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监管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7:57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1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按照国家农业部提出的“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原则,以在2012年实现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覆盖为基本目标,以全面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目的,切实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队伍、设施、机制建设,认真履行监管服务职责,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推进标准化生产,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到2012年底,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建设任务,完善监管服务设施,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2.22011年建设目标在全省选择双阳区、舒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县、洮北区、东辽县、宁江区、浑江区9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试点工作。

2.32012年建设目标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3.建设方式

主要采取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的方式实行联合建设,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鼓励产业集中度高、有条件的乡镇单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也可跨乡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具体建设方式由各地政府根据产业特点及工作需要确定。

4.建设内容

按照“有机构承担职责、有具体人员承担监管任务、有检测服务手段、有监管经费支撑”的要求,重点强化监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提高监管服务能力。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上,确保有2名以上人员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快速检测室,配备2~3套速测仪器及相关工作设施,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乡镇监管队伍要相对稳定,并明确一名站长负责,报县级农业部门备案。

5.工作步骤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分为调研发动、制定方案、推进实施、考评整改和总结验收五个阶段。

5.1调研发动阶段2011年9月15日前,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争取工作支持。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工作推进途径。开展专题宣传发动,利用各类舆论媒体,通过召开培训宣传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5.2制定方案阶段2011年9月底前,在抓好调研发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研究制定全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建设内容、方式和步骤,并下发各地执行。按照全省总体方案要求,2011年列入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县(市、区),要在10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2012年整体推进工作将于明年进行全面部署。

5.3推进实施阶段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2011年12月底前,在双阳区、舒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县、洮北区、东辽县、宁江区、浑江区9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试点工作。2012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5.4考评整改阶段整改建设分二次进行。第一次于2011年底前,对首批9个县(市、区)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行考评,提出整改意见。第二次于2012年10月前,对全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再次进行整改提高。

5.5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底前,对全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验收。

6.工作要求

6.1加强组织领导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推动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进一步明确职责、周密安排、科学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6.2加强协调沟通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现代农业建设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议事日程,依法将有关人员经费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需日常经费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年度预算,保障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正常运转和监管人员的福利待遇。

6.3加强指导培训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细化制定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方案,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县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2

在巡视工作中食品安全监管股专题汇报材料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李振郃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3年上半年,我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州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不断完善餐饮服务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和方法,以专项整治促规范、促提高、保安全,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以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餐饮服务单位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餐厨废弃物管理、落实餐饮具消毒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餐饮服务放心工程。现将2013年上半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育培训,增强管理相对人的责任意识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餐饮服务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切实增强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感。上半年共对87余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消费者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二、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提高监管水平

(一)严格规范审批,严把许可准入关。按照《行政许可法》、《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进一步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对申请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许可标准进行审查审核,对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饮单位一律不予许可,确保群众饮食安全。对已审批的餐饮单位的卫生条件、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上半年,我局共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117家,年检214家。对全县餐饮经营户下达整改意见书72份,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整改。

(二)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学校师生餐饮安全。全县目前共有学校24所(不含校点,初中3所、小学15所、幼儿园5所),有24所学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其中有23所学校采用食堂供餐的模式进行供餐、1所学校采用课间餐的模式进行供餐。从春季开学至今,对学校食堂持证情况、食品加工及从业人员卫生、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及登记、餐具清洗、消毒及保洁、食品贮存、食品留样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学校使用的食用油,米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经营情况、设备设施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上半年出动车辆6台次,监督员26人次,共对全县23余家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留样不规范,设计、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索证索票与台帐记录不全的23家学校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

(三)强化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为保障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我局制定了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和“两会”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落实专人、落实措施,做到事前检查、事中监督、事后总结,强化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巡查,确保了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四)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用油脂和餐厨废弃物管理专项整顿工作。为切实加强我县餐饮服务环节食用油脂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过开展“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使多数单位建立了食用油脂索证索票制度和登记制度,餐厨废弃油脂有专人负责处理,有回收处理记录,有效杜绝“地沟油”重回餐桌。目前发现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案件一起,已立案处理。

(五)进一步规范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行为。结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我局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对部分餐饮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所有餐饮单位建立食品采购台帐,并进行相关票证的索取。在整治过程中,针对部分餐饮业主对原材料采购索证和台帐填写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有的下达了监督意见书。指导各餐饮单位规范建立索票索证台帐,做到产品可追踪溯源。

(六)结合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开展工作开展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工作。上半年我局召开省级食品安全示范点动员大会,邀请我县辖区内3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宣读了云南省“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上半年共有29家企业申请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店。在做好食品安全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同时,我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上半年对120余户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首次评定。

