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53:34

金融市场变化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金融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X196,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46-02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聘请全球专家研究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只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并未明确回答最近15年来全球气温是停滞还是变暖?变暖是否同时对生态系统、海洋系统、人类系统带来影响?变暖是否是人类所致?2013年9月27日、2014年4月3日、4月13日ipCC第一、二、三工作组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经ipCC科学家评审、研究团队答辩,ipCC向全世界的aR5对上述质疑给予了肯定的科学研究结论。限制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碳金融是限制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市场工具。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国际国内的碳金融市场现状、未来展望和解决国际市场法律悬空、国内国家层面法律缺位和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碳排放权不同质等问题。从而对推动国内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对接,全国统一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大国责任。

一、气候变化的权威性新结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是aR5第一工作组国际研究成员,也是2013年9月23日-26日代表第一工作组研究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接受ipCC评审、答辩的学者。他在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术年会上作了《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主旨演讲。他们的研究认为,气候变化比过去认识到的程度更为严重,属于人为因素所致的概率是95%。科学观测大气圈的数据表明,全球地表平均温度1910年以来,上升0.89℃[0.69-1.08℃]。观测水圈的数据显示,在1971-2010期间,气候变化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海洋上层0-700米占60%,储存在700米以下的占33%;北极海冰范围1979年以来显著缩小;全球海平面1901年-2010年上升0.19米[0.17-021米]。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次20世纪中叶以来显著变化,热事件增多,冷事件减少。2013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已经增加到了41%。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总体上属于增量。工业革命时代以来,二氧化碳增加40%,其中海洋吸收了大约30%。水泥生产、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0年达到9.5Gtc,而2002年只有8.3Gtc。根据Cmip5模式和新的碳排放情景――典型浓度路径预估,至2100年,按全球增温2℃66%概率测算,高排放可能引起1000Gtc①。全球人均碳排放4.8tCo2e,中国人均碳排放6.6tCo2e,碳排放总量2011年占全球10%,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全球2012年能源消费356亿吨标准煤,中国占28%,达到80亿吨。同期印度、美国、欧盟分别占7%、16%、11%。中国近年的雾霾可能导致123万人早亡。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共同研究,要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气候与人类系统及其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实现气候恢复力路径转型。要将工业化以来的气温变暖控制在2℃以内,全球Co2排放到2030年必须控制在2010年的水平,到2100年全球Co2零排放,从2014年到2100年未来86年的剩余碳排放空间为1万亿tCo2e。中途的2050年还必须在2010年Co2排放水平上降低40%~70%②。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人类可以先靠各国政府主导,最终要以市场张力为主。在市场途径中,碳金融市场是重要的路径之一。

二、碳金融市场现状

1.国际碳金融市场。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产权和金融产品,开启了人类限制碳排放、减少碳排放的市场化路径。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排放贸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先后于2002年、2003年开始碳排放权交易。欧盟(欧盟+挪威+冰岛+列士敦士登)碳金融市场于2005年1月1日在《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法律约束下正式启动交易。荷兰CLimeX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Bluenext交易所、北欧电力交易所、纽约绿色交易所、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2009年以来,也先后开始进行核证减排量(CeR)的交易。碳金融市场的基础金融工具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掉期。融资工具包括项目融资、运输贷款、汽车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节能产品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绿色信用卡。风险管理工具拓展到天气衍生商品、可交易灾害期权、Leuprima自然灾害债券基金、碳排放信用担保、绿色建筑覆盖保险。2013年,欧盟排放体系碳金融交易总量102.6亿tCo2e,总交易金额为528.49亿美元,其中欧盟配额(eUa)交易量为86.5亿tCo2e,交易金额524亿美元;CeR7亿tCo2e,交易金额4亿美元;联合履行项目减排单位(eRU)交易量9亿tCo2e,交易金额1亿美元。从2014年5月19-23日欧盟市场一周的情况看,一级市场有三次配额拍卖1048.6万吨,价格分别为4.6、4.59、5.23欧元每吨。二级市场一周配额成交量50.5万吨,最低价4.7元每吨,收盘价5.11元每吨;州际交易所一周的2014年12月CeR期货价格下跌25%至0.09元每吨,五种CeR期货合约一周的成交量为857.6万吨。2014年9月1日的交易价格eUa为6.44欧元,CeR为0.16欧元。

2.中国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现状。我国的碳金融,是从参与国际市场开始的。2006年开始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供给方的形式参与国际碳金融交易。到2014年8月17日,中国在联合国CDm理事会(eB)注册的CDm项目3804个,实际签发减排量的CDm项目1400个,约占全世界CDm项目总数量的50%。

中国区域性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6月18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上线配额交易,到2014年6月19日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市,全国七家区域性碳金融市场平台全部开始配额和自愿减排量(CCCeR)的市场交易。到2014年9月1日,全国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控排企业2000家,交易总量1225万吨,交易总额35264.4万元,平均每吨28.79元。深、沪、京、粤、津、鄂、渝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的累计交易量分别为1659554吨、1553460吨、961855吨、1293173吨、1059760吨、5284288吨、145000吨,累计交易额分别为113154196.47元、60917272.70元、58057517.80元、70586610.52元、21891494.20元、125417791.75元、4457500.00元。最新交易收盘价格分别为65元、39元、54.60元、43.65元、20.35元、23.79元、30.74元/每吨。其中深、沪、京、粤、津已经完成第一个履约年,履约率都在95%以上。

三、未来碳金融市场展望

1.国际市场展望。2014-2015年期间,我们将看到新西兰、巴西、智利、韩国、日本、新加坡、瑞士、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以及wCt体系的魁北克、美国RGGi以及东京都等国家和地区的碳金融市场或已建成、建设中、完成立法、计划中、承诺中。

国际碳金融市场2013年到2020年每年的全球市场总供给预测为471、457、382、414、358、327、348、373mtCo2e;如果美国只包含电力市场需求,同期全球市场总需求预测为531、601、620、508、450、458、521、573mtCo2e;如果将美国总体经济运行纳入,则同期全球市场总需求预测为574、660、843、784、736、730、796、879mtCo2e。

2.中国碳金融市场路线图。中国碳金融市场2006年以来,到2018年的12年发展路线图可以划分为:2006年以CDm项目供给方式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2008年奥运期间开始在国内进行零星的自愿减排(VeR)交易;2011-2012年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规划、准备、制度安排阶段;2013-2014年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平台相继启动交易阶段;2015-2016年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平台调整、改革、整合阶段和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体系筹划及立法;2016-2018年,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体系建立。

