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十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十篇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4:07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1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燃剂。云计算引发了软件开发部署模式的创新,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云计算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设计、生产和市场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与协同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基础平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要素,是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驱动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等政策措施。在政府积极引导和企业战略布局等推动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云计算已逐渐被市场认可和接受。“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已达1500亿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已成为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但也存在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产业供给能力有待加强、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凸现、产业支撑条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云计算发展与应用水平,积极抢占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为主要目标,以加快重点行业领域应用为着力点,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为主攻方向,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安全保障,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云计算产业实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基本原则

打牢基础,优化环境。从技术研发、标准体系、产业组织等基础环节入手,根据产业、市场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适时调整完善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引导地方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发展定位,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应用引导,统筹推进。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工业云、政务云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为切入点,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云计算的普及推广与深入应用。支持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灵活运用云模式,开展创业创新,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协同突破,完善生态。推动云计算企业整合资源,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鼓励骨干企业构建开发测试平台,带动产业链上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设备、大数据平台等关键环节的发展,打造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整体突破。

提升能力,保障安全。高度重视云计算应用和服务发展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与挑战,结合云计算发展特点,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形成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落实企业安全责任。

开放包容,国际发展。支持云计算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充分吸收利用包括开源技术在内的国际化资源,支持企业加大在国际云计算产业、标准、开源组织中的参与力度。

(三)发展目标

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云计算在制造、政务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得到优化,使用率和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节能水平不断提高,新建数据中心pUe值普遍优于1.4。云计算相关标准超过20项,形成较为完整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和第三方测评服务体系。云计算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涌现2~3家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具有较大份额的领军企业。云计算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云计算成为信息化建设主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技术增强行动

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支持大型专业云计算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云计算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工程,掌握云计算发展制高点。积极发展容器、微内核、超融合等新型虚拟化技术,提升虚拟机热迁移的处理能力、处理效率和用户资源隔离水平。面向大规模数据处理、内存计算、科学计算等应用需求,持续提升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计算资源的管理效率和能效管理水平。支持企业、研究机构、产业组织参与主流开源社区,利用开源社区技术和开发者资源,提升云计算软件技术水平和系统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云计算领域的核心专利布局,开展云计算知识产权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预警研究成果,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

加快完善云算标准体系。落实《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推进完善标准体系框架。指导标准化机构加快制定云计算资源监控、服务计量计费、应用和数据迁移、工业云服务能力总体要求、云计算服务器技术要求等关键急需技术、服务和应用标准。积极开展标准的宣贯实施和应用示范工作,在应用中检验和完善标准。探索创新标准化工作形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指导和支持标准组织、产业联盟、核心企业等主体制定高质量的云计算标准成果。支持骨干企业及行业协会实质性参与云计算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国际标准的制定。

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测评。依托第三方测试机构和骨干企业力量,以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为依托,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围绕人员、技术、过程、资源等云计算服务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测评指标体系和工作流程,开展云计算服务能力、可信度测评工作,引导云计算企业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服务质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积极推动与国际主流测评体系的结果互认。

(二)产业发展行动

支持软件企业向云计算转型。支持地方主管部门联合云计算骨干企业建立面向云计算开发测试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咨询、培训、研发、商务等公共服务。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基于开发测试平台发展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加速向云计算转型,丰富完善办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级SaaS服务,发展面向个人信息存储、家居生活、学习娱乐的云服务,培育信息消费新热点。

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创新发展需求,加大资金、信贷、人才等方面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有一定技术实力和业务规模、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前景好、影响力强的云计算企业及云计算平台。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丰富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能力,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生态体系,推动形成云计算领域的产业梯队,不断增强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体系化发展实力。

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云计算领域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善产业载体建设。依托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充分发挥骨干云计算企业的带动作用和技术溢出效应,加快云计算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引导芯片、基础软件、服务器、存储、网络等领域的企业,在软件定义网络、新型架构计算设备、超融合设备、绿色数据中心、模块化数据中心、存储设备、信息安全产品等方面实现技术与产品突破,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面向云计算的信息系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等服务。

(三)应用促进行动

积极发展工业云服务。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工业云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支持骨干制造业企业、云计算企业联合牵头搭建面向制造业特色领域的工业云平台,汇集工具库、模型库、知识库等资源,提供工业专用软件、工业数据分析、在线虚拟仿真、协同研发设计等类型的云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个性化定制等业务形态,培育“云制造”模式,提升制造业快捷化、服务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支持钢铁、汽车、轻工等制造业重点领域行业协会与专业机构、骨干云计算企业合作建设行业云平台,促进各类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丰富专业云服务内容,推进云计算在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应用,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

协同推进政务云应用。推进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鼓励地方主管部门加大利用云计算服务的力度,应用云计算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府运行效率。积极发展安全可靠云计算解决方案,在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探索利用云计算系统架构和模式弥补软硬件单品性能不足,推动实现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规模化应用。

支持基于云计算的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大企业“双创”,鼓励和支持利用云计算发展创业创新平台,通过建立开放平台、设立创投基金、提供创业指导等形式,推动线上线下资源聚集,带动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通过举办创客大赛等形式,支持中小企业、个人开发者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一批基于云计算的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兴业态,进一步拓宽云计算应用范畴。

(四)安全保障行动

完善云计算网络安全保障制度。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推动建立健全云计算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云计算网络安全防护管理,落实公有云服务安全防护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完善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加大公有云服务定级备案、安全评估等工作力度,开展公有云服务网络安全防护检查工作,督促指导云服务企业切实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促进安全防护手段落实和能力提升。逐步建立云安全评估认证体系。

推动云计算网络安全技术发展。针对虚拟机逃逸、多租户数据保护等云计算环境下产生的新型安全问题,着力突破云计算平台的关键核心安全技术,强化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风险应对。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动云计算环境下网络与边界类、终端与数字内容类、管理类等安全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产业应用,加快云计算专业化安全服务队伍建设。

推动云计算安全服务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创新云安全服务模式,推动建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平台,实现对各类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持续面向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安全企业开展云计算安全领域的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企业加大新兴领域的研发,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推广应用。

(五)环境优化行动

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引导建成一批全光网省、市,推动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实施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光纤宽带网络承载能力。推动互联网骨干网络建设,扩容骨干直联点带宽,持续优化网络结构。

完善云算市场监管措施。进一步明确云计算相关业务的监管要求,依法做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等相关业务经营许可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加快出台规范云服务市场经营行为的管理要求,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云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落实数据中心布局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在供给侧提升能力,通过开展示范等方式,树立高水平标杆,引导对标差距,提升数据中心利用率和建设应用水平;在需求侧引导对接,通过编制发展指引,对国内数据中心按照容量能力、服务覆盖地区、适宜业务类型等要素进行分类,指导用户按照需求合理选择使用数据中心资源,推动跨区域资源共享。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投资融资环境

推动政策性银行、产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云计算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加大授信支持力度,简化办理流程和手续,支持云计算企业发展。借鉴首台套保险模式,探索利用保险加快重要信息系统向云计算平台迁移。支持云计算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拓展市场,加快做大做强步伐。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端、复合型云计算人才。鼓励部属高校加强云计算相关学科建设,结合产业发展,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推广在校生实训制度,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建立一批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育成熟的云计算人才队伍。

