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工作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7:55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1

【关键词】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市场监管模式转型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

一、研究缘起

市场监管是指为解决市场失灵,维持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监管主体依法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的产品和服务等因素进行监管的行为。其本质在于政府以直接微观的干预手段矫正市场失灵,是在不存在市场最优解的前提下,政府代替市场的一种次优制度安排。良好的市场监管既能够有效的矫正市场失灵,又能够有效的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社会秩序。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推动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对于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营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这对高效的市场监管提出了客观需要。但是目前我国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却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推动市场监管模式转型势在必得。基于此,本文以市场监管监管主体是否多元、监管内容是否合理有限、监管手段是否多样、监管程序是否民主法治、对监管权的监督机制是否健全为分析维度当前我国的市场监管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导向作用,描绘我国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路径和未来转型的方向,为我国市场监管模式转型工作提供借鉴。

二、我国当前的市场监管模式――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

我国的市场监管发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管制,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历届政府机构改革,大致呈现出全面政府管制(计划经济时期)――监管放松(1978年到2003年)――监管改革(2003年至今)的发展脉络。就目前我国市场监管模式的整体情况而言属于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强制型监管模式是指政府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自由竞争,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行政审批、例行检查、行政处罚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对市场主体的主体资格、经营行为等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的一种监管模式。该监管模式的特点就在于:①信任机制的缺失,即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主体不信任自利的市场主体能够实现自我监管,市场主体也不信任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主体在监管工作能够坚持公共利益导向,实现秉公执法;②监管主体的一元化,即政府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市场监管责任,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参与机制,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几乎不参与或仅仅在形式上参与市场监管工作;③大而全的监管内容,目前我国市场监管内容大概涵盖了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监管、市场行为监管、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市场风险监管等内容;④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效能有限。监管手段多以事前严格的审批核准、事中的市场检查或巡视,事后的行政处罚等强制性手段为主,难以适应量多异质的市场监管对象,监管工作容易出现成本效益失衡的问题。⑤对监管权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对市场监管机构的专门监督机制,虽然建立了涵盖立法、行政、司法、社会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但是存在监督资源分散、监督缺乏合力;行政监督一权独大,其他监督尤其是社会监督流于形式;监督法律制度缺失导致监督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等问题。我国当前的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带有强烈的政府干预的色彩,虽然具有短期见效快、威慑力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监管理念滞后、监管机构设置不规范、监管权力分散、监管职能越位缺位、监管手段单一强制等,这决定了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监管模式必须转型。

三、市场监管改革先行区的监管模式――复合型市场监管模式

针对强制型监管模式存在的系列问题,少数市场监管改革先行区结合地方实际创新了市场监管的模式。这类市场监管模式可以称之为复合型市场监管模式,是因为它一种过渡性的监管模式,既包含了强制型监管模式的部分要素,又兼具了合作型监管模式的先进理念。事实上,深圳、上海等市场监管改革先行区所建立的市场监管模式就是复合型市场监管模式。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在市场监管改革工作中推行了“三合一”改革,整合工商、质检、食药监实现对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优化市场监管流程,在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监管、产品质量监管、公众诉求处置、执法办案领域实现“五个一体化”;推行“一个街镇、一个监管所”模式,实现监管重心的下移。之所以将浦东新区的监管模式归为复合型监管模式是因为相较于强制型监管模式,其进步之处在于有效地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压缩了政府事前审批事项的规模,推动市场监管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的监管;推动关联监管部门的资源、职能、队伍的化学整合,在专业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综合执法,构建了政府内部的大监管格局;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以及“五个一体化”,推动市场监管流程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监管效能;变革监管部门的管理模式,由垂直模式转变为属地模式,推动监管执法力量的下移,为市场监管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由于这种监管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适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例如尚未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建立起有效的多方合作机制,非政府监管主体参与市场监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限;社会信用信息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在市场监管中运用有限;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规范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配置、执法流程、责任追究等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市场监管工作的法治化程度有限。

四、顺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市场监管模式――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

(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导向作用

自2012年广东省改革试点以来,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大致形成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证照分离”、企业年报和信息公示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惩戒制度改革等内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客观上对现行的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也为未来市场监管工作的转型树立了新的方向标。具体而言包括:监管治理,即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推动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参与监管工作,实现市场监管工作的社会化;监管服务,即以市场主体为中心精简监管事项、优化监管流程、革新监管工具,以提高监管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监管服务;协作监管,即打破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壁垒,以整合市场监管职能为抓手,建立市场监管部门的大部门体制,提高监管的合力;信用监管,即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通过联合惩戒机制对纳入黑名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市场主体及其主要负责人给予失信惩罚。

(二)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的含义和本质特征

基于我国现存的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的诸多弊端、改革先行区的复合型市场监管模式的不足以及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未来我国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方向应该是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是基于多方合作机制基础上的市场监管主体对市场进行有限监管的一种监管模式。其本质区别就在于:

监管责任的重新分配与监管角色的转变。合作型监管模式强调市场监管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政府一方,而是市场中的全体利益共同体的共同责任。因此它建立了多方合作机制,在该机制下市场主体与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主体间是一种主动―辅助的关系,市场主体承担主要的监管职责,由被动地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的自我监管;政府在市场监管中仅起辅助作用,由直接监管者转变为“自我监管和制度的构建者”,政府的职责仅在于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和强化制度设计来激发培育市场主体的自我监管意愿和监管能力。

现代监管的理念。现代监管的特征,一是基于规则,二是同政府保持距离。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下的市场监管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命令和控制,而是基于规则,这种规则是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代表各方利益的监管规则,是一种能够被人们认可和自觉遵守的监管规则。因此基于规则的市场监管工作体现出民主、法治的现代监管理念。同政府保持距离是指按照民主协商程序形成的监管规则不是由政府执行,而是由一个独立的机构执行,由此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和监管过程的偏私,保证监管职责的切实履行。因此,同政府保持距离的市场监管工作体现了公平、责任的现代监管理念。此外,合作型监管模式还秉承了有限监管的的现代监管理念,监管内容由重主体资格转变为重市场行为、监管方式由重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

完备的法律体系。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是一种高度法治化的监管模式,立法先行、严格执法是其基本原则。在横向层面,合作型监管模式在经济性监管领域和社会性监管领域的各行各业都建立的完备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使市场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在纵向层面,合作型监管模式建立了涵盖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规则和标准的自上而下、效力递减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其中法律、行政法规从宏观的角度对市场监管工作的价值和方向进行规范,具有强制力,各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监管规则和标准是由行业协会制定的不具有强制力的行业内部契约,从微观的角度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细节进行指导,各市场主体在监管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参照监管规则和标准实行自主监管。因此,该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有效地避免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

软硬兼施、强度渐进的市场监管手段。合作型市场监管手段形象的可以概括为“温和的大炮,即管制机构要带着大炮才能对被管制者温柔的说话”[[]],一般而言包括两个监管手段系统:一是柔性监管手段体系,通过说服、教育、奖励、资助等手段引导监管对象主动纠正违法行为;二是强制监管手段体系,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手段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使监管对象被动地纠正其不当行为。在实际的市场监管工作中,当监管主体发现监管对象有违法违规行为时,一般先依次采用柔性监管手段解决问题,当柔性监管手段用尽仍不能解决问题时,监管主体就会启用强制性监管手段。因此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的监管手段既可以激发和培育监管对象的公民精神、自我监管意识和能力,又能保证监管工作的威慑力,提高监管效能。

监管治理网络。不同于强制型市场监管模式的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合作型市场监管模式借鉴治理理念,建立了涵盖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内的市场监管治理网络,在该网络中各监管主体之间是平等信任、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监管工作。

(三)我国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类市场监管模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顺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监管模式应该是合作型监管模式,而非强制型和复合型监管模式。但是在推动市场监管模式转型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层面因监管权分散、监管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不足,政府还无法实现对市场的高效监管;行业协会层面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职能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我国目前的行业监管能力有限;社会监督层面因法律法规保障和约束机制的缺位、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不健全、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能力有限,我国市场监管工作的社会参与度较低;法律层面因立、改、废工作的滞后以及统一的市场监管法的缺位,我国的市场监管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社会诚信体系方面因社会信用法规和标准缺失、信用服务市场不成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等制约因素,信用监管无法在市场监管工作中施展拳脚。正是以上制约因素使得我国市场监管模式转型工作很难由当前的强制型监管模式到合作型监管模式一步到位实现,而是要坚持渐进主义的演变路径,由强制型监管模式过渡为复合型监管模式,然后在各种制约因素已经解决的基础上由复合型监管模式转变为合作型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湘军.电信业政府监管研究――行政法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上海市工商局办公室课题组.上海推进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5).