四、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两大问题及对策

1.法律悬空问题。国际碳金融市场的最高制度安排《京都议定书》只约定了2012年12月31日以前的减排承诺。2013年1月1日以后的承诺和文本修改需要四分之三的缔约国先在国内完成程序和授权,签署后才生效。至今还没有达到生效的缔约国签字国数量。接近2年来,国际碳金融市场处于法律悬空期。有关各方应该在aR5明确了气候变暖结论的2014年让新的法律框架生效,运用碳金融平台的市场张力,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排放大国按照《京都议定书》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问题。美国是全世界人均碳排放量和整体绝对碳排放量的排放大国。却一直没有批准和签署《京都议定书》,甚至影响了其盟友――日本这个另一排放大国曾打算退出《京都议定书》。使得本来供不应求的碳金融市场有时供需倒挂,加上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欧盟2007年、2012年不让配额余额进入第二年的下一阶段使用等因素,使全球碳金融市场价格曾出现高峰30欧元和低谷0.1欧元的“需求-价格悖论”。aR5的,应当引起各国的进一步高度关注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大限制碳排放的力度,进一步推动碳金融的市场力量。美国联邦政府应当顺应民意,履行大国义务,鼓励全美学习、推广加州、RGGi的限制排放市场化措施,借鉴欧盟的碳金融市场经验,与全球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同一个地球”的气候变化。当然,中国也是排放大国,已经承诺按照国际公约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应对气候变化和限制碳排放责任。建立七个区域试点碳金融市场和筹划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并继续CDm项目的注册、产生CeR,是中国通过碳金融市场途径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

(二)国内碳金融市场两大问题及对策

1.有规无法问题。中国还没有碳金融市场法律。七个碳金融市场平台是在政策上建立起来的。有的市场平台虽然取得了国务院及其政府部门的法规和特区等地方性法规的认可,但总体上属于有规无法。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健康运行,不利于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接轨。全国性还有24个省市的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案,各界期盼的全国统一碳金融市场也缺乏法律依据。建议全国性的统一碳金融市场机制、市场交易和国家立法,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

2.七个碳金融市场规制差异问题。碳金融价格从学理上有模型预测、数学计算、供需博弈四种形成机理③。七个市场的价格几乎没有源自这四种机理,差异很大,前文已述从每吨二、三十元到六、七十元不等。究其原因,规制的差异使七个市场的每吨配额实际上不同质。七个市场的试点方案、交易规则、交易主体、交易结构、技术路线、交易产品、配额分配不尽相同,不利于全国性统一碳金融市场路线图的实现。广州、深圳同属广东省,有较多的地缘、政治、文化、经济等共同价值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一体化交易体系具备较好的基础。一体化的重点在配额分配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配额分配有两条一体化路径。一是中央分配制度,即包括深圳经济特区在内的广东省辖区,实行统一规划配额、统一分配配额;二是先按现状方式规划配额、分配配额,尽早实现两个市场交易体系一体化。逐渐由广、深两个市场咨询团队专家,探讨统一配额问题,最后经两个交易所决策集团协商确定,渐进式地一体化。价格问题会随着配额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因为价格因配额设计不同而由市场反映出不同的价格。由市场力量让广、深两个交易所的价格相向而行并最终实现广东、深圳全区域的碳排放权配额同质同价。广州、深圳的一体化思路,最终可以由两家交易所在国家发改委、广东省发改委、深圳市发改委的领导、协调、权衡下,按市场化原则推进一体化。同时,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探讨京、津两大碳金融市场平台的一体化。如果广、深一体化和京、津一体化都能圆满成功,那么,对全国性的统一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和中国碳金融市场平台融入国际碳金融市场平台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本文系田永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绿色企业”的碳金融路径研究基金项目(编号:Xq14C04)]

注释:

①秦大河.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R].成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4年8月

②王敬涛.模拟全球变化细分风险影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技术进步解读[n].中国气象报,2014年6月3日第3版

③田永,蒋和胜.我国碳金融平台及其价格机理[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9)

金融市场变化篇2

论文摘要:二十年来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金融市场变化篇3

零售基金的出现,如国内银行将来能设立基金公司,可尽享「银基合作优势,由基金公司设计,再由银行分销,客户以定期定额供款方式购入零售基金,如客户每月供款1000元,可代表每月购入了0.05基金单位,这种配合对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项严峻挑战。

灵活存款期存款出现,银行为了锁定资金成本,应付利率上升风险,设置一些分别有封顶利率和包底利率的存款,每月或每季检视挂钩利率(一般为当地银行同业拆息息率)平均值是否超出封顶和包底利率,再按存款协议,在市场利率上升时,只需付出封顶利率,而当市场利率连续偏低时,银行会付出包底利率,有些情况下,银行甚至有权在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某一水平时,提早赎回存款,而将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转嫁给客户。

浮息工具:如浮息贷款,按揭会出现,来平衡资产和小负债的相对风险。

■品质管理。银行会更重视标准服务水平和产品的标准性(standardizationwithlocaladaptation),有差异性的产品。

■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国外银行有一套将产品分类,再计算在提供某种产品服务时,所花的时间,直接成本和分摊成本,然后将不同产品,按成本比例换成约当单位(equivalentprocessingunit),去评估某公司,某部门的表现效率,在利率和服务收费市场化后,成本数据在处理跑量为主的中间业务会很有用。

■知识管理的重要。为避免某些部门员工,抱着掌握信息便是国王的心脏,影响银行运作的延续性,因此,银行内部应建立一套按工作性质授权而配置的中央资料储存系统,先把一部份人培育起来,再透过他们去培育其他同事,部门更应编列部门策略和操作手册以保持运作的效率和延续性。

金融市场变化篇4

1.有利于保持国际融资渠道的畅通。从市场的一般功能看,国际金融市场有利于保持国际融资渠道的畅通,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充分利用闲置资本和筹集发展经济所需资金的重要场所。

2.加速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国际投资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二、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分析

1.价格风险将逐渐转变为制度风险。2007年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由其延伸出许多的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从这些风险来看,未来有可能会产生金融市场风险到金融监管制度风险的一个转变,金融市场的价格风险也将转变为金融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将逐渐转变为制度风险的转变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恐慌,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信用失控。

2.金融产品风险转为资源价格风险。因为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利率、美元汇率及美国股市的变化表示担忧,所以按美元计价资产的价值将会下跌,因此由美元主导且由美国引导的国际金融信用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该现象说明国际金融风险与资源价格风险具有紧密的联系,这就使得市场和政策调整的复杂性大大增加。美元在国际金融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元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报价和计价货币,其变化包括下跌或者是不稳定,都可能会继续推升资源价格上升。因此,各国的资源战略会促使金融风险转化为资源价格风险,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演变为市场危机。

