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7:47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1

关键词: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方式

一、当前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家长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主要的原因,另外家长自身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和整体家庭生活环境都影响着家庭教育方式的采用与实施。尤其是现在独身子女的家庭,全家就一个孩子,越是重视越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容易出现问题。如何教育孩子是全家的主要问题,家庭成员的经历不同、想法不同,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方式。

(一)娇生惯养,导致孩子任性骄横。

现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就只有这一根独苗,就像老人们经常说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家里事事依从,样样随着他,简直快要给去天上摘星星了,可以说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渴望唯一的孩子在感情上更多依赖自己,以保证老年有可靠的慰藉,他们放松了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助长了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行为上霸道,缺少控制力。这就属于溺爱型的家长。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极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在家里充当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上幼儿园挑座位,挑床,渴望得到教师的注意等,在与小朋友玩的时候也是希望大家都让他,没有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总是不讲理。他们在家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大家都围着他转,到以后离开家去上学或是在社会上生存,别人不可能都像父母一样对他们,他们就会有失落、无助的感觉,并且他们的性格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对他们的成长工作都很不利。

(二)过分保护,导致孩子缺乏锻炼。

一些家长在抚养孩子中,缺乏正确的观点,采取不恰当的行为,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别说是帮父母干活,基本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父母根本就不让孩子做自己能做、该做的事。本来幼儿园的孩子天性就爱玩,喜欢运动,喜欢跑、跳,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是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怕碰着、磕着,根本就不让孩子们出去玩,生怕孩子出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软弱,他们不会做很多同龄人都会做的事,不会玩大家都会玩的游戏,他们在父母的保护下,渐渐地脱离了同年龄的人,在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后都有影响,因为你不会玩,因为你不敢玩,大家都排斥你。不和同年龄的人一起成长,不利于孩子社会化发展。上大学不会洗衣服大有人在,许多孩子上学必须有爸妈陪着才能学习。这样的孩子缺乏锻炼,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三)期望值太高,教育方法不当。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好,但是对孩子缺少正确的评价,不能科学地为孩子定向。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子女,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子女,让孩子替他们实现梦想。有的家长以自己认为有用的、好的为孩子定向,不顾及孩子的爱好与能力。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有许多家长走进了高期望值的误区:一是不顾孩子的实际,一味过高过严地对孩子提出要求,有时根本就违背孩子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不利,比如过早地让孩子学弹钢琴,对孩子的手指的肌肉发展就很不利。二是攀比心理严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就一定要求自己家的孩子也要怎么样。三是重智轻德,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智力高,将来就一定有出息。孰不知不恰当的期望,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期望太高,于是家长陪读、请家教、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不强。这样做的结果,孩子往往成了考取高分数的机器,其意志、品质、情感、人际交往等等维系其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准交往,不准贪玩,把早期教育设置成学计算机,学应用,弹钢琴,学书法等,使孩子过早脱离童年世界,极大地妨碍他们健康成长。而一旦孩子的成长与他们的期望不一致时,部分家长又会走向另一极端,或迁怒孩子,横加指责,粗暴打骂;或放弃了正常的必须的家庭教育,放任不管,认为孩子是没得救了,不给孩子正常的教育。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家长长期的高期望值的压力下,其心理、情绪长期压抑,得不到舒缓,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行为失常,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四)家长教育的不一致。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由于孩子的特殊身份,家庭教育不一致的现象更多,一般最常见的是“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圆场”的现象。在大家庭里大家都爱孩子但方法不一样,打也为孩子,护也为孩子,老人是彻底的惯孩子。一般孩子受老人的放纵娇惯比父母更厉害,祖辈和父辈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形成不一致,而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致,也会造成矛盾而削弱教育效果,因为祖辈总是认为儿子应该听他的,甚至因为孩子的教育导致家庭纠纷。

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即:家庭里只有父母、子女两代。家长教育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个要管,一个要放;一个要严,一个要宽。有时夫妻二人还故意在孩子面前扮演黑白脸。以为一个打,一个拉,有哄他的,有吓唬他的,是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两面性。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争吵尽管可以设法避开孩子,但分歧是无法避开孩子的眼光的。这种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而孩子也往往很善于钻这样的空子,在一面受了管教,就跑到另一面去诉苦;在一面受了罚,就跑到另―面去讨爱。另外,孩子还会对家长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态度。由于家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误以为家长中有的爱他,有的不爱他;有的专门保护他,有的老是惩罚他。于是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

教育的不一致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更是重要,一般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两面派性格,他们在爸爸面前一个样,爷爷面前一个样,学会了两面说好话,这样的孩子容易养成口是心非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以后与人交往也会表达出这样的倾向。

二、良好家庭教育方式的构建

(一)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观作为一种思想,支配着家长的教育行动。正确的教育观的树立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是至关重要的。观念正确了,自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有相应的正确的方式与行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的构建,是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的。

