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6:25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1

信息时代的到来,切实促进了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步伐,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了当今时代校园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大力推进校园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加大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同时对于其在校园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校园管理、发展、教学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也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有规划的开展小学数字化建设工作,提升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性。

1小学数字化校园概述

数字化校园,也就是校园信息化,它主要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环境、校园活动、校园资源等的数字化,使得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数字化的校园交流方式,在传统校园的围墙上拓宽校园的广度和时间上的长度,整体实现信息化焦虑,提升校园的服务、管理、交流效率,拓展校园的传统功能,与工作方式,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数字化校园在高校了经过了二十年的长足发展,无论是实现技术、项目建设,还是管理策略、发展趋向等等都有了颇为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高校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更新数字化校园建设,并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作为支撑,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完全数字化的办公、管理场所。如,学生、教务、人事、科研、党团、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一卡通、教师的办公自动化等,大大方便了管理,方便了学生。

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相比,小学在这方面的建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阻碍,因此发展、起步较晚。不过最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最基本的信息化需求。但是在小学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资、只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的兼容等问题,教师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使得数字化小学校园应用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缺乏科学的建设模型使得很多小学数字化变得方向凌乱,目的性不明确是摆在很多小学数字化团队面前的主要问题。很多团队直接套用高校中的数字化模型,出现很多不合适的问题;有的套用这一些信息,套用那一些信息,使得兼容性成为很大麻烦。造成了资金投入不少,效果总是不明显的问题。

3小学数字化校园模型构建

虽然高校的数字化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小学的数字化之路并不能照抄照搬,因为高校跟小学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首先办学规模上存在巨大差异,高校巨大的师生规模决定了数字化校园的庞大用户量,而小学师生加起来不过千人,管理部门不过几个;其次是资源的差异,高校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拥有高科技的团队支撑,而大多数小学是不具备庞大资金消耗的,也不具备先进的科研团队去探索。但是高校和小学的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得校园管理教学的信息化。因此,我们可以在理念上借鉴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理念。因此,我们在研究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学校园数字化模型的构建。

3.1构成内容

在此模型里面,我们以三方面内容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

(1)在管理与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发展、评估、安全、分责、考核、培训等几个方面。第一,在管理方面,要对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规划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安全体系进行构建,加强校园建设与管理的责任制,建立健全数字化校园的评估制度,切实做好建设的规范性、第二,在文化建设方面,针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数字化校园资源使用培训,并定期进行教师信息化水平考核。

(2)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协同交流、数字化教学三个方面。第一,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校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贯穿学校管理中的教师、学生、财务、科研、试验、档案、教务、教产等多个方面,是协同各个部门,提高校园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第二,数字化协同交流主要包括校内工作上的协同交流、学生之间的协同交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协同交流等,是沟通各方的重要桥梁;第三,在数字化教学方面我们要把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在线学习平台、教师教育技术与培训学习平台结合起来,通过平台使资源互通共享,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学生可以利用资源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相关知识学习,也使得课余时间得以充分利用,满足了时间与空间的拓展。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使得自身知识更新与当前科技发展步伐相一致,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3)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主要包括网络布线、网络设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大部分小学已经具备相应的模块,在此不做过多分析。

总而言之,当前正处于小学向着数字化校园转型的阶段,很多学校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模型,此模型涵盖了小学校园中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指导小学校园数字化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田纯青,牛端,刘路通.面向中小学的轻量级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型及其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02).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2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校园

学校为什么要建设数字校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答案,如同购买任何一件商品一样,数字校园建设也是基于学校的需要而进行的。七一小学为什么要建设数字校园?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学校发展遇到瓶颈,而信息化建设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二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信息时代要求的人才,所以学校需要建设数字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的起因是有需求。

如何建设数字校园

建设理念

七一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以解决“人”的实际应用需求和发展需求为理念,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规划相关硬件、软件、资源、培训、制度调整和服务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理念,弥合不同群体的优势与弱势。

建设规划

七一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了六大平台,一是通过建设校园基础平台,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德育、管理等核心业务以及现有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从而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面数字化;二是通过建设教育教学支撑平台,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与服务中的深层次应用,以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更有效地支撑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三是通过建设综合展示宣传平台,促进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更加有效地沟通和互动,增加展示学校实力愿景、师生风貌、素质素养、教育成果的渠道和窗口;四是通过建设日常办公工作平台,规范各项日常工作流程,提升学校行政管理、教务后勤等工作的效率;五是通过建设管理决策支持平台,有效整合和分析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校领导更加科学有效地施行相关的决策和措施;六是通过建设云存储平台,为数字校园海量数据提供存储空间,为学校各层面用户提供云服务,所有数字校园数据实时联入云服务器,保障数据信息的高可用性与高安全性,为数字校园的稳定运转保驾护航。

通过这六大数字校园平台建设,最终形成学校的知识管理体系,将各平台中的有效数据、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加工和沉淀,通过对以上信息的挖掘,保证七一小学基于知识管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从而形成学校的智慧资产,服务于广大师生,并将其最大限度地宣传与传播。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建设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在建设过程中走出创新之路,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让数字校园项目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这就决定了实施数字校园项目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所以,应该把数字校园项目的建设作为一项持久的、系统的工作来抓。七一小学采取了一系列人员组织保障、运维保障、制度保障等配套措施保证其实施管理。

如何体现建设效益

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行为;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投入量、投入结构和利用效率;三是教育信息化组织和制度保障。七一小学通过以下方面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效应。

1.保障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效益。现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效益体现为在常规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去贴合日常教学工作,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备课、授课、听课,包括教研活动等提供全方位支撑,达到常规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效应。

2.校领导的示范效益。在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制度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的一举一动都会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会影响甚至制约所在学校很多教师的行为。由于校长身体力行,很多需求都是根据校长的工作需要和学校的发展需要直接提出的,因此,七一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就按照规划的发展路线有计划地进行着。并且学校的电教部门经验丰富且非常敬业,充分挖掘了学校允许条件下教育信息化的潜力,提高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促进学校管理数字化、决策数据化。