(三)加强产业品牌打造

支持云计算领域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创新发展,组织开展云计算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展示体验活动、应用促进活动,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发展平台。加大对优秀云计算企业、产品、服务、平台、应用案例的总结宣传力度,提高我国云计算品牌的知名度。加强对优秀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行业组织的推广,激发各界推动云计算发展的积极性。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2

1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计算机信息处理已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生产与管理领域,许多煤炭企业都建立了数据处理、报表处理、数据处理等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了企业数据的信息化处理,建立了局域网。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完善,还没有实现煤矿内部管理信息化。从应用形式方面看,煤矿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多是独自工作,工作范围、内容较为狭窄,计算机分属于科室部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体系。从应用的内容方面看,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安全信息监测与管理方面,只是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储、打印、统计等简单的处理,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导致信息浪费与重复作业。此外,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层次较低,很难实现安全预测、辅助决策。

2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灾害预防、事故预测、隐患处理、人员考核、应急处理等都会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这些因素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十分繁杂,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各种管理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可以大大增加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1)瓦斯安全监测系统。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建立瓦斯监测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瓦斯安全事故隐患,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瓦斯监测系统主要有地面中心站、传感器、井下分站、传输设备几部分组成。地面中心站是一个有打印机、显示屏、计算机、模拟盘组成的管理平台,能及时显示各种存储、监测参数,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对超过监测范围数据及时报警,为决策与应急处理提供依据;传感器包括温度、负压、风速、瓦斯等多种传感器,它是煤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井下分站主要负责井下信号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地面中心站;传输设备有应用电缆与调制解调器组成,主要负责各种数字信号的传输。

(2)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矿井通风监测系统也是有传感器、井下分站、传输设备地面中心站等几部分组成。矿井通风监测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模拟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它可以对矿井通风设备、方式等进行监测,对通风安全性进行动态模拟与评价,及时发现通风系统中的漏洞。矿井通风监测系统实现了矿井通风数据的动态化监测,通过计算机采集风压、风速等动态参数实现了智能化分析、处理,为煤矿通风系统建设提供了可靠地信息依据,可以实现灾变时期风流控制与救灾决策科学化。

(3)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矿压监测系统主要有传感信号采集、信号转化处理、传输设备、地面计算机几部分组成,其监测设备与瓦斯监测设备相同,都是通过对监测点的存储参数、矿压监测值的动态监控来获取数据信息。其中传输设备包括通讯电缆、调制解调器等,有着信号传输媒介的作用;矿压传感器一般采用的是液压支架压力信号,通过采集数据监测的的信息来实现总体数据的监测,如果数据超过限定范围时系统会自动转入紧急状态,并自动报警。tinyoS是矿压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主组件、应用组件、执行组件、传感组件等组件构成,结构比较简单,有着模块化设计、并发性操作、主动消息协议、代码量小等特征,其内部模块都有一个组件组成,模块之间有接口相连,不受传感器有限的存储资源制约。传感器网络有着较高的通信并行度,如果使用传统的通信协议很难满足系统建设需要,因而,tinyoS将主动消息通信协议技术纳入通信层之中,这样从通信层传输出来的就是基于主动消息协议的通信事件,从而使CpU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4)井下安全考勤系统。井下考勤系统比较简单,主要由入井与出井点的考勤机、通讯线、计算机组成,它能及时掌握井下出勤人数、工作情况。通常,井下安全考勤系统有金属片打卡与矿灯灯头打卡2种方式,前者的考勤点多在地面井口,而后者的考勤点多在井下。当工作人员作出违规行为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而领导层在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作出决策,从而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5)信息文档处理系统。在现代煤矿企业中打印机、计算机、传真机等信息处理设备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为煤矿的信息文档处理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文档处理系统主要有事故分析汇总、安全调度、安全检查安全信息处理等功能。

(6)系统用户层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用户层直接面对的是生产技术层与管理层,生产技术层的功能是对煤矿日常生产进行指导,并将相关信息向上级领导汇报;管理层主要包括煤矿管理层与集团公司管理层。前者需要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各种安全生产数据,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后者是以图形数据、报表数据、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各种管理决策。

3结语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

从整体上讲,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全方位且综合性强的系统工作。不仅包含生产中各安全点的控制、生产环境、机械整体完好程度,还包含员工的操作行为和素质等各个方面。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需将生产装备、操作培训、生产管理都抓好,从而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整体上讲,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也是预防煤矿生产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事实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2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发展和应用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许多煤矿企业也逐步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但是,煤矿安全管理生产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也存在某些不足。第一,应用形式过于单一。通常,计算机只能进行单一的作业内容和独立运作。第二,应用内容太过简单。大部分管理系统仍旧停留在处理一些简单的管理信息和监测,以及对信息进行统计、查询、打印报表等作业。第三,信息资源流通性差,不仅加大了作业的重复率,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此外,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还停留在低端的管理层面,所进行的作业是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所以很难完成安全预测,难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任务。而以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并作为基础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连接了各独立作业的子系统,达到了资源共享,并能将信息资料做综合分析,从而将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到更高阶段。

3我国煤矿事故高发的主要因素

3.1管理技术秩序性欠缺

某些矿井长期处于安全隐患和重大问题的环境下,甚至有的煤矿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在实际生产中也未落实整改措施。比如,工作面密度过大,采区部署不合理,高瓦斯区域内甚至出现采掘面布置密集的情况,最后造成通风门太多,通风系统过于复杂,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极易扩大事故范围。

3.2缺乏科学的挖掘过程

煤矿挖掘中,某些单位的通风量设置明显不够,常出现瓦斯超限情况却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瓦斯进行治理并加强通风性。据相关调查可知,发生安全事故的煤矿企业,在监测以及瓦斯报警断电仪等相关设备的设置上,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而部分企业即便使用了此类技术,却在配套的维护技术上存在欠缺,无法最大化设备的功能。

3.3煤矿安全培训形式化,造成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

煤矿生产中,若发生安全事故,其伤亡的主体为一线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对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他们也通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人。一线工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论是上岗工作前还是上岗工作后,所进行的培训都非常短暂,导致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且对安全措施了解不足,安全意识低。因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他们的自主抗灾能力普遍偏低。

4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4.1强化组织领导

煤炭行业在不断发展中终会走向煤炭企业整合的道路。煤炭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存活。数字化管理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所以,煤炭企业领导者需对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建立更为清晰的认识。在建设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时,企业领导者观念必须正确,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强化煤矿企业管理,达到管理的规范化、集约化和科学化。此外,还需结合实际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以不断促使信息管理系统整体上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

4.2强化信息化队伍建设

建设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整体上来讲,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程。它所涉及的部门包含原料、生产、财务等,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征。所以,需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综合性的管理机构。同时,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业务素质和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为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开发打好基础。

4.3强化信息标准化建设

在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它的基础工程包含信息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煤矿安全信息标准化建设,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信息标准化必须处于行业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做信息文档标准和分类等方面的规范,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交流更为便捷,传递更为规范,内容更为系统,形式更为标准,以规避数据的重复采集、输入,增强整体利用率。煤矿安全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对规范进行设计所运用的软工程一般是相近或统一软件。不仅利于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还能保持系统能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此外,在信息标准化建设中,需重点建设温度和瓦斯监控等检测系统,让监测信息能全面实现联网。而相关部门也能够与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保障国家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及时获取企业信息数据。

4.4选择适合的系统类型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开发方式上有自主、委托、联合等多种开发方式。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加强系统的整体选择工作。计算机系统的选择通常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安全性和传递性,即数据库在权限和结构上可进行多级和多层的安全管理。无论是数据库还是操作系统等,都需进行安全屏障的设置,从而确保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安全。第二,成熟性与先进性,即系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行业都是相对成熟先进的产品。运用系统时,要简单、方便,能被生产技术人员所熟练运用。第三,共享性和实时性,即能够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做动态和精准反映,实现信息共享。此外,系统可建立信息提示和帮助功能,便于用户能快速查阅相关信息。同时,计算机系统要与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相符合,能兼容本企业原信息系统标准,能在原系统基础上做进一步扩充,还可支持多媒体信息用于数据库层面和web上,从而让该系统能更好的满足煤矿安全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盛绍伟.计算机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9):165-166.

