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十篇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十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52:34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1

一、科研选题不当的主要表现

1.选题偏大且重复。相关学术刊物上的会计法学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选题不具体、不明确。近几年来,选择热门会计法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较多,如关于会计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仅围绕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类别及其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够。会计法学科研是一项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从近几年来看,应用性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多数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更低,选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与研究;而基础性问题探讨又落后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应用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缺乏后劲,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例如,“会计执法监督”、“会计执法保障”等应用性强、价值大的会计法学应用性问题很少见到,即使有也难于在实践中操作,理论深度不够,而“会计法基本原则”、“会计法学与会计学的内在联系”、“会计立法中如何处理会计技术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几乎无人探讨,直接制约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水平。

3.简单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学科的较多。移植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几年,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未结合会计法学特点加以改造而进行简单移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难发挥相应理论与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真正科学价值与意义。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少。任何一门学科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均存在诞生、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门学科在诞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国会计法学正处在发展阶段,其研究方法应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过渡。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较多描述会计法学领域中的有关现状问题,而较少分析有关各种会计法学现象的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会计法学研究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的功能,缺乏对功能或机制的深入分析,妨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的对策

1.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研选题。在会计法学科研中,发现并选择具有意义的会计法学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和确定的是会计法学学科发展和突破的前沿,则表明其是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复他人的研究,则整个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2.努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①培养创新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各种新事物的习惯,尤其是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现象,作为发现和提出会计法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力。直觉和想像是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主要的思维品质,而想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会计法学研究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③注意积累相关和必要的会计法学研究背景知识。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会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需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积累。

3.遵循科学选题准则。会计法学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科学准则。

(1)创新性准则。创新性准则是指对所选择的会计法学科研问题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见解,导出新的结论。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创新程度必须成为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与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得出新的结论,真正体现会计法学研究的价值。为贯彻这一原则,应深刻理解创新概念,建立创新的体制,营造创新的文化,提高创新的能力。

(2)价值性准则。价值性准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二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就现代会计法学而言,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会计法学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观条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可行性准则。一是从会计法学科研题目本身来说,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二是从会计法学研究者来说,必须具备本学科相当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有关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从客观条件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辅助力量、适宜的社会背景条件等。

(4)效益性准则。效益性准则就是在既定的人、财、物条件下和单位时间内,充分考虑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效益。具体地说,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选择要求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在目前会计法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而又急需展开会计法学科研的情况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准则。

4.规范选题程序。从整个会计法学科研选题过程看,它包括查询信息资料、科研题目系统化、初步确定题目和题目论证四个步骤。

(1)查询信息资料。在会计法学理论学习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中发现相关问题后,必须查询有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会计法学问题。通过查询相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该问题的科学背景怎样,前人是否研究过。②如果该问题被研究过,取得过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什么。③如果该问题没有被研究过,那么围绕该问题进行的类似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查询信息资料是选择会计法学研究题目时比较艰苦又特别重要的工作。

(2)科研题目系统化。在广泛查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即可进入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系统化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论及系统思想指导下,初步理顺和具体解决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句话来陈述会计法学科研的总目标。②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会计法学科研之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且对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响。在确定研究对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会计法学科研具体目标来选择会计法学科研的研究对象;要明确会计法学科研之研究对象的空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和条件范围;要考虑会计法学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对象的数量。③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研究目标相联系,同时还受到研究总体的性质、特点、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选题阶段作出系统的考虑。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73-03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科技的根本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成功又在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以创新为主。所以,研究性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意义非常的重要。

一、应用型本科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学生所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具有的能力,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能力并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传递性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教学需要研究,研究性教学不但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还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探索者。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学的研究性使他们学习生活充满了新意和挑战,学习和研究不可分,没有研究的教学是传递性的教学。传递性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而忽视了大学教学应具有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学生过多地进行机械练习和记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通过“质疑、确定研究思路、课内外讨论、调研或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在于使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的研究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侧重于强调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不应过分强调研究的前沿性。因此,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研究过程完全符合科学研究的程式,就这一点而言,研究性教学并非只能在研究型大学中开展,而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在全国各类高校开展与实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把发现和创造等变为实践或接近实践的东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综合运用知识去开拓创业是应用型人才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教学中的实践性、创新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相适应的[2]。大学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生动的实践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加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步伐,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大学教学易导致学生被动记忆与理解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习状况的改善。

2.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的必然要求。首先,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的优良品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容易导致教师缺少创新精神,使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共同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科研是研究性教学必要的基本条件。因此,要进行研究性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其次,研究性教学以研究为基础,在教学中强调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搞教学研究。在研究性教学中,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上的压力将促使高校教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究,激发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对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从长远发展来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这个出发点。研究性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将促使教师广泛寻求教学和科研课题,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是否可行

1.国内外高校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可供参考。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传递性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启发式、问题式和案例式教学等,其实质就是一种研究性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大学就进行了有关研究性教学的尝试,采取了多种多样措施。例如,通过开始“独立研究”模块课程,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和推广“项目教学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多年来在教学上一直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研究性教学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对国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调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推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新理念,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

2.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条件。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既给大学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高校在完成对教学基础条件的建设后,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是促进了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比例逐年增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各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的落实,促使和保障了一些一流的教师真正走上本科教学讲台,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3]。各高校不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及教学科技后备人才的培训,使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的推广与实施

1.建设一支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而现实中的矛盾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远离讲台忙于科研工作,而乐于教学的教师又有很大一部分人远离科研前沿。一个乐于讲课而不在学术前沿的教师可以把课程讲得生动,可以高效地传递现有知识,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能胜任。因此,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使知识传授与知识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冲突面前,重要的不是固化一支乐于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而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构建研究性教学的核心。一方面,教师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教师自身有创新意识,才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渗透到教学中,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研究性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提升和岗位聘用时考虑教学因素,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完善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关于研究性教学技巧与方法的培训。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并不排斥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学生仍然要通过一定的接收性学习获取知识,但这不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从而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实行研究性教学必须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确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减少记忆书本知识的考试内容,出一些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考试题目[4]。改革考试成绩评价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重视学习过程考核而不是只注重考试结果。

3.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研究性教学还应重视实践教学。从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问题的答案。要实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增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在研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自主拟定实验方案,指导教师的任务是为实验提示方向,严格审查并帮助完善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调控,释疑解难,对实验结果与报告开展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所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这也要求加大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以及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

五、结束语

研究性教学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培养高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意义重大。本科教学应该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这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办学实力,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文谱,张春萍,方世杰,等.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2729.

