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历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4:13

广告设计历史篇1

关键词: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相关研究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实践发展迅猛,开设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000所,但当前广告设计实践发展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广告设计教育问题丛生。目前我国虽然拥有10万多家广告公司,但是广告产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至今没有一家本土广告公司可以进入世界级跨国大型广告公司的行列;虽然1000多所高校设置了广告设计相关专业,但是尚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引领世界广告设计教育的学术潮流……这些广告现实问题都可以从广告设计教育中找到回应。新一轮产业竞争环境下,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何去何从?其中,重要的经验,来自对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历程的总结。

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零碎的研究而鲜有发现专门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下。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概括,达到完善广告设计教育史理论体系和促进广告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比如二战后以汉斯·m·温格勒的《包豪斯》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性著作和专题性论文,从理论上对先进教育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奠定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广告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1959年由美国“卡内基”(Carnegie)和“福特”(Ford)基金会分别资助而独立发表的两项关于大学广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掀起一场广告教育研究的学术高潮。1967年日本成立“日经广告研究所”,相继出版《日经广告研究所报》和《广告报告》期刊,对日本业界广告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于1990年表《广告教育白皮书》和新世纪初叶发表《2001年广告教育峰会报告》等,对当代美国广告教育的状况与社会效应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评析和深度展望;美国著名学者Billyi.Ross于2006年出版的《广告教育:昨天、今天与明天》,则对百年来的美国广告教育做了开创性的梳理、总结与前瞻;英国的“英国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国家教育网站则专设了广告教育研究栏目,对英国近百年来的广告教育展开了多向考察与深入探究……(参见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部分)概言之,西方学界或业界的这些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其本国范围内的广告设计教育,而从国际视野角度来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进行探讨的成果,仅见有零星论文,如日本株式会社电通企业计划局副局长坂本直规的《关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中国广告》,2004.9),点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等,但专门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专题成果还鲜有发现。

“广告设计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在中国的萌发,是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科分工制度中的“专门史”的建构,以发达国家的广告设计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热潮的打破,发展中国家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环境和广告设计教育实践大发展的形势下,有关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学术论文日渐积累而逐步萌蘖、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广告研究与教育”的专题叙述。中国第一本广告史著作——1948年如来生撰写的《中国广告事业史》包含了初步的广告教育和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他的著作将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纳入广告事业的系统的结构之中,其中有陆梅僧、林振彬等广告人的个案研究资料,由此开启了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研究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先河。这一研究范式一以贯之,迄今为止较为著名的成果有: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虽然这本著名的广告史著作影响广泛,但陈培爱本身的文学研究学术背景影响到其在广告史研究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的渗透);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的《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概括起来,这些著作均把广告业分为“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制”、“广告主”、“广告管理”、“广告研究与教育”等几个不同的专题,并在整个广告产业环境中对广告研究与教育进行描述、分析。虽然叙述极为简略,在很多方面缺乏史料的支持,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的常识性论述而缺少一手的实务文献和文本文献,教材的体例也决定了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方法本身不可能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但是,前辈们把广告设计教育置于宏观的“广告生态”大环境之中,从广告产业的整体环节的立场去考察广告设计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广告设计研究者对本土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之路。在这些著作中,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著名文艺美学家余虹教授的著作《中国当代广告史》侧重于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数十位广告人,在广告设计学术史上自创以分期为纲、每期内以“专题”为线索的写作体例,详述并评论了中国广告史上1979—1996年间的众多大事件、主要学术论争和广告营销现象。该著作对于一手文献的把握、基本历史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判断,是广告设计教育史分期的重要参考。

陈刚主编、姜弘担任顾问的《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分期方面从广告自身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通路)竞争、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入手,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这部广告史注重采取大量图像—文本的一手资料,并且采用了深度访谈、口述历史等人文—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这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的研究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某种“范式”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设计史、设计教育史中广告设计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在设计学领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仅有零散的论文和片段式的理论成果。虽然当今中国广告设计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等等,但关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本身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属空白。

截至2012年5月12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77篇。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2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而且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广告的创作手法层面。从宏观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涉及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性著作、论文,仅有袁熙旸所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以及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田君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但这两篇论文的视角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有关于广告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翔实史实、资料,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论述,对广告设计教育本身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律性专门研究。

2004—2009年邬烈炎主编的《设计教育研究》(1—7)是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汇集,该丛书有专门的设计教育史研究栏目,还有专门一册设计教育史研究专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

由于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一批硕士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获得的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庞蕾的《构成设计研究》,作者对广告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的构成课程的历史、发展和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考查,并就构成教学改革与设计基础教学整体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设想与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路径与方式,是广告设计教育中构成课程的集中理论成果。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李晓慧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借助广告学的理论支持,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广告公司相关人员的调查,归纳出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此外,还有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学位论文,如易菲等就中国设计教育史上的某一组织进行研究的专题,虽然这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毕竟缺乏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性系统性叙述、解读、分析。

另外还有国外的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为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的《德国广告教育札记》(《现代广告》,2005,(9))介绍了德国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综合大学的广告设计,实用性专科学校的广告设计,职业性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以及各自特点。还有相关研究见于晚清、民国时期广告文化史、广告设计史中关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一些名家、个案,如张燕风所著《老月份牌广告画》(《汉声》杂志社,1994年版)对“月份牌广告画”及相关广告画家,广告画技法的探索,以及广告画人才培养的追溯。又如赵琛的《中国近代广告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对当时著名的广告画家徐永青冠以“近代广告教育家”的称谓并提供了相关史料论述。

3.专门的广告教育研究中的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近三十年来,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逐步展开,如张树庭所著《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我国高等广告教育规律进行了探索,对广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初步论述,并组织了《2003年广告教育调查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报告(高校卷)(毕业生卷)(在校生卷)(广告公司卷)》,具有珍贵的实证资料价值;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主要研究当今世界上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美、英、日等国广告教育发展之历史脉络与现实状态、广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与价值指向、广告教育实务的多元模式与个性特点、广告教育衍生的社会组织与学术活动、广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向与前瞻思考、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这些专著总结了前人对于广告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分析了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但其对广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广告教育方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告、公司的广告培训探讨较少,而对于广告设计教育的论述更是放在广告教育的一个从属地位,仍然是从广告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来论述广告设计教育。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如韩志强的《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提出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吴琪的论文《广告职业的专业性初探——以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广告职业为例》(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广告职业化”对广告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等情况作了梳理,等等,但缺乏对广告设计教育史本身的理论思考。

