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8:08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3-0078-0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同样肩负着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任务,以提升其个人业务水平,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审的需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公开、纵向与横向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数量激增,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造成了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效用,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等的过程,包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转化为教学资源两个过程[1]。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即转化成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现实与有效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即“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中,专职的科研人员配置甚少。因此,从高校类型上说,高职院校是应该划归教学类高校范畴之内。这样的教育功能定位,决定了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而教学效果则是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好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2]。据此,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很短,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存在怀疑,企业既不愿意主动与高职院校取得联系,商洽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开发,也常常会拒绝高职院校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市场化,实现科研社会化服务的路途还较为坎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千方百计寻找科研成果社会化转化路径的同时,必须转变科研成果转化思路,寻求成果的“内部消化”,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避免教师科研成果的闲置以及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可行性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压力极大,因此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大多投入到了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思维和研究命题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中产生和形成的,科研本身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研的运行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并行甚至是重复的,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都是由教改项目衍生而来。监管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着科研与教研重复立项的现象,说明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交集甚多,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不存在形式上的束缚。

作为科研的开发者与教学的实践者,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着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极大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作为科研题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从事教学实践的机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转化程序极其快捷,过渡环节少,管理流程简约,成效明显。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虽然存在必然性与便利性,但是这个转化不是教师简单的自为活动。就现实而言,科研成果常常只用来完成教师个人业绩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然后就被归入教师档案。因此,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引导教师自觉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

教学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行独立的,二者之间交互很少。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结项管理、科研成果奖申报、级别界定、全校科研业绩年终统计与考核等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只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行为关联,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无直接联系,科研对于教学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没有明显体现。“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形成之后,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资源的方式,直接支持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彰显科研管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部门增加教学资源,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突出课题研究的教学应用性

课题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科研管理部门专人负责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结题之外,学校还会为获得立项的课题进行经费配套。这些课题的取得,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课题负责人晋升职称时能够提供科研业绩帮助之外,在转化方面实际建树不多。虽然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客观上充实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但是科研经费的使用与实际效能上的这种巨大反差,也确实与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相去甚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不做亏本生意”的科研课题申报原则[3],做好课题申报的前期论证,严把课题申报质量关。第一,对课题进行分类管理,除了一部分课题能够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具备社会化转化成熟条件之外,将大部分课题导向可以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实际问题以及对专项教学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项目。第二,课题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严格的课题可行性论证。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校内评审专家一般都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高职称教师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各教学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学术委员会成员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课题的实用性与成果转化潜力,选择立项既能产生效益为企业所采纳应用,又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题,最大程度上实现课题立项的实际功用性。

(三)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一般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创新,既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特色。教师把这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前沿性的专业知识,扩大课堂学习的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既能够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又能够开发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迎接百年校庆,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细致研究学校校史、文化底蕴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出一套精致大气、美观舒适的校园景观改造方案。改造工程完工后,学校的校园环境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庆结束后,该教师将这次成功的景观改造方案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方案所涉及内容就是身边的校园,所以学生反映强烈,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被突然性地激发了。该教师趁机向学生介绍自己正在从事的设计项目,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地表现出参与兴趣。因势利导,该教师就把这些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四)建立科研成果校内共享平台,拓宽成果的教学转化渠道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获奖成果、专著、教材、专利与课题材料(立项申请书、结题研究报告等),如果单通过成果拥有者个人的教学转化,则很难实现服务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职院校目前师资引进力度很大,一批企业人员进入教师岗位。但是,这些人未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了解高职教育现状,不熟悉教学规律,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亟需得到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完全可以引用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科研成果拥有者将其成果在校内进行共享,以利于其他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快速提高。

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应该先由科研管理部门搭建,比如在科研处网站上专门设立成果展示栏目,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材料、专利等成果相关内容出去,然后教学管理部门在其网站上进行链接,实现成果部门共享、校内共享。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的成果材料,可以委托图书馆以图书流通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内与共享。

三、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评价体系建构

效果良好的科研成果教学转化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全面地开展转化效果评价是保障成果教学转化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激励机制

评价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有意识的转化行为基础上的,教师如果没有主动进行转化的意识,任何评价都是无用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转化,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完成后,获得较高评价的教师将优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并根据评价等级,给予适当的科研经费追加奖励。

(二)制定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标准

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联合成立成果转化评价小组,对成果的最终转化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根据教师科研成果中关于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阐述,例如课题立项与结题时关于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承诺,检查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在检查情况不佳时进行及时督促。二是结合科研处提供的最新科研成果清单,评价小组定期深入课堂,通过听课、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教师是否将科研成果进行了教学转化,以及转化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着重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倾斜。三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以及走访调查的方式,评价小组检验科研成果在共享平台中的教学辐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就可以判定成果的教学转化效果与教学辐射作用得到实现。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业务能力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避免成果“睡大觉”以及科研经费浪费的同时,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充分调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转化合力,为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教学转化创设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虹,刘楚达,肖贻杰.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7.

[2]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5-88.

[3]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4]李飞.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69-70.

StudyonthemechanismtranslatingResearchachievementintoteachingResourcesandevaluationSysteminHigherVocationalSchools

ZHUXiao-feng

(Zheji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Commerce,HangzhouZhejiang310053,China)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2

[关键词]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评价文明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8—0154-03

1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学术界对于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及其创新的必要性论述颇多。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不仅在学术研究、现实应用、管理等不同层面极其必要,而且是“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的战略性问题”。从社会科学“十二五”以及中长期发展看,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必要性更加突出。

1.1评价机制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而在评价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自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其主要任务中已明确提出:“围绕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标准、评价机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可以预见,在“十二五”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对文化产品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的研究以及创新必将得到加强,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其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说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事关“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实现程度和实现质量。但是,不论是分类评价标准还是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都离不开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这一基石。一方面,评价机制不仅决定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的创新程度,而且影响着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具体而言,评价机制决定着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机制创新问题,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只能是“新瓶装旧酒”,难以真正发挥出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创新对于社会科学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方向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导向。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方向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系建设等宏观内容,而且关系到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能否评职晋级、研究机构能否获得资助、研究成果能否获得认可和快速实现转化等微观层面,甚至能影响到社科研究人员乃至整个社科界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对于数量与质量、产品与精品、短期与长期、利益与道德的选择,是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导向。

1.3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在推动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优化,而且能够通过外部环境优化和科学思想的指导推动自然科学创新与应用,甚至有可能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叉发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就已经提到“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因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虽然差别较大,但都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从实践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正在广泛借鉴自然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通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动发展,有益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障碍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不仅极其必要,又极其复杂和困难,不仅受制于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现行评价机制的障碍,更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评价文明的缺失以及对社会科学各子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足。

2.1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制约

社会科学作为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科学具有学科结构和研究成果多样性、成果与质量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价值实现周期长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社会科学评价必然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以及不同时代人们对研究对象认识程度的差异而与时俱进。但多元评价标准在学术性与政治性、独立性与社会性、质与量、本土性与国际性等4个关系上的难以调适,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社会评价的困境。同时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学科领域进一步细分、实证研究方法大量等现象,又导致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时俱进的难度不断增大。

2.2现行评价机制的障碍

现行的的评价机制是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重要障碍,在现行评价机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不仅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消除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权力”影响和“利益”关系。一方面,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权力”影响难以消除。现行评价机制中学术价值评价与学术能力评价混淆、物的评价与人的评价混淆,造就了因行政因素或社会因素产生的评价者和评价机构的巨大“权力”。尽管这种“权力”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对于评价主体的反思,但实质上由于评价工作中各个层面的“权力”与“利益”的微妙关系,即使实施第三方评价等办法,仍难以消除“权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现行评价机制下,评价主体、被评价者、评价对象以及期刊杂志等各方力量已经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而现行评价机制的创新,必然对这种利益关系造成影响,正如有关学者分析的,“学术评价已经被期刊分级制度所主导,期刊评价机制成为了学术创新的绊脚石”,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利益”关系网中某些力量的必然会抵制评价机制创新。

2.3评价文明的缺失

现行的评价机制,是在广泛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上形成的。不可否认,现行评价机制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西方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评价方法的产生,根源于西方的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市场文明的连续发展。而中国的文明形态与西方迥异,断展的儒家文明、巨变中社会转型文明,不仅导致了“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应清醒认识到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严重局限……但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不能直接将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全盘搬来做现代化的观念基础”,更导致了中国评价文明的缺失,进而引发了学术浮躁、学术不端等问题的广泛存在,使西方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在中国产生了“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2.4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足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加大对社会科学子学科的发展规律的认识。然而,在中国知网的“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和“经济与管理科学”4个数据库中以“学科”和“发展规律”为关键字段进行题名检索,文献记录只有13篇,其中真正涉及到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规律的文献更少。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缺乏,导致各学科评价方法、评价机制缺乏理论基础,不论采用多么先进实用的评价方法,都难以促进学科发展。

