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2:41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1

 

2014年在上海调研中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软实力,进而实现“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增强民众情感认同,提升大众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增强民众情感认同。社交媒体的日益兴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民众为中心,让更多的民众在生活中得到体验,实现价值观理论与日常生活化的融合,增强民众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提升大众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体现、发展和检验,一旦离开民众的现实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一个空洞的理论。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时时刻刻感染着人民群众,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勤俭节约、踏实努力也同样激励着人民群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都大大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民众的传统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就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民众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可以随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促进了党、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的交流,民众心声得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渗透落实,从而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走向,深层次挖掘中国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面临现实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传播力、引导力不足。当今世界,关于话语权的争夺异常激烈,西方霸权主义的渗入,使得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尽管党和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和实践,但是在其社会化培育方面仍然呈现出薄弱之势,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手段落后,与民众生活“隔离”,缺乏培育的着力点,对民众的引导力也不强,进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真正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缺乏感染力、实践性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引起社会民众的情感认同,提升大众思想观念,从而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引领和学习的作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高其感染力,加强其实践性。然而现阶段我国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存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导向缺失的局面。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相关的基本制度仍需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碰撞和社会矛盾凸显,民众很难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塑造价值观。由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奖惩制度还很不完善,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在民众的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未能充分体现。

 

要从载体、实践、制度等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

 

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载体。针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传播力、引导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相关载体去帮助实现生活化培育的深入传播和积极引导,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水平。首先,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在于以人民为切入点,以人民为服务核心,所以要建立其以人民为主要受众的交流平台。另外,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交流,组建基层走访小组,进而做到想民众所想,真正满足民众生活需求。其次,创建典型的舆论引导。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仅以简单的理论形式将很难引起民众的注意,只有利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的人和事,才能从心理上感染他们、亲近他们。最后,开发多元化文化产品。开发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与民众文化消费融合,引导大众消费价值观,从而将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民众,使其在无形之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践。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心中的感染力,提高认同感,从而使得民众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首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由于不同的区域、阶层以及职业存在性质和职责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开展多元化的主题实践活动,以适应不同环境,凝聚社会思潮,达成价值统一。其次,丰富精神文明活动。精神文明活动的多样化有助于将温暖和爱心传递给需要服务的人,例如社区里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照顾失独老人活动等,都很好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通过设置老年大学、建设免费图书馆等提高老年人的知识水平,另外,还可以组织旅游活动,促使民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培育新时代精神。简而言之,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性活动和精神文明活动,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优良状态。

 

要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制度。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首先,健全社会管理制度。社会管理涉及社会行为、关系、矛盾等多方面的问题,面对目前中国市场中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实现,促使文化传播方式和过程更加规范化,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不应是简单的理论教育,更应该是实践教育,基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提高民众的底气和骨气。其次,建立德法共治机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提升了民众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民众的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应在持续进行的宣传教育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模范引导的作用,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与民众日常融合。通过不断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逐步走向正轨,帮助民众养成自觉践行的习惯。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2

关键词: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探索

国防生作为预备军官的一种类型,依托普通高校,面向部队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人才培养社会化的重大成果。国防生大多数是依托国家重点大学进行培养,其专业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资源与军校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自主意识较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在学习生活中起主要作用,国防生的发展后劲较强。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防生因没有实行全日制军事化管理,其军政素质、纪律作风与军校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培养合格的国防生进入军营,就必须注重国防生军政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国防生军政素质的重要性

与部队领导交流中,我们发现部队领导对所有预备军官较为关心的有四点:从思想上能否接受党的领导,能否服从命令,能否适应部队生活,是否具有较强的军事素质。部队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的方向,针对部队的需求,从政治思想、纪律作风、服从意识和军事素养等四个方面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的培养。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的培养就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塑造国防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军人自豪感,在环境潜移默化中使国防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最终成为军政兼通的军人。

二、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措施

(一)思想改造

通过思想改造让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思想上、行动上服从和支持党的领导,对党的理论掌握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现代军人。教育学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在尊重主体地位上的循循善诱。以往的培养方式总是错把手段当目的,不能与时俱进,喜欢走流程,上大课,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1)在思想教育方面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国防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说服性,正因为内在逻辑性在受教育者的大脑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促使其信仰马克思主义,践行共产主义,忠于共产党,其他民族的、历史的特色都只是附加的。因此只注重于讲历史、讲先进的教育实际上是用特殊代替一般,不告诉人为什么,只告诉人要干什么,导致了政治教育内在说服力不足,效果弱化。因此,要帮助国防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必须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思想武器。在具体方法上要注意做到三点:

第一,要有高素质的理论教员。如果教育者的水平不高,不能够熟练运用理论去解释被教育者的疑问,教育就会鲜有成果,现代社会网络很发达,采取堵截思想的办法是理论的不自信。面对多元文化,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基本原理解释当前问题。解决国防生遇到的问题,要有一批理论素养好,对马克思主义笃信和教育队伍因此至关重要。教育者要能够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观察世界,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我国当前面对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所处阶段和奋斗目标。能够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掌握教育具体技巧。这些教员可以是选培办的领导和老师、也可以邀请部队主官、军事理论专家,但更主要的是要从国防生中选拔,发动国防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国防生教员具有先天亲和力和对等地位,是其他教员不可能具备的。