4.广告设计综合研究工具书与资料汇编中的广告设计教育相关实证资料。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的《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等。该年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1995年起每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梁梅编著的《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各种《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等,往往作品图片丰富并配有简要介绍,具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朱铭、奚传绩编著的《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从设计学的角度考查了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若干大事件。现代广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广告业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版)收集了1979—1998年间“全国广告业各项经营统计数据”和“中国广告20年札记”相关资料,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范鲁彬著《中国广告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及其相关论文。这些成果都或多或少包含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但其资料性胜于学术性及思想性,只能提供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背景素材。

5.历史学、教育史学科领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史的研究。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相对发展完善,理论成果比较丰硕。其宏观的教育史研究成果,包括大的中国教育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等,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1840—20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如:何东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导语和结束语(《高校理论战线》,2007,(9),(12)),其教育史学术视野和分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分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教育学、历史学学科领域出现的新的视点、理论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有着新的启发、借鉴意义。在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本身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成果十分必要。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发展方向2009年博士论文贺晓舟的《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从教育学的背景考查了近代中国艺术教育,但由于专业不同,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课题来说有“隔”的感觉。

综上所述,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归纳,其成果散见于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方面。可以认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薄弱是阻碍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教育历程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广告设计教育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可以清楚地认识影响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当代广告设计教育的理论积淀,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广告设计历史篇2

摘要:设计史涉及的内容太多,要关注的视野太大,而设计史本身的历史很短暂,在中国,这门学科的历史更短,且现代设计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本文以平面设计中的广告系列为载体,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史近百余年的发展,探讨了当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及审美价值取向,那种无论是研究者和设计师们都要“重新描述”中国设计史的愿望,是否包含了中国设计界要回望、反思历史,寻找“中国设计”的新的潜流,并结合当今平面设计发展趋势对我国平面设计师予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平面设计史;发展演变

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史的起源基本与我国时代史书上的记载一致,大体时间范围在鸦片战争后1840―1950年解放初期这近百年。之所以定义为近现代平面设计史,是由于该历史是介于古代设计史与当代设计史之间的一部具有跨时代转折意义的设计史,在取材应用上,基本与广告效益一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具有时代特征。应当承认广告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辅助作用,其更能显示政治文化历史的衍变历程。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近现代中国平面设计呈现出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也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得到较为完美的体现。

一、传统艺术是近现代平面设计的先驱者

在人们心目中,中国的平面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起源于广东沿海一带。但这次展览却将现代平面设计的源头往前推了大半个世纪民国的月份牌、招贴画就已经属于现代平面设计的范畴了。中国的平面设计便始终坚持民族艺术为传统载体,原始的设计源于绘画,我国的传统绘画多为水墨、蜡染、岩壁雕刻(壁画)后发展为具有一定广告效益的海报招贴设计。大多数技法以水墨画为主,使原始的具有一定审美意义的水墨画带有一定商业性的意义。这种带有商业味的原始招贴,多用于书籍、戏剧、告示等。设计师亦不像国外大师那种以创意为主、展示个人风格走向的创作手法,而是多半源于他们的绘画事业,近代初期,设计师并不是单独以一种职业与其他并存的,而是单纯的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将绘画表现显示出一点点商业性。因此近现代平面设计是没有设计师的,如果确切的将他们定义应为传统商业性画师。因此具有传统的绘画风格,是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初期的特色。

二、西方文化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冲击和西方平面设计潮流的影响

其实,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应该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在西方,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为了促进产品销售,设计应运而生。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工业化的进程比西方落后几十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中国的户外小广告、月份牌等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进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商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它们正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源头。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带着西方文化的韵味逐步地削弱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西方列强控制下的各大租界、通商口岸,带有我国传统色彩的海报招贴已没有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一种油印、大规模印刷、彩色、更商业化的描绘、宣传西方文化。中国设计师的设计技法由于缺少技术含量、审美单一等特点,逐步转为对日用品进行包装设计。由于社会形态一半带有本国不完全的属性,另一半带有强烈的西方色彩,因此所表现出的设计风格在构思上亦会借鉴西方广告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以线为主,颜色为辅,讲究笔力和变化,讲究章法布局,更由于工具纸墨的关系及书法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为历代所用,变革不多。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要,洋海报的进入,在为古老的中国广告带来一缕新风的同时也给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们并没有盲目地崇洋、照搬。几经探索尝试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他们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广泛吸收西画和照相艺术的特点并运用书法、线条、颜色等手法,创造出近现代中国风格多样、瑰丽多姿的广告设计。这些广告设计作品因其内容贴近大众,形式融古朴与新颖于一体,既美观易于张贴又有欣赏和实用价值而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这些海报不仅服务于各种社会及经济活动,同时努力寻求表达设计师文化立场的语言形式,增强了中国平面设计参与全球传播的流动性与沟通效能。

三、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代表一个时代的进步,是在近现代世界平面设计潮流下产生的。

在社会中处于时代先驱者的设计师们,所表现的作品均取材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否,均体现在设计师的表现作品之上。平面设计师赋予作品一定的主题、创意,完全是设计师思维的展示。时代性的进步,必须是以这种传播媒体展现给众人,因此平面设计师的思维创新亦是社会发展的直接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更需广告促进商品流通和竞争,随着印厢平面广告的沿革,离不了设计的变迁。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低下,广告的设计和制作也就不必分工,画家搞广告,往往是业余,只有18世纪中叶的蒸汽机,,19世纪中叶的电报电话、无声电影、电动机等的发明和广为应用,推进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节奏,开创了现代设计运动的新时代。自工业革命后,平面设计已成为商品宣传的唯一媒体。国外的平面设计距今约有300年历史,这期间内,平面设计无非就是沿着商业的形式发展壮大,在商业性的基础上更趋向于审美的发展。而我国的平面设计距今有150余年历史,远抵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设计文化的领衔下,近代平面设计师通过借鉴西方设计发展方向,结合本土传统风格,思维有了巨大转换,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风格又与当今时代步伐一致的新思维。今天,受西方设计史的研究重点影响,已经从主要讨论设计师、设计风格和审美意义,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结构、消费者及用户行为等更为广阔领域的研究,这对我们中国学者是应该有所启示的。

四、结语

如今,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全球化的过程,不仅仅存在于近现代这种社会意识形态,更是与时俱进的,时刻代表社会进步这种先进性。过去的历史中能给今天的设计师许多启示,其中一点便是如何找到中国设计的特点。现在中国设计师纷纷在国际设计展中亮相,在吐气扬眉的同时,其短处也开始显现――这些作品无法看出是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跟日、韩等拥有同样文化资源的国家的作品摆在一起,面目雷同。而在一百年前,中国的书籍设计师却在中西结合方面做出了典范。“比如,当时的人们没有脱离手写时代,所以他们对中国汉字与图案的了解会更好一些,在设计的时候,内在的涵养便会自然流露出来,而不仅仅是堆砌东方符号。”同时,中国的平面设计风格朝向何处,前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中国的平面设计民族化已经毋庸置疑。在新的审美价值观念支配下对中国当代广告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并以此来指导当今及未来中国平面设计的实践。对中国的平面设计史极为丰富的内容和价值的发现,我们还只是开始。