3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路与内容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创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障碍重重。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要来看,尽快推动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3.1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路

当前,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住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又要积极打破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各种制约因素。具体而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短期内,通过加大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和学术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力度,支撑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从中期看,通过推动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分离,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从长期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法制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建设符合国情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

3.2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内容

3.2.1积极推动事关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现有社会科学及其子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子学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13745—2009)》标准有20个,进一步细分所涉及到的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更多。这些学科之间由于研究对象差异,发展规律必然不同。而通过加强对这些学科经典力作出现以及发挥作用、理论创新重大突破、重要学术会议交流活动、论文论著出版以及有关文献资料解密等方面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研究,并根据周期或规律的相似性对各学科进行归类,是建立社会科学分类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其次新兴学科发展规律的探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社会问题逐步涌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进一步加剧、新兴研究方法更加迅速的采用,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有些新兴学科仍被就近归纳到原有学科中,并应用旧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进行学术评价,这显然不够科学。为此,亟需在关注新兴学科成长的同时,加大科研力量,在探索新兴学科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发现新兴学科的发展规律,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第三,依托学科发展规律大力推动学术评价理论创新。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必须是学科发展规律与学术评价基本理论的有机结合。不同学科的成果侧重不同,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甚至秘密文件等应在不同的学科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推动学术评价的理论创新,才能更有效的推动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3.2.2确定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分离的导向

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分离,并进一步建立以学术价值评价作为学术成果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依据、以学术能力评价作为研究人员能否升职晋级依据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本质差别。学术价值评价的对象是单独的学术成果,是物,评价的目标是其对于学科发展的价值;而学术能力评价的对象是人或者团队,评价的目标是该人或团队创造学术价值的能力。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学术作品的学术价值是其作者学术能力的体现,但却不能等于作者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还包括个人发展提升的能力、学术团队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同样学术能力强的人或团队的成果,如其早期成果或者资料类成果,也未必全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或学术价值。其次,必须认真选择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目标决定评价方法和具体指标。学术价值的评价,要更加重视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在采取同行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学术成果的历史价值;而学术能力的评价,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或团队的发展特性,更加关注学术团队的可培养性和未来价值。简而言之,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指标的选择要注意时间价值的取向,学术价值偏重于历史价值的实现,学术能力偏重于未来价值的实现。从评价方法上,学术价值的评价,因为标的固定,主要以单向评价为主;而学术能力的评价涉及到未来发展,则必须包括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互动的双向评价。第三,必须明确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主体的差别。学术价值评价由于其评价目标仅仅是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其评价主体应以社会学术力量为主,如专业的学科学会等,行政、市场等非学术力量不宜参与过多;而学术能力评价由于涉及到升职晋级、项目资助甚至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长期发展,其评价主体应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基础上,以行政力量为主,社会学术力量为辅。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3007206

[GK-2!-2]

evaluationmechanismoftheachievementsofhumanitiesandsocial

sciencesincollegesundertheguidanceofqualityandinnovation

LiLijuan,FanJianqiang

(1.Schoolofmilitaryeducation,armedpoliceengineeringUniversity,Xian710034,Shaanxi,China;

2.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Shaanxi,China)

abstract:Duetotheinfluenceofmanagementmechanismandexternalenvironment,therearelotsofproblemsintheevaluationmechanism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incolleges,suchastheadministerizationofacademicevaluation,thefuzzificationofevaluationcriterion,theabsenceofevaluationsubject,theexcessivequantificationofevaluationmethod,theanomieofevaluationprocedures,thebackwardnessofevaluationtools,andsoon,whichneedtobeimprovedurgently.theresultssuggestthatatthepresentstagesomeprinciplesshouldbeinsistedon,suchaspromotingacademicdevelopmentandprosperity,respectingacademicdisciplineandhierarchicalclassification,emphasizingpeerreview,andsoon.theevaluationmechanismshouldbeimplemented,includingcultivatingmultievaluationsubject,takingqualityandinnovationastheevaluationcriterionof,buildingtheindexsystemofhierarchicalevaluation,andapplyingappropriateevaluationmethod.thispaperalsoputforwardthesafeguardmeasures,suchasperfectingevaluationsystem,selectingevaluationsubject,improvingevaluationtechnology,andsoon.

Keyword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cientificresearchachievements;differentialevaluation;academiccommunity;representativeachievements[GK-2!-2]

成果?u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2011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提出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制度,规范评价办法,构建评价体系”。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提高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关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金太军指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存在三大困境,即多元评价标准难以调适引发的评价困境、多元评价主体角色失范引发的评价困境和外部因素干扰引发的评价困境[1]。许海云等分析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2]。姜春林等认为可将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对论文进行评价,并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的指标体系[3]。袁清等提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应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同时应加大力度推行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4]。李慧认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5]。谭春辉针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三个层次,两个系统”的成果评价监督体系框架[6]。杨忠泰提出应遵循差异化的原则,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内容性质、教师不同职称和学校不同类型等,实施分类型、分级、分层次评价[7]。尽管目前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许多研究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复杂性认识不清,使得相应措施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质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应以质量和创新为标准导向,不断探索并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

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改进思路,也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如复旦大学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与提高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相比,许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术评价行政化

在很多高校,由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未能理顺,行政权力干预学术评价的现象十分普遍,“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学术共同体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在评价中应有的作用。学术评价过程中行政权力扩大化衍生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此,学术评价本身具有决策、激励、导向、规范四大功能,行政权力过大容易导致研究者无法潜心于学术研究,不以努力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为追求而把精力放在如何迎合行政部门的要求,导致学术功利化和浮躁化现象普遍存在,进而扼杀了学术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许多有研究潜力的学术新人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进程。

(二)评价标准模糊化和异化

所谓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标准是学术评价结论能否达到客观公正要求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在现行评价体制中,到底应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质量高低,尚无统一的标准,或者标准比较模糊。许多评价活动中制定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性标准、价值性标准、客观性标准等,表面上看起来评价标准比较明确,但是在实践中,许多评价主体对于如何把握创新程度、价值程度及客观程度的问题显得无所适从。另外,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同一个评价对象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尽相同,但是实际操作中显然少有区分。另外,由于成果评价本身的复杂性,导致量化评价标准盛行,“以量取胜”“以刊评文”“以引评文”等成为管理部门钟爱的评价标准和普遍做法。

(三)评价主体失位化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主体应是学术共同体中的同行专家。然而在实际评价活动中,往往由于选择标准不明、评审专家库信息不全,选出的评价专家或同行多数不是真正的小同行或同行专家,而是大同行或外领域专家,或是低于被评价者的水平,导致“外行评内行”或“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即使真正的同行专家作为评价主体,鉴于人情关系、利益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行专家也难以保证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

(四)评价方法过分量化

学术评价体系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是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在西方学术界,同行评议始终是最主要的评价方法,而以所谓“核心期刊”发文数、“影响因子”“引用率”等为主要指标的量化评价方法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依旧属于辅助手段。然而,综观中国多所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不论是年度考核还是职称晋升,项目数量、经费数量、论文数量、图书数量、获奖层次成为判读学者优劣与否的主要指标,而针对学者所提供研究成果的实质性内容(如创新程度、价值程度等)却很少考虑,即使是对成果进行了实质性评价,往往也流于形式。这种过分的数量化评价方式是当前高校粗放式管理的典型表现,无法发挥学术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反而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研究急功近利的趋势[8]。

(五)评价程序失范化

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要靠规范的评价制度来保障。对于人文社??科学成果评价机制来讲,更应该强调评价程序的完备性和规范化[9]。借鉴西方经验,当“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存在矛盾时,总是遵循形式正义的原则。然而,在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过程中,评价程序和制度失范成为普遍现象,“朝令夕改”“因人设规”现象时有发生,大大影响了学术评价活动的严肃性。从完整意义上看,评价程序贯穿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论的得出、结果应用和反馈等一系列环节上,评价程序一般涉及成果查新、成果分类、方法选择、指标选取、专家遴选、专家轮换、专家回避、结果公示、意见反馈、异议申诉等。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并没有能够依据上述评价环节来制定完整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制度。

