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全球化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6:11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1

一、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联

(一)全球化

当今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于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研究。全球化的标志就是全球意识,科技是全球化的动力,人类正在突破小范围空间的交往,向世界范围内的沟通和融合迈进。全球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即为生产力,全球化的过程并不受个人意志转移;全球化由资产阶级开始,由发达国家主导,这一进程的终结是共产主义;全球化即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多维度的有机统一。全球化还有一些其他特征,如多元共存且统一中分异、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及在科技作用下的利弊等。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下的政党,我们党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以及教育研究工作,通过与实事求是等理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特征及规律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种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增强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战略地位。

(三)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的日渐加快的背景下,要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任何教育方法都是辨证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都发生了巨146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JilinprovinceeconomicmanagementCadreCollege2015年8月大的变化,要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不断实践新方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增强理论活力;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召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教育机遇

1.全球化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和平成为了当代世界主题,客观上这种追求也促进了各国的友好往来。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有所差别,但是经济的发展,正在将这种差别缩小,世界俨然成为了一个“小村庄”。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别国的支持,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需要世界上所有国家一起去面对。因此,各国之间需要加强交流对话才能互惠互利,互通有无。2.文化多元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文化都可以在多元文化中共存,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也同样存在。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背景,但是也同样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遇。一方面,多种多样的文化可以丰富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增加我们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更加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多元文化的圆缺,进而使得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具有科学性。3.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效信息网络化的产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及时和便捷。这种便捷性也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信息网络条件下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任何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国家相关信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都是局限于同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播范围有限。而新时期条件下的网络信息传播则不受时空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了传播理论的更好的平台。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1.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国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国际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的物质财富极大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在逐渐加强。但是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也给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过分看重金钱价值,因此有些人逐渐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观念,将财富看成自己的唯一目标,在心里不再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怀疑。2.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全球化过程,不仅仅是经济技术的全球化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推行其强权政治,全球化的过程更像是发达国家借助经济手段实现政治霸权的过程。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正在不同程度渗透到中国的文化当中。这种全球化的发展,渐渐地对我国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并阻碍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3.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冲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必定在实践的步伐中慢慢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不力,将会被其他理论占据有利地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的叔本华哲学理论体系、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等涌入我国,对我国文化起了不小的冲击作用。西方国家在传播文化价值观念过程中,甚至扬言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较大负面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

1.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互动的过程,但是更多时候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位置,学生群体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再慢慢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教育者容易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学生看成是纯粹的接受知识的客体,从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反感。2.教育者过于重视过程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价值上偏重于应试教育,也只是单纯地将其视为纯粹的知识性教育,目标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是在考试中看学生平时学习成果,但是却忽略了具体教育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理论。这种教学手段容易使得教育者忽视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最终课堂转变成了空洞的说教主义的地方。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媒体技术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日益发达。教育实践证明: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和新媒体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但是我国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新媒体方面的水平还不够高,在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方面缺少一定的艺术性,这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了较大的限制。

四、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使得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良好作用,我们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思考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作为原则,从而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教育者们的积极主动性。

(一)灌输教育

灌输理论是一种教育方法,虽然其存在一定弊端,但是在向无产阶级输送科学思想和理论过程中却有着良好的作用。灌输教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总结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作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将占据主导地位。灌输教育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科学意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改造世界。

(二)隐性教育

要想有效开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促进受教育者的理论完善和个人发展。在发挥隐性教育内涵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环境,让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实现理论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于一定载体,来发挥隐形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隐性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让多种教学手段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受教育者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素质。

(三)网络教育

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网络的高效资源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这也利于开拓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空间,借助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世界发展对我国的要求。我国的马克思理论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清华北大的一些教育网站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网络教育法综合了显性和隐形教育两种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教育,可以给受教育者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五、结语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2

关键词:全球化;道德教育;影响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主要发展趋势,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网络、电视、手机上随处可见各大电商的全球购;只要时间、经济允许我们可以便利的出国游;从未退热的移民潮、留~我们已然生活在全球化之中。但是到底全球化是什么,怎么定义它。关于这一定学界仍有一些争论,但还是有相对同一的观点。一般认为广义的全球化指地理大发现后,资本主义兴起出现的世界性的历史变化过程与现象。而狭义的全球化指的是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通讯技术、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而引发的以金融业、跨国公司为开端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走向一体的趋势和过程。显然我们经常使用的主要是全球化的狭义意义。

我们对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单纯的从正面积极的或反面消极的去定义。它是一个时代的潮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可以把全球化比喻成一把双刃剑,它是时代的机遇,更是一个历史的挑战。所以我们时常至少更关注的是全球化对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教育的影响,相对而言很少去特别关注全球化对于我们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样全球化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也是有着对立的两面影响即积极的正面或消极的负面。全球化与道德关系是相互影响与制约。

一、全球化对我国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正面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不同背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不同文化个体通过这种彼此的交流,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在我国,全球化打开了我们民族固有的思维,让我们了解到许多的道德选择。我们可以借鉴许多先进的道德与德育思想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其中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学习就是一个例子。

全球化的大环境也加强了世界对于我们的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我国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传播。是一个让世界真正认识我们的机遇,减少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文化间的隔阂,有利于避免一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障碍。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全球化的传播我国优秀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我们不能只洋洋自得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这点积极影响

全球化使我国德育教育面临艰巨挑战,它带来的更多的是消极的负面影响

1.扰乱了我们对于正确道德的选择和判断

全球化的大浪潮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于道德的选择,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扰乱我们对于道德价值观的判断。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世界全球化,我国青少年深受西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所以社会常以80后,90后,00后等带有专有意味名词形容这几代。

2.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冲击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道德伦理可能会与我们民族的传统伦理产生冲突,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误会,争议。更有一些全球普适的观点会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美国就以人权为借口经常对我国指手画脚。

3.不利于我国自身传统道德的传承与保护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间的道德思想和观念相互借鉴、交融,形成了一些世界普遍认可,全球公认的观念,制定了很多共同遵守的规则。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平问题等,这些都是全球已公认普适的伦理。但许多我国传统优秀道德被取代或淡化。

三、面对全球化,我国道德教育应该怎么做

1.重视道德教育,提高我国道德教育水平,提升我国道德教育的竞争力

邓晓芒在阐述全球化观点时说道:“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相互宽容、相互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做到文化宽容,谁能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位置。”

2.警惕西方社会假借全球化企图实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全球化

辨识全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风险。“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既不应造成文明单一化与文化同质化,要维护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又应开展不同文明的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消弭隔阂,化解对抗,共同进步,反对‘文化冲突’,实现一种基于文明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全球化。”

3.保持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特色、独立性,在尊重各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基础上,辨识、抵御全球对道德教育的冲击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就指出了这一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对于道德的相应的理解。“都有它自身的规范,这一规范的有效性始终以该文化本身为依托。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普遍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

把握好道德教育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明确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定位。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道德教育一定要抓紧抓好。面对世界全球化,实施适合我国自身发展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道德教育我们要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面对全球化对道德教育的冲击,与世界各国之间应加强对话,增进交流,相互理解,采取取长补短的策略。“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基于多元文化的主体间的道德教育,每个民族的文化、伦理价值都成为一种主体。多极文化主体通过交往实践,一方面达成全球化伦理共识,另一方面,尊重每一种价值文化主体。”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3

关键词:公民教育;全球公民;全球认同;全球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27―0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人员、物质和信息的全球流动正在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共同体,基于民族国家理念的传统公民定位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革新压力。在此背景下,众多国际组织和学者开始强调公民的身份转型,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合格公民要有更广阔的全球意识,全球事务的参与能力,并提出了“全球公民”(globalcitizenship)这一概念。从培养合格公民转向培养合格的全球公民,需要教育作出相应的调整,“全球公民教育”思潮(educationbrglobalcitizenship)也由此形成。分析公民教育与全球公民教育之间的内在脉络,厘清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内涵,把握全球公民教育的实施现状,是本文拟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全球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全球性维度的拓展

