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十篇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十篇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4:37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新问题;发展

目前,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研究是比较普遍的,在一些著作和教材中有专门的论述,相关的论文也比较多。理论界主要研究了疏导方法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疏导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怎样贯彻疏导方法等等。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充分贯彻疏导方法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但是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教育对象心理发生变化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论述不足;没有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利益观的新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思路;没有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提出有效的疏导措施等。理论界存在的不足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在此基础上求得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协调。疏通和引导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通和引导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没有疏通,就难以进行正确的引导;没有引导,疏通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疏导方法是人民群众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符合人的思想特点,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1.疏导是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中国实行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互助互利的平等关系。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只能坚持疏导的原则,把群众中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党的方针政策;再通过说服教育,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p338~339)绝不能采用强制的、压服的做法。

2.疏导是教育对象主体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把教育对象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受这种观念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命令式”、“训话式”的教育,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普遍存在,片面强调用行政命令来解决思想及其他一切问题,致使教育对象产生戒备和对抗心理,造成教育双方相互交流情感的纽带断裂,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实际上,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转化为现实的行动,都取决于教育对象本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疏导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尊重、理解教育对象,重视双向交流,变教育过程由被动为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充满生机和活

力。

3.疏导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历来坚持疏通引导,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正确方针。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运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从而使全党达到空前团结,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9年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新方向,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党的历史上,在对待人民的思想认识问题上,也曾犯过一些指导方针上的错误,诸如王明等人对革命同志采取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张国焘、康生等人搞的肃反扩大化,十年内乱中,林彪、“四人帮”在人民群众中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批判”等等,这些都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认真总结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疏导方法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是党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

二、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面临的新问题

过去我们对疏导方法的理解,就是通过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导”,主要局限于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处理人们相互之间的一些矛盾。在新形势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情况呈现出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教育对象的心理变化

快节奏、强竞争、多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的压力很大,导致一些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产生了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一些人在社会竞争中病态地认为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在与对手“交锋”时常常“力不从心”,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自惭形秽,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2.嫉妒心理。在社会竞争中,一些人抱怨、憎恨某一方面超过自己的人,遇事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容不得比自己强的人,对他们总是耿耿于怀,甚至产生诋毁、伤害的念头。

3.冷漠心理。即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

4.孤独心理。表现为性格内向,不愿向别人吐露内心秘密,自我封闭,离群索居,缺乏对他人的兴趣,常处于寂寞孤单、沉溺憧憬的心理状态。

5.怀旧心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对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原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一致的群体和阶层逐步分化,造成了收入、权力和职业声望的错位,导致一些人的失落感增强,从而产生怀旧心理。

(二)人们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变化

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势,即道德品质的提高,要靠教育,而教育就是将人们不知、不懂的东西告诉他们,让其知,让其懂。而知了、懂了以后,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则不甚重视。这很容易造成人们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

1.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表现为行为取向趋于实惠。

在处理公与私、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绝大多数人能够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但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也有相当多的人希望公私兼容,奉献与索取相平衡,主张“利己但不损人”,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个别人甚至受到了个人至上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自由,以个人为中心,一味崇尚自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会选择个人利益,关心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的物质利益的得失。可见,人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行为取向趋于实惠。

2.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表现为言行相互脱节。部分人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却缺乏报效祖国的行动;追求真、善、美,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期待建立一个和谐规范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却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却又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渴望学有所成,却不愿意刻苦用功,疏于基本训练;希望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愿帮助别人。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影响了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缺乏协调意识。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也是发展生产、经济腾飞的自然条件。但人们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却缺乏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中,有些单位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野蛮做法,无节制地生产和盲目地扩张,结果导致环境的恶化和对资源的破坏。一些人则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谁都可以取用,“不拿白不拿,不用白不用”,甚至认为自己对自然资源的取用不过是沧海一粟,毫毛一根,因而千方百计地利用自然环境、开发自然资源来为自己谋利,完全把大自然当作可以无限索取或任意使用的对象,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彼此对立、相互对抗,导致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难以协调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新发展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对疏导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疏导方法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拓宽视野、避免片面性,疏导方法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注意从心理上进行疏导针对人们的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其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心理疏导方法主要有:

1.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心理咨询能够帮助心理负荷过重的人,解决心理不适或障碍,可以启发咨询对象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变化,能够引导咨询对象学会发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心理咨询的形式很多,一般有面谈、集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多种形式,这种面对面、或电话、或书信的方式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咨询对象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2.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指导与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人们心理的封闭性给了解他们、教育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心理指导,就是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人们心理发展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通过开办心理知识讲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告诉人们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让人们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心理求助的能力。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教给人们一定的心理知识,教会人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克服、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疏导存在的心理障碍,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倾向很有帮助。

3.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各个部门或各类人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目标统一,步调一致,相互支持,协同努力,形成合力。“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p1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型、立体化育人网络,建立起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变“堵”、“禁”为“疏”、“导”,才能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实现保持社会的稳定。当前,应当大力培养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建立、健全各种心理疏导机制,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其他反映、采纳社情民意的制度等等,为社会成员提供正常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改变认识、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的。

4.引导教育对象采用宣泄手段排除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合理的宣泄可以帮助教育对象排除不良情绪,改变郁闷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因此,要注意引导教育对象采用宣泄手段把受挫的原因,压抑的痛苦或愤怒的心情向组织、亲友或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场,或者在日记中诉说,以表达心中的痛苦和委曲,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健康。

(二)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注意从利益方面进行疏导

针对人们利益观的变化,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疏导:

