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5:41

科研创新感想篇1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意义;指导策略

高校大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激发这种潜能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校营造创新创想的良好氛围,激发师生对前沿科技知识的颠覆性创新探索,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天津大学于2016年发起并举办了第一届“未来30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创想大赛”)。本人在指导创新创想大赛过程中加深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意义的理解,取得了成果,获得了指导经验。

1.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意义

首先,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可为学生提供接触科研前沿知识的平台,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掌握文献阅读、提问、综述等调研方法和实验设计、操作、结果分析、学术写作等科研技能,在参与科研创新中感受科研乐趣。其次,本科生科研可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及品质,激发创新能力。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是成熟的、系统的知识,学生积累和扩展这些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知识,而科研训练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领域,在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结果整理等一系列过程中需要学生探究和摸索,虽有教师指导,但过程曲折,将极大磨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其创新能力。最后,参加本科科研训练可提高个人素质,培育职业素养。参加科研训练可促使学生增加与年长前辈(学长、老师)的相处机会,受教师学术修养、人格魅力熏陶以及师兄师姐积极科研态度感染而激发自身正能量,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为将来进入社会发展积累经验。

2.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指导策略

(1)遴选优秀学生参与其中。优秀学生的参与是顺利推进项目并保质保量完成的必要条件,这里的优秀并不仅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学习精神,能积极上进,勤奋踏实,且时间有保证。在学生进入该队伍之前,指导教师需详细说明开展项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强调科研过程并不总是充满乐趣,而且需要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指出科研态度不端正时会受到的惩罚,杜绝“搭便车”现象。

(2)培B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开展创新创想大赛过程中,本人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于参赛学生多为大二、大三年级的本科生,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或仅有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因此难以像要求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那样主动开展文献调研,为此本人选择一些经典的中文综述文献让他们熟读,了解项目运行的大背景,要求定期开展文献综述汇报并就基本知识点提问;要求本科生在课余时间多进实验室,观察学长的实验流程和步骤,掌握实验技巧;学习数据处理技巧、论文写作规范。通过为学生提供调研、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多提问题并且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其科研思维,增强其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本科生都有过逃课经历,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很少参加课余活动,功课复习只靠考前突击。这些大学生自律意识差,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他们缺乏具体的目标,若加以引导和教育,完全可唤醒他们的自律意识。在创新创想大赛开展之初,本人指定一名各方面表现良好的研究生具体负责,要求本班学生在闲暇时间尽量待在实验室,亲身感受研究生的勤奋和指导教师的忙碌。经过一段时间,及时给每位本科生安排具体工作任务,设置时间节点,要求学生定期汇报进展。通过实验任务、环境感染、教师监督、人文关怀以及自身责任感的多重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4)建立激励措施和退出机制。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奖惩措施。在开展创新创想大赛过程中,本人以及研究生观察本科生的工作状态和思维波动情况,对那些工作勤奋、思维灵活、态度认真的本科生给予奖励;若新近发表的论文有该生的贡献,则安排署名位置。对于为项目作出重要贡献的本科生,为其寻找出国深造机会或创造读研条件;对于那些工作不积极或时间、精力有限或兴趣不大的本科生,本着鼓励并挽留的原则,但也为其提供退出机会。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感想篇2

关键词:新科技革命,科技人才

科技革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质的飞跃,必然会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科技革命对社会发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新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具并发明了新的工艺,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科技革命所孕育的科学新思想、新科学思维方式和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巨大的文化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进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新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竞争的主要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现代科技人才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那些有品德、有科技才能、有某种非凡科技特长、能把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并有较大社会贡献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指在现代科技水平下,具有优秀科技素质、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及科技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

1、新要求之一:高度的综合能力

现代新科技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在两门或者多门科学之间,建立起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中间科学,并在所有学科之间广泛渗透;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样一些研究事物的共同属性或者普遍联系的某些方面的崭新科学的出现,这些科学从数量、信息转换等方面研究了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它们是向各门科学渗透,并把各门科学联系起来的横断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科技人才必须具有高度综合能力的新要求。一个科技人员具备了高度的综合能力,再加上其他能力,就会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因为现代的发明和创造都不是替代性的发明和创造,而是综合性的发明和创造,没有综合能力的人就不能建立起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仿生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未来学等这些中间科学,也不可能建立起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些横断科学,也不可能搞出像阿波罗登月计划、曼哈顿计划、北极星核潜艇和舰射弹道导弹、神州七号发射以及代号为FBm系统的发明和创造。因此,高度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的新要求之一。

2、新要求之二:富有创新的想象能力

现代新科技革命带来科学技术呈现大科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要求科技人才必须富有创新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头脑改造记忆中的经验和知识而形成新形象的认识能力。想象按照所形成的形象有无独创性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人们根据别人的口头或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没有亲自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人们不依赖于别人的口头或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想象。不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在头脑改造记忆中的经验和知识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人们大脑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神经联系进行重组的过程。想象属于高级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活动。在想想这种认识活动中,大脑的主观作用比自爱感性表象中大得多。正因为想象中主观能动作用的加强,就能使人更完整、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并创造出未来实物的新形象,为在实践中创造出世界上尚不存在的新事物准备了条件。列林指出:“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没有想象,创造性活动是不可思议的,为了创造某种新东西,开始时,必须在观念上对记忆中旧经验、旧知识进行改造,重新组合,想象出将要体现在物质客体中的东西,因此,指向未来是想想的基本特征。

3、新要求之三:善于捕捉灵感的能力

现代新科技革命带来高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善于捕捉灵感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灵感是美妙的物质之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既有缓慢、渐进的量变,又有迅速的突变和顿悟。灵感就是创造性活动进行到极端艰难、百思不解的情况下,由于受到意外客观信息或自身信息的激发,在大脑中发生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和理解。这种顿悟和理解能在一瞬间产生全新的思想理论,全新的发明创造,全新的科学决策,是创造者本人一举登上事业的高峰。