参考文献

[1]何小川1,沈德坤1,何思远2《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史是一部设计师思维转换的历史》,北京出版社,2010年。

[2]杭间《中国设计史问题》,北京出版社,2007年。

[3]袁宣萍、武文婷《设计史及其叙述方式》,北京出版社,2007年。

广告设计历史篇3

关键词:民俗艺术元素;广告设计;应用探索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告在设计时都会以国外的设计风格作为参考,缺乏一定的民族特点,导致传统文化表现的不充分.现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设计现代广告的过程中,也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在内,尽量以民族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为根本,在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特点的现代广告,这样才符合当前广告设计的需求.

1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与广告设计的价值

把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还能把我国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出来.在民俗艺术元素中可以找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语言,另外,根据民俗艺术元素和现代广告设计的关系中,可以探索出民俗艺术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设计应用,从而使设计出来的广告作品更加具有文化底蕴.通常情况下,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在广告设计中所使用的色彩和造型,这不仅仅只体现在设计的描述上,还必须要了解并掌握民俗艺术中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对于当今时代的设计师来说,如果在设计中可以很好的把民俗艺术元素中的审美意境体现出来,并科学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则完全可以达到扩大设计思维空间的目的.另外,把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中,应从感官、认知等方面开始入手,然后再使用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广告作品加以设计.

2与广告设计相关的民俗艺术元素分析

中国的民俗艺术元素在色彩与造型中比较注重主观寓意,并不注重表现形式,它主要依靠色彩与造型的创造,用较为普通的民俗审美元素来创造,这主要是根据感知的客观而进行的创作.这种创作方式与目前广告设计中的商业诉求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具体来说,在中国的民俗艺术元素的创作中和现代商业广告的设计中,在其风格、特点中就很容易找到相同之处.中国民俗艺术元素在色彩与造型中的创造上通常都是采用象征寓意的做法.比如,在中国民俗艺术元素的色彩选择上,红色则代表着喜庆,黄色则代表着富贵;而在造型的创造中,圆形通常代表着和谐、圆满.这些颜色与形状不仅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同时在中国民俗艺术元素中还具有良好的审美价值.而现代广告设计也有它自身的含义,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它与民俗艺术元素是共通的,唯独缺少一些具有民俗艺术元素中的灵感以及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一种造型与色彩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民俗艺术元素的风格,下面我们就从色彩与造型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2.1中国民族文化色彩元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当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色彩,比如红色、蓝色、白色等等.民间的艺人在颜色较为浓烈的色调中,都会选用黑色来间隔,这样可以给视觉带来良好的冲击效果.对于商业广告设计来说,黑色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黑色与白色是最为典型的色彩,白色可以给人带来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在设计商业广告过程中,白色是使用最多的色彩颜色之一.我国历史中使用最早的颜色就是红色,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红色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通常情况下,在民俗活动中如果有喜庆的寓意,则通常选用红色,高中状元、结婚庆典都会用红色的物品来做代表.比较典型的中国新年更是把红色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在广告设计过程中,红色的色调较为鲜明,所以通常可表现为祝贺、愤怒等情感较为鲜明的类型.

2.2中国民族文化造型元素

具有民俗艺术元素的图案内容较为丰富,它涵盖了动物、人物、花草等题材,大多以象征、比喻等手法来表现出各种吉祥的寓意;再运用抽象的想像、夸张等装饰手法,表现出既完整又平稳的装饰美感,这些民俗艺术元素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化符号.比如象征富裕的“年年有余”,象征繁衍子孙后代的“莲花生子”等等.

3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交替,人类历史的逐渐演变,具有人类精神文明的民俗艺术仍然被完整留存.所谓民俗艺术,主要指在民间形成的不能用、只能欣赏的各种文化技艺.民俗艺术在生活中形成,因此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剪纸艺术,它作为一种民间技艺,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一项剪影技术,它所形成的各种符合也是对我国各地区文化生活的一种寓意象征.近几年,我国在广告设计中融入民俗艺术元素,还处在初级模仿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忽略了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审美协调问题.即便在设计中加入民俗艺术元素,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充分保护了民俗艺术元素,这同时也说明数字技术可以给文化领域带来较大影响,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已经初步形成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主体的数字资源.目前,广告设计为了适应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广大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为根本,巧妙的将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现代广告设计中,这也是每一个广告设计师应尽的时代责任.

4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4.1把民俗艺术元素作为消费情感的切入点

民俗艺术对于民间文化来说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一地区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俗文化,因此,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比如民间工艺品、戏曲杂技、舞蹈艺术、剪纸等等,各种民俗艺术中独特的表达形式,都汇聚成了中华民族中具有魅力的文化精华.目前,为了更好的体现出我国民俗文化的设计理念,广告设计师应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的设计手段,以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为根本,注重他们的情感消费需求,根据民俗文化的设计元素,设计出符合广大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文化广告作品,让消费者在广告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我国的历史民俗文化.因此,广告设计师应该把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创新领域中,着重突出我国的民俗文化精神,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给广告作品注入更多的情感表现,此情感表现主要是使用人员在体验广告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

4.2民俗艺术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意境构成

在民俗文化元素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精神.在设计现代广告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才能设计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广告作品,从而形成一种视觉表达语言.在这种视觉语言中,可以体会到广告作品中具有文化特点的民俗意境,最终给人们带来具有风情的审美艺术效果.比如我们在公益广告中常见的皮影表现手法.皮影是中国艺术中较为古老的一种戏曲模式,在民间也可以称为影戏或者羊皮戏,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特征,能够反映西汉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皮影戏在表演过程中,剧场的灯光、具有人物形象特征的剪影以及所表达的戏剧情节,在广告的设计中都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体现其视觉效果,就需要运用光影随机移动的形式,把剪影的图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另外,如果把皮影的光影效果和视觉中的通透效果融合在一起,则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满足感,让他们在体验广告作品时可以有一种思乡的情怀.这种设计意境,是在我国传统美学中所追求的一种灵感体现.广告的设计意境并不仅限于某种特定的模式,而是在作品中可以真正的感受到该作品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比如说水井坊广告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形态,用雄狮作为图腾,在水墨画中渲染出日晷和祥云,这充分体现出了此广告对设计意境的表达方式,从而给该产品带来了较为浓厚的历史情感.把意境和广告设计充分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把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融入到广告设计作品中,这种创作模式不仅能够体现出我国民族的历史内涵,还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刻意境.