3.优化信息技术投入成本结构。七一小学通过优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成本结构,特别是硬件和软件(包括资源)的比例,以及硬件、软件和人员培训之间的比例,从而提升信息化建设效益。

4.有效的人员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职前教育中获得能力准备;二是有效的在职培训。

无论学校引入了多么现代的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所学校如何仿效最现代的教育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顺应和推动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的健全发展,那么,这所学校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同样,无论我们装备了多么先进的设备,拥有多么丰富的资源与应用,多么合理的制度,如果没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能动使用,教育信息化建设也不过是形式和表面文章,无法实现我们期望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数字校园建设思考

需求是核心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是我们学校近期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从前期学校提出的粗略需求,到合作公司的闷头研发,到学校对结果的不满意,最后到双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重新做需求分析、用户确认、研发、推广,达到了学校使用者的认可。这个过程充分说明了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需求分析及用户确认的重要性。现阶段学校对于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要求走需求分析过程,并得到最终使用方的签字确认,以此达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规划切忌大而全

提到数字校园规划,通过实践与反思我们发现,大而全的规划导致了系统设计复杂,用户体验不好,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引起了教师的抵触情绪以及效率的低下。所以,规划层面应该务实,前期推广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数字校园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教师带来便利,只有这样的规划才是最终能够落地的,才能得到用户的支持。

软件项目管理规范化

数字校园是以应用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所以软件系统开发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提高开发效率,建议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采用成熟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前期学校通过借助监理公司对整个项目做规范化管理,并在过程中培养校内人员掌握相关技能,从业务规划、需求管理、设计与开发、测试与部署的全方位把控,最大限度地降低数字校园项目建设的风险。

小规模验证

数字校园应用开发完成后,公司可以解决应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但对于系统的易用性等用户体验方面就缺乏专业的认识和感受。为此,学校培养锻炼了一支热爱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9人骨干队伍,他们具有服务意识,专业技术能力强,善于学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是一支富于创新精神的、稳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这支骨干队伍在验证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信息素养和实战能力,同时给公司提供了一线用户的真实信息,便于公司的修改与调整。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34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3-0045-03

引言

数字化校园是数字时代学校的必然发展目标,把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建设中小学数字校园信息化平台,既能充分利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成果,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以信息化本身的优点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所以,中小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数字校园建设内涵

数字化校园,它不仅仅是教育的信息化,应该说它是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育人环境。而在这个育人环境当中,我们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及人的信息素养的形成是核心。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首先,数字化校园是一个教学网。一方面,它作为一个教育信息资源网,必须承载各类教育信息资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资源下载等功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教学交流网,必须充分考虑网上互动教学平台的建立与使用问题,使教师和学生能实现实时或跨时空的教学和学习,能在网上就某一问题进行在线交流、讨论等。

其次,数字化校园也是一个管理网。依托校园网进行校园管理和行政办公管理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功能之一。需要充分考虑校园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的需求,提供强大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功能。

二、中小学数字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中小学数字校园信息化平台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部分,本文将据此在下面几部分中对这些部分进行介绍。

1.硬件建设

中小学信息化平台需要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就其功能来说,分为运行设备、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三种。

(1)运行设备

作为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中心,足够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存储功能是必要的。就功能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纯数据库功能:类似一般企业的财务、政务管理,这类功能对计算机要求不高,一般的个人电脑即可胜任(1万元以内,2012年价,下同);

2)网络宣传功能:类似小型网站,由于访问需要,计算机要有良好的多路通信能力,并匹配稍微大一些的存储硬盘,一般需要简单的服务器或小型机。(1~5万元)

3)辅助计算和人工智能: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运行设备应当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计算运行服务,为此需要比较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对于这一层次的要求,需要计算集群(HpC)完成。(10~100万元)

信息化平台的存储能力关系到平台能提供的信息量,总的来说,越大的硬盘越好,但从实际方面考虑,硬盘的可扩展性和自身资源的数量变化并不要求一次性到位,可以逐步增加硬盘的容量。硬盘的价格一般不超过1000元/t,实际配置时,可以根据存储数据的情况,进行配置。

(2)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是信息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通信设备覆盖范围越广,越能发挥校园信息化平台的作用。通信设备包括网线和交换机。同2.1所述类似,通信设备的建设也需要根据承担的功能和范围来确定。

就范围来说,直接影响的人群需要相应的通信设备连接到位。如果需要影响到全体教师,则设备线路必须到办公室;如果需要让学生上课时享受校园信息化平台,则线路要到每个教室,如果需要学生日常生活享受校园信息化平台,则线路必须到学生宿舍;如果需要全校所有人员都享受校园信息化平台,则除上述范围之外,学校的所有教辅职能部门如图书馆、保卫、后勤的办公室必须有通信线路;最后,如果要让所有人员随时享受校园信息化平台,可以使用互联网,使各种人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访问校园信息化平台,这要求信息化平台与互联网之间有设备连接。

就功能来说,一般网线都能满足需求,但是随着用户数量增加,需要有更强大的交换机,对于学校信息化平台的中心机房,至少需要千兆级的交换机以避免通信瓶颈。

(3)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使用者所接触的设备,一般可以是pC机、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公用信息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专门定制的终端设备以提高效率。不过必须注意:使用手机时需配合相应的互联网,或者专门建设无线系统。

2.软件建设

(1)需求分析

软件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平台的运行效率。而软件建设可以分为管理系统、数据资源、网络环境三部分。而这三部分都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安排和开发。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平台的需求大致有三部分:数据库管理、新闻信息和交流、资源的积累和共享。

