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资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1:03

小学教育资讯篇1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青少年香港

中图分类号:G25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2)04-0129-04随着信息化浪潮的高涨,信息素养教育成为普及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未来,其信息素养教育被世界各国视为提升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英法日等世界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十分重视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将信息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制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实践形式、评价体系等,建立了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实施策略和保障制度,确保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有效开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香港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较大,同时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虽不算早,但启动迅速,持续发展,成效显著。而香港与内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其在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成功经验对内地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对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就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有效开展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1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1]。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一种有利于强化信息意识的环境至关重要。信息知识与能力教育多通过系统教育、培训和自觉实践来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则需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的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概述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之初就特别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首份《施政报告》即明确提出:“推行为期五年的资讯科技教育策略,鼓励学校应用资讯科技,提高教与学的成效。[2]”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3],将信息素养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加强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师培训,开发数字学习资源,培养使用资讯科技的整体社会文化,促进资讯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这五年间,香港完成了开展信息化教育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所有学校均以宽带连接互联网,其中超过六成的学校更采用光纤连接方式接入。所有教师均已完成基本程度的资讯科技培训,77%的教师达中级以上程度。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库。各区的“资讯科技教育卓越中心”相继建成,组成一个全港性的网络。启用香港教育门户网站“香港教育城”,实现学习资源、教育方法、成功案例的全港共享。在社会文化培育方面,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活动和比赛,推广使用资讯科技,营造全社会支持使用资讯科技的文化氛围。

为确保信息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于2004年7月发表第二份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善用资讯新科技,开拓教学新世纪》[4],标志着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香港政府致力于利用资讯科技加强师生教与学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数字学习资源,广泛推广成功的教学范例,建立有效的专业发展模式,推动社会群体支援资讯科技教育。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香港各中小学已具备开展资讯科技教育的足够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数码隔阂”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部分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均对使用资讯科技持正面态度,课程改革中四个关键项目之一的“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取得重大的进展。制定了香港学生“资讯素养”架构,并根据这一架构,开发了有关资讯素养的评估考核工具。

2008年12月,香港政府发表了第三份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适时适用科技,学教效能兼备》[5],针对资讯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提出资讯科技教育发展的新策略。包括营造资讯科技教育的理想环境,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协助学校制订和推行校本资讯科技教育发展计划,提供以课程为本的教学单元资料库,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技术支援,与非政府机构协作以提升家长的资讯素养等。从资讯素养教育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数字资源建设、社会合作等各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3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小学教育资讯篇2

“两会”前夕,经过多次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向公众第二次征求意见,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纲要》指出,要在未来十年内真正做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纲要》特别强调了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其别提出要建立教育质量的评估、义务教育的监督、均衡状况的督导等制度。

有识之士指出,教育均衡化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共同予以推动,应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联动模式,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社会资源为这项利在千秋的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09年年底,依据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框架协议的合作原则,落实“教育信息化提速工程”,广东省教育厅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签订了“联合推进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合作框架协议”,此举加快了广东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全面提升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双方还联合启动了“千校扶千校――信息化帮扶行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信息化技术及信息服务协助广东省教育厅推进“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力助实现2000所学校的网络接入,通过“校讯通-同步课堂”应用,让1000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享受1000所发达地区学校的同步教育,促进全省教育的均衡发展。

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

让乡村城市课堂同步

如何才能让农村学校享受发达地区学校的同步教育?广东省教育厅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共同投入资源,开展教学资源建设,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省所有教材、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的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教学资源。双方共同推进“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突破口,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全省中小学校(尤其是东西两翼、山区农村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近年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同步课堂”项目,这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将以此为试点探究国家基础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与共享机制。学生可以实现多方位学习的协同与互动,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督促,教师同样达到了减负和增效的效果。正如一位校长所言,在信息化的时代,谁掌握了优质资源,掌握了学习方式,谁就能学得好。因此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记者看到,通过“同步课堂”,江门景贤中学(当地重点中学)与台山那金中学(山区落后学校)在不同地点、同一时段,一起上了一节物理课。与往常不同的是,课堂上只有一名老师,黑板被换成了可以实现远程信息传输的手写板,台山那金中学学生方帆对江门景贤中学高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手写板上作答,江门景贤中学的学生同时也能看到,并进行讨论。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同步课堂等信息技术,使得城市优质学校支援了农村落后学校,把优质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传送到农村学校,已初显成效,做法值得借鉴,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除了基本的沟通功能之外,“同步课堂”辅助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被老师和家长所认可。从2009年3月开始,甲型流感肆虐,严重影响了东莞地区学校的正常教学。特别是5月在石牌中心小学有20多名学生感染了甲型流感,为了学生安全,学校决定暂停课程。家长对此表示理解,但又因为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而有所担心。这个时候,同步课堂开始“大显身手”:老师借助这个平台按照教学进度发送相关知识给学生,学生有疑问也可以在平台上给老师留言,然后老师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就这样,实体的课堂虽然中断了,但是学习仍在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辅导不再局限于课堂,即使在特殊的环境下也不耽误孩子的学习,这一点得到了学校、家长的一致认可。”一位老师如是评价。

