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25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1

关键词:科技英语词汇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常见的文体内容包括(1)科技著述、科技论文和报告、实验报告和方案;(2)各类科技情报和文字资料;(3)科技实用手册的结构描述和操作规程;(4)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回忆、交谈的用语;(5)有关科技的影片、录像、光盘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等等。通过对这些科技文献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科技英语有其独特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呈现科技英语的这些特征,下文将分别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这些特征进行研究。

一、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词语进入了英语词汇,从第二次世界大站中轰动一时的雷达、原子弹到后来的激光、计算机、互联网、克隆等,他们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语言宝库,而且在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量使用专业术语是科技问题的基本特征。科技文章是有关科学发展或者科技事实,为了概括社会和自然现象,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科技文章必须使用能够准确传达意思的专业术语。如上文所表述的,大量的科技术语用于英语中,构成了科技文体的语言基础,而且科技文体的专业术语是一般专业外读者很难理解的,如Quantumteleportation(量子隐形传送)、Rufloxacin(芦氟沙星)等。

除上文所说的专业术语外,科技文体中还有很多准专业术语。准专业术语指那些即可用于科学技术领域,又可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词汇,但是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所指却大不相同。如prescription在日常英语里指“指示、法规”,而在医学英语里却是“药方,处方”的意思。所以,在进行科技文献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类词汇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含义,否则就无法严谨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二、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在句法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1、较多地使用长句、复杂句

汉语的句子一般简短,而科技英语文章为了表述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其句子与日常用语、文学语言相比,则结构严密而冗长。且一般情况下,文献的学术型越强,采用的句子就越长。

例1.eachcylinderthereforeisencasedinawaterjacket,whichformspartofacircuitthroughwhichwaterispumpedcontinuously,andcooledbymeansofairdrawninfromtheoutsideatmospherebylargerotaryfans,workedoffthemaincrankshaft,or,inthelargerdieselelectriclocomotives,byauxiliarymotors.

译文:因而每个汽缸都用一个水套围着,水套形成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由水泵驱使水在回路中不停地流动,并用由外部鼓进的空气来使水冷却。鼓风用的大型旋转风扇是由主曲轴带动的,而在大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上,则由辅助电机带动。

2、较多地使用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科技英语以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叙述客观事实和真理,凸显起科学性,因而在进行科技英语写作时,作者要尽量避免使用人称作主语,而是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例2.adiagramofthebasicunitscomprisingacommunicationsystemisshowninFigure3.1.

译文: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的简图如图3.1所示。

3、较多地使用名词化结构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准确,而且科技英语类文章的信息量一般很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而名词化表达避免了主观语气,有利于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科技知识。

例3.thedefinitionofanelectriccurrentastheflowofelectricchargeisfamiliartoallofus.

译文:把电流定义为电荷的流动是大家所熟悉的。

4、较多地使用非限定性动词结构

非限定性动词结构在科技英语中使用的较为频繁。此类结构的频繁使用,恰可以满足科技文章所要求的行文简练和结构紧凑。通常情况下,科技英语经常使用非限定性动词结构来取代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这样不仅简化了句子结构,而且也使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例4.acapacitorisadeviceconsistingoftwoconductorsseparatedbyanonconductor.

译文:电容器是由绝缘体隔开的两个导体组成的一种器件。

5、较多地使用后置定语

后置定语的较多使用也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后置定语主要包括: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分词短语及定语从句。

例5.thedistancefromtheradarsettothetargetiscalledtherange.

译文:从雷达机到目标的距离被称为作用范围。

例6.aqualitygreaterthananynumberiscalledinfinity.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2

关键词:医学英语;文体特征;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1医学英语的翻译目的

众所周知,医学与科技的发展几乎始终保持着同步的状态,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而在二十一世纪我国宣布正式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知识的发展和更迭速度飞快,与此同时,医学领域当中也不断涌现出许多全新的技术、疗法、药品等,医学信息也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状态。而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庞大的医学翻译市场。对医学当中发生的现象或全新的知识、技术方法等进行解释和说明就是医学英语最主要的功能,而医学英语的翻译目的则是帮助人们突破国别的壁垒、语言的障碍、领域的限制,使得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领域的人都能够自由地参与到医学科技的讨论与交流当中[1]。因此医学翻译有着极高的语言要求,不仅语言需要准确清楚、言简意赅,同时还需要保障译文的专业性和精确度,而研究和分析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2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

2.1词汇特点

在医学英语当中词汇的特点体现在含有大量的缩略词、派生词和冠名术语。所谓的缩略词其实指的就是将词或词组进行简写,虽然形式简单书写便捷,但是蕴含大量的医学信息内容,因此在医学英语当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医学英语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冗长的专业术语,为医学信息交流带来了一定困难,而将其进行简单化处理即使用缩略词,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所谓的派生词指的就是通过使用词根法,在某一现成词或词根上添加具有固定意思的词素派生而成一个新的词汇,譬如肝炎hepatitis,前面hepat为肝脏的意思,在词根后面增加的-itis也炎症的意思。另外在医学英语当中很多时候会将人名、地名等冠以疾病或手术的名称,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就是用最先描述该病的医生阿尔茨海默的名字命名,用以纪念其在医学领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2.2句法特点

在句法特点上,医学英语主要表现在多使用长句和包括各种从句在内的复合句。这主要是由于医学英语需要描述的内容非常多,例如需要描述患者的健康状态、病名及病因、治疗方案等等,与此同时需要保证上述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因此需要使用能够完整表达意思的长句和复杂句。另外医学英语还会经常使用被动语态,用以对疾病或患者的情况进行突出说明与重点解释,偶尔会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一般现在时或虚拟语气。

2.3语义学特点

鉴于医学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因此句子、段落之间的连接也必须保持连贯一致和高度严谨,译文在结构上需要紧凑,根据不同的逻辑关系也需要使用不同的连接词。而为对某一结构进行强调时,医学英语经常会使用语气更为强烈的排比句达到这一目的[2]。

