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4:53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1

[摘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对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进行分类,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7)25-24-2

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工作,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1常州市传统村落概况

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众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市现存20余个传统村落,其中1个部级历史文化名村——焦溪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杨桥村、沙涨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焦溪村、杨桥村。

武进区拥有焦溪村、杨桥村、魏村、寨桥村、余巷村、塘桥村、鸣凰村、小河村、万绥村、夏溪村、马杭上店村、漕桥村、芙蓉双庙村、戴溪村和马鞍村等,金坛区拥有东浦村、儒林鲁墅八卦村,溧阳市拥有浪圩古村、沙涨村、深溪岕村、鸡鸣村等。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要素包含广泛,既指传统村落的自然风光、民居建筑、山川河流、村庄布局等,还包含人文环境要素,如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常州市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较好,因为地处江南水乡,所以,大多数传统村落都位于河流附近,如焦溪村的舜河,杨桥村三面环水,东接太湖、西连滆湖,与宜兴一河之隔。人文环境方面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杨桥庙会、东浦村指前鱼灯与丝弦锣鼓、万绥猴灯、焦溪扣肉等。

2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

常州市于2013年出台《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把杨桥村、魏村、焦溪村、夏溪村、寨桥村、余巷村、塘桥村和鸣凰村等列入保护性规划中。2017年1月《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明确保护名录包括焦溪等历史文化名村、杨桥等中国传统村落。对于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也有一些被列入了文保单位或者历史建筑,如市级文保单位有焦溪村的青龙桥、咸安桥、中市桥和三元桥,杨桥村的丁家塘丁宅、百岁庄、牧斋院、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南杨桥和太平桥等。

尽管一些传统村落因为成为部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而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是,其他尚未成为各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传统村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有的传统村落只是文保单位得到了保护,对于传统村落整体环境保护却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甚至出现了破坏传统村落的现象。

针对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笔者在一些传统村落进行了调研,通过对一些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这些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共性和个性,探寻影响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及发展的因素。

魏村地处长江沿岸,村落紧邻德胜河,已有500多年历史,市级文保单位1处——魏村渡江桥,市级历史建筑7处——魏村中药店、魏村邮局、魏村照相馆、魏村理发店、福兴园饭店、魏村书场和张宅。魏村整体村落布局保存完好,街巷空间以十字形为主,建筑风格以清朝、民国时期为主,民居建筑以一两层建筑为主,多是前店后坊、上宅下铺的面貌,大部分建筑保存原有的风貌,装饰风格采用砖雕、木雕手法,独具地方特色。魏村老街以青石铺路,但由于岁月久远,道路上的石板磨损严重,有的路段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亟需修理。

武进区马杭上店村老街以上店桥为中心,由南、北两部分组成,上店老街包括上店桥、恽南田故居、恽逸安故居等一些清式建筑。老街东侧有市级文保单位——胥城遗址,街巷空间是沿着兴隆河两侧分布。尽管一些古建筑被列入文保单位,但处于无人看护状态,因此很容易被破坏,如恽南田故居大门两侧原来立有2块牌坊柱,柱高4.8m,底座成正方形,其边长为0.6m,与大门墙面连在一起,起到加固房屋的作用。但是,由于看护不力,石牌坊柱于2017年6月被盗,至今尚未找回。

3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3.1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原则

3.1.1保护优先原则。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坚持传统村落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去破坏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不对村落进行大拆大建,对一些文物建筑要实行重点保护,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原貌,将村民留住,让村落民俗文化得到保护,从而保护村落的人文环境[1]。

3.1.2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将村落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规划,建立传统村落档案,通过各种措施激发传统村落的发展活力,加大传统村落自然资源环境和人文资源环境的保护,以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发展。

3.1.3生态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是当前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包含文化生态环境。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村落形态、街巷空间、文物古迹、民居建筑等以及文化生态环境的乡村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土民俗等,促进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2]。

