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0:28

区域经济关系篇1

(一)区域经济增长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从1980年的51.13%上升到2005年的59.63%,提高了8.5个百分点;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6.76和1.74个百分点。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增长或者说是注重效率,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差距;而1999年开始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暂时没有充分发挥。

(二)地方保护主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东部与中西部间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对利益的双重流失,在分权式改革体制下,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中西部地方政府纷纷采取资源转换战略,竭力控制本地区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输出比重,提高其深加工程度,企图把产品的贸易结构重心转移到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的输出上来,延长初级资源产品产业链,发挥区域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但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差,在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方面同东部地区竞争很难获得优势。于是,中西部地区想方设法防止“肥水”外流,限制某些东部地区产品进口,保护自身幼稚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以“关、卡、封”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便席卷各区域。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中西部地区为了改变在区域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格局,集中投资于那些价高利大的加工产品,由此导致一些加工工业项目的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形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大多数省份都将汽车、电子、机械和石化等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有22个,而且整车是绝大多数省份发展的重点;将机械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将化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大部分又以石化为重点;有24个省份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其中又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音像等作为发展的重点;有14个省份将冶金工业作为支柱产业。

二、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变迁的启示与政策含义

(一)区域发展战略决定区域分工,并进而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分工格局具有路径依赖性,必须充分考虑前期发展战略及业已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兼顾垂直型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

(二)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来看,区域公平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区域经济之间保持适当的竞争协作能力,减轻由于区域差距过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震荡和不确定性。

区域经济关系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3.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3.2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1).

区域经济关系篇3

[关键词]城市经济经济要素区划

城市经济国家经济的重要聚集点,城市是国家行政力较为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经济存在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区划是影响行政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是国家为了实行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将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区划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城市区划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为;另一方面,也是行政力主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中某种经济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城市区划由于改变了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且这一改变是持续进行的,从而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动态地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区划变动影响城市经济的过程,是通过调动更大范围内更大数量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要素完成的。因而,城市各经济要素便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可避免地与区划发生着必然的联系。

一、土地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城市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具备足够的土地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区划的变动,最直观上体现在对土地控制范围的变动。城市的土地有“寸土寸金”的说法,当城市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时,或者说城市管理者希望扩大城市空间,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时,他们便会通过市区区划的调整(主要是扩展)来获得足够的土地。土地在这一过程中,其供给和需求既遵循着经济规律,又受到来自区划的强烈外因作用。“对真实世界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规律给出一个精确的经济学解释,这是城市经济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些规律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在空间上的戏剧性差异”,由此可见,土地的利用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区划调整后的一个直观结果便是为城市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土地或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它却不可避免地侵蚀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缩小农业用地的面积。由于土地是绝对数量有限的自然资源,各种用途的土地数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城市工商业及住宅、公共建设用地的增加,必然造成其他用途土地的减少。区划调整后造成的结果之一即往往缩小周边农业用地的面积,当然,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区划调整或者说扩张只是执行了这种行为或者顺应了这种趋势。区划从城市外部获得了土地,显然要在城市内部改变土地的供求结构。城市内部土地供给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可能相对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状况。另外,区划调整后,可能大大提高某一种或某几种用途的土地供给数量;如住宅、行政用地,这在区划调整规划进行之时可能已以某种形式确定下来。

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市市区区划的调整。首先,从数量上说,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市区区划调整的幅度和可能性。如市区周边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并且在该市一级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当市区空间发展受到某种限制时,行政力量就会以充分的理由考虑到扩展城市空间。土地数量越多,则行政力量行使行政力的灵活性越大,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越大;若市区周边土地资源较少,比如该市所辖县(市)面积较小,则市区区划调整尤其是扩大的可能空间显然较小。不过,土地的数量多少不能完全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市区区划变动,区划变动的形式除扩大以外,在原有的范围内进行各类资源的空间重新组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是区划进行的动因或目的之一。市区周边的土地质量也是影响市区区划变动可能性的因素之一。若市区周边多为平整、地质状况好的土地,适宜进行各类建筑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那么市区区划的扩大将具备较大的可行性,反之,若市区周边多山地或水面、滩涂,那么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劳动力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随着城市有影响的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反过来又助长了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除上述使新纳入市区范围的原农村劳动者转化为城市劳动者外,对市区的劳动供给和需求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无疑将占用一定的原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就业机会,如果新的城市建设本身或者城市经济发展的程度不足以容纳所增加的劳动力,无论对原有市区居民还是对行政管理者都将产生较大冲击。市区居民的就业压力将增大,而行政管理者面临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影响当地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与区划变动目的相左的结果。当然,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扩大)将改善原农村地区的各种条件,对于提高原属于这部分区域的劳动者素质有正面的作用。如,教育水平有因高素质的教师的到来而有获得了较大提高,能够享受原城市市区居民所享受的各种培训机会和优惠政策。原在城市市区工作的农村劳动者因为身份的变化可能享受到政府在就业条件及劳动环境方面给予的良好待遇。显然,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是较大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区范围内一个次级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影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人才的流动仍处于不完全自由状态,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如若不涉及扩大的问题,仅是原有范围内的调整和优化。则造成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出现了分布格局的变化,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地区,可能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福利压力,也可能因为某种紧缺劳动力的补足而获益,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若市区区划变动以扩大的形式为主,那么劳动者的数量将视扩大程度而有相应的增加,而新的市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平均素质往往有所下降,这种劳动者数量和素质变化更应引起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应充分考虑市区范围扩大后城市的容纳能力,并以此作为依据之一来考察区划的方案的可行程度。