[3]杨炳霖.对抗型与协同型监管模式之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15,(7).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2

构建网络购物市场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网络购物市场是一个“柠檬市场”,网络商品信息的不对称使买家可能无法分辨商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导致低质量卖家取代高质量卖家,出现“逆向选择”现象。因此必须对网络购物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网络购物市场正常秩序。政府监管部门之间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网络购物市场的运行比较复杂,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国家工商总局是国务院授权的网络购物市场监管的主要政府部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承担部分监管职能。但由于各部门监管的职责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职责交叉地带,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需要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机制,消除监管盲区。行业协会需要切实承担监管责任。网络购物市场的正常运行需要行业的自律性,行业协会虽然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来提高行业自律性,但还不成熟。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不明显,在网络购物市场治理中的影响力不强,在引导网络购物市场经营主体规范经营、维护网络购物市场秩序方面缺乏有效作为,需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网络购物交易平台需要加强自身监管。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是交易主体完成交易的主要场所。由于缺乏对网络交易平台的有效监管,导致其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并未有效落实其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而且网络购物交易平台现有的卖方准入限制、在线信誉机制和商品质量检验等监管措施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购物市场监管需要体现公平性和权威性。网络购物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法可依,才能真正体现监管的公平性和权威性。目前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监管相关的法律层面的规定比较少,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较多,缺乏系统和专业的法律法规;而且现有法规只限于原则性规定,没有进一步细化,缺乏可操作性。网络购物市场监管需要有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成熟,网络购物交易的虚拟性、跨地域性导致网络交易信用体系的缺失,对交易中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网络购物交易双方失信的现象很严重,由失信带来的消费纠纷日益增多。网络交易信用体系的缺失已成为网络购物市场交易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网络购物市场监管要有先进的监管技术。网络违法经营行为具有隐蔽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传统的监管方法很难适应。国家工商总局确立了“以网管网”的技术监管方法,但监管技术还不成熟,在部分省市的实践效果存在很多不足。随着网络违法经营行为的日益复杂,需通过先进的监管技术来应对网络购物市场监管的难题。

网络购物市场监管体系构建的内容

(一)市场内部监管体系

监管的主体。网络购物市场内部监管的主体是网络购物交易平台。网络购物市场中存在的交易平台主要分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和企业自建交易平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4年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指出第三方交易平台是指在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网页空间、虚拟经营场所、交易规则、交易撮合、信息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独立开展交易活动的信息网络系统。企业自建交易平台是指网络商品经营企业建立的商品交易平台,主要销售企业自营商品。监管的内容。网络购物交易平台交易前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购物市场经营主体身份的审查和登记、市场经营主体的商品及服务信息的监控、市场经营主体信用情况的采集与记录等;交易中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名称权等权利的保护、商品质量保证、违规欺诈处罚、电子合同的监管等;交易后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保证、物流配送中的质量保证、商品质量问题赔付或处理等。

(二)市场外部监管体系

监管的主体。网络购物市场运行的环节比较复杂,每个环节都由相应的主管部门承担监管职责。主要的监管主体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邮政局等政府部门以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等行业协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最主要的监管机构,其他部门是辅助监管机构。监管的内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承担网络购物市场监管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互联网行业管理职责;商务部承担电子商务行业标准、规则制定的监管职责;公安部承担查处各种破坏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管理职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承担对互联网出版的监管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网络购物交易支付相关政策的制定及监管职责;国家邮政局承担物流配送相关政策的制定及监管职责。行业协会承担行业自律、引导网络交易主体自觉维护网络交易秩序、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职责。

(三)监管支撑体系

网络购物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网络购物市场的监管需要法律、信用、技术等环境的支撑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法律体系。依靠法律来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秩序是网络购物市场监管的基础。建立规范网络购物市场交易的法律体系,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监管提供法律依据,提高网络购物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信用体系。网络购物市场中的诚信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网络交易信用体系的建设能够培养网络购物市场交易主体的信用意识,增强网络购物消费者的信任感,有利于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秩序。技术体系。网络购物是一种新的交易模式,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的监管难度较大。有效地查处网络交易违法行为需要新的监管技术的支撑。监管技术的发展可以给监管部门带来便利,减少工作难度,提高监管的效率。

构建网络购物市场监管体系的对策

完善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我国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立法主要有《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签名法》。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委以及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行政法规和指导意见。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监管工作的可操作性,加大对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现有的法律法规不成体系,需要出台国家层面的有关电子商务交易监管的立法,加快《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加快网络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学校教育系统和各类宣传系统进行信用教育,培养公民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公开的网络交易征信服务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交易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网络交易实行实名制并且与交易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支付相联系,对于有违法行为的交易主体加入全国统一的黑名单,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其失信成本。积极研发监管技术、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和社会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应对不断发展的网络交易市场的监管技术,加强大数据在网络交易市场监管中的应用。技术监管需要监管队伍既懂得工商业务又熟悉网络交易模式和信息技术,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交易监管队伍。提高政府部门监管的效能。明确政府监管主体的监管内容,建立从国家到地方各层次的政府监管主体联合监管机制,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统筹建立全国消费者属地维权机制,避免政府监管主体管辖权的冲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创新监管模式,扩大网络交易监管范围,强化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与网络交易平台建立沟通机制;政府其他监管主体要严格履行国家规定的监管职能,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能。电子商务协会要承担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修改制定电子商务行业规则、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引导网络交易主体规范竞争、自觉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秩序的监管职能;互联网协会要承担制定和实施互联网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的监管职能;消费者协会要承担建立消费教育制度,积极向网络购物消费者普及网络购物的安全知识,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消费者消费维权意识的监管职能。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履行监管职能。网络交易平台要严格审查网络交易主体的经营证照信息,检查平台内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的商品信息、服务信息以及广告宣传内容的真实性,督促平台内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商品的售后服务和退换货制度,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的秩序。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管职能。某些卖家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对买家评论进行删除,造假,使网络交易平台的评价缺乏真实性。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加快发展非盈利的第三方网络信用评价机构,进行公正、客观的信用评价,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卖家的监管职能,为买家提供真实的商品评价信息。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法定的监管主体,积极调动各商业银行参与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工作,督促第三方支付平台履行自身监管职能。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准入、日常经营、市场退出环节的有效监管。加强对沉淀资金的有效监管,确保客户沉淀资金的安全;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控制。

作者:徐伟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等.中德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比较研究[m].中国工商出版社,2011

2.杨跃.网络商品交易监管[m].中国工商出版社,20143.蹇洁.网络交易监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0号文件,2014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3

(一)、市场秩序

关于市场秩序的含义,由于作者论述的角度不同,也山于作者的理解差异,目前市场秩序的定义五花八门,内涵外延不一。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提法:一是把“市场经济秩序”等于“市场秩序”。这种说法主要在经济学那里,他们更多地使用“市场经济秩序”这个概念,偶尔也用“市场秩序”概念,但是它们之间的涵义却没什么差别。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秩序、流通秩序、收入分配秩序和金融秩序。“它既指各类主体、客体、中介组织公平竞争中健康运行,高效配置社会资源的状态”[河南省教委资助项目主持人郭文轩,国内市场秩序问题探索,经济经纬,1999年1期]。二是把市场秩序等于商品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是指市场运行中在以平等竞争为核心的市场行为的规范化。”[李治国,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福建论坛,1994年2期]第三种情况是把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等同:“市场秩序就是市场规则”。“也就是在市场运行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则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运行有无秩序以及程度高低标志着市场的发育程度”。

(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的和谐社会最基本涵义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充满活力、社会公平正义、法治诚信、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三是公民与政府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社会,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先进性的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通过执政功能的充分发挥,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从而实现政通人和,社会的协调和谐。

根据同志的表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光明日报,2004-09-27(1)]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种社会目标,无一不与政府行政理念的取向紧密相关甚至受制于它的创新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实现这些任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通过日常的主要管理工作:对经营主体的监管(包括注册登记)、反不正当竞争、合同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来实现的。这些直接是以克服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完全等市场失效内容为目标的,而且与政府其他管理部门所存在的规制或监管职能相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内容并不只是某个行业或某个方面的专业性监管,而是内容多、范围广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市场经营主体从进入市场到参与竞争乃至退出市场,都处在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督、管理和服务之下。由此可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经济性规制职能的主要执行主体和载体,而工商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政府微观经济规制的具体化,以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目标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

1、市场主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市场主体主要是指通过市场进行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各种经营者”[罗文阁:《构建信用监管体系深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研究与探索》,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8月]。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身份资格的混乱,市场进入行为不规范。一是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如政府、公检法机关)等经商办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既从事市场监管活动又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成为政企不分的非正规市场主体。尽管国务院多次了禁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可是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挂靠集体、国有企业甚至个人挂靠(个体私营企业或个人以国有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上缴所谓“管理费”给挂靠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经营主体身份模糊不清,名不符实:三是缺乏公司成立基本要件的企业,通过抽逃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手段骗取登记的企业大量存在,“无资本、无固定场所、无固定工作人员、无健全组织机构”的“四无”企业大量存在,骗买骗卖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假借外商名义签定协议,实际上资金全部由国内企业投入,外商并不实际出资,这类明显的假合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其主体经营资格极不规范;五是不按照企业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年检却仍然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众多。

2、市场客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交易的对象。我国市场客体秩序的混乱,目前主要表现为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非法市场客体的进入。一是国家限制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国家禁止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为了谋取暴利,一些不法经营者将、武器弹药、文凭、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非法出版物、走私物品等作为商品进入商场交易。这些违禁商品和服务的进入,冲击了合法的市场客体,损害了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大量充斥市场的各类假冒伪劣产品。其现状主要表现为:品种多(几乎包括所有产品类别)、数量大、范围广;有些地方区域性、集团性、大规模地制假售假问题越来越突出。假冒伪劣已成为破坏我国市场秩序的“头号杀手”。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1、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存在的问题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就实体法而言主要表现:(1)相关法律缺乏兜底性,对一些新出现的违规行为无法认定和查处,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只做列举性规定,即须依法制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限于第2章列明的各项行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执法监管部门不能随意认定其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虽然在实际执法中有人认为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用“一般条款”原则予以认定,但仍有很多争论。这就使得一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逃脱了法律的处罚。(2)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设定偏低,其中对侵权行为民事赔偿的设定过低,导致经营者违规成本偏低。(3)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的法律救济途径和程序设定不科学,没有关照到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维权成本过高,进而放弃维权。目前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消费者身份的界定过于狭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界定的消费者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购买使用商品较易界定,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则难以界定;二、对消费者权利保护中的消费者举证责任规定过严,导致消费者无法举证或举证不力;三、消费权益诉讼与仲裁方式不够灵活,最大的缺点是诉讼期限长,诉讼费用高。

2、非正式规则的存在的问题

非正式规则是制度的外延部分。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制度的非正式规则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的非正式规则主要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对市场秩序实施监管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些蕴含在机构内部的伦理道德,这部分非正式规则对市场秩序的影响不会太大,在此不进行分析。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制度外部的非正式规则主要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蕴涵在市场经济体内的市场伦理和市场道德规范。因其深深埋藏于市场经济主体的意识或潜意识之中,对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里主要分析外部的非正式规则的缺陷。

