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保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6:32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1

 

生态旅游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洲人提出的1980年,美国学者豪金斯在其编著的论文集《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中收录了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题为{〈由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的论文^该文率先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主张“将旅游者与风景、生活方式、氛围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并不破坏它们”。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文献中使用了“生态旅游”一词,并得到了1986年墨西哥第一次国际环境会议的确认。从此,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可满足旅游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1988年,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对生态旅游作出解释,说“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领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它是“常规旅游的一种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范围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深入,中国学者也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于1995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生态旅游研讨会,对生态旅游的产生原因、科学含义、规划管理以及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讨论。对生态旅游含义的主要说法是:

 

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此其一。

 

生态旅游是以享受和了解大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使人们更加热爱和自觉保护大自然气此其二。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并负有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其中,森林旅游最为广大旅游者所钟情③此其三。

 

生态旅游应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是一种求知型的高层次旅游活动;而不应把生态消费放在首位,不惜以生态消耗为代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获得经济收益®。此其四。

 

生态旅游应正名为“生态保护旅游”,通过生态旅游,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参与环保活动、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进一步完善;而缓解和消除旅游与环保的矛盾,则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宗旨(⑤。此其五。

 

生态旅游是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基础,适度开发为原则,最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行为®。此其六。

 

上述国内外学界对生态旅游的种种解释虽然不尽相同,但有几点却比较一致,即:生态旅游具有保护性,保护较好的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前提;生态旅游的对象是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旅游,可使人接受生态教育,获得生态知识,优化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具有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趋势。据此,可将生态旅游的含义概括为:

 

生态旅游是指,为缓解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们到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欣赏生态景观,感受生态氛围,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融为!#,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

 

在这一定义中,“缓解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是生态旅游的目的;欣赏生态景观,感受生态氛围,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和实质;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良性互动,共同受益%是生态旅游的归宿。

 

二、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是生态旅游产生的重要原因。

 

人类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文明成果,但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自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发明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急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在“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欢呼声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人类呼吸的氧气来源于空气,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所致。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为之提供0.5公斤的氧气⑦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植物稀疏而人口稠密;加上人类生产、生活和交通大量消耗氧气、排出废气而造成的空气不洁,往往使人感到室息。

 

中国是个淡水资源不富有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己经超过水资源的承受能力⑦特别是不经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水质,超出了水的自净能力,致使一些城市水荒加剧,己成为一大社会难题。

 

环境的污染,致使食物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化肥、农药、激素等制品的广泛使用,更使现代食品与天然食品存在较大差距,对人体健康不利。之所以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生长或人工速成的食品遭到冷落,而曾被人们视为杂粮粗粮、山毛野菜的食品变为时尚,其原因就在于此。

 

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声音,因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而妨碍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被称为噪声或噪音。它使人精力分散,心烦意乱,持续疲惫;它损害人的听力,甚至可使原本听力不错的人变成聋子;它还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障碍大脑传递信息,影响青少年智力发育;它同废气、废水、废渣一样,并称为现代城市四大公害之一。

 

与曰倶增的垃圾源源不断地运往郊外堆积而造成的垃圾围城现象,是中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垃圾的随意堆放,往往臭气难闻;压实掩埋,既污染土壤,又污染水体;就地焚烧,不仅加重空气污染,而且直接毒害人体。目前虽有科学处理垃圾的技术,但由于缺乏筛选分离垃圾的习惯和科学处理垃圾所必须的经费,使得先进技术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城里人仍然被垃圾围困。

 

向往美好是人类固有的自然属性,追新猎奇是人们流动的客观规律。在这自然属性和客观规律的支配下,人们设法适时避开烟雾笼罩、交通拥挤、污水横流、噪音充斥的现代城市,回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新鲜洁净、没受污染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清风朗月中的诗情画意。这是旅游活动勃然兴起、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然而,强调旅游开发,忽视环境保护,是传统旅游产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无烟工业”的旗帜下,传统旅游产业正走着工业发展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如:

 

旅游交通的频繁和现代旅游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质污染加剧;旅游者不适当地狩猎、采集、露宿、野营以及寻求刺激而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施暴行为,造成枪声阵阵,山火四起,威胁着一些珍禽异兽和稀有植物的正常生存,甚至使之成为餐桌上的佳肴美味;旅游者接踵而至,大大增加了生产、生活垃圾,加上一些人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的不良行为,致使旅游接待地垃圾成堆,蚊蝇成群,昔日那和谐宁静、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荡然无存;旅游开发经营者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地大兴土木,开山辟地,滥砍滥伐,乱建设施,致使物种灭绝,水土流失,不仅加剧了“三废”污染,而且破坏了原有景观的自然布局,把好端端的游览胜地糟蹋得不像样子。

 

旅游需要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煦的微风、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水域、绿色的大地。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却与之相悖,往往使旅游者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旅游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这是旅游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生态旅游产生的重要原因,更是生态旅游遵循的根本宗旨。

 

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

 