对于现在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它们直接导致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比如重智育轻德育,这样家长就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别的方面就太放纵孩子,在学习上又对孩子太严格。还有的是对孩子期望太高,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过早地背上沉重的负担。

总之,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导致不正确教育方式的主要原因,要想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爱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会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假若我们做父母的对幼儿过分溺爱和迁就,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长大后一旦对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得不到满足又缺乏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能力,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家长对幼儿正确的言行和合理的要求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不正确的言行要求不但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且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家长要保持对幼儿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现代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长辈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首先我们的长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必须有统一认识,克服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自然会懂事等错误的观点。如今特别是祖辈们对孙子孙女特别的溺爱和顺从,经常为一些小事情,父母说应该这样做,而祖辈却说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行。长辈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孩子无所适从,使之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行。如当孩子犯了错误后,我们家长应该一致的批评、说理,千万不能出现父母批评他,而长辈却站出来帮孩子的情况。

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也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树立家长的威信。同时家长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有利于孩子分清是非,知道善恶,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切实实施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是我们要提倡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现在的一些家庭中所实施的民主却是一种变相的溺爱。家长们认为让孩子参与就是民主,但对孩子的要求过分地尊重,就又回到了有求必应了。

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说:通过多项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发现,当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分为六种类型: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最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高,相应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否定型教养方式则相反,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训斥多于鼓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低,总是甘居下游,对自己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这样自卑的心态往往会对他们未来参与社会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

民主型的家长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尊重孩子的自主和爱好,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热爱生活和自主发展。

这种教养方式国外的父母比中国的父母用得多,我们要多借鉴,多参考。研究表明:持这种教养方式的家庭首先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可靠。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我们现在应该教育我们的许多家长多应用民主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是为了他们好,只有他们在观念中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并运用好的教育方式,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才能既不辜负父母一片为孩子的心,又对孩子的成长好。

参考文献:

[1]刘春梅.试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发展.濮阳教育学报,2002年4月.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2

这是一名“问题生”的内心独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由地会想:我们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从呱呱坠地到成人成才,孩子都在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产生了如此这般的迷茫?这个“问题生”提到了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孩子都是可以雕琢的美玉。雕琢,应从家庭教育做起。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缩小了的社会,是儿童生活、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的存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些都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的几种方式

压力型:父母为了自己的愿望,将并不爱好舞蹈、绘画的孩子送到“舞蹈班”“绘画班”学习,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过高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并缺乏必要的沟通,结果造成孩子的厌学心理。

打骂型:这种教育方式下的父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和父母失和的家庭中比较多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行为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孩子在校的行为。

依赖型: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这种教育方式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学生家长调查显示:10%的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大部分家长对此观点总体上倾向于认同,只有27%的家长完全不同意此说。大部分家长恨不得将与孩子日常生活有关的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做了,以为这样孩子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结果事与愿违,“高分低能”现象越发严重。

放纵、溺爱型: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相信“树大自然直”;担心孩子太软弱将来容易吃亏,甚至教育孩子“别人欺负你,你也去欺负别人”;忽视孩子的缺点,对于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为孩子开脱,而且往往对来自别人的批评,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殊不知,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骄纵、任性、自私、脆弱,在行为规范和学习上总会有一些欠缺。

关爱、朋友型: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的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与家长能够很好的沟通,从而促进孩子的良好成长。

事实证明,关爱、朋友型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无论是思想品质,还是心理状态、学业成绩都明显优于压力型、打骂型、依赖型、放纵溺爱型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三、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1.父母要成为榜样

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应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并以你为榜样的孩子。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

2.要与社会、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是,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3.要懂得回避与信息净化

家庭中,难免会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谈论应避开孩子。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4.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

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父母!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为了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先成长,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接受的初始教育,其宗旨就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对儿童来说是根本的、奠基性的。儿童出生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外部世界,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相比,此时儿童好比一张白纸。家庭教育正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涂抹最初的色彩,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一、现今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素质普遍偏低

家长文化、道德素质对整个家庭活动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决定家庭教育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文化、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家长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运用等。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要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改正自身的不良品行,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正面的、积极的榜样。

(二)家长教育观念认识错误

有些家长则把儿童的发展完成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认为家长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起不到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显得过于消极、冷漠,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或者是认为,我不是老师,不懂得教,所以我们只管生孩子、养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做法。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高,对孩子采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要求过于苛刻和严厉;有些对孩子期望低,对孩子采用“忽视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三)家长教育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如今的社会中最为普遍是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永爱过度的教育方式。日常生活中,他们处处袒护,事事包办,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次放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较常见,这类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他们往往无视孩子的存在,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做法,无论对孩子的优点、取得的进步,还是缺点和遭受的失败,他们都不予关注,不予反应。另外专制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想法是对的,对孩子过于严厉,教育孩子的语言和方法过于简单,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他们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打骂。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家长素质