4、新要求之四:富有协同的团队精神

现代新科技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中的大科学研究项目,要求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协同的团队精神。所谓协同的团队精神就是主动配合、团队合作的精神。大科学项目是指宇航、核潜艇、氢弹等高科技的大型研究项目。大科学项目只有各类学科互相协调,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研究它就需要火箭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微缩技术、无线电技术、力学、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和光学等学科的配合,因此,仅仅依靠一两个科研机构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动用社会许多部门组成研究网络,才能有效地进行研究。60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研究,前后参加400多万人,最多的一年又42万人,参加研制的共有200家公司,120所大学,用去300亿美元资金,1969年人类终于第一次登上月球。像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只有参加研制的机构、科技人员具备协同的团队精神,主动配合,团结合作攻关,才能获得成功,把人类送上月球。协同的团队精神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是高科技时代科技人才必不可少的新要求,决定着科学技术研究的成败。

参考文献

[1]唐五湘.中国科技产业化环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科研创新感想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科研实践;成长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99-02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在“本科生研究计划(pRp)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实践模式,深化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它遵循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培养能力、循序渐进、注重实效”。该研究计划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支持让学生逐步适应撇开导师这条拐杖自己去走自己感兴趣的路。本科阶段的大部分实验研究长期以来都还保留着“师教生从”的状态,或多或少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导致拿着漂亮实验报告或论文的人实际上并不清楚、或并不深入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做了些什么。2010~2011年间,我们参与了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通过由学生自主提出项目,执行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践,从中体会到了与平时参与科研项目形式似乎一样而感受与收获却存在不同的体验。过程中收获到的远比大家曾期待的要多。

作为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与实验打交道几乎是每个同学都要遇到的事情。这次我们申请到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有机氯农药含量变化指示的上海淀山湖污染物时间标尺研究”,这是研究组第一次由学生自己主持的一份科研工作。大家激动、兴奋,同时也有几分忐忑。项目会是乏味的重复,还是发现与挑战,是追求完美的曲线,还是享受“坎坷”的过程,都需要去实践和品味。在整个研究中,从最初研究思路的形成,一直到项目结束,小组成员一起面对了很多“珍贵”的困难。这里面有的是研究计划以外的情况,有的则可能是一些人为的失误,亦有成员间意见相左时的坚持或妥协、结果不理想时的分析与补救等。如果未曾亲身经历,也许只会用时间与成果作为标准,对工作进行评价、考量。其实,过程中的思考、操作以及付出时的艰辛和收获时的喜悦,对在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才是这一路走来最珍贵的部分,相信它会被每位同学一生珍惜与怀念。因为,通过它大家“承担”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山高水长、景美花香,一个人只有走过了才知道。整个研究小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收获的实际上比数据和结果更多。有人说,“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然而,真正成功的工作并不见得只是完美的曲线,对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收获的所有点点滴滴。有人开玩笑说“爱迪生之所以能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继续努力是因为他不用写实验报告”,这虽然只是一句调侃,却也不无道理。对学生而言,本来实验追求的并不只是那些付诸笔端或字面的结果。通过不断尝试去完善、体会的过程与经历一样是重要的结论。因为只要曾经在正确的方向上付出过,它有一天定会化作成果体现出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项目的执行者,更是研究工作的统筹者。比如,前期的计划、准备,一些材料的购入,学生与老师间、与学校主管部门间的沟通等,一些似乎是琐事的内容更是从各个方面锻炼了学生。从不时出现的“压力”与挑战中,参加者懂得了机会与责任的一些内涵。工作中,激励学生不畏这些琐事的是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潜在的责任感。过程中,不停地跑老师办公室、实验室、物资处、教务处等工作环节,变换着角色与不同部门打交道,这样那样的不顺心,让原本就很紧张的大三学生生活更增加了压力。有的同学甚至怀疑自己当初参与实验的决定是否正确,因为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不是必需要完成的。是不是不应该找那些额外的负担,或者说是不是简单的满足于程序式的实验工作本身更好?然而,我们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却真实的让大家在承受了很多后得到了书本、课堂上得不到的许多东西,从中也真实地感觉到科研工作原来真得是很有滋味、乐趣无穷,因为整个过程都伴随着不断思考、努力和这些之后出现的我们想要的结果!由学生自己策划完成项目确实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会研究工作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与意义。使学生体验了面对和解决困难的思考与心态、取得成果时的喜悦与来自团队的力量,这对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及处事能力是绝好的实战练兵。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时间,同学们设身处地地学习和体会到了面对问题时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去沟通、去思考、去解决,而不是自怨自艾。这次研究实践使大家真实地认识到努力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迎接和应对过程中的每一个挑战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一项创新研究,无非是最初一个特殊角度的简单想法,然后深入了解本领域的工作,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合理的坚持,不合理的则舍弃……这样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反复地思考甚至猜想,会让自己的认识较理性和较完备以至产生飞跃。对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即使是对那些错误的想法曾进行过的错误的判断也能使你收获很多。所谓科研创新就是创新想法的科学实践,而创新的动力就是那些对不确定结果强烈期待的冲动。那么它的结果好与差是你在完成前不能完全预见的,这便是与一些成熟的跟踪工作的区别所在。未知的结果,对科学研究者是残酷的,或许它考验的正是你的思考与理解,也包括面对成功或失败这两种截然不同结局的心态。我们的创新实验项目研究经历是一次对我们能力与素质检验、训练、培养和提高的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实践,它将会是我们长期思恋的一次学习、工作经历!

概括这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执行中作为参与者心路历程的感受,其能给我们启示的应包括:(1)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由于其从形式与内容上对学生都有科学研究中突出体现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应对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训练与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2)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需要每一个教师以及教学管理层从新的高度给予重视。

基金项目:本文所述研究工作受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ipp1092)资助

科研创新感想篇4

abstract:Comparedwithlogicalthinking,non-logicalthinkinghasitsowncharacteristics;non-logicalthinkingplaysanimportantroleinscientificresearchwhichismainlyreflectedingeneratingnewscientificideasandscientificconcepts,developpingnewareasofscientificresearch,screeningscientificissueseffectivelyandintegratingthecause-and-effectrelationshipinscientificresearch.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rolethatnon-logicalthinkingplaysinscientificresearchaswellascombineitwithlogicalthinkingtoachievethetargetofimpellingscientificresearchprocessjointly.

