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竞业协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1:57

财务竞业协议篇1

上诉人(原审被告):陈某忠。

陈某燕与陈某忠原系大学同

学,两人于1996年1月登记结婚。

自1995年起两人开始创业,婚后

以陈某燕亲属的名义成立了11家公司,其中8家为销售公司,3家为生产公司,主要产品为喷绘机。

2007年7月,陈某燕与陈某忠协

议解除婚姻关系,约定8家销售公司归陈某忠所有,3家生产公司归陈某燕所有,并约定了竞业禁止义务及违约责任。

双方离婚协议规定:陈某忠以

及陈某忠的亲属及所有关联公司不得自建与陈某燕生产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工厂,不得从事与陈某燕性质一样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不得向竞争对手提供任何服务或披露任何保密信息。违反协议规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禁止义务,陈某忠必须向陈某燕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000万元。

协议生效后,8家销售公司依

约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的变更登记,之前8家销售公司中由陈某燕亲属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全部变更为陈某忠或其亲属。

2007年12月,陈某忠开始担任上

海某喷绘机公司销售顾问,与此同时其所有的8家销售公司停止销售陈某燕公司的产品,转而销售上海某喷绘机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嗣后,陈某燕以陈某忠违反离婚协议书中竞业禁止约定义务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陈某忠承担违约金1000万元。

【审判】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协议履行。陈某燕已忠实地履行了约定义务,陈某忠也已获得约定利益,但陈某忠未恪守承诺,违反双方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从事损害陈某燕利益的事项,并故意规避违约责任,故陈某忠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考虑到陈某燕与陈某忠之间的合

同约定和履行情况、陈某忠得到的对价及实际造成的损害等各方面因素,酌定陈某忠承担50万元的违约金。陈某燕要求1000万元违约金的数额过高,法院不予支持。

宣判后,陈某燕、陈某忠均不

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陈某燕坚持一审中的主张。陈某忠否认违约,不同意赔偿50万元违约金。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

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1.双方当事人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是否有效;2.陈某忠是否违反了上述协议;3.如果违约,陈某忠应当承担怎样的违约责任。

对于第一个争议焦点,法院认

为,所谓竞业禁止,是指特定营业主体对与之有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定人员所为的营利性竞争行为的禁止。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本案的实际情况看,当事人之间确有约定竞业禁止的必要,因为陈某燕依离婚协议所有的3家生产公司,如果失去多年积累的销售渠道支持,其价值必将大打折扣。陈某燕与陈某忠的竞业禁止约定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有效,但由于竞业禁止涉及公共利益,法院应当进行司法审查。

对于第二个争议焦点,法院认

为,根据在案证据,足以证明陈某忠违反了约定义务。虽然陈某忠在一、二审中均抗辩称8家销售公司在法律上与其没有关系,8家销售公司的不行为不应由其承担责任,但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因此,陈某忠仍应承担因8家销售公司不陈某燕公司产品而产生的违约责任。

对于第三个争议焦点,法院认

为,根据离婚时公司的价值及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1000万元的违约金并无不当。由于陈某燕在二审期间自愿表示下调违约金数额,法院判决将违约金调整为300万元。

【评析】

一、对本案的不同观点随着我国私有经济中家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增,越来越多的离婚诉讼涉及对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分割。一般情况下,夫妻离婚时对共同经营的企业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一方补偿另一方之后由一方继续经营;二是将企业转让给第三方,双方分割所得转让款;三是双方继续共同经营或约定由一方经营,按股权比例收益。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角度看,本案的新颖性在于当事人选择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即对共同经营的企业进行业务分割,分别经营,并约定任何一方不得经营与对方有竞争的业务。为了保证双方在分割经营之后各自的企业仍能够保持之前的盈利能力和营业收入,自然需要对双方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方式进行必要的限制,竞业禁止条款遂成为理想的保护手段。试想,如果没有竞业禁止义务的约束,企业分割后一方与竞争对手联手,不仅会使另一方的企业价值大幅降低,甚至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离婚协议中约定的预期利益也难以实现,本案即为一例。然而,对于本案双方约定的竞业禁止条款在法律上应如何认定其性质和效力,在本案审理中,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当事人

约定的竞业禁止条款无效。理由是,竞业禁止协议是对竞争的限制,涉及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就业权,当事人不能随意约定。对于约定性竞业禁止,我国目前仅有劳动合同法有明文规定。从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条文规定来看,第二十三条是授权性规定,即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约定竞业禁止条款。第二十四条进一步规定了可以适用竞业禁止条款的主体范围,即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不适用于其他主体。本案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直接的劳动合同关系,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因此竞业禁止条款应无效。第二种观点认为,竞业禁止条款有效。虽然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其他约定性竞业禁止,因此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的竞业禁止约定应有效。但当事人约定的1000万元违约金数额过高,应当依法调整为50万元。

第三种观点认为,双方的协议

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应当认定有效。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竞业禁止条款类似于营业转让中的竞业禁止义务,有现实的必要性。营业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陈某忠的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实质上是陈某燕离婚时分得公司整体营业价值的贬损,因此双方约定的1000万元违约金并无不合理之处,应予支持。

本案一审法院采用的是第二

种观点,二审法院采用的是第三种观点。从判决结果来看,一、二审法院的主要差别在于违约金数额的认定,一审判决的违约金数额为50万元,二审判决结果为300万元,但二审法院在逻辑上对上诉人1000万元违约金的诉讼请求持肯定态度。一、二审法院在违约金数额认定方面的分歧,实质上是对离婚协议中竞业禁止条款性质的认识差异所致。一审法院主要从陈某燕直接财产损失的角度来认定违约金,二审法院则是以陈某燕分得公司营业价值的减损为根据认定违约金数额。二审法院虽然在判决书中没有使用营业的概念,但肯定高额违约金的理论支持则来源于对营业概念的认同。申言之,二审法院认为陈某忠的违约行为给陈某燕造成的损失是陈某燕公司整体的营业损失,即陈某燕公司在离婚后由于陈某忠的违约行为而发生的整体贬值。存在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在于我国商事立法上尚未确立营业的概念,法律对竞业禁止适用范围的规定较窄,理论上对竞业禁止性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目前,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分割除了传统的动产和不动产,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家族企业进行分割的现象已比较常见,可以预见到类似本案的竞业禁止约定会越来越多,因此,本案判决对今后类似案件的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营业的独立价值及其与竞

业禁止的内在联系企业营业的分割涉及企业价值的认定,简单地说,一个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但一个企业的价值却远大于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相加之和。这就是破产法中的马理论,即一匹活马的价值要远远大于马的各个部位价值的总和。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有机组合进行营利活动的总体,称为营业。谢怀栻先生认为“营业”一词有两种含义:一为主观意义,指营业活动,即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连续的、有计划的、同种类的活动(行为);一为客观意义,指营业财产,即供进行营业活动之用的有组织的一切财产以及在营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事实关系的总体。①营业本身应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如史尚宽先生就认为营业为一独立财产,得为移转之标的。②因此,在分割企业或转让部分营业时,如果能够使分割后的各部分营业持续经营,则是保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营业具有独立价值,营业转让

便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形式。由于营业转让过程中涉及各方利益的冲突与调整,国外法律多有专门规定。营业转让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集中体现为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竞争关系的调整,因此竞业禁止义务在营业转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日本、意大利、韩国、我国澳门地区等均对转让人的竞业禁止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从理论上分析,竞业禁止义务

根据义务产生的依据不同,可分为法定竞业禁止义务和约定竞业禁止义务。法定竞业禁止义务是法律规定特定主体不得从事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主体进行有竞争关系业务的行为;约定竞业禁止义务是通过合同约定特定义务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不从事与约定主体有竞争关系业务的行为。日本商法对于营业转让中转让人应负竞业禁止义务的规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在学说上,对于该义务的性质存在着必然产生说与法定义务说的对立,前者主张竞业禁止义务是营业转让的必然结果,而后者主张该义务是法律为实现某种政策性的目的而特别规定的义务。①不论是必然产生说还是法定义务说,无疑都说明营业转让本身与竞业禁止义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道理,离婚夫妻在分割共同经营的企业时必然要面对离婚之后竞争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说明本案双方当事人约定竞业禁止条款的必要性。本案判决也明确指出了陈某燕在分割家族企业时所面临的困境。

三、离婚协议中竞业禁止条款

的法律属性如前所述,夫妻离婚分割家族企业时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有其必要性,但其性质如何?是否有效?对此,我国法律并无直接规定。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法定竞业禁止义务的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约定作出了专门规定。由于陈某忠与陈某燕之间的离婚协议无法适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法的相关规定,双方之间也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因此,本案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竞业禁止条款很难直接适用上述任何一部法律的规定。

根据国外的立法经验,公司董

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合伙关系、关系、特许经营协议、营业转让、雇佣关系等法律关系中均可能涉及竞业禁止义务。对照上述各种可能适用竞业禁止义务的情形,笔者认为,本案涉及的竞业禁止义务在性质上最接近前述营业转让中的竞业禁止义务。具体理由如下:首先,从案件事实来看,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家族企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分工是女方负责生产,男方负责销售。

虽然陈某忠、陈某燕是整个家族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但从法律上看整个家族企业由3家生产公司和8家销售公司组成,且均具备法人资格,股东和法定代表人在名义上为其家族成员。双方离婚时直接对11家公司进行分割,8家销售公司归男方所有,3家生产公司归女方所有。为了保持离婚前的经营模式和利润,双方约定了男方及其所有的销售公司有竞业禁止义务。因此,实质上双方分割的是共同经营的家族生意,也就是对营业的分割。其次,从财产分割的角度看,夫妻共有财产除了有形财产之外,还包含着共同经营家族企业过程中积累的极具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名称、商标、商业秘密、商誉、客户关系、销售网络、特有的经营模式等。这些无形资产的分割要比有形资产的分割复杂得多。为了保证这些无形资产不因婚姻关系的破裂而贬值甚至消失,当事人才采取了分业而营的分割方式。再次,从法律角度看,双方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实质上是对无形财产分割后的必然产物,是为了保障一方分割所得营业的价值而附随的一种义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案双