3.经济全球化转为投资全球化风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全球经济合作必然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或者各个经济体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由此引起的资本的流动速度与期望效益同金融投资之间的关联就俞显紧密。价格与收益之间密切相关,收益与相关政策变化之间密切相关,这会引起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并最终会形成投资全球化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与背景的差异创造了投资博弈的有效空间和条件,使得价格博弈、收益与风险平衡将形成投资全球化的一种溢价效应。而投资全球化将集中于金融产品的价格上涨与投资收益相互攀比的投资溢价扩大上,对冲基金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当今电子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卫星通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这使得当前虽然分散在各个国家不同的金融市场但却有着密切联系的全球性资金调拨和资金融通在短时间乃至数秒内完成成为可能。而且,数年来跨国银行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国际金融中心发生了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向全球更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一个转变。所以,各个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一起构成了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这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重要表现。

2.国际金融市场的证券化。在第二次大战后,国际银行货款在国际融资中始终保持最重要的地位,并于1980年达到顶峰,占国际信货总额的比重高达85%。但1981年开始出现了一个转折,国际银行货款在国际信货总额的占有率逐渐下降,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证券成为国际融资的主要渠道,国际银行货款的最重要的地位已经完全被国际证券取代。有数据显示,1985年,国际银行货款占国际信货总额为41%,国际债券发行额则占59%,到了1986年国际银行货款占国际信货总额迅速缩减为29%,而国际债券发行额占有率飞升为71%。在以后的十几年内国际证券也一直保持着其主渠道地位,国际金融市场的证券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金融市场变化篇5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地区差异;投资;panelData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4-0014-04

一、引言

Keynes提出了投资过程存在的两种关系:其一是低利率能够鼓励高投资,其二是高投资又促进高产出。当金融压抑存在时就会产生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的因素,引发对贷款的过度需求并导致信贷资源的无偿配置,从而使高投资促进高产出的效果发挥不出来(mcKinnon和Shaw,1973)。因为低利率的推行,减少了金融资源的机会成本,对于不具备一定产出能力的投资项目起不到“筛除”(screenout)的作用(Liu和Li,2001)。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金融市场化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的进程能够完善市场制度,减轻金融压抑,从而带来资金成本的降低和投资水平的增加(Henry,2000)。同时金融市场化形成的金融开放引来了境外资本的流入,提高了国内的投资率,弥补了国内资本的不足,避免了“挤出效应”的产生(Berkaretet.al,2001)。但是,前苏联东欧等转型经济国家推行以纯粹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市场化也带来金融波动甚至危机(tornell,westermann和martinez,2003)。因此,从理论上有必要明晰投资与金融制度安排间的关系,以有利于发挥制度设计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快速健康的增长,同时金融市场化进程也呈稳步推进状态。根据作者(陈邦强等,2007)的研究,从1978至2004年期间,中国金融市场化相对水平由1978年的0.02提高到了2004年的8.84,由此带来的变革是金融资源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的配置模式逐渐转向市场化配置模式。作为能够反映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同一时期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从1978年的18.5%上升到2004的51.49%,因此,对于中国投资增长原因的探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Liu和Li(2001)利用分省数据对四种不同来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经验性判断: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财政部的相关财政项目的支出成为投资资金的唯一来源,国有银行在所有货币交换中扮演着“出纳”角色。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国有投资逐渐减少,而非国有来源的投资逐渐增加。由于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间存在巨大的地理差异,内陆地区缺乏其他的投资来源,国有资金仍然是投资的主要的来源,而非国有资金则成为沿海地区的主要投资来源。周立(2005)的研究认为,形成金融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两方面的“分割”,其一,中央政府推行的纵向分割式金融改革;其二,地方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拨改贷)后形成的横向分割式金融控制。康继军等(2005)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考查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

尽管如此,迄今为止所检索的文献鲜有从金融制度变迁角度深入对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进行的研究,已有的定性分析和判断也缺乏有说服力的支持。为此本文针对中国转型期这一特定制度转型时期的金融市场化进程,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深入考查投资增长以及形成地区差异的制度原因。在计量方法上,本文根据已建立的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陈邦强等,2007;陈邦强,2008)和各地区统计数据构建了1995-2004年中国金融市场化、金融发展与投资增长的panelData数据集,并运用了panelData分析方法,在模型构建、指标选择及相关分析方法上均有创新。力求通过对金融市场化与投资间关系进行实证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金融市场化进程以及相关方面与投资增长间存在的理论联系与相互影响。

二、模型、数据与指标说明

(一)模型、指标说明

ndikumana(2000,2005)在进行跨国数据的实证中,在anderson和Hsiao(1981,1982,1986)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国或地区的国内投资与其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经济增长及对外开放水平相联系的经验假设,同时构建了由一组金融发展指标作解释变量加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经济增长、进出口等)组成的投资方程。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陈邦强等,2006,2007),沿用与ndikumana(2005)的跨国研究相类似的投资模型并引入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以考查金融市场化进程与投资的关系:

lniit=φ0+φ11nFLiit+φ2git+φ31ntradeit+uit (1)

其中,地区i=1,…,n;年份t=1,…,t;iit为地区投资;其中,FLiit表示分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git为地区经济增长指标;tradeiit为地区对外开放指标;uit为误差项。

本文构造了中国金融市场化、金融发展与投资增长的panelData数据集并对中国金融市场化及其四个相关方面(金融中介市场化、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化自由化、金融对外开放)与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首先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式(1)进行估计,然后对二者的估计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以确定最终模型形式。其次,针对东、中、西部的不同区域,考察金融市场化与投资间关系存在的地区差异。

针对式(1),本文采用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分别作为以下5个解释变量:

1、FLiait为地区金融中介市场化相对指数,反映金融市场化进程中作为金融结构组成部分的金融中介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相对水平及其呈现出的特征。

2、FLiBit为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指数,反

映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对金融的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方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程度的相对水平。

3、FLiCit为金融市场自由化相对指数,该指标反映了作为金融结构的另一组成部分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的相对水平与特征。

4、FLiDit为金融对外开放相对指数,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地区间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相对水平。

5、aFLiit为地区金融市场化总指数,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地区金融市场化综合水平在这一市场化进程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考虑到我国金融机构实质性的市场化改革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由于数据缺失的原因,按惯例本文未包括海南、、重庆)为研究对象,建立样本区间为1995-2004年的panelData数据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口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10个省区。按照以上地区标准划分出同一样本区间的地区panelData数据集。