道德虽蕴涵在市场经济中,但市场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追求,不可避免会衍生出很多不合市场道德规范的负作用,出现反伦理、反道德的趋势:尔虞我诈、道德败坏、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冲突、市场失序等等。在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文化急剧变迁,符合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文化又没有及时建立,因而出现主流道德文化的断层,这种情况在市场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市场经营者越轨诱因强烈,致使违反市场道德,不讲商业信用,言而无信的现象随处可见,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交易规则趋于瓦解,市场信用制度面临崩溃。面对这种情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过分依赖正式规则的监管作用,忽视了市场道德和伦理对市场秩序的治理作用,没有根据自身的职能特点将代表市场道德和伦理的共同价值和标准引入到监管活动中,在依法监管和以德监管有机结合上创新和实践都不够。

3、落实机制的存在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外部体制和内部体制。外部体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一、国家没有从立法上对各市场监管机关之间的职能权限进行明确规定,管理机构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协调不够。我国市场监管的综合管理机构有三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发改委,具体到行业还有药品监督管理机关、保监会等机构,但法律并没有严格划分各监管机构的职能,比如:产品质量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都可以管,药品质量问题,除了上述两个部门外,药品监督管理机关也可以管,这样一来,看起来监管力度很大,但由于缺乏协调和分工,部门之间常常扯皮、推诱,出现“监管空白”。二、条块的双重领导,影响监管的独立性。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虽实行了省以下垂直领导,但是省级机关仍然处于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又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的位置,基层机关也就仍然难免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在市场监管中,当全局利益和地方利益放生冲突时,特别是基层机关就无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甚至向地方利益妥协。

内部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就横向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性质同一的职能分由不同的机构承担,职能分散、重复,导致机构之间不必要的职责交叉和脱节、信息沟通不畅、尺度把握不一致,整体效能下降。例如,市场主体的进入和退出分由内资、外资等不同部门登记管理,导致登记标准不统一,对不同性质经济主体实施差别对待;性质统一的违规行为也分由不同机构监管,如:广告违规行为,广告监管机构和公平交易机构都可以查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头和重复监管,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强调机关综合机构的力量加强,忽视对业务机构的投入。这样一来机构机关综合部门对行政资源的消耗过大,而业务机构捉襟见肘,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纵向而言,也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的问题。一方面,纵向机构设置脱离实际情况过于强调上下对口,很少考虑不同层次机关所承担的职能以及工作量的差异,往往是一级套一级。例如,市级机关与县级机关承担的职能就有所差别,市级机关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除了具体的监管任务外还有大量的对下指导工作,因而两方面的工作都要兼顾,而县级机关则重点是对具体业务监管工作的落实,但上下统一的机构设置就意味着县级机关无法集中有限的资源去完成监管任务。另一方面对基层派出机构的设置标准模糊不清。什么样的经济区域需要什么标准(资源配置标准)的基层工商所,这是很多地方在设置基层工商所时忽略了的问题。不同的监管区域其监管内容和工作量是有区别的,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区域市场主体和客体多样化,市场行为较为复杂,工作量大,经济较落后的郊区则情况相反,如果不同经济区域的工商所都配置相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势必造成对经济较落后区域监管时资源的浪费,而对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区域的监管则由于势单力薄留下空白。

三、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

(一)、和谐市场监管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是建立于对政府在市场秩序形成过程中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充分认识之上。在转型时期,所谓适度和谐市场监管既指和谐市场监管不得过度,也指政府千预不能软弱与缺位。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是判断和谐市场监管正当性的基础。市场机制的运行边界构成了和谐市场监管的最大限度和范围,即和谐市场监管应当以不违背市场内部规则为前提,以不损害市场机制运行基础为极限。概括而言,和谐市场监管的适度性指的是:

第一,正当的和谐市场监管是有益于市场秩序形成的行为,因此政府在和谐市场监管市场经济时,必须遵循市场本身的内部规则,政府为维护市场秩序制定的规则也应当符合市场本身的规律。市场秩序的形成应当主要依赖于市场内部规则的调节,和谐市场监管只能是辅助作用。不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只会侵犯经济人的私权而无任何有效益的和谐市场监管产出,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规则。

第二,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不仅应当防止和谐市场监管的过度,还应当防止和谐市场监管的软弱与缺位。和谐市场监管的深度与广度应当是符合市场现状要求的。在规范和谐市场监管行为时,既要根除“官本位”思想,又要防止矫枉过正,过分的依赖市场本身,片面强调和谐市场监管对市场自由秩序的破坏,从而抵制和谐市场监管。

第三,和谐市场监管主要应当通过制定外部规则来实现目标,即制定与执行法律法规,因此和谐市场监管应当是依法和谐市场监管、合法和谐市场监管,政府的和谐市场监管必须带有很强的自律性。

“适度”这个词可能具有某种模糊性,但是也并不是不可以捉模,那么如何判断“适度”,笔者以为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

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应当是经济与效益的。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政府介入市场亦应当是一项成本收益活动。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狭义上包括和谐市场监管主体人、财、物及时间的投入,广义上还包括被和谐市场监管者因和谐市场监管而增加的支出和减少的收入。具体来说,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月嘟分组成:

第一,制度的制定成本。和谐市场监管主要是通过外部规则的制定与绷t来实现目标的,因而制度的制定是和谐市场监管的第一步。这种制度的制定既包括普适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包括具体一项行政指令的制定。作为政府供给的正式的制度安排,和谐市场监管行为的实施会产生经济规划、制度设计的费用。

第二,制度执行的成本。和谐市场监管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度的执行来实现和谐市场监管的目的。而制度的执行也需要成本,包括:建立及维持执行组织的成本;组织实施的费用,如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打破旧制度并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

第三,制度变革与变迁造成的损失。如被和谐市场监管者为符合政府制定的制度而做出的改变。另外,和谐市场监管过程往往是为行为人设定义务的过程,被和谐市场监管者承担并履行义务的成本也应当包括在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之内。

第四,信息收集、分析的成本。无论是制度的制定,还是制度的执行,和谐市场监管是建立在对大量信息充分收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决策信息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和谐市场监管的效果的好坏。对于信息数据的统计采集、归纳汇总、传递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的支出。

第五,其他成本。前面四种成本是政府良胜和谐市场监管中不可避免的成本支出,事实上在这些成本之外,和谐市场监管还可能附带其他支出,如和谐市场监管过程的浪费,这种浪费也是严重而难以避免的。另外和谐市场监管并不可能总是合适而正确的,因此在和谐市场监管中试错、纠正的成本也是存在的。

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的存在要求政府在和谐市场监管时将和谐市场监管成本与和谐市场监管收益进行权衡。市场秩序形成过程中的和谐市场监管收益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市场不当行为的矫正,对正当竞争者利益的维护,实现市场秩序化保证市场的良胜运转。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则这种和谐市场监管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则这种和谐市场监管的是不合理的,是不适度的。

(2)和谐市场监管的绩效

在考虑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和谐市场监管的绩效。所谓和谐市场监管绩效是指和谐市场监管行为所达到的效果或获得的收益。具体而言,和谐市场监管的绩效是指和谐市场监管应当通主妇寸不正当市场行为的矫正,正当竞争者利益的保护,维护市场内部规则,实现市场秩序化二我们要全面的、整体的、长远的角度来衡量一项和谐市场监管行为的绩效,而不应该是片面的、局部的来看待一项和谐市场监管行为。例如,将竞争机制引入民航业,也许从短期来看各航空公司会出现恶性竞争,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提高我国民航竞争力、有利于民航业发展的。

另外,在考量和谐市场监管绩效时,应当将其与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综合考虑。因为和谐市场监管市场本身也是一项成本收益活动。如果和谐市场监管成本远远高于和谐市场监管绩效,事倍功半,那么这项和谐市场监管行动是不可取的,是不适度的。

(3)和谐市场监管的能力

与市场中的经济人一样,政府也不是全能的。我国政府到底能力边界如何,政府在执法时有多大的能力,都将影响到和谐市场监管市场的实际范围、方式。在实践中对政府能力过高、酬氏、过于理想化的判断,是造成目前和谐市场监管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和谐市场监管能力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如政府部门自身权力的配置及各相关部门的权力协调能力,政府占有并使用的资源的多少,政府官员的决策能力,政府及其成员对技术和信息的掌握程度等等。其中有的影响政府能力的消极因素能够即时或较快被排除,而有的则不容易被排除,有的需要借助于制度的变迁,而有的则需要凭借资源的投入。例如“禁止生产、销售含瘦肉精猪肉的禁令早在1997就制定并,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究其原因是由于检测猪肉是否含瘦肉精的成本很高,检测需要昂贵的设备,检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只有少数大城市的执法机构才具备执法的能力。”[应飞虎:“工商管理体制应重视政府能力问题”,《工商管理体制制论坛》2004年总第4期,第42页]事实上,在政府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这种禁令存在是必要的,但制定制度时应该考虑合适的、有效的实施机制,否则对政府能力的过高估计和认识,使得禁令不能被较好实施,反而造成和谐市场监管软弱的表象,使民众失去对政府的信心。

对政府能力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合理、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确定和谐市场监管的深度与广度必须充分考虑政府本身的能力。量力而为的和谐市场监管才可能是“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超过政府能力的和谐市场监管行为将异化为和谐市场监管过度、和谐市场监管缺位、和谐市场监管软弱。所以经济立法应当更务实,关注对政府能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政府能力的现状与走向进行调查分析,考察我国政府能力提升的空间与路径,确立有限政府的理念和政府能力的界限,建立可行的政府能力评价指标和体系,使和谐市场监管权限定在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2、适时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工商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对现实具有极强的回应性。工商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法,能自觉承担起对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诸多新型社会关系的调整任务,能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迅捷的回应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针对繁复多变的经济生活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工商管理体制的这种回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经由发挥政府职能而实现的。工商管理体制对和谐市场监管的规制是基于政府角色的定位,针对政府在不同时期定位的差异,工商管理体制在厘定和谐市场监管规则时也应当体现出适时和谐市场监管的原则与理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市场运行模式。在目标模式下,市场得到充分的发育,形成自身较成熟、完善的内部规则体系,市场参与者能较好的遵守内部规则,在市场内部调节下形成市场秩序,而政府应当尽量退出市场,最低限度的介入市场,主要发挥政府的服务与保护职能。但是,我国从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前提下,市场秩化单靠其内生力量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国家的“监护机制”“从上”来促进市场秩序的形成,政府要积极的培育市场。可见,我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一个变动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和谐市场监管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也应当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经济改革的目标有远近之分,和谐市场监管的程度相应具有阶段性,有近期与远期模式之分。

