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动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9:10

宏观经济动态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并不是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的。从经济增长率波动10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来考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三次上升与回落的波动过程

第一次上升是1982―1984年。GDp增长率从1981年5.2%的低谷,上升到1984年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

第一次回落是1985-1990年。GDp增长率从1984年15.2%的高峰,回落到1990年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6年。

第二次上升是1991―1992年。GDp增长率从1990年3.8%的低谷,上升到1992年14.2%的高峰,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第二次回落是1993―1999年。GDp增长率从1992年14.2%的高峰,回落到1999年7.6%的低谷,回落了6.6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7年。

第三次上升是2000―2007年。

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

第三次回落是2008―2015年。GDp增长率从2007年14.2%的高峰,回落到2015年7%的低谷,回落7.2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8年。

我们看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的显著特点是,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8年处于下行调整中,是上述三次回落中历时最长的一次。

“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走势的四种可能性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大约有四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一路下行。由7%降到6.5%,到2020年降到6%或更低,这一预测的政策含义是,宏观调控不再守下限和保下限,而是使下限不断下移。

第二种可能性,一路走平。在7%左右一路走平。这一预测的政策含义是继续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

第三种可能性,重返10%以上的高增长。其政策含义是强刺激。但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第四种可能性,遵循经济波动规律,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上下限之间正常波动。这一预测的政策含义,是以合理区间的中线为基础,该回升时就回升,但要把握好回升的幅度;该下降时就下降,也要把握好下降的幅度。

笔者主张要争取以上第四种可能性,但这并不容易。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一路下行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但也有人将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因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一,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到2020年,将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难以实现。其二,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到2020年,将使GDp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实现面临风险,特别是将会严重影响市场预期和企业投资。其三,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进而导致需要财政支持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改革措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扩大、收入差距的调节等,都会受到影响。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一路下行。不要把新常态泛化、娱乐化,更不要把一些“异常态”“非常态”的现象也都说成是“新常态”。有人说“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之后,其增长速度会下台阶,这是客观规律”,这种说法没错。但如果说这个“下台阶”一定是“大幅度”下台阶,或一定是长时间一路下行,这种说法则不是客观规律。特别是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使经济增速一路下行。

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适度回升积蓄力量

我们不能仅就短期宏观调控的力度问题去争论,不能仅就宏观调控是该松还是该紧、是微刺激还是强刺激去争论。同时,也不是靠简政放权、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所能解决的,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和下滑惯性,

宏观经济动态篇2

先行指标体系由于在反映经济景气状况上具有预见性而成为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建立经济先行指标体系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国内对经济先行指标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通过对先行指标指本身的变化来判断基准指标的走势,即割裂了先行指标与基准指标之间的互动关系。本课题认为,不同经济运行时期指标对经济运行变化的灵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某指标可能在经济上行期对经济的反应比较灵敏,但是在下行区的灵敏度就会有所下降。据此,本课题站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选取与经济高度相关且能灵敏反应经济运行变化的指标构建基础数据库,通过时差相关法、K—L信息量法及波谷波峰法遴选出我国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并创造性地引入动态模型估计不同时期先行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确定先行指标弹性变化区间,通过弹性系数的变化对经济运行状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为国家制定具有一定前瞻性、适宜性的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先行指标筛选及检验

(一)样本的选择

一般而言,对于经济周期研究,指标的时间跨度越大越能发现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由于pmi只能找到2005年以后的数据,而且历史研究表明该指标是先行指标中的典型性代表,因此,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72组月度数据,虽然在时间跨度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还是能发现经济走势的基本情况,对后期经济走势的判断、检验具有参考意义。本课题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由于部分数据缺失,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本文采用线性插补的方法对原始时间序列的缺失数据进行了补全。对一些具有显著异常值的时间序列(特殊原因形成的特异项或者数据的误差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特异项的平滑修正。由于工业企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总额、工业出货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绝对数都是采用现价计算的,需要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才能达到各年份之间指标数据的可比。因此先对数据进行物价变动因素剔除,本文用消费价格指数?穴Cpi?雪变化率来度量通货膨胀率,将各年度数据分月还原到2005年的物价水平,然后利用2005年各月环比Cpi指数将数据还原至2004年12月的物价水平。在剔除物价影响后,利用pBC—X12—aRima中的X—12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

(二)先行指标筛选结果及验证

1.先行指标筛选结果

运用马克威分析系统4.0,对各指标月度环比增长率数据,采取时差相关法和K—L信息量法进行筛选,结果分别如表1、表2所示:

2.先行指标的确定

用时差相关分析和K—L信息量法共筛选出14个先行指标,我们优先选择了两种方法同时筛选出的股票成交量、港口吞吐量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3个指标。在剩下的11个初步筛选出的先行指标中,我们运用峰谷图形对应分析进行再次判断。该方法判断指标先行的好坏主要是通过将所选序列与基准序列的转折点日期进行比较,若所选序列的峰谷稳定地超前于基准指标的峰谷,则认为该指标序列好,若不然,则认为该指标序列一般或不好。