郊区校园成信息化“先锋”

百所希望小学实现信息化

听闻广州郊区深井小学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校讯通”的开通率达到了75%,记者专程赶到学校见了校长郭卫民。深井小学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远离市中心。学校现有教师19人,而在350名学生中,就有300位学生的家长开通了“校讯通”。作为一所郊区学校,却是黄埔区第一批开通“校讯通”的试点单位,深井小学先进的理念常被作为教育信息化推广的典型。

“校讯通”作为中国移动针对教育行业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为教育主管、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包括办公管理、信息沟通、教学辅导、辅助教育等综合信息化服务。在“校讯通”的帮助下,学校的综合事务管理也不再令人头疼。郭卫民校长说:“前两年一次台风来了,路面涨水导致没法上课。我们需要通知家长和学生暂时停课,但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告知,打到耳朵都疼了还通知不过来。现在通过‘校讯通’,一个短信群发出去,什么时间停课、复课,全部家长就都知道了,非常及时。”

“我每天进校门‘嘀’一次觉得不够,还经常多‘嘀’几次,感觉挺好玩的!”活泼好动的深井小学学生梁俊铭,一谈到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校讯通”,眼睛一亮,显露出可爱的神情。这头,小梁一直在“校讯通”打卡机上“嘀”个不停;那头,梁爸爸的手机也在一直响个不停――“校讯通”短信来了,“儿子到校了”。“没有‘校讯通’的时候,他上学出去我总是不太放心。现在短信一来,我就放心了。”梁爸爸深有感慨。通过短信的方式,“校讯通”可以向家长告知学生到校和离校的时间。

方便还不止这些。梁爸爸说:“以前孩子回家有时候想偷懒,就说老师没布置作业,现在有了‘校讯通’,老师会通过短信告诉我今天有什么作业,我也能督促和辅导孩子的学习。这对孩子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校讯通”还推出了“教子良方”栏目,发送一些教育常识和教育方法给家长,以便家长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有关教育专家表示,“校讯通”可以增加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让学校了解在家时的孩子,让家长了解在学校时的孩子,实现了双向沟通,可谓是一种“阳光教育”方式。

另据了解,自2007年开始,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开展了100所“全球通希望小学”援建行动,投入到各地希望小学的实际建设善款总额达3000万元,覆盖梅州、韶关、清远、云浮等14个地市。截至目前,100所全球通希望小学全部正式竣工启用。

为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在资源配置、教学水平上的差距,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积极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帮助学校打造平安校园、加强家校沟通为出发点,在百所全球通希望小学及广东许多中小学开通了“校讯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广大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学籍管理、家长信箱、考勤管理、成绩管理、亲情电话、电子留言板、Cp管理、门户管理等多项服务内容。

小学教育资讯篇3

现如今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状态,庞大数量和多种流畅传播途径的讯息在不同的行业中不断地充实着我们的社会。在如此便捷的今天,人们可以利用带有网络功能的各种设备得到想要的信息,信息也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进行传播。综上所述,社会步入信息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点:庞大的讯息量以及多渠道传播方式。

(一)庞大的讯息量

庞大的讯息量是社会步入信息化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繁杂的信息量中包含着各类讯息,有的对我们有用,有的则可以视为垃圾讯息。所以,在这个充斥着讯息的社会中,怎样才能更快捷地摘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怎样合理地使用讯息内容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必备才能之一。摘取讯息的技能不是一时之间或短暂时间内可以学会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相关经验,提升自己对于信息的敏感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熟练运用讯息选择技能。面对繁杂的讯息,我们可能会出现焦躁、烦闷、反感等负面情绪,这都是信息充斥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正确看待信息也成为了教学的关键。

(二)多渠道传播方式

早期的讯息传播方式大致仅分为语言传播和实物传播两种。后续人们发明了文字、纸张等,书信、报纸逐步成为了人们传播讯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无论是传统的传播方式还是较为新颖的传播方式,在当时来说,所传播的范围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制约。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跟随经济的步伐一同发展,更多的群众逐步开始选择使用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同时,现如今的电视、手机也都能够连接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内容,高便捷的信息获取少不了互联网基础。网络推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也进一步改进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形式。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媒介是社会步入信息化状态的必经之路,倘若没有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那么信息就很难保证其时效性和覆盖性,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也就会变得比较匮乏。

