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角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3:43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背景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32-01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适应社会。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把孩子看成附属品,将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等。

(二)教育目标失衡

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视智力而忽略儿童的能力发展;重视身体,而轻视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教育方式不科学

如对孩子过分亲昵、关注、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

(四)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

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认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时,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总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角色中西方差异

“角色”一词最初是在戏剧中使用的概念,后被社会学借用,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父亲角色”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传统养家者的经济角色,到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道德指引者,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性别角色榜样,再到7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元化角色,有关“父亲角色”的界定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父亲角色”被笼统地定义为“特定社会对父亲期待(规定)的行为(职责)”[2]。本文中的父亲角色主要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父亲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又存在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共同的,父亲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仅能与母亲角色的相对缺陷形成互补,还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使父亲自身及妻儿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从而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一、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表现

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中西方父亲在参与程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缺席”与“在位”

“缺席”与“在位”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的缺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在核心家庭、传统家庭及婚内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中,都会出现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位现象。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统计,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的就占40.2%,4.3%的留守儿童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城市家庭中,据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的问卷调研显示,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仅6%的爸爸会把80%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用来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高质量的互动仅占不到25%。因此,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这是中国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传统家庭中,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易出现教育不一致;在核心家庭中,很多男性忙于工作,经常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虽然生活在双亲家庭,却只感受到母爱,出现很多“婚内单亲妈妈”,很多爸爸变成“隐形爸爸”;在离异家庭,父亲很少有机会和意愿陪伴孩子,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则稳步上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965~2010年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从每周2.6小时大幅增长到7.2小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父亲,96%跟孩子一起进餐,98%跟孩子一起玩,90%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或者穿衣服,60%给孩子念故事书。即使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父亲也会时常陪伴孩子,注重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与中国父亲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时间、质量方面更可观,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二)“集体”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表现。“集体”指中国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集体意识,“个人”指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这一文化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集体中的他人对自己进行定位,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来。受此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比,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己,以了解和调整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服从和服务集体。如2012年春节期间,漫画《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感同身受,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疯狂转发,转发和评论量一度达到了13万之多。不少人纷纷吐槽,最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同时,《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漫画,一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与此相反,西方父亲对孩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个人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集体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西方父亲普遍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天分,因此,西方父亲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孩子表现自己的天分,充分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你真棒”是美国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通过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所以,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注重通过横比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的能力,而西方父亲很少拿孩子做比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中西方孩子在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别。

(三)“管教”与“陪伴”

“管教”与“陪伴”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或者在子女做错事情时出现呵斥甚至打骂行为,“不行”、“不许”等命令式词汇更常见。在中国父亲看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和管教。同时,大多数中国父亲认为子女没有社会经验,而父母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认为对子女进行管教能帮助其少走弯路,所以中国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多数扮演的是管教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普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会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西方父亲看来,人生而平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地位,所以西方父亲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会选择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引导孩子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与中国父亲管教者的角色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程度不同

父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权利,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其历史法律中都有相关对父权的保护条例。具体来说,古代父权主要包括父亲对其子女的生杀权、责罚权与送惩权、财产权。“但中西方法律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则有一定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道路”[3]。随着时展,尤其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古代西方的父权观念逐渐淡化,西方的孩子逐渐被视为独立的个人,所以有关父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中国不同,由于中国是自然环境比较封闭的农耕社会,因此当父权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淡化的同时,中国的父权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甚至在现代化社会,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这种现象尤以农村家庭为主,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可能导致父亲的优越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古代父权观念影响程度不同,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就呈现出差别。

(二)父亲自身的角色意识程度不同

“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来说和母亲一样重要,只是其影响方式有所不同”[4]。同时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孩子的认知状况、个性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反,若父亲普遍缺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部分孩子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因此,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中西方父亲的意识程度存在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进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自身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西方国家起步早于中国,而在其理论支撑下,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角色,在实践中一步步推进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西方父亲普遍认识到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参加相关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美国的父亲会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父亲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对父亲角色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社会上有关的亲子教育活动普遍较少,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开展,且宣传覆盖面较窄,因此中国父亲了解父亲角色重要性的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中国父亲对自身角色意识程度整体性不高现状。另外,由于中国父亲主要把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使部分父亲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付诸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西方父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据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的父亲听说过“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其中,城市地区有33.5%的父亲听说过,农村地区仅有21.5%的父亲听说过。另外,约有25%的父亲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力,23%的父亲只能笼统地说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35%的父亲零散地谈到了一两点影响,如对孩子性格、三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对自身独特角色的认识,中国父亲没有认识到,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不同

罗斯・帕克和艾斯利・拜特等人于1993年就发现:母亲所持的态度与父亲的实际参与水平有关,这个结果是他们通过调查300位初为父母者得到的,其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均有所投入。具体来说,“母亲对父亲的育儿技能和参与活动感兴趣及对父亲参与水平的评价等都能对父亲的参与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

在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动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但是中西方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问题存在态度上的差别。例如,当父亲给孩子喂奶或者换衣服手脚笨拙时,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说“你放那儿,让我来”,而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耐心教导父亲的动作,这种反差可能造成中西方父亲在角色投入中积极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看到父亲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可能就会觉得这位父亲“奶味”较重,也会质疑这位父亲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父亲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上的,是忙于挣钱养家的,这就间接导致在意他人看法的中国父亲可能避免或减少角色投入。