三、资本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区划并不直接引发资本的流动,但区划强烈的政策指向性成为引发资本流动的重要原因。城市市区往往是资本的聚集地,市区区划的变动较其他行政区域区划变动更能引发资本的大量流动。一个城市资本存量的大小,投资积极性的高低,以及其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大小和资本容纳力强弱,都对当地区划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区区划的变化,若不能引发新的资本投入,而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动,那么无疑将难以起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市区区划变动尤其是扩大对本地资本能够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一方面,市区区划的变动后,政府往往会向重点建设的区域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对民间资金来说是一种示范力量。伴随着政府资金的投入,民间资金将发现有利可图的时机,沿着政府资金的流向,民间资金成为一种客观的配套的资金对重点建设区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市区区划的变动,必将努力使原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地区成为投资的热土,并且提供和扩大了资本投入的空间,从而使对重点区域的投资收益率大于正常的投资收益率,资本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新的资本流将主动流向区划变动后的重点建设区域。

与对本地资本刺激的原理相同,市区区划变动往往对外来资本起到一定吸引作用。但具体的作用程度与一个城市的外向程度有较大关系。外向性越强,这种吸引作用可能越明显,外向性越弱,则越不明显。另一方面,外来资本对区划也有促进作用,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区划不断调整”。

四、技术与信息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技术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区域技术条件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市区这一重要的经济区域范围内,技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区域经济布局的态势,对区域经济的效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技术创新活动是政府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技术创新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积极调节系统内的创新资源,保证创新和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创新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区划的积极变化,同样会对科学技术起到吸引和集聚作用。不过,虽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在随着区划的变化而作用于一个地区时,往往处于一个相对“从属”的地位,因为它常依附于并随着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方向而流动,而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即便如此,分析一下市区区划与技术的关系仍然有助于全面地看待市区区划的深入影响。

“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集聚力与扩散力并存。”市区区划会对经济信息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首先,市区区划变动本身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源,向外散发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经济信息,各类经济主体会被它所吸引,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从中发现众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它将在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挥持续不断的作用。第二,市区区划的变动尤其是扩大增加了市区能够发出经济信息的经济主体的数量,改变了部分经济主体在信息运行机制的地位。原本处在市区经济圈层以外的经济主体参加到市区信息和利用者的群体中,一部分经济主体因为在新的规划中经济地位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了其信息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变化。例如,原处在市区范围外的一个经营不善而闲置的工厂,由于其所处区域被划入市区,并且一条重要公路将从它旁边修过,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吸引多家投资者的注意,而拥有其产权的经济主体在经济信息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也将发生改变。第三,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可能提高信息传送的效率。它会随着交通及通讯条件的改善,将市区范围内较远区域的信息更为快捷和便利地传送到中心区及各经济主体手中,同时也会以相反的方向使信息向原来难以较快达到的较远区域传送。并且,原为农村的区域在归并入市区后,信息传输的成本一般会有所降低。区划的调整,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传送反而因为距离变大而加快了速度,这是由于人们选择了更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通讯方式。反之,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区划变动提供了可能条件。

参考文献:

[1]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22页

[2](美)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郝寿义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94页

[3]孙常敏:上海人口集聚与空间结构重构[J].社会科学,1999

[4]魏立华阎小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区划的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区域经济关系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但是总结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有着这样一层本质的含义,即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相互联系,并逐渐形成全球的经济统一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这样一个过程。具体包括有三个阶段: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始阶段,时间跨度从19世纪一直到冷战结束;生产的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扩大到世界范围。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世界贸易对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与生产全球化一道催生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经济全球化也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融合到国际的大循环当中,对外贸易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在生产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国货币在金融市场上大量流通,形成了世界货币,并且资本也在国际上加快流动,先进的通信工具与发达的交易网络将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联接为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内在原因,即: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得一国的市场无法容纳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于是对利润的要求,迫使商品走向世界市场,从此由贸易全球化开始,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企业的逐利行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原因。不断的新市场是企业低成本高利润运作的良好途径。各个国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造成一种结构性的市场失灵,但是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内部化的优势,将产品在地成本的国家生产,在高利润的国家售卖。这就促进了经济向全球化转型的加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相近的几个国家,为了获得区域内的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为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一定区域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互补为宗旨而建立的跨国性的区域经济集团。按照各个组成国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与干预深度,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几个部分。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获得飞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原因。分别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要求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来增强竞争力;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客观上需要经济走向联合;竞争的加剧,促使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来进行贸易保护。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不同的两个范畴。区域经济一体化属于制度性一体化,而经济全球化属于功能性一体化。具体地:

1)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于相邻并且经济结构相近的国家,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议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含有政治因素在内。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超越了的概念,不含有政治因素。因此,经济全球的政府干预程度最低,这也决定了其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那样的政府间的相互协作。

