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3:52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2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高校为例,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以期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高校;传承;民族文化;途径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依赖于教育,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201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目前,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实现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本文将以云南省高校为例,研究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探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抓好现有课程,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

通过对云南省十余所高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所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大学体育等公共课程。公共课是面向大部分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民族文化传承途径相比,具有操作性强、普及面广、受众多、接受度高、有效性得以保证等诸多特点。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公共课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首要途径,必须重视。以大学语文为例,可以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例如: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等,利用课堂教学的直接途径达成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同时,大部分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开设了与民族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

二、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要突出这一地方文化特色,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有所增加,逐步形成了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合一的课程模式,力图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云南省的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现了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基础知识。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创建的“湄公河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依托学校资源与民间艺人一起,开展了本土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相继开设了绝版套色木刻、陶艺、刺绣、扎染等课程,在本土文化课程建设中,编著了《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等教材,体现了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尤其突出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还可以调动教师了解和研究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情,教学相长。

三、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文化讲座、民族节日主题活动、民乐比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继承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开拓了文化视野。笔者所在的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了充分展示出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风俗,传承并发扬云南民族文化,学校开展了“321”工程,具体要求每个学生会唱三首云南少数民族歌曲,会跳两个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会一种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或者技艺,从而凸显“彩云之南”的民族文化。

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上述根据云南省高校的实际情况,列出了较为有效、可行性较高的几种方法,希望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学校艺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地方文化艺术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又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把它们继承和延续下去,对于保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潮汕文化是以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四市为主,由讲潮州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种属于汉文化的地域性亚文化。1、以“开放融合。兼取互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其突出特征。潮汕地区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其中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木雕闻名遐迩,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处,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汕头市澄海区有着浓厚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氛围和数量众多的地方艺术门类。近年来,澄海区中小学在利用潮汕地方艺术资源拓展艺术教育渠道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自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2、2010年澄海区教育局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澄海实验学校和莲下中心小学2012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特色学校,澄海实验学校小学2011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另有四所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澄海区各中小学在如何通过有效途径传承地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应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状况,如果在校本教材中融入他们熟悉的地方文化资源无疑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澄海区中小学艺术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澄海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的韩江入海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后几经易制,2003年成为澄海区,隶汕头市,现有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75万(2008年)。在澄海民间,保存了大量具有浓厚潮汕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主要有:潮剧、潮州大锣鼓、丝弦乐,潮汕童谣、方言歌、版画,剪纸、纱丁、抽纱、嵌瓷、灯谜、香包艺术等,还有极具澄海地方特色的西门的蜈蚣舞、永新的鳌鱼舞、隆都的西头鹅舞等动物舞蹈。这些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艺术门类,富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澄海学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近年来,澄海中小学通过对潮汕民间艺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类,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引进了大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案例,成为地方、校本教材建设的雏形。如澄海实验学校的《少儿潮剧演唱基础训练》、《潮剧欣赏基础》、《潮语语音与合唱训练》、《潮汕动物舞蹈欣赏及训练》等音乐课校本教材,《潮汕儿童版画教程》等美术类校本教材,《硬笔书法》、《书法楷书训练》等书法艺术校本教材。又如建阳小学,通过对众多教学案例的整理、提炼,编写了《艺术教育校本教材资源包》,内容涵盖《潮汕童谣歌》、《潮汕民俗歌》、《潮汕锣鼓》、《潮剧行当》,《潮剧欣赏》等。再如华侨小学的《木刻版画教材》等。

在教学中运地方艺术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乡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乡土艺术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与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辐射作用。

二、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认识艺术世界的过程。澄海区的艺术教师们会在音乐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介绍潮乐、潮剧、潮曲的特色和技巧,师生有时还会进行即兴表演。例如,树础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先选择《天乌乌》、《桃花过渡》这样一些有吸引力的歌曲、短剧,让学生欣赏,然后利用《客鸟声客客》、《新编桃花过渡》等地方音乐素材进行示唱、演奏、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他们会介绍澄海作为“版画之乡”的文化历史,使教学内容具有地方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在教学方式上,他们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经典引导”与“乡土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把现行国家教材与乡土教材进行高度整合的成功之路:例如,澄海区建阳小学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现行教材与乡土教材融合的大胆尝试,他们以现行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们把从周边社区采集来的音乐素材引进课堂,并对曲调节奏、歌词进行规范,对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整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他们共整理出校本教材8个资源包;莲下中心小学的古筝队在各种比赛中以演奏潮筝曲而大获成功,这得力于该校音乐教师对古筝的创造性教学,他们既遵循古筝演奏的一般规律,又改进了潮筝演奏技艺,编配新的潮筝曲;实验学校教师则安排了一定数量和一定课时的潮州音乐教学,课余时间则加强潮乐的集体训练;莱芜中学把当地工艺美术引进了美术的课堂教学,如丝网版画、羊毛编织、民间玩具等地方工艺美术,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的效果。澄海区现有中小学艺术科教师大多受过系统、规范的高等艺术教育,又主要来自潮汕地区,自幼受潮汕文化熏陶,对利用潮汕文化资源进行艺术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近些年来,澄海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作用,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剧、澄海灯谜,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等为主要传承项目,重点突出蜈蚣舞、潮州大锣鼓、澄海版画的传承,为此加强了对中小学艺术科教师的地方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把一批本地民间艺人、艺术家被请进校园,为全区中小学艺术科教师举办潮汕地区音乐、曲艺、美术工艺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讲座。