但对于西方人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陪伴孩子是正常的事情。例如,部分美国的男卫生间里,有专门为带孩子的父亲准备的换尿布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更常态化。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分别是父亲假、育儿假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6]161。瑞典的父母一起可以获得480天的带薪病假,其中60天是分别分给父亲和母亲的,另外孩子出生时,父亲还有额外的10天带薪假期;芬兰父亲有最多可达54个工作日的陪产假,可以和母亲共同分配孕妇假期休完后的育婴假,同时有育婴假后的育儿假,以及兼职育儿假;英国法律规定父亲享有两周法定陪产假,允许夫妻共享育婴假,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保加利亚等都有相关假期。西方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后,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近来最重大的政策发展莫过于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这导致2006年至2010年联邦计划每年要分配1.5亿美元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5000万美元已经作为推进责任型父亲项目的支持金预留下来”[7]189。另外,美国白宫于2012年6月专门发了“中央文件”,题为《促进有责任感的父道》,促进美国社会有责任感的父道,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父道”网站,以帮助美国的父亲成为一个更有父道的父亲。因此,西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角色的投入程度。相比较而言,中国没有父亲假、育婴假等相关假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父亲角色投入不及西方。

三、中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扮演的相互借鉴

中西方父亲角色投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中西方父亲角色的扮演各有优势所在,中西方父亲要相互借鉴。

(一)中国父亲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8]。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个性形成及行为塑造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身为父亲,一定要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高于中国父亲,因此,中国父亲应该向西方父亲学习,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了解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另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行为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中国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2004年2月17日公布的一张“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排名榜,北欧国家瑞典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制度开放,同时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西方父亲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父亲引导下逐渐得到培养与发展。中国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身体保护和物质嘉奖,反之,给予的情感呵护及精神鼓励则较少,尤其在父亲缺位的现状下,祖辈抚育孩子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祖辈又过于溺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因此,中国父亲要学习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三)西方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因此,在重视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并融入集体。在这方面,中国父亲比西方父亲更具优势,因此,西方父亲应向中国父亲学习。一方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力量的奉献时,要不吝啬给予。

(四)“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

“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指中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时,要善于采取严格教养与民主教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9]。虽然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各自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但西方父亲仍可合理借鉴中国父亲的严格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当管教。同样,中国父亲可学习西方父亲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温暖。因此,中西方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善于将“管教”与“陪伴”相结合,掌握适当时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家庭及父亲自身都要提高认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父亲角色参与程度,提高父亲角色参与质量。家庭教育中,中西方父亲角色参与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西方古代父权的比较[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5,(6).

[4][5]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6][7]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3

长三角家庭教育的本次论坛是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基础教育面临转型和《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刚刚后举行的,论坛始终围绕着“家校合作与家庭教育”的主题进行。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出席了论坛活动。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常务副所长汤林春、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陈振华分别致辞并介绍了上海市和宝山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的情况。

论坛听取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谭虎教授有关“家长委员会”的专题报告。由于谭教授主持过“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并参与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起草,他对文件制订过程的介绍和内容的解读,对与会代表准确地理解教育部文件的精神提供了可靠的、有力的依据。

论坛听取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郁琴芳、杭州市富阳市富春二小胡群亚和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章佳三项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介绍。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特点与指导对策的实证研究、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感性发言和学校与家庭互动方式的理性提炼,她们为大家展示了家庭教育研究中的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不同风格。

宝山区中小学向论坛代表展示了家庭教育指导的集体性指导活动。宝林三小、泗东小学和泗塘中学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围绕“让我把幸福告诉你”、“合理团队共同成长”和“家校携手凝聚育人合力”等主题,采用报告、讨论、辨析、亲子活动指导、小品表演、童话人物穿插和家长现场谈体会等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为代表们展示了宝山区家庭教育指导的一幅生动画面。活动还引导论坛代表自然地介入到指导活动之中,将指导活动的互动状态从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和亲师互动,进一步提升到展示单位与与会代表间互动的高度。

论坛分“家校合作中的组织管理”、“家校合作中的亲师关系”和“家校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三个分论坛进行了成果交流和研讨,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疑惑和应对策略。

论坛颁布了本届论坛获奖研究成果100项的名单,表彰了长三角地区学校系统家庭教育指导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对长三角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研究将发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论坛认为,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1)优化资源配置、硬件设施建设和保障经费投入力度,不再是突出矛盾;(2)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不再是教育发展的全部价值追求;(3)教育资源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标准化,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

论坛认为,我们面临的新的形势是:(1)公共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公众直接参与的意识和可能明显增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和信息平台增多。(2)家长与学校互动的参与意识、互动渠道、互动手段和互动内容发生明显变化;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开始出现,互动的主动性、渠道、手段、内容和频率发生明显变化。(3)自然形成的家长沙龙、家庭互助小组、家长博客群、家长QQ群等成为家长互动的新形式。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4

1家庭教育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性别社会化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征。

(1)启蒙性和持久性。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家庭是孩子获得生命的起源,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也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因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且伴随终生的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其它任何组织、任何外人不可替代的。人类文明史也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早且最易铭记的启蒙教育,所以是教育之源;同时,这又是最初深入骨髓的学前教育,所以是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行为习惯、品德、性格养成、价值观等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的差异是造成个体差异的首要、重要原因。父母往往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不同的期待,并以不同的行为标准约束孩子,对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同时,儿童个体的性别社会化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要经历教育场所和施教者的不断变更,需要面临不同观念的争锋与适应,而家庭教育不存在这一问题。可以说,家庭是一所“不变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的这种天然连续性为儿童性别社会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2)染性与潜移默化性。一个人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等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别人产生同样的或相反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它像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动和感化的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在孩子青春期以前,乃至高中以前,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和强迫性,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父母的性别意识必然也会影响到孩子”。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的不同期望、父母的性别角色图式和父母在婚姻关系中的性别角色。所以,家庭中儿童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以及婚姻关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场所和时间,父母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用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规范自己,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遗传因素只是为男女心理发展形成各自的性别角色提供了自然前提和潜在可能,而要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必须通过社会文化的熏染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和社会就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给予了不同的期待,也注定在日后的教养等方面会有不同的强化和榜样学习。因此,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他们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完成性别社会化过程。