三、行政履职与科普宣传相结合,提升监管效能

坚持将宣传培训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认真宣传《食品安全法》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重要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营造人人关心餐饮食品安全,个个重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氛围。一是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科普宣传月活动”、“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食品安全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等宣传活动,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接受咨询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展示宣传展板6幅次、宣传简报3期。二是组织餐饮企业诚信宣誓,强化餐饮业主的诚信守法意识。三是在工作中,向社会各界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共同构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防线。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餐饮业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加工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严格等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大多数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存在建筑布局和工艺流程欠合理现象,再加上受条件和位置的制约,监督整改难度较大,对今后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工作亦有一定影响。三是进货索证索票及台账记录不规范或记录不全。食品生产经营者大部分是城市居民、流动人口等,法制观念淡薄,卫生习惯较差,多数文化程度偏低,规范记录食品采购台账存在很大的难度。四是我县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而监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执法人员非常少,力量薄弱,办公经费也非常短缺,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局还将本着打劣与扶优、执法与服务、培训与宣传、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以日常监管深化专项整治,以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推进日常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部位,狠抓关键环节,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的监管,督促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餐具消毒保洁工作。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3

关键词:水上服务区安全监管初探

1.前言

水上服务区是保障水上运输高速化、高效性,为水上运输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配套设施,是近年来高等级航道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要成果。随着高等级航道承担运量不断增加,功能地位的加强,高等级航道服务散乱的局面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服务的要求,因此内河水上服务区应运而生。内河水上服务区兼具船舶停靠、加油、交费、维修、废油回收以及船民生活购物,等待休息、餐饮娱乐等功能是一个复杂综合体。内河水上服务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缺乏统一的安全监管标准,而自身又存在通航安全、消防安全、防污染隐患等不安全因素,作为海事部门对水上服务区的安全监管急需一个统一标准,本文就此作为探讨重点进行分析。

2.水上服务区基本功能

高等级航道水上服务区的基本功能包括:船用物资补给功能、满足船民生活消费功能、航运管理功能、船舶停靠缴费功能、信息交流和交易功能。

3.安全风险分析

由于水上服务区特点存在以下安全因素:一是通航安全因素,水上服务区,涉及过往船只通航安全,自身服务趸船设置的通航安全影响,以及靠泊船舶的通航安全影响。二是消防安全因素,水上服务区往往设置船用燃料补给功能,水上加油站的消防安全风险较大。三是水上加油站、废油回收站、以及靠泊船舶存在防污染隐患。

4.海事安全监管要点

作为海事管理部门应从水上服务区选址、设计、建设期、运营期多个方面加强安全监管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1建设前期安全监管

海事管理部门往往比较重视运营期的安全监管而容易忽视建设前期安全监管。水上服务区的建设选址、设计,应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海事牵头组织的通航安全评估,并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水上服务趸船还需通过船检审图,方能动工建造。

4.1.1审查水上服务区选址是否符合原则

在选址方面海事部门应参考国内有关学者对内河水上服务区选址的研究成果,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①与区域航道网规划相协调。②与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相协调。③与周边设施配套协调。④适应需求,留有余地。⑤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另外,下列水域或区域附近不得设置水上加油站:①航道急弯及内河J级航段。②在桥上下游200m范围内。③饮用水源上游3000m、下游1500m范围内。④高压电线垂直投影上下游50m范围内。⑤水底电缆、水底管线。

4.1.2审查安全间距设计是否符合标准

应符合《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内河停靠500吨级以下油品泊位与其它泊位的船舶间距应至少满足25m。

4.1.3审查无线电通信设备设计是否标准

需配备必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无线电话、对外扩音装置等各不少于1个。

4.1.4审查电气配备设计是否符合标准

水上服务区的电气设备与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应为合格防爆电气设备;处于危险区域的测量、控制和通信设备及电路均应为本质安全型;危险区域内固定安装的照明灯具应为防爆型灯具和使用防爆开关;必须按规定配备和连接避雷针。

4.1.5审查标识、显示有关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水上服务区应制作统一、规范的“水上服务区”、“严禁烟火”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标志、标牌,各标志应在面对航道的显著部位,使受油船舶及过往船舶远距离就能看到。在能见度不良或者夜间,应保证必要灯光显示和照明。

4.1.6审查消防设施配备设计是否符合标准

水上服务区应配置固定灭火系统和移动消防设施,固定消防系统(水灭火系统)确保消防水能覆盖水上服务区整个区域,尤其是加油区和维修区。

消防用品的配置至少应满足表4.1.6-1及表4.1.6-2的要求。

4.1.7审查救生设施配备设计是否符合标准

救生设备配备数量应至少满足表

4.1.7中的配置量。

4.1.8审查防污染配备设计是否符合标准

(1)水上服务区加油站应配备船舶污染物回收处理装置以设置船舶污染物回收处理功能。

(2)货油装卸软管连接处应有货油收集盘或等效设施,该收集盘或等效设施的接收能力应充分考虑货油装卸作业中可能的最大漏出量。

(3)应急防油污器材应按表4.1.8的要求并结合当地海事监管部门要求进行配置。此外,还应与周边其他具有清污应急能力的单位加强联系,建立应急联防机制,充实应急反应力量。

