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9:10

网络传播研究篇1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ofnetworkcommunication.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traditionalcommunicationtheorycan''''tproperlyexpla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phenomenonandthereforeanewnetworkcommunicationmustbefounded.theresearchobject,researchactualityandfutureofthenetworkcommunicationtheoryhavebeendiscussedinthisarticle.

Keyword:networkcommunication,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信息,不仅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①匡文波.论网络出版物[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5.

②闵大洪.电子传媒的数字化浪潮[J].国际新闻界,1997,(4).

③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Z].“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15日.

网络传播研究篇2

关键词 网络传媒 网络文学 问题研究

一、网络传媒与网络文学相关范畴问题分析

现代社会中,各种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原始传播阶段,文学主要是由人们口口相授传播的。因此,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由于传播生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自我创作。另一个视角看这种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过去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活字印刷术及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使传播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传播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电子传播发展,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其次。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一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三是,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e-mall、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

现代生活中众多网络文学爱好者,不仅是上网为了学术研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

网络文学的范畴。主要是指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指历次网络文学大奖评选出来的那些“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网络上的文学现象,具有网络文学特有的一些鲜明特征,如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网络化、创作立场的“民间化”的文学作品。

二、网络主体特征及对其文学接受者的现实影响

网络是一种新生的、时尚的新技术工具,其使用的主体必然是趋向于知识化和年轻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基本统计网民共有1.2亿,其中男性65.1,女性34.9;而未婚青年人占到60%左右;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例是83%:另外网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5%,高中(中专)20%,大专25%,本科25%,硕士以上10%。网民的职业上,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前两位,分别是30%和15%。收入上,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80%。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网民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据网民的大多数。

在当前网络高度普及的时代下,公众面对变化多端且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许多年轻人由于学业、工作的压力更显示出抑郁、浮躁、情绪化倾向。在现实中,年轻人的情感通常处于焦虑状态,但是由于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的释放自身的情感。但他们面对网络的时候,虚拟的网络可以掩饰他们的真实身份,网络的虚拟化使网民完全不用考虑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自由地宣泄自身的情感。由于大量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往往与他们理想中的要求差距很大,虚拟的网络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实生活中这类等级观念的困扰,尤其是经济、精神的困扰。网上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宣泄化,网上的语言,行为也是直截了当的。

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据调查分析。同传统的文学接受者相比,网络文学接受者面对网络时,其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基本形式不一样;(二)阅读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三)有一个能够与作者进行直截了当交流的平台——网络。

接受者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的不同。由于网络传播媒介的虚拟性,没有以往的审查制度,这就使绝大部分有作品的人有了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原来只有作家和少数文学修养比较高的人才能发表作品的局面被打破了,创作者的群体增加了大量的普通公众。为此,创作者的总体地位下移了,创作不再是个别人的“特权”了。因此,在网络文学上,并不是人人都是“作家”,那些在网络上写作发表文章的人,人们更愿意称他们为“网络”。网络作者和传统作家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

网络作者的这种运作方式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会像传统作家那样,把审美要素放在第一位,并去追求的文本的审美性。网络作者的文本几乎不会有什么创作前的准备阶段,他们所抒写的基本上是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在社会感悟上,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心理学中,感悟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整体反映,分为对物的感悟和对人的感悟。传统作家处于出版的审查制度和个人名誉的考虑,他们对世界的感悟往往是经过审美过滤的,是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加工后表现出来的。对于网络,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基本不用考虑到个人的名誉,社会规范的影响,大多是直抒情怀,把自己的全部经历、情感吐露出来。为此,网络上的文字更多的真实的表现了作者对世界的感悟,是个人心灵的直接表现。但是这样也造成了网络上的文字趋于情感宣泄化,过分的强调某种快感而丧失了理性,普遍缺少诗性自律。

社会心理学指出,角色扮演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做出对自身行为的调解,决定自我在活动中的行为。角色扮演一般组成的结构如下:角色承担者,角色行为目标,互动和互动过程所处的社会情景,角色行为规范。从这样一个结构,我们就能够对各种角色的发生发展做出比较清晰的分析。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不断进行自我意识的成长和扩展,开始不断地进行成人游戏,扮演成人的角色,比如过家家、盖房子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儿童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自然的成长过程。随着我们的逐渐成长,周围的环境规范慢慢地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使我们不能过多的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的社会,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是不断地尝试各种环境下的生活形态,扮演着固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儿子。男性等等。儿时的那种扮演的欲望。在诸多的社会规范的束缚下被压制,慢慢消失。但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又唤起了我们的这个欲望,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如超越时空性、匿名性等,造就了与平时生活的社会环境迥异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生活的角色的随意性更大,角色可以进行自由地转换。

网络时代是网络传播媒介为受众者和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从接受美学出现以后,读者对文学活动的意义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在传统的文学中,广大读者的意见却难以直接反映到创作者那里。过去,众所周知在社会中只有文学批评者的意见才被人们所重视。因而,文艺批评者的意见更具有专门性,对文本的理解也往往更为深刻,对创作者的创作也更具有指导的意义。但是绝大部分的读者的意见,哪怕只有一个“好”或是“不好”的声音也难以直接反映到创作者那里。许多著名的作家会有大量的读者与他们写信交流,同时有许多敏感的读者会根据时局适时地写信给编辑部,进行评论;也可能就基本社会问题与作家进行交流。由于信函的时间延续性,滞后性,大多作家一般不会跟创作者进行交流。一般的不知名的作家,即使读者为他们的作品所打动,读者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跟他们进行联系。所以,在传统的文学活动中,读者的声音很少为创作者所知;创作者也往往只能通过自己作品的销售量大概地了解自己的作品是否为读者接受,根据读者的意见调整自己的创作。在另一个视角中,在网络文学的广泛开展,网络为接受者和创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方便及情感的交流平台。当下一些著名的网络文学的网站,在发表作品的网页下面都有供读者发表自己意见的位置。这样,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之后,可以直接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一个“好”字,或是批评性的文字。同时,创作者也可以直接看到读者对自己作品的感受。甚至,他们还可以通过e-mail、qq直接进行交流。接受者可以向创作者谈自己的感受,对作品的建议;创作者也可以向读者进一步的阐释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映调整自己的写作。但是,这样的交流也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的,交流的双方隐藏在网络的背后。这样的沟通与传统的沟通必然是不同的。

网络传播研究篇3

>>中国网络政治传播研究综述(2007―2016年)2007年的中国网络媒体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2007年—2012年《申报》研究综述iResearch-2007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年度点评iResearch-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年度点评pCworld 中国网2007年征稿启事2007年中国钱币学研究综述中国2007―2016翻译实证研究调查报告2007年2007中国网络大事2016,中国楼市年中国走进2007年的阳光2007中国物流并购年2007中国金融年检视2007年舆论监督研究2007年冠心病研究回顾2007年以来国内陈云研究述评2007年新媒体传播研究热点述评2007年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综述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张涵嫣.试论网络政治传播[J].社会科学家,2009(11).

[3]郭璐.互联网视野下政治沟通的发展与优化途径[J].西安社会科学,2010(6).

[4]贾哲敏.网络政治传播模式及其优化[J].理论探索,2015(3).

[5]陈炳,高猛.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0(12).

[6]彭鸿雁.政治传播学视域下的新媒体政治传播管理研究[J].编辑之友,2013(12).