5结语

目前,现代广告在设计中不仅传达的是某种文字或者声音等信息,在数字技术引领文化发展的时代,比如在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中,现代广告设计开始逐渐扩展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把民俗艺术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中,并以更加生动的方式面向公众,让消费者在广告作品中可以真正的体会到我国的民俗文化内涵,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为民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剑云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19.

广告设计历史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广告广告创意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其本身内在的一种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广告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探索中国当代广告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广告创意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中国文化的传统图形、国画、诗词歌赋等,这些元素在许多现代广告中都有运用和体现,在宣传的同时更起到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借鉴和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的文化格局,已成为各个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历代的文人墨客与艺人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积淀和发展中早已深入人心、深入社会,更是许多广告设计不得不考虑的创意部分,其与广告设计融合,促进广告在中国获得更多的群众基础。同时,不同的广告设计融入不同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进一步丰富广告的文化内涵,让广告从一种传播手段升华为文化的一大传承媒介或工具。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告将有利于和谐社会健康发展,这种形式的广告将成为主流,引导时尚。

如果说设计是文化,那么产品就是信息的载体,而设计师就是要把功能及设计思想通过产品这个媒介传达给大众。他们将中国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与语言符号和广告设计结合起来,促成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精神的品牌形象,他们的使命与任务就是现代广告设计策划与创意。

2.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此基础上所积淀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非常丰富,有“尊道贵德”“仁爱孝悌”“精忠报国”“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设计表现形式的重要来源,如中央电视台运用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出了中国发展的进程,将自然与现代科技结合,体现出了和谐社会的文化精神,同时也暗示了中国人刚柔并济的人格。

现代广告与这些符合观众心理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相结合,必将产生强大的宣传效力。中国人有着浓厚的爱国情结,任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广告都必然会深深震撼国人的心灵,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正是基于如此考虑,麦当劳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麦当劳助威团”活动就是迎合中国奥运的热情,鼓励和选拔热爱奥运的年轻一代为中国奥运健儿呐喊助威,为奥运精神的传递而加油喝彩。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秉承和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创新的前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未曾间断过,我国基础的主流文化思想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广告设计的价值内涵。

1.中国传统美德对广告创作的影响

人情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温馨和谐”等观念都可以通过人情味来表现。比如,吉列威锋在中国新年这一个团圆的佳节,也是迎来美好事物的时分注入一些情感,喜庆的红色、传统的剪纸、倒挂的“福”字,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真正温暖了消费者的心灵。

2.我国文化差异的影响

我国不同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差异存在于不同的群体之间,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存在着差异性。现代广告创意的目的就是让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群对存在的同一事物都有预料的某种好感。现代广告创意的魅力就在于,诸如费尽脑力地去挑战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一刹那的完美创意有可能会使得不可能成为一种可能。但前提是,我们要准确处理文化差异的所在,要“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3.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发展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这个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其是以各种形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生活与意识文化之中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无可代替的民族文化遗传基因。

三、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可以说广告的创意来源于文化和生活。同时,文化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丰富内涵,其可以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的附加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精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已深入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因此,要提升广告的创作水平,必须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创制出更多满足中国国情需要的广告精品。

1.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中的运用

以传统文字作为现代广告的切入点。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线的组织和运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对线的质感追求和形象突破,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中,往往能够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其中的每一样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某种设计元素,为设计作品内涵增添一份积淀。

2.中国的传统图形对于设计现代标志的影响

我国传统艺术文化是当代广告设计的源泉之一,当代的广告设计是通过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而创造的,其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大众化的一面。可以说,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与广告设计好比是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而言,它们之间可以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

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结合到现代广告的设计中,是能够设计出具有独特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广告创意的关键。我国现代的广告设计不应该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说,只因为有了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精髓,才会有今天夺人心魄的中国现代广告文化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缪玉波.中国文化招贴的价值与影响——“美的历程”设计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广告设计历史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现代平面设计;招贴广告标志设计;中国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41-01

一、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概述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传统装饰艺术的魅力可以说是无穷的,这体现在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多个方面。我国古代的宫廷美术和民间美术、文人画以及宗教画、剪纸和木版年画等,都是凝聚了众多文人才子的心血和汗水,综合展示着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题材之广泛、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皆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和影响。

二、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平面设计在我国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不过,历史上平面广告真正得以使用并发挥作用却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从这一角度来讲,我国真正意义上开始设计平面艺术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随着国际经济化的快速发展,文化也在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尤其经历着商业中的强烈冲击,我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平面设计交流也愈加频繁。现今,我国的平面设计已经步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这表现为我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中。同时,也是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使得中国设计中较多地存在着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痕迹。然而在这之后,则是更多地开展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尽力发挥自身的精髓,这也是现今设计师们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想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改进,会在现代设计中更多地展现出新意。

三、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对招贴广告的影响

在平面艺术中,招贴广告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直接目的是宣传任务、传递精神,通常情况下都直白易懂。所以,许多招贴广告常常使用假定的方式、象征的手法,来将重点进行夸张性的突出和展示,甚至将错乱的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进行搭配,激发观者的联想。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对构思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第一,内容集中,第二,表达夸张,一步到位。而这些要求,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

相比较而言,西方传统装饰艺术思维立足于几何空间模型的基础之上,着手在模拟的生活现象和作家的想象。而中国艺术家则是着重对于艺术的追求,相较之西方艺术中对于逼真的追求,我国艺术大家则表现得不尽相同,但正是这样的一幅幅作品,将中国艺术中的抽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具是之惯有的特色。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作基本上都体现出了这样的一种观念,招贴画中的“似与不似”与之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招贴画也并不是单一的简单模仿,一般来说画作和本身有较大区别,但这也正符合了画作本身想要体现出的重点和思想。

