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9:50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1

1. 经济法的起源

“经济法”这一概念早在18 世纪就已经在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首先提出,而其真正兴起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于民商法等传统部门法,经济法是一项新兴的法律部门,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独特功能。本文着眼于西方经济法起源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要素,试图通过对其起源地详细分析,得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进而揭示出西方经济法起源与其基本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1市场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内在动因

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核心条件之一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正是主张自由竞争的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斯密的《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斯密认为,只要能保证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国家行政机构的权利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经济的干预就没那么重要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模式并不存在,事实上,市场失灵似乎才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常态。如1873年后,相继五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加剧了企业的兼并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主要行业无可避免的被一家或者几家超级企业控制,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出现了。这说明垄断、外部经济效应、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等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都在证明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存在着客观缺陷。

此外,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还表现在对经济总量无力调节,忽视长期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这一切要求必须借助另一种外在力量去弥补缺陷,而国家干预正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必要手段,正如弗里德曼所说,“自由竞争的存在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这些规则执行的裁定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失灵构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在需求,而经济法的产生就是为了确保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因此,可以说,市场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内在动因。

1.2政府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客观需求

由上文论述可知,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内在缺陷要求国家干预经济,而国家干预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问题又构成了经济法的重要内涵。事实上,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其专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藉此,凯恩斯提出要建立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的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体系。在面对1929一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凯恩斯主张要依靠国家的干预来刺激有效需求,保证整个社会充分就业状况的实现。战后,英国政府发表的《就业白皮书》(1945年)和美国的“就业法案”(1946年通过)都反映了凯恩斯所倡导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至于上台伊始即遭遇自1929 年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奥巴马政府,更是采取了和平时期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干预政策,以至于美国保守政治人物惊呼: 奥巴马要把这个国家推向社会主义!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政府经济社会职能限度的争论。

国家干预的实现要借助于国家权力机制的运行,而国家权力本身也存在着天然缺陷。例如政府的权利寻租行为、谋私行为以及由于对政府过于依赖而产生的权力膨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和经济危机很好的验证了政府的过度干预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法律体系来监督约束政府的干预行为,厘定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一方面保证国家干预职能的落实,另一方面也制约国家干预职能的过度行使。正如李昌麟教授认为的那样:“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因此,可以说,政府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客观需求。

2. 经济法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功能

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工具和重要制度载

体,应当从单纯地关注市场失灵,转向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均作为自己的调整目标,以保证国家权力作用于市场的及时与适宜。事实上,各国经济立法逐渐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功能,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干预。那么由上述对经济法起源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经济法本质内涵,一是经济法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平衡之法;二是经济法为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并举之法;三是经济法-社会本位之法。

基于对经济起源以及其本质内涵的认识,可知经济法具备调节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对市场环境进行规制的基本功能、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而这四项基本功能也构成了经济法的主体内容。综观现代经济法的内容结构可知,经济法包括了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国有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优抚安置法律制度等。 其中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国有企业法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凸显了经济法对市场调节机制的修正,是调整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证券法、房地产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凸显了经济法对市场环境与秩序的维护和保障,也是调整市场经济主体行为一系列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的内容体现出了经济法是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平衡之法的内涵。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的等则凸显了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功能,是调整政府干预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现了经济法是政府干预和敢于政府的并举之法的内涵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社会保险法、有福安置法、劳动保护法等则凸显了经济法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注,凸显了其服务于社会,追求社会公平与效益的立法宗旨,从而也体现了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的内涵。

3. 经济法的起源与其基本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分析

上文对经济法基本内容、基本功能、本质内涵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结。那么正如本文所提出的经济法的起源与其基本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呢,具体的逻辑关系详见下图1。

事实上通过本文第一、二段的论述,我们就可以得到相关结论,应该说,经济法的起源同时也构筑了经济法的本质内涵、调整范围、主要内容和基本功能。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逻辑纽带。具体的内在逻辑为市场失灵要求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的制度载体是经济法,国家干预的缺陷产生政府失灵,政府失灵需要经济法的规范和约束。故,简言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常态存在必然催生经济法,经济法是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之上的国家干预的法律依据。那么,经济法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功能和内容才能与其起源的诉求相匹配呢?这也是本文要揭示的内在逻辑。其所具备调节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对市场环境进行规制的基本功能、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恰恰与经济法的起源和本质内涵遥相呼应。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2

文化环境内涵或是单指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的一种,或是其中的两种加以组合。比较全面揭示文化环境内涵的观点应该是文化哲学学派,该学派认为文化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得以展开的具体现实的社会文化,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当下处境。这样看来,与人相关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都从属于文化环境。这种全面揭示文化及文化环境要素的观点,其优越性在于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梳理出两者的相互关系,建构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表面上看,单纯地从文化与文化环境的构成要件分析,文化与文化环境确实有其交融点,物质内容、精神内容既构成文化,也是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就连构成文化的制度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甚至多数情况下会变成一个概念。这种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与文化环境定义的抽象化和表面化,造成两者区分困难甚至混淆。如果将文化具体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