关键词:科学研究;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Keywords:ScientificResearch;non-logicalthinking;Logicalthinking

中图分类号:B0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85-02

作者简介:沈丽萍(通讯作者)(1987-),女,浙江湖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马义飞(1954-),男,辽宁建平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教授,从事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0引言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创造与创新,没有创新性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创造与创新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这也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科研人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会借助于不同形式和不同性质的思维,探索未知世界,推动创造与创新。其中,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1非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

所谓非逻辑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而言的。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活动,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而非逻辑思维是指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是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根据事物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灵感、想象是非逻辑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非逻辑思维作为人类理性的表现,并不是无规律的或不符合逻辑的。

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与之相反,非逻辑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觉性、突发性、不规则性和偶然性的特点。

1.1问题感知具有直觉性直觉性是非逻辑思维所具有的最明显的特征。因为非逻辑思维是在前提材料不充分或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个过程往往缺乏充分的判据,研究者找不到逻辑线索,甚至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路径;对于任何一个非逻辑思维的结论来说,支持这个结论的前提材料是不充分的,往往只是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或一个事物的某些方面,就对一类问题的所有对象或一个事物的全部作断定。极端的情况是,我们只知道对象的一点点信息就做出大胆的假定性的结论。当要做出一个结论或获得一个结果时,人们只有靠自身的直觉做出判断。

1.2能力表现具有突发性逻辑思维是在前提比较充分、理由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的,并且是个较长时期的连续过程,也容易控制。而非逻辑思维则具有非连续性,不是人们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就能产生的,而是在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认识积累了一定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但是,非逻辑思维能力在什么时候爆发,这是不能确定的,并且个体差异很大。如第谷积累了那么多的天文观测材料,但是始终未能找到行星运动的规律;而开卜勒对第谷的观测材料进行思考和研究,最终洞察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1.3获得结果具有偶然性运用非逻辑思维获得有价值的结果具有偶然性。由于非逻辑思维活动建立在较少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前提到结论的过渡是没有充足理由的,不是必然的。这就决定了其结论是不可靠的、是可错的,而实际上许多非逻辑思维的结论都是错误的①。如魏格纳产生“大陆原来可能是连结在一起”的想法时,这个新想法就很不可靠。只有当魏格纳搜寻到支持这一结论的许多证据时,大陆漂移说才逐渐地得到逻辑证明,转化为一种较为科学的假说。

1.4思维过程具有不规则性逻辑思维的思维对象、思维路径、思维时间与强度、思维结果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规律可循,表现出相应的规则性。非逻辑思维则正好相反。非逻辑思维所涉及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方向性,但这种思维的强度、频率和结果的预知性,都几乎是无规律可循的。以人的灵感为例,包括本人在内,几乎没有人知道一个人在何时、何地、因为何种原因产生灵感。魏格纳提出板块漂移假说的灵感,据说是来自他寓所的天花板――天花板上的裂纹使他产生了地球板块漂移的大胆想象。

2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相伴而生

2.1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逻辑思维以抽象为特征,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物质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借助于逻辑思维中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理性地反映客观现实。逻辑思维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正是有了逻辑思维,科学研究的方向才得以明确,科学研究的价值才得以体现,科学研究的规律才能够把握,逻辑思维是奠定科学研究秩序的基础。只有通过逻辑思维,科研工作者才能在一系列现象中探寻科学发展的脉络,发现创新与创造的线索;在此过程中,逻辑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确定科学研究的任务和方向,并最终获得得到高度社会认同的研究结果。

2.2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为条件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总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在科学研究中,虽然逻辑思维往往处于决定和支配的地位,非逻辑思维则处于从属和补充的地位,非逻辑思维的运作与使用离不开逻辑思维;但同样的是,逻辑思维的发展也离不开非逻辑思维的作用。一方面,非逻辑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样才可以保证思维的正确定向;逻辑思维需要非逻辑思维的强大动力,这样才可以使逻辑思维始终处于被激发状态,其持续性才能得到保证。还是以灵感为例。作为一种创造性认识,灵感的产生依赖于逻辑因素,灵感要有逻辑的、理性的基础,灵感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灵感的到来是突然的、令人激动的,人们对灵感出现的瞬间印象深刻,这种感觉会激起人们的探索热情,并对头脑中原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和强化,推动逻辑思维的发展。

2.3非逻辑思维是对逻辑思维的补足逻辑思维有其内在局限性。逻辑思维借以把握世界的工具主要是逻辑系统,而任何一个实际存在的逻辑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如逻辑联系模糊、理性判据不足、思维模式刚性等。逻辑系统的内在局限性,决定了在任何发展程度上的逻辑思维都无法全部解决与此对应的科学研究问题。以归纳和演绎为例。归纳主张定律和原理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概括而产生,这种思维为近代科学家普遍推崇;然而,归纳推理的有效性或合理性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好。演绎从初始前提或公理出发,逐层推演出理论的原理和定律,直至可与经验事实对照的命题。演绎的问题在于,建立演绎推理的前提是非逻辑的,它们求助于公理的自明性,而自明性并非意味着绝对的可靠性。逻辑思维的内在局限性使得它在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方面存在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科学研究许多领域的奥秘仅仅依靠逻辑思维无法揭开。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密切结合、相互补充、扬长避短。非逻辑思维的直接性、突然性、偶然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逻辑思维因其程式化、线性化等特点所造成的不足②。具体到科学研究实际,在理论论证阶段,要靠逻辑思维以线性的、集中的思考方式提出问题,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要有充分的根据,保证整个思维进程连贯性,进而达到知微见著的目的。而在逻辑思维寻求问题解决的阶段,要依靠非逻辑思维以灵活的、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自由地、跳跃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填补逻辑思维因其局限性而导致的空缺与盲区。

3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3.1非逻辑思维可以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概念科学研究的核心要求是创新与创造。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产生新思想、提出新概念、创立新理论,而这一切仅依靠逻辑思维是难以实现的。逻辑思维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对原有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上,通过逻辑思维,研究人员可以凭借充分的判据、科学的方法、缜密的论证,循着一定的逻辑线索、按照特定的研究规则,探索科学发展的机理和内在规律,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是,逻辑思维却不能做到“从无到有”的理论突破和思想飞跃,科学创造得以实现的新概念、新思想的产生,往往没有现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其形成过程更多的依赖于人们的非逻辑思维,如直觉、灵感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魏格纳创立的大陆漂移说、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都是非逻辑思维在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方面的典型事例。