全球公民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当时的斯多葛学派就提出了“宇宙之城”(kosmopo-iis)这一概念,认为“宇宙中的公民”(kosmopolites)应该与宇宙中的其他人和谐共处。中世纪末期,著名诗人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一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世界政体,并依据共同的法律将人类引向和平。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则设想了一个政府、宗教和大学三位一体的全球机构,借助这一机构将基督教原则植入人们的心灵,从而带动世界道德复兴。1795年,康德《永久和平》一书面世,提出了代议制政府和世界联邦的伟大设想,并倡议进行世界公民教育。遗憾的是,康德并没有说明民族国家的教育实践怎样导向世界主义的教育理想,另一位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则对此进行了补充。费希特认为,爱国主义与全球主义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爱国主义的全球主义是冷酷无用的,没有全球主义的爱国主义则是狭隘自私的,理想的教育活动应该是两者间的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

但是从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订到20世纪初,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一直是民族国家的独立与民族主义的盛行。直至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巨大灾难在带给人类惨痛记忆的同时,也让人类意识到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的危害。“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民族国家的边界慢慢销蚀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中。各国人民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多,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恐怖主义、社会不公等迫使我们从全球的维度思考人类的整体命运。

全球公民教育思潮就是对如何适应全球化和怎样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种教育回应。用英国利兹大学奥坠・斯勒(audreyosier)的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普通公民的行为可能影响到生活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的生活。反过来,我们的生活、工作、所吃的食物以及我们社区的发展也正在受到全球发展的影响。如何教育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这不是个选答题,而是个必答题。”意识到不同国家人民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意识到自己不仅是自己国家的公民,同时还是这个全球化世界的公民,承认国际规则并愿意为全球的未来采取行动,这就是公民教育在全球化时代衍生出全球公民教育的内在逻辑。

二、代表性的全球公民教育目标观与课程观

1950年,UneSCo在其报告中首度出现了“世界公民教育”(educationfo,worldCitizenship)这一概念,并在60年代提出了“全球教育”(Globaleduca―tion)的概念,引发了学者与研究团体对全球公民教育的浓厚兴趣。

加拿大学者格雷汉姆,派克(Grahampike)和英国学者大卫・塞尔比(DavidSelby)认为,全球公民教育需要把世界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从全球需要出发看待各国利益。为此,他们提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五个核心意识:系统意识、他人视角意识、健康地球意识、参与意识和过程意识,主张关注那些因对公民意识有双重和多重理解而产生的“相互冲突的忠诚”所导致的问题。在课程开发上,派克和塞尔比提出,全球公民教育需要把学习者当做一个拥有独特信仰、经历和天赋的个体,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以及活动教学,努力将尊重权利和自由、环保意识、非暴力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融入日常的课堂文化。

尽管有细微的不同,美国学者玛丽,费尔德(merrymerryfield)所持的观点与派克和塞尔比基本一致。玛丽・费尔德认为,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习者参与全球事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要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学习者需要了解世界事务的复杂性,具有跨文化互动的技能。为此,她主张采取整体法,以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们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她理想中的课程不仅关注人类的信仰、价值观、全球系统、国际争端、全球历史、跨文化理解、人类选择意识,还关注分析和评价技能的发展和参与的策略。

英国学者德里克・黑特(DerekHeater)认为,当今单个国家下的公民概念已经超越了国界。要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就要让人们从三个层次理解公民的多元化角色:国家层次、次国家或地方层次、超国家(全球或多国)和/或跨国层次。黑特的全球公民意识观与世界主义思想紧密相联,尤其是社会个体对全世界公民的道德责任这一点。依据其理念,成为一个全球公民有参与国际性的民主社会组织、加入超国家政治机构、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以引起人们对世界性问题的关注等三种途径。

英国学者林恩・戴维斯(LynnDavies)提出,不能静止地看待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全球公民教育应该指向在跨国背景下采取行动以维护社会正义的责任感。乐施会(oxfam)也主张通过全球行动以维护正义。乐施会认为,“全球公民”应该意识到外面世界的广阔,意识到自己作为全球一员的角色,尊重和重视多样性;了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和环保是如何运转的;谴责社会不公;参与从地方到全球的各级社区并对其作出贡献;努力使全球可持续发展;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三、全球公民教育在部分国家的实施情况

全球公民教育理念白提出以后便开始了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渗透,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推行教育改革时明确提出了“国际理解”、“全球公民”等教育理念。

在此,我们以加拿大、英国和巴基斯坦等国为例,通过分析这些国家全球公民教育政策和实践落实情况,以此管窥全球公民教育的国际趋势与走向。

在加拿大,公民教育是所有省、地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一部分,学校课程中关于世界形势的内容在历史与社会教育课程中最为突出。加拿大教师的普遍看法是,全球问题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加拿大公民有责任和义务处理重大的国际事务,包括国际冲突、环境恶化以及加拿大公民及世界公民的人权保护问题。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anadian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gency,CiDa)在全国建有多个全球公民教育中心,帮助教师认识全球问题,帮助他们探索和开发有关全球性事务的课程和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最近一份对加拿大现行课程资料的调查显示,加拿大学校课程中有多种融合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方式,渗透有公民参与和复杂的国内外公共事务等内容,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对全球事务的理解。

在英国,对于5―11岁的学生而言,公民教育属于品格教育、社会教育和健康教育框架中的一部分。2002年的英国国家课程规定,11―16岁的学生需要学习一门新的科目即“世界公民教育”。其中,11―14岁的学生必须通过学习了解世界是一个全球社区,这一社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以及欧盟、英联邦和联合国的作用。对于14―16岁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此基础上还要了解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英联邦国家的关系,以及与联合国的关系。与此同时,课程还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国内外大事,明确全球依存与责任所带来的挑战,了解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全球议程等内容。由于16岁以上的学生不属于义务教育所涵盖的对象,课程中只是建议要开展一些与全球公民相关的活动,对于如何开展则没有具体的说明。

作为一个穆斯林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由于位于国际反恐斗争的前沿而在近年来受到世界瞩目,巴基斯坦政府也意识到向本国民众开展全球教育的重要性。《巴基斯坦1998―2010年国家教育政策》充分认识到全球化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年轻一代成为全球公民的必要。该政策描绘了巴基斯坦将转变为一个教育发达、政治统一、经济繁荣、道德高尚、士气高昂的民族,一个有能力应对21世纪挑战的民族。为实现此目标,该政策指出:要教育培养年轻一代成为真正的穆斯林教徒;为每一位公民提供基本权利,包括接受免费、义务中等教育的权利;促进国家统一;把年轻一代塑造成诚实正直、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并培养其为国家和伊斯兰世界无私奉献的精神。

除此以外,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强调全球公民教育。美国历来把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美国人”视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日本1998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则把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视为培养丰富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非政府则在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把全球公民教育视做重新融人世界大家庭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重视并积极开展全球公民教育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四、结语

全球化不仅在空间上把整个世界压缩为一个小小的村落,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人民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当然,全球公民教育并不要否定公民教育及其背后的国家认同,只是要求公民能够在国家认同之上建立起全球认同,并具备相应的参与全球事务的意识与能力,培养负责人的全球公民。用派克的话说,全球公民教育只不过是“更多全球取向的国家教育”而已,我们大可不必讳莫如深。深人研究全球公民教育的内在逻辑及要素构成,批判性地借鉴其他国家在全球公民教育方面的实践举措,积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资源,探讨当前形势下开展全球公民教育的实施方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执行人员必须共同担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audreyosier,LearningtoLivetogether:Citizenshipeducationinaninterdependentworld『a]。CentmforCitizen,shipStudiesineducation,UniversityofLeicester,GlobalCiti,zenslfipSupplement[C],Leicester,UK:UniversityofLeicesterpress,2002:2―6

