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9:12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1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病;整脊手法;颈部保健操??

comprehensivetreatmentandpreventionofteenagerswithcervicalvertebradisease

lilian-tai,libao-xin,zhonghuai-yin,etal.thedepartmentoforthopaedics,affiliatedhospitalofchengdemedicalcollage.hebei06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auseandtherapyandpreventionofteenagerswithcervicalvertebradiseas.methods128teenagerswithcervicalvertebradiseaseweredividedintothetrialgroup(n=68)andcontrolgroup(n=60).thetrialgrouptreatedwiththechiropractictechniqu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ysicaltherapy,cervicalvertebragymnasticsandreasonablepreventivemeasures.thecontrolgrouptreatedwithphysicaltherapy,oraldrugandplaster.allcasesoftwogroupswereevaluatedwithcascs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cascsscoresofallcasesimprovedsignificantly(p<0.05).buttheeffectofthetrialgroupwassignificantlysuperiorto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treatmentiseffectiveoncervicalvertebradiseaseofteenagers.theeffectiveprevention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rateofcervicalvertebradisease.?

【keywords】teenagerswithcervicalvertebradisease;chiropractictechniques;cervicalvertebragymnastics

?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是,近年来颈椎病发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颈椎病已经引起了社会及家庭的重视。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以综合方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加之颈部保健操及有效预防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门诊青少年颈椎病患者128例,男56例,女72例,年龄12~24岁,平均18.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1个月。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全国颈椎病会议确定的颈椎病定义。对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因时间不允许,不能综合治疗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治疗组采用传统中医整脊手法+综合物理治疗+颈部保健操+合理的预防措施。对照组采用综合物理治疗+口服或外用药物。各种治疗1次/d,10次一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1中医整脊手法①在颈背部运用一指禅分筋法和掌揉法,然后在颈、背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肩胛提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面部的百会、太阳、印堂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②旋扳手法,嘱患者仰卧于床,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一手托住颈部,拇指摸清偏歪的棘突,另一手置于患者的下颌部向上顺势拔伸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注意旋转角度不可过大;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1.2.2综合物理治疗神经根型采用牵引、中频电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采用激光照射、磁热疗法,软组织型采用中频电按摩治疗,脊髓受压为主者少选用此项治疗,可能加重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混合型对症治疗。?

1.2.3颈部保健操预备姿势:让孩子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挺胸拔颈,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全身放松。①头缓缓地向前下方低,尽量拉长颈椎骨,直到下巴紧贴前胸,然后慢慢恢复原状;②将头缓缓地向后仰,尽力拉长脖子,好像要将后脑勺放到肩背上,再慢慢复原;③头先向左侧靠,力求将耳朵贴近左肩(但不能耸肩),再复原。头向右侧靠,尽量将右耳朵贴近右肩,再复原;④头向左侧旋转到最大限度,再复原。头向右侧旋转到最大限度,再复原。连续做4~6次,早晚各做一遍。?

1.2.4预防保健措施①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卧姿;②养成学习或看电视间断休息的习惯;③加强预防颈椎病的保健意识。在学习累的时候,适当休息做保健操。要劳逸结合,适当颈部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低头学习看读或仰头看电视。?

1.3疗效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疗效评定[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cas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针对青少年颈椎病,颈椎病的推拿疗法,以放松局部由浅到深层的各种组织(主要是肌肉及韧带),使血流加快,从而达到消除局部肌肉疲劳和改善代谢的目的。推拿疗法还可对相邻部位的关节产生作用,亦有利于改善肢体功能。稳准的整脊手法,可以改善青少年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善颈椎与周围组织细微解剖关系,解除血管痉挛的同时扩张血管,缓解对神经根刺激和压迫,消除水肿,松解粘连,改善颈部的微循环,从而减轻症状。[2]综合物理治疗,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痉挛,活血止痛的作用。颈部保健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①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②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2

关键词治未病青少年颈椎病防治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症状和症候多种多样,上自头颅,下至腿足,浅始皮肤,深至某些内脏均可有异常表现[1]。通过近年来文献报道和门诊颈椎病患者的就诊情况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2]。据调查显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占颈椎病患病人群10%~20%,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3]。已引起全社会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就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发病因素主要有颈椎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先天性椎管狭窄,50%以上发病与外伤有关[1]。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的酸、痛、胀,肩臂疼痛、麻木,眩晕。并伴有颈部肌肉的拘紧,压痛,颈部活动受限,皮肤感觉减弱,肌力下降,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相关体征。X线片检查可见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或反曲,椎间隙狭窄,双侧钩突增生等病理性改变[2]。

“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内容

唐代医家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事之前”。并倡导“发宜常梳、齿宜常叩、耳宜常鸣、腹宜常摩”的养生保健大法。明代名医张景岳对哮喘证治论述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以后就有“发时治肺,平时之肾”之说,至今指导着临床实践。“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核心,其科学内涵就是: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就是对疾病预防学和养生学的总体概括,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防治措施

未病先防:针对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的特点。首先,要纠正不良。长期低头伏案学习者,家长要纠正小孩的不正确坐姿,不能驼背、弯腰、低头或偏头长期看书,坚持做到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入睡前要调整睡枕,长时间不良的睡眠必然引起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所以睡觉时应选择合适的枕头,一般以6cm左右高度为宜[3]。这样可以使椎间隙内压恢复,避免椎间隙内压持续升高,使后侧韧带松弛、张力降低,与前侧韧带不平衡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其次,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无任何颈椎病的症状者,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使颈部肌肉、韧带、软组织得到充分的牵拉放松,使紊乱颈椎小关节以及内在平衡得以调整。最后,要避免头颈部外伤。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时,要充分做好预备活动,避免头颈部外伤。注意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受空调或风扇的冷风刺激,冬季注意颈肩部保暖。