学校艺术教育将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后将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感受家乡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变迁,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大力推进地方艺术进课堂,营造校本艺术教学的浓厚气息,在家乡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体验生活、升华情感,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是教育之根本所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视,让优秀的地方艺术内容走进课堂确实不失为对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

课外艺术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适当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澄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昌明,民间艺术活动非常活跃。民间艺人队伍庞大,业余艺术团体遍布城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剧社(团)最多时全县达到60多个,大量新旧剧目上演。澄海还享有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的美誉,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在澄海这样一块具有浓厚地方艺术氛围的土地上,中小学生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澄海区中小学校组建了大量业余课外兴趣小组,每所学校至少有5个以上的兴趣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外艺术活动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十分符合当地农村学校的艺术教学现状。例如,澄海区教育局自2003年来,坚持每年举行学生潮剧演唱比赛,参赛选手众多,为潮剧事业的发展挖掘了一批批新苗;华侨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以版画见长,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学生版画作品集《大师的画》、《太阳花》,美术作品集《心灵的画》,五十多件学生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或收集于画册;建阳小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引进潮汕音乐教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潮汕民间艺术在该校开展活跃,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涌现出一批潮艺爱好者,他们多次参加当地重大节日晚会,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建设贡献了力量;澄海实验小学以“传承潮汕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课题,积极探索自制的具有潮州音乐特色韵味的“竖吹竹笛”进入课堂,将澄海动物舞蹈和潮州锣鼓引入课堂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该校自编地方舞蹈、自创潮语童声合唱节目、鼓励学生创作反映澄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连续四届参加国、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了两个全国一等奖,四个省一等奖的佳绩;莲下中心小学将潮汕儿童版画和书法引入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一举取得了一个全国一等奖,五个全省一等奖的佳绩。

一直以来,许多散落于群众中的传统优秀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局限,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越来越少,许多民间优秀艺术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更有一些民间音乐己经到了“人走歌息,人去艺绝”的程度。澄海区传承优秀地方艺术从中小学抓起,笔者认为,此举善莫大焉,值得提倡。地方艺术是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优秀艺术的传承是文化传承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地域的标志,积极将地方优秀文化艺术引入学校课外兴趣活动,是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得到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澄海区中小学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通过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从而使学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在途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艺术不仅能够把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保存下来,传递下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故土的健康情感,同时引领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当然,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认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喜欢,感兴趣,才有传承弘扬的可能。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家庭要发挥引导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家人在与孩子的言谈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一点一滴讲给孩子听,教给孩子学,引导青少年认识传统文化,这对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应当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诸如聘请民间知名艺人,在课外或课内担任艺术辅导员,开设民族民俗文化知识讲座或课程等,这是地方优秀传统艺术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关键。教育、文化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发挥职能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文化公益设施如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合社区、村居加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建设,创造一个展示认识传统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这是地方优秀艺术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保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域文化有它的局限性,地方艺术往往比较质朴,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人文素养,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既能走进地方艺术的殿堂,又能摆脱它的局限,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中的优秀成果更好地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澄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2]林伦伦、吴勤生主编.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3]黄挺.《潮汕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4

摘要: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是我国革命时期重要的精神文化组成部分,是民族思想觉醒和文化觉醒的号角,也是重要的战时文化资源。本文重点对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进行了探讨,并从作品、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其传承价值。

关键词:赣南苏区红色音乐传承途径

引言

赣南地区是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因其产生的特殊性而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革命时期大量的红色歌曲在广大的士兵和平民中传唱,并赋予当地民间音乐革命内涵和战斗的意志,歌颂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赣南苏区红色歌曲的出现,是中国革命音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赣南苏维埃音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种以民歌为载体,赋予红色内涵的歌曲成为当时革命的号角,刻画了一幅幅苏区战斗、生活画面,是推动革命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赣南苏区红色音乐在中国红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是我们党早期革命斗争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战斗、发展的历史见证。赣南苏区红色歌曲具有易于传唱的艺术特点,蕴含着坚定的斗争意志和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音乐的兴起,特别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流行音乐的兴起,赣南苏区红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将面临挑战。如何传承赣南红色音乐文化不仅是音乐文化选择的问题,而且是音乐文化价值传承的重大问题。