[2]夏平,毛文贵,卿上乐.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101103.

[3]胡玮军,邓清芳,申爱玲.地方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1,4:4344.

[4]张少杰,张心余.再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2):1-2.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3

论文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 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 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 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 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 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活动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增强,逐步成为推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之一,伴随而来的金融危机、金融欺诈犯罪和金融机构破产等所引起的社会动荡也日益增多,这给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既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又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遏制金融投机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随着国际间金融博弈与信息科学联系的不断加深和相互作用,为克服金融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作为情报科学新的重要分支,也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科技情报研究的内容来看,科技情报研究涵盖了多项信息和数据,其中金融情报研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情报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科技情报研究必然要围绕着金融情报做文章。由此可见,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金融研究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

由于金融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质量。为此,只有认清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努力做好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才能为科技情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提高。

3.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考虑到金融情报研究占有重要比重,只有认识到金融研究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才能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

二、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现状

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来看,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效果不理想,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经过对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了解,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受传统情报观及其意识的影响,国内不少金融界人士甚至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同志,对情报概念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排斥,导致了对金融情报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作用缺乏全面、客观、科学的理解。正是由于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金融情报研究工作难以取得积极效果。

2.现有金融情报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功能作用存在局限性

由于我国决策层对金融情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片面性,目前国内初步建立起来的金融情报监测服务体系,仅主要针对反洗钱和反恐等少数几个特殊领域,其中反洗钱的金融情报运行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建设效果不明显,对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支持不是十分到位,制约了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

3.金融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滞后

据笔者了解,至今我国对金融情报新兴学科尚无开展一定规模、有组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也没有安排相应的立项和资金资助。金融情报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滞后,必然影响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开展。

4.国内从事金融情报研究与应用的专门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从事金融情报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高层人员基本上来自近年回国的海外学者,或者是由研究金融工程、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的人士转行过来,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金融情报服务业务发展的需要。所以,努力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培养专业的金融情报研究人才,是保证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金融情报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效开展金融情报研究,不但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了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1.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

在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研究作为科技情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研究的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成效。为此,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提高金融研究质量,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成了衡量科技情报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对金融情报研究的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应将其作为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2.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必要措施

科技情报研究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金融研究以其专业性著称,要想做好金融研究工作,就要注重金融情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将金融研究工作融入到科技情报研究中来,实现多种科技情报研究手段的运用,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更好地为金融研究服务,促进金融研究的发展。所以,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对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十分重要,金融研究成为了促进科技情报研究质量提高的必要措施。

3.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的必要方法

科技情报研究作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金融研究的开展,对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不但保证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还满足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积极开展金融研究,对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对金融研究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的必要方法。

四、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情报研究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结合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实际,认真做好金融情报研究,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为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现状,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树立正确认识

金融情报研究既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金融领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只有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和合法性树立正确认识,才能保证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2.健全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金融情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只有认识到其服务属性,努力构建健全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才能发挥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有力促进,保证金融研究取得实效,形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3.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满足金融情报研究需要

在金融情报研究过程中,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保证金融情报研究质量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只有认识到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才能满足金融情报研究需要,提高金融情报研究质量。

4.全面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着力培养金融情报专业人才

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撑,从目前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来看,专业人才的瓶颈问题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为此,我们必须抢先着手,全面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更好地为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服务。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5

关键词:国家科研项目监理,过程论,监理机制,实体制约,程序制约,处理机制

目次

引言:从863计划产生的过程看完善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涵义

(二)863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二、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主要目标

(二)有关可行性的现实基础

(三)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

(四)制度安排的难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五)法律层面的重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六)配套机制的盲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三、监理单位(专家组)与监理机制的完善

(一)监理单位的地位和性质

(二)监理单位的组成方式

(三)监理人员的选聘机制

(四)现状把握——问题与完善对策

四、监理的工作方式与程序制约

(一)专门技术性与监理的工作方式

(二)实体制约与程序制约

五、监理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机制

(一)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二)科研项目成果报告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三)成果转化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四)监理报告自身问题的处理机制

「正文

引言:从863计划产生的过程看完善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1]中国科技体制改革[2]乃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正是在这种深广的国际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封信由王大珩的副手张宏通过私人关系转到了小平同志手中,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3月5日,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这样,才有了中国863计划的诞生。即由于科学家的建议和小平同志对建议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因而,这个宏伟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3]

“863”计划产生的过程,就是科学家和政治家心灵共鸣的一首凯歌,它奏响了中国高技术研究迅猛发展的强音。然而,这首凯歌产生过程中的诸多偶然性也促使我们进行必要的反思,我们完全有理由从此而认识到建立我国正常的、快速反应、畅通无阻的建言献策科学咨询机制的无比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有必要首先就完善有关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达成一定的共识——决策机制的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乃是今后我国必须为之努力的方向。

只有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认识到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作出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决策,往往需要更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维度和层次的论证和支持。同样的道理,在具体的国家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之中,乃至在国家科研项目研发完成之后,对其成果的评价与转化,依然有必要重视这种机制的作用。简而言之,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强调的是以专家的视野为依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外部观察和监督为途径,以科学、民主、法治的程序机制为保障,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项目研发目标为目的。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以对863计划组织监理专家组进行监理的必要性分析为中心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涵义