(二)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在北京奥运会中,“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向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这之中完全传递出中华文化的民族底蕴。这一标志的设计可以说是行云流水,动感非凡,其中所包含的意蕴也很是丰富,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世界人民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标志设计中无处不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积淀和魅力,在整个中国的艺术设计之路上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和灵感,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是没有被局限的,同时也沉淀出一种历史的魅力,想要设计出有突破的平面艺术,就需要将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完美地融合到里面去,赋予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特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设计艺术整体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国人,拥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积蕴,占据这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色,更应该在平面设计的艺术中将其更加完美地融合和发展。在学习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之根基,不断开创平面设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广告设计历史篇6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市之一,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是福建省省会中心城市,因此,它的经济发展对于新时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都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历史发展轴八一七路贯穿福州市南北,是其发展的“中轴线”。东街口段为八一七路核心商圈中重要的一段,且毗邻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承载着福州的历史文化,同时又是福州繁荣核心地带,因此显现出集地方民居、文化风貌和繁荣商贸为一体的特色。因此,大量的现代户外广告与传统街区、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结合是否和谐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从目前福州东街口段户外广告设置整体看来,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整体性较差:该地段东侧建筑统一多变的沿街立面、平缓的天际线、相似的商业业态构成了街道一定的稳定性,但户外广告的设置因商家的利益驱使显得较杂乱,在尺度、色彩、质量、形式、层次上随意性较大,且局部地段密度过大,不仅与建筑的比例失调,而且不能很好地体现建筑的性质、风格和结构,喧宾夺主、有碍观瞻,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同时,因地铁1号线施工影响,地段西侧告也随着旧建筑的整治更新荡然无存,仅剩质量比较好的一个商场广告。

(2)特色不鲜明:户外广告随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城市人文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该地段广告因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多为依托建筑底层店面招牌、橱窗、pop广告等的二维静态大logo、代言人,或降价、打折之类的告知性信息,商品信息,内容、形式表现单一,缺乏地域特色,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核心经济区等环境背景不相符。

(3)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福州多风、多雨的气候使得长期暴露在外的广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加之目前正在施工的地铁沿线,更使得沿街面、建筑转角处广告脱落的喷绘喷漆、的铁皮钢架等对行人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户外广告设计探讨

2.1遵循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该地段———东街口段处于城市发展轴八一七路中间段且毗邻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因此该地段户外广告设置除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福州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与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结合《福州市总体规划》、《八一七中轴线规划》、《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来统一设置其位置合理性、大小布局、材质选择等,以达到与建筑及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2.2强化地域特色的凝练该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户外广告设置必须形象解读、烘托城市的品味,凝练地域特色,展现城市风貌,与城市相生共荣、互相促进。因此户外广告应积极挖掘闽商文化、近现代文化有丰富情感的视觉符号、图像、色彩等元素,有机整合广告文化、地域特色、视觉信息,进一步丰富广告设计内容和形式,满足人们多层面、多角度的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2.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基于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的因素,充分考虑人的实际使用功能,强化该地段户外广告与城市公共设施如候车亭、电话、电梯口、邮筒、垃圾桶等的相结合,达到空间资源合理化利用,从细微处反映城市精神面貌,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引导受众价值取向,例如借助唯一可移动的广告形式-公交车体广告,依托其数量多、频次高、覆盖范围广、视觉冲击力强、信息到达率高等特点,多宣传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广告,例如爱护环境、生态之城、有福之州等的宣传,以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增加趣味性互动体验,通过感觉、情感、思维、行动及关系等五种体验,建立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感官上的体验,从而关注目标受众心理需求,建立以体验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广告模式,结合细腻而人性化的广告手法和整合沟通来传达所能提供的利益,更好地强化受众的情感体验。

2.4注重空间节点塑造依据道路性质级别、人流活动频率、景观界面重要程度、人的视觉感受选取东街口路段两个端点、三坊七巷坊巷入口为重要空间塑造节点。其中,两个端点因处于城市主次干道交汇处,同时紧邻城市1号线地铁口,交通量大而且复杂,因此户外广告应严格控制商业广告数量,采用简洁、雅致、清晰。整体性强的大幅广告,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同时增加商圈氛围,展现良好的空间门户形象。坊巷入口节点为内部空间节点,因此广告应与其建筑气质、坊巷文化一致,控制和减少广告数量,提高设计质量,结合传统元素,延续细腻机理,采用素雅和仿古装饰性强的广告,以突显其历史文化特色,同时各节点之间做到有序衔接、渐进过度,既与传统文化相协调,又与现代语汇相结合,既统一协调,又富于变化。

3结语

广告设计历史篇7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中的应用现状,从创意理念、应用条件、应用手段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图形给网络广告界面设计所带来的优势,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形网络广告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多元文化与全球经济齐头并进的时代,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着碰撞和融合,这种现象在设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网络广告界面设计,是近年来中国设计界逐步兴起的设计领域,更新、更现代的设计观念,正在逐步融入到现代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如何将本土化的创意和国际化的表现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中国的网络广告界面做到既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同时又蕴含着深邃的中国文化内涵,是中国所有的网络广告界面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内涵

传统图形是指曾经被广泛使用过或言传至今并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图画形象。我国的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其传统图形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心理,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内在意蕴,显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图形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积淀、延伸和衍变,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体系,体现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特有的民族艺术精神。

传统图形语言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是具有原创特征的艺术,它构成了民间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图形以其淳朴的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深深吸引着当代设计师们。科技的发展使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图形以科技为媒介,传达着意念和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电脑合成技术、电子数码技术、摄影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这使得传统图形语言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和语意,给现代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三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的融入

网络广告界面是以互联网为媒体,和传播信息的商业广告,是网络媒体盈利的重要手段,广告的创意、文化的内涵以及吸引人的程度至关重要。以网络为特定环境的艺术设计,将艺术设计的外延拓展到虚拟的人机界面中。在设计中,除了必须准确、快捷地传播广告客户的信息外,对艺术特质的把握也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除了放置对广告主题起决定作用的文字、图片外,也应对整个界面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广告界面成为传达主题、展示个性的视觉平台,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网络浏览者点击,以此获得最大的商机。中国传统图形历史悠久、意蕴深厚,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是数千年来民族审美的历史积淀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可再造资源。装饰性的纹样、古典绘画、书法文字等一切与视觉相关的元素,都可以为网络广告界面设计所运用,并且能够产生别开生面的视觉效果。

1中国传统图形与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理念上的契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特定的设计语境中,能够保证设计的人文性与创造性兼顾,也会给设计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满足及良性循环发展的机会。国外的设计师也曾经一再强调设计的美学、技术和经济之外的第四维――人性,即设计的人性化,指在保持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要注入情感、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等人性化元素,同样也提出了设计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要。由此可见,无论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外国的设计理念,都把对人的关注作为了第一要务。

网络广告界面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交互性强,广告的准确性投放是在操作网络广告界面中必须注意的方面。消费者浏览网站时,只会选择真正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兴趣之所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广告本身的内容或是广告传递出的信息,而另一方面就是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的吸引人的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网络广告界面的视觉创意有很大关系,越是对民族化的元素进行创意设计,越是具备吸引人的能力。