方当事人离婚协议中的竞业禁止约定不仅有其必要性,也合法有效。由于双方当事人实质上是对共同经营家族企业营业的分割,一方违反竞业禁止业务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相当于对方营业价值的损失,因此支持高额违约金的判决有其正当性基础。虽然笔者认同离婚协议中竞业禁止条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可以随意约定竞业禁止条款而不受约束。相反,所有竞业禁止协议都应当受到司法审查,这是由竞业禁止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四、竞业禁止条款的司法审查

竞业禁止协议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与人的生存权密切相关,且本质上是对竞争的限制,因而此类条款不可能完全任由当事人约定,需受到立法或司法的约束。在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之前,司法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竞业禁止条款的司法审查是利益

平衡的过程,主要考虑的内容有:义务主体的生存权和择业权,权利主体的竞争利益和商业秘密,以及公共利益的考量。仔细考察竞业禁止条款的特点,可以发现竞业禁止条款表面上是对特定人员从业范围的限制,但其实质是对特定业务竞争的限制。对特定人员特定业务竞争的限制是否被准许,需要考察这种限制是否具有正当性基础。一般说来,这种正当性基础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这种限制是其特定身份决定的;其二是给予此种限制充分的对价(补偿);其三是不损害公共利益。

美国法院在对竞业禁止协议

进行司法审查中发展出的一个原则是竞业禁止契约不得独立存在,必须附属于某一合法有效的契约(如劳动契约),其目的就是为竞业禁止义务找到正当性基础。日本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营业转让人在20年内不得于同一市镇村内或相邻市镇村内经营同一营业;其第2款规定转让人作出不从事同一营业的特别约定的,其特别约定限于同一府县内且自转让其营业之日起30年内有效;同时该条第3款又规定,虽有前两款之规定,转让人不得以不正当竞争目的经营同一营业。①日本商法中的限制性规定也是为了保证竞业禁止义务的合理范围。

在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

况下,为了准确地把握对约定竞业禁止义务的司法裁量,有必要首先梳理一下我国法律已经作出规定的竞业禁止义务的特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二条、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竞业禁止义务属于法定竞业禁止义务,其主要特点是其约束的主体均为履行职务期间的义务,也就是说这种义务本身就具有时间的限制,即仅限于承担特定职务期间,离职之后就不应当再承担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除非有另外的约定。如果存在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则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对劳动合同关系中竞业禁止约定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从法条可以看出,竞业禁止协议的条件限制包括时间限制、地域限制和补偿等方面。

离婚协议中约定竞业禁止的

目的主要是保障一方的现有收益及预期收益,而不是限制义务主体的发展,因此必须考虑当事人的营业自由和生存发展权,以及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享有的收益权。竞业禁止条款的内容必须符合诚实信用原则,义务内容不能侵害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离婚协议中的竞业禁止条款进行司法审查,笔者认为,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时间、地域、行业、竞业禁止的对价等。在行业方面,对于依赖一方个人的技术、个性等内容的约定,要考虑到义务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严格限制约定的内容,而对于更多是依赖于营业的场地、设施等行业,约定义务的内容可以更广泛些。时间方面可以参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二年为合理期限,除非当事人有明确的期限约定。由于社会的发展,企业经营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因此法院在对地域的限制方面可以从宽把握。总之,法院对竞业禁止条款的司法审查应当做到义务主体的生存发展权、就业权,权利人的竞争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合理平衡。

五、余论

财务竞业协议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首先感谢厅党组再次给我这一机会参与竞聘,实际上也是第二次以竞聘的形式向各位领导和同志就我个人工作、思想、履行职责乃至个人成长过程的汇报。

我竞聘的第一职位是办公室主任、第二职位是人事处长。

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

一、自然情况

二、竞聘办公室主任职位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之所以继续竞聘办公室主任的职位,基于以下因素。

第一,具有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经验,熟悉办公室工作的业务。参加工作26年来,我先后有在企业的办公室、市行业主管局办公室和省厅办公室三个层次的办公室工作的经历,累计从事办公室工作时间达10年之多。特别是1994年到厅办公室以后,对办公室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对办公室行政管理业务知识有了更系统的接触和研究,同时也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我的办公室工作经验,从而,除按职位要求完成我所承担具体工作外,还组织指导办公室相关同志较好地完成了秘书、文书、信访、提案、建议办理、档案、保密及财务、后勤服务等项工作。

第二,具有办公室主任职位要求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做好协调工作的基础条件。到办公室工作以来,始终注意加强并做好协调工作,首先是内部协调,在日常工作中,遵循把方便留给业务处室的原则,使其和谐顺畅;其次是注意强化外部协调,几年来通过工作上的联系加之有意识的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同部办公厅、省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厅,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卫生厅等有关处室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这样一些工作协调起来就很顺,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得到了这些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如办公厅的几位省领导同志的秘书在协调工作上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条件,省财政厅文财处、外经处、住房管理中心在拨付款项、建房贷款方面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省卫生厅公费医疗办在医疗费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些与注意做好协调工作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具有一定的做好政务工作的基础和文字综合能力。到办公室工作以来,注意结合工作的业务、强化政务工作的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断提高公文办理质量。针对我厅公文办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加强了公文办理程序和公文结构规范性的管理,几年来公文办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对此,省政府办公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先进集体。二是及时准确拟办各类公文。近年,由于工作改革的深入,每年办理各类文件近千件(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领导同志批转的文件)基本达到了办理及时、分类合理、意见明确。三是会同相关处室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我厅一直是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办理大户,几年来,无论是自己具体负责承办建议、提案,还是组织室内同志办理,始终把这项工作做为改善和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重要的建议提案及时与相关处室沟通,并向有关厅领导报告,能解决的商处室尽快落实,尚不能解决的则耐心细致地向代表、委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1994年以来,我们会同业务处室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0多件,政协提案170多件,基本达到代表、委员满意,人大、政协满意,政府满意。从1996年至今我厅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建议提案办理先进集体。四是认真做好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及有关综合性会议的相关会务工作。1994年以来,除会同分管主任做好每年的各市局长会议等大型会议会务工作外,做为厅党组秘书还列席了160多次党组会议和40多次厅长办公会议。并较好地完成了会前准备、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整理议定事项督办等相关工作。

第四,从稳定大局的需要出发,认真妥善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从1994年到办公室工作,我一直分管信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同室内的同志始终做到接待上和蔼热情,解答上有理有据,特别是注意做好集体访的接待处理。几年来,我厅的信访工作始终处于全省和全国人事系统的前列,我们的作法两次在全国系统会上做了介绍,1994年以来连续5年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第五,能够从实际出发,注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及时完成组织上交办的各项工作。做为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工作上就要多想,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并力争工作上有创新。如1996年由组织的报告团到我省,我负责做接待计划,对此我提出了能否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模范公务员到本行业厅局对口进行座谈,建议被采纳,实际效果很好。后来其他几个省也都效仿了我省的作法,部里对此也很满意。

第六,具有较强的自觉服务意识。我的生活阅历特别是在与工人、农民的接触中对我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影响较大,大家都知道办公室工作比较"杂",不好干。我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始终注意把握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要待人热情,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比如在信访工作中,与办公室的同志研究要从接一个电话、让一个座位、倒一杯热水做起,尔后,再具体接访;其次是服务真诚。我认为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不仅要为领导工作服务好,同时也要为兄弟处室、事业单位以及基层单位服好务。这种服务不是被动的,而应当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要认识到只有通过我们良好的服务,才能保证全厅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厅党组的各项决定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所以,几年来始终将其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并与办公室的全体同志共勉,收到了一定成效。第三是要注意从繁杂的工作中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如在会议安排上主动与董晶等有关同志认真研究,在日程、食宿、会务安排等方面做出比较详细的计划,基本达到了规范、合理、有序。

第七,能够强化财务管理,保证资金有效运转、合理使用。由于各种增支因素的增加,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实际问题。几年以来,注意了资金支出的计划性、使用性的合理性,安排的科学性,以及精打细算,与开源节流并举的原则。从资金上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相关福利的落实(老干部医疗费。差旅费、办公费)。

第八,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井善于调动和发挥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我19岁入党,受党教育20多年,在严格要求自己和与同志相处方面比较有把握。我认为,大家能够为共同工作目标走到一起来本身是一种缘份,我始终比较珍惜。因此,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我都注意待人处事以诚相待,我深有感触的是我是如此待人,大家更是如此待我。我的工作始终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和同志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在我任办公室主任后,也十分注意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大家有一个好的心情,安心工作。我认为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此,我很有信心,这也是我竞聘办公室主任职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然,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与党组的要求和办公室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反映在文化学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现代化办公技能等诸多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三、竞聘后的几点想法

如果竞聘没有成功,我会毫无保留的把我的经验、教训和不足告诉新任的主任,并借此机会对多年关心、理解、帮助、支持我和办公室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谢意。如果同志们信任我,组织聘任我继续做办公室主任,我会一如既往,继续为领导和同志们服好务。从工作上大体有以下想法:

第一,进一步认清办公室工作在全厅整个管理工作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并修定办公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层次;继续提倡甘于寂寞,甘于清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领导、为处室、为基层单位搞好服务。

工作上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在办公室工作就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我想在此再重复一下我在1994年、1997年竞聘副主任和主任时说过的一句话,写文章、改稿子我可以,装车扛袋子我也能行。几年来,时刻没有忘记这句话,并努力使之付于实践。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尽力做到,待遇上的事、荣誉上的事让一点,工作上的事尽量多干点。特别是组织上交办的工作,一定要不讲条件做好。