数据来源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数据来自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来源于作者已有的部分研究工作。各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分别按当地GDp、人口总数计算得到。进出口数据的美元价按《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1995-200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美元价换算为人民币。GDp及进出口数据最后均按相应地区的GDp平减指数修正为实际价。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使用Stata9.2软件包,对式(1)分别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Hausman检验的结果证实,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首先针对全国总体水平,其次比较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

表1显示的模型(1)对中国金融市场化与投资的实证结果如下:

首先,除FLiB外(10%显著水平),FLia,FLiC,FLiD,aFLi均在1%的显著水平通过t检验,说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与投资增长存在极为显著的关系。

其次,金融市场化(aFLi)及其四个方面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大到小的次序为:金融市场化(aFLi)、金融中介市场化(FLia)、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FLiB)、金融对外开放(FLiD)、金融市场自由化(FLiC)(固定效应模型的φ1依次为1.31,0.83,0.53,0.28,0.17)。金融市场化总体水平影响投资的程度均大于金融市场化的四个方面,由此反映出金融市场化进程的综合作用大于单一方面的政策措施。

其三、金融结构对投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金融中介市场化影响大于金融市场(固定效应模型φ1分别为0.83和0.17)。

其四,金融市场化进程下,除在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方面外,经济增长与投资间的关系均显著,说明地区金融市场化(aFLi)和相关方面的金融中介市场化(FLia)、金融市场自由化(FLiC)、金融对外开放(FLiD),能够促进投资与经济增长间的联系。这一结果与作者(陈邦强等,2006)在考查金融发展与投资增长关系出现的g均不显著完全不同。由此可以认为,金融市场化进程下,制度变迁有助于增强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而地区间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相对水平仍然较低。样本期间的中国金融发展程度存在数量型的扩张而质量型发展不足的特点。

其五,lntrade均显著,说明在对样本的整个考察期间,对外开放始终是促进投资增长的显著因素。

表2为采用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基于式(1)对金融市场化与投资增长间关系的实证,其结果显示:

第一,东、中、西部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地区投资的影响显著并呈现地区性差异。东、中、西部的投资增长与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高度相关,而且西部和中部对地区投资增长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φ1依次为2.06、2.02、0.62),西部与中部相近。

第二,除东部的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外,东、中、西部的金融市场化进程方面对投资影响显著且地区差异明显。西部的政府行为市场化(φ1为4.15)、金融中介市场化(φl为1.38)对投资的影响依次明显高于中部、东部;中部的金融对外开放(φ1为0.52)、金融市场自由化(φ1为0.22)依次高于西部、东部;东部除金融对外开放外(φ1为0.28)高于西部外,金融中介、金融市场方面对投资的影响均低于中、西部,而且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与投资的关系不显著。

第三,经济增长指标git与投资的关系不稳健。从地区金融市场化整个进程考察,仅东部地区显著;在金融中介市场化方面,依次有东部、西部显著;在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方面仅有西部显著;在金融市场自由化方面,仅有东部显著;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仅有中部地区显著。由此反映出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制度变迁在地区间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第四,lntrade对投资的影响均显著,说明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对外开放与东、中、西部的投资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强。这一结论与表1的结果相同。

四、结论

得出以下结论:

(一)在引入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指数后,用作跨国研究的ndikumana(2005)模型能够较好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与投资增长间的关系以及地区差异。Hausman检验的结果表明式(1)的固定效应模型是最适合的形式。

(二)对样本期间的中国金融市场化与投资增长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的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市场化与投资增长间具有显著影响,并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在全国层面上,金融市场化进程以及相关四个方面显著影响投资增长,并存在差异。第一,金融市场化及其四个方面对投资的影响差异明显,在样本考查期间其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金融市场化进程、金融中介市场化、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金融对外开放、金融市场自由化。第二,中国金融市场化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均大于金融市场化的四个方面,说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没有遵循国外经济转型国家普遍采用的金融自由化路径,即出台某一项或几项自由化政策推进纯粹金融自由化的方式。第三,金融结构对投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样本期间的金融中介市场化相对水平对投资的影响大于金融市场自由化。

金融市场变化篇6

金融经济中的风险主要发生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主体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变得复杂,这就促进了金融市场中全新运营监管制度的出现。对于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中的模式、内容、监管目的等都要进行改革创新,从而适应经济发展浪潮。本文研究了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为金融市场的运营稳定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运营;监管制度

金融市场的运营中带有一定的金融风险,这种金融风险即监管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金融市场在运营过程中会出现非常多的变化,局势或波动或复杂,这就给市场运营的稳定带来了困难。为了提升金融市场运营的效率,减少潜在的经济动乱,需要对市场的运营监管制度进行完善。

一、金融市场运营中的金融风险

(一)金融全球化全球化金融的主要特点就是经济的跨国交易,跨国证券、对外资源、国际贷款等飞速发展,资金跨国障碍的逐渐减少,各个国家均放松了对跨国交易的约束,使得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逐步对接,离岸金融市场逐渐消失,国内外金融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些都标志着金融全球化正在与国内市场相接轨,使得国内市场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虽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导致国家对于金融市场的控制能力减少,金融资金来源渠道增多,非常容易出现金融紊乱的情况,本土经济无法进行外界金融的管理,加上各个国家对于金融监管的制度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金融市场出现了不公平的竞争现象,引发了金融市场危机。

(二)金融功能一体化传统的金融发展认为,证券、银行、保险等不同金融项目之间有着不同的功能分工,其伴随的风险也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不同金融板块之间的分区界限已经逐渐消失,各个金融活动正在融合,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包含各个金融项目服务功能的银行或是金融公司,使得金融市场的功能呈现一体化局面,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运行的监管。在这种一体化的市场中,金融公司不需要再对各个服务模块进行划分,将其作为单纯的风险管理。相比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业务范围的扩大,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混合式的金融市场会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呈现全区式的覆盖,从风险程度上看,其严重程度要大于金融功能分区。

(三)市场运营模式多样化金融市场的创新必然导致市场变得复杂,特别是大量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金融交易外的产品,这些金融衍生品相对于金融本身而言变化更快。金融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引入使得市场运营模式多种多样,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传递变得简单、快捷,推动了屏幕交易、资产互换等新型交易模式的发展,金融市场呈现更加繁荣的景象。为了减少法律对金融活动的束缚,或是增加金融行业的潜在利润,金融机构会推出一些创新制度进行鼓励,但是这种新模式的鼓励会带来新的风险,比如资产价格的不确定、经济波动的影响覆盖面更大等。因此,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巴林银行事件。

