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社会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2:47

工程社会价值篇1

abstract:Valueconceptinthevalueengineeringrevealstherelationshipofpositiveandnegativefunctionandcost,andprovidesscientificstandardforcomprehensiveanalysisofbehavioralvalue.thingshavetwosides—two-wayevolution.indevelopment,weshouldseewhatarelostwhilewinning,andwhichoneisimportant.ineconomicdevelopment,whicharevaluable,whichareworthless,whicharesignificanttomostofpeople,whicharemeaninglessformostofpeople?andwhatisthecostinecology,society,andhumanity.whyisitmeaninglessforwealthcreation?itinterfereswiththefurtherdevelopmentofthefuture.weneedtoconsiderthedevelopmentofvalueengineering.

关键词:社会;价值工程;科学发展

Keywords:society;Valueengineering;scientific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01-030

引言

崇拜迷信发展,大力发展的同时,发展的负值也在增长着,严重地损害人类的生存。盲目的发展,已经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然而,人们不是以全球整体长期利益为重,仍然以分化的国家民族个人眼前短期利益为主,这就使发展的副作用根本无法协调而克服。虽然以直接武力抢夺的世界大战表面消失,实际上,世界范围内的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之间经济抢夺大战,时时在发生。将发展的危害推后或转嫁。成功与问题同时交织,甚至于某种程度出现的问题恰恰来自于我们的成就,而成就当中又隐藏着许多问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某些方面甚至倒退了。或者肉体跑得太快了,灵魂远远落在后面。我们需要审视经济增长的有效性,需要人性的科学的平衡的发展。

1社会不经济

经济学负外部性理论指出,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了不利影响、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当成本。这造成收益和成本代价的不对等而必然社会效益的下降。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更深入地指出,理性追求最大利益的个体行为最终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恶果。科斯从产权角度,以“公地悲剧”阐释交易费用。引起“公地悲剧”的原因是,只收益不担责体制。公共产品的产权不明、非排他性,形成了“人人共有,实际无人所有”的产权所有人缺位,使得人人“搭便车”。而它带来经济的外部性后果,无人承担。利己与利他相背离、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相分离,对社会造成损害而最终伤害个人自己。当每一个理性的人都试图扩大自己的利益,施外部性于社会,无限制地扩大社会成本时,其最终结局是全输。“公地悲剧”实质是单个人理性集聚形成社会整体的非理性结果。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及经济的疯狂发展既造福了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溃乏、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草原退化、社会失衡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地威胁着地球上生命的存在。

2社会不经济的表现

工程社会价值篇2

关键字:儒家文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积极影响

一、儒家文化主要观点

(一)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具有多重含义,从价值观上看,其基本的规定是“爱人”(《论语・颜渊》),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泛爱众而亲仁”,这是早期的博爱思想。“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第三、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

(二)和谐

和谐思想和中庸之道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庸》说:中也者,天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是世界的根本;“和”是世界的光明大道。达到了“中和”,世界万物便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

(三)重家庭,讲孝道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思想,增强了家庭的亲和力和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朋友相助的良好风尚。在家庭伦理中“孝道”居核心地位。“血亲”和“孝亲”密切相联,不仅表现为对死去的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的长辈的绝对孝顺,遵从的是“百善孝为先”。(《孝经・开宗明义》)。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的基础在于新教伦理、人道主义与福利观念,形成了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定义所代表的价值范畴体系、比斯台克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泰彻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即通过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使其在克服眼前困难的同时,增强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是依据我国的传统观念与本国的具体国情,并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基础上,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所形成。为此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更注重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稳定,重视道德建设等方面。

三、儒家文化对社工价值观本土化的积极影响

第一,儒家文化观念所强调的社会与人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工作价值观宏观层次力求促进社会整合与人的发展不谋而合。我国的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社会问题在不断凸显与激增,社会工作的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个人的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或者核心思想就是“仁”。仁者爱人,作为社会工作者要以此作为服务的信条。多数情况下,由于大众对我们社会工作者的不认同,不了解我们的服务方式与理念,经常遭到大家的冷漠以对拒绝。尽管如此,社工还是要平等的对待服务对象,用包容、爱心、耐心不断感化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能够接受我们,收集到服务对象的综合信息才能为此提供服务。

第三,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根据笔者多次的社会工作服务经历发现,很多服务对象的诸多问题之所以产生,与其家庭环境与氛围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我们经常采取个案的工作方法救助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情况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好转,但是服务对象一旦回到家庭环境当中,还是旧病复发,问题更加严重。这就说明了社会工作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不能只对服务对象个人提供帮助,还要深入挖掘服务对象家庭及其成员的信息,一起努力帮助服务对象早日恢复正常。

四、总结与反思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构成了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三个重要维度,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居于最核心的地位,它几乎决定了社会工作的整个专业目标与专业使命,也操控着社会工作的所有助人行动。儒家思想其实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注入很多新的观念与想法,帮助社工开展服务。儒家思想崇尚个人的修行与约束,也注重一个人在社会关系的人情与处事的重要作用,这些文化思想都与和谐的观念相关,与我国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不谋而合。可见,儒家思想的优秀文化还是可以运用到社工实务当中,当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的时候,可以引进儒家的优秀思想文化,要尊重中国人不善于倾诉的性格惯性,注重换位思考和宽容接纳的价值观去解决问题,帮助服务对象。

作者简介:马婕(1989―),女,河北邢台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实务。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2]张硕,伦儒家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契合与冲突[J],

[3]唐晓英、王鹤岩、李精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4]胡玉松,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J],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

[5]黄春梅,试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7月

工程社会价值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表达,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进行了精彩讲话,号召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高职院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场所,教师和学生更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跑者,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职工的理想与信念,外化为工作、生活的自觉行动,激励广大高职院教师为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的核心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相结合。

我党一贯坚持以抓政治理论学习促进思想统一,从而达到行动上的一致,这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在解放思想、言论自由、信息获取渠道极为广阔的和平年代,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并带动学生抵御不良思潮、违背社会道德的歪风邪气的入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与服务等多位一体的政治理论学习平台,不断完善学习方法与手段,建立健全热爱学习、学有效果、学以致用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高职院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教职工的素质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核心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相结合,构建适应高职院教职工现状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理论学习体系和教材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教职工头脑。

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的关键在于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拓宽学习渠道。

