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4:59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1

前一节我们从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讨论了农民福利的现状与构成,以下我们仍然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农民福利再造的可能性与途径。在展开这三个方面的讨论之前,我们先讨论再造农民福利的总体构想。

1.农民福利的性质

所谓福利,本质上是一种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这种满意程度有两维标准,一维标准是生存标准,即人们可以生存下来的最低标准,这个最低标准除了客观的作为一个动物人的生理标准,如有衣穿不致冻死,摄入最少卡路里不致饿死;还有主观的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生存标准,如当前各个国家都制定有但标准并不相同的最低收入标准,贫困线标准。在贫困线以下的收入可以认为没有达到生存的标准。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就是说,在中国农村,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家庭,可能缺衣穿,吃了上顿没下顿,房子也很破乱甚至没有房子住,这样的贫困家庭福利低于生存标准,可以说是福利极度匮乏,没有福利。生存标准是讨论福利的基本前提,没有达到生存标准的生活状况,谈不上福利水平的高低。好在中国目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贫困线,温饱有余,小康不足,我们就可以来讨论农民的福利。

农民福利的另一维标准是生活标准,即人们从生活中享受到的乐趣,这种乐趣脱离了衣食之忧,他们不仅希望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希望吃得好,穿得好,希望吃穿住以外,还有各种娱乐和社会交往,有心思体验人生的乐趣,可以思考文化的问题,关心超越自己生存的价值。这种生活的标准主要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而是一个主观的标准。举个例子来说,建国前,地主农庭也只能“两干一稀”,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家庭都可以“一天三干”,但因为地主家庭“两干一稀”比当时一般农民家庭“两稀一干”或“一天三稀”吃得更好,地主家庭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水平高,福利也就很多。当前农村绝大多数家庭可以“一天三干”,但那些富裕农户每天吃三顿肉,就使这些“一天三干”的农民感到生活水平不高,福利不多。吃饭如此,穿衣也是如此,社会交往、文化娱乐更是如此。

这个意义上,我们为农民建立什么样的参照系,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标准和价值标准,对于农民福利再造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生活标准当然不只是相对标准。构成农民福利的生活满意程度,可以从与农民有关的所有方面改进,而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单一的经济收入标准。具体来说,从居住环境的方面来说,绿树成荫,花香鸟语,小桥流水的地方适宜于人的居住,这种适宜于人居住的环境,本质上并不需要农民花钱购买,而只需要他们将大量闲暇时间用在农居住地种树置草、挖堰架桥。只要他们真心维护自己的人居环境,他们就可以获得这种良好的人居环境;从住房建设来讲,即使没有多余的经济收入,农民也可以通过互帮互助来建起宽阔明亮的住宅。因为农民有着足够的空闲时间,他们可以相互换工,最后只需要用很少的购买材料的钱来建起每家的住宅;从人际交往来讲,人际交往产生友谊和信任,产生体面与尊严感,只要农民重视村庄生活及村庄生活的意义,他就愿意为村庄人际关系投资,投入精力与时间,他就可以带动其他村民在人际关系上投资。和谐的具有高度资本色彩的人际关系,不仅创造出友谊与信任,而且产生了体面的感受,使人觉得自己生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农民相互之间的关心创造更多的关心,也创造大量的福利;从文化娱乐来讲,在农村开展各种各样,适合农民需要,满足他们需求,反映他们生活的文娱活动,经常性地举办文体比赛,让农民真正地参与到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就会让他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有趣,人生价值也就被创造出来,良好的个人感觉也就增加了他们的福利水平。等等。

增进农民的福利显然不只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农民也往往缺乏自我行动的能力,这时,来自外界的经济的、社会的、文艺的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都可以介入到农民生活中来,组织农民为增进自己的福利而奋斗。在经济上,可以通过有效的财政转势支付来增进农民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以工代赈即办法之一。在文艺上,自上而下应该创作表演适合农民需要,可以让农民从目前生活中获取福利感受的文艺作品。要有意识地通过文艺作品抵消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让农民的边缘地位有适当改善。社会上的各种力量也可以介入到农村中来,通过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技术性的手段,帮农民组织起来,为他们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服务。

总之,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农民的生存处境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以下分两个方面作些讨论。

2.经济的方面

在未来五十年,农民经济方面增加收入的渠道不多,其中可能的三条渠道一是从农业中获得收益,二是从外出务工经商中获得收益,三是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中获得收益,第四节的第一部分已经讨论,农民从农业中获取更多经济收入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中国农民数量过于庞大,国际市场上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大多低于国内价格,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基本上没有了。而农民比市民人更多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衡量生活质量及消耗农产品数量的恩格尔系数是逐步下降的,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只能从人们越来越少的农产品支出中获得收入,这当然不可能有较快的收入增长。

而因为中国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点,劳动力价格将长期维持甚至低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水平,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在劳动力绝对剩余状况没有改观以前,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国家今后会逐步减轻农民负担以至不再收取农民负担,国家还会逐步扩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但是,无论如何,国家财政没有能力通过转移支付来保证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可以有较快的收入增长。

尽管如此,从以农补工到以工哺农的转折和国家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持续低于整个社会人均收入增长的背景下面,如何在经济上再造农民的福利,对于决定农民对现代化的态度和未来50年农民会如何行动,十分关键。

在经济上再造农民福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为农民提供维持基本生存之需的收入,特别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使农民可以有一个稳定的最低温饱生活水平。这方面,毛泽东时代有众多现成的经验,诸如合作医疗制度,五保户制度,社会救济主要是通过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中的生产队一级来实施制度,意外伤害救济制度等等。

第二,维持当前稳定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的土地制度,让农民的土地归他们“有着”(这是陈锡文的说法,很妙的说法)。只要有土地,农民就可以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维持温饱生活。农民“有着”人均2亩多地,当然富裕不起来,同时他们也不致于维持不了温饱。指望农民靠人均2亩地富裕起来是没有可能的,在农民没有可能大规模转移出去之前,土地的规模经营除了让大部分农民无事可做且衣食无着以外,并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不可能为农民整体带来福利。

第三,为农民提供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水电路设施。当前农村的水和水利是极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在毛泽东时代本来已经解决。水利问题不是农民单家独户可以解决得了的,甚至不是一村一乡所可以解决得了的,而是一个需要国家宏观统筹的东西。如何在公共水利特别是农田水利上增加国家投资与规划,是当前涉及到农民生产与生活的极其重大的事情。电的问题也存在,主要是电价虚高,管理体制不合理,农民用不起电。相对水和路来说,近些年电的问题解决较好。路的问题很大,一是国家对乡村公路的投入太少,乡村公路破败不堪,二是农民对作为公共物品的路的投入太少,不仅资金和劳力投入少,而且管理体制也成问题,很多乡村公路甚至主要不是投入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因为乡村公路缺乏必要的维护和管理,而迅速毁损的情况十分普遍,好路也很快成了坏路。

第四,为农民聚居提供规划。构成当前农村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对居住形式的规划,农民建房往往是随地而建,乱搭乱建。所建房屋分散无序,不能构成公共交往的空间,也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空间,还使诸如水电路等基础公共设施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如何将分散的居民点通过规划,逐步集中在主要的交通沿线,同时又不远离农民作业的农田,是一件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集中聚居不仅可以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而且为村庄居民提供了社会互助和文化娱乐的空间,让日显萧条的农村变得有些生气。

第五,为农民提供实用而不奢华的消费方式。特别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金,有效地支持农民实用的消费,而杜绝奢华的消费行为。这方面需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由跨国公司所控制的广告和时尚制造出来的消费观。举例来说,通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来抵制暴饮暴食和大操大办,通过提倡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减少在诸如建房、穿衣、购买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炫耀性及竞争性消费。

第六,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提供机械化服务,大力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具体如在播种和收割环节提供机械化的服务。目前在种水稻的农业地区,抛秧技术大大减少了播种(插秧)的劳动强度。在机械化耕作和机械化收割方面,技术甚至经济成本都已经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农业耕作和收割机械大都超出单家独户的生产之需,这种超出既有机械价格太高的超出,又有机械的效力太高的超出。农民如果由数家甚至数十家联合购买使用,则无论是价格还是使用效率,都刚刚好。问题是农民合作能力太差,商业性的供给成本又太高,以至当前农村出现有典型的小农生产的特点:小农具户户都有,大农具农民户户都没有。要么全有,要么全无。一户买得起,并用得起的中型农具,其他农户也就买来用,但所有农户使用中型农具的效率都低,生产成本自然就高。通过农户的合作,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强度。农户自己不能有效合作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转移支付资金来帮助农户完成这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如何通过国家教育与乡村教育的结合,大大降低农民子女及农民全体的教育程度。当前的农村,一方面有大量需要读书的儿童、少年、青年乃至中老年人,这些人的绝大多数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属于社会富余人员,一方面有很多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知识青年,这些人中有一些是读完大专中专找不到工作的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甚至当前的农村不缺乏用于教育的设施,如“普九”达标之后,因为入学儿童减少而被废弃的学校。如果可以给那些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的知识青年以适当的报酬,让那些愿意学习的儿童、少年、中青年乃至中老年人们以学习的机会,则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可以受到层次不同,用途不同,目的不同的教育。儿童和少年接受比较廉价但并不劣质的义务教育,青年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中老年人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经验。国家不用投入很多的钱,但要投入一些钱,用以引导这些全面的教育,让这些全面的教育成为农民提高自己文化,提高他们适应社会,致富和生活的知识,也就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

第八,借助财政转移支付和农民合作的力量,进行居住环境建设,特别是在绿化方面增加资金和劳动投入,同时搞好管理工作。农村有大量空闲的适宜于种植林木的土地,这些土地公路包括两边和宅基地周围宜林土地若全部绿化,就可以再造秀美山川,农民生活在这些秀美的地方,虽然不很富裕,却很舒适。这种舒适会极大地抵消城市生活中人造出来的舒适,给农民带来真实的可靠的福利。这方面有极多的文章可做。不仅是绿化,而且在小桥流水方面,在花鸟禽兽方面,都可以美化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第九,为农民提供大众化的消费方式,尤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让农民实践这种大众化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在很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例如强调实用节俭,强调普遍性而不强调个性,强调统一性而不强调特殊性等等。这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真正属于农民的消费合作社,有国家财政扶持的农民金融组织,来支撑这些大众化的消费方式。这些大众化的消费方式使在市场经济处境下日渐边缘化的农民感到安全,他们因为自己是大众化的消费(当然也是层次不高的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消费),而感到满足这种大众化的消费方式因为照顾到了农民中最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而提高了他们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