3.2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3.2.1强化监督,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常州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加强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有效推进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一是成立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提高对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促进传统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整体推进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维护居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坚决打击破坏传统村落环境的行为,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保护传统村落环境,发挥民众的参与作用,加强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监督工作,营造全员参与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3.2.2加大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并开发手机app和常州市传统村落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常州市传统村落,在市政府网站开辟常州市传统村落宣传版块,定期举办一些公益性讲座或专题报告会,组织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大力宣传传统村落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举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节,将一些民间文化如杨桥庙会、东浦村指前鱼灯与丝弦锣鼓、万绥猴灯、焦溪扣肉等向公众进行展示,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让公众参与进来,让其认识到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增强民众的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生态文化保护的自信心,延续传统村落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

3.2.3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保护传统村落的人文环境。加大对传统村落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的村落布局、自然景观,对一些已成为文保单位的建筑要重点予以保护,定期进行检查修缮,在修缮过程中不破坏原有的形状,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对一些尚未成为文保单位的建筑,要采取分类保护原则,对一些价值高的要进行修缮管理,恢复其原貌;对一些影响村落原始风貌的现代建筑,要予以拆除,不让其影响传统村落原始风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要素,如古桥、古井、古树等,应保持原汁原味[3]。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效益功能发挥受阻。林业生态环境关乎经济运行水平,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林业经济发展目标较难实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将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需要保护林业资源,开发林业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助力。社会发展更迭,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相对滞后,需要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林业建设,并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优化林业资源建设,提高林业物质生产力,因此必须增强环保理念,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之路。

二、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路径

(一)提升认知水平

林业经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环境对林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率先开展环保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相关部门必须理清林业经济与环保工作的关系,将生态环境优化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林区内的土壤、地表等都可以视为生态圈,其能够调节局部气候,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正式开展环保工作之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保工作实效。环保工作需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寻找利益链与生态链的契合点。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推进,需要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高效化的效果,实现生态环境、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大目标。

(二)完善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规范行为的利器,我国需要善用法律,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覆盖面积较大,林业资源相对丰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林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问题时有发生。林业生态环境破坏的致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人为破坏,第二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性,会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而人为破坏具有可抗性,需要应用法律法规制约行为。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洞察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依据《森林保护法》等完善管理条例。

(三)开展生态建设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缺一不可,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前提,经济建设是生态建设的后续。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我国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并引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构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信息化系统,获取生态建设的信息数据,总结林业资源的退化规律,分析林业资源的开发路径。林区容易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外来物种侵入会阻碍树木的健康生长。在林区监测过程中需要评估树木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病虫害,如喷洒绿色农药、培育捕虫益鸟等。同时,需要不断优化林场设施,对林区施加外部防护,稳定林区的生态环境,助力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贯彻国家方针

我国制定了林业经济发展方针,包括“科学规划”“全面保护”等,在林业建设中需要牢牢把握林业发展方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全面保护林业资源,重点开展生态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而足,政府制定的发展政策呈现差异,需要分地区落实新政策,优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了调动林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应该扩大政策宣传范围,对林区工作者进行培训,使林区工作者采用更加科学的生态环保方法。

(四)更新发展模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用,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混农经济模式符合时展特征,对经济建设、生态建设都具有裨益作用,我国可以扩展混农经济模式的应用范围,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林区内可以培育多用经济植物,构建复合立体生态系统。

(五)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如今已经成为林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更多机遇,林区应该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收获经济利润。为了加大生态旅游的辐射效应,需要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展示森林的自然美景,架构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旅游之间的桥梁。森林生态旅游应该挖掘林区特点,发挥林区的自然优势,设置不同的旅游模块,如自然保护区观光模块等,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力。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1.1林业生态环境政策不健全

由于长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这也使得林业生态系统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而且,对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国家的投入资金很少,这使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缺乏资金支持。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这使得很多生态环境建设者的积极性不高。

1.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林业面积完成了不少,但是从质量上看,却没有达到标准,树木品种的种植过于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对于水土流失的整治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生态效益。

1.3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

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只是把林业作为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产业来看。对于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看到林业短期的经济增长,一味的进行树木的砍伐,换取了一时的经济增长。

2加强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加强天然林保护

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见和不足,天然林遭遇到了各种不公正的对待,很多人认为天然林是自然生长的林木,没有必要来计算林价,就把天然林生产出来的林木称作为杂木,把价格压到了最低档,而且在砍伐之后,再造上杉木,这使得我国的天然林日益较少,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各级部门和政府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中心,各个部门要进行通力合作,并且制定出有效计划,避免毁坏林地。而且,还要及时对受破坏的林木进行治理,及时进行恢复补种,加强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不执行的,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和一些惩罚措施来督促,及时的对天然林进行治理。