首先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父母的品质,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有无强烈的事业心,有无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无正直的品格,有无宽阔的胸怀,都将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思想评价的标准及依据,也是教好孩子的基础和根本。其次家长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文学、史学、语言、教育学、卫生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既要主动辅导孩子学习,教给孩子科学的方法,又要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常识作出较满意、正确的回答。若孩子一问家长三不知,或回答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这将对子女的学习和成才带来不利。最后家长言谈、举止、仪表是内在心灵的表现,是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的具体反映。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及仪表的修养。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具体内容包括: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不是成人的简单复制;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个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儿童时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的发展是生物遗传、环境、社会、教育以及儿童自身等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通过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儿童应获得全面发展,其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等等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并进而制定合理的、适宜于自己孩子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的培养目标,最终通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等方式,促进孩子在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具体而言,科学的教育观的内容包括:尊重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规律和水平;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等等。

(三)采用正确的家长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中最适用的是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是积极的,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们,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地信息,并且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使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会过于严厉,但也不是特别娇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既随心所欲地支配,也不放任自流,对孩子的爱总能够适度地把握。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是朋友的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指正。父母把孩子当成是独立的人,赋予他们同等权利和义务。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父母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对孩子遭受的挫折又能进行合理的鼓励。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是其他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对孩子、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因此,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朝安:《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网,2012年.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4

关键词:生活化视角;幼儿美术;现状;对策

一、背景

幼儿时期,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较快,美术教育生活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可以挖掘孩子的内心情感和感知能力。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可以为幼儿今后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可以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幼儿美术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发展,将美术教育寓于生活之中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和有趣的知识。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注重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让孩子从生活中感受美术、创造美术,进而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品格。

二、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育没有针对性,没有因材施教

美术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美术技能教育工作对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多样化,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教学形式也不拘一格,每种美术教育模式都有优势和不足。美术教育虽多样化,但是不代表美术教育可以随意化,也不代表美术教育应该标准化或者模式化。较多的美术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一些美术教学方法偏离了教育基本要求;一些美术教育工作者没有认真观察幼儿的性格特征和喜好,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式死板,没有因材施教,缺少针对性的指导教育,无法对幼儿美术感知和美术能力的提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2.教育过程中充斥了过多的评价,美术标准要求明显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思考和辨析的机会,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掘并感知生活中的美,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陪伴者,或者是一个朋友和引路人,而不应是一个独裁者。但就目前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美术标准,并主观臆断地评价孩子的作品,往往从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美术表现,没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解力,仅仅将孩子的成果视作一份作业而不是作品,对待美术教育缺少一种神圣感。少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喜欢评价孩子的美术成果,或者定义孩子本身,对幼儿的心理和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也没有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部分教师还对美术设定了标准,并根据标准来规范孩子的创造力,阻碍了孩子美术思维的拓展和创新。

三、优化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1.从生活入手,将生活材料用于美术教育中

以生活的视角,优化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美术教育材料。教师要积极从生活中发现美术,提高自己的美术创造能力,积极搜集生活材料,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生活材料用于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同时,要注重美术知识教育的简单化,幼儿教育不应该采用学术化的教学方式。还应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材料展开想象,可以用生活材料的颜色、形状和性质等因素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切忌美术教育的弄虚作假,提高美术教育工作的实用性。

2.美术教育要体现生活的美,体现美术的魅力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民间艺术形式众多。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值得传播和延续,都蕴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美术魅力。教师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从而展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搜集相关的小故事,讲解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以便实现美术生活化的教育目的和效果。教师还应该在生活中融入美术因素,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美术元素,并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从而达到自我创造的教学效果。

3.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适当教育;儿童行为

一、家长教育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出世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英国学者洛克曾说:“家庭如同江河的源泉,家庭教育能够使河流方向根本改变。”这正是说明家庭是根、是本、是源,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根本之源。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了不同的性别角色。父母通常以不同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两者之间在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往往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缺一不可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既要从父亲那里学习“男子汉”气概,也要从母亲那里学习“女子风度”;既需要父亲的那种粗犷、勇敢和力量,也需要母亲的那种细腻、温柔和无微不至。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