1.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p146)这充分说明,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都是转化人们思想,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必要手段。物质奖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来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最终通过奖励将物质作用转化为精神力量。而精神激励则不同,它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影响、改变人的思想和立场,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转化、互为促进。离开这个转化,片面强调物质奖励,或者会使受奖者失去光荣感,从而失去激励作用,或者会误导受奖者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引发拜金主义倾向。因此,必须坚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两种手段结合起来运用,避免偏重物质鼓励,轻视精神鼓励或者只重视精神鼓励,忽视物质鼓励的倾向。

2.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断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规章制度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确立行为规则,并保证行为规则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减少行为过程的不确定性,使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人能够享受由规章制度带来的好处,或者使违犯规章制度的人受到执行部门的惩罚。实际上,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必然与他人的利益最大化追求相抵触甚至冲突“,所以制度可以被理解为是所有人之间的集体最佳的稳定对策”。[4](p27)因此,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补充完善奖优罚劣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住房改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来协调当前的社会利益,规范利益实现途经,调解差距过大的收入,努力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不断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引导人们从眼前的、现实的利益谈起,就会使人感到物质利益是一种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失去强劲的动力。同样,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则会使人在实现利益的过程中,搞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邓小平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3](p337)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的物质利益观念,克服各种错误观念和行动上的盲目性,从而做出符合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选择。

4.疏导与法律手段相结合。江泽民同志针对社会转型、利益格局调整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指出:“要靠法制,靠建立起真正有法制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也要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p70)实践证明,有些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光凭说服教育、启发引导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运用强制性的疏导———法律手段来解决。通过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指引、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贪污腐化、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敲诈勒索行为,警戒社会上那些具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思想的人不去做违法、违纪或违反道德的行为。只有把疏导与运用法律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个人的合法利益。

(三)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注意从知行统一上进行疏导

针对道德知行冲突现象,提出相应的疏导方法,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人们的道德观念,提高人们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道德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只有当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并努力地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时,道德教育才起作用。因此,要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开展道德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能有效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使受教育者在亲身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巩固道德信念,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从而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2.引导教育对象积极进行符合道德的行为训练与道德实践。人们获得思想道德认知后,要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就得通过实践,即践行道德。只有通过实践中的行为训练,自觉地去做,在练习或实践中掌握行动技能,逐步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引导教育对象进行符合道德的行为训练,让受教育者参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维护社会、国家利益的活动,躬行实践,通过让受教育者学雷锋做好事,为有困难的人排忧解难,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道德实践活动来培养、固化、内化人们的道德知识以及道德情感,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习惯,实现知行统一。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是全体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只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使自然资源更有效地为人类造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平衡、协调发展。”[6](p226)因此,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然环境利用问题上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使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和局部的行为纳入到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的轨道上来,把人类乃至后代的根本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发展利益及个人眼前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避免发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置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于不顾的行为,使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真正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1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2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义是引导、指导。“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德文为eduiere,它们都来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语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化而来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语education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语eduiere则有“引导、唤醒”之意。可见,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杜威更明确地指出:“教育即指导。”[2]教育如此,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更如此。因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具有传递性,教育者无法将它们像知识一样灌进学生大脑。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种形式的“导”的引领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去建构。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德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3]也就是说学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构的,教育者作为一个外因,只能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帮助”,提供各种形式的“导”。

一、疏导

疏导原意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德育中,疏导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断地“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当学生思想、情感出现“障碍”、遇到“阻塞”时,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导。“疏”就是疏通,即解开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使学生的“思想流”“情感流”畅通无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师确定的目标发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导就是疏通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要疏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结。这是进行疏导的前提。关心、了解学生才能使疏导有针对性。教育者关心、了解学生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信任感,而这又为学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导创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疏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一,讲清道理,论理疏导。疏导的关键在于论理,论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论理疏导可以消除认知障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其二,以情动人,感化疏导。学生的许多思想、行为问题是由于情感障碍引起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进行感化疏导。情感障碍消除,思想、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疏导的形式还有分步而导、分散而导等等。

二、引导

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前进方向、行动方向和目标的引领,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定向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引导表现为对学生需要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德育需要,“使个体从无道德的需要发展到有道德的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的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的需要。”[4]252第三,当学生迷途时,教育者不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去辨别方向,把他们引向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自己铺路搭桥,走向彼岸。

引导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目标引导。即教育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或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龄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内容引导。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内容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目标,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的选择作用于学生,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言行引导。教育者的言行特别是行为具有示范性,对于具有“向师性”特点的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者通过自己合乎道德的语言特别是行为能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三、指导

指导是对人的活动的方法、步骤等的具体指点。德育中的指导突出的是对学生道德生活的指导,即对学生做人、做事、处世、立身的指导。第一,做人指导。中小学生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做人还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予具体指点,使学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德,学会做人。第二,处世指导。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处世指导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在处世中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学生在处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在处世中把握处世之德,形成良好的处世品德,学会处世。第三,做事指导。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两大主题。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明白所做之事无论大小,都要从对社会、集体、家庭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要为学生做事提供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导学生做事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行事之规,学会做事。第四,立身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开导

“开导”在德育中有多种涵义:开发学生道德智慧;激发学生道德思维;以道理启发劝导;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开导的方法有:第一,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与先天的潜能有关,可以被激发”。[5]开导,就是要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使其具备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对人们言论、行为的善恶做出道德判断,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破解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第二,开动学生思维机器。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对自己、对人们的言行进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及结果不断进行内省、反思、调节和矫正,改过迁善。第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第四,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惑,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开导,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它打开“心结”。第五,心理开导。在当代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道德问题有一些是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要解决这些道德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五、诱导

