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学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48:30

上海高中学校篇1

1、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12年,是上海市首批命名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格致中学,是中国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先驱徐寿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1876年建成。多年来,学校继承“爱国、科学”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精神,形成了“全面发展、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是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创办于1962年,197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属重点中学。由于学校办学业绩卓著,获得了国务院总理的嘉奖。

4、敬业中学,创建于1748年,距今已有260年历史,是上海现在的历史最悠久的名校,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很重视“敬业”的建设,特地拨出1937年淞沪抗战中被炸毁的民立中学校址建为敬业中学校址,是上海重点中学。

(来源:文章屋网)

上海高中学校篇2

【导语】

根据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安排,参加今年本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特教班)招生录取的残疾考生,应于5月23日(星期三)至25日(星期五),和家长(监护人)一起到就读的初中学校填报《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并进行书面志愿现场确认。

市教育考试院友情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填报《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之前,请认真查看《2018年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特教班)招生计划》和《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和中职校附设特教班招生方案》。

视力残疾考生可在志愿表中“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盲童学校,听力残疾考生可在“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这两类考生不填报“统一招生录取志愿”。

智力残疾考生、自闭症、脑瘫等残疾考生可在“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鹤琴职业教育学校,同时可在“统一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考生报考区举办的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或中职特教班。考生不填报“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或填报后未被录取,不影响“统一招生录取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上海高中学校篇3

课程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89522

(温馨提示:先拨前10位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面5位分机号,专业客服将为解答相关课程设置、师资、收费标准相关情况,仅供咨询相关课程)

招生说明:招生范围:初一到高三

辅导课程:

初一数学、英语、语文

初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初三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

高一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

高二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

高三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历史、地理

*************************************************************

课程的优势:

创新:独创UmS教学管理系统,一个孩子一套提分方案

品牌:十九年新东方品牌见证,千万家长学子一致信赖

师资:资深学科名师磨砺沉淀,打造出一对一课程

特色:家长会反馈阶段性进步,励志教育铸就学员未来

服务:免费学科讲座早晚自习,免费心理专家咨询辅导

效果:8%学员提升80分以上,17%学员提升50-80分,56%学员提升30-50分

师资:19年培训经验积累,历年中高考提分高手、奥数精英、全国数学物理竞赛获奖者、海归双语教学人才组成的精英教学团队:4位博士生,115位研究生,90位来自于复旦交大同济,31位来自于华师大,30位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金牌校区===

【徐汇区】万体馆中心:徐汇区天钥桥路811号2楼

          番禺中心:徐汇区番禺路900号2楼

【普陀区】曹杨中心:普陀区曹杨路333号2楼

【闸北区】沪太中心:闸北区沪太路799号2楼

【黄浦区】新闸中心:黄浦区黄河路355号1号楼3楼

【杨浦区】复旦中心:杨浦区国权路561号

          五角场万达中心:杨浦区政通路177号万达广场C座8层

【浦东新区】八佰伴中心:浦东新区浦东南路1036号隆宇大厦13楼

=========================================

上海市同类优秀课外辅导机构有哪些可以比较下呢?

上海昂立智立方:400-0066-911转分机89476

上海精锐教育:400-0066-911转分机99724

上海昂立新课程:400-0066-911转分机89521

***********************************************

上海京翰教育:

上海高中学校篇4

关键词:高校管理;国际化;质量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人才培养一体化及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航海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鲜明职业针对性和行业特色,决定了航海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受航运产业的影响,而航运产业的全球化,决定了为其提供人才保障的航海高等教育必须国际化。

航海教育国际化集中表现在:航海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航海学生交流的国际化、航海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以及航海人才培养模式和规范的国际化。航海高等教学的国际化趋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航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识和观念,采取航海人才培养模式、航海高校管理体制、航海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等对策。

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进程。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积极探索和不断学习阶段,如何实现国内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需要航海高校不仅在认识上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还要在实践中相互借鉴经验,并开展成果交流。探讨其现实途径,可以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培训与管理这几方面来加以考虑。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是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一、国际化是航海高校管理的新路径

(一)国际化是高校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首先就体现在要求开放交流的管理观念转变上,然后才能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管理方法以高校目标管理为转移,从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方面,从管理技术、管理对象等方面都要有创新,建立一个适应全球信息时代的高校管理模式。这种高校管理模式也是向国际开放、动态和不断发展的,因此高校管理要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管理制度。

欧美、日本等高等院校在人事制度上实行的是自治、自主,校长以及其重要管理岗位,由教员选举产生,校长的领导权受制于集体领导机制。教授委员会对学校管理起批准或否决的作用。日本的一些私立大学各系、专业的教授,集体研究、决定每年的招生方向、课程设置、奖学金分配和新教员的录用等重要工作,学校的教务、学生等部门仅仅是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贯彻、执行教授会议做出的决定。国外高等院校的人事架构达到高效、精简、职责分明的水平,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实现的,尽管他们目前管理模式也存在许多制约学校自身发展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革。真正的国际化,是同时保留各国民族特色,又遵循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不仅包括向国外高校管理借鉴、学习,而且包括把我国高校管理已有的好经验、好方法推向世界。