3医学英语的翻译策略

3.1坚持以内容为中心

在翻译医学英语是首先需要坚持以内容为中心的原则,即需要正确理解词义和句子。明确词义是准确翻译医学英语的重要基础,在翻译过程当中译者需要始终联系上下文,并且对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想要表述的概念进行仔细揣摩,切忌断章取义,尤其是在翻译常见词的专业运用时,必须了解其在医学当中的正确意思。而在翻译完整句子时,则需要从整体出发,避免拘泥于某个单词或词组的意思,将句子作为一个单位,分析出其具体的句法结构,使用正确的时态进行翻译,同时还需要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对翻译后的句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能够更加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

3.2形式始终保持对等

形式保持对等也是翻译医学英语的一大重要策略,所谓的形式对等指的就是将原文的形式特征原原本本的还原至目的语文本当中,也就是在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之上确保文体对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在词汇用法上保持一致,用时还需要将所有形式当中的标记进行全部保留以便能够确保短语、句子的完整性。在翻译医学术语时,形式对等原则要求译者最好能够使用音译法,方便记忆的同时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譬如将aspirin翻译成阿司匹林即可[3];在处理句子时,由于汉语主要突出的是话题,主语可以被省略,而英语句子则必须具备主语,这有极个别句子当中没有主语,因此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多加留心。

3.3文体需要同时兼顾

通常情况下,在深入分析研究以科技资料为代表的语言材料之后会产生科技文体的结论。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使用的文体语言各不相同,因此人们很难正确区分出各文体语言之间的界限与差异,所以这也使得医学英语具备强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即各种文体的语言风格可以相互包容和渗透,尤其是非科技与科技领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可以相互交替重叠,但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当中必须注重比例适度,否则将会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比如说在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讨论当中,科技语言需要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而共核语言则占据一小部分比例即可;若是在科普文章当中,则正好相反,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普通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尽可能使用通俗化的语言翻译科技方面的专业语言并需要适当增加共核语言的比例[4]。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医学也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医学翻译应运而生,在医学翻译的帮助下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们都能够参与医学科技的讨论与交流。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医学英语在词汇、句法和语义学方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其文本特征鲜明。而在翻译医学英语的过程当中需要坚持以内容为主、始终保持形式对等和文体兼顾的原则,这也是做好医学翻译工作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艳君.基于文体特征的医学英语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53-156.

[2]修文乔,徐方赋.试论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04:7-10.

[3]杨晓璐,李青.由文体特征和翻译目的谈医学英语的具体翻译策略[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5,01:97-100.

[4]雍文明.探究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翻译目的和翻译技巧[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10-112.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科技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82-02

英语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和计算机一样是全国高校所要求的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方面。大学英语的教育对于一般高校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层次,而衔接两者的科技英语并没有被完全纳入英语的教学体系中。从知识内涵看,科技英语是一种用来描述科学技术的现象和行为的英语体系;从外延看,它比基础英语科技化,而比专业英语非专业化。在已经实施科技英语教学的国内部分高校看,科技英语的教学穿插在两者中间,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前有个广泛接受科技英语的机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高分子材料、汽车、GSp定位等,这些都有其相对应的英语表达,所以掌握普通科技的英语表达,已经成为国际化和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修技能。笔者曾经从事科技英语的教学工作,当时作为一门选修课,在各个专业的学生中挑选组成一个教学标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粗略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缺乏合适的教材

从目前的大多数教材看,基本上以国外教材为蓝本,在内容上有点偏和杂,本地化程度不够。笔者认为科技英语既然是一门内容综合的现代科技的百科全书,参与编辑的理应是每个学科方向的大家。随着中国留学制度的成熟,现在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的学科领头人一般都有其多年的留学经历,既有深刻的学术背景,洞察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社会的结合点,也精通本专业的英语表达。由他们撰写的再经过编辑部综合加工的教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从现有教材教学大纲的设计看,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教材,缺乏多样性,在学术上缺乏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氛围。而传统英语教学的教材设计,基本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先介绍一些新单词,然后讲解这些新单词的造句或应用,最后是阅读理解和习题。这种教材的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也被多数学生所认可。这种方式在获取知识的技能上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而流畅的阅读专业方面的内容。但是,根据这种灌输式教材备课的课堂教学学习缺乏趣味性,有时课堂效果不佳,特别是现代大学生性格比较活泼,这种正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没有多大的诱惑力。应该说,作为一种补充,不同形式的科技英语教材的出现,如一些功能型教材、主题型教材和场景型教材,这类教材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表达能力。

二、源分流,分层教学

针对我院科技英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系和不同的年级,其语言能力参差不齐,在同一大班里接受双语教学的同一种方式的教学,其整体效果不佳,因此教学方法还是值得探索和改进的。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观点:有教无类,即没有不可以接受教育和教不好的学生,反之,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肯定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所以,通过对几年的教学实践的思考,笔者觉得应该通过对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混合班的学生一般是由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组成,英语水平相差过大,有些已经过了四级和六级,有些还停留在高中水平,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筛选,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指派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不同方法的双语教学。

第一层面:渗透型,即在双语课堂教学中,以汉语为主,英语作为辅助语言,教学中择机适当渗透英语,适用于双语教学的初级部分。具体做法是:(1)用英语板书,包括书本中的大小标题、关键词及专业术语。(2)重点、难点知识用汉语来分析、讲解,通俗易懂,非难点的专业性不强的知识用英语讲,如课堂组织用语、导言、评价语、结束语以及学生熟悉的内容。(3)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教师或其他同学用英语回答。

第二层面:整合型,即在双语课堂教学中,英语和汉语不分主次,交替使用,互为主体。学科知识点强调使用汉语讲解。该双语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文内容,适合于中级班。

第三层面:思维型,这是最高层次的双语教学。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解答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汉语为辅助教学语言,该教学方法适合于高级班。

当然,让三个层次学生组成的英语班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现有的水平已经发展到有必要调高一个档次,或者觉得自己的底子还不是十分扎实,自己觉得应该调低一个档次。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穿插于不同的班级,促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自由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的灵魂,对用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常规式教学

科技英语当作是英语的变体,基本上采用Ge(Generalenglish)的教学模式。语言层面:词汇―语音―句子―文章(点线面)。语法层面:单词―短语―简单句―复合句,同时在掌握科技英语自身的特点上进行教学。语言学家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对科技英语的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一致的认识。