二、家长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有影响

家庭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必须改进养育理念,营造科学的家庭养育氛围。家长教育方式不同,势必对幼儿的心理发育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有的则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1)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家长积极的教育方式是关心爱护孩子,给孩子以适当的限制,这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起奠基及促进作用。它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各种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增强生活适应能力;它使幼儿的行为稳定,并体现出兴趣广泛、情绪稳定、有集体感、爱劳动、守纪律等良好道德情感和行为。在我的调查中,发现一位叫彬彬的小男孩。他原本是一位胆小不自信的男孩。他的妈妈发现后,先让他去参加一些课外的学习活动,如参加小莹星艺校的培训,学习当主持人、当模特。在这次温州方言秀比赛中,他父母就帮彬彬报了名。彬彬表演的节目是念一首温州童谣。事后我得知,彬彬在念的过程中,他的嘴唇一直在抖。虽然这次失败了,可他的父母在一段时间后又帮他报了一个模特大赛。在这次比赛中,彬彬以自己的表现闯进了复赛。可是,他的面部没有表情,所以没能进入决赛。他的父母,仍然为他争取每一次尝试的机会。幼儿园新年晚会上,他和爸爸合唱《三个和尚》,得到了全场的掌声。他把自信、勇敢展现出来了。所以说,家长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2)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家长消极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过分严格要求、拒绝或溺爱、放任,这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同,对幼儿的心理发育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保护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闯劲,社会竞争能力差,怕吃苦,贪图安逸和舒适,生活和工作上惰性较大。权威型的教育使有的孩子变得依赖、无能,倾向于受人控制,遇事缺乏主见,有的会变得粗暴,越轨行为频繁,不接受纪律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因此给孩子身心带来不良影响。家长如果采取打、关、恫吓、哄骗等不当教育方法,会导致幼儿脾气暴躁,对人粗暴无礼或胆小怯弱、说谎等,并常怀有恐惧心理。不少父母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后,就以“恨铁不成钢”为由,打骂他们,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罚跪、针戳、反锁禁闭等。孩子怕打、怕受皮肉之苦,表面上按照父母的意思屈从了,但并没有受到真正教育,相反家长对孩子的武力行为却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孩子模仿性强,他们模仿大人的行为,用粗鲁的行为来对待弱小的同伴,久而久之这种粗暴性格就形成了。

三、培养儿童良好行为的方法

(1)和孩子建立和睦亲切的关系。如给孩子们讲讲自己年轻时有趣或好玩的事情,因孩子们特别喜欢听父母讲他们年幼的经历过的事,这样孩子能从中得到快乐,而常常能使孩子也愿意同你“倾吐衷肠”。和孩子们一起做些有趣的活动,与孩子同乐,如带孩子去旅游、野炊或参观。对孩子也要讲信用,说了要做某种事,就必须履约到底,这样,以后孩子会更加信任你。

(2)奖赏孩子好的举止行为。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的行为举止定下简易的标准,对于他的鼓励和阻拦要心中有数。一个母亲很希望孩子来帮帮她做家务,孩子主动这么做了时,要对他报之以笑,说句表示感谢的话,此时这种鼓励的作用最佳。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好习惯。

(3)和孩子“订约”。对于年龄大些的孩子,可采用“订约”的方法,让他参与决定他应做什么,该得到什么奖赏。这样,孩子便会觉得“合同”的生效与否与他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便会自觉主动地履行他的职责。如他同意进行一周的饭后清理,长时间坚持以后,不用提醒他也会自觉主动去做的。

(4)出现麻烦时就暂时停止,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当孩子确实倔强力争时,那么暂且停息下来,把孩子送到另一个房间,让他冷静下来后,再和孩子真诚地讨论。或许,短短5分钟的隔离,对于解决矛盾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家长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有效地引导家长的教育方式,端正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幼儿,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性格特征而有所差别。父母双方要采取合理的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行为更符合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6

〔关键词〕创新;家庭教育;“乖孩子”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9-0019-03

澳大利亚学者allanLuke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并有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求学、工作的经历。在北京师范大学前不久举办的“教育创新:大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allanLuke就“教育创新”主题,道出了一个“漂泊的华人”以及“清醒的旁观者”的开场白: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被父母教育要“听话”,要“乖”!我们习惯了顺从、不抵抗,习惯了依赖、不探索。在如此多的束缚和权威下,如何教育从“乖孩子”童年走来的学生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如何去破解社会文化、习俗遗留的难题?学校如何去承担这样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职责?

在思索“教育创新”这个主题的时候,allanLuke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家庭教养方式和文化。裹藏在其中的逻辑便是:人,不是一个时间截面的人,而是一个纵向的时间长廊的立体人,过去的家庭教育对一个现世的人的作用是奠基性的。人在诞生之初是白板一块,充满着未完成性和可塑性,家庭教育恰恰就是给这块白板上了底色、打了地基。每个家庭都是一个“洞穴”,墙上先入为主的“影子”会对洞穴之中的孩子未来认知世界、形塑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在我国,无论是“不作为”的教养方式——“大人讲话,小孩莫插嘴”“小孩不懂别瞎问”,还是赞许鼓励式的教养方式——“真乖”“真听话”,都是在建构条条框框的禁令,企图规制出一个个“乖孩子”。而为了“乖孩子”的帽子,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丧失独立判断能力、丧失批判精神和勇气、丧失自我欣赏的能力,生活在大人的尺度里,亦步亦趋地在完成成长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今天大声呼吁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被扼杀在“乖孩子”式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一、“乖孩子”与创新人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奠基性质的,伴随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营造创新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与我们传统的“乖孩子”有怎样的出入?家庭教育如何改变“乖孩子”的教养方式,辅助学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体?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乖孩子”离创新人才有多远