一、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产生的背景

任何民族的音乐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古代歌谣到今天的赣南客家山歌,是赣南客家儿女生活劳作的艺术再现,表达了客家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生活在两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赣南人民逐渐产生了革命的萌芽,整体表现出了思想和文化的觉醒,为苏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1929年初,和带领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赣南、闽西并形成了赣南、闽西的武装割据,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了特定的音乐题材。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广大赣南苏区军民以民歌为载体,并赋予革命生活的内涵,创作出数以万计的“红歌”,以此讴歌他们舍身追求的革命真理和火红的战斗岁月。这些“红歌”在形成时就融合了赣南客方言体系、文化风俗和人文情感,是赣南地域文化为母体的战地文化,因此,赣南红色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昂扬的斗争意志。

不同时代的歌曲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域的歌曲有不同的风味。客家先民在当地进行劳动的时候,会运用曾在中原时的民歌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当革命的种子在这里萌芽时,在原来民歌的基础上加入当地的音乐元素,就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具有思想积极、内容广泛、形式自由的艺术特点,为记录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培养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土壤。赣南苏区的红色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延续、丰富和发展。对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和民族凝聚力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优秀传统的传承。

二、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

文化传承是一个庞杂的动态文明体系,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文明形态的同构。赣南苏区的红色音乐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传承的特殊因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殊基因――红色基因。赣南苏区的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官方和民间的文化互动,才能更好地得以传承发展。

(一)作品鞒

赣南红色音乐的核心作品主要创作于红色革命时期,但其音韵、节拍、曲调大多是从民间山歌小调等简单创作模式中衍生而来。“红军打来晴了天,红色歌谣万万千”。红色歌谣(包括民歌、小调、童谣),是当地军民战斗生活的艺术结晶,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珍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被解放的人民以真挚、火热的情怀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以行动支持革命,他们以歌声宣传革命,赣南客家山歌焕发新的活力。“哎呀嘞――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在当时中央苏区,兴国山歌是最著名的。在革命战争中兴国山歌得到升华,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内涵,兴国山歌从“苦情歌”发展为红色歌谣。苏区音乐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之上,又秉承革命主流意识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生根发芽,急剧成长壮大。

革命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苏区红色音乐的发展,特别是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要把革命故事,歌谣作为材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933年《红色中华》号召苏区军民“努力地把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活的实际,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事迹,以正确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在文艺的形式中写出来”,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像“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分田歌”、“土地革命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劝我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秉承革命主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革命与地域文化,以崭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支持革命,曾产生“一首山歌三个师”的惊人效应。1934年1月6日《青年实话》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苏区歌谣“在格调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红色歌谣就像一部革命史册,记载着苏区军民的英雄业绩,至今仍引为传唱。

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音乐更是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美声、民俗、通俗及少儿歌曲等都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红色音乐更现代化、艺术化。然而,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财富,苏区红色音乐历史并非断代史,其艺术形态并非红色革命年代所特有,传承痕迹鲜明。

(二)精神传承

赣南苏区红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距今已近一个世纪,这种特色艺术资源既有我国革命时期精神文化的特殊属性,又有浓郁的赣南民间艺术特色。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内容,都融入了赣南客家儿女朴素的愿望和对革命理想执着的追求,是苏区人民革命情感的艺术化表达,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强烈的传承特征。传统音乐强调的是音乐和现实的联系,表达一定的政治意图,和平时期的音乐往往是安乐和谐的,多表现出生活的意愿。社会动荡时期的音乐作品往往表现出悲怨和反抗。赣南苏区红色音乐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艰苦岁月中的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就具备了传承的精神内核。

在和平年代,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红色音乐则表现出生活化的一面,开始以一种轻松愉悦的面貌走进人们生活中,这与古代的儒家音乐思想不谋而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越发浓烈。而且在当代和平社会,红色文化不断地柔化它的斗争性,提升它的教育意义。红色音乐所孕育的爱国、执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则被越来越多地利用到德育中,表现出红色音乐文化在不同v史时期不同的特殊意义。这种精神的传承是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传承的精髓所在。

(三)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因为产生的时代、地域等人文环境不同而有别于传统的精神文化,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红色苏维埃政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就是当时的先进文化的代表,这种先进文化与赣南苏区民间文化交汇融合,产生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以这种经过革命化改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为母体,孕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日益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红色文化既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丰富,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前提。因此,我们既要坚守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大力弘扬孕育红色文化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等精神的红色文化。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遵循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说音乐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的话,那么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则是充满历史动感的特殊文化。中国“苏区音乐”与生俱来的政治学属性,天然地赋予了“苏区音乐”相得益彰的传播学义务。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苏区音乐”活动的存在,其传播形式就一定自上而下地开展,其传播效应一定是自下而上地反馈。虽然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已经消失,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结语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人民对那段艰苦岁月深刻描述和不屈战斗意志的表达,是当时文艺工作者和苏区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不仅有较高艺术价值,更蕴含人文价值和的现实教育价值。但因为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以赣南客家方言为母体,虽然特色鲜明,但广泛传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容易形成“文化孤岛”现象。所以,对于苏区红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则需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从更高的角度对它进行诠释和弘扬,而不是将它看作完成历史使命的艺术存在。红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未来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审美价值观选择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保障未来文化发展的先进性的重要历史积淀,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传承和创新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传承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既要体现出作品、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又要结合时展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改革和扬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凌绍生.中央苏区音乐史话[J].中国音乐,1987(3).