根据峰谷图形对应分析,并兼顾不同经济指标的含义和代表性,本文筛选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m2、外汇占款、消费者信心指数等作为先行指标(筛选过程见附录1.1—1.6)。结合最先筛选出的股票成交量、港口吞吐量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本文共筛选出9个先行指标,涵盖了投资、采购、消费、出口、金融等经济领域,覆盖面较广,较具代表性。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该指标通过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产生影响,进而传导到整个宏观经济。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峰谷图形对应分析筛选效果也较好,而且符合我国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现实,因此2个指标均入选。

m2:作为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均衡的目标,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先行指标检测体系中,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等机构都先后将其列入先行指标。

外汇占款:1994年以来,随着开放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我国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考虑到目前开放型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入选该指标。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指标。一般而言,该指标是预则经济走势和消费的先行指标,评价经济周期不可缺少的依据,因此入选。

三、先行指标与基准循环指标的拟合与预测模型

(一)分析方法介绍

鉴于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如经济扩张期或衰退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导致先行指标与基准循环指标之间的弹性系数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采用马尔可夫转移(markovSwitching,简称mS)模型来分别估计经济扩张期和衰退期的弹性系数,并依据系数的不同来判断和预测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

1.主成分分析

由于本课题所选指标较多,指标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或者说各个指标反映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即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共线性,同时指标个数太多会增加问题复杂性,不便于计量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而主成分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指标做线性组合)来代替原指标,从而可以在不损失或者损失极少信息的情况下用少量指标反映原数据全部或大部分信息,达到降维和消除共线性的目的。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第一步,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即将原数据转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数据。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

宏观经济动态篇3

关键词:宏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9-03

前言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为中国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创新理念,同时对于生态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发展的目标。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世界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与发展。它开创了人类在未来发展中所要注重的生态意识的觉悟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发展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的建立。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波尔丁所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上的实践安和发展,资源有很多种类,有可生和不可生的资源。对于那些不可生的资源在使用之后就会产生资源短缺甚至匮乏的状态。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利用,实行宏观循环经济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基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这一必须的物质条件,所以对于资源的利用就成了非常必要的问题和现状。

目前,循环经济的模式主要有四个环节: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产品的生产—生活生产的废弃物—废物的再次循环。这四个环节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将使用过的物质资源的能量进行了充分的释放,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挖掘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资源的利用变得更加合理和持久。使用有限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环境成本,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例如社会效益等。循环经济不是单一的经济结构,它集合了多种元素,包括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发展因素。它的本质就是这些因素的集合体,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生态经济的发展。

宏观循环经济它有自身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主要是:量的控制(减量)、利用率的提高(再利用)、循环模式(再循环)、反思与总结(再思考)。循环经济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中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同时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也是发展的进步。中国的宏观循环经济理念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管理方式还是一种对生产和消费的能量转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生态资源的利用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开发和获取,由最初的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经济发展追求的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还有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环境效益。由上可以看出宏观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二、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效应特征

(一)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样性

循环经济系统论思想要求看待事物的角度不能只局限于单个方面,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发展都要全面地看问题,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循环经济的复杂多样性体现在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元素,首先宏观循环经济它不同于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它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以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统一的整体。经济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循环经济中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它还要兼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及资源的利用开发。循环经济的多样性也就确定了它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实现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同时还要权衡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实现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与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以整体为出发点,权衡三者的轻重,再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多样复杂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宏观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终计划和目标。

(二)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环境性

所谓的宏观循环经济的环境性就是指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这一主要的因素,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还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发展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规律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案,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遵循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规律才能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供应,如果违背了生态环境的规律那么社会经济发展就缺少发展的外在条件。环境性决定了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好坏与顺利与否。宏观循环经济就是利用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地控制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容量的大小,从而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由单一的经济化向生态化转变。从而达到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循环。正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环境性,因此它比传统的循环经济更加全面与进步。传统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它的循环发展模式仅仅限于单方面的,由最初的资源利用到产品的生产再到废物的产生,只是单方位的发展,对于资源循环产生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影响经济还危害环境,资源也造成了浪费。单纯最求物质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是不科学的,它与循环理念相违背。而宏观循环经济则是从环境的角度出发,正视了环境在整个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废物产生后加入资源的再利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的链条。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都要重视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将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降到最低。实现循环经济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合理发展模式。

(三)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元化

宏观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从系统的构成来看,可以将循环经济可以分为四类:生产型循环经济、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以及社会性循环经济。首先是生产型循环经济,它参与的主体一般有企业、生产工业的主体等。它主要依据的就是生态发展中的链条式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也有自身发展的一条工业发展链,在企业、产业和一些工业园区之间。他们之间从事着物质的交换和生产活动,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生态循环的目标,保证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其次是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这类循环经济主要是从销售流通领域来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的。它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流通的巨大影响力,限制不必要产品的流通和及时地回收废旧产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流通服务的领域中。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是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就是指充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协调。在生产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效益。最后是社会性循环经济,社会型体现在许多方面,所谓社会型循环经济不光指经济活动,还包括政府行政活动、医疗活动、学校的建设等。这些社会生活方面都需要循环经济的理论来实施。例如在医院医疗的活动中要体现环保绿色的理念。医疗器械都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学校的建设也要注重环境的因素等。