2家庭教育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如前所述,虽然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因此,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最终帮助孩子养成健全人格。但是,现在家庭教育中性别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错位,最终伤害孩子。

2.1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会有不同的希望和期待,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期待来选择职业、塑造性格、判断价值、设计行为。这是内化在人们头脑中的性别观念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依照自然性别对男女两性相对固定的、与真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的看法被学界称为“性别定型观念”,或“性别刻板印象”。在性别期待中,性别刻板印象起着一种特殊的框架和模板的作用[1]。例如,人们通常喜欢用“温柔、善解人意、体贴、胆小、母性、感性、被动”等词语来描述女性,对男性则通常用“勇敢、果断、独立、进取”等词汇来描述。一般说来,这种性别期待往往首先在家庭成员中发生。受传统文化影响,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希望出生的是男孩或女孩。一旦孩子出生,又会根据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给他们取适应不同性别的名字、买相应的衣服和玩具。在对孩子的期望值上,对男孩的期望明显比女孩高,希望男孩将来能够闯荡天下,干出一番事业。而对女孩的要求即使是在当代也仅要求读完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嫁个好丈夫即可。在家庭教育方面,基本上遵循了中国人的传统性别角色期待——“男主外,女主内”。从女孩一出生开始,父母就按照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对女性进行教育。他们教育女孩说话要轻柔,要在家里学做家务,买的玩具也多为各种娃娃,使女孩总是以温存柔弱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果有女孩象男孩一样淘气的话,一定会遭到父母的训斥:“疯疯颠颠的,女孩子没个女孩子样”。“乖巧听话的女儿—温柔贤慧的妻子—慈爱善良的母亲”成为女性人生不同时期的角色定位以及女性本人的角色期待。对于男孩的教育,父权制社会权力结构要求“男儿志在四方”、“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们因此从小就被塑造成必须拥有主动、刚强、豪迈、独立、自主、冒险等个性。他们被父母允许拆卸和组装家里的各种物件,买小汽车和手枪玩具,允许他们晚上出门,甚至住在同学家。将来从事居于较高职位、拥有较高收入、以男性为主的“男性行业”是对男性及男性本人的角色期待。

2.2父教的缺位

“父教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的父亲与孩子见面的时间虽多,但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或父亲为养家挣钱或为事业奋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父亲很少或根本不参与子女教育[2]。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不能替代的。众多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发展的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孙晓云等人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把父爱的独特作用概括为“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正因如此,教育孩子绝对不只是母亲的事情,父亲同样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不应该缺席。事实却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父亲已经严重缺席了。2010年父亲节前,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亲。北京妇联的一项调查,目前家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3]。“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显示,中国的高中生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父亲甚至比不上网友[4]。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缺位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导致父教缺位的原因有很多。调查显示,“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排在第一位,69.2%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50.9%);40.1%的人认为是观念问题;31.8%的人认为是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5]。父教缺位的诸多因素背后主要还是基于男外女内的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男人应该在外打拼、赚钱养家,理所当然地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女性。即使是双薪家庭,男性在家务上的参与程度有增高的趋势,但女性仍然负责大部分的家务工作,而且男女在家庭角色分工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家里日常用品的采购都是妈妈在负责;而买车子、房子比较大件的都是爸爸在决定。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父亲的行为模式、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与孩子的交往方式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同一性的形成与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不管是“男孩危机”还是“女孩危机”,实质上折射出来的是父教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2.3家庭角色不完整

角色不完整的家庭不仅指由父母一方抚养孩子的单亲家庭,而且包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抚养孩子的家庭。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思想、学习、性格,甚至健康方面一定程度上都有别于完整家庭子女,在性别角色社会化方面同样具有特殊性。有些单亲家长出于自身的单方面的需求,把对子女性别的期望或者将自己的理想或要求不分性别的转移到子女身上主观教育孩子,如男孩当女孩养,女孩当男孩养,造成孩子对自身性别认识的错位。同时,由于缺少另一异性家长的平衡,孩子在其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往往缺乏完整形象的榜样,容易形成对单方面角色的依恋。在角色完整的家庭中,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性别角色知识。但是在单亲家庭中,由父、母、子所构成的三角形变成了直线形。家庭角色形态缺乏平衡机制,由男、女、长、幼所构成的多重角色形态,在单亲家庭中变得只有长、幼形态,原本为父、母、子三方分享的家庭之爱,演变为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孩子一方的双向情感依赖。这种家庭机制的不平衡性、感情投向的单一化,以及性别象征的缺乏很容易使孩子在性别的角色确认上出现困难和混淆,出现“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倾向。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孩子的双亲因为工作忙碌等特殊原因,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抚养,一般是白天上班,晚上能和父母一起带孩子。更有甚者,将孩子托付给家乡的父母,这样每年也见不了几次面。隔代抚养对父母时间精力的解放、老人的身心健康及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却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实现,尤其是男孩。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他(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认为适合于男子或女子的价值、动机、性格特征,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的过程就是儿童区分性别定型化的过程,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7]。调查表明,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分别高达71.95%和73.45%[7],男性祖辈的角色弱化使孩子教育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角色定型。

3家庭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公正

儿章时期是一个对人的性别角色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的时期。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适当的性别角色认同,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尽力帮助儿童完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渡,这又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性别意识和性别公正,即性别平等、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

