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2:29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1

【关键字】生态建设;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对各类实体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林业发展正处于新的转型期,对于林业发展新战略的构想和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发展进程[1]。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满足当下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新林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迫不及待。本文对当前我国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仅供参考。

1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的需求

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视经济利益的提升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多种自然灾害应运而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遏制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包括以下几点。

1.1对林业重新定位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当前生态形态下,必须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彻底摒弃传统的将林木作为木材为主的思想,必须对林业进行重新定位。把林业定位成木材的传统思想使得森林资源大量浪费,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加剧。当前,应该将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将林业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使其肩负着对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1.2确保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既是森林资源系统也是林业建设以及生还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对森林系统进行合理的培育、做好管理维护以及发展工作,从而保证森林系统发展的良性循环。通常情况下,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主要表现在:森林系统本身的资源构成是一个综合的自然资源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森林资源的数量庞大,其总面积、总蓄积以及森林覆盖面积完全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森林资源本身具有较为优良的品质,其中优质的种苗、优良的树种等能充分保证生态环境的高效发展。

1.3综合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将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发展的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生态单个方面的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林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单效林业,要将生态效益的实现作为林业发展的前提,同时,还要适当的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考虑其中,使三者的发展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3]。

2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发展指导思想

2.1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

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新林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当今社会机身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其对新林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要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对森林资源体的生态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木材以及相关林业产品的实体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人们会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已经逐渐成为新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2.2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重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传统思想,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合理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在新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的重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达到最优化,从而进一步对人们生存环境做出贡献[4]。

2.3将适应时展作为根本要求

在林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要以适应时展为要求,与新时展步伐接轨,建立出一个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林业发展战略。在这个知识经济发展崭露头角的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半市场经济,然后进入现在的完全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制,因此,林业的发展必须以时展作为基础,切实促进新林业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的完美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巨变的21世纪,为迎合新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我国林业局必须以一个全新的战略模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当前,我国林业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新林业发展还将继续以生态建设为主体,将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作为目标,不断提出适应时代背景的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建国,万丽君,陈建成等.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8(4):235-139.

[2]蒋敏元,黄正梅等.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林业科学,2011,41(2):258-261.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2

关键词:绿色交通:生态公路;设计

1绿色交通和生态公路设计的概念

1.1绿色交通的概念

绿色交通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一个系统,它要依附于城市发展这一要素之中,既然没有独立性那么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系统。再者可持续发展交通强调的是交通未来的发展,这与绿色交通倡导的从现在就开始转变的要求也不相符,因此简单的将二者等同起来也是不科学的。而第三种学说点明了绿色交通与城市发展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了绿色交通的本质和要求,这一定义是科学的、准确的。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低碳思想、生态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由此形成的旨在减少城市交通发展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城市交通污染、实现城市交通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目标,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和谐交通运输系统。

1.2生态公路设计概念

生态公路主要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上公路发展理念,当然这里公路的生态性,并不是要求公路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能够自我维持、自我净化,还是要求公路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学为基础,在遵守生态法则的基础上实现公路建设与周围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协调一致。之所以要强调公路的生态性,主要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所谓的生态公路设计制止将生态学思想融入到公路的建设体系当中,使公路这个人工生态系统能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以公路运输为主体的新的生态系统。绿色交通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公路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增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内容,科学设计公路路线,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侵扰,降低公路建设中的碳排放。

2绿色交通理念下生态公路设计分析

绿色交通理念下生态公路设计,必须将公路设计与生态设计、绿色交通理念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在公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在借鉴生态产品设计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公路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环境保护作为公路设计一个重要目标,达到公路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将环保设计融入到总体设计当中

目前,我国在公路设计上应该遵循的主要规范是《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这一规范虽然对公路设计做了比较详细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公路项目的总体设计当中,而是提出了一个环保总体设计要求。虽然也强调了公路设计的环保性,但却把公路设计与环保设计割裂开来。

而绿色交通理念下生态公路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在实际勘测的基础上,以掌握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路线方案以及其总体布局,在路线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重要考虑环境对公路建设的承载能力,以及保护和恢复的能力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公路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中的环保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的三同时原则。

2.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好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可行性研究是公路设计的指导和依据,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应该详细分析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进行生态调查,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区域地形、地质土壤、水文植被和生态环境情况,了解项目路线可能穿越的居民区、农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属性和生物种群特点。(2)根据已有的建设经验和前述调查分析自然生态系统对公路建设活动的反应。(3)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建设方案的综艺设计,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原则科学的选定路线,确定路线方案。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割裂生态景观空间和视觉空间的联系,如果在设计上不能完全避免则应该在确定路线的同时明确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4)在工程造价计算和路线方案比选的过程中,应该将环境保护支出列入到建设成本当中,并将环境保护作为选择路线方案的重要依据。