(四)宏观循环经济的动态性

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的,宏观循环经济在不同的阶段发展也存在着差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一些循环经济的技术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手段。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它处于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完善中。但是它的主要目标还是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对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深化。宏观循环经济主要追求的是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的协调统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对循环经济更加深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具有三个属性:社会性、经济性和自然性(生态性)。它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将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体现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公平,把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注重规律的指导约束作用,不仅要遵守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还要注重人文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生态科学,都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概括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区域复合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协调系统的整体良性发展。无论是传统的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完善的制度体系会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它不仅可以完善制度的协调度还能创新发展。另外还对区域化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及分析解决要点

(一)存在的局限性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因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资源消耗与再生能力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要件。然而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十分关注,资源的利用率也影响着资源的消耗,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增加也无形中加重了资源利用的负担,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有效全面的发展,因此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论,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的严重现状,导致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完善,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而非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时常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

第二,推行宏观循环经济建设的力度不够。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的,其理论基础不是很完善,没有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推行宏观循环经济理念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困难,进度很慢,效果也不明显。由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发展模式的更新,循环经济的建设就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它的推动力度小,使得宏观循环经济的执行力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既定目标,严重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经济成本与收益不协调,增加了循环经济的成本。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市场经济,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宏观循环经济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成本问题。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其实施的成本比普通的建设成本要昂贵,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宏观循环经济的实施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因此现阶段宏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成本与收益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二)分析解决的要点

宏观循环经济就是要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因此要从人的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认真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需求关系、自然生态的调节和供给能力、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另外还要遵守自然生态规律、人文规律、市场发展规律等。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宏观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仅限于形式上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最小的消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总结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还体现了生态发展的规律,是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统一体。完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环境的保护,是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多贵,牛文元.系统学开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方向[J].系统辩证学学报,2011,(1):2-20.

[2]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宏观经济动态篇4

关键词:宏观经济状态;宏观经济过程;过程的方向性;资本净流入

一、问题的提出

凯恩斯在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并将其原因概括为三大心理因素,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即使总需求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要求,投资也是等于储蓄的。例如,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虽然储蓄量是消费者消费行为之总结果,投资量是雇主投资行为之总结果,但二者必然相等,因为二者都等于所得减消费。”在凯恩斯的理论分析中,投资概念包括我们今天教科书中所说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同期的经济学家郝特雷(R.G.Hawtrey)曾针对凯恩斯定义的投资概念提出修正。对此凯恩斯在《通论》指出,“郝特雷对流动资本之改变,即对未出售存货量之意外的增加或减少,非常看重。他提出了一个投资之定义,把这种变动摈斥于投资之外。在这种情形之下,所谓储蓄超过投资,实即未出售存货量之意外增加,亦即流动资本之增加。但是影响雇主之决策者还有其他因素,我看不出有什么目的摈斥后者。故我宁愿着重于有效需求之全部改变,而不仅仅着重干有效需求之局部改变一一即反映上期末出售存货量之增减者。”[1]

新古典主义综合派却十分看重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之局部”,构造了不包括“非意愿存货投资”在内的“意愿投资”概念。其代表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第十七版中指出“只有当厂商和消费者都处于他们意愿的支出曲线和投资曲线上时,GDp才有可能达到均衡水平。”[2]按照这种说法,新古典主义综合派所说的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其实只是偶然可能出现的意愿之想。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有必要对“均衡”给予符合实际的可观测的定义,并用状态函数描绘,因为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四部门中没有政府存在,资本净流入能否全部转化为国内私人投资支出的问题可以引伸出经济过程的方向性问题。

二、宏观经济均衡态的在新古典主义框架下的另外一种描绘

按统计理论角度看,均匀分布是几率最大的一种分布,均衡态是几率最大的状态,或者说,均衡态是一种均匀分布状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其均衡态应该定义为利息在资本存量空间内均匀分布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自由流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存在可测的的状态参数(p、r、K),它们分别代表价格水平、利息率、资本存量。此时的利息率是资本存量的收益率,而借贷资本的价格看作是机会成本。宏观经济由一个均衡态向另一个均衡态过渡的经济过程中,我们需要用过程量来描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流量。

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应该存在一个状态函数,状态函数可以在新古典主义框架下,从状态变化的过程规律中得出:

首先,假设利息率r不变,价格水平p和资本存量K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品总市场价值不变,pK=常数。

其次,假设资本存量K不变,价格水平p和利息率r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K始终由利润最大化条件[3]决定,因而二者同向变动。=常数。

这就是我们得出的宏观经济的状态函数。在资本的边际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左面可表示总产品数量。

宏观经济动态篇5

论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灵活性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偏离与调整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方式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在沿着其总体发展趋势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有时发展地很繁荣,有时又会出现低迷现象,经济在其总体发展趋势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简要解释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此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经济周期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给经济周期下了此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从经济学家们的描述中,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并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经济周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运行阶段与历次宏观调控措施回顾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存在着争议。一般根据经济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划分为: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2010-至今。