3.1父母共同教育

俗话说:“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正如新生命的形成是父母共同合作的结果一样,孩子的教育也应该由父母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十分理想地进行。这种合作,不应该是父母双方的替代,而应该是父母双方的相互补充。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不能替代的。而母亲母职的天性——“母亲印刻”(动物或人有在刚出生时认母的现象,叫“母亲印刻期”)和“母子感通”(是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天然感应)也是父亲不能替代的。母爱的细心、体贴与关怀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个性养成都具有优势作用。

3.2施教者要有性别意识

家庭中传统刻板的性别教育往往给不同性别的孩子贴上标签,要求男孩勇敢坚强,女孩温柔文静,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是强加于他们的社会期待,如童话中处于弱势的总是女孩,而男孩则总是扮演英雄的角色,等等,这无疑压缩了孩子的发展空间。作为施教者,父母应减少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平等对待男孩和女孩,尊重孩子的性别差异和自由选择。除了给孩子正确的性别认识外,更要让孩子认识到,性别虽然是有差异的,但却没有好坏之分,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其实,只要孩子喜欢或愿意,让男孩玩玩娃娃,让女孩摸摸手枪又有何不可呢?男孩为什么就不能在伤心的时侯掉眼泪,女孩又为什么不能打打闹闹呢?教育者不能让生理的差异束缚了孩子的成长,相反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既不过分保护女孩,也不过分压抑男孩情感的宣泄,既培养女孩的勇敢果断,又培养男孩的细致耐心,在实践中不断寻找和创造“双性化教育”的时机,塑造孩子的完善人格。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5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儿童智商的发育

婴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以父母为构成主体的家庭教育最先对儿童智商发育起到最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儿童智商受一定程度的生理遗传因素影响,父母的智商水平直接影响了儿童智商发育的基础平台。[2]另一方面,儿童最初的基础文化环境是家庭,家庭教育环境则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素质修养、教养方式和认知水平,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后期的提升,对儿童智商的发育具有间接的影响。父母教育对儿童智商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错过儿童关键期的教育开发,后期教育无法弥补。因此,家庭教育为儿童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决定了儿童社会化的质量和水平。

(二)有助于儿童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初习得

在规范化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约束社会成员,使社会有系统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社会成员必须遵循、接受和适应社会生活规则,以此获得人生“自由”,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社会生活规则来自于家庭,在此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儿童在接受家庭教育过程中,通过家庭成员潜移默化地接受、内化社会规则,在家庭成员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下,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感染内化。在此过程中,儿童知道了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等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

(三)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认知

扮演恰当的社会角色,使儿童正确认知人生的基本问题,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在最初加入家庭时就已经被赋予某种角色,不可避免地处在一定的社会生当中,然而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和与其互动交流,逐渐会认识到自己是谁,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若儿童不能理解自己在社会中具体的角色,没有适当的角色定位,甚至没有角色意识,在社会化中将会遇到障碍与挫折。

(四)有助于儿童情商的发展

个体的情商决定了个体是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等,家庭教育为儿童情商的发展构筑了基础。家庭是儿童通向社会化的中介,一方面,儿童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交往;另一方面,儿童观察家庭成员间自我管理、相互交往、对待各种人与事物等,这无意中起到儿童情商发展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儿童通过内化影响,形成符合社会性的自我,逐步巩固提升情商,为社会化发展提供保障。

二、优化提升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一)营造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儿童最先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对儿童了解、认识社会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意义重大。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儿童会充分融入家庭关系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和谐、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才能为儿童对人、对事的积极态度奠定基础,如儿童建立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促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等。在家庭成员关系中,良好的夫妻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以良好的夫妻关系为中心,达成家庭核心问题上的共识,家庭成员间应民主平等,加强相互沟通交流,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4]应建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孩子在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中达到全面的社会化发展。

(二)保证家庭结构完整,强化家庭教育功能

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家庭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基本保障之一。完整的家庭结构能够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使保持传统的父母教养方式,保证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作用。父母的教育,其他家庭成员所不能替代和弥补,父母离异使儿童处于父母单方或双方与儿童长期分离的状态,由其他监护人照料,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社会环境等都处于失衡的发展状态,使家庭教育功能不同程度弱化,不利于甚至是阻碍儿童社会化的程度和质量。[5]父母双方应尽量保证家庭结构的完整,结构不完整家庭的父母应尽量去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如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随时了解孩子心理思想变化、关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三)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修养,倡导家庭成员的再社会化

家庭教育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特点,一方面,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在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等方面决定了其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等,进而产生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化水平。[6]基于家庭成员素质修养对孩子的影响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倡导家庭成员素质修养的再社会化,其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的不断地再次提升。家庭成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修养才能真正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素质修养水平,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

(四)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构筑良好的儿童社会化环境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6

1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投入减少。家庭教育投入减少主要指在经济、精力以及时间上的投入的减少。

(二)家庭亲子关系失调。父母一方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的残缺,致使原来的家庭关系的失调,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三)家庭教育角色缺位。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也是最为密切和长久的,良好的亲子情感不仅是家庭和睦的前提还是良好家庭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础。孩子成长过程中另一个角色扮演者的缺失将会导致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出现偏差,单亲家长既当爹又当妈,这对性别角色而言,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将会给子女的异性交往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四)家庭教育方式适当。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及吃苦耐劳品格的锻炼,也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更多的单亲家长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唯一希望,对孩的期望过高并且严格要求,让子女为学习马首是瞻。