生态环境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完全归咎于旅游显然不对。然而,因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而使生态环境受损,却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己被砍伐1/2致使那里的大象和老虎不是向緬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⑧据20世纪末对中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显示,全国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造成对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旅游资源的退化。中国人与生物圏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发现,存在垃圾公害和水体污染的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4%和12%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教授曾把生态旅游及与此相关的几种类型的旅游做过对比⑨从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生态旅游是针对大众旅游提出来的。这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大众旅游,旅游人数较多,旅游线路熟悉,经营者常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而生态旅游,目前旅游人数较少,旅游线路生疏,旅游产品新颖(为满足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经营者对旅游者的关注不是量而是质。目前生态旅游是少数人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在中国西部,洁净的江河源头,茂密的原始森林,碧绿的高山湖泊,神秘的荒漠戈壁,幽深的峡谷溪流,宁静的民族山村,由于地处偏僻,鲜有人迹,其生态系统原本是比较好的。而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势必污染旅居地的自然环境,冲击那里的传统生活方式。

 

因此,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具有较高的素质,他们既应当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又应当有自觉的环保行为;旅游开发经营者是商人,更是生态环境卫士,既要满足旅游者的合理需求和自己的经济利益,更要保护生态环境完好无损。

 

其次,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两种旅游的区别在于,自然旅游注重以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游人,而生态旅游却承认自然资源自身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强调旅游开发经营者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旅游者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保护有所作为。比如,狩猎旅游可称之为自然旅游产品,但它却不符合生态旅游的标准,为生态旅游所禁止;而观鸟旅游虽然是生态旅游产品,但它必须以不干扰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为前提。

 

第三,生态旅游是由自然旅游发展而来的。它最初只限在自然领域。后来人们把生态学的概念从自然生态学向社会生态学扩展、延伸,生态旅游也随之从自然生态旅游向社会生态旅游扩展、延伸。现在,当人们提及生态旅游时,既包括自然领域,也包括社会文化领域。因此,原本针对自然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对社会文化领域同样也是适用的。再说,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中国的自然经历数千年文明的熏染,早与文化融为一体。四大佛教名山和五大道教名山,己将自然与文化融合得难解难分。有的学者指出:不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相反,应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能以牺牲当地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为代价,相反,应通过生态旅游,促进当地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和整理⑩这种把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相提并论的说法是值得称道的。

 

三、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而旅游资源的衰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危机。其中,政策失误和市场失范所导致的不合理开发和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其重要原因。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既可源头控制,又能末端治理,有防有治、防治结合的资源环境对策体系.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摆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分别构成生态旅游的主体、媒体和调控体系。他们都应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把生态旅游视为可持续旅游;使这种旅游发展的结果,不仅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反而对保护资源环境有利。旅游管理部门、资源环保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尤其应强化资源环保意识,自觉树立经济建设与资源环保一体化的观念,开阔视野,科学决策,推动经济建设与资源环保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

 

生态旅游既关心人与人的关系,也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人、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彼此平等、相互协调、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从本质上说,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儿。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美化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生态旅游者必须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以生态环保为己任,以生态环保为归宿;把节约旅游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美化自然环境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人与人更应当是一个彼此平等、相互协调、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的发展理论,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综合性的,既包括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变革,又包括对资源环境作为发展潜力的维持;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发展应当受到限制,既不允许当代一部分人为满足自己需要而利用资源环境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也不允许滥用和破坏资源环境而危及后代人发展的根基。因此,生态旅游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规范其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把为他人、为后人而节约资源、美化环境视为极其高尚、无限荣光的事;把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滥用和破坏资源环境的思想和行为看作可耻和犯罪。

 

其次,承认资源环境的价值,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致使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旅游资源损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环境无价值的观念和缺乏应有的政策法规。因此,承认资源环境的价值,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是生态旅游的当务之急。资源环境既有其自身的价值,也对人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因此,生态旅游要尊重资源环境,爱护资源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政策法规中,与相关政策法规互相衔接、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立法方面,应对资源环境价值、经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明确资源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开发利用权,建立有偿使用、综合利用机制。要把制定科学的旅游开发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放在首位。旅游规划应在对旅游资源环境全面普查、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以确定资源特色和保护范围;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精心设计生态旅游产p品做到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的高度统一。实施项目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坚持“有效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采取切实措施,把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把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旅游及其它经济社会政策法规和管理中,使各项政策法规既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又符合社会需求和经济规律;既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也注意经济社会的承受力。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应与资源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并举,把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纳入旅游核算成本,由开发者支付,使开发行为趋于合理;制定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征收生态保护税,实施生态环保义务制,规定对旅游区有影响的特别是到旅游区入住的企业提供污染防治设施或支付必要的污染防治费;旅游产品的定价,既要考虑开发建设费,又要考虑消耗资源的补偿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费,力避旅游产品定价过低,导致旅游区的过度消费超出环保承载力;坚持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的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保护资源环境政策法规时所必须考虑的。

 

第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一是要建立旅游产业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实行源头控制。明确界定资源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旅游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联系。政府对景区统一规划后,应把开发经营权剥离出来,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协议,授权投资者依法有偿取得一定期限(30~50年)内的开发建设权和经营收益权。此举,既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制和效用发挥,又能避免政府官员任期的“政迹工程”和“短期行为”;政府相关部门还因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而能集中精力依法做好旅游规划的审批,严格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管理。

 