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繁重工作的需要;要注意发挥办公室的整体功能。充分凋动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和特长;要注意加强工作中的总体协调、讲究协调方式和实况。

第二,进一步加大政务工作力度,提高政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政务工作的协督办工作。要加大政务监督力度,配合厅机关党委人事处做好目标责任制的检查落实情况。为厅党组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强化公文程序管理,会同综合法规处把好公文质量关。不断提高公文办理规范化水平。重点解决办文程序,办文格式,文种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认真及时地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坚持做到经办人、处长、办公室、厅领导"四级负责"制度,确保办复质量,努力做到"二满意":即代表、委员满意,人大、政协满意,政府满意。力争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达到三个100%。

四是妥善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对重访户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特别要注意做好群众工作,减少越级上访。

五是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

第三,强化财务基础建设,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

一是狠抓财务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厅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二是继续坚持开源节流的财务工作原则。争取财政多拨一些,医疗费多要一些,其他专项经费多争取一些,同时重点把好印刷费、接待费、会议费、办公费和电话费支出的五道关口。

三是提高财务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将财务科目实行微机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自动化轨道。

第四,搞好后勤事务及福利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小车班队伍建设和管理。从抓制度落实入手,保证领导工作用车并尽力保证处室工作用车。努力做到安全、正点、高效。

二是做好办公用房调整的准备与实施工作。如办公地点进行调整,从资金和物力上做好办公用房的改造及调整工作。

三是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崇山路职工住房的分配工作。同时继续协助有关处室做好建房贷款工作。

四是继续做好职工福利工作。机关福利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争取逐年略有提高。

财务竞业协议篇3

竟聘办公室主任演讲稿之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首先感谢厅党组再次给我这一机会参与竞聘,实际上也是第二次以竞聘的形式向各位领导和同志就我个人工作、思想、履行职责乃至个人成长过程的汇报。

我竞聘的第一职位是办公室主任、第二职位是人事处长。

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

一、自然情况

二、竞聘办公室主任职位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之所以继续竞聘办公室主任的职位,基于以下因素。

第一,具有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经验,熟悉办公室工作的业务。参加工作26年来,我先后有在企业的办公室、市行业主管局办公室和省厅办公室三个层次的办公室工作的经历,累计从事办公室工作时间达10年之多。特别是1994年到厅办公室以后,对办公室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对办公室行政管理业务知识有了更系统的接触和研究,同时也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我的办公室工作经验,从而,除按职位要求完成我所承担具体工作外,还组织指导办公室相关同志较好地完成了秘书、文书、信访、提案、建议办理、档案、保密及财务、后勤服务等项工作。

第二,具有办公室主任职位要求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做好协调工作的基础条件。到办公室工作以来,始终注意加强并做好协调工作,首先是内部协调,在日常工作中,遵循把方便留给业务处室的原则,使其和谐顺畅;其次是注意强化外部协调,几年来通过工作上的联系加之有意识的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同部办公厅、省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厅,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卫生厅等有关处室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这样一些工作协调起来就很顺,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得到了这些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如办公厅的几位省领导同志的秘书在协调工作上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条件,省财政厅文财处、外经处、住房管理中心在拨付款项、建房贷款方面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省卫生厅公费医疗办在医疗费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些与注意做好协调工作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具有一定的做好政务工作的基础和文字综合能力。到办公室工作以来,注意结合工作的业务、强化政务工作的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断提高公文办理

质量。针对我厅公文办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加强了公文办理程序和公文结构规范性的管理,几年来公文办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对此,省政府办公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先进集体。二是及时准确拟办各类公文。近年,由于工作改革的深入,每年办理各类文件近千件(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领导同志批转的文件)基本达到了办理及时、分类合理、意见明确。二是会同相关处室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我厅一直是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办理大户,几年来,无论是自己具体负责承办建议、提案,还是组织室内同志办理,始终把这项工作做为改善和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重要的建

议提案及时与相关处室沟通,并向有关厅领导报告,能解决的商处室尽快落实,尚不能解决的则耐心细致地向代表、委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1994年以来,我们会同业务处室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0多件,政协提案170多件,基本达到代表、委员满意,人大、政协满意,政府满意。从1996年至今我厅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建议提案办理先进集体。四是认真做好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及有关综合性会议的相关会务工作。1994年以来,除会同分管主任做好每年的各市局长会议等大型会议会务工作外,做为厅党组秘书还列席了160多次党组会议和40多次厅长办公会议。并较好地完成了会前准备、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整理议定事项督办等相关工作。

第四,从稳定大局的需要出发,认真妥善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从1994年到办公室工作,我一直分管信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同室内的同志始终做到接待上和蔼热情,解

答上有理有据,特别是注意做好集体访的接待处理。几年来,我厅的信访工作始终处于全省和全国人事系统的前列,我们的作法两次在全国系统会上做了介绍,1994年以来连续5年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第五,能够从实际出发,注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及时完成组织上交办的各项工作。做为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工作上就要多想,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并力争工作上有创新。如1996年由组织的报告团到我省,我负责做接待计划,对此我提出了能否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模范公务员到本行业厅局对口进行座谈,建议被采纳,实际效果很好。后来其他几个省也都效仿了我省的作法,部里对此也很满意。

第六,具有较强的自觉服务意识。我的生活阅历特别是在与工人、农民的接触中对我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影响较大,大家都知道办公室工作比较"杂",不好干。我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始终注意把握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要待人热情,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比如在信访工作中,与办公室的同志研究要从接一个电话、让一个座位、倒一杯热水做起,尔后,再具体接访;其次是服务真诚。我认为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不仅要为领导工作服务好,同时也要为兄弟处室、事业单位以及基层单位服好务。这种服务不是被动的,而应当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要认识到只有通过我们良好的服务,才能保证全厅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厅党组的各项决定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所以,几年来始终将其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并与办公室的全体同志共勉,收到了一定成效。第三是要注意从繁杂的工作中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如在会议安排上主动与董晶等有关同志认真研究,在日程、食宿、会务安排等方面做出比较详细的计划,基本达到了规范、合理、有序。

第七,能够强化财务管理,保证资金有效运转、合理使用。由于各种增支因素的增加,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实际问题。几年以来,注意了资金支出的计划性、使用性的合理性,安排的科学性,以及精打细算,与开源节流并举的原则。从资金上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相关福利的落实(老干部医疗费。差旅费、办公费)。

第八,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井善于调动和发挥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我19岁入党,受党教育20多年,在严格要求自己和与同志相处方面比较有把握。我认为,大家能够为共同工作目标走到一起来本身是一种缘份,我始终比较珍惜。因此,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我都注意待人处事以诚相待,我深有感触的是

我是如此待人,大家更是如此待我。我的工作始终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和同志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在我任办公室主任后,也十分注意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大家有一个好的心情,安心工作。我认为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此,我很有信心,这也是我竞聘办公室主任职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然,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与党组的要求和办公室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反映在文化学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现代化办公技能等诸多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三、竞聘后的几点想法

如果竞聘没有成功,我会毫无保留的把我的经验、教训和不足告诉新任的主任,并借此机会对多年关心、理解、帮助、支持我和办公室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谢意。如果同志们信任我,组织聘任我继续做办公室主任,我会一如既往,继续为领导和同志们服好务。从工作上大体有以下想法:

第一,进一步认清办公室工作在全厅整个管理工作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并修定办公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层次;继续提倡甘于寂寞,甘于清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领导、为处室、为基层单位搞好服务。

工作上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在办公室工作就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我想在此再重复一下我在1994年、1997年竞聘副主任和主任时说过的一句话,写文章、改稿子我可以,装车扛袋子我也能行。几年来,时刻没有忘记这句话,并努力使之付于实践。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尽力做到,待遇上的事、荣誉上的事让一点,工作上的事尽量多干点。特别是组织上交办的工作,一定要不讲条件做好。

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繁重工作的需要;要注意发挥办公室的整体功能。充分凋动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和特长;要注意加强工作中的总体协调、讲究协调方式和实况

第二,进一步加大政务工作力度,提高政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政务工作的协督办工作。要加大政务监督力度,配合厅机关党委人事处做好目标责任制的检查落实情况。为厅党组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强化公文程序管理,会同综合法规处把好公文质量关。不断提高公文办理规范化水平。重点解决办文程序,办文格式,文种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认真及时地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坚持做到经办人、处长、办公室、厅领导"四级负责"制度,确保办复质量,努力做到"二满意":即代表、委员满意,人大、政协满意,政府满意。力争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达到三个100%。

四是妥善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对重访户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特别要注意做好群众工作,减少越级上访。

五是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

第三,强化财务基础建设,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

一是狠抓财务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厅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二是继续坚持开源节流的财务工作原则。争取财政多拨一些,医疗费多要一些,其他专项经费多争取一些,同时重点把好印刷费、接待费、会议费、办公费和电话费支出的五道关口。

三是提高财务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将财务科目实行微机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自动化轨道。

第四,搞好后勤事务及福利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小车班队伍建设和管理。从抓制度落实入手,保证领导工作用车并尽力保证处室工作用车。努力做到安全、正点、高效。

二是做好办公用房调整的准备与实施工作。如办公地点进行调整,从资金和物力上做好办公用房的改造及调整工作。

三是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崇山路职工住房的分配工作。同时继续协助有关处室做好建房贷款工作。

四是继续做好职工福利工作。机关福利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争取逐年略有提高。

财务竞业协议篇4

首先感谢厅党组再次给我这一机会参与竞聘,实际上也是第二次以竞聘的形式向各位领导和同志就我个人工作、思想、履行职责乃至个人成长过程的汇报。

我竞聘的第一职位是办公室主任、第二职位是人事处长。

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

一、自然情况

二、竞聘办公室主任职位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之所以继续竞聘办公室主任的职位,基于以下因素。

