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3:35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1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地下金融市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3-0008-05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学者麦金农(1973)的金融发展理论中,曾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系统划分为二元式金融结构,即一部分是以商业银行等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现代化金融组织及金融市场,另一部分则是以私人借贷、合会、钱庄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对于麦金农所说的传统金融市场部分,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也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尤其国内研究更是如此。称谓亦是多种多样,如有非正规金融市场(informalFinancialmarket)、灰黑色金融市场(GrayandBlackFinance)、地下金融市场(UndergroundFinance)、民间金融(FolkFinance)等。这些概念的研究对象大体一致,但其侧重点和观察的角度又有所不同。其中国内普遍使用的是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两个概念,为了避免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及研究的需要,在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相应区分。

一、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概念辨析

非正规金融概念与正规金融相对应,在国外文献中使用的较普遍,有时也将二者称为非正式金融和正式金融,而民间金融概念在国内学术界以及媒体中使用得较为普遍。事实上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因经济交易的需要,由下而上自发形成,即都具有内生性。而区别则表现在对其概念界定的角度不同。首先,从相关的文献上看,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主要是从法律或者政府监管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某一金融组织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国有(官方)金融与民间金融则主要从所有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即由某一金融组织的产权主体归谁所有进行界定。其次,两者的差异与国内外的习惯用语有关,在国外主要是从“法”的意识上界定;而在国内很大程度上包含着原有的意识形态成分即“所有制色彩”,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国有(官方)与民间是一个鲜明对立的概念,非国有的则就是民间的,如我们在经济体中有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称谓,因此相对应地在金融领域就使用了国有金融与民间金融的概念。

因此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概念实际上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界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具体的金融组织形式上看,两者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如私人借贷、钱背、合会、互助会、私人典当、私人钱庄等既属于非正规金融又属于民间金融。但两者又存在不一致之处,如民生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所有制或产权角度上属于民间金融,但是它们已被官方承认,并纳入了官方的监管范畴,因此它们又属于正规金融组织;而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形成之初的行为,初期并没有纳入官方的监管范围,属于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范畴,但是它们又不属于民间金融,因为其行为主体本身是以国有形式存在(如四大国有银行)。

按照以上思路,我们认为非正规金融并不代表就是民间金融,同时正规金融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国有金融,两者之间概念不存在等价关系。为了保持与国际上的学术惯例相一致,以及避免公有或私有等国内意识形态上的争论,我们运用非正规金融这一概念。在本文中我们把非正规金融理解为由于市场主体交易需要,在经济体内部由下而上自发形成,但不被监管当局所认可,并以隐蔽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来取得收益的金融中介组织及其行为活动。对于参与、贩毒、洗钱等地下违法交易活动的黑色金融活动既不能得到现行制度规则的许可,更不具有经济合理性,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分析

我国非正规金融活动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依据各种形式出现的历史时间先后顺序,相对应的组织化程度,以及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功能演变,农村中非正规金融经历了民间自由借贷、各种合会、钱背、钱庄等由简单组织到复杂组织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变迁的过程中,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两种功能属性即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民间私人借贷阶段,其起源于农村乡土社会,主要表现为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情借贷,这种借贷方式几乎没有利息。可以认为在私人借贷方式中,交情借贷是源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最原始意义,这个阶段的借贷需求基本上是以平滑生活需求为主,生存性借贷是其基本要义。因此这个阶段,刚从农村乡土社会中脱胎而产生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其社会属性远远高于它在高利贷所表现出的经济属性,其社会属性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但伴随着农村经济逐渐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开始以合会形式出现时,其经济属性日益突出,而且开始超过原有的社会。在这个阶段,合会分成了两种不同模式,一种是互质如轮会等,这实际上是从民间私人借贷中的社会属性发展而来。另一种是以赢利性为主要目的抬会等形式,这种形式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区,其规模影响越大,如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这意味着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农村非正规金融逐渐脱离了原来“乡土气息”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日益重要。

当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大多数交易者将倾向于节约人情成本,更愿意通过支付利息的商业行为来完成交易,于是原先的友情无息借贷逐渐向有息方向发展。因此当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到钱庄形式时,原有的社会性属性已基本上不存在,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性组织。所以农村非正规金融变迁的历程是其从乡土社会中产生,由最初的社会属性为主导,然后从其社会属性中衍生出经济属性,最终又脱离原始的社会属性演变成为具有经济属性的金融组织。

同时伴随这一过程,也是信用类型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起初,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中所表现的只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交易基本以口头协议为主,我们可以把这种信用类型理解为简单的关系型信用。当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合会的形式出现时,由于市场交易规模扩大和其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原来依托于社会属性的“简单关系型信用”将难以保证交易任务的完成。于是出现了一些简单、松散的章程安排,原来的口头协议也逐渐转变为签字协议,与原来的相比,可以理解为“复杂的关系型信用”。当其进一步发展到钱庄等形式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属性已经主要表现为经济意义上的属性,在这一

属性下形成的信用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今天金融现代信用所具有的功能,可以认为是“准契约型信用”。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化的进程中,实际上是其属性由以社会属性为主,发展到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并存,最后转变为以经济属性为主;信用类型从简单的关系型信用,到复杂的关系型信用,再到准契约型信用的过程,具体如表1所示。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分析