[2]Crahampike,DavidSelby,ⅡnthcGlobalClassroom2[m],toronto:pippin,2000:1Ⅱ。

[3]merrymerryfield,elaineJarehow,Sarahpickett,pLc,paringteachersto7eachGlobalperspectives[m],London:5‘gcpublications,1997:i一24,12,

[4]DerekHeater,whatisCitizenship[m],Cambridge:poi,i坪press,2000:116,

[5]LynnDavies,GlobalCitizenship:abstraetion。rFrame。workforaction[J]。educationalReview,Vol,58,no,Ⅱ,2006:5―26,

[6]Council0fministersofedueation,educationforpeace,HumanRights,Democracy,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andtolerance[R],ottawa,on:UneSCoandCouncilofministersofeducation,2001,

[7]DerekHeater,woddCitizenship:Cosmopolitan7hink。insanditsopponents[m],London:Continuum,2002:23―28,

[8]Government0fpakistan,theeducationpolicy1998―2010[R],islamabad,pakistan:ministryofeducation,1998,

[9]Grobampike。Globaleducationandnationalidentity:hpursuitofmeaning[J],theoryintopractice,Vol。39,no,2,2000:64―73,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4

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那么,什么叫全球化呢?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1]。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昭示着一种发展趋势。全球化给世界历史的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了世界的轨道。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还是在价值导向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全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众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3](p157-159)。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其反映和体现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时,才有可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全球化使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交往频繁,影响加深,随之而来的是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更新加快,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就会缺乏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会丧失生命力。

(二)全球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以内容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以说理和灌输为主要手段,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来实现。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涌动的改革潮流相对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一是过分注重和强调“显性教育”,而对“隐性教育”和实践教育重视得不够;二是学校、家庭的主体地位突出,宗教、社区和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不够充分;三是过分倚重于说理和灌输,缺乏科学分析,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这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却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在全球化浪潮中,这两种文化传统相互碰撞、相互冲击,其结果是信奉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始强调社会价值,而信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始关注个人价值,于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趋向并重且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这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一种新的挑战。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全球化的回应

全球化改变了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应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3](p147)。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四有”应当有所侧重。

“有理想”是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社会理想又包括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理想教育应当侧重于共同理想,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具有层次性。“有道德”是说教育应当侧重于道德的底线——不损人,尤其是在信用严重危机的今天更应强调这个基本的道德层次。“有文化”是说教育应当侧重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有纪律”是说教育应侧重于强化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中国加入wto之后,具备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全球化的进程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全球意识教育。全球化将世界各国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生态环境恶化、人炸、能源危机、恐怖活动等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携手,共同解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与地球和谐共存,就要不断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我们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世界大同者的眼光和胸襟。不仅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更要“胸怀全球,放眼宇宙”。

第二,规则意识教育。规则意识也就是法制意识,法律就是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规则。我国加入了wto,就必须按照wto的规则来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国家利益。2001年11月9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卡塔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市场,遵守wto规则,并且国内各有关的法律法规都要与wto规则相一致。应教育学生懂得:无视规则的存在,肆意践踏规则,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规则意识,学会运用国际规则趋利避害,使我们的行为和经济活动处于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三,爱国意识教育。全球化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内涵,我们切不可把爱国主义混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谋取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制定全球化的运作规则,并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爱国主义。因此,我们要将爱国主义与全球化结合起来,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完善自我,吸收对方合理的东西,使我们的价值理念不断更新,社会制度更臻于完善。

第四,危机意识教育。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先辈所创造的辉煌毕竟属于过去。放眼世界,我们应当时时有一种危机感。我国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人均GDp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化,北方的沙尘暴甚至危及到了周边国家。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危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危机意识教育方面,日本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五,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精神基础。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就丝毫不能忽视公民意识教育。公司意识教育,可使人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全球化进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除了那些传统的已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外,还应当结合新情况,吸取他国经验,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一,注重“隐性教育”,坚持公开性与渗透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当然十分重要。学校教师应当直接而理智地传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或取中立态度,要态度坦诚,泾渭分明,但只有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人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种意识障碍,从而制约人们对有关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在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当更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正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因此,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带来的信息污染、网上交友、网上游戏、网上伦理道德以及网上信息选择等问题,最终只能在网上解决。只有进入到产生网络问题的环境中,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通过网络向人们提供大量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对人们进行正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要教育上网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网站,这是每个上网者必备的素质。对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将其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第三,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对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道德说教大于科学分析,说理往往变成了说教和灌输,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背后又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任何需要只有在被意识到时,才能构成动机产生的原因。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然离不开行为科学的指导。经济学原理认为,人在既定条件下都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由此看来,教育人见义勇为,不用制度规范而仅用道德劝诫是不够的。

人性即人的本质。人性之中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其中,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第一要素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人的自然性去空谈人的社会性。要真正做好人的工作,就必须将教育机制建立在对人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5