(二)“探路”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上拥有和控制船舶运力最多的国家之一,海上运输在国际上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航海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航运产业的影响极其深远,作为一个航运大国实现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加快航海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航海人才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人才,所以航海类院校必须按国际化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使其具备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技能和思维模式。”这是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对现代航海教育的诠释。王祖温考察五家美国海事院校时说:“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海事大学,就必须知道目前世界一流的航海类教育是怎么样的。”王祖温评价中美两国航海教育:“教育体制上的差异是源于两国国体、政体以及文化上的差异。”

航海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要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航海教育当中去,要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出发,实现航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教育对象国际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和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随着国际公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受到国际公约的规范,并要严格履行国际公约。航海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和航海高校管理等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中国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仍处在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其国际化进程需要更多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而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二、国外高校管理

(一)国外高校管理制度。国外高校管理在不断地创新、变革和发展,建立了适合各自国情、适合于时代特征的管理体系。国外高校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不断规范化实用化,制定并不断完善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对学校教学政策与管理,对教师的职责与义务,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与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国外高校注重目标管理并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每个学期由系主任、资深教授和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学生评价的教学效果是教师考核与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国外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国外高校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是法国,地方分权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直线制管理模式的代表是日本。它们的管理机构设置各有特色值得借鉴,其管理机构精简,职能较全,拥有的职权范围较大。

法国大学的管理主要由三个委员会(由师生员工代表组成)来实施,其中行政委员会负责批准预算和编制,授权校长根据法律处理有关事宜,以及按法令规定批准借贷、投资和创建学校的分支机构等;科学委员会负责制定科研政策和提出科研经费分配方案;教学与大学生活委员会,负责学生的学习、文化、生活和就业,负责教育、继续教育和设立新专业。

美国高校主要特点是:机构设置不多,职能界定清晰,重视筹集资金、公共关系和校友联系。大型都市的大学管理机构为八个部门,分别负责行政、财务、规划、学术、事务、开发、关系和学生等方面工作。

日本高校从学校到各学院,从事务局到各部、科、室,均实行垂直领导。每一机构均以事设岗,实行首长负责制,避免了多头领导。整个高校行政管理的核心是事务局,由它来调控各部门下设的部、科、室。主要有:庶务部(相当于我国的校长办公室)、总务部、教务部、人事部、财务部、设施部、学生部、就职部、国际部和综合规划室等。

三、航海高校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

(一)航海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我国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八个理事国之一,也是stcw公约履约国。我国港监字[1997]348号文件规定航海教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国航海教育与国际航海教育相一致,保证我国培养出来的海员懂得国际航海规则,符合国际航海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航海院校已建立了符合stcw国际公约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国航海教育和航海业与国际接轨。

航海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航海教育质量可延伸到直接航海教育环节以外的工作;航海教育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航海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航海教育质量应当通过预防得以实现。学生不仅追求航海高等教育的学术使用价值,而且重视航海高等教育的条件与环境价值。就业市场上的航海用人企业,是航海高校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也是航海高等教育“产品”的直接受惠者。航海高等学校tqm的内容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全过程是指航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航海市场调研、航海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全方位是指航海教育质量不仅是航海教学质量,还包括与航海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社会调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和校园文化的形成等;全员性是指航海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全体教职员工集体参与学校的质量管理。

     (二)加强航海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国外高校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监控组织、制度、评价、整改和反馈体系等完整的运作机制,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将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科学地结合起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是全程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监控,即根据目标进行检查,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测,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并通过反馈信息及时修正、纠错,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国外高校大多建立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体系、考试质量分析评估体系等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的制度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重视高校教育质量,1993年2月颁布了评估教育质量的规定和时间表。质量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指标是:入学情况、学业成绩、学生平均费用、毕业率和就业与进一步学习情况。国会首脑直接领导的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cne),属于独立于国家政治和行政之外的机构,它的基本职责是:协调评估工作;接收、分析和保存各类信息资料。通过法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信息,使法国高等教育更透明。

我国航海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目标和过程的控制,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从机制上确保航海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率的提高。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与外部审核是确保航海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由航海高校自己组织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外部审核是通过外部机构(主管机关或认证机构)对航海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核,是对航海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客观评价。按照《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航海类专业及其相关部门每两年都要接受交通部地方海事局组织进行的外部审核。外部审核找出内审时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预防,以局部的外部审核带动全面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使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了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航海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功能。