3.2非逻辑思维有利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创新与创造不仅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上,还体现在对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上。逻辑思维主要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过程去认识事物,通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根据逻辑步骤和程序依次递进;这种思维很难突破原有的问题范畴,因此在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上几乎无能为力。而非逻辑思维无须进行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概括的逻辑过程,而是通过对认识对象急速投射,并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直觉,故其容易摆脱固有研究领域和问题范畴的束缚,进而大胆拓展新的研究空间。例如,当1889年赫兹第一次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存在的时候,赫兹本人及众多专家学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科学发现的深远意义,仅仅认为那只不过是一种有趣的物理现象而已;20岁马可尼在杂志上看到这一事件的报道时,则马上感觉到电磁波的应用价值,他开创了无线电报通信先河,并与布劳恩一起获得了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3非逻辑思维具有筛选科学问题的功能科学研究活动要面对许许多多的问题,人们一开始往往并不清楚哪些问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哪些问题是不值得去研究的;研究人员如果不能比较准确地识别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其势必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花费大量精力、做无用功,还会直接影响研究者个体发展和团队建设,并最终导致科学研究受阻。在科学研究中,如何科学地筛选信息并识别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没有可依赖的理论做指导,而是更多地依靠非逻辑思维的作用;在面对一定数量的实验资料和科学事实所提供的各种问题的时候,科研人员就常常凭直觉进行选择。此时,直觉和灵感就像“从一粒细砂看尘世,从一朵小野花看苍天”③一样,它使人富有洞察力,教会人们从远处了望目标和领悟现实;在大量紊乱、复杂的经验材料面前,研究人员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可能会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正是由于非逻辑思维具有这种筛选功能,科学研究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的价值才能更充分地体现。

3.4非逻辑思维有助于融合科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科学研究有其内在的因果联系,只不过有的因果关系比较直接、容易认知,有的因果联系比较隐晦、不易洞察。逻辑思维在揭示科学研究中相对显性的因果关系方面的作用,已发挥到极致;但由于缺乏充分的逻辑判据,仅依靠逻辑思维,研究人员无法有效地解释那些无直接因果关系的科学现象,科学家甚至会因此而陷入混沌和矛盾之中。借助非逻辑思维,富有洞察力的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和顿悟,对某种科学问题的机理和科学研究结果进行大胆预言,然后付诸实验、逆向探索其因果联系,并最终使科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得到融合。事实证明,这种看似本末倒置的做法,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的传奇。物理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原子模型的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凯库勒梦见一条舞动的蛇突然回过头来咬住自己的尾巴,这促使他大胆预测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

4结束语

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中的逻辑理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逻辑理性能解决科学研究中的一切问题;相反地,事物间联系的复杂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解决科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非逻辑思维并非是对逻辑理性的颠覆,而是对逻辑思维固有局限的补足;在科学研究中处理好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注重发挥非逻辑思维的作用,可使科学研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余华东.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1-9.

②宋晓芹.论逻辑思维的局限与补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137-139.

③汪先明,李曦,洪英俊.科学发现的非逻辑因素与逻辑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262-264.

参考文献:

[1]余华东.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1-9.

[2]宋晓芹.论逻辑思维的局限与补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137-139.

[3]汪先明,李曦,洪英俊.科学发现的非逻辑因素与逻辑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262-264.

[4]李振烈,季令.论科学创造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02(6):225-229.

科研创新感想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改革思维成果

关于语文的理念。长期以来,人们在“文”与“道”的关系上不断讨论,曾认为要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后又认为政治教育与语文知识并重,这些都没有还语文本来面目。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理念是: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必须具有新型的知识结构

(一)全面的知识结构。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语文和其它学科渗透、交叉,英国的英语(即语文)教育思想就强调了其“学科交叉观”。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3]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过去的学科实行条块分割,使教师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如不懂外语,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了解科技新发展等。这些巫待改变。

(二)开放的知识结构。过去的知识呈现封闭性,常用单一的不变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如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权威的论述静止地认识。客观现象极其复杂,主观世界又极其博大,应当从许多方面综合研究,要以变化创新的观念去认识。

(三)反思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教育是接受学习,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进行素质教育应当使用“发现学习”方法,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倡导运用探究的技法去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首先要带着问题,带着疑问去反思,这样的话,就可以发现许多新东西。

二、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一)要有选择教材的能力。教师要有辩析的眼光,要能够独立选择教学所侧重的内容。

(二)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要能抓住作品的立旨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

(三)教师要能将这篇作品与别的作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发现其思想上真知灼见,艺术上独到之处。

(四)教师要能认识教学参考和他人之说的正确与错误,妥贴与否,而不迷信盲从。

三、思维要兼容并蓄多视觉

现在使用了新的教材,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学生的各种回答都有可取之处,都应肯定。可是不少教师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岂能多种答案共存,如太阳只能是红的,月亮只能是白的,怎能说太阳是黄的、白的、黑的、绿的”。这就表现出长期以来的单角度思维、直线思维、轨道思维的思维方式。几千年来,人们的思维在儒家思想的“道”中运行,在皇权圣旨的方向活动。前几十年,人们的思维在领导人语录的轨道中运行,是单一的。如今这种思维还有遗留。如果思维在多线条、多角度情况下,就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从多视觉的目光看,太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下,其颜色是变化的,不相同的。早晨的太阳是红色的,接着变橙色,中午是银光耀眼的,有云雾时,它或白或灰,在绿窗内看,它是绿色的,在日蚀时又是黑色的……要改变狭隘单一的思维方法,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兼收并蓄。鼓励学生以多维视觉去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和创造。

四、学习使用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强化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和联想。应当“精,八极,心游万初”。(陆机(文赋)形象思维是驾着浮想联翩的宇宙飞船去遨游太空的,这是创造的开始。1.联想的方式:①接近联想,是因时间或空间接近而引起的联想。②类似联想,是因性质形态相似而形成的联想。③对比联想,是因形态、情境完全对立或相反而形成的联想。2.想象的方式:①再造想象,是根据他人形象化描绘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的过程。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绘,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又分三种:a推测想象,推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现象。B融合想象,重新融合成全新形象的心理过程.C抒情想象,是借事物抒发自己情怀的想象。