摘要: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价值一元化的倾向,诉求一种西方价值普遍主义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中,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返潮与突起,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用,通过其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国内大学改革的干预以及全球网络化背景等方面加强其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渗透。高等教育全球化背后隐藏市场逻辑,根本上具有意识形态的陷阱,高等教育输入国在面对时必须具有文化上的独立人格。关键词:新保守主义高等教育全球化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一、全球化中的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学术界、舆论界与政坛影响日益增强,其基本观点是大力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坚决反对共产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认为除道德之外,人天生是不平等的;主张社会的稳定需要保持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对传统价值的维护;要求社会节制“过多的民主”;捍卫自由竞争的私有制度;宣称整个社会应由“杰出人物”来进行统治。新保守主义在经济上吸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信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减少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等等;而在国际政治上主张一种普遍主义的信条,认为存在一种适用一切社会的政治制度与民主,美国式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可的普遍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单边主义的政策。所以,实际上新保守主义中存在看似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组成:一是强调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有效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强调道德、宗教情感和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一是反国家主义的自由主义,它强调个人主义、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严厉限制和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前者的思想渊源是传统的保守主义,后者的思想渊源是一种古典自由主义,所以出现了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互吸收、日益。趋同状况。“里根主义”、“撒切力主义”以及“布什主义”被认为是典型的新保守主义派别。在西方的学者当中,一些支持全球化者认为全球化可以更加享受经济自由化、竞争和创新的好处,并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相信,“越来越多地接触跨国交流的潮流,将导致人们跨越文化疆界的障碍,实现更好的相互了解,趋同于‘天下一统’的价值观——如自由、民主、人权和(对某些人)私有的经济企业”。他们认为,反对全球化者是一种信心的缺乏或者是彻头彻尾敌视的表现。这种观点与日益返潮并成为主流的新保守主义观点不谋而合,或许他们本身就是新保守主义阵营中的学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人致力于追求的平等与正义之间引发了一种紧张关系,但是,“对于许多保守主义者来说,这一发展并非问题,平等和正义对他们而言,总归是相互冲突的目标”。实际上,全球化为新保守主义推行其外交理念提供了战略平台,他们一边以新自由主义经济策略打开世界经济的大门,一边以政治、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民主、道德与价值观念,平等和正义只是表面的托词,在新保守主义观点中,两者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二、高等教育全球化与新保守主义战略理念的适切性当前,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一过程是由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和组织推动的,在全球化潮流的席卷之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共处于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全球化倾向于服务贸易制度安排、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价值一元化以及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主要机构。因此,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诉求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主义观点,“表现为西方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获得普适性”。并且,“这种世界主义或普世主义对全球趋同的暗示从一开始就在西方殖民历史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合法化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至今依然存在,而且日益重要和深刻了。”所以,高等教育全球化实则是一种西方国家推行其民主模式、文化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的一种措辞与工具。对于新保守主义而言,高等教育全球化对于普遍主义观点的诉求与其理念具有高度的适切性。新保守主义强调国家、权威、等级与秩序,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高等教育机构是一国文化与价值观念承载的主要场所。当前,美国的大学正日益受到来自新保守主义的干预,日益强调绩效与责任,在深层上将新保守主义的文化主张渗透到教育当中;在国际上,美国新保守主义奉行的是一种等级主义的、独白的普遍主义,把国际主义建立在普遍主义以及单个个体所拥有的价值之上,认为其所拥有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认为有权将之推广至全球。在当今全球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全球化恰好符合了美国新保守主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渗透的需要。“在中国,全球化已经历近代和当代两大高潮,在中国文化界、思想理论界和高校的表现和反映就是咄咄逼人的‘西学东渐’态势,其中包括新保守主义的强势话语霸权。”因此,普遍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与新保守主义战略理念的一个共同的基础,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适切性。三、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保守主义思想扩张高等教育全球化包括的层面很多,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与价值的流动、人员之间的流动、知识文化的传递、组织机构的异国组建、资源的共享以及项目交流与合作等等。从当前的全球化状况分析,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20世纪的80、90年代相比,国与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增加,知识文化之间的传递更快,出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异国组建。对于急切要推行其民主与价值的新保守主义而言》,无疑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路径。(一)新保守主义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受到“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在国际教育政策方面也作了重大的修改。2003年5月,美国参议院出台了一个《美国国际教育政策:全球主义与恐怖主义时代的国际教育》文件。该文件认为,国际教育与项目交流基于两个目标:一是美国人必须了解世界,二是让未来的世界领导者有机会接受美国的教育,受到美国价值观的影响。文件的出台主要是基于提升广泛意义上的国际学习,包括支持美国入学习外语与其他文化、促进美国学生到国外学习、鼓励他国学生来美留学、促进社会各层次的公民与学术交流以及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文件多处体现了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观点,一方面要保护美国的利益,另一方面要让未来的世界领导者与外国领导者接受美国的教育,接受美国价值观的影响,体现出新保守主义者的独白的普遍主义观点。在鼓励外国学生留美的条目中,文件指出,教育留学生是为了有机会塑造未来引领其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未来领导者,这些学生对于美国价值观和多元文化民主有着深厚的理解,他们将这些价值观带回其本国支持民主与市场经济建设。为了实现新保守主义的国际教育战略观点,新保守主义政府加大了对于国际教育项目的经费投入。2005年11月9日和16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国务院国际教育与交流项目的2006年的预算,立法机关将对这些项目投入43.18亿美元的资助,比2005年度增加7100万美元,比布什政府2006年度的申请额增加180万美元。在2006年度科学、行政、司法、商务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拨款法案的最终报告中,立法机关给“富布赖特计划”拨款超过1.85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2500万美元),给海外咨询中心拨款500万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50万美元),给吉尔曼奖学金计划拨款超过370万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10万美元)。这种资助的背后隐藏了新保守主义政府的多重目的,根本上是其推广美国民主、文化与价值观并实现其单极稳定政策的重要手段。

(二)作为工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新保守主义在经济上吸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减少政府经济干预,推行私有化政策,拿穷人“开刀”,信赖市场的自发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自由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新秩序和资本的世界积累制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双重标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开拓了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力图建立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在世界国家体系中制造新的矛盾与两极分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开拓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市场,同时也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打开了广阔空间。“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正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以自由的名义反对任何对市场的有计划的控制,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现存制度即金融资本主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新自由主义者表面上是要维护作为人类最高价值准则的自由,但实际上,他们只是维护自身利益。这就决定了新自由主义必然走向政治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已经被提出、讨论并付诸实践。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者里根登上政治舞台后,对高等教育大幅度地削减政府经费预算,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20世纪9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理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等被提出来,人们开始探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与分割,许多国家发起对高等教育的私有化改革,削减教育经费,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付诸改革实践,在各国高等教育中出现了高等教育私营化、法人化(如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高等学校转制以及高等教育营利性等现象,政府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控制。在国际层面上,由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体系的出现,使得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积极输出高等教育资源,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纳入服务经济贸易的范畴。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迫于竞争的压力,也逐步地有限开放本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参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竞争。高等教育被纳入到wto的制度轨道,wto部分成员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遵循wto规则以及相关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其高等教育被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高等教育开始从公益性领域逐步走向具有投资、消费和营利性质的服务领域,步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轨道。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有4种提供服务的方式,它们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这加大了成员国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流动,逐步开放与扩大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美国以及欧洲的高等教育处于中心地位,拥有着丰富与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统治”地位更是无可动摇,它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因此,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高等教育市场,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处于被动竞争的状态,虽然许多政府对于高等教育也只是有限地开放,但是也将承受巨大的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压力。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在位于工业化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主导着的竞争日益激烈、迅速迈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场景下,学术系统或单个大学很难独立发展。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这给“更小或更穷国家的院校机构或系统带来了潜在的严峻问题”。因此,“全球化的现实似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资本与市场敲开了国界的大门,全球共同受制于它们的逻辑。”在新保守主义视野中,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一边缘”关系以及市场竞争中强者赢的现实符合其“权力差别”的逻辑,他们希望各国开放市场,明显地带有后殖民主义色彩。高等教育在知识与意识形态传播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在这种市场与资本的逻辑背后,自由经济与高等教育市场政策必然带动所谓“西方文明”的传播,根本上必然带有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进攻意图。“本质上,这个倾向于保守复兴的联盟(笔者注:指新和新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已经把教育整合到更广泛的意识形态之中。它在教育上的目标与它在经济和社会福利上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些目标包括扩大‘自由市场’,大幅度压缩政府对社会需要的责任……强化社会流动更趋激烈的竞争性机构”,所以,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与形成为其推行与渗透意识形态开辟了渠道,符合其推行美国资本主义民主与价值观念的需要。(三)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国内大学改革施加影响新保守主义在国内还建立与资助学术思想库,其资助带有十分突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倾向。保守主义学术项目、培训下一代保守主义思想家和活动家、改变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保守主义基金会资金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1992—1994年,nCRp调查的12家基金会向大学提供了8890万美元,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建立并加强支持保守主义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观点的思想体系,他们向学者、学术研究项目、研究机构和公共政策中心捐助了上千万美元……;二是建立大学教职员、学生、校友和校董事的组织网络以反对和倾覆大学校园内的进步主义课程和进步主义政策趋向。”因此,它利用对“自由主义”高等教育的抨击向大学施压,要求大学改变大学现行的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教职员的聘用和资金支持政策,使得大学发展置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之下。课程、学术项目交流是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重要流动因素,因此,当美国高等教育资源输出之际,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倾销”。(四)网络技术与高等教育网络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步伐,为新保守主义推广其普遍主义的资本主义民主、道德与价值观提供了技术平台。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机构借助网络构建虚拟大学,依托大学实体提供远程教育,并且几乎所有的大学都积极建设大学网站,实现高等教育网络化。新保守主义就是要倾销其“知识制成品”,而这种“知识制成品的倾销”可以借助网络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模式来实现,摆脱了传统资本主义的殖民方式。实质上,基于统一技术协议的网络技术是价值客观的,它可以为不同的价值主体服务,是一个具有共同普遍性的技术平台。因此,它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有不利一面,它适应新保守主义的普遍主义价值向世界渗透的需要,为新保守主义推广其民主与价值观提供了更快、更便捷的平台,可以更快、更广泛地渗透其意识形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虚拟大学、全球性大学(globaluniversity)只是其中的渠道而已。四、高等教育全球化——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陷阱高等教育全球化背后隐藏了高等教育市场化逻辑。高等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调节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力量时,民族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可以随着市场变得无孔不入。新保守主义希望各国开放其市场有其背后目的,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也不例外。wto规则为高等教育的开放构架了制度轨道,网络技术为其构架了技术轨道,各国人员的流动、办学机构的跨国办学以及知识的传播等可以在这样两个轨道上“运营”,意识形态也随之附属于人、知识和组织在这两个轨道上加快“流动”。同时,意识形态的无形性的特点为各国抵御其入侵带来了难度,诸如文化价值观念之类的意识形态层面很难通过技术进行界定,往往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制度上的安排也只是有限防范。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当输入国引进大量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时,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却又身处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之中,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困境。高等教育全球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推动的产物,一个由国家安全、高等教育以及外交政策三方专家组成的美国专家小组已经强烈建议将国际教育纳入美国公共外交政策的中心,具有了很强的政治运作形态。所以,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新保守主义推广美国式的民主与价值观念可以变得更加畅通,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陷阱,根本上需要输入国学生、教师以及专家学者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具有文化上的独立人格。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课改革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愈来愈大。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国际化,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持久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要适应全球化,进入全球化,必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这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同样的要求。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第一、政治课教学要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美国在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强调了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采用“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韩国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日本在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日本人”,其具体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懂技术、通外语、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要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应增加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政治教材要增添更多的国际化知识,我们的学生应该懂得更多的国际惯例。