诱导即“劝诱教导”。诱导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诱”。“循循”即有步骤、有次序,“善诱”即善于诱导。德育中的诱导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骤。诱导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应按照知—情—信—行的顺序诱导。先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善诱”。表现为: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要诱导,就要有“诱饵”,“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二要善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诱导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诱导的前提。同样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谐,接受的氛围好,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诱导,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这是循循善诱的基本条件,是循循善诱的必然要求,因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进,不毕其功于一役。

六、督导

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导主要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离不开教育者的督导。德育中的督导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督”与“导”。首先是监督。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后,需要进行经常的、始终如一的监督,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付诸行动。没有教育者经常的监督检查,道德行为要求往往会落空,德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为“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这时他们正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4]514所以,由教育者对学生实行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导与引导中形成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导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难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质。所以,督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与修正,使其在自我监控下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品质。

七、因势利导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方法选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我国古代著作《论语》中曾提到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论语》中所提到的“器”这个字对应的应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了。通常来讲,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国民的行事思想观念、做人道德规范以及持有的政治观点等进行引导,继而使得我国公民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道德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种社会中常见的物质生产活动,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对我国公民的自身认知、情绪波动、感情、个性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性等进行精神领域范围内的疏导和引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具备社会物质生产中的任何特征,其是以意识作为生产活动的根本属性而从事的社会活动,所以并不具备实物形态的实施工具,故由此得出方法便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够完成的关键所在。我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曾说过:“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要提出具体的任务,而且要对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确定。如果我们的最终任务是过河,但如果没有搭建好的桥或者用作渡河的船,那么就无法过河,而过河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说,没有实施方法的任务,只能算作是一句空谈。”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过程中的方法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可代替。而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目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故其实施方法的选择有时会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还要关键。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说理教育

(一)说理教育方法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便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根本,我国在建国初期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是以说理教育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做法是与强制灌输理论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实通过我党在经过了长期的斗争与革命后得出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主要是通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来进行最终的教育活动。我党的建立者毛泽东同志曾在其撰写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对说理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其认为我国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所引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便是说理教育。而对于这种问题,只能通过民主性质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解决方法可以是讨论研究、批评教育、说服引导,但一定不可以是强制命令或者是压迫规定。”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方法是在我党取得政权之后,对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的内部矛盾进行的一种非对抗性的思想矛盾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说理教育方法的特点

思想政治道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从说理教育的实施主体来看,其进行处理的是主体是处于平等关系的,其指的就是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内部非对抗性关系;其次,从方法论中规定的基本原则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说理教育方法是以民主的方式来进行的,其指的就是该种方法的实施是通过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通过对自身意见的互相发表并讨论来进行;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教育方法的本身来看,其是通过将讨论法、批评法与说服法进行结合继而实现的从团结到批评再到团结的方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方法就是教育与说服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法;最后,从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说理教育方法相反的方法来看,其的实施过程是于强制压迫、命令规定完全不同的对立方式。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方式是一种能够体现我国民主体制的主要教育方式,并符合我国现代基本教育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心理疏导

(一)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产生

尽管我党目前所使用的处理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内部矛盾的说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十分有效,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其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及社会的需求。因为,在我国的建国初期,我党及其所建立的政府在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心里的权威较高,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形态一直处于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状态下,社会形势也是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下,继而使得我国人民的思想政治观念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说理方式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才得以良好的实施。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使得我国的社会形态、社会构成、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等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故使得传统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我国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党及其所建立的政府必须在总结并发扬之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与当前我国发展的新形势进行机密结合,继而开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方法应运而生。

(二)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概述

心理疏导中疏导二字的意思是引导和疏通,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运用的心理疏导法指的就是通过对人们内心以及思想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使用引导疏通的方式来完成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将疏导的概念与心理连接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人们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疏导,继而使其的思想政治思想能够回归到健康积极的发展轨迹当中。

在大部分的医学论著中,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具有相同概念,而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龙光在其撰写的《心理疏导疗法》一书中说道:“临床中的心理疏导疗法是指医院中的医务人员在于患者进行医疗交往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良性结果,其能够对患者出现问题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疏通和引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继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召开了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心理疏导疗法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中,而心理疏导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心理疏导法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即是对医学以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治疗等概念的借鉴,又是对医学以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治疗等概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法在实践过程中超越了某个体系中对心理分析的局限,并对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心理以及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疏导。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采用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面对的心理疏导对象不同,故其所使用的方法及手段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三)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运用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心理疏导方法即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模式,又可以将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疏导方法的着手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进行使用心理疏导方法的过程中,应对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全面地运用,而负责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也应对来访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虽然两种工作的实施过程大致相同,但是二者在学科以及话语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法虽然是以心理为切入点,但却是一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其虽然包含了心理学中的部分心理咨询处理方法,在这些方法却不仅仅是应用于对人的心理进行疏导,其更多的是对人在思想方面的矛盾进行疏导,是一种以服务我党政治思想为基本原则的教育活动。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着对疏导者的心理情绪以及政治思想变化来进行,在进行疏导时不但需要采用直接的谈心的方式,更需要对受教人员进行组织学习,使其的思想政治观能够从基本理论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应对被疏导者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使其能够感受到我党及社会对其的关心。