已病早治:①手法治疗:让患者靠坐在靠背椅上,术者站于身后,运用拿、捏、揉、按、点等手法使患者局部肌肉放松,在颈部肌肉起始处查找“压痛治疗点,确定治疗部位[4]。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用拇指指腹点压治疗点,指下有明显团块,按压有酸困沉感且有明显的舒服感,松手后症状明显减轻,每次30分钟,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②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等。风寒侵袭者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腧;肩痛者加外关、肩;背痛者加天宗。施平补平泻手法,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③中药治疗:治宜疏风解表,散寒通络,常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组成,以葛根汤为基础组方,药用:葛根18g,白芍18g,桂枝9g,麻黄9g,赤芍12g,蜈蚣3条,汉防己15g,生姜5片,大枣1o枚,甘草5g。偏颈肩部疼痛,颈部僵板的颈型以原方治疗;偏头痛头晕,欲呕或呕吐,加天麻12g,半夏12g,藁本12g。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中药外治疗法以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为主,如常用的敷贴药、喷剂等。

既病防变:青少年颈椎病早期可出现头痛、项僵、肢体麻木,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是不可避免的。会使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头晕、四肢无力、步履不稳,影像学方面由早期的颈椎弧度变直发展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甚至脊髓变性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工作生活。因此抓住颈椎病的发展的主要矛盾,即各种原因造成的颈椎间盘的退变,是指导防治颈椎病的核心理念,而消除矛盾,则成为防治颈椎病的技术关键。

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如果能在诊治过程中多做些青少年颈椎病预防教育宣传,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定会降低。目前西医科学大力提倡预防医学,而祖国传统医学已早在《黄帝内经》中充分论述了预防远远胜于治疗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的核心理念即:预防,是具有科学性、远见性的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1裴的善,汪公才.颈椎病的全身表现[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536-538.

2顾千里,潘子毅.枕颌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1):44-46.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3

近些年来颈椎病患者的人群是越来越大了,并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如何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就成了医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范,控制这一疾病并非难事。

在当今社会的网络时代一切都在高速运转,在高速运转的经济社会中依靠网络生活的人们,终日守护在电脑前全身心的投入电脑屏幕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由于过度的精力集中使得颈部的韧带和肌肉都长期处于过度的紧张状态,当然也包括搞写作的人和长途司机,这就造成了项韧带的疲劳损伤,如果长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形成此病,时间越长就越难治疗。如果出现胸闷,头晕,视物不清,上肢麻木,肩酸背痛,就必须及时治疗,否则日久月深会给治疗增加不少困难,所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环节。西医把颈椎病分为5种类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混合型、交感神经型。有的文献还把颈椎病分为6种类型,及多出一类痉型。但无论是哪一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的根本。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深为那些颈椎病患者的痛苦而感到惴惴不安。想办法拿出―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颈椎病患者的病痛,让他们早日摆脱疾病给他们造成的痛苦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贯穿人体四肢百骸的通道,是沟通人体与外界联络的重要渠道。我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经络的畅通与否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关联,人们的精气神都是通过经络来循环往返的。保持经络的畅通是抵御疾病之本,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治愈颈椎病必须从疏通经络人手。

在多年的临床中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颈椎病患者大多数都有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习惯,比如饮食不节,冷热不均,平时伏案工作的时间过长,不注意颈部的保暖,使得颈部肌肉和韧带过度疲劳,过度,由于过度的耗损经血,使得经亏血损,就为颈椎病的发作埋下了祸根。当然也有因外伤史所致的,还有睡卧湿地等,总之这些原因都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病因。祖国医学认为治病必求其本,急则制其标,缓则制其本,是中医治病的必遵法则。只要遵循这个法则,对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就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颈椎病跟经络的畅通与否关系密切,换句话说任何疾病都跟经络的畅通与否有着直接的关联。

保持经络的畅通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基础,所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治疗颈椎病首先是看患者的脉象,再根据各种诊断方法获取的资料脉症合参来确认患者的体质状况,因而判定患者的经络方面畅通程度,来决定如何用药施法以达到治愈颈椎病的目的。

我们知道人体的所有关节都是靠韧带和肌肉来连接的。颈椎也不例外,大部分医生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首选牵引,笔者以为不妥。牵引虽能解除一时的痛苦,但绝不能长期的保持疗效,反复发作反复牵引,久而久之必然造成颈部韧带弹性减低,对稳定椎关节十分不利,所以我说颈椎病的治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能牵引,否则过频的牵引治疗颈椎病一定是会导致椎关节的松弛,对治疗颈椎病起不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为了让所有的颈椎病患者早日摆脱颈椎病给他们造成的痛苦,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数百种中药里筛选出四十多种药材,研制出治疗颈椎病的系列药方,经过十多年的反复验证,这些药方对彻底治愈颈椎病能够起到良好的长效作用。曾为数千名患者使用,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这些药品都是纯中药制剂,没有副作用。