二是要建立并强化旅游资产和生态环境的管理机构,代替国家对国有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和执行有关旅游资产和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并组织监督实施;组织对旅游资源资产的调查统计,编制旅游资源资产的明晰表格,责任落实到人,负责动态管理;通过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转让旅游资源资产使用权,并对旅游资源资产的使用权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国有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调查旅游资源的毁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限期有关方面补偿和修复,依法惩罚相关责任人;对那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濒于灭绝的自然生物旅游资源,国家旅游资源主管部门则应在文化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协助下,直接行使所有权的经营管理,并坚持谁损毁、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征收的生产生活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治理费应高于环境破坏损失和治理恢复所需要的成本。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2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3

一、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福利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要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社区利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某种贡献,并且具有教育和认知的功能。海洋生态旅游既是感受、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物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在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将环境保护主题贯穿于始终。

(一)丰富而独特的海洋资源环境是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海洋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海陆交界和大陆近海海域、海岛所形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独特,区域特色明显。海洋生态旅游就是利用海岸、水体、岛屿、冰川、入海口等生态环境而开展的具体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休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强,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海滨(岛)旅游区游憩、休闲与度假,巳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时尚。从经营上讲,海洋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对海洋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直接消费。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素质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以海洋生态环境消费为主要目的的海洋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热点。中国海域辽阔,区域海洋特色明显,从南到北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海滨(岛)所具有的天然、优美、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是海洋生态旅游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海洋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兼具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一方面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生态旅游的内涵来看,它更强调的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是一种健康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活动。正是由于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过程中的“保护性”和“持续性”,所以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较,只有生态旅游活动才能把旅游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海洋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探险、科研和教育等,与其他海洋产业,如传统渔业、捕捞业、近海养殖业和海上油田开发等相比,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低。在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广泛普及海洋环境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达到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的效果,而且以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业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海洋产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也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综合化的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总是会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巳,同时这种影响又伴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呈倍数的增加。在海洋生态旅游中,无论是近海度假、观光、游览,还是海岛观赏、研究、教育等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由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在表象上、在短期内不明显,因此这种干扰和破坏也极易被忽略和被掩盖。特别是一些海洋自然旅游保护区,由于地处远海荒岛,生态系统单一脆弱,环境承载力极其有限,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扰动,甚至导致一些自然景观的丧失,如鸟岛不再是鸟的乐园,海滨彩石被游人“洗劫”一空。

二、正确处理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海洋生态旅游与其他生态旅游活动一样,在发展之初都曾经被称为“无烟工业”但是,随着海洋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旅游活动,游客人数激增,纷至沓来的游客远远超出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加之旅游规模消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也超出了海洋环境的自我平衡与净化能九给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另外,许多从事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认为,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环境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可以永续利用下去。显然,这种认识是有害的,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持不作为态度,只会误导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进一步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始终是一对矛盾。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才能最终实现动态平衡。那种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考虑的“经济中心论”和主张对环境实行绝对保护的“生态中心论”,在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都是不可取的,实践中也不可能存在“零破坏”和“零污染”的纯粹保护性旅游。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要禁绝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在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条件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洋所蕴含的独特的、原生态的环境条件,是海洋生态旅游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因和旅游价值所在。因此说,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过程中,包括在生态旅游具体项目和具体线路的设计与选择中,对环境的原生态应当充分地加以保护,做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海洋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只会造成海洋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海洋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海洋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实现海洋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以保护为前提,以适度发展为原则,在保护中科学发展。

第一,以保护为前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发展。保护海洋旅游环境的目的,在于促使海洋区域生态系统保持或转化为良性循环状态,为海洋生态旅游,以及海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必要的保障。在保护的前提下,要防治结合,树立“防重于治”和“源头治理”的环境管理理念,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加强海洋旅游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海洋环境管理能九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以适度发展为原则。要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发展有序”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开发模式。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统筹考虑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资源环境状况,以及当地居民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科学、严谨地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计。特别要尊重海洋生态系统规律,对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区和珍贵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应采取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分析相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生态旅游产品,限制游客规模和流量,严格控制旅游活动,杜绝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经营行为的发生。

第三,在保护中合理发展。在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有效监督,并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游客和旅游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中来。同时,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旅游经营管理机制,确保旅游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保证海洋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

三、海洋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

海洋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地实施行政、经济、技术与教育等手段,实现海洋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综合运用行政手段,落实海洋环境管理

第一,从实施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入手,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旅游规划的编制阶段,主要是对旅游开发、经营和消费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评价,从而落实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管理,为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并为实施环境管理提出标准和具体要求。对与海洋生态旅游相关的一些项目,如设立旅游观光区、开发相关旅游资源、划分自然保护区域、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方案等,都必须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在对海洋旅游资源环境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实际调查和评估海域、海滨和海岛的环境容量,从而明确旅游开发区和旅游项目的环境目标要求,选择确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保证海洋生态旅游中环境质量的高品位和原生态特点。第三,制定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的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健全海洋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环境目标与责任,监督检查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率,坚决制止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严格控制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强度、规模和范围。