第一,具有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经验,熟悉办公室工作的业务。参加工作26年来,我先后有在企业的办公室、市行业主管局办公室和省厅办公室三个层次的办公室工作的经历,累计从事办公室工作时间达10年之多。特别是1994年到厅办公室以后,对办公室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对办公室行政管理业务知识有了更系统的接触和研究,同时也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我的办公室工作经验,从而,除按职位要求完成我所承担具体工作外,还组织指导办公室相关同志较好地完成了秘书、文书、信访、提案、建议办理、档案、保密及财务、后勤服务等项工作。

第二,具有办公室主任职位要求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做好协调工作的基础条件。到办公室工作以来,始终注意加强并做好协调工作,首先是内部协调,在日常工作中,遵循把方便留给业务处室的原则,使其和谐顺畅;其次是注意强化外部协调,几年来通过工作上的联系加之有意识的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同部办公厅、省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厅,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卫生厅等有关处室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这样一些工作协调起来就很顺,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得到了这些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如办公厅的几位省领导同志的秘书在协调工作上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条件,省财政厅文财处、外经处、住房管理中心在拨付款项、建房贷款方面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省卫生厅公费医疗办在医疗费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些与注意做好协调工作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具有一定的做好政务工作的基础和文字综合能力。到办公室工作以来,注意结合工作的业务、强化政务工作的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断提高公文办理

质量。针对我厅公文办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加强了公文办理程序和公文结构规范性的管理,几年来公文办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对此,省政府办公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先进集体。二是及时准确拟办各类公文。近年,由于工作改革的深入,每年办理各类文件近千件(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领导同志批转的文件)基本达到了办理及时、分类合理、意见明确。二是会同相关处室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我厅一直是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办理大户,几年来,无论是自己具体负责承办建议、提案,还是组织室内同志办理,始终把这项工作做为改善和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重要的建

议提案及时与相关处室沟通,并向有关厅领导报告,能解决的商处室尽快落实,尚不能解决的则耐心细致地向代表、委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1994年以来,我们会同业务处室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0多件,政协提案170多件,基本达到代表、委员满意,人大、政协满意,政府满意。从1996年至今我厅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建议提案办理先进集体。四是认真做好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及有关综合性会议的相关会务工作。1994年以来,除会同分管主任做好每年的各市局长会议等大型会议会务工作外,做为厅党组秘书还列席了160多次党组会议和40多次厅长办公会议。并较好地完成了会前准备、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整理议定事项督办等相关工作。

第四,从稳定大局的需要出发,认真妥善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从1994年到办公室工作,我一直分管信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同室内的同志始终做到接待上和蔼热情,解

答上有理有据,特别是注意做好集体访的接待处理。几年来,我厅的信访工作始终处于全省和全国人事系统的前列,我们的作法两次在全国系统会上做了介绍,1994年以来连续5年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第五,能够从实际出发,注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及时完成组织上交办的各项工作。做为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工作上就要多想,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并力争工作上有创新。如1996年由组织的报告团到我省,我负责做接待计划,对此我提出了能否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模范公务员到本行业厅局对口进行座谈,建议被采纳,实际效果很好。后来其他几个省也都效仿了我省的作法,部里对此也很满意。

第六,具有较强的自觉服务意识。我的生活阅历特别是在与工人、农民的接触中对我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影响较大,大家都知道办公室工作比较杂,不好干。我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始终注意把握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要待人热情,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比如在信访工作中,与办公室的同志研究要从接一个电话、让一个座位、倒一杯热水做起,尔后,再具体接访;其次是服务真诚。我认为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不仅要为领导工作服务好,同时也要为兄弟处室、事业单位以及基层单位服好务。这种服务不是被动的,而应当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要认识到只有通过我们良好的服务,才能保证全厅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厅党组的各项决定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所以,几年来始终将其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并与办公室的全体同志共勉,收到了一定成效。第三是要注意从繁杂的工作中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如在会议安排上主动与董晶等有关同志认真研究,在日程、食宿、会务安排等方面做出比较详细的计划,基本达到了规范、合理、有序。

第七,能够强化财务管理,保证资金有效运转、合理使用。由于各种增支因素的增加,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实际问题。几年以来,注意了资金支出的计划性、使用性的合理性,安排的科学性,以及精打细算,与开源节流并举的原则。从资金上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相关福利的落实(老干部医疗费。差旅费、办公费)。

第八,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井善于调动和发挥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我19岁入党,受党教育20多年,在严格要求自己和与同志相处方面比较有把握。我认为,大家能够为共同工作目标走到一起来本身是一种缘份,我始终比较珍惜。因此,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我都注意待人处事以诚相待,我深有感触的是

我是如此待人,大家更是如此待我。我的工作始终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和同志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在我任办公室主任后,也十分注意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大家有一个好的心情,安心工作。我认为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此,我很有信心,这也是我竞聘办公室主任职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然,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与党组的要求和办公室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反映在文化学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现代化办公技能等诸多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三、竞聘后的几点想法

如果竞聘没有成功,我会毫无保留的把我的经验、教训和不足告诉新任的主任,并借此机会对多年关心、理解、帮助、支持我和办公室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谢意。如果同志们信任我,组织聘任我继续做办公室主任,我会一如既往,继续为领导和同志们服好务。从工作上大体有以下想法:

第一,进一步认清办公室工作在全厅整个管理工作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并修定办公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层次;继续提倡甘于寂寞,甘于清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领导、为处室、为基层单位搞好服务。

工作上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在办公室工作就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我想在此再重复一下我在1994年、1997年竞聘副主任和主任时说过的一句话,写文章、改稿子我可以,装车扛袋子我也能行。几年来,时刻没有忘记这句话,并努力使之付于实践。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尽力做到,待遇上的事、荣誉上的事让一点,工作上的事尽量多干点。特别是组织上交办的工作,一定要不讲条件做好。

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繁重工作的需要;要注意发挥办公室的整体功能。充分凋动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和特长;要注意加强工作中的总体协调、讲究协调方式和实况

第二,进一步加大政务工作力度,提高政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政务工作的协督办工作。要加大政务监督力度,配合厅机关党委人事处做好目标责任制的检查落实情况。为厅党组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强化公文程序管理,会同综合法规处把好公文质量关。不断提高公文办理规范化水平。重点解决办文程序,办文格式,文种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认真及时地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坚持做到经办人、处长、办公室、厅领导四级负责制度,确保办复质量,努力做到二满意:即代表、委员满意,人大、政协满意,政府满意。力争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达到三个100%。

四是妥善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对重访户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特别要注意做好群众工作,减少越级上访。

五是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

第三,强化财务基础建设,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

一是狠抓财务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厅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二是继续坚持开源节流的财务工作原则。争取财政多拨一些,医疗费多要一些,其他专项经费多争取一些,同时重点把好印刷费、接待费、会议费、办公费和电话费支出的五道关口。

三是提高财务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将财务科目实行微机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自动化轨道。

第四,搞好后勤事务及福利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小车班队伍建设和管理。从抓制度落实入手,保证领导工作用车并尽力保证处室工作用车。努力做到安全、正点、高效。

二是做好办公用房调整的准备与实施工作。如办公地点进行调整,从资金和物力上做好办公用房的改造及调整工作。

三是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崇山路职工住房的分配工作。同时继续协助有关处室做好建房贷款工作。

四是继续做好职工福利工作。机关福利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争取逐年略有提高。

财务竞业协议篇5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无序竞争;客户关系管理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相关金融机构将客户的财富进行有效的配置并合理投资的一种财务规划。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需求多元化推动了个人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状况

(一)个人理财产品的竞争表现

面对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我国各大银行使用各种方式争夺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主要表现在:(1)增设银行支行网点,更加大规模的覆盖居民社区,宣传各种理财套餐。(2)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制定的理财目标短期化,以快速收益吸引客户。(3)最快最直接见效的是低价策略,通过少收费甚至不收费来吸引客户。

(二)个人理财产品的竞争问题

尽管各家银行推出新产品、新品牌,但在产品创新方面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简单的增加了个人理财产品数量,通过对传统零售业务及原有资产业务进行一些改良便组装成为所谓的“理财套餐”。同时产品由于缺乏技术内涵极易被模仿,这种竞相跟进的羊群效应使得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差异化缩小,并且不断突破管制底线的降价措施使个人理财业陷入了无序竞争。

(三)个人理财产品的无序竞争的危害

各大银行不科学的竞争策略主要危害有:频繁降低个人理财产品收费标准,减少了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和市场价格体系;个人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明显,不仅加大了金融风险,也降低了收益率。例如,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14日期间,银行发行期限在30天(含)内的理财产品共计5345款。发行理财产品数量超过100款的银行有14家,交通银行以810款位列榜首。交行虽然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最大,但收益率却最低,810款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仅2.83%;中行发行465款,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43%;招行发行420款,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25%;工行发行407款,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31%。

二、银行间竞争客户的静态博弈模型

由于各大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面对客户的理性选择即选择收费标准低的同质产品,银行会竞相实施降价策略,这是伴随着市场信息化客户的谈判能力的提高银行所作出的让步。

(一)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假设某一时期市场上对个人理财产品的总需求不变,只有a、B两家银行,两家银行各方面条件相同,每家银行都是只关心自己商业利益的“理性人”,当一家银行采取让步即减少收费的策略时,另一家银行会如何采取行动呢?下面用收益举证来分析这个问题:

矩阵说明:(1)收益矩阵中的元素为银行的收入,没有考虑经营成本,两个银行采取的策略是让步或者不让步;(2)R1和R2表示a、B银行在采取让步策略后的收益空间,由于银行的规模有大小,客户对各家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偏好不同,特色产品和营销方式不同,所以R1≠R2;(3)R?1和R?2表示a、B银行不妥协时各自的收益空间,由于整个市场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是一定的,当两家银行都采取不让步措施时,即不减少单个客户的费用,则R?1>R1,R?2>R2,R?1≠R?2;(4)当a银行让步而B银行不妥协时,a银行会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虽然从单个客户上获得的利润减少,但是总利润会增加到R4,否则银行就不会采取让步措施。而没有采取让步策略的B银行业务会失去更多的客户,业务利润必然会减少到R3(R4>R3,R4>R?1,R2>R3,R1>R3,R4>R?2)。当a银行不妥协而B银行妥协时,情况则相反。

在a、B银行互相博弈的过程中,双方可能会达成一定协议,那就是都采取不让步策略,因为达成这个协议时双方获得的利润会大于不达成协议即采取让步策略时所获得利润(R?1>R1,R?2>R2)。然而从上面的矩阵可以看出,下面一行是a银行的严格劣势策略,右边一列是B银行的严格劣势策略,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人”是不会采取对自己明显不利的严格劣势策略的,利用逐次消去法将双方的严格劣势策略删去,可得到由严格优势策略组成的严格优势策略博弈均衡,双方竞争的结果是都采取让步策略,即左上角的(R1,R2),这是一个纳什均衡。

其实如果a、B银行都不采取降价让步的措施,那么各自的收益肯定是比现在这个均衡要好,但是由于银行个体理性要求,这个帕累托改进很难达到——a银行和B银行的价格竞争进入了“囚徒困境”,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就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博弈行为,通过以下的收益矩阵来表示:

说明:(1)收益矩阵中银行的元素表示利润的增加,即客户C为银行带来的利润,客户的元素表示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费用成本;(2)当客户选择a银行时,如果a银行不妥协,其增加的利润是ΔR2;如果a银行妥协减少收费,则客户为其带来的利润会下降到ΔR1,而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成本就会从C2减少到C1,即ΔR2-ΔR1=C2-C1=C,C为a银行的妥协成本或者说是客户享受优惠条件时节约的费用成本;(3)当客户选择B银行时,客户的成本都是C3,当a银行妥协时,会有ΔR1的沉没成本,如果不妥协则既无收益也无损失。(C2>C3>C1)

可以看出,从这个收益矩阵中同样利用逐次消去法得到一个确定的解,即a银行是不让步的,而客户会选择B银行。这一结果的得出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市场上对个人理财产品的总需求是一定的,两家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消费者不选择a家就会选择B家。(2)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消费者了解产品特点和收费标准,因此会比较各家银行的产品最终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理财产品。当银行a价格让步时,客户C选择银行a所花去的成本会比选择B低;当银行a价格不让步时,银行B的次优选择会满足客户C的成本要求。(3)银行的让步也是理性的,每一次的让步都是微小的,不容易察觉的,只有这一让步的结果能带来利润的增加,银行才会保持并进一步作出妥协。而这种微小的妥协因为客户会理性比较各家银行的心理,又不可能总是带来期望的客户。

三、基于客户关系规范个人理财产品竞争秩序的举措

从上述两银行及银行客户之间的博弈分析中,我们可知银行之间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竞争其实就是基于同质产品上对争夺客户的竞争。个人理财产品功能雷同,产品的无差异性使各个银行为争夺客户只能采取价格战,于是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成为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加大产品创新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将个人理财产品纳入客户关系管理中。

(一)经营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过渡

要想与客户建立的长期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银行不仅仅只是将个人理财产品卖给客户完成考核指标就行了,而更多是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各种与客户交流的平台,向他们提供更加合理科学的投资建议和持续的人文关怀。

(二)细分客户,建立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应该全面采集和分析客户信息,根据客户的年龄、教育背景、偏好、地域、职业、收入、资产等对客户市场进行细致分类,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调查研究表明占客户群20%的优质客户往往给企业带来80%的利润。因此应建立客户经理制,对优质客户实现“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一次向一位客户推荐尽可能多的产品,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提高优质客户的忠诚度。

(三)差别化对待,设计独特产品

银行应该对客户实行差别化对待,根据客户个性化的信息设计出更理想的理财产品。这样量身定做的产品会让客户感觉到他买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别的银行是没有的,因此就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再去和其他银行的产品作比较,避免了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魏红涛,郑传均,方兰.囚徒困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现实的博弈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22―23.

[2]孙焕民,李咏梅.囚徒困境:透视商业银行无序竞争[J].金融观察,2005(06):14―16.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财务竞业协议篇6

「摘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采用战略联盟的营运模式。在把企业战略联盟分为垂直联盟和水平联盟的基础上,分析了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必要性,从财务监控的原则、主体、客体、对象、目标、方式、内容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新问题,初步构建了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最后从努力培育广泛的合作基础,塑造共同的价值观,积极沟通,保持良好的战略协同关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配套办法。

「关键词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财务机制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职能部门)为了特定的战略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松散型网络式的联合体[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市场也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其竞争程度也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以及克服市场不确定性的需要,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由于任何企业只能在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拥有优势,构建扩展到所有结盟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极大的增强结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三种战略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采用战略联盟的营运机制。它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结盟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资源、获取知识、进入新市场[2.相关文献对企业战略联盟组织和运作的探究涉及颇多,而对于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方面的文献极少。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对于企业战略联盟良性协调的发展极其重要。

一、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必要性

为了准确限定我们的探究范围,我们将伴有资本流动的企业收购、兼并等形式不列入企业战略联盟探究的范围。而且把企业战略联盟分成两大类摘要:即在某一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链中承担不同环节任务的企业之间的垂直联盟,如产销战略联盟;在价值链中承担相同任务的企业之间的水平联盟,如探究开发联盟,市场拓展联盟。

从企业战略联盟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新问题在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其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联盟作为各个结盟企业松散的联合体,如何对其实施财务监控,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之间既不具备行政隶属关系,各自的利益目标也并不一致,不可能像单个企业的内部财务监控那样,监控的主客体明晰,目标明确,监控手段多样。各个结盟企业也是基于生存战略的考虑,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因而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无论是联盟内部经济利益的分配,还是企业战略联盟正常有效的运营,以至于最终战略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监控。在企业战略联盟的运营中,假如财务监控机制设计不当,极易导致结盟企业的个体利益偏离企业战略联盟整体利益的方向。因此,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的构建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体,其组织结构的特征决定了其财务监控的机制也较一般的单个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异。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建立在协商的机制之上,其管理的强制性不高,管理力度较弱。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包括原则、主体、客体、对象、目标、方式、内容等具体体内容摘要:

1、构建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其主要原则是协调一致原则、实时性原则及前瞻性原则。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和其说是一种监督活动,不如说是一种协调活动,结盟各方协调的行为有助于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的产生。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又是一种适时的财务监控[4,借助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动态的财务监控。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也是一种跨越单个企业主体的财务监控,客观上需要在战略层面上考虑新问题,具备前瞻的眼光极其重要。

2、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由于在企业战略联盟当中,存在垂直战略联盟和水平战略联盟。这两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是有着差异的。就垂直战略联盟来说,各个结盟企业处在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一般存在某一核心企业,出面组建这一战略联盟。核心企业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零售企业。由于核心企业在垂直战略联盟中处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中心,核心企业能够有效的协调各个加盟企业的财务行为,以达成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目标。因此,核心企业作为垂直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是合适的。就水平战略联盟来说,各个结盟企业都处于平等地位,只是就为增强结盟企业自身价值链的某一环节而组成联合体,这种建争———合作关系上的水平战略联盟,不是法律意义上独立的实体,水平战略联盟中的财务监控是一种结盟企业之间的财务协调,水平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就是各个结盟企业。

3、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客体。在垂直战略联盟和水平战略联盟中也存在少许差异。就垂直战略联盟来说,财务监控的客体是企业战略联盟中的其他加盟企业,相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处于实现战略联盟目标的从属地位,是被协调的对象。就水平战略联盟来说,财务监控的客体是其他结盟企业,作为平等的伙伴,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博弈关系,互相的监督,有助于水平战略联盟维系良好的运转状态。

4、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对象。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对象和一般单个企业相似,是资金及其流转。但在垂直战略联盟和水平战略联盟中的具体表现有较大不同。就垂直战略联盟来说,资金流会伴随物流、信息流在整个结盟企业之间循环流动,有效的监督和协调各个结盟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对于整个联盟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就水平战略联盟来说,存在联合投资行为,资金流等财务资源从各个结盟企业流盟当中,并结合其他的相关资源,经过一定转化过程,会最终加强各个结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以更大的现金回流为表现形式,呈现企业战略联盟到各个结盟企业两者之间的往复运动。

5、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目标。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目标是在实现共赢基础上顾及各个加盟企业利益的整个企业战略联盟价值最大化。单个结盟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有赖于整个企业战略联盟价值的最大化。

6、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方法。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方式上,和一般的单个企业相比,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缺乏权威性,不能简单的依靠行政命令或者凭借外来投资者的身份对结盟企业施加外部控制,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方式是在联盟协议具体规定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协调的方式来进行。

7、财务监控的内容。(1)在选择联盟伙伴组建企业战略联盟时,要分析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务状况,评估价值链外在连接点,猜测组建企业战略联盟后的财务指标,以决定是否加入或组建企业战略联盟。(2)企业战略联盟的谈判签约阶段,在联盟的协议中,需要包括财务监控方面的具体条款,同时,为了保证财务监控有效实施,还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财务信息流的传递方向。(3)在战略联盟运行期间,首先,应确保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信息流的畅通,可以确保各个财务监控主体做出有效的调控行为。资金流和物流的畅通,有助于战略联盟协调的运转。其次,还应注重监控资金流等财务资源的使用效果,同时也要对各个财务监控客体的投融资,利益分配的行为进行监控,以确保结盟企业的行为不违反企业战略联盟的整体目标。最后,结合企业战略联盟的运行状况,对各个结盟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依照各个结盟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和所付出的代价,协调利益的分配。

三、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配套办法

要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良好的配套办法必不可少,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摘要:

1、努力培育广泛的合作基础。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机制要得以有效运行,需要结盟各方的积极配合,有许多协调工作要做。而协调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盟各方的友善和信任态度。没有信任,企业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无从立足,有效的财务监控更无从谈起。

2、塑造共同的价值观[5.结盟企业只有在设定共同的价值观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推动合作进程。造成联盟财务行为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经常是价值观的碰撞,导致结盟各方合作效率低下。结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努力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并逐步统一双方不同的财务行为机制。

财务竞业协议篇7

「关键词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财务机制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职能部门)为了特定的战略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松散型网络式的联合体[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市场也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其竞争程度也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以及克服市场不确定性的需要,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由于任何企业只能在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拥有优势,构建扩展到所有结盟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极大的增强结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三种战略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采用战略联盟的营运机制。它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结盟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资源、获取知识、进入新市场[2].相关文献对企业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的研究涉及颇多,而对于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方面的文献极少。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对于企业战略联盟良性协调的发展极其重要。

一、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必要性

为了准确限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将伴有资本流动的企业收购、兼并等形式不列入企业战略联盟研究的范围。而且把企业战略联盟分成两大类:即在某一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链中承担不同环节任务的企业之间的垂直联盟,如产销战略联盟;在价值链中承担相同任务的企业之间的水平联盟,如研究开发联盟,市场拓展联盟[3].