2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指导

(一)适当增加时间、精力的投入

适当增加家庭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增加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家长忙于在外奔波而忽视了孩子成长,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引导。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拼命"挣钱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会弥补单亲家庭的不足。然而,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渴望与自己的亲人相处,因为家长的陪伴便有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其成长。家庭的变故不仅给家长带来了痛苦,也给孩子带来了创伤。此时家长要以更好的照顾家庭为原则适当改变工作地点,明白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远比挣更多的钱重要。要意识到物质和金钱不是万能的,必须处理好挣钱与同孩子成长的关系。

(二)加强亲子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沟通也会让孩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能够结交良师益友。虽然家庭结构不完整,但是家长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成长,利用节假日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机会。家长多接触孩子并和其一起运动、一起劳动、一起分担家务,在活动中与其交流并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在适当时机邀请亲朋好友举行活动并让孩子参与其中,孩子也会体会到亲人的关爱与朋友的友谊。在孩子生日时主动要求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参加聚会等,使得家庭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美满与幸福。

(三)重视对子女性别角色教育

单亲家庭尤其是异性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性别角色教育非常重要。在第二性征形成的关键时期,理想的状况应该是男孩和父亲认同,女孩与母亲认同。如果这个时期错过或者颠倒,就容易出现"性别身份障碍",有可能发展为排斥或仇视异性。由于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性别角色形成障碍,在单亲家庭中家长要积极弥补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家长要根据性别分配任务或者让孩子做适合其性别角色的游戏,在第二性征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孩子多与同性的孩子玩耍,家长买礼物或者玩具时一定要根据性别角色来买,比如女孩多买些毛绒玩具以及体现女生特色的礼物,男孩可以多买些"卡车"等机械类的玩具。性别角色的养成也少不了社会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影响,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走向社会、增强交往。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同伴对孩子的影响作用远不低于家长的影响,这也是促进孩子性别角色意识的重要途径。要积极为孩子创造适当的交往环境,让孩子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交往,在交往中逐渐模仿和习得与之性别相对应的身份特征。

(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合理的期望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7

1.重视不够。一是认识不够。受传统文化影响,长期以来家庭教育被视为家庭私事,教育孩子是家务事。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以德育人观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心论”的主流观念下,家庭教育只是被作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补充。二是家庭教育问题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目前的《教育法》主要针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制定,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2011)》《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都是部门性质的文件,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条款,更没有落实执行的主体。

2.认识不清。曾几何时,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让无数家长失去理智,几近“疯狂”。对孩子成长教育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认识,重智轻德、重养轻教,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论的影响,家庭教育最核心和最根本的东西———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正处于游离状态。

3.体制不全。一是家庭教育边缘化。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实质性地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政府管理职能中也缺少家庭教育的成分,家庭教育甚至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二是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不顺,培训、管理无章可循。政府本应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现实是由妇联牵头,几个社会群团监管,问题重重。三是法律体系不健全。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婚姻法》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和职责,可是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执行。另外对没有履行监护人责任的家长,缺乏有效制约。从世界范围来看,家庭教育立法的价值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台湾早在2003年就通过并实施了《家庭教育法》;日本2006年修订了《教育基本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系统;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则更早地实施了相关法律,把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建立了完备的家庭教育体系。因此,通过家庭教育立法,有效指导、管理和促进家庭教育不断壮大乃当务之急。为此,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将家庭教育立法上升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战略高度、政治高度加以重视。从家庭的角度来讲,教育好孩子是家庭幸福工程;从孩子角度来讲,健康成长学本领是将来安身立命的希望工程;从社会角度来讲,培养合格公民是社会和谐工程;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接班人的战略工程。

二、加快立法进程,保障家庭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地区)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重点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教育立法工作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家庭教育法》。具体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家庭教育法律地位

家庭教育立法进程中,应重点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将其提升到关乎国家命运、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高度;各级政府要把家庭教育放在战略发展的地位,把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列入社会总体发展规划,

2.明确政府责任主体及主管机构

当前立法应明确政府是家庭教育管理与实施中的责任主体,通过相关条文的刚性规定,明确家庭教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及其相应的职责范围,赋予相应的行政权力,并从物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给予保障。

3.突出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

法律是公民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家庭教育法》的制订,应具有可操作性,以倡导性、鼓励性、奖励性条款为主,从宽到严渐进发展。4.重在服务而非惩戒如何把握好法律介入的“度”,是家庭教育立法能否起到实效的关键。家庭教育立法应重在事前预防,而非事后矫正,因此其立法重点不应在惩戒,而应在指导和服务。比如应明确家长、社会和政府责任等问题应有刚性规定。

三、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引导。要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科学引导各类家长论坛、家长QQ群、微信等家长群体聚集的特殊网络平台,传递正能量。

2.充分发挥社区和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作用。随着家庭教育内涵的拓展、立法的规范与支持,社区和学校势必在家庭教育推展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社区(村)家长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是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个有效的现实渠道和重要特色,社区和家长学校应通过科学调用专业的教育资源,完成对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再教育,从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8

文章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以积极的态度分析当前我国单亲家庭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幼儿园、教师、家庭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旨在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积极正向的人格特质,努力树立幼儿的积极他人关系。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单亲家庭;幼儿;幼儿教育

所谓单亲家庭幼儿教育,是指在离婚、分居或丧偶等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主要由幼儿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等承担。其主要特点是:在家庭中进行、非定时性、个别性、随意性、偶然性和无定规性等。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幼儿社会教育有所不同,幼儿社会教育主要在收托3岁以上幼儿的幼儿园里进行,其主要特点是:由教师承担,集体性、定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表现〔1〕。

一、单亲家庭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教育环境是由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社会教育环境共同构成,而在单亲家庭中,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给一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致使一些幼儿的性格容易产生偏差。

