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1:33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F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16-02

1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

1.1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发展的根本方向

几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经历了一个由污染物达标排放、废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到推行实施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些环保措施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不同程度上存有某些明显不足和缺陷。循环经济在思想上,首先强调的是思维的严密逻辑性和事物的彼此相关性,不仅在其体系内部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形式,而且将环境与经济紧密和巧妙地结合起来。循环经济在品质上,无论在环境技术,还是在经济技术上都明显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环保措施。(1)清洁生产要求的是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将污染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循环使用,使环境成本达到最低;(2)废物利用是针对污染废物采取的再利用技术,而循环经济提倡的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污染物当作产品原料被再合理利用;(3)污染达标排放是环境保护的最低要求,这一标准既不涉及污染物总量控制,也不涉及污染物排放后污染指标的变化反弹,因而是一个被认为不太让人放心的环保指标。而循环经济则是一个优化的完全环保标准。

1.2实现循环经济必须理性经营环保

从环保靠政府转到理性经营环保,环境保护便登上了市场经济的大舞台,而环境保护在其当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这就关系到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拿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看,从社会化投资、专业化建设、市场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到规模化发展,无论哪项内容,哪个环节,哪个运行程序,若离开了市场的支持,都难以有所作为。从另一方面看,若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也无法取得成功。可以说,环境保护在政府和市场中间,既要全面接受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又要在市场经济中,按照市场法则和客观规律办事。

1.3循环经济即清洁生产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1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使我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发展

环保部门推动循环经济,其目的在于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这不是治标而是治本的办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作,总书记、主席、总理、曾培炎副总理都对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环保总局将紧密结合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把发展循环经济贯穿到环境保护工作之中,并作为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点。

2.2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3年,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7位,13亿人口初步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是,如何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个问题不但国人关心,世界许多国家也在关注。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支柱或称之为三个维度: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经济发展创造更多价值,但不仅仅是简单的GDp增长,而是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环境方面要减少负面影响而且应持续改善,社会要解决充分就业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社会两极分化和大量失业,这不只是中国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上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必须要从这三个维度来解决。发展循环经济能使其实现“三赢”,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高速增长,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或生产率),发展静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和社会公平。

2.3循环经济使我国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人口多,资源有限,经济基础总体上薄弱,技术管理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这种基础上,要实现一个世界上13亿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用50年或更长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走常规的发展道路是难以实现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依靠的是大量掠夺其他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国家的资源,来维持少数国家、少数人口的超常规发展。当时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条件都是十分充裕,而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依靠国内的资源和环境支撑。我们必须用新的发展模式,必须要超常规地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新的模式,为我国经济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可能。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大量与循环经济有关的研究,如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或生态工业、生态经济、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生命周期分析、无碳和少碳能源等等。已有许多著作问世。发达国家大的公司这方面都已经做了探索和研究。如1978年福特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即投巨资开发了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已经积累了一系列成熟的技术。尽管由于目前石油资源充足,该项技术还没有大范围推广。但是,我们可以预料的是,当石油资源出现危机、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这项技术就会得到广泛推广,就可以占领世界市场,占领技术高地。我们不能循着发达国家的老路走。虽然GDp增长了,但如果资源和环境出现短缺,经济的脆弱性就表现出来了。发达国家通过大量的海外投资赚取了巨额利润,不是靠资源,而是靠知识。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出口比较廉价的商品,或靠大量的外资,这只能在一定时期起一定作用,但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3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1)认识观念滞后。

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也非常薄弱,不利于环保社会的构建。部分企事业单位、公民尚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循环经济的深刻内涵,表现在一是对循环经济一无所知或是将循环经济误认为污染治理或是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只知其表,不知其义;二是对其重大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有关循环经济及循环型社会的观念与知识有待于广泛宣传和推广甚至当作一种教育;决策方面由于认识的肤浅,使得循环经济的的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和宣传口号上;企业管理方面,产业与产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利用,企业内部的“3R”也难以实现。即使一些部门和行业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但都远远没有上升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层面和政策的高度,没有以循环经济的理念统领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公众方面,公民支持、参与建设的意识也较为淡薄,环境保护意识不容乐观,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很模糊。对兰州市民的调查中,仅有43.2%的被调查者知晓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生活垃圾回收方式,只有14.6%的居民支持实行家庭生活垃圾收费制。

(2)立法滞后。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已经起步,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法律,即: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但是,我国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框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促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方面,尚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一是没有把绿色城市建设作为立省之本,上升到基本法的高度;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三是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专门性的法规缺位,在具体的建设实务方面有不少法律空白,如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的财政投入机制、税收管理体制、融资配套体系、法制教育宣传等等方面,都须加强立法。

(3)市场机制欠缺。

用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oeCD国家采用激励机制保护环境的延伸。由于oeCD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污染者付费”政策,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企业可以得到废物产生者的资金补助。为加大对企业生态建设和环保方面的激励和惩罚力度,在政策方面,用更具实效的经济激励以及其他刺激手段促进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实践,采用价格、税收、信贷、征费等手段,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发展循环经济。在政策的压力以及对手的压力下,各企业会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技术的同时,也会迫使企业竞争对手采取追踪战术,也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技术,并转变行为方式,以适应竞争带来的压力。

3.2解决对策

实施循环经济与构建环保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形成一套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的经济激励机制,辅以行政手段与社会激励,使循环经济成为企业与社会公民的自觉行为。政府在其中要发挥管理与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与社会参与共建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是环保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失灵的时候市场发挥作用,两者的最优结合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最佳手段,而社会激励是对二者必要的补充。三者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形成一套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的推进机制。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2

一、引言

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离不开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联系紧密。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矛盾,造成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短缺,引发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巨大冲突。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人们的环境资源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开始推行减少环境破坏、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自循环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各国纷纷立法,使具有较强政策性的循环经济理念、战略、原则,在法律的强制性保障下得以贯彻落实。如德国以避免和减少废弃物产生为目标颁行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日本把建立循环性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修改和制定《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促进法》、《促进再循环产品采购法》等多项环境立法,[1]为资源短缺的日本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循环经济法律理念以树立环境保护法律理念为根本,以法律工具为保障手段,反对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的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功利主义思想,反对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主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在诸多发达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法律指导思想的国际背景下,健全环境资源法律必将成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速循环型社会建立的重要保证。因此,结合我国国情,积极研究如何修改完善现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建立系统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以法律制度为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应成为当前我国环境资源法律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促进循环型社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3](p61)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在传统环境法律制度规制乏力的情况下,仅依靠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把循环经济从单纯的经济发展理论上升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确保其在社会经济生产中的稳定发展,[4]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则是循环型社会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为此,我国要充分重视法律在建设循环型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转化为制约和影响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制度约束和法律规范,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置于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法律框架内,以更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速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二)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造成环境污染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尊重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从优先考虑经济利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模式,最终实现以环境利益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目标。其以减少和循环使用资源为特征,通过节约资源、循环再利用资源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5]尽可能减少经济活动引发的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通过对经济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系统调整经济发展相关的环境资源利益关系,强化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避免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双赢。通过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调控,使人们在注重增进经济利益的同时充分关注环境利益,树立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环境的观念,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驾齐驱,使经济发展与资源使用、环境保护协调共生。