第十,发展农民相互之间的服务性的产业,特别是以换工和互助为基础的产业的发展。比如可以通过义务照看小孩(建农民幼儿园、托儿所),照顾老人(建敬老院、托老所),来提高农民全体的福利。这些服务性产业不仅可以通过合作提高劳动的效率,最需要的是可以提高劳动的质量,合作本身就带来了福利。愉快的合作可以让农民在自己最需要服务的时候得到这些服务,这些服务由农民在平常的时间里积攒下来,这些平常时间积攒的服务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回报,这就提高了劳动的质量(如托儿所和敬老院)。同时,愉快的合作还可以让农民的闲暇变得具有意义,有意义的时间本身就是福利。这种既是福利也是投资的互相服务,是再造农民福利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经济方面再造民福利的办法还有很多,还可以再列举出来一些。无论如何,现在想象这些事情是一回事,具体去做又是一回事。富于想象是具体去做的前提。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消灭人们的想象力,包括学者的想象力。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或对于个发达的大国来说,缺乏想象力也许不是什么大错,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缺乏想象力,将是极大的犯罪。如何扩大在经济方面以及以下在社会、文化方面再造农民福利的想象力,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转贴于3.文化和社会的方面

从文化方面再造农民的福利,是可能性很大,难度也大的事业,难度很大,是因为市场经济以货币通约一切之后,农民没有能力获得这个具有通约能力的货币,他们也往往因为没有经济上的能力,而享受不了现代化和通行规则带给他们的好处,但现代文化和通行规则却让破坏了他们以前获得好处(福利)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知识,这就必须从文化上为农民再造福利。二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还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蕴有深厚的文化资源。礼失而求诸野,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就会在农村找到诸多可以在文化方面再造农民福利的机会。三是庞大的农民数量也为从文化上再造农民福利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农民文化的巨大市场本身构成了对市场经济体制下面货币通约能力的抵制,这种特定的可以增进农民福利的文化,因为有着极其巨大数量人口的实践,而会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文化反过来可能会改造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贷币文化和消费文化,为全人类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合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新的文明提供借鉴。

在文化上再造农民福利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尊重农民的本体文化价值,照顾农民对人价值的定义和关怀,并为农民建立可欲的本体价值观。本体价值是农民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定义,是农民认为人生在世值不值得,有无意义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决定农民生理需求以外的福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当农民认为人生有价值,没有枉活一世,农民才会对生活感到满意,才愿意忍受现实生活中相对的苦难,才充满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在传统的农民本体价值观中,最为重要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农民认为传宗接代是人生价值的基础,光宗耀祖则是人生价值的表现。这种以世代延续为目的的人生价值观又是以对鬼神世界的复杂信仰为基础的。毛泽东时代通过强有力的唯物主义宣传,已在相当程度打破了农民的鬼神信仰,这是现代性对农民精神生活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入,这次侵入的效果不错,问题是这种以政社合一的行政和经济手段的侵入,还是没有市场经济体制从文化和价值本身的侵入彻底。相反,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公社在某种意义上模拟了传统社会的生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流动受到限制,单一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宣传送走了旧神,却迎来了新神(对毛主席的神化),共同生产和分配的体制强化了村庄共同利益并使村庄舆论得以产生作用,阶级斗争与宗族处理族内纠纷也有相似之处。总之,村庄价值以及村庄中人的评价对于每个具体人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有决定性作用,人不是个体的人而是村庄群体的一份子。最为重要的是,在毛泽东时代,农民以世代延续为目的人生价值观本身并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支撑这种价值理念的鬼神信仰被新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所代替,农民并没有处于价值真空中。换句话说,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人生价值被传宗接代的理念和鬼神的信仰所决定,毛泽东时代,农民的人生价值被传宗接代的理念和集体主义信仰所决定,且这时候的鬼神信仰依旧存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传统的传宗接代的理念和鬼神信仰及集体主义理念,正被市场经济条件下彻底的个人主义享乐世界观所吞噬,鬼神世界被宣布为虚假的迷信,传宗接代是一种愚蠢的理念,且在农村迅速变动的生活中,老年人越来越边缘的处境,使年轻人失去了对养儿防老的预期,及时行乐,趁年轻多多行乐,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所接受。集体主义在村庄共同体越来越解体的背景下,既无组织上存续下去的理由,又无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支持。

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并不能增进农民的福利,相反,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使农民作为一个越来越被边缘化的整体而处境尴尬,因为他们不能从个人主义价值中获得他们生存的价值,个人主义价值观使他们发现自己除了及时行乐以外,一无所有,而及时行乐之乐,因其经济收入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得到可行之乐。他们越来越不能忍受现实的生活苦难,他们越来越不能为长远的生活进行投资,更不可能通过一点一滴的收获为子孙后代积累。他们会变得烦燥不安,会缺乏定力,会为一点小利铤而走险。他们看不到长远利益,也看不到整体利益,他们的短期行为不仅使他们无法获得自己的福利,而且使农民合作更加困难,共同改变生活命运,共同创造自己福利更加不可能。

尊重农民本体价值观,当然不是鼓励农民“多子多福”的生育理念,而是要为农民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建立生活意义的文化,要为农民提供人为什么活着的根本性说法。中国是缺少宗教信仰的国家,代替宗教信仰的是人伦关系和家庭家族价值观。西式个人主义是以普通的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中国农民则以差序格局作为人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信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广告和时尚为工具,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现代性因素侵入农村,但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自动建立起农民本体价值观或只能建立让农民处于更加边缘地位的本体价值观,而将农民已有价值观置于边缘,从而对农民的福利构成文化方面的掠夺。我们必须从农民可以得到的合乎他们现实处境与需求的方面来重建他们的文化,重建他们的本体价值观,使他们在这个变动的社会中仍然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价值,生存有意义。

不仅需要从本体价值方面为农民的生活提供意义说明,而且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农民生活提供文化意义,使他们不只是在为了一种本体价值而忍受着现实生活的磨难,而是感到生活充实而幸福。他们不用去打发那些无聊的时间,而是时时刻刻都忙于在他们看来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在经济上可以没有价值,在文化上却创造了农民的充实生活,使他们增加了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增进了他们的福利。以下从一些方面展开。

第一,从国家层面考虑,必须为农民提供一种市场经济化约能力以外的文化空间,特别是提供既可以正面引导农民,又可以适应农民生活现状的文化。毛泽东时代是通过灌输集体主义意识来做到这一点的。目前的农村不可能回到毛泽东时代,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借用毛泽东时代的一些好的做法,具体如提倡勤俭节约,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倡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提供精神生活的价值等等。总之,在文化方面,国家应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抵消市场经济不良影响的适合农民生活实际的文化价值,要建立以农民为中心,而不是以帝王将相,以才子佳人,以官员大款为中心的文化生活,要在财富以外建立另一套对于农民整体可欲的价值理念。具体可以在文化、教育、艺术诸方面进行改革。可以吸收毛泽东时代文艺中的优秀成果。

第二,从村庄层面来说,要重建村庄共同体,形成村庄舆论和村庄文化,要让村庄成为农民表达自己意见,实现自己价值的场所。村庄层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诸如在村庄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包括传统的龙舟比赛和舞狮比赛,现代的样板戏演出和文化体育竞赛。建立公共墓地和修村志村史,客观记载和纪念村庄生活和村庄的人们;举办村庄节庆和仪式,等等。村庄层面的文化活动,既可以为农民提供文化价值方面的享受,更可以为农民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种共同组织起来的文化活动,使村民之间相互嵌入,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产生村庄共同体意识,形成村庄舆论,建立村庄价值,最终,不仅在文化层面,而且在社会层面为村民福利的再造提供大量的机会。

第三,从家庭层面来说,要重建家庭人际关系,强化家庭功能,做到子女孝顺,父母慈爱。既要强化父母养育子女的义务,又要强化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要让老年人得以善终,让幼儿得到善养。

第四,从不同的村民群体来说,可以针对不同村民群体的特点来开展不同方式的组织活动。比如,可以组织老人协会开展活动。因为农村老人闲暇时间较多,各种能人都有,其中有些人是老干部、老党员,有些人的子女在外面或经商或做官,有些人多才多艺。由老人自己组织起来自娱自乐,他们会感受到老有所乐。这些组织起来的老人不仅相互之间提供帮助,而且很快就会介入到诸如婆媳关系、家庭纠纷的调解中去。成功调解家庭纠纷会鼓他们进一步介入到邻里纠纷之调解中去,他们还会进一步对村干部工作提出意见,对村庄不良行为提出看法,他们会形成并影响村庄舆论,他们还可以通过评选十佳儿媳或十佳文明户来主导村庄舆论与村庄文化的发展方向。总之,只要老年人组织起来了,他们就可能对村庄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而在国家有能力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通过国家财政的支持,老人协会没有理由建立不起来。老人协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在村庄的影响力,使老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回到村庄生活的中心中来,这不仅对于老年人获得福利(对生活的良好感觉)作用极大,而且对中青年农民对生活未来的预期产生深远影响:既然老年人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甚至人去逝之后还被人怀念着,这方面要看在本体价值方面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得如何),中青年时期就不要短期行为,而要为未来多作积累。未来是值得期待的,因此现在苦一点、累一点是值得付出的。

再如,可以针对农村妇女的特点组织妇女协会,由妇女自己选举产生协会理事,协会既可以是一个娱乐组织,组织妇女开展各种适合妇女特点的文娱活动,甚至是烹饪比赛或育儿知识教育,也可以是一个经济组织,比如专门针对农村妇女的小额贷款,为农村妇女提供生产技术培训。