(一)1978-1981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速度猛增、财政赤字较为严重、外贸赤字出现及外汇储备接近于零,此即第一轮经济过热。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调控措施:搞好整体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抽紧银根,大力减少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

(二)1982-1986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经过1982-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交通、通信和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和价格的快速上涨。因而,1982-1986年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控制银行借贷规模、控制自筹投资、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等;同时,政府还采取了管理和监督检查物价、对信贷进行全面检查等措施。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

(三)1987-1990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87年为上个经济周期的恢复期。1988年我国实行的价格改革引起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热潮。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从1988年9月到1991年年底,我国进行了为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在1988年和1989年,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加强调控物价;加强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缩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四)1991-199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91年中国经济增长走出低谷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启动起来,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现象,金融秩序混乱。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注意到信贷和投资过快扩张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调控措施。1993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于1993年5月、7月分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3年12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自1994年开始,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不再被允许;1995年1月、7月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5年、1996年继续实行双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这次调控的最大特点是政府综合运用各项调控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充分运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很好的调控效果。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通过发行国债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这一时期是政府配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

从1998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国内供求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对此,宏观调控措施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扩大内需、稳健的货币政策。

(五)2000-200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到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迹象和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较快增长,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安排。此次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货币政策特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在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呈现出过快增长的特点,一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剩,经济出现局部过热,通货膨胀日渐加大。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政府于2004年年底将宏观调控措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变,以此避免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攀升。

2006年,全球各类资产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此外,旺盛的消费需求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隐患。另外,由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强劲的出口势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2007年和2008年我国经济再次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因此,反通胀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同时,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于次年蔓延至全球范围,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外部需求显著收缩,国内失业比例增加,加上全球通胀压力开始缓解,通缩风险同步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着刚刚“降温”又急需“升温”的境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面临的经济下行趋势与通货紧缩,2008年11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显示出在多种的调控目标面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变化更具有灵活性。

到2009年,我国各项经济数据全面下降,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起下降,并且降至了近十年来的一个相对低点。但在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有所起色。而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在其带动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

三、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分析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美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罗斯科·庞德的这则名言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真理:法律应当并且必须具有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法律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根据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唯有这样,法律才是有价值的法,才是“活”法,才是“良法”。笔者将此界定为法律的动态性,即法律的灵活性。经济法的灵活性在一国每轮经济周期发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则更能充分体现经济法的这一灵活性。

(一)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界定

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即: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职能。

(二)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中体现的特征

1.变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经济周期阶段发生的背景既有“市场失灵”问题,亦有市场虽处于正常状态,但市场经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缺陷时,国家当然要伸出“国家之手”,调整相关的宏观调控法规和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和健康状态,此时,宏观调控法便相应地呈现出了变动的特征。

另外,“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国家针对每次经济周期产生的背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这也体现出了宏观调控法的变动性的特征。

此外,即使市场处于正常状态,但这一时期的市场仍然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此时,国家不需也不应时时刻刻对某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应该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前提,若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改变,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法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又呈现出变动的特点。

2.扩张性和回复性

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国家运用公权对私权的一种干预。政府权力如果不受制约,极易走向专制,从而就成为了破坏市场的“利维坦”。因此,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律,其必然也具有潜在的扩张性的特征,这种扩张性会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公权的扩张,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形势正常时不应干预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此时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是为弥补市场缺陷而“扩张”,是为了使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和正常化。

对于所述第一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一定要加以控制,使其回复到“原貌”。这时,宏观调控法就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限制,也需要对其加强控制,这是因为国家干预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如果对国家干预不加以控制,任由政府无限制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就会导致出现新的市场缺陷,使市场再度失灵”。所以,对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也同样需要控制,使其回复到干预前的“原状”,因而从这个层面讲,宏观调控法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点。

3.相对稳定性

虽然每一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相同,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宏观调控法的稳定性。宏观调控法在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具有动态性,但从细微处具体来看,正是一个个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法律才促使宏观调控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宏观经济动态篇6

3.德宏州中等职业学校,云南潞西6784000)

摘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边境、民族、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德宏州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全面认识德宏州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劣势,迎接挑战。文中分析了德宏州生态环境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路径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毗邻泰国,国境线长503.8公里,约占整个中缅边界线的1/4。主要有傣、景颇、阿昌、傈僳、德昂5种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地区洪涝、干旱及泥石流灾害频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目标,对德宏来说,必须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德宏州生态环境的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德宏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透明度好,是全国的光照高质区之一,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之间,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越冬条件。[1]德宏州是绿色生态的海洋,群山郁郁葱葱,凤尾竹掩映着竹楼,田间地头稻浪翻金、瓜果飘香,无数种珍稀动植物在这个天然的生态园里繁衍生息,是云南省重要的生态发展区。

2.原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完好的地区之一。德宏州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较完整,气候比较适宜多样性生物生长,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状况总体较好。[2]特别是通过开展以“孔雀之乡美丽德宏”为主题的“七彩云南德宏保护行动”,推动了全州环境保护工作走上和谐发展之路。在生态保护行动中,积极探索和尝试“水发电-电促工-工带农-农补林-林生水”的水电开发新路子。[3]344