三、建设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一)环境利益优先原则

环境利益优先原则应当是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尊重环境资源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将环境资源保护的目标纳入其他决策必须考虑的关键性因素,使环境资源利益与经济社会利益共生共荣,保障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环境资源法律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革新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指标的畸形政绩观,[6]从长远角度看,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考虑因素,在法律中确认环境资源的价值。因而,环境利益优先原则应是循环经济立法的首要原则,贯穿于循环经济法律建设的始终,指导具体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以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预防为主原则

强调预防为主,是世界各国在长期的环境资源保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甚至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从长远来看,消耗和破坏环境资源的成本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因而,环境资源保护最重要的不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后的治理,而是应当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7]在环境资源未遭到损害之前,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环境资源损害的发生和环境恶化,为他人和后代留下一个可生存的资源环境。

(三)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法律中广泛采用的一项基本原则。赋予公民通过一定程序和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活动,不但使该项活动符合公众的利益,还能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公众参与原则应贯穿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始终,作为循环经济立法、执法、守法都要遵循的原则。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立法仍然不够发达,循环经济法律冲突及法律空白较为常见,为防止难以消除甚至不可恢复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枯竭情况的发生,必须健全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并监督环境管理人员、企业、公民的环境行为。

四、循环经济对传统环境资源法提出的挑战

(一)缺乏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规定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环境资源法提出诸多循环经济新制度、新理念、新措施需求。环境资源法体系包括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两大部分,但作为环境资源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只限于被动性的污染预防,而没有自然资源保护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的规定,只能算是一部污染防治基本法,[8]更谈不上循环经济模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规定了,这与循环经济战略主张的预防优先和源头控制原则是相悖的。这种结构上的缺陷,不利于循环经济战略的展开,难以把污染控制延伸到生产环节,更难适应循环经济战略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要求。

(二)经济发展功能与环境保护功能脱节

我国环境资源法虽然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但是制度的宽泛性和原则化,导致经济发展功能与环境保护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实现。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法》缺少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导致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功能规则乏力,而我国又没有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致使建立循环型社会在遇到此类障碍时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法》虽然名称强调“保护”,但实质是偏重环境污染防治,制度设计上是注重在实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缺少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协同发展理念,导致《环境保护法》无法有效地发挥利益调控和平衡功能,这与循环经济法律观主张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不利于循环型社会的有效建立。

(三)以行政强制为主要法律手段

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尚未摆脱传统行政理念的思维模式,只重视政府管制手段的建设,政府过分集权,内容上多国家干预手段,表现为“命令+控制”的以行政强制为特征的法律手段。虽然环境资源法规定公民有参与环境事务的权利,但是相关立法的制定角度和目的是配合政府管理,而对于公民享有的环境权益范围以及这些权利的实现途径基本没有提及。[9]传统僵硬的环境资源法缺乏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刺激措施的规定,未能很好地发挥市场在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中的功能和作用,政府的循环经济公权与公民环境资源保护的私权、政府的环境资源管理与社会的监督制衡经常发生冲突。

(四)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权利缺失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环境权益。环境资源公益诉讼作为公民行使环境资源保护权利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法律中被广泛采用,但在我国法律中却缺乏关于这种有效的法律维权工具的规定。尽管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由于该规定过于抽象,未明确应向何部门进行检举、控告,以及有关部门对检举、控告处理的程序、期限、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等未做出任何规定,[10]缺乏可操作性,使该规定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得到落实。

五、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一)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加速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我国可以先围绕资源开发利用频率高、环境破坏可能性大的重点领域和特殊行业,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推进循环经济的单行法律,确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使用许可证制度、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制度,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行资源回收奖励措施、发展再生产业、建立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等,构建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有效保障机制。待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将各单行法律整合,制定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确立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等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1]以便更加有效地推进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二)明确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职责,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的目的是从法律上保障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体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确保环境资源保护功能落到实处,保障循环经济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在环境基本法中应明确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职责,确定负责具体实施的政府职能部门,细化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责,明确职责监督管理部门及监督机制,建立起高效的国家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在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环境监督主体地位,规范监督职能的同时,应合理设置环境资源监督范围,培育资源市场,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从源头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确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与行政管理进行分权

环境资源保护属于公益性权利,现行法律对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权利的规定不明确、不齐全,不但淡化了公民的权利意识,怠于行使循环经济监督权,而且影响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因此,确保每个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鼓励其行使参与权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强化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合理设定公众参与权利的内容,保证公民具有环境资源保护预案参与、过程参与、行为参与等权利,[11]并规定此类权利行使的保障措施,使公众参与权不落为一纸空谈,真正做到与政府的行政管理进行分权。通过广大公众的参与,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加速循环性社会的建立。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3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传统的审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现代审计则既涉及经济活动还深入到社会领域,这引起审计职能的必然扩大。在人类活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受托责任的范围正不断扩大,在受托经济责任的基础上已经向社会、自然环境等多个领域延伸,而这些领域均有充分获取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需求。此外,现代审计的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监督职能的范畴,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日益成为现代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承担自然环境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鉴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管理,为环境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服务,必然对传统审计提出更具体、更专业的要求,环境审计的产生成为必然。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领域中开辟的新领域,是审计学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与传统审计的产生基础有相同的部分即均源于受托责任。但鉴于环境资源具有社会公众共有性,其所有权的共有性这一特征决定了环境资源特殊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经济社会中由于企业是环境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企业便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受托责任,但由于企业经济人的本性使其为了追逐利润而任意使用多种环境资源,并且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日益恶化,而社会公众却成为其重要受害人,社会公众便开始寻求人并委托其来进行环境监督与管理。于是,受托责任扩展到环境领域便形成了受托环境责任,而这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监督与管理又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可持续发展下的受托环境责任”是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促成了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背景不同,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解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化。在我国“,循环经济”一词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组织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三)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内涵围绕什么是环境审计这一概念,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审计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发表了多种看法,在此以美国环保署和国际商会的观点做简要介绍。美国环保署(epa)认为“,环境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国际商会(iCC)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客观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长期以来环境破坏末端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传统思路,但循环经济突破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拓宽了环境治理的视野,使环境保护向前延伸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层面,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应体现循环经济这一突破,环境审计范围也不能再局限于经济活动结果的审计,而是向前延伸到经济运行机制层面的审计。其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分析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源头上控制将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二,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并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内部控制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其三,向委托人提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审计报告。由此可知,循环经济下的环境审计是指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下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等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规范对被审计单位在发展循环经济、履行受托环境责任过程及环境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事项和经济结果所进行的检查、监督、鉴证、评价、报告等的环境管理活动。