科学技术领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推动科技英语比其他英语变体有着更为迅速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是在词汇与表达方式方面,科技英语在词汇方面有如下特征:(1)普通词汇在科技英语中的不同含义,如Feed-供水、输送、电源,Base-碱、主药。(2)大量的希腊语和拉丁词汇。由于古希腊曾经是世界文明中心,在现代英语中发现其痕迹。如:magnetic-磁铁,parameter-参数。(3)复合词。由于现代科技的交叉发展和融合,科技英语中经常出现复合词。如:hydrodynamic-水动力学,由hydro(水)和dynamic(动力学)构成;photometer-光度计,由photo(光)和meter(计和表)构成。(4)缩略语。由于大多数科技英语出现的新名词和新技术都是包含一长串的科技单词,有时为了书写方便往往采用缩略语,即采用不同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新的名词,如:Ctcomputerizedtomography-计算机横断摄影术,CDcompactdisk-压缩盘。

在语法方面,科技英语一般是被动语态多、复合句多,所以在文中典型的长句特别多,有时一个从句套另外一个从句,这些句子基本无人称,语气正式,语言规范,描述准确,逻辑性强。如naturally,agreatdealofthoughthasbeengiventopossiblewaysofpreventingtheemergenceofresistance.onesuggestionhasbeentheuseofmixturesoftwodifferenttypesofinsecticides,withtheideathatoneofthemshouldeliminatetheindividualsresistanttoother.thisprinciplehasbeenfoundusefulinpreventingresistancetoantibioticsinbacteria.文中,可见其常用的被动语态和逻辑推理来阻止细菌的抗体作用。

科技英语文章的特征一般是背景介绍、主体和结论这种三段论居多,即所谓的imRaD结构:(1)introduction;(2)methods;(3)ResultsandDiscussions。因此,科技英语的常规教学一般是通过讲解科技英语的特征,即词的特征、句子的特征,然后是文章的结构特征,让学生尽快熟悉、掌握科技英语文章的含义。

(二)语境教育和氛围教育

所谓的语境教育和氛围教育,即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如多媒体、CD-Rom、语言交流室、图片等,用一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科技英语的抽象概念、高尖端的技术形象进行描述,再配合原声带的配音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这种语言氛围中,让抽象的科技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科技概念中的定义,使已经在科学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归纳、推理都可以形象化,趣味化。

(三)模拟场景式教学方法

所谓模拟场景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一种功能设计,即虚拟多种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表达组织科技英语的内容,如学生当作被邀请方做主题演讲、模拟会议报告做一个简单的会议报告等,这种形式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流能力。随着国际化的进行,使学生融入到国际交流氛围中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岳希明,梁晓军.科技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

[2]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3]李新市.高等教育要适应我国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教育与现代化,2008,88(3).

[4]吕小艳.论促进地方综合大学双语教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4

   建筑中科技英语主要用来叙述施工工艺和过程。建筑科技英语一般都是用完整的句子,主要以陈述语气为多,比较少用修辞手段。一个完整的句子表义准确、完备,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正式可信的感觉。建筑科技英语是属于科技文体的一种,因而其中有着不少复合句组合而成的长句,即便是简单的句子,在句子间也必定有着大量的连词、介词等连接性词语来进行链接,长句在建筑科技英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在文章中应用非谓语动词时,就一定要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与意义,不造成句子过于复杂,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相反,当在建筑科技英语中语义模糊或者出现歧义,便是使用过多的省略句。由于过多的短句会让文章的结构松散,而建筑科技英语对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都是使用长句来表达内容,只有长句才能够很好的将诸多复杂概念表述清楚。

   1.2建筑科技英语中语法的特征

   建筑科技英语中所反映的事物都是人们平常所接触的,在时间上是相对简化的。因为在建筑科技英语中是只会有现在时存在,将来或过去时基本都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建筑科技英语中一般都是使用现时行文居多,这样使文字充分的体现出即时性。另一方面,建筑科技英语与其它英语也是一样,都有着专业性强的特征,主要强调事物的用途、性质、特征等,而在被动语态中能够很好的避免被提及有关动作的执行者,这样让行文有着更加客观的表现。建筑科技英语中被动句有着很高的出现机率。

   2建筑科技英语指导工程的应用

   2.1在新理念、新材料中的应用

   新理念、新技术在国际建筑领域不断的增加,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规范是较为落后的,怎样学习国际建筑行业的先进理念,将其先进规范与新材料应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来是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对建筑科技英语的学习,然后再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更可以阅读有关的专业英语书籍,翻译科技资料,从而掌握领先的技术理念,真正的把国际最先理念应用到指导工程实践中来。

   2.2建筑科技英语人才的培养

   我国入世后与世界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快速增加,进而对建筑涉外工程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建筑业的涉外工程英语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才不足。只有把英语与建筑工程完美地连接起来,让更多的建筑人才在懂得建筑施工的同时英语能力也非常过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工作,达到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自身水平的目的。

   2.3在合作、交流中的应用

   在我国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必须把国外的现行规范与我国现有的规范进行总结吸纳,然而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一点,建筑科技英语人才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专业技术谈判等活动中流畅的经验交猫使用建筑科技英语进行交流,对于改善增强我国建筑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建筑科技英语专业,增加建筑科技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英语之后,可以学习专业阅读阶段的建筑类专业英语。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5

本文基于地矿类学科特色和需求,指出构建有专业特色科技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阐述了建立地矿专业科技英语研究的需求,提出建立地矿类科技英语的教学模式:1、建立并完善科技英语课程设置,实现科技英语教学的课堂模式改革;2、外语与地矿学科相结合,推动学科共建。

【关键词】

地矿专业;科技英语;教学模式;学科共建;模式研究

一、构建有专业特色的科技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拓宽,知识全面、懂专业并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用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将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对象。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中,提出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的要求。为此,各高等院校在重视各学科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科技英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其专业课的学习与提高,增强其国际间知识与信息横向交流的能力。针对理工科综合类院校的发展要求,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技英语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

