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安全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0:54

贸易安全标准篇1

××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是煤矿、非煤矿山、水泥建材、工商贸、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和领域,其中,石膏矿山是全市乃至全省安全监管的重点;与此同时,工商贸行业企业量大面广,从业人员较多,一直是全区安全监管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明确一个目标(确保安全形势的稳定),抓住两个关键(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突出三个重点(隐患整治、执法监察、机制创新),完善四个体系(责任落实体系、机构网络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五化监管(执法检查制度化、安全复查层级化、隐患监管台帐化、标准要求明细化、跟踪督查动态化)”的总体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切实抓好“隐患治理年”各项措施的落实,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并在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今天,全市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现场会议在这里召开,对于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探索和寻求开展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必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和安全标准化工作相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今年以来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我区现有工商贸企业257家,其中147家分布在全区7处镇(街道),110家位于××经济开发区,涉及机械、电子、造纸、制刷、纺织、服装、玩具、陶瓷等十几个门类。在安全监管实践上,基本经历了由行业监管到综合监管、由粗放监管到专业监管、由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由常规监管到长效监管的“四个转变”,并基本形成了执法检查制度化、安全复查层级化、隐患监管台帐化、标准要求明细化、跟踪督查动态化的“五化”安全监管模式。特别是今年以来,为全面掌握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状况,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和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推动全区工商贸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提高,我们根据上级安监部门以及区委、区政府指示要求和区安监局《关于开展全区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峄安监发〔2008〕24号)、《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工商贸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峄安监发〔2008〕35号)精神,于3月14日至5月上旬,分调查摸底、自查自纠、执法检查、复查督查四个阶段,组织开展了“拉网式”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这次检查,我们印制了《一般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方法》(即“11项必查内容”和“12项必查资料”),遵循严、细、实的原则,按照“一个不漏、一企一策”的要求,以服务企业为前提,自觉履行职责;以治理隐患为中心,严格执法监察,进一步摸清了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状况,促进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落实。通过区、镇(街道)两级安监部门的监管,共检查企业240家,因停产、职工放假、基建改造等原因未检查企业17家。整个检查活动,共下达各类执法文书214份,查出各类安全问题916处,查阅企业资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各类资料1125份,抽查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操作证共87份,询问职工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及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安全设施、设备使用达270人次,填写工商贸行业安全状况调查表96份。我们在总结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特点的同时,也发现工商贸行业存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基础性安全环节薄弱、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观念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的实效性,积极创新检查复查体制机制。在执法体制上,将一般隐患企业的复查,参照abcd分类监管模式,交由镇(街道)组织实施;对企业安全隐患较大、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执法监察难度较大的企业,由区、镇(街道)两级实施重点复查,并依法予以处罚。在执法机制上,主要是结合“隐患治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安全隐患治理。针对这次“拉网式”检查发现的问题,集中进行归纳分类,明确整改工作的目标要求,形成“隐患监管台帐化”模式,实行责任制督促整改和“销号式”、“动态化”跟踪督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适时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回头看”。

二、关于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6〕152号)精神的贯彻以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体目标的明确,区政府结合具体工作,提出了以煤炭企业为基本标准、以规模企业为试点单位、以企业实际为优先考虑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推进要求,同时提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物资基础和实践基础。根据区政府提出“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个基础条件”的推进意见,结合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我们基本形成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加大投入、创新实践”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步骤。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设立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商贸、烟花爆竹等四个协调推进机构,衔接承办和接续服务具体目标任务,落实各自责任。目前,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商贸等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正有计划、按步骤、分重点实施。在重点推进上,我们结合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际,以××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并突出××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安全发展观念强、组织机构建设好、生产建设任务重、安全整体投入大、隐患治理措施硬、安全文化氛围浓的特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是我区和全市工商贸行业系统的第一家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以此为带动,我们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建议市安监局将通达电力公司和天龙针织公司纳入下一步安全标准化考核认定企业范围。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企业和即将组织的梯次推进企业中,在责任落实、安全投入、科技兴安、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创新实践上,我们结合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亦即“小标准化建设”。以古邵镇为试点,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主要是按照运行、设备、人员、环境、管理“五项本质安全要求”和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三化质量标准”,针对本企业的产品、原料、生产过程、人员管理、装置、设备等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监控,同时对监控的内容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实行档案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落到实处。我们认为,规范化建设对于标准化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根本性等特点来讲,具有前瞻性、目标性、基础性意义。对于此项工作,我们计划在这次会议之后随即召开现场会议积极推开,以期为全区工商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

三、关于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措施

贸易安全标准篇2

[摘要]技术壁垒起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及促进技术进步等积极作用,有其合法和合理的一面;然而,技术壁垒又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和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引发贸易争端,阻碍经济增长,这是它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一面。如今,削减及消除不合理的贸易限制成分,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议题。我们应辨证地看待它的双重社会功能,采取合理措施,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理性化社会功能双重性

一、准确理解技术壁垒的内涵

tBt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的简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为保证国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采取一些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对本国市场上的商品实施管理,从而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tBt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agreementontheapplicationofSanitaryandphytosanitarymeasures))、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技术壁垒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产物,代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是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利工具,是进行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手段。

技术壁垒的客观、合理的一面我们定义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它是由于技术水平等客观原因产生的,是正当的技术壁垒;而技术壁垒人为的不合理的一面我们定义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是为贸易保护的目的而人为设定的贸易障碍,是歧视性的、扭曲的,阻碍贸易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贸易壁垒形式。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规模经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人类安全健康和环境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壁垒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传播先进科学技术、规范市场准入条件。

(一)技术壁垒推动技术贸易标准化。

技术贸易标准化是各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出于保护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原因所作的一系列强制合法的对产品性能进行检验的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随着技术壁垒的实施,国际组织、各国纷纷建立产品质量体系,如iSo9001和iSo14001,iSo18000等。这些被广泛接受的产品技术方法可以使生产上采取统一的设计生产,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促进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的形成,规范国际市场。

(二)促进出口企业立足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世界科技进步。

技术壁垒使各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主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别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键。从技术促进角度而言,进口方只有依靠较先进的技术才能构成技术壁垒,而出口方为打开市场必须改进技术,采取合理的tBt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调整、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加速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这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科技进步。同时,技术壁垒,特别是知识产权壁垒是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扩大到世界市场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为保护创新创造健康的规制。技术壁垒的知识产权保护功能从中长期看,可能成为激发出口方奋起应对、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跨越知识产权壁垒的动力。

(三)环境壁垒及绿色标准在客观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可以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物过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有限,根本无力去顾及环保。毁林而猎、竭泽而渔的做法使现在地球的环境急剧恶化。而绿色标准的实施将迫使各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绿色生产体系生产绿色产品。这在客观上会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检疫标准保护了人类的性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技术壁垒不断提高的检疫标准和包装设计标准,促使各国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及安全性能,这对人类的性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动植物流行病时有爆发,再加上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仍无法科学测定,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制订相关的检疫标准并严格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不合格、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如不安全家电、儿童玩具、含汞化妆品、假药、旧服装、未经过安全证明的转基因食品、农药含量超标的食品等。如果不对这些商品的国际贸易严加限制,就会危害进口国国民的健康,技术壁垒确定了一定的卫生检疫措施和检验检疫的标准流程,对有关产品的进口进行控制,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