[2]王钦.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87.

[3]董敏智,赵敏.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39-41.

[4]许丽.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的相关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269.

[5]陈利明.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256.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4

关键词: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了解煤矿安全内控设计的健全性

1.了解安全内控的内容。安全内控的内容通常包括与安全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例如安全机构,安全投入保障,瓦斯治理,“一通三防”,打钻,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安全保护设施,职工劳动保护,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与职工收入挂钩,群监员汇报,安全隐患排查,领导代班,安全事故分析,质量标化检查,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联保,作业操作规程审批,安全应急,防爆物资采购验收及入井,特定作业环境下的安全特殊措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等与安全有关的相关管理制度。

2.了解安全内控的程序及方法。(1)询问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内审人员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采区区长、班队长、安检员、瓦检员、电检员、质量验收员、炮工、群监员等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安全风险有用的信息。(2)分析程序。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与审计有关的比率、趋势、发生频率。例如分析瓦斯治理材料投入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分析安全投入不足情况,计算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可为测试内控指明方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有关部门记录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料到的关系,应当在识别安全风险时考虑这些比较结果。(3)观察和检查。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内审人员可观察安全管理活动。观察范围包括地面,井下;检查文件、记录和安全内部控制手册;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实地察看煤矿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追踪人员活动在安全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4)查阅上一期审计工作底稿。对于连续审计业务,如果拟利用前期获取的信息,内审人员应当确定安全管理环境是否已发生变化,以及该变化是否可能影响前期获取的信息在本期审计中的相关性。

3.做好审计工作记录。记录通过了解发现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应有而没有的安全内控,安全制度建立上存在的盲点,为下一步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范围打基础,并作为安全评价依据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测试煤矿安全内控执行的有效性

1.测试内控有效性的程序及方法。(1)询问与安全有关的人员。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应当将询问与其他程序结合使用。(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内审人员必须深入井下,进行现场观察。观察程序应属安全内控测试中应用比较多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内控测试要靠观察来完成,通过观察能看出制度是否得以执行,是否有效执行。(3)检查文件和报告。某些控制可能存在反映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文件记录,应当考虑检查这些文件记录以获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2.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应注意的事项。(1)控制在不同点班是如何运行的。煤矿作业是三班生产,如职工在井下睡觉通常发生在四点班和零点班,可检查夜间查岗制度的执行情况。(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就是一次未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为此对关键控制点,应增加测试的次数。(3)控制由谁执行。煤矿采掘一线职工中农民工占的比例较大,因在矿工作时间长短不一、从事安全培训次数不一、文化程度不一,在进行测试时应更多地选取新工人测试,根据工伤发生的次数,新工人在入矿的第一个月发生安全事故的人数均高于老工人。

3.审计工作记录。详细记录内控执行的情况、效果,描述力求准确、具体,作为安全评价的审计证据。

三、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我国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如下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矿业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矿业那么明显,尤其民营矿业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会计人员身兼多职。企业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按会计规范要求设置,有的小矿业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2)亲属管钱,聘用会计管账。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矿业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人员作兼职会计,聘用会计人员途径有四种:①国有企业财务人员;②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③社会招聘;④其他。这些会计人员无论是定期做账,还是长期聘用,工作内容只是停留在会计简单的业务核算上,即制凭证、记账、编报表、报税,发挥不了财务管理职能。(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中小矿业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勉强设账,但账目混乱。

3.管理制度缺乏情况严重。中小矿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根本无制度,更谈不上实际工作中的执行。

四、对中小矿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善外部环境。要解决中小矿业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当地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我认为乡镇政府、当地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应在企业开办前明确规定矿业企业所要上缴的各项费用及准确标准(不能有弹性),在不违返国家政策的条件下,给予最优惠条件,并明确所优惠之处。

2.矿业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又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因此矿老板在思想上要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及各项制度的建设。只有矿业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了会计核算,以身作则,那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各级各部门才能真正做到照章办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统一各中小矿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1)会计报表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建议只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2)引进计算机计记账处理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这样,会计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手工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5

【关键词】坚定不移;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今年是淮北矿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年”,要坚定不移地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集团公司党委号召矿区上下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在认真反思中找准定位,在解放思想中寻找出路,在真抓实干中取得成效。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要着眼于态度。态度决定方向。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要把做好安全工作上升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来对待。要善于把握四个方面,一是思想为源。思想决定行动,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打、怎么打、如何打赢这三个问题?李瑞环同志曾经提出“凡事想明白了才会做明白”。为什么打?因为安全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也是淮北矿业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必由之路,更是矿区安全事故引发血淋淋的教训的深刻反思。生命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怎么打?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以推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为重点,全力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如何打赢?扭住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五个子体系15项要素不放松,抓住支撑体系这个灵魂,夯实保障体系这个基础,打好防控体系这个攻坚,细化操作体系这个要害,实现目标体系这个根本,构建“54321”的安全生产金字塔,以点带面,纲举目张,实现矿区安全发展的长治久安。二是忠诚为先。要全面教育和引导矿区干部职工忠诚于我们安身立命的企业,忠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向大家讲明白只有淮北矿业安全发展,才会有效益的稳步提升,职工才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用忠诚去保卫和捍卫我们的企业,才能保障实现大家的价值和尊严。三是责任为要。要把责任作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主线,像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样,层层分解,构建纵横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切实把安全责任传递下去,从要我安全,转化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这样才能把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牢。四是智慧为本。做任何工作,想不想干好是态度问题,能不能干好则是本领问题。矿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职工都要加强学习、提升本领,增长智慧,要善于把自己打造成本质安全人,每一个安全细胞聚集起来就会组成一个健康的肌体。要树立先进的安全理念,把“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抓安全就是积德行善”等安全理念常讲常新,让职工根植于头脑中,融入于行动中。注重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预防为主,预警控制,超前防范,把事故解决在萌芽之中。注重利用科学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率。注重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效,制订有针对性的员工教育培训手册,把应知应会知识和学习培训的成果挂钩,与奖惩、待遇和使用挂钩,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安全培训的效果,让每个职工在本职岗位上能够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

