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6:10

历史教学研究篇1

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一、引言

对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而言,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应试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首先,应试教育是一种变相的科举考试,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鉴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成为了分数,而不是真正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其次,应试教育存在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缺失。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由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点进行明晰。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辩证思维的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由之前的形式思维转向辩证思维,形式思维是对历史的现象进行浅表的认识,而辩证思维指的是对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其对立和统一的形式进行整体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形式思维,而是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更高级别的思维模式。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这个时期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的思维活动是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其基本解决的问题全部是人类社会尚未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并不是要求他们对历史领域提出新的见解和看法,而是以探索发现的精神去对待历史课程。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

1.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作为重点

心理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思维的开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依据的思维模式,是没有依据的躯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点应该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发现历史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教师在此的其他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带着一点的目的性去提出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领悟和掌握知识。

2.将培养历史学习方法引入中学生历史教学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传授历史学习方法为目标,同时把教材作为依托目标,通过培养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材这个依据,体验所学基本概念和历史原理,并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归纳和推理思维,从而较快地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对于我们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其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将自己融入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且在学生学习更多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历史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自主认识和整体应用,实现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对过去整体知识上的分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实现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

3.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

情感是形象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于情感和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营造一种与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氛围,对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切忌滥用可有可无的点缀,因为这些氛围是整个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我们精心地去编排和创作。

因此,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而且通过引入爱国主义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这种感情,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探寻、深化。对于不同的地区,可以以本地区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对本地区进行了解。

四、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固有的模式

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其本身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说,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一种不变的模式去分析,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以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基于思维而言,是其金字塔的最顶端,因此来说,学生的历史思维尤其是应该以创造性思维为宗旨。

2.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和现实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以历史为基本的依据,没有了依据凭空想象得出的结论是不真实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所说的那样,历史思维不单单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某种情况下,是当今社会的又一反映。

现实社会不仅仅能用历史的观点对现代生活进行有效地反应,而且从历史的观点能发现现实生活的基本矛盾,并且能从这些历史观点中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从特定历史观点之间的联系中,分析它们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一种强调要鉴古知今,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说,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脱离了历史,而且必须与现实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出发,逐一分析了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并且从基本途径中发现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研究,从而促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小囡.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

历史教学研究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图片应用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本中,插图几乎随处可见,文字与历史图片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重要手段。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无疑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不仅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构架了新的沟通途径,更让学生对历史状况形成客观真实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拓展学习思维,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历史图片的应用方式

(一)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教学亦如此。好的导入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地用知识、语言导入,总是觉得很乏味的,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恰当的图片导入,正好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老师所要讲述的知识当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利于课堂知识的教授与展开。比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时,开篇就用ppt滚动展示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和学生的旁白,很多学生很受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兴趣。

(二)知识解读。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文字所记述的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很多的人物神态,一些历史的细节等是很难用少量文字描绘出来的,而历史图片却能够将这些知识完全地、细致地表现出来,让知识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同学们在学习当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我会向学生展示书本23页上的“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图片,让学生讨论通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很热烈,最后老师指出图片远端有三个人在树十字架,这说明新航路开辟还有宗教因素在里面。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也很好。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一般用3~5分钟时间,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把本堂课学习的知识简单梳理,这样的课堂小结显得平庸,简单,没用内涵。相对于完全文字化的课堂小结,必要的历史图片总结,要更加容易让同学们接受,并提高学习效率,也更加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发挥同学们的个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对于相对的重难点知识更加容易吃透,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形成历史表象。比如讲中国改革开放格局时,我最后使用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上黑板,把学到的开放过程在图上展示出来,这样更能让学生掌握,学生也得到知识的总结升华。

二、应用历史图片的优势

(一)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主观能动性。

历史图片本身的直观性,表现的多样性,这无疑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个体中感官器官的使用,尤其是视觉的使用。这样避免了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培养了对历史图片的识别和解读能力,实现了形象记忆法。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通过对历史图片中地图的认识和了解,清楚了整个路线和沿路的商品分布和历史变化,比大段文字描述更加有效。