(二)教师要学习研究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潜意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六七十年代只承认逻辑思维即科学思维,研究形象思维等其它各种思维就受到批判。许多人对其它各种思维理解不够,对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潜意识的认识是很肤浅的。而这些思维形式极富创造性,属于创造思维。巫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它们。

1.直觉思维,是指人脑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资料,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联系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培根说:“人类主要凭借机遇和直觉。”艺术和科学创造都离不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征是思维的跳跃性、超逻辑性,没有明确的思维中介环节,一下子就悟到了问题的实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思维有突发性、直接性等特点。

2.潜意识。古人云:“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迹作不成。”西方人说:“创造即白日梦”,“梦是一首无意的诗。”这些,实际上是潜意识问题。弗洛依德研究发现了潜意识。他认为:人的精神领域有认识到的部分,能清楚地感觉到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属显意识。还有隐伏于灵魂深处的不为人觉察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像冰山一样,显意识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只占1/8;潜意识就像冰山沿在水面以下的部分,要占7/8。人们没有明确感觉的意识,梦境、无意识的反应,非理性的冲动,似曾相识等,都属于潜意识心理现象的范畴。潜意识的不断开发,将会带来巨大的创造性。

科研创新感想篇6

[关键词]科技人员;人格;创造力;综述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行为全部品质的集合,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甚至不同民族的人才,其人格心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科技人员的人格特征,是指科技人员在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及其习惯性的统一,是在个人生理素质基础上,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创造力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将对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的人员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相关研究做以下综述。

1 科技人员人格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科技人员人格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但是也有运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aliforniapsychologicalinventory,Cpi)或其他人格问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秀科技人员比普通科技人员更好奇、更独立、兴趣更广泛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表明,某领域中仅掌握领域知识及技能的个体与那些高成就的个体之间,存在许多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例如后者更好奇、更灵活、更独立、更开放、兴趣更广泛、更具冒险精神、不墨守成规等。李云波等对军队医学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发现,优秀科技人员在支配性、独立性、自我控制、社会化、同众性、适应感、独立成就和自我实现水平方面明显高于普通科技人员。

但在进取心、社交能力、社交风度、自我接受、通情、责任心、好印象、智力效率、心理感受性和灵活性等人格特质方面则与普通科技人员无明显的差异。

1.2 高科技成就者比普通科技人员具有高有恒性、高敢为性、高怀疑性和低世故性、低忧虑性的人格特征张爱莲等研究发现细心周到、心平气和、沉着自信、理智坚强、独立自尊等人格特征是科技人员必备的素质,而有恒负责、做事尽职、敢作敢为、少有顾忌、怀疑刚愎且坦白直率等是高科技成就者共同的人格特征,也是其成为学科带头人的重要内在因素。

1.3 高科技成就者比普通科技人员在稳定性、有恒性和自律性3因素上得分高并西学通过对高等院校优秀科技人员与普通科技人员人格特征的比较发现在情绪上,前者趋于稳定成熟,能沉着应对现实,并尽职尽责;在追求上前者与后者相比,兴奋度较高,常常不拘于满足现实;在处事上前者力求妥善合理,后者易以自身的动机、当时的兴趣等主观因素为出发点;在接受权威解释上前者强于后者。李宝峰的研究表明优秀科技人员遇事比较冷静情绪相对稳定;做事持之以恒,意志坚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自律严谨。这些人格特征对于他们从事科学研究非常有利。

1.4 在乐群性、敏感性和幻想性3个因素上男女科技工作者存在差异张爱莲的研究结果是高创造性男性在乐群性、敏感性和幻想性3个因素上低于女性,在持强性、实验性和独立性3个因素上高于高创造性女性。这表明,优秀男性科技人员对问题比较敏感,易感情用事。而女性科技人员在问题面前理智感较强,更为注重实际;而在幻想性这一因素上,优秀女性科技人员的得分高于优秀男生科技人员,则说明,优秀女性科技人员更富于想像力。李孟峰的研究结果则有所不同,认为男性在敏感性这一因素上的得分高于女性。

这些研究都表明优秀科技人员智商较高,富有才识;想像力丰富,喜欢幻想,富有创造精神;在问题面前当机立断,自立能力很强。同时,敏感性因素得分较低,表明优秀科技人员比一般科技人员能更理智地处理问题,不感情用事,不易冲动。张积家认为要做一个科学家,除在认知、能力、知识和经验方面必须优秀外,在动机、情感、意志、性格、事业心和人际关系诸方面也必须具备优良的人格特征。

绝大多数都是用16pF来测量人格,但是16pF的局限性是卡特尔保留了太多的因素,其他人对卡特尔的相关矩阵进行重新分析,并没有证实他所提出的因素数目和性质。20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卡特尔的人格模型由于太多错误不可能是正确的,尽管其16pF的二级因素可能与卡特尔的人格纬度系统相对应”。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FFm)的5个维度量表具有相对独立的因素结构。每个子维度层面量表都在所属的因素上有最高的因素负荷。可以充分作为预测源的个性。尽管许多研究者对大五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还存在一些质疑,但是目前已被全世界的心理学家广泛认可。虽然在五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正价和负价两个人格纬度即七因素模型,但是现在五因素模型是研究人格最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也是最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近几年五因素模型已在我国应用,但是关于研究科技人员的报道很少。

2 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研究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创造力是应用得最不严格的术语之一,也是含义最模糊不清的术语之一。

weliner曾把创造力研究的现状比喻成盲人摸象。mayer在回顾1950年后50年间的众多研究后总结出,创造力的两个重要的特征是新颖性(newnessororiginality)和有用性(usefulnessorvalue)。

国内外研究者大多运用传统心理测量的方法对做出创造性成就的人进行研究。Barron&Harrington总结对高创造者的研究得出:高创造的个体聪明、认知灵活;具有独创性;独立,对无论是来自自身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经验都保持开放心态,对世界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乐于学习,能够容忍由于对经验开放、无法即时理解带来的混沌与焦虑;富于直觉,具有强烈的理论和审美兴趣;具有强烈的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对自己创造性的努力充满信心。Simonton总结科学领域创造者的共同特征:一般智力、对新经验开放、自我强韧性(egostrength)、独立、内向、性情倾向于不稳定。