[7]温琼娟,陈先红.中国互联网政治功能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8]贾哲敏.网络政治传播的界定与发展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9]刘文科,张文静.第三代政治传播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5).

[10]崔汝源.网络传播途径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4(7).

[11]张铁云,李琦.新媒体环境下政治传播受众的变迁――以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的新媒体宣传战为例[J].青年记者,2015(4).

[12]谢金林.论网络空间的政治沟通[J].社会科学,2009(12).

[13]毛湛文,刘小燕.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传播的新变化――基于传播主体视角的考察[J].当代传播,2015(2).

[14]陈丽芳.网络问政: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新范式[J].现代传播,2012(2).

[15]张小静.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6).

[16](YangYifan.2016)[YangYifan:theinternetandChina’sForeignpolicyDecision-making.ChinesepoliticalScienceReview,2016,7(1):353-372]

[17](JoyceY.m.nip,King-waFu.2016)[JoyceY.m.nip,King-waFu:Challengingofficialpropaganda?publicopinionLeadersonSinaweibo.theChinaQuarterly,2016,122-144.]

[18](BoLi,YangZhong.2006)[BoLi,YangZhong:theinternetandpoliticalparticipation.Chinainthetwenty-FirstCentury,2006,153-168]

[19](KarstenGiese,2005)[KarstenGiese:Speaker’sCornerorVirtualpanoption:DiscursiveConstructionofChineseidentitiesonline,CyberChina,2005,19-36]

[20](tieyingLiu.YangZhong.KaiChen,2016)[tieyingLiu,KaiChen,YangZhong:thresholdofHerdeffectforonlineeventsinChina.Socialinformatics,2015,28(2):380-389]

网络传播研究篇4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

   信息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符号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使用符号进行信息传播是人最基本的属性,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很多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特殊符号,很多学者把它们称为“网络语言”。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信息符号及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既有信息传播领域、语言学视角的分析,也有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框架中的观照,当然也包括多学科交叉研究。就语言学方面看,研究最主要的集中点是词汇和非语言交际方面,而且研究中渗透了传播学层面的阐释。在此我们就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些梳理和概括,并对今后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探讨。

   1明确概念

   在研究中对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于网络环境中出现并使用的新的信息符号形式都被限定为“网络语言”。潘美岑在《网络语言之研究初探》(2002)一文中,从语言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社会文化意涵等方面对网络情景中出现的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备被当作语言来研究的合理性。这样从本质上确立了研究网络语言的价值和意义。

   而对于网络语言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很多研究者都有具体的阐释。如于根元在《网络语言概说》一书中的定义:“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将网络语言定义为自然语言。之后吕明臣在《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2004)一文中,分别定义了网络交际手段、网络符号和网络语言,并指出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另一些研究则将这些语言现象定义为网络交际语言,并且从言语交际学、人际传播学等方向进行了分析。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就指第三类。它是网络语言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综述的基点。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理论框架给予网络语言不同的定位,但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基本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很多文章都从词语的分类、特点和语用规律等层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2网络语言的分类

   分类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只有明确类别才能更好的认识和应用网络语言。现有的研究中虽然对网络语言的分类很细致,但是大体还是对网络交流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类。如邬敏(2001)将网络新词语分为旧词新义类、创新类、缩略语类和符号词语四类。孟伟(2002)则将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运用归纳了7种:谐音、拼音及拼音的简写、使用数字、图形、同音异义字、象声词表示感情和特有的借称。而柳丽慧(2006)中更将网络语言的造字、造词和表达方式分为11类。其实要对网络语言进行分类,一个合理、科学的分类标准是前提。从网络语言使用的符号系统来看,它包含了字母符号、汉字符号、标点符号、数字符号,再加上将几种符号的杂糅混合使用,可以据此分为5类。而从网络语言的构词方法上看,应分为缩略构词、谐音构词、旧词新义、隐喻造词和将缩略、谐音等构词法综合运用的杂糅构词。其中缩略构词包含英文缩略、拼音缩略、汉字缩写。谐音构词也包含英文谐音、汉字谐音、数字谐音。而通常被成为表情符号的网络词语,因为其是用各种键盘符号采用象形的方式构成来表示交流者的面部表情、心理感受等,所以可以概括为象形构词。这样关于网络语言的分类问题可以论述的更清晰和明确。同时,由于网络语言大量是由网民在交流中创造的,只要网络交流继续进行,新的网络用语就会层出不穷,所以我们的分类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以容纳新的类别。

网络传播研究篇5

【关键词】傩戏;抚州;网络传播;保存;流传

中图分类号:J8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16-02

“傩”是兴起于远古时期的一种巫术形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科学观念混沌的社会条件下,先民们不能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解释自然界中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而采用一种原始的歌舞形式来迎神驱邪,因此早期的傩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傩戏在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融合舞蹈,充分吸取各种地方艺术形式的精华而形成一种戏曲形式,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傩戏的面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夸张的面部表情、斑斓的色彩,彰显出一种原始的、野性的艺术美感。傩戏是古代社会娱神和娱人的重要方式,目前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仍广泛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少数民族地区,而尤以江西省抚州市的傩戏最具代表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大众的娱乐生活和休闲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挫折。但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如果将以傩戏为代表的濒临失传的艺术形式与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将十分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粹的保存与流传。

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网络传播媒介的结合

传播是指信息的传播过程,而网络传播是以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多以及传播范围广等优势。网络传播的种种优势恰好对推进傩戏的传播与流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网络传播媒介的结合必将为傩戏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首先,傩戏主要盛行于农村等偏远地区,农村交通闭塞,与外界沟通少,导致这种艺术形式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极大地阻碍了傩戏的外传与推广。当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长期处于闭塞的状态时,其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就会大大降低。如果长期得不到创新和发展,必定会衰败与凋落。这些都不利于傩戏的长远发展。而且,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祭祖活动不断减少,年轻的一代不愿意继承这种艺术形式,傩戏更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与此同时,受众群体也在大幅度地缩小,愿意观看演出,并且懂得傩戏文化内涵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两方面直接决定了傩戏的衰落与凋敝。古代的很多艺术形式都要依靠口耳相传才能保存下来,以至于很多艺术失传。现在正处于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时代,如果眼睁睁地看见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就这样慢慢凋落,以至于若干年后人们提及傩戏的时候只能在字典上看到一条简单的解释,这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存是一笔巨大的损失。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能够将傩戏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完整地保存下来,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具体了解其起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可以感受到鲜活的艺术表演。

其次,傩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流派和风格,在表演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别。比如抚州的傩戏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傩戏、四川和安徽的傩戏就存在很多细微的差别。但长久以来碍于传播途径的制约,这些分散的傩戏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没有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那么,如果能够将这些散布于各个村落的傩戏组织起来,提供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不同地方的傩戏形式可以进行对比和借鉴,那么将十分有利于傩戏形式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同时将有利于傩戏的长远发展。网络媒介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能够打破不同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从微观层面看可以给不同地区的人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从宏观的层面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不同国家的千差万别的文化观念和风土人情将在这里发生空前的碰撞和融合,既有利于促进傩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同时也可以不断丰富傩戏的文化内涵。

二、通过网络传播促进傩戏发展的可行性

傩戏进行网络传播是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网络如同空气一样,对人的生活同等重要。人们每天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从中进行筛选、阅读,这是当代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在网络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参与到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傩戏如果想要生存和发展下去,网络传播是可供选择的最有效的途径。