所谓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简称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指依据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科研合同和科研监理合同等,由特定机构对利用国家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观察或者进行检查等形式,对其研发质量、进度、效率和效益等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决定或者建议的过程。

1、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由国家科研主管部门、研发承担单位、项目主持人及项目参加人员以外的第三者机构进行的外部监督制约制度。[4]

2、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依据是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科研合同和科研监理合同等。

3、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动态的、过程的监理。[5]

(1)首先是科技政策制定和科研规划阶段的监理。

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长的周期性和科学产品的非物质性、不可重复性,决定了科研发展更多地应接受一个整体战略的指导。这种宏观指导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而必须奠基于科学基础之上。

无论是在科技政策和科研规划的预测阶段,还是在确定未来的科学研究目标的阶段,包括纲要—目标乃至长期、中期或短期的工作计划编制阶段,都要求适当的外力制约和监督。

图一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阶段概念图

成果评价与转化结题阶段

立项阶段

制定政策

编制规划阶段

「第一阶段

1、明确目的

2、整备相关体制

3、培养相关人员

4、制定草案

5、调整内部意见

6、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7、确定并公布政策、规划

8、确保推进体制

9、确保预算

「第二阶段

1、确定立项标准,制作立项指导纲要

2、公布项目申请信息,受理立项申请

3、组织专家评审,公布立项评审结果

4、确保经费到位,建立相应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

1、确定结题项目(收集信息、督促通知)

2、制作、公布结题评价程序

3、组织专家评审

4、公布评价结果

5、解决评价争议,提出政策建议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阶段任务

量变概念图

注:这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监理所得到的概念图。其中,用圆柱体来表示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阶段、立项阶段和结题阶段,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以揭示在这三个阶段中皆存在“暗箱”过程(当然,这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于表示掩盖秘密的那种不正当的“暗箱操作”,而是按照事物的规律性简化了对外部展示手续的正当的“暗箱效果”),对于监理来说,即存在相应的界限——对政策制定和编制计划等领域加入的有限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较强的独立性;而用椭圆表示成果的评价与转化阶段,试图揭示其较强的公开性,但并不是意味着此阶段完全没有了秘密可言,只是意味着除了专利法和保密法所保护的对象外,基本上都应该全面地展示出来,具有较强的全面接受专业领域或一般社会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无论在哪个阶段,从其内容要求来看,实行监理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2)其次是立项过程中的监理。

在立项阶段,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目标在于保证以下原则的落实:公开、公正、便利。公正是监理的核心原则;公开是监理的基础原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公正原则的组成部分之一;便利则是监理的经济原则,它应当在优先保证公开公正二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是效率指标在科研项目监理中的体现和要求。

从实际运作状况来看,立项过程中的监理亦应该包括防腐败监理,要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检查机制,纠正立项之前不公开,立项过程不公开和立项结果不公开的一系列做法,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的惩戒措施和奖励机制,并通过论证过程的公开性、禁止单方接触的原则、禁止财物交接和评审保密等相关机制的建设,充分体现和确保公开、公正和公平的价值。

(3)接下来是项目实施的监理。

实现项目建议书或者科技项目合同中设立的科研目标,不能仅仅依靠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报告书进行评审和验收,时间控制和投资控制的监理目标一旦失去,质量控制也只会成为空话。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全面监理是科研项目科学和社会经济效果的必要保证。项目实施监理的内容包括: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质量指标情况;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4)最后是项目验收和成果转化的监理。

在项目验收阶段,首先是公开验收信息:(1)项目结题报告的提纲和要求;(2)科研成果鉴定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指导性原则;(3)科研成果鉴定验收的结论;(4)通过验收的科研成果本身。

在成果转化阶段的监理,与前述科研项目研发的各个阶段的监理相比,应该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其属性来看,与其说是监理,倒不如说是跟踪观察,以便为后续的科研项目研发提供反馈信息(feedback),完成不断完善的政策循环过程。[6]

4、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合乎目的性。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监理、经费使用监理以及人员选拔、任用监理三个方面。[7]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监理,直接或者间接地对一些相互协作和相互交错的行为进行调理,避免抵触;对抵触的行为进行理顺,使其顺畅;对相互矛盾的权益进行协调,避免冲突;对冲突了的权益进行调和,以确保研发方不至于逾越预定的、合理的界限(行为准则),委托方及时修正不合理的要求(目标合乎规律性),最终达到最佳的研发目标,实现最大的效益。

5、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对象是利用国家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

图二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三大任务

将监理的对象、过程、内容、结果予以公布接受相应科研主管部门、研发单位乃至社会的监督

经费使用监理

人员选拔、任用监理

目标监理:结题

定性:标准公开

定量:指标明确

综合:客观公正

履行说明理由的义务和职责

选拔程序、惩戒和激励乃至管理机制、团队精神+动态过程

(二)863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获得批准。从而在我国揭开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高技术研究的序幕。

1、初期目标

在中央批准“863计划”的同时,决定拨出专款100亿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情出发,我国在较长时期内,还没有条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全面大规模地发展高技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同发达国家开展争夺高技术优势的全面竞争。因此,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下列目标: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3)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

(4)为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它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2、主要特点

中国863计划除了具有行业新颖、人员年轻、科技含量高、系统复杂多样、智力密集、研发周期较长、所涉及的领域宽广、评价标准各异、参研单位和人员众多、对实践经验要求高等高技术发展计划一般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独特的特点:

(1)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发展计划,确定了相当有限的领域和目标,而且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部署。

(2)在高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虚心学习国际上的一切有效的经验和先进技术,积极倡导国际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交流和合作。