西安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50年发展历史的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工、理、文、管、法协调发展的综合类大学。其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与社会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并且在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方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这种有利环境下,地矿等工科专业迫切需要掌握英语这一通用语言,及时将本领域的研究与先进成果推向国外,同时了解国外本专业的新动态新发展,增强本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时效性。过硬的科技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是达到上述效果的必备条件。科学技术上的交流需要多种科技知识的参与和配合,要实现领先学科与国际水平的接轨,就要形成跨学科研究的传统和习惯。对于地矿学科而言,针对地矿类科技英语特点和翻译的研究要先一步开展起来,只有在语言上能够实现与国际先进学科和技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搭建起国际交流的平台,才能更好的促进地矿专业的前进。

二、建立地矿专业科技英语研究的需求

在这种要求下,针对地矿专业特色以及对科技英语研究的需求,可以形成地矿特色专业与外语学科的优势结合。科技英语在词汇、常用句型、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可以真正做到科技信息的同步与交流。同时,对于地矿类学生的科技英语技能培养要贯穿在其学习本专业知识的整个环节中,以公共英语为依托,了解科技文体的基本特征,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科技词汇,科技写作和翻译理论,增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外语学科与地矿等学科的进一步合作,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实现学科共进。同时理工科院校的外语学院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英语专业方向的建立,以理工科学校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建立科技英语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走文理融合的道路,理工科外语院校的发展才更有前景,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目的和阶段性任务,包括有计划的涉猎所在院校理工类自然科学知识框架,为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和教学模式建立打好基础。

目前国内地矿类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方法技巧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比较空白的阶段,包括矿业类语料库的创建仍处在探索可行性阶段(张建平,梁松林2008),对于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句子结构,文体,惯用法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而学校的地矿专业特色又要求专业教师及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科技英语能力,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外语学院的人力资源和学科优势,探索地矿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与教学方法,不仅符合促进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探索地矿类科技英语的研究与发展。

三、建立地矿类科技英语的教学模式

1、建立并完善科技英语课程设置,实现科技英语教学的课堂模式改革

地矿等专业学生的科技英语教学方法要以公共英语为依托,以专业英语课程为提升,应了解科技文体的基本特征,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科技词汇、科技写作和翻译理论,增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听说技能,提高与英语言国家人群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专业英语课程不能只强调本学科英语专业词汇,同时要能够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特征及西方文化背景,了解翻译基本知识和技巧,从多方面综合提高学生语言技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如何对原有的科技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就要研究地矿专业的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结构,在保持该专业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将科技英语的地位和重要性凸显出来并使其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在公共英语课程的基础上为地矿等专业学生开设科技英语辅修课程;细化科技英语课程设置,开设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程;同时加强师资培训,可采用“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双语教学模式;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2、外语与地矿学科相结合,推动学科共建

在西安科技大学,由于专业教师水平的差异和各自对科技英语教学安排的千差万别,一些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会针对教材一段接一段地进行翻译,把英语课上成翻译课;还有一些教师则是针对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句子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回归到了基础英语的精读课。由于工科专业老师对英语运用方面的局限性,必然对本学科了解国际专业发展趋势和对外宣传自身领先技术方面存在障碍,这种情况下应积极倡导外语教师打破语言与文学的局限,实现教师自身的复合型建设,发挥专业教师与外语教师自身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实现资源互补,学科共建,以外语学科促进地矿学科的国际化,以地矿学科推动外语学科的特色发展。

四、结语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6

论文摘要:科技英语属于功能性的正式文体,与普通英语有所不同。基于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辩证思维这一视角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把辩证法引入科技英语翻译领域,从哲学的高度理解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技巧,这一策略有助于解决翻译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翻译是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涉及到种种矛盾。关于翻译的标准、特征、原理、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国内外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翻译学应引入哪些学科的理论仍未有穷极。把辩证法引入翻译领域,从哲学的高度搞清楚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技巧及彼此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解决翻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很有探究的必要。 

一、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日益重要,对其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国内学者侯维瑞就科技英语与文学英语进行对比,提出科技英语比文学英语更讲究准确性。[1]刘春燕从科技翻译的信息等价性标准出发,提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2]郑声滔首次提出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并以实例分析了括号翻译法的六种使用场合。[3]祁慰提出翻译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科技领域的知识;遵循简洁准确、避免误译的原则;注意直译、意译、音译、形译方法的采用;注重词类转换。[4]杨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受试对象在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过程中选取的主观翻译单位和客观翻译单位的特点。[5]严俊仁推出了“句型比对译法”和“英汉科技翻译关键词法”。[6]可见,科技英语文体分析和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而从辩证思维的视角对科技英语的汉译进行探讨必有一定的价值性。 

二、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辨证思维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7]其方法包括:(1)联系法: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从空间上来考察,是横向联系的一种方式。(2)发展法: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是纵向上从时间方面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方式。(3)全面法: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技巧的理解需要加深方能灵活运用。 

三、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简称eSt)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为人们从事科技活动时所使用,即描写自然科学各专业的著作、论文、实验报告,科技实用手段(包括仪器、仪表、机械、工具等)的结构和操作说明等,包括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具有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等特点,其句式往往偏长、结构复杂,给读者和译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主要句法特征表现可归纳为下述“五多”,具体内容如下。 

1.被动句和非限定动词多 

科技英语文体本身旨在给读者提供客观的科技信息,很少用人称代词做主语,故而经常使用含有被动结构的句型以及非谓语形式和介词短语等来表述。科技语言由于题材内容和使用方式的限定性,即阐述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正确、更严密地反映出事物各成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征。 

2.名词化结构多 

科技文体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为使行文简洁,常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或起名词功用的动名词形式以及名词短语结构,文章更为简洁,内容更为客观,单位句内传递的话语信息量更大。 

3.结构复杂的长句多 

科技信息的传递需要精准、规范,表述一个复杂概念或事物常需使用长句。长句通常是因被动句多、非限定动词多、名词化结构多,再加上从句和并列成分多而形成。其特点是单词量大,句子结构复杂,一句中常带有一个或几个从句,同时还可能伴有几个非谓语动词形式的短语使之逻辑更为严密,结构更为紧凑。 

4.常用句型多 

科技英语文章中经常使用若干特定的句型,从而形成科技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例如,先行词“it”的结构多,将较长的主语从句后置而用形式主语it来引导,避免了句子结构上的头重脚轻,行文更加凝重平稳,符合科技英语的风格。 