(六)评价工具落后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价工具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效率的高低和评价结果的理想程度。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目前公认的方法是“以同行评议为主、以文献计量为辅”,但是这两种方法,尤其是同行评议法的具体实施措施比较落后,如同行专家的选择往往是评价管理机构根据以往经验人为随机选择,这就容易导致评价专家出现“外行化”“低水平化”现象[10]。再如对于评价结果的得出,往往采取专家打分算术平均法,根本没有考虑不同专家的异质性对于评分的影响,即由于不同专家在学术水平、学术背景、参照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从而使得他们对评分标准的认识和尺度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同一学术成果,评分宽松的专家所打的往往分数相对较高,而较为苛刻的专家打分较低。如此一来,如果直接对评委的主观评分进行简单平均,肯定会引起一定的误差,当前评价管理机构并未找到对评价结果依不同专家而进行调整的评价方法。

二、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机制的原则及思路

(一)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原则

按照“提升质量,推动创新”的指导思想,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服务学术发展,促进学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价促创新,以评价促发展。第二,尊重学术规律,分级分类评价。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评价的复杂性,根据其特点和规律,采取适宜的评价方式实施分类评价,以此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注重同行专家评价。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相适应,其评价体系应该突出同行专家评价的主导地位,注重发挥“小同行”的重要作用,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第四,克服科研评价功利性取向。充分发挥学术评价的“质量和创新”导向功能,努力克服评价激励的功利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思路

1.培育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有效地打破学术评价的行政主导现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现阶段,构建高等院校多元化评价主体应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学术委员会制度。面对高校学术委员会权威和公信力日趋下降的趋势,应该逐步改进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和效率,增强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话语权”,逐步落实“教授治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学术评价中介组织,开展中介性的学术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走向社会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第三方评价由于其“旁观者”角

色和“中介性”立场,因而可以较为合理、公正地开展学术评价,理应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之一[11]。

2.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与基于事实判断的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现为基于一定事实认定基础之上的学术共同体的共识性价值判断,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双重属性,导致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因此在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实施分类评价时,首先要掌握各学科发展的学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标准,分门别类地运用学术标准和价值标准、规范性标准和创新性标准、内容评价标准和形式评价标准、本土化标准与国际性标准等,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成果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避免一刀切和评价标准简单化。

3.建立有针对性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坚持“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成果为对象”,对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非纸质出版物等研究成果按照成果类型和所属学科特点采取有差异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性研究成果评价要以理论创新为主,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应用性成果评价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主,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综合性成果评价要兼顾理论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评价指标设置要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并重”;咨询服务性评价要以服务质量为主,评价指标设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参考”;普及性成果评价要以成果普及以及普及效果为主,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参考”。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对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多种类型成果采取有差异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4.综合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要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充分探究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规律和学科特点,根据不同研究成果的特点和所属学科的?律,综合运用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科学计量法、代表作评价法、实践检验法等各类方法,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努力从成果形式、成果内容、成果影响力等角度出发,对科研成果进行全方位学术评价,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信度。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特点,要逐步推广代表作评价方法,并使得代表作评价法与其他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形成适宜于人文社会科学特点的研究成果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应该综合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法,即以定量指标作为一种信息工具,与同行评议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比较,为同行评议提供辅助性的评价信息,要特别防止科研管理机构对定量指标作用的盲目拔高和误用[12]。

三、健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

机制的制度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现有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制度

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中已经建立了代表作制度、答辩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反馈制度、申诉制度、举报制度和回溯评价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应健全以随机、回避、轮换为基本原则的专家遴选制度,大力推行匿名评审、署名评价;建立健全评价专家信誉制度、问责制度,规范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建立评价结果的公布和共享制度。同时,积极探索“非共识”研究项目和成果的评价等制度,形成完备的评价制度体系。

(二)逐步建立有制约的同行评议制度

突出专家与同行在人文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发挥“小同行”的重要作用。要着重解决同行专家缺位和失位问题,逐步从宽泛的同行评价制度转变为有制约的同行评议制度,不仅要进一步完善随机专家遴选制度,而且要扩大备选专家规模,增加同行专家与被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关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价结果的“后评估制度”和“惩戒制度”,从而有效规避个别同行专家评价的随意性。

(三)积极推动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转变

在人文社会科学分类评价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的转变。改变目前学术评价中“以政代学”的弊端,进一步彰显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特价值,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术为志业”的核心理念,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构,尊重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努力构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监督权力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格局。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评审结果的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对评审结果的监督。建立学术评审申诉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对评价结果的质疑和投诉。加强对学术评价机构、评审专家的监督,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制度,促进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杜绝在学术评价中徇私舞弊。逐步提高学术共同体评价的透明度,确保科研评价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倡导学术争鸣,百花齐放。要明确学术不端的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科学划分各类评价主体在处理学术不端方面的权责范围。

(五)逐步建立并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具系统

为了适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要求,应该逐步建立并完善各项评价工具系统。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技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适宜于进行“精细化学术评价”的专家评审信息系统,彻底改变目前同行专家缺位和失位现状。专家评审信息系统从专家入库、专家遴选、成果评价、评价结论公示、同行评论、专家信誉动态化、专家奖惩制度、被评人申诉制度等角度建立和不断完善,从而确保专家在维护自身信誉的情况下,主动开展诚信公正的评价。第二,还应建立健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等级系统等。第三,借鉴国外经验,针对传统同行评议存在缺乏交流、时滞明显等缺点,试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发表的“开放存取期刊”制度及开发相应的开放同行评议系统。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4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一般由专家、学者、科研管理部门、学术共同体及学术中介机构来进行评价。而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社会受众、学术期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社会舆论也是主要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社科管理部门与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对社会科学评价动机与目标的明确性,是确保评价质量与评价公正的关键要素,因此,不同学术视角所产生的评价动机也是不相同的。

一、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概念及内涵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其产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在条件,即刺激。从动机理论的角度来看,动机是行为性质和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社会科学评价动机也就是社会科学评价行为的性质和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动机为出发点和目标,对社会科学本身及其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影响力度、社会效益等方面做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评价主体观认为:现实的人或由人形成的组织是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而角色理论则认为:人的社会角色是人在一定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以及个体或团体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决定着由个体或团体人形成的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在对社会科学评价时的评价动机。

二、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角色分类浅析

作为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是从自己所处的角色位置及视角出发,因想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相应的评价动机,而对社会科学中某一学科、成果和人才展开评价的活动。因而社会科学评价角色可分为以下几种:

1.管理者角色

社会科学管理者角色包含有政府社科管理部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学术组织等。政府社科管理部门是指各级政府从事社会科学管理的机构及部门,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对社会科学实施管理。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是组织和实施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管理机构,可分为高校社科处或科研处、各级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这些部门有些属于官方、半官方或民间机构性质,但无论属何种性质,都是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的管理机构。

2.学术共同体

就某一学科来说,有着共同学术研究目标、专门学术训练,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大体自治的学者组成的群众团体。即“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按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志业’,在这里,科学成为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对同一学科领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是为从事某一项社会科学研究而组成的一种临时性、松散型的学术组织,如从事某一项科研课题而成立的课题组、评审组和鉴定组等。

3.研究者角色

从社会科学研究者角色来看,可以分为个体和团体研究者。个体研究者是以个人为研究主体,通常是一些对社会科学有着很深造诣的学科专家、学者或科研爱好者。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其分类也越来越细,社会科学各大学科之间已经呈现出交叉与融合的局面,这种由个体单独进行研究已很少见了,更多的是以研究团队的形式、集合众人研究力量进行集体攻克,比如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组、学科研究中心等等。

4.运用者角色

运用者是指运用社会科学知识、规律及成果,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一般由个人、团体、部门和组织等构成。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比如教师通过运用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政府管理部门采纳有价值的社会科学成果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与宏观决策。

5.受用者角色

社会科学受用者是指社会科学作用的对象或社会科学产生效果的享用者、承受者和直接感受者。如一个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成果或研究报告,可能会对政府的宏观决策产生影响,那么被政府采用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最明显的受用者就是社会大众。当然从社会科学受用者的概念和特征来看,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成员都充当着社会科学成果的受用者。如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CSSCi”引文索引,被政府有关部门、社科管理机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科研工作者广泛认可并采用。

6.旁观者角色

由于每一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所产生效果不同,在一定的社会区域或群体范围之内受影响,而在这个区域和范围以外的个体或群体就是旁观者。在社会科学成果运用评价时,往往是第三方或中介机构身份充当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由于这些旁观者与所要评价的客体之间没有利益相关,往往能够保持中立的评价观点、遵循社会科学知识和规律本身,能做出有效中肯的评价。