还如,可以针对农村年轻人的特点,组织青年协会,开展政策比赛,文娱比赛,甚至诗歌比赛。由青年协会创办村庄刊物,描写村庄生活。

当然,所有这些组织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很难自我生存下去。这就需要有来自国家财政的支持和自上而下的文化上的支持。如何将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为自己生活生产服务,是当前乡村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事情。

当前农村的特点一是“温饱有余,小康不足”,二是农民有大量富余时间无事可做。从文化方面重建农民福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农民无事可做的富余时间变得有事可做,变得生活有意义有价值,让时间消磨得足以构成农民的福利。同时,通过这种让农民觉得有意义的富余时间的消磨来发现自己生存的本体价值,获得文化上的自足感。

文化方面重建农民福利,将是乡村建设中最有事情可做的领域,也是最有价值的领域。

从社会的方面来看,以上文化方面重建农民福利的另一面事实上就是从社会方面重建农民的福利。文化活动本身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产生了村庄舆论和村民一致行动能力。因此,可以将社会方面福利的再造看作文化活动的副产品。不过,社会方面并不只是被动的产物。从重建人与人之间关系,从为村庄提供公共物品,尤其是公共设施的过程中,农民获得了依靠单家独户获得不到的物质的福利和经济的福利。此方面的展开还可以与乡村治理及村民自治等政治的方面联系在一起。

农民福利的再造并不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的事情。在现代化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及如何再造农民的福利,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有待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展开。

七、乡村建设的展开

如果要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造农民福利的活动取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可以叫做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适宜于农民居住,让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乡村建设,就是要将乡村建设的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就是要将乡村建设的祥和安宁,幸福快乐,就是要将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生活方便。

展开乡村建设可以分别从乡村建设的步骤、层面及乡村建设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

1.乡村建设的步骤

在未来的50年,要再造农民的福利,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民,可以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分以下步骤展开:

第一步,最近10年。最近10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如果中国经济可以在未来10年保持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的经济总是将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在世界经济格局乃至在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未来1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还会为国家提供雄厚的财政能力。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甚多,其中农村是充分稳定的力量还是桃战性力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将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稳定的可以持续提供廉价优质劳动力的农村,可以为中国做成“世界工厂”之梦提供最为强有力的基础。相反,一旦9亿农民不安于农村的生活,也不是有序地往返于乡村,没有谁有能力控制得住数以亿计的农民大军。

因此,乡村建设的第一步,是让农民可以自由往返于城乡之间,其中关键是农民愿意返回且可以返回得了乡村。要让农民返回得了乡村,首先要保证农村目前所有权模糊但使用较稳定的土地制度,保证农民可以在城市难以生活下去时回到农村耕作自己的土地。

其次,要让农民愿意回来耕种土地,必须减轻乃至取消农民农业方面附着在土地上的负担。当前沉重的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负担,使农村土地无人愿种,农民往往在欠下各种税费之后一走了之。一走了之的农民是不准备向乡村交纳负担了,乡村不可能再收取这个一走了之的农民的税费。但拖欠税费的帐记在那里,这个农民与乡村组织都清楚,一走了之的农民大不能再回来耕种自己的土地,除非他缴清拖欠很久了的加了滞纳金的数额很大的税费。

再次,必须为农民提供廉价高效的村级组织及其服务。而其前提是解决,目前乡村的财政危机,尤其是债务危机。目前乡村财政状况极糟,村级债务普遍超过警戒线。面对天文数字的村级债务,乡村干部只能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过一天算一天。农民也对化解村级债务失去了信心。尤其糟糕的是,目前一些地方自上而下为了化解村级债务,而借“四荒拍卖”的名义,将村庄未来可能用作发展的集体资源拍卖得一干二净。这种短视的无远见的行为正在严重窒息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和农村本来具有的弹性应对危机的空间。造成目前乡村财政危机的原因又是目前的乡村组织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目前乡村组织体制下面,农村的财政危机没有可能减轻。当前乡村组织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不是乡村干部人数过多的问题,也不是乡村组织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制度)没有落实的问题,而且目前的乡村组织制度根本就不适合农村的实际。再造乡村组织体制是极其紧迫的任务。

第四,必须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来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尤其是水、电、路等设施和社会治安、弱势群体的福利,天灾人祸的最低保障等。目前国家投资于农村公共设施的资金,中间环节截留甚多,且这种设施投资效率极低,典型如农业开发资金的使用。

在目前的农村政策中,一定要防止理想主义的情绪,以为放开户籍管理,鼓励农民进城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以为农民城市化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种情绪带来的后果是不仅使农村问题解决不了,而且使城市问题会进一步严峻。这种办法唯一的好处是因为进城农民增多,农民工相互竞争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将农民工的报酬降低至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水平以下,农民家庭更加不能在城市生活下去,而且将城市工人的工资降低到他们的家庭无法在城市正当生活下去,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资本的优势,降低了劳动者的谈判能力。

总结起来说,乡村建设的第一步是将农村稳定起来维持现状的策略,是一种保守疗法。这种保守疗法的最大好处是如果未来10年中国经济遇到世界性的经济萧条,而出现了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那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还可以有序返回农村,从而降低危机中的中国经济的压力。危机的经济压力很容易转化为社会的乃至政治的压力,这时,一旦农民问题又参和进来,事情就更加麻烦。

不仅在未来10年,而且在未来50年,农民能否有序流动于城乡,对于中国应对危机,保持长远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毕竟是9亿农民的力最啊!

第二步,未来20-30年。这20年,中国经济结构将实现转型,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将大为增强,但农村人口仍将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数量,农民仍然缺乏就业机会和大幅增加收入的机会,财政大规模支持乡村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将大大增加。

在未来20-30年中,乡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利用国家日渐增强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为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福利提供财政支持。具体地说,未来20-30年乡村建设的重点,首先是利用国家财政支持,为农村提供较好的水电路设施,解决农村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对整个农村居民的居住格局,国家应作总体规划,对那些交通不便,公共设施投资花费巨大农村的居民,可以动员迁移,国家给予适当补偿。迁移出来的农民可以选择城镇居住,也可以选择适宜于国家投资公共设施的农村居住。迁出地封山育林。对于那些适宜于国家投资公共设施的地区,国家应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建立各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和农村居民点,以形成市场网络和方便生活。

其次是利用国家财政支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划改造农村居住环境,绿化农村,规划村居,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个居民点,让这些居民点的生活环境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同时,为这些居民点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供水、电讯服务,运动场所和文娱场所。

再次,通过再造农村社会组织机制,如发展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合作机制和生活预期,让农民以长远预期取得短期行为,这个时期,可以充分发挥民主自治的作用,村干部的主要作用将不是作为国家经纪,而是作为村民社会化服务的,提供者而发挥作用。村民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仅为村庄合作提供途径,而且为村民的生活提供趣味:政治人的趣味。

第四,充分开展适合农民群众生活趣味和欣赏水平的文娱活动和制作艺术作品。以财政支持为诱导,让农民自编自演自我欣赏自己的生活剧,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和各种竞技性活动,组织农民乐队,“化民成俗”。这方面国家不仅应在财政上提供直接支持,而且应在全国倡导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来描写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组织和引导农民享受自己生活的情趣,品味自己生活的真谛,从而提高农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再造农民的福利。

第五,编写村志村史,建立村庄纪念性的场所如公共墓地,举办村庄节庆庆典,从而形成村本意识,为农民在变动的世界中寻根,让他们感到本体性的安全。村本意识或村庄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对于村庄的整个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村民行动的未来预期,有效限制村庄不良行为,而且可以从本体上让农民感到安全、心灵上找到安慰,从而减少他们的担忧与焦虑,提升他们的福利。

第六,在村庄全面推开全民教育活动。利用农民富余时间较多的特点,引导农民将富余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新文化。这种全民教育既是农民的一种娱乐,又可以为农村儿童提供廉价的知识,其结果,是农村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场所,可以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质优价廉的劳动力。

第七,为农业生产中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提供机械化服务,从而大大减轻农民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

第八,动员城市居民尤其是退休居民到农村居住,享受农村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好处,同时,利用城市居民的知识和技术优势,帮助农民在文化艺术、生活水平方面作些改进。

未来20-30年,将里乡村建设十分关键的20年,这20年要做的事情当不止以上一些。有了乡村建设的第二步,农村居民虽然在经济上自然不很富裕,但他们享受到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乐趣却已经很多,他们的福利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经济收入水平的人们。

第三步,未来40-50年。无论未来40-50年中国发展的状况如何,有9亿或8亿农民居住在农村,享受着远高于他们实际收入水平的真实福利,这就不能不从文化和社会思潮方面对中国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具体展开这种影响似乎为时尚早。不过,可以大致作个推测:9亿或8亿农民低经济收入和高真实福利的生活,将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跨国公司通过广告与时尚制造出来的以消费物质来获得幸福的生活与消费模式,改变追求收入数量而不关心生活质量,以经济收入一维标准来判断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文化理念。重要的是,中国由农民不是在想象中而是在实践中进行着一种新生活的试验,这种新生活的试验将从根本上挑战西方文化中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以与自然为敌,从消费不可再生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中获取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感。这种新生活的试验将有效地吸取东方文明中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益,发场光大东方文明的大智慧,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持续发展。

2.乡村建设的层面

可以从不同层面讨论乡村建设。以下具体列举一些:

首先,可以从经济层面来讨论乡村建设。经济层面的核心是改善农民的物质福利,让农民有更多就业机会,更多从农业中获取收益的可能,农民住的更为舒适,吃的更讲营养,穿的衣服更贵,家庭耐用消费品更多,生产生活所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有一定保障等等。