2.2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因此,要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农田、防沙固沙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对于天然林,其结构比较求稳定,自然生长力要超过人工林的速度,而且天然林中物种繁多,储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以及产量最大的储存库和基因库,如果失去了森林,人们也难以进行生存。因此,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森林资源,使森林更好地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2.3转变经营机制

过去采用的是单一的经营模式,集体经济的一种方式,林农们的责任意识淡薄,对于生态林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过去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合现代林业的发展。现代林业应该分为2种类型,即事业型和产业型,事业型就是专门发挥生态效益的林区,也就是公益林区;产业型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向社会提供林产品的林区,也被称作为“商业林区”。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措施,比如,以林农结合的方式,扩大造林规模以及造林的多样化等具体举措,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益。

林农结合的方式就是指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实现以农为主,农林结合的多种经营方式,建立一个具有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生态与经济价值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比如,可以运用林草间作,乔灌混交以及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实现退耕护林,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造林规模化就是从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应出发,提高造林规模,在进行造林的过程中,可以种植一些经济型的林地,例如,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造林多样化就是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生态效益,例如,可以采取林苗结合、林材结合,以及林果结合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林业的发展,要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加强资金投入,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投资,更好地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

3结语

总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林业的经济发展,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要制定各种措施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4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新疆环境保护;问题;策略

前言

新疆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国家的扶持和资金投入,为其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动力,有利于新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而跨越式发展是促进新疆发展的必要条件[1]。但新疆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破坏后恢复难等特点,难以承载跨越式发展,若不制定科学合理的跨越式发展方案,会严重破坏新疆生态环境,不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加快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有效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实现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

1.跨越式发展下新疆环境存在的问题

1.1持续增加环境污染物排放量

近几年以来,煤炭和石油是新疆主要的能源消耗,消耗量达总能源消耗量的80%,而且新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能源、矿产等,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污染环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制定,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发展要求:重点发展石油开采、煤炭开采、煤化工电力等产业;年均增加17%工业总产值。该计划纲要的提出,意味着将进一步发展新疆工业,也将持续增加污染物排放量[2]。此外,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扩大和发展了新疆大中小城市,而因城市化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等,严重影响了该城市所处绿洲,加之绿洲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难恢复性等特点,使新疆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1.2加重污染中小城市环境

新疆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是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环境保护由于起步晚,存在较为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具体体现在:(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建污水处理场与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威胁饮用水水源水质;(2)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日益突出,环保部门原有管理模式和人员工作水平,不能达到城市环境管理要求;(3)不能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重经济,轻环保;重开发,轻环保”现象;(4)缺乏基层环境保护各项经费;(5)环境管理能力不足;(6)环保机构不健全;(7)环境管理队伍素质低,编制不足,对于出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有效制止。

1.3特色林果业存在潜在威胁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得益于优厚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但林果面积、林果产业的快速扩展、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潜在的威胁着新疆生态环境,具体体现在:特色林果业用水量大,有效地区需超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加剧了河流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新疆普遍存在利用耕地种植林果情况,以致耕地滥用,给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危害;在林果中,有害生物的暴发,会造成毁灭的破坏,原因主要在于大面积的带片状单一品种林果集中种植,降低了林果抗有害生物的能力,给大量有害生物的发生营造了条件,而且出现有害生物后普遍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的过多使用增强了有害生物抗药性,以致有害生物猖獗暴发,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2.跨越式发展下新疆环境保护策略

2.1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

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策略,具体控制方法主要有:(1)新疆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大力开发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利用国家扶持和资金投入这一契机,积极引进新能源利用技术,有效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建立完善新能源产业。(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新疆的资金和科技投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并积极引进节能、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产清洁。(3)目前,新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完善,而且不能有效执法监督,难以适应跨越式发展下的环境保护需求,所以,需建立完善适应新疆发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执法监督,有效促进新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3]。