三、不同角色的社会科学评价动机探讨

社会科学评价动机是满足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与鉴定、项目评审与立项、人才与职称评定以及对科研业绩进行考核等需要的内部动因,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角色不同其评价动机是不同的。

1.管理者评价动机

社会科学管理者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和评价主体,应根据本单位自身的性质、学科特点和定位,制定不同的社会科学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其对客体评价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对客体的价值判断,让社会科学的学科研究、社会科学人才评选、社会科学成果推广应用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因评价主体各自角色背景不同,所起的作用与观察视角不同,因而在评价动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对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其评价动机来说,首先,是要对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起导向作用,一般带有较为明显的阶级利益属性。比如对制定国家政策法律评价其合不合理时,出发点必定会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其管理者利益的保护;其次,在对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时,把是否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获得一定影响力的社科成果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其出发点就是发现、挖掘社会科学专门人才,为政府管理部门发展社会科学服务;最后,是要使社会科学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管理者兼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其动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阶级利益背景,但如何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出发点是绝不能缺少的。

科研机构评价社会科学的动机是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与社会属性并重。首先,通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审核、结题鉴定,以及制定修改科研管理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其次,以挖掘和发现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为目的的评价,比如为评选各级“优秀社科专家”、“121人才”等活动而制定的评价制度、标准及奖励政策等;再次,以建言献策为评价目的,广泛征集社会公众对国家重大改革政策与方案出台的听证调研;最后,通过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的。

2.学术共同体评价动机

学术共同体的评价是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的一种新表述,“由于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的研究者熟知该领域的学科发展概况和学术思想,并且遵循的是同一套研究范式,因此他们比外行人更清楚某人或某成果在学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应用前景”。学术共同体评价社会科学的动机是以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为基础,兼顾其社会属性,通过评价诊断功能发现研究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研究人员朝预定的目标努力,通过评价的导向功能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价值,从而达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目的。不同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共同体,而一个发展成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都有成熟的思想理论和学术阵地,比如办了内部或公开出版的报刊、期刊等。学术共同体内部成员大多是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科专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研究、追求、探索学术问题。“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彼此间是存在交流、合作和依赖的关系,通过参与学术共同体的活动,能得到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的”。

3.研究者评价动机

研究者的评价动机是以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为主,并结合其社会属性。首先,是要有利于选择社会科学研究方向,以社科课题研究为例,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献的阅读、社会调查等方式实现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解析、问题剖析、需求分析,进而选择研究方向和主题;其次,是要有利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的螺旋前进过程,在这个可能不断产生错误研究结果,不断出现研究方向偏差的过程中,需要评价的诊断、导向功能来保证研究的正确开展并保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最后,是要符合社会科学发展内在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适合于推广应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研究的现象是社会现象,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因而研究者的评价目的就是要保证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符合社会科学本身,满足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否则社会科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运用者评价动机

运用者评价的动机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现运用社会科学知识和成果认识和改造社会过程中知识、方法、过程和效果方面的利弊。因而评价首先是要有利于发现社会科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知识是否存在缺陷、方法是否存在无效、过程是否存在不当,效果是否存在欠佳等等;其次是要有利于提高社会科学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尽管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可操作性不是那么明显,然而社会科学在运用的过程中,依然不缺乏可操作性的需求,比如经济学中的经济调节方法,教育学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学中的组织程序等等。同时,社会科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应用到社会中指导社会的管理、发展和进步;最后是要有利于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科学运用的知识、方法、过程等本身也是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社会科学运用者的评价,达到发现并改进社会科学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促进社会科学更加完善的目的。

5.受用者评价动机

受用者评价的动机主要是通过他们评价、判断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运用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受用者的需求,以此来推动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因而评价首先是要有利于社会管理者、研究者、运用者获取社会需求,受用者所反映的问题就是最直接的社会需求,受用者越广泛,社会需求就越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也就越具有研究解决的必要;其次是要有利于引导和推动社会科学朝着能够满足受用者需求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存在的实践意义就是在于能够满足受用者的需求,而受用者的需求一般来讲也就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再次是要有利于选择正确合适的社会科学成果面向正确合适的对象进行运用,任何社会科学及其成果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社会科学及其成果只有面向合适的对象运用时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性,而一般的参考标准就是受用者的需求及评价;最后是要有利于判断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价值,形成更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科学成果。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由对社会科学受用者的效用性来体现,对受用者有益、有效的作用效果越大,社会科学及其成果价值就越大,而受用者作用的范围越广,则社会科学成果越具有普遍意义。

6.旁观者评价动机

旁观者一般由属于社会科学系统组成以外、不受社会科学系统影响的第三方人员或群体组成,旁观者的形成取决于社会科学及其研究、运用所作用的范围,由于其中立者的身份,与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核心的利益关系,因而其评价动机和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旁观者一般是受社会科学研究系统里的角色主体邀请而开展评价活动,因而其评价动机根据邀请对象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不同。总的来说旁观者的评价动机是协助或帮助邀请者更加客观地对社会科学本身、社会科学运用于社会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以更加客观的立场去发现、研究、解决社会科学本身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挖掘社会科学人才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管理,判断社会科学知识及其成果的价值,推广社会科学知识及其成果的应用,提高社会科学及其成果应用的效用性、引导社会科学及其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等。

由于对社会科学观察的视角、视野及所处的角色不同,受用者和旁观者的评价能反映一定的民意,研究者和运用者的评价能反映一定的水平,管理者和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只有将多主体的评价相结合,才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形成全面、公正、准确的评价结果。假若由政府机构来垄断社科评价,极容易导致过度“行政化”而产生学术腐败,这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因此,社会科学评价活动能否具有公信力,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以防范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道德出轨。

[参考文献][1]顾海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前提与目标[n].光明日报,2011-11-5.

[2]马俊峰.评价论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1999,(12).

[3]晏辉.评价新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1).

[4]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

[5]黄德全.评价主体的历程[D].河南:郑州大学,2002.

[6]陈志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08.

[7]刘俊.高校社科成果评价对高校社科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1.

[8]龚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问题研究简评[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3).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5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针对我国高校及科研人员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工作者在学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激励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此引发的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和学术质量低等各种问题突显。因此,经过严谨的科学审视,为创建公平科学,透明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对于增强我国科研实力,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评价体系的涵义和发展现状

(一)科研评价体系的涵义。

科研评价是指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活动和投入产出的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节,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是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作出合理公正的量化评价,从而激发对科研的激情与热爱,推动我国整体科研实力的上升。

(二)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多年来,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一直引起学术界众多学者高度关注。尽管每年改革的呼声高涨,改革举措也在逐步推进中,并没有明显成效。一直以作为科研评价成果促进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但多年来形成的“文章至上”科研评价体系,使得科研活动逐渐远离它本身的意义,变成了为科研而科研的活动。

而今,中国学术界都已习惯仅用论文作为评价指标来考核科技人员,片面追求量化论文,这种评价体系带来的结果是科研机构及人员关心论文胜于关心研究应用,难以潜心研究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很多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甚至学术造假等种种问题出现。

在对待科研问题的态度上,我国大力鼓励科研工作者们注重成果,体现在论文数、项目数、专著数、奖项数等等,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研工作者们的研发积极性,但无疑也存在大量弊端,不仅离科研评价应有的考核约束目标相差甚远,而且引发了学术不端,学术堕落等道德问题。如今在忙于抄袭论文、出版专著,重量不重质的功利化评价体系下,“学术速成”正在成为研究领域的一大顽疾。眼下,大量低水平、重复的论文充斥科学研究领域。因此,改革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科研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二、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近些年,我国的科研评价标准一般以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拿到的课题数、得到的奖项数以及自己发表的专著等为考核事项,造成的后果是科研人员工作的重心由科研工作转移到了的档次或是论文的数量上来。这种重心偏移的现象至今非常普遍,这与我国现有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有的体制下,重量不重质成为很多学者的必然选择,大量的毫无创新性的学术垃圾由此产生。

(一)科研评价机制价值导向偏颇。

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付出汗水的艰难的旅程。近些年,科技评价标准的问题还未引起多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由于缺乏制度安排和硬性要求,相关管理文件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不够显著,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下,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价值观出现偏差,简单地认为将科研工作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关心可拿到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金额,对发表的论文档次和数量等等进行量化计算。正是在这样的科研体系下,导致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动向发生无形的变化,科研人员急于,无疑严重阻碍了科研进步和发展。