[2]周少玲.浅谈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J].党史文苑,1995(1).

[3]余伯流.传承革命精神的艺术瑰宝――略论中国苏区音乐的历史轨迹及其深远影响[J].声屏世界,2008(2).

[4]梅正强.闽浙赣苏区红色歌谣简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4(2).

[5]张俊山.土地革命战争的壮丽史诗――谈谈苏区的革命歌谣[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7(1).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44-0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与完善的过程。目前公认的权威表述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200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它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活态性等特征:(1)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类以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着一代留传、继承与发展的性质;(2)口头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主要靠口传、身教与心悟,很少以书面形式留传下来;(3)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人的活动将文化内涵传达给受众,还体现其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非遗可以说是文化的“活化石”。

二、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文化主流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传之既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迫切使命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地方高校往往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区域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优势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地方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地方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地方高校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施途径――以宁职院“非遗”工作坊为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地处浙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仑港,是北仑区内唯一一所地方高校。海港北仑,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孕育了多姿多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非遗”工作坊的创新途径自觉地担当起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

(一)北仑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保护现状

2006年12月,北仑区将造趺等12项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列为第一批北仑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13日,在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北仑区公布并表彰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梅山小学“水浒名拳”等8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第一批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12位,分别是水浒名拳传承人傅信阳、梅山舞龙传承人林国成、梅山舞狮传承人沈国平、马灯舞传承人方兆兴、唱新闻传承人应振爱、蛟川走书传承人乐静、剪纸传承人张其培和乐翠娣、造趺传承人周德兴、抬阁传承人汪玉庠、制秤技艺传承人郑银娥以及鼓阁传承人屠明华[2]。以后又了第二批、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凝聚着祖祖辈辈北仑人的聪明才智、审美理想和情感追求,体现了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彰显着民族精神与地域性格。但是,正如宁波籍作家、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言:“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3]。其主要原因是后继乏人,保护不足,教育传承未受到足够重视。

(二)宁职院“非遗”工作坊的教育传承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的活态性,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发展。宁职院的“非遗”工作坊是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典型实践与探索。

1.服务地方文化,建构“非遗”工作坊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宁职院“非遗”工作坊的教育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为使全校师生更多更直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学习民间文化知识,掌握民间绝活技艺,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教师文化品味,自觉主动地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创建了宁职院“非遗”工作坊,建立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进课堂,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这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

2.依托民间力量,开发“非遗”工作坊的项目内容

作为地处北仑的唯一一所高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发展工作。2010年启动“工作坊”建设规划与申报,其中“非遗”工作坊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平台之一,包括根雕、剪纸、风筝、漆塑、舞狮、虎头鞋、绣坊、茶艺、棋室、书画、海报、文化衫印制等。目前北仑数位民间非遗传人被聘请为宁职院“非遗”工作坊的指导老师,如剪纸名人乐翠娣,1941年出生于宁波市北仑区大街道老贺村,被誉为中华乐氏民间剪纸第一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宁波市北仑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代表宁波、浙江连续两次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大赛中获得金奖;根雕大师张德和,1955年出生于宁波象山,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浙江省竹根雕专业委员会主任;立体风筝王林明良,北仑区有名的“立体风筝”制作者,在全国风筝锦标赛、精英赛上,曾获多枚金、银、铜牌,还创下了长达2000多米的立体风筝的纪录。依托民间非遗传人,宁职院的“非遗”工作坊开发了种类丰富的项目内容。

3.发挥社团作用,构筑“非遗”工作坊的运作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拥有学术科技类、文娱艺术类、综合实践类、体育竞技类等四十多个协会共2500多名会员。社团联自2003年建立以来,经历了数量建团到质量建团的转变,现正在向特色建团发展。社团活动色彩斑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比如,茶艺协会成立于2000年10月,本着“缘茶交知己,品茶悟人生”的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又如书法协会于1998年成立,由书法爱好者组成。书法协会秉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宗旨,以锻炼自我、服务同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目的,长期开展书法训练和书法交流。协会涉及内容有行书、楷书、隶书、篆书、草书等软、硬笔的书写技巧和艺术理论。另外,还有曲艺协会、手工艺协会、中国元素协会等,都在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孜孜不倦的努力。社团充分发挥作用,构筑了“非遗”工作坊的运作模式。