二要着重于方法。方法助推实践,方法选对,事半功倍。一要来去自如,善于研究和把握规律。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现场、多深入井下一线,扑下身子,多接地气,注意倾听群众意见,注意总结群众智慧,注意探索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按规律办事,就会打好一个又一个的安全胜仗。二要庖丁解牛,善于了解和掌握实情。要把解剖麻雀和学会弹钢琴结合起来,区分重点,抓住两头带好中间,有针对性的区别不同类型的矿井、系统和工作面,一个个研究,一个个分析,区分红、黄、老虎牌三级预警,做好事前防范预案和电脑预警提示,订好各项规程措施,狠抓现场工作落实,就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三要严细实新,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安全工作要始终把“严”字当头作为铁的纪律,严,要体现在安全思想要严肃、安全管理要严格、安全制度要严密、安全组织要严谨、安全纪律要严明上,要敢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严明奖惩,严管干部,严格责任追究,把发生安全事故和干部摘帽子、职工减票子对接起来,落实责任主体,一级抓一级,从严带队伍。细,就是各项工作都要做到精细、精准、准确,不能大而化之。实,就是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新,就是要创新,要有新认识、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和新成果,这样就会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三要着力于重点。从具体工作上看,淮北矿业安全工作的三个重点,一要抓现场。分析本质安全的四大要素,人是本质安全的灵魂,设备是本质安全的基础,制度是本质安全的关键,环境是本质安全的外部条件。对于现场管理要着力构建以环境、设备等现场静态管理要素为基础,以跟班干部、班队长、职工等动态管理为抓手,对生产现场实行全过程有效控制机制,实现现场无隐患、职工无违章、质量达标准、安全无事故。二要抓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班组有活力,安全工作才能有保障。完善好班组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是强基固本,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三要抓确认。要强力推进“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努力把推进安全确认的过程打造成建树科学理念,培育安全文化,实施科学管理,强化安全基础的过程,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行动,达到“口随眼动、眼随心动、手随口动”的指向性集中联动,形成安全识别、确认和操作的闭闭合,杜绝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四要着手于创新。实现安全发展,要努力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突出以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为主线,一是要从思想层面引导职工齐抓共管。强调,要牢牢坚守生命红线,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这种红线意识充分体现了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要全面教育和引导矿区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守土有责意识、生命为本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夯实安全管理的工作基础。二是从管理层面理顺情绪。推行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自主保安,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三是从道德层面筑牢安全底线。要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积德行善”理念,一个有道德的人必然是一个本质安全的人,把安全和道德捆绑起来,用道德的力量提升安全的层次。四是从价值层面算好安全生产五笔账。引领矿区干部职工从思想深处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算透政治账。安全工作关系每一个煤矿干部的政治生命,不管你生产任务完成多好,管理工作怎样到位,抓不好安全就是失职渎职,就负有安全教育、管理、把关不严的责任,就要受到严格追究,丧失政治生命。教育各级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安全工作是自己政治成长的必要条件,不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算细经济账。要结合各矿实际算好安全经济账,给广大职工讲清任何一次“三违”引发的事故,最终都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让大家从感性上认识到在井下爬一次电车比座飞机还贵,睡几十分钟的觉比住五星级宾馆花费的费用还多,发生1人死亡事故一个矿井至少要受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经济损失,用沉甸甸的数字让大家感受到“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深刻含义。算足社会账。通过对安全事故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教育引导职工珍惜企业荣誉,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形象,争当安全有心人、放心人、责任人。算好生命账。围绕“财富可以创造,生命不可复制”为主题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引导职工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到效益差可以补回来,产量低可以赶上来,生命失去了却永远无法救回来,教育干部职工切实增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算清家庭账。“三违”引发的事故,不仅会给职工本人、区队、矿井以及社会造成损害,同时也给职工的家庭以及亲人带来了终身的精神伤害,甚至会是永久的悲哀。要通过安全演讲比赛、“三违”帮教、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结合身边人、身边事,算事故给家庭带来的伤害,算违章作业给家属带来精神上的损失,算伤亡职工给几代人带来的痛苦。使职工清醒地认识到,违章作业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不负责任,遵章作业就是珍爱自己、珍爱家庭,进而不断增强抓安全、保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算好五笔账,教育引导职工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遵章守纪,搞好安全。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始终牢记在感到压力时要看到责任,在看到差距时要增强信心,在赶上机遇时要不失时机,在取得进步时要永不满足。只要我们用毅力、恒心去守候,就一定能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参考文献】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6

黄陵矿业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以企业文化为引领,以人为轴心,以岗位为载体,以人的自觉能动性为依托,采用最适宜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精确掌控管理操作环节和重要点,把标准化的管理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和每一时,降本增效,最终实现“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总体目标。具体路径通过引入内部市场机制,强化五项基础管理,应用管理信息平台和科学绩效考评体系,使岗位价值管理关键因素优化组合,既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效率,又创造了岗位价值。

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可以概括为“一个机制、二个体系、五项管理、一个平台”。其中“一个机制”是指内部市场机制,就是将企业内部各单位和各岗位按市场化要求形成市场经济的关系,借助于市场的自动调控能力,实现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个体系”是岗位价值核算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五项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岗位成本管理、全员岗位安全管理、全员岗位质量管理和全员现场管理。“一个平台”是岗位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

二、建立推进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内部市场机制

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就是将企业内部各单位按市场化要求形成市场经济的关系,借助于市场的自动调控能力,实现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明确“内部主体、内部要素、内部价格、内部机制”是做好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确定内部市场主体。在内部核算方式上实行四级市场主体运作,一级市场主体是矿级,二级市场主体是区队、科室,三级市场主体是班组,四级市场主体是岗位。

2、明确内部市场要素。建立突出以“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设备维修、内部运输、劳务结算”为五大项目的内部市场要素,逐步深入和延伸要素项目,不断扩充内部市场化要素内容及范围。

3、制定内部市场价格。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力求价格准确、全面、合理,并编制成册,内部发行。同时,根据内外部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价格体系进行修订和增删,使价格趋于合理。

4、完善内部仲裁与索赔制度。成立内部市场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建立运行内部仲裁与索赔制度,保障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构建岗位价值核算体系和考评体系

1、构建岗位价值核算体系,科学、准确核算岗位价值。

岗位价值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划分、岗位评估、岗位定额测算以及岗位价值核算。首先,根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占用设备情况、消耗材料和配件情况进行岗位划分,建立最小经济核算单元;其次,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岗位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再次,依据岗位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量指标和岗位效益定额三大类定额测算岗位定额;最后,用岗位收入/岗位支出作为岗位价值系数,以此修正岗位薪酬,激励员工岗位增效,增加正价值,避免零价值,消灭负价值,真正实现“管理到岗、量化到岗、核算到岗、考核到岗”。

2、设计卓越岗位绩效考评体系,有效激励和引导员工行为。

绩效考核是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有效实施的切入点。考核体系主要分为三层级,第一层级是部门考评,主要是依据有关考核办法对各部室、区队进行考核,形成部门绩效;第二层级是区队对岗位的考核,形成岗位绩效;第三层级是班组对个人的考核,主要是通过aBC卡考核,形成个人绩效。绩效考核结果最重要的运用即为工资分配。按照全面预算要求,实行工资总额包干使用。依据“倾斜一线,保证重点,以效定编,定额管理,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利润考核,风险共担”的工资分配原则,推行“内部模拟市场和以安全效益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加大安全考核力度,扩展安全考核范围,通过三级绩效考核结果,对工资总额进行分级分配,变生产型管理为安全效益型管理,保证矿井生产协调稳定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依据每日员工生产得分、岗位绩效考核、岗位价值系数形成当日员工的收入。实现岗位价值和员工收入的“日清日结”。