第二,增强教育的主体性。要善于发挥国防生的主体性地位,拒绝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多三少”。一是多用研讨式少用灌输式。科学统计表明,灌输式的教育在教育过后一周内只能被记住20%,而研讨式和探索式的教育,当被教育者作为主体参与后,能够达到90%。因此教育者千万不要为了省事最后搞得“不省事”。二是多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少用传统手段。技术前进推动社会变革,而教育也被技术推动,以往教育靠上课,现在教育靠网络。一条微信也许就盖过了一堂课。教育者要注意在网上与国防生打成一片。成为“网友”,利用微信朋友圈、论坛、微博等方式发表文章,既节省了时间经费,又提高了教育效果。三是要多用小课,少用大课。即使在部队也存在许多人宁愿站岗也不愿上课的情况,大课往往被天然抵触,因此要善于随机上小课。国防生教员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中讲道理,在聊天中辨别是非,以小见大,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要知行合一用实践推动思想铸造。选培办和学生组织在管理国防生时既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思想问题,又要注重组织程序解决个人问题,同时讲究共产党人处理问题的方法风格。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国防生对党的理论做到信仰并自觉践行。

(2)要培育国防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

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是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延伸和拓展,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其培育就是在尊重主体地位上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固化内心使命、责任和自豪的观念,其中自豪感又是核心,一个具有军人自豪感的国防生,必然会以军人素质要求自己为荣,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水到渠成了。自豪感也是激发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国防生的自豪感来源于自我身份的肯定,要让其时刻感受到这一点,国防生和普通学生“不一样”,无论是在生活和认识目标上都要突出这种差异。因此如何制造差异就是培养的重中之重。具体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是注重培养情感差异。要时不时地让人处于高亢的情绪状态。以唱歌、朗诵、喊口号、看战争片等多种形式,感染和触发人,最终将军人自豪感牢固树立在心中;二是注重仪式差异。制造一些特别的仪式,仪式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思想具体化、有形化,并且仪式的庄严感也给对象造成必须遵从的压力。例如表彰奖励时候可以特意设计一些仪式,以突出对先进者的尊重。例如国防生可以成立学校国旗仪仗队,在实践中增强自豪感;三是注重榜样差异。国防生内部和军队内外的典型代表、成功案例,以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思想教导灌输。管理者要带头对思想进行实践,这些实践对于内心的认同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即便有些人原本思想上不接受,但是如果长时间按照规定做某些事情,最后也会发生态度的转变。心理决定行为,同时行为决定心理;四是注重音乐差异。挑选能够激荡人心的军事歌曲,教唱和播放的过程中使其不自主的入脑入心。开会时候也可以利用激荡人心的音乐作为开场和结束;五是注重行为差异。在集体活动中要坚持着军装、唱军歌、走队列,与其他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造成国防生天然的在地方大学生中表现出来自己的优秀,不想被人“看不起”,此时因势利导,可以不断能够提升其自豪感,而且可以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

(二)环境塑造

塑造良好的环境既能培养纪律作风也能形成良好的服从意识,还会反作用人的思想培养。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提高国防生的军政素质有五个环境需要塑造,其内容和方法分别为:

一是集体至上环境。古今中外但凡是军人培育,必然要注意集体主义,否则便不能号令一致,不能服从管理,美国西点军校就非常注重集体主义,每天都会制定一些集体目标科目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协同配合能力。我军民主集中制,就是集体意志的体现。军队内部一切活动都是集体主义,因此必须十分注重培育集体主义。具体实施起来就是要让个人处于集体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压力,自觉强化服从和协作意识。具体实施起来要注重运用好以下几种方法:集体居住。集体居住是增强集体观念的基础,学生在具体居住中会潜移默化出兄弟感情从而进化为集体主义精神;集体活动。首先要坚决贯彻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利用班会,模拟支委会等形式使国防生从熟悉到适应最终熟练运用。此外还应组织国防参加一系列的集体活动、比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国防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集体荣誉。选培办应将集体荣誉至于个人荣誉之上,在组织的活动中和国防生年度考核中利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办法树立集体标杆,多奖励集体;集体价值:讲究集体契约精神,在集体内部实行承诺制,反对形式主义,科学自我制定目标,定期通过民主会或者班会的形式兑现承诺。要注重培养集体价值观念,使得个人感受到来自周围同伴的压力,从而从个人到集体实现整体跃升;集体目标。选培办应当敢于给学生干部压担子,给模拟制度下任务,例如给模拟连党支部下达任务年度体能合格率必须到90%,令其自行组织训练。这样既能减轻选培办管理压力,又能提高学生干部的领导管理水平。

二是条令管理环境。日常养成关乎军人服从意识和对于军队能不能适应的一大课题,而三大条令则是专门针对日常养成制定的,作息时间、内务秩序,需要一点一滴的常抓不懈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因此国防生必须在内务、队列、纪律方面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必须形成学条令、用条令、考条令的制度。

三是党的组织环境。国防生组织应当实行学长制与党支部结合的方式,建设模拟党支部,将高年级优秀学员分配到低年级担任骨干,坚持实施正常的组织生活和教育,定期考评成绩进行淘汰制。成绩纳入个人考评鉴定、入党、毕业分配的依据。