4.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非遗”工作坊的运行机制

为保障“非遗”工作坊等四大平台的有序运行,发挥积极的作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工作坊制度建设,并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学院组织专家对各系和职能部门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对通过评审的项目予以立项,并优先保证建设经费;对积极投入“工作坊”建设和运行的教师和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将给予每人每年2000―4000元的经费资助,对成效显著项目将进一步予以1000―2000元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及校内名师培养对象评选的条件之一。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科研处、基建处、后勤中心等各部门积极主动与相关的系(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对工作坊的日常运行进行检查评估。为保证工作坊学生自主实践和文化实践项目的持续运行,学院建立起“材料库”、“元器件库”、“工具库”等,并持续投入运营经费。为确保工作坊高效、有序、规范运行,配备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并明确岗位任务与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坊稳定和安全的运行机制。

5.积极开展活动,实现“非遗”工作坊的保护功能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工作坊创建后,与社团协会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功能。一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二是通过感受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提升了大学的文化品位;三是发挥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载体作用,积极保存和维护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新闻媒体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了多次报道,认为在高等院校教育学生学习和传播民间文化,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迄今少有院校迈出这一步,宁职院的这一举措对其他高校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地方高校应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奉献力量,同时,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院校的文化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日益紧迫。在区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上,地方高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同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承担得起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和重大使命,才真正对得起维系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汩汩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G]//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6

关键词:非物质;传统体育;抢花炮;传承;发展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起源

抢花炮是壮族流传至今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是壮族独特的融体育和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据考证,“抢花炮”活动的发源地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葛亮村。当时,该地区的侗、苗、瑶族人民大都居住在山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缺乏经商意识。明朝嘉靖年间,闽、粤、桂、黔、湘的商人活跃起来,葛亮村因其傍山面河,成为湘、黔、桂交界地区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五省商人利用了人们祈望人寿年丰的愿望,进行“抢花炮”活动,利用这种方式引山寨里的人下山,促进商品交换市场的发展,抢花炮一直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

1.2现在竞技抢花炮的比赛特点及规则

抢花炮的比赛在长60米,宽50米的场地上进行,参赛双方各有8名运动员。全场比赛共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如比赛结束比分相等,则进行决胜期,决胜期比赛为6分钟,中间不休息[2]。花炮随场地中央发射,比赛开始,双方争夺花炮,运动员在比赛中短兵相接可以相互拥抱、挤、扯、拉、推、护、钻、传、拦,与西方的橄榄球相似,俗称“东方的橄榄球”[3]。

1.3传统抢花炮运动与现代抢花炮运动的差异

原始的抢花炮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民间体育,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习俗性、娱乐性、季节性特征[4],以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存在并得到继承和发展,延续至今。在竞技体育充斥的今天,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原始抢花炮相比,现代抢花炮运动则突破了民族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等多方面的局限,具有鲜明的竞技性和规范性等特点,把身体性活动的运动属性与社会属性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面临的危机

2.1社会现代化导致生活方式转变

在现代体育的推动下,各种新兴的体育方式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广泛普及[7]。少数民族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台球、健身操、街舞等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从而使青年人慢慢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漠态度,使得参与花炮节群众日益减少规模越来越小,传统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甚至有很多村寨中断抢花炮活动已有十几年,抢花炮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

2.2抢花炮传统代际传承受到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活态保护,活态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批壮族青年走出家门,到外地去务工,加之外来人口进入民族地区,使土生土长的群众生活受到冲击,产生模仿等行为[8]。使得很多原生态的壮族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很多年轻人放弃继承祖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于精通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2.3财政支出匮乏

长期以来,由于现代体育观念的影响,使得政府、企业等把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西方竞技项目中,民族传统体育始终处在经费资金不足的困境中,制约了民族体育的发展,云南率属于边远地区,大多数地区经济不够发达,财政收入有限,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投入;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上来,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根本无法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3.抢花炮的发展趋势及策略

3.1加大保护力度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阵地,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长期有效的传承,学校教育是关键[9]。把抢花炮入学校,是一种在动态中保护民族文化的更为有效和实际的做法。但在学校传承过程中,应注意民族体育素材的教材化和教学方法科学化,同时,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抢花炮比赛,可通过改变竞赛规则,缩小比赛场地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其次,重视社会教育传承,对壮族群众进行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教育,让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形成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2设定健全的管理机构

推广和普及传统型体育项目设定健全的管理机构,对于抢花炮的文化传承具有巨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遭受的破坏,还能促进人们去保护和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目前,只有健全民族传统体育管理系统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系统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

3.3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

运动竞赛是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通过运动竞赛,不仅可以宣传体育运动,吸引和鼓舞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使观众受到高尚体育道德作风的熏陶与激励,还可加强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紧密团结[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宣传抢花炮,应把运动竞赛开展到学校、社区,开展中应注意因地制宜,,为传统体育的广泛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小结