岗位价值采用财务核算的方法,使岗位实现由“统计核算”向“会计核算”的转变,对岗位价值实体每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都建立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并将财务管理落实到各个岗位价值实体的每一个成员。各个价值实体要实现收支两条线核算与管理,岗位价值实体的价值收入、价值消耗都要纳入核算、控制、检查、分析、考核、兑现。通过全员理财,实现价值增值,拓展财务管理空间,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使价值实体内的所有成员都要精业敬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达到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经营目标。

四、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成本、安全、质量、现场管理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岗位价值管理科学、准确、有效。

全面预算管理是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它是以科学预测为前提,以总体战略目标为中心,反映一定期间内所应实现的战略目标和完成的任务,然后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区队、岗位,从而预计并达成未来期间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计划、控制和考核系统。按照预算指标,结合全面预算要求和实际生产计划,对可控性成本费用指标横向分解到部室,纵向分解到区队、班组、岗位,指标分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及配套办法,确保全面预算工作的实施效果。预算编制按照“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按照以弹性预算法为主,以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严格按照《煤矿预算指标分解办法》、《预算指标考核办法》等制度,进行预算指标的分解、考核,做到了测算科学,分解到位,执行得力。

2、实施全员岗位成本管理,落实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责任。

全员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制定总成本目标,并且通过各种方法不断改进作业程序,以使最终成本小于成本目标。全面成本管理由确定并分解成本目标、有效控制实施目标和评定兑现目标三大环节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闭环成本管理体系。全员成本管理总成本目标分解后形成一个用成本费用表示的子目标系统,其中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目标、直接人工成本目标、制造费用目标、管理费用目标、财务费用目标、销售费用目标等,具体方法是按成本责任中心进行分解,将成本目标分解到机关各部室、区队和各相关责任岗位,使各项成本有各自的责任归属,做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3、建立全员岗位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

安全管理是矿井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煤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相关安全考核的制度及办法,实行了安全千分制考核,严格按照安全千分制考核细则及要求,细化、量化了考核指标和考核范围,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制定了《干部走动式管理办法》,按月根据矿安全工作动态,编制月度走动式安排表,定人员、定范围、定时间、定要求以保证此项工作达到安全管理的效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了安全工作指标有分解、有考核、有奖罚、有兑现,实现矿井安全的长治久安。

4、注重全员岗位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黄陵矿业把产品(原煤)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四大控制要素,以”计划、执行、检查、分析、总结“为过程,建立煤矿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首先要强调全面,即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全过程讲究质量的思想贯串于生产过程以及相关工程、服务等各个环节,包括各种保障环节(如人员、技术、设备、措施等)等。尤其强调管理重点从“事后”转移到“事前”,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从而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全员参与,就是要求上至最高领导,下至每位工人,都要投入到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中去,其中尤其强调管理者的支持和持续的组织、扶持以及有效的质量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组织所有成员的素质,把管理和技术创新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全体员工关心和参加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5、细化全员现场管理,提高岗位劳动效能。

全员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黄陵矿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现场管理的效率,应用“四项技术”(定置管理、标识管理、看板管理和编码管理),打造岗位精细管理环境,落实5e全生命周期管理(每时、每处、每物、每事、每人),推进精细管理升级,实施“6S”(即整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管理,规范岗位职工行为和现场环境,开展“双述”活动(“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夯实岗位安全精细作业基础。

五、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岗位价值即时核算。

信息化网络是实现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平台,结合生产经营的流程,设计岗位价值核算软件系统,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定额价格管理模块、收支管理模块、岗位价值管理模块、绩效考核管理模块和工资核算管理模块,将核算终端扩展到各区队,在主要的公共场所设置LeD电子显示屏,使每位职工当天都可以了解到自己创造的价值是多少,以此来激发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六、营造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良好环境

1、实施“五精”管理,实现企业文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20__年,在人本精细化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把“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五精”管理要素导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打造“三基九力”(基础、基层、基本功,凝聚力、亲和力、执行力、管控力、经营力、现场力、创新力、学习力、文化力)团队作为“五精”管理的重点实践内容。大力开展“精优作业法”的精炼行动、“卓越管理法”的历练行动、“创新成果”的锤炼行动、“权威首席员工”的修炼行动,不断总结提炼符合我们实际、富有成效的五精管理方法。

2、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

为了进一步补充和延伸精细化管理,形成岗位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特质文化,20__年,我们集“五精”管理之大成,以建设“三创六型”矿区为目标愿景,以“三增一保”为核心,着力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全面打造“五星岗位”,激活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凝聚了全体职工的智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较好地引领了企业管理升级,确保了矿区基业常青和永续发展。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7

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不仅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它的产生将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③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④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⑤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核算工具的变革,而且也必然会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法、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由于会计凭证的产生方式和存储方式的变化导致会计凭证概念的变更;由于账簿存储方式和处理方式的变化导致账簿的概念与分类的变化;由于内部控制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导致审计程序的变更等等,从而推进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⑥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仅需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据统计,会计信息约占企业管理信息的60%~70%,而且多是综合性的指标。实现会计电算化,就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就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按照《会计法》规定,财政部制定并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单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规范。

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一)日常使用管理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的日常使用管理是通过对系统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预定任务,保证系统内各资源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具体包括:①机房管理。对机房的管理旨在为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机内程序和数据的安全;②上机操作管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上机运行系统的规定,操作使用人员的职责,操作权限与操作程序等内容。

(二)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维护管理包括硬件维护与软件维护两部分。硬件维护主要内容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检查记录,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安装和调试。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3种。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

(三)会计档案管理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贮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的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使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

1.记账凭证的生成与管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单位的记账凭证生成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在这种情况下,记账凭证上应有录入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稽核人员签名或盖章,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打印输出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二是手工事先做好记账凭证,计算机录入记账凭证然后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存手工记账凭证与机制凭证皆可。

2.会计账簿、报表的生成管理。一是日记账每天打印,一般账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账簿可满页打印。二是现金、银行存款账采用打印输出的活页账装订。三是在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账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四是在保证凭证、账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

3.关于磁性介质及其他介质的管理。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改其他介质,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留有附本。为了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查询及在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恢复,这些介质都应视同会计资料或档案进行保存,直至会计信息完全失去时效为止。

4.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资料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之后的3年。

四、会计人员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8

一是开展了全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调查工作。按照公安部和国信办[XX]1431号文件要求,配合公安局对全市信息系统所属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信息系统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深入10多家重点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于3月底完成了各类表格的上报。通过网络安全调查,全面掌握了我市信息系统特别是重要信息系统的数量、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等情况,为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规划提供了依据,为国家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提供了参考,也为我市下一步更好地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对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进行了建档立卷。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监管工作和电子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我们深入到电子信息市场的新世纪电脑城、大世界电脑城、曼哈顿电脑城和各电脑公司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掌握了我市电子信息行业各经销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从业人员情况,目前我市电子信息行业持证上岗面只达到15%,按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各企业进行了建档立卷,制成了电子版,便于今后查询,为下一步加大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管理力度奠定了基础。同时,协调网通公司和电信公司加强了对全市各网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管理。

三是对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整治。按照信息产业部和省信息产业厅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禁入制度,完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规则和市场监督机制。积极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公安等部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对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重点是打击电子信息产品生产、销售、维修领域存在的走私、用私现象;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无证产品和电脑销售前未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制止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打击网络侵权和网络盗版行为,加强电子信息行业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实行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制度。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制定了《XX年全市整顿和规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秩序实施方案》,并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佳政办发[XX]25号)下发各有关单位。并在佳木斯日报了市场整顿通告,在《佳木斯信息》上刊发新闻消息。我们多次协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并达成了统一行动共识,还召开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和公安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的整顿和规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秩序协调会。