2)经济全球化是由企业带动的一种从下至上的微观经济行为,有人称之为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区域一体化则是由政府出面商定的,是从上而下的一种政治经济行为,有人称之为企业主体在协定框架内的向心运动。因此,经济全球化又是功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制度性一体化。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依据也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关税同盟理论及产业结构相似理论等。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则来源于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等。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化是区域主义的表现形式,全球化则是多边主义的表现形式。区域化行为认可或者默认“歧视原则”;而全球化则倡导“非歧视性原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相冲突的。区域化的核心在于强调区域的利益,通过区域间的各个国家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共同建立对区域外的一致壁垒,增强了区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的对抗能力。因此,不论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机及内部协调机制来看,还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化的影响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这种客观的机制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冲突。

(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正如矛盾的双方,既有不相容之处,亦有共容之处。这共容之处就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着深刻的矛盾,但是两者的目标和方向却是十分一致的,它们在本质上都强调生产要素、产品、服务的跨国界配置,最终都将是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由单个国家向多国家的融合。

由于世界上国家众多,绝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体化,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生产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通过地域上相近、制度上相似国家和地区的首先联合,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由分散的国家组成一个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极小,但是由几大区域经济体来进化成经济全球化就相对容易一些。譬如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最终将形成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并且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可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逐渐扩展。

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为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提供了范例和模式,这也会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未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形式?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和探索。在这其中,尤其是欧盟所做的巨大努力,正在为真正全球化指明了方向,并且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线。

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首先是在各经济区域实现的。正是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实际的、超出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本质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不同的只是区域范围大小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以世贸组织所提倡的经济全球化和众多区域组织倡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都是促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即将世界经济打造成一个超越国界的国际间经济分工,并将世界经济变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的一个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实行生产要素、资本的自由流动,不断深化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贸易、生产和金融的一体化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也努力在整个世界贸易中追求好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地区内的贸易只占三个成员国贸易总额的40%,所以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歧视性”规则,但是其仍然加速了世界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

并且,区域经济组织还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指导,这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将会得到更多的限制,其积极的作用将会得到弘扬,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努力,也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形态走向更高级的经济全球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田素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2]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

[3]薛誉华.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J].世界经济,2003,(2):51-55.

[4]赵海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9).

[5]袁经荣,康东升.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05).

区域经济关系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分布;完善;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发展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经济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规模化、集成化发展过程当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相关研究学者明确指出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深化源于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无论是从人力资源的构成数量、构成质量、构成结构以及流动分布状态方面来说,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都深受其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以教育投入为前提,人才吸引为中心,技术培训为动力。据此,有关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的论证分析被摆在了中心地位,那么,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如何?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应当以何种人力资源措施的完善为基础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分析

首先,从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状态角度上来说,丰富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总体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最优化人力资源多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展地区,其次为中部次发达地区,优化人力资源分布最少的为西部区域。这一分布状态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格局是基本吻合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最完善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有着最为密集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从人力资源占有的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上来说,这一地区的人力资源占有的优势均十分显著。

其次,从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角度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我国地势的阶梯型分布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自西向东的倾斜性地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区域经济自西向东的渐发展趋势。虽然从国家政策上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性比较明显,但其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缩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毫无疑问的在于人力资源占有的差异性。

二、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

首先,从人力资源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结构作为引导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直接反映在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之上。换句话来说,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完善是无法脱离人力资源素质及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而存在的。这也正是人力资源结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动性资源,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势必成为了引导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依赖性资源。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建设发展质量将成为区域经济能否长期有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

其次,从区域经济管理相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角度上来说,一方面,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局面的计划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微观经济者为确保其参与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稳定,往往会以各种方式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并以健全的技术培训促进这种竞争优化的扩大化与发展,这最终也导致区域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的优化;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管理作用之下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稳定性强化使得人力资源在培养过程当中所需的各类商品资料价格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弹性变化趋势,优质人力资源的整个培养产出成本得到了显著下降与控制,这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促进因素。

三、区域经济发展之下人力资源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高等学校作为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优质人才的最关键培养基地,应当在整个人力资源的开发当中占据最关键的地位。从区域高层人力资源的发展角度上来说,高校的本质就体现于一个包括的人才储存中心,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性及专业性人才集中在高校当中,并有着极为有利的开发条件。一旦我们将高校所储存这部分人力资源有效激活,将其参与经济建设开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更为平稳与高效。

(二)完善人才吸引与聚集的社会环境。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健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人力资源培养开发的反作用力。在知识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日益完善的作用之下,我们应当推动包括科教文卫体在内各项事业行业的发展,为各类型人才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自身才华的和谐环境,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所在。

四、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及发展速度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要求。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数量、质量以及构成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管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研究[C]//2011年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11:517-523.

[2]义旭东,戴璇.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区域管理的深化与变迁[J].生产力研究,2003(05):136-137,158.

[3]李青.英国、德国对区域经济的管理及其新近变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06):60-64.