二、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曾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环境审计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以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可行性首先,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天然联系为循环经济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可行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节约有限的资源,使生产的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重,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强调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更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循环使用,同时强调投入产出比,以使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总效益最大化使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通过环境审计,揭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无效、低效行为,促使被审计单位承担环境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环境审计都是为了使企业摆脱传统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大力发展新型的集约化、绿色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受托环境责任。循环经济发展是环境审计开展的必要前提,环境审计是推进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有利手段和可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与开展环境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一方面,受托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开展环境审计;另一方面,环境审计又能反过来检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从而使受托环境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因此在循环经济运行方式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其次,从政策法规上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逐步制订了多层次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且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组织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物权法、刑法修正案及其他有关法律中也针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开展了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等环保相关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8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出台脱硫电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一系列政策,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试点。并且,截至到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现行标准已达1300项。另外,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审计法规、条例,如《审计法》、《中国审计法规》、《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视角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依据上的可行性。再者,从机构设置及社会宣传上讲,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组织、意识上的可行性。目前环境审计在我国虽然还是起步阶段,但相关各方一直都致力于环境审计的宣传与执行。我国于1983年正式成立审计署,1983年到1997年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即《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提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等”。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开启了环境审计意识上的可行性;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1997年,中国审计学会在《审计研究》期刊上,举办环境审计研究专题,得到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1998年,我国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2002年,中国审计学会再次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审计日益被重视;2008年,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环境审计的实施提到了日程上来,并且引起了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奠定了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组织、宣传基础。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策略

(一)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策略环境审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理论、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应该把制定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拓宽环境审计的实施领域、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作为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的重点。

第一,制订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明确环境审计政策法规依据。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用于直接指导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不能对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事项审计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环境审计立法、制定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以确立法律的权威性,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第二,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开展内外部全方位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三大审计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环境审计领域政府环境审计却是最大的主体,就其审计范围来看也主要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实施的外部环境审计,较少涉及企业及其他微观主体的自身内部环境审计,而由注册会计师开展的民间审计也受到很大限制。伴随着我国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入推进,重视审计环境系统以及评估环境风险是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微观企业自愿式环境审计必将提上日程,环境审计必然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相结合,企业微观层面的内部环境审计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环境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长期财务安全,民间审计的第三方身份能为企业环境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注册会计师介入环境审计与报告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和可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应三方协调开展环境审计,互为补充,将能全方位、分层次地审查和评价被审单位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及取得的绩效等。

第三,扩大环境审计的内容,拓宽环境审计实施领域。在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当前,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和财务报表中环境事项的处理和披露是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在循环经济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及环境审计实务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审计的内容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环境审计实施领域也将大大拓展。环境审计的内容至少应该扩大到企业清洁生产审计、企业环境责任审计、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企业环境财务审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审计、企业碳排放审计、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计、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财务和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等。环境审计的领域就目前来看至少应涉及到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防治、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海洋资源、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并且随着循环经济及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审计的内容及审计领域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新增和扩充。

第四,探索环境审计的审计模式,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我国环境审计在审计方式方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针对政府审计,缺乏系统性,与环境学科的融合也不够,尚未打破传统审计研究框架,难以取得适应环境审计实务开展的突破性进展。实务方面,目前的环境审计实务,多采用项目为导向、以资金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没有突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整体效应,难以适应逐步拓展的环境审计领域的需要。因此新型的、遵循环境领域自然规律、符合环境审计特点的审计模式的探索及环境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已成为目前环境审计发展的瓶颈。对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一要积极开展合作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关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建立协商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二要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如国家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和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三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

(二)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策略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除考虑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外,还应考虑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第一,加快环境会计的实施,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环境会计能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而在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现有会计报表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对开展环境审计所需资料现行会计还无法提供。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应尽快制定便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再者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目前的环境报告书。另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系统的管理以及相关资料的管理,保证环保管理系统高效、及时运转,确保环保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

第二,加快环境审计的宣传,提高环境审计的社会舆论。我国已就环境审计开展了系列的宣传工作,但与一些环境审计开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环境审计的质量,提高社会对环境审计的重视度,一定要注重环境审计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环境审计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再者要处理好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案件,要使这些容易引起社会反响的环境问题起到一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以扩大环境审计的影响和社会的认可度,使环境审计适应环保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4

一、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正与当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耦合。因此,2004年邹统钎等在《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是21世纪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战略选择”的观点,可以说,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类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是实现旅游地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佳运用,是在实现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同时,建立与生态环境和谐互动的关系。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和降低环境消耗,能实现保护环境和追求利润的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

二、旅游循环经济―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动力

(一)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投入的资源或能源最小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最大化,要求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要求整个物质循环过程排出的废弃物最小化,要求增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资源约束程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内蒙古地区大面积天然草原退化严重,已处于极危险的境地,因此,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2、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但这并不是说旅游是无污染的产业。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眼前和局部利益的驱使下,旅游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短视下的盲目开发建设行为和游人不当的旅游活动,不但会导致旅游资源破坏和退化,而且还会引起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质量恶化。因此,旅游业要求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合理调控和保护环境,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3、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依靠科技、有利环境的产业形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资源和能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现实保障

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三个层次方面的保障:

1、观念层次

要转变传统的两种观念:一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二是“环境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担”。应该认识到旅游发展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环境投资是旅游业重要的竞争手段。