1)数据库管理:学校工作中有许多需要及时管理和调整的资料,如学生成绩、课程和考试安排、授课情况评估等;行政事务方面的人员安排、职称评定等;后勤方面的水电供应等。校园信息化平台应该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传输,并及时将需要处理的信息发送到相应的决策者和所需要覆盖的人员手中。

2)新闻信息和交流:信息化平台需要让学校内所有人都能及时了解到所需要的信息。对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消息,应该能及时传输到校园信息化平台并以新闻的形式,使得全体人员能及时根据相关信息调整优化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而对于外界的新闻信息也应当扼要地加以传达。

3)资源的积累和共享:信息化平台最直接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所需要的有用信息。例如,教辅资料、授课指导资源等。不同的资源应当能及时上传到校园信息化平台,并以合适的权限供不同类型的用户调用。

(2)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指控制整个校园信息化平台运行的服务系统,现在的信息化平台就其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而言,有针对具体对象专门设计的,也有基于现有互联网和相关已经成熟的软件。

为了满足前面所述的需求,校园信息化平台的管理系统应具有如下特点:

1)稳定的运行能力:一个完全信息化的学校,如果其信息化平台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学校完全无法运行,所以,安全保障是信息化平台的首要因素;

2)层次分明的权限设置:自校领导至学生,但其使用权限显然应该不同,层次分明的权限设置应该使不同的使用者都能得到与其在学校中角色相应的信息和资源。

3)多样化的传输途径:管理系统应满足多样化媒体的需求,以便所有的用户都能尽可能充分地使用到信息化平台;

4)合理的使用界面: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能有一个合理有效的使用界面,以便得到相关信息和能方便地上传希望共享的资源。

(3)数据资源

信息化平台的资源是其为广大用户服务的根本,为满足前面所述的需求,数据资源需要满足合理性、多样性和及时性三个条件。

合理性,是指数据资源应针对校园用户的不同类型都备有充分的内容:针对学生,要有相应文化课程的学习资料等;针对教师,要有各学科的教辅资料等;针对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要有相应业务能力的资料和政策法规等。合理储备数据资源,才能使用户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时能从信息化平台得到帮助。

多样性,是指数据资源应该有丰富的媒体形式,不仅要有图书资料,也要有图片、影音甚至必要的软件资源。

及时性,是指数据库资源应该能及时得到补充,信息化的精髓在于交流,如今的社会信息量急速增长,及时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共享,是一个数据库活力常驻的根源。

(4)网络环境

当今最丰富的资源莫过于互联网,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产生和流动。校园信息化平台只有与互联网保持充分的联系,才能接触尽量多的资源并加以利用。但是,作为学校运行的一部分,信息化平台必须在连接时保障自身的安全性。

3.人员建设

中小学信息化平台的运作,除了其软、硬件自身的合理之外,还应该配备必须的管理维护人员。管理和维护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保证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性。

4.制度建设

新的运行方式必然需要新的制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及时制定和执行校园信息化运行的管理并将其明确为学校的行政制度,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应制定管理办法、运行流程、维护规范等,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具体应包括:

(1)建立完备的数字校园管理规章,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多媒体教室管理、校园电视与广播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经费管理等;

(2)制定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政策,落实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

(3)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制度,鼓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携手共建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库。

三、结束语

中小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具体到学校,如果得到彻底的实施,它实际上是学校运行方式由传统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一种变革。一个完整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涵盖范围广、涉及方面多,需要学校内外很多支持,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步步扎实地进行,使得这一有力的发展方法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4

在教育行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校园网的建成中,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都面临着能耗和运维成本过大等问题,提高校内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和能耗已成为大中型校园网络的紧迫问题。近几年来,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其应用在it行业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以铜仁一中新校区数字化校园规划建设为例,探讨如何根据应用需求来确定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方案。

2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目前,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云计算仍没有标准的一致的定义。广义的讲,云计算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服务方式和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是信息技术各方面应用,也可以是任意其它服务。从狭义角度来看,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方式以按需、易扩展和付费的方式,利用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软件等)。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1]。

云计算系统运用了许多技术,其中以虚拟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根据对象可分成存储虚拟化、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计算虚拟化又分为系统级虚拟化、应用级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2]。虚拟化是为某些对象创造的虚拟化版本,比如操作系统、存储设备和网络资源等。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云存储服务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将应用程序以及数据,通过虚拟化,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面貌加以展现,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开发者、使用及维持人员,能够方便使用开发及维护存储的数据应用于计算和管理的程序。

3基于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应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3.1需求分析

我校于2001年在贵州中小学首批建设千兆校园网络,通过这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应用,综合起来看,基于office软件的本地文档处理和基于weB的网络信息查询、、交流应用最多。这几年人员增加较快,现有教职工已达300多人,三年内将逐步增加到400人左右。2014年即将建成的新校区,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基础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应用范围将向基于网络化管理深化,目前,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ip广播、视频监控、校园一卡通等项目已经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新上的项目应该是信息化管理维护的重点。若用传统的个人电脑和服务器模式需要部署1000多台普通计算机,才能满足100多个班,7000多学生规模的教育教学应用。这样,带来的能耗及运维管理成本是巨大的,信息技术运维人员也将力不从心。为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我们计划大量应用基于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来解决新校区教师电子备课、信息管理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些问题。

3.2技术选型

目前的虚拟化市场中,主流的产品有微软的VirtualpC和Hyper-V系列产品,Vmware的Vmwareworkstation、VmwareServer系列产品以及Xen的Xenenterprise系列产品,其中Vmware由于涉及这个领域比较早,目前在x86服务器这个领域占有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微软近来推出新一波虚拟化策略,他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了微软的Hyper-V阵营中[3]。从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方向来讲,以上三家公司的产品技术各有所长,Hyper-V属于操作系统绑定的半虚拟化技术、Vmware属于硬件虚拟化,Xen使用的是准虚拟化技术。从功能来看,也基本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我们选型重点要考虑的是性价比。