第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国际接轨。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国际教育接轨,就是要增加课程的国际内容,推进全球化课程建设。随着“全球化课程”(worldcurriculum)新理念的崛起,我们更应注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席卷全球的条件下,人的个性、主动性和生命力显得格外重要。教育的真谛不是把人培养成整齐划一、缺乏主见、缺乏竞争的工具人,而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包括人的思维活力、交往活力和创新活力,培养人的伟大理想、创新精神。“全球化课程”强调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观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全球化教育的主题和精髓就是崇尚人类的和谐相处、互补发展、共享宇宙。思想政治课应容纳这些被各国所公认的课程目标和新标准,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全球化课程建设。借鉴国外的经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强化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为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2)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我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民族和风土人情等。转贴于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7

关键词: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价值选择

一、教育全球化的悖论

教育全球化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教育的相互依存、合作互动和利益共享。从理论上讲,教育全球化向人们展开的理想图景应该是教育平等、价值认同的“大同世界”。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全球教育紧密联系”的浪潮既向各国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对教育全球化的朝拜和狂热也是丧失自己民族教育的一种冒险。概而言之,教育全球化是一个悖论。“全球化及其进程是一柄双刃剑,福与祸、利与弊交融在一起。”

1.一体化与多元化

教育全球化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以及一些全球的相似或相同的“世界趋同”。它指向的是统一、一致和一体。就是说,全球化正在冲破民族国家的壁垒,制订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与规范,要求各个国家予以认同。当今教育观念的扩散与融合、教育要素的跨国流动、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等,无不体现出教育的这种趋同性和聚合性。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全球化意味着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跨越,意味着教育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然而,人类世界本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多国共处是全球化的现实语境,多民族共处又是各个民族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种族群体和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背景,各个民族国家的教育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上生成的,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各国和各民族教育无不打上民族的胎记。全球教育理应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是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由此可见,全球化指向一体化,是全球一体化的缩语,而多元化却体现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征,它拒斥一体化,消解一体化的统摄,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2.中心化与边缘化

教育全球化的实质既是教育观念与行动的趋同又是民族个性的体认与保持。如果说,全球化是以趋同性为特征的话,那么,它对自我的个性就有消解的危险。这显然是一个悖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力量并不是均衡的。瑞士“世界竞争力报告”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把49个国家分别划归为科技核心国、科技强国、科技大国、边缘国和不发达国。美国居第一位,是唯一的科技核心国,中国第31位,划为边缘国的行列。由于美国和欧洲在经济和科技格局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在规则的制订与实施上也扮演着主导和推动的角色,在引领科技和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灌输到其他国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因此,“趋同”不仅仅是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更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殖民与扩张,是“中心”文化对“边缘”文化的同化。一方面,“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把自己特殊的价值观念,扮演成普遍真理的化身,以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按照他们的做法才能走上现代化的文明大道。学术研究中他们的支配地位,意味着只有按照他们的话语去言说,才能与他们‘对话’,才能与‘国际’接轨。这样,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也被不断地挤压,甚至‘自动’地把自己纳入强势文化之中,自愿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者,从而‘从被殖民化’过度到‘自殖民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地倡导和扞卫自己的文化和教育。可见,“全球化也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它既是强势国家扩展它们价值目标的过程,同样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争取自身利益,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激烈竞争过程”。

二、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殖民危机

文化教育殖民并非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现象,而是殖民主义发展到当代的最新表现形式。最早的殖民主义是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殖民主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特点是:殖民宗主国通过武力征服一些国家后,在政治、军事上对于殖民地国家进行裸的直接统治,使殖民地国家彻底地或部分地丧失自己的国家。新殖民主义则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技术与金融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掌握着前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使之处于半殖民地或准殖民地的状态,成为不叫殖民地的殖民地。文化殖民主义是殖民关系第三阶段的典型形式,其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打着“为全人类带去现代化福音”的旗帜,把西方文化当作全人类的共同标准,用知识的形式来支持他们政治和文化的扩张。与前面两个阶段比较,文化殖民的涉及面更广,隐敝性更高,危险性更大。

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教育全球化动态形成的过程中,文化殖民主义是发展中国家要高度警惕的现象。因为,全球化“不仅仅只是西方制度向全世界的蔓延,在这种蔓延过程中其他的文化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全球化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过程,它既在碎化也在整合,它引入了世界相互依赖的新形式,在这些新形式中,‘他人’又一次不存在了”。一些发达国家正是通过“静悄悄的”文化输出,俘获目标国家的“民心”,培养亲己势力,企图达到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手段而达不到的目的。所以,教育全球化并非是一幅恬静的田园风景画,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潜伏着教育殖民化的危机。

1.文化殖民的危险

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而强化的一种趋势,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个被动与被迫的过程。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欧美国家为了维护、加强自己的政治利益,把一些隐性的政治目的,通过各种教育交流和教育援助等方式,输送到目标国家;将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渗透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中去,以求达到文化扩张,实现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虽然这种文化殖民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目的、有计划的一次全球性的扩张,但这次扩张的手段和方式不同于上世纪的殖民化过程。以前的殖民化的过程主要是依靠暴力和武力直接占领统治来实现的,是一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过程;在政治上会造成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或民族的对立与仇恨,容易激起殖民国家人民的反抗。而这次的全球化则主要利用经济和文化的手段来完成殖民过程。他们不再依靠暴力手段去占领别国或对其他弱势群体实行直接统治,而是凭借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畅通全球的电子网络系统、日益虚拟化的金融符号以及连成一体的世界市场,来谋求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塑造这个世界。因此,这样的文化殖民过程更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所以,如何保持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方的文化独立性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努力,加强跨文化研究,“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应该是国际性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

2.教育的侵蚀

教育是一国所固有的自主处理本国教育事务和独立处理国际教育事务的权力,它是国家在教育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伴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第三世界国家不仅国家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和削弱,而且教育也会遭致不同程度的侵蚀。