在探讨“乖孩子”通往创新人才的路径问题时,必须明确起终点的性质及其可能性。

“乖孩子”尽管都是“乖”,在每一个家庭中,“乖”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大体而言,“乖”都是通过孩子自己“听话”“少惹麻烦”等方式,而实现父母“少操心”“少劳累”以及保护孩子自身安全的目的。在笔者看来,“乖孩子”具有容易顺从、接受权威、习惯依赖、场依存性较强等特性,相应地,也就是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挑战权威、批判辩驳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精神。

到底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林崇德先生修正后的创新人才t型模型(见图1)中,我们现在反思“乖孩子”所匮乏的独立性、创造性,恰恰是东方家庭培养模式中普遍缺乏的。林崇德认为在西方家庭培养模式中,学生呈现出知识面宽、创造性、适应性、独立性以及实践性都比较显著的特征,而相对来说,东方人才的培养比较注重读书,讲究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统一规范,且偏向于集体主义。在林崇德看来,创新人才就是能够全面驾驭东、西方模式的人,也就是“t”型人才。

图1林崇德修订后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

将“乖孩子”的特征与创新人才的特征进行匹配,可以发现,“乖孩子”比较符合统一规范、集体主义、注重读书等特征,而在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等方面相对缺乏。因此,“乖孩子”偏向于东方的产物,而我们今天强调的创新型人才较多地偏向于西方人才培养模式。

在笔者看来,创新人才的判断问题是一个经验问题,只有当他发现了别人不知道的事物,或者发明了未曾有过的事物,才会被冠以“创新人才”的头衔。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创新人才,是一个事后的问题。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我们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否会成为创新人才,我们前期在孩子身上留下的任何印记,都可能是在扼杀一个创新人才的“胚子”。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随机性事件、偶然事件在不经意间对孩子造成的深刻影响。

(二)“创新”的可教性问题探讨

“创新”二字与“培养”二字联系起来遣词造句,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用语。然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可教的吗?“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目标的提出,其背后的逻辑即是“创新是可教的”。可是,创新真的是可教的吗?

我们需要从“创新”的概念说起。在汉语中,“创新”一词始见于北齐史学家魏收撰写的《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稍晚的唐初史学家令狐得棻撰写的《周书》曾两次出现“创新”一词,“自魏孝武西迁,雅乐废缺,征博采遗逸,稽诸典故,创新改旧,方始备焉。”“大象初,征拜大司徒……立西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云”。后来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撰写《北史》,其中三次运用“创新”一词,不过相关段落均摘自《魏书》《周书》中。这就是说,汉语的“创新”一词在唐代已十分流行。在现代汉语中,按照《辞海》的解释,“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就是“改旧”和“创新”的双重意思。

这种“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的意识、能力和精神是可教的吗?笔者认为,喜新厌旧,就像好奇心一样,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天性中,就会有“抛开旧的,追求新的”成分。那为什么当孩子长大了,“乖孩子”形成了之后,会缺乏创新意识、能力和精神?因为旧的东西得到了权威的维护,在孩子试图问“为什么”和试图去探索(在权威眼中是“破坏”)的时候,通过给孩子贴上“乖孩子”这一标签,剥夺了孩子去撼动旧事物、旧观点的权利和动机。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打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幌子,实际上是在无形中扼杀“创新能力”。其实,孩子的创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之所以现在高喊“培养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家庭教养方式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这一意识和能力,现在遵循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培养原则,而是先期的破坏使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消失殆尽,现在高喊的口号只是为了放缓这种扼杀的过程,抑或弥补先期的破坏和扼杀。因此,创新是不可教的,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在孩子身上出现遵循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培养原则,而是一种尽量不破坏的原则。

二、手段—目的链的断裂:“乖孩子”家庭教养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关于手段—目的链的观点是解释“乖孩子”家庭教养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有效理论。关于手段—目的链,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也有论述。杜威认为,“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之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如果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串联,“乖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当学校教育中“守纪律”变质为“只能顺从、屈服”,“尊敬师长”变质为“言听计从、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时,创新的目的如何通过这两个手段实现?