在改革的前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打破计划经济,树立、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与制度的雏形,实现从完全计划经济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的任务与重心在于改变传统绝对强势的观念,将权力收缩,给市场以充分的自。因此,工商管理体制更多关注与强调的是限制、防止政府的过度和谐市场监管,限制政府和谐市场监管体制的权力,防止和谐市场监管权力对市场的侵害。

就近期来看,市场经济的观念与制度已初具模型,我国社会内部由行政控制经济模式而留下来的各种人为设计的“制”的成分在逐渐解构、弱化和消弹,而内生于市场运行中自生自发形成的“序”的成分却在生长的扩展。并且由于自改革之始,各界便强调政府退出市场,因此政府过度和谐市场监管的现象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较好的解决。相反,却在学界、实务界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由“谈市场变色”到“谈和谐市场监管变色”的极端变化。对和谐市场监管消极作用的过分强调导致了政府从某些不该撤出的部门过早的撤出,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得不到抑制,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层出不穷,由于和谐市场监管软弱或缺位造成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强调政府不得过度和谐市场监管市场之外,还应该重视和谐市场监管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府要退出不应当和谐市场监管的市场领域,一方面法律应当赋予政府更有效的和谐市场监管手段,在需要和谐市场监管的领域更加有效、有力的行使和谐市场监管权力,保证市场安全、秩序的运作。就远期来看,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市场内部规则发挥主要作用,政府的职能应当是服务与保护市场,和谐市场监管的范围与现在相比将有大大的缩小。

(二)、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策略

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决定》和《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不仅包含着肯定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思想,对以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主要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转变职能提出了如下方向和要求:

1、切实转变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段话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我国面临着两个特殊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继续排除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干预;但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先天不足和内在缺陷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需要政府在培育市场等方面承担责任因而又要求强化规制。既要强化监管又要改善监管,既要强调监督又要强调服务,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当前市场竞争秩序较乱的重要症结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行为不规范而表现出来的政企难分、地区分割、部门垄断、等,这既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同时也是工商行政监管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点。为此应“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摆脱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这就指出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又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

2、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规范市场准入体制

所谓体制,就是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平等竞争市场秩序不相适应的环节。应当明确“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给予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结合《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提出的“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的要求,从而在一视同仁地提供公共服务、一视同仁地进行市场监管基础上构造出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这些都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快准入体制改革,在登一记管理基础上完善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起到破除垄断、培育市场又完善监管的目标。具体来看,要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改进年检验照和登记管理工作,积极进行市场外指导、服务,帮助基本符合条件的主体达到进入市场的条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四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以有效培育市场。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4

一、市场日常监管面临挑战与选择

(一)市场日常监管的地位及其发展

1、市场日常监管的概念与特点

市场日常监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承担的市场监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关的理论探讨颇多,但是目前对市场日常监管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对市场日常监管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的市场日常监管主要指基层工商所(分局)以市场巡查方式所开展的日常执法工作;广义上的日常监管则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各项日常执法活动。本文赞成对市场日常监管的广义理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其一,依法核准市场主体资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其二,对市场进行日常监管,规范市场主体日常经营行为,维持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其三,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三者构成对市场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其中的事中监管,无论是各个业务部门所开展的专项监管活动,还是基层工商所综合性的监管活动,都属于日常监管的范围。所以本文定义的市场日常监管,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机构以及执法人员,遵循市场交易规律,依据规范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为保证正常的交易秩序,促进市场和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对市场经营活动中各类市场主体的日常经营行为进行检查、警示、纠正、简易处罚等执法工作。由此可见,市场日常监管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果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市场日常监管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监管内容的广泛性。市场日常监管是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全方位的监管,即在准入监管的基础上,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范围、商标字号使用、广告宣传、合同签订以及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竞争行为等进行监管。可见,监管的内容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2)监管方式的多样性。对于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管,既有日常的综合性的监管,也有各项专项整治活动。笔者认为,针对一些特定领域、特定行为所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也是日常监管的一种形式。因为在管理中,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专项打击与日常监管是相辅相成的。

(3)监管过程的动态性。市场日常监管主要是针对市场主体的各种经营行为开展的监管活动,是过程性、动态性的监管。

(4)监管功效的预防性。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承担的市场监管任务中,市场准入管理属于事前监管,是一种防范机制。从今天我国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法律意识尚不健全等现状来看,事前防范机制不可或缺,但是仅仅依靠这样一种事前防范方式是难于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属于事后惩戒,在今天的市场监管中同样不可缺少,但是限于执法部门的人力、物力等也难于在大范围中运用。通过市场日常监管,特别是以市场巡查为主要方式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纠正,则较好地体现了“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执法理念,不仅有助于发现市场经营中的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培育市场主体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

2、我国市场日常监管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市场日常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重要工作方式,其具体的模式也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体系的完善,经过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管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日常监管,按照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确定的内容,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城乡集贸市场为主要监管领域的驻场制监管阶段。1995年以前,由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城乡集贸市场的交易秩序,因此全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的基本做法就是:以单个的集贸市场为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派驻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全权负责维持所驻市场的交易秩序,处理市场中所发生的违法违规交易行为,重要的集贸市场另外专门设置集贸市场管理所,实行驻场管理。这样一种市场日常监管模式被称之为驻场制。显然,驻场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的产物。在当时的体制下,驻场制在维护集贸市场秩序、推动市场发展、繁荣城乡经济中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

第二阶段,以商品市场为监管领域的市场巡查制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生活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各类市场发育等方面的职责越来越重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主要的市场监管执法部门,监管的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城乡集贸市场,对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监管自然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尽的职责。此外,市场管办脱钩,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改革精简,监管执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如收缴分离、罚缴分离、立案、查处、监督分离等),集贸市场的驻场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市场日常监管模式必须创新。经过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探索禾口不断完善,市场巡查制应运而生。市场巡查制就是以日常巡回检查的方式,依法及时检查市场主体资格、规范经营行为、及时发现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和消费秩序的日常监管方式。市场巡查制取代驻场制成为市场日常监管主要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所、基层工商分局)监管工作方式、范围和职能的转变,而且还带动了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监管工作的创新。与其说市场巡查制是市场日常监管模式演变的一个阶段,还不如说是监管机制的一个创新更为恰当。

第三阶段,以社会主义大市场为监管对象的综合监管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逐步接轨,市场监管成为我国当代政府的四大职责之一。作为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主力军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被赋予了更大的职责。2001年8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格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三定”方案中,国务院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划归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明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的直属机构。以这次重大改革为标志,市场日常监管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结近几年各地在市场日常监管理念上的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成果,我们认为目前进入了可以称之为综合监管的阶段。

综合监管的主要特点是:在监管理念上,要求监管与服务、打击与扶持

并重;在监管内容上,要求主体行为监管与商品质量监管兼顾;在监管形式上,要求专项整治与日常巡查有机结合:在监管权限上,要求属地监管,上下联动;在执法方式上,要求形成更为广泛的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合作。市场日常监管中出现的这些新方式、新做法都带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笔者称之为综合监管阶段。

(二)市场日常监管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为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要求我们回答和解决。进入综合监管阶段之后,实践给日常监管提出了那些新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呢?

1、队伍精简,任务增加,如何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日常监管的效能,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自1998年以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就一直在精简,到2002年,减少的幅度高达36.42%;相应的是基层执法单位,工商所的数量也大幅度减少,其幅度达到33.84%。,工商所人数也由1998年的人均10.63人下降到2002年的9.83人(具体数字见表一)。另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市场监管的任务量却在增加。市场监管任务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由仅仅只负责城乡集贸市场的监管扩大到监管整个大市场;第二,2001年8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格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划归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从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内容从市场主体行为扩大到主体行为和商品服务质量,市场日常监管的工作量大量增加;第三,市场主体的发展。从表一中我们看到,2002年相比于1998年,市场主体的数量,特别是各类企业的数量却是大幅度上升,其中内资企业数增长12.58%,外资企业数增长66.34%,私营企业数量增长102.77%,只有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下降。市场主体及其活动的增加虽然不等于市场监管工作量的增加,但是在市场主体自律意识与能力还比较低下的今天,市场日常监管的任务的确是随着市场主体及其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这样的局面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到不辱使命,切实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提高市场日常监管的效能。创新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就是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我们的市场日常监管。

2、如何完善商品质量分环节监管机制,提高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日常监管的效率。

我国对商品质量监管所采取的模式,可以概括为“环节管理为主、专项管理为辅”。所谓环节管理指的是按照商品生产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为依据划分,明确各个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专项管理则是指对于一些特定商品和服务,专业性的市场监管部门协助环节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管。如大多数商品的质量监管就划分为生产与流通两个环节。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由质量技术监管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应当说,这样一种质量监管模式基本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监管体制的实际。

我们部门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商品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缺乏必要的商品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的确是制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高效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影响更为突出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完整、全面、及时的有关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目前,进入市场的商品已经有几十万种,即使我们拥有全面先进的商品质量检测工具,也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商品进行质量检测。在合理执法成本的约束下,更可取的是充分利用其他环节、其他部门所取得的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换句话说,商品质量信息共享机制的形成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商品质量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条件。

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的形成,还是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前提和要求。自开展全国性的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以来,曾经猖獗一时的制售假昌伪劣商品的现象被遏制,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被扭转,市场经济秩序正在逐步好转。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并没有根除。不断遭受打击的经济违法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手段也在花样翻新,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一些制售假冒伪劣活动采取了跨地区专业化协作方式。为了逃避打击,在一些领域,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分子借用工业化大生产方式,跨地区专业化协作,即生产与销售区域大跨度分离,生产与流通专业化。如轰动全国的安徽阜阳奶粉事件中伪劣奶粉大多数不是在安徽生产的,而是在浙江、福建甚至东北地区的一些省份生产的。这些地区距离阜阳近的有几百公里,远的甚至高达上千公里。伪劣产品不仅在生产、销售的组织上采取专业化协作的方式逃避打击,而且还运用高科技手段制造精美的包装,只不过包装上的批准文号、防伪标识、注册商标、甚至厂家地址等都是虚假的。由于缺乏跨地区、跨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和条件,使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管效能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建立市场监管区域协作机制,实现监管信息的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联动、协作监管的新机制,而这个协作机制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基础之上。掌握准确、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是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的前提。如果全国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具有监管信息数据库,并且能够全国共享,这样的伪劣产品是很容易清除出市场的。