四是优胜劣汰的环境。必须通过表彰先进和淘汰后进相结合的方式制造国防生的上升阶梯,淘汰不合格人员,制度化的表彰和淘汰机制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对于落后的恐惧和先进的向往。

在以上基础上,考虑到国防生的特殊身份要注意调解好三个矛盾。一是要考虑时间上的矛盾,集中管理一般只适用于课堂之外的时间。第八学期可适当增加管理时间。二是要考虑空间上的矛盾,给模拟营、连、区队、班级内部下放一部分权力,用于安排个人事务,但要坚持请假制度。不能使人员失管失控。三是要坚持全面评价,慎重赏罚。赏罚不明危害极大,选培办须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扬民主和多渠道了解,确保公平公正。

(三)军事技能培训

为了使国防生到部队后能够快速适应角色,选培办应当抽出专门时间对国防生进行军事训练。按照军事训练考核大纲分为:共同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战役训练、战略训练。考虑到国防生的将来岗位不同和个人接受层次不同,选培办应当以共同训练(即体能、队列)训练为主,其他训练为辅。拓展训练以军事课程、纸上推演、战役设计等为主,进一步提高国防生的军事素养。可与学校商讨将军事学课程作为国防生选修课计算学分,不额外增加国防生的学习负担。

三、坚持实践检验真理持续改进方法

国防生军政素质的培养不是闭门造车、其方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和自身完善相结合。充分利用部队资源,不断对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方法进行改进。要定期邀请部队一线带兵人、优秀主官来学校开设讲座、报告会、检查指导,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改进自身的培养方法。利用选派优秀国防生到部队实习的机会,充分吸取部队经验,回来后进行经验总结交流会,最终实现国防生和军人的成功转化。

参考文献: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植引导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对小学生来说,对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件长期的过程,因其对爱国的正确理解,还不是很完整,很透彻,所以我们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是要从她们小的时候就要培养,渗透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的爱国主义情感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这是语文课情感教育与系统的理论教育之间本质的区别。所有语文课都由语言组成。在课本中,语言有情更有思想。但一切思想都是通过课文中具体的事物、事件、感情来表达的。所以,充分调动并加以引导小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活动,对帮助理解课文中的思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对小学生而言,形象思维不是他们进行抽象思维的障碍,相反,是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思想内容的极好向导。

一、培植学生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培养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为了使小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使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告诉我们的孩子,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曾经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史篇章。如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这样的民族多么的可爱,我们能不对我们的祖国充满感情吗!在对小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中,令其懂得什么是爱国,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世纪建设者和保卫者。所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其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爱的情感培养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让爱国主义情感的深植于学生的思想中。爱国主义情感是学生头脑中的对于祖国的一种自然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由我逐渐向外扩充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所指向的是十分具体生动的事物,亲人、故土以及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无不给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打上祖国的烙印,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包含着多种内容,学生对于自己作为某国人身份的主观突显性,学生对于所属祖国和人群的依恋程度,学生对于自己乡土或国土的情感眷恋和保护意识,对自己是中国人自豪与认同,这些都在语文课本定的情境体现,使学生人在主观上突显并强化民族自尊感,从而奠定了他热爱祖国的基础要真正形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必须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当爱的情感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切知识的灌输都是徒劳的,只有把爱国主义与情感需要联系起来,爱国主义才得以深植与学生心中这片沃土,要把这种爱深植学生心中,从而在小学生心中来说,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祖国可以表现为许多方面,爱自己、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小学生在欣赏课文所特定意境中,情感与思想会受到冲击,情感会得到激发,如课文《枫桥夜泊》《望庐山瀑布》等能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优秀文化是我们古老的历史文明,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文《雾淞》、《桂林山水》等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秀丽的山河,以此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情感,我们把对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田播种。

二、引导学生爱国情感

语文教材中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把学生带到再造的情境之中,去领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巧设向题,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描绘的意境,激发思维,陶冶情感。每篇课文都充满作者的真情,表达出作者的爱和憎。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情挖掘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丰富的想象,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用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发展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文章来引发学生对祖国爱的情感。例如语文课文记叙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有些记叙了我国人民反侵犯、反压迫剥削的事迹;有些记叙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有些记叙了劳动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的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等等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关键性字、词、句、段,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领悟其内涵,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成千上万的英雄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才赢得的。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发奋学习,更加热爱党,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

针对我们藏区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包含这对民族语言的热爱,让小学生了解民族语言的历史及特点。民族语言源远流长,在世界语言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4

素养一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有深刻的社会烙印。早在两千多年前,学生发展评价更多注重“品德”的养成,无论是中国孔子培养健全人格的思想,还是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倡“公民德行”的素养,都把“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分工明显,职业多样化,于是以能力为中心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指标,教育也相应的研究人的能力发展,比如皮亚杰在发展科学领域将能力解释为一般智力,通过同化和顺应双向构建的过程实现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等等,都体现着对能力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单一的德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催生一个新的词汇――核心素养,于是“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的教育潮流。[1]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对核心素养开始了普遍关注和研究。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核心素养指向终身学习,并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五大支柱,成为一时的潮流。

我国新课改走了十几个年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国际发展和我国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改革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目标,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课程的实施,因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探求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新话题。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由于其课程性质是一门德育课程,肩负着党和国家公民教育的职能,不仅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专家学者的商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基本确定为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上一次课改的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本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它们之间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新课改只有不断深化,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前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一)内涵上的继承