2.2建设中小城市环境保护设施

新疆中小城市虽然尚处起步阶段,缺乏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不能有效处理污染物,但在跨越式发展下,该类城市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可利用该新时期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同时根据各中小城市污染物类型和来源,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方法,以及因地制宜的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有效控制生活污染物。此外,加强环境管理,合理布局规划新疆中小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集中控制,有利于将新疆中小城市建设成现代化城市,即集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能源结构合理为一体,实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目的。

2.3合理发展特色林果业

加大改善新疆生态环境力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特色林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在改善新疆生态环境方面,可借鉴已实践证明的治理模式及国际先进治理方法和技术,同时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逐步改善该地生态环境[4]。在特色林果业发展方面,充分考虑种植品种适应性及经济效益适度规模,因地制宜的适度平衡发展果、棉、粮体系,既满足特色林果业区域适应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此外,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规模扩大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有害生物,如综合管理病虫害、研究生物农药与无污染杀虫剂,并加强预测预报有害生物的技术,从而有效抑制新疆生态环境恶化,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3.结语

总之,国家高度重视新疆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使新疆进入建设、开发、发展的新时期,面临重大的经济发展机遇。但在跨越式发展下,新疆环境存在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中小城市环境污染加重、特色林果业存在潜在威胁等问题,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建设中小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合理发展特色林果业等跨越式发展下的新疆环境保护策略,保证新疆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确保其生态环境安全稳定,从而促进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冉.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J].科技资讯,2013(06):147.

[2]叶玉香,何秉.跨越式发展下的新疆环境保护方略[J].环境保护,2011(17):61-62.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5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书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旅游学刊》,1991,6(1):35—38。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旅游学刊》,1989,4(4):37—39。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旅游学刊》,1994,9(2):42—43。

4罗斯·道林(Ross.K.DowLing):《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学刊》,1993,8(6):50—53。

5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3):11—15。

6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21—26。

7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58—61。

8黄成林:《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经济地理》,1992,(3):38—41。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6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科研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JXJG-10-90-5)

摘要: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解决环境危机之道依赖发展环境教育。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一、独立设课模式;二、学科渗透模式;三、环保主题模式;四、个人行为模式。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模式

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大工业日益兴起。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仍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观念与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与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之道依赖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以协助各国发展环境教育。联合国遂于1974年正式推动国际环境教育计划,世界各国均大力推行。

1977年10月联合国在前苏联的伯利西召开国际政府环境教育会议,会中制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和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会中曾决议:在发展环境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伦理的价值,环境教育应以产生认知和价值为目的,藉以改进生活品质。

1991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发行的通讯,以“全球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主题,论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文中指称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他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高校作为承担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为培养未来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的先导性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下面我们主要就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独立设课模式

采用独立设课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较为集中地探索环境问题,涉及广泛,讨论深入,比较容易、有效地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环境与发展课程,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个文件应成为各个高校进行公共环境教育的政策依据和指导原则。现在,很多高校都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甚至是必选课。

二、学科渗透模式

所谓学科渗透模式,就是将适当的环境教育成分(包括概念、态度与技能)融入现行的各门课程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例如,在《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政治课中,将环境思想、环境意识纳入其中,阐述环境伦理教育,加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其他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环保主题模式

环保主题模式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实际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利用环境主题模式开展环境教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形式活泼,使用灵活。高校可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围绕环境伦理主题,科学设计与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将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观。环保主题的形式可以是: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戏剧小品、歌唱比赛、专题讲座和义务植树等。

四、个人行为模式

环境伦理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只有落实在人的行动中,才有意义和生命力。就是说,只有环境伦理被社会上的成员普遍地遵守,它才成为真正是实践的而非流于理论的和论证的。因此,环境伦理应当成为每个公民自觉的生活方式。

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实行,可以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从易拉罐、牛奶盒、旧报纸杂志等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开始,到随手关掉电器开关、尽量控制使用空调器的家庭节能行为,不直接使用合成洗涤剂而用废纸擦云油污碗碟等,以及提倡健全的、有利于环境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伦理观念、环境道德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改变人类的未来。高校环境伦理教育要在全球环境危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2]魏彩霞.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3]程倩.论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教育研究.2011(3).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7