2.3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减少对环境影响为目标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应该以详细的地形图资料为基础,移醐不清的或矛盾的地方应该以实际勘测结果为主要依据。在初步设计中要遵循生态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要求,以减少设计方案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主要目标,通过减少设计填挖方量,尊重地形、地貌条件基础上,以纵向桥或者隧道的方式避免隔裂原有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自然的连接和过渡。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该在总体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在方案设计中融入景观、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在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设计过程中要采用一些自然资源消耗小的新技术、新材料,在设计的过程充分考虑到路线经过区域的自然条件、占地面积等情况,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排水设计、植被恢复设计等工作,在设计上在满足环境保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工程量。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舒适、美观的高原生态公路,由于该项目区海拔高,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为了达到与

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目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原则并贯彻于设计和施工中,川九公路路域内植被恢复率达到90%o以上,已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4做好施工阶段的环境预防设计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3

1.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核心是以当地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依据,运用相关生态学原理和建筑学原理,设计出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建筑物,以此提升环境的质量。这是生态建筑的核心概念,但是在建筑行业中,大家仍普遍认为,生态建筑就是增加绿地面积,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建筑行业对生态建筑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了生态建筑设计的良好发展。

1.2缺乏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现在,大家开始重视环保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城市,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人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对生活的品质也有着更高的追求,所以生态建筑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城市。农村,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人们比较固守成规,对新事物、新思想存在排斥的心理,所以生态建筑对农村的环境研究比较少。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的学科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研究方向和研究结果都不尽相同,各个学科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农村的生态建筑工作进行的不够到位。

1.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生态建筑设计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生态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建筑设计局限在理论方面,缺乏相应的实践。生态建筑设计能够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城市生态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注重绿色环保,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生态建筑设计不仅仅关于建筑设计,也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态度。

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1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地区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出现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少学者和建筑设计师开始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建筑设计要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采用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对物质进行逐级、合理、综合的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生态建筑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把建筑生态系统纳入到人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中,是一种坚持师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统。生态建筑设计要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需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生态建筑设计强调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基本目标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平衡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

2.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观念,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合适的技术,最大程度上节约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生态环境、人文建筑、自然景观等,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快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保证房屋建筑有良好的采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有利于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氛围。

3.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对策

3.1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连接了使用者和自然环境,所以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的元素,尽可能把自然元素引入到使用者的身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动要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环境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要把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体现出生态化的原则。只有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才能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面。

3.2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人处于主体地位,建筑设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探索出人与自然最佳的互动模式。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有着各种不同的需求。在生态建筑中,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融入到具体设计中,展现出城市空间的创造力。

3.3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生态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科学的利用。高效空间体系可以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的情况,还可以让人充分感受自然。比如建立低层、高密度的建筑,能够使业主亲近自然。此外,还可以运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地上和地下共同使用的城市,充分利用起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成为一个协调的空间体系。生态建筑设计要求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充分发挥出环境的生态效益。

3.4在生态建筑中应用新科技新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要运用到生态学科的理论,还要应用到新科技新方法。生态学科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环境的生态效益,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新科技新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物充分体现出建筑理念和生态理念,更加突出可持续生态建筑的特点。例如,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符合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被广泛应用在生态建筑领域。此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通风效果、采光情况、住宅的隔音和隔热性能。生态建筑设计满足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品质,革新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生态建筑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们日渐增长的生活需求。建筑设计行业必须充分了解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找出我国现在在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原因,并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保证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4

关键词:南极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南极所具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南极生态旅游有其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南极生态旅游是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境效益,既是南极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极生态旅游所应达到的理想发展状态。基于此,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南极生态旅游既是人类感受、体验与研究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

(一)独特的南极资源环境是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南极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周围为大洋所环绕。南极清新的空气、洪荒的岩石与土壤、纯洁的水和洁净的冰,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吸引旅游者赴南极旅游的主要动因,一些国家的旅游公司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正迎合这一巨大的南极旅游需求,使南极旅游热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其中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更愿意离开喧哗的都市,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神奇奥秘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人们明白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南极地区的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一方热土。

(二)南极生态旅游对南极环境兼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南极环境的保护。

这可以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出结论。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种旅游更注重人类在开发资源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应当经过理性的思考、采取文明的方式,寻找一条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满足人们需求的道路。而不应该是将人类的某种欲望放在首位,不计生态破坏的代价。众所周知,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环境的承载力是极为有限的。南极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向人们传递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从源头上规范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反观传统旅游业的开展,管理者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赚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旅游者更是抱着花了钱就可以任意妄为的态度,不假思索的丢弃垃圾,攀折花草树木等等不良行为,其结果无疑是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南极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自觉性,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外,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从消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将会对南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不利影响是否能够被环境所兼容或者是消化。南极作为生态旅游的载体,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的低温环境,使任何污染物(如人类遗弃的各种垃圾与废物)在南极地区都会长久保存下来。在南极生态旅游开启之前,南极环境