微软收购了XenSource从而获取了半虚拟化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和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8/2012有效整合起来,而且定价也比较低。对于中小学,一般应用不是很复杂(多以office应用为主),通常,中小学的运维人员只熟悉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不具有精通Linux的运维人员,因此Hyper-V的windows版本则是不二的选择。

3.3云计算服务器配置方案

大多数云环境都基于虚拟化基础架构技术。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我们以我校400个教职工教研备课为例,采用windowsServer2012withHyper-V服务器虚拟化桌面管理解决方案。采购8台intelXeone5服务器(每台配置处理器为2颗intelXeone5-2650v2CpU,它是八核心,16线程,20mB缓存的CpU,内存配置8*16GBR-eCCDDR3以上,硬盘配置2块300GB15K热插拔3.5寸SaS硬盘,5个intel千兆网口)。每台能为50个用户提供计算服务。而存储系统则按400*200GB高速硬盘存储空间的共享配置。每个用户端只需要配置大约7w功耗的云终端分体(由于是弱电,故障率极低),就可以实现传统pC200w功耗的主机实现的桌面计算功能,而且根据当前市场价格,建设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400用户的总体成本,比采购400台传统pC建设成本略低。

通过windowsServer2012withHyper-V虚拟化技术,为400个用户提供"虚拟环境"(简称Vm)。既可以降低首次投入成本、增强安全性、提高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后期的运维成本(详见下文)。

4云计算技术方案应用预期效果

通过基于虚拟化基础架构技术,可以预期实现以下效果:

(1)节能、环保、降低投入成本。按每台5300元,采购400台pC机计算,采用基于虚拟化基础的云计算技术方案,可以大约节约一次性投入成本16万元。由于虚拟终端分体平均能耗只有7w左右,相对于传统pC主机200w能耗,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后期节能降耗优势更显著。详见表1。

表1每年系统能耗成本比较(以400台终端平均每天开机3小时)

(2)利用虚拟化技术进行服务器整合,全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服务器及存储系统的安全性能远高于普通pC,这样可以降低单点故障,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3)利用虚拟化技术进行统一管理维护,极大降低了管理工作量。服务器整合改变了基础设施的分散、复杂现状,允许管理人员使用集中管理控制台对多台服务器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各部门也可以利用用户控制面板对单个Vm进行管理维护,进行诸如启动、停止、重启、备份、恢复等,灵活的集中管理模式将使管理员从简单机械的重复操作(如重装系统)中解脱出来,极大地降低了管理工作量。

(4)改善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传统pC机每个人的硬件资源(比如CpU、内存及硬盘空间)独立,很多人用不完,有些人不够用。利用Hyper-V虚拟化技术,信息中心可以按照不同应用所需的不同资源,动态地对物理服务器进行虚拟分区,提供最合适的虚拟环境,极大地提高硬件的利用率,也使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虚拟环境的大量使用,还可以改变以往在单台服务器上只能部署单个应用的弊病,除了降低单点故障可能性外,还缓解因资源利用率不高而导致的整体资源紧张问题,增强数据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安全[4]。

(5)降低运维成本。虚拟化方案部署后,所有应用全部运行在虚拟环境中,完全实现了软硬件的隔离。利用Hyper-V虚拟化技术,还可以实现零宕机迁移技术,可将迁移工作对业务的影响降低为零。无需使用昂贵的专用存储设备,仅采用备份现有虚拟环境或进行Vm整体迁移,就可以实现高质量备份/恢复方案。通过部署虚拟化技术,可以改善信息中心对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极大地降低管理工作量。传统pC技术方案要维护400台pC机,科室间人员工作变动需要拷贝大量数据甚至搬动pC机。应用云技术方案只需维护8台服务器和一套存储系统,人员在校园网内任何地点登录办公都是一样环境,节约管理和维护成本。使用几年后,若需升级,只需要升级服务器系统和存储系统统即可,不需像以往传统pC要对400多台计算机进行升级。

4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1技术人员能力不足

由于大部分中小学技术管理人员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兼职,缺乏服务器的使用经验,虚拟化方案部署后,将面临管理人员难以胜任的问题,这需要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4.2使用习惯

用户每次使用都需要通过账号登录,另外存储的数据都是云端(远端的服务器存储系统),这与普通pC本地不同,需要对用户进行简单使用方法及安全技术培训。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5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集成

一?数字化校园的定义

数字化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二?数字化校园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便利性、快捷性,基于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学习环境,这给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字化校园的提出,促进了传统教育在教育的手段、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并为教学进行服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项目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及其他一切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创造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交互的学习环境。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为教学、学习、科研提供平台,但这一系列的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数字化校园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解决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独立性,即信息孤岛,使各个系统信息孤岛通过系统集成、优化、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使全院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统一的服务,使整个学院内各项业务流程统一起来,最终实现教育过程信息化。

结合国内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宝贵经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服务器、终端、综合布线、数据库等组成。将校园网主干升级为千兆,建立与中国教育网及其他网络多样化的宽带连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同时网络覆盖学生宿舍,为宿舍学生访问互联网提供方便。校园网实现全网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在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并为数字化校园软件应用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包括共享数据平台、信息交换平台、综合信息服务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完成主要应用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整合,同时选择综合性全局应用进行建设。

(三)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支撑平台,提供统一的、规范的基础服务工具。建立校园内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等各种资料,形成数据库,如:学生管理数据库、教务管理数据库、财务数据库、资产管理数据库等等。在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的支撑下,逐步完善各项应用管理系统为校园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如:财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等。

四?数字校园的建设原则

(一)统一规划

成立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总体规划和重大问题决策,组织专家,根据学院建设现状以及各部门应用需求情况,制定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经校内外专家论证后,提交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实施。各业务部门均应在学院整体规划指导下,具体规划本部门分管的信息子系统,提出详细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上报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二)统一标准