众多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时间都很长,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是这样。当发现手指麻木,头晕,颈部发硬,胸闷等症状时,该病已经造成了颈部韧带的过度劳损,颈部肌肉和韧带长期处于劳损状态一定会影响微循环,给该部位的供血形成障碍。那么一般说来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时间大多都很长,初发病的时候症状多不明显,时间的长短跟症状的表现严重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时间越久,症状越明显。由于微循环的障碍造成了颈部肌肉的供血不足,因此每日的工作和生活中颈部频繁运动使得颈部肌肉和韧带的劳损程度加剧。这就造成颈部肌肉僵硬的不良感觉,又如何不会出现以上症状呢?在这里我不想就此病的所有症状一一列数。总之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我遵循祖国医学的法则,那就是驱风行气,通络和肝,醒脾健胃,散湿逐寒。遵循此法我研制出了通络祛风丸1号和2号,行气开郁丸等系列成药!这些药的疗效显著,并且通过服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4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板滞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颈椎病还会产生头痛、头晕、耳鸣、眼睛发胀、胸闷气急、四肢无力等症状。治疗颈椎病的力法有很多,推拿、针灸、牵引、理疗、后封、药物等,还有手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疗,不注意自我保养和功能锻炼,就会拖延病情,并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石祥恩教授说,北京现约有三至四成40岁以上人士因颈椎软骨磨损而出现痛症。石祥恩教授介绍,目前有一种管状牵开器辅助的微创手术技术,只需要局部一个不足3厘米的皮肤切口,经显露局部椎间隙,在显微镜下切除突出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椎间盘。

微创手术在全麻或者局麻下进行皮肤切口小,对肌肉和骨骼的损伤都非常小,出血量不足50毫升。经管状通道在显微镜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创伤很小,切口处筋膜和皮肤只需缝合数针手术后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地,恢复时间比传统开放手术要快得多。在国外多数微创手术后的病人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出院了,术后下地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3天左右,手术后即可正常进食。总体说来,这类手术除了具有微创的优点外,手术疗效也确切,一般对单个或两个椎间盘突出的病例效果较好手术也不需要固定。这类手术对病人的创伤小,费用也要少得多。

颈椎病预防小帖士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

a 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拖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外伤,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要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以防止发展成为颈椎病。

B 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有人喜欢俯卧,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屈颈屈背扭腰等,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

C 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椎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曲度。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并提出多种数据。我们研究认为,枕头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颔肩线(下颌角至肩峰的距离)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适合绝大多数人;少数人需适当高枕,如棘突发育畸形、吻棘,枕头过低则可使症状加重。枕头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应以木板床为宜,弹簧床对脊柱生理平衡无益。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28例颈椎病患者,男124例,女104例;年龄25~81岁,40岁以上发病较多189例。

1.2方法

1.2.1颈椎牵引颈框牵引是治疗颈椎病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方法,适用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牵引可以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消退,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矫治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复位,或有助于关节轻微错位的复位,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改变突出物或骨赘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减轻神经根受压,改善临床症状。颈椎牵引方法有两种(1)坐位牵引:适用于病情较轻或经卧位牵引后需要继续牵引的患者。采取坐位,枕颌布带牵引,牵引重量由3~5kg开始,每天牵引1~2次,以后每隔3~5d增加1~2kg,一般不超过10kg。每次时间20min,最长不超过30min,每周治疗6次,1个疗程10次。(2)卧位牵引: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的患者,由于需要24h牵引,常在病房使用。牵引时颈部保持30~45,持续性牵引时重量从2~3kg开始,逐渐增加到4~6kg,每2小时休息10~15min,2~3d或症状缓解后牵引重量再减少到2~3kg,并逐渐缩短牵引时间或改为坐位牵引。

1.2.2推拿按摩适用于除严重颈脊髓受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供,减轻疼痛。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应有全面了解,手法要得当,在颈、肩及背部用揉、拿、捏、推等手法,每次推拿20~30min,1次/d,10d为1疗程。

1.2.3药物疗法

1.2.3.1非类固醇消炎镇痛药主要是针对神经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损伤性炎症,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常用于颈痛、肩痛、上肢麻木的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1.2.3.2肌肉松弛的药物这类药物使肌肉的痉挛得到缓解,解除对脊髓、神经、血管的刺激,如复方氯唑沙宗片0.25g,每次1片,3次/d,饭后服用,7d为1疗程。

1.2.3.3镇静剂能减轻神经的兴奋性,也能使肌肉的紧张得到缓解,适用于精神兴奋、紧张、激动的患者。一般常用地西泮,睡前口服,也可用健脑安神的中成药。

1.2.3.4神经营养药对任何一种类型的颈椎病都有治疗意义。常见的药物有维生素B1片,每次10mg,每天3次。另外,其他复合维生素也可。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症状好转或稳定,能参加一般工作和劳动。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

2结果

228例患者中治愈162例(71.1%),好转63例°°(27.6%),无效3例(1.3%)。总有效率98.7%。

3护理

3.1心理护理

颈椎病病程长,患者多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不良心理情绪[3],因此临床护理时不但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症状,而且也要注意伴发的心理问题。对于因颈椎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要主动进行解释、安慰和关心,以消除患者紧张急躁情绪,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求患者家属进行配合,从生活及治疗两方面缓解患者焦虑,消除或减少因恐慌、抑郁等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3.2疼痛护理