4.2水上服务区施工期安全监管

施工企业进场施工前,海事部门应根据施工企业上报并通过审批的通航保障措施进行监督落实到位,并航行通告,根据实际情况对附近水路交通进行管制。

期间注意:水上服务区施工设置标志的,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并满足所在水域通航安全与防污染的要求。水上服务区施工存在危及通航安全或其他公共安全的隐患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及时通知其建设单位或经营管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令整改。

4.3水上服务区运营期安全监管

施工作业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申请通航安全验收,提交涉及通航安全的相关验收资料,经相关机构联合验收组(海事管理机构参与)的组织验收合格并对外公告后方可投入使用。

运营期海事监管的目的在于规范水上服务区的营运,保障服务区为船舶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水上交通安全和水域环境清洁,防止船舶或服务区加油站污染水域。海事监管采取动态监管和静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静态监管方面,包括审查其从事成品油供应业务的水上服务区是否办理了相关手续,取得或编制了相关文件材料。动态监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

4.3.1重点检查各项安全设备技术状况

检查消防设备、无线电设备、电气设备、救生设备、防污染设备是否按照设计标准配备,技术状况如何。

4.3.2人员配备方面检查

(1)水上服务区加油站工作人员是否接受专业培训,是否熟悉供油作业流程,是否取得相关证书并能够安全进行供油作业。

(2)现场考核水上服务区加油站经营者或工作人员对供油作业的流程是否熟悉。

(3)检查水上服务区工作人员配备数量。

(4)检查水上服务区管理人员配备数量,要求任何时候至少有一名主要负责人值班。

(5)检查水上服务区值班情况和记录情况,任何时候不能少于2人值班,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全员值班。

4.3.3防污染方面检查

(1)督促水上服务区增设船舶污染物回收点,配备油污水、废油等船舶污染物回收处理装置;

(2)加强对水上服务区油污水、废油等船舶污染物回收装置及防污设备设施的监管,检查水上服务区是否按相关规定要求配备防污设备;

(3)现场检查水上服务区工作人员是否能熟练使用配备的油污水、废油等船舶污染物回收装置及防污设备;

(4)督促水上服务区有关单位定期开展防污染应急演练。

4.3.4应急反应方面检查

检查水上服务区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应急反应机制,编制了应急反应预案,是否张贴加油作业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规定。

指导水上服务区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及应急预案,包括溢油应急计划、船舶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火灾事故、爆炸、防洪应急预案、供油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船舶靠离泊作业安全方案以及人员落水应急处置措施等。

5.结束语

水上服务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航道基础设施,对于水上服务区水上安全监管工作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及交通部海事局先后发出加强安全监管的通知和要求,作为海事部门加强水上服务区的安全监管探索与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就水上服务区安全监管进行了浅析,希望能对海事部门水上服务区安全监管有所裨益,同时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制定专门针对水上服务的安全监管标准,以利海事部门进一步厘清海事监管职责、严格依法监管。

参考文献:

[1]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部海事局.海法规[2011]391号.

[2]长江水上加油站(船)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长江海事局[2008].

[3]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4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区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入区卫生局的餐饮服务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以下简称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督管理职责。

(三)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消费环节安全的监督管理。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药品、医疗器械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起草相关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监督实施有关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卫生标准、技术和管理规范;监督实施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负责保健食品、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辖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三)监督实施国家药品法定标准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监督实施医疗器械产品法定标准和产品分类管理目录;监督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负责本辖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四)依法组织实施本辖区内保健食品经营许可、消费环节餐饮服务许可等事项的许可工作。

(五)负责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使用环节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日常监督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六)负责实施本辖区药品(药品器械)流通、使用环节和餐饮服务环节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抽验计划;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和区级以下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不合格药品。

(七)负责依法监管辖区内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

(八)负责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投诉举报、广告监测、警示宣传和风险评估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

(九)负责本辖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拟定并监管实施本辖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十)负责对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饮食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人员从业行为的监管。

(十一)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5

【关键词】食品处理和加工学生保健服务结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92-02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集体用餐食堂的食品安全是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评价5年来我市实施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我们在接管食品安全职能后,对全市21家学生集体用餐食堂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前后比较,现将评价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1户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各类学生集体用餐食堂作为调查对象,职业中专食堂2户,城市中学食堂2户,农村中学食堂17户。其中a级4家,B级14家,C级3家。

1.2方法使用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中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制作调查表,选取2个量化评分表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8项,包括: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原料采购与储存、卫生设施、专间要求、环境卫生、加工过程卫生、餐饮具及消毒;量化前分值来自餐饮服务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档案资料,量化后分值来自现场监督检查量化调查资料。其中评分85分以上为a级,75~85分为B级,60~75分为C级,60分以下为D级。

2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学校集体用餐食堂量化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均值进行比较,数据表明,学校集体用餐食堂实施量化管理后,餐饮服务控制系统明显完善,信誉度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1通过此次调查,参照学校食堂等级评定标准,有1家B级单位达到了a级标准,3家C级单位全部达到了B级标准。表明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B级以上食堂增多,C级食堂显著减少,学校食堂信誉度得到了上升。