传统图形语言具有深刻的寓意,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要将其寓意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其寓意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使设计关乎人们的审美感受,不应该受具体形象的约束,从视觉上考虑,突破平庸的束缚,体现特定的艺术美感,满足人们的艺术欣赏要求。同时,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师更应注重传统图形语言的现代语意,重视传统文化,把握传统图形语言的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出现代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与传统图形相结合的中国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优秀作品,为大众服务。

2中国传统图形融入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的条件

在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设计的干预下,如何使中国的网络广告界面在设计语境上独辟蹊径,从一味地从属变为自我话语权的主张,是中国许多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师都在关注并一直研究的问题。要创作出出色的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作品,恰恰少不了对艺术思维的培养。

网络广告界面设计能否被赋予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主要取决于设计与消费双方人群的文化视野和心理期待。只有发出“中国的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的呐喊,并设计出“中国人自己的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作品,才会使设计取得良性循环及健康发展。一些广告设计师正以此作为自己的设计理想,努力将民族元素融入到一个更新的设计领域――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去。

中国传统图形作为一个文化表达体系,要融入到网络广告界面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对传统图形进行深入挖掘、彻底剖析,而不是肤浅地在表层单纯模仿或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对传统图形语言上的运用,应把握本民族的精神和特点,探索传统图形语言内在的精神与魅力。其次,传统图形的再运用更应注重意义的创造。设计不仅仅是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手段,也应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中国传统图形内涵与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灵魂之所在。我们应该利用中国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中的设计,让民族精神得以延伸,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注重对传统图形意义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图形的改造和提炼,使其既富有时代特色,又体现民族个性。再次,选择传统图形的运用时机,应注重广泛社会语境的前提。西方国家的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简洁、硬朗、国际化、机械,而中国的设计风格恰恰注重对造型整体的把握和对意义的追求,更注重寓意特征。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要求摆脱传统的表象,进入深层精神领域去探寻。我们只有深入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的契合点,才能够真正打造属于本民族,又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只有对中国的传统图形、传统文化深度剖析,才会对传统美学加以创新,并提升设计的质量。

3中国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上的应用

网络广告界面发展迅速,极具美学特征与民族风情的传统图形作为设计元素,与网络广告界面这种现代传播方式融合,势必令网络广告得以发展和创新。要设计出友好而人性化的网络广告界面,必须考虑用户的人文因素,使各个元素的形式和安排更适合于用户的心理习惯。借鉴传统图形的造物观,在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注入情感、道德、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能够加强广告界面的亲和力,刺激人们产生正面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参与互动。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不仅体现了本土化的设计特色,也能更为广泛地将网络广告界面作为窗口,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辐射面。我们以一则大型房地产公司的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为例:这是该房地产公司为最新开发的住宅楼盘所做的网络推广广告。赫然醒目的是页面中简洁的中国龙的形象,然而龙没有画上眼睛,旁边有一只饱蘸墨汁的毛笔,还配有一行醒目的大字“请您给龙点睛”。让看到画面的人就忍不住移动鼠标,用毛笔为龙点睛。这个网络广告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此,其进一步的交互功能才让人拍案叫绝――当你在为龙点睛的同时,鼠标也点击开了该住宅楼盘更为详尽的广告网页,可以让点击者进一步去了解。另外,一些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利用一些内涵丰富、民俗味十足的图形为背景,把广告的创意侧重点放在视觉冲击力的营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则成功的杀毒软件网站的网络广告引用了传统的门神形象,在整个网页中十分醒目。版式的安排上,采用了非对称的构图形式,只给门神上半身一个特写,简洁、生动、威武又不失文化韵味。门神的形象运用到杀毒软件的网络广告中,很容易使浏览者将斩鬼除魔与清除网络病毒联想到一起,让人不得不赞叹创意的精彩。

四设计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审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图形每个时期的衍变,都是用新的审美观念和造型形式对原始母题上的延续和拓展。在现代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也应对原始题材通过新的观念和形式加以创造。结合现代审美观,运用现代构形技巧,对中国传统图形进行分解和重组、提炼和概括,获得古今融合、多元融合的新型文化符号。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的运用,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总会遇到一些潜在的或是待解决的问题,总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没有充分体验到图形作为一种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积淀,设计作品缺乏新意。可以说,在现代视觉设计领域,设计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培养以及文化自觉能力的培植,都是急需解决的。有许多著名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作品能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关键就在于他们不单纯陶醉于形式,而是找到形式与创意极佳的契合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观念、形式手法以及传统艺术的气质、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有较深层次的领悟,再结合现代西方设计观念,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并具有国际性的现代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作品,更好地体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其次,东西方文化差异使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应用中受到限制。西方的文化以理性认知为主,强调视觉的感受。东方文化以表意认知为主,更注重造型的整体把握和对意味、意蕴的追求。中国式的设计表达方式不拘一格,能够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西方式的设计从透视、几何规律出发,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新鲜却缺少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差异,使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设计的应用上受到限制,东方的创意广告可能无法为西方人接受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应更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寻找契合点,合理运用,以现代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对传统图形进行改造、提炼、发挥,设计出中国风味的国际化水平的优秀作品。

再次,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设计应用中,受消费规律的制约。中国传统图形在设计实践中,从使用较少到频繁使用,从个别运用到形成潮流,经济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设计是一个大的范畴,设计门类之间都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文化的消费提升了群众的审美观,更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到设计界的动向,设计的动态提升又会进一步拉动文化的消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又是一个不断提升进步的过程,需要所有致力于东方文化设计的设计师的共同努力。

五结语

对传统图形在网络广告界面设计运用上的研究,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又可以提升网络广告界面设计水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图形资源丰富,它拓展和延伸了艺术创新思维主体内涵,激励着设计师艺术能力的挖掘。将传统图形创意地运用到网络广告界面设计中,必然会帮助中国的设计历史性地走到世界的前列。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文化愿望和设计师推波助澜的结果,更是当今消费文化情境下的必然结果。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S091102)。

参考文献:

[1]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2]梁景红:《webDesigneridea――设计师谈网页设计思维》,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杭间、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广告设计历史篇8