颈部疼痛为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虽然没有生命威胁,但其导致的颈部肌肉僵硬、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甚至会丧失工作能力[4]。护理人员对颈部疼痛症状要予以重视,让患者了解引起疼痛的病因、机制、治疗方案及预期效果,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以减轻疼痛;告知患者风寒潮湿刺激会导致疼痛程度加剧,注意颈部保暖;辅助患者使用镇静剂帮助睡眠,保持室内安静,防止患者因睡眠不足而使疼痛症状加重。如患者疼痛较重时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3.3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少颈椎负荷,有利于局部充血、水肿及症状的消除或减轻。一般以仰卧位为佳,俯卧位可破坏颈椎自然生理曲度,易造成1~4颈椎扭伤。仰卧位枕高一般为患者的双肩宽与颈部之差的一半,侧卧位枕高与肩等高,以便于颈肩部肌肉放松。颈椎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应偏高;黄韧带肥厚及钙化者枕头应偏低[5]。

3.4纠正颈姿

注意防止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长期伏案低头或仰头工作均可破坏颈椎的生理平衡。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过程中注意颈部,不弯腰不低头,躯干挺直,保持头颈部于颈椎前凸的生理位置。避免头颈长时间处于固定,持续1h左右应变换位置并做颈肩部的多方向运动,避免颈肩部过多负荷,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避免突然快速转动颈部,以防眩晕或突然晕倒。脊髓型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持颈椎稳定,防止过度伸屈造成脊髓损伤。预防慢性损伤,除工作或业余时间做平衡运动外,还可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以增强肌力和体质。另外,可选择一些规律性的长期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再发。

3.5颈部肌肉练习

加强对颈部肌肉的强化练习,增强其功能运动,方法:

(1)取站立或坐位,双手交叉紧抵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则用力阻之,坚持10s,放松10s,10次为1组,每天10组。

(2)取坐位,双手托下颌,下颌向下用力,双手则用力阻之,坚持10s,放松10s,10次为1组,每天10组。

3.6牵引的护理

牵引前让患者大致了解牵引的原理、作用,取得患者的配合。牵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头晕、恶心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牵引治疗。牵引的重量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适时调整,注意压疮的发生。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6

关键词:颈性眩晕;科学防护;未病先防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78-01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关节、肌肉、韧带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症状,其特点多为一过性、发作性,常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并未彻底明确,但椎动脉系统的缺血对前庭的影响已成共识,主要有交感神经刺激学说、椎动脉压迫学说、椎动脉自身病变,以及颈部运动感受器的本体感觉传入错乱学说。在治疗上,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但是在众多临床报道中缺乏对颈性眩晕科学合理的防护指导。因此,笔者针对颈性眩晕的调护与预防保健,介绍如下:

为了更好地了解颈性眩晕的调护,我们首先要从其病因着手,掌握其致病因素,大体包括[1]颈椎病变:多见C1~3颈椎退变、骨赘、钩突增生、先天畸形、外伤、炎症等;(2)颈椎不稳;(3)颈组织病变:颈肌筋膜炎、创伤后出血、水肿,颈部韧带撕裂伤;(4)血管病变:椎动脉发育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5)不良习惯:颈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

祖国医学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筋脉失和,经气不利,清阳受阻;颈部损伤,筋骨失和,清窍受扰。内因烦劳恼怒,肝火偏亢,上扰清窍;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升降失常;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损,髓海不足。笔者认为缺乏对颈椎的防护是造成颈性眩晕的主要根源。因此,科学防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重颈椎的日常保养

1.1选用高低软硬适当的枕头:枕头要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

1.2颈部保暖: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1.3保持良好姿势: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1.4避免损伤:遇到急刹车、体育比赛时,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2加强颈部锻炼

2.1灵动四方: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2与项抗争: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3科学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

(1)坚持做颈椎保健操,具体做法是:前俯后仰、举臂转身、左右旋转、提肩缩颈、左右摆动、波浪屈伸。

(2)做中医保健: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拔罐、保健性推拿、刮痧、中药足浴、热敷等,使颈部肌肉松弛,舒筋活血通络。

(3)树立中医养生保健观念,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早治。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7

Q:最近,总是听到身边有人说颈椎不好,过去好像没这么多,白教授,您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我国颈椎病目前的发病情况大致如何?

白跃宏:颈椎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它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一项科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9.5%的男性和12.5%的女性主诉有慢性颈痛,颈椎病的总体发病率为24.4%。而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脑力工作者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颈椎病的发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往往使人疼痛不适,容易疲劳,失眠,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和有针对性地防治颈椎病显得尤为重要。

Q:经常听到有朋友友说脖子疼,僵硬,这些是不是都是颈椎病的发病症状啊?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症状需要我们注意是不是思上了颈椎疾病?

白跃宏: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颈痛,肩酸、手麻,头晕、恶心、胸闷,四肢乏力等。很多病例表现很不典型,往往只有单一的症状表现。正因如此,临床上往往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而造成误诊,延误治疗。

Q:白教授,您刚才说颈椎病在临床上往往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呢?

白跃宏:最大的误区就是出现颈痛、手麻,就认为是颈椎病。虽然颈痛、手麻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但是,其他不少疾病同样可以有这些表现。最常见的是上肢神经卡压性疾病。腕部正中神经卡压称腕管综合征,表现为手桡侧三指半发麻、手胀,常夜间麻醒,使劲甩手后减轻。经常用鼠标的人可能出现腕尺管综合征,表现为小指和无名指桡侧麻木。小指、前臂内侧感觉异常的还要考虑尺神经有否在时受压或是胸廓出口综合征。如是手背、虎口处感觉异常,还需排除桡浅神经的卡压。体格检查和肌电图检测可以帮助鉴别。除此之外,如有肩背痛或伴有咳嗽,还应排除胸部肿瘤。尤其是原来有颈椎病,再次出现这些症状时,更易被误诊。因此,发病后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Q:总是听有人说颈椎病是治不好的,一旦得了这个病,就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有很多人也放弃了治疗,只要发作的时候能缓解症状就可以了。白教授,您对此有什么见解呢?