2.2学校食堂量化管理前后各项指标评分均值情况

2.2.1a级单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卫生管理均值为20.64,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为25.83,增值5.19;设施和布局实施前为63.25,实施后为70.12,增值6.87;环境卫生实施前为11.46,实施后为12.75,增值1.29;餐具消毒实施前为12.83,实施后为13.97,增值1.14;原料采购管理和加工实施前为71.36,实施后为89.58,增值18.22;专间要求实施前为15.28,实施后为19.32,增值4.40。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2.2B级单位实施前卫生管理均值为17.38,实施后为20.12,增值2.29;设施和布局实施前为58.27,实施后为62.02,增值3.75;环境卫生实施前为10.12,实施后为11.36,增值1.24;餐具消毒实施前为9.89,实施后为10.79,增值0.90;原料采购管理和加工实施前为58.88,实施后为65.31,增值6.43;专间要求实施前为9.18,实施后为12.32,增值3.14。各项指标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个别学校已接近a级水平。

2.2.3C级单位实施前卫生管理均值为6.00,实施后为19.35,增值13.35;设施和布局实施前为45.54,实施后为60.22,增值14.68;环境卫生实施前为8.59,实施后为10.04,增值1.45;餐具消毒实施前为7.23,实施后为9.33,增值2.1;原料采购管理和加工实施前为43.84,实施后为57.69,增值13.85;专间要求实施前为5.21,实施后为6.43,增值1.22。各项指标大幅度提高,基本都达到了B级水平。

3讨论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引起了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成立了领导组织,配备了专兼职卫生管理员。并逐步加大了对食堂基础设施的投入,对食堂进行改建和扩建,增设较先进的卫生设施,能够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验收登记制度,不明来源、“三无”、过期等不合格食品原料得到有效控制,促使了学校餐饮服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总的看,建筑布局和卫生设施分值的增值较大,说明通过开展量化分级管理,有力地促进各投资进行布局改造,重点是增设了加工操作的区域面积,并调整了操作流程。餐饮具消毒分值增值不大,消毒设施虽然不断得到完善,但消毒制度执行的不好,这也是今后要加强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

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把卫生监督指标化、数量化和具体化,使监督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便于监督、检查和考评,达到了科学监管的目的,提高了餐饮服务监管水平和效能。调查结果表明,实施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学校学生食堂餐饮服务整体管理水平效果显著,对加强高校学生食堂自身建设、自身管理,提高学校对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餐饮服务安全意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原监管职能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此次综合评价表明,无论职能怎样划转,对学校实施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都应继续推广。

4建议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各级学校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食品安全工作有了明显提高,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安全隐患。因此,我们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校集体用餐食堂的管理:

4.1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餐饮服务工作的认识,加大对学校食堂基础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学校。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设施和条件的改善,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配备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4.2严格规范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准入,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许可条件和程序,审查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凡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发许可证。对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

4.3认真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从业人员的责任,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

4.4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继续推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对各级学校食堂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学校对外承包食堂的,必须严格按照准入要求,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4.5全力防控食物中毒事故。各级学校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要经常进行自查,采取措施排除隐患;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6加强监管信息通报和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事故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食堂许可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要重视和认真处理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2007-12-13.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6

本工程为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综合服务楼建设为研究对象,该综合服务楼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北部山西高校新校区内(晋中市榆次区),经一路以东,纬四街以北,学院街以南。该综合服务楼设计采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7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为20675.57m2,总建筑高度57.4m,抗震设防烈度8°,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二级。该综合服务楼的基础环境类别为二类,总体使用寿命为50年。.本文对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该高层综合服务楼的地理位置与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建筑处于学院的位置与施工条件,存在以下问题。(1)该高层建筑安装技术质量高,需要满足在特定的位置处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不能够全面细致对交叉部位进行考虑,容易发生安全问题。(2)该综合服务楼工程项目量比较大、分布范围广、涉及到的施工方多,不同方之间协调工作不容易安排。(3)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的考虑控制能力不足,没有综合考虑一些对工艺参数的影响比较大的因子,对综合服务楼的安全性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4)该综合服务楼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与工艺的采用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对高层建筑安全产生很大影响。(5)相关的监管负责责任分工不到位,安全问题很容易产生。并存在为了减少成本而减少建筑安全管理人员,使得该工程安全不到位。(6)在综合服务楼的施工环节,首先要进行地基施工,很容易产生开挖深度超过规定的技术尺寸,造成坍塌安全事故的危险。

二、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而且需要对施工人员提高技能的培训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有制度可循,促进工程安全施工。

1.建筑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

通过得到上级下达的安全指标,并根据综合服务楼建设的内容制定该工程项目的相关指标与内容,将项目目标所涉及到的安全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处理到每个施工人员与小组中。并制定一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安全责任目标的考核与记录工作,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对建筑安全施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该工程涉及到的相关人员与组织,保证安全事项在相关负责人的管理下能够安全生产。