(一)幼儿的性格出现缺陷

在单亲家庭中,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完整,所以很难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的人因为草率结婚而没有家庭责任感,孩子尚且年幼却要离婚,甚至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经常争吵,给孩子的幼小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案例1:瑶瑶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无法一起生活下去了,离婚前不断争吵瑶瑶的抚养权问题。妈妈想瑶瑶跟在自己的身边。而爸爸想瑶瑶跟着奶奶,奶奶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她。有一次放学,妈妈和奶奶同时来接瑶瑶,两个人都要抢着接瑶瑶回家,把瑶瑶一个人拉扯在中间,瑶瑶满脸的委屈和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见状,连忙走过去抱住瑶瑶,并告诉瑶瑶的奶奶和妈妈不要当着瑶瑶的面吵架,有什么事情私底下好好地商量,说完老师便带着瑶瑶去玩游戏。如此反复争吵,最后商议的结果是瑶瑶一段时间跟着妈妈,一段时间跟着爸爸。在我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这无疑将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便感到闷闷不乐,无所适从,最终导致孩子变得自卑,孤僻,甚至可能变得自闭。一些人在离婚之前总是不停地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天生活在恐惧和忧虑之中,没有安全感。还有的单亲家庭的幼儿往往容易给自己设限,认为父母婚姻的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将一切的不如意都归因于自己的不好,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内疚、自责、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幼儿的问题行为愈发突出

幼儿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和普通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问题行为可称为“不正常行为”。在单亲家庭中,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致使一些幼儿的问题行为愈发突出,并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单亲家庭的幼儿缺乏父母完整的爱,缺乏安全感和父母的正确指导,容易产生盲目性的行为。据调查,幼儿的问题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社会问题:表现为好打架,爱争吵,扰乱别人,嫉妒,不能与别的幼儿友好相处,好炫耀,爱吹牛,有破坏等。2.个性和情绪问题:表现为任性、自私、固执、娇气等,且女孩多于男孩。3.生活卫生习惯问题:表现为睡眠、吃饭困难以及不讲卫生、不准时入园等。4.学习问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言语障碍,学习无信心,阅读困难等〔2〕。单亲家庭幼儿的问题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和不良的家庭氛围所引起。父母离异或者是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将使幼儿变得脆弱而敏感,单亲父母由于自身的烦恼易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者为了弥补孩子,便溺爱孩子,从而易诱导幼儿问题行为产生。而家庭的不良心理与生活氛围是造成幼儿攻击、多动不安、孤僻焦虑等行为及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幼儿的性别角色出现混淆

单亲家庭中的幼儿由于长期与父亲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其性格慢慢地便会倾向于父亲或者母亲的性格。父亲往往呈现勇敢、坚强、果断的形象,喜欢带着孩子做一些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而母亲则往往感情细腻、做事认真、性格温柔。男孩如果没有父亲的影响,而完全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往往缺乏阳刚之气,在会表现出懦弱、胆小、依赖性强等性格特征。女孩如果缺少母亲的爱护,在生活中处处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容易养成大大咧咧的性格,缺乏女性的细腻、温柔之美。

(四)幼儿的学习出现障碍

幼儿学习障碍指幼儿在获得或运用听、说、读、写、推理及算术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困难,与幼儿的智力发育、遗传因素、脑器质性损伤、躯体疾病、精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3〕。在单亲家庭中,除了部分幼儿可能是由于先天疾病造成智力等其他方面的障碍以外,大部分幼儿出现学习障碍同样是由于单亲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或者是幼儿缺乏母亲或者父亲的关心与爱护。单亲家庭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更容易出现极端,有些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便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焦虑或反抗情绪,而有些单亲父母过分的放任则会使幼儿变得愈加任性顽劣,以至我行我素。单亲家庭的家庭关系不完整、不和睦,常常使幼儿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而使学习出现障碍。

(五)父母溺爱幼儿

溺爱指过度的宠爱、迁就、姑息子女的态度,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4〕。在单亲家庭中,为了弥补婚姻失败带给孩子的伤害,有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往往更加疼爱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因为宠爱孩子,有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事事包办代替,结果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丧失自信。有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过分注意孩子,处处以孩子为中心,给予孩子特殊照顾。还有的单亲家庭的父母轻易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以至使孩子养成骄横、任性的性格。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任务,它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教育应该关注三个主题:一是关注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强调对幼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这一层面主要包括了自豪感、兴趣与喜悦三个方面;二是关注幼儿的正向人格特质,强调培养幼儿“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格特质,这一层面包含了责任、乐观和毅力三个方面;三是关注幼儿的积极他人关系,强调培养幼儿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组织系统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关怀、合作与感恩三个方面。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保障单亲家庭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积极的组织系统既包括建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包括健康美满的家庭、和谐的社区、高效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小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们的建立将有利于幼儿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形成〔6〕。因此,国家应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父母责任,为单亲家庭孩子从小接受正常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个别困难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予物质上的保障,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再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失学、犯罪。同时,社会也要高度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建立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解决单亲家庭无能力管教子女的问题,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2.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环境,加强家园共育。良好的园内氛围有助于单亲家庭的幼儿与环境对话;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悦,为幼儿树立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幼儿园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单亲家庭的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求单亲父母以身作则,远离不良言行,实行积极的教育教养方式,为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幼儿园应为孩子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园内环境,帮助幼儿尽快摆脱心理阴影,让幼儿逐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从而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3.教师应积极主动关心单亲家庭的幼儿。对待单亲家庭的幼儿,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正向的人格特质。通过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喜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教师应投入真挚的感情,进行角色替补,从而减少幼儿的问题行为,使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心理特质。幼儿教师应该怀着一颗慈爱的心,给予单亲家庭的幼儿以父亲或母亲般的呵护,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坚毅品格、责任意识和乐观活泼的人生态度,从而为幼儿树立起正向的人格特质。此外,教师还应不断鼓励单亲家庭幼儿融入团体,多与同伴一起游戏和交流,培养幼儿关心同伴,懂得感恩的品格,帮助幼儿建构起积极的他人关系。