四、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

说理教育方法与心理疏导教育方法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理论联系。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实施方法所涉及到的主体使用一类,即教育主体是相互平等的存在;其次,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在进行时所遵循的是同一种原则,即以民主为主的原则;再次,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所采用的都是趋于理性的教育方式,即通过说教、疏导的方式来对被疏导者进行思想上的开导;最后,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都是不同于强制命令或是压迫规定的并且符合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方法,其不但吸收了传统受理教育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更是在说理教育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元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疏导法不但融合了固有的说理教育方法中的理论主线,还在其中添加了情感类的内容。这样的疏导方式不但能为被疏导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思想标准,还可以对被疏导者内心的困惑进行有效的疏导。

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说理教育法转向心理疏导法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法在发展过程中趋势。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更能符合被教育者多元化的需要;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来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心理疏导者与被疏导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理论到科学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来讲,更具有科学性,其不仅仅是从理论的角度来对被疏导者进行疏导,其更关注的是以被疏导者的思想问题为中心来进行疏导。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4

对于这两类问题,由于其性质不同,学校采取的措施也可能有所不同。对于社会问题,学校只能采取防御性措施,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将学校与外部进行相对隔离,避免外部可能带来的危险,而对于这些外部活动的主体不能施以积极地行为,因为后者并非处于其教育职责的管辖范围之内。但对于内部问题,学校则可以采取积极性的措施,比如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管理和教育,以避免相关安全问题的产生。内部问题一般表现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冲突。其原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心理原因与外在原因。所谓心理原因是指诱发内部保卫问题的各类主体所具有的不正常的行为动机;所谓外在原因则是指在上述各类主体不具有不正常的行为动机的前提下,而诱发内部保卫问题的客观情形。前者包括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因此具有的不正常的心理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则可能转化为危险行为。而那些纯粹的外部刺激,也可能使一个人做出偏激行为。当然,在大多数情形下,心理原因才是诱发一个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和他的内在动机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保持一致的。

法制教育对解决上述问题的价值所在

既然在大多数情形下,心理原因才是内部问题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就必须借助能够针对这一原因的解决途径来减少校园保卫工作中的问题。这些途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理疏导;二是法制教育;三是道德教育。本文将分两个层次着重分析法制教育方式的价值和意义:其一,法制教育为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其二,法制教育与其他解决方式相比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特性。提到法制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主要是那些部门法的知识,比如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等各个具体部门法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这样的理解是妥当的,因为,法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以这些具体的法律体系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理解又失之偏颇,因为它仅仅看到了法律技术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目的性或理念性的一面。我们正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才主张法制教育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要理解本文的主张,必须首先了解法律所蕴含的目的或理念,以及法制教育对这种目的理念的弘扬。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是造就具有理性的个体。我们知道,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工具。在一个以法律为主要治理工具的社会中,法律的地位高于一切,这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为了解决纠纷,法律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理性地考虑和审视事物之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规则去解决问题。简言之,理性渗透在每一条具体的技术规则之中,如果没有此精神理念,法律的运作将是一种空谈。

在保卫工作中重视法制教育,首先就是要在与内部问题相关的主体中间培植起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精神首先体现为一种冷静的克制,在面对他人的言行甚至诱惑时,理性的判断可以使得一个人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不会随意激发自己内心的激情,并做出过激之事。相反,他会克制这种激情,并顺从理性的进一步要求。理性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使一个人能够用一种反思的精神去对待其他的人或事物。在一个人克制不正当激情的基础上,此种反思能力使得他不会进一步盲从他人,而是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去鉴别所面对之人或事情的真伪正误,因此,反思精神的主要内容就是独立地判断。这样,我们可以初步将理性理解为克制和独立判断的精神。在此种精神之下,一个人会反思自己内心的激情,并对所有人之言行的正误进行合理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内部问题的原因———不正当的心理动机———都将在理性之下得以合理地控制,如果能够这样,它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舒缓。法律的另一个目的是培养法律意识,确切地说,是培养一种规则意识。理性的主要寄托和表现就是在抛却不正当激情之诱惑的前提下,运用规则而不是感情去解决问题,而感情极容易将我们导向冲动的边缘。学校中许多突发事件就是因此而发生的。

当学生及其他内部问题的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如果具有这种规则意识,能够首先想到通过正当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武力或不正当的人情世故,学校的保卫工作则会受益匪浅。法制教育还可以达到另一个目的,就是使人们养成“法律的道德”。“法律的道德”,又称为“中等程度的道德”,是作为法律甚至法学存在之前提而必须予以遵守的道德情操。这种道德表现为:在完全的利他主义和彻底的利己主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面对冲突时,规则解决的方法所要达到的道德目的就是:不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作出彻底的牺牲,除非这种牺牲在法律允许的界限之内。这种以“过度禁止”和“比例适当”为内容的公正之道德,可以使得法律能够在很多情形下兼顾冲突各方的利益。如果能够通过法制教育,将这种“中等程度的道德”———也是相对较易遵循的道德———贯彻在内部问题之各方主体的行为之中,则同样可以促使学校的保卫工作良性发展。

前已述及,与法制教育的方式相比,心理疏导的方式也可以对内部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心理疏导主要是利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相关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然而,在严格的心理学层面上,心理疏导并不涉及规则和道德,因为以事实为主导的学科,一般都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如此,则心理疏导虽然可以对主体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层面上进行解决,但对于主体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其作用则有所局限。道德教育方式也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解决问题,但对其局限我们也不能不察。我们通常所言的道德———即传统道德———在程度上往往高于“法律的道德”,即它往往要求一种较高程度的利他主义,一方当事人往往为此要做出更高的牺牲。这种道德虽然可以作为教化的工具加以运用,但是在解决冲突上与兼顾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法律之道德”相比,可能略逊一筹。因此,在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此种意义上的道德教化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的方式。