区域经济关系篇6

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运转的动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人力资源也成为了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的资源,人力资源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反作用于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不断的成长。在此状况下,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建设的位置不断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质量高低、人数储量以及人员分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人才的培养和聘用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措施。所以,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培养。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而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人力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的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三)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在科技经济与知识经济并重的时代,人力资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知识水平、高技术能力、高素质文化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企业和政府认识,在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抢夺成为了重点的发展措施[1]。各企业在吸纳人才后,还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对人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促进人才逐渐的成长和进步,这对优化区域人力资源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并且目前在人力资源大力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逐渐降低,多数企业都有实力支出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这对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区域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人力资源的成长和进步也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扶持。所以说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因素,比如,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而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较慢,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区域经济的控制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只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忽略了人力资源的作用,使得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跟不上不断改革的产业结构发展[2]。

(二)人力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大,但是真正具有高技术的人才较少,所以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上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每个地区人才的分布不均,一些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过剩,虽然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支持,但是也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很难吸引到有能力的高端人才,由于长时间的人力资源匮乏,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目前贫富差距大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特征,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优化,集中了很多的核心产业,这使得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相反,落后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产业占有比例小,经济发展落后,很难吸引人才加入,所以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这是经济两级分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协调政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的专业教育。

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说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基础知识教育,同时还要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为培养全面型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地区企业的专业技术要求,组建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机构,有针对性的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以此来提高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水平。

(二)制定优惠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存在教育水平低,专业技能匮乏等特点。针对这个情况,我国可以加大力度对农村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使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加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3]。首先可以利用报纸、网络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就业信息的宣传,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可以开办农民就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大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国家可以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引进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高尖端人才参与到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从而改善人才分布不均问题。

(三)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

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它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还能够促进人才自身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力资源进步的支持。所以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间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通过政府、教育部门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定会使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达到平衡发展,共同进步。

作者:张进琛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关系篇7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区域信息化区域经济差异性

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信息技术革命以无比强劲的冲击力、扩散力和渗透力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改变了世界。发达国家都相继制定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计划。信息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信息化具有区域性,而经济也同样具有区域性。区域经济是一种地理经济,也是一种传统特色经济。信息化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全面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信息化加快了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信息化还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创新空间。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何把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的传统特色经济,以工业化和传统经济来促进和支撑信息化,使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信息化过程的关系。

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

信息化的内涵基本上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前者是信息化的基础,后者是信息化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一个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水平会促进本地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会为本地的信息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秦皇岛、唐山、石家庄、张家口、廊坊、衡水、邯郸等代表河北东、中、西部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整体上,河北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而衡水、张家口等市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河北信息化水平指数。总体上,河北东部城市信息化水平高于中部城市信息化水平,中部城市信息化水平高于西部城市,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信息化水平相差很大,中西部城市在信息化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中西部城市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西部城市社会信息意识弱,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社会所认识;二是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教育体制落后,信息处理和加工水平低下,很难成为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三是中西部城市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装备滞后,信息市场发育缓慢;四是管理体制落后,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分割,存在严重的分散、浪费、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不同信息化水平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认为,经济主体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而其行为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是信息的获得。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而这种信息资源的获得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获得了收益。所以,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研究资料显示,河北省各城市的人均GDp值与信息化水平指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反之亦然。区域信息化水平对区域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区域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区域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

结合河北省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策略,由于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河北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中西部城市必须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这不但表现在信息产业本身,还表现在信息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如其对机电一体化的带动作用就很突出,并且,机电一体化是很多行业的基础,其本身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产生乘数效应,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信息化和软件产业的共生关系更为明显。软件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的具体表现和潜力所在。制造有形产品的整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当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将进入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因此制造有形产品的企业平均成本呈“U”型。然而,软件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其研发成果就是开发出第一套产品,而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简单的复制过程,成本低到忽略不计。软件企业的规模是指营销规模。而营销成本和售后服务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这使软件企业平均成本呈“L”型曲线。软件企业的销售规模受市场容量制约。本地的信息化进程将能为本地的软件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并把市场空间拓展到周边地区,从而达到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信息化加快了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是知识的积累。因此,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和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成正比的。而从知识积累的过程来看,一般要经历会意知识向清晰知识的转化,然后再对清晰知识进行整合,得出新的知识体系,这正是通过信息化构建知识库的本质所在。

第四,信息化和区域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区域的信息化从来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针对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结构特征来进行的,比如以唐山市制造业为龙头产业的地区,其信息化应该以制造业的信息化为重点;以秦皇岛市旅游产业为龙头产业的地区,应该重点加强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总之,各区域发展软件产业和信息化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软件产业,体现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化。

第五,信息化是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是知识经济的具体表现,因此,区域信息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利用某一区域的人均GDp和信息化指数的关系反映出来。与此同时,上述关系还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结构,比如有些城市的私有经济所占比重很大,经济总量也很大,人均GDp较高,但是,目前的私营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有些偏差。相反,在一些国有企业占主导的城市,人均GDp相对较低,信息化指数却相对较高。

第六,信息化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创新空间。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信息化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实时监控、集中监控;另一方面表现为把不同职能间的自我约束转化为由信息技术进行强制约束,这种集“集权+分权+自律”的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境。在政府层面上,信息化对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监管力度、减少腐败现象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邯郸市等地的信息化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结论

总之,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信息化进程中,只有认真分析本地的经济特点、龙头产业以及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抓住问题的要害,制定出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条件的信息化规划,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针对河北省自2007年实施区域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文章认为,接下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石家庄等城市推进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使该相关区域的经济大发展,同时要把区域信息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途径,坚持走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的道路,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但硬件要上去,更重要的是软件和人才要上去;要坚持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全面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方面的根本任务是要加速对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四个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实现对四个环节的创新。实践证明,推进深化区域经济与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领导重视,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二是企业要选择适用性强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三是要长抓不懈;四是要建立考核评估、推动机制;五是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曲维枝.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四大方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9-16