(二)强化技术管理手段,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首先,海洋生态旅游战略管理的科学决策,离不开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如利用遥感技术服务于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以对大面积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对海洋环境状况进行周期性监测等,以便及时了解海洋资源环境的退化、污染和被破坏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止和保护措施。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存储、查询、显示各种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信息,并能为海洋生态旅游管理、决策、规划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其次,在海域、海滨、海岛的生态化管理中,一些环保技术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利用生态技术治理生态旅游造成的某些污染问题。采用污水处理技米在景区隐蔽处建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则采用回收利用技术,根据废弃物种类不同分别采用一级资源化技术和二级资源化技术;采用新型生态环保材料进行景区景点和基本设施建设;在绿色能源利用方面,充分开发利用旅游区的太阳能和潮汐能资源,等等。再次,海洋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现代高新技术在海洋生态旅游及其环境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科技投入仍然很少,高新技术介入程度不高。同时,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高,旅游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要加大海洋生态旅游科技投入,对景区景点适用性环境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信息化灾害防治、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等技米要加大攻关和推广力度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旅游景区环境保护

经济手段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管理手段。第一,变革海洋生态旅游经营机制,充分调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的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划定专门海区(岛)生态旅游区控制游客人数,并采取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价格”策略调整景区景点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海洋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得以落实。第二,按照政府及有关区域海洋规划,应尽快将海洋生态旅游规划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相应地增加海洋生态旅游环保投资安排。同时,在现有国有资产经营体制下,各级税务部门将征收的相关旅游经营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职能管理部门,专项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合理收取环境保证金和自然环境恢复保护费,坚持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谁保护”的管理原则,依法实施、合理使用。第三,要加快变革与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投资机制确保海洋生态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资金的落实和投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应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加入,引进利用各种资金,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资助,形成众多投资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保证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四)重视海洋生态环境教育手段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4

关键词:南极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南极所具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南极生态旅游有其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南极生态旅游是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境效益,既是南极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极生态旅游所应达到的理想发展状态。基于此,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南极生态旅游既是人类感受、体验与研究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

(一)独特的南极资源环境是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南极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周围为大洋所环绕。南极清新的空气、洪荒的岩石与土壤、纯洁的水和洁净的冰,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吸引旅游者赴南极旅游的主要动因,一些国家的旅游公司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正迎合这一巨大的南极旅游需求,使南极旅游热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其中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更愿意离开喧哗的都市,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神奇奥秘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人们明白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南极地区的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一方热土。

(二)南极生态旅游对南极环境兼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南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5

关键词:南极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南极所具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南极生态旅游有其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南极生态旅游是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境效益,既是南极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极生态旅游所应达到的理想发展状态。基于此,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南极生态旅游既是人类感受、体验与研究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

(一)独特的南极资源环境是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南极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周围为大洋所环绕。南极清新的空气、洪荒的岩石与土壤、纯洁的水和洁净的冰,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吸引旅游者赴南极旅游的主要动因,一些国家的旅游公司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正迎合这一巨大的南极旅游需求,使南极旅游热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其中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更愿意离开喧哗的都市,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神奇奥秘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人们明白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南极地区的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一方热土。

(二)南极生态旅游对南极环境兼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南极环境的保护。

这可以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出结论。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种旅游更注重人类在开发资源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应当经过理性的思考、采取文明的方式,寻找一条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满足人们需求的道路。而不应该是将人类的某种欲望放在首位,不计生态破坏的代价。众所周知,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环境的承载力是极为有限的。南极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向人们传递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从源头上规范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反观传统旅游业的开展,管理者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赚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旅游者更是抱着花了钱就可以任意妄为的态度,不假思索的丢弃垃圾,攀折花草树木等等不良行为,其结果无疑是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南极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自觉性,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外,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从消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将会对南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不利影响是否能够被环境所兼容或者是消化。南极作为生态旅游的载体,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的低温环境,使任何污染物(如人类遗弃的各种垃圾与废物)在南极地区都会长久保存下来。在南极生态旅游开启之前,南极环境

[1] [2] [3] [4] 

已经明显受到人类南极活动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区域性的或者局部性的。从当初的捕鱼与狩猎活动,到近数十年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以及近几年掀起的生物勘探活动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从南极环境呈现的特点来看,南极环境的整体结构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而环境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景观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由此造就了南极大陆边缘无数大小冰川和拥有绝大部分露岩区,并成为动植物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生态旅游这样的人类活动对于这样脆弱的环境来说,必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正确处理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虽是一对矛盾,但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只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环境的承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原则等,定会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前面已经提到,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南极生态旅游也不例外。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暂且不说这种欲望的褒贬之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只要南极生态旅游的产业一旦形成,南极环境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人多了,带来的污染多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也将成倍的增长。加之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南极是一块任何国家都不可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土地。对于南极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制要么就是没有很强的约束力,要么还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这样的法律现状也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纵容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南极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而是可以在人们的理性支配下予以调和。南极生态旅游必然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加之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试能力较差,所以,较之大陆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南极遭受破坏的环境自身的恢复能力要差的多。南极环境破坏与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所造成的后果。解决以上问题根本方法就是分配,即把有限的环境资源在人类广泛的欲求之间进行“相持而长”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有别于收益分配,它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义务。把体现义务精神的分配方法引入南极法律体系,实现南极生态环境容量的定量化分析,旅游人数的限量化审批。最终达到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动态平衡,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容量决定着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