法制教育方式的具体要求

既然法制教育对于解决学校保卫工作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就应该设法推进校园内部的法制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在校园内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营造出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这些法制宣传活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即为常规的方式。考虑到其经常性,它最好以具体的班级为单位,由相关的教师和学生组织负责进行。并且应该采取能被学生们接受并喜爱的活动方式,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比如,通过观摩具有相关内容的影视作品,并对它们进行讨论;或者在不同的班级或者学生组织之间组织辩论,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问题意识和理性辩论的精神。辩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培养一种思考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于培植法律理性和反思精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种即为非常规的方式。考虑到这种方式并不要求经常性地实施,所以可以学校相关部门为核心,进行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比如,可以定期或者在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日期举办一些宣传活动,让法制观念通过这些活动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中,以此培养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理性精神。考虑到上述宣传活动的局限性,我们认为下述建议可能更具效果:在校园中设立以培养理性、规则意识为目的的公共课程。#p#分页标题#e#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5

关键词:说教;尊重;堵截;疏导;应急;预防;结合

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可是,当前学校的教育工作仍然只重智育、轻德育,学校的教师仍然只重“授业”、轻“传道”,结果造成思想品德课开设不少,而学生受的教育不大,使得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对自身思想品德的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使之与文化素质与日俱增呢?笔者认为,“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传道”的过程中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将说教与尊重结合起来

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人的心灵。”要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接受教育,首先教师本人要坚持“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的教育原则,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总之,教师应放下架子,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人格上的平等,主动打通双向交流的渠道,在平等中引导,在引导中明理,将说教与尊重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认同上升为接受,最终实现内化教育。唯有如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会提高得更快!

二、将堵截与疏导结合起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中学生毕竟是孩子,有惰性,独立意识虽逐步增强,自制能力却较弱,若疏于堵截,则容易引发学生的自我放纵心理,滋长违纪言行;但中学生也是鲜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通过疏导实现其“主动接受”。若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他们难以口服心服,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发挥。清代教育家颜元有一句名言:“数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科学家小时候在大家的眼里学习成绩都非常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某方面的事物具有深厚的兴趣。正是教师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扬其长,补其短,后来他们才会成为出色的科学家。可见,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正的意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疏导”。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原则,将堵截与疏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刚柔并济、宽严有度,方有收效。

三、将应急与预防结合起来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6

论文摘要: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冲击了德育效果,一直是一中学生德育中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以及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解决方法。

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像一个反冲活塞一样堵塞了德育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等等。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捎除这种消极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消极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矫正疏导的方法,来消除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切实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1.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消极否定性

在德育中,中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表示否定的消极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在接受德育时,往往对某个内容、形式或方法表示否定,不肯接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轻蔑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甚至有明知故犯故意违背的行为;在对领导的态度上,有的是不冷不热敬而远之,有的是表面服从背后乱说怪话,而有的则是公开对抗顶撞激化矛盾。

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是客观事物经过中学生的主观体验而产生的主观对客观的情感与态度。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不是依据事物的客观性、事情的是非曲直去进行客观真实的评判,而主要是依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去判断、去表达,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它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当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不利的,就会引起否定性的体验,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反对、不满、厌恶等,这样消极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

三是,具有现实可变性和较强的重塑性

从逆反心理自身形成来看,是人们的生理、心理诸要素经过一系列多层次的变化改组而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而其存在着可变性,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打破这种消极的对抗性暂时性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积极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就可以消除主体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只要调适疏导的方法对路,是能够消除其消极心理,并能够实现其积极肯定心理的重塑。

2.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

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2.1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中学生由于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尚不够均衡,因此,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他们好胜心强,说话办事总是想争个你高我低,遇事容易冲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对抗性。许多中学生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对现实中的一切看不顺眼,久而久之,心理便会产生逆变。

2.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其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审美需要、成就需要转变。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求新,自主意识增强,从而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滞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致使中学生对这种德育现状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另外,一些教育者的形象和素质与现代中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缺少应有的人格魁力,进取精神差,思想境界低,说做不一致,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也容易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2.3教育内容空洞和方法的不切实际是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

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总得有一定的,’G!子”,一定的“载体”,即这种心理的产生必须得有一定原因引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事物之上,这种心理才能释放出来,从而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而我们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引起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引子”和“载体”。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中学生个人成长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只有消除中学生心中存在的这种消极否定心理,让中学生真正肯于积极地接受德育,才能使德育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疏导,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学生存在的消极逆反心理进行疏导,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

3.1晓之以理法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先天就有的,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赞成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以理服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力戒“假大空”,坚持讲真话,讲真理,不言过其实,不凭空捏造,虚构典型。

3.2动之以情法

疏导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去讲,中学生接受的程度就大不一样。所以教育者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体贴人作为进行德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管理与排扰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达到心理相通。

3.3人格感染法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实施疏导教育,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的力量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因此,教育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中学生,在中学生中树立起廉洁奉公、勤政为兵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3.4区别对待法

对中学生的褒贬要恰如其分,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掌握时机。尤其是批评中学生,更要把握分寸,依据教育对象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能个别批评的,尽量不扩大范围。很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者的方法简单生硬而造成的。因而一定要注意改进教育的方法,讲究技巧,尽量避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引发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3.5参与认知法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7

1.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消极否定性

在德育中,中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表示否定的消极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在接受德育时,往往对某个内容、形式或方法表示否定,不肯接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轻蔑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甚至有明知故犯故意违背的行为;在对领导的态度上,有的是不冷不热敬而远之,有的是表面服从背后乱说怪话,而有的则是公开对抗顶撞激化矛盾。