根据*市人民政府申请,*省环保厅推荐,经过严格的考核、验收、公示和审查,20*年*月*市已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由于去年国家对所有的创建活动进行清理整顿以及前段时间忙于抗震救灾,授牌仪式推迟到今天举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是属于清理整顿后保留的一项工作。环境保护部组建后,将继续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首先,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向*市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赢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多年来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地处*中部,濒江临海,是一座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水乡名城。自20*年提出“创模”目标以来,*市委、市政府树立环保立市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扩大公众参与等手段,以规划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从创新机制体现入手,着力提升城市整体环保工作的水平,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模给*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中小型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总体看来,我认为*市的“创模”工作有以下六大特点:

第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自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在千头万绪的改革和发展重任面前,坚定地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将环境资源作为最大的财富。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老百姓,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市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将创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定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上,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创模过程中,*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都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协调、调研、督查。通过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组织网络机制、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创新环保投入机制、强化依法管理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挂帅、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良性互动,逐步把*市引向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稳步推进创模工作。*市将编制创模规划作为高起点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以规划为先导,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对创模各项指标的现状、差距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具体和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在4年的“创模”过程中,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制度到位,使创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按照创模规划和阶段计划全面推进,有效实施。

第三、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彰显水乡城市的优势。创模以来,*市利用并保护好“水、城”一体的水乡城市特色,以凤凰河、东城河综合整治、引江河和通榆河水体保护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百姓门前的公园、广场和绿地,既改善了环境质量,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行动,对全市所有26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确保了饮用水源的安全。不仅如此,*市还为下游人民呵护好母亲河长江及引江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有长江岸线96.3公里,在沿江开发中,率先编制《沿江开发规划》和《沿江环境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保护”方针,严格限制项目开发,在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5%的情况下,排入长江的污染物总量没有增加。引江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之一,*境内全长24公里,没有设一个排污口,杜绝污染物入河,水质长年保持在二级,为保障国家南水北调水质及其下游城市饮水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于*市下一步的生态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市的创模工作全面带动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环保能力建设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开展“创模”以来,*市投入60多个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焚烧装置、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在城区全面实行了雨污分流收集。创模伊始,*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经过4年的创模,上升到80%以上。*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削减了污染排放总量,减轻了城市环境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夯实了“创模”的基础。同时出台了相配套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为环境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五、优化经济结构,从源头控制污染。*市在创模期间,切实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拒绝建设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通过开展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专项整治活动,搬迁、关停不符合功能区划各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从产业结构和布局解决污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了优化。近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值得祝贺的是,*市20*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减排指标要求。

第六、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创新环保工作机制,率先将听证制度运用到环境难题的处理中,在全国首开环境处理听证的先河,为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的环境问题趟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市创模工作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市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污染控制机制、环保联合执法工作制度、环保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难以整治的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市环境总量和越级上访的数量均呈现逐年下降。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将*开展的环境处理听证作为全国试点,进行了全面推广。

*地处长江、*两大流域,是联结苏南、苏北的纽带,可以发挥对苏中、苏北的辐射作用,*市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推进*省沿江八市建成中国最大环保模范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始于19*年,迄今为止,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7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的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的荣誉称号。实践证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各地城市政府切实抓好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模”为我国推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所有获此殊荣的城市都获得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竞争中赢得了明显的优势。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不是终身的荣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每隔几年就要提高一次,最近,环保部刚刚又通过了新修订的考核指标,再次提高了对模范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将于2010年开始实施。环保部每三年对已获得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要按照现行标准进行一次复查。已获得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政府,必须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对于*来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既是一个新的起点,又更多了一份责任。保持这个荣誉,对*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希望*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成果,争当全国节能减排的模范,争当严格执行各项国家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模范,争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模范。在此,我再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优先,实现科学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和档次。坚持以污染减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千方百计完成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坚持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把好环境准入关口;要针对环境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始终保持先进,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环境安全。继续加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和环保科研等环保能力建设,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污染举报问题;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积极推进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控制和治理,加大对辖区内环境敏感区域、工业园区、重点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展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污染防治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增强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将创模中形成的良好机制保持下去,按照新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巩固深化创模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解决机动车尾气、垃圾、噪声、餐饮业油烟等污染问题;将“创模”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向所辖市县乡延伸扩展,全面启动生态市的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问题,充分发挥模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把*市早日建成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创模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今后应该进一步深入巩固创模成果,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起点上的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实现历史性转变发挥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8