2.高层建筑安全问题清点与安全制度建立

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成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小组进行安全措施计划的编制,对违章施工行为、意识淡薄、教育培训不到位以及技术方案不过关等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清点。将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环节的每个工序进行分解到监控人员与管理人员中,落实责任到位,前提是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与考核标准。通过各种安全保护制度的建立,并根据该高层建筑的情形,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保证安全指标顺利实施。

3.高层建筑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在高层建筑中,不断地提高广大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到员工建设施工的每个环节。必须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相关的安全知识,并通过一定的训练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态度,防止在施工环节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4.施工中安全理念贯彻

在项目的管理中,将预防为主的理念实施到整个综合服务楼建设过程中。实时的检查与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综合服务楼的技术条件、安全性,施工管理等。同时,在综合服务楼施工过程中,采取如现场安全警示的方式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

5.施工前后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开始时候,做好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安全责任到位,完善工程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重视监督与管理,重视每个项目节点,分单元的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施工前要做好工程施工条件的调研工作,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的地质条件进行记录与排除,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点。在施工过程中,设定一个监督专职小组,严格保管施工图纸要求。对工程的各项安全技术指标进行排查,跟踪建设施工的过程信息,对有些违规操作与安全隐患行为进行剖析与处理。

6.完善的工程监理机制

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安全监理机制,提高每个监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实现综合服务楼建设全过程中的监理人能够参与到每个环节中,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水平与控制手段。在施工中,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相关的监理部门、学院、施工方进行协调管理。在三方的安全生产指导与监管条件下,形成一个有效的监控模式,这对于施工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具有很重要作用。

7.施工安全保护安全

在该楼层的建设施工环节中,安全问题作为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投入到安全的费用比例需要增强,保证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防护产品。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性。保证配电箱只允许配置一个机器,定期对机器进行养护与保护,确保电线安全性,从而高空作业触电危险。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在位于具有安全稳定的脚手架与操作平台的安全保护装置下工作,从而防止高空坠落。

三、结语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7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逐步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各项管理制度,落实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市餐饮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路子、新模式,促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加强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增强餐饮服务行业自律意识,提升我市餐饮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公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具体目标:

(一)以点带面,整体提高。通过在全市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办、示范街、示范店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全市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整体得到进一步提高,餐具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0%以上。

(二)明确职责,强化考核。贯彻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目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健全机制,全力推进量化分级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其中B级以上达到80%,建立诚信经营的激励机制,促进餐饮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培训,全面提升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通过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的饮食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强化企业负责人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确保餐饮服务单位各项制度和相关操作规范落实到位,整体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报道创建工作做法、经验和成效,营造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意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得到显著提升,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总体满意率达到70%以上。

(六)健全应急机制,强化应急处置。建立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食物中毒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

(七)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消费者直接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以开通举报热线、在线举报等方式为着力点,畅通举报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网络。

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市创建部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创建部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领导小组。(具体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工作措施

(一)摸底调查,建立监管档案。开展辖区餐饮服务行业基本情况调查,收集餐饮服务信息,掌握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基本情况,建立监管单位档案。

(二)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创建餐饮服务示范点的做法。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几个试点开展工作,并制定示范乡镇办、示范街、示范店实施计划,明确餐饮服务示范点的监管人员及监管责任,按照“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开展工作,待经验或者管理制度成熟后再向全市推广。

(三)建立餐饮服务监管体系。一是规范餐饮服务许可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等有关标准,开展辖区内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规范餐饮服务市场准入。二是扎实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严厉查处餐饮服务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重点整顿学校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明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各餐饮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为本单位法人(负责人);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机关企事业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为食堂所在单位法定代表人;农村集体用餐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为该户户主及餐饮主事者。四是严格落实农村集体用餐备案制度。农村集体用餐应向村食品安全工作站汇报,村食品安全工作站要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备案,由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四)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教育培训,重点强化主要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熟知熟会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硬件和管理上的具体要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重点培训原料采购、记录、索证、索票以及贮存、加工和管理等内容,保证原料安全、操作规范、管理到位;三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地”的宣传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意识。

(五)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严格日常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中、小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及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量化分级,并做出a、B、C级的评分。对被评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公开举行授牌仪式;对被评为C级的餐饮单位采取信用提示、警示和公示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失信餐饮单位,依法从严从重处理,以此调动餐饮服务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诚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六)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市食药监局要密切配合市食安办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置等工作,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和控制。如发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向市政府食安办和市食药监局报告。

(七)应急值守工作常态化。各相关部门要做好本单位应急值守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常态化。向社会公开举报热线,举报热线要做到24小时有人接听,确保人员不脱岗、不空岗,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第一时间发现隐情、及时排除隐患。

职责分工

(一)市食安办:协助政府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对各部门、各乡镇办餐饮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协调各乡镇办配备专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员3名,并在各乡镇办加挂“食品安全办公室”牌子,乡镇办主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每个行政村配备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2名,由村支书或主任和村一名卫生室医生担任,并在各村委会加挂“食品安全工作站”牌子,给予村工作站协管员适当补助。