5.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较多 

这两种时态在科技英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是前者可以较好地表现文章内容的无时间性,说明文章中的科学定义、定理、公式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成立;后者则多用来表述已经发现或获得的研究成果。 

上述特点很少单独出现,往往会被综合运用于一个句中,尤其是长句,在阅读和翻译时应引起注意。从辩证思维的角度阐述科技英语翻译中运用的增译与减译、顺译与逆译、分译与合译以及正译与反译这些技巧各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其重要的探究意义。 

四、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中的辩证思维 

科技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即所谓的object-centered或concept-centered。注意辩证思维,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才会有得体的译作。 

1.增译与减译 

增译法就是为忠实体现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增加一些词语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减译法是指在不破坏原文的句法特征的情况下,把原文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及不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词语去掉不译,使译文更通顺、流畅。然而,增词与减词是有限制的,不可随心所欲,应根据译文语言的需要而采取适当的处理。 

例(1)原文:thefindingssuggestthatdarkmatterparticlesinteractedsothatthey“annihilated”eachother,producingsubatomicparticlescalledquarksandtheirantimattercounterparts,antiquarks.thisannihilationproducedheatthatwouldhavekepttheproto-stellarcloudofhydrogenandheliumfromcoolingandshrinkingandthuspreventingfusionreactionsfromigniting. 

译文:研究结果表明,暗物质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并相互“湮灭”,同时释放出被称之为“夸克”的亚原子粒子及与其对应的反物质“反夸克。”这种暗物质粒子的相互湮灭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以阻止氢和氦构成的原恒星云的冷却收缩,从而阻止核聚变反应的发生。(曹胜男译)

原文中的“annihilation”和“heat”都是名词化现象,意义很抽象,若不采用增译法,很难表达清楚原文的意思,因为由“produced”连接这两个词形成的主句“thisannihilationproducedheat”出现在含26个单词的长句的句首,译者增加了“暗物质粒子的和相互”用来修饰“annihilation”,增加了“足够的”用来修饰“heat”,以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使该主句的意义在语境中让人一目了然。以横向联系考察这种翻译技巧,既然需要增词,必然会有减词的需要。减词,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简洁、精炼。可以减去的词汇有代词、连词、冠词、介词等。 

例(2)原文:“toinfluenceflow,youhavetochangetheconditionsunderneaththeicesheet,becausewhat’sgoingonbeneaththeicedictateshowquicklytheiceisflowing.”saidDas. 

译文:达斯说:要影响冰层的移动进程,就不得不改变冰层底部的状况,因为冰下所发生的一切决定着冰层移动的快慢。(施小娟译) 

译文中删减了主语“you”。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英译汉时译者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删减。 

2.顺译与逆译 

顺译是指将原文按意群分切成各部分,然后将各部分按照英语句子原文的语序从前往后翻译,反之即为逆译。 

例(3)原文:isitpossibletogetascenttoevokepositivefeelingsinthosewhosmellit? 

那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呢?(金欣译) 

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究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笔者试译) 

例(4)原文:exactlyhowscentexertsitseffectsisonlybeginningtobeunderstood.

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金欣译) 

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笔者试译) 

例(3)中笔者试译的译文在某些特定场合采用逆译法语气更强烈,例(4)中笔者试译的逆译法则要看语言环境是否能起到承上启下或强调的作用。当然必须符合原文作者的目的和意图。顺译与逆译如同世间万物一样,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翻译科技文本时顺译与逆译都会出现,根据需要和可能,有时顺译多一点,逆译少一点;反之,有时逆译多一点,顺译少一点。全部用顺译或全部用逆译就显得太单调,缺乏灵活性,影响译文的阅读美感。 

3.分译与合译 

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时需要灵活处理,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将原句结构做较大的改变,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再翻译,即化长为短、化整为零,避免生硬的汉语句子。而有时候,又需要把原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合译,即化零为整,使译文连贯,有整体感。这两种方法都能使译文更通顺流畅。 

例(5)原文:Darkmatter,invisiblestuffwhichscientiststhinkmakesupthebulkoftheuniverse,hasbeenconsideredtohaveroleintheevolutionoftheearlyuniversebutnotintheformationofthefirststars. 

译文: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曹胜男译) 

例(5)几乎具备了科技英语的全部句法特征,首先它属于典型的长句,其主句谓语是现在完成时态的被动形式,还有名词化结构“theevolutionof”、“theformationof”。本句的译文采用了分译、合译两种方法。译者将“Darkmatter”与同位语“invisiblestuff”合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invisiblestuff”被前面的逗号与主句中的“Darkmatter”分开,它本身由一个which引导的较长的定语从句修饰。译者采用先合译再分译,把含有插入语“scientiststhink”的定语从句“whichscientiststhinkmakesupthebulkoftheuniverse”,翻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紧接着将主句的谓语部分译成一个分句“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主语“人们”是通过增译法加上的。最后,将前面附有转折意义的“but”和否定词“not”的介词短语“intheformationofthefirststars”译成另一个独立完整的分句“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从例(5)可以看出,分译和合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分析并翻译原文,客观、全面地揭示分译和合译双方的相互关系,交错使用分译和合译,使各个译句自然地组合成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并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大大增强了本来较为枯燥的科技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4.正译与反译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里否定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翻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能会将科技英语肯定句译为否定句,或者将否定句译为肯定句。通常科技英语词句中含有“never”、“no”、“not”、“non-”、“un-”、“im-”、“in-”、“ir-”、“-less”等成分以及汉语词句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毋”、“勿”等成分的为反说,不含有这些成分的为正说。 

例(6)原文:nearly70percentofallavailablefreshwaterisusedforagriculture.Useofwaterforirrigationhasincreasedgloballybymorethan60percentsince1960,accordingtoUnitednationstatistics.atthesametime,poorirrigationanddrainagepracticeshaveledtosaltbuildupinroughlyone-eighthofallirrigatedland. 