尽管我们认为,农民在未来50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得到的就业机会不足,可以大幅提高经济收入水平的可能性较少,但这并不就是说农民在物质福利方面不可以得到提高。提高农民物质福利(当然也就是经济福利),办法一是农民逐步积累虽然不多,但仍然有的来自农业和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这些收入在维持温饱以外,多少有些节余。并且随着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农民相对收入水平虽然可能下降,绝对收入水平还是会慢慢有所提高的。在乡村建设的背景下面,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年轻的时候到城市闯世界,在外国务工经商获得收入,他们中运气比较好的人获得了超过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高收入,这些运气好的年轻人可以在城市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但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没有这样的好运气,而不能在城市结婚生子,更不能成家立业。他们在城市务工经商,但他们在农村结婚生子,由在家务农的父母养育子女,他们将从城市务工经商的收入用于农村家庭生活,农村家庭生活比较便宜,城市务工经商的收入不能使这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在城市生活,却可能将农村的家庭建设得比较漂亮。他们年龄大了,子女也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回到农村家中生活,他们的子女再来城市务工经商,一波又一波,年轻的农民在城市闯生活,却将家庭劳动力的再生产置于农村。那些可以在城市成家立业的运气很好的年轻农民也会年老,他们年老之后,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城市,他们的子女运气好找到了新的高收入的职业。他们也可以返回以前住的农村,因为现在的农村经过乡村建设,环境宜人,空气清新,生活中富有精神的乐趣。即使是那些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受到了生活乐趣的感染,而陆陆续续搬到乡下居住。

提高农民物质福利的第二个办法是通过国家财政越来越多的转移支付,在城乡统一规划,在村居环境建设,在农村生产生活必要公共设施提供,在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获得支持。国家通过税收将那些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激烈竞争而大大下降的企业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部分收回一些,逐步转移到乡村建设事业之中。乡村建设事业又为降低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成本,提供大量优质廉价劳动力提供了巨大可能。

提高农民物质福利的第三个办法是增加农民的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的合作能力,通过生产生活互助合作,来提高他们单家独户提供不了或提供起来不经济的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农民的合作还可以增加他们生产生活本身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可能将富余的闲暇时间用于生产性的活动,从而增进农民的经济福利。例如,当前农民最多的东西恐怕就是闲暇时间,农民消耗这些闲暇时间感到无聊而普遍打麻将。如果将农民打麻将的一部分时间动员起来,合作植树造林,或相互帮工建造住宅,将为农民提供巨大的经济上的福利。这方面若可以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结合起来,通过以工代赈和补贴合作事业来推进农民的生产性合作,将为农民物质福利的增进提供极大的空间。

从经济层面来开展乡村建设,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范围也相当广泛。这方面的工作尚需深入进行。

其次,可以从社会的层面来讨论乡村建设。社会层面的核心是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合作的基础,为农民闲暇时间的花费提高质量,为村庄文化提供社会性的内容。社会层面的乡村建设较之经济层面的乡村建设有一大好处是具有相当大的扩展空间,这个层面的乡村建设既可以为农民提供物质性的福利,又可以为农民提供文化性的福利,还可以因为农民人际关系改善,社会活动增加,提高农民消耗闲暇时间的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程度。

社会层面讨论乡村建设,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一是改善农民组织的形式与方式,寻求最能够增进农民之间友谊,增加农民与乡村组织互动能力的组织形式,诸如老人协会,各种趣缘、业缘团体都可以建立起来。这些组织一方面有自己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这些组织活动产生功能外溢,造成社会福利的改进。二是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活动,包括文娱体育活动和经济性的合作。这些活动可能在形式上与指向上是文化的或经济性的,但其结果是农民之间的关系得以改进,农民重新回到村庄群体中来,他们从活动中体会人生价值,获得生活真味。举例来说,通过举办文体竞赛,可以为优胜者提供荣耀资本。通过不同村庄或不同群体之间的对抗性竞争游戏,比如龙船赛或舞狮比赛,不仅可以为优胜群体带来荣誉和美好的感觉,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竞赛双方内部的组织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就是提高了农民的一致行动能力,这种一致行动能力的提高很快就会在其他的活动和互助中表现出来。这种对抗性的竞争游戏本身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为参加竞争的群体成员带来了高质量的娱乐生活,而且为村庄提供了真正是自己生活中的一台大戏,这台大戏不断被村民在不同场合提起,并被村志记载下来,不亦快哉!而不同层面的但由农民自己组织参与的诸多社会性竞技活动,使农民从温饱生活中很早地就进入到精神享乐和社会福利中,这些农民关注自己所属的竞技队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在比赛中与其他队结成的友谊,有对也有矛盾。这种竞技性的或文娱性的活动,可以安排很多,因为这些活动花费不多,而农民的闲暇时间很多。可以举办的社会性活动内容很多,还比如建立管弦乐队,公共办理红白喜事等。

三是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通过社会性的交往,让年老体弱的老人可以得到年轻子女的善待,让年幼不懂事的子女可以得到父母祖父母的慈爱。

社会层面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大量社会性的活动,提高了农民闲暇生活的质量,使他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有价,个人生活变得充实,整体生活变得和谐,生活本身的意义丰富起来,从而获得物质福利之外的大量福利。

再次,可以从文化层面来讨论乡村建设。文化层面讨论乡村建设,是当前及未来的乡村建设的关键。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讨论文化层面的乡村建设,这两个不同的层次可以对应两种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不同预期,但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层面的乡村建设之间并无矛盾,可以并行不悖。

第一个层次的文化层面的乡村建设对应对当前欧风美雨的乐观预期。这个层面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在当前农民经济收入不能大幅提高的背景下,通过文化建设来为农民提供安身立命之意义系统,并为农民设计尝试适合当前农民生产生活现状的生活方式。但最终,随着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农村人口逐步减少,这些只是适宜于农民目前生产生活状况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意义系统随之抛弃,农民也成为享受欧风美雨的现代人。第二个层面的乡村建设对应对当前欧美消费文化观的悲观预期,以为当前以美国人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意义系统没有可能维系下去,这种与自然为敌的生活方式,不仅破坏着自然界不可再生的资源和污染着有限的地球空间,而且必然破坏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造成对人类文明本身的破坏。相反,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教益是真正的大智慧,是人类文明可以持续存在下去的基本前提。而9亿或8亿农民主要不是依靠物质福利的改进而是依托文化和社会层面福利的提高,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实践,将为整个人类文明提供一种可能的全新选择。为9亿或8亿农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服务的乡村建设运动,将不仅改变中国人的福利评价系统,而且会对西方文明产生示范作用,从而为人类在消费文明不能持续时,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

无论以上那个层次的文化层面的乡村建设都可以包容以下一些内容:

一是通过村庄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村庄生活的长远预期,形成对村庄价值本身的重视,从而为农民在这个不断变动的世界中找到本体性的价值安全感。村庄是农民的家,也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根。让农民生活在这个有根的世界里。这方面具体可做的工作很多,比如编写村志村史,举办村庄节庆,共同祭奠祖先,甚至建立村庙,重树村神等,都值得一试。

二是通过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让他们对自己目前生产生活现状感到满意的生活方式和意义系统。为农民提供不仅让农民喜爱,而且可以引导农民建立高品味生活的大众文化,尊重农民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同时,支持农民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幸福感,支持农民的文化艺术活动,让这些活动为农民带来非经济的福利。国家要通过财政支持,抵消市场经济将农民置于边缘地位和无价值感的负面作用,通过文化建设来补偿农民经济相对收入越来越低的困境。

三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农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总之,在目前的乡村建设中,如何克服目前庸俗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为中国发展的拙劣支召的负面影响,重建中国农民自己的生活,对于农民在未来50年在现代化中的态度,将有决定性影响。同时,9亿或8亿农民的新生活方式若可以真正建设出来,则这种新生活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消费型的纯物质的福利观。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智慧都有发扬光大的空间。这样的新生活方式可能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福。

3.乡村建设的研究

乡村建设不只是农民和国家的事情,而且是知识分子的事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因为时局混乱而没有取得重大成果,但知识分子关心民族兴亡,关注农民疾苦和农村命运的行动却十分值得今天的知识分子学习。

知识分子介入到乡村建设中的第一个重要行动是对农村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乡村建设的深入研究;第二个重要行动是创造适合农民需要的文艺作品;第三个重要行动是科技下乡和技术下乡。一下仅就乡村建设研究的展开作些讨论。

乡村建设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广的领域,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乃至医疗卫生、水利工程,村镇规划等等都是乡村建设需要研究的对象。具体地,乡村建设研究领域可以大致展开如下:

一是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前景和出路,以确定中国乡村在未来发展中的处境,农民福利在未来发展中可能获得的状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对中国现代化本身的清晰定位,不能理解中国现代化的整体状况,就不能真正定位乡村建设的步骤与活动。

二是研究再造农民福利的可能。而首先是从经济上判断农民这个庞大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处境和他们行动的方向。同时要在文化上为农民设计适合他们目前生产生活状况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要提供不同的相互竞争的乡村建设方案,在理论上进行细致讨论,并可以在践中作些试验。当然,首先是理解当前农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处境。

三是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以乡村治理为题展开研究。其核心是乡村组织制度的运作与农民一致行动能力状况的关系。扩展开来则内容庞杂,诸如乡村自治问题,农村政策法律下乡问题,农村宗族和村庄精英问题,均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对象。如何真正理解当前乡村组织及农民的行动逻辑,理解政策法律是如何下到乡村与乡村接触并产生变异的,不同乡村会产生如何不同的变异等等。当前学术界和政策部门往往以想象的农村来制定政策,其结果,我们“好”的政策和法律总在乡村处于尴尬地位。是乡村错了,还是我们提供政策法律理论的知识分子与政策部门的官员错了?