二、乡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近况

我国乡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和我国整体教育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相同的部分,目前,我国乡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依旧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乡之间教学条件不同

很多农村的中小学是不具备微机房条件的,也没有过多的资金投资到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部分农村学校基础设置极度缺乏。再者,情况较好的学校内虽有微机房但是没有网络的连接,依旧不能使其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出现类似情况的学校占有不少的数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教育资金的投入,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完成学业便跟随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一同去其他地方求学,学生数量的不断锐减也延缓了学校的发展。

(二)城乡之间教师资历不同

农村的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资历不足的现象,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专业对口程度都存在缺失,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类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资源更为匮乏。甚至于部分学校由于教师资源过于匮乏,出现了包班的情况,这种人员极度匮乏的情形之下,教师通常只能够教授主要的三门课程,面对看似“多余”的信息技术教育,很多老师则选择让学生自己使用电脑进行操作,没有任何技能讲解。更严重的情况是,没有相关设施的时候,教师会选择组织学生自习。

(三)城乡之间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不同

很多乡村中小学都会出现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情况。首先,学校管理层面人员并不对其有足够的关注度,这与学校管理人员对相关信息技术教育的了解和认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倘若村子里没有网络或无法正常使用网络,学校相关领导在没有接触过网络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对信息发展重视起来的。其次,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也不够深入,对其的理解总带着偏激情绪或片面性。再次,很多学生和家长同样也对信息技术教育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更加注重的是文化课程的学习。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知,我国农村中小学出现这种忽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情况,其构成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基础设备等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还有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特性关系。

三、加大力度,全方面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办法

(一)加强重视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教育部应当对其多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引起各方的重视,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学校内的管理人员、教师等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校老师培训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让更多的教师真正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及其重要程度。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小学教育资讯篇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被认为是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迅速扩容的主因。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披露的投融资金额达9.1亿美元。而艾瑞咨询预计,未来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19%,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元人民币,在线教育已经是最热的投资领域。

在Bat三巨头中,阿里巴巴有淘宝同学,百度更有百度文库、作业帮、度学堂和传课网等一众尖兵,优势不可谓不明显。2014年2月,阿里巴巴以1亿美元领投了国内领先的在线英语培训企业VipaBC,一举打破了此前人们对在线教育领域“不知名企业快速投资、快速上线”的粗糙和草根印象,成为迄今为止在线教育界最大的一笔融资。2014年4月才以腾讯课堂正式切入在线教育市场的腾讯想必也是“压力山大”。

在前路已经熙熙攘攘地挤满了深耕市场多年的各类型垂直型在线教育网站,且阿里巴巴与百度也纷纷出手的情况下,要想争夺在线教育市场的大蛋糕,腾讯面临的对手实在太多,但也并非毫无希望。事实上,国内在线教育起步虽早,但从未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困境,互联网在线教育也只是变成了更广义上的传统课堂而已。用户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很差,再加上用户缺乏内生性驱动力,不仅用户深度学习的效率不高,而且用户粘性也一直踟蹰不前。

为了增加互动性,借助社交软件进行交流成为了不少在线教育平台弥补自身不足的手段。然而,这些垂直型在线教育网站都仅仅是浅层地利用了这些社交软件的功能,难以做到真正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但对于腾讯来说,社交可谓看家本领,借助QQ的力量,腾讯课堂不是没有可能后来居上。无论是通过QQ的渠道优势获得快速进入腾讯课堂的入口,还是在QQ用户群列表页面中看到腾讯课堂的课程栏目,种种结合都赋予了腾讯课堂极佳的用户体验。

凭借QQ积累多年的音视频与文件分享能力,以及新增的屏幕分享功能,腾讯课堂变成了以互联网2.0时代特征为主,甚至具备向移动端快速发展的在线教育平台。这也就意味着,腾讯课堂具有分享QQ大量用户基数的机会,并且透过QQ提供的更为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将入驻腾讯课堂的教育机构快速推广开来。相比其他巨头,腾讯课堂在渠道推广以及用户数沉淀方面的优势无疑是在线教育机构最看中的一点。

在推出后短期内,入驻腾讯课堂的教育机构超过千家,课程数量在11个月内增长9倍。另外,从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直播用户增长率达到12倍。可以说,腾讯课堂与QQ的结合,是腾讯掘金在线教育市场的一步好棋,而借助这样一个契机,包括教育机构以及用户群体在内,能够实现教育资源与用户需求的最大程度上的对接。这也是以搜索为先锋的百度以及以电商为核心的阿里巴巴所不具备的优势。

双脚走路,渠道和内容都不能少

尽管搭上了QQ这趟顺风车,但腾讯课堂也并不一定就能弯道超车。毕竟,渠道对于在线教育服务商来说虽然非常重要,但在线教育属于内容驱动型服务,内容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小觑。