区域经济关系篇8

关键词:港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1引言

加入wto后,中国迅速的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目前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为首的经济快速增长极。这三大区域的土地面积仅占中国的1.61%,但聚集了中国10.08%的人口。这三大区域已占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地位,其首要原因在于区域内大部分的进出口贸易、外资引进、加工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可以通过港口来实现,港口是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通过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整合各项资源,从而降低成本,加快产业升级速度,并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2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2.1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1)提升区域竞争力

产业集群会形成集群效应,这些效应的产生将使区内企业具有区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区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然后通过竞争力的传导机制,促进区域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

(2)创立区域品牌,提高开拓市场的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区域发展同样需要品牌。且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与区位效应能较大地提升区域的市场开拓能力。

(3)促进临港经济发展

港口产业集群不仅代表一个地区区域竞争力的所在,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拉动了当地商业、交通和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地方还构成了独特的区域经济构架。依赖港口的自然优势条件,大力发展以港口工业为主的港口产业集聚,是带动港口经济发展的关键。

(4)拉动腹地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在推动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更突出。港口经济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因而对腹地经济更有辐射作用。港口经济的产生就是港口与腹地经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腹地经贸的发展势必形成从原材料进口,到生产、流通加工、配送分拨,乃至逆向回收的整个物流供应链。

(5)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同时,也会向区域内的其他企业进行扩散,从而使其提高技术,把技术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效率。技术间的相互融合,又激发大量更为先进的技术的创造,并使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临港企业更易于结为技术合作联盟。

2.2区域经济对港口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

(1)区域产业结构

港口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模式就是以港口为基础,从共生产业如港口装卸、运输业、仓储开始,进一步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代表的依存企业,再形成相关支持性企业。因此要推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港口所在城市必须具备仓储业、包装流通加工业、船舶修造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以及工业产业。

(2)区域产业规模

产业规模也同样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规模的大小与影响程度息息相关,却不成正比。比如,一根或几根筷子可以轻易折断,而一把筷子却几乎不可能。小规模的集群,相当于几根筷子,即影响不大。而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量变到质变,进而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上下游及相关辅助行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3)区域经济的开放性

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企业集聚后所形成的产品规模和市场份额往往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市场都占领先地位,这就势必吸引大量的合作企业或者消费群在集聚区域内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因此经济的开放性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开放性经济环境中,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得更快、更突出。

3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以青岛港与青岛为例

3.1港口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青岛只是即墨的一个小角。1984年,青岛是中国政府宣布对外开放投资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青岛经济迅速膨胀,使其成为中国第四大制造业港口城市。

近年来,青岛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发展,港口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得到极大增强。青岛港的兴盛带动了物流、仓储、造船、石化等数十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以青岛港为依托、庞大无比的港口产业集群,直接促成了我市西海岸新的经济重心的崛起。仅今年1-10月,开发区引资即达到1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106%,列各区市首位。

青岛本是归属于即墨的一个小渔村,但由于其临港的优势,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借助于港口产业集群效应,经济飞速提升,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大市,并将即墨囊括其中,使其成为市区的一部分。由此可证,港口产业集群带动城市发展。

3.2区域经济发展拉动港口产业集群的建立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包括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主要从事各类进出口货物的物流服务和国内外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现拥有可停靠15000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30万吨级大船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现代化煤炭码头,港口资产由1.8亿元增值裂变到217亿元。2010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5亿多吨,居世界第七位;完成集装箱1200万标准箱;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

“西移”战略成功实施后,世界500强企业的一大批国内外物流企业纷纷登陆西海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西海岸的各类物流企业已经达到近900家,形成了一个以规模大、层次高为特点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同时,一个以港口为依托,以炼油、汽车、造船、集装箱等大项目为龙头,以临港产业、石化产业、机械产业、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加工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数十个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港口产业集群,在西海岸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强悍崛起。

由此可见,由于青岛市的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优质的条件,使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更顺利、更迅速。

4结束语

港口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促进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两者互惠互利,相互提高。首先在经济总量上,短期内有港口产业集群产生的区域经济提升可能不大,但在长期内其影响巨大且深远。其次在经济结构上,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形成互补关系,不可替代。最后在长远发展来看,相对于产业的自行发展而言,人为的调整更有目的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15.