抢花炮作为壮族的特定民族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都依附于其特有的壮族文化背景,其形式和内容是民族文化、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真实写照;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强劲走势,抢花炮的发展有挑战也有机遇,保护、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职责所在,应摒弃乡土体育的“落后论”,充分利用民间体育、乡土体育的丰富资源,不断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加大保护力度,把学校、社区联系起来,提高群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政府应制定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发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蓬勃兴盛。(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发斌.没有丢失的传统_抢花炮[J].广西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志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变异探析[J].体育科学,2004(1)

[3]董慧娟.文化遗产名称:壮族抢花炮.遗产编号:Ⅵ-9.

[4]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

[5]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08-110.

[6]白晋湘.民族民间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14.

[7]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o1)

[8]李晋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求是,2000:(07).

[9]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J]体育科学,2009:(08)

[10]邓括.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嬗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8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7

中职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引领学生对世界音乐及音乐的创作持批判性的态度,以使学生形成全球性的视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涵盖着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总体而言,现代音乐教育定会朝向全球视野方向发展,而面对音乐教育观及音乐价值观的争议,中职学校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理解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目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及中职学生看待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价值观已成为衡量中职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价值的新坐标。为此,本章节注重探讨中职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音乐文化源自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是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与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相比,有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则是传承音乐文化核心内容的主要途径,即短时间内便是受教育者获取到系统的知识,且随着中职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职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音乐教育多以对音乐文化的选择、整理及传递来对音乐文化进行保存及维持。音乐教育选择及整理音乐文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水平、社会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音乐教育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特征及学生未来服务人群的基本需求。音乐教育的重要职能是重组音乐文化,即采用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方式传递音乐,亦或说使受教育者以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习得音乐文化的主体内容,并最终实现对音乐文化体系的完整传承。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以借鉴及传播外来音乐文化的形式

来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创造过程,促成新音乐文化因素的产生,因此音乐文化具有变迁性。传播对音乐文化的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文化的传播要求具备合理的传播媒介、传播方法及传播途径。就音乐文化的传播,音乐教育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音乐教育对传播内容具有选择与整理的功能,以实现对核心音乐文化的传播;音乐教育过程对反馈信息的接受、对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的修正均能维持音乐文化的纯正性;采取特定教学手段,以使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大;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以使传授者与受传者间建立起稳定且和谐的关系。总体而言,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变迁过程,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促进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及相互融合;培养极具创造性的音乐人才,以推进音乐文化的变迁;汇聚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技术、规范及精神,以推动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进步;传播及扩散新音乐文化因素,以实现对全体国民进行大众音乐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重视借鉴与传播的有效性及合理性,以免产生负面影响,此乃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必须重视的方面。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本民族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音乐教育必须与社会相互融合,方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即发展成为与经济、社会政治相协调及具有民族内涵、民族凝聚力的音乐文化。因此,中职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必须建立起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共享,由此获得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音调具有差异性,因此各民族音乐所用的音乐基本技法、基本手段及基本素材也具有差异性,由此产生各民族多样性的音乐风格。可见,中职学校音乐教育过程,民俗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口传心授教学法依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二、结束语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8

关键词:文化馆;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功能;途径

文化馆作为我国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文化保护与传承,还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当中,文化馆尤其是基层文化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凤山县文化馆为例,对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文化馆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县级文化馆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公益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它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主要表现在它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并且具有强于文化站和群艺馆的客观优势。县级文化馆一般具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所必须的设施条件,对当地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现状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开发和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具有与群众交流的便利条件,容易引起共鸣。以凤山县文化馆为例,其建筑面积为3039.32平方米,而且配备了馆务办公室、非遗文化研究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画、摄影、戏曲山歌创作研究室、综合辅导室、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这就决定了凤山县文化馆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二、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

(一)挖掘与整理。县级文化馆基于其特殊的群众基础优势,在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基层文化馆由于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因而与民众联系的最紧密,也就容易挖掘出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并将其整理记录下来,使其得到保护,并以特殊的形式传承下去。

(二)展示与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包含持续拥有和展示利用两个层面的含义。文化馆作为特殊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民间艺术文化展示利用方面具有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馆可以在前期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对已有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充分展示,比如凤山县文化馆举办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举行民族风情文艺晚会,用当地原汁原味的舞蹈和山歌演唱诠释了凤山的古老传说,将民俗民风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形式使得当地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和可识性,非常有助于推动其传承和保护。文化馆的展示利用功能还体现在可以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创造,与当代审美需求相结合创作出新的东西,进而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跨时代的史料价值和当代的实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三)辅导与引导。文化馆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保护中的另一个特殊功能还体现在辅导和引导方面。这里所说的辅导不仅包括对文化传承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思想等方面的引导,还包括对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辅导以及对当地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辅导,能够达到规范民众思想,启迪民众智慧的作用。凤山县文化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开展基层文艺骨干戏曲山歌舞蹈声乐等培训班,分别从挖掘、整理、传承和创新当地民俗与舞台艺术创作的关系,山歌的编创与演唱;戏剧小品编导演的基础理论与技法,舞蹈编导演的技法和作品分析等对学员进行辅导,为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了基础。