由于非正规金融交易活动具有隐蔽性等特征,使得对其资料和数据的搜集十分困难,因此其真正的市场规模也就难以确定,目前大部分数据主要是通过调研获得。表2显示了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在1990年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非正规金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各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非正规金融主要存在于农村和中小城市,尤其在沿海地区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更为普遍,国内学者大部分通过案例调查的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推算,近年来部分学者的调查情况如表3所示。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3)对全国20个省份的实地调查,发现全国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50-8300亿元之间;若按照郭沛(2004)年估计,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从1997年到2002年,按窄口径计算大致在1802亿元至2001亿元之间,按宽口径计算规模大概在2238亿元至2750亿元之间。我们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可以得到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一个更为长期发展状况,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加强。

上图中反映了自1986年以来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趋势,从地区差异上看,可以发现非正规金融在农户整个借款比重中,东部地区的比重最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而且从1989年开始东中西部各地区所占比都已超过了一半。从全国趋势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充分反映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平滑农户的消费与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显示出其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散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基于在信息和履约机制上的相对优势,使得它与正规金融相比更能节约交易费用,降低违约率。在一定程度上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有利于农村社会资本的形成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正如iFaD(2001)指出,在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对于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

四、政策选择分析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变迁的三种可能方向

从各个国家和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经验来看,大致有三个可能的演化方向(姜旭朝,2004)。第一种方向是一部分非正规金融组织继续保持其互助合作的“原始形态”,如以轮转会等形式,作为一种临时性松散组织,只在约定的时期内存在。这主要是由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主流正规金融组织不愿进入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国家实施的政策性金融尚不完善,使得这些具有传统互质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得以存在。

第二种方向是由互组织演变为非法的地下金融,以诈骗或洗钱等为目的的各种合会,则其形成机制和背景较为复杂。这种形式在经济发展较快而政府金融监管缺乏效率的地区比较普遍。严格地讲,这种形式属于本文定义中的广义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已经脱离了经典意义上的非正规金融,属于非法范畴,不是本文讨论的对象。

第三种方向是从具有合作性质的非正规金融逐渐演变为带有商业性质的正规金融组织。其运作机制在转变过程中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如从轮转模式(Rotating)转变为非轮转模式(non-rotating);从短期金融组织转变为永久性金融机构;从只存不贷变为存贷结合;从定期运营转变为每日运营等(Seibel,1999),这种存在形式有如日本的“无尽”、韩国的“契”、中国台湾地区的合会公司等。

(二)政策选择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历程已经告诉我们,其并不是简单的遵循节约交易费用和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路径,而是与按照政府的偏好密切相关。显然政府的介入要么推动金融制度向更为有效率的方向演进,要么阻碍这种进程(官兵,2005)。因此,政府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变迁方向。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变迁的三种方向相对应,政府亦有三种政策性选择。

第一种是政府采取放任自由政策,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演进中充当无为之手,无所作为。在这种政策下,政府完全不干预,任其自由发展。但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基于特殊信任基础上的,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存在社会资本“失灵”现象,如发生的各种倒会风潮,都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这种形式长期得不到法律认可,交易契约又不能受到政府有效保护,这使得农村非正规金融很可能被一些食利者或金融诈骗分子所利用,偏离其原有的发展轨道,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

第二种政策选择是采取强行干预政策,无所不为。事实上,这种强行“拔高”做法亦会中断农村非正规金融原本正常的演进方向。经典的案例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中兴起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合作基金会曾在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1990-1996年间全国农村基金合作会的支农资金合计达63.2%,远远高于农行、农信社同期支农的比重,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强行行政干预导致了其最终失败(温铁军,200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地方政府强行介入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行为,打断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演进的正常路径,正是这种不正当干预造成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最终衰弱。

第三种是政府采取有所作为的政策。前面分析了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变迁,政府采取“不作为”或“无所不为”的政策都不能使其从“关系型信用”演变成“契约型信用”。因此,政府应当意识到既然执意打压非正规金融和任其自由发展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考虑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适当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并扶持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各种不同形式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交易给予法律上的有效保护。将其信用关系纳入到正式制度的调节范围,使其最终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论性评语

农村金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脱节。现在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中遇到的问题是:已有的正规金融组织由于产权的模糊性,难以有效行使所有权、控制权与监督权;同时非正规金融组织的产权虽是独立完整的,但却得不到法律应有的保护,而正是因为这种不被认同使得这种组织只能以非正规或地下的形式进行隐蔽活动,这种不规范的交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成本。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2

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区域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而均衡区域的金融发展是目前一项重要内容。金融资源是基础资源,金融发展对农村的整体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导致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落差大、缓慢等现象产生,阻碍了金融的整体发展速率,造成了巨大损失。金融区域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下面进行主要针对因当前形势而产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农村;区域差异;金融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背景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衡量社会均衡发展的一把标尺,是改善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均衡发展农村金融的一个切入点。2013年国家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和发展前景。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是目前主要探讨的一个内容,也是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概况