学生的能力一旦养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占领主动地位,从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并获得各自的历史认识。在练习过程中或自我涉猎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符合现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审美。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图片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知识有很多,而图标能够很好地理清其中知识逻辑,帮助同学们理清历史逻辑从而形成更强的知识整理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历史图片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及思维能力。分析历史图片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有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远比老师填鸭式教学所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理解更透彻。高中历史课堂一般给学生沉闷的感觉,而历史图片能够缓解这种感觉,将大量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幽默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接近历史,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证明史实,提供证据。

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针刺一样,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这表明,历史图片像历史的一个无言的证人,为教学和学习提供补充和诠释。用无声的影像给我们局部诠释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给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宝贵财富,虽然可能是片面的,但是留下了一个侧面,让我们去研究和感受,历史图片作为一种史料,能够给我们史实证据。例如侵华战争中的那些历史图片就很好地证实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是他们现在所不能够抹去的。

三、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历史图片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重大,对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让这些图片发挥最大效用,仍是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赵玲.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历史教学研究篇3

(1)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高中历史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课本以及课堂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纯粹、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位置。而通过史料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将这一不足之处克服。在史料教学中,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与体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得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2)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上面说到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教师往往在进行教学时也是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则是机械地去死记硬背一些历史结论与事件。这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而史料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史料教学中,更加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在对历史学习时进行自觉地交流与探究。

(3)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在史料教学中,教师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史料的特点而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而通过史料教学可以很好地增强历史教学的历史感,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所呈现的各种史料,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气息,从而将学生很好地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当中,进而使得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二、加强史料教学研究

(1)加强对教材史料的利用,设计启发式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着很多的史料,这些史料在编写到教学时,都是经过教学专家精挑细选的,有着很高的教学价值。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史料的利用。这些史料大多是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来选取的,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深刻性。在进行历史教学备课时,教师要加强对这些史料的关注与分析,根据教学中难点与重点,对这些史料进行选择,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阅读、分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最大程度地从这些史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2)加强对情景模式的创设,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历史不可逆转,也不可再现。历史教材编写的再好,也只能是今人说史,因此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比较简洁,而且文字死板,而史料则更加生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史料教学,再加上与多媒体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历史重组再现,从而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而更加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增强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认知。同时,通过史料来进行特定的情境的创设,可以把更多的历史场景再现出来,使得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这种历史氛围当中,很好地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3)在史料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学目标的明确

在史料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史料教学的运用,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全面地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更好地去掌握对历史的学习方法。同时,史料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间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中,形成一种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

(4)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及时地进行总结与归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历史教学研究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274-02

历史课内容庞杂,学生不易掌握,缺乏学习兴致,长期以来,历史课被看作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许多学生、家长更加不重视。如何改变人们对历史课的偏见,真正让学生喜欢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历史课的教学。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我在上《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资料片,当时学生就象是一个个关心时事的青年坐在电视机前,深刻地领会到了会议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对比,理解“伟大转折”的内涵。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片段《四渡赤水》,动画展示了红军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迂回曲折行军25000里的路线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真切、更直观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从而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具体内涵。接着让他们谈自己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该怎样承传长征精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为他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乃至震撼,自然会今昔对比,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发扬长征精神去创造新的文明!

五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六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历史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途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余教授还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重要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前提

传统的师生观仍然根深蒂固——教师评价学生、掌握学生的“生杀大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或者干脆不考虑学生的想法,教师居于绝对支配地位。这就形成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笔记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和制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教师不是万能的,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他们作为个体都存在自己的个性。这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摒弃“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科学合理地设计、组织教学是关键

(一).全面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历史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和准绳,能完成教学目标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的获得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忽视了对学生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实效。新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教学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这个教育理念真正的含义。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教学设计:一部分老师还是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关注的依然还是“知识与能力”,而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得不够;而另一部分老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夯实了基础、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从而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表演和作秀。这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的宗旨;不利于历史教育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的公民。

