼海外,养老地产引入了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运营机构,将地产、金融、保险整合成了兼顾开发、经营、租赁,确保金融上可按揭、能购买养老保险产品的复合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尚缺平台。

误区之三在于养老地产未能与整个社会养老体系实现对接。社会养老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相匹配的金融安排。而目前医疗保险还未全面覆盖,未与地产紧密结合,应对老年化社会应具备的相应保障制度尚未完善。在此背景下单独发展养老地产,将缺乏体系上和平台上的支撑。

再看文化地产和创意地产。十报告中指出,中国会继续实推文化改革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创意地产,正在成为下一个抢手的目标。

早期涉足旅游地产的华侨城早就宣布其发展模式将从“旅游+地产”变更为“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观澜湖集团也宣布,联合华谊兄弟、导演冯小刚共同投资50亿元,打造中国特旅游商业项目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万通地产则与中体产业联合获得三亚的奥林匹克国际村项目,亦被市场视为文化地产的受益者。凤凰股份、长江传媒、盛大网络等文化类上市公司也在房地产市场圈地。甚至连昔日的影视明星李亚鹏,也斥资进军文化地产领域。

其实,文化地产项目的成功与否,前期定位和售后的运营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地产项目表面上添加了文化元素,而产品本身的主要特征则却与文化主线完全不搭,纯属概念炒作:或以概念搏名,或以概念炒作来达到土地升值的目的。其实,地产商应该利用土地和营销,提供符合产业要求的运作空间或场所以及相关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土地的“价值再造”,最终获得回报。

文化地产与传统地产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对客户群体的精准定位与体验式营销。运作首先需要对消费导向和地块所在区域进行大趋势上的研判与分析,锁定目标客户群的文化需求,确立项目文化定位,从而提炼出项目的文化主线,而这个文化主线也就最终决定了文化地产项目“基因”的优劣。

养老金融概念篇6

上两期介绍了在美国养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个人退休账户(iRa)和401K计划,它们主要偏重于投资(免税)获益:而本期介绍的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则完全不同,它主要是一种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人们养老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网上曾经有一则大家很熟悉的故事:两个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长舒一口气说,我攒了一辈子钱,临死前,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也高兴地说,我临死前,将几十年前买房子的债还清了后来,这则故事义演绎出一个新版本:另一个老太太上了天堂,对前面两个老太太说,我在60岁那年,终于付清了房子的贷款。这以后我又卖掉了房子的产权,但是保留了使用权,靠着这笔钱我又在家里幸福地生活了很多年。来天常之前,正好花完了这笔钱,我真幸福。

前一则故事主要是教育人们要适当地增加负债,利用银行贷款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后一则故事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反向住房抵押贷款(Reversemortgages)或倒按揭,更通俗的讲法足以房养老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大量的“房子富翁,现金穷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80年代中期,新泽西州劳瑞山的一家银行创立了反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适用于那些拥有房产但缺乏其他现金收入来源的老年人。这种养老方式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越来越盛行,成为退休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许多人靠投资回报来筹集自己养老金的生活方式。

释义:产权换现金

所谓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把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由相应的金融机构综合评估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健康状况、房屋的现在价值及未来的增值折旧等因素后,将房屋的价值化整为零,一次性或每月或每年支付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一直到房主去世为止。在整个抵押期间,房主将继续享有房屋的居住权,并负责维修。当房主去世后,相应地,金融机构将获得房屋的产权,并对房屋进行处置,可以销售、出租或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的本息,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屋的升值部分(但在新加坡,办理此业务的为有政府背景的非营利性质公益机构)。

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发展最成熟的是美国。在欧洲,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最早源于荷兰。

好处:60岁后房养人

在美国,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的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一位超过62岁的老年人退休金收入(来源于政府养老金、个人退休账产和企业年金)不足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而他同时拥有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那么把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取相当数额的贷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办理反向住房抵押贷款,老年人每年差不多能从金融机构那里获得几万美元,加上原来的退休金,退休生活会过得很富足,可以出国旅游、参加各种音乐会、参观展览等等。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外国老年人来中国旅游,却很少有中国老年人去国外旅游(我国的金融机构尚未推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原因之一。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的好处显而易见。