所谓“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即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是两者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性

首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素养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从内在去培养学生具备的学科品质和社会发展必备品质,更关注是知识到素养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境中所需要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和必备素质;三维目标更多体现对学生的外在要求和期望;其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着手,这次课改的重要一点是教材的重新编排,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来编排教材,不同于过去三维目标是从教材标准的角度出发,编写教材,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最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综合性,核心素养并不是不要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与三维目标相比,它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元层面,更强调三者的统合,进一步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应该说核心素养的角度是更宏观和全面的。

三、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在内容上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朱明光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具体的概括,他认为从培养公民的角度从出发,对应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和有担当的中国公民。[3]基于此我想谈谈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情景体验中培养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对我国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追随,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光靠简单的思想灌输是低效且无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主动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真正的?w习才发生。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只有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激发思维,唤醒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给学生激发思维的情景或问题,高中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想法奇特的孩子,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情景或者问题,他们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事件,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理性精神

高中阶段是理性发展的高峰期,这时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精神得到发展。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其成为敢于批判的理性公民。思想政治内容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从实际问题中辨明思想,让学生经历由不疑到产生疑惑,从有疑到质疑,再从质疑到释疑这一系列过程,这时利用问题探究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三)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意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关键就是公民的法治意识,由于受中国传统历史的影响,公民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必须要在思想上触动学生,从思想层面去培养法治意识。案例的选择和呈现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方式。首先,精心选择案例,选择热点案例,并且让学生真实可感;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案例,解构案例,让学生写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交流分享。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邱秋云(1968-),女,广东省潮州市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立项研究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编号:GDKm2011-1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29-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其教学的特色与要求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必须正确把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的人才,除具备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的人性得到提升、能力得到发展,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职业能力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其次是“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取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育既要注重学生当前就业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获取知识及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也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发展变化的职业要求,为学生持久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重视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高职教育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更进一步明确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课,其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掌握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形成良好的法治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思政课着重在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

高校思政课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一个做法,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16号文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实践教学既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反过来强化对理论的认知,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信仰。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为了实现高职教育思政课的上述目标,应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增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通过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得到验证,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领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除追求上述目标外,还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主动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为此,高职院校要注重从校企合作切入,聘请企业专家指导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共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施方案,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相融合,凸显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色,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遵守规则、学会承担责任、学会面对挫折,等等,培育学生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三、高职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的探索与实践

(一)强化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突出德育目标

诚信敬业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思想道德品质好的高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突出以爱岗敬业、诚信守法为重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看待问题视角多样化,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所设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也怀着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些困惑和迷惘。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缺乏自信心,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功利化价值取向明显。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大力开展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岗训练、职业规划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在今后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激发学生为事业而努力奋斗,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生活态度和职业精神,树立起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自身长远发展进步的职业价值观。

2.加强诚信教育,夯实职业道德基础。诚实守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因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各式各样的诚信缺失现象,毒害人的灵魂,吞噬人的良知,高校校园也深受其害。考试作弊、拖欠学费、毕业生推荐材料弄虚作假等信诚缺失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令人深感不安。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要在校园营造诚信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生受到校园诚信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其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尤其要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作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来自企业、社会等外力的鼓励、教化,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中,能进行理性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使心灵得到熏陶和感化,避免受到利益的困扰,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训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增强诚信意识,提高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

3.加强企业化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技能培养同时,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虽离不开课堂的理论教学,但通过在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中进行教育,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因此,学校要通过工学结合,科学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互支撑的平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操、实训,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培养目标。当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企业的规章制度能规范、约束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对于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提前体验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生活,满足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也使学生在体验未来职业生涯过程中深刻感受职业道德的意义。

(二)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能力目标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科技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技化特征日益显现,职业的内涵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的发展不仅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职业技能,也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技能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学生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以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和人生顺利发展为重要追求目标,强化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素质和思想行为的能力,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政课的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向现实实践的转化。实践不仅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实践中,学生能接触到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实操技能,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高职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围绕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这条主线,全面考虑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掌握知识与领会思想的理解力;学会认清是非的分辨力;学会在价值多样与各种机会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的选择力;学会在竞争中调试自身心理的平衡能力;学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良好相处的协调力;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与自我发展的竞争力等,[3]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竞争力和发展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保证和基础。

(三)注重人文关怀,突出情感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法处理人际关系”。[4]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教育公平、政治公正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不同意识形态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凸显,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的发展使职业竞争更趋激烈,竞争改变着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也使学生倍感压力。面对竞争压力和社会矛盾,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波动、政治上的鲁莽和行为上的失范等现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灵的完善与和谐,对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心灵间交流的过程。思政课的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它伴随着人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实践是知行转换的关键环节。在知行转化过程中,情感承担着“催化剂”和“调节器”,[5]发挥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探索将情感融于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掌握学生喜欢什么、接受什么、厌恶什么,并给予必要的、正确的引导,激发、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积极开展情感体验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检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助人的乐趣,感受别人指导、帮助的体会,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学会与人相处,真正认识到人的价值。通过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高尚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自我成才的内在动力,树立成才的理想和成功的信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其健康的内心世界和正确的行为方向,形成良好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10-12.