(三)美国高等教育“虚拟采纳”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财政投入却不断萎缩,使人们对教育质量越来越怀疑。要求高校向企业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高校管理效率。英美等国高校纷纷引进tqm。八十年代末美国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实施tqm。九十年代大力提倡高校采纳tqm。美国高校实施tqm后提高了教育质量,改善了高校经济效益。一项调查发现,1991年有126所,1992年有150所高校采纳tqm。到了1993年没有一所高校不提倡实施tqm。著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peterewell在《变革》杂志上发表《模仿是艺术》,反思了高校借用企业tqm。美国高校是“一种不依赖于其他模式但本身却作为世界上其他地方大学样板的大学”。美国教育理事会1993年的调查估计所有高校中有70%采纳tqm,1995年则下降为65%。birnbaum认为所谓的70%采纳者中大多是“虚拟采纳”,即对外宣布采纳了tqm,但并未真正地实施tqm,这种做法使高校得到某些好处或保住既得利益,但不必为革新支付很大的开支。因此,全面质量管理(tqm)只能作为我国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重要路径之一。

四、信息化给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化促进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信息化包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化航海高校管理包括:大量储存、计算、分析和处理航海技术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能在世界各国的主要航海高校和重要航海企业管理计算机间传输信息的通讯技术系统;航海高校管理专用的计算机软件;精通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航海和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网络也把世界各地的航海教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利用互联网向全人类介绍宣传航海技术、航海文化、航海历史、现实和发展,沟通世界各国航海高校教育、技术和管理信息,加强航海高校管理的国际性交流,利用互联网扩大航海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创建信息化国际航海教育机制。

(二)信息化促进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的思路和对策。信息化增强了航海高校的管理功能,促进了航海高校管理的民主化,促进了航海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航海高校管理理念,提高了航海高校管理队伍素质。信息化促进了航海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促进航海高校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信息化提高了航海高校管理效率,使航海高校管理机构更加扁平化: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节约管理费用。这些都要求航海高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方式必须改变。航海高校要成为航海知识源、信息源,要成为航海信息工厂,生产、加工、传递、存储和销售航海信息。创办航海“思想库”开展各种创造性、前瞻性的航海科研活动,信息化使航海高校成为航海领域的科学咨询中心,拥有先进的航海模型和技术设备,拥有航海领域高水平的专家、教授,拥有更加开放、自由的航海学术氛围,提供更加科学、权威、及时的全球性航海信息资源。

五、结束语

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航海高等教育管理交流与合作。面向航海、影响航运发展的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必须赋予国际化以新的内涵。航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包括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的管理国际化,遵循世界航海高校通行开放交流的管理和办学机制,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航海专门人才。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两大发展趋势,航海高校管理必须跟随这个趋势来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传统的国界日益淡化,包括航海高校管理人才、管理技术跨国界的流动日益频繁。我国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必须置身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创新。中国在21世纪成为第一流的航海强国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建设航海强国必须有人才、知识和管理的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卢德平.国际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2]陈莹.“探路”航海教育国际化[n].中国水运报,2006.5.22.

[3]张振平.从国际航海教育发展趋势看我国航海教育改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上海高中学校篇5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编制上海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全面回顾总结“*”上海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上海教育发展新格局,编制《上海教育事业“*”规划和2020年发展纲要(讨论稿)》。下半年在完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向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市政府其他部门和各区县征求意见,年底完成定稿工作。

二、统筹规划,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

1、积极推进“幼儿园建设工程”。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本市幼儿园达标率,下半年加大“园园通”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信息化程度。

继续推进婴幼儿早期教育。认真做好国家哲学社会“*”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总结及应用推广工作,推进本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指导工作。制订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装备标准。

2、全面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年内全面完成本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认真做好193所重点建设初中的经验总结工作,汇编成果展示集;召开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总结表彰会,对出色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区县、学校和优秀校长进行表彰奖励;完成对区县“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督导验收和回访工作,促进初中教育持续发展。

3、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部署,认真开展素质教育调研工作,及时完成调研报告并报送教育部。总结素质教育实验校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的成功经验,加强素质教育实验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项目实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小学和初中的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4、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上海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意见,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管理。完成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的评估工作。制定并颁发《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组织编写各科指导纲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课改试点的研究。

5、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实验,促进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形成依法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制订《上海市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区县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工作。

6、认真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完成本市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工作。总结内地班举办20周年的经验,举办成果展示活动,编制成果画册与论文集。评选和表彰本市普教系统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开展对新疆200名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对云南的支教工作。

7、全面推进中小学二期课改。完成*年秋季中小学试验教材、推广用的试验教材和二期课改成套教材的审查工作,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二、六年级教学装备标准的编制工作,做好小学二年级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施行新课程新教材的工作。

8、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完成对本市144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梳理和重新登记工作,完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制订《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审批的若干意见》,规范对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制定《上海市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及有关配套政策和实施原则,深化本市公立转制学校改革。

9、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管理通”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上海教育资源库二期建设项目。举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和现场交流会。

三、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10、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方案的实施。继续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校园建设。推进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上海水产大学临港新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做好上海理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松江大学园区资源共享区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实施。

11、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实施。建设上海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部级和市级示范中心。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文要求等有关标准。对单考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