文化本身是文化的内部构成部分,文化环境则成为文化的外在环境。这种文化“内”与“外”之分的着力点在于“人”,内涵于人的就是文化,外在于人但仍然与人发生紧密联系,构成文化成长、变革条件的就是文化环境。此外,两者的特性更能够将二者加以区分,有学者这样分析道:“文化环境是具体的、当下的,是现实性概念;而文化是具体与抽象、历时和共时、结果和过程的统一。”这样看来,文化环境必定是某一阶段的文化环境,它一旦与历史时期相联系,就会呈现出固定性、常态性。文化则不同,它时刻处于变动过程中,其变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文化。文化和文化环境的相互结合也体现在对于文化和文化环境特性的理解中。就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文化环境的当下性包含具体的文化环境,如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体制、文化方式,这些文化环境因素通过“人”这个发力点,作用于其内部观念、认识等意识形态,从而构成文化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客观条件,最终培育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内容。

文化环境的作用力并不能影响文化影响力的发挥。文化环境是历史和现实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文化的历史支撑和岁月积淀是文化环境产生、发展和求变的首要前提条件,现阶段文化环境的特质是历史文化因素累积的结果,文化的内需力支撑文化环境的作用力。“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与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相处的关系,都会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反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4〕。文化环境的每一阶段都汲取、扬弃历史赋予的条件,历史的文化有可能在改变后成为现实的直接文化环境,也有可能为时代抛弃,为人们所遗忘。传统民间习俗、精神内涵、民艺民粹,在与现代化的对抗中,直接被重建到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必须重视的重要关系,在现实文化体系的建构中,认真研究文化发展的现状,深刻理解现实文化的逻辑内涵,建构与文化良性互动的文化环境体系,是现阶段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内涵

第一,从经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在中国传统封建小农经济文化中“义”是内涵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文讨论的“义”是作为传统社会中评价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价值取向,“义不容辞”、“见义勇为”、“舍身取义”反映了人们追求义的不同层次实践活动,他们为了取义,用行动代替言语,甚至以不惜放弃自我生命为代价,提倡对义的绝对追求。对于“利”的价值取向,人们普遍表示否定。对于“义”的无底线价值追求和对于“利”的全面否定的现状,在社会道德的弘扬过程中,虽然倡导了道德的纯粹性,无疑也忽视了人的合理性需求,遮蔽了人的现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对利和义作出了层次性划分,使之成为层次分明的极具现实基础的概念。学者光将道德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是不妨碍他人的自私自利,这是最低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即‘伦理底线’;第二层次是为己利人或利己利人的互利行为,这是最普遍的道德要求;第三层次是为人利人、无私奉献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倡导社会道德风尚相结合的方式,取代了绝对化的取“义”和舍“利”的行为,等级化的取“利”原则在守住道德底线、弘扬社会风尚的同时,也保证现实社会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诉求,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倡导的经济价值取向。

第二,就伦理价值取向的立场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谋求“文理并存”。所谓“文理并存”,就是指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应该适度权衡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赋予科学理性以人文精神,形精神和理性精神紧密结合的局面。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科学与技术结合使人类社会推动经济生产发展、社会生活充实、人类素质提高。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过度迷信和绝对推崇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统一,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产生了“异化”问题。人类被自己所生产出的成果所控制,逐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丧失自我意识,成为科技的衍生物,对自然的绝对破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所倡导的伦理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出路就在于“科学建制”和“科学气质”,“科学建制”既是推动和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也是发现和消除谬误的严格程序。“科学气质”,按默顿的说法包括“普遍性”、“社团性”、“不谋私利”以及“有组织的怀疑”四方面要素,这是创新精神与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的具体体现”〔6〕。因此,应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科学气质和精神,系统建立科学机制和组织,预设性防止人类异化,避免科学技术凌驾于人之上产生的恶果,保证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

第三,从作用机制建构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崇“法德并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倡导法律规范力和契约的执行力,也注重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和外在法律规范并驱的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倡导公平竞争、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化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作用机制是法律和道德并驱的机制建构。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两者对于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效应,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法律制定和运行主体的人为性,并不能保证法律本身的纯粹理性化,人类的非理性总会作用于法律,影响法律的公平性;就法律的效力而言,针对某个领域发挥作用的法律手段,着力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单纯依靠法制建设也会加重整个社会运行的成本。德治的非强制性特点会减弱自身的效力,无法实现道德的作用,其本身的多元化也会混淆视听,加大执行难度,单纯依赖道德力量也不是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内涵起源于“义利共生”的经济价值追求,它合理地提出了解决道德和利益关系的措施,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逻辑起点。“文理并存”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理念保证,不断调解异化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是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着力点。“法德并驱”的制度建构,在人与物之间建构起合理的桥梁,合理作用方式保障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运作,是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必备条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的建构

良性运转的文化环境是保证文化健康发展的外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新自觉要求准确定位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合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从文化理想、文化制度、文化方式方面出发,全面地建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文化环境。

(一)文化理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目标。

文化理想孕育着文化最深层的底蕴,是建筑文化长城的基石,是体现文化灵魂的关键。“一种文化的独特魅力,首先表现在其特有的文化理想之中”〔7〕。文化理想的建构也不是脱离社会实践基础和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空洞的文化发展目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儒家学说提出“天下大同”社会理想基础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在革命年代“翻身求解放”社会理想下,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的文化理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传统观念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道德和文化面临重塑的境遇,社会的紊乱连带促动个体道德的倒塌、文化的徘徊及心理的迷惑。参透中国当代市场经济文化深层的意蕴,必须首先领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理想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理想应该是“共同富裕”社会理想下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终极目标,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性文化理想,脱离共同富裕基础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缺乏凝聚力的空洞口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该处理好多元文化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引领众多社会思潮,引领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平衡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用文化产业带动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共享的新局面。