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是客观事物经过中学生的主观体验而产生的主观对客观的情感与态度。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不是依据事物的客观性、事情的是非曲直去进行客观真实的评判,而主要是依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去判断、去表达,有较强的感彩。它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当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不利的,就会引起否定性的体验,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反对、不满、厌恶等,这样消极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

三是,具有现实可变性和较强的重塑性

从逆反心理自身形成来看,是人们的生理、心理诸要素经过一系列多层次的变化改组而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而其存在着可变性,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打破这种消极的对抗性暂时性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积极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就可以消除主体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只要调适疏导的方法对路,是能够消除其消极心理,并能够实现其积极肯定心理的重塑。

2.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

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1)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中学生由于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尚不够均衡,因此,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他们好胜心强,说话办事总是想争个你高我低,遇事容易冲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对抗性。许多中学生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对现实中的一切看不顺眼,久而久之,心理便会产生逆变。

(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其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审美需要、成就需要转变。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求新,自主意识增强,从而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滞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致使中学生对这种德育现状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另外,一些教育者的形象和素质与现代中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缺少应有的人格魁力,进取精神差,思想境界低,说做不一致,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也容易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转贴于中国省略

(3)教育内容空洞和方法的不切实际是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

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总得有一定的“引子”或“载体”,即这种心理的产生必须得有一定原因引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事物之上,这种心理才能释放出来,从而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而我们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引起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引子”和“载体”。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中学生个人成长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只有消除中学生心中存在的这种消极否定心理,让中学生真正肯于积极地接受德育,才能使德育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疏导,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学生存在的消极逆反心理进行疏导,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

(1)晓之以理法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先天就有的,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赞成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以理服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力戒“假大空”,坚持讲真话,讲真理,不言过其实,不凭空捏造,虚构典型。

(2)动之以情法

疏导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去讲,中学生接受的程度就大不一样。所以教育者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体贴人作为进行德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管理与排扰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达到心理相通。

(3)人格感染法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实施疏导教育,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的力量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因此,教育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中学生,在中学生中树立起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4)区别对待法

对中学生的褒贬要恰如其分,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掌握时机。尤其是批评中学生,更要把握分寸,依据教育对象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能个别批评的,尽量不扩大范围。很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者的方法简单生硬而造成的。因而一定要注意改进教育的方法,讲究技巧尽量避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引发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5)参与认知法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8

[论文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逻辑结构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以往认识成果的小结,又是进一步认识的阶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它是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化与外化、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等。这些基本范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和成果范畴构成的一个立体动态结构。这样的立体动态结构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推演,生动地体现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序运动进程和思维的辩证运动过程的特点。在这个彼此关联、排列有序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中,揭示了基本范畴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和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一、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是指军人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与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军人自身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军队的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行为是指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动作,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影响周围环境的动作和过程。

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支配行为;第二,行为反映思想;第三,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思想与行为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基本、最具普遍意义的一对范畴;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往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思想与行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起点;思想与行为不仅对其它范畴起着基础和制约的作用,而且有力地揭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以笔者认为,思想与行为这一范畴,应作为整个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系统的起点范畴。起点范畴是使整个范畴体系由以进展开去和得以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逻辑起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从其范畴体系上看,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一般说来,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相互规定;第三,逻辑起点是一切矛盾的“胚芽”,是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第四,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依据上述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逻辑起点,只能是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

二、中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者在这里特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它是指经过专门训练,能有目的和按计划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受教育者是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是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和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任务和活动方式也不同,所以他们之问有对立的一面。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可分离,他们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他们的位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者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有统一的一面。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范畴是在思想与行为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思想与行为回答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则在此基础上回答了谁在进行思想与行为,即思想和行为的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的思想与行为就自然地演化为或具体化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仅仅是一个从思想与行为发展演化而来的范畴,而且是整个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系统中的中心范畴。一般说来,每一个范畴体系都有一个中心范畴,对其他范畴起着规定和影响的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具有奠基石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范畴具有贯穿于系统的始终的这种特征。如思想与行为、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诸对范畴,不仅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范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范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规定和影响作用。思想与行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发生作用的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的效果也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身上得以体现出来的。

三、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说的疏通,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采取一切措施和方法激发、调动、维护军人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表达出来;所谓引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思想观点,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并注意把其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疏通和引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辅相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疏通是引导的前提,没有疏通就没有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疏而不导,各种错误思想就会放任自流。离开了疏通谈引导,就使引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引导谈疏通,疏通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疏通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说的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事实与道理去影响军人的意识与行为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软”要求,不带有强制性。这里说的管理,是指教育者运用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规范等现实的制度管理,是通过行政、纪律和法律的手段去约束军人的行为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与管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教育是一种“软”要求,而管理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有其对立的一面,另外教育和管理也由其统一的一面,具体表现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可以提高军队管理的效率,因为思想教育通过正面说理,宣传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提高军人的觉悟和认识,为顺利进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管理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教育的效果,管理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军人的种种要求加以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将“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通过严格的管理,保证了思想教育基本要求的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确定了谁在进行思想与行为以后,接着自然就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基本范畴中,引伸出了两对基本范畴,即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中,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这些范畴在逻辑上就是联结起点范畴、中心范畴和成果范畴的中介范畴,它们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运行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媒介作用,使之构成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整体。同时,这些中介范畴也不是孤立存存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疏通与引导是始终贯穿于教育和管理之中的,通过教育和管理而体现出来。教育与管理也必须要遵循疏通与引导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与管理的效果。