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召开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奖颁奖大会。全面总结上海“*”期间教育科研工作的成绩,促进教育科研成果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

12、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召开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动员大会。启动非教委部门预算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推进计划。

1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帮困工作。开展*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和政策调研。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创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校帮困助学工作。

14、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召开上海高校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工作会议。

四、以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契机,努力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上新台阶

15、筹备、召开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海在“*”期间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筹备并召开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期间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16、加快实施上海市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根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实验室达标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计划(*——*)》的要求,完成首批34个开放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加快项目建设,争取下半年有5个左右的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制定开放实训中心使用规则。

17、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继续实施今年被列入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郊区劳动力三年行动计划”。在上半年完成3万人培训任务的基础上,下半年按计划完成2万人的培训任务。完成对所有培训项目的检查和验收。年底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18、筹备、召开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根据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省市教育委员会(厅)关于加强长三角地区职成教育合作协议的要求,下半年在上海举行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

19、建立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工作评价机制。上半年已建成以远程教育集团为市级远教中心、19个区县级学习点的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平台,下半年完成区县级学习点延伸到100个街道、镇级学习点的平台建设工作,年底前力争通过市民学习平台,传输远程继续教育课程,为市民提供终身教育学习信息。根据教育部《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评估办法》,组织专家对街道、乡镇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进行评估试点,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20、启动“上海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行动计划”。筹建德育名师工作室和学生学农基地。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举办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21、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好、教育部规定的4门必修课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启动6门配套选修课的建设。落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年发展规划(*-*)》规定的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推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的建设工作。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培训中心,实行辅导员准入制。评选上海市优秀辅导员。继续举办辅导员论坛。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建设五个高校心理健康示范中心和五个达标中心。加强心理专职教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课程研究。

22、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开展中小学首届安全文明校园评选活动。全面启动中小学伤害事故信息管理系统。推进高校科技创安工作。根据《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结合本市高校实际,制订《关于加强本市高校科技创安工作的意见》和《上海高等院校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试行)。

23、抓好工读教育。举办本市第三届工读教育论坛。做好工读教育向高中阶段、向社区、向问题学生家庭的延伸工作。

六、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4、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项目组工作方案、国内培训计划、40个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审核工作,确定和落实培养机构的运用教师教育网,实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开展上海特级教师评选工作。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中心城区与郊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的实施工作,组织选派优秀教师和校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和管理并加大选派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到市区轮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力度。

加快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研究试行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到本市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培训、提高的办法,提高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

七、加强教育立法和监察,坚持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教

25、做好教育立法调研工作。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市人大有关部门做好《上海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的修改、审议工作;做好《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规定(暂名)》(草案)的调研、起草、论证和审议工作。继续做好《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的立法调研、起草与修改工作。

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年内召开上海市教育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工作会议。

26、规范教育收费和加强招生监察。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开展帮困助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校教育收费工作管理,组织开展教育收费情况的检查、督查和调查。加强对区县和高校招生录取监察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27、做好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实施*年“十大行动计划”等各项专项经费的使用计划,组织实施*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逐步推行教育投入与使用绩效评价试点。

八、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和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28、筹备组织和参加大型活动。组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展“上汽教育杯”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举办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举办第一届松江大学园区运动会。

上海高中学校篇6

关键词:高校;中青年教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海南高校中青年教师素质测评体系设计与研究,编号:QJY125039。

海南省目前有17所高校,2012年全国排名第27/31位,其中本科院校6所,全国排名与宁夏并列28/31位。海南省2012年GDp为2855亿元全国排名28/31位。从下面2012年全国各地GDp与高校数量排名关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区高校的数量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地区高校数量的多少也是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用函数关系表示地区经济发展与地区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假设Y表示GDp排名,X表示高校数量排名,从下图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Y=F(Xu)。再假设Ye表示地方教育水平,根据上述内容可知,Xu=F(Ye)。教育水平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即Y=F(Ye)。经推导,我们得到Y=F(Xu)=F{(Ye)}的函数关系存在并成立。