四是及时做好了全市信息化指标测算和行业统计工作。按省厅要求,及时完成了上半年全市信息化指标测算工作和黑龙江锻压机床厂的电子产品行业统计报表工作。

五是做好了全国信息技术水平统一考试的组织工作。通过发文件和在政府网站发公告等形式,和佳木斯大学共组织了40人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水平统一考试,并对整个考试工作进行监督巡视,考试期间没有发生一起泄密和作弊事件,顺利完成了考试工作。

六是完成了各种文字材料。起草的《我市建成三级农业信息网(佳木斯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果喜人)》文章在5月26日的《佳木斯日报》头版头条进行了发表。起草的新闻稿件《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省先进行列》在6月8日的《佳木斯日报》头版进行了发表,这两篇文章有力地宣传了信息产业局的主要工作,提高了信息产业局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起草的《市信息产业局XX年从六个方面实现工作新突破》在《佳木斯信息》第3期上进行了刊发,起草的《我市将出重拳整治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秩序》在《佳木斯信息》第14期上进行了刊发,这两篇文章的刊发,加强了信息产业局与各部门的工作交流,也使市委、市政府领导更好了解信息产业局的工作动态。还起草了XX年佳木斯年鉴(信息产业局部分)和《田局长在信息产业局庆“七一”上的讲话》(前半部分)等等。

下半年工作安排:

1、重点对电脑城和电脑公司的计算机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认真贯彻落实信息产业部[XX]467号文件和省信息产业厅黑信科字[XX]16号文件精神,在上半年进行市场整顿和检查的基础上对各电脑城和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提高我市电子信息行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安装调试技术水平,增强各电脑公司的竞争能力,保障和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2、做好对我市各通信企业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就如何做对企业的全方位服务工作深入各通信企业开展调研,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好各通信企业的关系,为我市各通信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促进通信企业共赢。

3、继续做好我市信息化指标测算和电子行业统计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9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管理;企业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很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企业也是一样,不论是日常管理,档案管理,成本管控还是安全管理都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将电子信息技术更大范围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目前企业发展情况开看,一部分企业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每一个企业不论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面都需要对自己的发展现状有足够明确的认识,制定准确具体的管理制度,再针对这些制度将其与电子信息技术联系起来,对某些方面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企业需要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正确的认知及规划,一个正确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正确的定位才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带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某些方面,人们对于企业信息化的理解不到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这种现象存在的情况普遍较多。至于原因则是各个方面都有的,比如资金短缺,技术缺陷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转变的实行。所以,在进行信息化转变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含义。对于能够影响信息化实行的因素特别是资金问题,要提前将资金链打通,保证有足够充足的资金进行支持,否则如果出现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就会对后续整个项目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尤其在企业信息化初步发展阶段,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对未来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埋下隐患。

2.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遵循传统发展模式的企业领导人不能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解,跟不上企业发展向信息化生产转型的步伐,仍然在传统生产背景下对企业进行领导规划,所以对在企业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的表现有不关注企业硬件设施的更新检查工作,导致电子信息技术不能真正应用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够准确全面信息化技术依赖于计算机,要实行企业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在企业中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数量足够多且能够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项目,可是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设备的重要性,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但是对于电子信息化认识不够准确全面,不能实现对这些机械设备的全面合理利用,无形中便增加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难度。所以要想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之外,还要对这些设备及计算机信息化有一定了解,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设备,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4.技术人员空缺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缺口。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对于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这些设施进行操作,那么有再多再好的设施也只能放作摆设而不能真正的应用到信息化建设当中。而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只重视计算机设配的配备工作而不重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聘请工作。如果把硬件设施当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那么技术人员则是这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的长久正常运行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护理维修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可以在设备运作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修复,从而保证整个生产项目的正常运作。如果计算机设备在出现问题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就会影响企业整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企业各部门交流不足企业的各个部门虽然看似独立,但要想企业发展还是离不开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在某些企业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长期独立工作,缺乏一定的交流,甚至可能存在零交流的现象,导致企业相关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严重阻碍整个企业的发展。电子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交流,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互动意识,从而避免各部之间因为缺乏交流而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所以电子信息化对于企业建设是有很大作用的,应该尽快的将其应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强企业内部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6.企业安全管理仍需加强企业发展与自身安全问题息息相关,好的安全环境是一个企业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基础。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意识的加强各自企业的安全信息建设,其中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发展趋势比较可观,但任何一件事的发展都要经历从初期到最终的不断探索改变,企业安全管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相当于定时炸弹,随时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发激烈,它在带给企业诸多便利的情况下同样也存在许多不足。在如今弱肉强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比同行企业发展的更快,爬得更高,这就使得一些企业产生了不良心思,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涉险采用非法手段对其他企业进行打压,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利用其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如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企业内部,破坏企业工作系统,盗取企业资源信息,阻碍该企业的发展步伐。另外企业的员工并不全是计算机专家,他们在进行日常工作时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公司计算机感染病毒或木马入侵,这些病毒会使减慢计算机运行速度,造成计算机信息丢失甚至使计算机处于极度瘫痪的状态,计算机不能运作,就会影响员工工作进程和效率,也会给黑客提供入侵企业内部的机会,利用这些木马和病毒对整个企业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破坏,资料或者对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对企业信息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可以更加容易的了解该企业工作动向,窃取信息,甚至造成企业重要私密信息的丢失,影响企业发展。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1.通过电子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企业主要通过传统的人力对成本进行合算,这样的合算办法慢而且成本很高,企业需要雇佣大量人力来对整个企业的大数据进行处理,雇佣工人就需要为工人提供劳动报酬,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人工合算成本的效率太低,准确率不高,有时候难免会在处理信息时产生差错,对企业依靠成本来进行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由此可见传统的通过人力合算企业成本的办法是存在很多弊端的。而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大问题,从出现世界上第一台能处理计算问题的计算机到现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最终彻底解决了一些计算机的计算问题,如今计算机已经可以放心的应用于企业成本及利润等的计算当中,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电子信息技术化的应用可以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参考,有助于企业发展。

2.有助于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必不可少的,用来观察这个世界从而保证可以及时的获取任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就满足了这一需求,信息化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进行时时传送,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分析这个行业中的各种动态如一些数据及其他企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相应的商业数据,从而对本企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已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时企业在日常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生产资料的分配、企业相关信息的储存、安全管理等等,尤其财务方面的信息整理和计算等相关方面都可以应用计算机信息化进行管理,以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所以说在企业中应用计算机信息化是现在企业要壮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企业档案管理

(1)企业档案载体的转变企业在实现计算机信息化之后,同时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远近传递交换和处理。各种文件不再以纸质的形式进行存储,而是改用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数据存储办公效率更高,传递速度也得到了提升。生产图纸从原来的手工制作到现在的电子制作不仅提高了准确性和美观性,还使得产品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快捷又方便,提高生产效率。(2)改变企业档案分类模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企业的档案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产品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的分类都是通过人力来进行的,如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传统模式逐渐被打破,变为应用计算机信息集成系统来进行分类。对于一份完整的档案,它的信息一般是分散在几种管理系统当中的,计算机根据系统发出的指令和工作目标随时可以设立档案类目或对这一类目进行调整。虽然各个企业的档案信息分类是不同的,但可以确定的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分类比人工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状况,也更加科学规范,更详细。