白跃宏:这种说法不正确,积极的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还能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预防继发性病变。颈椎病的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急性发作期患者症状加重,此时我们治疗的原则是制动,解痉,消炎镇痛,采用的方法有使用颈托、颈部牵引,多种电疗、非甾体类消炎药物、针灸、推拿,关节松动手法等。在缓解期,症状减轻或消失。此时我们主要采用颈肩部活动度锻炼,颈肩部肌肉力量锻炼。如果有头晕症状的患者,不适合做颈部旋转,特别是环转运动,易诱发头晕;有脊髓压迫的患者应避免颈部大范围的活动。

Q:我们都知道颈椎病的诊断最后肯定依赖医生,那患者本身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白跃宏:因为颈椎病的病症表现多样,所以我们不能单从临床表现来“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我们必须从“根”上针对性治疗。建议怀疑患有颈椎病者向正规医院的颈椎病专家门诊医生咨询,只有确诊为颈椎病后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诊断颈椎病的主要依据是:有年老、长时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等诱因,颈痛、肩酸、手麻,头晕,恶心,胸闷等临床表现,颈椎退行性改变或椎动脉孔变窄的影像学改变,与症状相符台的体检表现,除此之外还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Q:一般我们认为颈椎病是老年病,都是50~60岁的中老年人比较容易患病,可是近年来时常听到10来岁的小孩子得了颈椎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白跃宏:儿童患颈椎病多是因为长期使用固定坐姿又缺乏适当锻炼而形成的。现在的孩子由于沉重的学习任务,每天读书,写字的时间很长,再加上望子成龙的家长平时除了督促孩子完成在校学习以及家庭作业外,还在校外报了许多的奥数班,作文写作班,英语班等等。就算是放寒暑假时,有了放松的时间,孩子也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打电脑游戏上,长时间的固定坐姿使得孩子们的颈部关节经常咯略作响,日积月累,导致颈部酸胀疼痛不适症状日益显现。甚至出现人们常说的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好。有些孩子甚至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制,斜颈等症状。

Q:孩子们的这种状况,需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改善?

白跃宏:儿童颈椎病,早期预防是关键。比如,定时改变颈椎体位,即当头部向某一方向转动过久之后,就应向另一相反方向转动,并在短时间内重复数次,这样既有利于颈部保健,也有利于消除疲劳,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学习,不能让孩子长时间伏案读书写字,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导致近视,当伏案读书45分―一1小时后,应抬头远视半分钟左右,有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如果实在无法避免的话,每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颈肩部。

Q:对于那些也有不良习惯,有可能患病的孩子,您有什么好建议吗?

白跃宏:最重要的是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要求他们不要长时间以固定坐姿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用电脑最好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因为长期处于低头状态,颈椎前屈,椎间盘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可骤然升高,一旦超过本身代偿限度,必然产生髓核后移乃至后突,从而导致颈椎病发生。因此,儿童在屈颈一段时间后,应恢复自然体位片刻。

另外,改善睡眠状态,也有助于保持正常生理曲线。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枕头,枕头质地要柔软,透气性好,不宜过高过低,孩子最好以8~10厘米高为宜,切忌“高枕无忧”: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不要给孩子睡太软的床。最好睡硬板床。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膝呈屈曲状,全身肌肉放松。腰背部平卧于木板上,使双膝,双髋略屈曲,这样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和休息。对不习惯仰卧的儿童,采取侧卧位也可以,但头颈部及双下肢部位仍采取上述姿势为最好。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桌面呈10度一30度斜面工作对孩子最好,还有书包不要太重,尽量使用双肩书包等。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8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

颈椎病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颈椎的局部解剖说起。正常人有7个颈椎骨。颈椎的上方支撑着人的颅骨。全身的活动都要牵动到颈椎。颈椎5、6、7节活动量较大,容易发生劳损,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骨赘(俗称骨刺),医学上称为“退行性改变”。另外,在两个椎体之间有一块软骨样组织,医学上称为“椎间盘”。椎间盘的周围为纤维环,纤维环中夹有一块富有弹性的组织,称为髓核。椎间盘有缓解椎体间的摩擦、缓冲头部震荡和协调颈部平衡的作用。人到中老年后髓核呈脱水状态,逐步为纤维组织和软骨细胞所代替。如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凸出,压迫和刺激了邻近的神经和血管,就可产生颈椎病的症状。同时,椎体骨质增生使椎管容积缩小,压迫脊髓,也能出现颈椎病的症状。此外,颈部的冷刺激可以引起肌肉和血管的痉挛,导致椎管内压增高,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分型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发病缓慢。开始时仅感颈项部酸痛、不适,疲劳后症状加重。随着时间推延,可出现多种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4型。

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病人总数的50%以上。开始时病人仅感颈脖酸痛,逐渐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一侧上肢疼痛、麻木,提物无力。当头部或上肢不当时,患肢可出现触电般锐痛。医生检查时能触及颈部肌肉痉挛,压痛。病程久者,可出现肩及上肢肌肉萎缩。做“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时,病人会出现疼痛。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除颈肩部酸痛外,还有头昏、眩晕、发作性头痛、突发性弱视、复视等症状,甚至恶心、呕吐。当改变时症状加重,个别病人出现猝倒。这是因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头昏、头晕、耳鸣、心慌、失眠、多梦、烦躁、自汗、听、视力减退、肢体发凉和发木,或出现腹胀、便秘等。