从上述函数关系中我们知道,全国各地普通高校数量排名与各地国民生产总值排名相关度极高,其内在原因在于高校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打造第一生产力做出了巨大贡献。高校能否合理科学的发挥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高校的数量,更深层次取决于高校的质量,也就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这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核心动力源,而普通高校的可持续竞争力又来源于中青年教师人力资源水平。因此,对于海南来讲,提升海南高校中青年教师整体人力资源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有合理的中青年教师素质考核体系使每一个高校中青年教师都能明确现代高校教师职责,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并在合理的激励下快速成长,这无疑将是海南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内核式动力源。然而,目前海南17所高校中至今还没有高校是真正采用科学的素质考核体系来引导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导向的方法论上。王宝林、许文婷(2013)主要阐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师素质评价中的设计与应用。陈华(2010)重点强调了“教师工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师的工作,并由此激励教师”。白晨光、刘云龙(2007)主要强调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并对相应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高校教师素质评价的研究比较早,如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教学行为特点和教学效能方面的研究比较多。allenphillips等人(1985)运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对教师自然科学教学行为与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16个人格因素中有恒性、世故性、怀疑性、幻想性、真实性、自信性、变革性等人格特征与师生行为存在显著相关。Stuarta.Karabenick和RajeevSharma(1994)运用内隐方法,以大学生的视角观察教师支持学生提问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支持行为对学生的动机倾向和学习者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具有显著和持久的影响。ashton(1985)和norfolk(1990)强调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3、国内外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没有通过独立分析高校特点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素质评价体系。因此,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高校教师的成长。国外研究从高校学生需求出发,具有一定的高校特色,但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导致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有很大差异;且从学生需求开始挖掘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深度不够。本文将突破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不足,针对海南高校特色,从海南经济发展的实际社会需求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与研究海南高校中青年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真正实现满足海南本土社会人才需求与社会科技进步需求的要求,培养出符合海南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进而解决当前海南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问题。

二、传统海南高校中青年教师素质考核体系设计要求

通过对海南省部分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发现传统考核体系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求。

1、学历、学位要求

海南部分高校对中青年教师学历、学位考核要求比较(详见图2)

图2表明海南多数高校教师对学历考核要求不高,博士学历考核占比较小,导致学术科研水平较低,地区科技贡献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有地方基础条件对博士吸引力不足,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与经济水平达不到引进博士的要求。

2、资历要求

海南部分高校对中青年教师资历考核要求比较(详见图3)

图3中表明海南高校对中青年教师双师型考核整体要求偏少,对行业经验考核要求不高,一本院校重点考核学术经历。

3、教学能力要求

海南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对比(详见图4)

图4中标明海南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考核基本上集中在课时量上,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考量很少。

4、科研能力要求

海南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要求对比(详见图5)

图5中说明海南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考核差异较大。一本院校对课题经费考核较高,意味着引导中青年教师科研服务社会的的理念较强。民办高校主要集中在课题数量和论文数量上,偏重于中青年职称提升。

5、师德要求

据调查了解,目前海南高校关于对中青年教师师德的考核,大多停留在主观考核的阶段。由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原因,在工作中人情往往要超越制度。在无法量化考核的时候,关于师德的考核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尤其在普通高校当中,计划经济的余温仍然存在。因此,唯利是图、中饱私囊等现象仍然存在,大部分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在民办高校中,关于师德的考核基本上取决于院校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由于资金压力大,往往会忽视对师德方面工作的重视,再加上师德量化考量比较复杂,以致师德考核也就流于形式的居多。

三、海南高校中青年教师素质考核指标及权重设计建议

根据上述对海南部分高校中青年考核内容分析,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民办院校,在中青年教师考核体系设计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科研成果的形式以及职称评定,忽视了职业特质、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对高校中青年教师在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高校的基本职能有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从这四个基本职能出发,海南高校应该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特质、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复合型知识能力、创新实践意识以及自我终身学习能力的中青年教师。

海南高校办学各自特点差异较大,对中青年教师素质考核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异。根据以上分析,针对海南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中青年教师考核要素指标权重进行设计建议。海南大学与海南师范大学办学特色注重在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其中更多的对本地区社会贡献主要体现在科研创新领域;海口经济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特色更加注重综合性人才培养;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学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办学特色注重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海南科技学院属于民办专科类学校,办学方式与其他专科有所不同,侧重点在于学历教育。所以,基于各高校的特点不同,其考核要素权重就有所区别(详见表1)。

四、结束语

考核指标及权重设计是将工作内容中重要的影响因子提取出来,引导员工在这些方面重视并不断提高,是一种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手段,也是组织战略意图的一种体现形式。上述海南高校中青年素质考核指标体系及权重是经过研究论证并推荐给海南各高校在管理中青年教师过程中建议使用的一套指标体系。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微调、权重的设定以及标准的明确。尤其是标准明确问题,要根据各高校目前中青年教师的实际状况以及各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使这套指标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继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吴树雄、殷姿、邱学青:做好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4).

[3]沈俊媛:浅析高校中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J].高等教育,2012(4).

[4]许安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5]海南大学:2015人才招聘计划[Z].2015.5

[6]海南师范大学:人事管理制度[Z]2012.8

[7]三亚学院:人事管理办法[Z].2014.6

[8]海口经济学院:人事管理制度[Z].2015.4

[9]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管理规定[Z].2014.5

[10]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人事管理办法[Z].2012.4

上海高中学校篇7

航海高职院校是专门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航运人才为主的院校,如何培养学生既具有过硬的航海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适应社会与航运企业岗位的要求,进入企业能立足、生存、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航海教育必须引进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不断扩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以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作为切入点,对两者的对接与融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