目前,大部分农村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对比差异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虽有足够资金却无法有效运转,而西部地区却恰好相反。东部落的某些发达地区在金融方面大力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农村信用、信贷公司等,自然而然带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产生了资金阻碍的问题。西部地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发展,由此也产生农业对资金产生较大需求而导致资金的短缺。农村的区域发展差异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对经济的损失也是相关联的,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速率,由农村产生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金融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均衡金融发展和合理配置资源是目前调节农村金融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影响因素

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金融健康发展。目前,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金融方面的消费产品,能清楚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用途对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农村对金融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地区的金融发展障碍,阻碍了经济发展。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方面也应做足金融教育,以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错误导向。提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让农民懂得如何使用金融方式来完善自己所需,如何只用自己的经济权益来发展。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区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造成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农村金融缺陷造成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的差异性。金融制度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越来越大,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落差越来越明显。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在服务上存在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服务范围小,业务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主要呈现一种封闭式的金融管理。农村信用社也有严重的制度问题,如资金规模限制、业务品种单一、结算条件复杂等问题普遍存在。金融制度的缺陷也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完善地区金融体系能避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起大落,对减轻地区金融差异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性金融发展差异明显。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有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主导着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人口素质间接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应有深刻认识和领悟。思想观念的加强对区域的经济体质的完善至关重要,百姓的带动作用对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家政策的改良和实施力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需全方面的发展经济,加大人才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能有效监督管理金融的发展轨迹,改善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各地区金融发展。

四、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想要迅速缩小地区差异是很难的。当务之急是尽量避免差距的扩大,控制住局面的恶化,然后采取措施减小区域性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减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性差异能有效改善中国的整体发展状态。需要通过完善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机制、加强金融教育、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改善金融缺陷等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小到村民个体,大到国家政府,各个阶级的相关部门都应关注整体的发展,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同等提升。

参考文献:

[2]黄燕君,钟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4).

[3]王定祥,李伶俐,王小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化逻辑与改革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303-02

一、金融消费者概念分析

依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主体,而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和延伸,其范围比消费者的范围要窄。我国银监会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首次使用了“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但目前国内法律界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购买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人。由此可知,农村金融消费者是在广大农村区域,购买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机构服务的个人。

二、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金融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健运行。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但由于农村金融基础薄弱、缺乏竞争机制以及农民自身金融知识缺乏、防范风险意识缺失等原因,使得目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影响了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工作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基本法律,其将消费性质限定为生活消费,而金融消费由于消费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和一般生活消费有显著不同,导致《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适用性并不强。《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业的常用法律由于立法理念仍局限于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对金融机构利益的保护,并没有明确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作出规定。虽然“一行三会”都已经开始做了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工作,但银监会、保监会的工作还是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做的并不到位。而且农村金融市场处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末端,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时间和过程,目前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或政策。

(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服务水平低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准入的壁垒在短时间内很难打破,也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经济总量小,农户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导致金融机构成本和收益比不理想,使得很多金融机构不想到农村发展业务,对此不重视也不积极。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上的金融机构是以农村信用社转化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农村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余地比城市的金融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余地小得多。由于市场竞争不激烈,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转变观念,主动出击,向农村消费者主动推介新的金融产品和理财服务,仍就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业务层次水平较低。同时,由于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办事效率差,浪费了客户大量时间,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环节过多,使得农村金融消费者贷款难度加大,很少做到“及时雨”。甚至有些从业人员在给农户办理贷款的过程中收取好处费,拿提成,在给付贷款金额时先扣掉到期利息,直接侵害了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三)农村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匮乏,权责认识不清

虽然国家近几年来已经开始重视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但力度是不够的,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仍然不了解金融市场的规则,其所了解的金融知识仅局限于银行业,对保险业、证券业知之甚少,只知道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对新金融业务及产品既不了解更不敢试用,唯恐被骗。很多地方金融机构仍以管理者自居,对金融产品信息宣传不全面,金融产品价格不公开,使得金融消费者无法对金融产品的质量和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做正确的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权益保护能力不对等使得农村金融消费者对自身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认识不清,法律观念淡薄,对于很多金融侵权问题缺乏法律解决意识,遇到纠纷往往不知如何处理。

(四)农村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渠道不畅,诉讼维权艰难

我国金融体系中还没有明确的金融消费者投诉和解决纠纷的机制,没有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消费者在和金融机构发生纠纷后只能首选和相应的金融机构直接处理纠纷,单个的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相比,弱势地位明显。消费者最终只能选择诉讼途径,但在诉讼的过程中,由于金融消费者本身无法提供充分的侵权证据,同时由于诉讼的周期长、成本高,导致维权成功率很低。这也使得很多农村金融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只能忍气吞声,放弃追究。

三、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利的状况,笔者认为,应该从法律保障、加强竞争、加大宣传等多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一)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法律法规是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要尽快树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治理念,并在立法层面上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界定并加以规范。第一,要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把金融消费者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或者出台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以及权益做明确规定,特别是针对农村金融消费者要进行倾斜性保护。第二,要修订《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是其监督检查的重点,以此督促各级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尤其是农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第三,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救助,保障其各项权利的落实。