首先,网络是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的,可以以网络传播为媒介,构建相关的专业论坛、微博、视频网站对傩戏进行推广,扩大其影响力,这既是保存这种艺术形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给致力于傩戏研究、戏曲研究以及传统艺术形式保护的学者提供一个可供交流和发表意见的专业平台,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可以共同携手创建一个宣传和传播傩戏的网站。例如,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黄梅戏网站就会出现近8640000个相关搜索条目,这其中包括提供专门的欣赏和下载活动的黄梅戏网站,还有大量的名段欣赏、跟名家学唱黄梅戏等相关链接,而且还与央视某频道建立合作关系,推出央视黄梅这样一档节目。黄梅戏的网络传播模式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传播使黄梅戏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普通老百姓空闲时间的消遣途径之一。宣传和推广傩戏完全可以借鉴黄梅戏的网络传播模式。通过推出专业的官方网站、举行相关的宣传活动、定期推出相关的新闻资讯等方式为傩戏的发展争取到一定的话语空间,继而加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傩戏作为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首先就要让受众了解到还存在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当下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网络。网络上的热点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利用傩戏中的宗教元素带来的神秘感,可有效吸引网络上的读者。在宣传傩戏以及傩文化时,宗教的神秘性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抓住这一点,不仅可以吸引那些求新求异的观众,也可以令众多的知识分子、有识之士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

其次,将傩文化的宣传与地方旅游宣传相结合,扩大宣传的规模。以抚州傩戏宣传为例,抚州是下属于江西省的一个市,可以说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出过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父子等文化巨匠,这里的历史人物都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宣传点。如果将地方旅游的宣传与傩戏的宣传结合起来,那么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够有效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扩大傩戏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可以与各大旅游网站合作,推出相关的旅游线路,在参观名人故居、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时欣赏到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傩戏表演,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切身体验其超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傩戏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傩戏进行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傩戏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当它的发展陷入困境之时,应该结合最新的传播方式帮其走出传播困境,而网络传播的传播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傩戏进行网络传播是十分必要的,刻不容缓。

首先,网络传播信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文字、图片,又包括声音、影像,并且能够将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如果将傩戏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到网络上,那么就能够永久地保存下来,给后代学者研究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提供宝贵的视频资料,这将有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播与推广。相关研究群体或者是对傩文化感兴趣的个体,可以根据视频资料进行研究,既鲜活生动又真实可信。试想,如果没有相关的视频资料,那么相关的研究就只能沦为纸上谈兵,大大降低了其研究的可行性与可信度。目前学术界的傩戏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文化层面,对傩文化中的傩神、面壳、道具、仪式的研究居多。相反,针对节目本身的艺术形式、艺术魅力的研究较少,甚至处于一片空白的尴尬局面。在某种程度上看这种研究是畸形的,对傩戏的研究不应该忽略具体的艺术形式,也不应该脱离具体的表演。

其次,傩戏进行网络传播是一种传播模式和传播途径的创新,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充分与现代文化进行接轨,加强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是对以傩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新的载体。而且网络不仅具有保存的功能,同时这种传播方式也具有参与性的特征,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对观看和欣赏的视频、文字的内容进行反馈。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不同声音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中去。比如,可以就受众最喜欢的傩戏节目进行评选活动,活动举办方可以根据点击率的统计以及观众的口碑进行评选。还可以利用当下新兴的弹幕观影方式,观众可以一边观看节目一边发表评论,与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士进行实时在线的互动交流,这些都是这种新的传播媒介的显著优势。加强网络传播,以网络为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将极大地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必将使傩戏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千年之后焕发出崭新的艺术魅力。

傩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傩文化,是中国戏剧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以上对傩戏进行网络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传播是推进以傩戏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展春岚.我国傩文化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6):124-129.

[2]章军华.抚州傩戏演制与文化内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6-108.

[3]张勇华.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47-50.

作者简介:

李惠惠(1987-),女,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东华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文学与文化传播、写作;

黄振华(1977-),男,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传播。

网络传播研究篇6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

   信息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符号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使用符号进行信息传播是人最基本的属性,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很多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特殊符号,很多学者把它们称为“网络语言”。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信息符号及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既有信息传播领域、语言学视角的分析,也有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框架中的观照,当然也包括多学科交叉研究。就语言学方面看,研究最主要的集中点是词汇和非语言交际方面,而且研究中渗透了传播学层面的阐释。在此我们就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些梳理和概括,并对今后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探讨。

   1明确概念

   在研究中对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于网络环境中出现并使用的新的信息符号形式都被限定为“网络语言”。潘美岑在《网络语言之研究初探》(2002)一文中,从语言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社会文化意涵等方面对网络情景中出现的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备被当作语言来研究的合理性。这样从本质上确立了研究网络语言的价值和意义。

   而对于网络语言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很多研究者都有具体的阐释。如于根元在《网络语言概说》一书中的定义:“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将网络语言定义为自然语言。之后吕明臣在《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2004)一文中,分别定义了网络交际手段、网络符号和网络语言,并指出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另一些研究则将这些语言现象定义为网络交际语言,并且从言语交际学、人际传播学等方向进行了分析。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就指第三类。它是网络语言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综述的基点。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理论框架给予网络语言不同的定位,但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基本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很多文章都从词语的分类、特点和语用规律等层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2网络语言的分类

   分类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只有明确类别才能更好的认识和应用网络语言。现有的研究中虽然对网络语言的分类很细致,但是大体还是对网络交流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类。如邬敏(2001)将网络新词语分为旧词新义类、创新类、缩略语类和符号词语四类。孟伟(2002)则将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运用归纳了7种:谐音、拼音及拼音的简写、使用数字、图形、同音异义字、象声词表示感情和特有的借称。而柳丽慧(2006)中更将网络语言的造字、造词和表达方式分为11类。其实要对网络语言进行分类,一个合理、科学的分类标准是前提。从网络语言使用的符号系统来看,它包含了字母符号、汉字符号、标点符号、数字符号,再加上将几种符号的杂糅混合使用,可以据此分为5类。而从网络语言的构词方法上看,应分为缩略构词、谐音构词、旧词新义、隐喻造词和将缩略、谐音等构词法综合运用的杂糅构词。其中缩略构词包含英文缩略、拼音缩略、汉字缩写。谐音构词也包含英文谐音、汉字谐音、数字谐音。而通常被成为表情符号的网络词语,因为其是用各种键盘符号采用象形的方式构成来表示交流者的面部表情、心理感受等,所以可以概括为象形构词。这样关于网络语言的分类问题可以论述的更清晰和明确。同时,由于网络语言大量是由网民在交流中创造的,只要网络交流继续进行,新的网络用语就会层出不穷,所以我们的分类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以容纳新的类别。

   3网络语言的特点

   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语言的特殊性。毛力群(2002)指出网络语言具有4大特点:快捷、简略;混编、杂糅;联想丰富,思维跳跃、谐音字大行其道。赵越(2000)则提出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主观化、形象化、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等特点。网络语言的特点还有很多,如经济性、可视性、粗俗化、随意性、创新性等。要论述网络语言的整体特征,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其一,从网络语言本身来看,其具有符号化、象形化和简略化的特点。因为网络交流环境的限制,网络语言的构词符号系统必然具有符号化的特点。而为了追求生动、可视的交流效果,为了弥补非面对面交流中传播暗示的减少,网络语言必然具有极高的象形性。至于简略化是网络语言适应网络交际时效性要求的体现。从而也造成语言符号使用中错字多、多义性的结果。其二,从网络语言的使用来看,其具有快捷化、个性化和游戏性的特点。网络交际是分秒必争的,网络语言自身的简洁性就带来了使用中的快捷性。而网络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给了网络更自由、平等的交流空间,张扬的个性和标新立异的追求就成了网络语言使用中的核心理念。同时随意创新、玩笑戏谑正带来了网络语言的游戏性。