从家庭层面上讲,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盘活了老年人的资产,使收入不多的老年人“夕阳无限好”;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避免了遗产纠纷;转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买房自住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同时也是退休养老的一种投资行为。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大大减轻了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对老龄化社会来说意义更为重大;促进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多样化;促进了二手房市场的良性发展。

核算:3步算金额

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一般要比普通的抵押贷款利率高一些,因为办理此业务的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首先是房主的寿命比预计的要长,而按照合同,金融机构要付款直至房主去世;第二在于所抵押的房产贬值。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房产出售后的收入比付出去的本金和利息还要高,甚至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因此,金融机构对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有非常独特的核算方式。

举个例子,如果一位65岁的美国老年人,拥有一套市值为70万美元的房子,他可以选择保险公司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反向住房抵押贷款。首先,该金融机构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平均寿命来计算出整个抵押的期限,如果假设这位老年人会活到80岁,那么整个抵押期就为15年;接着,金融机构委托专业的房产评估机构对房子价值进行评估,15年后房子的折旧为30万美元,由于房子地段及周围环境不错,房子本身会增值20万,到15年后,房子的总价值大约为60万美元;金融机构把其中的利息贴现部分扣除(按照年利率7%计算),最后计算出的总额大概为35.85万美元,再把总额分摊到整个抵押期,即老年人每年可以领取2.39万美元。老年人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款,也可以选择在一定的信用额度下年付或月付。有了这笔稳定的收入,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如果老年人的寿命超过了80岁,金融机构依旧会每年支付现金直至老年人去世,这部分损失由金融机构独自承担。

模式:3种各不同

在美国,反向住房抵押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HeCm

由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承保拜在全国发行的HeCm(HomeequityConversionmortgages),是美国最流行的反向住房抵押模式。这种模式机动灵活,手续简单,不需要收人证明,房主可以随意支配所贷资金。此项业务主要由银行,国有社保部门办理。大约有90%的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属于这种模式。

GSRm

政府担保的倒按揭贷款(Government-SponsoredReversemortgages),由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办理。

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和HeCm相似,但是这种抵押贷款有固定期限,房主在借款前需要做长期的资金运作计划。在这个层面上,它有点类似于普通的住房抵押贷款。

养老金融概念篇7

1引言

在养老保险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最开始认为养老金仅具备社会福利保障的公共服务职能,而忽略了养老金的存在形式是具有资本属性的货币资金,很少将养老金与币值波动、国家储蓄率、资本市场成熟度等金融概念联系起来。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仍然按照行政管理模式进行运作,运营机构金融投资专业人才的不足造成了金融功能创新思维的缺乏。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资金只能存银行或者购买国债,具有投资环境不佳、投资管理非市场化等初级发展阶段特征。但是,只有养老金的资产收益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或资本增长率),才可以使以基金积累制为基础的养老金体系具有财务可持续性。

2养老金的入市研究

21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研究

Davis(1995)认为养老金投资于资本市场更多地将为中长期投资的形式,这样就减少了资本市场上的短期套利行为,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结构。DavidBlake、BrucenLehmannandallantimmermann(1999)认为养老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行为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许多金融衍生工具得以被发明。张松(2005)、张健(2008)认为现代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互为依存关系,二者在互动过程中受到养老金积累规模过小、资本市场规模结构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和一体化程度低、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四个约束性条件的影响。韩涛(2011)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的原因,在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的初期表现出对资本市场的单向作用关系,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才开始作用于养老金,其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社保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在10%的显著水平下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社保基金的发展,但是5%的显著水平下资本市场对社保基金则没有促进作用。