(二)文化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文化制度的引导,逻辑顺畅、组织紧凑的文化体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文化环境,文化体制是建立在文化制度方向性把控基础上的体制机理:“一般说来,制度比较原则,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体制比较具体,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体制是制度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存在形式,制度是体制的原则的或本质的规定。”〔8〕保障市场经济正确运行应该从文化制度入手。文化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必须反映出社会制度的特色,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文化制度的首要原则就是保障文化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避免形成脱离社会制度的文化制度。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文化制度理应保障人民群众公平、自由进出市场经济,维护其合法权益,避免不合法权益对其的侵害。建设先进文化的社会呼吁,暗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赋予文化制度的先进性特质。文化制度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其努力保障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更注重经济建设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文化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和动力。

文化方式也就是文化的模式问题,是社会成员行为选择遵从的最高价值标准,它构成社会全部价值观的基础。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的文化模式主要包括个人本位、群体本位和伦理本位。个人本位是西方社会文化模式,倡导个体价值的最高追求,意味着社会运行中对于个人利益的合法保护,产生了契约文化以及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东方文化熏陶下的文化模式是群体本位,中国将这种群体与血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政权和经济紧密勾结的关系本位社会“,官官相护”“、”、“商商互结”的局面就是传统文化推崇伦理本位与“关系本位”相结合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在小农经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市场经济却是格格不入的。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倾向扰乱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市场主体自由出入的秩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生长于中国文化中,必然附加着伦理价值倾向,这种倾向是与契约制度和信用体系紧密结合、信奉个人能力至上的文化模式,以个人综合素质作为价值的最高标准,通过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员流动,突破传统的关系模式,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本位的伦理文化模式。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3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产品批发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消费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天天.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8,(4).

[2]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操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一、“文明”内涵的界定

沃勒斯坦认为,文明是“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接。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共存”①。他从历史角度给文明下了定义,说明文明的历史性和过程性。在塞缪尔•亨廷顿看来,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能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反映出文明所具有的社会适应性和广泛认同感。恩格斯认为,文明“是个历史概念,文明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文明体现了人的存在方式以及意识形态上的进步。西方文明包含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共同信念。西方的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其市场文明既包括现代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完备的法律体系、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垄断和反垄断的内容,也包括私有制、劳资关系存在对立、市场经济秩序波动明显等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模式和市场文明,我们探讨的就是这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市场文明。

二、多角度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1.从社会主义本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邓小平在1992年“南行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主义内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功能和发展过程性,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力二元制结构,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物质基础。我国发展生产力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我国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组建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坚强根基,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独特文明

①从所有制看,公有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总体特点。就公有制而言,我国当前实行的是委托国家,通过对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掌握经济命脉,同时进行将国家从投入社会化企业的资本和土地获得的利润进行社会分红,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一方面,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鼓励非公经济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发挥国有资产量和质优势的同时,增强市场活力。另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之在增值保值国有资产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应将公有制看作是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②从分配制看,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涉及人们的利益问题,也涉及公平问题。我国当前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人们劳动生产时,不仅能创造自己工资的价值,也能创造剩余。资本主义社会这部分剩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形成剩余价值。如何分配这种剩余,才是分配是否公平的根源。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再分配机制,将这部分剩余更好地惠及民生,让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发挥公有制积极性,从而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国家通过一系列再分配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公平。③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不用“同等富裕”,说明他看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旧式分工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差别。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才能更好结合起来。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理念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逐步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2.从市场“手段论”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

但它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体制,而不是制度,不能将“市场”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将“计划”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计划与市场都是为经济服务的。中国经过对历史教训和西方经验的总结,进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现实的应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利用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配置资源,从而优胜劣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活力,增加财富的积累。这是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也是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的一个参考点。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由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也是对我国经济运行规律的再认识。市场经济体现的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以及对私有制、效率的追求。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无序化、市场主体为谋求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等。虽然我国的所有制制约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调整,从而使市场经济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不作为少作为,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在市场经济中打造法制型、服务型、治理型政府。胡钧教授针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出“驾驭论”的观点。他把市场比作野马,将政府比作骑手。提出在无人驾驭的时候,野马为寻找水草而盲目奔驰,而当骑手深谙和顺应马的习性时,能够驯服和驾驭野马,从而利用它的奔跑能力为自己服务。这段话也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充分利用市场为经济服务的同时,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贯穿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

3.从上层建筑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发展就会失去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的市场经济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中国有共产党的领导。有这种政治优势所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将社会红利惠及每一个人,实现协调、共享发展。

(2)完善的法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才能更好地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氛围,才能建立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就当前现状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当出现一些不和谐、不合理的现象时,需要法制注入一股清泉,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和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市场经济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措施。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积极制定和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制定和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维护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从头至尾都是为资本服务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通过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不断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缩小各阶层的贫富差距。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其内涵,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体基础之上,强调本体与他者、个体与集体、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个人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和西方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而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更要把集体主义具体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去,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最后,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坚持集体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是要否定个人利益。而是重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协调,重视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文注释①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5.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

[4]李丰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胡钧.澄清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误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6]吴敬琏.坚持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n].北京日报,2013-11-25(017).

[7]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还是其他[J].社会主义研究,2010(5).

[8]杜帮云.集体主义的理性分析和时代解读[J].前沿,2016(1).