(二)科研评议过程缺乏规范性。

在中国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存在着不少问题,科研工作者们被浮躁不安的气氛所包围,不能全身心地做研究,因此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草草了事,导致在评议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弊端,如人情风,官本位,打压异己等种种不良风气盛行,严重危害了我国科研发展的脚步。科技评价活动缺乏多样化的评级主体,目前仅以政府或行政单位为主导者,同时评价活动应全面贴近社会人员及团体的呼声。于是近些年,学术规范是科学领域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术语,学术评议过程的规范要求各方共同遵守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使得科学研究过程规范化。

(三)科研工作者价值观偏失。

随着科研工作与利益的挂钩日益明显,科研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职业。而作为科研成果或创新见解象征的学术论文,本用来反映该学科领域最新,最前言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写作目的是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或共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可现当代,当科技研究人员面对激烈的职称和岗位竞争,其学术能力水平与这些荣誉等密切相关。科技领域存在部分科研人员学术抄袭,乱改数据等学术不端的行为,过分追逐名利。

(四)科研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主要注重量化考核,忽视研究过程,如不重视科研人员其成果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而更侧重科研成果发表刊物级别,从而缺乏一些其他放面的定性思考,导致科研评价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合理性。一些科研活动不够透明,暗箱操作现象较严重,这种结果将导致阻碍科研人员成长与创新发展。所以科研评价标准应及时的清晰:无论是评级人或机构,评价过程应当透明化,评价结果要面向一定科研信息需求人员公开。同时要符合评价标准多元化,不一定是定量指标。

三、完善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对策

针对上述近些年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从高校,社会,政府,科研工作者等角度提出改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进一步建立公平的科研评价机制。

从高校的角度来说,科研评价机制的公开透明化是科研评价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高校的优势在于它有着众多优秀人才同时专业化程度高,因此高校在科技评价指标、科研成果考核、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评价体系是针对学校内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价值判断,建立起高校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力做出科学公正合理的判断,激发高校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高校科研实力。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是借鉴国外科研体系的经验,以科研成绩和科研项目数为高校核心评价体系指标,激发科研工作热情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因此,建立起一套公正,公平合理的高校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的公正行为,杜绝打击学术不端,等不公正行为的发生,确保科研评价体系的透明公正。

(二)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从社会角度来看,需抓紧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一些奖惩措施来明确社会鼓励的行为和被摒弃的行为,传导社会倡导的价值导向。由于其优势在于贴近市场,可通过加大企业和市场中各行业组织在科技研发活动中的参与,鼓励社会各行各业人民参与科技评价活动,普通大众可以发表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增强互动同时接受民众监督。因为对整个组织而言,须明确高效严谨和求真创新的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思想行为价值观,淡化科研与科研人员名声利益,岗位提升和待遇提高等利益直接挂钩,重视学术发展和自身发展,引导工作者们热爱学术,乐于研究学术。只有及时有效的传递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才能确保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再简单地将科研活动当做一般的物质生产活动来进行管理评价。

(三)政府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需及时推出并实施相应的制度政策,建立以权威为核心,重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机制。政府可针对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一套及时有效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指标,遏制现存的一些问题;政府可以委托权威评价机构和专家重新确立科研评价标准体系;政府可以成立相关科技行业协会,及时监督并指导日常的科研工作,加大监管力度。过去科研政策的要求就是要不断的通过写文章发表文章来出成果,我们应该及时改变这种政策,“文章至上”不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政策的推出应该更注重强调实用性,改变以往的研究目的和动向。只有公平透明的科研评价机制才是保证科研评价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从而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那些积极探索并取得相应成就的科研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相反对于那些靠投机取巧,蒙骗过关的人,要采取严厉的惩罚制度,突出科研评价中的奖励绩优,求真创新。

(四)科研工作者对待科研活动需重质化。

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科研体系下科研人员身心疲惫,一方面拼命追赶科研进度,另一方面又频繁地从事“论文包装”、“买卖公关”等事务,很难做到专心从事科研活动。在量化、单一的评价体系下,追求严谨创新的科研学术氛围变得浮躁而功利。所以科研人员有必要对科学研究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强调注重科学研究过程,摒弃以往仅注重成果和论文的想法,科研人员应发掘一些真正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东西,最终能将其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来,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科研人员应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对感兴趣的问题要深入探索,不断钻研得出新的成果。

项目资助:“江苏省江苏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库(苏科政264号”重点项目资助;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江苏科技资源共享的体制创新与政策研究”(BR2013074)

(作者:高振,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吴松强为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评价及管理;王路,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评价及管理)

注释:

汪静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

赵文红加快推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J].前沿科学2013年第25期

谢作渺林强我国科研体制评价体系的建立于评价[J].科技管理2003.05

吴飞鹏让科研评价体系更完善一些[J].高科技与产业化

曾天山教育科研评价体系现状与改进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9.09

龙文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8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组织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运行机制即是用以保障管理机构能够顺利实施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度和相关政策。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职科研管理功能的运行规划,是高职科研管理活动运行的各种条件和工作方法的总和,是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拓展合作机制等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激励机制对高职的科研工作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要根据高职院校科研与科研人员的特点以及科研创新理论和激励理论,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按照一定原则来构建。为此,学院站在提高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高度,针对教师的各种需求,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人事管理激励、科研管理激励”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

1.目标激励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目标的制定应是明确的、合理性、阶段性的、可检验和可衡量的,要从学院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现状出发,根据学院发展整体目标及各系部、各专业特点,确定科研发展目标,并将目标量化具体到每个组织单位及个人,尽可能将研究成果量化,并在一定时间内监督检查,确定目标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等。如年度篇数、科研项目立项数、成果获奖数;年度技术服务次数及财务到账金额;项目阶段性检查、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等。

2.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就是通过建立一套以遵循科研成果、学术素养准则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正确评价,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励积极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值的激励方法。如实施浮动式津贴、按职称定档、科研经费配套;设立省、部级项目立项奖、奖、专著出版奖、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及科研成果特别贡献奖等。

3.岗位激励

岗位激励就是运用“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通过建立“以人为本,优化岗位配置机制、按照岗位实绩建立年度业绩考核制度”,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如推进“按需设岗、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晋升激励;建立解决配偶调动、子女上学;设立科研启动基金、提供实验设备和办公场地、给予科研政策优惠等。

4.权利激励

权利激励就是为肯定教师个人和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业绩,促进教师个人和团队与学院科研目标的有效实现,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科研工作业绩与晋级、提升、学习、进修等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对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培训、学术交流激励机制,设立科研项目激励机制等来营造一个新人辈出,鼓励创新,持久良好循环的科研氛围。如享有优先晋级、提升、学习、进修权;推荐到各高校当访问学者权;国家、省(部)级项目优先申报权及科研成果评奖优先推荐权等。

二、强化约束机制,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

1.构建项目过程控制体系

项目过程控制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与调节的系统,用以确保科研项目成果质量。如在项目立项期采用可行性分析法、合同约束法;在项目实施期采用直接访问法、间接分析法及评估评价法;在项目结题期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对项目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调节及约束。

2.实行项目经费控制

项目经费控制主要是对学院科研项目中财政性拨款及学院配套或资助经费部分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如项目批准立项开题,先支付项目总经费的40%用于项目前期研究;中期成果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支付项目总经费的30%;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全过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成果资料全部归档,再支付项目所有剩余经费;同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比例、额度做出了具体限定。转贴于

3.加强对项目的结项管理

任何项目在批准立项时就已确定了研究周期,长期未结项的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下年度该类项目的立项率,因此加强科研项目的结项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对于提前完成项目研究结项的项目,剩余研究经费作为科研奖励发给项目组人员;对于不能按时结项,但申请了延期(延期期限最多不能超过半年)的项目,在延期期限内冻结所有研究经费,直到项目完成为止;对于不能按时结项,又未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通过的,给予撤项处理,冻结剩余研究经费,并追回部分已用经费。

三、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科研考核评价就是为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而对科研人员在既定时期内作出的科研工作贡献大小的具体、定性、定量的绩效考核。高职院校科研考核坚持注重实效,面向企业、面向教育教学、面向学院发展实际的原则。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等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促进科研人员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1.科研项目评价体系

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就是对利用科学的方法,围绕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项目,进行项目类别、项目等级、项目类型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项目等级分部级、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等四个等级;项目类型分重点资助、一般资助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三大类。