22养老金入市深度的研究

DeborahLucas(2001)认为在养老金投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在配置投资组合时,难免会加大股票、期货、衍生类金融工具等高收益投资工具的比例,进行非理性投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使得养老金的投资风险大幅提升。GaryBurtless(2003)认为现收现付制度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务负担,其弊端日益显现,不断有放弃该制度的趋势,如果在制度发生巨大变革这一情形下,再进行养老金投资上的改革,无疑会大大提升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Stiglitz、easterly、islam(2001)的研究也表明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深度应该合理把控,养老金制度的成熟度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养老金资金的波动性和风险性,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国家,在进行外国经验移植和本土化的过程中,应该切实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投资组合,更加关注风险性,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养老金投资策略。我国学者也认为我国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不宜过快。张健(2008)认为如果养老金投放资本市场过量,导致资本市场超负荷运行,则有可能引发泡沫经济,降低资本市场边际收益率。唐运舒等(2012)认为应该将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重点考虑因素,结合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养老金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国家的资本运作。沈澈等(2013)、马红鹃(2013)认为在指定养老金的入市目标时,应该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规划,投资工具应该多元化,注重投资产品的长期性。

3养老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31养老金投资的风险组合构建

在如何构建我国养老金投资组合方面,由于我国社保基金投入资本市场以来收益良好,因此可以借鉴社保基金入市的做法,在投资中引入精算的概念,加强养老金的精算管理,综合考虑市场类型、监管规则尤其是风险偏好、年龄、财富等个体特征,采取循序渐进的投资策略,降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投资比例,把收益确定、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类投资项目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固定投资比例之上,逐渐加大股票、期权、期货、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投资,也可以进行基础设施类项目和优质外国债券类项目的投资,但是为了控制风险,应该限制增长型和进取型投资的比例,在投资中坚持长期性、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同时将投资策略随市场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牛市时可以加大股票等风险类投资的比例,在股市低迷时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马红鹃,2013;蔡筱,2014;薛惠元,2015;曹冬梅,2015,姚金海,2016)。32养老金投资的制度建设

养老金投资的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制度层面的建设分为宏观层面国家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把控和微观层面投资主体、投资渠道等的制度规范建设两个方面,应该加快完善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双方面的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市场化利率机制,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养老金多层次的体制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养老金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多元化养老金管理机构(林义,2005;张松,2005;张健,2008;唐运舒等,2012)。第二类是从界定政府职能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设的建议,我国应该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分离基金行政管理职能和投资管理职能,实现养老金投资的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避免投资管理过度保守及过度政治干预(张翠迎等,2008;朱文生,2010;倪受彬,2014;沈澈,2014;熊军等,2014)。第三类是从养老金投资监管层面提出的制度建议,学者们认为应该建立各类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协同性监管制度,密切跟踪演变动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刘昌平,2007;武萍,2008;王桂新等,2015;邓大松等,2015)。

养老金融概念篇8

关键词:以房养老;老龄化;政府主导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87-02

以房养老又称倒按揭,最初起源于荷兰,以美国发展得最为成熟完善,后扩延至澳大利亚、日本、法国、中国香港等地,在国际社会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养老模式,在实践中又衍生出以房换养,租房养老,大房换小房等新形式,但都是以房产为依托。我国自2006年才引入“以房养老”的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养老金筹资方式,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以房养老的运作机制分析

一个完整的以房养老运行机制离不开借款老人、银行、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物业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政府监管部门的共同参与,各个参与主体缺一不可,需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倒按揭市场的正常运行。

1.老年人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委托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社保经办机构代为办理住房反抵押贷款,老年人可直接从社保经办机构领取贷款,作为补充养老金。老人对金融业务的了解是不完整的,相对于专业的金融机构在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由社保经办机构代为办理,以组织化的力量申请贷款,谈判议价能力提高,利于维护老年人的利益。银行与社保经办机构做批量交易,比与一个个老人做单独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且增加了交易量,获得规模效益。在开展这项业务初期,互信缺乏,社保经办机构是政府的办事机构,对银行和老年人来说具有公信力,更可信,促进以房养老的发展。

2.社保机构组织相关材料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由第三方房产评估机构对老年人的房屋估值,人寿保险公司预期老人的寿命。银行根据估值、预期寿命、利率等其他因素,确定适宜的贷款额度,签订合同。银行应根据房产价值的不同推出不同的住房反抵押贷款品种。

3.由于这项业务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面临更多的风险,合同双方都应该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或政府机构担保。保证风险来临时,弥补一部分损失。老人的房产是其唯一的大宗财富,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差,必须谨慎操作。

4.合同执行期间,老人应委托物业公司负责维护房屋,使房屋的正常使用价值不受损,收回后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流通。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收回的房屋破败不堪,或房屋贬值,银行的预期收益就无法实现。