[9]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济学含义[J].人文与社会,2008(11).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5

“罗马俱乐部”创始人奥雷利奥•佩西指出,任何发展和进步,如果不同时导致道德、社会、政治以及人的行为的进步,就毫无价值可言[1],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更试图从哲学观念上提出一种新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基本目的不同,这种新发展观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需要作为其基本目的。经济不再是发展唯一的目的和衡量指标,发展不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可见,在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已经内在地产生一种新的趋势:人本主义的复归。但是,在发展向人本主义复归的同时,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发展的核心维度之一。不同的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方式已经与以往有了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具有伦理意蕴。其次是发展与伦理的关系。发展就其涵义来讲,既是一种事实,又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包含着事实基础的价值。发展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集合,是以人为价值原点和绝对价值的多种价值的集合。发展离开了人这一价值原点就毫无意义。发展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同人的终极关切、完整性、道德性、全面发展和解放统一起来。传统哲学发展观往往把世界发展的终极价值设定为“至善”、“大全”、“绝对精神”等,这显然蕴涵着伦理、人道主义和终极关怀,但这种哲学发展观是抽象的,与现实社会和经济无直接联系。而实证主义的发展研究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抹杀和无视发展的伦理意蕴,成为了肤浅的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并导致了严重的实践后果。为什么发展总需要有一个“善”的目的呢?“善”本应是一个伦理学和价值学范畴,在发展中,“善”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的深层意义则是人本的。客观世界本无所谓善恶,只有在与主体发生关系时才具有善恶,主体是客体世界发展的绝对参照者。以研究发展哲学著称的英国哲学家霍布豪斯的发展学说具有深厚的伦理热情,他认为世界的进程是一个通过心灵活动对物理条件控制的扩展而逐渐实现的有机和谐的发展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人们之所以崇拜进步,可以用两个观点进行探讨,一是事实的观点,二是道德的观点,后者提供了赞成与否的标准[2]。维纳看到了人们对发展的伦理期望,以及这种期望的现实基础———工艺技术的进步即人类对环境的支配,这就是霍布豪斯的“心灵活动”对物理活动控制的扩展,也正是列宁对“善”的实践规定。再者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伦理的关系。“发展”在本质层面上一般被界定为“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是主体对客体的凝聚着功利的、伦理的和审美的动态价值增殖关系,是客体世界的合目的性运动。“科学”在不同时期内涵功能都不同,在现阶段,“科学发展”要突出经济的社会功能,如效率、公平、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等。发展是属人的概念,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伦理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它充分体现了人在经济伦理中的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体地位。它充分肯定了人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作用,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仅仅由数量的增长所带来的“发展”,并不必然具有伦理涵义,但是当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发展时,在GDp是否增长的标准上再加上人们生活是否更幸福、国内贫富差距是否缩小、人们的健康和教育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等标准,这时,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具有了伦理涵义。经济伦理思想是作为人们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评价人们经济活动、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理论和观念。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及其理论;二是指人们对这种道德观念和理论的认知及评价系统[4]。能否处理好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经济伦理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否提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等重大问题。我国立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充分肯定了伦理道德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立足理论前沿,广泛吸取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经济伦理思想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伦理意蕴

经济伦理的基本目标是为人的经济行为提供合理的道德约束,为企业合理的经济行为提供指导原则和规范,为社会经济发展设定正确的价值标准。它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设立道德价值目标[5]24;二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5]32。前者是经济伦理学具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即自觉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设立宏观的道德价值目标,使经济发展朝着特定的价值目标和方向前进,更好地为这种价值目标的实现创造经济条件。经济伦理学则将经济活动视为“为人”的活动,视为实现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活动。它突出强调了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在经济活动中牢牢把握和服务于这一主体性地位。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两者在立足点这一根本问题上是相同的。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上看,科学发展观追求的发展目标不是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而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目标;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单纯的追求增长,而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着重在道德领域为经济发展设立价值目标和进行价值导向,如倡导社会公平、公正等等。经济伦理学常常表现出对伦理价值的指引作用,表现出“人文力”、“德性”等元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表现出全面、和谐、可持续等基本特征。而这些恰恰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经济伦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经济伦理学的框架结构来看,它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的经济伦理问题。宏观层次研究探讨的是国家、政府的经济制度和秩序问题的伦理评价;中观层次探讨研究的是公司、企业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微观层次探讨的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的行为评价问题。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从宏观层次对国家、政府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包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问题;经济体制与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经济条件、经济秩序以及社会政策方面的伦理问题;经济与人的关系问题;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公共领域的政府伦理责任问题等诸如此类与经济有关的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经济与伦理统一的道德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这种伦理内涵不是在经济发展之外,而是在经济发展之中,是与经济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三重发展向度,这三个发展向度实际上解决的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三个重大经济伦理问题。它们分别是:经济发展中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利益冲突的解决,包括代内利益和代际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步性及共时性问题,即社会的协调发展;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逆向性疏离的现实问题,从中折射出的发展公正问题体现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这三个方面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作为纲领,“以人为本”也始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这三个发展向度之中,这是理解和解决其中所蕴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钥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经济伦理的基石,它充分体现了人在经济伦理中的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体地位。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校正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对人的利益的轻视,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及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在以往的发展中,我们对人缺少人文关怀,对人本身的世界,如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生存等关注不够,不是以人为目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的价值核心地位。并且,科学发展观追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意蕴。公平在经济伦理中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它包括机会平等和利益分配平等两个方面的内涵。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基本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就业机会和通过劳动平等地获取利益的机会,它否定除个人天赋和后天自身条件外的任何特权。利益分配平等要求利益的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利益的再次分配,要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为目的,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普遍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就很好地彰显了公平,它坚持了共同发展原则、共同分享原则和共同富裕原则。它要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占有资源的行业与不占有资源的行业要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发展;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和共同富裕,它体现了经济伦理的公平价值导向。“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经济伦理的最新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和谐共处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共存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以下两层经济伦理内涵:第一,就空间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经济伦理关系。第二,就时间方面的现代与未来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既考虑现在,更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经济伦理观。