(二)加强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一行三会”要制定和完善交易规则,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损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转嫁自身风险。尤其是在金融产品不断更新,不断推出跨行业金融产品的情况下,目前的分业监管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分业监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监管空白,难以发挥监管的真正作用,这也要求“一行三会”通力合作,消灭监管空白,真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缺乏竞争、服务水平不高的状况,要积极引入竞争,打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政策性壁垒,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建立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支持辖区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向县域延伸机构,鼓励农商行和农信社向乡镇下沉服务网点,扩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和普惠性。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硬件条件,提高服务的效率。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提高从业人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制度,进行规范化建设,统一着装,统一收费标准,尝试推行标准工作流程和标准服务用语。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应该对农村消费者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传与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构建多维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络,面向农村群众积极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扩大金融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营造浓厚的金融宣传教育氛围。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利用公益广告、专题节目、滚动新闻等方式宣传金融法规和政策,还可以编写简明易懂的金融知识手册。营业网点可以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宣传金融知识和政策,逐步培养农村居民的金融消费理念。

有效的金融宣传和教育,既可以增加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也可以增进农村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收益与风险的了解,还可以增强对金融消费维权的渠道和程序的认识,自然也就会提升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约束和监督金融机构的行为,使得农村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中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建立便捷的投诉机制,完善惩罚和赔偿体系

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投诉机构,建立健全消费者争议解决程序,在基层设立农村金融消费投诉处理机构,负责受理、调查、处理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诉。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定期进行数据分析,识别潜在问题,为日常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完善惩罚和赔偿体系,发挥人行和银监会的作用,通过窗口指导、约谈和行政处罚,促使金融机构认真对待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改变以自身利益为唯一出发点的格局,加大对金融消费者的赔偿力度,减少农村金融消费者受侵害的损失,从而督促金融机构规范经营。

参考文献:

[1]兰可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以泉州市部分农村地区典型调查为例[J].福建金融,2013,(7).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4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概念物流运作

国家已经提出了“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的战略措施。这是农村物流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农村物流概述

1.农村物流的概念

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2.农村物流的特点

①分散性;②季节性;③差异性;④多样性。

3.农村物流现状

从全国范围看,各地的产品分布不均衡,且多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较为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4.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①物流政策不到位;②物流基础设施落后;③物流技术水平低,缺乏人才;④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

二、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物流金融的概述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金融产品,使物流产业中的资金运转得到有效的调剂其中包括存、贷款,投资,贴现以及发行和交易有价证券等

2.物流金融在农村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虽然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较快,但是现阶段我国金融支农力度不够,现代农村物流建设融资瓶颈更加突出。现代农村物流作为其中的薄弱环节,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过高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低及体系不完善,最根本的原因是金融供给短缺。

3.我国农村物流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农村物流金融的金融抑制;②农村物流金融建设基础设施落后;③农业现代信息化程度低;④农村的金融成本过高。

三、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在金融体系下的分析

1.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

该模式是指需要融资群体将其拥有的动产作为担保品提供给向其贷款的金融机构;但这种担保品不可直接交给金融机构,而是由金融机构将其暂存给具有相应的保管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直接的保管,银行根据第三方企业的担保放款给企业,从而实现融资;

2.农产品物流融通仓模式

该模式是指以群体为中心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平台,银行可根据规模给予相应的贷款额度,而群体可以根据这些额度向一些需求性的弄村企业提供质押贷款的业务,整个过程有融通仓来监管而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参与该项目的具体运作

3.物流金融模式之应付账款

在该种模式中,农业企业在接到供应链下游企业订单后,以其应收账款(延迟支付的)作为信用凭证以,来向相应的金融机构提出相关的融资申请,用于为农村企业生产、加工等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4.物流银行

物流银行作为一种以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依托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这些物流公司的大信息网络,以市场中销量大、价格较为稳定的物流产品作为基础,并使金融机构的资金可以与中小企业物流充分的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提供质押的金融服务。

四、完善农村物流金融的对策建议

1.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链接

在设计供应链节点之前,首先要对金融模式中的利益主体进行充分的分析,要认真分析其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明确权责之后,对服务模式中的各环节的分工与协调做出有效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安全的使用资金,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制造企业的有效发展。从而达到成本的节约以及各利益主体的共赢。

2.完善金内部操作流程

众所周知产品的融通仓服务的提供商主要为贸易公司,它主要会提供3中有效的服务其中包括贸易,金融以及物流服务;在贸易中主要是帮助采购物品,而在金融和物流服务中分别提供资金以及运输、仓储的支持。这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运作质量并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很好的提升,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强化设施保障

加强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多远且有效的投资运作机制,鼓励各类资金团体投资于物流园区的建设,从而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发展群体的不断壮大,今儿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此外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的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物流园区进行建设,增加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黄志平.物流金融在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应用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6-57

[2]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

[3]张谦.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整合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5)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5

关键词:发展权:金融发展权;农民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114-0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民发展权保障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和焦点课题。农民发展权是农民的一项新型人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权利。而经济权利是农民公民权中的一项重要权,金融又是经济的核心,所以获得经济权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得到平等的金融支持,农民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获得国家的金融支持与帮助,这是社会发展中赋予他们的基本人权。因此,发展权仍然是一项属于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属于国家。Ⅲ我国13亿人口中,仍将近8亿人口居住生活在农村。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所以,加强农民金融发展权法治保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更是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事。