(五)技术壁垒具有知识产权保护功能

知识产权壁垒的核心目的是限制知识产权使用人对知识产权的非法使用,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经济利益,使生产者的预期稳定化,增强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鼓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正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才孕育了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以知识的创新、生产与使用为使命,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器。

(六)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令一方面督促企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应当做到如下四点: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保证人们生活安全。尽量减少环境污染。认真履行节能降耗。目前,一些综合性的技术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一个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定会抑制了某类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却促进了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如果把社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与自己的生产制造过程统筹考虑,就能既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还有效规避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自身的不利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长期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其特点也更加复杂和隐蔽,成为当前最普遍、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当前世界贸易壁垒的80%来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阻碍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不利于世界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并且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法规、法令等方式设置的技术壁垒的程度非常高,其中美国有2.5万个,英国有2.2万个,法国有1.6万个,日本仅在农残量方面的技术标准就达6000多个,这样就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种产品无法进入这些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就给市场准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直接或间接地给出口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坚持多年来实行的进口产品卫生许可证制度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良好食品市场规范等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o14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许多指标数据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三位,技术欠缺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达到要求,这就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其市场带来很大的不便。

(二)技术壁垒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发达国家从他们自身利益和技术水平出发制定的标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难以达到的。所以,发达国家经常利用技术标准设置贸易壁垒甚至发动技术贸易战,以保护他们的国际贸易利益,从而继续控制发展中国家和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据统计,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西方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大约占全球专利总量的90%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10%左右。如此大的技术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缩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将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三)技术壁垒造成各国贸易摩擦增多,妨碍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

现在,发达国家之间也经常发生“技术标准贸易战”,他们名义上是为了保护环境或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实际上,其更大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国贸易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各个国家为了限制存有争议的和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不得不制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发生。我国2009年调查显示:94%企业遭受技术壁垒,55%企业成本上增5%,制造、高新产业利率低于5%。

四、结论

技术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等正当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某些国家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挡箭牌”。总之,我们应更理性地看待各国技术壁垒,用辨证的思维看待它的双重社会功能,而不只停留在一般应对国际贸易中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纠纷。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以正确的态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建立自己的tBt体系。各发展中国家应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来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并转化为本国等同的标准,以此来确定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的,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继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进社会福利,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亚斌。技术标准还是技术壁垒[J]世界经济2004年(2)

[2]王波。论技术壁垒地合理利用[J]法制与社会2006年10月

[3]黄毅。直面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J]市场透视2007年9月

贸易安全标准篇3

论文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二重社会功能,它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另一方面又会损害社会公平,成为一些国家变相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我们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热潮,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以正确的态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一、引言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趋势,尤其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贸易中的保护措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之一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日趋增多。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和法规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tbt形式繁多,大致可归为五大类,即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商品检疫检验措施;包装标志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已经遭遇了多次商品出口被拒的事件,给我国造成了很大损失,国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多是持一种批判态度。事实上,在国际分工格局变化的今天,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ww.133229.Com不过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起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及促进技术进步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会引发贸易争端,封闭市场,阻碍经济增长。因此,不同利益主体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甚至会出现激烈的冲突。客观理性地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功能,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而且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态度,进而影响有关决策。本文主要讨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社会功能,以期有助于人们更为准确地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利于社会进步

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可以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和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物过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技术壁垒之所以能在wto规则体系下存在与发展,最重要的是技术标准体现了对产品质量、产品安全、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怀,因此,也体现了对人类的福利和动植物的安全的终极关怀。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为了消除这种威胁而制定的。例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食品卫生的要求正成为国际贸易的热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和动植物却面临着更多的安全挑战。有些病虫如松树线虫,一旦由出口产品带入进口国,很容易在进口国领土上“定居”繁衍,造成危害。于是目的明确、用意良好的食品检验检疫和食品标准措施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应用。

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开始由重视物质价值转向以强调非物质价值的绿色价值观,尤其在发达国家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和需求促进了国际贸易中绿色产品市场的扩大,为发达国家制定较高的环境保护标准提供了市场基础,使某些国家可以借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提高环境水平、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环保技术落后,过于追求低成本等原因,采用的环境标准低于发达国家,这就为发达国家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商品进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不合格、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如不安全家电、不安全儿童玩具、含汞化妆品、假药、旧服装、未经过安全证明的转基因食品、农药含量超标的食品等。如果不对这些商品的国际贸易严加限制,就会危害进口国国民的健康,因此,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在贸易中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极为重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完全有必要就各种商品制定相关的技术规章、技术标准、认证程序、包装与标签的要求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一旦这些措施超出wto有关协议的规定与约束,就成为阻碍商品贸易的壁垒。

日趋成熟的消费群体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对消费的产品质量和档次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贸易壁垒措施产生并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应用。同时,随着新化学物质不断增多,导致近十多年以来,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安全。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温室效应、越界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海洋污染、有毒有害与危险废物的处理,以及包括干旱和沙漠化在内的土地资源退化、森林破坏、酸雨沉降、物种灭绝等,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地破坏。对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对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保护健康与安全,促进公共目标的实现。技术法规与标准吸引着一个面临相似问题并能产生共同的消费利益的群体。在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本身就是公共产品。比如制定有关废气排放量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有助于保持清洁空气;可以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如强制规定产品的安全标准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一国建立有效的tbt体系可以帮助其维护基本的安全。在国际贸易领域,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取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即绿色壁垒,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又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这些产业将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会损害社会公平

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保护环境和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在环保绿色、安全卫生等名义的掩护下,打着合法的外衣行贸易保护之实。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制定标准法规,为技术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技术性贸易壁垒或者通过其数量控制机制的作用将外国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或者通过价格控制机制,抬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使出口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出口方往往会对对方采取贸易报复措施,从而引起贸易纠纷和贸易战。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案例中,技术贸易壁垒就占据了28个,双边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争端更是层出不穷。

技术性贸易壁垒经常会被用为经济制裁的手段。在国际社会中常常会出现某些国家由于一些政治原因而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制裁。例如发展中国家就是发达国家制裁的主要对象。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然与发达国家控制的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冲突。而西方发达国家倚仗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压力,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寻找各种借口对不合他们胃口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制裁或禁运。这种强权政治的行径遭到了发展中国家日益强烈的反对和抵制,效果越来越差。这时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广泛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及保护方式的隐蔽性等特点而常被使用。