4 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少见。病人四肢无力、麻木、肌力减退,胸部或腰部有紧束感。随着病情加重,出现自上而下的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

颈椎病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推拿、牵引、药枕、理疗、针灸、药物等多种方法。多数病人可以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只有少数人需要手术治疗。

1 推拿。推拿是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具有温经通络、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纠正错位、通利关节、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治疗时,病人取坐位。医生站在病人背后,拇指和其他手指分放在病人的颈椎两侧,从发际(即头发根部)自上到下做多指揉捏,连续5分钟。随后医生用两手或手掌根在病人的脖根和背部做“推滚”理筋手法,共5分钟。通过推拿能明显改善颈椎病人的症状。

2 颈椎牵引。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因为这种疗法可以使肌肉和韧带放松,椎间隙增宽,血流通畅,并且能使粘连的神经根松解。牵引方法以坐位为宜。每天牵引2次,每次1小时。牵引重量根据病人的体重计算。如病人体重是50千克,牵引重量为3.5千克。体重每增加10千克,牵引重量增加0.5千克,以此类推。牵引治疗可以在医院或病人家中进行。

3 药枕。药枕是用名贵中药磨成粗末制作而成的,呈半圆形,高度8~10厘米,符合人体颈椎生理弧度,使用时能起到自动牵引的作用。中药气味芳香,渗透性强,有活血止痛、祛风活络的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4 药物。颈椎病可以出现很多症状。症状较轻者可服用颈复康,手臂疼痛、麻木者可服用大活络丹或小活络丹,有头昏、头痛、眩晕症状者可服用天麻杜仲丸,伴发心慌、自汗者,可服用补中益气丸。症状重者必须到医院诊治。

5 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①颈椎病患者经系统的非手术疗法无效者;②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渐进性加重或反复发作,影响工作与生活者;③症状突然发作,确诊为颈椎病并经短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预防保健

1 睡姿正确,枕头合适。一般以仰卧、侧卧为宜。枕头不能太高,以8―10厘米为宜。

2 纠正不良的姿势和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适当控制看电视和娱乐的时间,以减少颈椎疲劳和诱发颈椎病。要经常更换,坚持做颈椎操。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9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型;中医护理;康复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史,缘患者2018年4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无头晕头痛,行走稳定性欠佳,后至当地医院住院,查颈椎mR,提示:颈椎退行性变:C4-5、C5-6及C6-7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稍缓解予出院。出院后反复出现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有站立不稳感,可行走但稳定性欠佳,休息后无明显改善,予当地门诊行理疗等治疗(具体资料未提供)症状仍反复。一周前患者自觉颈部疼痛伴上肢麻木较前加重,伴站立不稳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拟“脊髓型颈椎病”于2018年07月24日收入针灸科。入科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6/85mmHg。中医望闻问切:神清,精神一般,情绪焦虑,表情自如,面色正常,形体适中;言语清晰,语声正常,气息平顺,未闻及异常气味;毛发浓密,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白苔;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小便调、三天未解大便。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肌稍紧张,C6/7颈椎横突压痛(+),活动度正常。扣顶试验(-),转移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肢体感觉对称、正常。四肢肌力、反射对称正常,余病理征未引出。入院中医诊断:项痹病(痰瘀阻络型);西医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理能力评估100分,无需依赖,生活完全能自理,营养风险最终筛查0分。疼痛评分(nRS)评分5分,轻度影响睡眠。焦虑评分(SaS)61.5分,属中度焦虑。通过干预,患者疼痛较轻缓解,疼痛评分1分,头晕、双上肢麻木有所改善,焦虑评分(SaS)降至42分无焦虑。。

2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患者护理重点是缓解颈部疼痛、双上肢麻木等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加强颈部功能锻练,防跌倒,指导患者掌握2个颈部保健运动操,为后期预防提高健康指导。通过中医辨证患者属“气虚痰瘀”证型,中医护理上以“虚则补之,缓则治其本”为原则,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为法。

2.1中医护理技术配合子午流注

2.1.1疼痛与脾失健运、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阻络有关。患者疼痛是目前主要的护理问题。西药予以甲可弥保以营养支持,塞来昔布胶囊止痛,中药以半夏天麻白术和桃红健脾、祛湿、化痰。中医技术可给予针灸、按摩、艾灸、刮痧等技术进行干预。五子散热奄包热熨法治疗以温经通络、输筋活血止痛。五子散热熨:晨起半小时后活动肩部颈部关节,于肩颈部来回热蕴,温度以患者感觉适度为宜。药熨法作为中医学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内证外治,由内透表,继而实现舒筋通络的治疗手段[2]。加之中药成分中含有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菟丝子、补骨脂,具有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性物质代谢吸收[3]的作用,选择在晨起半小时活动颈部关节后执行,是因几小时睡眠中,颈部血流相对缓慢,颈部关节于晨起后处于一个僵硬状态,活动开后给与一个局部热熨,可缓解上诉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坏,改善疼痛。穴位按摩:药物热熨后给予患者者局部穴位按摩,穴位主要选择肩井、风池、大椎、天宗、合谷、曲池外关等,采用推拿、提、搓、揉等按摩手法,20min/次,1次/天,一周为一个疗程。刮痧治疗:予巳时给予颈部大椎至肩颈局部刮痧治疗,隔一天一次,用中药制剂痹痛液为刮痧润滑剂,手法选择补法,以局部刮至微微泛红即止,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目的。艾灸疗法:予酉时对痛点或取穴大椎、曲池,肩井穴施以温灸,20min/次,1次/天,1周为一个疗程。两周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nRS)为0分,经过以上中医治疗手段,患者疼痛得到明显改善。