   潘美岑(2002)发现网络语言使用者常搭配符号的使用来加强语音效果;用空格或换行来分句;多属口头语体等现象。还有经常用重复的方式来表示强调,用大量的拟声词、象声词来暗示说话者的心情或表情反应,对说话的内容有补充、强调或否定的作用。同时网络语言的使用必须是在网络情景中,这样特定的语言符号和其所指涉的实物之间才有关联,所以语境因素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至关重要。

   4网络交际语言的语用研究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首先吕明臣(2004)重点分析了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并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首先在交际功能分布上,网络语言既能完成口语的交际功能,又可以完成书面语的交际功能。其次,在言语交际行为特征上,网络语言兼有口语和书面语的特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它具有视觉性、即时性和非面对面性等特征。朱萍(2002)分析了网上聊天语境的特殊性,指出在网上聊天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参与者具有非语言交际手段失效、身份隐藏,参与者群体以青年学生为主这3点特征;交际双方的平等性和身份的隐蔽性造成了语言行为的随意性和语言信息的不真实性,这是网络交际中语言行为的特征。

   同时网络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要达到预期状态,也应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交际原则,所以一些学者从语言交际原则出发去研究网络语言交际的特点。林秋茗(2003)就运用语域理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和格赖斯合作原则以及话轮理论分析了iCQ会话的特点。林文认为网络聊天会话的话语方式是以书面形式使用口语体。而从话语风格来看,网络聊天交际中,人们的社交身份偏向一致性,背离权势,社交态度偏向亲密一端,远离呆板一端。网上聊天的随意性和话题的不专一使其所涉及的话语范围大多属于非技术性的。而礼貌原则,尤其是其中的得体准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一点李蔚然(2004)专门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网络言语交际对合作原则中四条交际准则都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和补充。

   4·1关于数量准则,李文提出省约原则作为对其的补充,但省约原则要受到受话人容错能力的限制。而博客cicili-ay136在网文《网上聊天语言交际的语用考察》一文(以下以“网文”一词来代指)中提出,在网上聊天的交际过程中问答式对话经常出现,而且往往以被问一方做出包含信息较少的回答而提问一方继续追问的方式持续多轮,这样的方式是由于网络交际对于信息数量的要求往往比日常交际要低,可以看作是一种网络交际中独特准则——简便准则的作用结果。之外李文还提出网络语言交际中,交际主体有意违反数量准则造成网络话语的羡余,这是对数量准则的偏离。而网络语言交际的零信息现象则是对数量准则的违反。

   4·2关于质量准则,李文认为网络交际中的虚拟身份或虚假话语是对质量准则的违反。其实这里的“虚拟”是指交际双方隐去了现实环境中的各种身份信息,取而代之的是以网名和ip地址组成的网络身份。而“虚假”指网络交际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虚假信息,即无法判断网络交际中信息的客观真实度,无法证伪。但是即使这样,网络交际中,双方对信息的真实性验证的必要性要求还是要比现实世界小得多。

   4·3网络语言交际中由“个人现场”的话语带来的话题无关现象是对关系准则的违反。网络聊天中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交流者都可以同时进行“个人现场”的视听活动,所以,发话人可以将“个人现场”的信息内容引入共同的交际话题中,产生与原有话语或交际目的无关的新话语。同时这种话题转换的方式很常见,没有任何语言标志,但是一般交际双方却不会因此中断交流。可见,网络交际中对于关系准则的要求比日常交际要低。

   4·4网文中还提出网络语言交际往往因交际双方都同时可能存在其他网络活动而很难持续下去,所以交际双方一般会表现出比日常交际更大的耐心,并通过“哦”、“嗯”等话语来传达谈话可以继续交流等意义。因此,提出保持原则作为对会话原则的补充。

   同时李文还指出在网络交际中礼貌程度较低,一些网络语言中不礼貌的交际辅助手段,将严重污染网络交际环境,亟待解决和规范。

   以上两人的文章对网络交际现象的分析深入透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5相关研究

网络传播研究篇7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语言政治理论大众化

引言

网络语言随着信息化的进步逐渐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语言基于网络虚拟社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去满足各个层面的需求,从而影响社会舆论的导向。面对政治理论多样化、大众化需求,网络语言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传播政治理论重要媒介,通过对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现状、特点、方法手段进行研究,以促进政治理论的更好普及。

一、网络语言的功用和与政治理论传播的契合性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而发展起来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信息传播和网民互动的内容承载,是新型传媒发展的产物。社会交际是网络语言最大的功用,人们通过网络语言传递和交流思想,更能形象生动的表情达意,促进新观点、新思路的产生;网络语言还有舆情强化功用和新汉语功用,它可以强化社会舆论的影响,能更简短、深刻、快速地传递信息,还能创新汉语词汇,丰富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语言优势,广大民众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对网络信息的综合,在网络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网络语言还有广泛受众阶层,许多普通人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网络语言并接受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不仅为许多人讨论社会问题提供了平台,也为政治理论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运用网络语言可以更加生动、高效地传播政治理论,网络语言强大的社会交际功用在线上为政治理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沟通,网络语言强化舆情功用可以扩大政治事件的影响性,从而增强政治理论的传播效果,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创新给政治理论的传播也增添了新活力,更能受到大众的接受。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喜欢在网络上寻找信息,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语言汇集草根词汇,风格简明,可以很大程度上消减政治理论惯用的精辟话语和固定语言模式,幽默直白、传诵上口的话语让政治理论的传播更加让人喜欢与参与,为政治理论走出传统固定模式和固定范围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方式。在此基础上,政治理论的传播必将越来越广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网络语言与政治理论传播的契合性决定了其合作可能性。

二、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作用

政治理论长期以来被限定为严格的官方文本,其宣传与传播方式大多也是官方途经。政治理论的传播传统在一级政府一级媒体的设置下,从产权到组织到人事都被整合进传统科层体制,传统媒体和传统政治语言因此是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的工具出现的,甚至一统天下,但其信息收集功能就十分有限,传播范围比较狭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大人群参与互联网,并且创造性的使用了网络语言这一新型语言。网络语言突出特点是简明、直白,这就构成了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矛盾,但随着网络语言影响力的增大和人民大众对网络语言的逐渐信任,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作用逐步体现。