[3]李萍,林滨.试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6

一、音乐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互通有无的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音乐因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有效手段。音乐形式中有许多集体合作的项目,例如合唱、重唱、合奏、重奏,除了钢琴等少数乐器有真正意义上的独奏之外,其他乐器的独奏经常需要有另外一件或者多件乐器进行伴奏。这种合作性的音乐活动,不但在组织过程中使参加者得到了社会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能使人在演奏、演唱音乐即融汇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个体与整体、个人与个体的协调、均衡的感觉,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共同创造整体美的团队精神和互相竞争、互相激励的良好意识,具有全面驾驭和组织的能力。这种团队协作精神是学生今后做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

二、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健康心理是指人们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高等学府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大学生作为高等学府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音乐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接受美好情感的体验,进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也是道德的升华过程。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内心强烈的震撼,使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真善美的真正内涵。此外,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是大学生品格得到完善、思想得到交流、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艺术创作以及科学发展都需要有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导向、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创新进取的人性品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出了表情的丰富性以及自由联想的特点,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思维展开。从音乐极具感染力的情感语言来看,它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引向高度激发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充满幻想和激情,从而使学生思维极其活跃,进而引起创造灵感的出现。音乐教育在激发下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现学生创新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培养创新能力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从音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来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方面,音乐作品无论题材的创新、手法的创新还是演绎方式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此外,音乐创作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创作的热情,还可以启迪学生的创作智慧,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从时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来看,普通高校和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都是通过音乐教育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提高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充实自我,开创创造力。在这一点上,两类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工程师、律师、医师等非专业音乐人才,而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系培养的是音乐表演者或是音乐教师。人们常说:“专业音乐院校培养舞台上的演员,师范院校培养音乐教育工作的母机,而普通高校则是培养音乐厅的听众。”这话不无道理。因此,二者的职业目标是不同的,但应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应加强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达到美育的目的,专业院校的学生应广泛吸收来自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新世纪中国的大学生都应朝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四、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是人类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他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优秀的人文知识是真善美的集合。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传统的社会伦理关系逐渐被解构,而新的伦理关系尚未建构完善,因而导致部分大学生缺少人文精神,缺乏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便容易失去自信,出现种种心理问题。而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重塑大学生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音乐的力量不仅是某些音符的组合,更是一种对外在世界及内心世界的探索,人文精神才是音乐中最精华的部分,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爱心意识;培养

一、引言

1996年在北京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这样的忠告:21世纪人类面临的将是日趋失衡的生态危机和日趋失落的道德危机。现在看来,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生态失衡的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我们更应警醒的是道德滑坡的危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他们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命运。作为大学生这个精英团体中相对弱势的群体――高职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心意识、感恩意识,既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既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爱心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爱心意识不强

高职学院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爱心意识,但目前普遍存在爱心意识不强的问题。表现为:有的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亲人、同学、朋友能够关心、关爱、照顾,但是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有些学生的爱心与心情有关,心情好、高兴的时候就去献献爱心,心情不好的时候则是置之不理;有些学生的爱心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有些同学的爱心是表面上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等等。

(二)对爱心活动认识不够全面

辩证唯物主义说内因决定外因,学生本身对爱心意识不强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因素。首先,大学生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很多人都在花着父母的血汗钱,但他们面对这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时,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情况,有时候会有想帮助别人的意识但自身条件不允许;还有的会考虑帮助弱势群体不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做的事,而是政府的责任。其次,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其关系比较复杂,在校大学生对那些弱势群体到底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存在着怀疑的现象。爱心活动的动机其实就是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而在校学生把这些责任都抛给政府,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殊不知培养爱心,是培养其他良好节操的基础。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使国外的各种思想观念涌入国内,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对青年学生影响很大。加上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上那些良莠不齐的信息有极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容易使那些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有严重的从众心理的高职学生受到毒害,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对爱心活动不太关注,不大参与。

三、高职院校爱心意识培养的作用

(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心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爱心意识是人们在平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爱心的认识、判断、了解与感知能力,并且积极参与其中。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较强的爱心意识,对社会上比较弱势的群体漠不关心,嘲笑、欺凌;对周围的同学冷眼相对,大打出手;对自己的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甚至恶语相向。所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爱心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帮助他们学会善待他人,关爱他人,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心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与时展相适应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与德治充分融合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一定是个爱家人、爱他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家、爱校、爱国的人,一定是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爱心意识的培养,可以促使他们成为个性自由发展、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社会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当重任。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心意识有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民的慈善意识也越来越明显,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助渐渐地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爱心意识的培养,加强他们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引导他们关注慈善事业、投身慈善事业,不仅有利于中国慈善事业更好的发展,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得需要。

(一)让学生学会感恩

只有心存感谢,才懂得去感恩,学会感恩是培养学生爱心意识的第一步。学校要多播放一些既具有感染力、感召力,有具有欣赏性的以感恩为主题的电影,让学生懂得感恩进而才会有爱心;利用班会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感恩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他们的心灵。懂得感恩的人,自然会是个有爱心的人。

(二)教师应成为“爱心天使”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知识、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做好传道、育人的工作。想要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教师自己必须拥有一颗浓浓的爱心。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格塑造,使高职院校教师成为学生爱心教育的楷模,成为激励学生奉献爱心的动力。

(三)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学校和老师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多渠道宣传社会反响大的爱心榜样,发掘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心。

参考文献:

[1]何海涛.构建艺术类高职院校爱心教育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赵守政.当代医学生责任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8

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学科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科任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极大热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使学生树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成了我们体育教师的天职。但是,不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无非是锻炼学生的体魄,不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那么,如何在数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运用我国体育竞技所取得的卓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体育竞技的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许多体育竞技水平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把这些体育竞技所取得的卓越的成就结合体育课的有关知识给学生介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起坚定的民族自信心,使之逐步树立起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例如,在上足球课时,我向学生介绍宋朝时期的宫廷蹴鞠,说明它的玩法和今天的足球规则基本相同,从而说明我们的祖先发明这种游戏比欧洲要早几百年的时间。又如我国古代的赛马、射箭、划龙舟等等体育竞技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早的。而今,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女子排球、皮划艇、武术等体育竞技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这些都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给学生讲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体育课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需要来支配、调节自己行为,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克服各种困难,执着追求,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与锻炼都必须有一定的意志努力。例:在支撑中跳跃技术的前几节课,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抑制恐惧情绪、增强自信心,逐渐掌握技术动作,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又培养了顽强的意志品质。中长跑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关,在练习时由于会出现“极点”,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使学生在练习中消极应付,承受不了较大的运动负荷,影响了教学效果,意志也得不到锻炼,此时教师通过及时的讲解、讨论等方法分析原因及处理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锻炼中去,做一名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强者。在跳高练习中,学生在过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心理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必须通过各种项目的教学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三、利用体育健将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一百年间,我国受尽耻辱,人民饱受灾难,中华民族处于贫穷落后、任人欺辱、蹂躏的困境之中。在这一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涌现出一大批的爱国人士投身于祖国的体育事业,为一洗“东亚病夫”之耻而努力奋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使中国尽快走向富强,也出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体育健将和教练。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和为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而不断努力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给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开辟了第二课堂,收集资料举办了《徐海峰的故事》、《中国女排的崛起事迹》、《我国的世界冠军的爱国心》等专题讲座}《我学体育为中华》等演讲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世界冠军的精神》等论文作业}并在课堂上及时报道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接连夺魁的喜讯。这样・同学们既增长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又培养了不断求索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四、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必要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的补充。而课外活动基本上都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所以我在体育课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例如我带学生进行分组接力赛,强调学生在竞赛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又要密切地同其他的同学配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还要讲究战略战术,扬长避短,才能取得竞赛的胜利。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通过体育的实践性,激发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精神

体育的实践是导致体育学科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规则,都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从具体运动中概括出抽象概念,把抽象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运用。这样,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能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从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感情。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9

关键词:道德哲学蔡元培理论伦理学高校道德建设

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内容纷繁复杂,各种流派自成体系,而蔡元培的道德理论体系“用西方伦理学的模式和理论来叙述中国固有的伦理思想”[1],融汇了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西方伦理学,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讲,具有综合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道德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在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史中,普遍将关于道德义务的理性基础的争论划分为两个主要学派: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2]蔡元培则力求将这两个方面进行中国化的综合:良心对道德的形成起作用的过程体现着情感主义道德观,理想对道德的影响体现着理性主义道德观。更重要的是,蔡元培通过良心和理想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解释了道德形成的过程。

1.道德的产生是良心与理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为犹两造,理想犹法律,而良心则司法官也。司法官标准法律,而判断两造之是非,良心亦标准理想,而判断行为之善恶也。”[3]“良心者,非无端而以某事为可为某事为不可为也,实核于理想。”[4]人的理想是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而这个判断由谁来做呢?是良心。

2.道德义务的心理动机源于良心,道德义务的内容规范源于理想

正如蔡元培所说:“本务者,人生本分之所当尽者也,其中有不可为及不可不为之两义……故本务之观念,起于良心,而本务之节目,实准于理想。”这也就说明了道德义务规范性的两个方面:动机和约束力。

3.良心与理想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互补的作用

在良心给定的前提下,理想越远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会越大,就越会受到良心之责。在理想给定的前提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给定,良心越强,对同样差距的良心之责也就越大,这就是德育建设中的“木桶原理”。因此要提升道德水平,必须要培养较强的良心,还要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远大理想,二者需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4.道德的养成过程也就是道德义务的履行过程

“凡实行本务者,其始多出于勉强,勉之既久,则习与性成。安而行之,自能欣合于本务,是之谓德”[5]。在蔡元培看来,道德并不是人生而具有的品性,而是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逐渐涵养而成的。他对道德种类进行了阐明,尤其是对“消极道德”和“积极道德”进行了解释。

道德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蔡元培的道德形成体系,简单来讲即是“循良心、持理想、行义务、成道德”,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讨论。

1.理想的基础

蔡元培认为:“自发展其人格,而使全社会随之发展者,人生之鹄也,即人之行为之理想也。”[6]即人的理想就是发展人格,“而人格之发展,必与社会之发展相应”,是“对于自己、若家庭、若社会、若国家之本务”[7],脱离了社会则无所谓人格了。那么,蔡元培的合乎道德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义务相联系的理论基础何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从“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冯友兰说,“某一类之物之成为某物,必依照某理”,事物的构成部分只有按照事物之理的规定运动,该事物方能存在。“每一人皆属于其所构成之社会,其行动之可以直接或间接维持其社会之存在者,是道德的行为”。[8]因此,道德之“理”应遵循社会之“理”。“凡社会的分子,在其社会中,都必有其伦与职”。其中,“伦”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尽伦尽职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9]可见,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对道德内容的规定性来自人的社会属性。