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强劲的经济力量的迫使,教育从原来由国家投资和控制的“公共服务品”向“市场购买品”转向。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教育”(market-basededucation)的改革浪潮。这场改革推动者主要是一些国际组织,诸如世界贸易组织、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他们制定所谓的全球统一规则,鼓吹自由贸易的非国家化(denationalization)和非调控化(deregulation),主张国家把教育权力交给市场。这种由国际组织推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国家的地理疆域界限,通过市场的方式无形地侵蚀着国家的教育,改变着国家对教育的垄断;而且它还通过制定普遍有效的所谓贸易准则,消蚀着国家对教育自主决策和行政干预的权力,导致国家教育的削弱。以中国教育全球化进程为例。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向全世界敞开了国门,就使得更多的西方教育组织机构介入我国教育成为可能。虽然,中国政府在入世承诺表上对教育服务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作了必要的限制,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无法完全阻挡一些组织对国家教育的侵蚀。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在遵守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定的、并非完全公正的游戏规则时,常常是处于不利处境。所以,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把部分教育权力让渡给了一些自由贸易的国际性组织,减少了国家对本国教育最终决定权力的份额,丧失了国家的部分教育。所以,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国家和教育的完整和统一,是一个不可回避并必须重视的问题。

3.教育独特性的消解

教育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同一性增加,即世界各国和整个人类社会文化、教育的相互融合。只是,这种融合有着浓厚的欧美化倾向。由于欧美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在教育输出上他们就具有了绝对的优势。于是,他们在向他国输送教育时,客观上是为别国提供先进的教育范式;主观上则是将自己特殊的教育价值观确立为全球普遍的教育价值观,强行向世界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制度与方法。其结果正如格林(andyGreen)所言:“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家教育的基础将不复存在,政府将丧失对教育的控制权,教育有可能失去其公共的和集体的特性。民族国家的教育传统遭到破坏,教育再生产民族文化的空间将受到极大的压缩——因为民族文化将不再被认同。”所以,理论上,教育全球化表现为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但实际上,这种趋同已经变成了某种文化的单向扩张,使教育全球化演变为“教育西方化”或“教育一国化”,甚至“教育美国化”。发生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不对等地位。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对等,体现在数量上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文化较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反向输出较少;在质量上,发展中国家全盘接受了带有深刻西方文化印痕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及教育模式,而发达国家仅仅接受了一些亚文化的东西,诸如文学、艺术等一些对它们主流文化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的内容。所以说,在推进教育全球化的同时,在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们要警惕西方发达国家以某一种意识形态来统一世界,取消世界各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的企图;应防止将原有好的或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独特性被“化”掉了;出现舍弃本国教育制度精华,而去盲目趋同的舍本逐末做法。

总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教育全球化既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大好时机,也是被文化殖民的陷阱。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应该保持冷静态度,从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高度来警惕教育全球化所潜藏的文化殖民主义。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并使之本土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使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借助各种形式的教育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全球化视野下教育的价值选择

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并快速融入全球化洪流之中,教育全球化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结果。如果我们的教育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地“西化”并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教育也就无可逃遁地陷入到一种“新殖民语境”当中。因此,随着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以一种自强自信的精神走向世界教育的浪潮之中,在冲突与融合、多元与共生中作出适宜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选择。

1.教育输入与教育输出相结合

对于外来的教育价值与理念,教育的接受有三种不同的态度:认同、抗拒、有选择地吸收。这三种态度分别对应着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折衷主义。闭关自守会有落后挨打的可能,敞开国门接纳也有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在碰撞、冲突中寻求对话、融合,在引进、借鉴中进行批判、排斥,在共同性中寻找差异性,在差异性中寻找共同性。但是,现实的交流与对话中却充斥着霸权与反霸权,殖民与被殖民。总有一方占据优势,另一方不得不屈居下风。实际上,赞成也好,反对也罢,我们的教育都不得不处在一种全球性复杂联结的漩涡中,必然面对诸多的“风险问题”,必然在接受与输出的摆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平衡点。

教育的输出可以分为显性输出和隐性输出两种类型。显性输出往往以武力征服与文化讥讽为手段,采取强制把自己的文化和教育输送给对方。时至今日,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输出已经改变了武力与讥讽的方式而显现出隐性的方式。输出方一方面充分利用wt0条款中“合法”化的教育规则,另一方面伴随着各种“诱人”的强势文化“温和地”进入被输入方的意识形态中,并使得接受方在自愿的心态下予以认同。

很明显,教育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常常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现实:一是外来教育征服或代替本土教育;二是外来教育被本土文化折服并融入本土文化,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三是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应该承认,在教育全球化的春风吹到中国大地的初期,盲目的移植和浮躁的确使教育界出现过一段理论的“繁荣”、思想的贫乏和实践的困难。但今天,人们逐渐理智地审视教育的输入和输出,深入地思考西方教育的接受与融合,并明智地提出了“让思想回归故里”、“重视背景研究”、“提高文化自觉”等教育发展之路,为开拓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选择较为合理的视角。

2.文化侵染与和而不同相协调

教育的全球化浪潮闪烁着“普世”的光芒,伴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雄姿突破了民族、国土、文化、风俗甚至意识形态的疆域频繁地往来于全球范围。对于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产业尚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教育全球化的影响像美国的“三片”文化一样播撒着“润物的春雨”,并以浪漫的情怀浸染着教育这块“干涸”的土地。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昭示着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应对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敢于直面各种文化企图,又要在“洪流”中保持学者应有的冷静;既要用理智的心态和开放的文化胸襟接纳和应对西方教育,又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富人后面喝粥”。“世界既存在于多种多样价值主体的空间之中,平等参与、平等对话才是推进全球联系,达臻全球共生共存的合理走向。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而不同’的生态精神可能成为构建一个‘和人生物,同则不继’世界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就是说,“一方面应走有容乃大的‘和’的路径,超越国学情结和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则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实事求是地对待包括西方在内的比较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霸权与的斗争中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航船,才能真正达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开”的理想境界。

3.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统一

教育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是物化价值的高扬。这种现代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惯性使得“科学”成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普遍根据与前提。“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在,不讲未来;只讲技术合理性,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单面人’。”实际上,不少人对西方文化的趋同和“执迷”,正是对西方现代化和西方科学的膜拜。因而,全球化的背景下容易使人缺少形而上价值的理论旨趣,导致一些人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加分析地引进和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来倭化和肢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因此,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首先应当有一种国际视野,以一种正确和科学的态度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但同时,必须坚持本土实践,立足我国教育的实际。惟有如此,才能不被物化和功利化的思想侵蚀,才能在强势文化的诱引下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

中华民族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不同主义与流派接踵而来的百年历史中,我们五千年来积淀的灿烂文化不仅不被世界所重视,而且还在不断地引进和追随中陷入了“湮没”与“失语”的危机。面对风起云涌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普遍心态就是在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的同时,尽力保持自己民族的优势。教育在保留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人拿来主义方式和本土意识的觉醒。但是,中国教育“失语”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滞后,更在于文化碰撞中平等对话意识的淡漠和丧失。“拿来主义”应该与“送去主义”相伴而生,中国人不但要善于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还应该创造出有益于人类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教育要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先进教育之林,摈弃“水土不服”的“学舌”不是目的,终极的目标应该是开拓自己的疆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对话,并在全球价值中增大自己的份额。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学会吸纳、扬弃,学会保留、抵御,而且要有增大民族“份额”的愿望与信心,要不断弘扬我们传统教育中优秀的遗产,凸现中华民族教育价值的独特意蕴和话语风采,在世界教育之林中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0.

[2]冯建军。教育理论的“失语”与原创性诉求[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5—71.

[3]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7—30.