事实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统一体。所以不但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考的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很重要的。它是学生发展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人乐于学习新知、探求未知、掌握某项技能的巨大动力,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的潜能挖掘出来,成为影响历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1.巧设导入语

传统历史教学不是很重视新课的导入,这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学习新课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由此可见同一教材内容的导入设计应紧扣主题,立足于“了解”课文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现象等。不要一开始就抛出类似探究题式的难度的问题,而应由浅入深,铺垫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气氛和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现象的导入法为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百家争鸣”和儒家形成》一课时,我考虑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阶段,对后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是这么导入的:中国自1840年后一百多年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武器上的落后是一个客观原因,但这并不是必然导致中国受辱的根本原因,那么究竟与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性格是否也有某种关系呢?还有我们平常提到的“中庸之道”,“仁”和“尊老爱幼”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将能从源头上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和解读历史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和较好地理解知识信息。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我就剪辑了央视一套播放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给学生看。有很多学生在下课后和我交流时谈到他们看得很投入,对于我们学习的内容印象深刻,理解也更加透彻。

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多媒体的运用会受到制约,这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本、地图册、练习册等资源,如插图、地图可增强直观性。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教师可教授学生看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去观察分析,通过这些感性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

(三).围绕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形成正确的认知。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现存的结论。基于此,教师教学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多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多数问题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在方法上加以引导。在历史理论方面要教会学生深刻领会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用之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这些历史理论、方法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切历史发展都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历史事件的性质由本质决定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分析历史事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评价人和事时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杰出人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确定哪些知识要讲、怎么讲。教师讲解的重点应在于学习目标中要求理解和应用的内容,着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概括要点、提炼观点、澄清疑点、分析易混易错点、落实考点。精讲基本的框架线索、系统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比较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点拨历史思维。

3.教师要设计一些针对教学内容具有启发性并带有梯次性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提问让学生作答。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和问题设计时老师自己的答案不一样时,教师要让学生讲一下他的思路,从而判断学生的答案是否有道理,切不可盲目批判。如果学生的思路是错误的,可以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到错误的根源以便及时加以引导。

三、优化反馈信息,重视教学反思是辅助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互动活动。为了更加有效的实施教学方案、组织好教学就必须优化信息的反馈,它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一些看法,使教师能及时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信息反馈。教师对信息的反馈要坚持及时、多面的原则。教师必须经常性的通过上课提问、做一定量的作业来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哪些地方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对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大有益处。同时,由于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基础、阅历等,所以一两个人的反馈信息不能代表整个班级的真实情况,教师必须从多数人的相类似问题中提炼出一些具有共性的信息加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思”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教育界被广泛使用,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斯甘甚至直接把教师定义为“反思从业者”。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生活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剖析并通过自我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探求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它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把握教材;有利于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改进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综上所述,要实现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以上几个方面一定要勤下苦功。为了更好的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必须走进新课程,要深入学习,领会其精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视点》中国教育新闻网

历史教学研究篇6

书编写中的薄弱环节。台湾南一书局的历史教科书使用普遍且编写质量上乘,可读性强,更重要的是融合了

许多较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本文就选取台湾南一书局2012年第三次修订出版的高中世界史历史教科书,论

析南一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怎样融合史学研究成果的,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以资大陆教科书编写参考、