航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航运企业文化;融合

航海高职院校3年教育是培养海员精准就业定位的预备期教育,这就要求高职航海教育要贴近航运企业,培养出来的航海类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航运企业的管理要求,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这与航运企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要求是完全符合的。而事实上,刚毕业的航海类高职生从学校进入远洋轮船上工作,全新的工作模式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无法“下得去”迅速胜任本职工作;进入远洋公司工作以后,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用得上”;在工作过程中,航运企业对待员工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他们无法适应,导致企业无法“留得住”他们,最终被企业淘汰。进而航海类毕业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非常困难[1]。所以,航海高职院校要加强与航运企业的校企合作,让企业文化一定程度的渗透在校园文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软实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让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1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区别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航海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学习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工作理念、处事原则的文化现象,它是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航运企业文化则是在航运业环境影响下,经过航运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企业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和创新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管理风格的总和,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价值观强烈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决定企业的发展路径。航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很明显,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它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注重过程,通过“培养什么样的航运优秀人才、怎样培养航运人才”这样的主题来帮助青年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而航运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它强调责任感,侧重于结果,通过“要取得什么样的效益,怎样取得目标经济效益”这样的主题来要求企业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然而,航海高职院校的一些毕业生初到就业岗位不久,对航运企业的管理环境不适应而无所适从,进而被企业所淘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匮乏以及就职岗位职业技能掌握不够等“硬件”不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毕业生进入航运企业后,面对一个陌生的企业环境,自身的正确定位,与他人沟通交流方式等“软件”欠缺。因此,只有加强两种文化的深层次的融合,才能让毕业生快速适应并融入企业,缩短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2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能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这种差异性可以使两种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这两种文化都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他们都是面对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相同的主体使得两种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两种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都要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3]。航海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航海技术专业知识、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能力与航运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相吻合,学生在校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与员工对企业的情感相接近,毕业生的择业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相融,这使两种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3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航海高职院校是一所专门培养面向航运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这就要求毕业生面向企业时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因此,把现代优秀的航运企业文化理念吸收到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中来,对于学校、学生、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好处[4]。首先,可以创建出具有航海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航海企业文化元素在校园内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感化,学生在校园就可以逐步培养“企业人”所具备的素质,提升社会对航海类院校的认可度,提高航海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招生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职校园引进航运企业的文化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更好的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第三,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感受航运企业的工作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模式,接受优秀航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认同航运企业文化,有利于毕业生早日适应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缩短岗位适应期。

4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4.1注入元素,营造航海校园的职业人文氛围

航海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的打造过程中,从楼宇、主干道、雕塑等建筑到整个校园,都有意识地渗透航运企业文化元素,将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主要楼宇的外观建成船舶的模样,给人一种独特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展现海事、航海特征,让整个校园犹如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轮,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营造浓厚的航海文化气息。学校除了可以用院系名称、沁园、澄园等给教学楼、宿舍楼命名,还可以用优秀远洋船长、轮机长、知名航运企业的名字来命名广场、道路、实训基地等。校园主干道两侧竖立全国知名航海学家的雕塑,田径场上、宿舍楼前悬挂世界各国的国旗以及绘有世界各国著名港口、城市的世界地图。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就能感受到航运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校内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在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展示优秀校友的宣传图片、优秀航运企业的管理理念,定期介绍一些知名的航运企业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进而加强自身的学习动力,增进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4.2加强实训,创建仿真的航海职业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拉近学校和企业距离的最有效途径,航海高职教育应符合航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相关要求,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和基地的建设,建设符合生产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其结构和功能上是“仿真”的船上工作环境,比如航海、轮机模拟器、海上实训中心等。将这些实习实训基地按照航运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布置,学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模拟轮机员、水手、电子电气员等职业角色,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渐对航运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职业奋斗目标。

4.3强化学生半军事化管理,建立校企兼容的航海校园制度文化

航运企业行业特色鲜明,海员生活孤寂孤苦,它不仅要求员工要有崇高的航海职业道德、严格的劳动纪律、精湛的职业技术、规范的操作和管理,还需要员工具备团队意识、集体观念以及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目前,众多航海高职院校在校实施准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对学生的一日生活秩序从出操、课前集队、课堂秩序、宿舍卫生、晚点名到制服穿戴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中。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入学军训、每周的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而且可以增强他们服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4.4开展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航海文化魅力

航海院校开展具有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学生对航运事业的认同。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开展“润物无声”的航海职业素养养成教育;邀请知名的航海企业家、船长、轮机长来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用他们的真实事迹、切身感受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优秀校友回校将自己在船上工作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帮助在校航海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激励他们朝着目标奋发图强;为学生开设航运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航海人文等课程,开展船员职业素质训练。校企双方共同举办航海文化技能节、水上操艇比赛、铁人三项赛、航海知识沙龙等主题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合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中,提高航海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对航运企业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申高峰.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24-125.

[2]马云芹,滕雪松.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J].航海教育研究,2013(1):100-102.

[3]赵仓龙,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6-7.