2、社会经济体制层次

建立旅游者道德准则:让游客认识到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树立只购买对环境负责的公司的产品的准则。游客方面是最大的参与者,其行为正确与否对于景区的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游客在进入旅游景区后,能够把自己的个人垃圾带出景区,那么对于景区的保护无疑能够起到决定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的任何旅游景点,都特别强调游客对环境的保护,形成了固定的理念。

产业道德准则:旅游企业采用对环境敏感的方式开发与经营,并保护自然环境,决不经营动物皮毛旅游商品。同时,作为旅游企业方面来说,也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遵循“3R”原则,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避免环境破坏。

产业指导分针:政府管理上重视多种目标平衡,多种利益协调。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逐步向公众宣传这种意识,同时在政府税收方面对于采用绿色材料的企业要适当给予优惠和鼓励,对于实行循环经济的企业在社会设施改造方面给予补贴,比如说煤改气、柴改电工程,这对于实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有效措施

一是完善有关旅游循环经济专项改革规划,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完成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体系。

二是整合资源,建立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运行机制。重点建设体现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区循环经济特征的三大系统:第一,完善草原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把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先进文化塑造为完整的产品形象,渗透到旅游产业中,形成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第二,健全旅游道路、食宿、标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旅游区基础设施系统;第三,建设生态乡镇、绿色宾馆和循环经济示范村,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形成生态保障系统。

三是探索社区参与旅游产业建设,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景区内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建设、管理、保护的积极性,从景区可持续发展、农民长远利益的角度,避免乱建滥占、破坏资源的短期行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旅游企业建立与农民利益相联系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企业和农民成为旅游经营的主体。健全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的机制,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突出当地特色,积极开发旅游小商品,带动群众增收。

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解决景区排污及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旅游标准的水冲式厕所,防止和减轻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环。

五是健全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和环境保护投入。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基金和生态质量保障基金,加快旅游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急需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促进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然而在我国,环境会计报告的起步较晚,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和探讨还有待加强。随着我国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环境会计信息将成为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外部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面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外部压力,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由于偏重反映经济受托责任,忽视了对资源环境受托责任的反映,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资源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从我国的企业会计实务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绿色支出和绿色负债不断增多,但这些支出、负债在企业年报中大多没有反映。因此,在各行各业都在为实施循环经济战略而努力的大潮中,如何披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就成为我国会计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各界都在寻求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法。会计行业也在积极投身于循环经济的实施,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理论随着会计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化的,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对传统会计披露造成了新的挑战。

第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就是要求企业组织相应的环境会计核算,充分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促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要求的是物质闭环流动的经济,它不是简单地将环境等资源纳入会计报告,它对资源利用的效率更高,对污染物的排放程度更低。可见,在循环经济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应该着眼于资源的循环使用,也就是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

第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对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包括企业实体本身和周边环境要素,它虽然能够将企业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但是还不能约束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在现有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的假设下,企业往往通过粗放式地使用自然资源而取得较好的当前经济效益。企业多从眼前的利益设想,要求以当期收入抵减当期支出有所盈利。而循环经济不仅要求短期盈利,还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即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假设要作纵向拓展。

第三,会计原则是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现行环境会计的一般原则有:传统会计的十三个原则、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推定原则和最小差错原则等。在循环经济中,更多的信息是非货币性的,它们不能纳入账务体系,只能作帐外的披露,如资源利用率、废品回收率等指标,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地披露这些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循环经济中比较受关注的方面,而现有的环境会计中没有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要搞好循环经济,就要对生产过程实施实时的监控,现行的环境会计体系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环境会计的原则进行扩充。

第四,现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不完整。例如,将排污费笼统地计入管理费用,将临时性或突发性的环保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将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计入了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中等等,即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经济业务的核算还没有单独立账,这方面的信息还比较零散、不系统。具体而言,没有将涉及资源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例如,没有将资源环境按资产要素确认,从而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如实地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夸大了企业的效益和国家的繁荣程度;没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按负债要素确认;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没将环境资本列进;没将资源成本列作费用要素确认;没将环境收益列入收入要素确认;对环境利润更是缺少必要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现行会计信息披露没能将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集中反映在没能用会计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耗费和补偿情况。

所以,现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完善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才能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协调企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实施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与国外循环经济下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践相比,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缺乏法律规定和有关指导,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很不规范。根据有关实证研究结果,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失调

在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形势下,部分企业自发地通过定期报告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申明企业的环境保护意愿,甚至强调将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总的来看,我国企业通过年度报告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还相当低,重污染企业的披露比例一般也不超过60%~70%。

2.披露的内容简单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可分为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两部分。货币性信息主要体现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费、财政拨款和补贴等方面;非货币性信息主要体现在国家环境要求、企业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等方面。我国企业缺乏系统的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影响、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缺乏有效的量化标准,是造成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简单粗糙的直接原因。

3.披露的方式混乱

从披露的方式看,环境会计的披露方式多种多样。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包含在年度报告、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会计报表附注、董事长报告或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目前还没有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披露形式。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信息披露方式也不统一,环境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比较差,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对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在分析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后,结合国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

1.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因此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现有环境和会计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准则,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像丹麦1995年通过了《绿色帐户法案》,并要求大约1000家公司年度环境报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第92号专门会计报告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披露问题做了规定,提供了公司对低范围损失预计的确认等标准,对上市公司提出了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应完善《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将它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其次,要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最后,设立环境会计制度,即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为三个层次:强制性披露,自律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其中,强制性披露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因此,在初期,应当通过立法方式,制定要求企业强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披露所承担的环境责任,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自律性信息披露,进而达到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程度,增强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

2.环境会计报告应采取主表加附表的模式

由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看出,企业既要披露环境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同时也要披露企业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但是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为了便于他们的阅读,信息的披露应采取主表加附表的方式,即将第一类可以用货币量化的环境会计信息采用非独立报告的形式包含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同时将第一类和第二类不可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会计信息采用独立报告的形式集中在一张会计报表中,作为三大报表的附表。非独立的环境报告包含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等,它涉及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支出等等项目,可以分别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增加一些和环境信息有关的科目来披露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独立的环境报告作为三张主表的附表。作为环境会计报告主表中最主要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根据环境会计信息增设科目,具体披露情况如下表:

3.信息披露应采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向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企业财务报告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向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的财务信息;二是向上述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制定决策的非财务信息。因此,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采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披露方式。

财务信息以数据方式表现,反映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本信息,环境保护的收益信息,非经常性环保支出,企业的环保资产,环保负债等。