当前,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基本都是在学校党委的安排与要求下,以二级教学部门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大多按照党委宣传部下发的年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学习内容局限在“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与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及前途联系不紧密,不能引起广泛共鸣和深刻思考;学习方式以领导宣讲、宣读等抽象宏观理论说教为主,与教师日常教学、科研、实践育人等实际工作脱节,影响教师讨论的积极主动性;甚至出现以业务学习代替政治理论学习的现象[1]。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的关键在于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拓宽学习渠道。除了采用传统的宣讲、个人自学方式外,还要注重发挥实践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和创新创业活动;广泛搭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如对口支教、爱心捐赠、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通过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通专项微博、微信跟踪宣传和报道实践活动,使活动影响力惠及更多的师生。此外,利用新媒体资源的互动性,加强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教职工的诉求和真实想法,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确保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党总支广泛拓宽学习实践渠道,先后为教职工们搭建了六合金牛湖希望小学义务支教、江苏科技馆科普服务、家庭低碳环保咨询与服务等多个影响力大、社会反响佳的品牌实践平台。其中希望小学义务支教活动已经连续开展八年,教职工们通过课程支教、心理辅导、爱心捐赠、书信励志等方式为留守儿童们送去知识与自信、爱心与欢笑,并带动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加入支教团队中,更将公平、友善、互助的理念播种到每个人的心中。八年来,支教团队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小学生的成长,2名小学生在六合区主题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1名学生在六合区中小学生电脑作文竞赛中获三等奖。此外,支教团队也收获了累累硕果,2011年,支教团队入选“江苏省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2012年,支教项目被江苏团省委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3年,希望小学被授予“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基地”称号。两届支教团队队长分别被评为2011年和2013年的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

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要开展榜样选树与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校园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发掘榜样身上可亲可敬的闪光点,营造崇尚榜样、学习榜样、赶超榜样的优良氛围。例如,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我最喜爱的辅导员”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掀起向标兵看齐、争当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的热潮。二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根据教职工思想特点与时俱进开展学术、体育、文娱活动,例如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与演讲比赛、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营造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三要加强校园环境、网络、广播站、图书资源等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源的熏陶功能。加强广播站、学校官方微博的建设,宣传报道时事政治、热点新闻,对有争议的社会问题进行正面引导教育。

参考文献:

工程社会价值篇4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价值介入;张力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074-05

abstract:areviewofthewesternhistoryofsociologyenablesustofindthattheessenceofvalue-neutralismispositivisticvalue-neutralism.Socialworkisprofessionalpracticesofhelpingpeople,inwhichvalue-neutralismservesasthebasicvalue.inthecourseoflocalization,thepluralvaluesmakethepractitionersofsocialworkconfrontedwiththepredicamentoftoomanyvaluechoices,whichhavebecomeamajorsourceofthemoralpressurepractitionersofsocialworkfeel,hinderingtheprofessionalandvocationaldevelopmentofsocialwork.practitionersofsocialworkmustthereforeinthepracticesfindabreakthroughinthepredicamentofvalues,“maintainingthetensionbetweenvalue-neutralismandvalueinvolvement”beingatheoreticalguideline,while“theinteractionbetweensocialworkersandrecipients”becomingarealisticchoice.

Keywords:socialwork;value-neutralism;valueinvolvement;tension

2016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制度……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同样在2015年,总理也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虽然两份报告中用词略微有差异,但“专业社会工作”却是一直保持与强调的内容。从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大决定“建设宏达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社会工作已历经十年的发展,在党和国家努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的专业与职业,实务上的发展并未在理论上得以全面呈现,仍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工作议题需要被关注与讨论,“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便是这样一个困扰很多从业者的理论问题。

一、价值中立的界定――一种实证主义的视角

为理清“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是要追溯其理论根源。但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时常发生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在谈及社会工作价值中立时,价值中立便成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这样的现象显然会令从业者产生“应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的困惑。遗憾地是,社会工作专业中没有相关深入的论述。那么,我们尝试从社会工作的亲缘学科――社会学着手,从“价值中立”切入,试图挖掘“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的实质:实证主义价值中立观。

(一)价值中立的演进

讨论“价值中立”,我们便可看到,价值中立的演进过程也是西方社会学史的变迁过程。“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中的概念,与实证主义方法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证主义极力主张,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要效仿自然科学,奉客观性为圭臬,以消灭主观性为基本原则。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传统可追溯至社会学创始人孔德。他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他并未明确使用“价值中立”之一术语,但为这一原则的创设提供了前提。沿着孔德实证主义的逻辑轨迹,在法国人迪尔凯姆看来,孔德的“观察指导想象”的原则应该更加明确化,他指出:在科学研究中,务必排除所有成见。

在学术界中,“价值中立”最为我们所熟识的是,莫过于被马克斯・韦伯系统化了的“价值中立”概念。总结其理论观点,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含义有三:其一是,“价值中立”要恪守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如果科学家依据自我价值观选定研究课题,那么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他便要排斥自我与他人的价值观,客观遵照研究材料,无论研究的结果对哪一方存在利益干预,研究者都不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于材料解释上。其二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分,不能够从“实然”中推导出“应然”,也就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的世界与价值判断的世界是两码事情,研究者如若超越本分进行科学评判,那么,科学将丧失尊严。其三是,价值关联。吉登斯认为,“韦伯接受了新康德主义和文德尔班的观点,认为对现实的完全彻底的科学描述是不存在的。现实由无限可分的复杂事物构成,即使我们可以关注构成现实的某一个特殊部分,也会发现它只是参与了这种无限性。任何形式的科学分析,任何科学的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包含着对无限现实的选择”[1]。立足于此种意义上来讲,“价值关联”是必要的,具体就是从无限的科学知识中选择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议题,而这一点与价值中立是并不矛盾的。因为此处的价值只是与研究课题的选择有关,并不是对研究对象做出解释,进而渗入研究者的主观价值。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依据其所在社会中人民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韦伯的《以学术为业》为例,演讲稿中所提出的“价值中立”,就是在呼唤科学与理性,在一个理性被质疑的时代里,非理性的颓靡之风应当被压制,因此,韦伯的“价值中立”被赋予了时代鲜明的特征。

不单单如此,当始于欧洲大陆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到达美洲大陆之后,伴随着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与繁荣,“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研究观在美国得到发展。在米德、杜威等人的努力下,社会学在美国已形成了本土化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陷入战争泥潭,出现了群众运动高涨等状况,因此,较为激进的理论观点也是应运而生。之前占据统治地位的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受到了严重冲击。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倾向逐渐开始明朗化,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批判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价值中立”社会学。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研究不是中立的认识过程,而是在不同的道德的、政治的取向中进行选择的过程。社会学认识本身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政治价值论反过来又影响社会价值被承认的程度。

在社会大背景变迁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对包含“价值中立观”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了失落感,进而开始进行批判与反思,尝试建构新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阐释范式与批判范式得到了合流,从正面冲击着主流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观,其主要论点在于,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介入研究者的主观色彩,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需要双向沟通,通过投入理解的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现象,为了减少研究者自有观念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需要研究者在“投入理解”与“双向沟通”中修正自有观念,实现“弱价值的介入”。在随后的二十几年内,实证主义价值观很难使社会科学研究者们信服,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介入”却使大家产生了共鸣,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应属于哈贝马斯。他综合批判学与诠释学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批判诠释学理论,将“价值介入”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他强调研究者的批判精神,为了实现改进社会的目的,他在“弱价值介入”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强价值介入”。他强调研究者自我反思,强调通过“非强制的沟通”,达成共识。而这一研究路径显然与之前盛行的实证主义价值观中的“价值中立”是存在差异的。