根据wto有关协定要求,在运用tbt时,不得任意采取不合理的歧视手段。但实际上,由于很难界定合法性和歧视性,加上tbt涉及面广,有关风险评估、科学论证及合理保护水平等常常引起争议,tbt较易被滥用,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发达国家利用tbt的合法性,变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其直接影响,就是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等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法规、法令等方式设置的技术壁垒的程度非常高,其中美国有2.5万个,英国有2.2万个,法国有1.6万个,日本仅在农残量方面的技术标准就达6000多个,这样就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种产品无法进入这些发达国家的市场。比如在肉类生产上我国一直居世界首位,但由于美国检验局采用拖延方式拒绝接受我国企业进行有关检验、审查申请,使我国对美国的肉类出口仍是空白;在机电产品方面,由于欧美等国严格规定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兼容性、可回收率、节能性等,给发展中国家的机电产品出口带来了许多障碍;在纺织品方面,欧美调整了原产地规则,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限制的目的;在化工产品、药品等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就给市场准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三个: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二是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

四、简要结论

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有助于环境、健康等社会目标的实现,并具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一面,但同时会损害社会公平,成为一些国家变相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一个正在复兴的大国,从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角度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不是只停留在一般的应对国际贸易中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纠纷。我们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热潮,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以正确的态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06)

2.卢明袆.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d].外交学院,2006

3.柯大钢,冯宗宪.技术壁垒及其跨越方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4.高浏琛.tbt发展动态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04)

5.周正祥,周建华.技术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出口的原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6.白雪华.tbt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

7.刘映华,马晓峰.sps协议下的国际贸易[j].辽宁经济,2006(08)

8.洪金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12)

9.邢健.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构建贸易防护体系[j].北京观察,2004(05)

贸易安全标准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出口贸易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

将食品安全纳入影响中国食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体系,分析食品安全引发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导致我国食品出口大幅度受挫和出口贸易量锐减的现实情况,提出扭转现状、提升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路径。以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为例,全面解析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走势,掌握相应的研究经验,为规避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提拱借鉴意义。

一、食品安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1)技术贸易壁垒与国际贸易。余佶(2003)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国民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可以增加出口成本,引发贸易障碍,限制出口贸易;季任天(2009)认为,当前中国的标准化水平及标准制定的参与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只有不足30%的标准技术水平符合当前科技、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与国际标准相比较,我国能实质性发挥作用的技术标准所占比例不足25%。杨志花(2009)认为,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应从制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战略、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入手。本领域研究的贡献在于,突出强调了技术标准对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影响;不足之处是,只从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方面来研究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缺乏基于新贸易保护角度的现实分析,对很多国家利用技术贸易壁垒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现实案例研究明显有所忽视。

(2)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社会福利损失。thornsbury(1998)认为,为确保食品安全而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极有可能被贸易保护者故意滥用。某些利益集团可能左右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的制定,从而达到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目的。柳延恒(2006)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判定,日本设置“肯定列表制度”的次月(2006年6月),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为5.96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同比下降18%。潘红青(2009)指出,日本以重金属残留超标和疫病控制机制不健全进行拦截,致使我国2007年冻肉鸡出口额减少19亿美元,造成约105万人失业,纯收入损失至少达2亿多元。本领域研究的贡献在于,以确凿事实证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及其背后的国民福利有严重影响;不足之处是,研究方法局限于静态的成本——收益(损失)分析,对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明显不足。

二、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研究

(1)供应链管理。臧敏(2008)强调,为确保食品安全,应从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物流和销售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彭卫华(2007)认为,应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实施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监管,主要加强食品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食品污染的安全监管,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的全程监控。

(2)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罗莹(2006)认为,应从加强完善国内食品安全管制制度、严格遵循国际检验检疫标准、利用wto框架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谈判磋商等三个方面来应对一些贸易进口国以食品安全为名义所实施的绿色壁垒。翟金义(2009)认为,HaCCp体系(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作为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引起了食品贸易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应按照食品安全卫生科学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和有效实施HaCCp计划。蔡永民(2009)的研究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与国际标准相比在如下几个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国家一级的CaC委员会;协调小组人员不足,经费无保障;对食品法典的应用范围较狭窄;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对HaCCp体系的应用存在空白。

三、针对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问题的研究

针对日本食品贸易政策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多集中于贸易政策、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法律保障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本研究领域的贡献是,系统阐述了日本农产品质量检验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对我国输日农产品产生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对贸易争端背后隐含的制度因素和发展背景缺乏深度分析,已经成型的研究文献较多局限于影响度等层面的分析,比较深入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针对日本食品安全规制进行的研究文献有限、深度不够。若干重要研究文献并未切实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相反,过多局限于对技术壁垒、安全规制的概念解析、局限于对食品出口过程中贸易争端的描述等狭小圈子,不利于从根本上说明贸易争端产生的真实原因。

尽快扭转这种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研究状态,从政策根源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对日食品贸易争端的起因、分析解决各类争端的路径,同时,系统阐述日本食品安全规制产生的背景,并将其与贸易政策调整、两国乃至多边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正伟,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J],理论参考,2011(5):12-13.

[2]老言,大力治理“另类恐怖”[J],学理论,2004(6):44-46

[3]范彬彬,用制度为食品安全把关[J],小康,2008(10):77-79

[4]彭娟,论日本食品安全危机的法律应急机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2):22-24

贸易安全标准篇5

论文摘要: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双刃剑",在gatt/wto的法律体系中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主权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humanandhealth,exhaustivenaturalsource)。但是由于规定不完善,易诱导绿色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贸易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

关键词:标准化自由贸易双重性

一,引言

1947年,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关贸总协定,3作为重要国际组织,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所签的条约,尤其技术条约,已经成为规范贸易行为和制度世界性指导原则。但是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尤其是自由这个贸易中的实用主义依然存在,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一个场所。事实和历史证明:关贸总协定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自由贸易中的实用主义和大国主导操纵,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有人说:wto是一个“富国俱乐部(clubofdevelopedandrichstates)”和“只保护富国利益(protectionstates'profitonly)”4。www.133229.Com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因此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搞一些自己的标准,以阻挡外国企业长驱直入,保护本民族利益。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要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给发展

创新,积极探索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标准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尤其是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13。

xchangeofgoods。eethegatt1947preface。”

410commonmisunderstandingsaboutthewto(accessedinnovember2001),

5参见<<加入世贸组织后的

6参见<<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李健司长在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

7同上。

8参见<<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李健司长在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

9参见<<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李健司长在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

10gatt(1958),trendsininternationaltrade,geneva.

11see:j,timmonsrobertsandarmyhite,frommodernizationtoglobalization:perspectivesondevelopmentandsocialchange,blackwellpublishersled,2000,p.11.

12bernardm.hoekmanandpetrosc.mavroidis:enforcingmultilateralcommitments:disputessettlementanddevelopingcountries,/wb/hoekman.doc.