相对于财务信息而言,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中的非财务信息的主要通过关于环境保护信息的附表进行披露主要内容有:

(1)环保法规执行情况。包括:“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即对于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情况,即对即将建设或己建设项目工程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不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是否进行了改建或停建;排污许可证的取得情况及交易情况。

(2)污染物处理工艺使用情况。包括: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措施与效果,即采用了哪些设备和工艺,除去了哪些污染物,处理量是多少,最终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超标。

(3)节能工艺使用情况。包括:企业为减少耗用稀有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措施与效果,即企业为减少稀缺资源的耗用而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流程。

(4)循环系统使用情况。包括: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中水回流情况,如中水回流用于绿化带的灌溉。

(5)环境保护指标。包括资源耗用指标,资源耗用率二资源投入额/总产值;污染物排放指标,单位污染物排放量二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产值。

(6)内部环保人员情况。包括:企业对职工的环保培训;企业对从事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环保工艺研发的人员的安排情况。

环境会计信息反映的是与企业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环境会计信息必须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相关。而企业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分两个环节,即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因此,这些信息可以从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两个方面来看。环境污染的预防主要在于源头,企业进行环境污染的预防主要可以通过购置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研发、改造环保工艺,投资环保项目等进行。环境污染预防的会计信息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本、收益信息和环保资产。环境污染的治理主要在于生产过程中,企业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主要可以通过增设“三废”循环利用系统、“三废”处理装置等进行,对于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缴纳排污费、罚款等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会计信息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本、收益信息、非经常性的环保支出、环保资产和环保负债。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信息是适应社会和时展的产物,我们应在了解和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实现环境资源的损耗和补偿的良性循环,实现我国循环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回回王磊: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框架[J].财会通讯,2007,(2):68~69

[2]刘长翠耿建新尚会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国际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与各国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简介[J].环境保护,2007,(4):8~14

[3]吴秀红: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经济师,2009,(4):45~48

[4]郝剑:论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2):35~37

[5]戴金省杨鲁宁: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障碍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45~48

[6]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35~37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6

论文摘要:水是万物之源,然而,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盐须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改革、完善我国现行水资源保护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环境要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得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七大重点流域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为三类水质,21,6,为四类水质,6,9,为五类水质,13,8,为五类以上水质,主要湖泊富养营化问题突出,城市地下水5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90,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仍将是我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要解决日益严峻的人水之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除了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法律的协凋、平衡与保障更是不可缺少,在新的形式下,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后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倡导。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其基本内涵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首先是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后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带来污染。具体到水资源的保护,是指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将水资源保护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引向“源头治理”、“污染预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这一迫在眉睫的重大难题,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建设节水型社会,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全国废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和95,,则污水再生量将达到680亿m3—850亿m3和1000亿一1450亿m3,将大大缓解未来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并改善环境。因此,要有效保护水资源,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水资源保护立法,让其成为被社会普遍接受、有效运转的制度。为我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的法律保护,我国亦不例外。现有有关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众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有水法律(4件,《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行政法规(20件)、地方性法规(160多件)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90件)、地方政府规章(170多件)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法规体系,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及水利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再次修订(已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在加大政府责任、明确违法界限,强化有关制度、关注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做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刚性规定,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处罚手段和权力,使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总览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仍能发现其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一)法律体系之符合,不完善

首先。作为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循环经济法》尚未出台。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然而,《循环经济法》从2005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起草。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但至今仍未出台。《循环经济法》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它的缺失导致难以形成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使得建没节水型社会所需的各类社会资源如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等都难于获取。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次。已有法律、法规缺乏循环经济理念。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除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外,其它法律、法规在立法理念上仍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没有更多地从“源头治理”出发,对于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等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制度规定较少。因此多年来,我国水短缺、水污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相关基本制度之缺失

循环经济是一种反传统的经济模式,具有典型的建构性,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水资源保护需要相应的基本制度作支撑,然而我国目前与循环经济相契合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或缺失。

首先,目前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因此,节水是水资源保护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水法》等国家和地方已颁布的法律文件,虽然对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水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偏重于末端治理,对于从源头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规定甚少,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如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一些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尚无节水标准,服务业、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相关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以及没有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污水集中处理滞后和中水利用率低的现象,使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其次,与循环经济配套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例如。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违法排污处罚力度、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这将提高生产者的排污成本,对排污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同时,我国目前尚未开征水资源税,并未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人经济成本,企业运作的外部经济,仍然是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和污染的关键因素。

(三)水之源管理体制之缺陷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污染控制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其性质和权限都不足以实现综合统一管理,并且相应的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机构的权限划分,流域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适用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十分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其次,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环保部门对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城建、交通、市政等部门分工负责,但并未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权之间的关系。这使得部门职能和利益交叉。不利于集中统一执法,造成执法不便,同时,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不利于对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监管,在中央和地方水资源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中央一般无权取代地方的执法权力。从而导致水资源管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四)公众参与之不足

虽然《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些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涉及到对非持续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绿色消费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消费的行为规范,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仍未摆脱“天赐之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节水和对水的再生利用意识还比较淡薄。同时,公众参与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法定渠道还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进程。

三,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依法落实科学发展观

1,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针对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安全岌岌可危的客观情况。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成果。先行出台《循环经济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遵循的宗旨及基本原则、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的原则以及对国家、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予以规定。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单行法规和标准,如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对资源的回收、再生利用作出特殊的规定,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如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制大背景。

2,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改革,完善现有水资源保护单行法规与标准。修订《水法》、《水土保持法》等单行法规的部分内容,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突出“源头治理”,节约用水,同时,根据建立循环型和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制定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专门法规,例如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等,专项立法应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建立健全各行业节约用水的国家、地方标准体系。制定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依法规范企业与个人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定义务,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动环境经济下的水资源保护

1,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首先,要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其次,城市节约用水要真正落实“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最后。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2,建立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专项资金制度。基金的收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环境税费及企业和个人捐赠,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水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使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开发资金风险社会化,有利于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3,健全水资源税费制度。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作用。同时。应将水资源税作为环境税之一。尽快开征。以缓解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总之,采取国家实行环境税,地方实行排污收费的“双轨制”,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入经济成本,有利于遏制水资源浪费和减缓水环境污染。超级秘书网