报告显示,腾讯课堂有超过80%以上用户更关注课程内容和产品功能,两者相加的占比甚至超过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这表明用户在获取在线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对于内容的重视程度更高,对于“产品界面”等虚招持有更加理性的消费态度。不仅如此,数据中还有一项较为显眼的地方:课堂的互动氛围占比达到25.3%。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用户对于交互性较差的传统在线教育服务的不满,以及获取更多主动权的渴求。

事实上,渠道和内容从来都是企业发展需要并行的两条腿。如果只占据渠道优势而没有内容作为支撑,那么用户自然会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而只有内容没有渠道,就有进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中。吸引优秀的线下教育机构入驻,让它们打消“线上抢了线下生意”的顾虑,这是包括腾讯课堂在内的在线教育共同面临的挑战。

腾讯课堂负责人李表示,在腾讯课堂中的教育机构中,有一部分是有线下教育业务的机构,它们往往是把一些新的类目作为尝试而放到线上。但总的来看,加入课堂的教育机构中仍是纯线上机构的比例更高。她认为,无论阿里巴巴、百度还是腾讯,都是自己不做内容,只做平台,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上课的体验。而大家共同的挑战在于,“一个学生最后会不会为这个平台买单,除了上课的体验还有内容的价值是否真的能够为我所用,比如说我能否通过考试或者找工作能否成功等,最后内容价值也会成为用户去买单的一个点。”

与竞争对手相比,李称腾讯课堂的优势之一在于数据,也就是腾讯多年来积累的对用户的了解和数据积累,会让腾讯帮助这些教育机构更精确地找到学生,也就是分发的流量会更有效。此外,还有QQ群学习的优势,“无论用户在什么平台学习,最后学习其实会落到QQ流和沉淀。”此外,相比较前期门槛高、用户的积累用时长的平台类在线教育,李表示更看好在线教育工具类的创造力。腾讯希望对此有所投资,目前已经在操作中。

小学教育资讯篇5

2月份,新东方集团旗下专业在线教育公司“新东方在线”宣布获得腾讯旗下机构的3.2亿元投资。这条新闻让本来渐趋沉寂的在线教育创投圈小小热闹了一把,特别是新东方同时宣布新东方在线计划在国内上市的消息之后。

新东方与腾讯合作已经有不少时日。2014年底,新东方和腾讯JV合作,推出一款在线教育产品“优答”,是一款进行智能英语学习的答题类产品。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失望的是,优答未能铺开,也没有可观收入。

长久以来,这位新东方的创始人备受在线教育困扰。互联网思维席卷教育行业的时候,人们担心靠租场地、在教室里上大课的传统培训模式会受到挑战,因此也认为新东方会成为互联网革命对象。

俞敏洪曾对媒体说:“大众学习成本越来越低下,越来越免费,必须考虑线上教育特点和线下服务特点,重新设置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体系。”

正因为看到其中的商机,投资者、创业者蜂拥而至。其中2014年来势特别凶猛的是欢聚时代(YY)旗下的100教育,试图利用自身的互联网im工具、流量优势加上免费战术,用互联网方式来挑战新东方,并且收编了以雅思培训著名的郑仁强团队,弥补师资队伍力量。

但好景不长,2015年,100教育以郑仁强负气出走为节点,由热闹归入冷却,在线教育流量为王的模式破产。实际上,如果流量可以通吃,那么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早就应该拥有互联网界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这三大公司都尝试过在线教育,成绩不值一提。这也提醒众人,腾讯投资新东方,不可无谓抬高腾讯的技术和流量对于新东方在线的作用。

与100教育同期,各路能人也带着各种思路杀入在线教育领域。成功创办世纪佳缘的龚海燕,想通过拥有大量教学资源的梯子网配合视频直播的那好网来实现营收,2014年下半年宣告失败。想从英语口语培训切入中小学生作业的一起作业网,融资了几轮仍然找不到成规模的收入模式。而像51talk等英语培训公司,说是在线教育,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下互联网的信息线路,与传统的一对一培训机构差别很小。

另外一些公司,则是积累题库的思路,通过大量的中小学生试题吸引他们眼中真正的用户,又由此衍生出搜题业务,像猿题库+小猿搜题、学习宝,还有学霸君,皆是如此。积累千万级别的用户容易,但想真正达到有正常稳定的营收,形成商业模式,仍然遥不可期。

这些创业公司还有一个想法,通过搜题黏住用户,然后通过题库迅速判断一个用户所处的学习水平,最终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以便进一步帮助学生们获得针对性的线上辅导。如果学生有线下辅导需求,他们可以把报告交给线下培训机构,进而从培训机构收取一定费用。这构成了一种教育的o2o模式。