在上文关于创新的可教性问题探讨中,笔者已经表明: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在孩子身上出现遵循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培养原则,而是一种尽量不破坏原则。而“乖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破坏了孩子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精神呢?“乖孩子”的教养方式,是否是达到创新目的的有效方式?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乖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对孩子创新意识、能力和精神的极大破坏;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从第一个问题中衍生而来,“乖孩子”的教养方式不是达到创新目的的有效方式。在教养方式与教养目的之间出现了手段—目的链的断裂。那么,当一个孩子越乖顺,他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也就越丧失,离创新也就越远了。

三、打破“乖孩子”教养方式,为创新人才奠基

创新是孩子的天性,是新生命探索未知世界的武器。即使哲人苏格拉底也认为自己最大的知识就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仅仅对于孩子,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新的,都需要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原有图式,同化或顺应新事物。

尼采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关于对孩子的认识和定位最经典的论述。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三种变形”一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我给你们说三种变形:精神怎样变为骆驼,骆驼怎样变为狮子,狮子怎样变了孩子。提出了人向骆驼狮子孩子的精神境界变化、攀升的“精神三重境界”思想。在尼采看来,骆驼是负重精神的象征,相信命运的安排,努力抑制自我,屈服顺从于外界权威而做被要求做的事。骆驼忍辱顺从于强大传统,意志的精神屈从必然走向终结,要向狮子般“我要”的渴望自由的意志怒吼声中觉醒,采取自我解救的行动,否定传统精神,取得独立性、自主性,勇敢面对现实境遇,从骆驼的盲目顺从变为狮子般积极主动地对命运的抗争,完成从骆驼向狮子的变形和精神超越。在尼采看来,孩子是人的精神境界的至高点,“孩子清白无辜、健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种游戏、一个自转的轮子、一种初始的运动、一种神圣的肯定”。精神上的“孩子”境界,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的自我创造与生成。

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我们的“乖孩子”家庭教养方式,是不是在破坏新生命独立自主、自我创造和生成的神圣过程?“乖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教会我们“骆驼般”的负重,以及“狮子般”的争取所要的东西,使人徘徊在骆驼与狮子之间,却丧失了最该属于孩子的创造意识、能力和精神。按照“听家长的话”“不惹麻烦”等标签来教育孩子,无疑是给孩子带上了镣铐,剥夺了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自主的自我创造和生成的能力。

因此,“乖孩子”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并不会教人创新,但会让人意识到被习俗权威、文化教育所扼杀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在实际中,进行自我觉醒和反思,尽量避免这种破坏性力量。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家长必须意识到家庭教育中对创新意识的破坏性力量,进而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乖孩子”的教养方式,学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家庭环境,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

主要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黄明嘉,译.南宁:漓江出版社,2000.

[6]何星亮.创新的概念和形式[n].学习时报.2006,2(6).

[7]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7

关键词:家校;联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2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特别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家庭,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校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家校联盟的必要性

随着家长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部分家长轻视了学校与家长联盟在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

1.家长对家校联盟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有教师教育了,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没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同样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家校的联盟,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在校读书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的家长都会存在“爱孩子,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不流一滴眼泪;认为只要能让孩子生活得好,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等错误教育观念。因此,很多家长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让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而品德、学业却未加以重视,他们溺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更不用说和学校合作了。

社会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科学教育孩子的认识却没有相应发展,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愿意花金钱与时间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经商的只顾攒钱,常年在外务工的疲于养家糊口,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或让老人照顾。独自在家的孩子放任自由,家庭教育无着落。隔代教育的老人,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孩子在校纪律涣散,无心向学,更有甚者,个别孩子夜不归家,在外小偷小摸,部分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学生。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思想、学习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有什么帮助,更有甚者,连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是谁也不知道,更谈不上家校联盟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的提高,很多离异的家长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离异、家庭发生的变故,使孩子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有些父母离异前,双方经常争执,孩子耳濡目染,心身受到严重影响;父母离异后,有些家长为了争孩子的宠,都说对方的不是,在孩子的心里埋下阴影;有些家长离异后,各自组织了新家庭,不想承担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有些家长想管,但是管不了;有些不但没跟学校商量、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反而互相推卸。久而久之,孩子对社会产生不满,对他人不信任、孤僻等畸形思想,经常会做一些违纪,甚至更严重的事。

2.学校并未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

在家校联盟中,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应起主导作用。但是,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家校联盟是一种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互助活动,学校在家校联盟中的角色既是指导角色又服务角色。目前很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家长学校,但学校和教师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只是对家长进行宣传学校的要求或者是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很少能倾听家长的心声和意见。有些教师除了在学生出问题或犯错误的情况和家长联系外,其它时间极少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学生的优点或取得的成绩、进步等。换言之,学校及教师还未摆脱传统的单纯指导角色,没有真正实现自身向服务角色的转变。

3.家校联盟的内容单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存在着“质量是学校的唯一生命”的观点;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关注的只是自己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因而导致当前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内容主要是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至于孩子的品德、身体、劳动及生活行为方面却很少联系。联系的方法极其简单,除让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这一书面形式外,一般是家长会。据了解,当前不少教师还未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电话访;学校的家访计划不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到位。家长联系学校和老师的意识不高,通常只有校方的传递信息,而没有家长方的主动反馈信息。