(三)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行政执法

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再生。保护我国水环境。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目前。流域管理已是世界水资源管理的大趋势,因此。应根据水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经验,确立完善的流域管理体制j建议修改《水法》,由国家授权流域管理机构根据流域具体情况制定单行法,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并获得立法权。以实现统一规划、综合决策、综合治理。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部门的权威,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辖和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配合环境行政部门的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地方与部门保护主义,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执法效能,最后,要强化水环境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循环经济意识,转变传统经济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强化环保科技技能,加强水环境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力度。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7

论文摘要:水是万物之源,然而,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盐须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改革、完善我国现行水资源保护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环境要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得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七大重点流域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为三类水质,21,6,为四类水质,6,9,为五类水质,13,8,为五类以上水质,主要湖泊富养营化问题突出,城市地下水5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90,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仍将是我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要解决日益严峻的人水之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除了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法律的协凋、平衡与保障更是不可缺少,在新的形式下,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后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倡导。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其基本内涵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首先是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后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带来污染。具体到水资源的保护,是指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将水资源保护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引向“源头治理”、“污染预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这一迫在眉睫的重大难题,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建设节水型社会,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全国废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和95,,则污水再生量将达到680亿m3—850亿m3和1000亿一1450亿m3,将大大缓解未来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并改善环境。因此,要有效保护水资源,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水资源保护立法,让其成为被社会普遍接受、有效运转的制度。为我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的法律保护,我国亦不例外。现有有关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众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有水法律(4件,《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行政法规(20件)、地方性法规(160多件)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90件)、地方政府规章(170多件)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法规体系,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及水利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再次修订(已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在加大政府责任、明确违法界限,强化有关制度、关注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做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刚性规定,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处罚手段和权力,使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总览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仍能发现其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一)法律体系之符合,不完善 

首先。作为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循环经济法》尚未出台。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然而,《循环经济法》从2005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起草。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但至今仍未出台。《循环经济法》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它的缺失导致难以形成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使得建没节水型社会所需的各类社会资源如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等都难于获取。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次。已有法律、法规缺乏循环经济理念。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除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外,其它法律、法规在立法理念上仍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没有更多地从“源头治理”出发,对于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等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制度规定较少。因此多年来,我国水短缺、水污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相关基本制度之缺失 

循环经济是一种反传统的经济模式,具有典型的建构性,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水资源保护需要相应的基本制度作支撑,然而我国目前与循环经济相契合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或缺失。 

首先,目前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因此,节水是水资源保护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水法》等国家和地方已颁布的法律文件,虽然对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水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偏重于末端治理,对于从源头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规定甚少,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如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一些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尚无节水标准,服务业、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相关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以及没有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污水集中处理滞后和中水利用率低的现象,使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其次,与循环经济配套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例如。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违法排污处罚力度、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这将提高生产者的排污成本,对排污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同时,我国目前尚未开征水资源税,并未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人经济成本,企业运作的外部经济,仍然是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和污染的关键因素。 

(三)水之源管理体制之缺陷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污染控制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其性质和权限都不足以实现综合统一管理,并且相应的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机构的权限划分,流域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适用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十分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其次,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环保部门对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城建、交通、市政等部门分工负责,但并未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权之间的关系。这使得部门职能和利益交叉。不利于集中统一执法,造成执法不便,同时,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不利于对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监管,在中央和地方水资源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中央一般无权取代地方的执法权力。从而导致水资源管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四)公众参与之不足 

虽然《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些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涉及到对非持续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绿色消费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消费的行为规范,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仍未摆脱“天赐之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节水和对水的再生利用意识还比较淡薄。同时,公众参与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法定渠道还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进程。 

三,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依法落实科学发展观 

1,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针对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安全岌岌可危的客观情况。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成果。先行出台《循环经济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遵循的宗旨及基本原则、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的原则以及对国家、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予以规定。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单行法规和标准,如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对资源的回收、再生利用作出特殊的规定,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如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制大背景。 

2,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改革,完善现有水资源保护单行法规与标准。修订《水法》、《水土保持法》等单行法规的部分内容,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突出“源头治理”,节约用水,同时,根据建立循环型和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制定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专门法规,例如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等,专项立法应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建立健全各行业节约用水的国家、地方标准体系。制定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依法规范企业与个人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定义务,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动环境经济下的水资源保护 

1,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首先,要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其次,城市节约用水要真正落实“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最后。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2,建立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专项资金制度。基金的收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环境税费及企业和个人捐赠,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水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使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开发资金风险社会化,有利于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3,健全水资源税费制度。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作用。同时。应将水资源税作为环境税之一。尽快开征。以缓解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总之,采取国家实行环境税,地方实行排污收费的“双轨制”,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入经济成本,有利于遏制水资源浪费和减缓水环境污染。 

(三)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行政执法 

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再生。保护我国水环境。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目前。流域管理已是世界水资源管理的大趋势,因此。应根据水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经验,确立完善的流域管理体制j建议修改《水法》,由国家授权流域管理机构根据流域具体情况制定单行法,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并获得立法权。以实现统一规划、综合决策、综合治理。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部门的权威,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辖和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配合环境行政部门的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地方与部门保护主义,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执法效能,最后,要强化水环境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循环经济意识,转变传统经济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强化环保科技技能,加强水环境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力度。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8

一、循环经济

(一)理论产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被公认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70一80年代,人类经济活动普遍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时的国际社会环境整治活动,侧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末端治理”。但人们只注意到了如何治理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去研究问题源头。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转而探索另一种经济模式,即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二)定义

循环经济,它以可循环资源为载体,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将人类社会活动融入自然循环中,使所有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再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3R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物质资源进入生产消费环节。再利用原则的目的在于使投放到生产、消费活动中的物质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被使用。再循环原则的目的在于重复再利用活动中的物质,使其重新变为另一活动中的资源。

二、循环经济与旅游业

(一)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旅游循环经济

1、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

它是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的综合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不仅美化了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最优。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与循环经济不谋而合。

2、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传到中国后,立即被政府和学术界关注。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2004年,上海举办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有两种:①循环旅游经济,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思想,把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实现GDp(Gnp)的“绿化”,发展为一种崭新的途径和模式。②旅游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要求在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尽可能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指导与应用

1、发展途径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者受眼前利益影响,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延续使用。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它既可以缓解旅游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又可以延续旅游资源禀赋,保护生态环境。

2、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及措施

(1)重点领域

旅游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交通领域、能源领域、宾馆饭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领域。可将对这些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试点,通过其带动作用,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2)发展原则

①运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旅游经济模式是循环型的良性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旅游业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有本质的区别。