[1] [2] [3] [4] 

已经明显受到人类南极活动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区域性的或者局部性的。从当初的捕鱼与狩猎活动,到近数十年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以及近几年掀起的生物勘探活动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从南极环境呈现的特点来看,南极环境的整体结构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而环境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景观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由此造就了南极大陆边缘无数大小冰川和拥有绝大部分露岩区,并成为动植物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生态旅游这样的人类活动对于这样脆弱的环境来说,必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正确处理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虽是一对矛盾,但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只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环境的承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原则等,定会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前面已经提到,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南极生态旅游也不例外。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暂且不说这种欲望的褒贬之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只要南极生态旅游的产业一旦形成,南极环境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人多了,带来的污染多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也将成倍的增长。加之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南极是一块任何国家都不可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土地。对于南极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制要么就是没有很强的约束力,要么还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这样的法律现状也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纵容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南极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而是可以在人们的理性支配下予以调和。南极生态旅游必然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加之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试能力较差,所以,较之大陆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南极遭受破坏的环境自身的恢复能力要差的多。南极环境破坏与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所造成的后果。解决以上问题根本方法就是分配,即把有限的环境资源在人类广泛的欲求之间进行“相持而长”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有别于收益分配,它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义务。把体现义务精神的分配方法引入南极法律体系,实现南极生态环境容量的定量化分析,旅游人数的限量化审批。最终达到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动态平衡,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容量决定着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

较之于大陆地区的生态旅游来说,南极地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极为有限的。所谓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南极地区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然的冰箱。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些人类留下的污染物来说,根本无法降解。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仅会给南极地区的一些生物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也会破坏当地既有的自然景观,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南极地区附近或者是全球的气候。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南极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南极生态环境,只会造成南极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南极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南极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实现南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环境危机的逐步认识与热切关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南极生态环境上,就要求不仅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而且应当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致因当代人类的欲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要求在制定南极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时,必须确保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人类活动不能损害南极地区原有的生态基础,而是要确保这个基础处于良性的状态,以使它可以支撑持续的人类的活动。因而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加强南极旅游区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南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南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5

关键词:南极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南极所具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南极生态旅游有其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南极生态旅游是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境效益,既是南极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极生态旅游所应达到的理想发展状态。基于此,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南极生态旅游既是人类感受、体验与研究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

(一)独特的南极资源环境是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南极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周围为大洋所环绕。南极清新的空气、洪荒的岩石与土壤、纯洁的水和洁净的冰,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吸引旅游者赴南极旅游的主要动因,一些国家的旅游公司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正迎合这一巨大的南极旅游需求,使南极旅游热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其中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更愿意离开喧哗的都市,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神奇奥秘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人们明白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南极地区的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一方热土。

(二)南极生态旅游对南极环境兼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南极环境的保护。

这可以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出结论。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种旅游更注重人类在开发资源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应当经过理性的思考、采取文明的方式,寻找一条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满足人们需求的道路。而不应该是将人类的某种欲望放在首位,不计生态破坏的代价。众所周知,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环境的承载力是极为有限的。南极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向人们传递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从源头上规范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反观传统旅游业的开展,管理者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赚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旅游者更是抱着花了钱就可以任意妄为的态度,不假思索的丢弃垃圾,攀折花草树木等等不良行为,其结果无疑是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南极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自觉性,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外,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从消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将会对南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不利影响是否能够被环境所兼容或者是消化。南极作为生态旅游的载体,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的低温环境,使任何污染物(如人类遗弃的各种垃圾与废物)在南极地区都会长久保存下来。在南极生态旅游开启之前,南极环境

[1] [2] [3] [4] 

已经明显受到人类南极活动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区域性的或者局部性的。从当初的捕鱼与狩猎活动,到近数十年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以及近几年掀起的生物勘探活动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从南极环境呈现的特点来看,南极环境的整体结构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而环境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景观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由此造就了南极大陆边缘无数大小冰川和拥有绝大部分露岩区,并成为动植物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生态旅游这样的人类活动对于这样脆弱的环境来说,必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正确处理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虽是一对矛盾,但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只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环境的承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原则等,定会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前面已经提到,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南极生态旅游也不例外。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暂且不说这种欲望的褒贬之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只要南极生态旅游的产业一旦形成,南极环境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人多了,带来的污染多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也将成倍的增长。加之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南极是一块任何国家都不可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土地。对于南极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制要么就是没有很强的约束力,要么还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这样的法律现状也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纵容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南极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而是可以在人们的理性支配下予以调和。南极生态旅游必然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加之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试能力较差,所以,较之大陆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南极遭受破坏的环境自身的恢复能力要差的多。南极环境破坏与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所造成的后果。解决以上问题根本方法就是分配,即把有限的环境资源在人类广泛的欲求之间进行“相持而长”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有别于收益分配,它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义务。把体现义务精神的分配方法引入南极法律体系,实现南极生态环境容量的定量化分析,旅游人数的限量化审批。最终达到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动态平衡,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容量决定着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