从“价值中立”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察觉到,这恰恰集中反映了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方法论传统的交锋。当然,无论是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还是演变到“价值介入”,这都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是进步之体现,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要求我们在应用时应保持灵活的考虑,切忌抱残守缺。

(二)价值中立的内涵

综合西方实证主义价值中立观的内容,笔者认为,社会科学中的“价值中立”内涵可以包含如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价值中立”不是绝对的,但“事实重于价值”是客观原则,“价值中立”毕竟脱胎于实证主义。以马克思为例,他为无产阶级事业奉献了一生,但他依然称赞“从李嘉图来说,他把无产者看成同机器、驮兽或商品一样,却没有任何卑鄙之处,因为无产者只当作机器或驮兽,才促进‘生产’”(从李嘉图的观点看)……这是斯多葛精神,这是客观的,这是科学[2];

第二,“价值中立”具有时代性特征,讨论“价值中立”应以历史观的视角看待。社会学家科塞曾指出: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3]。他们力图超越眼前的具体工作,深入到意义和价值这类更具普遍性的领域之中。知识分子在其活动中表现出对核心价值的强烈关切,他们是希望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有意义的通用符号的人。在韦伯生活的年代,绝对的、统一的价值信仰崩塌,争议多于同意,尼采说“上帝死了”,韦伯说的世界“除魅”,都指向了现代世界的一个核心特征:共同价值的溯源已被切断,权威性共识出现真空。在上帝死后,知识分子已经不能够以神之名义,进行现世价值观的构建与经营。正是基于此,韦伯提出“价值中立”,以表达对身处现世生活中知识分子的伦理要求。韦伯认为,上帝既死,诸神复活,多元的价值纷争是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的困境,选择哪一位神去侍奉,对于这个问题,知识分子无法选择,是因为,学术只解决事实问题,而不涉及价值问题,也就是“是”与“应该”两分。因此,学者对人们不能价值,因为,他们与普通人并没有多余的正当话语权,所以,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不作价值评价。也正是这样的时代特征,韦伯的“价值中立”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三,“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中的理想选择,但也不能忽视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在现实状况中应具体分析,尤其需要界定它的实际应用语境。

二、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的实务考量

如果说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呈现了现象的普遍性,那么,“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便是具体的表现,呈现了现象的特殊性。然而,在这其中也能够体现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有属性,即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之间的必要张力。

(一)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真的存在吗?

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无疑也具备了西方“价值中立”概念的实证主义色彩。众所周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根植于西方文化传统,因此“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似乎已然实现了与社会研究中“价值中立”的无缝对接。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中立”即“无价值介入”,这已经成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可以说,多年来社会工作者一直广泛接受价值中立的工作原则。为了赢得科学的信度,心理治疗已经迈向了“价值无涉”[4]。一些临床工作者视价值中立为基本的临床工作原则和伦理原则。一位奉行者提出,专业实践要求“不带有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或评判”去倾听当事人实际上在说些什么。拉尔夫・多戈夫认为,按照许多人的说法,把价值判断暂时放到一边的一个理由,是在我们这个多元社会已经不再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对自己来说似乎是不对的事,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对的。今天是对的,明天可能就是错的。弗洛伊德也曾指出,即使是常态这一概念也“已经变得模模糊糊,使正常这个词本身成了有问题的词......我们不再赞同我们的价值观”[5]。

因此,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工作价值中立是指,在面对案主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中,不掺杂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判断与好恶。然而伴随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必须要考量。价值中立或撇开价值观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否现实?因为,毕竟社会工作者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机器人。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许多人认为,人们一直曲解了暂时搁置评判这一社会工作中的基本概念,以致造成而不是防止了许多不道德的专业行为。

不妨,我们以如下案例来说明,社会工作价值中立是否真的存在。

[案例]J与D达成一致意见,要寻求帮助以“拯救”他们的婚姻。J最近发现D过去几年一直与其他几个女人有性关系。D对社会工作者说他与其他女人发生性关系只是生理上的需要。因为他在性方面的需要,所以他不能终止这些关系。尽管如此,他还是爱妻子的,想要维系自己的婚姻。D准备原谅J的过去,但是知道他同时与其他的女人有性关系便不能跟他一起生活。

不同的社会工作者对婚姻和婚外情有着不同的看法。社会工作者应该保留自己的价值观,不影响夫妇之间的决定?还是应该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由他们夫妇自己解决问题?可想而知,在中国社会内,近乎完全一致地谴责对儿童进行性骚扰。社会工作者应该抱着价值中立的立场,聆听当事人如何做这样的事情,同样的心平气和吗?无论文化上的因素如何的差异,对于此类伦理意味浓厚的问题,让社会工作者保持价值中立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们认为,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只关心什么有效,还应该关注何为应该。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情况向社会工作者呈现了道德上的难题,他们有道德上的义务充当道德工作者,而不是对什么是好的,什么在伦理上是正确的,以及对“是”与“非”视而不见。社会工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不可逃避的道德和伦理问题。阮曾媛琪教授曾表示,工作员一味强调价值中立的原则,对于服务对象而言,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一如学者所言,在社会工作中,“各类的介入模式和理论,是预设了社会工作人员采取价值中立的客观态度去了解受助者的苦况困境”[6]。加之在文化背景的差异下,尤其在华人社会中,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中立是很难让服务对象理解。

(二)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之间的必要张力

借用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S・库恩所提出“必要的张力”这一概念,他在关于科学研究传统与变革问题的论述中认为“科学研究只有牢固地扎根于当代科学传统之中,才能打破旧传统,建立新传统”,“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同时显示维持传统和反对偶像崇拜这两方面的性格”。即科学研究者的品质在于既能够维护科学的传统规则又能够创新规则,有能力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维护规则与突破规则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7]。

在主流社会工作实务观内,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间存在着矛盾。最早可追溯至休谟“是”推不出“应该”的论断,休谟认为:“哲学普通分为思辨的和实践的两部分;道德既然总是被归在实践项下,所以就被假设为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而超出知性的、平静的、懒散的判断意以外”[8]。同理,“价值中立”属于事实领域,是理性判断,而“价值介入”属于价值领域,受情感支配,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有所矛盾。