译文:在所有可利用的淡水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用于农业。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60年以来用于灌溉的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多,同时由于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导致了所有灌溉地中约有八分之一发生了盐水积淀。(胡德良译) 

例(6)原文中没有“never”、“no”、“not”这类否定词,也未出现否定前缀和后缀,属于正说即肯定句,但译文中出现了“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是典型的反说即否定句。其缘由在于“poorirrigationanddrainagepractices”是个贬义形容词,“poor”加上由三个抽象名词构成的名词化结构,“poor”在原文中的含意是“notproper”,这是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所致。互译时译者将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反说,确切表达了原意并符合语言的规范性。这种正反置换互译法现已经成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五、结束语 

毋庸置疑,在科技英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的内容多种多样,其文体正式、庄重,具有表达客观、逻辑性强、结构复杂严谨、概念准确等特点。把辩证思维运用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便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科技英语文本,对于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可以促使译者根据其行文特点和写作规律,充分掌握和利用最佳翻译技巧,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完美交流。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79-295. 

[2]刘春燕.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3):14. 

[3]郑声滔.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8,(2):42-46. 

[4]祁慰.科技英语翻译中有关问题探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2-63. 

[5]杨榕.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翻译单位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9,(6):79-83.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7

[关键词]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英文摘要句法分析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由于学术交往的频繁,作为学术文化载体的学术论文语言得到了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的广泛关注,而学术论文摘要作为一种独立语篇,也有Swales、Salager-meyer等人从语类分析的角度研究其语步(move)及语言特征,本文是从文体学角度,用理论分析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英文摘要。论文摘要是置于正文之前,对所随正文语篇内容和结构的预先指示,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论文之前对文章的主题、研究方向、方法及结果有大概的了解。很多学者视论文摘要为了解本领域相关学术成就的捷径,即通过摘要,快捷地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避免做一些浪费人力才力及时间的重复研究。对摘要文体特征的研究,从理论上拓展添加新的信息。从实践上,对指导英语学习、英汉互译及其他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文体分析的基本概念

文体是文体学的研究范围。文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体指文学文体,主要包括个别作家的风格。广义的文体指一种语言中的各类文体,例如口语体、书面体等,它们在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各具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语篇在句法层面潜在的文体特征。

不同的文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往往集中体现在句法特征上,如句式的选择与表达,句子的长短,句子的成分排列等。在对书面语进行文体分析时,我们常把句子的长度看作是构成文体特征的重要因素。长句和短句各有其文体功能。长句结构复杂,容量大,适合表达复杂的思想。短句结构简单,明白易懂,能产生生动活泼、干脆利落的表达效果。句子长短的选择取决于文章的体裁、内容的正式程度及作者的意图等因素(王佐良1980)。

三、摘要的句法分析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语言单位。句法结构是形式问题,形式决定于它要表达的内容和交际需要。eSt表达科学技术内容,适应科技人员交际的需要,文体要求是条理清晰、准确凝练、逻辑严密、叙述客观。这就规范着句子结构的文体特征。篇章的文体特征也往往从句子的层面表现出来。

主动句和被动句(activeandpassiveSentences)。

关于人称、语态有一种主张是多采用被动语态。因为使用被动语态不仅可以省略施动者,避免出现“we???”表示式,而且还可以使需强调的事物做主语而突出了它们的地位,有利于说明事实(李秀存,李耀先,张永强2001)。英文摘要往往采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可以避免提及有关执行者,使行文显得客观。同时,被动语态句子在结构上有较大的调节余地,有利于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段,扩展名词短语,扩大句子信息量。但有时采用主动语态比用被动语态在结构上更简练,表达更直接有力,可以突出动词所表达的内容(沈育英2001)。另有一种主张是文章要清晰、自然,不必回避第一、第二人称。被动语态是19世纪以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科技论文中广为流行甚至是必用的语态。现在的趋势是顺其自然,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熊第霖,滕弘飞2001)。过去强调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认为这样显得客观。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目前国际动态是具体到一个句子,谓语动词用什么语态,既要从摘要的特点出发,又要考虑到表达的需要,而不能笼统地说,“摘要”尽量用“主动语态”或“普遍用被动语态”(李川,石文川2001;陈浩元1998)。

在统计分析了这30篇英文摘要后,结果发现在这30篇英文摘要中主动句的使用比例是83.78%,被动句的使用比例是16.22%。从这种结果可以推断出以下理论,目前存在着这样的趋势既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英文摘要主动语态占主导地位。详情见以下分析:

insample1,9,28,twosentencesareactivevoice,onepassivevoice.

insample2,11,14,15,17,21,24,25,twosentencesareallactivevoice.

insample3,5,fivesentencesareallactivevoice.

insample4,13,18,22,23,foursentencesareallactivevoice.

insample6,7,16,26,27,threesentencesareactivevoice,onepassivevoice.

insample8,29,fivesentencesareactivevoice,onepassivevoice.

insample10,fivesentencesareactivevoice,twopassivevoice.

insample12,onlyoneactivevoicesentence.

insample19,sevensentencesareactivevoice,twopassivevoice.

insample20,twosentencesareactivevoice,twopassivevoice.

insample30,onesentenceisactivevoice,twopassivevoice.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中作者使用更多的主动语态。但也不是不能使用被动语态,有时候被动语态还是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关于英文摘要语态有不同论述,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近年来英文摘要写作有不少变化或发展,它随着国内外期刊、论文数量增多和论文类型、内容各异,而趋于多样化;随着时展而带来的写作和日常用语的变化,而趋于时代化。英文摘要写作在时态、语态问题上说法不一,可能与其“多样化”和“时代化”有关;二是由于作者写作习惯不同,从事的专业和所投稿的期刊不同有关。

参考文献:

[1]wright,L.&J.Hope.Stylistics:apracticalCourse-book[m].London:Routledge,2000.