面对家校联盟出现的问题,也正由于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可见家校联盟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校创新和发展现代家校联盟的模式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只在课堂上创新,钻研是不够的,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共同影响,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充分的发挥来自家长的教育作用,创新和发展现代家校联盟的模式,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高家校联盟的意识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奠基、导向的功能,对学校教育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提高联盟的意识,建立伙伴关系,才能担负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担。首先,要转变观念。学校应对自身在家校联盟中的角色正确定位,认识到家校联盟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平等、双向交流的平台,是一个组合体。在家校联盟中,学校起主导作用而非领导作用,充当的是指导角色和服务角色。由学校引领家庭,由教师指导家长,吸引更多的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家长也应从被动变主动,主动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积极和学校、教师探讨教育方法。

2.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为使教育受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家长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目前,许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好孩子以及如何与学校更好地合作都不是十分清楚。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与家庭合作,担当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积极为家庭教育服务。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面向家长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拓宽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渠道,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机制和全员参与、全程优化、全面提高的“家校联盟教育模式”,奏响教育和谐发展的乐章。

家长学校是学校面向家长,宣传普及科学育人知识的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尊重家长,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家长,不论是优秀学生的家长,还是后进学生的家长,都一视同仁。二是指导的形式要多样,行之有效,实行“专家引领、学校协调,家长自治”的工作思路。

(1)学校教育家长。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学校利用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或同家长一起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教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有些家长除了工作就是打麻将,很少关心孩子的品德、学习和内心世界,导致孩子思想落后,成绩不理想。笔者要求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和家长一起找对策。这样一来,有这方面问题的家长就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与为了让孩子复习功课自己连电视都不看的家长相比,自己确实没有尽责,孩子的错,首先是自己的错。由此可见,家校联盟的形式创新,学校指导家长应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

(2)专家教育家长。为了拓宽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渠道,通过聘请专家给家长上课,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专家的理论引领、方法指导、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家长开阔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意识,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有效提升家长素质。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相继聘请了知心姐姐、联等教育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报告,家长通过学习,吸收了先进理念,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得以形成,教育效果明显。

(3)家长教育家长。通过家长学校,举办教育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共同研究解决一些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做既可以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又能够引导家长进行反思,实现了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

3.丰富家校联盟的内容和形式

以前,学校和家长联盟的主要途径为: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这些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些形式都是学校起主导作用,家长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校应丰富家校联盟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的理想的家校联盟模式。

(1)家长与教师建立亲密的情感

无论是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还是在教育出发点上的分歧,只要形成直接冲突,就必然会带有感情方面的冲突。因此,感情疏通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必要手段。教师与家长沟通情感,这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互相说出心里话,使知情统一,顺利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相容。家校双方能在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意见和建议。笔者所在学校要求教师家访、校访、电访相结合,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和合作,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2)利用现代化手段拓宽联盟形式

传统的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和教师会面,双方在沟通的选择上都比较被动。经过实践,我们把现代媒体和传统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家校教育中。利用“校园网”、“校讯通”、“Q群”、“飞信”、“微信”等平台实现家校联盟的拓展延伸,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以快捷性、实效性、互动性为主要特色,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方便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使教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种方式效率高,效果好。

(3)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日常工作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8

近来,在东西方卷起两股家庭教育的旋风:美国的“虎妈”和中国的“猫爸”。两股风吹得家长们左摇右摆,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虎妈”教育模式好,还是“猫爸”的教育模式管用?我们该学哪一个?

“虎妈”的教育方式属于严厉型的家教模式,注重强制性;“猫爸”的教育方式属于宽松型的家教模式,主张“放手放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一经公诸于众,便引起了中外教育界和家长们的热议。

从其教育方法来说,“虎妈”与“猫爸”均有可取之处,也均有欠缺。两种教育方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施教的对象――孩子。“虎妈”的两个女儿性格温驯,内心缺乏主见,而且稍有叛逆表现,“虎妈”厉声呵斥之下,孩子就变成了“乖乖女”。而“猫爸”的孩子懂事自立,凡事根本用不着大人操心,所以,“散养”的家教方式恰好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这两种教育模式又都同时具有“硬伤”:“虎妈”的教育模式讲究“高压”,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斩断了孩子的思想触角,也很容易使孩子在“高压”下形成叛逆、扭曲的性格。而“猫爸”的教育方法如果施用在生活散漫、缺乏主见的孩子身上,那么就极易使孩子养成放任自流、良莠齐生的成长性格,最终导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作为家长,如何在“虎妈”和“猫爸”之间取舍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家长们之所以犯难,是想在其中选出一种来借鉴。殊不知家长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的对象――孩子。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对自己的孩子采取哪种家庭教育方式,既不是“虎妈”决定的,也不是“猫爸”左右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即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选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照抄照搬既有的所谓“成功模式”。这种教育方法,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尊重,又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洞开了方便之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这个期望值的实现,既不能信赖于“虎妈”,也不能完全指望“猫爸”,而是家长与孩子互动后,由孩子这个承载体去实现的。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钥匙,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式。因此,家长们莫在“虎妈”和“猫爸”身上打转转了,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孩子,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一对一”地制定出教育方法来。田旱浇水,地涝排洪,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9