较之于大陆地区的生态旅游来说,南极地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极为有限的。所谓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南极地区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然的冰箱。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些人类留下的污染物来说,根本无法降解。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仅会给南极地区的一些生物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也会破坏当地既有的自然景观,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南极地区附近或者是全球的气候。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南极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南极生态环境,只会造成南极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南极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南极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实现南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环境危机的逐步认识与热切关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南极生态环境上,就要求不仅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而且应当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致因当代人类的欲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要求在制定南极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时,必须确保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人类活动不能损害南极地区原有的生态基础,而是要确保这个基础处于良性的状态,以使它可以支撑持续的人类的活动。因而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加强南极旅游区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南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南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6

关键词:环境审计;生态文明;内部特性;外在需求

一、引言

生态兴则文明盛,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承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进步的基本象征。自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以来,党的十再次重申其重要地位,并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战略总部署[1](王乔羽,2014),明确“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实施“绿色、循环、低碳”三大举措。环境审计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与生态日趋退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审计应对,是一种新型政府审计分支。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审计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监控、预警、揭示、纠偏及修复作用[2](唐洋,2014)。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环境审计形势不容乐观,审计范围局限窄、审计主体独立性不强、立法完善度不高、审计方法跟不上国际形势,而作为国家审计的分支——环境审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因而,探究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演进历程,明确环境审计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与依据、弄清环境审计的本质是当前和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二、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依据

(一)历史层面

环境审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目的是帮助企业节约资源与加强环境管理。随后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最早的环境审计实践,由此以防治污染和加强治理的环境审计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环境审计发展壮大则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点,如果说90年代之前是环境责任的鉴证与评价阶段,那么90年代之后则是环境法规与相关制度制定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工作量和工作水平大幅度提高。1997年开始环境审计进入常规审计阶段,重点围绕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合规性审计、专项审计对环保资金、相关部门绩效进行审计。进入21世纪,由于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环境审计范围逐渐拓展、审计手段和方式日益创新、相关理论体系日趋成熟,环境审计已不再局限于经济活动本身,而是拓展到了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全部内容,尤其是涉及水、自然资源和节能减排等生态问题,甚至还有生态审计与生态文明审计的提法。

(二)法律层面

自1983年最高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成立到2003年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创建再到2012年十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已在潜移默化中随着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一道成为国家与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从国际层面看,我国先后加入如《联合国海洋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环境与生态保护国际公约、协定来监督与评价环境保护情况[3](赵胜宏,2011);从国家层面看,我国颁布部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达60部,并分别对相关政策、措施与实施办法进行战略规划,如《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与《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升资源环境审计地位,推进生态文明进程[4](潘媛,2013)。从地方层面看,为规范和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2011年江苏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2012年青岛制定《青岛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操作办法》,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环境审计的法定职责。

(三)现实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开展周期长、耗资巨大的工程,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总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尽管我国环境审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但以十七大为分界点尤其是十之后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力度为发展战略导向,各地纷纷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财政审计、绿色金融审计、农业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常规审计,以进一步规范生态工程、企业“漂绿”行为,扎实推进清洁、节能生产,实现环境综合治理,“三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资源环境审计为例,在审计结果公告方面,2009—2013年我国审计结果公告总数142项,其中资源环境审计(包括土地审计、矿产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生态资源审计)公告占21项,平均每年占比15%,审计实践不言而喻。

三、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特性

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环境审计肩负着维护生态文明的重任,通过审计监督、揭示生态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政府审计的职责,也是生态文明对环境审计的内在需求。

(一)相关理论支持与生态文明建设

表面看环境与生态的日益严峻是环境审计产生的推动因素,但深入分析则有其特殊的理论基础。解释环境审计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受托责任、权利制衡、免疫系统理论。受托责任理论认为环境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是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接受公众的委托,依法合理管理公共资源、使用公共财产,但由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存在,必须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监管,环境审计应运而生,这就是说环境审计本身就是维护生态文明的利器。然而人是社会的人,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因而不可避免的会以忽视社会责任为代价换取自身效应,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及权利乱用等一系列生态性、违规性社会现象,作为独立、客观、公正的环境审计其权利制衡与免疫系统功效有助于预防、监督、约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以快速准确感知风险。

(二)环境审计职能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审计的职责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与消费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文明是环境审计的本质要求,首先,环境审计机关隶属独立第三方,这就保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能客观、公正的反应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环境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内生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都需要大量资金与工程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经济责任进行监督,是环境审计的本职。再次,环境审计公开透明的问责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告与披露制度能防止道德风险,促进节约资源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告与披露制度使政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激发政府兢兢业业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甚至起到不审即威的效果。