2.1.2感觉活动障碍与脾失健运、气血运行阻滞、筋脉失养有关。针对患者双上肢麻木的护理措施,可选择拍打双上肢及局部双手关节牵拉活动配合冷热水交替浸泡的方法。督促患者于晨起及午休后自上而下由外及内拍打双上肢,持续时间为5min,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坏、刺激局部穴位及神经肌肉的目的。冷热水交替浸泡双手改善局部感觉障碍[5],热水温度为(40℃~50℃),冷水温度为(5℃~10℃),先冷水浸泡10min,继而热水浸泡10min,再冷水浸泡10min,总共刺激30min。建议可配合中药舒筋活络洗剂进行冷热疗法。浸泡后配合局部手指关节牵拉活动及按摩双手合谷穴及颈椎区,持续5min。患者自述此法明显缓解其双上肢及双手麻木的症状且方便易行。一周后评价患者双上肢麻木已消失,且双手麻木明显减轻。

2.1.3子午流注配合五行音乐疗法缓解失眠、焦虑、便秘、脾胃亏虚、脾失健运、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患者可出现便秘、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干预措施以耳穴压豆缓解失眠、腹部按摩改善便秘为主。耳穴压豆选穴神门、交感、心、脾、胃等,选择辰时巳时刺激脾、胃两穴,改善脾胃功能,子时午时刺激神门、交感、心三穴,睡前1小时避免刺激。腹部按摩选穴中脘、天枢、气海等进行顺时针按摩20~30次,配合手法点按,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肠胃、补中益气、促进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宜在饭后1小时或1个半小时后进行。子午流注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或进餐时播放陶笛、埙演奏的宫调式音乐,即土乐,推荐曲目《十面埋伏》,通过刺激脾胃促进消化功能改善便秘。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亥时(三焦经当令21:00~23:00)播放属火的徵音即属水的羽音,可补益阳气、调养心经,缓解疲劳促进睡眠等,推荐曲目《紫竹调》、《催眠曲》、《梦幻曲》等。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播放《广凌散》、《平湖秋月》、《胡笳十八拍》等音乐,达到健脾养血、益气宁心安神、梳顺肝气等作用。经过以上治疗措施患者失眠、焦虑、便秘等症状均有改善。

2.2知识缺乏:与未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有关

2.2.1颈部功能训练①米子功:指导患者“米”字颈椎操训练,即转动脖子,用下巴写“米”字,具体方法:使头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头回正;然后将头尽量向右上方拉伸成45°,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头回正;接下来,使头尽量向左边转,回正后再向右边转,回正;最后让头尽量向上拉伸,回正后再向下低,回正,整个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且保持颈部肌肉绷紧,幅度尽量大,每天两次,每次5min。②抗衡米子功:本功法是米子功的延续,它在米子功的每个动作上都加以对抗的力,指导患者向前低头时,用一手掌抵住下颌,用一定的力量向头后用力推,即与低头方向相反对抗用力。向后仰头时,双手抱头枕部,向头前方用力,与仰头相对抗。以此类推。③颈椎生理曲度训练:睡竹筒法:指导患者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去枕,颈椎后面放一个用毛巾包裹的竹筒(高度与拳头等高)或可乐瓶练习30~60min;颈部拉筋法,即仰卧床上,把肩胛骨的一半伸到床沿,双手尽量向后伸展,头部自然下垂坚持5~8min。在中医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颈椎操联合疗法应用于颈椎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6]。

2.2.2饮食调护患者因久病,脾胃亏虚,脾失健运,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患者疾病属痰瘀阻络证型,应多食化痰祛湿通络之品。告知患者需要补充多样化饮食营养,将脂肪、维生素、有机绿色食品以及膳食纤维等物质,按照合理比例,均衡摄入。患者要保证每天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粗粮等,防止出现暴饮暴食现象。补充蛋白通常应选择豆制品、牛奶、蛋类、鱼肉等若有患者出现便秘症状,需要摄入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选用蜂蜜水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新陈代谢。可选择食疗药膳等治疗方式,将大枣、枸杞子、黑芝麻、黑木耳等药材放入食物中,使患者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7]。

2.2.3延续性健康教育同患者一起制定出院后颈椎操执行小册子,根据其工作生活习惯制定相应条目,与其家人一起建立交流群,让家属督促患者执行。制定复诊计划,在群内定时发送颈椎并预防及颈椎保健的相关知识,电话随访其掌握程度。在生活中告知患者一下几点注意事项:①枕头与睡眠姿势:睡眠时保持颈、胸、腰椎自然曲度,髋膝部略屈为好。枕头软硬适中,高低适宜。侧卧时枕头的高度相当于一边肩宽,仰卧位时枕头高度一般为12~15cm,应置于颈后,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其复合颈椎的生理曲度。②姿势与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伏案工作,长期伏案最好使用与桌面呈10~30°斜面的工作板,一般工作1小时,做1~2min钟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③保暖与加强颈椎保健锻炼:平时注意活动颈椎关节和颈部保暖,冬天最好床高领毛衣或系围巾,夏天不要对颈部吹空调或电风扇。适当地进行颈部按摩,方法有捏颈法、摩颈法、摇颈法等。通过低头仰头、回头望月、颈臂抗力、仰卧垂头法、游泳等,长期坚持可预防颈椎病复发[8]。