一、逻辑的起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性质

1 发展权是农民平等体现的一项基本人权。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当具有的权利。人权概念从性质上看是一种自然法的概念,也是一种道德概念,而基本权利则是实然法概念,是人权的具体形态。基本权利是公民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不可转让的、稳定的具有母体性的权利,它在权利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由于人权具有普遍性,因此建构于其上的基本权利也应当具有通约性一基本权利不应当因为国别或人的差异而存在根本差别。

随着人权思想的进步和人权制度的发展,各种权利在发展上的关联性问题使得发展权逐渐在人权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权作为所有个人和全体人类应该享有的自主促进其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全面发展并享受这一发展成果的人权,最初是由塞内加尔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凯巴·姆巴耶于1970年正式提出的,其指出发展权是所有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并且每个人都有生活得更好的权利。1977年11月,联大教科文组织主持编辑的《信使》上发表了《三十年的斗争》一文,将发展权归入一种新的人权,称为人权的第三代。1977年,人权委员会通过第4(XXXiii)号决议,第一次在联大人委会系统内承认发展权是一项人权。从此,发展权问题被正式提上联合国大会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事务的讨论范围。联大就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977年12月16日通过的《关于人权新概念的决议案》,1979年3月2日的决议(第4(XXXV)号和第5(XXXV)号,1979年11月23日以34/36号决议通过的《关于发展权的决议》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再强调“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的发展机会既是各个国家的特权,也是各国国内个人的特权”。根据发展权的精神扩充和完善了人权概念,决定把有关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充分尊严和社会发展作为人权的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内容。尤其是1986年联大《发展权宣言》的通过,标志着发展权由法定人权到实然人权的转化。该宣言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获得充分实现”。

从《发展权宣言》中的科学界定发展权可以看出,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中的所有人都有权参与发展,公平享有发展成果。马克思认为:“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农民都是发展权的主体。尤其是在当今,农民发展权也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发展权它不但是一项基本权利,它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权。它能够促进农民平等的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平等的享有发展机会并参与发展成果的分配。发展权是社会发展中应赋予农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主张。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权利体现与延伸,是维护农民与其他人与社会群体“平权式”的自由发展,实现农民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享受到真正的国民待遇,是保障农民权益的一项基本人权。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6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生产物,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服务于“三农”的新生力量,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瓶颈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从金融生态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突破这些制约性问题,提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效率的有效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全面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理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效率

一、序言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也不断涌现出新兴事物,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新生力量就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它对于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发展也较为快速,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制约因素,从而大大影响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效率的提升。因此,本文拟从金融生态理论出发,探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走出发展瓶颈,提高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金融生态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金融生态理论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金融发展水平,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软环境建设情况和文明程度的高低。那么,金融生态这个概念本质上是一个仿生概念,它是由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周行长认为我们应该运用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考虑金融领域的发展问题。此后,有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就日渐增多。

(二)农村金融生态理论那么,金融生态理论与农村金融系统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农村金融生态理论。所谓农村金融生态就是指农村金融组织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考虑,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其他金融组织进行优胜劣汰的机制选择,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特征,执行一定的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一般来说,农村金融生态主要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共同构成,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相互适应的演进和依存关系。就金融生态主体来讲,它是指金融生态系统中不断调整自身的情况来适应环境,同时又根据自身需要来改善环境的行为主体或组织单位,它可以是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也可以是有着金融需求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具有自利性、自适性和竞争性等特征。对于农村来说,其金融主体主要包含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其中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只是一个小份子。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对金融生态主体有着影响和关联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之于农村来说,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金融生态主体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金融生态调节就是指一种金融领域中的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从而使得金融生态系统趋于平衡与稳定。那么,农村金融生态调节就是指能够维护农村金融平稳运行的金融机制,防止盲目的生态竞争行为,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的适应性与稳定性,其一般包含了人民银行和三会监管的外调节以及风险控制、产品创新等内调节。

三、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控股模式较为单一,其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使得大中型银行对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加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投资周期偏长,资金回报率又是相对有限的,使得大银行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并不感兴趣,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正常发展。此外,现有的产权结构也让民营资本缺乏强有力的股东权力,小额贷款公司转变为农村银行也面临着政策障碍,最终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受阻。这些都是由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机构还不够完善。

(二)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作为填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新生力量,理应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目前来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虽然有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出台,但是,其实际的实施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税负过重,并没有能够享受到农村信用社一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当地政府对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也明显不足,无论是成立时还是成立之后,都没有能够得到作为支农机构应该享有的政策优惠。这些都大大打压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金融产品缺乏变化与创新当前,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过于单一,大大削弱了原本更应丰富的金融服务功能。比如说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品种十分单一,村镇银行的业务也仅有存款、贷款和结算三个种类。这些单一化的业务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无法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效的服务。当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性的原因主要有其人员素质偏低,缺乏较高的金融创新能力,征信体系不完善,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弱,还有就是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大部分由于商业化银行的集约式经营而流向城市,从而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陷入了恶性循环的魔咒。

四、基于金融生态理论,提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效率

(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引入金融生态理论的必要性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金融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情况,还形成了直接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因此,作为我国现有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生态理论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其主要是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以及金融生态调节构成,是对金融理论的一大创新。虽然说我国针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研究时间并不长,研究理论并不充分,但是,我们认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金融生态理论对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无可辩驳的关键指导价值,有利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其服务效率。