但从社会研究的视角出发,价值中立其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价值选择。如“不唯上,不为权,只唯实”,这既表现了中立的态度,也表达了价值观点。同时,价值介入,作为社会研究的导向,其本身也是一种客观态度的表达。如尊重和理解案主的价值判断,此为一种价值态度;在尊重案主事实的意义上,这又是一种客观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在社会工作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之间存在着相互包含的关系,保持着必要的张力。

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间的价值判断是一客观事实,社会工作者必须承认并尊重案主的价值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若能够实现二者间顺畅沟通的前提是,共同的文化依据。但通常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间由于各自的生活背景、教育程度等不同,导致他们间的价值倾向存在着差异。因此,社会工作者常常是以双重角色出现,既要尊重案主的客观事实,充当“旁观者”,又要积极参与到实务当中,理解案主的价值判断,加之与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斗争”,作为“介入者”,并做出有利于案主的抉择。可见,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当中,很多时候会容易出现如此基于价值的困境,进而加重道德负担,承受道德压力。

(三)走出价值的困境

价值中立这一基本原则,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显示出了较强的适应力与生命力。应该肯定地是,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价值中立这一原则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实证主义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表现出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得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笔者认为,时至今日,社会工作的发展应该走向更为成熟的阶段,一味的追求技术,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活动,它与其他专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在于独特的利他主义取向,社会工作实务的出发点,便是具有价值性的。

1.维护案主的利益至上。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中立”的基本立足点应是“案主利益至上”。美国社工人员伦理守则第6条“社工人员最重要的职责就在于对案主负责”,

香港《社会工作个人伦理守则・原则篇》第3条“社工人员应以服务目标为重”,英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第6条“将转专业责任置于个人利益至上”,以及台湾社工师法第14条规定“社工人员执行业务时,应以受服务对象之最佳利益为优先考虑”,虽然国度与地域有所差异,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维护案主的利益至上”。在执行上,社会工作者应本着奉献、忠诚、决心与发挥专业的技巧和能力来服务案主,为案主提供正确而完整的资料。

2.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间的双向互动。

基于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间的必要张力,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解决价值困境的关键应关注“双向互动”。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价值中立,大多强调了案主的主体地位,社会工作者的协助、配合角色。然而,大量社会工作实务表明,这样的角色定位是不够完善的。越是直接面对案主,价值中立的效力越是有所减弱,因为这显然已进入到价值介入的领域。在与案主的互动中,社会工作者应以第一身份的姿态,深入体会的真实感受,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与案主间达成共识,协助案主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3.推动“价值中立”的本土化进程。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中立”原则持续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是其本土化的进程。社会工作本土化一直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持续讨论的话题。不得不承认,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专业或职业,在中国的环境下,显示出了很多水土不服的状况,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这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同样,作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价值中立”也不得不实现它的本土化。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价值中立”显然是很难实现的,政治因素、道德因素是无法摆脱的考虑因素,因此,在充满人情的中国社会工作语境下,对于从事一线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员来说,自己的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三、结语

社会工作意义上的价值中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单纯的强调中立而不谈彼此间的联系,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我们不禁发问,社会工作的使命是什么?大陆学者王思斌教授曾有如此的论述“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强烈的助人观念驱动的社会互动,它是一种价值相关的社会行动”[9]。那么,为何还要提价值中立呢?我们觉得,价值中立本身并无问题,但是一个理论的发展应具有时代性特征,如果一味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固有模式,那它也会陷入僵化的境地。因此,不断赋予其时代新内涵,是保持社会工作价值中立这一久远原则不断丰富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去关注社工伦理层面的内容,去反思社会工作的基本守则,这是好的现象,这也会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尤其是价值观本土化发展的重要进步。

参考文献:

[1]Giddensa.CapitalismandmodernSocialtheo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138.

[2]周晓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1(6):1-7.

[3]王小章.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J].哲学研究,2008(6):78-84.

[4]parroyyC.towardsanintergrationofScience.artandmorality:theRoleofValueinpsychology[J].CounselingpsychologyQuarterly,1999,12(1):5-24.

[5]拉尔夫・多戈夫.社会工作伦理实务指南[m].隋玉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6.

[6]朱志强.社会工作是什么[a].载何国良,王思斌.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初探[C].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21-22.

[7]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24-225.

工程社会价值篇5

【摘要】本文介绍了价值工程的概念和核心思想,后以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为重点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价值工程进入低谷的原因。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顾客需要和企业社会价值对价值工程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即运用全面价值管理体系对企业价值进行衡量。然而,当前社会注重精神文明和创新意识,而这些正是当前经济手段都难以计量的,全面价值管理也不例外。

【关键词】价值工程不足全面价值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也显得非常重要,于是,许多新的成本控制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价值工程就是二战期间出现的且不断发展的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降低成本的方法,此方法最巧妙的莫过于他的替代思想,即在保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寻找成本低的替代品,从而控制成本。

2.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价值工程可以帮助一个企业的所有部门――设计、制造、采购、销售和管理部门,在以更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方面,得出他们具体问题的更佳方案,当其用于重要决策时,一般可以发现15%―20%或更多的不必要成本,而z毫不降低顾客方面的价值。

总之,价值工程是一整套的科学方法,运用这套方法,可以保证产品在一定质量功能的前提下,较大地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果。

2.2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根据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要素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V=F/C

式中:V―价值;F―功能;C―寿命周期成本。

从上式可以看出价值是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的函数。在对方案的价值指数进行分析时,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V1,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较多,较常见的是:该功能比较重要,但目前成本偏低,可能并未完全的实现该功能,应当增加成本,以提高功能的实现程度。

3.对我国价值工程现状的思考

我国在80年代引进价值工程时,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价值工程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效而非盲目的节约意识”,所以,它作为一种思想比方法本身更为重要。即主要在产品设计及构想阶段就使用价值工程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降低成本的目的。越早地运用价值工程,越能体现价值管理所带来的益处。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0%―70%,而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25%。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价值工程的应用中只是机械的将一些还不完善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导致了实际的结果与期待的效果大相径庭,给人留下了“数字游戏”的印象。

其次,当前价值工程本身只能应用于可生产制造的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和服务中去,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加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等非物质设计,例如网络产品、数码产品交互部分、物流以及产品设计中的审美因素的选择与评价。价值工程对于这些新鲜事物的衡量还无能为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顾客的需求变得多层次、多角度、差异化也不断增强。因此,企业的价值观也开始发生变化,基于价值链、市场链的客户化大产(mC)被重视,客户关系管理(CRm)变得比以往更重要,顾客价值(CV)成了应变管理的焦点。企业也由此向价值创造型企业变革,即“通过观念创新机制、价值创造机制、价值评价机制和价值分配机制来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价值工程仅仅专注于减少成本是不够的,甚至有时,顾客需要的不一定是简单的价格低而是价格适中或偏高但产品与众不同,以及更全面更舒适的服务,有时甚至是私人定制的自豪感,而忠诚度高的长期顾客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未来收益的保证,更有对企业的声誉的无形宣传。因此,当前来看,价值工程在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做得还有待加强。