而现实是,在线教育看上去热闹非凡,大多却一直挣不到钱。到2015年下半年,市场渐渐缺少了声音。

相比之下,新东方对于在线教育的投入,倒已略见成效。其公布的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净营收为2.7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362亿美元增长17.7%;净利润为59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50万美元增长70.3%。新东方在线网注册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92%,付费用户增长215%以上。

小学教育资讯篇6

一、并机入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增添了新的发展机遇。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2001年秋季,在镇党委政府和镇教体办的鼎力支持下,学校率先启动了“教育网络组建工程”,争取各方面的协助,教师集一部分,学校拿一部分,多方筹备资金,购置了90余台电脑;实现前勤一线教师人手一机,初步组建起了校内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并且一并接入internet,实现校园间的网络沟通、校园网络与社会网络的联系。教师积极学习、使用网络技术,结合学科教学,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应用。在学校教务处引导下,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先后建立自己的备课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网络备课、科内教研等网络教研活动,纷纷建设了网络备课资源库,各科教师及时上传电子备课、多媒体课件、作业、单元测试、教研信息等教育资源。许多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主题教育网站,与学校教育平台互通有无;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平台,又充实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学科教学网络化,实现了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迅速整合;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全面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全面推动了学校教育网络化发展。2002年春,学校又购置30余台电脑,实现了全年级电脑进教室,组建了“网络教育班班通”,推动学校教学网络发展更进一步;实现了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同步发展,实现了教师教学资源与课堂学习资源共享化,方便了课堂教学,方便了任课教师的教育管理。同科教师之间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不同学科之间实现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共享,学校与兄弟学校之间也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使用,共同撑起全县城域教育管理网络。2003年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精明决策,开拓创新,组设了沂源县最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用微机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至此,学校教育网络建设再上新台阶,走在全市的前列,先后创建了县、市级信息技术先进学校和省级规范化学校。

二、网络研修,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

教育网络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推陈出新,教育网络促成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促成专业发展信息化。2008年秋,学校开始组织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远程网络研修,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课程整合和多媒体教学,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网络研修陆续展开,各科教师分批次、分层次逐级参加远程网络研修。通过网络研修,利用互联网组建网络学习新班级,不用出校门就学到了新的教育知识,领会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教师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网络研修省时省力省心,方便快捷新颖。在研修平台上,倾听专家讲座,领略教育大家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教育同行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抒己见,探寻教育规律,推荐教育实践经验,提出科学化教育建议,相互学习,互学互帮,互相借鉴。借用网络研修这种学习形式,自2009年始,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也在改进,全部实施网络研修学习,采用网络报名,教师在线网络学习、看视频、网络作业、网络评论、在线考试检测,不出门就可以完成教育培训,既给学校教师培训节省了开支经费,又促成教师培训走向程序化、规范化,走向信息化的管理范畴。网络研修,把教师队伍发展建设领进快车道,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记录着教师专业成长足迹,承载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在网络研修的鼓励下,教师争先恐后地建立了网络教育博客、班级教育管理论坛(BBS)、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等优秀教育网站。教师们辛勤耕耘,务实求真,精益求精,编织着一流教育网站。充分借用网站,开展课堂教学,深入教育科研,反思教学过程,记录班级管理日志,编写教育反思,整理教育札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迅速发展为反思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朝着反思型轨道前进,开始走向规范化发展,走向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网络研修,就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里程碑,网络研修开辟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纪元。

小学教育资讯篇7

一、援外项目:关系国计民生

中兴通讯承建了二十多个国家援外项目。在受援国,这些项目一般都关系到国计民生,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国与受援国的友好关系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1999年,中兴通讯承建埃及教育部的远程教学系统。该工程被中国商务部评为援外优良工程,系统的良好性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也受到埃及教育部的高度赞扬。

政府远程教学系统主要用于培训教师。埃及教育部管辖的幼儿园有3527所、小学15533所、初中7544所、高中(含专科学校)1595所,所需师资众多,而且优秀的授课教师分布在埃及全国各地。有了远程教学系统,各个多媒体教室均可作为授、听课教室,对埃及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系统可用于开办专业性较强的短期培训班,召开电视会议等。

埃及政府2005年提出扩建请求,中兴通讯再次承建了远程教学系统二期工程,建成后系统可同时培训2000名教师,成为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师资培训网络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国教育培训网络之一。

加纳国家安全信息系统是加纳政府的重点项目。该系统主要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专业的通信和指挥调度服务,涉及加纳安全部门、警察、监狱、消防、移民局、海关、军队、总统府及国家通信委员会、边防(边境),以及重要医院和政府部门和机关等。加纳政府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选择了中兴通讯的Gota集群通讯产品。2006年11月,中兴通讯和加纳政府在北京中非论坛上正式签署了加纳国家安全信息系统项目。