13"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整体上,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优质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转变,农业生产管理必须由偏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管理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过程就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农业生产全过程管理,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参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

14已的19,278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占43.5%,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寥寥无几。参见<<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李健司长在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

15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相关技术的研究严重脱节。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不够,技术标准经费投入不足。15我国部分行业处于几乎不设防状态。

贸易安全标准篇6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wto;贸易技术壁垒;技术标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2)―0024―06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倡导下,非关税壁垒正在大量减少,而且许多常用的非关税壁垒也已纳人世界贸易组织所规范的框架内,这使得西方国家不得不另谋新招。比如:以保护人类健康和消费者安全为由对进口产品设置纷繁复杂的贸易技术壁垒;无论是工业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不仅陆续推出严格的环保法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大都制定“环保产品优先”的原则等等。为此,非关税壁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突出地表现为技术标准、环境要求、生态标准和劳工标准等这些披着合法外衣的有选择的新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Barnerstotrade,简称为tBt)措施日趋增多,已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最难对付的贸易障碍之一,也成为新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并正在对国际贸易包括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研究贸易技术壁垒盛行的原因人手,剖析贸易技术壁垒的性质及其经济效应,以利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一、贸易技术壁垒盛行的原因

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换言之,贸易技术壁垒就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商品质量及其适应性能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它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非关税壁垒,是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利用其科技上的优势,通过商品法规、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商品检验及认证工作,对商品进口实行限制的一种措施。据七十年代统计,在非关税壁垒中,国际贸易贸易技术壁垒约占10%-30%,进入九十年代,这一比例更是有了较大的提高,是非关税壁垒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更成为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对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技术壁垒已超过反倾销,成为它们开展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这主要是因为:

(一)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贸易技术壁垒的强化

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国际贸易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勿庸置疑,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导致工业发达国家技术法规、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等的制定水平和内容居于领先地位。高灵敏度检测技术的发展,给发达国家限制商品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数据,他们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等,不断地生产和出口具备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竞争性的商品,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法规、标准等的制定水平和内容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出口商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规定,因此,对外贸易受到了贸易技术壁垒的严重影响。

(二)关税的大幅削减及数量限制的消除使贸易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武器

经过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4%、12%左右。根据有关协议,各缔约方关税总水平仍将进一步削减,纺织品等贸易的歧视性数量限制将分阶段取消;在市场准人方面,采取关税减让方式对非关税壁垒进行关税化转化并削减等等,表明了世界贸易组织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决心。第八次乌拉圭回合谈判又成功地签署了一揽子协议,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非关税壁垒的约束机制,对补贴和反补贴、反倾销、原产地规则、海关估价、保障条款、装运前检验、进口许可证、贸易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机制规定了较以前更为完善、更有约束力的运行规则,使各缔约方有章可循。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国如再设置高关税、数量限制等障碍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限制商品进口的目的,必将招致有关国家的谴责和反对,甚至贸易报复。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高筑贸易技术壁垒这种无形的非关税壁垒。

(三)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强,对质量要求高,对款式变化敏感,对卫生、安全指标的要求严格,相应地促使贸易中的贸易技术壁垒成为合理合法的存在

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利益,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现在世界各国在进出口贸易中广泛推行的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和安全认证制度起源于英国(第一个商品认证标志――风筝标志)。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外国产晶进入本国市场都有严格的质量把关,如美国规定对进入该国市场的电气用品必须通过“UL”标志(UnDeRwRiteR’SLaBoRatoRY,安全标准实验室或用户实验室,是美国一个民营的科技机构,专门从事电气用品、器材安全的研究与测试)。应该提到的是美国政府并未建立电气用品的统一安全标准,同时,也并未规定产品一定要达到UL安全标准或具有UL标记才能进口。但如果一旦产品在进入美国市场前被检验出不够安全,或产品在销人美国市场后出现安全问题造成事故,美国政府在调查追案时必以UL所规定的安全标准为衡量尺度,因此,UL标准似乎可被视为“非联邦法规的公认法规”;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则要求销往欧洲的大部分商品必须经过iS09000(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公布了iS09000系列标准,迄今已有52个国家包括中国将此标准转化为本国的国家标准加以贯彻)系列的认证。

(四)世界贸易组织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定给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大开方便之门

《贸易技术壁垒协定》中虽然规定,要保证技术法规及标准,包括包装、标志和标签要求,以及按技术法规、标准评定的程序都不致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但也允许各参加国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安全、保护环境或防止欺骗行为等,可以提出一些例外规定。在服务贸易协定、农产品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中都有类似的例外规定。诸此种种弹性规定实际上给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提供了法律借口,也使得发达国家往往打着维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维护动植物生命和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旗号,制定出严格、繁多、苛刻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等,名正言顺地达到既有利于扩大本国商品出口,又有利于限制别国商品进口的双重目的。