党的十七大以来,州委、州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州、科教兴州、产业富州、开放强州、和谐稳州”五大发展战略,确立了全州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方向,突出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思路,体现了全州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全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4]426

二、德宏州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

德宏州生态环境具有优势,同时又有劣势,生态指标较为薄弱,既没有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基础条件,也难以承载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人本主义、轻生态伦理的现象[5],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虽然德宏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他们的环保意识依然淡薄。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生态意识薄弱,这是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一大制约因素。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受整体教育程度的限制,包括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环境意识不强,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污染潜在危害的认知往往很模糊。这些旧观念难以适应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我们知道,如果没有生态文明意识,就会盲目地进行开发,不可能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德宏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生态环境保持相对完好,但生态环境脆弱,一但被破坏,要想恢复至原来水平非常困难,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由于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收益。

2.经济发展落后。由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发展滞后的制约,德宏至今还是全国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对矿产资源与水电水利资源来带动,资源与环境保护现在还依然制约着全州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还不相协调。事实证明,贫困和生态脆弱往往互为因果关系,导致贫困――生态压力大――生态破坏――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贫困这种恶性循环[6]376-379。

3.缺乏生态产业。德宏经济发展落后和生态状况恶化都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方式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口,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德宏缺乏高效的生态农业,高效化、生态化的畜牧业和生态工业,而且生态产业开发规模化、集团化没有形成。

4.生态文明建设层次较低。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力度,环境保护观念不断加强,深入人心,从根本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彻底遏制了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但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与层次还很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单纯保护,还没有转变到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结合起来的综合建设与保护道路上来。如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有高能耗产业,绿色产业缺乏,绿色经济发展缓慢;还存在低产值、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刀耕火种、砍伐森林等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仍然存在。

5.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制度性缺失。一方面,我国制定了许多关于各种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生态产业开发、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如国家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举措,但实际中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制度还不健全。

三、德宏州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在德宏州要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强各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拓宽参与途径,激发他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州委、州政府应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倾向和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同胞实现从被动的“要我做”向主动的“我要做”转变,同时更多地关注公共利益、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

2.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原生态环境旅游城市。保护五种世居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富有特色的“孔雀文化”、“美丽德宏,康体天堂”、“葫芦丝文化”、“原生态目瑙纵歌”、“东方珠宝城”等民族文化品牌,保持德宏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影响力、吸引力。把德宏建设成为民族文化产品制作、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提升德宏――孔雀之乡”、“民族神话之乡”、“民族歌舞之乡”、“民族文化之乡”、“葫芦丝文化之乡”、“东方珠宝之乡”和“动植物王国之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原生态环境旅游城市。

3.用足、用活中央、省和州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党中央、国务院从生态状况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积极调整政策导向,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各省(市)自治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我们要用足、用活这些政策法规措施。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并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与机制,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绩效纳入干部考核任用指标中。此外,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4.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实现少数民族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目标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的前提下,依托主导产业搞建设。二是规划要具有刚性,抓住落后产业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探索建立落后产业退出机制。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利益,防止不顾主客观条件和少数民族群众意愿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少数民族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四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大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5.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引导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德宏州需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努力走出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地区、部门实际出发,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项事业涵盖立法、决策、治理以及教育、科技、道德等各个层面,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世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产业建设与发展经济之间并不矛盾,发展经济并不一定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意味着经济就会停滞不前,只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两者都能兼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德宏生物资源优势,加快德宏经济结构大调整步伐,建设绿色经济强州,实现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方元.德宏州基本情况介绍[eB/oL].孔雀之乡网,2009

-05-21.

[2]蓝玉芝.2009年德宏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eB/oL].http:

//省略/2008page/yn/dh/html/2009-09/11

/content_906250.htm.

[3]赵金.与共和国同行――德宏60年[m].德宏:德宏民族

出版社,2009.

[4]田大余.德宏改革开放30年(下册)[m].德宏:德宏民族

出版社,2008.

宏观经济动态篇7

一、财务经济监控与预警:一般原理分析

财务经济监控与预警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就是从复杂的财务经济过程中,选择能够反映财务经济运行中主要方面的运行特征和各个方面关系特征的财务经济指标,这些指标主要由现行会计系统提供。财务经济景气状态在性质上的差异会表现为数量上的差异。不同景气状态下单一变量和综合数量指标的取值和走势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景气状态下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和变动倾向也有所不同。财务经济过程种类繁多,关系复杂,不可能—一进行观察,而且—一观察结果也不会有助于人们对总体运行特征进行把握。所以,监测系统中只包括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

(二)财务经济变量的预处理

各个特征变量的具体观察值有其产生的客观条件,也存在着观察误差的可能性。财务经济监测所依据的是财务经济变量循环波动相互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财务经济过程受季节性变动的影响也不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所以,有必要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依据逻辑关系选择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后的财务经济变量作为特征变量。对特征变量的预处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对极端值的剔除和修正;时间序列的季节调整。