科学发展观之经济伦理意蕴实现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6

摘要:在阐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涵义和内外部动力的基础上,从保障性机制、需求性机制、导向性机制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期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和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新的机遇与挑战迫使我们思考,高等教育用传统的外延扩张和粗放的发展方式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动力机制是什么?河北省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只有走内涵建设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跨越。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以高等教育的内部因素作为主要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是在现有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规模大幅度扩大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优化结构,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系统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对高等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政策保障因素等等,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作用;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对内涵式发展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教育观念、校园文化、高校扩招、校际竞争等方面,它们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不同的微观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基础,是外部动力的着力点;外部动力是保障,是内部动力发挥的诱因。

本文拟从政策、资金、师资,教育需求、就业、教育观念、结构调整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虽然没有涵盖所有的内外部动力机制,但通过这几方面主导性动力机制的强化,能够有力地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保障性机制

1.政策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202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河北省依据国家《规划纲要》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制定了《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在把握国家和省两个“规划纲要”,从高等教育发展内部提出政策导向,通过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制定和推行促进高等院校建设、重点学科发展、学术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2.资金保障。高等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有限资源,因此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扩招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居第25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居第31位[1],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使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变缓。

当前,破解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资金“瓶颈”,就是要在政府经费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拓宽投资渠道。还要主动寻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通过将高等教育的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和经济优势,开辟教育与产业经济良性互动、市场与高校双赢合作的新格局。同时,高等院校还要着力扭转传统政府拨款机制下形成的惰性和依赖性,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完善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师资保障。师资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教育生产力要素。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河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虽然不断扩大,但生师比也在不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高校生师比从1999年的10.4增长到2009年的22.3[2],显示了扩招后师资的缺乏。

建立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师资保障机制,要因地制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投入中用于师资建设的比重,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加快师资引进和本土化培养速度,提升师资存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优质师资的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益的最优化,同时引导各级各类高校以准确的、科学的发展定位,构建合理的内部师资结构体系。

(二)需求性机制

1.教育需求。近几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贫富差距的拉开、家庭抚养费用的增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高等教育的需求又受到学龄人口下降的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在2002-2006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今后3-10年间,高等教育的需求将会逐渐变小,上大学的人将会减少。目前河北省已经出现个别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现象。

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规模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从长远来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要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适应,与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相匹配。另外,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还要与学龄人口需求量相衔接,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控制招生规模也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毕业生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提高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2009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既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需求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吸纳方面,要拓展企业用人的市场需求主渠道,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积极接收大学生。同时,也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高校供给方面,高等院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社会实践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科技要素需求。长期以来,河北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和体制存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产学研发展,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益。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科技要素需求,要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优势,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与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沿海经济和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旅游、现代物流)发展需求为核心,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此同时,注重人文社科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结合,为政府科学决策、社会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高层次政策建议,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导向性机制

1.教育观念导向。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外部动力是第二的,所有外部因素的变化只能改善发展环境,而只有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教育观念的导向机制,建立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同与创新之上。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到每一所高校的个体发展,都可以看做是对内涵式发展主导观念的认同、转化、吸收和创新。因此,河北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一个主旨鲜明、内涵丰富、兼容并蓄的理念做指导,更需要一个立足省情、放眼世界、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观念导向机制来推动。

2.结构调整导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河北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已经成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迫切任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结构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教育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以准确恰当的定位,构建职责分明、特色鲜明的层次结构。着力建设扶持几所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建设一批参与全省经济建设,在某些强势领域方面保持自己优势和特色的高校;一般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根据本校学科、人才优势和当地经济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

(四)特色优势机制

河北省内嵌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无论对经济还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经费紧张,投入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河北省高校必须放开思路,多方谋划,利用京津的经济、文化、人才优势,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首先,要借助优势“借鸡生蛋”,吸引京津优秀人才,补充河北高校的师资不足。其次,办好大学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科技开发基地。大学科技园一方面可为京津高校科技研发缓解场地、资金等压力;另一方面又能调动我省高校的科研研发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上台阶;也可带动省内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另外,还可考虑由京津企业注入一定资金,与河北省高校进行合作,形成股份制管理模式。投资企业掌握一定的股份,参与学校的管理,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规格,省内合作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完成培养任务。这一方面能够为省内高校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就业找到新的门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系统,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运动过程,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许多现实问题。本文对于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探索和尝试,仍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3-2009》..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7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产品批发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消费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天天.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8,(4).