2.良心的培养

如果说道德规范的内容源于理想的话,那么在蔡元培眼中,道德的动机则源于良心。“良心者,道德之源泉”。良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概念,而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便是知、情、意。因此,蔡元培认为,对于良心的养成而言,“知、情、意三者,无一而可偏废也”。对于良心如何锻造,“心”学对“致良知”有着较为系统的阐述。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在梁启超看来,“致良知”的前提是“辨术”和“立志”。辨术,为善恶真伪义利之辨;立志,则是志于道、志于德、志于仁。“致良知”的“修证之功有三:曰存养,曰省察,曰克治,三者一贯……”[10]

(1)存养,是存心养性,是保存本心、存养善性。存养之法有“敬”与“静”两种。敬,是“修己以敬”,即自觉;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即自律;是对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的仰视与敬重。静,是“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照;是时常安静清心,给自己一个梳理自我的宁静时空。

(2)省察,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梁启超对省察的方法梳理得较为系统:省察之法有普通省察法和特别省察法两种。特别省察区别于正常生活中的普通省察,包含“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普通省察法分为根本省察法和枝叶省察法。枝叶省察法又有随时省察法和定期省察法两种。此外,“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11],两者是统一的过程。

(3)“克治”,是克服和整治。克服,是指当发现自己存在不良的念头和行为倾向时,在成为现实和有损道德的行为之前便能够克制。整治,则是针对自身现实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纠正,使其恢复到合乎道德的轨道上来。

以上“致良知”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的修身养德之道,即便是在现实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良心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西方哲学家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也多有论述。无论是蔡元培的“良心”,还是休谟的“反省内心”,或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都是从知、情、意的角度,从心理层面对良心进行锻造。而道德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所有的道德规范和心理动机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这便自然过渡到了蔡元培对道德义务的需求。

3.道德义务与道德形成

道德义务与一般法律意义上的义务不同。法律所定的义务,是个人对别人、对社会所负的责任。道德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与法律义务对应的权利不同,其表现在若履行道德义务,则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蔡元培看来,道德义务长久履行,形成习惯,即成道德。

至此,道德的“萃取”过程宣告完成:良心持人生目标,对所作所为形成善恶观,进而有了道德上的义务感,在道德义务的履行过程中,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道德。借助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理解道德的不同属性和种类。首先,在道德动机(即良心)作用下,道德在个人心理层面有着知、情、意的统一;其次,在道德规范(即理想、人生目标)影响下,道德在社会层面体现了个人、家族、社会和国家义务的统一。

蔡元培理论伦理学对高校德育建设的启示

1.高校德育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蔡元培的道德体系中,良心和理想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基石。因此,我们对道德养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讨论,也基于这两点展开。

(1)良心培养环节面临的问题。社会环境和价值评价机制。一方面,当前浮华、躁动、嘈杂的社会生活难以容下内心的宁静,增加了存养与省察的难度;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成功的定义常表现于行为结果的可量化上,而作为道德源泉的良知,对其价值的衡量主要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较难得到当前文化的感知与肯定。学校德育理念与方式。一方面,传统道德修养观念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12],穷理和尽性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第一课堂的专业化解构了人性完善的综合性,而这种割裂破坏了良知培养的整体性;另一方面,道德培养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而德育课程重视知识的教育,忽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在对“知”的灌输和对“行”的要求之间缺乏情感接受和意志养成的存养省察。

(2)理想树立环节面临的问题。理想的教育方式。当前大学生理想规范教育的方法较多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实践教育法。对大学生而言,除同义反复般的外部求证外,将理想融入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尚需自我求证。而自我求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个人理性上理清理想规范形成的基本逻辑。

理想的接受过程。远大理想的树立,除了需要对理想内容进行理性梳理外,还需要一个情感接受的过程。在现实工作中,常用的说服方式是采用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的辩证关系,试图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直接建立联系。但由于忽略了过渡阶段,反而导致两者逻辑关系的割裂。面对这一问题,传统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的培养方法,值得高校道德建设工作借鉴。

2.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道德形成体系和当前面临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之内,要以改进各个影响因素和影响环节为出发点;二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之外,要以完善高校德育环境为出发点。

(1)为修身养德创造好的氛围。理想形成过程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而当代社会环境和高校文化与传统文化存在的差异,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为修身养德创造良性氛围。

德育环境方面。在保留专业学习功利性目标的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在专业传授中,激发学生对知识、对智慧原始的敬重和朴素的情怀。高校应借助相应课程设置,着力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追求和存养的情感。例如,借鉴蔡元培“自美感之外,一无杂念”的主张,将美育作为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借助美育消除人我之别,摒除私念,打开通往纯粹的高尚情感的通道,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质朴追求。

德育理念方面。要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建设,使大学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整体过程。通识教育的理念是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以培养“完整的人”。在理想的通识教育环境中,目前开展的德育工作事实上可以成为真正德育建设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建设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建设,教育就是德育,即“知识即美德”。

(2)改进道德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在良好的德育环境和理念中,我们需要改进道德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德育建设的目标。实现道德规范和道德动机的统一,即“知、情、意、行”的统一。在中国,无论是修身规范还是道德义务,都应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目前,对这些德育规范知识的教育局限在“知”的层面,而道德从知识层面到学生现实的行为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正落实道德实践。

德育建设的方法。实现常规道德教育和传统道德修养的统一。在理想树立方面应做到理论和情感并重,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理想规范的逻辑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实现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义务的统一。在良心培养方面可以适当借鉴存养、省察和克治之法,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前言1.