4.家长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到正确关爱幼儿。首先,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尽力弥补缺失,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单亲家庭既已形成,单亲家庭孩子的监护人应当在短期的抑郁、消沉、悲痛之后,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勇敢面对生活,以坚强和乐观的态度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豁达的一面,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其次,正确关爱孩子,做到不偏不倚,避免溺爱孩子〔7〕。家长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鼓励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用爱的意志磨炼孩子,为孩子树立自信。同时,爱孩子也要有原则,不能一味迁就孩子,对于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绝”。最后,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正确引导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畸形教育的出现。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单亲父母应与家人和睦相处,避免争吵,并给予孩子充分的爱。

作者:林南强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梁志燊,霍力岩.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9.

〔2〕邹娅,范文坚.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2(7).

〔3〕郑名.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10).

〔4〕魏燕.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3).

〔5〕(爱尔兰)alanCarr.积极心理学〔m〕.丁丹,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9

教育是自人类文明诞生起就存在的永恒课题。时至今日,为人父母者仍把孩子的教育视为头等大事。然而,随着优质教育成本的提升,教育支出在家庭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也在攀升。如果不能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育金,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美好期望将难以实现,甚至将成为家庭的负担。那么,从理财角度看,教育金规划的思路及适合中产及小康家庭的教育金规划方案是什么?

教育金规划从保障资金来源做起

进行理财规划的前提是确立目标,以终为始,先做目标的定性分析,而后做定量分析。教育金规划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满足刚性的教育金需求,称为安心目标;二是满足弹性的教育金需求,称为开心目标。

安心目标是底线的教育金安排,是确定时间点、确定金额的现金需要。只有当“一定要有的”教育金万无一失时,才能安心。开心目标是希望达到的美好愿望,若能实现固然开心,不能实现也不会太沮丧。

最写意的人生就是规划好刚性需求,然后安心地实现各种梦想。教育金规划的优先级目标应是安心目标,因此这里重点探讨安心目标的教育金规划。

目标实现过程中有哪些不确定性?通常,教育金有两个来源:一是现有资金,即现在所拥有的储蓄;二是未来收入,即预期的收入,需要用时间慢慢兑现。现有资金和未来收入分别存在不同的财务风险,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如下表所示。

为保证教育金来源的确定性,教育金规划应遵循专属账户、强制储蓄、长期复利、风险转移等原则。同时,教育金需以现金形式给付,资金要保本稳健。这些原则对于安心目标的实现来说缺一不可。

它代替工作收入,带来教育阶段的现金流

教育金规划是一个整体规划,内容涉及收入保障和资产保全。

从人身保障的角度来看,正常情况下,自然可以实现未来收入;但在异常情况下,教育保险能够代替工作收入实现预定的储蓄目标,并带来教育阶段的现金流,这是教育保险区别于其他投资储蓄方式的独特之处。

从资产保全的角度来看,人寿保险通过延迟消费、保全财产、指定给付和指定受益人的设计,成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财产安排。

很多家庭在选择教育保险时存在“收益过低”的顾虑。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教育保险的确不是收益最佳的工具。但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答案却不同。

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里,投资面临波动。且非金融专业出身的家庭理财者,通过纯投资的方式进行教育金规划,可能存在投入精力不足、被市场噪声干扰、缺乏专业性导致投资失误等问题,使得教育金这一刚需难以得到保障。

中产和小康家庭在实现教育金规划的安心目标时,应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因为它的目的是为未来的教育提供可抵御通胀的稳定现金流。关于保险的收益评价技术指标,建议用内含报酬率(iRR)做参考。iRR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的贴现率。可以将同行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进行对比,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帮客户挑选教育金保险时,笔者会告知客户方案的iRR,并与银行基准利率或Cpi数据做对比,评估所选保险的收益水平,供客户考量。

每个教育金规划方案都应是“私人订制”

基于教育金规划的特点和原则,为中产及小康家庭制订方案应参考家庭的实际需要和财务状况。

小康家庭医生刘女士与创业者丈夫有一个3岁的女儿。小康生活看似稳定,但家庭消费较高,结余较少,刘女士希望有更多准备应对孩子的教育需求和不时之需。

方案:“保障型保险+定期教育金储蓄”,利用保障型保险组合保障家庭的未来收入;通过投保月交型教育险,帮助家庭建立“先存后花”的财务制度,积累一笔可在孩子高中至大学教育阶段灵活使用的教育金。

中产家庭高先生是某公司高管,妻子是全职太太,大儿子17岁,小女儿2岁。家庭生活富裕,但有高额贷款。高先生希望以后无论生意如何,都能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生活。

方案:“传统教育金+传统年金”,@种领取金额固定的产品组合,内含报酬率为2.33%(20年)~3.59%(80年),看似不高,但优势是复利的终身锁定和这份自然契约的类信托功能。此外,该计划是确定利益型的产品组合,没有添加万能理财账户,为的是保证未来领取现金流的专属性和保单的免税功能。

家庭教育的角度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教育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6-0100-02