标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标准直接影响着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全校基本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等工作。由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对各业务部分实行分类指导,确定各类数据的标准与格式,科学设计各业务工作的模型与流程。

(三)统一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在各个实施环节,力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更应强调整体优化、全局合理,突出发挥资源整合的整体效益。

(四)统一管理

数字化校园建设由领导小组领导下,对相关项目、经费与应用实行统一管理。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项目论证、招标、验收和审计等程序进行施工与建设;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工程技术把关、项目施工监理和数据中心设备运行与维护;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的业务子系统的用户需求书、数据管理和权限分配等;全院性的网络资源服务器和控制设施原则上应与学院的中心机房整合,充分发挥设备集中存放带来的低能耗、高安全、易维护等诸多优点。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

(一)抓住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

早在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就拉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序幕,各大著名高校相继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和建设思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建成许多成熟的信息应用系统,但都没完整的统一起来,形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岛。成立管理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在这样的特殊性质下,各个部门的应用信息系统自己开发,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统一规划,造成了大量信息孤岛,使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数字化校园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是全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充分调研,做好前期工作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前,前期的充分调研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些高校的建设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本校的建设发展,有些先进的思想要学习,有些并不如人意的要摒弃,只有充分的调研之后才能明确。校内的调研也必不可少,但必须走出去,向其它兄弟院校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在建设中的教训。

(二)软件验收严格把关

数字化校园信息化软件系统一经验收,对于学校来说项目基本完成,系统正式上线。如系统在验收前,对软件使用的流程及功能模块不熟悉,必将留下隐患,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后期的维护就相当的困难,因此必须在验收时严格把关,避免处于被动状态。

六?结语

在各个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实际情况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具体问题,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领导班子的支持,各部门的协作等重要措施才能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6

全面建设二星级数字校园

教育部推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及措施。沈阳市也曾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和教学深度融合,其中重点就是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据了解,数字校园即是宽带网络覆盖全部学校,接入带宽达到千兆以上,骨干网到二级站带宽达到万兆以上,所有学校建成有线、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和有需要的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去年和今年沈阳市均完成300多所数字校园建设。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全市公办中小学和各区县职教中心完成一星级数字校园建设,部分学校达到二星级;市属10所中职学校(含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部分达到数字校园二星级标准。

到2016年,全市50%以上的公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和全部市属学校完成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部分学校达到三星级;自有校舍的民办学校完成20所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

2017年,全市中小学(含自有校舍的民办学校)、公办幼儿园、区县职教中心,全面完成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不少于100所学校建成三星级数字校园,启动普惠性幼儿园(自有园舍)数字校园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今年,沈阳市正式推出“公益学堂”项目,通过教育网络本年度完成8大类2000节网络课程。至2016年,将丰富“公益学堂”课程,打造“沈阳公益学堂”品牌;推出网上家长学校。2017年,还将开发离线学习课程资源,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资源全覆盖;推出沈阳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教育公共服务。

此外,还将重点建设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统筹规划电子学生证融合平台、终端建设,建好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等。今年已完成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市级层面的基本架构;建立电子学生证市级融合平台;区域建成功能齐全的教育门户网站;建立电子学生证区域中心,发放电子学生证,构建基础应用等。

至2016年,将实现覆盖全市各区县的教育远程跟踪管理;完成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二期建设;完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实现市、区两级应用。2017年,普及一生一号一证,完善成长轨迹、综合素质评价等拓展应用;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的评价机制等。

建名师空间

利用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加快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今年,推行网络培训、校本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完成全市20%的教师培训任务;全部教师和城区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上个人学习空间;启动“一师一优课”活动,完成2万名教师网上晒课;创建30个“名师空间”;评选30个优秀专题教育社区;建立10个智慧课堂试点。

至2016年,将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完成全市60%的教师培训任务;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累计完成3万名教师网上晒课;总结网络教研的创新模式和优秀成果;累计创建50个“名师空间”;评选60个优秀专题教育社区;扩大智慧课堂的试点数量;全部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上学习空间。

2017年,将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师生利用个人学习空间开展各种教与学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累计完成全部教师的网上晒课;累计建成100个名师空间;优秀专题教育社区数量累计达到100个;累计建成50个智慧课堂。

打造特色数字校园品牌工程

paD课堂实现“一对一”教学、数字化展示板实时全区教育信息、远程网络资源实现微课程特色建设……沈阳大东区数字校园应用巡展呈现了“数字化”、“互联网+”这些时下热词在教育中的应用成果。灵活多变的各式数字化应用技术,令课堂、校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大东区依托数字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以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宗旨,以“班班通”全面升级和有效应用为重点,以区域特色资源和微课程建设应用为突破口,以大东区教育网为传播平台,以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为支撑,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领域。深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翻转课堂和“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创新、远程网络培训及资源建设等领域的问题。

大东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对基础硬件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提升和建设,区内所有41所学校实施了高标准的数字校园建设,并将原有1252个教室“班班通”,全部由原来的“三机一幕”模式升级改造成大屏幕液晶触摸一体机模式。录播教室、ipaD教室、数字化实验室以及数字电视台走入学校,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在数字高清视频监控、信息系统、无线ap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区域平台的统一管控,呈现了区域数字校园建设的亮点。

例如数字高清监控系统,在区域统一平台上可以监控到学校每个点位的情况,实现了区域统一控制;信息系统,可以将区内信息实时到学校的LeD、触控终端上,实现信息的点对点;无线网络方面,实现网络全覆盖,数字广播方面,学校教师在操场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对广播播放内容及节目设定的控制。到目前为止,全区完成了2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二星标准的数字校园建设和四所高中三星标准的数字校园建设,总计投入资金6900余万元。今年底,预计投入2200万元,完成8所二星数字校园建设及14所二星升级三星的数字校园建设。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6-0000-01

DigitalizationCampusConstructionofHighSchool

Linweihua

(BoluoYuanzhouHighSchool,Huizhou516123,China)

abstract:theinformationsocietyintothe21stcentury,therapiddevelopmentoftechnology.Campusinformationtechnologyhasbecomethetrendoftheschool,theconstructionofdigitalizationcampusinformationtechnologyhavebecomethefocusoftheschool.aseducators,wemustfullyrecognizethat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ourtraditionalconceptsofeducation,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contentandmethodsoftheenormousimpact,moreimportantly,weshouldthinkpositivelyandtoexplorehowtousedigitalcampusfortheschoolmanagement,teachingandresearch,teachertrainingandeventhewholeprocessofeducationandteachingservices.