(三)环境审计人员与生态文明建设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团队素质的高低决定整个团队的水平。环境审计是一项复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预算、管理、生态、社会、投资、环保、财务、金融等多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这就意味着环境审计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强强联合的团队能激发智慧的火花,智力的支撑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能产生更多创造性成果。不仅如此环境审计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对人才选拔相比其他组织更严格,以审计署为例,审计署接受国务院领导,对国家政策导向具有超强感知力和敏感度,能迅速针对宏观政策作出生态建设应对策略。另外审计署下设复杂的内部系统与地方分支机构,一方面能有效进行协调与沟通;另一方面能随时掌握地方动态,这些都是其他组织机构无法比拟的。

(四)环境审计的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前审计长李金华曾提出政府审计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维护经济安全,一是关注政府效率。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分支亦是如此。环境审计通过对环境价值与环境成本、环境功能、环境效益进行度量,能为生态治理提供可靠信息;通过对目标方针、操作规程、职责分工、组织人员、生态记录进行评价考核,能为生态管理系统的形成提供基础;通过对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建设主体进行监督,能规范生态建设行为。如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上海、南通、四川、淮南等地在相关政策出台后迅速开展资源环境审计,2015年环保部下发《关于开展政府环境审计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兰州开展包括政府环境履责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环境审计试点工作。

四、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审计的外在需求

除环境审计本身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特性之外,环境审计信息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声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制度构建与行为约束亦对环境审计提出了挑战。

(一)环境审计提供的信息具备特性与声誉属性

生态文明本质上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提供公共物品历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与经济监督的免疫系统首要特色是政府是合作广度最公正的集体,无论是在审计立项、重大决策、审计公告还是在法治宣传、新闻媒体、期刊杂志等方面,其提供的信息都具备相关性、可靠性与充分性。另外环境审计以特定的目标为监督与约束对象,尽管部分信息或许因为涉及国家机密不为公众所知,但基本都是以受益广大人民群众为目的,且不需要付出额外代价。基于此种特性,当环境审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时,其自身特有的体量和影响力,更容易说服社会公众及市场经济主体去建设生态文明。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需求环境审计

政府要顺利推进可持续发展步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整合各职能部门,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文明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事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而在资源的组合与分配中,环境审计在代表大多数相关者的利益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首先从宏观视角而言,一国生态的好坏关系睦邻友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形象,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环境审计免疫功效难逃其职。其次就微观视角,作为个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需求的多样化及生理、心理、社会等阶级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显性和隐性需求动机,如绿色食品、绿色环境、绿色消费,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环境审计正是此背景下提出的应对,是解决负外部性,引领政策导向,践行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一剂良药。

(三)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环境审计为支撑

持续经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环境审计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助力。这是因为,21世纪绿色是企业经营的主色调,塑造绿色形象是现代企业的新选择,而企业有追寻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环境污染整治,企业不可能也不会自发进行,必须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与协调,环境审计是其中的主导机构。另外,当今国际形势日新月异、需求与挑战与日俱增,在国际经济领域企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以经济与环境保护为壁垒,利用其强大的实力与技术支撑将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挡在门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挑战。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寻求远见思想迫在眉睫,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将环境审计融入企业管理,定期出具环境报告、适时创新环境会计方法,是企业防范生态风险、谋求长足发展的战略举措。

(四)制度构建与行为约束以环境审计为依托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基础,行为是践行制度的保障。构建生态文明,实行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有相关制度体系和意识行为的依托。而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内生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首先在制度构建上,环境审计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及政策效果的约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必备手段;对管理机构设置、执行效率、问责体系的评价,是国家、企业生态规划层面制度构建的要素。其次在行为约束上,环境审计的预防功能强调法的效力和强制性,能约束行为主体规范自身行为,切断潜在风险源。揭示功能要求审计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管控程度与处罚程度依法进行披露,是防止职业道德与寻租行为,促进市场生态文明的威慑系统。抵御功能则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更深层次反映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存在的实质,以更有效的促使执法主体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王乔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4;(12):134-135.

[2]唐洋.关于在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审计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4;(02):34-35.