借鉴,探求一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南一版教科书史学研究成果人文素养

台湾地区教科书实行民间编写、官方核定的

“审定制”。在当前“一纲多本”的高中教科书市场,

有几个较大的出版社:龙腾文化、南一书局、康熙文

化、三民书局、翰林文教等。其中,南一书局的历史

教科书使用普遍且编写质量上乘,文笔通畅、内容

活泼、可读性强,更重要的是融合了许多较新的史

学研究成果,试图反映当今世界的发展面貌。本文

就选取台湾南一书局2012年第三次修订出版的高

中世界史历史教科书――《历史3》、《历史4》为研

究对象,以此论析南一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是怎

样融合史学研究成果的。

一、南一版世界史教科书介绍

南一书局创立于1953,最开始的时候以出租佛

书为主,1970年起开始出版升学参考书,由于出版

的书非常畅销,年年称冠,因此也就有了“台湾参考

书的出版王国”的称号。

由于1999年起台湾地区的中小学教科书开始

改为民间编写、官方审定的方式,教科书不再是“国

立编译局”编写“统编本”,南一书局开始经营中小

学教科书的出版和发行的工作。现在,南一书局成

为了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的优秀出版机构,送审

通过率非常高,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

南一书局出版的这套高中教材共6册:《历史

第一册》是台湾史,《历史第二册》是中国史,《历史

第三册》、《历史第四册》是世界史,《历史专题上

册》、《历史专题下册》是中外文化史。由于台湾历史

教科书把“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分割出来编写,并且

台湾史的内容在编写上缺乏客观、求实和公允的态

度进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南一书局出版的世界史教科书(以下简称“南

一版”)是依据2006版课纲编写,2007年初版,并在

2012年根据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了一定程度

的再版修订。南一版历史教科书是按照传统的章节

体、以中外合编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附加专题模式

编写的,世界史教科书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8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初的当今世界,时间截

止为2010年。世界史分为上下两册,即《历史(第三

册)》和《历史(第四册)》,分别供高级中学第二学年

上学期和下学期使用,每周两节课。

二、南一版中对史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南一版历史教科书在对史学研究成果吸收方

面做出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从其教科书文本探

析,不难发现,这套世界历史教科书融合文化史、思

想史、宗教史、社会史等研究取向,且关注弱势族

群,如中下层人群和非洲史、美洲史、妇女史等。

1.思想史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社会主流意识、人

们的价值观等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缺乏对思想观

念的必要认识,我们将很难理解过去的观点和事

件。台湾南一版历史教科书偏重社会史和文明史,

充分阐释了普遍的社会思潮和影响广泛的思想观

念,这有助于学生“神人”到过去的观念之中理解历

史上发生的事件。

《历史第四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纪末心态和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态”阐

释非常充分。

“欧洲经历十七世纪科学革命和十八世纪启蒙

运动以来的思想与文化成就,促成了十九世纪进步

史观的风行。十九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西

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迈向高峰,社会上充满

乐观和自信。此一乐观自信又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学

说的鼓舞,相信人类文明的演化将朝向进步发展。”

达尔文的学说在社会生活、经济政治甚至史学领域

也被发挥,被用来证实“进步史观――相信历史是

不断进步的”。一些文学家、艺术家受科学主义和实

证主义的影响,走向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风

格”,以较为“冷静客观的科学精神”描述现实人生

的残酷。比如大文豪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主角

是一位悲惨的下层人物,“描写一位被困在乡间生

活的女性的空虚,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但是约1880年以后,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景

气,加上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团体产生,越来越多

的人开始相信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许多人

开始怀疑工业资本社会的前途,从乐观转向悲观;

从相信‘进步史观’转而困惑质疑。同时,许多人也

对科技发明爱恨交集,不再迷恋科学主义和实证主

义。这种心态称作‘世纪末’”。“世纪末”心态的代表

人物是尼采和弗洛伊德。尼采“以反理性为主要理

念,强调本能和意志才是人类的主要力量”,他强调

人类意志战胜外在环境的可能性,认为这种胜利能

产生一个“超人”。尼采宣称“上帝已死”,教育人们

要摧毁旧价值,摆脱服从性格,以自我的创造力创

造一个新世界。弗洛伊德“将梦视为人们潜意识的

反映”,他的学说揭露了潜意识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南一版在《历史第四册》第五章介绍1960年代