[4][英]安东尼·吉登斯着。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52.

[5]andyGreen.education,GlobalizationandthenationState.macmillanpressLtd.,1997.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8

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人类社会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影响加深,联动性增强。全球化这一新事物的标志性事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越来越向全球范围推进,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大市场正在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很快,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二战后跨国公司崛起,并且突飞猛进地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近20年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全球化生产的迅猛发展在膨胀其自身的同时,也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微观基础。

3.金融、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化趋势越采越突出。据此标志性事实可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前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的道路。第一,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第二,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跨国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得到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第三,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第四,从广大民众的需求看,不论是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都可以得到来自全球的、最先进的、最廉价的、同时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的变化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实质,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积极意义在于,各国都可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调整和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实现本国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采取自我封闭、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趋势无疑为当今时代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现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一种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背景下运作的。一方面,这种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种经济体系,在这一经济体系结构中,“中心”与“”存在着明显的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依据各种国际规则进行堂而皇之的掠夺。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制约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这种以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引致的经济成效,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分配,世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发达国家,由此酿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南北关系对立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作用。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试图进一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西方化”,甚至看作“美国化”,力图以政治格局的单极化对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期望的多极化趋势。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它的政治观、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把美国的价值观、政治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甚至强加给其他发达国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西方对我们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有意识的、有步骤的。面对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对我国来讲,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中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先进文化、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既包括了东方,也包括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只有差别,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与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相联系的。西方文化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进步的文化;一种是资本主义的。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以经济全球化为渠道,对我们进行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我们要警惕这一点,但我们不能一提西方文化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不能将经济全球化中产生的新文化全部视为渗透,加以排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吸收西方的技术,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在管理和体制上的经验和长处。

三、全球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是理论上的不停顿,是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在现时代的条件下要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三次重大转折:

1.第一个50年(1840-1897年)。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存在。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之后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在1854年的牛津词典中。因此,资本主义一词的出现是对这个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概括。而社会主义一词是在1823年出现,可以说是与资本主义一词几乎同时出现的,而这时社会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谁也不知道,它只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一种预测,现实怎么走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2.第二个50年(189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胜利和伟大创举提出了新的课题:资本主义怎样被取代,资本主义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特别是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对此列宁做出了科学判断:后起国家不能经由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挤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而只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20世纪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列宁的论断是正确的,整个20世纪没有一个落后国家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发达国家。

3.第三个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当前)。国际风云动荡,剧变,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崭新的问题:社会主义怎样在与资本主义交流、合作及对抗中发展壮大?前两个50年是讲时间的继起性,而当今不仅要讲继起性,更要看到并存性,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同时,如果只看到并存性,而放弃继起性,就会走入歧途,剧变就是例子。同样,如果只看到继起性,否定并存性,也会带来新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成为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当今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能预料到的,这就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向现实,对由这些新变化引起的新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四、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新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发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信仰。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创新研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这是历史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愿意吸收也能够吸收各种人类优秀成果的理论,是一种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理论,是一种源于实践且发展于实践的理论,是一种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理论。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牲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不竭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时代的要求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各种来自于人类优秀成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营养,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相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将全球化的挑战变为机遇。

解决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新课题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也要与时俱进:

1.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科技、经济和文化的新发展及前沿动态,在发展中充实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建立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制定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手段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信息网络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冲破围墙,向各地辐射,向不同的群体宣传,从而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信息网络化大大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二,信息网络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答疑解惑,传道授业,从而使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加强。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

第三,信息网络化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大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应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新视野。比如,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问题,全球化理论与世界文明观问题,全球化实践及其效应问题,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观及价值评价问题,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问题,等等。认真研究上述重大课题,必将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并形成若干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必须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政治的兼容性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是构成当今世界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格局。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对立乃至冲突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依赖、同一则是相对的。无庸置疑,一味地强调国家的特殊性,自我封闭,是违背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但是,只看到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需要甚至一定程度的依赖,只强调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不惜放弃国家政治和文化传统,最终也只能落得变成发达国家附庸从而被经济全球化潮流所淹没的下场。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扩大为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这种全球化并不等于“美国化”或者“西方化”。当然,经济上处于主动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必然会将自身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甚至强行输入不发达国家,使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国。这种趋势必然加剧各个国家不同政治制度和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正确地认识并解决这些影响十分深远且又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不仅要抓住蕴含在这些问题中的根本矛盾,而且还要顾及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所以,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丰富的营养,就成为这一时代的客观要求。

3.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既要研究理论又要研究教育,同时不仅要研究对学生的教育,还要研究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新时期受众的新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全局性和战略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工作目标上要注意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兼顾;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只有将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加大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不断创新是关键。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这就告诉我们,不仅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科学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也应是科学的。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要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大众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改进教育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9

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人类社会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影响加深,联动性增强。全球化这一新事物的标志性事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越来越向全球范围推进,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大市场正在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很快,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二战后跨国公司崛起,并且突飞猛进地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近20年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全球化生产的迅猛发展在膨胀其自身的同时,也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微观基础。

3.金融、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化趋势越采越突出。据此标志性事实可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前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的道路。第一,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第二,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跨国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得到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第三,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第四,从广大民众的需求看,不论是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都可以得到来自全球的、最先进的、最廉价的、同时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的变化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实质,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积极意义在于,各国都可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调整和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实现本国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采取自我封闭、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趋势无疑为当今时代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现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一种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背景下运作的。一方面,这种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种经济体系,在这一经济体系结构中,“中心”与“”存在着明显的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依据各种国际规则进行堂而皇之的掠夺。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制约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这种以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引致的经济成效,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分配,世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发达国家,由此酿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南北关系对立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作用。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试图进一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西方化”,甚至看作“美国化”,力图以政治格局的单极化对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期望的多极化趋势。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它的政治观、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把美国的价值观、政治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甚至强加给其他发达国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西方对我们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有意识的、有步骤的。面对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对我国来讲,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中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先进文化、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既包括了东方,也包括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只有差别,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与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相联系的。西方文化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进步的文化;一种是资本主义的。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以经济全球化为渠道,对我们进行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我们要警惕这一点,但我们不能一提西方文化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不能将经济全球化中产生的新文化全部视为渗透,加以排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吸收西方的技术,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在管理和体制上的经验和长处。

三、全球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是理论上的不停顿,是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在现时代的条件下要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三次重大转折:

1.第一个50年(1840-1897年)。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存在。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之后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在1854年的牛津词典中。因此,资本主义一词的出现是对这个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概括。而社会主义一词是在1823年出现,可以说是与资本主义一词几乎同时出现的,而这时社会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谁也不知道,它只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一种预测,现实怎么走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2.第二个50年(189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胜利和伟大创举提出了新的课题:资本主义怎样被取代,资本主义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特别是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对此列宁做出了科学判断:后起国家不能经由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挤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而只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20世纪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列宁的论断是正确的,整个20世纪没有一个落后国家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发达国家。

3.第三个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当前)。国际风云动荡,剧变,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崭新的问题:社会主义怎样在与资本主义交流、合作及对抗中发展壮大?前两个50年是讲时间的继起性,而当今不仅要讲继起性,更要看到并存性,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同时,如果只看到并存性,而放弃继起性,就会走入歧途,剧变就是例子。同样,如果只看到继起性,否定并存性,也会带来新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成为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当今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能预料到的,这就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向现实,对由这些新变化引起的新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四、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新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发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信仰。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创新研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这是历史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愿意吸收也能够吸收各种人类优秀成果的理论,是一种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理论,是一种源于实践且发展于实践的理论,是一种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理论。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牲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不竭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时代的要求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各种来自于人类优秀成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营养,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相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将全球化的挑战变为机遇。