   [2]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操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8

【关键词】民歌文化;民歌传承;问题与现状;方式与方法

前言:

民歌文化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生存现状的改变而逐渐变化的。毕竟,民歌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民族生活状态、民族精神状态、民族思想观念的体现和结晶。从这个角度上讲,结合当前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其传承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是合乎逻辑并且适应时展需求的。

一、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民歌文化是指在一个民族的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操守、民族的思想观念、民族的传统习惯等内容的一种体现,并且经过长期的编排和艺术创作最终以民歌形式表达和存在的一种文化。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产业化发展思维以及市场化的巨大前景,民歌文化开始于政治、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发生联系,并逐渐在市场化的维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当代的文化视角下,中国民歌文化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载体,更加具备了较为浓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

(二)中国民歌的文化特征

中国民歌文化在内涵的逐渐演化的历程中也表现出多个方面上的特征和特性。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民歌的文化特征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民歌文化的审美性特征。所谓美,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对于民歌来讲,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种凝练式的表达。民歌本身是具有音律上的和谐的美的特征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民歌文化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带给民众以一种心灵上的优美的体验,将一种民族生命力以音符的方式传达出来,因此,民歌文化是具有审美性特征的。

其次是民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民族性特征,顾名思义,任何一种民歌文化都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的。它彰显的是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精神观念、思想道德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殊性,同时也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格局,使得这种民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地域性特征。比如广西、山西、东北等地的民歌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传承性以及历史发展的持续性是一种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文化内涵得以不断丰富的基础。我国民歌文化在长期发展中表现出强烈的传承性特征,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比如陕西地区民歌形式“花儿”本身就是民歌文化不断传承、不断加工、不断走向深化的典型例证。花儿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四百年前,甚至从文学范式上来说,花儿可以与早期《诗经》中的一些作品相关联,当前花儿仍然是山西民歌的主流形式之一,这也侧面验证了民歌文化传承性的力量所在。

二、当前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分析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的。中国民歌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的积极使用,在继承发展传统民歌文化精华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当代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化、市场化的维度上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有文化所应该有的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和局限。

(一)当前民歌文化传承发展的不足

一是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指导。没有指定长时间的发展战略,整个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在项目开发上缺乏前瞻性。比如陕西民歌虽然在近几年重新走进民众事业,获得了极好的发展契机,然而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作为引导,陕西民歌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次机会;二是民歌文化产业严重滞后。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民歌文化在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价值并不明显,尚未出现较为成熟、先进的民歌产业;三是本民族民歌创作成果数量不足。民歌文化的发展是以民歌创作为基础的。当前民歌文化在产品创作上的不足已经十分明显,彰显时代特色,具备人文关怀的新的民歌作品产量较低。

(二)强化对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对于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应该注重从问题入手,怀揣问题意识,倒逼解决措施的制定。因此,从当前民歌发展的现状来看,民歌文化的传承工作应至少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结合民族发展现状,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民歌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和宏伟工程,必须要注重从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民歌传承工作计划。其次是要坚持本土化道路,形成民歌文化品牌。民歌文化的发展需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的烙印是民歌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因此,未来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需要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现状入手,积极融合吸收先进内涵,形成民歌文化的品牌内涵,并进而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品牌效应。最后,注重对民歌作品的创作。作品是民歌文化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石。无论民歌文化发展到何种阶段,结合时代和民族发展实际,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彰显出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风貌,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提供助力是民歌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结语

民歌文化的内涵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内容息息相关。这也决定了对于民歌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需要从本民族的发展实际出发,尽可能多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歌作品,借助作品的力量形成品牌化的优势,帮助民歌文化在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更顺、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凯.改革开发前的中国民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陆颖.论民歌艺术的当展及其艺术价值―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3.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9

关键词:证券市场;效率;内涵;评价

从理论上说,科学的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原则和方法,首先要建立在科学合理地界定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上说,如何制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各种政策的制定及其导向。因此,科学全面地理解和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确定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辨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金融学逐步形成了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marketHypothesis。简称为emH。也称为“有效市场理论”)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效率理论。1965年,法玛(Fama)首次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如果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可得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则该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理论(emH)使用市场定价的信息有效性来衡量证券市场的效率。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学者把信息有效性与资本市场效率等同起来了,认为“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够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从信息上说)就是有效率的”。

20世纪70年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外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主要围绕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检验和实证研究。大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态有效态和半强态有效的状态特征,我国证券市场也尚未达到中强态有效;但对于是否达到弱态有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半数以上的学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已达到或接近弱态有效。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效市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即使一些学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修正,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但该理论仍无法解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异常现象。市场有效理论对中外证券市场效率状态评价结论的不确定性,加之对市场异常现象的无法解释。暴露出其理论上的缺陷和现实解释能力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批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也进行了理论探讨。一般认为,证券市场效率应理解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资金的有效动员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笔者认为,无论是有效市场理论对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界定,还是按照其他学者的观点——把证券市场效率理解为资源配置效率。都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效率的全貌。那么应该如何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呢?

1.证券市场效率是“效率”的经济学内涵在证券市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在经济学一般意义上。效率是指生产活动所得到的经济成果与投入的比较值,即收益与成本之比,比值越高,则效率越高。因此,相应地,证券市场效率可以从证券市场资源的配置利用、信息处理、资产定价、交易运行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环节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中得以体现。因此,证券市场效率应该既包括作为证券市场效率核心的信息效率,也包括以最低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融资效率,还包括使市场投资者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投资交易的运行效率。

2.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从根本上讲,证券市场效率高低就是其功能发挥程度的高低。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必须从对证券市场功能的分析人手——应由证券市场功能的构成以及影响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证券市场效率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因而,证券市场由其基本功能和辅助(或附属)功能决定。

3.证券市场效率是一个多侧面的多种子效率的综合体。如果将证券市场效率内涵仅局限于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来评价证券市场,就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的全貌。事实上,证券市场效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相互联系且彼此相互作用的子效率体系。如可以从影响范围的角度划分为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从功能角度分为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等。