另外,仅仅追求企业一时的产品成本最低是不够的,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难以降解的原材料或是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排入自然界,那么未来迫不得已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也许花费更多。从道德上讲,随意污染环境的企业也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价值工程只考虑当前是不够的,应该站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目光长远的以企业整体价值为导向。

4.试谈价值工程未来发展方向

价值工程产生至今大致上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降低材料费用阶段。主要是通过改变产品的形式、尺寸甚至材质等来实现产品价值的提高。②改进现有产品。通过改变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来提高产品的价值。③新产品的价值工程。运用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来开发新的产品。④系统的价值工程。对与产品相关的结构、材料、工艺、设备、流通、维修服务、组织体制等整个系统运用价值工程。

单纯从制造业的角度看,价值工程依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如今的卖方市场提醒我们,仅仅从优化产品生产来吸引顾客提高销售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对于顾客需求的分析、对于企业价值的分析以及对于企业社会价值的分析。因此,更加系统的全面价值管理应运而生,全面价值管理是以企业产品价值管理为基础,以顾客价值创造为手段,以企业社会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建立价值创造型企业为目标,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创造的管理模式。其包括了企业产品价值、顾客价值和企业社会价值,而产品价值就是价值工程的重要研究部分。

由于提高顾客的价值,企业才会获得顾客的认可,将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产品价值,而产品价值的实现会带来利润,从而提高企业价值,进而促进企业实现社会价值,提高企业的信誉,反过来企业又会将进一步主动提高顾客价值,良性循环,因此,全面价值体系本为一体,相互促进,之前的价值工程贯穿其间,承上启下。

当前,顾客决定企业生死,因此顾客价值是企业最需衡量的价值,其定义是顾客在顾客价值链整体中感知到的利得与损失的比例。由于顾客价值链非常完备,包括了从需求到订货的感知价值、付款到退货的感知、维修与处置的感知价值(交易过程)以及产品品牌的感知价值、情感氛围的感知价值、情感联系的感知价值(关系过程)新经济时代的价值工程等整个产品体验过程,因此对于顾客价值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企业需要进行的因时展而出现的顾客的需求的研究,甚至可以从长期顾客关系的角度衡量顾客价值。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提高,成熟的企业会由短期的利益至上导向发展到追求企业长期战略的成功,也因此开始从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良好的口碑和积极向上的形象也是企业的信用储备,如果企业未来面临危机,自然会有其受益者主动伸来援助之手,从这点看,也提高了企业的价值和企业的社会价值。为了衡量这种长期投入,全面价值体系可以采用多种不同方法,国外有KLD指数法,我国影响最大、比较典型的要数南方周末所进行的一项相关探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上了这些榜单的企业是被社会认可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会得到消费者和合作者的尊重。

6.结论

本文从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首先介绍了价值工程的思想,即“一种有效而非盲目的节约意识”。之后对其在各国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当前时展对价值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当前顾客体验,企业社会价值变的越来越重要。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试着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即全面价值管理。全面价值管理是在价值工程上的一次改进和提高,它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加上了顾客价值,企业社会价值等现代观念中更为看重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从生产到顾客再到社会的全面反映企业价值的系统,主动与时展趋势结合,注重“人”的要素在企业中的作用,从整个价值链上提高企业价值。

然而,本文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当前,全民创新已经被提升到了我国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创新创造及其对企业产生的价值本身却很难衡量。第三产业服务员也发展的蒸蒸日上,但服务质量本身也难以标准化、规范化。另外,目前在实践中,价值工程被运用的过于僵化教条,有时甚至本末倒置,这一问题仅仅靠理论的提出也是无法改善的,还需要管理技术人员不断摸索,更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王乃静,价值工程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4-11.

[2]王乃静.价值工程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187

[3]国家标准GB/t8223.1-2009《价值工程第1部分:基本术语》

[4]韩荣.国内外价值工程发展概况[J].价值工程,1984,01:5-12.

[5]林岳,徐燕申,牛占文,张冠伟.基于价值工程的a品创新研究对象的分析与评价[J].机械设计,2001,03:8-11+0.

工程社会价值篇6

关键词:档案意识档案价值档案工作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17-01

根据档案的定义,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的资料的总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逐渐完善和发展,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价值的体现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国将其作为一种专业的技术工作发展的时间晚,发展的程度低,导致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内涵无法被广大的人民所熟识,不利于我国现代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开展以及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因此,对现代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研究是我国发展档案工作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我国档案事业数据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影响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1.社会档案意识的淡薄。社会意识是指社会公众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一种主观判断和印象,其中包括对档案性质价值的认识和认同。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存在应该以人们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为发展基础。但是,由于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内涵的认识淡薄,对相关档案工作并不关心,只是将其归为普通的档案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2.影响力低。档案工作在工作中向来被误解为用处大但是对日常工作的开展没有多大影响力。许多人单纯地人物档案管理工作清闲,缺乏影响力。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来源于对工作价值的认可以及档案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认识和实现其影响力。

二、档案的价值内涵

社会档案的价值是作为研究社会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价值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1.专业性价值的客观要求。每个不同的职业就其特点来说都需要具备你职业的专业性,专业人员的知识体系应该比其他普通工作人员的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概念结构。档案工作的专业性不仅在于工作的价值内涵还应该在于与社会其他行业的相关性,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也可以提现档案工作的价值内涵。

2.资料筛选价值。资料筛选是社会档案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也是评估鉴定的客观要求。对于档案的工作人员来说,保存资料是其重要性的要求。而对资料的筛选是发挥档案工作重要影响力的关键,原因在于档案工作者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自己的职业能力,经过精心筛选的第一手有效资料提供给社会。资料的筛选是为评估做基础,评估是对资料筛选的技术升华。

3.保存价值。资料的保存是筛选和利用的桥梁,如何处理好保存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档案工作应该长期坚持的工作目标。档案的保存工作发展趋势主要是保存那些有用地、经过系统筛选地有价值的资料,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仅对材料情况熟悉掌握,做到科学、具有前瞻性地筛选,并做好资料的评估,是保存的资料具有长期研究的使用价值。

对于档案价值内容的研究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含义,例如,服务价值、档案的历史价值、多样性价值的要求、整体性价值等等,再次不一一予以举例介绍。

三、档案工作的价值

档案工作的价值是指档案在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是利用者在利用档案实现其预期目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档案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利用资料中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纲领性的文件指导工作的开展,将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将档案的价值有精神层面向物质层面的升华和过渡。档案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与社会实践向脱离,档案的工作价值的实质就是特定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殊属性,是坚持以价值标准为引导的社会行为。