“80后”大学生早已带着成熟的目光走向工作岗位并担负起了家庭责任,“90后”大学生则依然面孔青涩欲待走出校园、扮演未来的家庭角色。相比“8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的出生年代以及家庭生活环境更为特殊、复杂,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长辈们的宠爱,从而对父母、对家庭有着严重的依赖感,因此“90后”大学生在迎接未来家庭责任的挑战时,难免会问题重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将家庭责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日程中,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一、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发育与性格剖析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

当前的大学生多数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家里的独苗,几代家庭成员的核心,上至祖父母、下至同辈亲朋好友都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爱,寄予了无限希望,可以说“90后”大学生从小到大就生活在富足的家庭之中。然而,在这样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大学生的成长情况却不容乐观,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担当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等现象非常普遍,多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喜欢享乐,甚至有拜金主义的倾向,不曾想过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对于未来的家庭责任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二)价值观发生扭曲

“90后”大学生由于出生并成长在一个物质财富充裕、精神文化丰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从小就享受到了充裕且便捷的现代科技文明,例如:学习方面有健全的网络信息系统做支撑;生活方面则享受着来自父母长辈的关怀和帮助,过着衣食无忧,甚至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多大学生将父母的养育、家庭的关怀视作理所当然,只一味地接受家庭的给予,却不曾想过回报父母、孝敬父母,更不曾想过承担起未来家庭的责任,遇到来自生活或工作的压力时,只会哭诉和抱怨,甚至责怪自己的出身和家庭环境。

(三)家庭责任概念模糊

现代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尚未形成“家庭责任”这一概念,一些学生由于从小养尊处优,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幸福、快乐就达到了生活的目标,只为自己着想,无视家庭成员的感受,对未来家庭的勾画十分模糊,无法明确家庭角色的概念,甚至认为未来的家庭角色距离自己还十分遥远,没能形成积极的未来家庭责任意识,更不用说家庭责任的担当了。

二、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类型分析

当前大学生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无法感受构建家庭、经营家庭的负担和压力,对于未来的家庭角色扮演也毫无意识。面对大学生这样的成长现状,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未来需要面对的家庭生活会更加复杂,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会更为繁重。因此,我们势必要加强大学生的未来家庭责任教育,为大学生未来创建和经营和谐美满家庭做好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未来大学生的家庭角色的责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儿女孝敬父母的责任。大学生无论出身何种家庭,都应该扮演好儿女的角色,担当起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承担赡养老人、尽孝道的责任,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待父母年老体衰时,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安抚老人,提高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这一点是当代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任务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作为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随着未来家庭逐渐建立起来,大学生也都会有自己的下一代,此时他们势必面临着角色的巨大转变,自觉扮演起为人父母的角色,承担起教育子女、抚养子女的责任。这一角色的扮演需要强大的责任心,而且这种责任意识势必要从学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责任意识,才能主动投身家庭供养与子女教育,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未来家庭成员的角色转换。

第三,作为妻子或丈夫经营婚姻的责任。大学生在未来组建起一个家庭后,家庭生活的顺利开展必须是建立在美好的爱情与婚姻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妻子和丈夫双方都扮演好各自的家庭角色。夫妻双方必须同心同德,相互尊重,相互爱戴,共同承担起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家庭责任。

以上是大学生未来需要扮演的最基本家庭内部成员角色,以及在这些角色下需要承担的最基本家庭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在亲戚圈内还需扮演其他更为复杂的角色类型,不同角色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责任,要想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面对这些责任和挑战,就要从学生时代培养强烈的家庭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教育策略

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调互助、相互配合,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全面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使学生时刻接受到先进文化和思想的熏陶与影响。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在内心中形成对家庭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的认同感,形成对家庭责任的自我承担。

第一,父母引导,树立榜样。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子女从小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自觉扮演好自身的各种家庭角色,自觉履行应尽的家庭责任,例如:赡养并孝敬老人,和善地和父母说话,与父母的想法有冲突时保留意见;教育子女要讲究方法,多沟通交流,尽量不要严厉地责骂和惩罚,努力为家庭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在这样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自然会受到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影响,形成良好的家庭观念,为未来的家庭角色扮演打好基础。

同时,要明确的是,父母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文化素养以及处事风格等都会对子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父母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思想文化素质,关注子女的思想变化,明确他们的心理需求特征,不断发展与更新家庭教育思想观念,优化创新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给子女传递正能量。

第二,理论加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阵地,理应承担现代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与家庭责任的教育工作,将“未来家庭责任教育”纳入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锻炼日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这一环节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杜绝枯燥的理论灌输与说教式教育。因为学生的家庭成员责任意识是与学生的主体理性认知能力同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理论课堂上,教师可以列举常见的家庭生活中的一幕幕,或者在网上搜寻一些典型的反映家庭责任的新闻事件,用活泼、生动、犀利的语言对这些新闻事件进行评价,或赞扬,或谴责,或教化,或启迪,为学生科学、全面地分析“家庭以及家庭角色、家庭责任”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到家庭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将客观的责任要求转化成内在的思想认同与主观上的行动,从而形成强烈的未来家庭成员责任意识。

同时,要科学地开展实践课堂。活动性德育实践课堂对于学生家庭责任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学生未来家庭角色责任教育,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锻炼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责任意识,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理解他人。例如:每周末可以组织大学生探望孤寡老人,为老人做家务,塑造学生良好的孝道精神,形成赡养老人、尊重老人的家庭责任意识;每月末组织大学生去探访孤儿,为孤儿们提供知识教学,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为未来的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做好准备。

三、总结

大学生未来家庭角色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的多方配合,我们要善于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等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教育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庭责任意识,并在责任意识带动下提升自身的家庭责任感,为其未来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范中杰.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王婷.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