从企业战略联盟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问题在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其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联盟作为各个结盟企业松散的联合体,如何对其实施财务监控,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之间既不具备行政隶属关系,各自的利益目标也并不一致,不可能像单个企业的内部财务监控那样,监控的主客体明晰,目标明确,监控手段多样。各个结盟企业也是基于生存战略的考虑,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因而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无论是联盟内部经济利益的分配,还是企业战略联盟正常有效的运营,以至于最终战略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监控。在企业战略联盟的运营中,如果财务监控机制设计不当,极易导致结盟企业的个体利益偏离企业战略联盟整体利益的方向。因此,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的构建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体,其组织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财务监控的机制也较一般的单个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异。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建立在协商的机制之上,其管理的强制性不高,管理力度较弱。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包括原则、主体、客体、对象、目标、方式、内容等具体体内容:

1、构建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其主要原则是协调一致原则、实时性原则及前瞻性原则。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与其说是一种监督活动,不如说是一种协调活动,结盟各方协调的行为有助于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的产生。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又是一种适时的财务监控[4],借助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动态的财务监控。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也是一种跨越单个企业主体的财务监控,客观上需要在战略层面上考虑问题,具备前瞻的眼光极其重要。

2、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由于在企业战略联盟当中,存在垂直战略联盟和水平战略联盟。这两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是有着差异的。就垂直战略联盟来说,各个结盟企业处在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一般存在某一核心企业,出面组建这一战略联盟。核心企业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零售企业。由于核心企业在垂直战略联盟中处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中心,核心企业能够有效的协调各个加盟企业的财务行为,以达成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目标。因此,核心企业作为垂直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是合适的。就水平战略联盟来说,各个结盟企业都处于平等地位,只是就为增强结盟企业自身价值链的某一环节而组成联合体,这种建争———合作关系上的水平战略联盟,不是法律意义上独立的实体,水平战略联盟中的财务监控是一种结盟企业之间的财务协调,水平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主体就是各个结盟企业。

3、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客体。在垂直战略联盟和水平战略联盟中也存在少许差异。就垂直战略联盟来说,财务监控的客体是企业战略联盟中的其他加盟企业,相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处于实现战略联盟目标的从属地位,是被协调的对象。就水平战略联盟来说,财务监控的客体是其他结盟企业,作为平等的伙伴,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博弈关系,互相的监督,有助于水平战略联盟维系良好的运转状态。

4、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对象。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对象与一般单个企业相似,是资金及其流转。但在垂直战略联盟和水平战略联盟中的具体表现有较大不同。就垂直战略联盟来说,资金流会伴随物流、信息流在整个结盟企业之间循环流动,有效的监督与协调各个结盟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对于整个联盟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就水平战略联盟来说,存在联合投资行为,资金流等财务资源从各个结盟企业流盟当中,并结合其他的相关资源,经过一定转化过程,会最终加强各个结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以更大的现金回流为表现形式,呈现企业战略联盟到各个结盟企业两者之间的往复运动。

5、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目标。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目标是在实现共赢基础上顾及各个加盟企业利益的整个企业战略联盟价值最大化。单个结盟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有赖于整个企业战略联盟价值的最大化。

6、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方法。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方式上,与一般的单个企业相比,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缺乏权威性,不能简单的依靠行政命令或者凭借外来投资者的身份对结盟企业施加外部控制,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的方式是在联盟协议详细规定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协调的方式来进行。

7、财务监控的内容。(1)在选择联盟伙伴组建企业战略联盟时,要分析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务状况,评估价值链外在连接点,预测组建企业战略联盟后的财务指标,以决定是否加入或组建企业战略联盟。(2)企业战略联盟的谈判签约阶段,在联盟的协议中,需要包括财务监控方面的具体条款,同时,为了保证财务监控有效实施,还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财务信息流的传递方向。(3)在战略联盟运行期间,首先,应确保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信息流的畅通,可以确保各个财务监控主体做出有效的调控行为。资金流和物流的畅通,有助于战略联盟协调的运转。其次,还应注意监控资金流等财务资源的使用效果,同时也要对各个财务监控客体的投融资,利益分配的行为进行监控,以确保结盟企业的行为不违背企业战略联盟的整体目标。最后,结合企业战略联盟的运行状况,对各个结盟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依照各个结盟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和所付出的代价,协调利益的分配。

三、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配套措施

要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良好的配套措施必不可少,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努力培育广泛的合作基础。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机制要得以有效运行,需要结盟各方的积极配合,有许多协调工作要做。而协调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盟各方的友善和信任态度。没有信任,企业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无从立足,有效的财务监控更无从谈起。

2、塑造共同的价值观[5].结盟企业只有在设定共同的价值观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推动合作进程。造成联盟财务行为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常常是价值观的碰撞,导致结盟各方合作效率低下。结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努力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并逐步统一双方不同的财务行为机制。

3、积极沟通,保持良好的战略协同关系。结盟企业之间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本着共赢的合作理念,确保协议中规定的财务监控有关条款得以落实,以此保持结盟企业的发展目标与企业战略联盟整体目标的高度一致,并最终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绩效。

总之,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整合结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要使企业战略联盟有效运作,严格的财务监控必不可少,对企业战略联盟而言极其重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不可控的国际环境因素,企业战略联盟将成为我国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主要营运机制。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必将成为战略联盟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袁春生战略联盟的新动态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集团经济研究,2006,(18):54-55

[2]杨强战略联盟———企业发展的新思路[J]管理现代化,2001,(1):18-20

[3]庞艳桃基于R&D的战略联盟发展高技术企业[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96-98