[2]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川,石文川.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问题分析与撰写原则[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

[4]李秀存,李耀先,张永强.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J].广西气象,2001,(3).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8

科技英语说明书是科技文章的一类,既有科技英语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非科技英语相比,科技英语里的复杂长句比较多,一句话里包含三个以上子句的情况是常见的,包含五六个子句以上的情况也决非个别。这是由于科技文章要求叙述准确,推理严密致。其次,科技英语中被动句使用频繁。被动句中把受事作为句子的主语,突出强调动作的承受者,即动作执行的对象。受事在科技文中通常表现为客观事物,科技文章着重叙述客观事实,并希望强调所论述的事物,所以多采用以客观事物为主体的被动语态。此外,非限定词使用较多和词性转换较多也是科技文章的显著特征,在此不再赘述。科技英语说明书作为科技文章的一种个性,除兼具以上特征之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如术语密集,列举物件多而说明少。因为读者多半是直接使用者,事先已经知道这些术语。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这些术语的标准译法。另外,说明书的使用者为产品的购买者,文中出现“you”的地方,一律翻译为“您”表示尊敬,但对于原文中的警告、注意事项,译文也要采取相应的警示语气,提醒使用者注意。

二、科技英语说明书的翻译策略

严复的“信、达、雅”可谓翻译的“三字真经”,结合科技英语说明书的特点,仿照严复的三字论及国内其他学者对应用文体提出的翻译标准,笔者提出三词论——“准确、通顺、简练”作为科技英语说明书的翻译标准。阎庆甲[5]在《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一书中提出“明确、通顺、简练”的科技翻译标准,黄洁《科技文翻译之实、准、简—译Harmony有感》一文中引用了李长栓(2008)对应用文写作的三字基本要求“实、准、简”。实,实质内容要求实事求是。准,是表达形式、语言、引用事例、数字、图片都要准确无误;简,就是简洁明了,要直截了当,不说套话、废话、不绕弯子。此理论可谓面面俱到。笔者认为科技说明书,目的在与介绍国外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若翻译不正确,轻则对使用者产生困扰,重则产生危害。因此,译文在技术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不应有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地方。准确,应为科技说明文翻译的最高标准。通顺,是说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语法特点,行文习惯。可通过长句拆分,词性转换和调整句序,使读者易懂。简练就是译文要尽可能简短,精炼。不啰嗦赘余,力求寻找翻译原文本最言简意赅的表述。简练为科技说明书最高翻译标准,是建立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一般的科技说明书而言,做到准确、通顺即可。

(一)科技说明文之“准确”科技说明文术语表述一定要准确,对于在某一领域大家公认的术语,一定要按照约定俗成的译法,且不可随意发挥,造成混乱。对于尚未有定论或是新出现的术语,译者要结合专业知识合理推测。直译是科技说明文术语翻译的一个常用方法,采用此类翻译方法译出并被大家接受的术语有很多:downlink:下行链路scramblingcode:扰码datalink:数据链接preambleindices:前导码指数physicalcell:物理小区noisefigure:噪声因数prameduration:帧周期jumboframe:巨型帧referencelevel:参考电平此类术语具有国际上通用的翻译方法,可借助科技类词典和电子词典查出相应译文。另外还有一类术语,查阅词典并不能达到专业的解释,可以根据构词法等知识合理猜测。如:preamplifieron:前置放大器开“amplifier”是放大器的意思,“pre”前缀,意思为“……前的”,二者结合译为“前置放大器”。“on/off”为仪器“开/关”,总体译为“前置放大器开”,查证通信类翻译术语,此译法准确。这两词并令人感到陌生,然而准确译出实属不易。笔者初次尝试时,就将此术语译为“鬼码”,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了其为it行业的一个术语,定义为:GC是一种由“应答性分子”组成的链状能量集合体。它的作用是可以将物质的分子进行转换,使之产生变化。(从宏观上就是形体、能量的变化)由此可见,想到达到“准确”已实属不易。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还要对所译文本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所谓“隔行如隔山”一点也不假。但这并不是说,此类文本不可译,只要译者肯多下功夫,查阅相关词典,了解背景知识,还是可以克服专业知识不足的劣势的。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特征和对策

一、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转型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主要出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高中英语、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与英语专业的教学领域逐渐模糊

1、根据高中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看,它们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对教学课程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和差别。

2、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开始进入大学学习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相同,在重点大学特别突出的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进入非英语专业学习;其次,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也逐渐相同。由于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非专业学习时间较长,加之自己能够选修专业英语,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相差不多;再次,大学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逐渐拉小差距,考试难度也大体相同。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英语专业的英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标逐渐混淆,模糊,主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二)基础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降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外国的交流逐渐频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从开始的培养学生基础的英语交流能力过度到培养学生实用英语的培养,包括与各个专业有关的英语能力,比如说商务英语。所以,大学压缩了基础英语的教学课程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选修教学课程。英语在大学只作为一们外语来学习的基础语言的时代已经结束,基础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地位逐渐不诶市场应用英语所取代。

(三)统一规范的英语教学逐渐发展多元化教学

如今,大学高等教育要求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在转型时期,大学英语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考试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吧。在考试方面,越来越个性化和人性化,四六级不再决定学生能否毕业,只需要通过学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考试即可,而且考试不仅仅只限于笔试,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比如说口语比赛考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大学英语中广泛运用,运用形式多样,ppt,英语小电影,英语歌曲广泛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课堂面授的时间较少,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自己想要的学的英语时间较多。

在英语学分方面,重点大学已经降到6至12学分,对国家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16学分已经大幅度降低,甚至有的学校只要大一新生在通过学校英语过关考试,就能直接免修大学英语,自主选修其他自己想要学的英语课程。

二、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一)提倡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方法和模式

在转型时期,要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兼顾基础英语和应用英语,必须在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体现个性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特点。

1、教学要求而言,全国各地学生英语水平不一样,对学习英语的要求也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要求要根据个学校的学生情况制定学生能达到的英语水平,各个专业之间的英语水平要求也应该不一样,如果是旅游专业,听说要求就要高一点,研究型专业的学生读写能力要强一点,甚至要求第二外语,医学专业的要求学习法语等。使学生适合市场英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每个大学要根据学生英语基础、英语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等时机情况,在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如果师资力量大,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反之,各种资源不够的大学可以采用教师教授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要灵活处理,采用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老师讲授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由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

教师要改变英语教学的观念,向学生教授英语时候,要将基础英语运用到专业知识方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如今,国内重点大学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将英语教学重心移向专业应用英语,培养学生在各个专业上的英语应用技能。

(三)创新和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制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才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专业应用英语型的复合人才,必须改革和创新我国大于英语教学体制,对于高中英语、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和专业英语要相互协调教学能力,使高中英语学习是大学英语的基础,大学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但又区别彼此,不要重复教学内容。

2、创新和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制,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质,首先要严格教师自觉更新英语准也知识结构,强化外语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培养学生英语专业应用能力。

3、创新和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制,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专业英语应用型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改变基础英语的教学强度,加强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激发学生学生英语的动力,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9(1):27-32.