二、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

正因为证券市场效率内涵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说,由于证券市场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证券市场的效率需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同时需要从实体经济中得到检验。因此,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结果,应当与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功能发挥程度相一致,与其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效应相符。

2.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包含但不限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合考察。证券市场效率不仅仅表现为信息效率,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与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因此,对证券市场效率的考察绝不能仅限于基于有效市场的各种信息有效性检验,还应当依据帕累托标准,包括对各种子效率状态的综合考察。

3.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经济体制特征。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是影响证券市场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期,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才不过16年的时间,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证券市场的部分功能受到制度性约束和内部结构不健全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却对我国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所没有的。尽管按照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率的。但实际上,证券市场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资源动员、优化配置等多元化的巨大促进作用。因此,确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证券市场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三、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总体评价

1.融资效率迅速提高,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大体完成,从2006年6月以后,我国a股市场融资能力和市场承接新股能力明显提高,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06年,全球新上市股票(ipo)筹资总额为2270亿美元,其中,沪深港三家交易所ipo融资总额超过45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三家交易所的融资总额,仅次于伦敦证券交易所。2006年,沪深a股市场筹资额(含增发、配股)达2848.7亿元,是历史上筹资额第二高年(2000年)的173%。

2007年初,沪深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比2006年初的3.56万亿增长181%,a股市场成为同期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化率达到50%以上,如果加上在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则证券化率达到78.9%,超过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化率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相比仍有差距——后者大都超过100%,美国更高达180%。

2.定价效率水平较低,市场定价机制亟待完善。

高效的资本定价促进资本的形成与配置,因此证券市场定价效率成为衡量市场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从发行市场看,ipo抑价率水平是衡量发行市场效率的主要标准:上市首日ipo抑价率越低,则ipo市场的定价效率就越高。经验表明,各国证券市场上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适度的ipo抑价率水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国的股票市场抑价率幅度在5%—160%不等,成熟市场的ipo抑价率水平为20%以下,而新兴市场的抑价率水平明显偏高。我国a股市场上的ipo抑价率水平则表现畸高,经统计1996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28日期间,扣除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股,样本的算术平均抑价率高达109.76%。因此,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a股发行市场定价效率仍然偏低。高抑价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制使股票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议价能力发挥不足,而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

3.信息效率接近弱态有效,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有效市场理论为衡量证券市场效率高低提供了一种标准和视角,也是证券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总体上看,随着近年来证券市场的大力改革和迅速发展,a股证券市场已接近或达到弱态有效。当前,影响信息效率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水平不高,法规不健全,对内幕交易缺乏查处的手段,且查处力度不足。此外,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政策和制度变革较为频繁且易对市场造成短期突发性的冲击。

4.资产配置效率较低。配置功能发挥不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配置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在市场竞争与定价机制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因此,从证券市场外部影响的角度上看,资产配置成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背景和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局限,直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发挥得并不理想。以2006年1—9月为例,a股市场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3%,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盈利能力水平相比,并未明显表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这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并未集中投向具有较高效率的经济部门和企业。不过,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全流通的实现,已从基础制度上为今后证券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5.交易效率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交易效率是证券市场发挥各种功能效率的基础。我国证券市场在交易制度设计和技术上均具有后发优势,在硬件和软件上较好地满足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展和交易量的急剧增长的需要。2007年第一季度沪深两市a股的日均换手率达5.02%,远远高出世界成熟市场的换手率。这表明市场流动性较好,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交易效率较高。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投资者交易费用中以通道服务为主的佣金收费所占比例较高,若考虑经纪商提供的增值服务收费水平较低的情况,则交易费用总体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当。目前,在交易运行方面的主要不足在于金融工具体系仍不健全,衍生交易工具不发达,信用交易(融资融券)尚未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当然这些方面的改善,还有赖于市场整体配套制度的完善和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成熟。否则,过快地增加交易工具和信用交易不利于市场的风险控制。

6.公司治理效率和监管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且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巨大。

除了以上提到的五方面效率之外,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也不应忽视对公司治理效率与监管效率等方面的考察。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原则现代产权制度内涵

虽然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及理论界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性作了许多论述,但对其战略地位、原则和基本内涵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这将有助于增强改革的自觉性。

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1、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基础工作是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由于所有制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因此,现实生活中所有制各种实现形态及其发展形态,实际是表现为产权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可视为所有制的核心,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当然就是现代产权制度。因为,我们要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然不是古典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尤其表现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制度基础的市场经济。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原理要求,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理应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2、按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结构中最核心的制度

林毅夫认为,制度可以区分为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前者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后者则指经济社会中所有制度安排的总和。但制度安排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基本的制度安排和一般的制度安排,因为一个经济社会的制度结构,不是所有制度安排随机的、简单的加总,也就是说,在制度结构中必有一个或几个作为基本制度安排起决定作用,它(们)决定和影响其他一般的制度安排及其性质和功能,从而决定了该制度结构的构成和性质,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制度变迁问题。从经济的制度结构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看作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结构。而所有制或产权制度,则是制度结构的基本制度安排,它决定并影响着其他一般制度安排。例如,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的形成,更精确地说,是产权制度的变迁,决定并影响了其他一般制度安排的变迁和形成,从而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结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结构转变。所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就是要改革传统计划体制的产权制度这一基本制度安排,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1、建立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农业社会的权利制度,是以身份权、土地产权为中心的;工业社会的产权制度,是以机器、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本的产权为中心的。虽然我国首先需要完成工业化任务,重视物质资本产权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历史的发展趋势,即一个越来越以人力资本产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社会的形成。为此,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就必须充分体现每个人自由的选择权、流动权、就业权、劳动权、创新权,以及享有劳动(包括一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成果的权利。