(一)扩大政治民主,提升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更热衷于经济,在生活中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驱动力。由于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认为政治与经济没有多少联系,从而形成了当今人民大众对政治普遍缺少热情,不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甚至极其冷漠。但,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改变了这种状况。基于网络语言平等、公平的平台,政治理论在网络上的传播变得相对自由,人民大众可以运用网络语言对政治因素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人们对某些政治问题的个人看法得到了回应,从而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讨论的热情。政府部门不断推进政府工作公开化,加大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的力度,许多地方政府把有关当地未来发展等政治问题通过网络讨论的方式征求人们的意见。人民大众则通过网络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和政府公文,并可以通过网络语言就此进行交流,进行政治参与,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能够促进党和政府的制度政策、思想理论贯彻落实。人们通过网络语言的诉求分为合理或不合理的情况,基于事实的合理诉求可以促进政府改进政策或措施,有利于政治理论的深人人心,使人民更加相信党和政府,更加相信政治;但是基于扭曲事实或事实不明的不合理诉求的网络语言,散布者可能会受到追究,成为教育民众良好网络行为的样板,事实清楚后会更加促进民众的判断力,这类网络事件近阶段也屡屡发生,这也告诉人们要合理使用网络语言。所以,网络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淘汰性,具体到其对党和政府理论政策的促进而言,主要关注生命力持久的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实际效应,各级政府会逐步接纳带来良好效应的网络语言,也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语言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宣讲各级政府的制度政策。这样政治理论和制度政策就能够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就能够比较迅速地得到落实。

(三)激发大众的政治热情,提升人民的政治素养。目前越来越多的公民熟悉并运用网络技术,对于青少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互联网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语言进行政治参与,可以让他们更充分意识到政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青少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庞大群体,也是积极创造和传播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这个群体如果合理利用网络语言,会使政治理论更好的传播,同事也会使这个群体的政治素质稳步加强。另一方面,人民通过网络能更方便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拉近与社会的关系,人们能随时随地的参与政治互动,这就调动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同时也增强了政治理论传播的效果。

(四)促进民众虚拟身份和现实身份的交合,引导大众网络语言行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流行,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新的社交圈,网络社交圈是现在的人们讨论交流的平台,也是网络语言体现魅力的最好场所,大众通过网络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建议。如今网络语言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许多人同时拥有两个身份,即现实身份和网络虚拟身份。现实身份和网络虚拟身份在多数时候不是分离的,特别是在语言表达的时候网络虚拟身份和现实身份基本重合,即人们在现实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会体现在网络虚拟世界。政治理论通过网络语言进行传播,可以弥补人民大众政治地位长期处于劣势的情况,使大众可以运用网络语言表达政治诉求,有权利与义务的体现,体会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感觉,从而会首选网络语言来表达诉求,引导了一种受众的网络语言。

结语

总之,网络语言在传播政治理论上有很大的优势性,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加强两者关联的研究,找到网络语言与政治理论传播需求之间的契合点,来寻求政治理论网络传播的最佳手段,充分发挥出网络语言的特点,这样将对政治理论大众化传播,实现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优良.关于网络传播的勃兴与应对[J].零陵高等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2,(1).

[2]谢加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向日常生活的传播[J].思想理论研究,2009,(23).

[3]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兼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H].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0.

网络传播研究篇8

社会化网络是基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为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沟通和互动提供支持的社交网络。它突破了时空限制,使用便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基于社会化网络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的互动性显得更加突出,受众对档案信息的感知也逐渐增强。因此基于社会化网络来进行档案信息的传播,可使档案信息实现价值增值,有利于建设更加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为满意的信息服务。

2档案信息传播与档案信息价值

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档案,还包括加工、整理和编研后形成的新信息。档案信息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其目的就是为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深入研究,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高品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传播指的是基于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特征及用户需求,将原始档案信息进行编纂加工并形成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适合的传播媒介传递给用户,并随时掌握档案信息用户的反馈情况及档案信息传播所取得的效果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传播链。档案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实现档案价值,即所传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或对档案信息用户产生相应的影响。传播是档案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3社会化网络下档案信息传播

3.1社会化网络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

3.1.1社会化网络促使档案信息传播角色转变在社会化网络中,受众的角色从简单的信息接受者逐渐向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等角色转变。基于社会化网络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传播中心,档案信息沿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传播,信息并非直接传播给最终的受众,而是通过“裂变”使得信息短时间内被广泛的用户所接收。

3.1.2社会化网络丰富档案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的档案信息传播方式主要集中在:档案参考咨询、档案阅览与外借服务、档案编研、举办档案展览与宣传、制作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等,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运用社会化网络进行档案信息传播,可以将文本、语音、视频、图片、动画等自由组合,再加上超链接功能的运用,使档案信息以更加生动的形式综合呈现在受众面前。

3.1.3社会化网络突破档案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社会化传播媒介使档案信息传播从传统的物理空间拓展到了数字空间,从面对面地实体档案信息传播走向了虚拟档案信息传播。实体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有时间和地点的要求,档案馆可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传播,这样不仅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且增强和方便了档案信息部门与受众互动、互助。利用社会化网络可以弱化任意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扩大档案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利用需求。

3.2社会化网络下档案信息传播效能分析

Granovetter认为社会化网络的连接模式影响信息传播效能。网络连接度与网络集群是影响信息传播的两个因素。

3.2.1网络连接度网络连接度是指用户在社会化网络中与他人的连接数量。例如在新浪微博,通过计算关注和粉丝人数数量测量网络连接度。一个有多个相邻节点的主节点更有可能影响这些相邻的节点。假设一个邻居节点通过了一项服务,用户更容易接受该服务。在社会化网络中,用户不需要很大的努力就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也不需要知道彼此在现实世界的关系。除了网络连接度,用户的亲密度也会影响信息的传播,彼此不熟悉用户很可能表现出低水平的信任,而彼此熟悉的用户可能会表现出更高平的信任。社会化网络的广泛连接度,扩大了档案信息传播范围,档案信息受众呈多元化、社会化特点。档案信息的社会化传播使得档案信息的受众范围有了更大拓展,从科研、行政、技术人员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阶层,与此同时,不同的受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档案馆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区分不同的受众并选择恰当的传播内容与渠道,这样更容易获得理想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

3.2.2网络集群集群网络的连接密度是用户在社会化网络中的互相连接程度。一个高密度的网络意味着大量的连接,节点通过交互可能增加。彼此熟悉的人更有可能互相提供帮助和回报。此外,信息传播和社会化过程能进一步加强彼此的熟悉程度,信息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效。Katona等认为用户有更多连接时更具有影响力,因为他们可以将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无论是高或低集群的网络,有更多朋友的用户通过增加信息的范围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高集群网络意味着网络中的用户更可能相互联系,并允许信息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也就是说,在高集群网络中,一个节点不仅在特定节点,还可以从邻近节点接收信息。在具有高集群特征的社会化网络中,用户可以采取交互性的方式获取信息,使档案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同时对受众的需求做出迅速及时的反馈。高集群的社会化网络会产生大量数据,通过对档案信息用户和潜在用户行为的大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识别特定用户群及其兴趣与需求,进行定向推送。综上所述,用户使用社会化网络能拥有更多的用户以及更多的传播路径、传播内容,社会化网络为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平台。