3、如何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的执法资源,建立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日常监管机制。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实行的是分级管理的做法,即谁登记,谁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准入管理体制上实行了按照行政级别分级登记的体制,也就在相当的程度上对企业实行了分级管理。这样一种模式实际上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监管模式。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有行政级别的。一定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业只能够接受相同行政级别监管机关的管理。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所有的企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没有身份的高低差别,只有企业大小的不同。在分级监管模式下,基层工商所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力量闲置,形成了“有权监管的没有力量,有力量监管的却有没有权力监管”的局面。改变这样一种格局,创新的做法就是实行综合监管,上下联动。

实现综合监管、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在日常监管中的作用,必

须建立监管信息的上下共享新机制。可是由于企业登记注册实行的仍然是分级负责的制度,办案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分级管辖的色彩。如何实行监管的上下联动一直是我们在提高监管效率中探索的课题。经济户口、属地管理、辖区责任制等就是为了解决上下联动的有益探索。但是,实践证明,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依靠卡片式的经济户口档案、手工汇总监管信息、纸质信息传递方式,上下联动的效率受到极大的制约。将市场日常监管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化的经济户口,登记部门录入的市场主体信息就可以及时传递给市场主体所在的辖区工商部门,将其及时纳入管理视野;一线监管人员通过市场巡查、专项检查获得的有关信息及时录入,也将有助于在更加大范围内进行信息的汇总分析,有助于更高监管层次把握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发现规律性的问题,早做防范;对于违法经营行为,反应迅速,打击准确,实现上下联动监管。

4、如何做到“两个统一”,将监管与服务、打击与规范有机结合起来。

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这场新的挑战就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执法理念转变、精简执法队伍等因素引起的。

在传统的监管模式中,一个基本的假定就是企业是具有违法倾向的,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的企业都要严加监管。实践表明,这样一种假定不仅不符合实际,加大了市场监管的工作量,而且也不利于优秀企业的成长和企业自律机制的形成。给市场日常监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监管的工作量加大,监管中的矛盾冲突增多。形势的发展要求市场日常监管必须创新。

现代的政府管理理论证明和指出,政府应当尊重人民;应当尊重市场主体,尊重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经营自,要相信与培养企业的自律意识及其能力。具体的要求就是对于企业的检查要少。行政执法不能够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中国,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现象还比较严重,市场主体不规范的行为还比较普遍,加强市场监管的要求还相当强烈。特别是一些地区,一些严重的伪劣产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加强监管也势在必行。

因此,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在于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在准确划分类别的基础上,实行距离监管。在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中,企业的信用表现就是划分企业类别的标准。具体地讲就是:信用等级高的优秀企业,应当采取远距离监管,而对于那些信用等级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不讲信用的企业,就必须采取近距离监管甚至是零距离监管。

企业的信用分类,必须全面、准确、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如企业的资本规模、经营情况、赢利能力、履约的表现等。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有关企业信用的静态与动态信息,才能够对企业进行合理的信用分类,才能够为分类监管、距离监管奠定基础。

(三)信息化――面临挑战的市场日常监管的必然选择

面对上述一系列挑战,市场日常监管创新的方向是什么?笔者的回答:创新的方向之一就是信息化,市场日常监管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或者说实现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200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基同志在视察国家工商总局时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监管执法手段,推进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继续搞好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更效地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可以说,朱基总理的这段讲话已经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工商行政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所谓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依靠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网络和数据库提供的主体数据,有目的、有重点地对辖区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监管,并将日常监管中获得的有用信息通过业务网络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和上级,实现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分类、动态和全程监管,并且实现上下联动、资源横向整合。具体来看,进入综合监管阶段之后,新形势新任务对综合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实现信息化。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5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内容产品的生产和信息服务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服务、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信息资源市场空前繁荣。与此同时,一些有害信息、不良信息也趁机潜入人们的生活,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资源市场的监管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从上到下的高度关注。

信息资源市场是重要的要素市场,国家有关文件曾指出:要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形势,建立健全协调一致、职责明确、运转有效的监管体制,强化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所有这些,为我国信息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比较传统商品市场,信息资源市场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给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监管体制与机制,势必难以有效应对。传统的市场监管思路对于应对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具有显而易见的不足之处。

我们认为,改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应当以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托,运用先进创新的监管技术与手段,探索长效机制,鼓励开拓创新,努力形成协调一致、职责明确、运转有效的,政府部门监管、行业组织自律、中介机构服务、社会公众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体制,保护信息资源市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信息资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促进信息资源市场在经济、社会、文化、行政四个领域功效的和谐统一。

上述几个方面构成了信息资源市场监管的体系框架,可以用下图表示。这个体系框架基本涵盖了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的目标体系、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以及法律环境支撑等几个方面。

统一目标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的目标是涉及宏观(国家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等层次)、中观(产业层次)、微观(市场微观主体层次)多个层次的复杂目标体系。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框架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目标体系应当包括:在市场微观层次上,促进信息资源市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协调共赢;中观产业层次上,促进信息资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宏观层次上,促进信息资源市场在经济、社会、文化、行政四个领域功效的和谐统一。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各层次内的目标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统一整体,信息资源市场的有效监管需要综合统筹微观、中观、宏观各个层面的具体目标,有效协调上述各层次目标间的关系,把三个层次目标的和谐统一作为努力方向。在研究制订政策的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目标间的矛盾给于充分重视,以保证监管政策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规范社会行为、建设法制社会的必然需要,也是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基础。有效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必然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基础之上。

当前,由于信息资源市场领域新、发展快、变化多等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十分完善,主要问题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层次不高、有关环节缺失以及不够细致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的效力与效率,不利于信息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

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才能有效弥补“有限政府”监管“无限网络”的局限与不足。

因此,有必要将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加紧对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信息资源市场主体与行为特殊性的研究,加快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法规建设,尤其是应当加紧对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意义重大、需求迫切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加快重要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补充的出台。

提高监管创新技术

信息资源市场本身的高技术性与信息资源市场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在信息资源市场中运用先进技术的必要性。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广泛地吸收现有科技领域的技术成果,在信息资源市场的监管方式上努力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监管思路上不断创新,实现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必然存在着许多运用传统思路与手段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与矛盾,但运用传统的技术手段难以有效应对的地方,也正是新技术、新手段、新思路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突破口。

形成“四位一体”的监管格局

信息资源市场在时间与空间上近乎无界的特性以及交易主体、交易行为多样化、复杂化等特性决定了“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实施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很难有效发挥作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社会公众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领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有限政府”监管“无限网络”的局限与不足。

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框架中,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社会公众是实现信息资源市场有效监管的根本力量。四类主体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工作中的机制与作用各不相同,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业组织的自律、中介机构的服务、社会公众的监督四种监管手段的不同分工与相互约束,有助于保证监管的客观公正;通过四种监管主体的互为补充与协同运转,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实现全面监管。

王忱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6

 

关键词:证券监管理念 证券监管目标 证券监管的功能 证券监管体系

中国的证券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将逐步对外开放,而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则取决于证券监管能力。市场的成熟和规范是我们能否承受开放以后激烈竞争的关键。应对wto挑战,中国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建立有序、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自1998年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模式后,中国证监会担负起了监管中国证券市场的重任。但纵观证监会这几年的监管行为,仿佛偏离了正确监管的轨道,它并没有努力在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氛围,而是深度介入证券活动的相关事务,从发行申请、证券从业、股评从业、报刊刊登上市公司资讯披露,到券商增资扩股与分类审批,甚至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挑选,都要经过证监会同意。正是由于这种权力的垄断与过度集中,使中国的证券监管进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在此背景下,证券监管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2001年也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年”。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在加强监管工作的同时,应树立正确的证券监管理念。证券监管理念的提出,是对近几年来证券监管工作的一次全面的思考。因此,若要使中国证券监管变得卓有成效,作为监管者,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身,找准定位,树立全新的证券监管理念。另外,相关的媒体及社会公众也有责任帮助监管者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管步入正轨。

证券监管理念是监管者开展监管工作的目的、要求和行动指南,是证券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原来的监管模式下,证券监管作为一种运用法律对证券内场进行有效调控和维护的手段,往往更多地被理解为国家权力在证券市场的行使,侧重于监管的具体措施,而忽视对证券监管的目标、功能、体系等深层次的思考。证券市场要适应金融经济全球化、国际证券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和wto的全面开放要求,我们迫切需要转变对证券监管的目标、证券监管的功能和证券监管的体系的认识。

一、转变对证券监管目标的认识

证券监管最本质的目标有三个:(1)维护证券市场的公正性;(2)维持证券市场的有效性;(3)发挥证券市场的自我调整的作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证券交易的规模急剧增大,证券交易方式日趋复杂。证券交易结构复杂化,使证券交易活动的透明度降低,风险性增强,进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上升,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比以前增大。因此,我国证券监管的目标应是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在金融经济的新环境下,保护投资者权益,就是使投资者免受误导、操纵、欺诈、内幕交易、不公平交易和资产被滥用行为等的损害;促进公平竞争,就是指监管者通过恰当地制定和设立交易制度等来保证交易的公平,使投资者能平等地进入内场、使用市场资源和获得市场信息。监管制度应当保证交易价格形成的公平性。监管制度应当发现、防止和惩罚操纵市场者和其他导致市场交易不公正的行为。监管者应当保证市场信息的及时公布、广泛传播和有效反映于市场价格中,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监管者还应当切实保证市场的高透明度。防范金融风险,就是要通过设定对市场中介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内部控制以及其他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措施,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鼓励投资者进行理性的风险管理和安排、监控过度的风险行为,从而保证投融资渠道的畅通,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使金融监管实现上述三大主要目标,必须树立全新的证券监管理念,使之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