四是在一些技术性的方面展开研究,尤其是将工程性的技术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为建设适宜于农民目前生产生活状况又能为他们带来真正福利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村庄规划、组织体制以及文娱形式。此方面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乡村建设需要大量专家性的工程师和设计者。

以上四个方面的乡村建设研究,第一个方面的研究是宏观研究,实际上是为乡村建设定位的研究。这个层面的研究需要对未来出现的各种可能有充分考虑。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女性这支强大的巾帼力量的参与,探讨乡村振兴中农村女性对农业发展的活力、美丽农村的魅力、文明乡风的引力、乡村治理的聚力和巾帼力量的动力充分释放出来,有效激发农村女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女性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更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挥“半边天”作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三农”,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度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农村女性占了农村人口半数以上,她们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还是在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都离不开女性的参与、女性的智慧,她们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关键因素。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把农村女性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一、发挥农村女性在产业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激发农村产业活力

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让乡村居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前提。农村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故土家园,只有广泛动员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才能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宗旨。然而,伴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青壮劳动力、资金等优质稀缺要素不断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乡村成了女性的专属地,农业成为乡村妇女必然从事的产业。因此,在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就要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女农民,发挥农村女性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引领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引导她们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彰显乡村振兴的巾帼力量。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离不开乡村实体经济的支撑,而乡村实体经济的核心根基是产业。在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发挥农村女性在乡村实体经济产业中的主体性作用,充分保障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结合实际,注重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结合所在村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等示范培训,带动农村妇女发展优质农特产品生产加工、特色种养等居家创业就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以推进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以“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把乡村生态、农民生活等价值转变成财富资源,发展乡村休闲、乡村观光、农事生活体验等新兴产业,凸显其地方特色与品牌价值,形成农业结构优化、产业特色化、经营规模化、品牌绿色化发展,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道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根基。

二、发挥农村女性在人才振兴中的内生力作用,引领农村人才动力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石。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汇聚人才、凝聚人气、凝结人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75%的农业劳动力是女性。女性勤劳细腻的天性,使得她们在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等方面都超过农村男性。可见,乡村女性顶起的不只是“半边天”,甚至是在扮演“顶梁柱”的角色。女性是一支伟大的力量,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和姐妹,她们特有的经验和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撑起我们对于乡村振兴的希望。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女性像酵母一样,既能改变生活现状,更能振奋乡村居民的精气神,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让乡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此,必须唤醒农村女性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角色意识,增强女性对乡村振兴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挖掘和发挥女性潜力,激发巾帼力量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鼓励和支持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的创新和实践。同时,鼓励和引导女大学生、女农民工等群体下乡返乡创业,培养更多新型农民职业女性,带领农村女性把广大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发挥农村女性在文化振兴中的渗透力作用,增添农村文化凝聚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农村产业、壮大农村经济,更要激活乡村文化、提振农民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文化创造力就是经济发展力。伴随着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享受就成为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重要追求,为此,要从提升农民精神和文化生活中找寻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激发和调动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美德,依托于乡村生活,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融入农村女性日常生活,让广大农村女性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倡导者、引领者、践行者,积极倡导农村女性争当慈母、贤妻、孝女、善邻,宣传身边好婆婆、好媳妇感人事迹,引导家庭成员维护公序良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觉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制止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使尊老爱幼、睦邻友好新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深入农民的内心世界,内化为行为准则,增强农民的凝聚力以及对其所生存的乡村社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实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振兴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精神动力。

四、发挥农村女性在生态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焕发农村生态魅力

清洁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也是广大农村女性向往的乐园。乡村以村落地域为空间载体,是集乡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形成的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作用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使得城市垃圾、污水流入农村,农村固有的禽畜粪便、简陋厕所、焚烧秸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宜居程度,缺乏人气和生机活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要按照绿色生态、田园风光、乡土气息的理念,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保住绿水青山,集中力量整治农村突出的人居环境问题。引领农村女性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家庭做起、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入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清理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在庭院内外种树种花种草,全面绿化美化净化庭院;参与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村容村貌整治,努力让农村绿起来、美起来。把乡村建设成为一个本地人愿意留下来、城里人愿意住进来的宜人居所,让乡村居民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青山绿水、村美人和的舒适环境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五、发挥农村女性在组织振兴中的推动力作用,提升农村组织引领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担负着推动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致富、保障村民幸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重要任务。女性天性热心、善解人意、亲和、做事认真、注重细节、善于观察、责任心很强,她们一旦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就舍得付出。农村女性不仅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文明乡风的塑造者,还是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的稳压器。可见,女性对基层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广大女性贡献她们的智慧和力量,让她们在基层生产生活中更有参与感。当前,唤醒农村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保障农村女性参与村级事务协商决策的组织制度,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组织形式,使女性能够有效参与乡村重要事务的计划和决策,保障农村女性参与村务和表达诉求的权利,让她们在基层治理中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实现女性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半边天”的作用。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邓明艳,曾菊新.武汉城市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9.10.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

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困境;重构研究

1乡村文化发展受到城市文化整体冲击的原因

1.1乡村文化缺失主体

乡村文化缺少主体就会在发展中遭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主体性只有在经过实践后方能突显,并且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支撑。乡村文化可以鉴定主体是否存在。文化服务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主体,民俗民风是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力量。简单来说,乡村文化精英指的是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地方风俗的人员,这些精英熟练掌握乡村的人文风情,对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大量涌进城市,从而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的流失。仅此一点,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占压倒性优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

1.2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化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并且现下社会主流中也推崇城市文化的发展。两者相比较之下,乡村文化不够大方得体,由此被划分到边缘文化中。城乡之间的差异经相关学者研究得出一个专有名词,那就是“城乡文化距离”。建立之初实施了城乡二元制度,再一次加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化了城乡差距的意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单纯的城市取代农村,如果直接取代必然会发生城市文化全面覆盖、吞噬乡村文化的现象,不管是人才方面的管理还是文化深度的统计,从始至终都是单方向流入。

1.3乡村文化认同感疏离

文化认同感可以让人取得一种归属感,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斥相融,是一种文化排斥另外一种文化的基本反映,而这种反映的终极目的就是排除异己,维护自身文化的统一。在城市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文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卓越性,乡村文化由于先天不足就会自然而然地倒向城市文化,农民从一开始就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都在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乡村文化低俗的一面被肆意放大,对田园中的乡村生活产生了影响,种种低俗的乡村文化冲击着乡村淳朴的风气。

2乡村文化发展会受到一些内部制约

2.1乡村文化环境的封闭性

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村落的形成一般在偏远的地方,缺少相对方便的与外界来往的机会,造成信息闭塞,经济滞后不前。这种先天的封闭环境,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乡村文化的封闭性无法给乡村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文化的封闭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就更加滞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束缚的解除,长久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城市之间,同时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都优于乡村,致使大量乡村文化精英人才流向城市。

2.2乡村文化人格的依附性

乡村文化重要的特征就是依附性,文化人格的依附性究其根源就是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自给自足的小型农民生产经济,导致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在土地上。从村落形成开始,土地便是农民的掌中珍宝,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片家园早就有着深深的依附性。长久形成的乡村文化致使农民不注重时代的变迁,重本轻末是固有的思想,村民思想过于保守,自然而然缺少创新精神。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居住生活工作,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因为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乡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对“神灵之说”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2.3乡村文化变革的滞后性

乡村文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乡村社会本身具有封闭性和稳固性。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导致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就更加滞后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与迟缓性,各方面的信息闭塞加大了文化之间的距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了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同时加剧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构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1乡村文化重构的现实需要

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变现出明显的自信不足,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传统的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相遇时,会遭受严重冲击。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够,工业化进入乡村后会大量破坏乡村的生态文化,从破坏生存环境开始,最后改变村民的思想。工业化会导致乡村文化构造的瓦解,并且在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中,由于盲目引进先进的文化构架,迷失了自己,从而破坏了乡村文化。所以,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做出科学、正确的价值引导,杜绝乡村文化的虚化现象发生。

3.2乡村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乡村文化的重构有多种途径,我们需要设定一种并为之发展。先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开始,因为物质所具备的生产方式会控制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整体经济的生产方式的革新以及提高乡村生产力水平来达到乡村文化重构的目标。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重构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构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3.3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之间的互补机制,避免乡村文化彻底消失的办法就是重构乡村文化,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增强农民的保护乡村文化的意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化乡村文化,更不是乡村化城市文化,而是要在城乡文化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机制。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应取长补短,互相摒弃陋习,传承各自的优势。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也不应被城市文化全部取代。

4结语

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渐融入城市文化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的互补机制,并且保留乡村文化中淳朴的一面,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13.

[2]杨洪林,姚伟钧.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

[3]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农化发展;政策价值

非农化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让农村按照农村的模样存在与建设,让农村在农村的轨道上发展与振兴的思想,更像是一种带有返归与惋惜的“理想主义”虚幻表达。从辩证角度看,非农化发展才是更加真实的存在,其为乡村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风险。承认与辩证看待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的客观事实,才是更加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有效实现的理性选择。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多重呈现