[3]赵胜宏.我国生态审计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7

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理念概述

在城市发展中建立生态健康的城市环境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下面将对生态化理念和内涵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演化与发展以及生态化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进行论述。

(1)生态化内涵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理论笔者在此文中就不再阐释了,国内学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概念,本文着重研究艺术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和设计创造进行有效的协调,设计出一个具有美感和生态合理的居住生活空间。生态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健康的生活而提出的,对现在设计与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生态化理念演化与特征

生态化设计理念其实在我国和西方很早就提出了,中国最早的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等观点是生态化理念的最初源泉,西方到近代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最初的驾驭自然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都是生态化理念的演化与发展。

(3)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要素分析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设计而言,其包含着很多的设计要素,生态化研究目的是让人类与自然与资源达成一个和谐共存的局面,以利于人们建立更美好的居住空间。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主要有技术、材料和能耗等方面的因素。无论是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还是绿色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可持续环境艺术设计他们在发展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与反思,是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如何更好的设计与创造人类生存空间的有效的尝试,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发掘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环境艺术设计生态化研究应用与实践研究

生态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以后发展的和谐共存与有机统一的有效探索。下面将从生态化的技术、材料和绿色环保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环境艺术设计生态化研究应用与实践。

(1)技术生态化

环境艺术设计生态化研究中技术是营造良好的设计成果的基础,离开了技术也就无法谈及生态化设计,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各种理念成为现实,不再是构想,环境艺术设计借助现代先进的技术,创造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物质生活环境和适宜人居的良好居住空间。

(2)材料生态化

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材料,空间环境的构建需要各种材质的应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师而言明确材质的特性并能够合理的应用这些材质则显得尤为必要,除了了解材料的特性更重要的要懂得材质的加工方法与工艺,知道这些天然和环保以及绿色的材质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应用才能够真正的将生态化设计以及生态环保观念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为城市生活及生存环境的建设以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3)绿色环保生态化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关键是设计实践,对于城市环境和居住空间环境的生态化建设的是对城市中的高速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平衡,用设计的手法和语言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通过环保绿色的设计要求,应用到现实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寻求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及降低工业能耗的方式,提倡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把绿色环保生态化设计作为衡量环境艺术设计的标准进行执行。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生态化设计是现代设计师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思考与反思,从设计阶段做好生态化的设计,不是先建设后治理,而是先治理后建设,改变传统的设计生产模式,建设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3.结束语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包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也意味着在此基础上重建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生存环境,一个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美化都市环境,还能体现城市的精神文明面貌,具有特殊的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的关系已被推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此,笔者将简要探析一下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贯彻生态设计的思维。

一当今社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诸多城市病

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渐提高,生活的改善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使整个社会环境必须以不断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副效应最显著的就是: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的破坏,造成经济发展带动盲目的、不科学的环境及建筑营造,而这种营造破坏环境,耗损资源,必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隐患,这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链。加之,城市的绿化范围在逐渐缩小,人们越来越渴望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态化”、“园林化”。于是,通过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贯彻生态设计的思维,这一系列城市病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人们向往的“园林城市”是可以实现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含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设计手段和方式创造合乎人性的空间生活环境,从广义上讲,设计的对象应泛指除人以外所有周边的环境设计、改造、规划,它包括以建筑为主体的室内环境设计,以自然为主体的环境改造设计,以及这两者之间、两者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设计。而生态设计已不是个新鲜的词语,在此笔者认为,所谓生态设计是以现代环境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一系列环境生态设计手法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使用功能良好的环境格局,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贯彻生态的设计的理念最直接的目的是维护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最终走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观

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城市环境是营建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用以满足人们的活动场所或空间的需要,其中,生态观对城市环境的设计与经营具有指导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

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贯彻生态的保护、恢复与促进的理念

参照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因此,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要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尊重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面对未被破坏的土地,设计师应考虑如何通过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完善;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应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是同等重要的。

⑵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观应尊重环境的地方性、乡土知识和尊重传统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应植根于所在的地方,要着重考虑当地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迪。如:天津市中环线河北区段绿化改造工程,在树种的选择上该段工程绿地景观的背景以高大的雪松和洋槐为主,便于防风防沙,紫叶李、金叶国槐、西府海棠等点缀其中,还种植了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等,丰富了视觉效果。而这些植物均是乡土树种,这可使春秋短促的天津地区的绿色空间得以延续和发展,也在尊重当地地方性的基础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在文化传统方面,工程保留了建昌道与中环线交口处原有的两座雕塑与文化性景石,还保留了南口路路口绿地的雄鹰雕塑,因为长期以来,这些环境要素在河北区人们的心中不但是该区的代表性景观和地标,也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扎根于大众心中。因此,要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就必须重视具体的环境,这有利于我们取得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⑶城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采取先导性、共生性和综合性原则

城市环境是自然与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载体,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社会、自然、文化多方面作用的结果。首先,先导性原则即在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场地选址、场地规划、环境设计这一过程中始终贯彻生态的概念。因此,先导性原则是环境艺术设计取得好的社会环境效益的有利保证;其次,共生性也就是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始终关注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文环境、环境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网的共生共融。再次,综合性的原则即:环境是自然、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综合体,城市的人文、地理、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生物、微生物等社会与自然条件是设计师因地制宜的设计基础,而这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专业合作来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生态环境艺术设计采取先导性、共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是推动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的有利保障。