4档案信息社会化传播模式构建

图1所示的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模式是对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社会化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展示了社会化网络中档案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4.1档案信息驱动机制馆藏资源是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馆藏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着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文件形成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以其是否具有凭证、情报和精神文化等价值为原则进行鉴定,确定哪些档案信息可以向公众开放,实现造福人类社会的现实价值。我国档案信息传播已进入面向公众需求传播的阶段,并逐步向双向互动传播的等级发展。档案馆应思考如何以较丰富的档案信息内容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首先要了解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播档案信息。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可以分为4种:(1)学术研究性需求。档案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资源,除文书档案外,还有各种科技、专门档案。科研人员在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时,需要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档案信息,为了提高科研效率,他们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利用档案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开展深入研究。(2)证据参考性需求。档案具有原始性,可以作为法律凭证。公民可以利用档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同的利用者有不同的档案信息需求,多是为了处理婚姻、财产、房产等民事纠纷,或是为了证实个人学历、晋升职务、出国留学而用。(3)决策管理需求。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领导利用方向性和政策性强的档案进行决策管理,主要是修订和制定战略规划,调节和控制管理活动。(4)休闲文化需求。档案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或产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开始重视精神生活品位的提高,档案馆应尽量满足公众的休闲文化需要。档案馆是档案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者,需要了解馆藏资源和用户需求,还应分析采用何种技术传播档案信息,主要的信息传播技术有:信息拉取技术,即档案馆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处理并向用户返回结果,被动的完成信息传输任务;信息推送技术,即通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协议,主动从网上搜寻信息,经过筛选、分类、排序,档案馆按照用户的特定要求,主动推送给用户;信息定制技术,即通过定制网络跟踪最新“动态”。在信息定制过程中,档案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是经过分析、过滤和整合后的,密切关注用户的一些特征,如年龄、兴趣、职业等,反馈用户新的需求,保证档案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在基于社会化网络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一步加强了档案信息之间的联系,为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社会化网络中档案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既可以编辑文字,也可以上传相片、音频与视频,丰富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展示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也更广泛。如,2014年上海市档案日举办了以“上海先行•档案记录”宣传系列活动,以上海市档案馆和各区档案馆馆藏资源为依托,利用大量的档案史料、照片和影视资料传播档案信息,让大众更好地了解档案。在该模式中,用户角色逐渐转变为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为一体,具有传播者与受众双重身份,通过社会化网络,他们不仅可以接收来自档案馆的信息,也可以直接或间接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社会化网络中任何一个受众传播档案信息。除此之外,社会化网络为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提供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使受众可以随时与档案信息传播者沟通交流,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氛围。档案信息受众还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档案信息需求对档案信息进一步提炼、加工、整合和检验,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进行二次传播。

4.2档案信息联动机制档案信息联动机制是指以档案馆自身力量为主,与社会机构合作,借助社会文化力量,形成开放式、社会化的编研机制。档案馆与社会机构合作,其传播选题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选编易懂、大众化的题材,内容要有特色,语言要生动、简练。另一方面,合作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情境以及不同事件驱动下产生的不同需求,注重需求的时效性,紧随社会需求进行选题,才能确保档案价值实现。主要合作方式有:(1)联合媒体进行新闻。如山东省档案馆开馆仪式,其与山东省电视台合作,进行广泛的媒体宣传,即提升了档案馆形象,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2)联合文化中心与高校档案馆开展档案展览。例如,2014年5月27日至6月3日,由上海市档案馆与复旦大学档案馆合作,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一楼大厅展出《庆祝上海解放65周年档案图片展》,吸引了复旦师生驻足观看。(3)联合影视媒体传播档案信息。如上海市档案局与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追忆——档案里的故事》电视系列专题片,该专题片依托上海地区丰富的档案馆藏,再现了上海的沧桑巨变与风土人情,并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又如针对上海市档案日,东方网、《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各类媒体通过追踪报道、深度采访、制作系列节目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其中东方网通过开设主题活动、新闻报道、图说等三个专栏进行展示;《解放日报》对上海市档案馆主编的《档案揭秘外交风云》连载32天;《文汇报》将这次活动的日程内容安排整版刊载等。(4)联合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传播档案信息。如配合上海档案日宣传活动,上海天文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等24家博物馆、陈列馆举办公共开放日活动。

4.3档案信息反馈机制档案信息传播若想获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种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档案管理人员将反映档案信息传播作用和效果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图2为档案信息反馈流程。档案信息反馈机制在档案馆的整体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表现,而且是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档案馆需要建立用户反馈的双向沟通渠道,既需要档案馆主动调查用户的需求及满意度,即被动的信息调查;同时当用户主动进行反馈的时候,能够保障反馈渠道的畅通与反馈信息处理,即主动反馈信息的收集。在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中,解决之前档案馆与用户沟通方式少,周期长等弊病,档案馆可以对各种主动反馈的信息迅速及时的进行处理并给与答复,以进一步改进信息传播的效果,同时也要重视对用户被动反馈调查,以保证整个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模式的有效运转。

5结语

网络传播研究篇9

1.1元胞自动机元胞自动机是时间、空间和变量均离散的数学模型.它由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元胞(cell)、元胞空间(Lattice)、邻居(neighbor)及演化规则(Rule)。一般我们可以用Ξ=(Zd,Φ,n,F)表示一个d维空间上的元胞自动机。Zd表示d维元胞空间;Φ表示元胞有限状态集合;n表示元胞邻居规则;F表示状态转换规则。元胞又可称单元或者基元,是Ca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元胞具有离散的有限状态,可以赋予不同的值。元胞空间又称网格空间,是元胞所分布空间网格集合。由于每一个元胞对其他元胞会产生影响,因而必须制定邻居规则以表示元胞的影响范围。一般在二维Ca中,比较常见的邻居规则有冯•诺依曼(Von.neumann)型、摩尔(moore)型和扩展摩尔型(邻居半径r=2及以上)等,如图1所示。每个元胞会根据当前邻居元胞的状态和转换规则F,求出下一个时间步该元胞的状态。该过程可以表示为F:ΦnΦ,其中Φn表示n个邻居状态集合。转换规则是Ca的核心,决定了元胞演化的结果。

1.2移动元胞自动机mCa是在Ca的基础上引入了移动实体,并进一步推广得到的数学模型。Daadaa等首先提出mCa数学模型,此时元胞演化不仅跟邻居元胞状态有关,还受到实体移动的影响。因此,mCa演化规则应包括元胞状态转换规则和实体的移动规则。在此基础上Daadaa利用mCa模型在不同几何拓扑网络下,系统地研究免疫时间与灭毒实体数量的关系,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根据Daadaa对mCa的定义,我们进一步拓展mCa模型,并定义mCa包括七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元胞、元胞空间、邻居、演化规则、移动实体、实体移动规则及实体状态转换规则。我们用Ξ=(Zd,Φ,n,m,Ψ,f,F)来表示一个d维空间上的移动元胞自动机。前面三项与Ca模型基本一致,而m表示移动实体的集合;Ψ表示移动实体有限状态的集合;f表示实体移动规则;F表示实体状态转换规则。mCa实例如图2所示。移动实体是指在元胞空间上移动物体的抽象概念,是不同于传统Ca最大之处。mCa用移动实体对移动主体进行建模,用元胞空间刻画移动主体的实际空间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反映移动主体与实际系统空间环境的互作用关系。实体在元胞上移动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加以限制。由于实体的移动跟邻居元胞状态有关,因而实体可以根据当前邻居元胞状态求出实体移动状态,可以表示为f:ΦnSmov,其中Smov表示实体的移动状态集合(比如移动方向等)。实体将根据当前邻居元胞状态求出实体移动状态,从而得到下一个时间步所在位置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元胞状态集合可以是离散值集合,也可以是根据一定指标函数求出的连续数值。类似于元胞状态转换规则,每个实体会根据邻居元胞内实体状态和转换规则,求出下一个时间步的状态。该过程可以表示为F:ΨnΨ,Ψn表示所有n个邻居元胞中实体状态集合。