城市形象是一个多元系统,包括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市民形象、窗口形象、建筑形象、环境形象、文化形象、发展形象等一系列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形象。[1]而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有着不同,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概括性表达,是城市形象的视觉化符号化的表现。城市品牌是对城市形象的提炼,是对城市形象特征的核心把握,它具有对城市形象的再加工再设计性,具有一定的城市推广营销理念。广大的城市消费者不会象城市经营者或者城市研究者一样去了解城市形象的多元化系统化的全部,而一个城市恰恰能够被消费者普遍了解、辨别、认同并得以记忆的是对该城市最具特色、对公众最具价值的一个或者几个要素。也正是这些要素使得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有了区别,是这些要素使得城市消费者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记忆。城市的品牌不是去创造一个新的概念,不是强行改变消费者心目中已存在的记忆,而是把一个城市中被消费者零散记忆的碎片通过有利于城市发展、信息传达的方式系统起来,更加具象化、明确化、条理化、差异化,进而在城市消费者心理建立起一个更具明确的、典型的形象引导城市的更好更快发展。昌吉市“飞马转盘”是昌吉的城市的标志建筑雕塑,已深入昌吉市乃至全疆民众心里。为此“飞马转盘”雕塑形象就是一个值得被关注和采纳的设计要素,可以通过艺术加工、地域文化的再融入来再建构一个被升华的视觉符号;以此来承载新疆昌吉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让其附上昌吉周边民众的心理夙愿代表昌吉城市,为其建立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当然昌吉市还有其他的城市名片,如“回民小吃街”。“回民小吃街”也正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历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等的缩影,昌吉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周政府驻扎所在市,理所应当要承载和展示回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通过以上的阐述无疑以回族优秀文化的语言来诠释昌吉市的城市品牌形象也是顺理成章的,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直接体现,在视觉语言元素的提取中也正遵循了品牌设计的差异化原则,这于品牌的设计要领不谋而合。昌吉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元素对回族民俗文化的关照,也正是对作为全国仅有两个回族自治州的一种优秀文化的有利传承与保护,这也符合我国当下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夙愿。当然市标构思的意象还可能有好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地理环境资源、生活民俗等来发掘,不论市标的构思信息提取取其那类,但总的构思意象要围绕昌吉市本土地域而寻求。构思以及相关语言符号的提炼,在具体的视觉形象符号的整理与设计上应该遵循品牌标识的准确性、易识别、时代性、简洁性。在追求满足以上原则为的同时为达到地域性、民俗化、贴心化还应该在形态样式上力求地域元素形态的彰显、民俗元素的凸显、造型形态样式的贴近当地民众的心理。

2彰显昌吉市特色产业推广宣传设计研究

昌吉有着六大支柱产业,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电建材制造、纺织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加工业等六大产业。神东天龙五彩湾煤矿、华电昌吉热电已初具规模;南山屯河化工、特变电工已享誉全疆;天山纺织集团、溢达昌吉棉纺、中粮屯河番茄、天山面粉、天山生物、笑厨食品、麦趣尔等都将诠释着昌吉特色产业的发展足迹。除以上之外还有以旅游、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都将为昌吉市的发展乃至昌吉州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而这些产业、文化、民俗都需要对外的宣传与推广,只有他们的循序渐进发展才会有昌吉市的长足发展,怎样将这一系列的资源对外宣传推广出去也便是昌吉市品牌形象对外宣传的根本实质是在。时下视觉传达的措施与手段众多,传统的有静态平面二位广告媒介,如户外大型高杆广告、灯箱广告、报纸广告等;新兴的有网络媒体广告、电视视频广告等。通过运用提取的昌吉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昌吉特色产业广告,这样可以使受众群体更为迅速的产生认识和联想,使图形图像传达的信息更加明确,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许多优秀的广告创意都是采用了一些被受众见惯不惯的形态形象进行巧妙的应用和设计,从而产生不平凡的视觉效果和宣传意义。每个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都将赋予我们对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这也将带给我们在对事物认知上所产生的特有的群体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正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受众群体对自我价值的强烈确认。在具体的设计构思中若巧妙地把带有某种地域的、历史的、时代性的符号溶入现代具体的设计之中,使其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完成画面视觉效果的受众心理认同。这种刺激受众心理的认同也只有承载厚重的地域文化语言元素才能达到。在具体的宣传广告的设计上可以重点打造地域性的特色化、主题化、类型化,突出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在具体的广告设计上力求简洁、新颖、另类,设计出具有一定地域性差异化的视觉画面来吸引受众群体。

3“回民小吃街”地域文化一条街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广告设计历史篇9

关键词:中国元素广告设计设计理念

一、前言

什么是中国元素?凡是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统称为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戏曲到太极拳,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石器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画像砖,从唐代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还有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年画、皮影、面具等等,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这些独具风景的传统设计元素给了广大的设计师们更好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空间,学会积极地从创意元素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广告设计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使广告具有鲜明的表现活力,而且具有更加浓郁的中国风。

1.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主要包括诗、词、曲、赋、民族乐曲、传统绘画、对联、灯谜、射覆、酒令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在没有朝代记载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烧制的陶器表面进行彩色装饰,夏商周时代反应在青铜器的装饰上,典型的有龙纹、鸟纹、蟠纹等方面,以及后来出现的漆器、瓷器等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代表和载体。在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字中,充分记录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足迹。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2.1绘画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性形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带来了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传统审美心理和意识往往在水墨画中得到充分的诠释。在广告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绘画的地位和比重在不断地上升,有越来越多融入水墨效果的作品出现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在画面和空间、文字与图形以及图像与色彩的关系都以绘画艺术为基础,积极的吸引了公众的视线,让受众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无限的空间想象。同时对颜色、表达形式、线条的勾勒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处理更加的丰富化,将广告创意充分的表达出来。可以说水墨艺术设计正逐渐成为我国广告设计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出发点。现代广告设计中水墨绘画的广泛应用可谓是中国广告设计追求艺术表现新形势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系,在这些作品中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特殊的处理技术取得惊人的视觉冲击力。

2.2传统图案纹样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在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这些传承到现在的图案都具有特殊的寓意,图案的思想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的反映,它们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寓意。主要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俗国案、少数民族图案。古人通过和简洁的造型语言概括的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具有很强的视觉识别性。简单的造型就能让人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意境的传达效果,是我们可以很好借鉴的造型方式。所以在广告传达方面能够更好的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加真实全面的表达广告的创意。

2.3书法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汉字是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之一,同时也是古老文字中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其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发展道路。并且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达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境和气势力量,形成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在21世纪的今天,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中表现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以独特的表情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的设计家无不在设计上精心创意,书法艺术总是在设计作品中散发出鲜明的传统色彩,以书法为主题的招贴竞赛精彩纷呈.现代书法艺术是近年来汉字文化带动兴起的现代汉字表现艺术,它既承应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基本方法,又融合了字体设计,抽象绘画,图形设计和构成艺术的处理形式,以书似画,亦书亦画,成为汉字图形极富现代风貌与魅力的表现样式.