区域经济关系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99-03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地方高校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又与区域经济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如何构建一个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特别是让地方性高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后备、技术转化与支持的有力推动力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知识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知识的传承与利用,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国家、社会实现迅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链条的活力与发展,而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就需要足够的人才的储备,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要求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增强劳动者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目前,在中国区域经济当中,东南部确为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好的地区。这不仅仅因为这些地区属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特殊的政策关照,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较为发达,高校林立,人口的总体素质较高,而高等院校又为本地区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据统计,我国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的就业地区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及培养学校所在地。因此,高等教育的发达成为区域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而地方高校正是承担了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任务。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作为南京市市属高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招生对象以江苏省为主,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的比率也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多年来学校为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2.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放眼全球,大量高新工业园区都设置在高校林立的大学城附近,方便企业方便快捷地运用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掌握先进的科技资源的转化,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比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这些成熟的发展经验,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第一时间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的相结合,高校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设计时能够通过最为直观的生产流程,考虑到产出与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与技术性的结合,不仅为企业的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竞争力,也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平台,实现了企业产值与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搭建的双重效益。由此看来,各个地区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全面提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历史任务。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因此,地方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与需求,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相关专业。”

作为南京的地方高校,金陵科技学院一直坚持以南京为依托,立足南京,扎根南京。在学校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南京战略”,将“对接地方”列入发展规划,这也是全国地方高校中的首例。学校党委书记陈小虎在学校的发展报告中指出“大学是以城市或地方为依托而产生的,只有在为地方发展服务中才能寻求更加崇高的价值。大学办学是否取得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核心区域,所谓“南京战略”就是从南京开始,把“南京”作为第一服务方向和目标,立足南京,深入南京,融入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紧紧抓住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机遇,深度介入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行动计划,与企业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与南京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起成长。

三、区域经济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受区域经济的影响。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学校建设与发展更依赖于区域经济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要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发展动力,进而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

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本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我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的较快增长带动了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性高校迅速崛起,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而在经济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这些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还是相对缓慢。这充分证明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地方高校学科结构。由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调整,进而也带来了地方高校在学科结构方面的不断优化与变革。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要求,对高校提出了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优化与调整的新课题,要求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从而满足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1年,南京开始实施“四个第一”战略,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全力打造“软件名城”。金科院作为地方高校,全力支持南京市打造软件名城的发展计划,对学校现有的专业积极开展软件化改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与知识技术。

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良性。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涉及不同的主体,包括高校、企业、部门等,由于隶属于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其性质、体制、目标、价值取向、运行机制等也不尽相同。要促进各主体之间,特别是地方高校与相关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合作发展,作为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营造互动的氛围与环境,充当牵头、协调者的角色。

政府要在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间搭建互动的桥梁,为高校与经济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各个环节提供法律上的规范与支持,建立健全合作框架与相应制度,保护双方利益,同时规范和调控双方的合作行为。

提供信息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地方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地方高校和企业间存信息不对称的客观问题,一方面,高校不知道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不知道高校有哪些科技项目、学科优势。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引导和技术支持,营造良好便利的合作条件,全面促进地方高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

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对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而言,政府的专项资金是校企合作中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应当鼓励各高校率先进行前沿的开拓创新实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

2.地方高校主动出击,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教育规律和技术创新进展更为熟悉,是推动区域经济,与其互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考虑社会经济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态势,以及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需求的侧重点,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要主动围绕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难点、社会热点问题和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或积极开展研究,或将其科研成果投向市场并积极促进其转化为生产力。在技术创新领域,要主动走出象牙塔,通过邀请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等,寻求共同合作发展的途径,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应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企业要想生存,技术是关键力量,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应当积极与地方高校合作,开展科研活动与实践应用。科技创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并借此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为了培养和吸收优秀的人才,企业应当充分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办学,深入地介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等前沿环节,可以根据实际岗位的要求,与高校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以来,就解决了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资源问题,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就业率的实质性提高,达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区域经济关系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民族关系视角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57―0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久已存在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这一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国家决策层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其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会影响到我国共同富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由于西部地区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这一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各方面的利益协调,直接影响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大局走势,也就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的民族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民族关系和谐运作是我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制约因素:西部的民族性和落后特征

西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地理概念。它是包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民族分布的综合性概念。包括12个省区市,即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就省级以上的行政单位看,在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中,除陕西省外,有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六个多民族省市。即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和自治区等自治区与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重庆等省市。

西部地区面积达69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9%。人口达3.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就省级行政单位上看,全国8个民族省区,或者5个民族自治区与6个多民族省、市均在西部。就这11个省区市总体而言,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大。西部民族地区的总面积达667.46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8.12%,占全国总面积的69.52%;二是少数民族人口多。西部少数民族总人口31720.43万人,占西部地区总人的22.31%,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三是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大。这里分布着众多的民族自治地方,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分布在西部,州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的27个,占全国自治州总数的90%,83个县一级自治地方占全国自治县总数的69.2%。这一地区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1.31万平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5.9%;四是少数民族数量多。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这里。全国超过100万人口的18个少数民族中,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等16个民族分布在这一地区;五是边境线长,跨国民族众多,战略地位突出。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长达1万多公里,中国陆上周边相邻的国家共有15个,其中就有14个国家与西部民族地区直接接壤。单就新疆来说,其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为邻,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西部民族地区跨境民族也较多,与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蒙古、塔吉克、哈尼、京、佤、傈僳、苗、傣等2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六是信教人数多。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几乎全部信仰宗教,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数量和人口较多,决定了西部地区信教群众较多;七是贫困人口比例较大。1998年、青海、贵州、宁夏、云南、甘肃、新疆、重庆、内蒙古、四川的贫困率,分别为19.0%、14.0%、12.8、9%、12.6%、12.2%、11.5%、8.9%、6.6%、6.4%和5.5%,大大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贵州、云南、宁夏、内蒙古、青海、广西、新疆的贫困县个数与全国贫困线总数的比重,分别达60%、59.35%、44.44%、36.90%、35.90%、33.73%和29.41%,远高于全全国平均27.27%的水平;八是地理环境分布较差。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分布格局看,这一地区大都位于边疆地区、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资源匹配较差,水源匮乏,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此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存在也是该地区的一个特征。