(3)863计划施行政府主导,同时鼓励企业的参与。

(三)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1、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助于克服影响科研项目研究的不确实性。

由于人类的内在弱点和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决定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总是难免这样或者那样不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事的情形(不确实性)。要排除这种不确实性,就必须在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入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机制。这种制约和激励机制,便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制。

国家的职责在于制定有关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具体操作的规程,建立和健全有关监理的运作机制和具体监理的标准;监理单位则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程,尤其是要按照“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合同书”以及各类具体的“国家科研项目合同书”,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的监理。

2、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助于确保有限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用。

新时期高技术研究项目的一系列特征表明,依然援用从前那种统制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国家科研项目研发的新需求。

国家科研项目往往都是投资大、难度高、周期长、知识密集、风险高的系统工程,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说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的投资与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不协调,需要我们特别珍惜和慎重地使用相对有限的经费,确保收获最大限度的科研成果。[8]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这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这是现代中国人必须承担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6

【论文摘要】现代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为主的学术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大学管理制度深入发展的现实面前,由于学术观的理念认同、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学术责任已存在各自内部结构、彼此关系定位失衡的弊端,为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厘清学术责任观、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自律、制度上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管理运行环境改革等解困措施,有力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协调与整合。

    高校是一种以学术为根基的知识共同体与组织机构,作为其中发展主体的高校教师,结合现代大学职能要求,主要承担着教学责任、科研责任和社会服务责任,就学术特性而言,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最为主要的日常学术责任。一方面,对学生发展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教学便也成为教师的主要学术职责,另一方面,随着大学功能的扩展,科研在大学组织活动中占据了日益重要位置,大学教师作为专业学术研究者的价值日渐突显。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背景下,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学术特性及关系定位,并通过制度创新协调教师的学术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失衡——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结构与关系定位

    从西欧中世纪大学人文主义为主的教学开展,历经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并崇尚“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大原则,大学组织制度的创新进程也不断影响着大学教师的角色,大学教师的责任也出现多元化趋势,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担负培养人才的职责,而且也是研究者,担负着科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上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大学教师应有的学术责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在大学组织运行和教师业务开展的实践中,随着学科专业日益分化、大学教研管理及建构不断改革,教师学术角色内部、之间也产生了必然冲突,相应大学教师学术责任已经呈现程度不一的失衡趋势。

(一)教学责任的失衡

    依托专业平台,凭借知识积淀,仰仗人格魅力,以课堂内外的教学与指导培养人才,理应是大学教师教学责任的最大特点。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教学工作始终都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工作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大学教育扩张同时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历史使命下,传统的大学教学行为,总体上看已呈现教师失责、失范的问题。

    从教学理念上,教师教学科学性、现代性不足。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的相对独立、学生的毕业分配等因素,均使得大学教学以知识以本位、以应试为特征、以分数为指标的理念较为突出,现代市场体制下,学生最终需要接受社会的筛选与评价,大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呈现综合化,已逐步趋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为特征、以胜任为指标的时代特点。而当今大学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启发和方法引导,只关注学生课程学习、少注重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理念仍有很大生存空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善于学习、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大学教学理念还未能完全树立,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理应更强地体现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产生思想上。

    从教学实施上,教师教学适应性不足。适应学生与适应时代是大学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较普遍地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上更新不足,知识体系流于一般乃至滞后僵化,书本知识较多,实践训练较少;教学方法上灌输大于参与、结论多于问题、继承大于创新;教学评价上共性标准多于个性体现,课外的教学指导、教学反馈与学生信息跟踪更是较为稀缺等。上述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风气与学习状态,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从教学规范和境界上,教师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大学教学不仅以科学为基础导向,也应重视人文气息的树立,教师的教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责任都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育人的责任也是大学教师教学必须顾及与履行的学术要求。由于社会功利思想、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一些大学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教师应当负有的责任,上课不备课者有之,任意压缩课时和教学内容者有之,教学严重依赖多媒体课件缺乏活力者有之,教学态度不严肃者有之,只教书不育人者有之。大学教师这一层面的学术责任缺失,其危害是严重的,既不利于学生、学校和社会,也有损教师职业形象,“师道尊严”与大学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受到严峻挑战。

(二)科研责任的失衡

    科学研究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大学不仅应向学生传授已有知识,还有创造知识、创造未来新文化的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根本标志。无论是大学学科改造与建设,还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都离不开大学教师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当科研在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和频繁,与之对应的科研责任也是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问题。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责任主要包括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责任、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责任、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关注学科前沿的责任以及维护学术自由与规范的责任等。在生成中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当前大学教师科研责任的失衡也不容忽视。在科研定位上,功利性较为突出。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立足现状,发现问题,生成思路,建构措施,对知识的更新与再造,研究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但理应的沉潜、持续甚至甘于寂寞地开展教学课题与研究,对很多大学教师来讲却并不突出,应付专项检查、职称评审等即时、现实、功利性目的占据多数,在总体上,研究积累的过程性与连续性不足,是制约很多大学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问题。

    在科研实施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失衡。往往呈现大的理论研究过多、重复性结论过多,小切口问题关注有限,可操作、创见性实施策略有限的弊端,马克思曾说过,“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多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因此科研的实际应用价值、影响力与辐射力,也是大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学术责任理应关注的问题。

    在科研规范上,滥用与失范已经不容忽视。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学行政资源和高级职称教师掌握的科研资源较为突出,利用资历、职称、地位等优势,滥用学术自由权力,已经产生了必须正视的学术失范现象。同时大学内部的学术不端行为逐渐增多,侵占、抄袭、剿窃他人学术成果,修改实验数据造假等行为已经受到学术各界强烈关注,这严重地导致了学术规范的底线下降,影响了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应有声誉,学术自由权利的“自我丧失”危机也已呈现。