2.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档案工作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企业档案管理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在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范围比较小,只面对企业内部网,即只关注企业内部网络电子档案的形成和来源,而现如今,档案工作者的视野范围还需扩大到对地区、国家甚至整个国际市场的网络动态进行关注。企业档案工作者在做好对企业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工作的通知,还要主动的去了解更多的信息,了解企业需求,扩大企业服务范围。一是要配合企业发展模式在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建立企业信息资料库,对企业面向外部网络进行管理规划,挑选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可以体现企业绝对优势的信息资源公布到网上,以向外界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从而达到吸引客户,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二是随时关注各种市场动态,如生产、供应、销售、科技、质量、资金、政策等多方面信息,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动态信息实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发展规划,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占据有利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3.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要想壮大发展,安全问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如果企业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障,就会造成信息丢失,资源窃取甚至危及企业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建立网络安全平台的可以实现对企业安全的防护和监督,针对目前存在的恶意攻击及非法入侵问题建立更加私密的信息存储平台,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监督,保护企业信息安全。还能对企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保证企业的信息存储处于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防止企业数据资料被他人盗取,相关利益受到损失。同时,要随时对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检查更新,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

四、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就像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不能只面向于国家内部,还要面向世界,接收际信息,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和方法,获取国际新闻。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一个企业要促进自己的发展就要时刻了解市场动态并对其进行分析,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市场,企业需要对自己想要的信息进行搜索,然后整理在一起作为日常工作的参考,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高自身竞争力。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搜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了解并获取相关信息只需要在网络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再将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整理出来为自己所用,这是计算机信息化特有的功能。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市场信息及时的收集和处理,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企业规划,促进企业发展。

2.传统企业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来强化在企业的传统运作模式中,人力占了很大的比例,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来进行运作的,这样的运作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都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阻碍整个企业的发展。比如如果通过人力来进行企业成本合算,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准确性较低,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根据生产成本所做的某些决策,甚至对企业发展方向产生误导,影响企业整体发展。

3.计算机信息化可以硬化企业的规章制度计算机信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基础,因为企业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风气、工作风格以及氛围,好的工作风气使企业人员一直处在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当中,同时自身也会积极地投入企业工作,但这样积极的氛围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创造搭建,实行正确的管理机制。企业需要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可以借助信息化建立相关管理程序,例如上下班签到,工作打卡等等,给这些规章制度分配一定的比例,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当企业人员违反相关规定时对其作出一定的处罚,当然也要建立奖励制度适当对工作人员进行鼓励,从而硬化企业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的发展。

4.计算机信息化可以优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做的工作,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所以几乎每个企业都会设定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企业日常工作中所有的资金流向都必须经过财务部门,比如日常支出,利益收入,纳税,政府报销等等,合理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在计算应用等方面技术的成熟为企业计算机信息化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应用信息化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不仅能减少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财务进行核查,对发展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而且它的高效率,高准确度都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工作的正常运转,从而为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促进企业有效管理,并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5.对企业基本信息进行管理

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除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对于各类经营活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之外,还包括管理企业基本信息的功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相关信息、生产进度安排、生产资料分配等都需要用到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在对生产成本进行计算之后,自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分配,极大的简化了企业管理层人员的工作,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五、结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准确度,高水平的发展目标,但同时,企业信息化还没有实现最终的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日后工作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从而使得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信息技术会在企业中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琴.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101.

[2]赵灵博.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1):190,192.

[3]丁宏.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181.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算篇10

基本情况

(一)海南农垦海云胶鞋厂隶属于海南省农垦总局,创建于1986年2月,是一个以生产各类全胶雨鞋为主要产品的国有工业企业,总投资46.50万元,设备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双全胶雨鞋,工厂占地面积41763.6l平方米,位于海口市金岭路,工厂现有职工628人,在职职工611人,离退休人员17人。

该厂自创建以来,一直生产全胶雨鞋,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且产品生产属于手工密集型生产,企业人员多,设备老化,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生产成本连年上升,产品竞争能力差,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贷款回收困难。1996年末库存产品23.9万元,占用资金377万元。应收帐款496.3万元。多年来资金沉淀严重,生产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使工厂非但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更谈不上开发新产品,工厂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95、96两年,累积亏损额达635.70万元。该厂负债总额为2123.50万元,资产负债为104%,严重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生产难以为继。

(二)海南南宝微电子公司原称“海南南方微电子联合实业有限公司”,是于1988年5月由海南省电子工业总公司与贵州4433厂共同投资成立的小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后工序封装,兼营电子元器件。1992年4月投产,由于生产设备配套不齐,经常管理不善,造成产品无竞争力,效益差,长期处于负债经营的困境。1994年8月,贵州4433厂因无资金投入而自动退出联合,公司成为海南省电子工业总公司独家投资公司,更名为“南方微电子公司”。1996年初,公司已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甚至连工资也难以发放。1996年4月,公司更名为“南宝微电子公司”,但公司已是积重难返,无法彻底摆脱困难,1996年9月公司全面停产。有在职职工20人。据1996年12月统计,该公司资产总额为1265万元,负债总额为2250万元,资不抵债985万元,累计亏损1166万元。已无力支付到期债务,严重资不抵债。

审理及经验

由于这二宗国有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有关部门要求的时间很紧,同时案件的审理任务重,难度大。针对上述情况,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破产清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院受理这两宗企业破产案件申请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这两家的破产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查,认为这两家企业的破产申请符合破产条件的规定,为此,于8月26日裁定受理这两家企业的破产申请并宣告这两家企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同时及时的向破产企业发出移交财产、文件、帐册和不得自行处理债权债务的通知,指定了留守人员,向有关银行发出了停止支付存款的通知,向已知债权人发出了申报债权通知,并于8月28日在《海南日报》、《人民法院报》公告通知未知债权人在两个月内申报债权及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向债务人发出催收债款的通知;刻制了清算组公章。

2、注重关键,组织精干的清算小组,促使破产案件顺利及时审结。《企业破产法》(试行)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应自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清算组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清算组可以依法进行必要的民事活动。故清算组是企业被裁定宣告破产后依法对破产企业进行管理、清算的法定组织。清算组的工作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及时审结。我院于8月26日宣告海云胶鞋厂、南宝微电子公司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后,迅速向有关单位发出指定清算组成员的函,着手组建清算组。关于海云胶鞋厂破产一案,经过讨论成立了由省农垦总局工业处、省工业厅、省财税厅、省人民银行、省国资局、省农垦总局体改办、省农垦社会保障局7家单位9位同志组成的清算小组。南宝微电子公司破产案,经讨论成立了以省工业厅、南宝微电子公司、省审计厅、省人民银行、省财税厅、省国资局、省电子工业总公司、省职工介绍服务中心6家单位7位同志组成的清算小组。合议庭还组织清算组成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将有关破产的法律法规印发人手一份,使他们了解审理破产案件的一般程序,明确清算组的主要职责。9月9日,清算组正式进厂接管了破产企业并开始工作。合议庭根据清算组成员的特长进行了分工,海云胶鞋厂破产案清算组分3个小组,一是职工安置组,二是资产清算组,三是追债组,分头负责,又互相协作。南宝微电子公司破产清算组分成两个组,一是人员安置组,二是资产评估组。这样就使清算组成员在工作中既有主动性又有责任感,各负其责。如何组织指导清算组工作,充分发挥清算组的作用?我院的经验是:一是选择审理案件中可能涉及有关事项的单位人员参加,如人事劳动部门,审计部门、工商、银行等部门,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注意尽可能把清算组人员选得精干点。三是注意及时向省政府介绍清算组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的支持。四是根据案件审理情况,逐步让清算组成员提前介入工作。五是注意合议庭与清算组加强联系,并定期开会,互相沟通情况,给清算组工作以及时指导,使工作互相协调,取得主动。清算组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工作,编制了破产财产明细表,清算了债权债务,提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了破产财产,编制了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由于清算组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我院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超常规地顺利审结了这两起破产案。