上海高中学校篇8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9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9〕21号)文件精神,现将2019年上海市民办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公布如下: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最低投档控分线

1

徐汇

10397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450

2

徐汇

10613

上海市民办西南高级中学

450

3

徐汇

10616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450

4

长宁

10619

上海市民办新虹桥中学

450

5

静安

10324

上海田家炳中学

501

6

静安

10607

上海市民办新和中学

485

7

静安

10642

上海市民办风范中学

461

8

静安

10643

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

450

9

普陀

1062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

521

10

普陀

10639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

518

11

普陀

10640

上海托马斯实验学校

530

12

虹口

10657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

520

13

杨浦

10665

上海市民办上实剑桥外国语中学

450

14

杨浦

10666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567

15

闵行

10398

上海市文来中学

450

16

闵行

10677

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

450

17

闵行

10678

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

450

18

闵行

10679

上海教科实验中学

450

19

闵行

10699

上海闵行区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450

20

宝山

10627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

478

21

宝山

10683

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493

22

宝山

10684

上海民办行中中学

450

23

嘉定

10686

上海市民办远东学校

459

24

浦东

10693

上海市民办民远高级中学

445

25

浦东

10695

上海市民办育辛高级中学

453

26

浦东

10697

上海市民办金苹果学校

450

27

浦东

10702

上海市民办丰华高级中学

450

28

浦东

10718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附中

445

29

浦东

10719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

450.5

30

浦东

10721

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

460

31

金山

10709

上海市民办交大南洋中学

440

32

金山

10710

上海金山区世界外国语学校

530

33

金山

10731

上海市民办永昌中学

530

34

松江

10715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

450

35

青浦

10730

上海宋庆龄学校

545

36

奉贤

10723

上海帕丁顿双语学校

450

37

崇明

10728

上海高中学校篇9

【关键词】海南高校;社交网络化;调查分析;网络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51-02

1、社交网络化的相关(周边)概念解析

1.1论文研究物范畴及来源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的翻译,广义的社交网站是指基于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一般都为用户提供自我表现、人际沟通等功能。如交友网站、视频分享、博客、播客、微博客等。

1.2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

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以多媒体、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

1.3校园社交网络化的概念(作者观点)

校园社交网络化就是指基于校园网络环境的利用基础网络、计算机硬/软件和电子通讯手段构建,建设—个综合性、互动性的网站,满足校园内单位或个人与其他校园内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学习、生活、工作、信息传播与资源共享等各方面互动需要的一种高可用性、高互动性和真实性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2、中国互联网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2.12011年中国互联网宏观状况和海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1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度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较2010年底增长5580万,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34.3%提升到38.3%。”这结果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

2.2中国社交网站用户年龄分布

社交网站用户主体是年龄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20-29岁的用户占比最高,达37.4%;其次是年龄在2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31.6%。与网民总体相比,社交网站用户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年轻群体所占比例非常高。

2.3中国社交网站用户分享内容比例

在有过分享行为的社交网站用户中,博客和日志文章是用户问分享最多的信息种类,占比52%;其次是图片、音乐、视频、游戏等娱乐应用在用户问的分享较多。

3、高校校园社交网络化的研究分析

3.1高校校园社交网络化的研究背景

已经基本进入web2.o时代可以称为又一次的互联网黄金时代,微博、博客等社交类网络应用快速成长,互联网的交互性愈加明显。与webl.0相比,web2.o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从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到学习办公、交友聊天,乃至商品买卖。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用户分享;2.信息聚合;3.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4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

3.2海南高校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83.3%的学生有自己的电脑,88.6%的学生经常在宿舍上网,53.7%的学生购买电脑出于学习工作所需;49%的学生认为上网能够增强综合素质,26.1%的人认为可以促进学习,只有10.9%的人认为耽误学习;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网络上有很多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只有6.2%的学生认为很少或没有。

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电脑在大学校园中已经较为普及,这就是对于开展高校社交网络化强大的基础。

3.3海南部分高校的社交网站发展状况

海南大学:截止2012年6月25日,海南大学学生校园论坛主要有4个:起点论坛、东坡湖畔(海大后院)、360校园通和百度海南大学吧。

海南师范大学:截止2012年6月25日,海南师范大学学生校园论坛主要有3个:海南师范大学老榕树论坛、海师后院和百度海南师范大学吧。

从以上的数据显示,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官方组织、机构乃至社团协会的使用率均低,被关注的频率也低,未能充分利用其功能。

3.4海南高校社交网络发展面临的机遇

3.4.1面临的机遇

目前在三亚建设惠普云计算与3D动漫服务研究院已经有所发展,“智慧海南·人才20000”培训项目配套的海南省服务外包人才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已基本建成,但在高校的现有资源中,目前发展快速的仅有有海南师范大学ipv6建设和海南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总的来说,基础再不断地完善,后期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根据目前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对海南高校教育发展的支持,海南省教育厅逐年完善海南教育网建设,增加了海南教育网接点,使海南教育网的接入节点发展到300个左右,实现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和学校的四级链接,提高信息效率,促进信息公开共享。