(三)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失衡

    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学术性组织,大学以其智慧资源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同时也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从大学组织的运作机制来看,大学的责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教师通过履行教学与科研职责来实现大学对社会与学生责任的承诺。教学或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大学科研活动不仅要完成独立的研究任务,还应服务于教学或人才培养工作。但理念的“应然”追求并不等于大学组织行为的“实然”现状,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时常表现为教师相应学术责任之间的冲突与失衡。

    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教研角色分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既表现为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高校学者应当负有的科学研究、创新知识和维护学术自由等责任,只满足于教好书,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或认为科研对教学更多具有的是“挤占”、“冲击”作用,也表现为教师从事科研过程中,并未及时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以研促教,实现教研相长,而是“两张皮”的教、研活动方式,正如,曾任文理学院院长并对哈佛大学改革起重要作用的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补充的,大学等级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提供新的思想和启示,其教学水平是难以提高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科研水平进步和创新意识发展。

    另一方面,大学教师重研轻教的学术责任失衡现状有愈演愈烈之势。涉及管理体制、激励导向、评判标准等因素,大学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日渐被边缘化,相应的学术责任意识也趋于淡化,教学投人与科研投入日益失衡,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发展负起真正责任、把足够精力投人一线教学的大学教师由于“可贵”而变得日益“珍贵”。

    二、归因—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理念与路径分析

    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运行逻辑与外在环境的双重制约,深人分析学术责任失衡的原因,同样必须结合大学教师发展坚守的学术责任理念与赖以维系的制度环境等因素。

(一)内在运行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的各自责任失衡,主要归因于学术观的理念因素

    唐纳德·肯尼迪在其《学术责任》一书中,把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归结为培养的责任、教学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和研究发现的责任等。大学教师在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学者、作为教师等不同的角色背景下,在享受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应当自觉、全面地履行自己多元化的学术责任。简而言之,学术责任理解多元化、学术权利与学术责任义务结合化,应是现代大学教师从根本上必须树立的学术观。对这一理念的偏差认识,进而实践,必然导致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各自责任失衡。

    大学教师有结合自身特点,在合理制度环境下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自由权利,但一些教师只过多看到自身应该享有的学术自由权利,而没有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意识,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学术责任以及必要的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理念并未完全树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术责任的缺失。如教师教学有自由选择教法、灵活运用教材与组织教学等权利,但同时必须担负足够精力投入、学生指导、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等责任;教师科研有自由地探索真理、课题选择、观点发表、调研自主等权利,但同时必须承担研究诚信、进程规范、社会反思与批判、独立负责的科研责任,既要服务社会,更要引领社会。以上问题内化到教学进程与研究实践中时,一旦产生并形成一种学术思想的惯性,教学内部与科研内部的各自责任失衡现象,便有了观念的背景源头。

(二)关系定位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的责任分配失衡,主要归因于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因素

    教学和科研两种学术责任理应是并行不悖的,然而现实中的教学与科研仍是难于平衡的两翼。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方面,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客观上的不同特性与模式。依托教学进行人才培养,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滞后性的特点,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其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准确衡量,只有在学生服务社会、展现自我价值时才能更多显现;而科研往往有着立竿见影的效用,特别是得到资助的科研项目及能直接指导教学、服务社会的科研成果,经济效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市场经济观念与大学运行逻辑的适度结合,带来学术利益的最大化,直接影响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学术责任的协调。

   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学教师确实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任务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冲突,但更应看到,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必须有赖于一系列制度支撑,大学制度对教师履行教学责任保障机制的缺失,以及一些倾向性的管理政策导向,制度性地加剧了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责任的冲突以及教学失责问题的产生。在遴选教师、学术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与大学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诸多事务中,谁也无法否认科研数量、成果级别、认可程度等指标的重要甚至关键,特别是那些急于发展其研究职能的大学,研究上的成功始终被看作教师职务晋升的“试金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985工程”和“211工程”战略基本上是同步推进的,但后者强大的示范效应与国家大量资金投人,使许多大学在规模扩张后对科研的强调远远超过教学,学科建设、基地评审、质量评估等都以科研成就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使大学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向科研工作倾斜,通过量化“转移”,科研压力又体现在每位教师身上。尽管高等院校习惯上都要求教师更重视教学,提出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心”“教学神圣”等学术理念,但结合政策与管理导向,涉及到每位大学教师的自身发展,其衡量学术的尺度却很少考虑教学,或者教学的效果、质量评价指标功用难以得到真正看重,而是更重视“研究、发表和出版”。以上因素都影响着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在关系定位与分配上产生失衡。

    三、协调与整合——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和谐提升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学与科研成为高校教师衔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桥梁,其学术责任同社会也与时俱进。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和储存知识,而且要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因此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整合其结构,既是更好地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教师显露个性、施展才智、自我实现的主观需求。总体来说,应围绕“教师个体一一制度保障”的有机结合,通过主观自觉与客观促进实现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和谐提升。

(一)大学教师对大学学术责任的认识应进一步厘清

    大学教师只有学问与人格并重,具备高深知识、独立人格、高尚人格,才能担负起学术责任。首先,是作为教师应当履行的核心责任——对学生和教学的责任。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教学、学生指导和学科建设等责任。既要把足够的精力投人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了解人生的责任和意义,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是作为学者应当履行的学术责任一一科学研究的责任。开展研究和选择课题要考虑社会需要,对社会负责,发表研究成果,要考虑研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对科学负责。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方法投人研究,独立负责地评论各种社会问题,对不符合社会良知的价值加以质疑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同时必须遵从起码的研究伦理与规范,大学教师只有遵守学术规范,做到正直和诚实,才能担负起学术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倡自律,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责任协调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理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大学师德价值既体现在教师人文精神,教师职业的诚实、尊重、爱心、良心、责任感等,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又体现在教师道德意志,保证教师在任何情景下遵循职业道德行事,自觉作出道德的选择,通过主观、内在的道德自律境界,达成道德自律,自觉实现教学与科研学术责任的协调。