(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效率提高的具体对策1.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状况。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好,我们应该加强政策扶持,侧重政策引导,尤其要发挥出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扶持作用。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改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内外部金融环境,让它们能够在相对公平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改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营设施,加大对涉农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补贴力度,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支持,推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扶持制度。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规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营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政府还应该推动农村信用环境治理工作,加强信用监管,优化信用环境,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而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造一个成本低、效率高、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2.推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诞生,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填补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发展空缺,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属于新型的金融机构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日益膨胀的农村金融需求。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容乐观,它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自主推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进化与发展,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创新自己的业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特定的规模效应。这就需要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充分利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强化对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此外,我们还应该不断的优化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比如说,合理设计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分立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构建管理效率导向的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三农的基本金融需求和针对不同的农户与企业需求,积极开展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建立专门的产品研发部,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及时解决农户金融需求。当然,金融人才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该强化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从而使得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有着优化的人才结构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3.构建与其他金融生态主体的战略联盟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它们可以扬长避短的积极寻求与其他中大型金融生态主体进行联盟合作。具体来说,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该正确定位自己,在建立联盟时明确自己的分工任务,充分发挥出自身具有的灵活性和本源性优势,主要服务于小型经济组织或个人。同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还应该强化与其他金融生态主体的合作,形成一种强大的金融服务合力。这就是说,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面对贷款额度较大的金融需求时,可以与其他金融主体开展联合合作,缓解自身的资金压力,还可以降低贷款风险。当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还应该与其他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上进行全面合作,有选择性的借鉴中大型金融机构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办法,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金融管理机制。此外,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还应该借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机会来适时合并,实现双赢,努力利用各种渠道与机会创新方式,寻求结盟、联营,不仅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还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五、结语

总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效率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针对目前它们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瓶颈,从金融生态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其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建设好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努力构建金融服务联盟,从而不仅降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还可以大大拓宽其服务领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实现多赢的良好金融生态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利,谢家智,吴玉梅.统筹城乡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生态金融链的良性循环[J].绿色经济,2009,(5).

[2]唐新,等.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模式比较与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徐诺金.金融生态学:对传统金融理念的挑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

[4]杨福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的非正规金融生态状况研究[J].经济学家,2008,(5).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视角

一、金融效率视角

研究金融效率视角下如何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目的是在了解两者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此寻求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路径与方向,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以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

因金融生态这一概念是国内首创,对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国内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国外一些相关文献中只是鲜有涉及。

1.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如周小川、苏宁、黎和贵等,从全国范围和不同区域的层面、从理论和实证等多种角度对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优化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无效率的原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原因主要体现在政府行政干预、法制不完善、缺乏诚信,因此对应的完善措施是明确划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法制体系、加强监管提高诚信意识。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环境的稳定提高。

2.国外研究概述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得出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关系的观点时(因为研究较少),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效率的对策,诸如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实现金融机构产权私有化、减少政府对金融部门的干预、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等等。

二、功能视角

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研究金融问题应该系统性地、整体性地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都纳入到金融体系之中,对系统整体进行改造,而在改造之前必须要预先了解它的功能。只有准确分析了解了金融功能之后,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1.国内研究概述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运用“功能观”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献并不多。主要的研究学者有唐志道、李喜梅、邓奇志等,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注重间接功能与直接功能的协调,显功能和隐功能的比较分析。最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2.国外研究概述

1993年,美国金融学教授默顿(R.merton)和博迪(Z.Bodie)首次提出了基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即“功能观点”,1993年之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1995)―书中。默顿和博迪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储备或聚集资源或分割股份;清算和支付结算;管理风险;提供价格信息;解决激励问题。之后,1993年,金(King)和莱文(Levine)也从金融功能角度探索了一种既包含发达国家又包含发展中国家的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并研究了全要素生产力的作用机制。1997年,莱文提出金融系统具有资源配置、动员储蓄、实施企业监控、促进风险管理、便利商品、劳务和合约交换这五种功能。

三、征信视角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征信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不理想,表现在征信系统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的缺位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所以,从征信视角分析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1.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概述

研究农村的金融生态,首先我们要了解金融生态。关于金融生态,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主要是分析视角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一是生态学的视角;二是多因素论的视角;三是仿生学的视角;四是系统论的视角。

在对金融生态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结合农村发展的特殊性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如金才鑫、谢升峰等,他们认为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供给者,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其赖以生存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法治建设、乡村文化)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关于农户信用度及农村征信体系的研究概述

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应在对农户信用度的正确认识上。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信用度的研究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农民具有很强的信用度,农村信用环境具有天然和传统的有利条件。相反,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农户属于低收入群体,这类人群在信贷活动中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游离于“抵押”这一制度约束之外,因此必然是不守信用的。尽管关于现在农村信用度处于何种水平的研究尚存在争议,但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已在以下两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征信制度缺失以及由此而引起了信贷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二是农户征信制度的缺失对已成为制约农户融资的瓶颈。国内关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农村征信体系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为代表;二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政府信用,信用法制建设和信用意识宣传等。