[2]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商务印书馆,2006.13.

[3]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75.

[4]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80.

[5]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82.

[6]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71.

[7]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79.

[8]冯友兰.新理学[m].三联书店,2007.107.

[9]冯友兰.新原人[m].三联书店,2007.111.

[10]梁启超.德育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2.

[11]梁启超.德育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5.

国培心得体会和感想篇10

【关键词】情境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情境德育是德育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注重情境设计、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它尤其强调在德育过程中需要营造和创设特定的情境去实现德育的目的。对大学生的德育除了惯常的理论教育,更应该重视借助一定的情境,重视情感的熏陶,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无形影响。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兴国之魂”,更是大学生的“立德之魂”,是现阶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指引和目标要求。让大学生在充分设计的情境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获得情感体验,帮助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能有效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一、情境德育的“入情入境”,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情境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境德育“入情入境”,引导大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自觉践行相应道德行为。

(一)启发感受领悟

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情境体验为载体来组织情境德育过程,需要学生自由进入情境,实现亲身体验,感悟思想道德知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情境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基本的道德素养。扶贫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触景生情”中领悟并铭记社会责任感,践行“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引导反思生成

抓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生成,关键是要提高情境德育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培养道德行为能力。网络虚拟情境可谓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情境的氛围中,大学生们表达观点更加直白,与师长、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自然,这其中的反思生成促进了大学生将“爱国”、“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促进整体升华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自于情、出自于愿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道德的核心,育情是德育的关键。情境德育对“境”中之“情”的重视,在整体升华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感悟、反思生成的内容,使学生在升华中形成理性判断,建立良好的价值认识。建设大学校园道德文化,积极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积极引导与熏陶,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情境德育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情境德育倡导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它所设计的情境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性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作用显著。

(一)情境德育彰显了活动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情境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情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在开展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使其真正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历史命题。

情境德育对活动体验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情境活动开展前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情境活动。在活动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省悟,实现内化,提升道德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要求。

(二)情境德育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接触外界环境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深度上容易缺乏情感因素的支撑。情境德育主张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维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竭动力。情境德育营造的情境氛围,通过对需要、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激发,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让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认同,并渐渐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的情境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直接感受居委会工作的琐碎与具体,能深深为居委主任的不避酷暑,热情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精神所感动,从中由情感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形成人生经验,培养敬业、友善的情感和意识。

(三)情境德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德育本身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情境德育创设的德育情境具有激发道德动机,激励学生追求积极道德行为的作用。情境德育让大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通过各种良性的德育因素的刺激和规范,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道德热情、愿望和道德责任感,引起积极反应,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大学生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情境主题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其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创设多维立体的德育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既是群体,又是个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场景,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大学生身置其中体察、领悟、体验。

(一)校园情境

大学校园情境指高校具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设施的人文意蕴、传媒的文化传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主要包括景观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校园文化,它们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上海大学校园主景区的张家港路,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学习张家港精神、勇于自我加压、敢为天下先的人文情境。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认同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实践特色、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其次,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价值冲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我甄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2013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超级大课堂”即是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突出“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实现“百家争鸣、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最后,大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载体――党课、团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创设活跃课堂情境的契机。

(三)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指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模拟角色,营造人文氛围与德育的“情绪场”,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有效感化大学生,使他们在深刻认知模拟角色的技术上产生内心体验,达到德育的自我升华境界。社会心理活动直接受社会情境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社会心理起作用。同一行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漠视交通安全法规。“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捕捉诸如此类的社会情境因素,设计模拟角色,让大学生进行情境扮演,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讨论,让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及对他人的期望进而引发思考。让大学生在角色模拟及讨论结束后,对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等有明晰的认同,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

(四)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实践的作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投入了情感和理性,提高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使关注、关心、关爱他人成为道德共识,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习惯,推动社会风气蒸蒸日上。扶贫支教等实践活动情境,让大学生在其中既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也增长了公益心、同情心、关爱之心。

(五)新媒体虚拟情境

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可以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学生认为“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建设新媒体虚拟情境的思想教育通道,通过校院网站、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学校可以淡化传播者的身份,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虚拟情境,还可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阵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掌握他们的情绪波动,了解其思想动态。高校德育工作部门应该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并及时更新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丰富的内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德育的期待性体验。一个人不能没有憧憬和向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有她的美好愿景。思考未来,生活在未来,追求美好未来都是想象情境的主题。围绕“中国梦”开展“爱我中华”、“强我中华”、“中国梦之声”、“我的中国梦”演讲、征文等情境想象活动,抒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憧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以此确立人生目标与规划人生前途。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入情入境”的情境德育,结合时代背景,贴近大学生生活,符合大学生成长和情感需求,还需不断与时俱进,整合资源,创设更加立体多维的情境,有效育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参考文献

[1]潘月俊.情境德育:“指导”学生生长的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10).

[2]邱伟光.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