二、转变对证券监管功能的认识

证券监管的功能从最本质上而言,应是资源配置功能。证券监管应积极运用灵活多样的监管方式,调控证券市场与证券交易,引导投资方向,监督证券经营机构和各中介机构依法经营,从而有效地实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证券市场的存在是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和证券化,而证券监管制度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促使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在价格导向的指引下,通过买卖、资产重组等方式带动资金不断从低效益企业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而没有效益、成长性差的企业因无法得到资金支持将受到抑制或被社会淘汰,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经济结构也在调整中得到升级和优化,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益和效率得以提高。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这一核心功能,长期被忽视,导致证券市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扭曲状态。过去长期被片面强调证券市场的融资的原

始功能己经不合时宜,我们应通过强化证券监管、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我们应意识到,证券监管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证券监管还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能彻底消除证券市场的内在固有风险,监管体制不论多么有效和完善,都无法保证不会有证券机构陷入困境和破产;证券监管是一种对市场行为的再反应,再加上监管者本身的局限性,使证券监管很难具有前瞻性。证券监管本身就孕含着固有的道德风险,还具有不稳定因素等等。因此,证券监管绝不是唯一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最有效的方式。证券监管的功能能否有效的发挥,受到宏观政策与微观主体等多因素的影响

三、转变对证券监管体系的认识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7

[关键词]大部制 政府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

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的我国市场环境而言,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一直在发挥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维护社会经济运行秩序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了社会转型期特殊的时代要求。但是,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重大历史变革的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果仍然固守原来的职能模式,势必会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处于不利境地。特别是在“大部门体制”成为政府体制改革不可逆转趋势的今天,重新研究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使其通过职能再造有机地融入行政体制改革的新体系中,是摆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者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成就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8年重建后的工商行政管理,其职能主要体现在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应该说,30年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对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是不辱使命的。其具体表现如下:

市场准入秩序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市场主体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活动起始点,没有市场主体便不会有市场经济活动。但要成为市场主体必须首先达到符合这一角色要求的社会要求。由此说明,市场准入秩序的保障是维护市场运行秩序的首要条件,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对进入或存于市场的市场主体进行资格与能力条件把关的控制。工商行政管理活动通过维护国家所设立的市场准入秩序,一方面可以解决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成员的资格能力是否符合其经营内容和明确其应承担何种经营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市场准入秩序的规则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行政手段影响整体市场秩序的监督和控制。不言而喻,正是由于工商行政管理所进行的对市场主体市场准入资格质量的初始把关,才使我国刚刚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稳定发展。

市场交易秩序监控。作为经常性、数量多和大规模的市场交易,由于其交易各方信息掌控不对称的原因不能自发地进行和完成,需要一种相对公平和公正的规则予以监督和控制。但是,由于交易各方存在着各自利益上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市场交易秩序规则制定和维护的职责却不能由进行交易的主体承担,因此必须通过社会委托的方式由具有利益超脱角色的国家机关予以承担。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即是执行这一秩序监管的职能机关。为保证市场主体在其经营活动中面对消费者和经营伙伴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是遵守诚信、公平、客观原则而展开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多年来不断通过合同行政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查,电子商务活动监控,违法直销与传销案件查处,经纪人、经纪机构及经纪活动监管,商标、广告活动的监管,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的组织,假冒伪劣商品的处罚和健康网络体系建设等行政执法活动,在建立和维护我国市场的公平交易环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由于现实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转嫁风险和成本的机会,以及各种各样的道德风险,所以竞争总会“自然地”产生种种不公平现象。我国在市场体制建立以后,为克服市场自发产生的竞争无序状态和由于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垄断惯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直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角色。199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最主要机关;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所属各部门“三定”方案又将工商行政管理局确定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为了完成国家与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全国各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长期从事的市场监管工作,在查处伪劣假冒商品、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宣传、竞争对手商业秘密侵犯、商业贿赂、竞争限制、不正当销售、商业诋毁、网络不正当竞争等案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事实证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通过自身的活动为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问题

在经过30年的改革周期之后,围绕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体制已基本建立并日趋完善,从而使上层建筑领域政府自身的改革被紧迫性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改革思路的提出正是满足这一客观需要的集中体现。面对这一形势,工商行政管理原有的职能定位,由于其从计划体制直接“嫁接”而导致的种种问题便逐渐显露出来。

职能模式的设置过于集权。工商行政管理目前的职能定位带有浓重的计划体制色彩,这种管理职能模式对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型阶段,避免出现较大混乱的确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但当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日益多元复杂化,甚至具有很高的专业性的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果还坚持这种全能式的集权管理模式,就不得不因其自身有限的执法力量、传统的监测手段和非专业性监管队伍等因素而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未能实现自身从“无限政府职能”向“有限政府职能”的转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很难认清自己在新形势下的工作重点,依旧在四面出击地盲目应付琐碎而庞杂的管理工作。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削弱了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的效果,而且也对其在市场经济运行监控领域中角色地位的确立和权威力度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职能方式的运用过于陈旧。多年来,工商行政管理在管制型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一直习惯于单纯“守夜人”的角色,利用行政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微观经济行为实施管制型的行政审批管理和行政监督管理。但是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一因素的催化,使政府行为方式理念的更新变得刻不容缓。原有职能方式的沿用与当今大部体制思路下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因此,在国内经济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而促使上层建筑领域改革也必须不断向前推进的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如不尽快摒弃管制型的管理理念取而代之于公共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强化自身公共服务的职能方式,就很可能由于管理方式的落伍而被淘汰出局。

职能目标的实现力不从心。虽然重建后的工商行政管理一直将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监管作为自己职能定位的终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却由于其自身条件的先天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对于我国日趋成熟的市场形态体系中诸多蓬勃发展的市场因子,如金融证券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管条件。如法律支持、执法手段、专业资质等新兴的市场形态将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侧重于监管流通领域商

品市场等传统市场形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挑战。

职能履行的效果受到制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作为主要负责市场运行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其职能履行的效果很容易受到其他政府部门活动的制约:如技监部门负责假售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行为的监管,安监部门负责市场主体生产安全的监管,消防部门对市场主体消防安全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卫生安全的监管,公安部门负责涉及社会治安性质的市场违法行为的监管,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海关部门负责走私贩私行为的管理,烟草部门负责烟草市场的监管等等。由此状态所导致的结果通过“木桶原理”可知:在这样的分工体系条件下,如果有哪一个部门的工作没有到位就会影响整个市场监管的总体水平。以此不仅对工商行政管理主要职能的履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使其社会形象受到严重的伤害。

职能职责的分配缺乏合力。出于同样的非系统化状态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内部的职能任务分工也存在着缺乏合力的现实困境。比如每一局部机构的职责设置都有其合理性,但由这些均具有局部合理性职责机构所形成的部门整体,却很难发挥出系统合力的效能;作为改革开放第一周期阶段为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多元化产权结构而设立的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注册机构,还未随我国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而与时俱进地融进一个统一的针对市场主体进行资格审定的机构中去,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同类职能职责被分解的弊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机构设置,由于企业注册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司的业务与广告监督管理司对广告公司、市场规范管理司对经纪人的管理都存在着交叉,有时为了竭力避免交叉就又会使监管的管理工作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难以对一个问题或案件负责到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再造

正如欧肯所言“能够把经济控制机制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而不是使之割裂”。即从事活动的市场监督管理必须在自身的主体分工、资格条件和行为能力方面与其监管客体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表现形成相互统一的作用机制,而不是将监管客体人为地进行分割,再交由不同部门予以施加影响。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想适应大部制体制改革的趋势要求,就必须对自身的资源做出彻底而充地调整,在整合中强化、在发展中再造,使之具备进入新的体系的条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重组再造的理念应坚持两个基点:第一,其对市场经济运行实施监控的基本职能只能在调整中获得发展而不能被削弱;第二,实施市场运行监控并非总要采取管制型自上而下和直接针对违规现象施加作用的方式。前者是使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中保证自身职能生存所坚持的职能本质,后者则是使这一职能更富生命力而进行的职能形式再造。

整合职能职责结构。

第一,职能整合的总体方针是使工商行政管理原有的单纯从外部对市场运行监督控制的职能重点和分工体系,调整到一方面保持必要的监控压力,另一方面又能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市场监管所提的趋势要求变全能为专能、变监管为服务、变治标为治本、变单纯监管为引导规范的有机化的职能态势。

第二,职能横向整合的思路为通过一定的过渡形式将随形势变化而完成历史使命的原有职能职责弱化;采取相应措施将应强化但处于分散状态的同类职能职责进行合并交由不同的机构统一负责;建立新机构负责具有发展前途同时也已具备资源条件但仍未完全发挥作用的职能职责。

第三,职能纵向整合的思路为在考虑我国社会急剧变革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态下各地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情况及特殊情况,结合职能横向整合的思路和不同层级管理主体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重新界定各级监管机关的职能任务,将自身总的职能定位与具体的职能任务安排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四,职能调整的过程思路为有步骤、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职能重点转移,在监管职能方位整合的层面上做好超越现实职能机关活动范围的条件准备,变被动监管为主动规范和引导,从而加速完成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为的从自为到自在的转变。

总之,新的职能职责结构应能克服履行监管执法职能存在的从全局、宏观、战略高度发挥作用不够和监管缺位、错位、有机化差的不足。

强化优势职能职责。根据职能性质和围绕这一性质所取得的职能成就,工商行政管理强化自身优势的职能职责必须体现在维护市场运行秩序这一基点上。就目前和将来形势发展的需要,其职能职责强化的重点应落实在上述基点范围内的市场交易秩序监控和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两个方面。为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首先,对原有的相关职能职责进行更加合理的权限划定和组织建设,使之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执法成本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从而为上述职能职责的强化做组织准备。