1.社会价值

社会的需求是档案工作中社会价值的最主要的表现,如果社会没有产生对档案的使用需求,那么自然不会产生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那么就不要说是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了。档案价值的社会大小是取决于社会对档案工作需求程度的高低决定的,档案的特殊性质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辅助,主要决定于社会对档案的需求以及档案本身所具备的特殊属性和作用。

2.主体价值

档案工作的主题价值主要是指社会对档案人付出的工作劳动得到的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物质、文化、精神的度量,主要表现为工作的吸引力和魅力所在。档案工作的主体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精神价值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指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工作成就感、归属感和精神依托感所产生的情感力量。所谓的文化价值是指档案工作管理员对工作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所体现的支撑和满足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情况氛围。而所谓的经济价值是档案工作管理人的生存的物质基础保障,是以物资或者货币等表现形式为主的衡量其工作价值大小的物质度量。需要注意的是,档案管理者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

四、结论

根据上述对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内涵的分析,伴随着现代社会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提高现代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建设,不仅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还应该坚持对档案工作体系以及行为规范予以培训和完善。其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塑造不同的档案文化,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又枯燥的工作,但是这是一份光荣和为后代守护历史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档案从业人员坚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维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应该加强社会档案意识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通过加强宣传用以提高社会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是增加社会认同感的关键性步骤。

对现代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内涵的明确和执行,不仅会拓宽我们管理员的职业范围和内容,也会提升我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按照提升工作价值的途径进行工作,将会对国家的档案工作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陶丽琼.提高档案界的社会意识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99—102.

工程社会价值篇7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_l1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深刻阐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国家和时展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使代大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保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从人生发展过程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价值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净化大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确立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为改善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求有效的建设方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的有效培养,才能获得。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导致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走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我们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开展哪些工作?客观地讲,我们的教育者思考得较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不强,有多种原因,但从最直接的原因看,就是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空洞,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得不紧。教育工作者往往按照已有的教育模式和价值观要求,将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思想境界虚无,精神生活空虚,抱着消极的态度接受教育。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实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偏重于以讲解、灌输为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又缺乏活力。调查表明,目前有79.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讲授式、灌输式为主,教学形式呆板、僵化、单一,缺少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多地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际需要,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价值冲突,启发学生思考并主动践行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不够有效

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表现为教育载体效度欠佳。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发挥的作用不能令人满意。58.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滞后、空洞、远离现实”,39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落后”。这说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应当说,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然而,实际工作中教育实效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偏于强调校园环境的建设,更多地注重器物的更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现象。同时,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整体性和稳定性,主题教育思想不明确,内容过于形式化,没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发挥欠佳。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规律。只有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原则不够明确,导致教育实效性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高校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领导体制和科学机制,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队伍,虽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但由于职责和分工不明确,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发生共振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队伍,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建构长效机制,打造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统一,使其能够真正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特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办事,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至7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是不同的。其中一些人的消极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必然带来心灵的痛苦。精神的焦渴和人生的困惑,必然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自主生活、学习的权利,关怀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关心学生的合理诉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共同成长。

(二)统筹优化教育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由于教育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开展教育的组织者和施行者,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主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象,是被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被引导的地位,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客体”。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优化原则,整合教育要素,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应有的实效。

1.完善机制,优化教育主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的建设,按照“德才兼备、择优选拔、双向选择”原则,建设一支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专家型、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队伍,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基础。同时,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综合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教育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通过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实施渗透机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引导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通过激励机制,奖先促后,树立榜样。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有位有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创新方法,优化教育客体。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清醒、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继承和创新,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继承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在传统的“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典型教育法”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教育模式,运用“价值澄清模式和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3]。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价值认同、在兼容多样中形成价值共识。要让大学生树立继承和开放并重的思想,既重视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发展,又要用开放的眼光注意世界优秀文明的发展。

3.整合“介体”,优化教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的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立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涉及教育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疏导结合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社会、校园和家庭是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介体”。因此,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消除消极腐败现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宽严有度、民主平等、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还必须拓展教育途径,利用多种教育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工程社会价值篇8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张广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博士

2006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为新时期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学校是主阵地,课程教学是主渠道。为此,本研究提出以课程为载体,以“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四进”为环节的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模式。

一、要求与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统领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局

全面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进”教育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为便利,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层次性,国外文化渗透日益加剧,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受到冲击。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一个主导的价值体系统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赋予了新的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的内在要求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社会都应具有统领一切思想观念的核心思想体系,即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最基本的精神依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命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

2007年,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期,我国教育经历了急剧发展成为教育大国并迈向教育强国,基础教育由全面普及提高逐渐转向以强化内涵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一个主导价值体系统领教育全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在理想、精神和道德等不同层面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

青少年可塑性强,是进行教育的最佳年龄。紧紧抓住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为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实践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使其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实践表明,学校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教学是关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课程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贯穿于课程、教材、教学等全过程,能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熏陶、规范和影响价值,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

二、“进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融入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进课程”就是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中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依托课程载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课程设置就是按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它体现着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并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则是设置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进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程”的主要标志。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则要求“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程”,需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课程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课程理念,及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赋予了新时期课程更高、更新、更系统的时代内涵和使命,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渗透。

第二,综合考虑学段、学科、学生和地域差异。课程设置上,存在学段和地域差异,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则提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各个省根据实际制定本省的课程设置方案。学科课程标准上,存在学科间和学科内差异,如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初步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则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培育集体主义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则提出“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建立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小组和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组成的专家队伍。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决策工作。专家队伍参与课程标准研制、修订和审议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道德观念形成规律、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等专题研究提供专业支持。专家队伍应由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科学家以及学科专家、一线优秀骨干教师等构成。2010年教育部成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已经发挥着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咨询与审议等职能。

三、“进教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融入课程教学的载体和工具

教材是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的载体和工具。“进教材”就是把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体现到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以及练习册、活动册、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视频等教学材料中。本世纪初课程改革“一标多本”政策,丰富了教材的多样性,拓展了教材的选择空间;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增加了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材的适用性和特色。如义务教育阶段教材达207套,共计1584册;小学阶段9个学科共计100套,初中阶段17个学科共计107套;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达15套180册之多,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有9套48册。这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提供了更广阔空间和更厚重平台。

“进教材”应根据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教材编写建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材编写全过程,并在教材内容选择、整合及呈现方式等方面着力体现。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发挥教材的载体和工具功能,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教材指导和教材编写队伍培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材编写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编写队伍是关键。教材主管部门要组织相关专家对教材编写队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程标准、编写建议等专题培训,提出依托学科课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教材作为教材审核的基础性指标。加强教材编写队伍之间的组织协调,做到同一学科不同学段教材内容纵向上自成体系,不同学科间横向上多有特色,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同一学科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间案例、事件、故事等的内容重复交叉,以及解释上的矛盾现象。