解决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新课题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也要与时俱进:

1.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科技、经济和文化的新发展及前沿动态,在发展中充实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建立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制定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手段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信息网络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冲破围墙,向各地辐射,向不同的群体宣传,从而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信息网络化大大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二,信息网络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答疑解惑,传道授业,从而使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加强。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

第三,信息网络化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大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应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新视野。比如,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问题,全球化理论与世界文明观问题,全球化实践及其效应问题,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观及价值评价问题,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问题,等等。认真研究上述重大课题,必将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并形成若干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必须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政治的兼容性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是构成当今世界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格局。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对立乃至冲突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依赖、同一则是相对的。无庸置疑,一味地强调国家的特殊性,自我封闭,是违背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但是,只看到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需要甚至一定程度的依赖,只强调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不惜放弃国家政治和文化传统,最终也只能落得变成发达国家附庸从而被经济全球化潮流所淹没的下场。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扩大为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这种全球化并不等于“美国化”或者“西方化”。当然,经济上处于主动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必然会将自身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甚至强行输入不发达国家,使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国。这种趋势必然加剧各个国家不同政治制度和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正确地认识并解决这些影响十分深远且又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不仅要抓住蕴含在这些问题中的根本矛盾,而且还要顾及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所以,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丰富的营养,就成为这一时代的客观要求。

3.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既要研究理论又要研究教育,同时不仅要研究对学生的教育,还要研究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新时期受众的新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全局性和战略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工作目标上要注意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兼顾;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只有将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篇10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教育;全球化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个有机阶段,全球化从15世纪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就已经开始了,它凭借资本、商品以及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观念向以西欧为中心的边缘和地区不断扩散。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说法:“它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大略等于‘工业化的世界’。”“现代性产生明显不同的社会形式”,“当有人提及现代性,他就不仅仅指组织的种类,还指组织过程本身,即跨越无限的时空距离而对社会关系进行规划化的控制”。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个席卷全球,涵盖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思想浪潮。在这种全球化浪潮冲击下,高等教育,尤其是我国地方性高等教育该怎么应对?认真学习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C伯林格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全球化和现代大学》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教育教研部主任史朝教授的电视讲座《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等,深有感触,在此想结合我们学校和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在全球化格局下,我们首先要为自己学校的科学发展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

李C伯林格教授的讲座中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应对全球化发展的变革措施以及提出的大学需要重新思考使命以及完成使命的方式和大学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实际生活的倡导这几部分给我们的启示最为切实深刻。

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现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伴随现代性进程产生的教育全球化几乎是与生俱来地分享着现代性种种后果。教育全球化的逻辑演进是在现在进行时的现实空间中得到反映的,它是一种当下时空的教育全球化,它所牵发的问题与矛盾就可能在“现场卷入”和“跨距离的互动”两种维度上展现。现场卷入涉及了共同在场的参与,跨距离的互动涉及了在场与缺场的连接因果,因而教育全球化的特点会相应地表现为“全球地方化或地方全球化”、“多边互动性”。李C伯林格教授关于哥伦比亚大学与全球化关系以及他们应对全球化的举措的论述,再一次告诉我们,一个现代大学的立身之本,就是在“全球地方化和地方全球化”的“多边互动性”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地定位,有效地迎接挑战。

我们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地处河洛,文脉传承,底蕴丰厚。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对外交流和办学渠道不断扩展。第二次党代会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申办硕士授权单位和建设洛阳师范大学的两大新跨越目标。目前正朝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和丰厚河洛文化底蕴的省内先进、部分学科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开放性、多学科、教学型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顶层设计或者说目标定位立足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身历史与现实发展实际,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是科学的,准确的,也是符合全球化大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的。

二、立足本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壮大自己,是我校目前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般说来,高等教育全球化并不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简单拼贴,包括它的价值诉求、知识背景的表述在内都是应该在全球化这一核心概念下进行。所以全球化的正负面影响都会关联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全球化提供的理念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这些正负面影响的回应。高等教育全球化追求的应该是教育机制的普适性、均衡性,从而塑造出全球共同认可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此应该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是:一旦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地方性基础发生冲突,它在趋同的同时就会存在分殊之处。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在其2004年出版的《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的全球地方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地方的教育环境,以体现地方的主体性;而所谓的教育地方全球化则指所有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具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尔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推而广之,高等教育全球化也应该是这种矛盾的辩证统一。

这是因为,作为知识载体的地方主体并非高等教育全球化想象性的他者,地方的主体意识参与教育全球化的同时也在修饰教育全球化,它使得全球地方化、地方全球化的教育出现一种双向可逆的选择机制,以便丰富教育全球化的面相。于是教育全球化最终出现了趋同分殊的辩证性: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教育的一体化与分裂化的统一,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就我校的实际情形来看,我们地处有着数千年河洛文化濡染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河洛文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学校的某种内在精神理念。河洛文化精神作为地方性的主体意识,她在高等教育全球化方面更为重要的价值是以地方性知识的积累为本土传统教育资源的维护增加了一个厚重的砝码。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指出,高等教育的地域性特征必须融入一个国家、民族的高等教育整体格局中,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就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方面来说,民族国家的复兴、现代化强国之梦使得地域性特征必须自觉突出教育的创新机制。可以说,在高等教育日益全球化的几天,没有创新也就不可能有高度教育的理想的未来。换句话说,地域性特征必须遵循教育全球化的运行规则来思考民族国家在教育全球化网络的整体布局,在强化民族文化、思想的同时具备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才能够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真正占据一席之地。毫无疑问,在本土教育资源中如果培植不出新的教育机制和生长点,中国高等教育回应高等教育全球化挑战的理想便会落空。

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以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必须很好地整合自己的资源,围绕提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起新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重组整个课程体系,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这些高等教育从业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并且勇敢地担当起自己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义务,某种意义上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教学大师。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全球化目标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顺利进展,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那就是首先实现我们的公民道德和伦理责任的夯实。具体一点说,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养成自己有益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个人品德和用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作为地方高校来说,则必须致力于在教育人类学的高度上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和个体的信任,从而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教学大师。要想让每一个教师都优秀起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大师,我们就不能把他们关在教室里,纠缠在繁琐的事务之中;而应该让他们流动起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心理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我们都明白,造就一个优秀教师绝不是任由他一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往往与他身后的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则必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作为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要想造就一批优秀的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最起码,需要一个一个教学院系的共同努力。甚至也可能需要举全校之力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完成。而这种改革必须要有基于学校自身所处地域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融汇,才能显示出独特的效果。就我们洛阳师范学院来说,地处十三朝古都的地域文化优势十分明显,我们就要引导和培养我们的教师深入了解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启示意义,让它成为自身文化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独特的文化修养提高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提高自身素养的另外一条途径,是有意从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之中吸取养分,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文化精神。人类是唯一具有主体性的生物,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精神宴飨以及对于存在诗意的内在体验,能够促使我们超越物质性空间生存的制约而进入时间性的存在之中,也因为获得时间性而得以进入本质性存在,并以此构成人性的全面而立体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由此而获得对人本身的信仰和超越现实生存的精神力量,使失去家园的人类精神在新的信念的询唤下,在灵与肉的主体性升华中,重获救赎,直达彼岸。

作为高等教育从业者,作为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校的高校教师,我们今天的责任就是要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担当,在人类精神深处、更深处探索与挖掘。我们更深地切入人类精神的本源,就能够拉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感觉距离,从而创造出一份真正和谐美丽的世界。

担当的精神起点,必须是人类永远的渴望健康美好生活的审美需求,所谓真善美的标杆我们永远不能够放弃。有了这些,我们的生命将永远充满朝气,我们的校园将永远充满活力,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就会永远充满魅力和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