2.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项目类别、项目种类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教材、被采纳的研究报告等三大类;项目种类分为:SCi、ei、iStp引用,中文核心期刊、有Cn(iSSn)刊号的正式合法期刊、学术专著、工具书、部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被各级党委政府批示或采纳等10大类。

3.成果奖励评价体系

成果奖励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分类型、类别、层次的奖励评价体系。如奖励类型分为:科研成果奖、项目立项奖、成果转化奖、奖、出版著作及教材奖等五大类;奖励类别分为: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

4.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就是对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所进行的分类型、等级的评价体系。如转化类型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专利转让等四大类;转化等级分为:财务到账金额50万元及以上、财务到账金额50-20万元、财务到账金额20万元及以下等三大类。

四、拓展科研合作机制,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科研合作就是研究者为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为共享利益、各得其利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互动工作过程。高职院校科研合作机制就是学院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为实现科研目标而与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合建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协同互助的科研活动。

1.以人员为载体的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规模扩大和纵深化发展,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强,“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代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广泛合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团队梯队合作是高职学院为争取高级别项目立项或资助经费项目,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或项目实施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组成的、集多方实力为一体的项目研究团队。

2.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

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利用学院人才优势与专业特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需求,开展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如主动承接或参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及应用对策研究;面向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以校企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等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党的十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也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进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本文重点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关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近年来,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徘徊不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乏力。主要问题有:一是投入结构不合理制约了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近年来,国家农业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稳定支持的科研经费仅占20~40%,竞争性比例高达60~80%,这一方面导致重大、关键和长期性农业问题难以得到持续攻关,另一方面导致一流科研人员争项目、二流人员做项目,农业科研短期化、功利化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产业导向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制约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农业科研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不够,科研项目指南编写、组织实施、验收评价都由同一圈子专家完成,专家“自娱自乐”的项目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导致不少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生产脱节,没能充分体现农业产业部门的重大需求,科研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三是农业科研与推广相互分割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分段运行、各成体系,一方面农业科研项目很少有推广和用户单位参与,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化经费严重不足,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成为整个创新链条上的突出短板。四是协同创新机制尚待完善制约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明显滞后,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科技资源整合亟待加强。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不清晰,竞争有余、协作不足。此外,科技“大牛”、项目“寡头”垄断科技资源,成为新阶段农业科研“专家倾向”的新特点、新表现。为此,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兼顾农业特点及体量与结构的投入机制。充分考虑“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特殊性,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入结构,重点增加稳定投入和基本公用经费,聚焦品质、节本、高效、绿色等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促进前沿技术、重大理论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创新,推动农业科技从过去的跟跑、并行向超越、引领转变。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将产学研企科技创新联盟科研和运行费用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促进协同创新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在新一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有效发挥农业行业部门作用。充分考虑农业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和民生保障作用,发挥农业行业部门熟悉产业需求的优势,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需求征集、指南编制、项目评审、组织实施、监督评价中,强化农业行业部门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建立农业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组织管理方式。借鉴美国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和韩国科研、推广一体化管理的成果经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研与推广一起布局、同步验收的机制,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发要把推广单位参与作为重要环节,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农业技术推广要把新技术研发和熟化作为的源头活水,确保推广技术的先进性和针对性。四是优化农业科研体系和主体结构。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明确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职能和定位,中央农业科研单位侧重于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侧重于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改变农业科研单位“上下一般粗”,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局面,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同时,完善农业科研主体结构,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条件、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实力不强、手段落后、似有似无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体系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主要问题有:一是无财难推。农技推广走村进户,面广量大,既需要稳定经常的工作经费支持,也需要中试、熟化和试验示范投入,而普遍存在“有钱养兵,没钱打仗”实际,致使许多应推技术难到位、亟需技术难熟化、先进技术难储备、试验示范难实施。二是无技可推。由于科研、教育、推广结合不紧密,源头技术供给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出现的生产实际问题,一些农技推广机构出现“无技可推”的窘境。三是无力能推。长期以来,农技推广系统普遍存在年龄老化、队伍断层、知识陈旧、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加上机制不活,不少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面对农户综合、集成、高效的技术需求和全程、全产业链、保姆式的服务需求,显得无能为力。为此,要大力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需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投资强度,解决“无财难推”。增加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经费、条件保障、试验示范等方面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机、畜牧、水产等分设的基层农技站条件建设投入,提升体系整体功能。对经营性农技推广机构,依据服务效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经营领域,满足多元化需求。二是强化需求导向,破解“无技可推”。建立“政产研学推”科技创新联盟,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民经验和创造的总结提升,增加适销对路技术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专家+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三是提升推广能力,改变无“力”能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解决农技人员“进得来”的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骨干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对人员学历提升给予学费补贴,解决“用得上”的问题。加大“一衔接”政策落实力度,优先解决基层农技人员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解决“留得住”的问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普及农民田间学校,创新服务方式,解决“推得广”的问题。

三、关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骨干培养缓慢、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后备人才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不宽松。受“平均主义”“大锅饭”“论资排辈”等传统思维的影响,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很难形成,已有激励机制难落实。现有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社保政策不配套、服务培养不到位,制约了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和作用发挥。二是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由于对各类科技人才特点、评价导向、个性需求、考核指标缺乏深入研究,制定的评价标准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体现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能力与贡献。三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不自主。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管得过宽过细,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对特需人才的薪酬分配和福利待遇等缺乏自,特需人才引进受限,统一考试招考的农业科技人员与专业岗位匹配性较差。为此,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解决动力问题。加强对人才成长和使用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制定出台农业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意见及实施方案,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科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解决导向问题。以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分类指导为重点,制定符合新常态人才理念的综合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评价倾向,切实发挥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的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探索扩大用人单位自,解决活力问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人才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四、关于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分类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体系。主要问题有:一是评价主体的确定与管理不规范,评价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的确定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强,各类评价主体不能有序参与评价。政府评价形式简单,准确性不够;市场评价趋利明显,客观性不足;专业组织良莠不齐,权威性不够。二是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评价导向亟待转变。没有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不规范、不科学。已有评价指标过于强调经费、论文、专利等指标,对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转移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重视不够。评价周期过短,功利色彩浓厚,不符合农业科研规律。三是评价结果使用不科学,评价指导亟待增强。评价结果存在不用、滥用、误用的现象。评价结果与奖惩措施结合不紧密,没有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对改进工作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切实体现。为此,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职责,积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分类评价规范,认定、考核和监督其他评价主体。发挥政府在行业重大公益性创新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在应用型研发活动和产业化技术成果评价中的话语权;增强专业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的可信度。积极引入国际同行参与评价。二是加强研究,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应用研究重点评价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带动性和转移转化效益的显著性;示范推广重点评价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实际效果;农业经济和管理研究重点评价理论创新、支撑决策和智库建设能力;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科研人员重点评价职责履行、实绩贡献和建功立业,实现人尽其才。三是完善政策,强化评价结果使用的导向作用。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科技创新、转移转化、示范推广、科研辅助等不同岗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评价结果与科技人员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力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对科研机构经费和项目支持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刚,方辉,刘英杰,等.我国农业科技评价存在问题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2(3).

[2]王广,郭翔宇.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与创新[J].学术交流,2016(5).

[3]李文.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2(3).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8

关键词教师评价导向结构方程模型代表性指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7.03.028

StudyontheteacherevaluationorientationanditsimpactontheteachingReformbasedonthe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YanXiuxia,LiULijie,BiYanzhao

(BusinessSchool,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Shandong255000)

abstractteacherevaluationplaysabatonsroleintheteachingreform.throughsummarizingtheexistingresearchliteratureofteacherevaluation,wesummarizefiveguiding,suchasheavingstudent'sassessmentbutlightingpeer'sevaluation,heavyingscientificresearchbutlightingteaching,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rientationispoor,paymoreattentiontoresultnottheprocessandheavingevaluationbutLightingfeedback,followingthefiveorientations,thispaperdesignthequestionnaireandcompletethequestionnairesurveyandcollectdata,establishthe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oftheteacherevaluationorientation,screenedthetypicalindicatorsaccordingthepathcoefficient,atlast,usetheregressiontoanalysisvalidatetheindicator'simpactontheteachingreform.theresultscanbeusedtoguidetheteacherevaluationorientationandtheteachingreform.