5.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营运收回的房屋,取得自己的收益后,剩下的就用来偿还贷款,营运房屋不是银行和老人的强项,交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更利于房产的保值增值。

6.专业咨询机构为各方提供信息服务。在市场中交易双方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不能完全掌握老人的工作经历、健康、房屋状况等,老人也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业绩、信誉、潜力等了如指掌,这可能会给双方都带来损失,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强交易双方的互信、互利、互惠。在决策前接受专业咨询服务,综合多种信息,消除决策的盲目性。

7.政府负责监管整个业务流程。监管不仅指制定法律规范,还要有日常的监管,定期的检查,或受理投诉,调解纠纷等,只有每一个环节都规范化,才能保证整个运行机制的健康、有序运转。监管不是阻碍金融机构的创新和积极性的发挥,监管的权力要在适度的范围内,目的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以房养老的制约因素分析

1.传统观念的阻碍。房屋是大宗不动产,传统上是要作为遗产由子女继承的。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很强,亲人之间负有终身的责任。父母也总希望给子女留下一笔财富,这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而西方人崇尚独立自主、个人主义,父母注意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子女成年后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基本没有由子女养老的概念,主要依靠社会和自己养老。子女也不要求从父母那里继承房产,老人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处置房产。

2.政策法规缺失。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房屋抵押过程有银行、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参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范操作流程,调整利益关系,解决纠纷。

3.房价不稳、寿命、道德等风险因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很短,最近十年却空前繁荣,房价持续上涨,远高于多数家庭经济能力,明显有“房价泡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倒按揭是以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为前提的,上涨会损害借款人的利益,下跌会让金融机构亏损。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大,政府未来如何调控尚不明朗,这会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另外,合同的期限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寿命,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不可能准确预测借款人的寿命,这就存在逆向选择的风险。合同期限越长,金融机构面对的风险越大,如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金融机构是不会涉足的。

4.二手房产市场发展滞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一级市场空前繁荣,二级市场却相对冷清和无序。由于借款人抵押的房产都是二手房,要开展倒按揭业务,先要有一个健全的二级市场,保证金融机构待借款人过世后收回的房产可以顺利流通,保值增值。我国的城镇化尚未完成,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存在的,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买新房,可以预测二手房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后,要积极促进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和规范化。

5.我国的房屋产权只有70年,70年之后怎么办,政府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这让贷款机构顾虑重重,因为很多房屋的产权剩下的期限有限,如没有及时出手,投入的资本可能血本无归。另外,我国的建筑物平均寿命偏短,只有30年。且房屋的质量普遍不高,最后贷款机构收回的房屋可能已经破败不堪,无法在市场上流通。且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很随意,一旦住宅区的规划改变就会带来经济利益纠纷。

三、我国政府适度建设性介入以房养老的思路

以房养老是刚引入的舶来品,社会公众不甚了解,金融机构也表现得很谨慎,政府也没有全国性统一政策。目前多是学界的提倡和局部地区有限的试行,而京、沪、宁等地的试行并不成功,没有发展为可借鉴推广的模式,说明在当下我国推行以房养老还是有诸多困难的。因此,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培养起这个市场,也只有政府有这个能力。当然,坚持政府主导也不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1.由社保经办机构代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以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服务机构为中心的运作机制,现实中不易落实,金融机构毕竟是营利性的,他们关注的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这可能会损害借款人的利益。老年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对倒按揭也不尽了解,金融机构占有信息优势。由社保经办机构代办,可以维护老年人的利益,兼顾收益性和公益性。

2.制定行业标准,指定审批一部分金融机构办理。如美国是指定了6家企业从事,新加坡则是由职总英康保险合作社和华侨银行开办,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没有完全放开搞自由竞争。政府对开展此业务的金融机构要进行必要的审批,获得资质后才能进入这一市场。

3.宣传引导,取得社会理解支持。美国自60年代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起初并没有引起市场的热捧,联邦政府一直不遗余力进行宣传推广,至80年代才被老年人普遍接受。在我国,倒按揭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金融界和社会大众才刚开始接触,不甚了解,信心不足,需要政府大力宣传解释,消除社会上的犹豫和观望。