较之于大陆地区的生态旅游来说,南极地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极为有限的。所谓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南极地区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然的冰箱。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些人类留下的污染物来说,根本无法降解。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仅会给南极地区的一些生物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也会破坏当地既有的自然景观,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南极地区附近或者是全球的气候。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南极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南极生态环境,只会造成南极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南极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南极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实现南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环境危机的逐步认识与热切关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南极生态环境上,就要求不仅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而且应当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致因当代人类的欲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要求在制定南极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时,必须确保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人类活动不能损害南极地区原有的生态基础,而是要确保这个基础处于良性的状态,以使它可以支撑持续的人类的活动。因而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加强南极旅游区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南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南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6

关键词:南极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南极所具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南极生态旅游有其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南极生态旅游是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境效益,既是南极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极生态旅游所应达到的理想发展状态。基于此,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南极生态旅游既是人类感受、体验与研究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

(一)独特的南极资源环境是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南极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周围为大洋所环绕。南极清新的空气、洪荒的岩石与土壤、纯洁的水和洁净的冰,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吸引旅游者赴南极旅游的主要动因,一些国家的旅游公司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正迎合这一巨大的南极旅游需求,使南极旅游热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其中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更愿意离开喧哗的都市,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神奇奥秘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人们明白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南极地区的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一方热土。

(二)南极生态旅游对南极环境兼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南极环境的保护。

这可以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出结论。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种旅游更注重人类在开发资源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应当经过理性的思考、采取文明的方式,寻找一条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满足人们需求的道路。而不应该是将人类的某种欲望放在首位,不计生态破坏的代价。众所周知,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环境的承载力是极为有限的。南极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向人们传递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从源头上规范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反观传统旅游业的开展,管理者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赚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旅游者更是抱着花了钱就可以任意妄为的态度,不假思索的丢弃垃圾,攀折花草树木等等不良行为,其结果无疑是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南极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自觉性,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外,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从消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将会对南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不利影响是否能够被环境所兼容或者是消化。南极作为生态旅游的载体,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的低温环境,使任何污染物(如人类遗弃的各种垃圾与废物)在南极地区都会长久保存下来。在南极生态旅游开启之前,南极环境已经明显受到人类南极活动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区域性的或者局部性的。从当初的捕鱼与狩猎活动,到近数十年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以及近几年掀起的生物勘探活动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从南极环境呈现的特点来看,南极环境的整体结构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而环境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景观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由此造就了南极大陆边缘无数大小冰川和拥有绝大部分露岩区,并成为动植物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1]生态旅游这样的人类活动对于这样脆弱的环境来说,必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正确处理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虽是一对矛盾,但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只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环境的承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原则等,定会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前面已经提到,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南极生态旅游也不例外。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暂且不说这种欲望的褒贬之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只要南极生态旅游的产业一旦形成,南极环境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人多了,带来的污染多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也将成倍的增长。加之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南极是一块任何国家都不可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土地。对于南极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制要么就是没有很强的约束力,要么还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这样的法律现状也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纵容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南极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而是可以在人们的理性支配下予以调和。南极生态旅游必然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加之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试能力较差,所以,较之大陆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南极遭受破坏的环境自身的恢复能力要差的多。南极环境破坏与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所造成的后果。解决以上问题根本方法就是分配,即把有限的环境资源在人类广泛的欲求之间进行“相持而长”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有别于收益分配,它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义务。[2]把体现义务精神的分配方法引入南极法律体系,实现南极生态环境容量的定量化分析,旅游人数的限量化审批。最终达到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动态平衡,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容量决定着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

较之于大陆地区的生态旅游来说,南极地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极为有限的。所谓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南极地区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然的冰箱。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些人类留下的污染物来说,根本无法降解。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仅会给南极地区的一些生物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也会破坏当地既有的自然景观,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南极地区附近或者是全球的气候。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南极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3]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南极生态环境,只会造成南极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南极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南极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实现南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环境危机的逐步认识与热切关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南极生态环境上,就要求不仅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而且应当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致因当代人类的欲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要求在制定南极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时,必须确保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人类活动不能损害南极地区原有的生态基础,而是要确保这个基础处于良性的状态,以使它可以支撑持续的人类的活动。因而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加强南极旅游区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南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南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南极地区这样的特殊区域,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在开发南极生态旅游之时,要把防止产生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人们的一切活动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发生或者是不可避免的污染和破坏,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清理或者恢复。当然,在坚持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由于该地区环境独特,所以该地的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的破坏往往十分复杂,因此,在预防上不能只针对单一排污行为或环境开发行为,还应当考虑如何预防众多的上述行为形成的危害。

正如世界银行所认为的那样,即使环境法规能够针对环境破坏的所有主要原因,也仍然会发生一定的环境退化。由于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发活动必将会给南极是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人类随无法用健全的法规完全的消除对其的不利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将各种预防措施做到位,至少不会影响南极地区持续为人类提供观赏的机会。

第三,应坚持管理者养护、开发者治理的原则。目前,各个国家南极旅游活动,都要经过相关国际机构进行审批。在这样的管理框架下,在开展南极生态旅游的活动之时,坚持管理者养护、开发者治理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极旅游监管协调机构作为管理者,理应对开展南极旅游的开发者进行严格的审批。这一机构作为管理机构有义务对南极的生态旅游区域进行相应的养护,以确保南极生态旅游区域功能的持续性。作为南极旅游的开发者,应当对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行为进行治理。污染者治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清理污染;二是缴纳恢复生态的补偿金。

三、南极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

现有的南极条约体系下的国际法律规范都不足以有效的规范南极的生态旅游活动,为了确保这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逐步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制主体。