关键词: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86-02

澳大利亚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的国家,被誉为全球最宜居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客观原因是澳洲地广人稀,环境自净能力很强,环境容量很大,但其环境的可持续性更得益于澳大利亚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高校、公园、自然保护区、企业和社区教育中,形成了完善的、全方位的、全社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生的课程教学中

澳大利亚于1989年了幼儿园至12年级环境教育课程声明,所有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该声明作为指导文件进行环境教育,并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的课程教学及大纲中。如科学课的内容都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了解维持生命的过程,并以尊重的态度看待大气、海洋、土壤、农业、林业、城市等;地理课教给学生理解自然方面的知识及价值观,包括自然结构,土地结构特征,全球及各地区系统、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方面如何互相作用形成了地球及我们生活的地区。地理课还能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某种族生活在某一地区并繁荣发展,而有些种族生活在某地区却生活困苦,甚至面临灭绝;数学课教给学生各种量度,数学模型,收集数据,表示法及分析能力,学会审计,度量,使用测量仪器,理解收据及帐单上的数字(如电费单),数学能帮助学生解释并表示各种模式,各种数字之间的关系及其展现的图象;文艺是人类进行反思的镜子,使人类思考自我,自身的行为,行为的原因,富有创造力的文艺表现方式也同时给人类极大的精神及情绪的愉悦和满足。许多艺术家都从自然中得到灵感,许许多多自然的画面出现在绘画、音乐、舞蹈及戏剧作品中,所有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的,人为的还是想象的,都是人类灵感的来源,以展示艺术家对于所处世界的想法和感受。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更是通过演讲、调查实践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如通过学校和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让学生懂得节水节能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亲手种植植物和调查动物种类的实践,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澳大利亚的中学环境教育还强调人类对大自然所承担的保护责任,环境教育的目标拓展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单单限于本国的水危机、森林大火、物种的减少这样的环境危机。

二、高校课程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澳大利亚大学高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纳入了学生必选课或选修课程中。悉尼大学就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选修课,比如自然环境方面的课程有气候与环境、农业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系统、植物及环境、环境水质量等;生物学方面的课程有保护生物学及应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家生态原则、生态系统方法等。悉尼大学还有环境教育研究生课程:如环境研究项目、环境化学入门、环境的社会科学、环境模拟模式等。此外,悉尼大学还有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是由悉尼大学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学院及业内专业人士共同合作设置,内容包括能源、金融、规划、法律及卫生等。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还有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墨尔本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分为环境模型、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循序渐进,不同方向的学生一方面需要学习某些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又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模块中深入钻研某一模块。此外,澳大利亚的许多高校加入多个大型的国内、国际宣言项目,如托罗瑞思(talloires)宣言、哈利发克斯(Halifax)宣言等。

三、澳大利亚的户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澳大利亚不仅重视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注重学生进行户外体验。在澳大利亚,几乎每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水处理厂等都有环境教育基地。这些基地会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组织各种各样的野外活动,例如,废品回收、垃圾分类、雨水收集利用、无脊椎动物的认识、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学生每年要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教育中心实习至少两个星期。教育中心组织户外活动的同时,会通过电影、幻灯、标本、模型、挂图、讲课、游戏、实验等直观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环保知识的乐趣,从各方面激发对环保的情感和责任感。同时,环境教育基地还经常组织学校教师培训,让教师学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植物园教育基地培训教师种植植物的技能,自然保护区教育基地培训教师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教师再在课堂和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四、澳大利亚的社区及非政府组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

澳大利亚社区也积极参与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来。例如,社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植树活动、灌木林复垦、社区自行车棚建造、雨水和生物多样性参观、回买冰箱项目等,还会对可持续性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如雨水污染、雨水收集、水资源管理、湿地保护、盐碱滩修复土生土长的灌木林和生物栖息地调查等,通过参观、讨论和讲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找到解决方案。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成立于1975的“保持美丽的澳大利亚”就是一个非政府环境组织,该组织致力于保护完善新州独特及多样化的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城镇、清理沙滩、清除涂鸦行动日、废弃物监督者等活动,活动中通过讨论、海报分析、角色扮演、填词练习、对错小测验等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澳大利亚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澳大利亚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得益于澳洲有健全的环保机构和法规政策,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及政府、企业、公民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就在题为《现在塑造将来》的官方报告中提出:环境教育要使全居民关心了解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性;环境教育要使每个人有机会学习环保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环境教育要培养每个人、每个团体和全社会要有爱护和改善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正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澳大利亚的全方位的环境教育体系得以有效实施。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律健全、环保执法十分严格。在澳大利亚,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要受到严肃查处。澳大利亚是一个缺水型的国家,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健全的法律约束是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六、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国环境教育的启示