其次,尽快对有关市场主体的外部市场行为做出全面的规范立法,制定科学、完整的市场行为规范体系,从而为上述职能职责的强化提供权威条件。第三,从根本上改变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手段还停留在较为落后水平而在执法过程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从而为上述职能职责的强化提供技术条件。

发展潜力职能职责。工商行政管理由于其特有的工作性质,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形成了很多还未能完全发挥作用的管理资源。因此,重视、挖掘乃至提升以下这些潜力职能职责能从更加长远和更加基础的层面上为其职能主体职责的落实提供保障。第一,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一客观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从事市场准入管理所掌握的大量原生性信用信息、年检过程中出现的再生性信用信息以及执法监管中产生的发生性信用信息建立覆盖全国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以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纳入更加健康的轨道铺平道路。

第二,通过发挥发展行业协会进行市场培育。成熟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完整的产业结构,而且需要拥有自觉有效的自律机制。甚至可以这样说,行业自律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有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地位,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发展的空间,无疑是其实现从治标到治本重大职能战略重点转移的英名决策。

第三,大力开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擅长的信息服务、商标服务、维权服务、合同服务等市场服务活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需要是政府及其部门存在的原因,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应该也只能是为市场主体和全体社会服务的市场服务提供者。它只有通过提供一种着眼于、并努力满足于公共需求的市场服务,更好地回应市场主体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公共需求,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

面对我国针对政府机关进行的大部制体制改革,我们坚信,工商行政管理一定会在机会和挑战的考验中获得全新的发展。(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注释

①国务院部门“三定”方案主要是对国务院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简称,是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是各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8

一、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努力构建大巡查的核心理念

市场巡查工作担负着工商部门服务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任务,是规范各类市场日常监管的有效方法,是适应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工作职责。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牵扯到工商部门的核心职能,工商部门必须有新思路、新理念,明确定位方向。

(一)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思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转化到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当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长效的科学监管机制,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禁锢思想意识束缚。作为肩负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大力加强“四化建设”,积极推进“四个转变”,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全面实现“四高目标”,充分展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新水平、新面貌、新形象。

(二)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能脱离工商职能的底线

当前,工商部门的一些创新举措不但没有减轻基层工商巡查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监管效能,相反却增添了一些新的不必要负担。例如网上办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而实际情况是上级机关发文效率提高了,但基层的贯彻执行力却严重下降了,从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巡查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巡查职能的到位;另外还有一些工商所忽视了基本职能,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活动上,导致市场巡查工作无法达到正常的巡查频率和巡查覆盖面。类似这种超越工商职能底线的创新,是对工商工作的误导。是对工商职能的亵渎。

(三)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要正确处理好市场巡查与非公党建工作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年来,工商部门曾经为培育和建设集贸市场,繁荣市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98年开始的管办脱钩、政企分开,以及2008年“两费”全面停征,这些都标志着工商部门职能的全面回归。当前,甘肃省非公党建工作又落在工商部门肩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巡查与非公党建工作的关系,是工商部门面临的又一项全新课题。因此,市场巡查人员要实现“一岗双责”,不仅要做市场的监管员,还要做党建工作的指导员,这两项工作同等重要,要同步开展,同收实效,绝不能敷衍塞责,更不能弄虚作假。

俗话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必须转变理念,把市场巡查工作置于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相统一的核心位置,通过理顺监管体制、完善巡查机制、延伸监管触角、提升监管效能,以实现基层综合监管最优化、工商监管效能最大化为目标,着力探索和推行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以科学的监管方式方法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二、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科学建立市场监管大巡查责任体系

近年来,白银工商分局积极推行和完善市场巡查制度,不断规范巡查执法行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新的监管形势和监管任务,必须改变以往“游击式”的监管模式,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建立一套全新的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所谓大巡查执法体制,就是把基层局市管科、消保科、商广科、经检大队等几个承担市场监管和具体执法任务的科队合并,由一个领导具体分管,建立一个大巡查指挥调度机构,形成以大巡查统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格局。

(一)按照“集中化指挥、坐标式定位、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设立大巡查调度指挥中心

白银分局已经起草下发了《关于推行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的意见》,针对分局辖区和工商所监管区域划分,对市场巡查人员重新编队编组,实施分局机关和工商所两级巡查机制,组成6个工商所和市管科、消保科、商广科、经检大队为主的7队13组,初步建立了大巡查的指挥调度系统和市场监管执法应急反应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业务科室协调配合,工商所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与大巡查执法体制相配套,建立健全市场巡查制度

白银工商分局对已建立的36项市场巡查制度,进行重新进行梳理、规范,清理了一些不符合科学监管的陈旧制度和办法,通过进一步整合、压缩,并结合省工商局出台的《市场巡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初步建立了《市场巡查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巡查监管工作量化制度》、《市场巡查aB角管理制度》、《市场巡查失职追究制度》、《市场巡查监管效能制度》等十多项市场巡查制度,并对各种不同的市场区域、不同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规定了一些具体监管操作制度,使市场巡查得到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制度支撑。

(三)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重新设计市场巡查表册,把权力与职责融入市场巡查的具体操作规程之中

初步建立了“一图两册两书三表”的表册记录制度。“一图”是指每个工商所都设置了市场巡查网格图,以网定格、以格定责、以责定人;“两册”是指每个巡查人员手中的《市场巡查监管服务手册》和置于每个经营户的《工商人员市场巡查监管服务情况反馈手册》;“两书”是指分局主管领导与工商所、工商所所长与巡查人员签订的《市场巡查监管责任书》;“三表”是指公示在办公场所的《市场巡查编队编组及巡查区域一览表》、《市场巡查人员责任区划分、巡查标准、巡查频率一览表》和《市场巡查人员星级考核一览表》。通过科学地设置市场巡查表册,使市场巡查更加精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科学统筹,标本兼治,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效能

随着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的不断推进。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巡查监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制定巡查职责,规范巡查程序,解决了“干什么、查什么”的问题

白银分局按照省局《市场巡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大巡查执法体制的实际需要,梳理所有市场巡查监管事项,初步建立了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七项职责、市场巡查机构承担十三项职责。并将巡查人员岗位按区域划片定责,制定了网格图和实施方案,按照市场巡查的过程控制,细化市场巡查工作流程,对照计划、部署、要求、配合、落实、检查、总结等环节,规范了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的指挥调度程序和巡查队组上岗准备、上岗巡查、巡查后续工作和制订巡查计划和开展巡查讲评等具体工作程序,基本上涵盖了市场巡查工作的全部领域。

(二)细化巡查标准,规范巡查频次,解决了“怎么干、怎么查”的问题

白银分局把每个巡查人员的责任区。按照承担责任程度的大小、违法案件发生的频次多少、经济繁荣程度的不同,划分为甲乙丙三型区域,并结合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行业分类,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巡查标准,实施不同的巡查频次。通过一览表的形式,进行公布,让巡查人员在定期巡查、区域巡查、专项巡查、重点巡查中注重巡查标准的落实。同时,分局充分发挥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的作用,适时根据实际巡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交叉巡查、集中巡查、督导巡查,着力解决日常巡查和专项巡查的漏洞、盲区、薄弱地段和尖锐问题,以此推动市场监管效能的提升。

(三)实行责任追究,规范定量考核,解决了“干得怎么样、查得怎么样”的问题

白银分局制定了《市场巡查考核奖惩办法》,细化巡查人员的目标责任,通过梳理市场巡查内容、市场巡查档案、巡查纪律、巡查记录等事项,形成了五项三十条的《市场巡查综合考评表》,实行定量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办案奖励、市场监管效能责任追究进行挂钩,对排名末尾的工商所,分局党组将按照《市场巡查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所长、副所长、巡查组长和巡查人员的责任。分局、工商所通过加强督察考核,促进绩效考核实效,实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科学评价市场巡查人员的工作业绩,建立了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分析优势,正视问题,继续推进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建设

大巡查执法体制的推行,基本实现了对监管区域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全方位监管,实践中逐步完善了“网格责任制”,形成了“规范化建设”的市场巡查监管机制。

(一)打破了科、所、队之间各自为政的工作局面,进一步真正整合了执法力量

把科所队重新编队编组,一方面有利于明确各自责任区域,另一方面有利于互通情报信息,实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执法格局。同时,将一些不必要由工商所落实的工作,由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抽调相关科室进行检查落实。

(二)克服了慢、散、乱的执法态势,提高了部门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水平

灵活调度巡查执法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集结优势力量,集中处理一些突发性和重大性的市场波动和市场违法行为,不仅提高了部门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水平,而且通过灵活调动,实施队组之间互查机制,有效克服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现实影响,解决了一些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盲点,确保职能到位。

(三)突出了市场监管的核心位置,真正落实了“四个统一”的理论要求

通过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的建立,把市场监管工作置于全局的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进行强化,不仅有利于法制建设,推动执法办案工作,而且有利于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履行好工商部门最基本、最根本的工作职责。

(四)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一些疑难问题,真正达到科学监管的要求

通过设置了大巡查指挥办公室,解决了集中指挥权的问题;推行经营户留置《工商人员市场巡查监管服务情况反馈手册》,解决了执法痕迹问题:推行分局主管领导与工商所、工商所所长与巡查人员签订的《市场巡查监管责任书》,解决了市场监管责任链条的问题;推行甲乙丙三型区域划分和信用分级、行业分类监管,解决了市场巡查频率的问题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监管。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9

一、改革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前,济南市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在高新区设立分局,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市场监管职责。高新区管委会设有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设在管委会办公室,承担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当时的管理体制,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工商分局、质监分局是省垂直管理,食药分局是市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作为高新区管委会下设的机构,对上述机构进行协调难度较大。二是多头监管衔接不畅。市场监管职能散落在多个部门,难免会出现职能交叉或管理真空,导致职责边界不清、多头监管、相互推诿、协调配合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三是一线执法力量不足。除工商分局下设1个基层监管所外,其他两个分局都没有在基层设立监管机构,虽然也都配备有相应的执法队伍,但反应速度较慢,接到投诉后往往因为程序原因而无法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办事效率难以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涉及民生安全的高风险领域,监管力量难以全面覆盖。