Keywordsorientationofteacherevaluation;the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keyindex;teachingreform

高校教师评价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在理论上对教师评价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师进行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对于调动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高校教师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同高校教师评价的导向、方法、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索高校教师评价中的导向性问题,以及描述这些导向的关键指标和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以期为高校教师评价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1高校教师评价的导向

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兴起,许多学者开始对教师评价进行思考与研究,特别是对于在教师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教师评价机制中的一些弊端进行了相关论述,张浩(2014)认为现有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定量轻定性、重科研轻教学、重结果轻发展的评价导向。[1]史晓燕(2014)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联动机制进行研究时,将联动机制分为了四种,即:课程选择与课程评价的联动机制,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联动机制,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联动机制,教学水平鉴定与教师发展的联动机制。其通过研究发现,在课程选择与课程评价的联动机制中现有的教师评价缺乏控制,评价质量控制线、学生评价依据偏离评价重点;在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联动机制中阐述了教师评价与教师评优和晋级的关联度较大,终结性强;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联动机制中阐述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性不强;在教学水平与教师发展的联动机制中阐述了现有的评价目的与促进教师发展相背离。[2]张其志(2014)在阐述目前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时,认为高校教师评价中主要存在四种矛盾:评价内容存在重研轻教的取向;评价的标准存在一致与多样的矛盾,即面对教师之间的众多差异,各高校都统一使用一致的教师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存在一元与多元的矛盾,评价主体多元化并不是多个一元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简单叠加,而评价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着量化与质性的矛盾,即许多高校在教师评价时较多的注重量的评估而对于质的评价指标却较少。[3]白新欢(2010)为了解决教学模式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提出了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课题立项轻具体研究、重数量轻质量和重形式轻内容导向,并研究了这些导向对教学改革的负面影响。[4]

综合以上学者对教师评价导向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三所高校教师评价现状所做的调查,最终将目前高校教师评价的导向归结为: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短期评价轻长期专业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评价轻反馈。

2高校教师评价导向的指标设计

2.1导向之一: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而教师评价中往往忽视教师在评价中的地位,赋予学生的评价结果很高的权重,这是不科学的,大部分学生所看到的教师工作往往只是课堂上的五十分钟,教师在课堂以外的劳动量他们根本不得而知,而且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采取网上评价,评价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学生甚至不清楚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就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打分;学校在进行学生打分前对教师评价并没有做详细的解释和重要性的阐述,导致学生对评价的不重视;学生对自己评价的结果所产生的后果不了解;相比于群体庞大的学生,同行评价的比重往往较小。对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的导向可以通过学校(学院、系)对教师评价的宣传力度(est1)、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视程度(est2)、w生对自己评价作用的感知(est3)和同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中的比重(est4)来衡量。

2.2导向之二:重科研轻教学

虽然当前高校按照教学和科研的侧重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但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似乎对这种分类并不关注,而是一味的注重科研,这种趋势的产生源于社会对高校实力评价主要看重科研实力;学术研究成果比教学研究成果更能为大学教师带来实际利益;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是科研。[5]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许多教师认为科研就是自己本职工作的全部;许多老师将科研和教学绑定,默认为科研做的好,教课也会好;学校在发展规划中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比教学高。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可以通过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ere1)、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ere2)和学校对科研的侧重度(ere3)来衡量。

2.3导向之三:重短期评价轻长期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虽然在各大高校中广泛实行,但教师评价的初衷就当前的情形来说,绝大部分仅仅是对教师当前的综合水平进行客观评价,而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在自己专业上的不断发展才应该是教师评价的终极目的。重短期评价轻长期专业发展的导向主要体现在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不合理;教师对现有的教师评价并不十分认可;教师对教学评价过程没有及时进行反思,这会削弱教师评价效果;有的教师评价会因为刻意迎合评价的标准而失去了自己原本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对重短期评价轻长期专业发展的导向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程度(epd1)、学生评价的合理性(epd2)、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可度(epd3)、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epd4)和现行教学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程度(epd5)来度量。

2.4导向之四: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评价主要用在教师职称的评聘和各种评奖中,终结性较强,至于对在教师评价中不理想的评价指标和被评价对象的后续改善的关注并不多。因此,重结果轻过程的导向可以通过教师评价结果在学校职称评聘及评奖中的重要度(efi1)、教师评价对教师个人素质的决定度(efi2)来度量。

2.5导向之五:重评价轻反馈

没有将教师评价当做一个闭环的系统来运作,联动性不强。[6]主要表现为:评价前学生对评价工作不了解,打分时对教师评价的标准不熟悉;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少,对教师工作不了解;学生对教师评价的热情不高;有的教师对评价不关心,不参与评价的改革;教师评价没有对教学氛围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对于评价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更少关心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主动找学生沟通的频率少;有的教师为了获得高的评分往往讨好学生或给予暗示,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学校(学院)只是提供给评价教师一个最后的评价分数,没有定性的评价说明。为此,轻评价轻反馈的导向可以通过学生对评价标准的了解程度(eco1)、学生与教师的沟通程度(eco2)、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度及学生评价结果的反馈(eco3)、教师对评价的了解度(eco4)、教师对整体教学氛围的促进程度(eco5)、教师参与评价的热情度(eco6)、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度(eco7)、教师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干涉程度(eco8)来衡量。

3高校教师评价导向的解释结构模型

3.1样本来源与数据收集

本文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三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共发放问卷500份(教师300份,学生200份),回收问卷398份(教师210份,学生188),有效问卷375份(教师208份,学生167份),回收率79.6%,有效率为75%,符合结构方程模型要求的样本数与指标数之比大于5:1的要求,通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个评价导向指标对评价导向的影响,进而找出影响高校教师评价导向的关键指标。

3.2信度和效度分析

根据调研获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Cronbachalpha信度系数平均数大于0.7,单项与整体项的相关性都大于0.3,达到了可接受水平,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具体结果见表1。

本文确定的教师评价的导向基于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问卷的设计则是在咨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后经过修订而成,故具有合理的内容效度;在结构效度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一系列拟合检验进行验证,拟合优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拟合优度

拟合指标中,x2/df应小于2,GFi、aGFi、CFi、iFi应大于0.9,RmSea应小于1,由表2可知,表中的拟合指标均符合标准,所以本次调查问卷的拟合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效度。

3.3高校教师评价导向指标的解释结构模型

本文运用amoS21.0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教师评价的导向指标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见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导向下,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视度est2对该导向的影响最大,同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中的比重est4以及学校(院、系)对教师评价的宣传力度est1的影响次之,学生对自己评价作用的感知est3对该评价导向的影响最小。由此可见,尽管各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但在实施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并没有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评价对教师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导向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根据该导向所属因子的负荷数t,不难发现est3的t3t1。因此,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导向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通过研究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视度est2和同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中的比重est4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来体现。

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下,学校对科研的侧重度ere3对该导向的影响最大,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ere1最小,因此,尽管各个高校都很重视科研工作,但大多数老师的科研积极性并不高,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分配、股权激励机制,保障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入,实施分类评价,调动教师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和积极性。而学校对科研的侧重度ere3影响着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ere2,即学校对科研的侧重度越大,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会越大,在其所属因子负荷值e上表现为:e3>e2,e1

在重短期评价轻长期专业发展的评价导向中,学生评价的合理性epd2对该导向的影响最大,学生评价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程度epd1和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可度epd3对该导向的影响次之,而学生评价的合理性epd2影响着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可度epd3,两者成正相关。现行教学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程度epd5、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度epd4的负荷值d4

在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导向下,教师评价结果在学校职称评聘及评奖中的重要度efi1和教师评价结果对教师个人素质的决定度efi2对该导向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在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导向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时,efi1、efi2都予以考虑。

在重评价轻反馈的评价导向下,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度及学生评价结果的反馈eco3影响着学生与教师的沟通程度eco2和学生对评价标准的了解度eco1,在负荷值o上表现为:o3>o2>o1;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度eco7影响着教师对评价的了解度eco4,进而影响了教师参与评价的热情度eco6和教师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干涉程度eco8,在负荷值o上表现为:o7>o8>o6>o4。而教师对整体教学氛围的促进程度eco5的负荷值o5

综上所述,大学教师评价导向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通过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视度est2、同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中的比重est4、学校对科研的侧重度ere3、学生评价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程度epd1、学生评价的合理性epd2、教师评价结果在学校职称评聘及评奖中的重要度efi1、教师评价结果对教师个人素质的决定度efi2、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度及学生评价结果的反馈eco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度eco7来衡量。

4结论与建议

教师评价的导向及其对教学改革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师评价中存在重学生评价轻同行评价、重科研轻教学、轻短期评价轻长期专业发展、重结果轻过程和重评价轻反馈的导向,且经过实证检验,发现这些导向的代表性指标对教学改革都有直接的影响。学生评价的制度性倾向左右教学改革合理性;对科研的过度侧重模糊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学生与教师认识的差距会扭曲评价事实;教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奖励的倾向导致教学改革的终结性导向;在评价中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欠缺使教学改革缺乏对反馈的改善。因此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教师评价的错误导向,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扭转这些错误导向,首先,合理分配评价主体在评价结果中的权重,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次,深化教学在教师思想中的重要性,要明确科研与教学的任务分配;再次,加强教师评价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指导性作用同时弱化其在评优晋升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采取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主客体互动,使双方不断达到共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112),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评价的导向及其对教学改革影响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创新[J].教育评论,2014.6(9):45-47.