我国学者王极盛用自评法调查了28位学部委员和127位一般科学工作者,主要结果为智力因素: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综合能力、思维灵活性和观察力。非智力因索:事业心、勤奋、兴趣、责任心、求知欲、进取心、意志、自信心、意志顽强性和情绪。张

景焕对34位院士进行访谈发现创造人才心理特征排在前三位的是一般智力强、勤奋努力、内在兴趣和研究技能策略。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可以会聚为5个因素:内部驱动的动机、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和强基础智力。

近几年开始了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创造力的文化差异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创造进取心的价值判断上,其次表现在文化对人心理结构的塑造上。另外外来文化对创造力具有催生作用。

3 科技人员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研究

自高尔顿1974-年对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的研究起,关于创造人才性格特点的研究资料就已经开始积累。这一知识体系组成了关于创造人才人格特征研究的相关文献,汇集了一些创造人格与认知特征的描述。在创造力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将创造力当作一种个性特质,或者当作一种一般能力,往往强调创造力的某一层面。目前研究者认识到,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很难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概念框架获得解释,而试图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多因素的整合体。如:amabile提出一种创造力的三成分模型。认为创造力是领域相关的技能(Domain―Relevantskills)、创造力相关的技能(Creativity-RelevantSkill)和任务动机(task―motiva―tion)等三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领域相关的技能是创造力的知识基础。创造力相关的技能是认知风格方面的特征,任务动机是人格因素。Feldhusen认为创造力应具备如下3种主要成分:知识基础、元认知技能和人格因素。Steinberg通过对人们的创造力进行内隐认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高创造力者具有“思维灵活、辨别力强、好奇、敢于怀疑社会规范、不墨守陈规、自信、自律,有审美力”等人格特征。后来Stern-berg提出了创造力的三层面模型(athree-facetmodelofere-ativity),即创造力的智能层面、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认为创造力是多层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创造力理解为一种智力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思维能力。如果一定要将创造力理解为一种产生新颖独特而适用产品的能力的话,这种能力也必须是包括认知和人格在内的一种宽泛的能力,或者将创造力理解为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Feist运用大五人格量表与加利福尼亚心理问卷对创造性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其特点是认知。开放,灵活;人格;支配的、傲慢的、敌意的、自信的、内向的、动机强的和有抱负。

Rudowic、蔡华俭用公众观调查法探讨民众对创造型人格的看法.结果发现;公众认为高创造性者的特征主要涉及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Jennifer等采用问卷法研究人格中的开放性(o因素)、责任感(C因素)和创造的关系。测量开放性和责任感采用的是neo―FFi的分量表,以上级评定来测量创造。结果表明,在环境可以让个性充分展露时,开放性能促进创造的发生,而责任感会阻碍创造的发生。如何让开放性不高而责任感强的人员充分发挥创造性,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科研创新感想篇7

一科研立项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完整地完成一个项目的经历让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完成,从资料的收集积累、课题的设计规划、成员的组织协调到项目的申请审批、设计调试、成果撰写,整个科研项目的活动过程就是项目组成员全方位素质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参加科研创新的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更多地学习和使用专业知识,在知识获取、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未来工作或科研所需要的实际技能,还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独立分析和团结协作的综合能力。社会网络环境下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资源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经教师指导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后进一步形成工作方案。团队成员有限,但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学生几乎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帮助。

二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团队建设优势互补,社会网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要看项目团队的整体实力。如果项目的工作主要由一个人完成,就失掉了团队的意义。现代社会,计算机是完成各种工作的辅助工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完成项目就更需要团队协作。无论是程序的开发还是网站的设计,都需要使用不止一种技术,这其中可能需要擅长不同软件的成员,甚至需要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如擅长美工、文案和营销的成员。这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项目团队,共享了团队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创新的思路更加广阔,也为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保障。在实际的团队组建过程中,申请立项的学生在自己组建项目团队时,有时会把个人情感因素混在工作中,部分团队成员可能只是和主持人关系良好的同学,对项目并无太大帮助。这就需要老师在团队组建的时候,提醒学生项目主持人组建团队的目的和意义,使主持人能够寻找真正适应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我们要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吸引项目所需的专业学生和对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项目组成员所在的年级,注意新老搭配,使得老生能够带新生,项目组能够不断延续深入地进行研究工作。进而构建优势互补、持续性强的学生科研团队,共享社会网络资源,协同创新。

2科研立项从“小”入手,贴近生活,有创新就有应用

对于大部分申请立项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的技术,却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很少有完整的作品,学生对自己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不是十分明了,更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计算机作为各行业的辅助工具,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从“小”入手,观察身边的计算机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我们贴近生活,寻找易于完成又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项目。如开发小学生数学自动出题系统,用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家长每天为孩子出数学计算题的重复性劳动问题;再如开发美发店等小店面的会员管理系统等,此类开发涉及的软件少并且简单,技术难度小,学生不会被技术难关吓倒;最重要是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开发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社会生产中,使实践创新后的项目组成员很有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科研实践的兴趣。循序渐进提高科研难度,使学生既感受到挑战,又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所立项目难度大工作量大,难于完成又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科研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让项目团队夭折。

3轻“教”“学”,重指导,项目指导讨论式,激发灵感和创新

对学生项目而言,指导老师的责任在于指导,而非“教”;学生在项目中要不断创新,而非“学”。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将讨论式教学法的思想应用到指导学生项目的实践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灵感,确认目标以后,寻求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这也正是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都是不唯一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思想和技术上的难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项目组成员在分工之后,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寻找各种办法,再次集中讨论时会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寻找到的答案也使得项目组成员拥有成就感。

4勤沟通,多鼓励,将创新的思想进行到底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兴致勃勃地开了头,却难以坚持下去。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与实习及其他工作生活的关系,大三开始准备复习考研,大四则忙于找工作,或者是兴趣发生变化,已开始的项目难有时间继续下去;另一方面,遇到技术难关难于突破,工作枯燥不能马上见到成效,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不足等,使学生对完成项目缺乏信心,甚至有思想负担。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组建项目团队之初就了解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想法,勤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分析确认工作、学习和生活目标;多鼓励,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肯定,及时卸下思想包袱,帮助寻找解决技术难关的办法,使项目组在有了创新的想法之后能够继续完成下去,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总之,通过科研立项促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还是对于指导学生项目的老师,都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鼓励师生科研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在指导学生项目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在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中注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能量,团队成员间协作创新,并获得持续性发展;在立项选题上从小处入手,难易适中又贴近生活,使得有创新就有应用;在科研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讨论产生创新的思想和项目解决方案;不断鼓励学生坚持和团队协作,使创新思想能最终形成作品;项目完成后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成果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以上措施为更好地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课题立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好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310-311.