四、总结评价

以金融效率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现有研究成果是孤立的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金融效率、从单一角度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关系、对两者相关性的研究是片面的,没有立足于研究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质的增长,特别是对于十分脆弱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低效率的农村金融两者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严重不足,对以效率为目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也没有给出一个相对科学的方向,更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实施体系。

以功能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相协调,并细致分析了显功能与隐功能各自的性质和实现方式。但是,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研究都没有明确给出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有待于今后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出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实施政策建议。

以征信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国内学者比较深入地对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征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深度有待深化、广度有待拓展。基于此,以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应该基于征信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解决以征信为视角考虑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更好的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应以功能视角为前提、金融效率视角为核心、征信视角为补充。在充分深化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功能的基础上,为我们解答为什么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是要用更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更好的促进“三农”的发展。以金融效率视角为核心,是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的目标是要更好的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高效率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以征信视角为补充,是要解决农村信贷市场效率低下和农户征信制度的缺失问题,从而为农村金融的良好有序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所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应该把这一问题放入一个系统之中,以更加条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去优化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8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9

李树生

   

 一、论文主题意义  

 选择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发展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是作者几年来的认真思考。之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流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8%。然而,重要的是这一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国(地区)仅靠某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取得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打破了六、七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曾有过的一个论断:即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以超过7%的速度,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的改革打破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也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正确解决国家发展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或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来论述,已经远远不能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欠发达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基本要素发育、内部结构变革及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的波动效应,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既使那些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发达国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在关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种种理论中,专门论述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课题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需求出发,侧重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此问题的原因。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分支,许多经济学家,如瑟·刘易斯、西奥多·舒尔茨等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经济学有过重要贡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一些专家,分别以货币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根据,对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许多理论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变动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忽视农业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倾向,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占主流。特别是还没有将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择至少是争取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有一些不同点和独特之处,说明这些特征正是本课题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不同于拉美及亚洲的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人曰,九亿农民的超级农业大国,无论是资源配置、农业结构、还是经济制度等方面,都同小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启动期和起飞阶段,还是己经达到相当发达水平时,都要强调以农业为基础,都必须协调好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求金融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对策选择必须充分尊重这一状况,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不同于印度、巴西等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集权式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就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起点,不仅包括了自然经济落后的一面,还包含着传统计划经济僵化的一面。因此,这种双重过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双重过渡的困难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己有近二十年的经历。可以说,二十年来,这种改革,就是渐近的市场化过程。其中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不仅在外国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就是国内理论界也仍须深入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不仅以各种学术理论为支点,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之上,这将使研究更加贴近改革实践,更加有利于理论创新。

 第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简单移植的作法,己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深入探讨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可使研究成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和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实践。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观,其中大量的微观问题不是本课题所能说明的。而从货币、资金入手,进而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为便于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村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业经济。在此发展阶段上,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内涵基本是重合的。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出现,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此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部分。其中包括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而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等。无论是狭义农业还是广义农业,均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是农业生产力的根本特点。二是农村非农业产业。其中包括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工业亦称乡镇企业,与国家工业相比,其在企业性质、资金融通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工业化一般作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在更高层面上与农村经济相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而农村工业则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工业的经济概念,通常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农村地域上(一般指县以下地域)的工业,亦即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所有工业。另一种是指农村乡镇办、村办、个体和其它私营形式工业的总称。本课题研究采用后者概念,因为这种融农村地域、农民身份和企业所有制于一体的农村工业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全面揭示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讲,虽然目前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说法不一,但在本课题中则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为基本区分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是农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非农产品的经营,则指城市工业品扩散、矿产资源开发等其它形式。总之,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在以后各章节的研讨中,采用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概念时,不再单独说明其内涵,只是根据当时研究的需要和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的使用相应的概念。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认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互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改革不仅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要与国家金融制度互相协调。所以,研究农村金融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到国家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关系中的纵横交叉点上。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仅立足于农村经济货币化、农业投融资和农村微观金融组织行为上。在市场化进程中,本课题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论述下列问题: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总量及结构性变革与资金的供求;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化与资金运行;农村金融中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明,本课题不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因为发展问题从来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题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而是中国农村二十年的成功改革实践,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对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与发展。

 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重点来看,它既包括了农业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又涉及到了农业与金融两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体制背景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对改革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改革后的市场化过程进行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规范性研究。由于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改革发展问题,而这种研究又侧重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分析方法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经验实证分析方面,对归纳法与检验法则是交替使用。逻辑推理中要特别注意合成推理的谬误问题,努力减少研究中的片面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将主要以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实践探索为基本题材,结合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步骤,循序渐近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将加以介绍和比较,以便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发展道路。   