第二,精选典型案例,精心组织教材内容,提升学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水平。教材编写队伍要根据学科特点,本着适合学生心理状况并注重渗透和过程的愉悦性原则,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教科书的内容载体和呈现方式。教材编写者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精选和研发蕴含或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经典案例、故事、事件、人物、和概念等内容素材,增强教材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段学生需要编写出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学科教材,如教材编写者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内容要求,可以尝试多种内容表述和方式呈现。

第三,开发主流教材,鼓励精品教材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学生、武装学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国家要对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语文等核心课程组织一流专家编写教材,用主流教材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并提升教材质量。同时应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严格教材审查程序和要求,鼓励多样化、特色化精品教材建设,大力宣传和推广精品教材。

四、“进课堂”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基础上的一种关系平等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发生作用的有效方式,更是“进头脑”的主要策略。课程、教材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进课堂”才能较好实现“进头脑”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入学生头脑,教师是关键。近些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教学经验不断涌现,“教师即研究者”、“用教材教”等思想观念逐渐转化为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对“人类灵魂工程师”、“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等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变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开展教师培训和行动研究,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水平,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的驾驭和运用能力,确保达到课程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转化为与课堂教学相契合的活动实践话语,并融入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检测与评价等教学环节。以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为指导,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选择有效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渗透到每一堂课。

第二,提供必要课时保障,鼓励教师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探索教书育人的新规律,不断积累学科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典案例、典型经验和实践智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教学提供经验和案例。组建专家研究团队开展相关资源研究;搭建资源平台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实施资源开发工程,征集、遴选、开发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标、教材、教学的经验、素材、案例和研究成果,提供经典教学活动案例,为教师提供资源支持,努力提高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和运用水平。

五、“进头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融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的体验者和受益者,是教育领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诸环节,转变为学生的思想、观点、知识和能力,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才能真正称之为“进头脑”,这是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本标准,也是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时代任务的根本要求。

第一,研制指向学生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等建立指向学生发展的学科评价指标。综合运用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测验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科思想道德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单元教学、学期教学和学年教学等环节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多学科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行为作出综合判断。这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的基础指标。

第二,尊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抓住学生培育关键期,实施“无痕”教育。中小学生是未成年群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抓住青少年尚未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及可塑性强的特定时机,借助诸多教育方法手段,让广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一般性、抽象性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升华为信仰,再由信仰转化为自觉行动,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同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有机渗透。

工程社会价值篇9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导思想,对该思想整个方向和各方面细节进行具体的确定是在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来的。自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该理论之后,我国各项思想工作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石来展开的,在整体的实践过程中都收到了不小的成果,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并且认为该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本质所决定的,长期以该思想作为指导是能够为我国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的。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既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又是非常具有朝气和自我特点的群体,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对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且,不能一味秉承以往的固有方法,要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接受性的同时获得很好的培育成果。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分析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整体上表现出阳光积极和正面,他们能够在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未来生活负责。在政治方面,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党员的选举,认真积极的对待入党这件事,把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是,如今的社会环境诱惑非常多,同时竞争压力也很大,如果没有坚强的思想后盾是不能够应对这些诱惑及压力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能在其遇到重要抉择的时候为其提供正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在一个人遇到困境的时候让其坚持正确的信念,所以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如果国家成员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倡导公民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国民的思想健康正确也能够促进社会的风气朝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去发展,使整个国家都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各个民族之间也会更加富有团结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强调素质,并且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来,在从事任何社会活动时素质都是其中最基础的条件,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即将从事的职业来看,素质在大学生的各项要求中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目前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精神面貌的整体意志品质的表现,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次是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水平素质和身心素质,这些素质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是各项基本素质得以形成的基本保障。所以,想要培养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素质就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个国家整体的思想政治风貌是国家形象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需要时刻引起重视。要让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付诸于实践过程必定需要强化理论的内容灌输过程。大学是我国培养知识分子战场上最庞大的阵地,所以这也成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发展的关键场地。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安稳平和,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内部经济政治改革,所以我国也绝对不能松懈,否则就不能在世界各国中稳定地立足。对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以及其价值观进行培养是帮助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创新型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这个工作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来开展思想政治培养是最为合适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向与我国思想政治方向一直保持着一致,二者互相结合互相渗透,都是以我国社会发展为最重要的目的和方向的。如果能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行就会变得非常容易了。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之处

(一)大学相关课程的内容和安排过于枯燥

在大学课程的设计方面,虽然突出主题,将主要内容展现给大学生是课程设计中最首要的要求,但是如果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大学生对其没有学习的热情,那么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内容的课程来说,其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样的内容本身相对其他的知识而言就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有一定的排斥感。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在保证其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大学生的相关性,如用大学生的实际案例作为分析、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研究的方式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让大学生感受到这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远离生活本身的,这样其学习的热情自然就会提高。在课程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安排集中在一段时间,而应该分散开来,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持久的热情。

(二)相关的师资力量较缺乏

任何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能力一直都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更加高。因为这是引导大学生思想走向的课程,所以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和其本身的思想境界是教育的关键,如果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都没有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素质,那么学生们就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觉得这门课程就是一个摆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在如今这个应试教育影响颇深的教育背景下,不能只注重书面上的成绩,还要关注其实际的为人处事是否符合当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对于教师的选择亦是如此,如果只看中教师的资历而不管其日常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原则,那么,也是不具备教授相关课程的资格的,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甚至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各个环节配合不够紧密

如今的教育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也是如此,其教学成果和实际运用效果分不开。如今非常注重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因为这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紧密相连并且符合其思想导向。大学生通过其受到的实践教育,亲身体验到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指导思想的真正意义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任何一项教育内容的最终目的都是将理论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来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没有进行良好的接轨,甚至存在没有实践工作而只有理论课程的现象,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脱轨的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其卷面的成绩而不能切实学习到课程的含义,对其在日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就不能凸显出来了。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正确方式

(一)完善教育机制,培养与塑造同时进行

想要使得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真正的提升和保障,就一定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机制,将培养工作和塑造工作相结合,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思想领域方面的问题上,该问题是否能得到重视是对教育成果和最终思想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为了使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受到正确优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首要任务就是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将相关的教育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投入,为该项工作做好坚实的基础保障。各界领导也要对这项教育工作引起重视,定期向下属进行有关的工作部署,并且制定严格的管理体系,对整项工作中的每一项环节都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同时还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严肃处理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职现象,对于工作中的不足也要进行有效的防治。在教育机制得到建立健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完成。

(二)深入研究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

想要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知水平,需要根据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还要结合我国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接受能力以及接受程度。深入研究我国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新时期教育方式的研究,致力于将知识的精髓要点传递给学生的同时改进教育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编写得贴近大众的真实生活,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使该思想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思想。第三,要牢牢把握住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特点。想要让一项教学过程得以良好的实行,就需要教与学两个最主要的过程,而“学”这个过程必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大学生群体是非常具有主观思想和心理特征的。所以,如果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加以联系,那么必然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加强教育载体的创新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而且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的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如今信息传播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附着于这些载体之上,那么就可以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触到相关的信息,提高学习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新型的媒介,如ppt展示、动画视频展示等方式,把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附着在这些画面中,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就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解程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除了课堂以外,教育机构还可以在学生常用的app中附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一些聊天软件,大学生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接收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大学生们一般都会对课堂的教学过程感到一定的厌烦,课外灌输的形式可以减弱其反感程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大学生的价值观有非常独特鲜明的特点,如内容丰富、具有开放性等等,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新兴特点。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现在社会上主流思想的形态,并且根据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普遍心理特点,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想能够更加具有可接受性,同时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对我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当前以及今后的教育中,都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思想的灌输,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分子,为我国的长期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莉英.价值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核心要素[J].黑龙江教育,2012(8).