二、贸易技术壁垒的性质及其经济效应

和大多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样,贸易技术壁垒是打着促进贸易的旗号而实际起着阻碍贸易的作用。但贸易技术壁垒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贸易障碍的面目出现的,在关税壁垒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盛行的年代,根本用不着利用它来制造贸易壁垒。相反,贸易技术壁垒大都是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而被各国提出并采用的,并曾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在国际贸易中规定产品应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产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正是由于贸易技术壁垒的出现,使得技术法规和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对国际贸易商品质量也有了健全的评估体系,这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有些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具有合理性,也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也有一些技术壁垒措施从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方面人手,披上合法外衣,灵活多变,使得国外厂商难以应付,实际上已经成为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贸易技术壁垒最终以贸易障碍的面目出现,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技术,变成了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手段。关于对产品的技术标准方面的规范性管理和法规本身并不意味着构成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然而,如果技术标准方面的法规或认证程序不当,都极易起到贸易壁垒的作用,“这种贸易技术壁垒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好庇护所,是调节当今国际贸易的杠杆。形成贸易障碍的技术壁垒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技术标准变成了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有效手段”(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其具体表现如下:(1)各国技术法规和标准各不相同,有些国家人为地扩大这些差异以限制进口。比如,欧盟各国都有各自的产品技术标准,共有10万个技术法规和标准,不少都比较苛刻和复杂。对纯毛服装含毛量的规定,法国为85%,比利时为97%,德国为99%,这样法国羊毛制品就很难向比利时和德国出口;(2)打着“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幌子,对国内外产品采取双重标准,遏制外国产品销人本国市场。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根据对《1990年清洁空气法》的一项修正案,制定并颁布了一项法规,对进口汽油和国产汽油的环境标准制定了两种不同的技术要求。对于国产汽油,该法规只要求国内各炼油厂以1990年各厂的质量水平为基准线。而对于进口汽油,则由美国环保局根据1990年全国汽油的平均标准数值规定一项法定基准线;(20(3)技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限制。商品在进口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常常会导致复杂的、旷日持久的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在履行了这一系列复杂程序后,即使认定有关商品符合规定而准许进口,该进口商品销售成本可能已经大为增加,从而失去与本地产品的竞争能力。例如,1981年7月31日,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成员国必须制定并实施法律,禁止销售此类牛肉及制成品,不论其产地在何处。欧共体的这一法令一经颁布,就引起了美国牛肉生产者的不满。在美国,很多农场使用激素添加剂饲养肉牛。但是,美国农场主使用激素添加剂的方法与欧洲的不同,美国生产者认为欧共体不加区分地一律禁止销售用激素添加剂饲养的牛肉,是对美国生产者不利的。1987年1月,美国要求与欧共体磋商,并提出了上述理由。同时,美国引用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包括欧共体科研机构提供的数据,说明使用激素生产的肉类对人类无害,指出欧共体的法令缺乏科学依据。1987年2月和4月,美欧进行了两次磋商,都未能取得结果。欧共体的法令于1989年1月1日生效,美国贸易代表于1988年12月30日宣布提高关税。1989年2月,美国和欧共体建立了一个“牛肉荷尔蒙问题高级专案组”,研究如何解决这一纠纷。到专案组成立时,已经有2亿美元的牛肉及肉制品的双向贸易受阻。经过专案组的工作,1989年5月,双方达成协议,欧共体临时准许美国的未经激素处理的牛肉进口,而美国也根据被允许进口的数量减少关税报复。(4)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是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维护人身健康、安全及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各国工业化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导致了各国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当各国用本国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去决定某种商品是否符合进口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或对进口产品进行检验时,就很容易造成进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后果,从而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换句话说,标准本身并非是贸易的障碍,但在产品检验和认证过程中,这些法规和标准既能加速也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二是某些国家或厂商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制定某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去限制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最著名的典型案例是“垒球棒”事件。日本消费晶安全法引用的强制实施的金属垒球棒JiS标准,通过对球棒材料的规定,曾长期把美国的铝制垒球棒挡在了日本的国门之外。又如,美国联邦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对医疗器材、各类医护用品所持的基本要求是“安全”与“有效”,对其所持的上市衡量尺度是“品质合格”、“标记正确”。例如,一个普通的墨镜要想进入美国市场须按规定被考验。正常视力的人戴眼镜可防止视力退化,视力不佳的人戴眼镜可看得更清,墨镜可保护眼睛免受强光线刺激,因此若墨镜进口,要作为医护用品进行注册、登记以及上市前申报,取得510K号码。进口时报不出510K号码,产品就要被扣。但即使这些手续都办到了,按FDa规定[21CFRS801.410(g)],若未具备“防冲击试验证书”(1mpaCtReSiStantteStRepoRt),仍可被认为不合“安全性”要求而拒人市场。FDa规定:为保护消费者,防止眼睛可能受到的伤害,必须使用“抗冲击镜片”。不管是眼镜、墨镜或电焊工镜、医护用镜等都必须通过一种“落球试验”(DRopBaLLteSt),通常规定使用尺寸为5/8英寸、重0.56盎司的钢球,由50英寸高的标准设置中坠下,冲击水平置放的镜片表面中心地带,而镜片未出现破碎裂纹者方算达到合格标准。美国政府过去抽验进口的若干厂样品中,发现有40%一70%与国外的测试结果相异,因此,不附报告固然禁止入口,而附有此落球试验报告的,扔有可能被FDa取样复验。在美国,复验的结果不合标准要求者,同样会被排除于市场之外,而且该厂家的墨镜在相继进口时,被复验或被扣留(或被列入“自动扣留”的名单)的概率将更增大。山奥地利政府在有关的白皮书中规定,从1990年1月置日起,禁止生产、进口或售卖以聚氯乙烯制造的包装材料、非耐用消费品和儿童玩具,对聚氯乙烯的使用实行有限制的管制。

名目繁多的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往往是以维护生产、消费者安全和人民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但其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使原来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技术标准变成了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手段,成为引发现代国际贸易纠纷的重要根源。贸易技术壁垒的存在及其在纵深和广泛范围的扩大对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力推行及先进标准的采用,使世界资源配置及要素流动更集中地向少数掌握先进开发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国家和大公司转移。而其他国家在缺乏技术开发能力的条件下,只能跟在其后亦步亦趋。贸易技术壁垒已成为影响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未来深入谈判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贸易技术壁垒的最大受益方仍然是发达国家,因为作为先驱者,它们的技术专利、技术产品、版权等得以优先保护,取得了垄断利润;作为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方,也因挡住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对市场的进入而获得垄断利润。但是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的受害者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给发达国家自身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首先贸易技术壁垒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不仅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不发达、运输、通讯工具比较落后,更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繁多,技术要求也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他们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贸易技术壁垒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商品的出口,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尖端技术和设备,以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最终使得技术壁垒减少。其次,实行贸易技术壁垒并不能使发达国完全达到保护本国衰落工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由于实行贸易技术壁垒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发达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也不利于发达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而且也会导致本国被保护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技术壁垒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影响着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引起不同国家间、集团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贸易技术壁垒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它对进口国有关产业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发达国家对许多制成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进口货物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进口,其中有些规定往往是针对某些国家的,根据保护本国工业的意愿,这些技术标准不仅在条文本身上限制了外国产品的进口,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为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了重重障碍。二是会拉大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价格差距。三是贸易技术壁垒利用技术、经济、ppm标准及行政和司法部门这四类限制对进口商品产生影响。通过技术条文本身的规定直接限制进口的技术限制是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如原西德曾经制定过一部法律,其中规定禁止车门从前往后开的汽车进口,当时意大利生产的菲亚特500型汽车正是这种形式,结果使其完全丧失了西德市场;经济限制的数量很多,例如规定汽车的耗油标准及其他节能标准等,未达到要求的不准进口;ppm(processing&productmethod)即环境标准限制,如丹麦以保护环境为由,限制进口使用不可再装容器的啤酒和饮料,美国对无排气控制设备的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等;行政和司法部门的限制是指进口国采用复杂的、旷日持久的技术检验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使商品的销售成本大大增加,往往会延误交货期或错过季节,从而失去市场。

三、Catt/wto与贸易技术壁垒

随着国际分工与交换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席卷全球和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强,自由贸易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①任烈:《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战后国际贸易在GatY/wto推动下发展的历史轨迹,正是这种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的反映。通过关贸总协定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世界工业品贸易的关税平均税率由1947年的40%减至目前发达国家的4%和发展中国家的12%的水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运作更为世界贸易自由化带来多层次的发展,表现为各成员之间共同市场的扩大与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各成员在商品、服务方面的分工进一步加强,但由于受政治、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某个国家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限制,将会使该国某行业面临外国效率更高的同一行业产品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在影响行业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就业,这无疑会损害该国的利益。因此考虑到无关税和非关税限制的自由贸易不可能完全实现,在国际经济不平衡发展(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平街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不乎街发展)的过程中,GatF/wto选择了次优的贸易政策,即一方面强调只有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国的生产,在不允许数量限制等政府的行政干预的同时,又允许存在例外;另一方面要求逐步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的发展。所以世界贸易组织在提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主张合理保护。