三、发挥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功能的途径

(一)加强调研工作,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做好调研工作,加强对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在这方面,国家及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文化馆的重要作用,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投入,还要强化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文化保护意识,鼓励他们走入基层,走近百姓,将流传在民间的各类艺术搜集上来,然后加以整理研究,或搬上舞台,或编印成书、或制成音像作品等,使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保护。

(二)加大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随着我国人民平均文化水平的提高,其思想认知、观念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同,文化馆要利用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利用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来提升宣传效果。比如,文化馆可以借助自身的地域优势营造良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社会氛围,还可以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重视对已拥有和新发现的文化艺术的展示和利用,进而提高全体人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三)立足本地,挖掘特色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每个地域、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对于凤山县来说,文化馆要想充分发挥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一个关键的途径就是立足本地,挖掘特色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文化馆不仅是群众文化的建设者,更是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的基础之上,挖掘和创新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并采取展览、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艺术旅游、民族民间艺术出版等形式弘扬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凤山县开展民族风情文艺晚会及打造创作本土节目参加上级比赛,将民间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使其得以传承。

(四)发挥文化馆优势,大力开展文艺辅导工作。文化馆在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方面的特殊功能还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文化辅导上,随着新时期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丰富,文化馆要大力开展文艺辅导工作,积极引进专业的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利用人民群众的业余时间组织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并鼓励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还可以根据人民的实际需求举办各类艺术讲座、举办艺术培训班等。

参考文献:

[1]吴炜.县文化馆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特殊作用[J].池州学院学报,2007,no.9406:66-68.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9

一、安徽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个性特征

江淮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往今来,淳朴的淮河儿女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劳作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些作品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有不少音乐文化资源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安徽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陶冶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调适着各族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情感,给人们以滋养和慰藉。因此,对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稀有性是它的特点,是安徽民俗文化中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化遗产宝库。但由于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使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显得日益紧迫。当今,我们在遵循一般保护原则基础上,结合安徽民族文化生态背景和特点,理应探讨一下该如何传承安徽民间音乐这一珍贵遗产。

二、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之我见

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传承在现实生活中,对其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力度远大于真正执行操作的力度。其主观原因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应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对民间音乐艺术的冷漠是思想认识问题的具体体现。安徽民间音乐的传承需要社会氛围,尤其需要社会干预这种特殊的途径。而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媒体很少有安徽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平台,教育层面也很少涉足这方面的教育与科研。

当前,随着流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安徽很多传统民歌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令人忧心的“冷遇”处境,而是濒临消亡的“悲惨”险境。对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其方法措施在理论上应是一个系统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并且应当以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给予音乐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保护问题,更是传承的问题。

首先,宏观角度来看,比如,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在政策干预层面加强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民间音乐文化,这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盛大节日,安徽各地都上演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歌舞,这既是挖掘、展示、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最佳契机,更是激活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充分挖掘音乐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经济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成为保护与传承的主导力量,加强对音乐文化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之被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学习、研究和传承。让人民有对本土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体执行时,可以有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的成立相关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心,比如“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①、“皖北花鼓灯艺术研究中心”②、“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③等等。同时聘请部分退休的科研人员以及一些有名望的民间艺人担任课题任务,并且培养艺术研究人才的梯队建设,做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编辑出版必要的关于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民间音乐实施永久性的底层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目前较流行的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做法,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进行采录,然后以各种载体加以保存。这种做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它将传统的收集、采录的方法与现代科技优势很好地加以结合。此举虽然使得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存留,达到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但这样的做法却使原本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艺术日渐脱离人们的生活,其内在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也随之削弱和消亡,最终只能成为后人阅读观赏的史料文字和历史片段,这种结果违背了传承的初衷。由此可见,要使得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不衰,始终保持鲜活的因数生命力,只有让它始终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当中,始终在人民的口传身教当中,才是万全之举。

再者,专才教育也是传承民间音乐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在现代教育中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当中有一个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地处安徽地方戏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市,该学院于2011年有教育厅牵头,整合相关学校的学科门类,成立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隶属音乐系,旨在服务于地方戏曲黄梅戏的挖掘、传承与发展。该学院从招生、人才培养、艺术实践、人才输出等各方面都因“区域”制宜、因“戏种”制宜做了很多个性化的调整和改革。