财务竞业协议篇8

论文摘要: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营销方式,其核心问题就是对无形财产的特许推广。因受许人的受许业务受特许人的支配和控制,极易引发指定购买、搭售、联合定价、独占经营、限制转售价格等一些限制竞争行为。为规制这些限制竞争行为,我国应借鉴欧盟立法模式,在反垄断法中规定规制的重点,严格规定其“适用除外”的条件。论文关键词:特许经营限制竞争法律规制适用除外特许经营企业在其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种法律关系,导致多重法律后果,其中私法领域的问题,如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得到解决;但从经济法的角度考察,特许经营还关乎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与竞争自由,与前者相比,这些竞争法方面的问题更具有全面性与基础性,然而,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立法与司法的高度重视,其某些限制竞争的行为得不到有效规制。一、特许经营的概念及其含义对特许经营概念的表述尽管各国存有差异,但其主旨基本相同,如:在美国,最早的特许经营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0年《特许权投资法》表述为:“特许经营是两个主体之间默示或明示的、口头或书面的合同或协议,根据这一合同或协议,被授权人的经营按照与授权人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店牌字型、广告或表明授权人或其分支机构的其他商业符号的实质性联系的计划或机制从事经营。被授权人须直接或间接地向授权人交付特许权使用费。”它强调特许经营是以特许权的授予为基础的合同关系。在日本,社团法人特许连锁协会将特许经营表述为“企业(特许人)与其他企业(受许人)之间缔结合同,使用自己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及其它成为营业象征的标识,将在统一品牌下进行商品销售或其它经营的权利给予对方;另一方面,作为报偿,被特许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在特许人的指导及援助下进行营业”,强调受许人取得特许权须向特许人支付相应的对价,且其经营要受特许人业务上的支配和控制,两者之间形成持续关系。《关于eC罗马条约总括适用除外规则》(CommissionRegulation4087/88)称“所谓特许经营,是商标、商号、店名、有益的商业模式、设计、著作权、经营诀窍或者有关专利的工业所有权或者是知识产权的组合,它意味着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为了提供服务而进行开发。”这一表述着重强调了特许经营的核心是特许人对其知识产权组合的应用推广。在我国,485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突出了特许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许经营是指特许人将其拥有许可权的商标、商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和服务模式等,通过合同形式授予受许人使用,受许人按照特许人维护网络同一性的要求使用相关的无形财产、缴纳一定的费用,并独立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的经营模式。这一定义既表明了特许人基于特许经营合同而对受许人享有的管理控制权,又体现了受许人对其特许人的无形财产拥有合理的使用权,并具有如下含义:(一)特许经营的核心是对特许人无形财产的特许推广。特许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使用许可权,但就特许经营而言,它只能是特许人保留无形财产使用权的非独占许可,第三人能否再被特许需由特许人与受许人商定。一般而言,由于特许人授予受许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使用其有权特许的无形财产,且要求受许人的业务要受特许人支配和控制,因此,受许人往往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享有独占的特许权,并排除特许人的自己使用。其次,特许经营所特许的权利是一种组合式的知识产权。尽管这些权利主要由商标、商号、商业秘密、专利权、专有权等组成,但也包括特定产品来源、经营理念、服务风格、业务培训等独特资源,且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由于这种权利已超出法律上的知识产权的概念,且又无法被学理上的知识产权概念所包含,已构成一种崭新的权利,故此,笔者称之为无形财产。(二)特许经营双方当事人是独立的法律主体。特许人与受许人是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不同经营者,它们之间既无参股、控股关系,又无母子、分支经营的隶属关系。尽管受许人的业务要受特许人的支配和制约,但受许人必须用其自有资金对其经营进行实质性开发和维护,并独立拥有其业务及经营成果,尤其是在财产上作为独立的资产所有人,保持人格的独立,自行承担风险和责任。特许人既不享有受许人资产上的所有权、也不享有其具体经营业务的决策权及其经营成果的控制权,在法律上分属两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三)特许经营是一种以特许权的授予为基础的合同关系。特许人与受许人以特许经营协议为纽带,并以此维系双方的加盟关系,加盟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完全由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按照特许经营协议,受许人只有在取得特许人特别授权的情况下,才具有特许经营业务的资格,特许人需授予受许人在一定期间、一定区域内独家使用其商号、商标或服务项目等权利,并提供开展经营活动所需的必要信息、技术知识和训练。(四)受许人的特许业务受特许人的支配和控制。在特许经营中,受许人虽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但由于连锁经营模式的特点,其经营业务只享有相对独立性,受许人须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的约定,按照特许人规定的条件、经营模式和经营规则开展经营,尤其在市场计划、经营范围、折扣方案等方面,要受到特许人的直接支配和控制,特许人有权对受许人的特许经营业务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二、特许经营中的主要限制竞争行为由于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一套与该产品或者服务有关的、特殊的无形资产并予推广,因此,就特许人而言,特许经营对其更具有市场独占性。一方面,这种独占性是为了维护经营网络的同一性和特许人的声誉,是合法的,无需进行规制;但另一方面,如果特许人滥用垄断地位实施限制贸易或者限制竞争行为,就进入了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一)指定购买与搭售。在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为维持其统一品牌形象或保持其产品质量,往往对加盟店装饰设计、装饰所用材料、商品陈列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料等有严格规定,受许人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这就为特许人指定购买或搭售商品提供了机会。这种搭售或指定购买如果是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节约成本和开支,确保消费安全,且属一定配套产品或服务,则不应列入禁止之列。但是,如果特许人利用特许权的授予与否,强制受许人在获得特许权之后接受其所采购的或指定的货物,或者通过搭售加强特许人在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则构成了指定购买与搭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二)联合定价。联合定价通常表现为几个同类产品的厂商以协议、安排通谋或协同行动方式来共同固定或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根据美国法律,如果特许人向受许人建议某种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随后几个受许人商定价格为5.98美元,并促使特许人同意以此价格作为其建议价,则受许人间的行为即构成“横向联合定价”,特许人与受许人间则构成“纵向联合定价”。如果这种联合定价行为是基于相互间的价格协议,则构成了价格垄断,构成了非法的限制竞争行为。(三)独占经营。在特许经营中,受许人享有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经营的权利,这种权利往往不被赋予其他厂商,因而称之为独占经营或排他性经营。独占经营本身属厂商的一种经营策略,不应受法律规制,但在特许经营中,由于特许人与受许人双方力量失衡往往会产生阻碍竞争的“独占经营”——垄断,即:受许人占有某种绝对优势,在足以容纳若干受许人的地域内要求特许人授予其“独占经营”,以排斥其他人的申请,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亦或由于特许人与受许人间的特殊关系(如受许人许以较高特许费),当其他符合条件的第三人申请特许经营时,特许人不授予其特许权,即构成了限制竞争的“独占经营”。(四)限制转售价格。限制转售价格是指一方当事人责成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以固定的价格出售有关商品的协议及其相应行为。包括:(1)出卖之一方(主要系生产者,但也可能为销售者)对交易相对人向第三人销售之价格(即转售价格)以各种方式加以限制或约定之行为。(2)出卖之一方非仅对于交易相对人限制或约定转售价格,更要求其对于向其购买者再为出售时之销售价格(即再转售价格)亦予以约束或限制之行为。限制转售价格从本质上是一种间接联合定价,在性质上应视为垂直联合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因阻碍了零售机构间的价格竞争,从而不利于整个市场的竞争,而且也因经营更为有效的零售商不能将其高效率带来的好处扩展至消费者,使其忍受固定的较高价格,而为各国立法所禁止。(五)回授。回授是指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被许可人同意将其对许可人技术所作的改进再许可给许可人使用。回授协议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非独占性回授。特许经营合同中常常包含此类条款。回授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竞争的积极因素,但当回授条款实质上影响了受许人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削弱创新市场中的竞争,对竞争产生负面效果时,则构成了限制竞争行为。由于受许人是在特许使用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技术,该技术凝结了受许人的智慧,但该新技术价值的体现又与原专利技术无法分开,因此,为保护特许人利益,受许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该技术并给特许人以一定经济补偿,或将该技术以合理的价格转让给特许人,但均需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协商一致。若在特许经营合同中强制性地规定受许人将新技术回授给特许人或其指定的企业,势必会造成特许人的技术垄断,进而造成行业垄断,则为非法限制竞争行为。(六)特许经营合同终结后已公开商业秘密的使用。在特许经营合同期限内,特许人为维护其利益,对受许人设定使用商业秘密的限制条件,应为法律所允许。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特许人却往往借口维护其自身利益,要求受许人在合同期满后,并在商业秘密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亦不得使用,则这种限制阻碍了市场主体问的公平竞争,构成了非法限制竞争行为,不应为法律所允许,但未公开的商业秘密不再此限,因为,该商业秘密要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三、对特许经营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的立法建议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调整特许经营法律关系的专门性法规,尽管特许人与受许人间的纠纷可以参照国务院公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或适用或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条作出裁判,但就特许经营中的诸多反垄断问题,上述法律却不能予以有效调整。(一)加强特许经营立法,做好立法模式选择。关于特许经营的立法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和欧盟两种。美国的模式主要是从宏观上对特许经营作原则性规定,具体的案件认定由法官裁量。而欧盟除了在《欧盟条约》对此给予原则性规定外,还制订了专门适用于特许经营合同的4087/88号法规,该法规对特许经营合同中的各种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效力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比较而言,欧盟的立法模式既有原则性规定又有适用上的确定性,既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又简化了执法程序,降低了执法成本由于我国现行立法深受欧洲大陆法国家的影响,就此而言,在特许经营立法模式选择上,欧盟模式对我国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我国将来有关特许经营的立法,可以考虑建立以《民法典》为基本法、《反垄断法》为特别法,并制定有关特许经营的专门性单行条例这样一种多层次、立体式的网络状法律保护体系,对特许经营加以更好的调整。在未制定专门的特许经营法之前,也可以借鉴欧盟的做法,可以将特许经营合同规定在正在起草的民法典中,具体内容应当包括一般规定、当事人权利义务、合同无效情形等方面内容,同时,对特许经营中的各种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效力作出具体的规定。(二)在反垄法中对特许经营的规制重点作出具体规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方式,特许经营在其运作中很容易发生特许人滥用权利的情形,对此立法应予以高度重视,就此把应予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作为重点考虑,并尽可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笔者认为,为保持立法的一致性,可以在反垄断法中对这些限制竞争行为作出规定。为此,一是要确立判断限制竞争行为合法与否的法定原则,其判断标准有二:①消费者利益原则,即指特许经营中的限制性条款是在更大程度上维护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在庞大的特许经营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能获得品质同一的产品;②竞争性原则,即特许经营中限制性条款是为了加强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竞争实力,带动相关市场的竞争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提高竞争机制,真正实现有效竞争,亦即“立法目的是保护竞争而非竞争者”。二是要明确列举出所要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笔者建议应包括以下行为:①本来是竞争对手的特许人与受许人就竞争产品达成的特许经营协议;②特许人不允许受许人从第三方购买同等质量的产品;③限定受许人只能销售特许人的商品并拒绝指定由受许人提议的其他企业为供货商,且这种限定并非出于保护知识产权及维护专营网络的同一性和声誉为目的;④禁止受许人在协议期满且技术秘密已公开的情况下使用该技术秘密;⑤并非出于维护特许经营网络同一性和声誉或维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限定受许人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价格;⑥限定受许人必须将其就许可的专利技术所作的后续改进或新应用方法的权利无偿地回授给特许人或其指定人;⑦规定受许人接受与特许经营无关的、实际上并不需要的其他知识产权、设备、产品或服务项目;⑧其他违反合法原则的限制竞争行为。(三)在反垄断法中规定特许经营的“适用除外”制度。由于特许经营的特殊性,特别是为了维护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统一性‘,并考虑特许经营与一般商业营销方式的不同,可以在反垄断中规定特许经营的“适用除外”制度,并就其适用条件作出较为严格的规定。特许经营适用除外的条件至少要考虑以下几方面:①主观条件。限制的目的是出于保护特许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即为了维护特许经营网络的同一性和其商誉。②客观条件。限制竞争行为保护的对象是合法权益,即这种权益只能通过限制竞争的方式来保护。③符合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即特许经营当事人的利益应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其限制行为不能对市场竞争的根本格局产生不良影响,不得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要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④没有滥用权利。限制竞争的措施不能干涉他人的正当经营活动,特别是不能损害被特许人的利益。文章来源:中华励誌网论文范文www.zhlzw.com

财务竞业协议篇9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现状问题解决

1.eRp系统的基本概念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1]。对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2.eRp系统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eRp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它可为企业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mRp-ii不具备的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3.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2]。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3.1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些人甚至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信息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

3.2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大多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使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计算机维护人员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必须首先培养电算化人员的会计和计算机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3.3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任何一款软件都是在不断升级的,企业eRp系统同样也需要升级。但是,升级则面临与软件产品接口的不对应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4.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4.1强化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设置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主要责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4.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并且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合理的系统培训,并做好培训的考勤监督工作,并在培训期末进行书面和实际操作考核。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造就出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4.3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3]。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其次,应由相关的上级领导协调各部门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部门情况的会计信息化协议,各部门遵照执行,使各部门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课题。本文运用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分析了eRp系统应用的总体情况,剖析了企业信息化存在的诸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统一数据接口问题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等具体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受原有思维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会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软件,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适应企业管理需要,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晓斐.信息化时代的eRp[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7).