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少数民族是西部地区的主体,这一地区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落后特征。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表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滞后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使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以上诸种因素的制约,也使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表现为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总量上的滞后。东部地区和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已相当悬殊,主要表现在各自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等方面。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国为3890元,经济发达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分别为15204元、5785元、6149元、5386元、4473元和6380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除新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和宁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5%、71.3%、39.9%、64.9%、64.0%、51.0%、74.8%和69.0%,与广东省的差距分别为:3367元、3608元、4827元、3890元、4396元、3470元和365元。1995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内蒙古为0.85%、广西为1.81%、贵州为0.61%、云南为1.31%、为0.01%、青海为0.16%、宁夏为0.87%,除广西、外,其余六省区都有所下降。同年,广东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4%、江苏省占12.9%,大大高于少数民族八省的总和。从1980―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增加到59%,上升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却有所下降。例如,东部地区从1980年的50.20%上升到2003年的58.86%,而西部地区从1980年的20.04%下降到2003年的16.56%。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东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不但相差悬殊,而且继续拉大。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上的滞后。尽管各地区在改革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加速增长,但就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20年明显地高于西部民族地区。按照王小鲁等学者计算的不变价格的方法看,80年代西部比东部,平均增长率低1个百分点,而90年代则低2个百分点左右。东西部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至2001年)的西部的平均增长率都低于东部。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东西部地区在1980―2002年期间若干年份的GDp总量及其相对比例看,按当年价格计算,西部地区在1980年的GDp总量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0%,1990年是东部地区的39%,2002年下降到东部地区的29%。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进度的差距在拉大。从GDp的增长差距看,1998年至2002年间,东西部GDp增长率,以1990年为100,东部11个省市GDp的4年增长指数分别为:7.36%、20.51%、32.85%、44.59%,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长分别是4.82%、13.7%、24.59%、36.20%。4年间,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6.81个百分点、8.26个百分点、8.39个百分点,呈逐年扩大趋势。可见,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上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第三,人均GDp上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各地区人均GDp均以较快速度增长,但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均GDp的差距却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从西部与东部人均GDp比值看,以西部为1,1998年为1:2.43,1999年为1:2.49,2000年为1:2.42,2001年为1:2.56,2002年为1:2.57,五年间从l:2.43扩大到1:2.57。在人均GDp方面,西部从1998年498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22美元,2000年的566美元,2001年的605美元,2002年的663美元。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则由1998年的1212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704美元,增长4l%。明显可以看出,东西部人均GDp也呈扩大之势。

第四,收入水平的滞后。从收入水平的差异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1980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西部地区的1.21倍,1990年上升到1.27倍,2002年上升到1.40倍,与1980年相比扩大了15.7%。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为1577.4元,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八省区分别比全国低369.36元、131.6元、491.12元、566.77元、377.43元、547.97元、579.99元和441.29元,差距比1991年扩大了290.20元、84.74元、239.95元、421.32元、272.28元、421.44元、470.81元和438.45元。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最快的浙江、广东相比,差距就更大了,1995年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966.19元和2699.24元,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以上。除此以外,东部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城镇化程度、科技教育方面、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上也存在着滞后。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

适度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陈栋生等学者认为,让有条件的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使用,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增大了全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不仅积累了大量经济财富,而且创造了地区工业化的丰富经验,从而对内地广大地区产生了一种示范、激励和传导效应;经济发展的地区落差,促成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使全国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东西部地区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扩大对我国民族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也是主要的。

第一,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理论是列宁和斯大林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的,指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取得政权后,消灭了民族压迫,各民族都取得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某些落后的民族与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差距太大,没有力量同先进民族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是一切不满和摩擦的根源。”现阶段,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东部沿海地区和汉族的整体发展相比,存在着较大的滞后。这制约和影响着我国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的解决。尽管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扩大与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不是一回事,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的解决肯定是一种障碍。如果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现有基础上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仍在拉大,那么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更加突出。

第二,削弱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加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困难。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使西部地区的人才东流和奖金外流。由于东部地区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西部地区相当一批科技人员、知识分子有相当一部分不愿在西部工作,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去谋生就业。不管是解放后国家为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调入的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还是西部近年来自己培养的人才,都有大量外流。例如,青海省藏区6州,1990年――1993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教师每年调出130多人,海北藏族自治州,1993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调出165人;海北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调出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各类技术人员185人,调入19人,调出调入的比例9.7:1。人才大量外流的直接结果就是使西部一些边区、远区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局面。另外,资金外流也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有相当一部分西部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交易等各种形式流向东部特别是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资金大量东流,既抑制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加速了东西部差距的扩大。这不仅削弱了西部发展的动力,又加重了西部地区发展的困难。