二、全球金融环境下市场运营的制度分析

(一)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框架式的监管制度传统的金融市场主要被政府所控制,属于官方的监管控制行为,其监管机构由政府确定,并且赋予监管者既定的监管职能,表现为服从命令式监管,这种监管虽然能够减少市场中的一些不规范的金融行为,但如果金融市场的各种行为均匀通过这种监管后才能够进入或是退出,那么这种监管就会约束金融市场的发展。传统管理过于强调金融机构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则、目标和行为方法,从而完成监管,但是从金融市场的风险上看,这种监管方式无疑会增加监管风险,并且风险传递的过程也会更加复杂。既定式的金融市场规则过于死板,无法根据市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一些特殊的金融机构发展会受到非常大的约束,使得其对于市场的动态变化缺少敏感性,并且此种监管模式主要强调了可见的风险,对于尚未规定业务的风险则很难规避。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监管对于金融市场的束缚,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框架式的监管制度。框架式的监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监管部门制定出弹性的监管制度,并且可以对这些制度完善地落实和监督执行;监管单位与被监管者属于激励关系,被监管者需要在监管下完成最佳的市场目标;市场需要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则,并且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对这些规则进行宏观监控;金融机构合理地安排市场交易行为,并且制定风险承担措施;金融机构无法承担风险时政府的补救等。这些内容需要符合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规律,并且综合地运用执行,任何一项监管制度单独使用都难以发挥其作用,制度各部分之间的轻重权衡需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来决定。

(二)增加管理内容,采用双层面的监管模式在金融市场中,金融活动指的是金融机构在市场中进行各项金融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是金融机构本身和运营市场。一些金融机构没有具备风险的规避能力,难以对市场交易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规避,因此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发生债务无法偿还的情况;运营市场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竞争,一些强势的交易方对弱势形成的利益损害主要为恶性竞争,比如用欺骗的方法来获得业务信息,没有遵守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等。这些行为虽然不会对金融机构的运行造成影响,但是会破坏市场运营秩序,增加金融风险。因此,在全球下的金融监管中,需要进行双层监管,即对金融机构和运营市场的双层监管。监控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和运营能力,提升金融机构替身承担风险的能力,避免过度追求利益而增加交易风险,这种监管也是保证金融机构市场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和需要。

(三)创新监管方法,选择动态化的监管方法传统监管采用的是静态的监管方法,即权威规则至上,制度一旦形成,便在市场上成为发展的基本准则,除非法律规定的修改或是废除,否则不可以违背制度,一旦出现违背制度的情况,就会受到市场的处罚。但是,这仅适用于小范围的市场中,无法满足现阶段全球化的经济发展。金融市场运营环境是持续化、动态化的,金融工具和模式的出现,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消失,金融市场状态变得复杂,竞争变得激烈等,这些因素都要求市场监管采用动态化的监管方法,监管制度要根据市场环境、金融局势而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机构需要观察市场金融汇率、交易份额的变化,如果发生了短时金融收支困难,可以采取加强外币储备来监管市场,这样就不会对整体的经济产生影响。

(四)提升监管目标,采用激励式的管理目标经济市场制度认为,制度的出现来源于交易,目的是降低成本。因此,制度的效率取决于制度的具体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决定了制度的内容,也就是制度实现的目标需要与制度相关的个体利益相一致。金融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运营监管需要引导投资者实现最大化的监管目标,采用激励式的监管目标,从而扩张金融版面,在客观上提升整个金融行业的竞争力。例如: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制定一个既定的目标,这种目标会促进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最大程度地为金融市场发展而努力。若是完成既定目标,则进行适当奖励,这种激励方法既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又能够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形成一种约束,从而让监管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结语

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金融市场运行环境变得复杂,为了规避金融发展中的风险,需要采用全新的监管制度。传统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过于死板,既定式的规则难以适应全球化的金融环境,因此需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内容和方法,从而促使金融市场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惠.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市场运营监管制度探析[J].西南金融,2014(08).

[2]戴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

金融市场变化篇7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业影响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可分解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金融组织创新使金融机构体系陆续有新军加入,造就了多元化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客户的吸引力下降,带来的利润逐步递减。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业的发展能力

金融创新不仅在业务拓展、机构放大、就业人数增加与素质提高等发面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而且由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增强,带动了金融机构资本扩张能力和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还推动了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使之在一国第三产业和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为第三产业和gdp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融创新增强了金融机构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对具有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运用体现出来。比如,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票据,这种建筑在对传统金融工具的特征进行重新组合基础上的金融创新工具,可使金融机构减少筹资利率风险。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金融工具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使金融市场容纳的金融资产种类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债券纷纷面世。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序列不断延长,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技术性也越来越强。从衍生产品技术的组合设计看,也算得上是花样翻新,既有基础金融工具与衍生工具的嫁接,如外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也有衍生工具之间的搭配,如期货期权、换期权等由两种衍生工具组合而成的“再衍生工具”。此外,还有对基础衍生工具的参数和性质进行重新设计后产生的创新衍生产品。

金融创新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发行作为融资方式的重要程度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的数额下降,国际证券的发行量急剧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微观金融主体,资产与负债日益证券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以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成为国际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至于负债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票据和中长期债券筹资,而传统的依靠吸收存款的筹资方式的地位下降。三是商业银行不仅作为国际证券市场的证券发行者,而且参与经营国际证券业务,成为新发证券及承销机构。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创新加速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使其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某一国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市场面世之后,交易规模急剧放大并迅速向全球金融市场拓展,而这又在客观上要求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惯例、市场交易价格及投资收益率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大体趋同,从而促进了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提高。二是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金融主体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由于同种货币的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之间、不同货币的利率之间存在差异,进而为金融主体套汇套利赚取投机收益提供了可能。三是有些创新金融工具或衍生性工具的交易,本身就要以多个金融市场做依托,是一种跨市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金融创新强烈地冲击了金融分业经营制度