长期以来,南极条约体系下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对南极的旅游活动进行规制,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缔约国认为,南极旅游业协会的有效监管可以达到南极环境保护的目的,而不需要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制定其他的相应规则。但是,笔者认为,在南极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的问题上,不应当由南极旅游协会作为核心领导主体,而应当由缔约国来牵头,这样做可以达到更好的环境监管的目的。其理由是:第一,南极旅游协会的组织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规制南极旅游的理想主体,因为作为旅游经营者的代表,其规则的制定与执行都必须服从于维护组织成员的商业利益;第二,越来越多的不具有南极旅游协会会员身份的旅游公司加入南极旅游的经营,对这些公司行为的管理超出了南极旅游协会的权限;第三,作为南极地区最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南极旅游不受约束的发展正逐步威胁南极条约体系所致力于保护的南极的核心价值,如果这一体系对此不能积极应对,那么,这将会招致对南极条约体系管理所有人类南极活动的能力的怀疑,并继而怀疑该体系的长期有效性及合法性。[4]

(二)科学地对旅游区域的功能进行划分。

针对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科学的将旅游区域的进行功能划分,这不仅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这一划分的标准,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环境承载力、开发难度与发展潜力、技术条件等等。针对特定的区域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规制。比如,对于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而且一经人为活动就可能无法恢复的区域就可将之划定为禁止旅游的区域;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无法承载大量游客的区域,应当制定相关的环境管理措施,限制游客的数量或是提高进入的门槛等措施。以上这样的功能划分最大的优势在于针对性强,通过分区治理,最终达到整体生态平衡的效果。

(三)强化南极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作为南极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召唤人们的内心进而约束人们外在的行为。英国伦敦大学的卢卡斯教授认为环境教育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

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环境的知识、技能以及发展他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力。“在环境中的教育”就是联系当地实际,使人们亲临环境之中从而在情感上与大自然融合,为形成与提高环境意识做好准备。“为了环境的教育”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目的而实施的教育,涉及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将这三方面的内容贯彻于南极生态环境的管理中就要不断加强南极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广泛开展南极环境资源重要性与不可再生性的宣传,提高人们的南极环境保护意识。向游客、旅游开发与从业人员宣传南极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相关法规,提高他们在旅游活动中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同时,还应该注重生态伦理教育,教育人们在南极生态旅游活动中遵守生态道德,倡导生态文明,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特别是提高人们对南极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认识。

四、结束语。

南极所具有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投向这块热土,当人们的脚步频繁的踏入这块陆地之时,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人类能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用自己的行动维系南极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环境监管者也应该不断的思考,如何制定更加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来有效的规范南极生态旅游,保障南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凌晓良,温家洪等。南极环境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z].2005.

[2]徐祥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科学出版社。2008.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7

2.政府要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要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就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状况和旅游者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科学调度,建立预防、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实现预警与调节双保护。即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信息接收、处理网络,及时监测各主要旅游线路及主要景点旅游活动状况、接待能力变化情况、环境生态变化、旅游者及当地居民心理感知度情况,准确及时地反映出环境承载力的现状,为管理机构及时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为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3.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通过旅游企业、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及景区固定标示牌等加大景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大旅游环境保护的投入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补偿费,即从门票收入中取出部分资金用于旅游环境保护的投入;此外,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6.对旅游区的经营管理者和导游要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提高环境素质景区内要配备齐全的环保设施,尤其是垃圾收集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要及时清运,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破坏环境的游客行为,景区要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情节严重的给予适当的处罚。导游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环境素质,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游客进行环境保护。

7.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的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8.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要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9.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九峰山的旅游资源必定能够得到永续利用,九峰山的旅游产业必然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8

1.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

1.1生活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污染来源乃是生活污染。在农村的乡镇上,人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导致了垃圾的不断堆积,给农业的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产量不可小觑。除此之外,污水的处理不当也会为农业环境的保护带来巨大的麻烦,水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污水的不当处理会为农业的生长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农村的乡镇城市,很多家庭选着炊烟的方式进行烹任,长期以往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加剧,特别是每年到丰收阶段,很多家庭直接将自家的稻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严重污染了农业环境。

1.2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依旧会带来污染,化肥以及农药的污染最为常见,在进行农业播种至其成熟收获期间需要对农业进行施肥。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污染,例如化肥、农药、畜禽的粪便等等。

2.如何处理好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1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关乎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处于同等重要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首先,为保农业的发展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农业的发展与先进的科技以及我国的整体的经济实力水平共同进步。农业基础的设施的加强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第一步,健全的基础设施促进环境保护的管理。

2.2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加强

现在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大度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未跟上科技创新的脚步。为处理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需要改变已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科技上的创新,将农业的发展与科技联系一起,实现一个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利用科技创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真正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3对农业环境加强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农业的发展长久持续的进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其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上人手,从根源上解决这些污染的继续扩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可在当地建造垃圾处理中心、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沼气的循环系统等等,同时在当地进行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这些措施的采取是为了农业的生态环境能够在根本上得到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为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2.4走生物资源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年产量收人占据世界重要的位置,面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也就意味着每年我国在农业生产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就单纯从农业收割后稻秸秆的剩余量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些秸秆的若是焚烧处理,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污染,更是造成了很大资源的浪费。中国特色的生物资源的发展道路为每年困扰农民的大问题带来了解决方案。秸秆通过生物的发酵作用可制的沼气,将沼气通过管道的连接作用运送到家家户户,用来代替秸秆的焚烧。这种解决方案不仅仅为环境的保护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更是通过合理的利用节省了大量资源。