2.4民间剪纸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锤炼得更加娴熟和完善。而将这种充满趣味和寓意的剪纸艺术应在广告设计中,定会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2.5传统服饰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中国属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无论是古朴的秦汉服装、清秀的魏晋南北朝服装,还是华丽的隋唐五代服装、文雅的宋装及华贵的明清服装,都有其奇特的魅力。而这些服饰平面直线裁剪和表现出的二维效果,正好与平面广告设计的模式相吻合,强调立体感。服饰图案的纹样布局都可以体现在广告的设计中,从而设计出更具民族风格的广告。

3.中国元素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国广告要走向世界,除了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国际性的表达方式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作为文化现象就必然想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符合国民的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所以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广告设计之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随着现代广告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的不断融合和探索,我们也能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有了中国传统的深邃厚重的艺术文化精髓,才会有更为夺人心魄的现代广告设计作品。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涵盖着丰富的设计元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现在国外许多文化和思想不断冲击和影响着我们的设计作品,但是只要我们很好的应用中国元素,为广告设计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依然可以让我们的设计作品熠熠生辉,更好的表达东方色彩,在国际传播和交流上起到现代而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纹样史》田自秉吴淑生田青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设计历史篇10

关键词:平面广告;演变;趋势;媒介

从人类历史来看,广告在各个历史时期内,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信息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催化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1]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同时广告的发展也综合地体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特征。了解中国平面广告史对我们汲取广告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平面广告的未来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三个阶段论述中国平面广告的发展:

1语言媒介形成和农业社会背景

“从头盖骨化石上搜集到的解剖数据可确认,距今4万到9万年前,人类实现了说话的身体能力。随着口头语言的兴起,人类传播体系的第一次媒介形态已经形成。”[2]口头语言除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外部沟通更加有效之外,也为人的内部思想沟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式,这些是原始广告得以出现的基础。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平面广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千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进而产生“交换”行为,这个时候广告就随之诞生了。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广告形式主要是展示和叫卖,《易经・系辞下》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最早描绘人们交换剩余产品的场面,而在交易中展示和叫卖则是必不可少的。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商业的繁荣,早期的商店之间产生竞争,为了招揽顾客,商店使用旗帜、幌子和招牌等宣传自己,这些宣传形式到唐宋时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平面广告形式。中国平面广告的萌芽阶段从原始社会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由于当时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材料的局限,广告的形式和制作技能相对来说比较粗糙,当时的平面广告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广告的形式简单,内涵诉求单一,传播范围有限;二是设计者和使用者往往相同,由于诉求、设计、使用的一体化,设计者能自由发挥,因而设计的广告通常具有个性特征,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2印刷媒介形成和工业社会背景

当人类由个体手工艺跨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时,媒体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日益增长的信息既复杂又具有流动性,为了试图可靠的记录并保存知识和信息,书面语言诞生了。但是在早期印刷媒介等书面语言一直被视为统治阶层的工具,直到15世纪古登堡将活字印刷术变为实用技术,报纸、图书、杂志等印刷媒介才普及起来。[3]19世纪的工业革命促进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社会要求更迅速的信息传播,特别是商业信息传播。报纸和杂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刺激了印刷业和广告业的迅速发展。近代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西方文明对本土文化进行着侵袭,他们把近代的广告形式带入了中国,同时也客观上丰富了中国平面广告的形式,这个时期平面广告的主要形式有招贴、报纸、杂志等,其中具有特色的就是月份牌广告。它作为我国现代广告发展初期的典型代表,它既体现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审美特点,又反映出我国广告发展初期的现状与不足。改革开放以后的平面广告画面效果偏重于手绘,广告宣传仍以产品质量方面为主,但多采取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没有利用各个传媒的特性来提高广告实效。此外,人们的品牌和广告意识也极为缺乏,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广告策划案。

3数字媒介形成和信息社会背景

第三次媒介变革开始于19世纪初,随着无线电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一系列模拟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出现和普及,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20世纪中期全球兴起了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网络等新媒体的诞生加快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的速度,传播媒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广告媒体的多元格局。随着时展,平面广告设计经历了从文字到插图,正走向图形视觉传达的时代。广告图形创意,从手绘到摄影,到电脑技术制作;从商品的直接展示到具有广告语言的修饰手法的图形创意,使平面广告从形式到风格都有很大的发展。[4]

4未来平面广告的趋势展望

4.1双向信息传达,多感互动体验

广告要想达到目的需要在适当的时间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并得到受众的响应,形成双方的交流才能真正达到广告效果。但就目前的平面广告来看,广告信息的互动只能间接的延时实现,还未能成为真正的实时互动,如何针对受众进行互动传播是广告传播的大趋势。互动广告是将与生活场景、游戏、液晶屏等载体相容的广告信息,以游戏和娱乐的方式向受众传达的广告形式,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目标受众在互动广告中的实时参与,使他们彻底摆脱了对海量广告信息被动的接受方式,排除了逆反心理,有效地阻止广告信息遗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广告的影响力。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进行信息传达的创新,它的设计出发点已经不仅是视觉设计,而是基于用户多种感觉互动体验的创新,形成独特的广告设计作品来吸引受众的关注,让受众在与广告互动的过程中接受广告信息。

4.2追踪用户习惯,精确投放广告

当今广告主都希望通过多种媒体投放广告以博得受众对产品的更多关注,但是这种“广撒网”的密集投放方式只会减弱广告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精确投放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递。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例如伦敦有一款垃圾桶会监控经过它附近的路人的智能手机,并根据路人的信息来展示每个人感兴趣的广告。它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个性化媒体收集消费者的偏好信息,针对消费者的特征来投放合适的广告,从而实现精准广告的投放。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媒介更容易实现智能投放广告,但是这种方式在解决用户隐私泄露方面还需要完善,不过可以预见,智能化精确广告将成为未来平面广告的一个关键主题。

4.3针对需求提供,用户主动选择

被各种各样广告“狂轰滥炸”的消费者,失去了选择广告的自,只能对广告信息被动接收。Google对如何为需要广告的人提供合适的广告进行了尝试,由于地图是众多用户喜欢使用的服务,Google在移动装置版提供新的“相关广告”功能,它让使用者在搜索某个想要去的地方时,显示与其相关搜索结果的广告,使用者点击标题或链接就可以知道更多相关信息,与强制性展示广告相比,使用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浏览广告,同时这对广告商来说能更精确锁定目标受众,真正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现代平面广告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未来的设计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向。本文简要勾画出一条平面广告发展的脉络,从时代背景和媒介特点的角度分析中国平面广告发展的原因、大致过程、各时期平面广告的特点、变化和典型形式,并从智能、个性、交互的角度展望平面广告的未来趋势,希望能为探索中国平面广告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卢娟.建国60周年我国平面广告的发展现状[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

[2]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8.

[3]张晓晔.涅于新传媒时代――传统平面广告的新生[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设计艺术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