Keywords:network;education;informatization;DigitaliionCampus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的深刻的变革,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并启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和特点

数字化校园概念最早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凯尼斯•格林在1990年主持的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提出。“数字化校园”是指学校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提升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它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等特点。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功能

(一)教学活动方面。告别传统“黑板+粉笔”的教方式,进入“图、文、声、像”的数字化时代。在教学上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课堂上师生互动,而且还可以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研活动方面。突破传统地域界限,提高教研活动辐射范围和创新水平。教师利用网络参与教研活动,借鉴不同教师授课的经验与精髓,不但可以加快教研活动信息的传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

(三)教学管理方面。实现学校在管理、服务等活动的智能化、无纸化。学校通过网络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务信息等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不但可以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带动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使之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三、数字化校园的构建

中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项新的工程。它的建设除了依赖于网络基础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之外,更重要的是应用于基础平台之上的应用系统。数字化校园构建按其组成可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构成。

(一)硬件建设具体如下

1.校园主干网建设。2.校园文件服务器建设。3.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建设。4.多媒体电教室和功能室的建设。5.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建设。6.校园一卡通建设。7.无线网络工程建设。

(二)软件建设具体如下

1.校园网站建设。2.资源服务器建设。3.教务管理系统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面广、任务重、项目复杂,因而在建设过程中需全校师生不懈努力。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实施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具体体现。要想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进行,在创建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涉及到学校各方面,必须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规划,组织和执行。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总体规划和重大问题决策,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和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对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二)制定方针政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从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出发,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针。在设计时要从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使在各个阶段的建设任务都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各阶段重点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确保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基础建设、信息资源、各应用平台的建设以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同步进行。

(三)投入持续稳定,软硬同步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建设中应考虑技术可行性、资金可行性、拓展可行性等诸多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除了保证资金持续稳定的投入外,还要做到硬件、软件建设并举,防止出现“重硬轻软”的现象。

(四)管理、维护双到位。数字化校园建设可谓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数字化校园在教育教学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起着决定作用。此外,还要舍得在维护和培训上花钱,做到管理和维护双到位,确保数字化校园网的畅通与高效,使校园网络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益。

六、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数字化校园的建成可以使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转化成为数字化资源,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将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借鉴不同教师授课的经验与精髓。总的来说,数字化校园是数字时代学校的必然发展目标,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数字校园必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

参考文献:

[1]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中国远程教育,2005,8

[2]万里鹏,陈雅,郑建明.数字化校园:21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情报科学2002.2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8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化校园思考

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校园已从大学扩展到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要迎接数字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必须加强数字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由硬件层、软件层、支持层、观念层等四个层面构成。观念层决定了软件层的内容、形式和运行方法,也决定了硬件层的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硬件层和软件层是观念层的具体表现;支持层是硬件层、软件层和观念层的实际执行者和实现者。

1数字化校园的特征

(1)教育开放性。现代网络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教学突破了传统按时集中上课的约束,接受教育的时限也不再有学制的限制,衍生为终身教育。教育对象得到了拓展,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东西(anything)。

(2)教学个性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师可以在任何位置展示课件,在线授课;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查阅资料,参与讨论。

(3)资源共享性。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资源打破校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朝着共享化方向发展。

此外,数字化校园还具有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网络的智能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和教育制度的创新性等多种特征。

2建设数字化校园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的营建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数字化校园较之传统校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学生足不出校(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和利用国外中学的课程与先进教材;同时,因特网也开阔了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视野,甚至可以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使我国基础教育真正“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2)扩大我国基础教育规模,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要。数字化校园教育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上的各类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及互联网获得知识;第二,数字化校园之间的校际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扩充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同时,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提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促进教育观念的变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观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索、研究的多向交互式氛围中。作为走向成熟中的学生个体,在选择适合其需求的学习方式时,必须对传统学习习惯进行取舍,树立适应数字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观和教育观。

(4)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数字化校园将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激发创新。一是教学手段的创新,数字化校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多种直观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率;二是为师生交互式教学提供超越时空的、开放交往的环境和心理交流的可能(e-mail、BBS、聊天室等),为教师提供更多个性化创新教学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营建数字化校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今数字化校园建设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观念的问题。行动以思想为先导,认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行动效果的好坏。当前,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广大中小学师生还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一是学校决策者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学校的教职员工认识不够,许多人不支持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少有成就的学校里,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教师也没能有效地利用学校数字化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2)教师素质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只有少数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许多教师还在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上课。因此,教师的培养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纳入到教师的培养之中去,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

(3)数字化环境问题。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包括校园软环境、硬环境和网络安全。对于软环境的建设,当前存在一个校园数字化气息不浓和网络运行不畅的问题;对于硬环境的建设,当前存在一个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的问题;对于网络安全的问题,主要是网络道德建设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一,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知识教育,使全体师生都有意识有能力融入到数字化校园,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第二,加强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建设,如升级原有的系统软件,开发利用教学软件,保证教学需要;第三,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第四,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快速的校园网,保证网络的顺畅运行。

(4)文化冲突问题。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断营建,多学科、多门类、多文化的知识内容在网上已经失去了界限,强势文化教育信息资源必将冲击我国基础教育。这其中不泛精华,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与我们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格格不入的东西,它必定会对我国相当多的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冲突和整合机制中,寻求一种适合本民族且具有时代意义又符合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勘别与研究、借鉴与吸收、批判与继承;同时制定自己的政策法规,保证中国本土的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建斌.《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点与策略》[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3]洪明.《欧洲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阎广芬,张扬.《美国网络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2期.