4.提供政策法律的支持。美国政府颁布实施了《1987年国家住房法案》,提供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上的支持。倒按揭市场刚起步,政府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出台优惠政策正当其时,促进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不至于市场运行过程出了问题再仓促补救,早期就要做好前瞻性准备工作。

5.促进中介机构参与。倒按揭业务的开展离不开中介组织的参与,如房产评估机构对房屋估值,咨询公司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等。他们是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否则就无法正常开展。

6.政府尽到监管之责,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要协调负起责任来,或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组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由于养老的敏感性,关系到数亿老人的切身利益,无法承担起重大的风险。

7.坚持公益性社会性与营利性的统一。倒按揭是为养老而设计的,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为调动金融机构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又要保证一定的营利性。使老年人和贷款机构互利双赢,老年人巩固了养老的物质基础,贷款人赢得合理的利润。

8.政府要分担部分风险,市场化运作总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政府应提供担保。如美国就是由联邦住宅管理局担保,即使经营的金融机构破产,老年人仍然可以获得贷款,保证贷款的正常发放和老年人的生活稳定。我国可以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门的公司为倒按揭业务承保,或在合同中规定好双方必须购买一份保险,这样对借款人和贷款机构都能分散部分风险,减轻可能遭受的损失。

四、发展趋势

以房养老的前景广阔,现在的商品房90%为个人购买居住,房屋自有率80%以上,远超出发达国家水平。二三十年后,当今天的中青年需养老时,会有非常可观的规模效益,今天的障碍,那时或已不存在。以房养老还可以把业务范围推广到农村,新农保的养老金太低,且参保率很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更加短缺。他们多是有宅基地的,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建立,也能申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这将缓解农村老年人的贫困和养老困境。一个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有一个过程,以房养老的前景很可观,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张茜,任燕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运作机制探讨[J].求索,2013(2).

[2]童汇慧,柴效武.住宅资产流动转换以发挥养老保障功效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5(297).

养老金融概念篇9

关键词:老龄化养生地产业务模式盈利模式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来自国家老龄委的数据更显示,我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超过1万亿元,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元。基于养老产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巨大的市场规模及其对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在2011年的“两会”上,许多与会代表,尤其是来自保险界和地产界的代表纷纷提出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提案。

养老地产的困局催生养生地产

基于我国迈向老龄化社会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和日益旺盛的养老消费需求,具备养老功能的地产将大有可为。然而养老地产这一国际主流模式并未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地产需求旺盛、利润高企,使房地产企业无动力从事利润相对偏低的养老地产开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养老地产的概念及应用的单一性,不符合我国居家养老为主流的国情和数代同堂、共享天伦的传统理想生活模式。因此,本文试图阐释“养生地产”的概念,并构建其业务模式,以期为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实现企业、客户与社会的三赢。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而崛起的一批财富阶层开始步入中老年阶段,而独生子女政策也使得这些人将更倾向于选择一种新的高端养老方式,如果能够兼顾家庭共聚,又能享受到周到的照护服务,将是财富阶层的优选方案。

养老地产在国外发达国家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但在我国则几乎尚是空白。在养老地产的起步阶段,结合我国国情探索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单纯照搬国外的模式。我国独特的中医文化和养生文化,能够为养老地产注入更多的养生元素;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人士对养生的注重、以及我国注重家庭天伦之乐的养老观念,使得我国有条件将养老地产的客群从养老人群,延伸到中老年财富人士及其关联人群。基于以上两点,本文认为,把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养老地产发展为具备中国特色的养生地产,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养生地产的概念界定

养生包括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精神方面的调养和加能活动,它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当中。具体表现为:居住养生,以打造养生环境和养生居所为核心,在恬静的气氛中休养身心。生态养生,在怡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放松身心、调养身体机能。医疗养生,以传统中医养生为核心,并结合西医保健设施进行疗养。饮食养生,通过专业的营养搭配和摄入健康食材来滋补身心。运动养生,制定专业的运动计划,通过运动来恢复和提升体能,增强免疫力。文化养生,在文化交流、艺术熏陶中放松身心,荡涤自我,滋养心灵。游乐养生,参与趣味性较强的游乐活动,使身心得到放松,释放压力。美容养生,通过专业护肤、抗衰老疗养、Spa水疗等疗养项目达到养生效果。