[2]史晓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探索[J].教育评论,2014.3(18):48-50.

[3]张其志.高校教师评价的若干矛盾问题[J].教育评论,2014.13(25):51-53.

[4]白新欢.教师评价的导向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83-87.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9

财政科研项目支出(以下简称“科研项目”)是为了完成特定的科研任务或科研事业发展目标,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的支出。科研项目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支出情况的效益性、效率性和经济性及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判与调整,对项目支出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最终通过考评结果为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全过程管理。可见,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的绩效管理既不同于传统的结题验收、也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检查,更强调投入产出的全过程管理。从推进传统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变的角度看,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科研项目资金投入对象和方式多元化。财政科研项目支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按照政府收支功能分类中“科学技术”类下的全部项目支出。按投入对象的主体分,既包括直接的科研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也包括以人为支持对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支出,还包括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支出、如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以及野外台站的运行支出;按创新类别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从资金投入方式上看,既包括前补助也包括后补助,既包括全额资助也包括单位匹配等不同方式。2.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多维度、全方位。基于财政科研项目多样化的投入对象,不同的科研项目产出和成果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定也应多维度、全方位。既可以按照投入主体设定,也可以按照创新类别设定。财政科研项目指标设计上应突出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咨询建议、科研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科研成果的国内国际地位以产生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等。不同维度、不同类别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的考评分值。3.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方式、标准等错综复杂。首先,科研活动本身是一项公共行为,单一的量化的绩效标准或评价方式,必然不能准确反映公共行为的综合运行情况。其次,有的科研活动效益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如对人的支持,往往要经过长期历练和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发挥其潜能;科研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其运行更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此部分科研项目效益与预算周期不匹配。最后,科研项目具有不确定性,科研试验失败是正常现象,不能简单的认为失败了的试验是没有价值、无效的。再者,科研活动的根本在于创新、突破和引领前沿。因此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标准不能仅局限于历史、同行或者计划标准。

二、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现状

我国自2003年推行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以来,在摸索中不断前行,通过十几年的不断积累,在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绩效管理取得的成绩(1)注重顶层设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国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预算法》为龙头、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为路线图、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为操作指南、以《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为抓手的制度体系,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全过程指导。财政部教科文司在2005年就印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指导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工作。各个科研部门也相应完善了自身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如中科院在2009年就制定了《中国科学院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十二五期间,更是推进实施了《重大产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将资源配置和研究所评估紧密结合。(2)绩效理念深化,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纳入绩效管理的资金规模是绩效管理推进程度的重要体现。2013年,中央部门“二上”预算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达到1182个,涉及资金约70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95%。[1]基本实现了“横到边、总到底”的全方位覆盖计划。在财政部的不断推动下,2015年,全部项目支出都要随同部门预算填报绩效目标,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已经达到100%。随着三年滚动预算管理的实施,绩效管理将实现与项目管理的同步化,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明确责任、提高效益,加强过程管理。(3)创新评价模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保证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的独立性。第三方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本质是真正的公共治理,它不但是体现民主和民意的一种理性方式,而且找到了公众有序参政议政、参与财政管理(监督)的制度化渠道[2]。在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中,招标第三方中介机构是常用的方式。中介机构根据委托方制定的评价方案,独立组建评价技术团队,独立收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独立开展现场核查及满意度调查,独立做出评价结论等。事实证明,聘请中介机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客观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有效提高绩效评价的公信力。(4)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绩效目标,科研资金使用部门更能清楚地确定项目支出要实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绩效评价,考核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用财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努力打造和谐科研环境下,绩效管理是提高科研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的内生动力。2.财政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项目管理与绩效管理未能实现有机融合。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基本分立项论证、执行和验收三个阶段。立项论证内容主要有立项意义、立项目标、技术路线和项目预算,而忽视了预算绩效关键内容。项目目标与绩效目标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项目目标一般要求合理性,即政策相符、职责相关、实施必要、目标明确。而绩效目标除合理性外还要求明确性,即目标的细化程度、指标值的清晰度、与计划的对应程度和资金与任务的匹配程度。目前,往往在论证环节资金与任务的匹配程度是缺位的,根本原因是“以钱定事”的预算分配制度没有完全转变,项目预算一般按照资金提供方的财力可能,既有高于成本也有低于成本的可能性。因此,为后续的支出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执行管理环节项目执行强调项目预算执行率、项目任务完成度,项目预算总额一般不变,检查或评估时间不确定。而绩效过程管理强调的是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执行有效性和目标控制及财务监管,下一年度预算与上年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挂钩,绩效过程管理是持续的。目前,多数科研项目管理的各类财务检查和评估活动没有和绩效管理工作统筹结合。验收环节是项目任务期结束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一次性检查,绩效评价可以在项目执行中期、后期或按照年度进行,绩效评价的内容也要比项目验收审查的内容复杂、全面。(2)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成。一是,没有按照科研资金投入对象设立分类指标体系。目前,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参考财政部印发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但是绩效评价是涵盖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相应的绩效指标体系也应该有所差异。现行的个别指标体是不适合科研项目使用的,例如成本节约率、经济效益等。二是,绩效评价指标以定性为主、量化不足。当前,财政科研项目使用的三级评价指标主要有17个,其中定性指标12个、定量指标只有5个,定量指标是资金到位率和到位及时率、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和完成及时率。在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下,很难客观评价财政支出的实际绩效。(3)绩效评价配套系统尚不健全。一是,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价方式主要是借鉴美国“项目评价工具”(programassessmentRatingtool,paRt),但是财政科研项目布局及管理方式错综复杂,评价方法应多借鉴绩效评价成熟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二是,中介机构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研项目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不确定的特点,且研究领域广。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存在较大的不足,尽管可以通过聘请专家的方式予以弥补,但是所聘请的专家是否是小同行,也为客观评价项目带来一定的局限。三是,绩效评价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成。完备数据库是切实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技术保障,财政科研项目的绩效信息平台缺位,无法实现绩效目标申请与审核、项目库、评价指标库、专家库、资料档案库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支撑。(4)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预算绩效考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财政支出的评估结果用来分析社会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与效益,即在预算安排上要与绩效评价结果紧密结合。但目前,一方面,财政部门并没有单独设置绩效奖励经费,即使科研部门资金分配与预算挂钩,也只能在现有预算盘子内采取此消彼长的方式调整安排;另一方面,绩效评价费用需由项目经费或部门公共运行费承担,但项目是没有绩效评价费用预算科目的。因此,无论从资金分配上还是从财务核算上都给单位带来了困扰,科研项目自主评价的动力不足。

三、关于改进科研项目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篇10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研究法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与建构:理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激励机制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质量和创新导向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解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数构建浅析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探讨关于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价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互联网利用状况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研究文本挖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应用述评术传媒学转向: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走向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aBC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新思路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5-11-03)[2016-07-16]./.

[4]JanF,BaRtV.innovationstudies――theemergingstructureofanewscientificfield[J].Researchpolicy,2009(2):218-233.

[5]张治河,周国华,胡锐,等.创新学:一个驱动21世纪发展的新兴学科[J].科研管理,2011(12):143-151.

[6]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

[7]JoetiDD.managinginnovation:integratingtechnological,marketandorganizationalchange(3rdedition)[m].London:Johnwiley&Sons,2005.

[8]汪信砚.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源[J].江汉论坛,2014(8):12-19.

[9]王伟光.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J].学术界,2012(1):231-233.

[10]李涛.项目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1.

[11]王红.不同质量观下的质量保证与评估方式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58-60.

[12]谭春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2):16-23.

[13]韩映雄.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及其质量观[J].辽宁教育研究,2005(4):17-19.

[1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eB/oL].[2016-07-16]..

[15]袁振国.立足创新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