2、建立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既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那么,在此基本制度规定下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产权制度,就必须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因此,要建立的现代产权制度,在结构上必须是国有产权、集体产权、社团产权、法人产权、私有产权、个人产权、混合产权等多种不同产权,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联系融合的产权结构。所以,我国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产权制度,也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创新,尤其是各种混合产权制度的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3、建立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法治要求的产权制度

所谓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以高度发达的分工和专业化,密切合作和充分竞争为本质特征的复杂经济体系,也是由高度非人格化的交易活动组成的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中,一切分工和交换关系,都必须建立在由国家提供第三方的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基础上即法治的基础上,而不靠传统的身份权关系,如血缘关系、同乡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来维系的。因此,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首先要在宪法的层次对所有的财产即无论是公有财产还是私有财产,无论是有形的财产还是无形的财产等等,都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和保护,同时还需要严格划清政府公共权利与公民私人权利的范围边界,以防止公权侵犯私权。其次,由于这种现代高度非人格化交易关系,而使得各种交易纠纷十分复杂,因此必须保持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否则,产权的第三方保护将是不可能的。

三、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关于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决定》已概括为四句话:“归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但除了这四条以外,还需要增补很重要的一条,即“选择自由”。另外,“归属清楚”不如改为“界定清楚”似乎更准确些。因此,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界定清楚,权责明确,选择自由,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1、界定清楚

将归属改为界定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归属在我们的通常理解中,是指财产归谁所有的关系,很容易把它理解为狭义的所有权,从而不利于各种产权关系的把握。二是把它理解为广义的所有权,但这种归属,只涵盖了作为产权的客体与主体的归属关系,难以表达产权的行为边界含义,在现代产权制度中十分重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界定清楚的产权,应是具有人格化的产权,也就是说,产权要明确界定在有行为能力的主体上。这不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公有产权来说或许更重要。在现代市场经济里,交易中的产权更多的是表现为法人产权的行为。法人是法律认可或规范的有独立人格的团体组织,因而,它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团体组织。但是,我国的公有产权,虽然归属十分清楚,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但是,由于它们不具有这种人格化主体的性质,因此在人格主体上即行为主体上却是界定不清楚的,从而导致交易关系混乱,并为个人侵吞公有产权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不具有行为主体的产权特征,也正是我国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只有界定了人格化主体的产权,才能够权责明确。

2、权责明确

完整的产权,显然还包括利益,因此,这里的“权”即权利,涵界了相应的利益,所以,完整的表述应为:权责利的明确。其次,权责明确,只是一个简略的说法。也就是说,现代产权制度,不仅要求在权责利上有明确的、具有人格化的产权主体,而且,权责利还应是对称的,即多大的权力必须与多大的利益,及多大的责任相对应。否则,不对称的权责利将导致权力的滥用,逃避责任,利益分配不对等,从而,产权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实际上,产权制度的效率与权责利的对称性是正相关的。所以,权责利最大限度的对称性,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特征。

3、选择自由

为什么要增加这一特征?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社会,每个人只能掌握极片面的一小部分知识,因此,个人最清楚自己范围所及的事情,从而作出最有利的选择。在每个人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市场便把这分散的知识汇集起来形成价格信息。而这样形成的价格机制,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所以,有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在社会习惯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具有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自由权,这是现代产权制度不同于前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前现代,因各种国家权力和各种封建特权的种种限制,产权主体的选择是不完整、不充分的,因而他们的创造性也相应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就存在类似的限制,例如银行等行业,只对国有企业甚至外资开放,而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实际上,现代社会,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产权主体充分自由的选择权被抑制了,那么创新的源泉也将同时枯竭。美国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那里的人们限制最少,他们在合作和竞争中都享有充分自由的选择权,从而才可能在无数的“试错”中筛选出具有商业前景的创新技术。所以,我国要建立的产权制度,也应具备这一现代特征。

4、保护严格

产权仅界定清晰还不行,它在各种交易关系中还必须得到严格实施才有意义。马克思也说过,所有权必须实现,否则毫无意义。怎样得到可靠的产权实施,这就必须有严格的保护。虽然传统社会的产权实施可以靠亲缘关系,熟人关系,伦理道德,甚至建立个人武装来维系,但在现代社会,产权的实施主要靠国家的法律来保证,而且,只有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产权的实施才是严格的、可靠的、具有效率的、公正的。所以,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特征。

5、流转顺畅

流转顺畅是指产权的流动性和交易性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效率往往会高于以往的社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社会能够“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每一资源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用经济学术语讲,叫资源最优配置。那么,为什么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这就得益于产权的流动性和交易性。例如,同样一元钱,在自己手中只能购买价值一元的消费品,但在企业家手里,它却能为社会创造出10元,甚至百元的财富来。但是,如果这一元产权不能充分流动和交易,那么就到不了企业家手中。产权的流动性和交易性也是现代社会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在前现代社会是没有的。因为,不仅产权有种种限制而迈不开步,而且也没有现代这样发达的统一市场。所以,建立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意味着要打破我国目前地方、部门分割和封锁的市场状况,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程启智:内部性与外部性及其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J].管理世界,2002(12).

[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文版)[m].上海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