(三)重视并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实现制度激励

    除了主体性的一线教师,高校管理者与政策设计者也应意识到,大学教学活动自身具有的学术性是更加不容忽视的。传授知识与探究、创新知识一样都是大学对高深知识的操作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个性与创造性,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接近于学术研究评价,而不是仅仅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评定。过去教学工作之所以得不到应有重视,很大程度上源于绝大多数教师往往把学术等同于研究,把学术的价值理解为单一的知识创新,高校长期局限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争论,没有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应有高度,以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投人得不到与科研成就同样重要的评价,这是造成当前教师不能真正潜心本科教学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制度与政策导向层面,必须加强教学学术性操作。一方面建立多样化的高校评估标准。对于一流名校,既要重视对科学研究的评估,又要重视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同时还要检验科研与教学的协调程度,如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结合状况等。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予以聘任,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还要继续加强督导;对于一般地方本科大学,则重点评估教学质量与改进、教学规范情况,并把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继续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使各类高校把工作重点和师资力量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

    另一方面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激励在教学工作一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教师晋升、评审标准中强调教学重要性一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有效性评价,尤其应把教学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效作为与科学研究成果同样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增强教学学术研究以及教学创新性的评价比重,将教学研究论文、出版的教材和课件,以及所获奖励等作为教学学术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励教师在注重专业科研的同时注重对教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

(四)探索教学与科研协调的管理运行环境

    实践中,我国大学一般将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截然分开,科研部门与教务部门分别负责科研与教学的管理和任务分配,基层院系据此设置了教学与科研管理机构,二者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属于大学组织内部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大学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的大学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尤其是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逐渐减弱,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及教师教学失责问题逐渐凸显。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7

关键词:教师科研队伍建设

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看,不论是育人环境的改善和德育工作的加强,还是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其关键都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无论是在教育观念、教师内容的变革中,还是在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改革中,教师都是中心环节。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成为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科研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说,教师参加科研、建立学校群众性的科研队伍,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学校教育改革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参与的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认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中小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首先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参与教育科研使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一旦中小学教师亲自参加到科研活动中来,就能亲身体验到科学研究所揭示的教育客观规律,进而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教育质量。

(二)当好教改骨干与先锋,为深化教育改革服务。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与基础。具有教育改革性质的科学研究,既能使参与的中小学教师把对教改实验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又能使他们将一定的理论知识带回到教改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从而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教育改革的主动权,而且也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教改的质量。

(三)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实现教师自身的多方面价值。中小学教师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等科研活动,能使教育工作科学化程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就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本身的角色模式也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与“学者型”。于是,教师不仅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使教育教学更具有开拓性,而且教师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自觉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抱有浓厚兴趣和参与愿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教育改革日益得到全国各界的重视,特别是得到教育的实践者——教师的重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过程,使他们从对教育科研感到陌生到觉得并非高不可攀;从初步尝试,到积极投入;从摸索前行,到较系统、科学和规范地研究;从“星星之火”到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在学校普遍开展。正如林崇德教授说的那样:“这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的一大成功:中小学教师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五)中小学教师有较为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但他们拥有较为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及实践经验,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和实践,他们会很快掌握中小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成为中小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六)在行动中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客体是学生和教育教学过程,研究的课题就是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上升为研究的课题,又把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科研知识,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群众性的科研骨干队伍

一项课题的研究,仅有优秀的选题、周密的设计方案、科学的研究过程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支素质较高、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科研队伍来从事研究,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得不出研究成果的。因此,建立一支群众性的科研骨干队伍,是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建立一支群众性的科研骨干队伍,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领导工作的职责。中小学教师是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之余挤时间从事科研活动的。由于研究能力较低和科研专业知识的匮乏,他们迫切需要培训、进修或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迫切感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他们通过教育科研解决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教育科研,又使自己成为了教学骨干力量,这些对于自身的职称评定、晋级提拔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在多方面尝到了甜头。因此,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积极给广大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培训、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学校教育改革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把这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只有领导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才会具有群众基础,教师科研队伍也才能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

(二)做好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学校群众性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领导重视是基础,抓好培训工作是关键。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8

摘要:根据专本科教育要素异同性比较,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与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应对策略

在世纪交替之际,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扩招、升格为重点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升格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已达百余所,正面临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层次的提升是机遇、也是挑战,实现内涵升本更加剧了这种挑战的严峻性。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点。

1专本教育内涵及其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各层次学历的学业标准中,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学业标准可以看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对专业理论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研究能力要求。因此,本科教育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专科教育的放大与拓展,而是一种内涵上“质”的变化。通过教育要素的比较,可管窃这种实质性的变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广大农村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是研究性与应用性统一的人才。

知识培养掌握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新颖的技术和规范,理论知识在量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必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除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技开发、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师资结构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主要担任教学任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学效果。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师评价既要考核教学,又要考核科研。

实验室满足专科教学实验室满足本科教育所需的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教育特征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创业性。

显然,专本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新升格为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升本,首先要办学形式、培养目标、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师资结构、实验室六个方面实现由专科向本科提升的转变。但是,在注重专本教育差异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趋同特性: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实用性与应用性人才的共同要求;都重视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任何一点贡献都离不开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本科教育不应对专科教育的全盘否定,其积累起来的众多办学经验,本科教育同样可以借鉴。

2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时期,由于历史欠帐较多,人们在高等教育竞争当中表现出的心态浮燥、功利较重、短期行为较多等原因,使升格后的院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观问题。专升本是一个跨越式、上层次的质的变化,本科教育观念与专科教育观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教育观念、理念的更新与确立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部分干部与教师,没有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意识,凭借自己具有多年从事专科教育的经验与突出表现,认为虽然学校升格,但自己作用不变,角色不变,职能不变,在实际工作中以在专科教育中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照搬到本科教育中。