在2007年3月6日,非洲二十多个国家政府首脑及各国代表出席了加纳独立50周年庆典,参加庆典的人数近10万人。Gota系统承担了全场调度指挥的职责,为现场负责安全守卫和后勤保障的警察、军队、保安、医务等各部门提供服务,良好地完成了任务并受到加纳政府的来信表扬。

二、人员培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是发展之本,中兴通讯在提品与服务的同时,积极致力于为驻在国培训人才。

随着埃塞俄比亚电信事业的发展,通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开始显现。中兴通讯意识到,如果不抓紧为当地培养急需的电信技术人才,埃塞电信事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2007年10月,公司与埃塞电信签订了400多万美元的赠送合同,建立了7个实验室,计划在三年内为埃塞培养1000名电信工程师。公司还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全业务电信实验室,其作用和影响覆盖整个非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可以提供培训、业务模拟、业务测试等多种功能,为当地电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技术保障。

2007年12月,中兴通讯与埃塞教育部签订了30万美元的赠送合同,为教育部免费建立一个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联网埃塞教育部在亚的斯亚贝巴市的4个办公地点以及400多公里以外的一所大学,即埃塞教育部总部、埃塞教育媒体发展机构、埃塞教材中心、埃塞考试中心和BarhaDar大学,实现同步视频会议和教学活动。

自2009年起,中兴通讯与哥伦比亚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Javedana大学开展合作,中兴通讯投资建设实验室。今年4月,中兴通讯宣布在巴西著名的ina-tel大学建设两个通信人才技能中心。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社会、以及通信类客户和员工培训。

2010年6月13日,中兴通讯向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捐赠了价值50万美元的培训设施,主要用于帮助斯里兰卡青年提高通讯信息化的技能。根据斯里兰卡明日青年协会提供的方案,此项培训设施项目将为斯里兰卡近500人提供最新技术培训。

中兴通讯学院是中兴通讯的培训平台,是中国最大的“企业大学”之一,在海外14个片区均设有专职区域培训经理,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万名客户提供了培训服务。

三、国际救援:国有际,爱无疆

在国际紧急救援中,中兴通讯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受灾的国家和地区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道主义精神。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兴通讯向海啸受难国捐赠了价值250万美元的通信设备。在2005年南亚大地震发生后,中兴通讯是“第一家在受灾前线慰问中国救援队的中资企业”,并且支援灾区重建。

今年年初发生海地大地震后,鉴于海地灾区水电破坏严重,公司将1500部GSm制式太阳能手机从牙买加紧急发往海地。之后,中兴通讯又在第一时间无偿援助海地政府5套Gota车载移动通信基站,300部Gota终端以及移动式柴油发电机,设备抵达海地后在几小时内迅速开通,极大提高该地区指挥协调运作能力。

从1998年至2009年,中兴通讯累计捐赠抗震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共1.3亿元。

四、公益事业:融入当地,惠及民众

在公益事业方面,中兴通讯关注民生,献爱心、送温暖,努力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

2008年,中兴通讯联合埃塞俄比亚addisadmas图书馆开办汉语培训班,为埃塞的社会人士免费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汉语班曾接受很多埃塞媒体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在埃塞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印象。

2009年7月26日晚,中兴通讯埃塞俄比亚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延猛代表公司向儿童福利院捐款,帮助福利院解决儿童饥饿问题。此举得到了埃塞总统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的高度赞扬。吉尔马说,中兴通讯公司在建设埃塞全国电信网项目过程中,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做了许多回馈当地社会、惠及普通民众的善事,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外国企业之一,希望在埃塞的外国企业都以中兴通讯公司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帮助埃塞实现减贫目标。

2009年圣诞节前夜,古巴哈瓦那华人区一座古香古色的楼房内一片欢声笑语。中兴通讯驻古巴代表处一群“80后”正在与龙冈公所老人院的80多名孤寡老人联欢。年轻人们向华侨老人祝贺圣诞快乐,并演唱国内时兴的流行歌曲,还向老人院赠送了一部DVD机,并将1000多美元捐款做成礼包,“孝敬”在场所有老人。

小学教育资讯篇8

本文首先分析了“校讯通”的目标和实际意义及作用。对当前“校讯通”在中职学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文章中对“校讯通”的拓展部分,分析了用户群、系统功能、应用环境并得出了相应改善理念及拓展分析。