(三)景气状态数量特征的确定

根据历史经验划分各个时期所属的景气状态,确定不同景气状态的数量特征。景气状态的划分是数量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产物。根据特征变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把景气状态相同的时期合并为同类,这样处理就是把各个历史时期分为若干个不相同的类别,然后计算每一类各特征变量的取值范围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从中找出各类之间差异显著的数量特征,以此作为确定具体时期景气状态归属的依据。

(四)财务经济景气状态的评估

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财务经济运行状态进行估计,并结合状态变量的数值,对其所属的景气状态进行评估。

二、基本构思:对几个问题的讨论

如前所说,宏观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以指数的形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反映财务经济状况的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它是整个经济监控预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财务经济的一种晴雨表,其主要功能一是监测,二是预警。所谓监测是指通过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对财务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识别,判定观察到的财务经济过程特征属于何种景气状态以及预示着何种景气状态;所谓预警是指预报财务经济运行过程将要走向的景气状态。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

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重要前提。预警离不开监测,监测离不开财务比率。财务比率的经济内容就是财务经济过程的数量特征和财务经济过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因此,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必须首先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功能及其与整个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宏观财务比率。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灵敏性、超前性和稳定性原则。灵敏性是指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要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超前性是指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应当有一定的先进性;稳定性是指对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不同状态划分后,划分的标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应特别注意的是,计人财务经济指数的宏观财务比率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关键是要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所谓相关性,是指宏观财务比率与财务经济现实之间内在相关的一种特性,这种内在的相关性是确保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具有科学性的先决条件;所谓可靠性,是指宏观财务比率本身应当是如实的、不偏不倚的、可以验证的,这种自身的可靠性是确保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证宏观财务比率具有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构成财务经济指数的主体财务比率,应包括有关财务经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四个方面,以便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综合反映财务经济状况。具体地说,评价债权人所关注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应选择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评价投资者所关注的盈利能力和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应选择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评价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贡献能力,应选择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二)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

为了分别反映国民经济整体和各行业的财务经济状况,财务经济指数应包括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和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两大类。

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应当分制造、商品流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适当的权数,将各个“样本”的财务比率相加,得到行业平均财务比率,再选定一个行业平均财务比率的基期数,将以后各期的行业平均财务比率与基期数相比,计算出百分数,便可得到以后各期按行业的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据以反映各行业的财务经济状况。建立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等等。分类财务经济指数除采用基期数表现形式外,还可采用当期数表现形式。

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综合财务经济指数的建立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种是在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理的权数,将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相加,从而得到综合财务经济指数,据以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的财务经济状况。另一种是在国民经济整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直接建立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

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样本的确定。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决定了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需要从为数众多的企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通过这些企业的财务经济状况来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的财务经济状况。因此,样本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

2、权数的选择。无论是建立分类财务经济指数还是综合财务经济指数,都存在着一个权数选择的问题;权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指数的科学性。可供选择的权数有财务比率的重要性程度(计分确定)、被选取样本的资产规模等等。

3、综合评价。计人财务经济指数的财务比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度,这就使财务经济指数的宏观综合评价变得比较复杂,不过,这一计量问题在计量经济学界已经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从我们要建立的这一系统考虑,似乎最佳的选择是,用多目标规划的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其思路是:把各种不同量度的宏观财务比率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同度量指标,然后再将这些同度量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数,并用这个综合指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和财务能力。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来源于“系统工程”和“多目标规划”。

现实地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有计划地逐步进行,首先可考虑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这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比较规范、完整,且容易取得。由于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可以先建立“1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简称“财务100指数”),据以反映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经济运行态势。当条件成熟时,再建立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完整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

(三)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1、财务经济指数的主体和时间。分类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综合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共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会同中国证监会共同。的时间应当按月至少按季定时进行。

2、财务经济指数的运行轨迹和合理界限。财务经济指数在长期的运行中客观上会形成一个合理的数量界限,这一界限是判断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指数的运行轨迹一旦偏离这一界限,就发出了财务经济的预警信号。

3、财务经济指数的失真、误判及其修正。财务经济指数可能由于某些突发事件或由于“权数垫高指数”的现象而出现失真或者误判,这需要对指数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便使指数能够如实地反映财务经济状况。

三、系统有效性的假设与检验途径

财务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选择适当的财务经济指数来反映财务经济运行动态的可能性,因此,建立我国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有效性。

(一)财务经济指数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与一般统计信息系统相比,这一特性是十分明显的。用统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建立的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状态或行为时,存在着一定的“残差”(residualerrors),当引入财务经济指数后,更易于消除随机波动因素,对这一部分残差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为制作财务经济指数的先行宏观财务比率是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实际上是消除随机波动因素干扰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财务经济指数的精确性,增强财务经济指数的解释能力。

(二)财务经济指数不会出现高频波动

财务经济指数的方差发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高频波动的现象。当我们取若干连续季度或月度的财务数据,计算出财务经济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对这一假设作出经验检验。