为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各地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资源的发展道路。

3.结语

农业生态的发展已经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农业作为生产的基本,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作为-个农业大国,辟农业产難目庞大,农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成分,但是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建国初期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賤w雛环境为餘,树木的大肆誠导致麵各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树木的盐碱化不断加剧,这些造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伴随着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可雛性賴为经獅驗鎌鮮細麵影响。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在稳定的生态环境中利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基础设施的建立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脚步共同行进,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9

关键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定西市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7-70-03

abstract:DingxiwasanimportantecologicalprotectivebarrierinthenorthwestandGansu.Constructionofprotectivemeasurestocurbthedeteriora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isofgreatimportancetotheprotectionandimprovementofecologicalenvironmentinnorthwestandGansu.theecologicalconstruc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Dingxihaveanimmeasurableeffecto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securitybarrierinGansu.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ecologicalconstruc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ingxi,thispaperanalyzedtheproblemsof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inDingxi,and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cological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DingxiCity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植树造林,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建设生态文明,为定西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路标,是定西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定西应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夯实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

1定西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的交汇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总面积20330km2,耕地面积52.47万hm2,山坡地约占87%。长期以来,定西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

1.1定西自然条件

1.1.1地貌特征定西地貌分属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北部安定、通渭、陇西、渭源和临洮5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地形为主。南部岷、漳两县地处西秦岭山地北部,以中山、中高山地形为主。整个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山川梁峁沟谷等多种地形相间分布。

1.1.2气候特征南部石质山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北部黄土梁、峁区属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515.1mm,且呈南多北少、年内分布不均特征。南部年降水量一般在600mm以上,北部一般在500mm以下,洮河下游谷地最低仅350mm。且61%~75%以局部暴雨、冰雹、雷阵雨的形式集中在6~9月,夏雨占49.9%~54.0%,秋雨占23.8%~27.2%,冬春降水稀少。

1.1.3水文特征全市河川径流量15.39×108m3,平均径流深78.3mm。受降雨和下垫面影响,河川径流地区分布南北相差悬殊,南部径流深多在100mm以上,最高迭藏河上游达500mm,北部多在50mm以下,最低洮河、关川河下游河谷仅10mm左右,高低比值达50倍之多。

1.2定西生态环境建设现状近年来,定西农村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突出绿色环保文明卫生的主题,统筹谋划,开拓创新,落实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村“脏、乱、差”和各种污染问题,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2.1生态恶化有效恢复1983年,定西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后,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底穿靴子”的思路,创造性地运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实施山水田林路五项并举,从根本上有效根治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到2014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72.65km2,累计兴修梯田32.97万hm2,耕地保有量达66.97万hm2。

1.2.2退耕还林显见成效2000年,定西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区后,抢抓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到2014年底,累计退耕还林9.11万hm2、荒山造林12.78万hm2、封山育林0.55万hm2,林地面积达到20.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12.5%。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林业的生态屏障作用日渐明显。

1.2.3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坚持组织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整修乡村道路,清理乱堆乱放,栽植管护行道树,美化环境。环境整治正在由阶段性治理向经常性保洁转变。县城及部分乡镇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队,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在街区设置垃圾箱,全天侯不定时进行保洁,保障街区、市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卫生清洁,并力所能及地广泛应用新环保材料,赋予环境建设新的内涵。

2定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区域环境脆弱南部为石质山区,山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坡度大(25~35°以上),中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年降水量不大但相对集中,夏雨占年降水量的49.9%~54.0%,秋雨占23.8%~27.2%,冬春降水稀少,加之黄土遇水易分解的特性以及植被稀少、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易损性和不易恢复性,人类对其任何不当的利用都会造成生态环境朝不利的方向发展。

2.2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冰冻,最主要的是水力侵蚀。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6726.6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2.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252t/km2,严重地方达12000t/km2以上;年均流失泥沙8786万t,占全省年入黄泥沙总量5.04亿t的17.4%,占黄河年均输沙量16亿t的5.5%;年均侵蚀地表土3.9mm,随之流失氮、磷、钾养分190多万t。

2.3水资源极贫乏定西水资源总量为62.8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62.24亿m3,地下水资源0.62亿m3;过境径流47.47亿m3,自产总量仅15.39亿m3,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仅14.13亿m3(地表水13.7亿m3,地下水0.43亿m3),人均仅523m3,是全省人均的1/2,全国人均的1/4。66.984万hm2耕地的平均水资源量仅141m3,是全省平均的1/3,不及全国的1/12。定西水资源严重贫乏,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恢复。

2.4环境承载力大定西生态环境承受着人口基数较大的巨大压力。2013年,定西人口总数277万,比1955年的142万增加近1倍,而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0.36hm2下降到0.18hm2,减少了50%。同时,人口密度145人比1949年的56人增加1.59%,远远超过国际测算的干旱区只能养活7人/km2,半干旱区为20人/km2的水平。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了许多地方新的生态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大。