3、查清破产企业的债权债务,争取时间开好债权人会议。我院受理这两起破产案件后立即通知已知债权人,并发出公告告知未知债权人,此后债权人纷纷申报债权。海云胶鞋厂破产案件中申请债权的有6家:(1)农业银行海口分行本息合计9121742.94元;(2)建行海南分行本息合计1285895.47元,(3)省农垦社会保障局:拖欠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共计1188090.44元;(4)省农垦总局308475.46元;(5)省农垦橡胶厂40694.21元;(6)海口市污水处理公司排水收费所2158.08元。南宝微电子公司破产案中共欠佳务27笔,合计2537.53万元,申报债权的有6家:(1)212商银行海口市分行,本息16307550元,(2)建行金盘支行本息3186435元;(3)建行省分行本息合计848196.18元;(4)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合计2479950.24元;(5)厦门市鑫河机电科技开发公司6085.05元;(6)厦门永红电子公司13504.40元。

法院还向已知债务人发出催收债款通知,经清算小组核查,海云胶鞋厂的债权总额614万元,其中(1)应收帐款496.30万元;(2)其他应收款117.70万元。债务人共84家,遍及广东、广西、湖南、海南4个省的各大小城市。南宝微电子公司的债权有15笔,合计409.67万元。主要是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和其它应收款。其中该公司原总经理王宗仁挂帐397.22万元。由于其本人已失踪多年,此笔企业债权较难追回。破产案时间紧,清算组活动经费紧缺,无法按原预定计划,派清算组成员去追债,所以法院除向有关债务人发出还债通知外,已将债权列入破产财产公开进行了拍卖。

摸清两企业的债权债务后,法院于11月19日召开了债权人座谈会。会议听取了清算组关于企业破产清算情况的工作报告,清算组介绍了破产企业债权债务情况、破产财产的变现及破产费用的支付、职工安置等情况。当得知破产财产变现后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用,债权清偿率为零时,债权人对此表示理解,支持国家企业改革计划。由于破产案件提前终结,且破产财产已不足支付破产费用,故法院公告取消原定于12月8日的债权人会议。

4、抓住重点,公开拍卖企业破产财产,最大限度实现破产财产的变现,以取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增加透明度。依法处理破产企业的财产,最大限度地实现破产财产的变现是破产案件的难点。破产财产能否按期顺利拍卖成交,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做好拍卖工作,合议庭召集清算组共同商讨对策。要多方宣传并对拍卖事项在《海南日报》上提前一周作广告。经过积极努力,两破产企业财产分别于11月17日、11月18日上午顺利拍卖成交。海云胶鞋厂被海南省农垦工业总公司以600万元的价格整体买走,南宝微电子公司被省电子塑料配件厂以50万元的价格买走。顺利实现了破产财产的变现。

5、努力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安排好职工生活,创造及时审结案件的良好环境。妥善安排破产企业的职工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亦关系到破产案件的能否及时审结的问题。海云胶鞋厂有职工628人,退休17人外,在职611人。稳定职工情绪,使其正确对待企业破产是该案的难点。该案刚诉到法院时,职工抵触情绪大,思想不稳定,纷纷写信、打电话,甚至直接找到法院和清算组要求解决危重病人、住院病号的医疗费,职工的拖欠工资等,一大堆问题摆在法院面前。当时,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听到该厂被宣告破产还债,也停水停电。职工纷纷向法院反映,说如不解决,无法正常生活,要集体上访,要上街游行。合议庭、清算组对此极为重视,立即向省高院、省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协调小组反映情况,省高院、省企业兼并小组向省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联合召集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协调,并联合发出通知:破产企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前所欠水电费作为破产债权和其他债权一道受偿;企业破产公告后所发生的水电费列入清算费用,从破产财产变现中优先支付。水电公司恢复了供水供电,一场一触即发的集体上访、闹事被制止了。同时,合议庭还与协调清算组及省农垦总局协商,拨了一部分款项解决危重病号、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生活极其困难的职工的生活费。合议庭还经常同清算组交换意见,把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稳定职工情绪,做好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的政策宣传作为清算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些工作的落实,为破产案件的顺利审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6、合理分配破产财产,妥善安排职工再就业。企业的破产,面临着众多职工行将失业,如果将他们全部推向社会,无疑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国务院国发[1994]59号、[1997]10号文件都把企业破产后职工的再就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院审理这两起破产案,都把职工的安置问题列入重要议程。海云胶鞋厂以600万元拍卖成交,南宝微电子公司以50万元拍卖成交。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国发[1994]59号、C1997]10号、财工字[1996]226号文件精神,海云胶鞋厂优先支付破产费用956109.21元,剩余5043890.79元,按以下顺序清偿;1、支付企业破产前拖欠职21232资318575.86元;2、支付企业破产前因资金困难无法支付而挂帐的合同工、临时工押金,职工已垫支的医疗费、公务费、电话费、按政策规定的独生子女补贴、按规定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欠拨厂工会经费、欠支卫生、水电部门的费用共计361828.06元;3、支付截止1997年8月底欠付职工养老保险费1111124.84元;4、支付完上述事项款后尚余3252,362.03元,不足以支付在职职工611人的安置费和退休职工17人的医疗费共计15207191元。故结存余款3252326.03元作为职工安置费全额转入海南省农垦再就业中心,不足部分请求国家有关部门拨给。

关于海云胶鞋厂的职工安置,清算组提出职工安置方案,经与合议庭讨论通过,决定企业破产终结后,企业在职职工611人全部进入海南省农垦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实施再就业。再就业中心代缴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金,发放再就业前每月200元的生活费。再就业中心负责下岗职工的培训,与用人单位联系,提供再就业机会。退休职工由省农垦总局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并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南方微电子公司拍卖成交50万元,原流动资金5.9元,共计55.9万元,不足支付破产清算费用75.12万元(包括现有职工16人的安置费)。关于职工安置,清算组提交了职工安置方案。企业破产终结后,在职职工16人全部移交省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安置费也同时划拨给该中心统筹使用。对于符合办理退休、病退、退职和提前五年退休手续的职工,由省再就业中心移交给省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

建议

审理这两起破产案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优胜劣汰,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种单一,没有广泛的市场,必然导致厂家经济效益低,生产能力低下,被市场淘汰。海云胶鞋厂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打不开局面,库存积压严重,贷款负担沉重,流动资金短缺,导致生产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全面停产。南宝微电子公司从创建开始一直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规模,设备不配套,产品质量不高,只是小批量试产,没有广泛的市场,故产品积压,贷款负担沉重,导致全面停产。因此,做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适应市场需求,从产品质量入手,抓好产品质量品种,做好产品宣传,打开局面,形成一定规模,大批量生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