②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是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归纳入旅游业利用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旅游业利用范围之内的资源便是具有观赏价值或感官吸引力的有限资源,所以对其开发与利用一定要谨慎。

③形成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建立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也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要求既要对旅游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又要重视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与利用。企业内部层面,要对资源利用进行设计,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与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企业外部层面,要尽可能地延长资源循环链,充分注重资源再利用的价值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

④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并重

资源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点使其极易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旅游业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环境的生态平衡。

(3)战略思路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要求统一协调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旅游业内部各部门等和谐共处,健康发展。这样既能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又能满足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

②环境友好发展思路

旅游业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从旅游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加上旅游业对资源的高度依存性,便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此方面,应注意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对废水的处理和中水的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植被的保护和修复等。

结束语: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建立旅游循环经济的实践体系,最终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9

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解释。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即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1]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3]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此外,李汝雄认为循环经济是这样的经济,其所需资源的来源,大部分是可循环的或可再生的,产品经使用后,可以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只有少量的废弃。

循环经济的含义应当是: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所谓环境友好,是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的。传统的生产力的定义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表明传统的生产是一种粗放型的非友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和废弃物。循环经济则要求在生产中实现零排放,生产的结果只有产品,这将大大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可见,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场物质变换的革命,更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循环经济的意义

20世纪末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两大新的经济概念。其中,知识经济在全社会已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而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循环经济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将不亚于知识经济。

(一)循环经济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涉猎循环经济的学者们比较一致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联系。循环经济是可持续战略的经济体现。[4]只有当人们的行为从高排放的“牧童经济”转变为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的时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真正来临。发展循环经济是特大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关键。[1]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为此,人们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如:“环境友好”、“绿色技术”、“清洁生产”、“零排放”、高效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综合利用……等解决办法,这些都是好办法,但是能够比较全面的表达人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最简洁的办法或者说法,还是用“循环经济”比较好。[5]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进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即生产时尽量少投入、多产出,消费时尽量多利用、少排放。在传统工业社会,人们大量生产废物和排放废物,只是在经济活动的最后通过填埋或焚烧等方式对废弃物进行被动的处置。由于大量生产,造成资源大量消耗,但是由于资源不是无限供给的,很多资源更是不可再生的,消耗得快,枯竭的也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这就要求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源头控制废物产生,一旦废物产生则通过回收开发和再利用加以补救。可见,只有当高排放的传统线性、开放式经济转变为以资源闭路循环、避免废物产生为特点的循环经济的时候,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真正来临。

(二)循环经济是遏制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长期以来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造成的恶果,正在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蔓延。一般认为,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人口数量,消费增长和技术能力。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面临着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在人口方面,2000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4亿,增长的人口需要相应的资源环境容量做支撑;在经济方面,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在未来将以每年7%-8%的幅度递增,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相应的环境影响;在技术方面,我国当前仍具有高排放的明显特征,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不利于环境的技术效率将给我国的环境状况带来叠加的压力。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自然要繁荣,严肃地向我们提出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2]循环经济是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方式,它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向。可见,循环经济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兼而有之的的双赢经济,它不仅能带来环境效益,而且能带来经济效益,是“点绿成金”的经济。

(三)循环经济是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很多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如德国于1996年就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粗放生产过度消费大量废弃;与此相应的传统污染治理思路,没有从工业经济系统的整体考虑,只是从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与经济相联系,仅仅从末端进行一些被动的消极处理,虽然可以减轻一些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角度考虑问题,变消极的产品污染治理,为积极的产品全程管理。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7],我们认为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型的物质变换方式,它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革命,它必将引起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已处于实际应用阶段

循环经济概念首先在国外出现,经历了近十多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地还是先行者的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远见,从而缺少政策上的有力举措。到了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管段预防替代末端治理才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废物回收利用和减量化的做法,才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以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4]

这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86年德国制定《废物管理法》时,政府就强调要通过节省资源的工艺技术和可循环的包装系统把避免废物产生作为废物管理的首选目标。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订了《包装条例》,要求德国生产商和零售商对于用过的商品的包装,首先要避免其产生,其次要对其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要大幅度减少包装废弃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1996年德国又公布更为系统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从包装问题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这部新的废物管理法比以往更强烈地要求在生产中避免废物的产生,同时要求对已产生的废物进行环境可以承受的利用。德国政府、企业和公众普遍认为,循环经济能形成一种更有效益、更爱惜原材料、对环境压力更小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德国的循环经济已取得初步但却明显的成效。以1991年为界,在此之前德国的废物排放是逐年加速增长,在此之后则发生逆转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德国的废物处理新哲学和新经济实践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90年代以来,欧盟诸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已先后按照资源闭路循环、避免废物产生的思想重新制定了各国的废物管理法规。[4]

(二)我国仍处于概念引进阶段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前几年,我国的环境保护专家们把循环经济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在同行之间进行讨论。目前,尽管循环经济在学术界已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既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没有进行应用实施的具体推动措施。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还是实践来看,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目前,上海在循环经济的研究方面走在前列。这是由于上海作为一个资源奇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大都市,21世纪又面临着继续较大幅度推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1]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策划下,上海已经着手对上海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提出到2005年,要建立发展上海循环经济的框架。提出到2020年,上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要全面确立并能够正常运行,从体制上、技术上和观念上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整体氛围和机制,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资源使用集约化、生态环境无害化的轨道,为建设资源循环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三)强化循环经济的观念

观念更新是推进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才可能有自觉的行动,同时观念还具有方法指导的作用。

1.进行绿色教育。所有政策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和公众的参与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11]通过学校教育、培训和大众传媒等方式进行循环经济意识教育,使循环经济成为公众的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公众自觉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安排生产、生活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2.引导绿色消费。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一方面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绿色生产。[11]通过在生活、生产领域提倡3R原则和避免废物产生原则,把个人的消费行为提升为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把消费过程纳入循环系统。

四、循环经济研究的技术领域

(一)“3R”原则

3R原则和避免废物产生是在实践中应用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两个指导性原则。”3R”是英文Reduce、Reuse、Recycle三个单词的缩写。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其中: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包括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问题。[6]3R原则是循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它们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减量化原则是首要的原则,这是因为,循环经济以避免废物产生为经济活动的优先目标。在1996年生效的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中规定,对待废物问题的优先顺序为: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这个顺序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的质的飞跃,即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

(二)技术载体

技术是循环经济的载体,它处于核心地位,主要是指以清洁生产技术和废物资源化技术为内容的环境无害化技术(environmentSoundtechnology)。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环境无害化技术包括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但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6]其主要类型有:

1.污染治理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这是用来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6]该技术仅对生产末端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不改变既有的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今天,专门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置的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在获得迅速发展。

2.废物资源化技术。这是用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6]通过对循环经济定义的研究,我们知道所有的废弃物都有它的有效用途,废物利用技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载体之一。目前,已经产业化并产生实际效益的重要的废物资源化技术有:废纸加工再生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技术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技术。这是用来进行无废少废生产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它们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6]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废物的产生,是一种积极的治理观念,它既是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盈利性的综合体现,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双重意义的充分体现。

(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产业的环保化不仅仅是在工业,也包括第二产业如农牧业,甚至第三产业如旅游业都要解决环保问题。环保产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环保化中需要的技术设备产品形成的产业,二是环保过程中回收的物资形成的产业。[5]人们提出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6]:

1.从企业内部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持续农业。生态工业是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工业,它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与生态工业类似,持续农业是一种符合循环经济的农业模式。

2.从生产之间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生态工业链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把不同的工厂联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这种循环经济的生态链甚至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

3.从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是必须与上述绿色生产衔接的两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从产业构建的阶段上来说,我们认为对传统生产的生态化改造应包括三个阶段:(1)废物回收利用阶段,(2)逐步减少排放阶段,(3)一种全新的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最终确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等国已进入第二阶段。我国起步较晚,仍停留在第一阶段,尽快进入第二阶段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五、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与政策

由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它的理念。因而,国家和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以引导,形成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以经济手段为辅的多层次结构。国外的经验是经济发展依靠市场,环境监督依靠政府,建立起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应的政策体系是政府职能的体现。

(一)法律保障体系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它主要采取经济惩罚的手段,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产品资源”的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包装条规》,1996年,德国又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从包装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此外,美国于1976年通过《资源保护回收法》,1990年通过《1990年污染预防法》。日本在制定了《废弃物处置法》后,1998年又颁布《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6]在我国,现行环保法律的立法观念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成为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法律根据,但仅把废弃物简单作为有害物,人处于一种被动防御的地位,使得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认识模糊。[8]我国应尽快对现行的环保法律进行系统的修改,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为指导,促使环保法律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篇10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原则;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8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42[本刊网址]http:∥

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给予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广泛的关注。循环经济倡导了绿色消费、生态平衡观念,是一种资源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发展模式,其相关理论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是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一、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满足了人们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然而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问题暴露出来,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享受和经济发展,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旅游循环经济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严重

有相当一部分旅游地区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表现出了极为薄弱的旅游循环经济意识,大肆破换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现象严重,这在城市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这部分地区的旅游管理水平整体表现较低,未能很好地回收并利用旅游所产生的废弃物品,不仅污染了自然环境还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功能得不到发挥,对自然景区的监管不到位,缺乏完善而合理的规划,存有随意建设通行道路或旅游接待设施等问题,给多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旅游循环经济意识淡薄不仅体现在公众及企业身上,还在一定程度体现在政府职能部门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二)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特色优势不明显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是现代旅游重要的资源。各民族地区基本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特色明显,但是以目前旅游发展实际来看,大部分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且集成度不高,可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较少。单一的旅游资源、有限的旅游服务体验等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旅游产业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使得游客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或金钱在该地区的旅游上,旅游产业自然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影响了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最终导致旅游产业很难实现大进度的发展,是现代旅游企业需要特别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政府过度干预,法制建设不完善

某种意义上来讲,旅游是人们继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对更高层次社会活动的追求,并不是人们必要或首要的需求,而是建立在市场供求特性基础之上的需求。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政府的引导功能缺失,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相关法制建设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时代特性的体现上并不明显。各旅游管理职能部门不能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有效的实施管理,致使旅游市场运行混乱,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平衡,影响了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作者认为要想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应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旅游企业和公众的旅游行为,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须恪守的原则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化、有规律可循的发展过程,作者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归述了以下几项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以指导旅游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

(一)恪守“3R”原则

所谓的“3R”原则由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项基本原则共同构成,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遵守的准则之一。其中减量化原则要求我们在经济活动的初始阶段就注重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达到预定服务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消耗资源和能源;再利用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尽量保持产品的原始特性便于日后反复使用,尽最大限度的延长产品的服务寿命,以此来降低资源用量和环境污染指数;再循环原则要求我们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即将完成使用功能的产品重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并投入到原产品或次级产品生产中,其意在减少资源用量和浪费,实现自然环境优化,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遵循“3R”原则既符合了循环经济的特质,又顺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恪守可持续发展原则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映射了时代的变迁,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实现,旨在为后世子孙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和留下更多宝贵的资源。因此,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可持续性的发展。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满足未来人的需求,将不同时段人的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二,可协调性的发展。可协调性的发展是指在发展限定的范围内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与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功能,以市场机制与区际的良性互动推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各地各级政府还应加大政策调控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恪守生态化原则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前提,要求我们以友好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容量,坚持恪守生态化原则,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双向共赢。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营造不仅需要我们保护自然资源和物种的多样性,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能源,还需要我们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态特色的设施服务和旅游产品。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中也要恪守生态化原则,制定并实施绿色核算标准,具体而言,就是以某种特定的指标计量旅游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排放量,反映由此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继而深化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长效发展的积极效益,主动参与到旅游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

三、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作者结合上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则,提出了一些发挥政府引导功能的可实施性建议,以供参考。

(一)倡导绿色消费,推行绿色技术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公司的认可和支持,这在循环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早已得到验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我国政府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绿色消费教育,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发展观,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旅游,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植入人心。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进来,提升全民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意识。除此之外,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推行绿色技术势在必行。循环经济是基于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利用生命周期论评估经济增长,意在降低能源、资源、污染排放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所以,绿色技术体系构建的关键是采用低害或无害工艺、技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甚至消除环境污染。以构建绿色技术体系为基础,国家和地区政府应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并鼓励旅游企业或公司将绿色技术应用到产品开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二)加强法制建设,保护旅游资源

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各省级政府应结合本地的经济实际,明确旅游循环经济法规要点和立法目的,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旅游循环经济相关立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循环经济立法架构,以引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护旅游资源。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关联的要素有很多,例如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以及人等等,在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情势下,立法强制性的规范了公众、企业、公司行为,对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效益。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优势经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扩展。然而单凭这些加速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执法部门加强旅游管理,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执法,坚决打击一切违规行为,从而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