四、成果范畴:内化与外化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说的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军队教育因素下,接受军队、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军队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所谓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并多次重复良好行为使其成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内化与外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第一,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第二,内化的成果是使人形成新的思想,外化是使人产生新的行为;第三,内化主要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法来完成,而外化则主要是通过动机指导行为的方法进行的。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

第一,内化与外化的基础都是实践活动;第二,内化与外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良好行为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第三,内化与外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范畴;疏通;引导;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6.18

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行动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支配的,对事物的思想认识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支配其行为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人的思想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运动的。所以,要改变这种业已形成的思想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化落后、陈腐观念为正确观念,需要教育者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疏导原则就是遵循了人们这种思想发展规律。通过疏导,让大家把自己的思想、意见等表达出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在遵循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使被教育者通晓事物、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主客观原因,抓住真正的病根,对症下药,启发他们自觉纠正错误思想,克服不良行为,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实现转变人的目的。

(二)坚持疏导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

早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

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3]鉴于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处理由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关系的调整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而引发的种种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至关重要。归根到底就是要我们坚持疏导原则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依靠入耳入脑的疏导,依靠思想交锋和交流,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钝化内部矛盾,防止矛盾的激化。否则,压制民主,行政命令,则会使本来可以缓和的矛盾更加激化,使本来可以解决的思想问题更加复杂化,不但达不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反而会引发新的矛盾。

(三)坚持疏导方针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

人的思想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转变人的思想、解决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思想问题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对象是极其复杂的人类,针对不同个体思想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或用行政强制命令的方法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会违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求的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适得其反。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教育者向被教育者输出的一定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只有内化于被教育者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有效地作用于客观世界,否则教育者所传输的外部信息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失去其疏导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与工作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排除被教育者的思想障碍,解除他们的思想疙瘩,被教育者就会通过自己的评价和选择来接受教育者输入的思想教育内容,打开思想大门,敞开心扉,从而最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目的。

(四)坚持疏导方针符合马克思主义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历史上也曾涌现不少肯定和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观点,如“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唐太宗李世民曾以这个道理来教训他的儿子。魏征也常常提醒皇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贞观政要・君道第一》。虽然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帝王将相的统治而要求慎重对待民众的力量,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今必须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坚持疏导原则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民心连心,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党的总任务和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

(五)坚持疏导方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期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了解也不去了解广大人民真实思想的发展,堵塞了了解人民思想状况、意见、想法的通路,以至于人民言论失去自由,各种意见、言论的提出受到行政压制,无法得到充分表达,思想政治工作陷入盲目甚至严重的“左”倾错误中,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全面深刻总结了过去特别是“”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克服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犯的“左”的错误,通过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促进了党同各族人民的团结,在统一全党认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继续坚持疏导原则不放松,不断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如何进行及时合理、正确有效的疏导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情理疏导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被教育者进行情理疏导。“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感情基础。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敲开被教育者的心扉,打动他们的心弦,促进其思想的转化,从而为疏导创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良好局面。“晓之以理”是“动之以请”的升华。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千万不能以理压人、以理吓人,更不能摆高架子、讲歪理,那样是不能令人心悦诚服的,且被教育者很难接受教育者的批评、要求和引导。说过:“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4]在和平建设时期,由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的是人民内部思想认识的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所以我们更要以情感作为信任的纽带,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团结人,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

(二)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进行疏导

按照被教育者不同的个性、思想认识、思想发展变化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帮助其克服外部困难和内心障碍,循循善诱,使之逐步形成一种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力量――动机,进行有效疏导。叶圣陶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5]这深刻表明从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植根于被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因势利导方式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和刺激下进行的,通过教育者的点拨,可以激发被教育者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其顺利获取某种知识或技能,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创造畅所欲言的气氛

坚持民主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民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民。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政治应该是自主政治,因为社会主义使“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6]。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给对方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和条件,创造和谐融洽的思想交流气氛,让受教育者把内心的想法和各种看法都讲出来,耐心倾听他们摆情况、谈意见,从而了解对方真实的思想情况和形成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然而,在现实中,有些教育者特别害怕群众提意见,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甚至给提不同意见的人穿小鞋、抓小辫子、扣帽子、打棍子。在“”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犯的“左”的错误,便是最深刻的历史教训。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必须贯彻疏导方针,实行真正的民主,听群众说心里话。

(四)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决不搞无原则的迁就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对被教育者进行引导,关系重大。闭塞言路、压制群众固然不对,但对错误思想言论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同样是错误的。一旦被教育者对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和排拒心理,对党产生误解,且又不善于进行科学理性的缜密思考,则很可能误入思想认识歧途,轻易轻信和盲目接受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甚至借助所谓虚有的“神灵”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曾经一度肆虐横行的“”组织就是利用了众多盲目参与者的这种思想,而给社会、家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原则不动摇,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服务,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的。对于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应当旗帜鲜明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予以批评、纠正和引导,把受教育者的消极思想转化为积极思想,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明辨是非与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其思想不断成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而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五)疏导必须和法治相结合

疏导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受教育者自觉内化,但它并不意味着放弃道德评判、游离于法治之外;相反,疏导必须借助于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明的纪律和健全的法制。对那些明显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腐朽思想意识的言行,决不能放任自流;对犯严重错误的同志,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疏导教育的同时,执行必要的纪律;对于极少数触犯法律的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国当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层出不穷,思想文化领域八面来风,大量健康和不健康的思想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攻势有增无减。如何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保持高度警惕,如何有效遏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蔓延和抵制各种腐朽没落的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道德失范的问题,意义重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把疏导和法治有机相结合。正如邓小平所言:“疏导,也包括运用法律的手段。”[7]