综合以上,海南高校开展校园社交网络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5发展存在的问题

(1)平台建设的主力军多为在校大学生。

(2)基于未完善的网络,容易导致网路不畅、带宽不足、访问性能差及网络安全性能差等,导致后期无法拓展。

(3)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缺少规划,也存在市场空间的制约;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

3.6海南高校校园社交网络化问题的发展思路

(1)做好教育校园网全覆盖,保障畅通;

(2)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教育电子政务;

(3)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持保障。

(4)大力宣传,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4.海南高校社交网络化和谐发展

4.1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数字化信息传递、交流、共享,使人类能够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中创造新价值,形成一种新型互动关系,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使人们之间宽容、沟通、协调而维护人类的这种对和谐社会渴望的状态。

4.2网络社交化的和谐海南高校理论研究

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信息传播对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具有推动力,因此,构建网络社交化的和谐海南高校有很大的意义。

4.3海南高校问如何利用社交平台实现和谐共处

(1)建设一体化的门户类网站。

建设专门的网站,并有效利用搜索引擎和网络推广。海南高校的校园社交化发展可以参考中山大学5D空间来实现。作为综合性门户网站,集校园资讯空间、大学生互动空间及个人展示空间等为一体。

(2)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轻易窃取。

(3)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比如微博的运用。

(4)整合校园网的资源和信息,增加各专业辅导和教学资源,提供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即授课视频,提供国内外一流大学网站和知名专家学者博客的链接等等。

4.4推动网络社交化的和谐海南高校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建设作用的认识。

(2)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构建校园社区的形象。

(3)建立与和谐建设相符的网络社会规则。

(4)正确引导舆论,建设和谐的舆论环境。

上海高中学校篇10

6月22日是珠海中考最后一天,珠海17612名初三考生奔赴考场,完成使命。今年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4日-26日,学校打印志愿表、考生确认时间为6月27-28日。其中,珠海市第一中学(校本部)等5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中不超过70%的名额作为指标生招生计划。珠海市第三中学、和风中学招生计划中不超过40%的名额作为指标生招生计划。7月2日放榜记者获悉,2017年7月2日公布中考成绩,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密码,登录珠海教育信息网招生考试专栏中考管理系统查询考试成绩,也可到原毕业学校查询考试成绩。对成绩有疑问的考生,可于7月3日-4日自行在中考管理系统上申请成绩复查。今年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4-26日,学校打印志愿表、考生确认时间为6月27-28日。全市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登录珠海教育信息网招生考试专栏(http://zheec.zhjy.net,下同)中考管理系统填报志愿。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严格的校对制度,务必在考生志愿填报结束后,打印志愿确认表供考生及其家长检查、签名,并存档志愿确认表半年。多批次招生市教育部门介绍,今年全市17所普通高中共计划招生10278名,志愿批次为3个批次。参加体艺与科技创新特长术科考试且成绩达到招生学校合格线的考生可填报2个提前批志愿;其他考生可填报6个普通高中志愿和6个中职技工学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提前批中,参加体艺与科技创新特长术科考试且成绩达到招生学校合格线的考生可以填报相应招生学校的特长生志愿。考生最多可填报两个特长生志愿。对具有指标生资格的考生,系统在其所填报的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统招志愿后,自动派生出相应的指标生志愿。具备斗门区户籍、学籍的考生和具备斗门区学籍且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填报斗门一中志愿后,系统自动派生斗门一中面向斗门区招生的志愿。具备金湾区户籍、学籍的考生和具备金湾区学籍且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填报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志愿后,系统自动派生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面向金湾区招生的志愿。具备高栏港区户籍、学籍的考生和具备高栏港区学籍且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填报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志愿后,系统自动派生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面向高栏港区招生的志愿。第4至第6志愿则限填报招生范围与考生户籍、学籍相对应的普通高中学校。违规录取将追责记者了解到,今年斗门一中、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招生计划的80%面向全市招生,20%面向本区招生———斗门一中面向斗门区、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面向高栏港区、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面向金湾区;田家炳中学招生计划50%面向全市招生,50%面向斗门、金湾和高栏港区招生;珠海市第三中学、珠海市第四中学面向横琴、香洲和高新区招生;和风中学面向斗门区招生;红旗中学面向金湾和高栏港区招生。指标生方面,珠海市第一中学(校本部)、珠海市第二中学、珠海市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斗门一中等5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不含民族班招生计划)中不超过70%的名额作为指标生招生计划。珠海市第三中学、和风中学招生计划中不超过40%的名额作为指标生招生计划。指标生,是指高中学校给予各初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即在各初中学校内要完成一定数量学生的招生(任务),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化,使各初级中学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市教育局强调,有关部门、学校及个人要严格执行招生管理工作的规定,保证中考中招工作的公平、公正。凡违规录取的,一律无效,相应后果由学校校长(或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