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由分离型向综合型转变。以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否兼营作为划分标准,金融制度可以划分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和综合经营、综合管理两种模式。美、英、日、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只有德国、瑞士等少数欧洲国家采用综合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彼此间的业务渗透和交叉越来越广泛,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金融业务分工的篱笆被逐步拆除,金融业从原来分业经营逐步转向综合化经营,反映了资本追求经济利益和自我扩张的欲望,体现了金融机构摆脱经营约束,改变生存和发展环境,获取更大经营空间的内在要求。归根结底,它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企业制度和竞争性市场与严厉管制型金融制度矛盾运动的结果。而金融创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当明显带有业务交叉特点或规避分业管制的金融创新措施已经成为现实的金融存在时,政府不得不承认由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原有金融制度已经存在明显缺陷,因而采取了一种较明智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即对已有的金融创新予以宽容和认可,并努力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安排放弃原有制度,确立新制度。

金融创新模糊了融资界限

金融创新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融资制度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原理,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信用中介的资金融通行为,而直接融资则是筹资人与投资人不需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通资金。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划分,则以融资期限作为主要的客观标准。融资期限不超过一年期的市场为货币市场,反之则为资本市场。这样来诠释与融资制度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在各类金融文献和金融教科书中似乎已成了一致公认的金科玉律。然而,金融创新却使这些划分标准遇到顽强的挑战。

金融创新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变革

金融创新推动了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启动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实例。欧元启动的货币制度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人类历史上的货币统一,基本上都是以的统一作为前提和条件。而欧元作为超国家组织的产物,则是在国家分立情况下实现货币整合,即欧元所体现的货币统一,是超越国家制约,与国家统一相分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启动不仅推动了货币制度的时间创新,而且对传统金融学的货币制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二,欧元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潮流而出现的一种创新的货币形式。货币制度创新,不仅包括货币制度的深化沿革和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而且也包括总体货币制度不变下的货币整合。

参考文献

【1】叶芳.金融创新的背景、表现及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今日科技,2001,(3):35-36

【2】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21-23

金融市场变化篇8

[关键词]证券市场;金融体系;融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29-03

证券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发展,必定会对我国金融体系融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1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1.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发行、流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的总称,具有发现价格、变现套现、再融资、“晴雨表”等功能。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证券市场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所有制变革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力量。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91年),证券、证券交易和证券交易所在我国陆续出现,1990年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初步成形;第二个阶段(1992—1997年),B股市场建立,深沪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转变,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两家全国易所并行,a、B股并存,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统一监管这一格局。第三个阶段(1998年至今),《证券法》的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股权分置的启动,我国证券市场制度进一步规范,投资者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入了全流通时代。

1.2我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来讲,我国证券市场在认识上实现了由尝试到积极推进、稳定发展的飞跃;参与者实现了由党员带头到全民炒股热潮的变化;空间上实现了由地区性市场发展为全国性市场的快速发展。

具体来说,2007年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经有1530家,a股股票市场总股本达到16954.7亿股,其中流通股本4910.22亿股;股票总市值已达到32.71万亿元人民币,流通市值达到9.31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者开户总数(包括a股、B股、基金)为13887.03万户。而截至2011年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有2107家,a股市场总股本达到36095.52亿股,其中流通股本28850.26亿股;股票总市值已达214758.10亿元人民币,流通市值达到164921亿元人民币;投资者开户总数(包括a股、B股、基金)为14050.37万户。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2007年12月快报,2011年12月快报。

债券市场也得到初步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交易方式不断完善。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上市品种主要包括国债、企业债、公司债、资产证券化产品。

2证券市场的发展对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基础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它的各项功能逐步发挥,推动了金融体系改革,促进了金融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1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含义

融资方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效率主要体现在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该种融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向投资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后者是指将最稀缺的资本分配给能进行最优化生产的投资者的能力。从企业融资的角度,一个经济体的金融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为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即证券市场和提供短期金融服务的间接融资体系即银行体系。所以金融体系的融资效率是指金融体系作为企业与个人的投融资场所,其融资功能发挥的有效程度。

2.2证券市场的发展扩大了直接融资比例,改变了金融体系的融资格局直接融资程度的高低体现了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高低。先前,由于我国经济的资金配置体系长期依赖于间接融资的银行系统和国家财政的专项配置,导致我国金融体系的融资效率十分低下,资金未能得到有效的筹集与投放,严重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内部积累和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使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使企业的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融资结构得到改进和完善。直接融资方式的大力发展,改变了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促进了整个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

2.3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优化配置,改变了整个金融体系格局我国的金融体系属于银行主导型,造成了大量资金聚集在银行系统中,未能充分流动。同时企业融资只能以间接融资为主,极大地制约了金融体系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证券市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一方面,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把社会上分散的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长期资金来源。证券市场上频繁的股票交易,不仅使增量资产接受市场调节,而且使存量资产进入市场进行调整。运用证券市场配置资本,把资金引导到稀缺部门,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发展,从银行分流出一部分资金,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满足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减少间接融资的比例,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与上市,实现行为机制与理念的改变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有利于政府权力在资本市场的收缩,使资本的配置效率更高。

仅2007年,我国就有123家企业发行上市,包括再融资在内的股票筹资额达7791.56亿元,股票融资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突破20%,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格局已有变化。

2.4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提高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效率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创造了条件。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引进包括外资和民营资本在内的各方资金,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并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了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

此外,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资金运用渠道。长期以来,存贷利差是中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从国际发展趋势上看,商业银行已经从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领域转向以中间业务为主的现代业务领域。证券市场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业务,如基金代销、托管等,拓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范围,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银行通过投资于国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产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证券市场发展的不足加剧融资风险

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金融体系融资格局,促进资金优化配置,提高了融资效率;但由于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加深了金融体系融资的不稳定性,造成风险加剧现象。

3.1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升了金融体系的融资效率,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证券市场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市场规模不大,证券投资者不多,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较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②资本市场主体缺位,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③市场分割,整体性差;④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信息公开不够,具有较强随意性和主观性。

3.2证券市场发展中的缺陷加剧了融资的波动性

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和企业投资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股市的暴涨暴跌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当股票价格上扬时,企业的净资产及担保价值上升,银行的不良资产下降,债务人还贷能力增强,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信贷约束会相应放松,投资活动会随之变得活跃,反之,则趋于萎缩。证券价格的频繁变动导致资金成本和收益具有多边性,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融资风险。

资本市场不断出现的失信、违法行为破坏了整个社会的诚信与法制建设。证券市场是人们物质利益充分体现的市场,自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以来,“8·10”事件、“327国债期货风波”、“琼民源事件”、“银广厦事件”、“大小非”违规减持事件等违法违规事件曾出不穷,使广大投资者对整个市场,包括政府产生强烈的不信任,加剧了金融体系融资的风险。

4积极推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金融体系融资效率提升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的发展对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深化了金融体系融资风险。但对金融体系及融资效率的积极影响是主要方面,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不利影响而对努力发展证券市场产生怀疑,放慢甚至停下发展证券市场的脚步,我们要做的是强化市场建设的基础工作,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发挥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减少和消除其不利影响,推动金融体系稳健发展,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参考文献:

[1]贺强,陈高华,曾琨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金融,2008(21).