[关键词]“校讯通”中职学校现状拓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66-02

关于职业教育,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随着社会对我国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教育水平和信息化校园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安全校园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学校全面提升、改革也在逐步有效的推进当中。“校讯通”的功能与适用性,实现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初步信息化,是完成教育信息化构建的重要步骤之一。但中职学校中“校讯通”在开通一年后出现滞后或停滞的状况,如何打破这一状态,让“校讯通”的应用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对“校讯通”的应用,是本文发现、提出和拓展的方向。本文通过在教学管理应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校讯通”在中职学校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合理利用和拓展“校讯通”的功能与适用性,使其更贴近中职教育,适用于中职教育。

一、“校讯通”的目标和实际意义及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中职学校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密切相关,“校讯通”是家、校沟通的主流开发技术,如何扬长避短、确保小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是“校讯通”所期望的。“校讯通”是中国移动公司利用移动通讯网、互联网资源、集成短信网络平台和现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构建一个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时的交互式的信息沟通平台。

从家长方面来看,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管理已经力不从心,很多家长只盼能为孩子选择一条日后谋生之路,已经对孩子丧失了更多的期望,从而放弃了对孩子在学习和校园生活方面的关心,更多的加深了家长与学生的矛盾与对抗以及家长对学校的不理解。其实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配合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从而更多的增添家长不配合的因素。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自己认为读了中职教育就是混几年,等年龄增长了再踏入社会,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动力,甚至自我放弃。这些情况往往导致问题学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班主任在德育方面很难人手,导致学生问题复杂化。自从应用了“校讯通”,为老师、学生、家长搭建了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老师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学校通知等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使家长及时、快捷、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的动态。家长也可以通过短信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咨询。同时班主任有意识地通过短信宣传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及国家出台的各种职教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如学费、书费减免、贫困补助的条件、升学就业、就业形势等相关政策。使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职业学校的认识,对孩了有了新的期望。

二、“校讯通”在中职学校中的现状

(一)“校讯通”在中职学校中不能将家、校联系沟通

中职学生已全部配有手机,学生将自已的手机卡号上报给老师,由老师帮其加入“校讯通”,这样就中断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使“校讯通”在中职学校中只是老师通知学生的一种媒介。“校讯通”发送的信息不能将学生与家长有效对接,有针对性的传达信息及内容,例如:需要家长共同配合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信息,应发给家长实际发给了学生,这样就不会达到预计的目的。

(二)“校讯通”的功能及大量资源在中职学校中被浪费

学校通过“校讯通”将通知发给老师,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再转发给学生,只发挥了单一的功能。“校讯通”使用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这个平台没有起到应有的网络相互沟通的作用,将“校讯通”强大功能基本放置不用,浪费了大量资源。

(三)学生申请加入、离开“校讯通”无法及时通知教师

学生的手机卡号由教师申请加入“校讯通”,但是否能收到信息,“校讯通”方面对老师没有通告。对于学生弃卡离开“校讯通”的状况,老师也不知情,造成了“校讯通”实际成员管理无序。

(四)“校讯通”在中职学校中适用范围小,造成变相强制收费的不良影响

在中职学校中由于“校讯通”使用范围小,教师只利用这个平台发出通知、通告等信息,但家长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只能通过短信息或电话联系等方式。这种模式不仅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而且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多数学生认为“校讯通”是学校通过这个平台变相向学生强制收费,从而改变了“校讯通”的初衷。

三、“校讯通”合理利用和拓展的建议

首先,“校讯通”对学生、家长申请加入或离开此平台的信息及时通告相应的教师,这样教师就有了主动权,可以及时了解所发信息的到达率及监督学生的使用率。

其次,将“校讯通”卡增加配套卡及套餐,使中职学生的家长或朋友加入到“校讯通”并列卡中,并可申请是否接收“校讯通”信息,同时可降低中职学生和家庭及朋友间的通话费用。使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可非常固定的利用平台,进行留言、交流、沟通。把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师、生、家长联系起来,使各个角色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改善交流的效果、拓展交流的话题、增进彼此的信任与感情,使师、生、家长关系变得更加融洽、默契,使管理更加科学信息化。

再次,将“校讯通”卡的功能升级为校园一卡通,应用到校园出入、教学楼出入、宿舍出入门禁系统及身份识别系统中,促进中职学校信息化校园、安全校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校讯通”卡的实用性、必备性和利用率。

小学教育资讯篇9

腾讯课堂后台播放算时长。虽然在后台播放算时长,但是不算在线时间。且腾讯课堂分屏是不影响上课时长的,分屏观看直播,后台依然在记录上课时长。

腾讯课堂中,如果中途转换设备的话,是不记录时长的。而且只计算现在所用的号,如果更换账号的话,是不会记录时长的。

腾讯课堂是腾讯推出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聚合大量优质教育机构和名师,下设职业培训、公务员考试、托福雅思、考证考级、英语口语、中小学教育等众多在线学习精品课程,打造老师在线上课教学、学生及时互动学习的课堂。