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给我们的启示:第一,要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和大纲中,将基础环保教育的系统性和生态理念列入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教学体系中,组织形式多样的环境教学和户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尊重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在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的课程中建构系统和完整的环境知识系统性和框架,在环境有关的专业开设必修课程,与地方联合开进行环保项目研究;在全校开设环境保护的选修课程,同时在高校组织形式多样的环保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第三,我们的政府改变教育理念,建立相应机构负责环境教育的推行,主导建立多种多样的校外教育基地,让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企业都具有教育功能,让学生走出教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第四,加强环境执法、强化全民环境意识,强化环境制约措施,用法律法规严格约束每个人的环境行为,以此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环保法律,如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教育做了原则上的规定,但全民环境意识不强,政府仍需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个全方位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真正从法律上保证环境教育的贯彻落实。第五,非政府组织、企业应转变观念,顺应绿色营销观的时代潮流,参与环境教育,提供教育基地,在我国环境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环境资源大量需求的时期,环境的保护格外重要。这就要学习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先进经验,要有确立环境优先的现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未来环境状况的优劣,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教育蕴涵着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必将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基点和依据。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9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6项重点任务。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二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要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三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四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五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六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B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篇10

关键词两型社会环境责任保险强制性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

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随着粗放型经济的发展频有发生。根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06起,其中,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2起,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1起,一般突发环境事件83起。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由于政府环境管理缺位和企业污染治理缺陷所导致的环境安全事故不时发生,通过商业手段即环境责任保险来辅助政府开展管理、强化企业环境风险管控、提高补偿百姓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长株潭地区作为被批准为全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对环境管理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何种模式的环境责任保险是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试行状况评析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目前主要以任意保险模式为主,即政府给予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自愿购买。在实际的试行推广中,形式上的积极态度与具体实施情况相差较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性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环保意识不高和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企业更愿意选择自身私利。例如:湖南投保的116家试点企业到2009年底续保的仅16家;再如长株潭的重点污染区--清水塘工业区,密布着20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也仅有19家企业投保了环境污染责任险[2]。企业投险的被动性与政府积极的宣传力度大径相庭,多数的成功保险单都是依靠对污染企业的积极游说,叫好的事情却并不叫座。一方面,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总是认为自身的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措施已经到位,尽管环境风险事故时有发生,但企业总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主观上不愿意投保,也没有制定环境投保的资金计划,缺乏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加之传统解决环境污染事故绝大部分由国家和社会承担,此种惯常的现象导致企业寄希望于政府的“包揽解决”,缺乏承担自身污染风险的意识和转移环境风险责任的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推行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的法律依据。目前以自愿投保为主的责任保险模式缺乏强制力,投保企业主要依靠环保部门的通知和要求,缺乏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因环境污染事故而引发的损害赔偿一度使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紧张,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2008年湖南作为全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区域之一,也在同年确定18家有色、化工、钢铁等环境风险较大的企业作为第一批环境责任保险试点重点,长株潭企业占据省内投保企业的八成以上。并在同年9月,成功处置株洲昊华农药厂氯化氢泄漏事故,成为我国环责险首例赔偿案例,对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近几年以来,湖南环境责任险的推行整体上困难重重,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企业、机构投保责任险的“刚性义务”。而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够大,很难实现环境风险的分散和分担,导致不敢承保高风险项目。据于湖南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汞、镉、铬、铅排放量在全国也首屈一指,日益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亟需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环境强制责任险的推行。

二、环境责任保险模式转变的决定因素――环境事故的法律风险

环境事故的法律风险是指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根据法律的规定,污染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包括企业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法律责任大小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污染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随着法律规定而变化,法律越严格,承担的责任风险也越大,意味着企业可能需要承担的赔偿数额增加了,扩大了企业的日常经营风险。环境事故的法律风险又取决于立法中的严格环境责任和有效的环境责任司法执行效率。