四、结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针,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疏导,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败。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全面贯彻执行疏导方针,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程昌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1

[4]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8~71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4

apairofBasicCategoriesof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pedagogy:DredgingandGuiding

LiLiping

(DepartmentofBasicCourses,Suqianinstitute,Suqian223800,China)

abstract: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篇10

中等艺术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非常特殊,学生年龄一般从11到18周岁不等,天性活泼爱动,“骄”、“娇”二气俱存;他们具有一定艺术潜质,形象思维活跃,领悟力较强,但是年龄小,是非的判断能力不强,因此社会转型时期,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较大的冲击,同时也给艺术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疏导是疏通和引导,原本是指治水宜疏不宜堵,将疏导引入学生管理工作领域。疏通:广开言路和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开阔心胸,把憋在心里要说的话讲出来,要象治水一样,打开口子,使堵住的水通畅其流。引导:指采取启迪、点拨、诱导等手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做示范等形式,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把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使管理者更加具体形象地认识和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规律的东西。这是学校教育一个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做到,也必须做到。

一、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疏导方法是启迪学生进步的驱动力

首先,学校要建立以校党委牵头,团委为助手,学生科为中心,各专业科为主体,班主任为责任人,政工工会系统参与管理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思想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当学生的贴心人。实施疏导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是重要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所需要的条件。第一,“平等”教育者与学生要平等,这是疏导方法的根本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一对矛盾,处在一种关系中,疏导就是要正确认识并处理一对矛盾和关系。从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来看,教育者是矛盾和关系的主导方面,学生是处在受教育的地位。但是这两者在自尊心和人格方面应该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主和副的问题。只有在平等的条件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之间才能实现心灵的撞击和情感的交融,教育者才能够达到“疏导其有”的目的。如果教师不是学生的“朋友”而是“敌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教育的方法显然只能是“我说你听”、“我打你通”和“管卡压”,而不是疏导。第二,“耐心”:是实施疏导方法的必要条件。学生的认识过程和行为形成,总是从感觉,知觉到思维、行为的渐进的有秩序的过程,总是经过渐进的量变的阶段,才能发生质的飞跃。同时,教育者对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认识,也总是有一个由肤浅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实施疏导必须耐心。只有耐心,才能循循善诱,如果操之过急,采取拔苗助长、简单粗暴、草率从事、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因而是不能奏效的。第三,“细致”是运用疏导方法的重要前提。所谓细致,就是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疏导,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的客观规律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一客观因素,对不同学生发生的影响也会不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即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不同。因此,教育者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细致,真正找准思想的“脉搏”,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不细致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和个性特点,不能因人而异,粗枝大叶,凭感觉搞公式化、简单化的教育,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二、实施疏导方法的前提是营造一个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情感氛围

一定的情感氛围,是实施疏导方法的前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艺术学校的学生感情丰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情感更纷繁,更强烈。因此,艺术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善解人意,注重尊重、信任、关心理解等情感因素,科学地运用情感激励的作用。第一,“尊重”是指对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重视。尊重学生,既可以密切教育者与他们之间的情感,又可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成材。尊重不等于惯纵,更不等于百依百顺。一些学生以为他们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都得全部接受;他们的行为不管合理与否都得全部赞成。这种把尊重视为任其所以,不是真正的尊重,对实施疏导方法十分不利的。对学生的尊重包含三层意思:首先,对他们要体谅和同情。教育者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工作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切忌千人一面;其次,对他们要放心和信任。教育者应该正确估价学生的思想主流和基本觉悟,对他们要信任,不要怀疑,要真诚,不要猜疑;最后,对他们要团结。教育者应该胸襟开阔,虚怀若谷。不仅要团结同自己意见一致的学生,而且要团结反对过自己并且事实证明是反对错了的学生。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团结了,疏导方法才能奏效。第二“信任”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本质的认可,也是指教育者和学生要真诚相待,平等相处。教育者对学生的信任,意味着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本质有充分的认识,对他们的智力和才能应有充分的认可。既表现在对他们进取精神和自信心的鼓励和肯定,又表现在防止他们产生自命不凡,陷入盲目自我奋斗的误区。第三“关心”指的是教育者对学生的体贴,这是情感氛围的重要方面。所谓关心,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关切、体贴,在生活中给他们以温暖、鼓励和友爱,从而使他们产生对教育者的亲近感、依赖感。由此形成的情感因素,为疏导方法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心境。关心要有正确的基础,应该注意把精神关性和物质关心结合起来,防止单纯的物质激励;应该注意把关心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结合起来,启发他们对更深层次的问题思考。总之,关心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不能在个人之间滥施恩惠。第四“理解”,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理解,才能使疏导方法发挥作用。理解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需要。遇到困难时,他们期盼支持;感到孤独时,他们期盼援助;受到委屈时,他们期盼安慰;做错事时,他们期盼谅解;取得成就时,他们期盼赞扬。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才能实施正确的疏导。如果他们生活在挑剔、挖苦和讽刺的痛苦中,教育者是无法实施疏导的。当然,对学生的理解,并不是对他们毫无原则的迁就,真正的理解,就是对他们的思想行为,既不求全责备,又不一味认同;既不冷漠,也不一团和气;既不失之鼓励,又不妄加吹捧;既不堵塞思路,又不放任自流。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