(2)办学条件与任务问题。在升格前,大部分院校办学条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专升本”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教学与科研设施不完备,已经影响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办学任务方面,大学本科强调两个中心,既教学与科研,大专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格守“以教育为中心”,对教师的考察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对科研工作缺少硬性要求,从而导致科研意识得不到强化,科研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任务上尚未跟上专升本的变化。

(3)师资结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遇到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相对本科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较低。同时,科研与技术开发薄弱,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导致在多数升格后的院校难以形成科研队伍和学术梯队,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4)课程建设问题。新建院校课程体系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由于时间仓促、观念模糊、特色还未确定的情况下,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课程设置显得比较随意。当前,许多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学时数,或者照搬现有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前者不符合本科教育质量要求,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本科人才;后者重复老牌名校教学模式,不易形成新建本科的特色,定位不准,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5)科研与技术开发问题。由于专科教育强调教学,本科教育强调教学和科研,因此多数升格后的本科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学术带头人、科研队伍薄弱、尚未形成良好的、高层次的学术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在升格转型期,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之时,仍有许多教师缺乏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开展科研工作的压力不大,随意性较强,在省级以上课题立项中,仍然是教研课题较多,科研课题较少。

3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3.1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

(1)目标定位的转移。

新建本科专业教育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而应该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有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人才的一般要求,又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且职业及岗位的适应性广,后续发展能力足,明显区别于高职高专人才。

(2)办学中心转移。

专科教育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本科教育强调两个中心,即教学与科研。正是由于这个差异导致专科在科研实力上与本科有很大不同,也是专升本后,专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3)教学内容的转移。

在知识面、知识结构上,基础课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应型,强化实践以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上,低年级实施通识教务,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3.2内涵升本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前题。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开展本科教育观念大讨论,统一教育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本科教育观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应当受到重视:

①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和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个大突破。素质教育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不同,素质教育与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某个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相应能力,但基础能力弱,心理素质差,自我开拓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弱。在本科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可再开发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事物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能力。

②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许多本科院校所提倡的本科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与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而专门化教育则围绕着能力培养进行深度教育。因此,大学本科教育以打好基础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以宽基础,重方法为基本思路,强化通识教育。

③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科研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新升本科院校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需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专业学术水平与学术声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教师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用科研成果的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性的同时,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反过来,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从而促进科研。

(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关键。

新建本科院校,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实现“内涵升本”提供切实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同时并举的方针,“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发展潜在的可塑人才”、“引进外在的优秀人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一支能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师队伍。重视现有教师培训,整合教师资源,增加教师的凝聚力,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快引进人才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科学研究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动力。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9

【关键词】综合性;医事法学;原因;途径;思考

医事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是以医学以及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且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很好的将医学、法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渗漏与发展,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医事法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法律以及伦理问题,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更好的回应社会问题。医事法学属于边缘学科,这对其研究的方法以及资源有着较大影响,相关人员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制定出研究对象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1.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原因

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将医学知识与法律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对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有着一定帮助。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与这门学科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由于医事法学本身具有综合性,所以,为了促进医事法学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综合性体系。下面笔者对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

(1)综合性医事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很多学者认识到了这门学科的独立性,但是并未对其进行论证,这对优化医事法学体系有着不利的影响。医事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医学方面以及行政法律范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医事法律本身属于行政范畴,而大部分医事法学著作也包含在其理论体系以及研究范围内。医事法学的本质具有一定依附性,所以,其研究的范围需要扩大,不能只局限在行政卫生法律方面,医事法学的研究可以横跨多个学科,而且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研究的资源也需要不断的扩充。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科研究的独立性。

(2)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突破传统法学学科的划分,可以有效的解决社会中多种医学、法律领域的问题。对传统法学学科的划分,主要是建立在法律这门学科的基础之上,属于一对一的划分方式。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更好的处理法学研究的分工问题。现代社会中,各个学科的联系比较复杂,为了保证法律调整的合理性,必须对法学的内容进行扩充。在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不再局限于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法律问题往往跨越多个法律部门,而且问题比较复杂,无法通过单独研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扩大各个学科的研究范围,而且其涉及多个法律部门,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处理。

(3)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保证学科的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综合性医事法学主要以法律部门为基础,在研究的过程中,虽然理论性比较强,但是也具有自我封闭的缺陷,在传统的医事法学中,学科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而且无法形成融合的研究模式。所以,为了使学科保持活力与创新精神,必须增加学科的开放性,并与其他学科之间加强交流。医事法学为了突破自我封闭的研究模式,必须增加包容性,由于研究的对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所以,必须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多个领域展开跨学科式的研究。

2.构建综合性医事法学的有效途径

2.1形成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是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基石

形成公认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一个学科独立性与否的重要标准。我国医事法学从初创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医事法的研究还停留在法律法规的解释和评介的水平上,对医事法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医事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理论和实务界对医事法的调整对象、地位、原则、体系等基本问题所持观点各异,更没有就医事法学的理论体系达成共识。理论体系是学科的基石,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它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共识和框架,从而明确医事法研究的内容、方向和重点。

2.2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

医事法学是跨越医学与法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就学科属性而言,医事法学应属于法学学科,是法学在不断应答、解决法律化的医学问题过程中建立、充实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但医事法学所具有的浓厚的自然科学属性又使得其很难完全融入法学的学科范畴内,并与其他法学学科交融互动、彼此协调。当今,医事法学的尴尬在于其始终游离于“医学”与“法学”之间,不得其主,彼此不被认可与接纳。究其根源,乃在于医事法学还没有实现医学与法学之间的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广泛认可的、统一的范式和理论体系。