(三)财务比率的宏观“加总”具有经济意义

这是由于我们可以提供前面已经提到的概念上的理论基础,即用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各种不同量度的财务比率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同度量指标,然后再将这些同度量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数,并用这个综合指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和财务能力。而且,在合理选择宏观财务比率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证明财务经济指数与其说明的财务经济现象之间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财务经济指数的效力可能在于解释长期趋势,因为它不像价格指数那样具有短期的敏感性。

四、对现存理念的挑战

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赖以建立的信息基础主要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为此,有必要对现存财务理念和会计理念进行更新。

(一)对现存财务理念的挑战

人们一般把财务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微观范畴,这是一种误解。由于这种误解,现有财务理论研究注重研究微观财务问题,忽视宏观财务问题。事实上,财务是具有层次性的,微观财务和宏观财务就是财务的层次性在范围上的一种体现。虽然我们对宏观财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其理解为国家对财务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有的将其理解为宏观财务主体的财务问题,但无论如何,宏观财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从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出发,也是从财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必要重新审视财务的范围问题,确立“财务不仅具有微观属性,而且具有宏观属性”的观点。确立这样的观点,就是要求我们既要研究微观财务问题又要研究宏观财务问题,这对于拓展财务学的研究领域,促进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就是宏观财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问题,是微观财务向宏观领域扩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宏观经济动态篇8

摘要近十几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该方法由于具有明确的微观基础,并引入了动态随机分析,在解释诸多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其优越性。本文首先介绍了noem-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应用领域,然后利用该模型来分析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

关键词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一、noem-DSGe模型

国际宏观经济学,也可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尤其在2003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大大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利用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来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意义尤其重大。

二、noem-DSGe模型的应用

noem-DSGe模型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且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呈现出日益丰富和不断扩展的态势。在实际运用方面,noem-DSGe模型也开始被引入到中央银行的预测和分析当中,如欧洲中央银行的nawm模型,美联储的SiGma模型,imF的GimF模型等。具体来看,noem-DSGe模型的应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汇率分析。作为noem-DSGe的开创性文献,obstfeldandRogoff的“归来模型”主要关注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的动态变化,为分析汇率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随后,学者们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加以扩展:obstfeldandRogoff和Bacchettaandvanwincoop引入不确定性,考察汇率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Charietal.分析了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及持久性。Sutherland探讨了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性对于最优汇率政策的影响,并揭示了汇率波动性对福利的影响。Corsettietal.解释了内生的高汇率波动性及低汇率传递效应。

(二)货币政策和规则分析。obstfeldandRogoff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福利、期望产出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且得出了最优货币规则。Corsettietal.等人研究了汇率传递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Kollman和Corsettietal.分析了最优货币规则的设计。Benignoangbenigno研究了两国货币政策的战略合作和协调,tervala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三)财政政策分析。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早期的研究设定较为简单,且需满足李嘉图等价条件,分析财政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突破:Ganelliandtervala引入效用增强的政府支出,分析财政政策冲击的国际传导以及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KumhofandLaxton在一个放弃李嘉图等价的noem-DSGe模型中,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最优财政政策的选择。

(四)资产价格、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和资产组合选择。engelandmatsumoto探讨了经济人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matsumoto研究了汇率和股票价格在技术和货币的新息冲击下的动态行为。Hnatkovska引入不完全金融市场结构和动态资产组合选择,试图在两国模型下分析国际金融领域的谜题―――股权持有的“本国偏好”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高换手率和波动性。mercereau和thoenissen研究了金融市场结构与实际汇率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五)模型评价和参数估计。伴随着noem-DSGe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理论模型的表现,以及模型参数的估计,从而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分析延伸至实证分析。

三、noem-DSGe模型下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套入noem-DSGe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总体上企稳向好,外国经济渐渐的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沼,大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并非一帆风顺,对我国的挑战仍然很大。

突出表现在:(1)汇率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2)货币政策方面:我国面临国外严重的通货膨胀输入本国的巨大压力;(3)财政政策方面:我国面临国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冲击。(4)金融市场方面:国内的资产价格由于外资的追捧面临巨大的上涨压力。房地产、黄金和大宗商品都面临上涨的压力。

以上结论一方面充分表明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判断非常高明:强调把重点放在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微调。以财政政策为例,财政政策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货币政策上防止因信贷过快增长引发通胀,关注通胀预期的同时,借助信贷工具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本国对于国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这也迫使我国必须实现“从外需到内需,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7(1).

[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56).

[3]陈云.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新方法:noem-DSGe模型.经济学家.2010(2).