腾讯课堂凭借QQ客户端的优势,实现在线即时互动教学。并利用QQ积累多年的音视频能力,提供流畅、高音质的课程直播效果,同时支持ppt演示、屏幕分享等多样化的授课模式,还为教师提供白板、提问等能力。腾讯创建在线教育平台—腾讯课堂,改善了中国教育资源分布和发展不均的现状,依托互联网,打破地域的限制,让每个立志学习,有梦想的人,都能接受优秀老师的指导和教学。同时希望给优秀的机构及教师一个展示的平台。

(来源:文章屋网)

小学教育资讯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为了适应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探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与深圳中兴通讯nC教育合作中心中兴新思教育合作,于2012年在我校正式创建了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nC学院以培养移动通信及信息化人才为宗旨,引进中兴通讯与现网一致的实训平台、配套实训教材、企业讲师授课、完善的企业培训教学体系、企业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等等,确保人才培养与通信产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作为海南省第一家与中兴通讯全面深度合作的nC学院,“校企联办,深度融合”是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最大的特色。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从此迈上新台阶。

二与中兴通讯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实践

(一)构建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全面深度合作新机制,实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校企深度融合

为探索实践与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底我校与中兴通讯nC教育合作中心旗下深圳清大协力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合作协议》,构建了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全面深度合作新机制,找到一条校企合作双赢的新路子。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基本理论与文化修养以大学教育为主,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教育以企业为主的教学双轨制;第二,大学为主体的教学与科研突破与创新,与企业为主体的教学与技术应用突破与创新的发展双轨制[1]。为充分发挥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合作机制的作用,根据合作协议按照一院四基地的合作目标和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合作机制,2012年3月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每年研究和决定合作中的重大事项,为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的发展把握方向。同时细化了协议执行方案,制定移动通信技术校企合作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包括:①信息咨询服务。②合作专业教学计划执行保证。③设备技术支持保证。④学生nC专业认证。⑤学生职业规划与实习就业保障。在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合作机制下,自2012年以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持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校企深度融合。

(二)共同打造校企一体化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零距离整合

具体做法是:与中兴新思教育实施专业共建共管,实现学生入学、培养、就业全过程一体化的深度合作办学,由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制定培养人才计划,共同开发教学教材,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在深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与中兴共同制定校企一体化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方利用中兴通讯企业资源和优势,对通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岗位技能进行细分,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核心课程,实现课程及教学内容与岗位的零距离整合。图1为企业岗位需求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序化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如图2所示企业主导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几年来,每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但始终遵循企业主导的核心课程体系基本不变。借助合作企业中兴通讯新思教育平台,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做到按当前企业需要培养人才。

(三)合作构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与中兴全面深入合作后,按照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思路,我们遵循“市场需求、就业导向”高职办学要求,主动适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二年级下学期安排三周时间3G核心课程集中实训(实践),三年级一开始安排八周职业技能集中式综合实训(实习)。这些集中实践教学可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提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在解决企业用工困难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就业能力。对于这样的实习,学校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实施方案,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实现“做学合一、工学交替”,保证学生的课程学习与顶岗实习两不误、双丰收[2]。

(四)合作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优质教学团队,实行双主体管理

(1)双师型师资团队的组建与培养创新:校方教师送到企业定制化培养,校方师资需要通过企业讲师认证。在满足企业、学校双方需求的条件下,师资调整灵活化,混编师资的协议一年一签。(2)专业课教学过程管理体制创新:nC学院、教研室和教师三个层面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管理”,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确保教学的优质实施。

(五)引入先进的中兴nC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施双主线教学

(1)专业核心课程推广mimpS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携手清华大学教育学专家,运用最先进的“iCaRe”教学理念设计出的一套适合通讯专业实际教学的mimpS教学法。如图3所示,mimpS代表5个核心思想,即modularization、interlacement、mission-driven、practical-research、Self-evaluation。(2)按企业职业素质线+职业技能线实施双主线教学。其中,职业素质线对应三个阶段三类课程,如图4所示。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工种分析,提炼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本专业所需开设课程类别,最终形成职业技能线。

(六)努力构建社会、行业、学校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由原来单一的最终评价转化为全程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由学校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校企共同评价[3]。同时,在围绕职业技能开展专业建设中,嵌入中兴通讯S.m.a.R.t职业模式,做好移动通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校和中兴企业共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三结语

总之,在这种深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我们双方共同搭建起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包括中兴实训平台、中兴企业教材、中兴实习基地、专兼结合教师、合作专业学生、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网络资源、中兴nC认证和多元评价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改革经验与教学成果。今后,我们将按照高职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大胆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培养更多企业和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通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障碍及促进政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9):46-50.

[2]孙文缘,戴聪腾.校企合作下的技能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海翻译,2016,(3):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