⑷城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采取整体性的原则

城市环境是城市尺度上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设计中应把它作为整体来对待,而设计师是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与景观和谐的组合在一起,城市环境设计正是通过对城市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城市总体的考量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环境的统一。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生态环境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尊重环境的地方性、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对待环境设计时应在遵循先导性、共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原则的同时,不断深入研究人类文化,准确理解当地的文化品格和环境特征,才能使城市生态环境设计达到相对的完整协调与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9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古语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古代先哲所强调的生态观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时至今日仍是设计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西方设计界最先兴起了绿色生态设计的潮流,其包含的生态观、和谐观和美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这对于近些年人们所追求的绿色、安全、生态的家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态”一词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不可忽略的主题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突出生态特征,还要注重艺术的表达,最终将艺术美和生态美创新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特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或者人们的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生态理念的本质在于满足人们空间活动基本需求和预期要求的同时,以生态和谐理念为先导,在最优利用资源和配置空间的同时,促进空间生态机制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除了要突出生态理念,还需要把握其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是循环性。在生态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是将人类空间系统中消耗的能量进行再循环处理并重新利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例如,将破旧塑料瓶改制成某一艺术景观,这就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循环性的特征。第二,是舒适性。从生态价值观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观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舒适性则是要把这一价值取向有机体现出来。比如在色彩、采光、通风、换气和设备等设计方面,要符合人性化特点,以满足人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需求。第三,是持续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构思角度、布局结构类型以及各类设施的设置方面,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对卫生间的改造,要兼顾儿童、中年人和老年人三代人不同的需求,使其效用功能持续凸显。第四,是效率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需要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杜绝浪费并以获得最高的资源效益为目标。例如,苏州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房屋瓦舍还是假山怪石都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融景于自然,将生态理念有机融入其中。第五,是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必然要体现出生态性这一基本特征。生态性在当下的环境设计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了设计作品中,这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强调内外部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和谐与有机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秉承以下四个原则,通过原则的规范,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之中。

(一)艺术设计与艺术审美有机结合的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能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体现出一定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氛围。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不仅要从艺术设计角度考虑,也要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生态理念,既要符合设计美学原理也要表现艺术审美价值。例如,大型商场或酒店中的绿色植物景观设计,在符合空间环境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品味。

(二)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事物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自然本身又有着极强的自我维护和恢复能力。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把握好这种特性。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中后期,有些环境艺术设计师采用了在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加以保留的方式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这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也保护了资源,这实际上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比如威尼斯水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建造并不是野蛮的填水造陆而是依水而造,对环境空间设计进行特别布局,“顺水发展”而不是“逆水而兴”造就了今日的威尼斯。因此,在对环境空间进行设计时,生态理念的注入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这样才能使设计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小干预与大促进的原则

所谓小干预和大促进即是把外界的干预降低到最小,同时使环境艺术设计取得最大效果。人是事物创造的主体,环境艺术设计同样是以人为中心。改造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些许影响,而生态理念的运用则是以弱化这些影响为目的,并以技术为依托手段削弱存在的不利因素。坚持这一原则,要以“4R”理念为指导。所谓“4R”理念是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四种方式:第一是Reduce,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在对原有自然景观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再利用;第二是Reuse,即在材料的选取和利用方面,要以长远的目光加以选择和利用,既保证能够用到,也要减少材料损耗,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更加审慎;第三是Renewable,即设计师要尽量减少对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利用,利用设计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可回收有价值材料进行可持续建造;第四是Recycle,即对一切废旧或弃用材料进行回收利用。设计师应以“4R”理念为指导,坚持小干预与大促进的原则,把握设计方向,将生态与设计有机结合。

(四)生态美学原则

传统的艺术设计只是流于表层设计,过于追求奢华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态观念的加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更多是强调回归自然。生态美学主张“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以达到精神上的和谐。设计师在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环境艺术空间设计时,以这三方面为出发点,对陈设、植物以及材料的选用方面都要突出生态美学理念,使受众在体味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美感的同时,感受到美的体验。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客观自然的规律性的统一,是自然的人化。”可见生态美学观的本质不是奢华而是自然。同时,生态美学原则也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考验。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还要具备扎实的生态美学基础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力。环境艺术设计坚持生态美学原则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空间审美质量。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环境空间设计更能够建立良好的空间生态景观格局。合理科学的生态空间措施,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能够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增加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举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天然材料

生态理念的特征和原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需要在具体环境艺术设计中将生态理念有机植入,从而将这一理念真正体现出来,而天然材料的运用是体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天然材料选用的前提之一,就是设计师对各种天然材料的用途和形状了如指掌,在把握原材料造型及其特征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特点。比如,在城市公园利用鹅卵石铺路,一方面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美学特点,另一方面,对游人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总而言之,天然材料的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凸显与加强。