[2]冯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

[3]周玉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党政论坛,2012(4).

工程社会价值篇10

(一)起源于社会救助的一项活动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专业的社会工作萌芽,在此期间,社会工作一般是由政府以及社会慈善组织、民间慈善机构、社会上志愿者发起的各种救助活动。在这项活动形成之前,社会工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期。西方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7世纪就开始实施工业化与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未曾遇到过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开始着手处理社会矛盾,政府通过实行社会救助、提倡社会保险缓解激烈的社会矛盾。16世纪英国颁布了《济贫法》,这项法律主要是对国家救助活动的规范化,明确规定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救济贫困人口的具体职责与方法。1788年与1852年,德国的汉堡市与爱尔伯福市都已经实行了社会救济制度,明确规定了进行社会救助的具体职责。此后,英国与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欧美国家的慈善组织、社会团体也开始出现,他们专门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救济工作,大大节省了政府的人力、物力。1869年和1877年伦敦与布法罗出现了大量慈善会社,其主要是联系社会各种慈善机构实施救济活动。这一些列举动为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与科学化提供了条件。

(二)社会工作走向职业化与专业化

20世纪初期到中期,社会工作趋向专业化,这一时期的社会救济活动不再盲目进行,有科学理论指导,有专业手段支撑,还有比较权威的机构辅助。社会救助工作逐渐成为一项专业的救助职业,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社会工作人员开始有薪水,并接受专业培训,19世纪末期,社会工作逐渐职业化,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开始学习如何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美国的马塞诸塞州,针对一些具体社会现象,如物质缺乏、思想道德堕落、突发事件以及疾病等,提供了专业职位。1877年,美国建立慈善会社后,实现了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之间建立友好关系这一目标。1886年,美国兴起和平运动,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二,学校针对社会工作开展了专业课堂,形成了一种教育模式。针对各种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问题安排课堂内容,这种具有专业性的社会培训,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1893年,英格兰创立了针对社会救济工作的学校,随后纽约的慈善学校实行5个星期的暑期试用课,专为社会工作者设置,使其学到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其服务质量。之后,课程时间不断延长,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培训。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针对社会工作设立了硕士学位,学制是两年制。到四五十年代,社会工作教育已在欧美等国家普遍发展。这些国家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建立了一种完整的社会教育体系,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早在中国古代社会工作专业就已经有了雏形,如灾荒之年的救荒应急措施、仓储救济等。随着社会学的传入和社会工作思想的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

(一)20世纪初期的发展

我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逐步建立社会工作的教育机构和服务机构,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也随之逐渐发展壮大。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开始于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社会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也在教会大学最先进行。中国最早建设的社会学系是1913年上海江户大学创办的,此后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学的一部分慢慢建立和发展起来。当时,中国最早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有博士学位的朱友渔。朱友渔1911年毕业后回国担任了燕京大学和海圣约翰大学的兼职教授,在此期间朱友渔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推广,虽然朱友渔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和原理的推广有重大贡献,但并没有建立系统的教育和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活动。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初步建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正式成立,将培养专门的社会服务人才作为主要任务,课程内容也注重社会服务、社会调查以及社会福利等。随着课程专业的逐渐细化,1925年社会学系改为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研究方向偏重于应用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社会福利工作人员,由此我国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全面发展。1926年,许仕廉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展开了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他在进行理论知识授课时,注重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和社会调查工作,带领学生建立了社区社会工作实验室,这一举措推动了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随着燕京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大学等,都先后建立了社会行政系和福利行政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社会服务人才投身到当时的战争中,为我国的社会救援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为我国专业的社会工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50年代至80年代的发展

由于战争的影响,大批的工厂倒闭或停工,银行歇业,经济萧条,很多工人失业,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失去保障,迫切需要经济救援。在战争中大批被敌军击溃的军人流落到各大城市,给城市管理及治安造成了诸多问题,急需妥善解决。另外,城市中有大量地痞流氓、烟民等社会渣子,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败坏了社会风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形成了集中管理的体制,这一时期虽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但实践意义的社会工作存在于各种社会部门和社会工作中。经过长期坚持,这些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决,有力推动了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三)80年代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推广。1979年,国家恢复了社会学位,社会工作课程也随之在各大学校逐步恢复。政企分开的改革政策促使社会团体职能开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要求得到了广泛关注。1986年国家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同时,民政部门对干部人员进行了在职培训,普及社会工作内容,形成了行政社会性社会工作和专业性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结构。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出现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只能依托已有的社会机构和社会体制解决,这种非政府渠道的解决方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主要指构成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各个基本要素。其价值理念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研究的价值设定、社会工作教育途径的选择、社会工作价值的判断、社会工作价值的追求,等等。价值理念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现实价值;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思想与追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由三个不同部分构成:社会工作的宏观价值理念、社会工作的中观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工作的微观价值理念。其中,社会宏观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价值理念,也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最根本的价值理念。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社会工作的宏观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的宏观价值观念,强调了人、社会、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着重于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这也是开展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宏观价值理念能够让社会工作者明确社会工作的内容、方向、价值等,调动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并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社会工作的中观价值理念

中观价值理念涵盖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者本身、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模式、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价值理念。中观价值理念明确区分了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相关工作的区别与联系,为深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探究和组织社会工作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三)社会工作的微观价值理念

微观价值理念强调了开展社会工作的具体流程、技巧、方法和经验等,即探讨如何开展社会工作,怎样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和价值等问题。运用微观价值理念,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的效益目标,为社会工作机构运行及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虽然从表面来看,无论是社会工作信念还是社会工作实践准则缺乏一定逻辑性,但这些经验都是通过长期社会工作实践而获得。与当前各种社会工作的思想体系相比较,这些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对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引价值。总之,基础价值理念的内容是关于人、社会、人与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设定,对社会工作是什么进行了解答。社会工作的基础价值理念是推动社会工作建立和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