从本质上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是乡村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外力影响而进行的结构化赓演的必然结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非农化发展都意味着农村不再是一个自为自主的社会体系,而是更加深入地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网络中。作为社会系统网络发展的组成部分,乡村非农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体呈现为乡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面。一是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乡村社会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自养系统,既是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物理载体,也是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乡村社会非农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空间非农化与乡村文化非农化。首先是生活空间非农化。一直以来,农村发展都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联系。不管是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还是政绩考核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村庄合并、撤村并社等各种发展乡村社会的措施,意图以城市建设的科学主义与理性发展取代乡村社会的经验主义与自然发展。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导致了乡村生活物理空间的非农化重构,标准化取代个性化,统一性替代差异性,集中性取代分散化,随之而来的还有类城市化的新的社交网络、高成本生活以及集约便利的服务。其次是乡村文化非农化。乡村文化不会停止变迁,现在的乡村文化绝对不再是传统取向、小农社会、封闭稳定意义上纯粹的地方性乡土文明,而是呈现为被放置于工业文明、小农社会化、开放失衡状态下混融的非农化发展状态。乡村文化原有的单一化、同质性特征正在被多元化、异质性特点所替代。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依然产生影响,继替的文化非农化变迁正在发挥新的价值影响。乡村文化非农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以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两种形态共同塑造着乡村社会矛盾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孟德拉斯所谓“文明的冲突”。显然,乡村文化非农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面对和考量的基本事实。二是农业生产非农化发展。在现代资本主导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部门,从传统小农状态走向现代化主要通过各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与非农化发展,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与必然趋势。其中,农业非农化发展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与农业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农化。首先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现代社会流动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让固乡守土的传统意义的农业劳动力即农民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民的多元分化甚至让“谁来种地”成为世纪之问。总体而言,除了原有的留守农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有租地农户、返乡农民、种粮大户、各类农业资本公司等。无论谁来种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农化都已是客观事实,即使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农民家户,也是非单纯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显然,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已经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关系。其次是农业土地非农化。土地具有非再生性,因此为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我国执行了最为严格的耕地红线制度以保证农业生产。不过,正常经营条件下,占用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用地是常识,也是共识。这样既能创造就业容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能创造财富与税收,这种比较效益结构是土地非农化使用的根本动力。在此动力驱使下,城镇化与乡村社区建设“征地”、资本下乡“租地”等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非农化使用。最后是农业资本非农化。从历史角度而言,农业生产剩余主要被体制性地转化为城市与工业资本。目前国家资本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被有计划地投入农业并沉淀为农业资本。不过,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温饱有余、富足不够的事实与经济理性的指引,让农民不会跟随国家战略,而是更愿意把自身积累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在利润增值的理性支配下,下乡资本从事农业生产要么是农业搭台、政治唱戏,追求政策红利,要么是将农业生产引向更能产生利润的品类与行业。个体与资本的理性行动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造成农业资本非农化发展的外部性结果。三是农民生活非农化发展。“农民”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主要有阶级、制度与职业三重理解,农民现代化是农民适应“传统—现代”发展模式的角色转换、职业转换、身份转换。正是这三重转换形塑着农民非农化的生存状态。农民非农化生存是农民适应现代化发展,获取生活资料的个体能动性与生存理性的本质表现,主要表现为就业、收入、生活的非农化。在就业与收入的非农化方面,农民就业形式已完全超脱传统农业领域,呈现为兼业化,非正规就业、非正式就业等特征。在特定国情下,“农民工”称谓正是农民就业非农化最好的现实注解,多种职业、多项技能几乎是每个农民必备的生存条件。就业非农化直接带来农民收入非农化,数据表明,单纯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减少,非农化职业收入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与保障。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能力提高,直接将农民的传统生活带入非农化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内容超越传统范围,开始与市场主导的城市生活接轨。总之,农民群体偏重保守、重视伦理的传统性格正在被非农化改变或取代。

二、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及其政策意指

一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具有多层面的连锁性特点。总体而言,这种影响可从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解析。首先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多重积极效应。非农化发展促进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成为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专业、合作、网络等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着分散、单一的传统家户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销售方式;竞争、开放等市场观念取代封闭、保守等农耕思想,正在成为塑造“现代农民”的观念要素。其次是乡村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消极效应。非农化发展造成乡村社会基于伦理传统的社会契约开始失效,既有的社会治理网络与安全基础遭到破坏。长期发展而言,这是乡村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破旧阶段,而短期却必然造成乡村社会资本的快速流失。孝养文化、互助网络的约束力逐步减弱造成社会价值失准;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土地成为资本下乡赚取政策红利的猎品;农民被标签化为落后主体挤出农业生产;农民本体性价值被社会性价值替代,攀比消费、低俗文化流行导致社会关系失衡。二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政策意指。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社会事实与双重效应表明,辩证看待非农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政策价值。其关键在于如何让非农化发展更恰当地嵌入既有的乡村社会结构,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通过外在政策力量引导非农化发展的积极效应发挥并限制消极作用的成长。具体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至少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三方面的政策意指。首先是党建引领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为了重构国家与乡村的制度性联系,重新整合与凝聚各类乡村社会主体力量,实现乡村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治”。通过共同体建设形塑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机制,不仅能有效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规则、组织等资源要素,而且能增强乡村社会应对社会资本流失与社会结构解组等负面效应的行动能力。“党建引领”一方面是保证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党的社会的有力发挥,即由党的建设出发型塑政党服务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性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和乡村非农化发展回应机制建设的支柱力量。其次是推动乡村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至少需要重视“三个结合”,即增进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主体文化体验与表达的有效结合,实现各类文化主体能够动员与愿意参与的有效对接;促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与移风易俗的有效结合,缓解乡村文化凋敝造成的种种弊病,提高乡村社会生活的文化质量;标准化的公共文化建设要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尊重并引领地方文化自主创新,实现政府提供的与乡村需要的之间的有效对接。乡村文化振兴能有效引领、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要素及其正面功效。最后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村集体能力。市场经济重塑下的乡村经济不可能重新回到政治规制的集体经济,但是没有新的集体化、组织化的链接机制,分散化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发展的竞争,这导致进入乡村社会的非农化发展要素如技术、资金等,要么成为强势资本剥夺弱势农民的工具,成为无序竞争、不当竞争的来源;要么无法与农村社会的土地、劳动力等原材料有效结合,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动能。因此,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民生产的自主能力,进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农业生产“再组织化”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联结机制的建设,即建设协作机制,挖掘传统互助与现代合作社的内在优势,实现分散小农的组织化;建设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农业全过程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组织化的服务实现一体化的农业生产;建设规制机制,规范新的资本力量在农业领域的市场行为,保护家户小农的权利不受资本剥夺。这样通过“再组织化”方式为非农化发展资源建立有序进入农业生产的规范渠道,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要素。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5年版.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7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国际上最早的乡村旅游活动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代表性的事件就是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一个到瑞士乡村的包价旅游团,而“这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2]。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的乡村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许春晓通过对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旅游资源主体型—旅游先导模式、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伴生模式和旅游资源附属型—旅游后继模式3种模式[3]。舒伯阳根据乡村旅游在不同地域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两种类型[4]。王云才总结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7种新形态和新模式[5]。此外,马勇等以成都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式发展模式、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模式、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城镇型4种成功的模式[6]。樊中红等以河北为例,提出景区带动、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观光园和特色经济模式[7]。罗明义通过对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包括景区带动性、乡村组织性、公司+农户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8]。蒙睿等根据乡村旅游地市场区位特征、资源价值特征和旅游区位特征将乡村旅游地划分为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4种典型模式[9]。罗胜枫、黄燕玲等指出,我国乡村旅游主要有景点依托型和都市依托型两种模式,指出了该模式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以桂林恭城红岩村为例,引进了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0]。就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而言,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各自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邹统钎回顾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并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11]。马勇等以成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先后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和产品市场导向时期4个阶段,并指出乡村旅游有“大众化发展趋势”,且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在原有观光游览的基础功能上出现了具有体育健身、疗养保健、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类型的旅游产品”[6]。而一般情况下,从乡村旅游的内容来看,较早期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围绕城市旅游消费市场兴起的都市郊游(农家乐旅游),但是由于这种形式较低级,且“具有明显的家庭管理特点”[12],真正可借鉴的部分不多。随着我国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乡村旅游开始逐渐脱离单个的都市消费市场,逐渐向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周边延伸,传统的农家乐形式已上升到现代的乡村旅游模式,这一转变意味着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再审视与再选择。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以及资源依托型等发展模式,且形成了村寨观光、景区周围沿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园、旅游型乡镇、乡村特色旅游等多种发展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也由最初的以观光游览为主,逐渐发展为以文化体验和康体健身为主要目的。随着我国乡村旅游形式的逐渐成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正逐渐由单因素发展向多因素联合发展的模式转变,未来发展方向也逐渐由依靠某一个大都市转向依靠景区和乡村特色旅游资源[6]。因此,依靠景区和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学术界开始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对于西方,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尚未形成积极有效的理论指导体系。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很多问题,如管理方面的管理不规范、设施不配套、服务水平低等;产品开发上出现了产品雷同、开发观念和思想落后等;旅游消费呈现初级化,旅游收益和效益不佳。本文以黄山乡村旅游为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当地以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为依托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的、具有规律性的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和改革思路,为黄山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分析

黄山市是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毗邻浙江、江西,1987年建市,面积9807km2,现有人口148万人,现辖3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4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拥有黄山风景区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两处世界遗产,部级桂冠9大类共114顶。其中,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3座、国家地质公园3座、国家a级景区52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村)11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黄山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西递农民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开展旅游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956.02万人次,占接待总量3054.39万人次的64.03%;乡村旅游总收入110.51亿元,占总收入251.02亿元的44.02%。全市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村达153个,农家乐经营户520家。超过10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7000元。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黄山市共有113个行政村经营旅游业务。其中,旅游强县7家(部级1家、省级6家)、旅游乡镇38家、旅游专业村10家、星级农家乐127户、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黄山市列入统计景区共52家,39家座落在乡村,成为骨干乡村旅游接待点。黄山市a级景区52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2家,见表1。乡村旅游已成为黄山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了3个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区:一是环黄山乡村旅游圈,围绕黄山风景区四个大门,发展景观依托、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二是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利用新安江两岸乡村旅游资源发展集农事参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三是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以黟县、歙县—徽州区两片为重点,发展以文化体验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从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①点状自发探索阶段(1986—1997年)。这个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的比较单一的乡村旅游接待,主要产品以乡村文化体验为主。②块状规模发展阶段(1998—2004年)。其标志事件是1998年宏村以招商的方式开发乡村旅游。此后黄山的乡村旅游迅速崛起,并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乡村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③面状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黄山乡村旅游开始实现从分散粗放的传统“农家乐”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转变,从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初步形成了上述三个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区。

3乡村旅游发展的“黄山模式”解析

由于黄山市地处安徽省南部多山地区,与附近大城市有一定距离,这使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无法依托某一个大城市进行发展,即不具备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但黄山市拥有较成熟的景区发展水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且挖掘潜力巨大,因此当地乡村旅游逐步发展成一种主要以景区和资源为依托,市场外部化和核心带动式的发展模式,即所谓的“黄山模式”。

3.1独特的资源基础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一方面,黄山市位于古徽州辖区,区域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境;另一方面,黄山现辖区域内拥有黄山风景区、齐云山、牯牛降、清凉峰、六股尖和太平湖、新安江、率水、横江等众多山水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独特的自然背景。同时,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还呈现出类型效应、等级效应和空间效应。所谓类型效应,是指黄山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相对较齐全,且多因素融合,组合优势十分明显;所谓等级效应是指黄山乡村旅游资源的品位极高,等级优势突出,从部级乡村旅游资源到省、地区级乡村旅游资源均有涉及,这为发展高端乡村旅游资源奠定了资源基础;所谓空间效应,是指黄山乡村旅游资源虽然整体上较分散,但局部却呈现出集聚态势,这为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2强大的动力机制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动力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4种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表2)。其中,最主要的是核心景区驱动制,即指随着核心旅游景区(如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旅游业的发展,其理念品牌、旅游市场出现“溢出”现象,促进了环绕其分布的乡村旅游点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等国际知名景点的存在,为黄山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品牌效应,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②黄山知名景区的旅游者本身就已变成山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客源,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和便利的旅游消费市场。