[2]楚天辉.中国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评价[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百度文库.谨防我国金融体系出现“融资功能衰竭”风险[eB/oL].[2006-3-6].http:///new/287%2F293%2F346%2F2006%2F3%2Fli0804775316360021351-0.htm

[4]陆家骚.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J].南方金融,2004(2).

[5]易云鹏.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2).

[6]刘奇杰.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其战略发展[J].金融观察,2011(9).

[7]徐可达.融资方式的效率比较[J].武汉金融,2003(4).

金融市场变化篇9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

1引言

自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国内的房地产消费需要量因此而获得巨大的释放,由此房地产市场也由于住房的市场化而日益繁荣,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每年以超过7%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同时,房地产的销售额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1]。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的繁荣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金融市场的活跃。由于住房制度的变革,金融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中,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开发,到消费者的抵押贷款进行商品房消费。银行参与的程度在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在各个环节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不良发展所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实例也提醒我们要深刻的认清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程度。以避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及二者相互作用对国民经济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金融支持过度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化;房地产金融融资渠道单一诱发潜在金融危机;房地产价格不稳定加大国内商业银行体系风险等。因而我们不得不深入的思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否存在着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如何看待房地产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如何正确处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协调关系?要处理这些问题,就要科学、合理的认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因此,本文将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角度出发。通过以沈阳为例,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用回归分析法来分析定量的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的认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关系和发展规律,解决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实证支持。

2研究的设计

2.1样本区域选择的依据

本文选择的模型区域为辽宁省沈阳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辽宁省是东北三省中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目前,东北地区是国家重点的经济改革发展地区。而沈阳市作为辽宁省重要的城市,其城市发展在辽宁省甚至在东北省具有典型性,对沈阳市的研究对辽宁省以及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的相关研究起到代表性作用。

第二、沈阳市近几年在经济发展迅猛,其经济发展在辽宁省具有经济领军地位。近年来,其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迅猛,具备了对二者市场进行研究的现实基础,同时对二者未来的协调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第三、沈阳市是老重工业基地,而近年来沈阳市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异军突起,使得二者的经济地位也日益凸显。在面临经济转轨期的时代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城市未来的经济格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认清与协调房地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研究对规避金融危机以及对沈阳市未来的经济格局规划具有现实意义。

2.2指标选取依据

如何来选取指标来代表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发展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指标选取的依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定义性原则。根据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功能定义来选定经济指标。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商品交换、交易以及一切流通关系的总和。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定义,可选用交易额、销售额等经济指标。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资金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融通资金的场所或过程。根据金融市场的定义,可选用贷款额、证券交易额等经济指标。

第二、典型性原则。参考其他众多相似研究文献中所运用的指标,对其进行归纳选取。如《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选取我国商品房的交易额来表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选取金融资产总量、货币资产数量(即包括现金和存款)、非货币资产数量(即包括股票有价证券)来表征金融市场的发展。李阳(2006)和皮舜(2004)均选取我国商品房的交易额和金融机构贷款额作为各自市场的表征指标[2]-[3]。

第三、可行性原则。通过查询《辽宁省统计年鉴》和《沈阳市统计年鉴》,笔者发现沈阳市证券交易额记录年份仅由2003年开始,2003年之前的数据无法快速、准确的收集,因此将代表金融市场发展的证券交易额这个经济指标排除。无沈阳市商品房交易额经济指标,但有沈阳市商品房销售额经济指标可代替[4]-[5]。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选择沈阳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额作为表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经济指标,记为销售总额。选择沈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合计作为表征金融市场发展的经济指标,记为贷款合计。

2.3数据来源说明

在基于以沈阳市为例的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的研究中,有关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主要由以下查询获得:通过查阅《辽宁省统计年鉴》和《沈阳市统计年鉴》总共获得了沈阳市2003-2009年相关经济指标数据14个,经过对数据的仔细检查与核对,确保了指标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具体数值见表2-1。

2.4模型选取依据

根据上述表2-1所收集的数据,以贷款合计为横轴,以销售总额为纵轴,借助专业统计软件SpSS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2003-2009年的数据表示出来,得到散点图2-1。

图2-12003-2009年沈阳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额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合计散点图

从图2-1中可以看出,表示每年商品房实际销售额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合计的点基本上呈递增趋势,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通过观察散点图的分布形态,可以明显看出其分布偏离线性模型,因此排除选用线性模型对变量指标进行拟合。其次,可以观察得到其变量的走向接近于曲线型的非线性模型。因此将选用非线性模型进行拟合。但这种描述只是直观上的判断,只是从变量散点的形态上做出的大致性描述,并不能科学的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因此在下面的论证中,本文借助专业统计软件SpSS软件来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具体的计算。

转贴于

3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3.1相关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计算出销售总额和贷款合计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输出结果如表2-2。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1,p=0.024

3.2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的相关分析,我们计算出销售总额与金融贷款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1,同时观察散点图,发现变量基本上呈现曲线型递增的趋势。因此笔者就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是否可以用一条曲线来拟合,所以在下面的分析中仍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贷款合计为自变量,以销售总额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输出结果如表2-3,表2-4和表2-5。

模型摘要(modelSummary):表示相关系数(R)=0.891,判定系数(RSquare,R2)=0.793,调整后判定系数(adjustedRSquare)=0.752。由此可得出该模型的拟合度高达75.2%,即运用该曲线模型,自变量X(贷款合计)可以解释因变量Y(销售总额)变化的75.2%。因此通过拟和度数值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方差分析(anoVa):表示回归的均方差(RegressionmeanSquare)=3.591,剩余的均方差(ResidualmeanSquare)=0.187,F=19.213,p=0.007。其中重要的数据分析为F值所对应的p值的大小。由于p=0.007

回归分析系数分析(Coefficients):表示常数项(Constant)=3.132e-5、回归系数(B)=1,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Std.error)=0,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0.410,t检验的t值=2.426e7,p=0.000。其中重要的数据分析为自变量X(贷款合计)的t值所对应的p值的大小。由于p=0,所以可认为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即X的变化可引起Y的变化,且变化显著。

图2-2贷款合计与销售总额拟合曲线图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运用SpSS进行曲线回归分析得到曲线拟合图2-2。