第三,滋生了一些不满情绪,是民族矛盾产生的温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在东西部地区都会滋生了不满情绪。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有些人把西部地区的落后和贫困归结为与东部地区的不等价交换造成的,是中央政策的倾斜或制度安排不当。甚至有人认为,建国后,各少数民族地区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和先进民族地区输出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得到的只是低廉的报酬。而发达地区通过对这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加工、深加工利用,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其实是不等价交换。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支援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不公平的负担,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杀富济贫”,谁提供的支持越多,谁吃的亏就越大。这些不满情绪,是滋生新的民族问题的温床。

第四,引起了民族利益之争。“民族关系实际上是权益分配的关系,其核心是对各种相关民族权益的正确处理和分配。”市场经济的发展,激活了人们对民族利益的感悟,各民族维持自身利益的倾向得到了普遍强化。从全局看,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少数民族群体由于他们在历史上比较落后和目前发展的滞缓,边缘化和弱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会引起一些民族利益之争的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对自身利益追求的意识增强,就会感到自己的利益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中受到损害,产生“相对剥夺感”,围绕利益之争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第五,影响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东西部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间因经济利益分配不当引起的矛盾和冲突。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必然会影响到民族团结。没有民族团结,也就谈不上各民族共同繁荣。另外,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及其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拉大还为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国外的分裂活动提供口实,他们会利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事实作为其进行分裂国家的阴谋活动,这必然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统一。

四、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保持和谐的民族关系

由于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发展起点上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完善、政策缺陷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作为国家政权体系不仅要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民族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减少或避免客观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以积极的姿态通过制度、政策、法律的有效供给保证和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在制度、政策、法律上给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保障。

第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市场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种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去保证和促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说来,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不断激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具有多重功能。既有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功能,也有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民族地方的自治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这一制度无法保障各民族尤其少数民族成员的经济利益,那么政治权利的保障就没有实际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通过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去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以解放生产力,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这一问题的解决也不例外。现阶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一方面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有相当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要把西部地区的资源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转化为经济优势,也要把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考虑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中,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缩小差距。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和帮助。除了继续坚持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之外,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特殊政策的优惠。

三是切实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实现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从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来看,要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但从现实看,国家计划指导与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关系并不明朗。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均由中央下达计划、比例、地方按计划和比例组织生产,自治地方只是执行上级指令,几乎没有发挥自治地方发展经济的自。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治地方将有更多的自治权,但是由于目前管理体制的制约,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自治权,在自治地方仍很难实现。不仅如此,政府部门管理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也存在抵触。我国在经济管理上,许多领域都实行部门管理,地方利益服务从部门利益,条块分割;部门的政策法规从上贯彻到下,这就使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与政府部门的管理权相交叉。“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切实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真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才能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四是坚持和完善相关市场经济制度。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实践中,生产要素的结合在宏观经济上表现的经济资源的配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关系而且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一定的社会关系又取决于或直接表现为一定的制度安排。这说明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有学者认为导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是,缺乏像东部那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当地实际运行机制的经济制度。目前,西部民族地区要坚持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主要是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在产权方面,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的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产权不清晰,这就要坚持现代企业制度方向,推进制度创新。在市场方面,运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作用发挥不够,这就要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把计划与两种手段有效结合。

第二,贯彻和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任何政策都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和具体的情况而制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政治措施,需要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得到贯彻和落实。一般说来,民族政策包括基本民族政策和其他具体优惠政策。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也就是贯彻和落实基本民族政策和其他具体的优惠政策。

一是在贯彻落实基本民族政策上。要使民族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又要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全面进步。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政策贯彻落实更要到位。既不能只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一味考虑地方和部门利益,对地方和部门有利就执行,不利的就绕围子或肢解、截留。又不能认为民族工作是民族地区的事、民族部门的事,认为本部门少数民族成员不多,与民族政策关系不大。要从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全国大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是全社会的大事。转变观念,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用好民族政策、发挥政策应有的效应。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放手让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自主地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二是贯彻和落实优惠政策上。国家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和落实这些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投资和转移支付力度,许多专项贷款向中西部转移和倾斜。加大水利、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吸引外资和沿海资金的进入。国家银行将有选择地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新的信贷品种;拓宽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新的融资机制和信用保证体系,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运作。东部沿海地区的科技人才可以通过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西部地区发展。另外要在加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技术骨干的培训,并研制人才智力引起的政策。并积极地贯彻落实。

第三,加强法制及其配套措施建设。

在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一些民族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有些内容已经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主要做好这样一些工作: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方面的内容很全面,涉及到政治、经济、财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民族等重大问题。但这些自治权并没有完全落实,加之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治地方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其保障下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是加强自治地方单行条例中发展经济的条款。单行条例应体现出由单纯注重政治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变的趋势,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落后规定予以删除。自治法对某些尚待加以规定的内容,自治地方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先制定出单行条例。自治地方应制定鼓励投资、发展对外贸易、设立商业性银行、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单行条例,形成多层面、全方位、开放式的配套体系,以满足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应由政治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变。自治条例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法律依据,对其修改应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关于财政、税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外贸等方面对自治地方实行优惠和照顾的具体规定上,从发展经济的层面上予以补充和删除。还要在不违背自治法原则精神的前提下,抓住本地区经济增长点的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治地方的优势,为其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是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点放在处理好经济权益上。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应当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处理好国家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也是国家一级机关,既有管理、保护自然资源,也有开发利用和转让资源的自。任何单位和部门到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作为资源拥有者都有参与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这样才能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增强民族自治地方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