3.3高端的发展定位在充分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分析自身优势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黄山市乡村旅游不断寻找自身的产品定位,提出“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开发主题,并积极探索各种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主要是:①以中法合作为切入点,打造国际化乡村旅游项目。通过这样直接的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借机引进旅游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乡村旅馆评级体系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国际推广及乡村旅游网站建设等项目内容,为黄山市“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创建寻求新的突破点。②积极参与“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区”的申报。乡村旅游示范区的申报既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撑,又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黄山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起了宣传作用,成为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新标杆。高端的发展定位是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所致的一种必然,也是推动黄山乡村旅游与国际旅游发展接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3.4广域的目标市场黄山乡村旅游依托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以及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广域的旅游目标市场。首先,从黄山、西递宏村分流出来的国内外旅游者较多,这些旅游者所形成的目标市场,从国内到国外的地域分布广泛;其次,专程到黄山市广大乡村来品味乡村、回归自然、感悟文化、创作写生和休闲度假的国内外旅游者也较多,不论是所处的领域还是旅游的目的,他们所涉及的市场都极其广阔;第三,黄山乡村旅游与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知名景点在内容和旅游资源的种类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这使三者的目标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叠、形成程度极高的共享市场。在这三方面高端市场的基础上,黄山市打出了“世界的黄山、人类的家园”主题,提出要努力将黄山打造成“乡村旅游国际品牌”和经典中国原生态乡土文化体验目的地,使黄山的乡村旅游突破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并以此为目标开展了泛其极具成效的营销宣传活动,形成极其广域的目标市场,不断拓展黄山乡村旅游的市场广度。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模式见图1。

4“黄山模式”的完善与提升建议

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所采用的独特的模式,摆脱了传统乡村旅游仅仅依赖于城市或市场的格局,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趋向成熟化,发展层次有了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由于黄山乡村旅游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加之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呈现出一些问题,如乡村旅游点之间的孤立发展、产品雷同现象的普遍性、产品创新性严重匮乏等。因此,如何实施更有效的措施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改善已成为当地政府和业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4.1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业态创新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追求旅游业这一单个产业的发展,而是更多地强调多方面、多产业间的联合,重视产业间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将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黄山乡村旅游要实现深远发展,也必然要充分借鉴其他产业的发展经验,不断加强乡村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旅游业态,实现自身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应注重打好生态牌和文化牌。主要是:①生态牌。就是要求当地乡村旅游积极探索与生态产业的联合,努力打造“生态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黄山的乡村旅游点具有很好的生态资源,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在这种情况下,打出生态牌,倡导开展生态游,既可保护当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增强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②文化牌。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层次延伸和必要补充,“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徽文化作为中国充满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之一,在当前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更是极具活力和吸引力。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要注重对徽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发展中加入徽文化的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乡村旅游”模式,并逐渐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品位,向最高端文化品位进军,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2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发展全要素乡村旅游黄山市乡村集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复合型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展多方面的旅游活动,“适宜系统构建面向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13]。但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是旅游内容和形式较单一且同质化明显,很多地方都停留在最初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即集中在旅游要素中的“吃”和“住”方面,其他方面一直缺乏实质性的开发与发展。所以,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单一要素超规模发展,其他要素严重短腿”的现象。而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已逐渐从单一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向全要素乡村旅游形式发展。所谓的全要素乡村旅游,即指将旅游中的各个环节、六大要素统一结合起来,全面推向乡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乡村旅游产品,并逐步延伸产业链,形成乡村旅游的产业集聚区。因此,黄山的乡村旅游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的依靠因素,既要积极突出“娱”和“购”在黄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增加互动性项目的比重,让游客真正切身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实现“享农家乐”和“购农家物”,又要努力充实“行”和“游”过程中的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将以村落形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乡村旅游推向村外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旅途或者游玩的路上感受到黄山乡村旅游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氛围。

4.3组建乡村旅游集团,实现集团集群化发展目前,黄山市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开发还是农民自发的形式,在开放之初就存在小、散、乱等问题,相邻行业之间协作性不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使黄山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弱小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因此,规范经营模式,实施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势在必行。集团化的机制战略强调把黄山市乡村旅游各自为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升级为步调协调统一的集约式发展模式,重点完善区域协调整合机制,推进旅游产品整合,打造整体营销平台,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首先,引进大投资商,培育大的市场主体,培养优秀的企业,引入市场化的企业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旅游开发与发展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社会监督,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争取农民的广泛的参与和支持,积极引导农民从事旅游行业,拓宽黄山旅游的人力资源供应,为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保证;第三,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景区乃至整个旅游行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和发展的优势互补,促进黄山乡村旅游资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4.4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构筑乡村旅游集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山市乡村旅游点众多,但总体上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各自发展相对独立;开发深度、力度和广度欠缺,停留在“赏农庄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层面上,很多优势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集群化的空间战略就是在核心带动机制下,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依托黄山风景区、南部城镇群、西递宏村三大旅游发展的中心辐射周边,真正做到带动一片、积聚成团,形成积群化的主题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大格局。具体包括:①联动上下。加强黄山山上风景区与山下乡村旅游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借黄山景区之名,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举乡村旅游之力,为黄山风景区的发展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丰富黄山旅游的内容,从而实现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将乡村旅游融入到黄山整个旅游发展的体系中来,丰富大黄山旅游的深刻内涵,构建立体空间旅游体系。②协调左右。积极谋求不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合作,实现各乡村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协调发展,降低产品雷同程度,积极支持各乡村旅游点的个性化发展,实现“一村一特色”,甚至是“一户一特色”,做到风格各异,各具特色。集群化的发展战略就是对黄山乡村旅游的固有发展理念的一大突破和承启式发展,不但是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最佳模式,而且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5结语与讨论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特征;建设理念

生产性景观往往和农民的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是农民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景观,体现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果,还能展现其对自然资源的工业改造成果,不仅具有文化性特点,还具有参与性、教育性和可长期继承性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各乡村都在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随着该项工作的不断推进,乡村出现了土地生产新形式,生产性景观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地位。因此,各地乡村都应重视生产性景观建设,积极开展生产性景观建设工作。

1美丽乡村

2008年,浙江安吉出台了一份文件,正式提出“美丽乡村”一词,提出要将安吉县各乡村都建设为中国最美丽乡村,这使“美丽乡村”一词正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份文件中提出的建议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开发一条新道路,安吉县在乡村建设方面获得的成果让全国各地都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应用了这一词,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出台,该文件对美丽乡村判断标准进行了具体阐述,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五方面。由此可知,美丽乡村内涵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乡村景观,二是乡村社会。将美丽乡村解释为村民物质要求可以得到有效满足,且能充分利用村庄资源条件发展乡村经济的可持续乡村。美丽乡村其实就是适宜居住、村民富裕、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乡村。

2生产性景观概述

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重要构成,但生产性景观一词的出现时间还较短,2010年才正式出现,我国对于生产性景观的研究时间较短,学者之间尚未对其形成统一理解,关于生产性景观的定义也有多种,当前最受认可的定义是由蔡建国教授提出的:“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体现自身农业生产成果,展现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工业改造成果,具有文化性特点,还具有参与性、教育性和长期继承性等特点一种特有景观”。文章将生产性景观解释为:在乡村区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通过因地制宜产出的各种物质,且具有文化性、美观性、可长期继承等特点的一种景观。

3乡村生产性景观特性

乡村自然环境一般都比城市要好,但现在乡村也存在大量人工环境,为了满足村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同时满足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考虑农业生产问题,还要考虑美观问题,这就决定了乡村生产性景观不仅要具有美观性,还要具有生产性和文化性等。其实乡村生产性景观这些特性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促使乡村实现健康长久发展。

3.1生态自然性

乡村生产性景观往往和乡村自然环境关联密切,可以说是在和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建设的,因此其具有生态自然性特征,还可以改善乡村人工生态系统[2]。乡村生产性景观是村民利用村中自然资源通过人工加工形成的,和自然生态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古往今来,只有做到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才能在土地上获得良好收成,才能长久维持这种良好收成,这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所以乡村生产性景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维持和自然生态的良好适应性,也就是要保持生态学特点。

3.2生产性

乡村生产性景观在起源之初,生产性就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成为和其他景观类型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和城市景观的最大不同,而且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农业生产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农民生存的主要方式,和农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而生产性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就表现为生产性。建设乡村生产性景观一定要注意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田地生产性景观可以满足农民日常生存需要,水体生产性景观则可以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在地形不太平坦的地区可以建设林果景观,还可以建设梯田形成农田景观,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则可以进行大面积农作物种植,从而形成农田景观,如果乡村附近存在河流则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从而形成乡村渔业景观。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乡村经济,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促使乡村产业结构得到完善。通过积极开展生产性景观建设,既可以推动农村产业进一步发展,对于农村产业生产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为农村休闲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帮助村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实现振兴乡村经济的目的。由此可见,生产性景观的生产性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3.3美观性

乡村生产性景观需要通过人工加工才能完成,即需要对其进行艺术加工,让其既可以保存原有景观特色,又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由此可见,其具有美观性特点。例如,建设庭院生产性景观时可以种植一些乔木,根据周边环境和生产设施配置一些植物,建成花园庭院景观。在坡地建设生产性景观时,需充分考虑地势地形,使其具有艺术效果[3]。在平地建设生产性景观时,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实际需要,以便建设出具有安定感的景观。对于农田沟渠可以建设为像田野中的飘带一样的景观,传统水产养殖则可以营造为和现代水产养殖有着鲜明对比的特色景观。