3.3研究结果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沈阳市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关系具有显著影响性。从具体系数上看,销售总额与贷款合计与类指数曲线拟合度达75.2%,销售总额变动的75.2%可运用曲线的自变量的变动解释;F检验与t检验的数据同样表明无论是从整个模型方程的角度,还是从自变量的角度,都是高度显著的。从模型拟合图斜率角度来看,由于其图形斜率大于零且呈递增性,即曲线的凹凸性为凹,因此因变量会随着自变量等单位的增加而呈现出加速上升,即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因变量的上升速度要快于自变量的上升速度。通过基于沈阳市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2003-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我们看到代表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总额与代表金融市场的贷款合计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该趋势符合类似指数曲线的波动走向。这表明即使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幅度较小,其变动也对房地产销售造成巨大的波动。从指标的代表的市场角度出发,不仅直接表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关系且呈现强显著相关,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对金融市场的强烈依赖性。证实了第一部分的理论研究结论。

4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出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这是因为,房地产市成是资金密集型市场,交易额巨大,因而不论是房地产的直接使用者还是经营者都是难以承担的,因此都需要银行等金融主体参与的金融市场给予资金融通,才能顺利完成交易。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具有保值性、增值性等特点,使得金融市场特别青睐房地产市场,特别愿意以房地产金融资产作为资产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可见,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为了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在未来的协调发展,针对本文所得到的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积极鼓励监管金融机构贷款。由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类指数曲线关系,使得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对房地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面临房地产市场日益膨胀的背景下,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究其根源性主要因素,加大对金融机构贷款批准的审核力度,加强房地产业的信贷管理,严肃查处房地产信贷中的违规问题,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完善个人征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预警体系、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等[6]。通过调控金融机构相关贷款来有效的指导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发展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由于目前的房地产金融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体系,而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这样无形中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风险转化为银行体系的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应该加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资金、证券等要素市场。

第三、建立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市场促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将住房抵押贷款直接转化为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证券形态,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证券形式将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积聚社会闲散资金,促进个人储蓄向房地产投资转化,并有助于提高银行长期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建立起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次级市场。对于放贷金融机构而言,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能有效降低放贷风险和拓宽房地产资金来源,有效地把贷款风险向证券市场转移,把风险分散给广大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房贷证券化为其提供新的投资工具,因房贷信用程度较高,投资者风险系数较小,可谓是一种风险小、收益高的新型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1]皮舜,武康平.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发展关系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2):1-5.

[2]皮舜.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2):29-33.

[3]李阳.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

[4]沈阳市统计局.沈阳市统计年鉴[m].沈阳市统计局出版,2001-2007.

金融市场变化篇10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回归分析;影响机制;现代经济体系

引言

利率市场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在逐年提升。与此同时,市场对我国利率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大,这必定也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金融资产存量在不断增多,金融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等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出现了结构性问题。由上可知,利率市场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影响,进而作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见,怎样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使得金融资源充分发挥提高产出与经济水平的作用,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简要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重点探讨了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基于所得出的结论全面探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所起到的作用,就如何深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以期为深化利率市场化与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所裨益。

一、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影响探究

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展经济学中新古典复兴在金融领域的表现,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自由化理论伊始,该理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纷纷走向利率市场化的道路。自1996年开始,我国央行开辟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形成,这也标志着我国利率改革正式启程。1998年央行逐渐取消了贷款利率上浮限制以及对贷款等利率的管制。在存款利率管制方面,我国放开对商业银行计息方式的管控是在2015年,而且也逐渐取消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也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我国经济要想实现由政府主导转向为市场主导,进而助推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关键。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行与持续深化,我国资源错配与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金融资源等的配置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由此可见,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极富现实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央行开始放松对利率的管控,实现利率的大小及其变动态势由市场来决定,进而通过供求关系均衡等机制来实现资金价格的自主调整。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因此,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由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决定的。同时,以我国市场经济为例,市场要想配置资源就必须通过对资金进行配置来起作用,因此,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必须要与市场规律相符合。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机构保有自主定价权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多元化程度,也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目的的实现。具体来说,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直接融资的成本在不断下跌,在此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会助推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农业农村等领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现状,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综上可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降低经济结构扭曲的关键是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此时就必须要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即让利率由供需关系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金融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作为资金价格,利率在金融资源配置市场上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本部分基于前文的理论探讨,引入计量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利率市场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造成的影响,以期能为我国央行制定与完善金融经济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一)模型引入与数据处理

为了验证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了保障所选取的变量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特征与态势,考虑到改革实际,本部分选取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并将其进行简单年化处理后的结果乘上经过加权平均的利率市场化参数作为衡量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同时,本部分采用wurgler模型(投资弹性)中关于测度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模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的主要的来源是各类金融经济统计年鉴、央行网站、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此外,为了降低变量数据的偏度,将各变量作对数化处理。计量模型引入。利率市场与金融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性过程,因此,为了更为准确的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部分在修正的wurgler模型基础之上,加入与我国央行利率政策行为等相关变量和利率市场化的诸多变量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一般来说,若β2大于0,此时就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即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若β2小于0,此时就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对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产生反向的影响,即利率市场化的水平越高,反而会抑制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的提升,此时就产生了替代效应。

(二)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通过 估计法对式(1)进行回归估计,模型估计及实证结果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代表没有加入任何控制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模型(2)到(6)列代表的是引入了不同的控制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除了模型(2)中的利率市场化程度的系数在置信水平10%下是显著的,其他模型中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显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助推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小,这意味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不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加,即其助推作用是有限的。基于此,我国应不断优化利率政策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结果可知: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改善我国的金融抑制的程度,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可以助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二,我国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即利率的传导途径是多元化的,且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具体实际来说,我国经济与投资总量的不断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也有一定程度地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资金由低效率部门流转到高效率部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也有待进一步优化。由此可见,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二元经济的限制,降低资金的摩擦成本,顺畅资金的流通路径,创新资金的流通方式,进而提升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与相对稳定程度。利率市场化并非仅是政府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政策,而是包括放松对利率的限制之后如何通过该利率水平实现市场化的合理定价,充分发挥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一是有针对性的建立与利率市场化新要求相适应的基准利率的定价体系来作为我国整体利率体系形成与完善的标准、参考与支撑;二是要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来助推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因为利率必须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与调控的作用和空间;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化解由不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类金融风险。良好的竞争环境与风险防控体系才是我国金融与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四是央行要进一步优化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并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利率市场化并非是减轻了央行的金融工作任务,反而是对央行监督管理我国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此时,央行需要找准站位,转变管理模式,通过多种途径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