(二)市食药监局:协助政府制定和组织实施创建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方案;负责起草对各乡镇办和相关监管部门目标考核的相关文件;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制,出台餐饮安全监管相关文件;负责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负责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督促企业建立进货验收台帐,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督促餐饮单位做好集体聚餐备案和农村家庭集体聚餐备案监管工作;组织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抽检力度,严防“地沟油”、劣质食用油等不合格油脂流入餐桌;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小餐饮、食品摊贩监管;在社会聘请一定数量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督员。

(三)市商务局:配合市食药监局搞好特色餐饮安全示范街建设工作,严防不合格肉类、酒类等产品流入餐桌。

(四)市财政局:按照创建工作经费投入有关规定,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经费的预算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划拨创建工作经费。

(五)市教育局:配合市食药监局,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及学校食堂食品抽检工作;负责落实各中小学开设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学校食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制度;督促各类学校落实留样制度,设置专用留样冰箱;督促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达标。

(六)市工商局:监督各食品流通单位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组织和指导流通环节的食品经营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严防流通环节的不合格食品流入餐桌。

(七)市质监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桌。

(八)市卫生局: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配合食药监局做好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体检工作。

(九)市城管局:配合食药监局做好小餐饮、食品小摊贩治理工作。

(十)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本级乡镇办年度考核;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支出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及时了解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每月按时向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动态信息。

实施阶段

(一)摸底调查阶段(7月20日前):市食药监局先期开展对辖区内餐饮服务行业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监管单位信息档案。

(二)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及宣传发动阶段(7月21日至7月31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召开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工作任务;组织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学习餐饮服务量化评分细则,熟悉相关内容。

(三)建立示范乡镇办、示范街、示范店阶段(8月1日至9月30日):确定一个示范乡镇办、一条示范街和十个示范店,市食药局根据餐饮服务许可、日常监督检查评价等情况,对餐饮服务示范点进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餐饮服务信用档案,全面推行监管信息公开公示管理制度,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评估小结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对示范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信誉度评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授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牌匾,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阶段性小结。

(五)推广阶段:在阶段性小结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铺开,逐步实现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分级管理。对日常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年监督检查1次,日常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为B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半年监督检查1次,日常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为C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季度监督检查1次,达不到评级标准的,停业整顿,逐步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的总体目标。

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商务部积极创新机制,推动落实餐饮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举措。各相关创建部门要全面履行其职责,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示范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沟通协调,齐抓共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团结合作,扎实开展示范市建设工作。

(三)注重实效,大胆创新。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示范市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示范市建设取得实效。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8

__年,运行指挥中心在地服公司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勇挑重担,不断创新,紧紧围绕地服公司__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中心工作来开展运行指挥中心的安全服务工作,在大机型保障、航班监管、、航延保障、专机保障、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指挥协调资源调配的龙头作用发挥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运营品质

安全生产是运行指挥中心工作的生命线,今年运行指挥中心的安全绩效考核Kpi目标中,三类安全差错为1起,四娄安全差错为6起,指挥责任三类安全差错及机坪车辆擦碰事件均为否决指标。为落实安全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培训。将员工岗位业务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丰富晨会、周例会每月两次全员培训大会的培训内容,通过航空公司差异化业务规定学习、岗位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典型案例分析、员工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来强化培训效果。

----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将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分解到分队、再由分队分解到岗位,将安全目标落实到岗位,要求员工知晓率达100%。针对重点人物,由分队长和分管领导进行一对一谈心和帮扶;针对重点航班保障,班子成员进行跟班作业。

----梳理和优化业务接口流程。针对华航大机型保障涉及到的外部接口流程,如:货站货物预配结载时间、装卸机单的填写与交接、行李集装箱数量的确定分别货站和货保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明确了作业时间接点和交接模式,优化了大机型保障作业流程,确保了华航保障工作的顺畅。

—--加强监装监卸和航班现场监管职能。目前,监管队伍已达18人,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严把监管员资质关,以确保每一名监管员都能达到对保障航班实施监管的要求。现阶段监管队伍已对重点航线、货物多的航班实施监管,监管覆盖率达80%,待新进员工通过3个月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实现对航班100%监管。通过航班监管,监管员能够对现场保障情况及时纠偏及时补漏,同时将保障中的存在的问题通过周讲评会及其它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其改进,以达到提升航班保障品质的目的。

——将SmS管理融入到岗位操作中去。配载岗位、司机岗位、调度岗位、监管岗位分别梳理中工作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提炼出岗位安全关键控制点,制做成《岗位风险识别卡》,让员工坚持佩戴、提醒员工时刻谨记安全风险控制点。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源库,完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截止到6月中旬,共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四起,有效降低了航班保障作业中的风险,提升了运营品质。