3.4文化性

乡村生产性景观具有乡土特色,因此可以起到传播乡村文化的作用,传承地方精神。不同区域的生产性景观所处地形不同,水文条件和植被也不同,再加上社会因素的差异,其乡村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形成的景观也会存在区别。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乡村生产性景观建设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村民房屋前后的大树和石磨等都是年代的象征,都是村民记忆的一部分,是乡村文化的体现,还有采用传统生存方式种植的农作物,不仅是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展现,也是农业文化活动的体现。此外,传统水产养殖也是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展现。由此可见,乡村生产性景观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性特点。

3.5教育性

生产性景观需要经过人工加工才能形成,因此其属于半自然化景观,同时还是确保乡村生态不被破坏的重要保障。在参与体验型景观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业生产,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采摘活动,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还能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如果生产性景观是关于农业生产的景观,在游客游览时可以安排专人讲解农作物相关知识,如果生产性景观是关于家畜类动物的景观,在参观时可以为游客介绍家畜类动物相关知识,帮助游客深入了解农业生产、家畜养殖等,而且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对于农业生产的了解非常有限,借助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让城市孩子了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从而开拓其眼界,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这对于儿童未来发展非常有利。

3.6体验性

乡村生产性景观既可以让游客参观,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业生产,如播种、采摘、垂钓等,还有一些生产性景观允许游客参与产品制作,如亲自动手制茶、制作瓷器等。由此可见,乡村生产性景观还具有体验拓展功能,具体表现为体验性特点。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具有的体验性特点既可以增强游客游览热情,还可以让其感受到快乐,同时能满足其休闲需求,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达到发展乡村经济的目的。近年来,乡村生产性景观将美观性、教育性和体验性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更具系统性的乡村模式。

4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建设理念

4.1合理利用乡村特有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应立足现有资源,如山水、地域文化等,同时还要将建设适宜居住、学习、旅游的乡村作为主要目标,通过挖掘和合理利用乡村特有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例如,阳山畈具有多种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高度集中,为此,当地将旅游和农业生产进行结合,在建设生产性景观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设计乡村生产性景观时,需要全面、深入挖掘乡村所在地资源,客观评价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利用这些乡村特有资源,形成更多优势产业,促使当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建设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不仅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还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建设特色生产性景观,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4]。对于当前农村土地问题,需要积极复垦,还可以进行修整,拓展土地存量,为建设乡村生产性景观提供充足的场地,复垦的土地可通过流转将其转换为资金,为建设生产性景观提供资金支持。

4.2注意保护乡村地域文化

乡村地域文化包括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还包括当地民俗文化。建设乡村生产性景观时,要注意保护乡村地域文化,如使用本土植物、本地材料等,使建成的生产性景观具有乡土特色和地域性,而且可以让这些乡村地域文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使其可以实现传承和发展。另外,建设生产性景观需要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原则,大力保护村民传统生存生活方式,尽量保留原真性民俗文化,同时还要将传统乡村景观布局理念作为指导,对于乡村生产性景观建设不应给予太多人工干涉,保留景观的真实性,而且还应积极建设田园综合体,提升景观价值。

4.3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开展生产性景观建设

前人经验可知,农业生产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好的成效。因此建设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无论是确定农作物,还是开展建设都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如建设休闲观光型景观时,需要先了解当地气候、水文条件等,建设时也要尽量选用乡村植被,如果需要引入外来植被,也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让景观体现出乡村风格,才能具有文化底蕴。自古以来,我国人民赋予了植物很多意义,通过大面积种植乡村植被可以很好地引起游客的乡土情感。此外,建设乡村生产性景观时,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周边植物建筑物,尽量和这些事物保持一致,具有和谐统一性,才能让景观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达到回归自然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4.4注重整体规划且要凸显区域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不仅要做到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还要进行整体规划,凸显区域特色,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做好生产性景观整体规划需要整体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当地自然社会条件、当地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要求、游客对乡村田园景观的要求、人们的审美观念等,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生产性景观才能实现生产性、美观性和教育性的融合[5]。此外,根据历史文化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在连线成片理念的指导下整体利用乡村特色资源,或是将具有不同景观资源的乡村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分区,同时注意凸显不同分区的区域特色并加强各个分区之间的联系,都属于整体规划,都可以体现景观地域特色。

4.5重视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是景观一大特色,也是景观能够吸引游客的一大利器。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既可以满足游客需要,还可以增强游客游览热情,也符合乡村生产性景观体验性特点。对于乡村生产性景观设计或是让游客直接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或是让游客直接参与农产品加工,让游客在亲自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劳作的快乐,同时还能让游客接受科普教育。游客收获和加工的农产品还可以作为商品售卖,增加了收入项目。渔业景观则可以让游客体验垂钓,对于游客收获的鱼可以免费加工,让游客吃到自己亲手钓上来的鱼,无疑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耕作景观还是渔业景观,都要既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又要具有休闲观光功能。而且在选择植物品种时,不仅要考虑是否适应当地环境,还要考虑是否会对游客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喷洒农药时也要确保不会对游客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可以为游客单独开辟一块区域作为体验区。另外还要注意和周围村民建立良好关系,听取其意见进行改进,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还可以让景观变得更加完善,从而吸引更多游客。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开展生产性景观建设,应合理利用乡村特有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要注意保护乡村地域文化。同时,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注重整体规划且要凸显区域特色等,这样建设的乡村生产性景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自然环境,为发展乡村经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晓晴.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1.

[2]康运.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9.

[3]何真.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4]高琳琳.农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

[1] [2] [3] [4] 

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篇10

内容摘要:本文从价值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入手,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景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在论证乡村旅游价值增值的基础之上,提出对乡村旅游价值链的创新性构想,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虹口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旅游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价值链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的低成本、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多为零星布点,不成规模。区域内乡村旅游点的粗放式增加使得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导致农户收益必然下降。针对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为例,通过引入价值链的理论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增值脉络,试图挖掘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更进一步发展。

乡村旅游的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区域地农户利用自身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经过包装以后,转化为旅游产品,使价值增值或者是价值转换的过程。都江堰市虹口乡以自身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为中心,重点打造以乡村农家乐为基础,乡村酒店、乡村连锁客栈等新兴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区域旅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服务三个方面。在基本的价值增值之外,各乡村旅游发展区还依赖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形成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上的优劣势,即乡村旅游价值链的辅助增值因素。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指的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般价值增值过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基本价值链体系当中,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得到了增值。在基本价值链发生过程当中,与地方性、民族性结合好的区域,其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结合虹口乡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这里的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笔者重点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见图1)。在图1的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当中,其增值部分有三处:

第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农乡风俗、农村生态等在成为旅游资源以前,充其量是作为相对吸引物而存在的,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虹口乡得天独厚的纯自然农业生态对于周边区域的人来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当地农民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吸引物的包装后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在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形成乡村旅游的第一层价值渗透。

第二,市场的推广与宣传。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基础之上形成了农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价值是需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虹口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虹口乡村旅游节”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推广营销形式为区域客源地游客所认识,促进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二层渗透。

第三,乡村旅游的服务。旅游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游客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离不开服务链条。虹口在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无形增值。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三层渗透。

(二)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

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见图2)指的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部分,是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的附加值。笔者主要围绕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对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层面有重要影响的要素。

第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旅游产业其涵盖范围之广、关联带动性之强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其发展环境除去一般产业所面临的一般环境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环境。虹口乡村旅游区依托于四川都江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城乡统筹的机遇,使得虹口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虹口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又使得乡村旅游的崛起成为必然,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又使得虹口乡的农户经济意识超前,社会性发展较好,这些都使得虹口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较强。

第二,市场营销与推广的附属价值增值。市场营销与推广在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整体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市场营销与推广,因此,作为不独立产生价值的要素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旅游的附属价值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方面“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地将虹口乡村旅游推入市场,成都、都江堰客源市场对虹口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丰富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出又使虹口乡村旅游成功融入了区域旅游产业。

第三,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末端(乡村旅游服务)的附属价值增值。作为乡村旅游价值实现的载体,乡村旅游服务的基本价值贡献显而易见,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服务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隐性价值增值点。在充分挖掘其他乡村旅游链价值点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服务的特色、创新、可持续成为乡村旅游取胜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主轴线,辅助价值链的提出有助于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整合创新

(一)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改变了城乡结合带农村的传统产业思维,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又成为农户寻求新型产业的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自发行为,形成乡村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直接动力。例如虹口乡村旅游区域的成功打造与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打造、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建立密不可分。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增值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层面。对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场影响力大、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要依据各地方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来确定乡村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区域和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要改变由空间距离一种因素决定目标市场的做法。在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要从营销主体资源、目标、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等相符合。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地方性和参与性

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个性地重复性开发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难以对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在此条件下,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独具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虹口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虹口aaaa级漂流景区吸引了较多游客,是虹口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有力补充,与虹口猕猴桃种植、三文鱼养殖等形成了较之其他区域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谱。

实现乡村旅游参与性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社区参与性旅游。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和农户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是一个好的实现乡村旅游独创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保证社区成员可以获得旅游发展带给本地区的利益和福祉,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旅游业税收渠道而进行的旅游收入分配应该优先用于发展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付宇光,2009)。

(三)多渠道、多方位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其临近城市群,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地的拓展,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客源地的最大程度地覆盖。乡村旅游区域的营销在融于主体旅游产业营销网络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细分化的营销模式。

(四)乡村旅游服务的多角度提升

在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服务也应该突出地方性,有所创新,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有力延伸。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可以从人员主体,服务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提升,满足客源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型需求。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索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当中与旅游价值链要素相吻合的那一区间。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直接和间接要素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价值。虹口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涵盖了虹口乡区域的所有旅游价值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要素单位。虹口漂流、三文鱼养殖基地、猕猴桃种植园、虹口乡村农家乐等是虹口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潜在关键组成。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优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链各要素的潜在价值,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全方位的,基本的价值流通过程已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与提炼,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有创新性的价值链增值点的挖掘,依赖于辅价值增值要素的最大化提炼,使辅价值增值点转化为基本的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要素,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性,与旅游资源地方性的内涵相契合,地方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城乡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小军,张霞,甘永萍.基于红色旅游价值链的理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