(一)严格环境责任。

严格责任是指不问行为人主观过错如何,只要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该原则只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适用。其立法的初衷在于保护受害人利益,稳定社会秩序。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要产生了污染后果,不考虑企业的主观过错,企业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自然所承担责任的风险更大。环境责任保险是转移风险和责任的有效方式,理论上的严格责任是推行环境强制责任保险的剂,客观上加强企业参加保险的观念。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污染企业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上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加强了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

(二)严格的环境责任司法执行。

有了严格的立法,国家的执法状况同样会影响到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风险。我国目前执法司法状况还不尽人意,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形依然存在。严格的法律规定在薄弱的执法面前也将显的苍白无力,企业仍然有较大的可能性逃脱法律制裁。对于企业而言他们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就相对较低,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对比高昂的保险费用,逃避责任的费用会更低,这些企业更愿意把金钱投入到责任逃避的方法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保意愿相对较低。所以自愿模式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实行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转化为以强制责任保险为主的参保模式,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环境权益。

三、国外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选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环保浪潮,随着公民环境权理论的建立,环境责任理论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随之繁荣起来。美国是较早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国家之一,于20世纪70年代末就推出了环境责任保险。随后英国、瑞典、德国、意大利、芬兰等国也纷纷以不同模式迅速发展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美国和德国是实行强制责任保险模式为主的代表国家。美国较早注重保护环境,发展环境责任保险的历史也很悠久。美国实行的保险模式是强制与任意相结合。特别针对有毒物质和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等行业,推行的是强制责任保险。并设立了环境责任保险的专门机构。美国分别在1976年的《资源保全与恢复法》,《清洁水法》等法律中规定环境侵权人、船舶所有人或营运人必须购买保险,以保护侵权受害人的救济权利。德国是较早开展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国家之一。德国在1991年《环境责任法》中确认了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方面采用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污染企业的侵权赔偿法律义务。德国随着国内环境法律责任风险的变化而经历了由最初的任意模式到后来异常严格的强制模式。早期由于污染风险相对较小,易于评估而实行的任意模式到后期社会中由于存在对污染受害者保护不足现象,后期果断选择了强制责任保险模式。

纵观主要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模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实行强制保险制度。无论是美国的强制与任意相结合的责任保险模式,还是德国的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相结合的承保模式,无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制色彩,即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某行业或某些企业必须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四、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转变

长株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表现为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污染事故的频发。我省的采矿、化工、石油、造纸、冶炼生产等领域是污染风险特别重大的,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几率较大,而且污染的危害也最为严重。为促使两型社会与经济的衡平发展,根据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践经验,有必要确定以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保险为辅的保险模式,即针对高环境风险行业实行强制模式,对非危险行业实行自愿模式。相应地,高污染企业在环境侵权后难以再侥幸摆脱法律责任,必须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通过环境责任保险的方式来分散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及时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建立稳定的环境污染赔偿保障机制。环境侵权行为的广泛化,公民维权与企业无力赔偿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厂群冲突以及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影响到社会健康运行,将对两型社会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湖南的汞、镉、铬、铅污染严重,其排放量也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在湘江枯水期间,“长株潭”河段镉浓度严重超标。在长株潭地区所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重金属长期污染累积造成的。[3]树立排污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和保险意识,强制引导其高污染企业主动参与环境责任保险。例如:建立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需要赔偿污染的财务保障机制。通过推广强制环责险要求污染企业缴纳保险费,聚少成多的资金积累除了赔偿个别企业因为环境污染事故的损害外,还可以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如此一来,环境责任保险发挥了四重作用:环境受害者既获得了应有的损害赔偿,及时维护了被侵权人权益;又可以将单个污染企业的环境污染责任分散化,稳固企业发展;还可以使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有所减轻;最后,企业由外部的强制力内化为自身环境风险管理的加强,有效遏制环境事故的发生,从而有利于促进两型社会的全面发展。环境责任保险是弱势一方的“保护伞”,是社会管理的“减压器”,推行当加速。

(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hjzl/zkgb/2011zkgb/

[2]冯庆水,张学威.绿色保险怎样困境突围.环境保护2010(20).

[3]游春.绿色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海南金融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