[6]陈晋南.《从美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看国际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2期.

[7]陈小前.《信息化校园: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年第3期.

[8]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9]石鸥等.《网络教学中的教师形象与职能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0期.

[10]钟里南.《网上学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情报科学》,2001年第6期.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9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4-0107-02

校园建设的数字化发展是我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我国信息化教育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有效的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各大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同时可以加强校园对外的整体竞争能力。许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基本已经建成,我校的数字化建设包括校内应用系统平台、数据的共享资源库以及校园一卡通和一些校内电子商务平台和教学的视频会议系统同时对学校现有的教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学生成长管理系统等主要应用系进行了整合,基本实现了一个门户、一个用户、一个密码、一个平台多项应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理念。

1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数字化的校园的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现在正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从目前来看,很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并且一些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还有很多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已经被国家列入到国家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示范单位,并且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我们可以从国家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来看,例如表1。

从这可以显示出国家对于中职学校建设的重视正逐渐加强,但是在其不断的发展中仍然也存在者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中职学校重视信息设备完善,却忽略软件的发展,对于信息的收集难以做到全面,对于校园数字化建设管理不到位等现象。

2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收集难以实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通过计算机作为其发展的平台,并且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以数据组成的数据库为基础,主要是对校园的教学建设、学生生活、应用技术、教室管理等一切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类同时还要把收集到的信息在计算机中进行整体和存储,最后应用到学校的各类建设中去。然而在现今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于校园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却存在着不能有序的进行和信息不完善的现象,由于学校信息不仅多而且复杂,需要动员各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所以难免会出现信息漏项和调查失误的现象发生。这样就会使收集的信息很不完整[1]。

2.2管理不到位,忽视教学系统的建设

在校园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学校只重视数字化建设的表面工程,比如花大价钱购买计算机,教学仪器等,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系统,具体的表现是:校园中对信息平台进行管理的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且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会使一些管理人员对工作不能产生较大的积极性,造成整个校园的建设出现漏洞。同时,存在着忽视教学系统建设的现象,特别是与教学相关的网络系统建设,例如:课件库、电子备案、网上教学和考试系统、辅助资源库等教学系统的建设。

2.3对校外的资源利用不足

加强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就需要实现多种信息的共享,但是在很多学校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许多学校往往重视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却忽视了对校外信息和资源的收集,这样不仅会使校内的数字信息资源呈现不足的现象,同时还不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其它各类信息资源,再者还会使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和信息利用上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2.4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范围狭小

对于校园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需要长期进行投资的重要任务,需要全校共同的努力并加强领导队伍的领导,但是许多学校的高层领导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认为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都是下面的人士进行管理的,所以就导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广缓慢,整个学校的数字化应用的范围较为狭窄,只是建立校园的信息平台,却没有将学生管理和生活、教师备课和授课等进行数字化建设或者没有把相关的系统整合进数字化校园中,没有基于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运行,导致数字化校园平台与各种系统之间数据无法互通,让数字化校园无法真正投入使用。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策探究

3.1提高对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有效进行实现校园的信息化的前提就是提高相关人员对于学校数字化建设的认识。所以为了实现校园的信息化以及教学的现代化,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时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学校在教学、老师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科研建设等绝大部分的工作合理的纳入校园的信息建设之中,将校园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再者要充分加强学校高层领导对于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视力度,提高数字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并且在各个方面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动员更多的部门参与到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当中。同时还需要各级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对待然后科学部署,有计划的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合理实施。推动校园整体教育和管理水平的进步[2]。

3.2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对于校园的数字化建设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进行探究和发展。例如:首先可以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是从根本上改变校园信息分散,无序的状态的重要方式,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建设超大规模,可扩展、可操作的海量信息知识库,把原来的纸质数据信息化,并提供相应的跨库检索和电子存取等服务,提高数字化校园的数据供给能力。建立一个信息完备的优质课程平台,并通过收集的各方面信息作为支撑,利用校园的信息系统把教学资源进行网上上传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同时加强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把教学内容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实施远程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和教学的内容,选择合理的学习时间和教育技术手段在数字化校园上进行学习,利用数字化校园打破学生听课时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3完善校园监测评价体系

由于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虚拟环境,在上面的老师与同学都是利用数字身份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的效率怎么样,就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监测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小组、数字化业务实施部门等,对校园的信息平台以及各项数字化工程进行定期的检查,找出发展中不足,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评价。例如:要建设一个能为全校提供服务的信息数据中心,建立学校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健全全校的计算机运用监督体系等。

4结论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设数字化校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对外竞争力,同时还能从整体上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希望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管理使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可以更加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动员各方面的努力,有效的加强校园各项信息的收集,促进校园数字化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里鹏,陈雅,郑建明,等.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356-362.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篇10

【关键词】中职;数字化校园;误区

一、前言

近年来,“数字化校园”概念显得相当热火,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开始着手建设,中等职业学校上马建设也似乎是大势所趋,笔者就有幸在学校负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推广工作,就前期的建设思路、建设过程及后续推广应用等,有着深刻的体会。

二、建设误区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为学校管理及教学等方面服务,但是,上马建设“数字化校园”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一些学校领导对理念和技术不是很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偏听偏信,建设存在一定误区,通常表现在:

误区1:认为建“数字化校园”是网络或信息中心的事情

信息化推广通常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学校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全校性的工作,首先要领导能够重视,然后是要有制度保障,再就是要求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从建设到后期的使用,都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做好。