----努力发挥指挥协调资源调配的龙头作用。建立多方位立体监管体系,为地服公司前场安全服务运营保驾护航。商调室成立了以“充分发挥商调的龙头作用,全面掌握航班保障进度,科学指挥,提升运营品质”为课题的“CpU”班组创建活动。努力建立航班监管队伍的现场监管、监控电子屏的实时监控、商调席位的随时监听三者结合的多方位监管体系,有效监控运行保障过程中的安全服务差错,充分发挥协调、指挥功能,切实提升安全裕度、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截止到6月中旬,运行指挥中心安全工作基本正常,仅发生四类安全差错1起,按时间进度来考核,未超过安全绩效考核目标值。

二、对标运行、规范操作,提升服务品质。

今年,运行指挥中心的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为:四类服务投诉和服务差错4起,外部旅客满意度为优秀。运行指挥中心紧紧围绕“中国服务”安全、顺畅、便捷、高效、贴心、愉悦的核心理念,严格对标运行、规范操作,不断改进影响旅客满意度测评的服务短边,努力提升服务品质。具体做法有:

----全面对接CaH航空地面服务标准。将CaH航空地面服务标准按保障进程制做成航班保障进程控制单,要求各保障岗位严格按标准来未完成值机、登机下客、配载、送舱单、行李送达等工作。同时,航班监管员严格按航班保障进程控制单来对航班保障作业进行监管,对违规作业行为予以制止并按信息通报要求予以上报。

----成立航延服务小组,做好航延旅客保障工作。商调室承担航延服务小组的后台信息协调分组职责,积极主动通报航班信息,积极主动沟通和协调相关部门及航空公司,力争合理的航空公司补偿政策,安排合适的食宿服务,尽量满足旅客需求,确保航延工作顺利开展。截止到6月中旬(第24周),共保障延误航班1327个,安排旅客餐食34615份、旅客住宿4914间。航延保障工作受到翔鹏来函表扬。

----优化岗位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配载室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对流程再造后新增加的座位控制业务进行了吸收并优化,随着航班量的增加,配载业务量和座控业务量同步增长,配载室通过岗位流程优化、提高劳动效率、调整排班等措施,缓解了配载员岗位人员紧张的矛盾,实现了座控业务的顺利划转和平稳过渡。

----积极推进“舱单上传”技改项目。为进一步缩短纸制舱配载舱单送单时间,提高航班保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配载室认真研究航空公司舱单上传作业模式移植到机场地服人的可能性,并与民航数据公司(aDCC)公司进行了多次沟通,形成了地服公司开展“舱单上传”技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下一步,配载室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努力推进此项工作。

三、做好压降可控成本、节能降耗工作。运行指挥中心今年可控成本预算额度仅为16.3万元。尽管完成难度大,运行指挥中心仍严格执行地服公司各项内部管控制度,将部门可控成本进行层层分解至各分队,严格执行预算,对部分办公用品实行以旧换新的管理措施;建立油卡使用交接制度,加强车辆用油管理,明确行政助理为责任人。

四、扎实推进战略解码工作。为落实集团公司战略解码的对接落地工作,将“第三场仗:深化流程再造,提高运营品质”分解成11个细化工作措施(在地服工作措施总表中序号为18-28),运行指挥中心现正按进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对接口流程进行动态管理。至五月底已对《航班保障时间标准》、《国际航班货邮行保障流程》、《航班保障标准》、《司机接舱单流程》、《货物入库流程》、《监装监卸及清仓流程》、《监管工作作业指导书》、《国际货的交接流程》、《大机型操作保障流程》、《关于备降航班清舱及相关工作的规定》10个流程进行了梳理,其中再造了1个流程《旅客延误补偿款的操作流程》,通过梳理,完善了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并形成业务手册。

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经营考核指标需调整。__年实际发生的可控成本总额为

20万,__年预算为16.3万。考虑到新增设了两个分队(监管室和统计室)共计12人,人员同比增加了40%,申请增加费用5万元。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9

一、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城乡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项目实施单位

县卫生监督所、全县17个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现阶段,全县城乡统一启动国家确定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专项补助标准的提高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服务规范,调整服务标准,使群众更多受益。

四、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

五、服务内容

(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承担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保护好现场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县卫生监督所、镇卫生院共同承担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工作,县卫生监督所开展经常性职业病防治街头咨询和宣传活动,并深入职业有害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镇卫生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应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发现职业病患者、可疑职业病患者以及发现或怀疑有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县卫生监督所、镇卫生院共同承担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工作,按照县卫生监督所统一部署,开展对全县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镇卫生院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协助经营者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发现无证供水单位以及发现或怀疑有生活饮用水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保护好现场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

(四)学校卫生服务

县卫生监督所、镇卫生院共同承担学校卫生服务工作,按照县卫生监督所部署,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镇卫生院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卫生监督所开展学生健康教育以及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五)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定期对辖区内医疗服务市场开展巡访,发现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相关信息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

(六)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定期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巡查,协助经营者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发现无证经营的公共场所以及发现或怀疑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