[2]石枫,王苏惠,刘翠.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范淑燕,张文标.基于科研立项制度的学生科研平台搭建[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4]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

科研创新感想篇8

【关键词】知识创新实践认识过程

知识创新,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完整地把握知识创新认识发展的全过程和基本规律,对知识创新――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知识创新――科学研究认识发展的全过程

在阐述认识发展时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事实说明,一个有成就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无论他自觉或不自觉,都走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这样一条路。这条路,就是知识创新认识发展的全过程。

何谓实践?何谓认识?做或行动即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在知识创新中被人们引出的表象、知识、思想、概念、模型、方案和理论,“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这就叫认识。

知识创新认识发展过程的解析

一项课题研究的认识运动,首先是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经历了感温具体和科学抽象两个阶段、两种形式,实现了由感温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所谓感温具体就是指人们的感官和大脑对各种感知现象和温知认识具体的反映。

一项课题的科学研究认识发展过程也是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组成的一个循环或半循环或两个循环的发展过程。为阐述方便起见,把第一个循环中的实践称为该课题第一个实践,把第二个循环中的实践称为该课题的第二个实践,其余类推。

第一个实践。在第一个科研实践过程中,要完成的是感温具体,分四步走: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有三个途径:一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科技著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可能是常规科学问题,也可能是非常规科学问题;三是国内外科技文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获得,可称之为信息获取。

根据信息获取时的认识形态可分为由“感知”获取和由“温知”获取两类: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一般由“感知”而获取;而从科技著作和国内外科技文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则由“温知”获取。

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要对事物或问题的个别特性有直接反映,有灵敏的感觉,这就需要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实现;反之,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另外,为了直接反映能形成长久记忆,应把反映出事物或问题的个别特性用笔记记录下来,这是其一。其二,要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或问题的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组织起来,形成反映该事物或问题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的感性形象,这也需要感知者进行材料的集中与整理,这就是感觉的集合。最后,再经过感知后留下的映象材料进行某种程度概括性地加工与正确地描述,形成曾经作用于感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离开了同具体事物的接触。

所以,实际工程中问题的科研信息获取的过程,是先从问题的个别特性入手(观察能力),将其有关问题的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概括能力),形成问题的完整再现(语言能力)的过程。

对科研经验不甚丰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信息获取是问题的局部出现于人脑的感知。所以,感知的东西不是问题的全部,只是问题的萌芽。由问题的萌芽到问题的全部,由问题的全部到科学问题,由科学问题到研究者的科研课题,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认识过程。该过程由信息获取发展成一个科学问题,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科研课题的过程,属于温知性认识范畴,不是理性认识范畴。

由信息到问题。首先,收集与信息相关的科学事实。其次,综合与信息相关的科学事实,得出问题的全貌。

从问题到科学问题。从问题到科学问题,要区分知识性疑难问题与科学探索的疑难问题。知识性疑难问题产生于对科学背景知识的无知,因人而异。

科学探索中的疑难问题,产生于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它反映出当前科学技术背景能力对于所提问题的求解理想的差距。科学工作者正是通过提高科学技术背景能力(理论、技术、实验、仪器和方法等因素所显示的能力),来设法消除背景能力与所提问题求解理想之间的差距。这类问题才是真正的科学问题。

其次,要弄清楚该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是否处于国际前沿?最好的方法是跟踪该学科的国际会议信息,或者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新信息。

从科学问题到科研课题。从科学问题到科研课题要经过值不值得研究(科学性、创新性等)和有没有条件研究的综合分析。

首先,要区分常规科学问题与非常规科学问题。常规科学问题是在原有科学体系中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非常规科学问题是原有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弊端所隐藏着的问题,是在排斥现有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疑难。显然,非常规科学问题具有潜在革命性的特点。它会引起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如果说常规科学问题的解决就是使原有的科学理论获得新的发展,那么非常规科学理论的解决就是新理论的发现。这就是为什么非常规科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带动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理论依据所在。其次,要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即要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

第一个认识。第一个认识是理性认识,就是科学抽象,是认识的一次飞跃。科学抽象的理想化形式是提出新设想、新概念与建立理论模型,称之为科学抽象的明朗化。

科学抽象在科研过程中是最难的、最关键的一环,包括三个阶段:

酝酿期。酝酿期主要是抓住主要矛盾,冥思苦想。其中有:反问,有助于使思想摆脱意识惰性的束缚;“用手去想”,就是用手将“产生在纸上”的东西与智力产生的科学抽象联系起来;比较;利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作各种试探解决。

明朗期。明朗期是在上阶段酝酿成熟的基础上脱颖而出,豁然开朗。有的是“用手去想”产生顿悟,这在那些喜欢在纸上画图甚至无意识随便勾画的人容易产生。有的对问题作各种试探而豁然开朗,关键在于不厌其烦地试探。

完善期。在完善期所要完成的有两个内容:第一,已建立理论模型者还需进行理论公式推导;已提出新设想者有要建立理论模型和不需要建立理论模型的两种可能。第二,把科学抽象的内容进行正确描述与总结,为下步的再实践作准备。

第一个再实践。“第一个再实践”的实质是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对解决问题的思想即科学抽象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有三种情况:与设想相吻合;在科学抽象中发现某些较大的缺点与矛盾,科学研究者(或发明者)应在形成设想或理论模型的思想基础上,对它进行改进与完善,一步一步地克服所出现的障碍;当验证得出否定的结论时,要求科学研究者或发明者既要表现出顽强的精神,又要有灵活的思想。

第一个再认识。如何确定第一个再认识的位置呢?“第一个再认识”位置的确定,完全取决于第一个认识(科学抽象)和再实践(模拟实验)的吻合情况。

如果第一个认识完全被第一个再实践所证实,就可以确定第一个再认识为该课题的最终环节,形成科学结论……如果第一个认识被第一个再实践所否定,第一个再认识还要完成它的以下任务。这就是要仔细分析,甚至要进行反复的分析。

形成科学结论。在形成科学结论阶段,有些内容是需要第一个再实践与第一个再认识两者结合与相互渗透才能完成。

用理论思维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理论思维,是渗透在实验之中的或立足在实验事实基础上的理性活动。

科研创新感想篇9

关键词:离子键化学教学研究性课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当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已受到广泛重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创新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研究性课题的指导,实现化学教学的创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情境,诱发研究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化学问题,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与探索。

例如,在学习《离子键》一节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那么多的物质,原子与原子之间是怎样相互结合的呢?(2)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理解,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结合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呢?(3)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4)哪些原子之间可能形成离子键?