2舆情传播模型

2.1记忆模型[22]及影响力因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遗忘进程是不均匀的,刚开始遗忘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并根据他实验得到的结果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由于舆情系统中主体之间的亲密程度往往是由主体交流频率所决定,并受到其记忆能力的影响。因此第t个时间步实体i和j之间的影响力因子可以表示。其中a表示遗忘指数,tl表示实体i和j最后一次互为邻居的时间步。设定mij(tl)=1,表示实体i和j互为邻居时影响力因子为1。根据(1)式可以发现,每次实体互为邻居时,其影响力因子最大;随后如果长时间互不在邻居范围,则影响力因子将随时间指数衰减。另外,每个实体上都保存有以往邻居实体影响力因子记忆残留值,而根据记忆原理通过回忆某件事件可以加强该事件的记忆残留值。越早出现的事件通过回忆加强的记忆值越少;反之,越晚出现的事件通过回忆加强的记忆值越多。因此,我们得到包含回忆衰减函数的影响力因子表达式:根据本文研究背景,当两个实体互为邻居时候,此时两者能够直接影响对方,所以此时影响力最大;而随着时间发展,若这两个实体未能再出现在彼此邻域内,则此两个实体的影响力因子按(2)式衰减。为了考虑舆情主体的记忆能力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我们引入记忆时间阈值t,当t-tl>t时,实体i与j不再具有影响力。因此实体影响力因子公式可以简化为:

2.2基于mCa舆情模型为了研究机会网络中舆情传播的过程,我们基于Von.neumann型邻居规则,对邻居半径取1,建立坐标系X,Y∈[-L,L],设定每个格子长度ln=L/10,表示实体移动的20×20的元胞空间。在每次实验开始时,初始化实置x,y~U[-L,L]。不同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每个元胞不再以个体来研究,而是作为个体的移动空间载体来研究。每个元胞此时表示就是实体活动的一个区域。由于空间对个体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这里需要对元胞引入元胞容量的概念,用λ表示。当λ<λmax时,则元胞状态为1,表示可以接收其他实体的进入;否则,则元胞状态为0,表示已经饱和,不能再容纳其他实体的进入。实体作为该模型主要的研究对象,以个体出现,表示舆情主体。每个移动实体表示一个舆情主体。定义每个主体有三种情感态度Ψ={1,0,-1},其中1表示对某件事情持积极态度,0表示中立态度,-1则表示消极态度。

2.2.1状态转换规则实体状态即为舆情主体情感态度。在整个元胞网络空间中每个实体状态不仅受到记忆时间阈值t内邻居实体状态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实体自身状态的倾向性。假设si(t)表示第t个时间步,实体i的状态,则其下个时间步的该实体状态:其中w为倾向性系数,反映了实体自身状态的重要程度,w∈(0,1)。所以当w取0.5,表示对自身状态不具有倾向性。当取w值越大表示对自身状态倾向性越大;反之则表示对自身状态倾向性越小。C为实体态度转变阈值,其反应实体状态改变的临界值。该公式表明,实体状态转换不仅跟当前时刻邻居实体状态有关,还与记忆时间阈值t内建立的邻居实体状态有关。

2.2.2移动规则应激性在生物学上是一种“趋利避害”生物特性,社会学上行为人个体行为不仅跟生物特性有关,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特性。由于行为人的移动等行为社会性过于复杂,难以刻画,因此我们这里描述行为人个体在某一区域移动规则,往往考虑“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因此,结合元胞容量,我们提出了元胞吸引力的概念公式:元胞cij吸引实体驻留其中的事件是概率事件,与cij的邻居单元格的吸引力相关,因此我们对元胞吸引力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定义相对吸引力为:当元胞状态为1时,我们根据公式(5)、(6)对计算元胞吸引力和相对吸引力大小;当元胞状态为0时,由于元胞已经饱和,我们设定元胞吸引力大小为0。为了研究机会网络中舆情主体流动性对于舆情传播的影响,设定移动概率pmov,表示在每一个时间步发生移动行为的实体比例。在每个时间步,实体将根据移动概率pmov进行移动,并根据相对吸引力大小,利用选的方法选择实体移动方向Smov。

3仿真结果

为了研究机会网络中舆情主体的流动性和记忆能力对舆情传播的影响,取|m|=200,λ=4,a=0.04,w=0.5,C=0.3,设定在初始时刻正面态度实体比例R1(0)=0.1,负面态度实体比例R-1(0)=0,中立态度实体比例R0(0)=0.9,通过500次实验,统计移动概率pmov和记忆时间阈值t与整个网络实体达到态度一致所用平均时间步,如表1所示。根据表1所示,随着实体移动概率的增大,整个网络达到态度一致所需的平均时间步逐渐减少,表明在社会网络中舆情主体的流动可以促进整个网络舆情的传播。另一方面,随着记忆时间阈值的增大,网络达到态度一致所需平均时间步也趋向于减小的趋势,表明舆情主体的记忆能力提高可以促进舆情传播。研究还发现不同态度的实体在演化过程中,相同态度的实体逐渐地聚集到一起,出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而在两种截然不同态度实体群之间,零星地出现中立态度的实体。随着时间的进行,某些网络出现了所有实体态度一致的现象,而最终所有实体态度与初始时刻比例值中较大的实体态度一致,呈现高度认同性,我们称之为舆情同质化现象。另外,为了进一步研究实体移动概率和记忆时间阈值对上述的同质化现象的影响,设定R1(0)=R-1(0)=0.25,观察pmov和记忆时间阈值t与舆情同质化概率rate的关系,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随着记忆时间阈值t和移动概率pmov的增大,整个网络的趋于同质化的概率越高。表明舆情主体的流动和记忆能力提高可以更加迅速集中网络舆情主体的倾向性,形成舆情向主体数多的态度靠拢,呈现出高度的认同性。此外,针对不同情感态度舆情主体比例R1(0)、R-1(0)和R0(0),我们设定初始时刻R1(0)=0.1,0.15,…,0.4,R-1(0)=0.5-R0(1),R0(0)=0.5,pmov=0.5,t=1,在随机初始条件下,进行500次实验,研究其对舆情传播的影响,并统计舆情同质化平均时间步和同质化的概率rate,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发现:当R1(0)逐渐增大时,同质化平均时间步逐渐增大,同质化率逐渐减少;当达到R1(0)=R-1(0)=0.25时,舆情同质化平均时间步达到最高峰,而同质化率达到最低峰为0.58;而后随着R1(0)逐渐增大,同质化平均时间步逐渐减少,同质化率逐渐增大。表明两种相反情感态度主体比例越接近时,同质化趋势越慢,且同质化概率越小;反之,则当两种态度的实体比例相差越大,同质化趋势越快,且同质化概率越大。针对空间因素对舆情传播的影响,取t=1,pmov=0.5,R1(0)=0.1,R0(0)=0.9,a=0.04,w=0.5,C=0.3,设定实体数量为100,150,…,300,进行500次实验,观察中立态度实体比例R0(t)平均变化过程与实体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发现,随着实体数量的增加,舆情同质化平均时间步趋于减小。表明随着区域内舆情主体空间密度的增加,舆情传播趋于加快的趋势,另外,考虑到舆情主体具有自身的情感倾向性系数w,w∈(0,1)。根据2.2.1节内容,w反映的是舆情主体对自身情感态度倾向性程度。其值越大,表明对当前主体态度倾向性程度越高。为了研究w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我们取|m|=200,λ=4,t=1,pmov=0.5,R1(0)=0.1,R0(0)=0.9,a=0.04,C=0.5,研究w=0.5,0.6,…,0.9情况下三种态度实体随时间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发现,随着实体自身情感态度倾向性系数w的增大,R0(t)变化趋势越来越慢。当w为0.5时,R0(t)变化趋势最大;当w为0.9的时,R0(t)变化曲线接近于一条水平直线。表明舆情主体自身情感态度倾向性越强,不利用舆情主体接受其他主体的观点态度,从而导致舆情传播效果越差,不利用舆情的传播。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针对研究的关注点不同,曾在合理范围内选择多组参数并进行大量数值仿真实验,均得到与本文结论相符的实验结果。因此,本文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4结束语