本文认为,养生地产是指承载了健康养生经营活动的地产业务。它在地产物业上运行健康养生服务,以全生命周期的自然聚居人群作为服务对象,不仅提供健康护理服务,还提供预防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以及多项养生增值服务。养生地产与一般地产的不同在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在物业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进行了针对养生、养老、群聚需求的专门化设计,并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和环境配套;软件方面:在高端物业综合体的硬件基础上,运行了高端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和全方位品质生活整体解决方案,使得物业与服务得到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

养生地产业务构成

养生地产的目标客户群为高端商务人士及其亲友和关联群体、商务会议关联人群。在具体需求上,除一般房地产住宅地产需求及度假地产需求客群之外,还有两部分特别需求客群,一是休养生息需求客群,包括工作生活压力大者、工作生活负荷大者、心理需要调适者、体弱多病者、病后康复者、长者、亚健康人群等;二是健康管理需求客群,包括工作生活压力大者、工作生活负荷大者、艰苦地区开拓者、特种行业工作者、急性疾病患者、长者、儿童、产妇等。休养生息需求、健康管理需求和一般的住宅地产需求、度假地产需求的客群有相当程度的交叉和重合,也体现了养生地产作为复合需求满足者的角色,使养生地产的客户需求适应面更加广阔。

养生地产客户将体验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天伦境界,得到高雅的养生享受、高端的医疗保障、高尚的生活圈层,实现在天伦共享中的集体自由。要达成客户体验,养生地产必须与独特的环境、医疗保健、专业管理紧密结合,而这些资源在国内并不丰富,抢占资源、抢占先机显得尤为重要。

从业务范畴来看,养生地产业务包含养生住宅地产、养生度假地产、养生休闲地产(养生商业地产)和养生商务地产的开发、持续运营及相关的资本运作。它将房地产开发项目与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有机结合,不仅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充分考虑客户及其家庭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生需求和居家养老需求,而且搭建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的公共平台,为客户持续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养生地产=高端物业综合体+高端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品质生活整体解决方案。

从业务环节来看,养生地产的业务由物业开发(表现为多种特定功能的物业品类和物业形态的组合)、公共平台建设、解决方案提供三部分构成。物业开发又可细分为养生住宅物业开发、养生度假物业开发、养生商业物业开发和养生商务物业开发等四类子业务,每一类子业务具有细分的物业形态。公共平台的搭建包括医疗资源网络与服务平台、养生资源网络与服务平台、文化活动组织与服务平台、养生地产策划与设计平台、养生地产全服务管理平台等的搭建。解决方案则包括了常住养生方案、度假养生方案、休闲养生方案和商务养生方案等四种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既包括健康管理的内容,又包含了保障品质生活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养生地产业务运作的关键要素

养生地产业务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不同,它不仅包含开发阶段的业务运作,还包含项目竣工后持续的商业运营。养生地产业务与传统的商业地产运营业务也不同,它不仅包含了一般商业性经营项目,同时还提供了相当多养生方面的附加功能和增值服务,尤其是需要与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资源对接,会涉及相当多的专项经营设施硬件投入、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涉及的面广、内容丰富多样、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养生地产业务运作的复杂性相对传统地产业务而言较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模式的支撑。相应地,其组织架构必须适应业务模式来设计,并由适应养生地产业务模式的经营团队来负责管理。此外,养生地产相对较大的开发规模决定了其业务的开展需要占用相当大的资金,为此,融资安排和资本运作也成为养生地产业务能够成功运作的重要基石。

因此,作者认为,养生地产业务的成功运作主要取决于业务模式、经营团队、组织架构和资本运作四大要素。

养生地产的盈利模式

养生地产物业开发后,应尽可能以养生概念直接销售,实现资金回笼和当期利润。业主可再委托给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后续的持有经营。对于不便散售的部分,或因土地性质被动保留的部分,转售或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长期经营,以会籍销售的形式回笼资金。日常经营服务的利润来自于对客户零售提供服务带来的利润回报。通过业务纵深发展、对客户延伸服务的不断拓展,例如就医通道、养老照护等增值服务的增加,可使经营管理服务利润空间得到扩展。在金融业务利润方面,未来可以在政策放松的条件下,将出租产品的持有权益,打包做金融产品销售,实现资金回笼。