关键词:创意思维幼儿美术教育

一、幼儿美术教育在创新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情况下,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会存在着重视幼儿绘画技巧和绘画能力,不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示范画,然后再让孩子们比着黑板上画进行自己的创作,当孩子们没有按照老师的范画来画,就会评价为画的不像或者画错。然后再有老师来讲解作画的步骤,接着孩子们再依葫芦画瓢,长此以往这样就会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绑架了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缺乏创新思维。就算是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创作的时候,孩子们的作品最终仍然会以“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假如不像的话就会被“改正”或者是批评。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育,一旦脱离了这种灌输,离开了老师传授给孩子们的条条框框,幼儿就不能主动的学习了,缺乏主动性就会“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开发孩子们的创意思维。

二、怎样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1.幼教工作者应该担负起着开创幼儿创意思维的重任,在教授孩子们绘画的技能技巧的同时,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上的培养,进而提高幼儿的智力和综合因素,为孩子们的和谐、健康、稳定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幼儿进行美术上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们进行美术知识,美术绘画技巧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体会到美术带给她们的快乐。在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时候要与实际的幼儿情况相结合,在孩子们在对美术充满兴趣的前提之下才能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给孩子们创造轻松的自由的创作环境,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当中才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幼儿自由的组织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各自小组由自由绘画。又老师进行以引导,不要求孩子们的绘画是形象的是具体的,只要孩子们能够认真,努力的完成并且将孩子天真的思想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在色彩上,在结构上都可以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创作,自由的想象。

3.在教育教学中要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避免灌输式的教育。在幼儿阶段的老师就是启蒙老师,不难理解启蒙老师的作用就是对孩子起到一个科学的启蒙作用,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为目的,用这样的手段来激发孩子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在美术学习的课堂上可以采用灵活性、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对于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孩子们年龄小的原因,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是充满了好奇的,也是非常的好动的,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的这种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把他们带入到对于美术的学习中,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表达把画纸描述成一个森林,然后引导学生们去在自己的森林里画出自己喜欢的鸟儿。这样就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出现自己所喜欢的鸟儿,就不会局限于老师画出的鸟儿了,他们可以调动自己创意思维然后自由的想象,自由的创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对于美术的喜欢程度,还激发了孩子的创意思维。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的良好时间段,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体现在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上。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就要有敢于创新的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在模仿能力上是非常强的,但是在创新能力上却是比较弱的,这就影响到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的根结之所在,就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在延用之前的灌输式教育,而是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创新思维。美术是一个趣味性非常强的科目,这个科目对于激发和培养人们的创意思维是很有效果的,在美术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孩子们发挥出自己的创意,自由的创作。不去给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束缚,这样通过美术的学习把他们的创意思维培养起来,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就不会出现之前那种模仿能力强,创新新思维弱的现象了。不仅仅在幼儿的美术教育过程中要这样进行教育,在对孩子别的科目上进行教育的时候也不能束缚孩子的思想,绑架孩子们的创意思维。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比较自由的,平等的,尊重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能够起到深远的意义的。

四、创意思维在美术教育中的实际体现

只有在学校和社会提供一个好的氛围的时候,孩子们才会有机会提高创新思维,假如还是一直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就会永远的被束缚住了,不会有创意思维上的开发。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孩子们才会有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然后就是幼儿工作者还有学生家长的努力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启蒙老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通过美术的学习之后,幼儿不仅仅应该能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他们也应该学会了创意,能够自己发挥想象,并且拥有创作出体现他们自己天真,浪漫的思想的作品,这才是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孩子们成长的路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更愿意主动地去吸取知识,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最好结果。有这样积极向上,聪明智慧的孩子,我们的民族就会兴旺发达。

总结:

在幼儿美术教育上一定要加强创意思维的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被激发出来了,他们才会更主动的思考,对于孩子们以后人生之路上的思维方式也会起到重要的影响。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提高创意性思维方面是一个值得幼师不断总结、研究、创新的课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梦.浅谈幼儿美术教育Ⅱ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01).

[2]叶晓.浅析幼儿美术教育的创新田.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9)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篇10

引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的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下文就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讲的是中美两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作者分别从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大部分讲的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中国的家长所存在的悲观思维方式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一些我们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第三大部分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作者认为我国只有变“传统”、“片面”、“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

2.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3.经济上任意放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5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过于严厉。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对孩子成绩要求非常苛刻严格。

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第一,宁苦而不骄,美国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这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了。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另外,美国家长大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多压力。他们认为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两国育儿观和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2)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

与此相反,中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二、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二)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4、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