“愤怒的一代”和“愤怒的年轻人”时,也从思想观念

的角度指出当时由于政府权力扩大、学生运动、中

东战争、越战等因素,社会正在形成“一股批判性社

会思潮”,“许多思想都在主张不应再冷漠与中立,

而应采取行动,变现反抗的力量”。在介绍80年代

里根新保守主义时提到里根的名言:“我们的使

命是培植和保护自由民主,我们必须支持所有盟

友……支持自由斗士就是自卫。”这有利于学生理

解冷战后期美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和美国外交政

策背后的理念和原因。

历史教科书偏重对于思想观念阐释让学生试

着认识我们所处地域之外人们的思想信仰与生活

方式,尝试理解,接纳包容,并且以这样的心态来认

识逝去的历史,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这是历史教

育中极为珍贵的价值。

2.妇女史

上个世纪中期后随着新史学的兴起,历史研究

开始关注除政治史以外的家族史、妇女史、经济史、

教育史等。南一版也同样吸收了新史学中的妇女史

研究成果,在编写教科书时加入了女性发展问题等。

中古时代欧洲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十五

世纪以后“妇女社会地位虽有改善,但大体仍居于

屈从地位”。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宗教狂热”中欧洲

爆发严重的“猎杀女巫(witchhunt)”热潮,不女

因无数罪名而被烧死。许多寡妇因离群索居遭到诬

陷。到了十八世纪,“女权的主张才逐渐现声,要求

改善妇女的境遇”。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会流

行“沙龙(Salon)”聚会,通常由贵妇人主持沙龙活

动,南一版评论说“这是欧洲妇女对近代文化的重

要贡献”。

关于女性主义的萌芽,南一版书中介绍到:“十

八世纪后期,欧洲的女性意识开始萌芽。英国的玛

丽・伍史东克拉芙特,在法国革命期间曾出书为女

权辩护,主张男女应有相同行为标准,女性应享工

作、教育与政治权。”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女性运动

进入时间阶段,其中“英国女性最为积极。她们组织

妇运团体,通过国会游说与群众示威,要求立法赋

予女性工作权、教育权、财产权与投票权”。

3.黑人史

南一版教科书对世界上弱势群体表现出人道

主义的同情,对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等地和黑人民权

运动进行了介绍。

美洲殖民地开发以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欧洲

商人为获取暴利,到非洲沿岸捕捉黑人,运到美洲

出售。“运奴船空间狭小,食物不足,许多黑人在横

越大洋的途中死亡,至于幸存者,或在农场劳动,或

在矿山开矿,受到非人待遇。”

《历史第四册》第四章中关于美国五六十年代

的黑人民权运动用近两个版面讲解。二战中黑人士

兵“表现不凡,不但展示了不亚于白人的作战能力,

更加深了自己的美国意识”。1955年,蒙哥马利一名

黑人妇女因“在公车上拒绝让座给白人”而“以蔑视

种族隔离法令的罪名”被捕,马丁・路德・金恩牧师

发动五万多黑人罢乘公车,历经381天,史称“蒙哥

马利罢乘运动”。金恩牧师因此也成为了美国黑人

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60年代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带入高潮,1963年发动了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

权的华盛顿大游行,由于提倡非暴力抗议运动1964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是1968年被刺身亡。

4.教育史

关于教育主题有很多篇幅,《历史第三册》对

“大学的兴起”详细介绍,中古早期,修道院学校是

西欧仅有的教育机构,十世纪以后,“主座教堂学

校”适时出现并取代修道院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到了十二世纪,“西欧的学术中心再转到新型的大