财务竞业协议篇10

关键词:寡头市场费率协议竞争模型市场效率

尽管车险费率改革作为一项保险制度改革不同于车险价格改革,但它毕竟是围绕车险价格这一市场的核心要素展开的,而且必将带来车险价格的竞争.尽管车险费率管理体制改革不同于市场化,但此项改革毕竟有助于加速车险市场化进程的步伐。为了防止车险“价格大战”,尽量降低改革对车险市场乃至整个保险市场的“负面”影响,维护保险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各地财产保险公司纷纷组织起来,签订车险费率协议。然而,车险费率协议不可能持续下去,更不能给各保险公司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和合作的平台,把车险市场真正导入一个有序持续的发展道路。

车险费率协议的形成

我国保险业虽然具备了竞争性市场的基本特征,但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寡头市场,这是车险费率协议形成的市场背景。

首先,车险市场的竞争主体的寡头特征明显。尽管目前有几十家财产保险公司,2004年保险市场集中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人保、平安财产两家产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在60%以上,加上太保财产,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在70%以上。因此,中国保险市场属于典型的寡头市场。

再次,“串谋”是寡头垄断市场独有的特征。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认为:“同业中人甚至为了娱乐或消遣也很少聚集在一起,但是他们谈话的结果,往往不是阴谋对付公众便是筹划抬高价格”。从表面上看,我国车险费率协议的形成是行业的自发行为,目的是为了加强各财产保险公司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但从本质上讲,这种费率协议带有明显的“串谋”特征,是一种公开的价格“串谋”形式。一方面,各家产险公司就像一家保险公司一样联合行动,希望与其他同类公司开展合作,并对获得的利润进行瓜分;另一方面,各产险公司又害怕其他公司的行为对自己不利,明里暗里进行竞争。

我国车险费率协议的持久性分析

车险费率改革后,车险市场的竞争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而且竞争的手段更趋多样化,竞争的内容更丰富,程度更加激烈。为了减少由于竞争带来的多败俱伤,各保险公司不得不达成协议。但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这种“默契”能否持续下去值得深思。

从“囚徒困境”这一简单博弈原理看,我国各产险公司都是车险市场博弈的局中人,而且它们都是理性的,同时知道竞争对手也是理性的,每个产险公司都试图使自己的报酬最大化。如图1所示:

图中左上三角形中的数字为a寡头垄断产险公司的利润,右下三角形中的数字为B寡头垄断产险公司的利润。从上图可见,保险公司之间通过“串谋”(签订费率协议),其收益是巨大的:利润翻了一番,从5万元增加到10万元。然而这种状态不会进行下去,因为两个寡头垄断财产保险公司为了自身的市场份额仍然会相互竞争。a公司认为:如果B公司不降低费率,自己也不降低费率,则双方都能获得10万元利润;但如果自己单方面降低费率,那么就可获得13万元的利润。显然单方面降低费率比“串谋”(遵守费率协议)要划算得多。如果自己的竞争对手(B公司)降低费率,而自己保持原来的费率,则自己的利润为4万元;但是如果自己也降低费率,那么,利润将增加到5万元。因此,不管竞争对手(B公司)是否降低费率,自己降低费率的境况总是更好。同样,B公司也会做相同的思考,其结果是,a、B两家产险公司都降低费率,这时每家公司的利润均为5万元,比串谋时减少了一倍。

在这场简单的博弈中,如果a、B两个产险公司都根据自身的利益行事,结果两家公司的处境都比较糟糕;如果他们能够聚在一起并达成协议,并“威胁”对方不要偏离协议,那么两人的处境都会更好。由此可见,在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下,我国车险费率协议实际上就是参加协议的各产险公司之间的一场博弈。尽管费率协议对各产险公司有明显的好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但因存在较强的竞争,这种费率协议要维持下去并不容易。

车险费率协议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我国车险费率协议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自觉执行问题。现假设由a、B两家产险公司构成的一个双寡头车险市场,其中每个产险公司都可以通过“串谋”(费率协议)来限制降价或进行竞争,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费率协议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任何一个协议成员公司进行欺骗都是划算的。因为长期以来,我国车险费率属于政府垄断型的高费率,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存在车险费率协议的成员进行欺骗的激励因素――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巨大差额(如图2所示)。这种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巨大空间为车险费率协议的每个成员进行欺骗提供了很强的激励。由于保险商品基本属于价格高弹性商品,如果费率协议的所有其他成员公司都维持车险费率不变,余下的这个公司就会从较低的车险费率中获得更多的好处;但如果参加费率协议的许多成员公司都采取相同的欺骗行为,那么费率协议将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自动解体。各财产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模型如图2所示:

上图中,假设所有加入车险费率协议的产险公司都面对相同的固定的边际成本。图中给出了车险市场需求曲线和参加车险费率协议的财产保险公司的联合利润最大化的车险商品服务量QC和费率pc――即参加车险费率协议的成员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整体的边际收益并不等于任何产险公司的边际收益。任何一个产险公司都认为它可以欺骗参加协议的其他公司并且不会被发现。如果它降低车险费率,使之略低于pc,并且由此增加市场份额(车险商品销售增加),那么该公司从额外增加的一单位车险商品中将赚取接近pc减去边际成本的利润。我国车险价格由于长期实行国家定价(几乎是垄断价格),以至于车险费率(价格)大大高于边际成本(车险费率改革后各公司下调费率的空间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由于各财产保险公司的经济处境不同,而对各公司应该占有多少市场份额,协议并没有规定一个原则,这样,那些自认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公司最有可能对“费率协议”进行欺骗。

由此可见,车险费率协议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应该说是十分明显的:

费率协议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各成员公司能否自觉执行的问题。如果政府和保险监督管理当局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或约束各保险公司之间的“串谋”行为,那么,各保险公司很可能利用“费率协议”作掩体,共同抬高车险价格。另一种情况是,参加费率协议的某些成员往往通过广告等媒体承诺其价格不高于任何其他公司。这对车险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可能导致更高的费率,甚至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有可能冒违法的风险而进行合谋,阻止其他公司进入本地市场,限制竞争,不利于推进保险市场化进程。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外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并不在同一水平,像我国这样一个保险潜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内产险公司最有可能对费率协议进行欺骗。因为维持车险费率协议必须支付大量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成本,必须具备对违反协定者严厉而行之有效的惩罚机制。在都缺乏完善的组织系统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获得作为核定所谓行业平均成本之基础的成员公司的真实成本信息,而且其内部更加缺乏严厉有效的制裁手段。另一方面,车险费率协议可能将车险市场显性问题“隐蔽化”,给保险监管部门带来一种失真的信息――有行业自律把守,以至于在履行监管任务时有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放松警戒。

费率协议扭曲车险价格信号,导致严重的激励问题。有效的保险费率应该是能够反映承保风险的预期损失成本、承保人的费用率水平以及适当的利润率。然而,车险费率协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费率根据不同投保人、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损失成本预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可能性,是不同投保人、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费率水平的一种平均,导致了低风险投保人以及低风险地区对高风险投保人和高风险地区的保险费补贴。这一方面使得高风险的投保人所缴纳的保费低于其损失成本,即从事高风险的成本没有完全内部化,有一部分由其他人代为承担,这就会激励其进行高风险活动。另一方面,低风险的投保人也没有从其较低的损失成本中获得适当的奖励,其收益也没有完全内部化,这就会减弱其加强成本控制的激励。上述两个方面的效应组合是社会损失成本的进一步增加,保险在降低社会总风险成本方面的效率被大打折扣。而成本上升带来的费率进一步上升又加重了交叉补贴,激励机制的扭曲程度更严重。对产险公司来讲,费率协议使车险费率难以随不同时间损失成本以及自身经营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大大削弱了降低保险成本和进行产品创新的激励作用。

车险费率协议可能会造成消费者的福利损失。费率协议旨在维护较高的车险费率,这对保障消费者未来可得性赔款利益,促进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固然有一定作用。但车险费率协议往往使费率监管更多地站在保险公司立场上和协调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利益冲突的立场上维持较高的费率,过分强调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发展,造成保险消费者保费支出的增加和福利的损失。

车险费率协议降低了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率。车险费率协议形成过程中较高信息搜集成本必然会降低效率,也就是说存在费率形成机制的帕累托改进。同时,费率协议给人造成产险公司具有无限理性的错觉容易引发道德风险――消费者总是相信产险公司的理性化和同质性,不去认真努力辨别车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的优劣,保险公司也不具有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外在压力。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率进一步下降。

车险商品属于高弹性商品,各产险公司如果想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降价的方式。由于各财产保险公司所处环境迥异,对那些状况较好的公司来说,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支持,车险费率协议是明显不划算的。这必然降低保险行业的整体福利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保险市场尚不成熟,车险市场法律和保险监管模式尚不确定,保险企业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费率协议具有调和过度竞争和市场矛盾的短期效应。但长期看,费率协议的效率也值得研究,更不能代替法规的作用,毕竟费率协议是与保险市场化相违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