[2]黄琳,何芳兰,高君强等.转型时期的桂林航专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4):102-104.

[3]高治东.大学英语教学核心要素的特征及教学模式的转变[J].外语电化教学,2009,(2):49-53.

科技英语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科技英语;客观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82-01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加强。在科技交流中,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客观性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使译文体现客观性,了解和研究实现客观性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1客观性是科技文体的重要特征

科技文献主要是以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客观性是科技文体的重要特征。这里的客观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上的客观,二是表达形式上的客观。首先,译文的内容是客观的,必须符合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建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两个视域的冲突与碰撞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的客观性为评判尺度的”(吕俊,侯向群,2006:239)。译文是否符合知识的客观性,是我们判断译文对错的首要标准。其次,这种客观性还表现在译者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上。在汉英科技翻译要求译者坚持客观公允的态度,采用客观性句型等手段来满足客观性要求。

2熟悉专业知识,保证译文内容的客观性

要使科技译文的内容符合科技知识的客观性,译者不仅要从语法结构上正确理解原文,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如果译者是业内人士,熟悉专业词汇,翻译本行业的资料,译文会比较地道。但有时候译者需要翻译自己不熟悉的科技资料,这时专业知识就是制约译者的最大障碍。例如,一个不熟悉光学术语的译者很可能把anamorphicoptics(变性光学系统)翻译成“合成光学系统”或“消像光学系统”;也可能把cut-onfilter(截止滤光片)翻译成“切断滤波器”。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1:thetendencyfortheoiltooxidizeisgreatlyincreasedbythepresenceofair,waterandcertainfinemetalparticlesproducedbywear.

译文:磨损产生的空气、水和某些细微金属颗粒的存在能够加速促使油的氧化。

仔细将这句译文和原文比较,我们发现从语法结构和语义上讲译文似乎都忠实于原文,然而从知识的客观性来考察,具备基本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空气和水不是磨损产生的,显然违背了客观性原则。原句中的分词短语“producedbywear”修饰的名词只有一个,即“certainfinemetalparticles”,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空气、水和磨损产生的某些金属颗粒的存在能够加速促使油的氧化。所以科技翻译者应当具备相关的科技专业知识。

3体现客观性的几种手段

众所周知,科技英语涉及科学技术,科技人员在研究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时,必须要从客观事物出发,尽可能做出客观、准确地描述和论证。为了保证这种客观性,从语法结构上讲,科技文献自然会采用大量以客观事物、研究对象为句子主语的句式非人称句,采用表示客观事实的时态,等等(冯志杰,2000)。因此,译者要恰当使用被动语句、一般现在时,非人称的名词结构等语法手段来体现科技英语翻译的客观性

3.1使用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在科技文献中大量使用,因为被动语态避免了采用第一、二人称或施事者为主语而造成的主观臆断,使句子意思表达清晰,结构简洁,客观性强(闫文培,2008)

例2:为了连接金属部件,常用机用螺钉、固定螺丝钉和帽螺钉。机用螺钉常用螺丝刀来固定。

译文1:Forfasteningmetallicelements,peoplefrequentlyusemachinescrews,setscrewsandcapscrews.theyusuallyapplymachinescrewswithascrewdriver.

译文2:Forfasteningmetallicelements,machinescrews,setscrewsandcapscrewsarefrequentlyused.machinescrewsareusuallyappliedwithascrewdriver.

比较这两句译文,译文1采用主动语态,分别用“people”和“they”作主语,使译文带上主观色彩,在科技翻译中应该尽量避免。而译文2采用被动语态,两个主语都指向客观事物,如此表达体现了很强的客观性。

3.2使用一般现在时

在描述客观真理和科学事实时,包括原理、规律、性质、特征、科学结论、调查结果和试验数据等,需要采用一般现在时。翻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态,体现科技文献的客观性。

例3:manyyearsago,scientistswereconvincedthatmalariaiscausedbyagermcarriedbyacertainspeciesofmosquito.

译文:很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就认识到疟疾是由病菌引起的,该病菌是由某种蚊子携带的。

本句中主句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wereconvinced介绍所做过的研究,从句描述疟疾是由某种蚊子携带的病菌引起的这一事实,不能错误地使用一般过去时,必须用判断词“is”来表述规律或事实,才能显示出强烈的客观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汉语科技论文摘要中所表达的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4:本文讨论概率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译文:thisarticlepresentsadiscussiononapplyingprobabilitytheorytoeconomic.

另外,在介绍论文中所附图表示也要用一般现在时,如:

例5:图2示出了炼油厂的总布置图。

译文:Figure2showstheprincipallayoutofanoilrefinery.

3.3采用名词化结构减少主观色彩

科技英语描述客观世界,因此,用名词作为语句的表述主体可以有助于客观的表达技术、学术、专业的内容,能够体现研究者或表达者的客观态度。采用名词化结构代替一般名词作主语,可改变句型和动作行为的表达方式,使之由表示动作变为表示状态、特征或事实,从而增加表述的客观性。

例6:氧气也是穿过耐火炉壁向上喷吹到熔池中,从而达到热状态与化学条件的严格控制。

译文1:oxygenisalsoinjectedupwardsintothemoltenbaththroughtherefractorywallstocontrolthermalandchemicalconditionsclosely.

译文2:oxygenisalsoinjectedupwardsintothemoltenbaththroughtherefractorywallsprovidingclosecontrolofthermalandchemicalconditions.

对比这两个译文,译文1用动词control,强调“控制”这个动作,带上了主观色彩;译文2用名词化形式“controlof”来表达动作意义,强调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非某种行为,体现了客观态度。

4结束语

客观性是科技英语翻译的要求,译者应该从内容上和表达形式上满足这种客观性的要求。学习和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灵活采用表达客观性的手段,做好科技英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