学”,大学的兴起的根基是“十二世纪的学术复兴”,

中古大学“基本上是一种学人的‘行会’……它们都

曾自教廷或国王手中取得‘特许状’,以保障其学术

自由”。南一版选取中古大学中的典型――意大利

的波隆那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简单介绍,中古大

学所有学生必须修读“七艺”课程。

南一版对二战后世界教育发展讲到:1948年

“世界人权宣言”将“受教育权列为人类基本权利之

一”,1980年以来又发展出“终身学习”理念并对该

理念进行阐释。教材指出“台湾的教育核心理念”有

“适性扬才”、“迎向全球”、“扶助弱势”。关于“国民

教育”的发展,南一版梳理19世纪前后欧洲的国民

教育差异,认为先进国家普遍重视国民的基本受教

育权,“法国在1881年,德国在1885年,日本在

1900年,美国在20世纪初、英国在1918年,先后有

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台湾1968年开始实施“九年

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通识教育”。

三、对教科书“融合史学研究成果”模式

的探讨与启示

详细了解和分析南一版历史教科书,我们不难

发现南一版对于新史学研究成果多方位的充分借

鉴,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是教科书编写的背后理念还是最后所呈

现出来的外显的知识侧重,台湾南一版历史教科书

在某种程度上于当前史学研究的动态,无论是在思

想史、妇女史、黑人史或是教育史的论述中,既采纳

当前史学界普遍接受的历史观点,又摒弃某些一家

之言,紧跟学术动态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内

容的切实可靠性和稳定性。

台湾南一版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弱势群体问题

探讨占有的很大篇幅,如妇女地位与权力、黑人命

运与民权运动、亚非拉土著境遇等等,这样的内容

是新史学研究理念在教科书中的体现,更重要的

是,南一版笔触间充满人道主义关怀与怜悯同情,

对于高中生而言,既是可读性强、又是潜移默化地

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史、增强对生活的体验,充分发

挥史学研究成果的知识价值和情意价值。

当然,南一版教科书也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必

须认清当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史教科书某些地方存

在严重问题,缺乏客观公允的态度,在教科书表述

中,其某些历史观点也严重倾斜。无论是台湾还是

内地的历史教科书,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

坚持“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是同一个国家”的基

本立场不能变。这是我们需要看清的地方。

但是,就针对“如何融合史学研究成果”这个问

题,纵观台湾与大陆地区的历史教科书,我们不难

发现,大陆的历史教科书对这些新史学研究相关的

问题的探讨则相对较少,这不利于推动引导学生转

向现实生活,也降低了教科书的生动性、可读性、丰

富性。我们内地历史教科书应该在编写理念上扭转

某些陈旧的观念,融合新史学的研究取向,在政治、

经济、文化三大主流模块之外,把关注的目光也适

当地投向人文性话题,关注弱势群体问题,重新审

视教科书中的女性问题,融入教育史、思想史、妇女

史等内容,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吸引学生兴趣,让

学生愿意看、喜欢看。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

将历史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落

到实处。

历史教学研究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神入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后期英国的历史课程改革中,“神入”被引入到历史教育领域。之后,“神入”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逐渐引起了学者和历史教师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神入”的研究还比较少,缺乏较系统的理论阐释,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关于“神入“的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

一、国外关于“神入”的研究

英国关于“神入”的研究,侧重于对儿童历史思维的概念研究。英国历史教育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了一项重要的研究――“7至14岁儿童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简称CHata),在研究中狄更逊(a.K.Dickinson)依据“神入”历史的步骤和联结资料的解释,设计出几种测试儿童“神入”历史的认知概念,并以儿童的答案来区分其认知水平。

美国方面对于“神入”历史的研究,不论是国家课程标准还是个别学者的论著,都着重于教学实务方面。在1994年公布的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神入”是“历史的理解”、“历史的分析与解释”的一项要素。

“神入”历史被视为理性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一种引导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自从被列为历史的基本学习能力并广为宣传后,在英国历史教育界,围绕“神入”这个概念的争议始终不断。

二、中国大陆关于“神入”的研究

国内对“神入”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学者涉及这一问题。

于西友等编著的《历史学科教育学》和白月桥的专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都涉及“神入”,但这两部著作只是对“神入”的概念作了初步的界定,并没有对“神入”作进一步的详细论述,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陈新民在编译的《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你能神入张伯伦的内心世界吗?》一文中,介绍了历史神入的概念、特征,以及在一节历史课中运用神入的教学范例。

王德民在《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神入现象》一文中,就课堂教学层面上对神入的教学形态、教学特征及其教学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赵士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神入”艺术杂谈》一文中,论述了历史“神入”教学艺术的特征,历史“神入”教学艺术的意义,历史“神入”教学的一般形式与例述。文章还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实例,阐释了作者对“神入”教学艺术的感受。

从上面的简要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的学者和教师对“神入”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理论探讨也不够深入,但比较注重其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三、中国台湾地区关于“神入”的研究