(二)秉持环保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许多生态理念往往是以环保设计为载体表现出来的。近年来,设计中的环保主题已是一大趋势。因此,生态理念的融入需要充分考虑到低消耗和低排放的问题,这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也是一项新的考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包括物质形态要素,如陈设、雕塑、植物、阳光等,以及文化习俗、时代风尚等意识形态要素,在对这些要素进行环保设计时要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对空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别墅区的环境设计,通常是依托地形地势,在减少人为破坏自然景观的同时,营造出舒适、怡人的空间环境。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在注重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过程中多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对儿童房环境设计时,家具结构应采用边角弱化的方式,以避免儿童受伤。而老人房植物景观的选择,要在不影响环境整体艺术效果的同时,从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喜好出发加以考虑。

综上所述,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深入把握生态理念的本质和特征,尊重自然及艺术设计原则。在创造生活空间环境的同时,展现艺术魅力和生态环保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进行判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房芳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

[1]孙鸣春.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美术教育研究,2015(1).

[2]董俊超.生态理念与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篇10

关键词:原生态;设计;环境艺术;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216

1原生态设计的定义

原生态设计即在设计时,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对大自然进一步进行艺术的设计与挖掘。原生态的设计理念与当今人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较为一致。原生态设计更彰显了人为艺术气息,是基于大自然的层面,不断的对大自然进行雕琢与修饰。原生态设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运用艺术创作,达到人们对精神境界的需求。因此,原生态设计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都有重要意义。

2原生态设计的特征

真正的原生态设计是需要达到与自然融合的最大化,减少对大自然资源的索取。原生态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原生态设计是指资源形态、结构等在一定的空间中相互协调。因此,原生态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特征。下面,就针对原生态设计的特征进行分析与讨论。

2.1自然性

自然性是原生态设计的基础。在设计中,要减少对大自然资源的索取,达到实现自然性的最大化。设计环境要体现出自然的舒适性与广阔性。

2.2独特性

原生态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原生态设计是要达到资源的形态与结构的一致性。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较多因素,这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它的独特性。

2.3艺术性

原生态设计是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进行艺术性创作与修饰。通过艺术设计,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人们对精神境界的需求。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生态设计的艺术性。

2.4生态性

原生态的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秉承生态性原则。在设计中,达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状态。旨在揭示一种最本真的生活态度,使人与自然更为亲密的相处,帮助人们找到温馨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原生态设计的生态性。

3原生态设计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原生态设计也越来越被运用到环境艺术的各个层面。下面,就针对与生态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讨论。

3.1原生态设计在室内空间的应用

原生态设计在室内空间的应用是在对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运用较为环保的天然材料。运用美学设计将现代空间环境与自然有效的结合,在室内,增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在对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运用较为环保的生态材料,最大限度运用户资源带给我们的便利。以此给人们创造一个和谐、温馨、自然的生态环境。

3.2原生态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空间设施与场所空间,是人们生活功能的体现。而原生态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可彰显城市蓬勃的生命力。在对城市景观的原生态设计中,要体现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风貌以及现代城市的发展特点。在原生态设计中,坚持生态型原则,将生态理念与城市自身的发展特色有效结合,为人们设计出更贴近自然的城市生活环境,使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回到自然、回到自我。

4原生态设计在空间艺术中的应用发展

4.1原生态设计既要尊重历史传统,又要结合现展

在原生态设计中,要尊重历史发展方向。将历史传统与现念有效的结合。如果只一味的结合现展,而不顾历史传统,就会缺乏对过去历史的思考与借鉴,从而使原生态设计失去了自然的本真。在原生态设计中,并不是一味的尊重历史传统,而是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人们对现代设计的时代感。在原生态设计中,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在现展中添加历史元素。才能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在紧张的环境中得到放松。

4.2遵循设计理念,促进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性是原生态设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设计中,不断运用生态元素,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原生态的设计中,要达到设计艺术的最大自然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原生态的设计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艺术形式不断的对环境进行雕琢与修饰。促进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发展。

4.3要将保护与创造相结合,传承与扬弃相结合

在原生态的设计中,要注意保护与创造的有效结合。在设计中,既要做到尊重历史传统,保护人文自然环境,又要做到设计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在设计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学会采纳良好的设计方案,对于不好的设计理念,要及时撇弃。做到传承与扬弃的有效结合。将传统的设计理念更有效的运用到现代的生活中去。满足人们对精神境界的需求,促进人于自然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

5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原生态的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原生态设计中,要结合原生态的自然性、生态性、独特性、艺术性的设计特点。在设计中,既要尊重历史传统,又要结合现展,要将保护与创造相结合,传承与扬弃相结合,做到遵循设计理念,促进自然、人、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人们设计出较为温馨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可以得到放松,使人们回归自热,回归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惠.原生态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14):172-172.

[2]张金香.居室环境设计中原生态元素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