3评价

经过以上护理措施,一周后、两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价,7月31日患者疼痛评分(nRS)降至3分,8月7日疼痛评分降至0分。患者双上肢麻木逐渐减轻,两周后仅有双手指关节间断麻木。患者排便恢复至一天一次,入睡时间提前至晚上10点,较前易入睡,且睡眠时间可达8小时。患者焦虑评分(SaS)由61.5分中度焦虑降至42分无焦虑。在功能锻炼方面,患者掌握了颈部米子操及颈部抗衡米子功以及颈部关节活动牵拉等运动,并且能够按照制定的颈椎保健操执行小册子按时间段交替进行,对自身疾病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功能锻炼,饮食调护及生活起居等方面着手改善自身疾病及预防复发。

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篇10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是以椎间盘退变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性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前方入路颈椎椎体间减压加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1]。我科200605~200805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45~74岁。mRi均显示脊髓前方明显受压,患者双上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麻木感,双下肢软弱无力,有麻木感,行走时脚有踩棉花样感觉。

1.2治疗结果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置于伸直位,取颈前右侧切口,长约5cm,按颈前入路显露椎体前方,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再以咬骨钳咬除部分椎体,以刮勺刮除椎体上下椎板,使用特别的刮勺和椎体钳,小块咬除椎体及椎体后的骨赘,去除残余的椎间盘、骨赘等致压物。减压完成后,将所取得自身髂骨植入,选择合适的钛板固定,放置引流管,关闭伤口。有效率为80%,手术后部分患者感到症状立刻减轻,绝大多数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一般需要1~2年。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反应[2],护士应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根据其年龄、职业、生活与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同时向其介绍已治愈的病例,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有一个健康心理,取得医患之间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合作,为手术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2.1.2呼吸功能锻炼: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老年人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低下,易引起肺部感染,肺的通气量下降。因此,术前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主动咳嗽,禁止吸烟,以增加肺活量,减少气管及肺内分泌物,增加肺的通气功能。

2.1.3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前训练颈椎前路术中要求患者仰卧,颈部处于略过伸位,同时为了暴露椎体,需较长时间将气管拉向切口对侧,术后又要求患者去枕平卧至少1周,因此,为适应术中及术后的变化,一般要求患者术前1周进行气管推移训练。

2.1.4常规术前准备:术后病人卧床7~10d,因此术前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非常重要,术前备皮,指导病人做好个人卫生,术前日晚上口服地西泮2片,可缓解紧张情绪,利于休息。术前1d22:00开始禁食水,更换床上用品,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原因有术中牵引气管、食管引起咽部水肿;颈部术区血肿压迫气管;咽痛、颈部制动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手术刺激脊髓可使脊髓水肿或脊神经根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因此,术后需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及面色的变化,术后床旁需常规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生命体征监护仪及给氧等物品。

2.2.2饮食护理:因术中刺激了食道、气管,患者常有喉头水肿、吞咽困难,易发生误吸。喉上神经损伤也是前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损伤表现为进食特别是饮水时容易发生呛咳。因此,应加强饮食管理,术后应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慢慢吞咽,以防呛咳、窒息。

2.2.3观察病人的四肢及躯体感觉、活动情况:1次/d,并做好详细记录。注意与术前比较,不但有助于了解病情和判断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也可以判断有无继发性脊髓损伤。

2.2.4防止植骨块滑脱: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易使植骨块移位脱出。当植入骨前移位时可直接压迫或刺破食管、气管和血管,导致食管瘘、呼吸道梗阻、颈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植入骨段后移位时可压迫颈部脊髓引起急性四肢瘫痪和周围性呼吸功能障碍。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尤其是术后24h内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1人扶躯干、四肢,翻身时同步进行,侧卧位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尽可能少用仰卧位,而用侧卧位。

2.2.5预防并发症护理:注意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失用性肌萎缩、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压疮的预防,睡气垫床,勤观察、勤按摩,定时擦洗和更换体位,拆线后指导病人带橡塑颈围床上坐起活动,再逐渐离床活动。

2.2.6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术后功能恢复及重建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应对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感觉恢复情况,根据具体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四肢功能训练[3]。术后1d就应开始活动肢体和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但需限制颈部活动,保持颈椎稳定[4]。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的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功能。2d后可让患者自主活动四肢,术后4~5d患者可以戴颈托于20°~30°半卧位,以促进咳痰与深呼吸动作。拆线后戴颈托下地活动,但注意刚下床活动时应有专人在一边保护以防患者跌倒。3个月复查X线摄片,如颈椎融合良好,去固定,但一定时间内仍不可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卧位时,取头略后仰为宜。

2.3出院指导(1)出院后继续佩带颈托3~6个月,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2)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死感,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即时回院复查。(3)继续肢体的功能训练,术后3个月,经拍X线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左右侧屈活动,然后再做颈部旋转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4)半年左右可恢复工作,工作中注意勿长时间持续屈颈,保持颈椎正直,以防复发。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由于脊髓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或(和)后缘骨质增生的慢性压迫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的前后及治疗中,根据患者出现的生理、心理及其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焦秀萍,周巧玲.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4):3637.

[2]方忠,李锋,杨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