2.3保持研究对象与内容的开放性是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关键

强调医事法学学科独立性的目的并不在于划分法学研究的“势力范围”、人为设定学科壁垒。相反,综合性医事法学首先要求自身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综合的、开放的,而非自我封闭。因此,医事法学应适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的必然趋势,不断吸取法哲学、法社会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医学等学科的营养,逐步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保持研究对象与内容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最终形成自身的理论和学科体系。

3.综合性医事法学的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将医事法学的研究对象简单的概括为“研究卫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卫生法基础理论、卫生法律制度、卫生纠纷与诉讼、卫生改革和医学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等。

从理论研究视角而言,国内医事法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医疗领域的各种法律问题,但仍然显得十分松散而不够系统并没有就医事法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形成共识。将医事法隶属于某个法律部门已不合时宜,医事法学的使命和自我发展决定它应实现学科的独立性,并将医疗领域的法律问题纳入其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法学学科。医事法学研究内容包括医疗领域各种法律问题,从而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其外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范围。

4.结语

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是医事法学自身特性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而且涉及医学与法律的问题越来越多,在研究的过程中,传统医事法学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实现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研究,其将医学知识与法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综合性研究模式,这也可以更好的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医事立法局突破局限突破。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其体现了医事法学的综合性,也体现了独立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罗刚.关于改进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天府新论,2006(S2).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89-03

长期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全球范围的竞争,高等学校的研究专家一直在不懈地探求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方法,并通过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信息时展的需求。与此相应的,各国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1998年,博耶委员会(BoyerCommission)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出台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研究型大学应对其课程和主流教学形式进行重大反思,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我国在1998年开展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大学教学进行改革,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发展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国内,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并取得初步的实践成果[1-2]。“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探讨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和“质量工程”建设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实际研究具体实践方案,对于促进“质量工程”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3]。

一、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对研究性学习含义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形式。广义上,它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和策略。很显然,它可以渗透于各类型学科的学习活动当中。狭义上,它指的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所要研究的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专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相长,现代教育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可以通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两方面来实现,即开展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围绕一些专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一些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言传身教传承科研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4]。因而,可以将研究性教学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关系总结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两者的核心内容都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根源于人们对科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创造价值的认识。这两种研究性活动的灵魂都是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而研究性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而“质量工程”建设也为研究性教学体系的实践和完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主要包括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这些项目都带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引导性,对于提高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水平,适应现代社会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这要求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同时,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推进教育创新,是研究型大学深化教学质量工程的必然需求。而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研究性教学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特色性很强的专业。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应明显优于其它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同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享有较高的声誉。建设特色专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引导各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明确自身的个性发展目标,并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由此可见,特色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通过不同的类型和层次来明确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性原则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内容,本身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加上各校各专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更无先例可循。因此,特色专业建设要保持创新性原则,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不能因循守旧。

2.精品课程建设与研究性教学。所谓“精品”,就课程本身来说,主要在于它包含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精品课程建设要求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要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课程的精品意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都是精品课程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5]。精品课程的精品意识内涵之一是实践意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积淀和反复实践的过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科研的作用,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把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实到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把科研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渗透并贯穿于精品课程的教学当中,以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创新型实践环节的教育,通过开设科研方法讲座和研究专题讲座,举办学术研讨会等途径,为学生传授科研方法,活跃学术氛围,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精品课程都必须具有适合本门课程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通过精品课程教学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被多数学生所接受。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精品课程建设正是顺应这一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符合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

3.教师队伍建设与研究性教学。壮大高水平教师队伍是“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之一,该项目建设是提高和保障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的评选是相应采取的具体办法。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可见,教师是教育的首要资源,创办高水平大学和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都必须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这同时也是培养数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根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生长点,必须真正认同课堂教学是质量工程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主体。创新型人的才培养,其关键还是取决于开展创新型教育,这就特别需要发展创新型教师队伍。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位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科学研究工作者,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应当能够娴熟地驾驭知识和精选教学内容,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只有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算是真正地将科研与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效果。所以,高等学校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是科技进步和教学发展的共同需要,高校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专业和相近学科方向教学所需要的科研能力,并不断地把相关的科研成果及知识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些都需要不断去实践和完善研究型的教学模式[6]。现阶段,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知识经济时展带来的考验。在高校,学生对各类知识学习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类教学平台上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日益增多,需要高校教师对学生传递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些变化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合作,而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则是实现教师合作的有效途径。同样,对于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团队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确保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有效实施,适应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需求,每一名高校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而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可以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进行完善的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要又完整的实施方案,借助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将教育教学思想或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主要是以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为目标的,重点是构建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求[7]。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一方面可以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育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另一方面,该项建设倡导以研究性教学为核心,通过对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实验区建设的核心目标,而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现状与几点思考

创办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国内很多高校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这对高校教学、科研水平以及二者的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为适应实现这一目标的需求。各个高校在此方面也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如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建设,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创造发明并申请专利;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等。然而,当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时,我们不难发现以应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目前仍然占主导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说明的是,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并非只能在研究型大学中开展。研究型大学有良好的研究氛围,可以对研究性教学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也十分有利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然而,这并不能说明研究性教学只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学的核心主要是在于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性活动,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研究性教学活动中的研究主要是以学习为目的,是一种“个体标准”,是一种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教学。所以,我们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中,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学生的研究过程完全符合严格的科学研究模式。

因而,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高校具体情况,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考虑到受各种因素制约,同步实现这种转型可能还存在很多困难,但采取小范围试点然后逐步推广的办法是应该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黄亚平,陈小鸿.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

[2]陈小鸿,黄亚平.关于高校研究性教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1).

[3]刘质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06,(2).

[4]郑家茂.深化教学质量工程?摇着力推进教育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5]李孟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8,29(4).

[6]张德良,李德才,关立军.基于大学本科“质量工程”意义的省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