网络传播研究篇10

关键词:p2p网络;peerSim;仿真设计;napster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2-2783-02

p2p网络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应用,它的用户共享着各自所拥有的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扩大化及信息交流的自由化。p2p网络中的用户通过向p2p网络自己的资源信息,并通过网络所提供的服务,能让其他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也说是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在p2p网络中,用户既是资源的提供者(server),电是资源的获得者(client)。p2p技术打破传统c/s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当中每个节点的能力,让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不仅能提供隐私保护与匿名通信,还能提高网络的健壮性和抗毁性[1-3]。本文主要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下载时间,到达率,在线时间以及网络免疫力等)对病毒传播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系统地得出相应的数据图,并对得到的数据图进行分析研究。

1p2p网络仿真协议及仿真工具的介绍

由于本论文的课题是基于在线时间(共享时间)异常的p2p网络病毒发现与传播抑制研究。因此,我们如何实时地收集用户节点的在线时间(共享时间)将会是关健所在,这将涉及到我们p2p网络仿真协议的选择。

p2p网络仿真工具peerSim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在peerSim的框架中,先通过调用Simulator类读取配置文件中的初始化信息(如:节点数、仿真运行的循环数等),控制类(如:init类,contr01类等)。具体的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网络规模(通过配置文件中的network.size语句设定网络节点数)

2)选择一个或多个协议(通过在配置文件中的protoc01前缀引入相应的协议类)进行实验,并对它们进行初始化

3)选择一个或多个的控制类(通过在配置文件中的control前缀引入相应的协议类)来对仿真实验过程实施控制与数据的纪录工作。

4)调用Simulator类,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都是通过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来完成相应的功能的

2p2p网络病毒传播仿真分析

2.1下载时间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用户的下载时间取决于自己以及所连接种子的带宽,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在真实网络当中用户各自的带宽情况,并根据该数据设定相应的仿真实验参数值,仿真得到的数据才真实可靠。

我们就可以设定实验条件:网络节点数为5000,peerSim执行仿真的循环数为400,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它是在不同下载时间情况下,在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会对病毒传播前期产生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慢慢减弱;当下载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基本上对病毒传播没什么影响。

2.2到达率对感染率的影响

对一个真实的p2p网络来说,它可提供的文件信息是海量的,有些文件刚不久,是很热门的,很多用户想下载;有些文件已经很久了,用户的需求比较少,因此相应也就比较少人下载;针对这一点,仿真实验当中要涉及文件流行度的问题,这里可以用针对每个文件,在每一个单位时间内,到达率多少来衡量。

假设1:网络节点数为5000,peerSim执行仿真的循环数为400;一开始的源文件是病毒文件。

从仿真结果可知,当到达率比较大的情况下(如:到达率大于150后),到达率的对感染率的影响已经不太重要,网络将会在60个单位时间(120分钟)内,达到9096多的感染率;同时,当到达率大于50后,网络的最终感染率在800分钟(400cycle)内,将会达到100%。

假设2:网络节点数为5000,peerSim执行仿真的循环数为400;病毒是从下载过程中,从其它节点是感染的,而不是一开始的源文件是有病毒的。图3中纵坐标表示感染的节点数,横坐标表示peerSim执行的循环数:并且假设网络当中具有一定比例的节点对病毒没有免疫能力(易染节点),即只要该节点为初始化节点集的一员,那么只要该节点下载文件,则认为该节点已经被染毒了。从仿真结果可知,当初始化的易染节点的比例大于40%以后,易染节点所占网络节点数的比例,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已经不那么显著,对网络感染率的影响已经没有当易染节点比例小于40%那么显著,只在小范围内影响网络的感染率。

2.3在线时间对网络感染率的影响

p2p网络系统当中,用户是不可能一直在线的,当用户的下载任务完成后,用户应该会在随后的时间内离开系统,不再参与共享文件。因些,在线时间是将会是影响病毒传播的另一重要参数。可以通过仿真程序,引入相应的初始化类来初始化网络当中节点的在线时间。

从仿真结果中分析,可见在线时间对传播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可以设想在线时间比较短时,下载文件的大小应该比较小。其中,e(x)的单位为单位时间的个数(即多少个cycle)。我们设1个单位时间长为2分钟(1cycle=2min),网络的总节点数为5000,peerSim执行仿真的循环数为400。

由图4所示,针对流行度比较高的情况(到达率为100),随着在线时间的增加,网络的最终感染率将会快速的提高,网络最终感染率快速提升的区间为:在线时间均值在(o,100)内。并且当在线时间均值大于150个单位时间以后,网络的最终感染率已经很接近10096了,因此,再增加在线时间均值,对网络的最终感染率影响已经不大了。

2.4节点对病毒的删除率(免疫力)

本论文中免疫力的定义为:p2p网络中节点的操作系统能对病毒的入侵行为具有防御能力,能及早地发现病毒,并对病毒进行有效地查杀的能力。一个真实的网络是对病毒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的。因此,我们所研究的网络是具有一定病毒防御能力的p2p网络。为了得到一定的网络防御能力,我们设想把p2p下载工具与病毒进行相关联,让杀毒软件能对p2p下载工具所下载的文件进行及时的查杀毒处理。因此,我们可以设定一定的网络免疫能力,并随机地初始化网络当中的节点是否具有对该病毒的查杀能力。当免疫节点下载该文件时,能及时地对刚下载的文件进行查杀毒;并且如果文件有毒,能及时把文件从系统中删除。

通过比较发现,网络节点的删除率对病毒文件传播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网络具有比较高的删除率时,病毒将受到比较强的抑制,如:当网络的删除率大于85%以后,网络节点的感染率会控制在10%以内。我们假设网络自身的自愈能力为1096,当网络中节点对病毒的删除率大于85%以后,我们不用做任何处理,依靠网络自身的愈能力,就能进行自我的修复。

3结束语

并且通过仿真所得的数据图发现,我们如果想控制网络的病毒感染率,用户的在线时间,网络的删除率与用户的到达率将会是关健所在。但用户的到达率是人的行为,p2p网络中的tracker是无法控制的;同样,网络的删除率也是p2p网络自身无法控制。因此,抑制病毒传播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定位病毒文件,并使系统对该病毒文件进行相应的隔离,从而减少别的用户连接到受感染节点的机率,达到有效地抑制病毒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春岐,江建慧,胡治国,等.一种基于聚集超级节点的p2p网络信任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0,33(2):1602-1616.

[2]代战锋,温巧燕,李小标.基于分布式pKi的p2p网络认证技术[J].电子学报,2009,37(11):2561-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