六、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

(一)镇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人员主要承担辖区内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各镇卫生院须在各村卫生室聘任1—2名兼职卫生监督信息员,协助负责本村的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工作。

(二)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应依照《省卫生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取得卫生监督检查员证,并在履行职务时主动出示证件。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主动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对辖区协管对象进行摸底登记,定期上报变动情况,做好巡查、信息报告等工作记录,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

(三)考核指标

1、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注:报告事件或线索包括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2、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次数。

3、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参见附件

七、组织实施

(一)机构职责

1、县卫生局:要建立健全各项协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负责服务项目的组织、协调、督导考核。

2、县卫生监督所: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评估,和镇卫生院共同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三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负责收集全县项目进展信息及项目资金使用与综合管理。

3、项目实施单位:县卫生监督所、镇卫生院共同承担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协管工作,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承担食品安全、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1)镇卫生院:负责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制定本辖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目标任务,将协管工作纳入常规化工作中,落实措施,责任到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并保质保量及时上报各项信息报表。

(2)村卫生室:负责本村卫生监督协管的信息、收集上报工作;负责在本村配合开展卫生监督以及协管工作。服从镇卫生院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经费使用管理。

1、经费用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中统筹安排,全部用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做到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追求低投入高效益,实现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项目补助标准:按照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妇社秘〔2012〕411号)的标准执行。

3、拨付方法:补助经费分两次拨给,年初先预拨一部分,用于开展工作,其余的补助经费与目标任务考核挂钩,按考核得分比例拨付。本着奖优罚劣的原则,所扣经费全部用于奖励先进单位。

4、经费的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不得改变补助经费用途,不得弄虚作假套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不得随意克扣、截留村级相关补助。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和卫生部、财政部等部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步骤和内容。

为切实加强对全区基本公共卫生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县卫生监督所成立县公共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工作领导组,组长由王谋涛担任,副组长由夏则开、谢元曲担任,成员由卫生监督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层层建立领导机构,确保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县卫生监督所要发挥好业务技术指导作用,强化对镇卫生院卫生监督检查员的业务培训。重点加强各专业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培训,组织多形式的教学模式,以期使卫生监督检查员尽快适应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工作需求,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

(三)加强业务管理,强化监督指导。镇卫生院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县卫生监督所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镇卫生院对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督导,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篇10

(一)20*年度工作总结:

1、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174项,建筑面积290.5万平方米。总造价33.5亿元,收取质量监督费944.3万元;

2、监督竣工验收103项,建筑面积160.7万平方米,总造价8.2亿元,通过竣工验收的合格率100%。

3、发出《质量监督意见通知书》248份,质量问题处理合格率100%。

4、1月份,开展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专项检查以及汇报工作;

5、2月份,全面启动xx省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程序;

6、4月份,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启动“安全年”活动;

7、5月份,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

8、6月份,开展抗震排查和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

9、8月份,派员参与省厅组织的全省建筑工程节能检查工作。

10、9月份,积极做好xx工作;

11、11月份,做好迎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工作;

12、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全面加大“创卫”检查工作力度;

13、全市进一步开展对起重机械和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14、12月份,派员参加了由省厅办公室召开全省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现场管理观摩会,并做了相应的汇报和总结;

15、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开展质量监督站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1、不断提高站内人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仅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是长抓不懈,在业务上,一方面定期组织站内人员集中学习各种规范和条文,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省、部、委组织的各项培训和交流会,以此来提高监督员的业务素质;

2、为了迎接省监督局对我站的监督机构考核,我站认真学习了“省监督局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具体工作落实到人,通过积极认真的准备工作,我站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三)、进一步开展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与政务公开工作

为规范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办公效率,我站切实贯彻执行“五星级服务”效能建设,简化了办事手续,实行了一次性办理,方便了服务对象。同时站内部实施了四项基本制度;(1)首问责任制;(2)一次性告知制;(3)服务承诺制(4)限时办结制。

(四)、继续坚持桩基工程、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专项验收制度,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加强了对装修工程的监督管理,全年有15项二次装修工程委托了质量监督。

(五)、节能工作监管开展情况

上半年,省厅出台了《xx省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程序》,我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编制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

(六)、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地巩固和深化。以下是存在的问题:

1、少数建设单位缺乏工程建设法规意识,扰乱市场秩序,在不办施工许可证和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纵容施工企业盲目施工,影响工程质量及监督管

2、监理单位存在管理不严,制度不全,素质偏低,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不按规定进行监理等问题。部分监理单位承接监理任务后,监理人员不足,不按规定实行旁站监理,总监极少到施工现场,现场监理人员业务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3、施工单位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手续不全擅自施工等问题。

(七)、2009年工作打算

2009年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持依法监督,创新监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促进建设和谐xx。

1、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安全工作研讨学习,开展各类质量安全讲评活动,提高全员素质;

2、大力开展日常抽查和各类专项质量检查,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质量监督执法效能;

3、继续深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促进我市工程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加强部门监管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

5、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和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

6、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检测行为;

7、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监管,确保周边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