二、改革做法

(一)调整管理体制,优化配置机构编制。一是整合工商、质监、食药分局及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设置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为高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负责区域内食品药品、工商、质监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承担高新区管委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二是在高新区代管的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市场监管所,为市场监管局派出机构,承担本区域食品药品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每个市场监管所核定行政编制10名,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三是整合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办公室、技术监督站、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等机构,组建市场监管执法大队,为高新区管委会所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受管委会委托,承担辖区内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综合执法工作。

(二)迅速实现融合,形成综合监管合力。一是班子带头融合。采取交叉分管方式,原工商口的副局长分管质监业务,质监口的副局长分管食药业务,食药口的副局长分管工商业务,使领导班子首先实现融合。二是人员双向融合。在全系统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让各个业务口与工作人员互相选择,选不上的待岗再培训,如此一来,原有的小圈子被打破打散,实现了业务大融合。三是机关文化融合。按照新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统一着新制服,标志主要由帽徽、肩章、臂章、领花、胸章组成,包含四部门原有的突出特征,其中帽徽由国徽、红盾、剑兰叶以及标有JHDZ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英文缩写、济南高新市场监管字样组成。通过统一换装,既增强了归属感和向心力,也便于社会各界的识别与监督。

(三)优化运行机制,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一是实行“一窗式”受理。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企业年检为年报等制度。将企业登记、食品药品许可、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窗口进行整合,将原来在三个局四个窗口办理的证照,改为一个窗口受理即可办理所有申请。在此基础上,启动商事登记联合审批改革,探索推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公章刻制“一表申请、一窗通办、部门联审、三证合一、档案共享”注册登记新模式。二是探索“扁平化”模式。按照“区域责任、保障重点、下移重心”原则,在基层一线设立六个责任片区。日常监管工作中除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及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案件由市场监管执法大队负责外,其余监管事项全部由市场监管所负责。三是建立“捆绑式”机制。市场监管执法大队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指挥执法办案工作,并对跨区域、跨领域以及专业性较强的重大案件开展执法监管。同时,将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等领域的监管服务和案件办理工作有机结合,按照“监管执法相对分离,办案权限相对集中”的思路,建立了分权适当、主辅结合的“捆绑式”执法办案模式,即根据案件性质、违法主体、处罚种类及幅度等划分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及市场监管所的办案权限,形成齐抓共管、上下协作的办案格局。同时,加强对关键部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对案件立案、调查、核审、执行实行“四个分离”制度,切实理顺执法介入机制。四是实行“对口式”办理。对园区“12345”、食品药品“12331”、工商“12315”、质监“12365”维权热线进行整合,建立由市场监管执法大队综合科、各业务室归口接收、分派、反馈,市场监管所直接受理以及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需要直接办理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并建立完善了督查督办、案源举报、消费维权快速反应、消费维权约谈、查办案件回访、案件考评考核等六项机制,全力保障消费维权。

三、改革成效

此次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三局一办”物理合并,而是完全打破原有部门格局,重新进行职能、机构、资源的优化组合,并以此为基础着力推进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为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提供了有效支撑。一是形成了市场监管合力。通过机构和职能整合,解决了原有“分段式”监管存在的职能分散、交叉、缺位、错位以及重复监管等问题,实现了对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全领域、全时段管控。这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过去,食品药品部门监管餐饮环节、工商部门监管流通环节、质监部门监管生产环节,“三局一办”合一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为市场监管局一家监管,实现了主体明确、责任明确。2014年以来,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现场整治各环节经营者2268户次,取缔不达标小餐饮65家,办理简易程序案件56起、一般性程序案件29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7例,保持了食品药品监管高压态势。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0起,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被撤销或败诉的案件。二是推动了审批提速增效。通过“一窗式”受理,将企业设立和变更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2014年以来,共办理工商登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行政许可(确认)15354件,确权准确率100%。改革以来,辖区内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长71.85%,呈现出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投资规模分布合理、主体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三是提升了消费维权水平。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消费维权的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解决了以前消费者投诉无门、部门相互推诿等问题。2014年以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0件,较2013年同期下降22%,所有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100%。

市场监管工作体会篇10

一、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市场监管执法。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尽职尽责加强市场监管。尽心尽力维护市场秩序,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培育发展和依法监管集贸市场、个体经济上来:党的十四大以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维护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上来;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改革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培育合格、规范的市场主体,是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牢记“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支持鼓励与依法登记相结合,积极支持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认真落实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严把市场主体准人关,大力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法做好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企业的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工作,坚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共有内资企业902.22万户,其中私营企业623.8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41.91万户;个体工商户2759.1万户。

(二)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持开展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始终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作为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针对不同时期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突出问题,先后集中开展了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护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整治,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同时。坚持打防结合、堵疏并重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商标专用权保护、虚假违法广告整治以及治理商业贿赂、打击传销、消费维权等长效管理机制,监管执法效能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3856.2万件。

(三)落实国家协调区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工商总局积极组织全系统参与主办和支持举办区域经贸活动,引导东中西部扩大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建立完善区域合作等执法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执法联动,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执法效能。全系统还积极参与了对口、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等工作。二是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努力创新服务“三农”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农资市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积极促进农村经纪人、农村个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商标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反映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的商标意识普遍增强,商标注册量迅猛增长。国家工商总局按照建立创新型国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创新机制,改进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商标审查进度,商标注册量逐年大幅增加。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以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为重点,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对中外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法实施一视同仁的保护。商标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也富有成效,我国几乎加入了所有与商标有关的国际条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各国商标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国日趋完善的商标法律制度、有中国特色的商标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商标行政保护工作,受到世界知识产权界的广泛好评。截至2007年底,我国注册商标总量达303.8万件,居世界各国首位;截至2008年6月底,已认定驰名商标1234件;1996年以来,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3.88万件。

(五)健全完善维权体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广大人民群众是市场消费的主体,构建和谐的消费关系、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是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强化商品和服务领域的消费维权。以培育健康的消费理念为重点,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引导科学、合理、文明消费;以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抓手,形成了总局、省、市、县局和基层工商所五级贯通、覆盖面广的12315信息化网络。促进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消费维权体系的建立:以方便消费者就近申诉举报为目标,大力推进12315站点进村镇、社区、商场、超市和企业,进村镇覆盖率达48%。进社区覆盖率达64%。1995年以来,全系统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39.46万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618.67万件。1999年以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54亿元。

(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立足本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落实优惠政策,实施收费减免,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营,自主创业,自谋

职业。2003年以来。已有1544.7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就业再就业。大力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按照职能分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打黑除恶、禁毒防艾、反假币、反洗钱、取缔“黑网吧”、治理校园周边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农村平安建设等工作。三是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积极参与了整治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违法排污等专项行动。四是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清理企业名称和商标、广告中的不良文化现象,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监管;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斗争,依法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大力倡导开展公益广告活动,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身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工商行政管理与时展同步。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自身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不仅为履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发展须臾离不开理论的指导。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构建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全系统干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注重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逐步深化了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定位、根本目的、工作目标、基本要求等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提出,市场监管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放而有度。仅仅认识到市场监管要宽严适度,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的起步。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提出,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进一步从认识上和实践中解决了在监管中要体现服务的问题,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的深化。党的十六大特别是近两年来,总局党组在系统总结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工商行政管理要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四个统一”的提出,把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服务大局、消费维权、依法行政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科学回答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根本目的、基本要求等重大问题。做到了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统一,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把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提到了新境界、推上了新高度。之后,总局党组又进一步提出。切实做到“四个统一”,要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努力实现“四高”目标(即建设高素质的队伍、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达到高质量的服务)。因此,以“四个统一”为主体,以“四化”建设和“四高”目标为补充,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形成,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

(二)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有法可依,是监管执法的必要基础;依法行政,是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30年来,根据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高度重视立法立规工作,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商标法》等法律及一大批行政法规、规章为主体的比较健全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共有105部法律和203部行政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职责,国家工商总局单独制定和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部门规章有104部。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宗旨,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依据。同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监督工作大大加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法制宣传工作扎实开展,良好的执法环境正在形成。

(三)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是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效能的重要保障。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历经6次机构改革“三定”,逐步确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定位,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从总局到基层工商所五级贯通、运转协调的分层管理体制,建立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基层监管执法体系。二是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了法治工商、信用工商、信息工商建设的步伐。三是实行了市场办管脱钩,实现了“运动员”与“裁判员”分离。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四是实行了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增强了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五是实现了国家工商总局机构升格,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权威。六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在全系统推进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商品市场准入制度、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七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了监管执法手段。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促进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四)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市场监管执法职责的重要组织保障。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恢复建制时:全系统仅有10万余人。1995年国务院核定工商所36万行政编制,结束了基层工商所长期缺编、少编的历史,是工商所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的历史性举措。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强化教育培训,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执法形象明显改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全系统公务员队伍共有40余万人,已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回顾30年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不仅自身建设

取得重大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统领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无论参与立法立规、实施监管执法,还是推进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都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根本保证。

第二,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根本目的是促进改革发展。恢复建制30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检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尽职尽责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心尽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表明,只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商行政管理就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必须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执法为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统一,正确处理履行职能与执政为民的关系,把执法为民的思想体现到监管执法的各个环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执法效能,始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实现对法律负责与对市场主体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市场监管与服务的统一。

第五,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管方式改革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推进体制、机制和监管方式、手段的改革创新。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创新能力,鼓励基层发扬首创精神,不断发现、总结、推广创新经验。

第六,必须坚持不断规范执法主体自身行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履行这一职责的组织保证。必须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树立良好工商形象。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工商行政管理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也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维护市场秩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新批准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以落实新“三定”、停止征收“两费”为契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全面实现“四高”目标,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固本强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队伍。要以“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为目标。认真落实“五抓”,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各级机关建设,着力构建廉洁高效、和谐文明机关;抓好基层工商所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监管执法水平;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

(二)与时俱进,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要适应形势发展、提高效能的需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广告监测、消费维权、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和执法办案等方面的运用,积极推进网上企业年检、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商标申请,不断提高服务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能力。

(三)开拓创新,全面实现高效能的监管。要按照建立健全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在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做到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