2.5农村污染突出农村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污染治理的突出问题。越是经济发展较快、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较为严重,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越艰巨。一方面,随着农村养殖业快速发展,相伴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家庭饲养牛、羊、猪、鸡等圈舍卫生差,粪便随处可见,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乡村还没有实现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安全处置,大量垃圾被随意堆放,甚至随意倒入塬边沟畔之中,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3定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路径选择

定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应根据甘肃建设西北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

3.1加大政策法规实施力度紧扣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和定西市《关于打造黄土高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定西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实施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先导,树立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思想,全力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措施,并根据定西需要适时制定适宜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

3.2优化农业用地定西有80%以上的坡耕地处于基础条件薄弱、生态条件最差的山梁、沟壑地带,大多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侵蚀严重。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市场经济动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合理优化和配置农林牧业用地,将坡度大(大于25°)、不适宜种植(15~25°)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适宜性较好的林、牧业土地上大力发展林、牧业经济,促进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使农业用地发挥出更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3.3依托引洮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引洮工程改写了定西长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历史,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定西要嵌入兰白和关天经济圈,首先要借水提升,适度调整,即利用洮河水资源优势,提升循环经济园区的规模、档次和特色,承接外部产业;在各级配水和输水渠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过去受水资源制约想做而做不了的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4依托城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把不适合居住而又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的农民分期分批、有计划分步骤地从生态脆弱区撤下来,依托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保护。

3.5依托生态建设项目工程保护环境以市委“造林绿化消灭荒山、治理水善环境”的生态建设战略目标为平台,全力实施重点生态、面山绿化、绿色廊道、梯田建设、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六大工程”。(1)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推进荒山造林,逐步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体系;(2)面山绿化工程:根据市县(区)面山绿化不同立地条件,高标准提升面山绿化水平和质量;(3)绿色廊道工程:重点抓好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和村社道路的绿化,构建东西连通、南北纵贯的绿色生态长廊体系;(4)梯田建设工程:把梯田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旱作农业基础条件;(5)流域治理工程: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恢复与保护,加大淤地坝建设,综合治理重点流域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6)生态保护治理工程:重点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区、草地和矿区生态恢复,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6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多种因素,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调整各区域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积极探索横向补助、对口支援和项目协作等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整合各类生态工程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拓宽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参考文献

[1]贾文雄,宋风兰.定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4).

[2]申元村,景可.关于加快黄土高原水保生态建设的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2(12).

[3]禹娟红.甘肃定西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4]陈浩,蔡强国.黄土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对流域系统侵蚀、输移和沉积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1(1).

[5]石筠.定西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

[6]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eB/oL].http://,2011-07-22.

[7]加快定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定西党政网..http://,2010-06-18.

[8]深入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四论贯彻国办《意见》推动定西发展[n].定西日报,2010-06-29.

[9]甘肃定西将修复生态环境作为科学发展切入点[eB/oL].新华网/2009-05-05.

生态环境与保护篇10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资源

在人类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库对水资源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对于自然水资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对当地生态环境也有积极的改进作用。所以针对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有重要意义。

1水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缺乏科学性

人类的生产方式不同程度影响着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影响的途径和类型日益增加,所以在进行水库管理时,应积极对相关的管理进行更新,针对外界发展的趋势以及生产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所产生的问题较为普遍,如污染物,其对水资源的破坏度非常大,因此污染物的处理是水库管理工作的重点,水库管理必须制定严谨并且切实可行的污染物处理办法,确保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较好的保障。

1.2没有充分把握工作重点

水库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在各管理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尤其是水库的重点环节,更应强化管理力度。但是在现阶段,水库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库管理对生态资源保护作用的发挥。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点位置,导致在开展相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贯彻落实不到位,对生态环境仍有不利的影响,无法实现管理与保护工作同步[1]。

2水库运行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在制定水库管理工作的相关重点时,应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充分融合,确保管理工作与保护工作同发展。水库管理工作的重点为水质监测、涵养林的建设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护。水质监测主要是通过生物监控和理化监控两方面进行,有助于确保水质的无污染。生物监控主要是对水资源中的浮游生物以及植物进行科学的观察和分析,是水质监测工作的关键,确保水资源中的浮游生物以及植物对生态环境无害。水资源的涵养林对维护水库水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水库管理工作主体、水资源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应加强对水库涵养林的建设。水库建设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后期水库管理中应加强对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减少土壤的,扩大绿色覆盖面。对水库周边的湿地应加强监管力度,保护野生动物及植物。贯彻落实节水工作方针,采用先进的科学设备或节水技术优化水库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对渔业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养鱼观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发展的目标,促进水库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周边区域环境的改善,推动水库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共同发展和进步[2]。

3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力度

水库管理工作人员应深入污染源头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为之后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解决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加强对水库周边的管理力度,禁止周边居民或者企业在水库周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水、工业垃圾等;在水库周边禁止采取极端手段对渔业资源进行破坏;在水库中禁止有水面经营活动或者娱乐经营行为出现;在水库的集雨范围内,禁止发展规模养殖,要取缔有污染的企业。此外,还应对其他情况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水库无污染[3]。总之,水库和生态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水库的长远发展,必须深入分析水库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定针对性地措施,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进而推动水库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忠文.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6,(1).

[2]吴继峰,.水库管理与生态保护之间协调发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