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讨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二、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

在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地超越创新。

例如,在《离子键》一节课中,我设计了课堂设问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主研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课堂提问到课下思索,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

三、重视探究过程,感悟创新苦乐

中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像科学研究工作者那样去做出巨大的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研究性课题中的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是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要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比如,在学习《离子键》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进行课后探索:(1)搜集材料,自制一个氯化钠晶体结构模型。(2)在氯化钠晶体中是否存在单个的“naCl”分子?(3)在氯化钠晶体中,与钠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钠离子有几个?(4)已知氯化钠晶体的密度为2.2g/cm3,试计算氯化钠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之间的距离。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探索,同学们对离子键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还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视“过程”的亲历和体会,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无论课题研究的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已经使学生受益颇丰,有这个参与的过程和没有这个过程,绝对是不一样的。

四、渗透科学方法,全面提高素质

科研创新感想篇10

关键词:思维写作;舞蹈;创作;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22-01

有人说学舞蹈的人只有感性思维而缺乏理性思维,这种说法很片面,事实上,每一个优秀的舞者除了优美、协调的肢体表达能力以外,还具备着对一切平凡事物敏锐的洞察,深刻的领悟,细腻的感情,鲜明的个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和诠释自己内心的声音。舞者是在众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感性诠释,这种感性其实是以理性分析为前提的。对于舞蹈而言,不是只有舞蹈编导的作品创作才称得舞蹈创作,舞蹈史论工作者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是对看似平常的研究对象进行归纳、整合,从众多错综复杂的舞蹈现象中找寻舞蹈发展脉络和规律,把一些不为人所熟悉的事物以语言文字作品的形式予以表述的再创造过程。这种研究创作的过程就像文章写作的过程一样,既有形象思维的支撑,又要有逻辑思维的概括。写作,是一个语言创造的综合过程,它包容了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等多方面内容,每一个内容都离不开思维的活动。就如少数民族舞蹈史研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大脑各种思维的综合创造。那么,具备舞蹈史论研究创作的思维能力是我们作为舞蹈史论研究者踏入舞蹈研究学术界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具备这种能力呢?

首先,要具备开阔活跃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在观察、审美和表现时,对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的心理过程和伴随观察的联想、想象的心理过程。我们进行舞蹈史论研究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对舞蹈现象的综合感觉能力,对可视形象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艺术想象能力、记忆联想等能力,亦即要具备开阔活跃的形象思维能力。

艺术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作为少数民族舞蹈史论研究者更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善于洞察事物内在本质的眼睛。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其史论研究不论是动作、程式、道具、服饰等,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点、线、面的单一思维模式,它需要一个立体的、多维研究框架的支持。在深入到民间做田野调查的时候,看来很平常的一个动作,甚至基于生活化的动作,在研究者的眼里,它都承载着深刻的意义。一个很普通的舞蹈道具及其上的纹饰图案,在常人看来再平凡不过,可是在研究者眼里它却是一个重大信息的传递。准确的观察、机敏的理解为我们启发了创作的欲望,开启了创作的动力。

丰富的想象和敏锐的联想,永远是打开思路、让思想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嗅到所感信息的价值气息时,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已经在无形之中给我们的研究注入了活力和能量。在研究少数民族舞蹈史的时候,我们往往要将搜集来大量的材料,通过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对其进行梳理、过滤,将民族的、民俗的、宗教的、历代的、整体的、周边的等等各种文化因素在头脑里进行一个大整编和大串联,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找到该民族舞蹈现象中的一些规律。要善于这种思维,才能在原始素材的基础上,发现并创造出一些新的、高层次的内容。如果思维固定一处,必然会僵化、呆板,我们的研究也就无从下手。只有具备准确的观察力、机敏的理解力,并且具备丰富大胆的想象能力和敏锐深入的发散性联想能力,一段舞蹈史论研究创作旅程才能真正开始。

其次,要有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在舞蹈史论研究创作的过程中,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贯穿始终的宗旨,也是舞蹈史论研究创作人员应该彻底保持的态度。

无规不成矩,无理不成章。在舞蹈史论研究创作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贯穿着逻辑思维的方法。我们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观察、联想和想象之后,如果只是材料的罗列,思维意识七零八散,内容就像一盘散沙的话,也不能算是研究创作。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它要有高度准确、清晰的结构和思路,为表述清楚知识内容服务,才能研究创作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时我们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迅速自觉地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思维在其中则起到了发现问题,筛选设想,评价成果,总结提高等等积极的作用。事实上,在舞蹈史论研究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始终伴交织与配合着,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不能分离的。

由于史论研究创作的科学性,要求研究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如果没有严谨性,那就不算是一名合格的学者,而在学术创作中,严谨性是其首要准则。

再次,要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英国科学家斯蒂芬·梅森说过,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研究就没有科学价值。

曾金华老师曾说过:“学者在学术创作时要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当我们研究一种事物或者现象的时候,如果只看表象,或者只能看到别人研究过的东西,那么这样的研究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旁征博引的基础上,若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层面去看待问题,深入分析、思考问题,也就是从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来选择角度,作为立意的切入口,这样就会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全景式的思维变化带来的就是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

同样的事物,或者因素不同,或者变量不同,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要学会思维创新,善于抓住同一事物的不同因素或不同变量,从这些不同因素或不同变量的角度切入,研究成果就能使人耳目一新,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感觉,这样的学术研究也才更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