[4]allen,F.andD.Gale.FinancialContag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

宏观经济动态篇9

关键词: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粮食总产量也是越来越多,人均收入增长最快,三大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总量扩大。然而近几年来,经济高度稳定增长,且增长波幅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不稳定因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和法律手段,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加强薄弱环节,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一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促进消费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粮食增产,同时农民税收加大等,因此还需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强化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仍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税收手段,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收入差距加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严格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净出口需求加大,我国工业产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充裕,工业企业利润提高,商品零售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人才供给丰富,各地发展不均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农村市场的启动,汽车等消费升级快速发展,消费呈逐步加速之势,金融体制的改革,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多,买基金、入股市投资渠道更加拓宽,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此之外,全国新增就业人数增多,降低失业压力。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的现象。我国的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走势还不错。而另一方面,因为次货危机的发生,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受到影响巨大。这一切增加了我国洲经济发展的外生变数。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即使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调控措施,但结构失衡并未缓解,体制矛盾仍然存在,且经济运行风险继续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在紧缩中仍在升高,虽然关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出口增长率仍提高,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且贸易顺差扩大。同时,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信贷出现问题,甚至经济泡沫在一夜之间破裂。所以,我国的经济把应对经济危机押在宏观调控之上。

经济体内部的动力不可能是无限的,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周期性的,其有它的自然规律。而当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痼疾依旧。随着流动性过剩且有增无减,资产价格泡沫必将继续膨胀。在大量资本的涌动下,我国经济运行风险必将加大。人为压低要素价格或者扭曲比价关系,行政性垄断造成经济垄断,使利益和财富的逆向转移迅速加快。这些都必须通过深度的政策宏观调整与经济结构改革加以解决。宏观经济调控措施面临着尖锐的局部与整体利益矛盾、长期与短期的压力。另外,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关键自然资源还有赖于国际贸易,而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加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持与恢复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还有,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仍将继续扩展,相关的国际经济规范的波动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会对我国的宏观调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对其它国家和地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宏观调控势必要和政治外交与国际协调结合起来。此外,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但是虚拟经济运行具有独特的规律。即使我们在调控实体经济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在调控宏观虚拟经济方面,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仍处于探索性的学习阶段。

三、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战略

要想加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重探讨:

宏观经济动态篇10

关键词:地籍;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10-02

当前,土地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既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国家加强国家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还是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迫切需求。而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把好土地“闸门”,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需要全面、现实的地籍成果作为支撑和依据。

一、地籍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

1.地籍的内涵分析。地籍,俗称土地的户口,是用来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和价值等基本状况的籍册和文书档案。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基本特性。而对地籍的管理主要是国家为建立地籍和研究土地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和经济状况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现阶段中国地籍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管理、地籍档案管理等内容。

2.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二、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1.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能够合乎客观需求。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的调控,有利于尽快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2.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是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依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依据,建立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可以全面掌握真实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土地产权状况以及土地的变化动态等基础信息数据,,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充分发挥了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闸门”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3.地籍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坚强的法律支撑。要使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好效果,必须要使地籍相关政策制度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10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物权法》正式实施;2006年12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2008年2月1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正式实施;2008年2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土地调查条例》。这一系列与地籍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

三、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分析

1.土地调查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全面、现势、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调查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的清查。通过土地调查可以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翔实的数据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运用遥感技术和土地调查等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具有监测成果的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层次性、技术要求的区域性、技术手段的综合性等特点。

3.土地登记和统计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土地产权保障,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土地登记是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审批、注册登记、确认、发放土地证书的法律制度。中国土地登记具有强制性、公信性、完整性、连续性和保护性的特点。只有通过土地确权登记,才能确认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维护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

4.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土地等、级、价体系。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和价格化的过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目的是评价和划分土地的质量等级以及建立土地的价格体系。

5.地籍档案和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化、航空航天遥感和3s等高新技术,在地籍管理中广泛应用,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应用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现是其信息直接反映每一块宗地的特征,它包括宗地的基本信息(位置、面积、利用类别、等级等),权属管理(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附着物信息(地上、地下建筑及各种设施情况),文档信息(调查原始资料、法律、条例等)和图形信息(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四、建立完善的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体系

1.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要科学翔实。开展和实施土地调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土地调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要保证土地调查数据具有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只有科学翔实的土地调查数据,才能够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2.土地变更调查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细化。《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且要求每年都要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变更调查不仅保持了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且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地检查、补置、更正,使地籍数据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和补充。土地变更调查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年度全部实际建设用地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土地变更数据。

3.完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成果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保护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修改完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监测成果的标准化;加大遥感监测及其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应用遥感监测成果,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提供分析成果数据依据。

4.强化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不仅是依法确认土地权属、保护和管理土地的重要制度和关键环节,也是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重要途径。土地登记对明确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保障土地交易安全,维护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地产权者权益,还可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为保护土地资产,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物权保障作用。

5.建立完整统一的土地统计体系。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城乡土地分类体系,进行土地统计和汇总就必须要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和综合统计的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标准,包括规范统计指标名称,统一指标解释;规范统计调查时间,明确统计时段;规范统计调查范围,明确统计对象;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方式,形成相对完整的土地统计体系。

6.加强地籍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加强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变化状况、土地产权、土地价格等地籍基础数据的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地籍数据库,可以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和进行土地科学性决策,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及时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基础性和公益性信息服务,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用地信息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公强.地籍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13.

[2]杜海平,詹长根,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34.

[3]编委会.《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与地籍管理操作规范化、数字化实务全书[m].北京:土地科学出版社,2006.

[4]张国玉,吴建廷,周立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籍信息系统的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7-210.

[5]汤建国,陈刚.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6,(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