为削弱和消除技术法规、标准和使用评定程序等贸易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关贸总协定在“东京回合”谈判期间创制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agreemento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并于198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协定的缔结与生效是总协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规范技术标准的法律文件,从而具有重要的意义。认识到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推动国际贸易做出重大贡献,认识到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手段和措施保护其基本安全利益,保护其出口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认识到国际标准化有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及帮助其制定采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克服困难,乌拉圭回合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这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1990年7月首次提交修改草案;1992年6月乌拉圭回合重新复会时提出讨论《贸易技术壁垒协议(1991年)》;1993年12月15日结束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时于日内瓦草签该协议草案;1994年4月15日对该协议文本内容与文字作最后的修改。虽然新协议的体系和内容与旧协议相似,但新协议属于一揽子接受的多边协定的范畴,从而保证了wto关于技术壁垒制度的效力将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但在协议中也规定这些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包装、标志、标签等不会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也不能用这些措施作为对情况相同的国家进行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基本原则为:一是无论技术法规、标准,还是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都应以国际标准化机构制定的相应国际标准、导则或建议为基础;它们的制定、采纳和实施均不应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二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等情况下,允许各成员方实施与上述国际标准、导则或建议不尽一致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但必须提前一个适当的时期,按一般情况及紧急情况下的两种通报程序,予以事先通报;应允许其他成员方对此提出书面意见。三是实现各国认证制度相互认可的前提,应以国际标准化机构颁布的有关导则或建议作为其制定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此外还应就确认各出口成员方有关合格评定机构是否具有充分持久的技术管辖权,以便确信其合格评定结构是否持续可靠,以及接纳出口成员方指定机构所作合格评定结果的限度进行事先磋商。四是在市场准人方面,协议要求实施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五是就贸易争端进行磋商和仲裁方面,协议要求遵照执行此次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统一规则和程序――“关于争端处理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议”。六是为了解答其他成员方的合理询问和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协议要求每一成员方确保设立一个查询处。

贸易安全标准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农产品;贸易;影响

一、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1.绿色关税

绿色关税是绿色壁垒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某些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对外国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除需要征收正常的进出口货物关税外,还需要增收产品进口附加税。比如,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就已经开始对石油以及某些石油的衍生物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用于治理和优化人类生活环境。

2.绿色技术标准

当今社会,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不断频繁,不同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绿色技术标准,并对进出口本国的产品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检查。然而,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其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科技实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相应的其指定的绿色技术标准相比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就有很大的提升,对进口本国的贸易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无法进入发达国家的贸易市场,绿色壁垒就是在这种绿色技术标准超出基本水平或对各国的产品表现出不同标准的公平性时表现出来的。此外,近些年来,各国的绿色技术标准涉及到的产品越来越多,而且对于一些产品的标准也相应地提高了,其设计的国际贸易范围越来越广。

3.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节约资源、易于回收和降解的包装材料,这种包装的“绿色”体现在环境、人文、资源等多个方面,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任何的影响。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一直在致力于推广绿色包装,并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提升其约束力,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绿色”进行。与普通包装相比,绿色包装的成本更高,高科技含量更高,但其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1.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

随着国际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产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常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促使人们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相关管理监察部门对于农产品的化学成分含量的检查更加严格,并通过不断制定新的农产品检疫标准保证各国进出口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农产品出口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大大增加了各国遭遇绿色壁垒的几率。

2.出口农产品质量较低,达不到绿色产品要求

虽然我国一直处于农业生产大国的行列,但农产品的生产大部分都采用的传统的生产方式,而且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健康安全往往得不到充分保证,比如在蔬菜种植的过程中对于农药、肥料使用尺度的控制还缺乏一定的管理,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缺乏必要的质量规范,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影响农产品的贸易出口。

3.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还不够合理

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一般都集中在附近的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相比,涉及范围还较小,出口量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我国政府对于农产品出口市场缺乏系统的管理,整个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还不够合理,对于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还不够完善,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出口,很有可能遭遇到绿色壁垒的影响。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1.影响出口及其成本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频繁,各发达国家借助自身技术优势,不断对本国的绿色壁垒进行调整,提高对各类农产品的进口技术标准,借助立法手段制定农产品进出口新标准,大大削弱了出口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将出口国的产品拒之门外。这一措施不仅影响到出口国农产品的流通,而且也使得出口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出口周期也相应增加,影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下去必将削弱相关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2.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

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制定和建设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而也只有全面地把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因素做一个归纳和总结,才有利于我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整体性的把握的规划。我们要从系统的视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深刻理论解析,揭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借鉴国外优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成果和经验,提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及意见。

四、对策建议

1.强化安全管理体系

我们应该看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并从我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着手,分析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共同特征,寻找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2.制定合适的政策

贸易安全标准篇8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演变历程;发展趋势

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绿色包装和标签要求、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信息技术壁垒等,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简而言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对进口产品实施不合理的技术法规、标准,设置复杂的认证、认可程序。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用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而传统非关税壁垒中的配额、许可证等贸易限制措施,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演进正逐步弱化,这为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空间。随着人们环保、安全和保健意识的逐渐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迅速增加,使贸易中涉及的技术问题更加复杂,其中相当一部分构成了贸易壁垒。另外,高灵敏度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也给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数据。在此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经济摩擦越来越多,所起的市场保护作用越来越大,它以超乎关税壁垒的力量,阻挡着弱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现已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对外贸易和国内产业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武器。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些是合理的,可以接受;有些尽管是合理的,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暂时达不到,还有一些明显不合理,带有很强的歧视色彩。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以技术门槛限制进口的数量逐日增加。在国际贸易史上,总是经济发达国家主张自由贸易,经济落后国家主张贸易保护。经济发达国家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领域主张自由贸易,在竞争力较弱的产业领域实施贸易保护。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纷纷采用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其中,欧盟最先意识到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因其各国的经济、技术实力普遍较强,为了防止关税降低后产生的冲击,阻碍外国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制定了繁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十万多个,主要涉及产品的标准、法规;产品对健康的影响和安全性的标准、法规}包装、标签等方面的要求;对产品的合格性检验和认证制度等,许多技术性问题给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演变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税壁垒成为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壁垒。为了消除贸易限制和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简称Gatt)经过第一轮日内瓦谈判到第七轮东京回合多边谈判,在关税减让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到20世纪80年代,在Gatt缔约方的贸易中,关税已降至商品价值的5%以下。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促使贸易壁垒发生结构性变化,关税壁垒逐步被非关税壁垒所替代,发达国家纷纷采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利益。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已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为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979年4月,由47个国家在70年代东京回合达成的协定中,签署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简称tBt协定),该协定在乌拉圭回合中经过改进形成了新的tBt协定,成为wto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wto/tBt协定主要有以下两项政策考虑:第一,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包装、标志和标签的要求,以及为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而制订的测试和认证程序,不应对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第二,wto成员应能够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动物和檀物的生命健康,以及保护环境。wto/tBt协定要求,制订法规和标准不能以限制贸易为目的,鼓励成员在制定各自的法规和标准时,使用现有的国际标准,该协定还涉及了适用于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法规和标准。尽管如此,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使发达国家能够轻而易举的制定出若干技术法规和标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进行设限,达到保护本国贸易利益的目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正是源于Gatt的tBt协定,是Gatt对主要缔约国标准化的规定。在Gatt第七轮回合“东京回合”谈判期间,由关贸总协定贸易交涉委员会多边贸易谈判工作组的标准小组制定,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是在Gatt第八轮回合“乌拉圭回合”的基础上于1994年3月15日最终修改产生。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