 四、课题主线与体系结构  

 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各自又涵盖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所以,本课题不可能对这些问题泛泛而论,只能选择一条主线,对其中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做为研究的主线是因为: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同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2.市场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而且市场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3.市场化改革不仅反映着深刻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选择市场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就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4.市场化不是一个突变过程,而是一个渐近过程。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这一渐近式改革中,虽然各自市场化的内容和进展不一致,但市场化的趋向始终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制约或促进着农村经济与金融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本课题的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可视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背景,使本课题的研究一开始便置于一个较为宽广的背景与思路之中。第一章是重新认识西方若干发展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西方发展经济学说及其主要流派,着重说明西方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重点突出了制度变革和资本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本章从讨论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思想入手,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制度的非市场化问题,二是传统体制下农村资金运行的非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制度性压制问题。通过本章的讨论,反思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非市场化的历史成因和诸多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以后各章的研讨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和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问题进行基本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自身的市场化运行变革,而且也构成了专门讨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市场化选择的必然性和改革进程。该章讨论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前提、经济制度变革以及农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这些讨论,将有助于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层面上,认识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拘泥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范围。第四章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化、资本投入及资金需求。本章还从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入手,研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深化问题,进而深入考察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重新思考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判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另外,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力求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农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关系及我国应该借鉴的发展理论。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将较为详尽地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由于篇幅和课题所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说明,上述几种金融形式在农村金融的总体框架内,有交叉也有分离,但依据各自的性质和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通过对上述几类农村金融形式的研讨,本部分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考察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及趋势。同时,对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轨。一般而言,农村商业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商业金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我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这种改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上。对此,本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第六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建问题。主要内容有:对合作金融基本理论的再认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变异及反思: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探索;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合作金融利率及信用创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各方共识。因此,本章以较大的篇幅对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作些探讨。第七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对此,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历史回顾;2.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初探及国外借鉴;3.关于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五、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分发展及其联系的研究,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侧重于体制和政策分析,力争对课题研究有所创新。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人民公社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篇10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内涵

   金融生态这一概念是由周小川(2004)提出,周小川把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相等同,因为,他认为“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件。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张鹏、姜玉东(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二、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广义的农村民间金融指的是农村领域中的非公有制性质的全部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农村民间金融指的是农村领域中未登记注册或尚未纳入中央银行监管范畴之内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形式的总和。在当前中国的转型时期和二元经济明显的阶段,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界定采用狭义解释更为合适,也就是说农村民间金融形式以剔除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宜。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组织,具有自发性,国际上有将其划入民间金融的惯例。但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已逐步从民办机构蜕化成为国家银行的附属机构(陈元,1994),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已经成为正规金融或者说是政府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组织形式

   (1)农村合作基金会。从性质上看,农村合作基金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它是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其兴起于1983年一些乡村为有效地管理和用活集体积累资金,清理整顿集体财产,将集体资金由村或乡管理,并有偿使用而设立基金会。(2)合会。合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各种金融会的通称,通常在亲情、乡情等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带有合作、互助性质,其在国外较现代的名字是“轮转基金”,在国内包括以下一些会“:标会”,又称“写会”。(3)民间自由借贷。民间借贷是指民间个人之间、个人与经济组织之间以货币形态(也有少量的实物形态)授受信用的行为,是一种直接的借贷活动。民间借贷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尤为盛行。民间借贷可以分为友情借贷(无息借贷)、灰色借贷(中等利息借贷)和黑色借贷(高利贷)。(4)集资。民间集资是指集体或个人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这是为了组织生产而快速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的一种有效的直接融资方式。

   三、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金融生态的关系

   民间金融是金融生态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金融生态的关系是相互的、辩证的。一方面,农村民间金融总是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农村民间金融的服务对象和活动空间,它决定着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条件、健康状况、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不同的环境会创造出不同的金融生态主体结构及其行为特征,这就像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会存在不同的生物形态及其生物特性一样。另一方面,农村民间金融也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环境,它能在积极主动地通过调整自身而适应环境的同时,也直接和间接地作用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自身的需要。

   四、规范民间金融、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对策

   (一)政府管理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

   1.放松民间金融组织市场准入的限制,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自改革以来,民间金融缺乏规范的组织形式,导致资金大量在体外循环又无法有效监管,存在巨大风险,不受政策鼓励和保护,且屡遭禁止和取缔。但仍然“禁”而不止,生生不息,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现行金融体制提供的金融供给不相适应所致。因此,国家应该放松民间金融组织进入市场的限制,加强市场竞争,提高金融效率。解除市场准入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允许民间资本在金融服务业领域享受国民待遇,为其提供一种规范、开放的政策环境与制度安排,使得民间金融获得稳定、明确的制度预期。也就是说,实现金融业的对内开放。对于民间金融来说,如果它符合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政府原则上就应该按照固定的程序模式,颁发经营许可证,允许它开业,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存在制度歧视。同样,完善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也非常重要。但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现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要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否则,这种市场行为又可能因无序引发金融震荡。

   2.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体制内金融制度实行低利率管制,这与民间金融的灵活性是相矛盾的,在金融压制的背景下,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政府管制下的银行利率相差悬殊,要使利率能充分反映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关系,就要求政府尽快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2004年10月29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今后,我们还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要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和信贷风险的补偿能力,实行存款浮动利率,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范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建立新的市场竞争体系。

   3.对民间金融进行分类监管。政府金融监管是通过立法和管理条例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资金价格以及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实施限制。金融监管对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非常必要。而民间金融作为一类金融制度安排,和其他金融制度安排一样需要金融监管,否则可能会因民间金融的负效应、信息不对称,而引发市场失灵,进而给参与金融交易的双方带来一定的损失,并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和安全稳定。

   (二)加强农村民间金融的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