养生地产的当前利润来源主要包括开发业务利润、资产管理业务利润、会籍管理业务利润和经营管理业务利润,在未来则包含金融业务利润。各项利润的得出情况如下:开发业务利润=物业开发后整体销售及散售收入-开发支出。资产管理业务利润=向开发公司整体收购后租赁给会籍公司的收入+客户委托租赁的管理费收入+非终身会籍再次销售带来的物业升值-经营管理支出。会籍管理业务利润=会籍初次销售收入+会籍转让手续费-会员维护支出。经营管理业务利润=为会员提供日常服务的收入+连锁经营加盟费收入与管理费收入+保证金收入利息等-服务与管理支出。金融业务利润分为:会籍收入信托投资所得利润分成和产品金融化利润。产品金融化利润=基金管理费收入+理财产品初始费收入+理财产品买入卖出差价收入-基金管理支出(该项业务在目前国内政策环境下尚不可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持有物业占压了大量的资金,对于滚动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各种测算表明,商业持有项目的iRR要远低于同类开发项目的iRR。因此,对于可销售的物业,应尽可能转变为商业地和住宅地;对于本来就要持有运营的物业,则土地不变性对于降低后期运营压力更有好处,因为低廉的地价增加了利润拓展的空间。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经营管理利润显然不是主要目的所在。开发业务利润、资产管理业务利润、会籍管理业务利润以及未来的金融业务利润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目的。经营管理业务利润则主要由经营管理的相关公司获得,以提升其与房地产企业跟随发展的积极性和长期做好客户服务,提升品质的动力。

发展养生地产的意义

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养生地产产品和专业的投资商,商机无限而竞争仍未出现。而注入养生元素及扩大养生客群的养生地产,则属于理论的创新阶段,如果房地产企业未来能够抓住时机发展养生地产,完全有机会引领行业潮流,开创业务蓝海。

发展养生地产对房地产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利润多元化规避系统风险。养生地产业务不仅能为开发企业带来开发利润,还能够通过对养生物业的持续经营和增值服务的提供获取持续的经常性利润和物业升值回报,以规避地产开发业务发展空间逐渐缩减、利润受经济周期和政府调控影响严重的系统风险。对土地获取的帮助。对于能按主流模式开发并获得理想利润的土地,并无十分必要推行养生地产;但对于特殊土地性质、特殊地段区位的土地,则需要以养生地产的模式,“化腐朽为神奇”。当我们掌握了这一“秘笈”,我们就能以低价拿别人不敢拿的地。养生地产的独特设计、专门设施、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能够大幅提升项目价值、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充实公司的品牌内涵。扩展业务利润区。

此外,发展养生地产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有利于医疗养生产业发展;有利于降低社会医疗资源消耗;有利于提升医疗从业人员投入产出比;有利于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民众幸福指数;有利于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分流社会投资资金,改善房地产仅仅住宅投资过热的状况。笔者认为,养生地产具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业务基因。首先,市场在高端养生消费和特色地产投资方面均有旺盛需求,前景广阔;其次,目前尚无地产公司系统开发养生地产,属于业务蓝海。房地产企业若能搭建起发展养生地产业务的平台,培育养生地产设计、开发与运营的核心能力,聚拢健康管理方面的稀缺资源,打造养生服务品牌,积极开展项目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完善运作模式,并走可复制发展的道路,将有机会成为养生地产开发的领头羊。

参考文献:

养老金融概念篇10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留学生教育;多媒体教学;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55-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以其基础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一直是财经类院校几乎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概率论研究的是随机现象。数理统计则是对样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随机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意味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数学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如金融、保险、气象、可靠性分析、排队论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一方面经济管理的许多领域都要用概率和统计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去建立数学模型或对数据进行更深人的分析;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些后续课程的基础,如运筹学、金融数学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已经成为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实现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以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数学课。而我校数学师资紧缺,教室也紧张,导致现在很多非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只能采取大班教学(100人左右)。而我校是一所文科类高等院校。虽然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在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数学基础尤为薄弱。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怎样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克服对“数学”的畏难心理,较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我们几年的经管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谈几点关于教学的思考,希望对本校以后的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成为了我国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金融专业也成为各大高校很受欢迎的热门专业。尤其我校地处上海,且是以金融为特色的本科院校之一。因此,来我校的外地学生以及留学生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留学生教育也渐渐地成为我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在我校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授对象就变为两大块:国外留学生和国内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我校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亚洲,欧洲,非洲,包括蒙古,韩国,俄罗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乍得,津巴布韦等国家和地区。学生成分非常复杂,民族,文化,信仰等差异很大。如何适应各个国家留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成为我们教师要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在教材的选取上有所不同。在保持经典内容的前提下,应适当渗透现代数学概念与观点,既要考虑到这门学科的完整性,又要考虑到各个专业培养人才的不同需要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鼓励编写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材。另一方面,在讲解具体内容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解方法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很多留学生都没有学过排列组合的知识。教学中会涉及到排列组合的内容包括例如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以及概率中的一个重要的离散分布二项分布。如果直接讲解这些新知识,这部分留学生就没有办法理解。针对于这种情况,应在教学中补入这部分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容地接受新知识。另外,在刚开始讲古典概型和全概率公式的时候,对于许多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来说,一部分同学反映听不懂,稍微复杂点的题都不会做,觉得这门课很难。尤其是多维随机变量和数字特征那一块涉及到二重积分,很多同学跟不上。而高中学理科的学生以前接触过概率论的知识,微积分学的也不错,所以学起来很轻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课堂上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多和他们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对一些基础差的同学,鼓励他们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课外找一些理工科或内容较深点的参考书,来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加深对已学内容的理解,为考研做准备。

二、多举实例,重视课程的应用性

我校是最早以金融命名的学校之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大多在金融部门就业。因此,在四年里,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可以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它的应用性。于恩教学中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包括数据描述以及统计推断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在经济和贸易中运用很广泛。同时,在教学中,概率论中的定理更侧重的是讲解它的思想,要省略它的证明,并结合大量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论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实际应用。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理解、掌握课本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和思想在经济、金融领域应用广泛,鉴于我校的特点和目标,现在大多数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且教学任务都由我系承担。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大班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班教学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数多,教室大,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黑板,甚至听不清教师讲什么。学校虽然给老师配了扬声器,但看不清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如果把字写得大一些,这样效果虽好些,但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比如板书的艺术效果会降低。而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的很多例子来自于现实生活,描述性的语言比较多。书写变慢和擦黑板次数的增加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连贯性遭到破坏,教学进度受到影响等问题。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向学生传播更多的知识。另外,概率统计中有很多实验,例如抛硬币,大数定律等。借助于一些小程序进行实时演示,既直观、形象又准确。这样学生可以迅速领会所学的内容,课堂教学也会生动、有趣。但是对于大量的计算题和证明题来说,要用板书一步一步详细推导。这样学生就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以上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一分钟问题方法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注意到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每节课结束前利用两分钟时间,教师可以设定一两个简短的问题概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很模糊,并如实进行作答。对于多数学生还很模糊的知识点,我们要多花时间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同学没有弄懂的地方,则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而且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也能为以后的教学积累大量的经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中有很多不确定的现象。概率论反映的是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数理统计是用概率知识和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我校大多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一种工具。鉴于我校学生生源和层次的不断变化,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改革也变得尤为必要。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是改善学生状况的前提。

教学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课堂上采取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从简洁、直观、结合实际入手,多举一些实际例子,每次课结束前给学生留有提问题的时间(一分钟问题法),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归纳、思考,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提高他们应用数学思想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学达,张丽梅.以问题驱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114-115.

[2]朱志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以高等农林院校非数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大班教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中旬),2012,(279):74-76.

[3]陈兴荣,苗秀花,刘鲁文.关于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72-74.

[4]孙月静.基于实际应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法[J].航海教育研究教学论坛,2009,(4).

[5]李佩泽.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教育改革,2012,(9):13-14.

[6]邹辉.经管类专业“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增刊):83-85.

[7]张建华,梁小姝.经济管理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