1.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历史并不悠久

wto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它要求成员方只能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国产品,而不应采取其他限制进口的措施,还要求各成员方之间应通过关税减让的谈判逐步降低关税。从wto的前身Gatt生效期间起并主持的八轮多边贸易会谈的结果来看,这一原则得到一定程度的遵守:成员方的平均关税大幅度降低。但是,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又出现了形式多样的非关税措施。在非关税措施中,如果采用直接的数量限制等手段来保护本国市场,不仅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还会受到其他成员方的报复。因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随着1970s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技术性贸易壁垒得以产生并发展迅速。

2.国际贸易中技术问题日益复杂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商品或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各种技术问题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与之相关的贸易摩擦也大大增多,因此把技术标准或法规用作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措施就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利用。例如,2003年2月13日,欧盟公布的《关于限制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2002/95/eC)》和《关于废弃电气、电子设备的指令(2002/96/eC)》,将分别于2005年8月13日和2006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3.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各国消费者对商品和服

务的选择性增强,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商品款式变化更敏感,对卫生、安全及环境指标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更加突出。自wto成立以来,截至2008年底,共有106个成员向wto提交了10026项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通报,尽管每年提交的数量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尤其是2004-2008年的五年间,tBt通报数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14.7%。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措施将会更加复杂化,并将更难防范和对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集成

tRipS加强了对贸易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图促进公平的知识产权贸易,但同时也增加了贸易的成本。目前,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越来越多地以知识产权为支撑,或直接以知识产权构筑技术性贸易措施,如DVD、彩电、电池、手机等遇到的问题,均反映了这种趋势,每类产品、每项标准、每种措施背后的技术成果运用大量的专利技术覆盖。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与《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咨询文件》(ReaCH制度)甚至把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到3万多种化学物质的试验数据,构成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双重技术壁垒,存在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

2.将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贸易与环境已成为wto的重要议题,wto有关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在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成员国设置与环保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国际环境公约的频繁出台、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制定的有关环保的技术标准数量大大增加,其规定也越发严格。

3.与消费安全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格

随着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消费安全的技术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主要涉及食品、药物、化妆品、电器、玩具以及建材行业。

4.科技的进步将进一步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高科技为基础而设立的技术标准和法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与检验检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对出口产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给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国际贸易限制甚至贸易歧视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这一系列因素将使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不断升级,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4.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未来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

在wto协议中,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除wto/tBt协定和SpS协定外,还包括《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尽管wto新一轮谈判中没有把tBt和SpS列为专门的议题,但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中的非贸易关注,服务贸易等议题都涉及tBt问题。由于tBt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争议也越来越多,可以预料,在未来的wto谈判中,tBt/SpS将成为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傅夏仙:《wt0与中国经济:对入世后我国相关产业的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2页

[2]张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3]傅夏仙:《wt0与中国经济:对入世后我国相关产业的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4页

[4]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09)》,2009年12月

[5]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第64页

[6]盛美娟:《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新趋势的思考》,《经济经纬》2005年第5期

[7]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8]高维新:直面贸易摩擦:我国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商业经济,2010(7)

[9]黄汉民钱学锋:论经济全球化下贸易摩擦的新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

贸易安全标准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国际经济领域,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支撑现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目前wto的成员已达到了142个,其中28个为经济强国。成员之间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7%,我国与成员之间的贸易量也占我国对外贸易额的90%以上。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企业进入了全方位的市场竞争,这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tBt措施的挑战。近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国外技术性壁垒,影响了我国出口总额的25%。在一定时期内贸易技术壁垒将成为21世纪我国出口商品的巨大障碍。如何有效突破技术壁垒,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己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形式

技术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为保证国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采取一些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对本国市场上的商品实施管理,从而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也称作为贸易技术壁垒或技术性壁垒,简称“技术壁垒”,英文缩写为tB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技术壁垒作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和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其形式复杂多样,名目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对于许多产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既有生产标准,也有试验、检验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既有工业品标准,也有农产品标准。随着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有意识的利用标准作为竞争的手段,往往把标准中的技术差异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有些标准的规定甚至是经过精心策划,专门用以针对某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特别是广泛地利用安全标准为工具,限制进口。技术标准不仅在条文上可以对外国产品规定许多限制,而且在标准的事实上也可以设置重重障碍,以限制进口和销售。

(二)技术法规。技术法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交通规则、无线电干扰、节约能源与材料等。技术法规不像技术标准那样可以互相协调,已经颁布就强制执行,在国际贸易中构成了比技术标准更难逾越的技术壁垒。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许多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消费者保护法规的制定。

随着贸易战的加剧,发达国家愈来愈多地打着本国消费者安全和健康的旗号,建立许多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来限制商品的进口。例如,日本有“劳动安全卫生法”、“化妆品成分管理法”、“消费法”、“蔬菜水果进口检验法”、“肉类制品进口检验法”等。德国有“化妆品管理法”、“遗弃于日用消费管理法”等。美国有“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联邦进口牛奶法”、“茶叶进口法”、“消费产品安全法”等。随着这些法律的建立,要求卫生检疫的商品愈来愈多,卫生检疫的规定也愈来愈严。

(三)质量认证(合格评定)。质量认证既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如果一种质量认证体系能被各国所接受,并能相互承认对方的检验结果,就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然而,各国实行的质量认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各国所采用的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相同,但是由于各国认证体系之间的差异,仍然会产生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四)商品包装和标签。对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了苛刻的要求和繁琐的内容,是许多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的又一手段。例如,欧盟一直通过产品包装和标签的立法来设置外国产品的进口障碍。如对易燃、易爆、腐蚀品、有,法律规定其包装和标签都要符合一系列特殊标志要求。许多出口商品为了符合进口国的这些规定,不得不重新包装或改换商品标签,因而增加商品成本,削弱了商品的竞争实力。标签是商品上必要的文字、图形和符号。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要求尽量向消费者提品质量和使用方法的信息,因而,对进口商品,特别是对消费品标签作了严格的规定。