误区2: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配更新更快的硬件设备

有的学校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建设足够快的网络、足够快的服务器,殊不知拥有了网络和服务器等只是相当于铺了一条路,够新够快的网络和服务器则相当于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如果没有配套的应用软件平台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人员去推动,这样的数字化校园就只剩下上网的用途了。

误区3: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买一些软件平台

一般来说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包括网上办公(办公自动化、信息等)平台、网上管理(人事、财务、教务、学籍、设备及实习场所等方面的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建设及展示、在线学习、交流及考试等)平台、服务(成绩查询、自主选课、图书借阅及校园“一卡通”)平台等软件应用平台。

各种各样的软件平台,都是独立的子系统,如果将这些软件平台部署到学校,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往往会造成管理及使用人员疲于奔命,所以在前期选型的时候,最好选择有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平台,或者能数据共享和集成的平台系统来建设。

误区4:认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就会为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突飞猛进的变化

建设数字化校园各种平台,能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不会是立竿就能见影的,往往和建设的程度、推广的力度、使用者的水平以及全校思想观念转变有很大关系,比如建立了oa协同办公系统,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好多业务可以直接网上会签,但自领导到普通员工还是愿意面对纸质的签字单,最终的结果就是,oa平台就成摆设,对相关工作起不了任何的促进作用,还会有负面的影响。

三、建设思路

建设数字化校园,首先是要确定需要实现的功能,然后根据功能需求,规划硬、软件的需求,考虑到职业学校在资金投入上与大学有很大差距,所以,原则上是“硬件上适度超前,软件上够用即可”,因为软件平台的增加功能模块比扩展硬件要容易得多,成本也相对低一些。比如,规划存储服务器时,就要计算到今后3-5年的资源存储量,如果仅按当前的规模来购买存储,几年后就可能面临没地方存储,还得重新买存储的境地。而软件平台,通常是以模块的形式存在,如有了“教学资源库”平台,后期要扩展“网络学习”、“在线考试”等平台就要容易得多,模块与模块之间都有数据交换的接口,很方便进行资源共享。

确定了需要实现的功能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全面的软硬件平台的考察,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建设好了校园网,下面就从服务(存储)器和软件平台来进行说明。

服务(存储)器采购方面,首先,根据需要运行的应用平台的多少及规模,确定服务器的数量,服务器的硬盘容量不一定要很大,主要承载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的基础数据,可以考虑上3-4块小容量高速SaS硬盘,采取Raid5或Raid0+1,实现速度和安全的平衡。

然后根据需要存储的资源数据的规模,确定存储器的容量和架构,通常有DaS(Directattached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连接存储)和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三种架构,naS架构部署比较方便,也较为经济实用,存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上,对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基本没有要求,从而实现迅速地为服务器增加存储容量。对一般职业学校来说,校园网主干网基本都在1000m或以上,支撑naS架构的存储服务完全没问题。计算2-3年内可能的数据存储需求,前期,以1.5倍存储容量进行部署,预留一定的余量,后期还可以新购naS存储设备,挥着通过扩展磁盘柜的方式,追加存储空间。

对于软件平台来说,适合大学应用的国内软件平台开发机构不少,这些平台对职业学校来说有些大材小用,价格也相对较高,近年来,这些开发机构渐渐重视职业学校领域起来,开发适合职业学校应用的平台系统,而一些原本针对职业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机构也看准了这个市场,逐渐将业务拓展到数字化校园整体软件平台解决方案上来。目前适合职业学校应用的有全套的解决方案的有清华教育在线“tHeoL”解决方案、江苏金智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上海鹏达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等,以及一些开发机构中小模块应用,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财力物力实际情况,选择完整或部分的决绝方案。

四、建设过程

1.成立专门的建设领导和工作小组

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有领导提供政策及资金等的支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同时要有专门的建设工作小组,从立项到建设、推广和维护等,不单包含网络(信息)中心的人员,还应包含基建、财务及后勤等部门人员,确保建设工作能顺利进行。

2.考查成熟的建设方案

通过查询流行的解决方案、索要演示系统及账号测试、要求方案提供机构现场演示,了解其优势和不足,还可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做的较好的同类学校实地考察,听取其使用感受,初步确定适合本校的功能和方案。

3.制定适合本校的建设方案

根据考查结果,结合学校需求和资金等的实际情况,编制初步建设方案,经过学校内部反馈讨论、专家评审,最终制定适合本校的建设方案。

4.上下齐心,通力协作

与其他建设内容一样,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也同样需要举校一致,从领导到职工,齐心协力,认真落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当作本部门的工作来抓,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让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管理、教学工作服务。

五、推广应用

1.专门的领导负责推动数字化校园应用推广工作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过程必然会改变既有的一些工作流程和方式,触动少部分人利益,由网络信息中心来推动必然会遇到不小的阻力,所以需要由学校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在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数字化校园应用推广工作,自上而下打通应用推广通道。

2.制定相关引导性倾向性的政策

人的思维有惰性和惯性,喜欢沿用过去的办事经验,例如,领导习惯于签办纸质的文件,难免对办公自动化中的电子审批(签章)流程及安全性存在不信任,所以需要从学校层面制定政策措施,对计划实施“数字化”转换的领域进行引导,对推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对存在抵触和贻误的进行处罚,从而保障应用推广顺利进行。

3.配备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前期立项、考查和建设,中期的数据建立、应用整合,以及后期应用推广、数据维护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对相关参与建设和推广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应指定、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使建设和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4.反馈及改进

因资金上原因,应用系统往往选用普适性系统,不是结合学校情况专门定制开发,建设和推广使用过程中必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需要学校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与方案提供方进行沟通反馈,要求其作适当的调整或改进,或者自行开发整合。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反馈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佳佳.高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8.

[2]王春生.浅谈数字化校园建设困境及解决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