三、余论

纵观地域性艺术的发展,一个地方乐种或区域音乐文化大多是由或大或小的、作为艺术主体的“人”在操控,他们“操纵”着艺术的萌生、沿袭、发展、变革以及消亡。因此,“人”是民间音乐创作的主体,是本源;但是在音乐艺术传播的过程中,“人”也是音乐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源动力。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朴素的安徽各族人民在接纳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如何正确认识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稀有性及其在多元化环境里的价值,进而身体力行地对其加以发掘、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普通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院校学生、甚至是每一个欣赏者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注释:

①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是安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是集研究、创作、排练、演出、展览、艺术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研究与演艺中心,2009年5月投入使用。

②在安徽省文联、省歌舞剧院、省艺术研究所、省花鼓灯艺术团的支持和指导下,安徽省省民政厅于2009年10月28日批准成立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会。

③凤阳花鼓,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当地主管部门一直努力在筹建“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目前已获准批示。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田耀农.区域音乐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9(12).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10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实现;途径

前言

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各民族音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文化价值成为艺术的结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应当为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加广泛的途径。

一、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剖析

对于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可以从纵向的历史文化和横向的民族文化进行剖析。按照历史的纵向脉络,民族音乐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春秋时期的《楚辞》中有很多富有浪漫色彩的音乐作品,《孔雀东南飞》可追溯到汉代。民族音乐因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而相继产生不同的体裁、风格。而且同一种体裁的民族音乐在不同历史时代下,又会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这恰恰是民族音乐历史文化价值的生命力所在。按照横向的民族脉络,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特征,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音乐。比如海南黎族的竹木乐器与民歌,傣族著名的葫芦丝和孔雀舞,湘西的土家族民歌等等,都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各民族音乐文化异彩纷呈,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灿烂文化体现。因此,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既是深厚的,又是广阔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

基于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时代变迁的洗礼下,如果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以重视,很多民族音乐将面临失传的问题。所以文化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如何传承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动态性的需求,其中既有历史演变的动态特征,也有受众支持的动态特征。民族音乐只有在动态环境中生存发展,才是真正的文化价值实现。比如傣族葫芦丝音乐深厚人们喜爱,《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曲目,与孔雀舞的配合堪称惟妙惟肖、经典绝伦。而发展至今,孔雀舞又融合了很多现当代的艺术元素,使其更具魅力,吸引大批受众前来观看,这就是文化价值的动态实现。如果缺少足够的受众支持,仅从历史的纵贯线上对民族音乐予以保存,其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将会受到抑制。比如近年来各地文化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将民族音乐记录、保存,但这仅仅是静态的封存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遗产价值,而未来的生命力却不由使人堪忧。所以对于文化价值的实现,只有适合民族音乐继承和发扬的传承方式才是最为科学的,才能满足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焕发民族音乐的生机和活力。

三、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为满足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塑造广域文化实现途径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所谓广域性,就是广泛开辟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确保民族音乐保持固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同时,能够通过动态的发展变化,在当今和未来的历史环境下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文化价值离不开受众群体的支持和肯定,受众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最有力的证明。

第一,基于当代文化元素的再创作。民族音乐既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又存在动态发展的潜能。它的动态发展就是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在既定音乐体裁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曲目。每一种少数民族音乐都有其自身的乐器和曲风要求,但创作素材却是不拘一格的。古典和当代的结合在很多文化领域都彰显出宏大的生命力,吸收当代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鼓励各地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比如提供专项基金扶植创作开发,每年推出专项奖评比民族音乐的新作品,以扩大各地区民族音乐的知名度。

第二,开展文化生态旅游。所谓文化生态旅游,和人们当今精神世界的丰富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旅游活动侧重对客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观赏,而生态旅游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形成的旅游活动,它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不少游客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到不同民族特色的人文风光,民族音乐以及和舞蹈的配合能够为游客营造愉悦的氛围,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每年在不同的地区聚焦民族音乐文化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看,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将是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融入其他文化载体。再创作和旅游观光主要是以民族音乐本身促成的文化价值实现,而融入其他文化载体又为民族音乐创造了价值体现的深邃空间。电影就是一类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借画面和声音传递给受众,受众在故事情节线索的吸引下,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根基。民族音乐和其他文化载体的融合,实质上是两者借助共生载体,相互依存,实现文化价值的烘托。比如电影《寻找刘三姐》,既结合了广西民族音乐的特色,又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进行画面诠释,使人观看后引发联想,记忆深刻,确实体会到文化价值的真谛。

第四,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作为文化价值,它本身没有国度的界限,只要是适合民族音乐发挥文化价值的环境,都可以作为其实现途径。东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即使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仍然有很多东方文化有待传播,民族音乐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国外的民族音乐也需要向东方传播。在文化互通有无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将会收获无限的创作源泉。政府、民间组织乃至企业等应努力拓展民族音乐交流的机会,于交流之中实现民族音乐的文化增值。

总结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积极创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尤为重要,保护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并为其塑造广域发展的途径,民族音乐才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