(五)绿色壁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式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以及环境保护界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多:从“绿色食品”、“绿色用品”,到“生态文具”、“生态玩具”;从“生态时装”、“生态住宅”,到“绿色汽车”、“绿色飞机”;从“绿色产业”到“绿色市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处在不同阶段,所以在对环保标准的要求和环保资金的投入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标准较低,因此,由于各国环保标准不一也造成了实际上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其内容可以从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包装材料、销售方式、消费方式甚至商品废弃后的处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加以限制。

二、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特点

技术壁垒作为当今最为盛行和为各国最常用的贸易壁垒手段,这主要还是和技术壁垒的特点有很直接的关系,正因为技术壁垒的客观特性的存在,决定了其在贸易壁垒中的地位和影响(见表1)。

(一)技术壁垒的合理性。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性的一面。wto/tBt协议并不否认各成员国技术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主要是技术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要求技术壁垒不得有歧视性。

(二)技术壁垒的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含检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技术壁垒的多样性,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在剧烈的竞争中,有些国家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常常蓄意提高进口商品的标准水平。进口商品的标准可以灵活改变的做法,使即便有多年出口贸易经验的企业,有时也很难通晓进口国对商品的所有技术要求。

(三)技术壁垒的隐蔽性。目前,有些发达国家的居民不断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技术立法,保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进口商为避免承担法律责任,也要求立法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事实上,把标准和技术法规作为技术壁垒,是各国政府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一直在使用的方法。因此,看似最客观、最中性、披上合法外衣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必然成为影响贸易的最重要的因素。

(四)技术壁垒的复杂性。技术壁垒因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它远比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复杂。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出口商品,各种技术规定及检验程序十分复杂,不仅中央政府,而且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也颁布了许多工业品和消费品的技术规定。

正由于技术壁垒有其合理性、灵活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比较容易实施,不像采取其他措施容易遭到报复。所以一些国家都愿意利用技术壁垒进行贸易保护。

(五)技术壁垒的广泛性。tBt措施的表现形式极具广泛性,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强制性或自愿性措施等各个方面。从产品角度看,不但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过程角度看,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角度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三、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发展趋势

尽管Gatt和wto都致力于消除技术壁垒,但随着关税壁垒的削弱,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技术壁垒而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技术壁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壁垒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个国家参与贸易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一方面,大量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推动了技术标准中技术含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结构的升级,高技术产品贸易促使各国建立相应的高技术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的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产品与国家日益增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多,涉及到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保护本国市场,也开始注意建立技术保护体系。

(二)技术壁垒引起了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各个国家为了限制那些可能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制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从而使技术壁垒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发生。例如,欧洲对于美国的转基因食品进口的限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欧洲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持怀疑态度,所以不希望从美国进口转基因产品,但是一般的贸易措施又无法阻止其进口,因此只有借助于技术壁垒,由此引起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三)贸易壁垒的重点正向技术壁垒转移。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约占非关税壁垒的33%。发达国家为利用其科技优势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领导权,尽可能把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监测技术纳入国际标准。可以说,技术壁垒已成为当今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保护市场排斥外国产品提供了借口,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王金海,陆钧.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陈志田,叶柏秋.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m].北京:中国脊梁出版社,2002.

贸易安全标准篇10

我国入世以来所遭遇的贸易壁垒主要是以下三类: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措施、通关环节壁垒,其中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5%,约为400-500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制定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1.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交通规则、无线电干扰、节约能源与材料等。目前,工业发达国家颁布的技术法规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消费者保护法规的制定。

2.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许多产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既有生产标准,也有试验、检验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既有工业品标准,也有农产品标准。随着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利用标准作为竞争的手段,往往把标准中的技术差异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有些标准的规定甚至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专门用以针对某个国家的出口产品。

3.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既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如果一种质量认证体系能被各国所接受,并能相互承认对方的检验结果,就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然而,各国实行的质量认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各国所采用的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相同,由于各国认证体系之间的差异、仍然会成为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依据的标准水平不同,二是质量认证体系的内容不同,三是认证机构的地位不同,四是检验机构的水平不同,五是强制性认证与自愿性认证的不同。

4.商品包装和标签

对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了苛刻的要求和烦琐的内容是许多国家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又一手段。例如,欧共体一直通过产品包装和标签的立法来设置外国产品的进口障碍。如对易燃、易爆、腐蚀品、有,法律规定其包装和标签都要符合一系列特殊标志要求。许多出口商为了符合进口国的这些规定,不得不重新包装或改换商品标签,从而增加了商品成本,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标签是商品上必要的文字、图形和符号。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要求尽量向消费者提品质量和使用方法的信息,因而对进口商品,特别是对消费品标签作了严格的规定。

5.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

有些国家为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当借用技术标准等措施达不到保护目的时,则在产品的试验、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上设置重重障碍。

6.计量单位制

很多出口商品能否顺利销售,有时取决于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仪器、工具、夹具、模具等。有些国家抵制进口与本国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商品。

7.条码

条码是一种可供电子设备识别的符号系统。使用这一系统,能使物品符合市场自动扫描结算的要求,为实现快速、有效的自动识别、采集、处理和交换信息提供保障,为商品进入超级市场提供先决条件。在一些发达国家,商品上没有条码,不能自动识别,就只能进入低档商店。因此,有无条码标志已成为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1.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不但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过程角度看,则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从领域角度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从表现形式看,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各个方面。

2.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行贸易保护方面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没有限定在某一国家,从而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额度在分配中存在的明显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二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适应,其限制进口的目的是通过间接途径达到的。三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从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合理性。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4.复杂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更为复杂,而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人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

5.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的多样化为灵活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

6.影响大。尽管要求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但一般来说,一旦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了影响,其程度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要大得多。而且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即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

三、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若干措施

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越筑越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政府方面

首先,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宏观管理机制。我国要完善内部协调机制,组织国内有关部门形成统一协调机制,研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走科技兴贸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强双边认证。为减少贸易摩擦和减轻国内企业负担,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当务之急是制定贸易标准和有关电子商务的标准,严格推行iS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同时我国在进行国际经济合作时,要积极推广我国标准的使用,这有利于我国企业控制出口市场。

第三,建立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研究和引导生产。由于主要贸易对象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应该有专口的咨询部门负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收集和分类工作,及时跟踪,便于向国内企业全面宣传,引导生产。同时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帮助企业打破壁垒,扩大产品出口。

企业方面

首先,对各种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时刻紧密跟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动态。

其次,“防治”结合。防,是指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预防和极力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治,是指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与“治”一定要做到紧密结合,不可偏废一方。但必须强调的是,预防才是“硬”道理,应以预防为主。

第三,正确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泰然处之,灵活应对。客观地说,我国企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生态环境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正是这些差距,为发达国家凭借各种措施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留下了设置障碍的空间。企业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理性应对,而不是凭感情用事,动辄将技术性问题政治化,而要求政府采取贸易报复措施。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同时共存,很难确切的评论对错,因此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注重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生态环境等的保护意识,积极地将这些意识体现在产品的技术标准之中,敢于对产品高标准、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