对empathy一词,台湾地区的历史教学者也多译为“神入”。“神入”被视为理解历史的重要一步。台湾历史教学界对“神入”的研究,较大陆地区略晚,但有些探讨比较深入。

吴翎君的《历史教学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的第五章《理性理解历史的教学示例(一):“神入”历史》专门探讨了神入历史的问题。该章所论神入历史的教学,从三方面示例。

黄苓在《谈历史教学中的“神入(empathy)”概念》一文中认为,神入是一种对人事理解与谅解的能力,奠基于对史料做深度解读与判断的能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神入的定义、争议及其在台湾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思考与empathy相关的历史教学概念;第三部分提出对这一主题的展望。文中将历史教育上关于empathy的争论归结到四个方面。作者还针对20世纪“实证主义”、“相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历史哲学家对历史本质的批判进行了说明、澄清。

综合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历史教育界关于“神入”的研究起步较早,也比较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欧美学者对于“神入”并未达成完全的共识,还存在许多争议。我国对于“神入”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少,缺乏较系统的理论阐释。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开始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时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神入”,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神入”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所涉及的层面却很广,不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值得探讨的地方还很多。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吴翎君.历史教学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3]陈新民.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J].历史教学,2001,(6):49-52.

[4]王德民.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神入现象[J].教学与管理,2006,(8):60-62.

历史教学研究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学习兴趣;历史思维;教学质量

历史是门需要探索、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学科,尤其是处于入门阶段的中学历史,这一点显得尤为必要的。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有度的研究性学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可以看到,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对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是大有好处的。具体来说,这种好处和作用可以从如下方面考量。

一、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的发展

所谓研究性学习,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建立深入研读、解析所学习课程的习惯和能力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学生可以透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来了解研究问题的实质和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而言,让学生开展更多的研究性学习,无疑是大有好处的。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形成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良好习惯。这是因为,这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探索、思考和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这对他们坚持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都是很有帮助的。其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极大的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学的效率和速度必然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够更加活跃,更具现实性,这其实就是对教学工作的帮助。所以,至少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表面来看,学生透过参与意义鲜明、主题突出和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但可以逐步塑造自己的历史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和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研究性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深化历史教学的层次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透过自主的研究性活动来考察历史问题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研究态度、学习方法和研究流程的穿插,来形成知识建构的体系,让学生体会研究内容的特点和内涵,并形成知识能力的应用和升华。所以,多种多样的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而完成的,对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干能力、实践水平,都是大有帮助的。同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为学生打开另一扇观察历史和品味历史的窗户,这一点或许更具长远意义和影响。因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为历史教学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与路径,而且大大节省了历史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所以,进一步推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使之走向常态化和固定化的道路,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注意做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前导布局者和扶持者,即为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排忧解难,提供研究性活动中的帮助和扶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与通力合作,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历史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其正面作用不可小视。

三、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思维,使历史教学更加实用

其实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根据时展和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走去过去那种“死的历史,无所作为”的误区和泥淖。也就是说,透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历史不但不是毫无用处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古人常说:读史使人明智。所以,将历史的实用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桎梏,走出更为创新化的教学之路,这应该成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共识。此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中学生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历史思维,能够帮助他们塑造科学、健康的历史观,即“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所以,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走向进一步的升华就是对历史的正确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正确理解,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最终极诉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利好,同时也可以推动历史教学的进一步飞跃和提升,可谓“好处多多,一石多鸟”。

参考文献:

[1]张彩虹.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

[2]赖春琳.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8).

[3]张书连.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1(20).

[4]张会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优化非智力因素[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9).

历史教学研究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功能

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另一位西方史学家高脱曾说:“历史需要艺术家的天才,科学家的组织与分析能力,研究者的敏锐与勤奋,以及哲学家的真知灼见。”这都说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期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功能。

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在观察、模仿性学习的过程中,为发展学生自主地了解和独立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从而知道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并孕育一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以课题研究为典型特征的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激发思维活力,拓展思维天地,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曾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他认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发现问题出发。因此,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要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将问题抛给学生,不断地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处处设疑、时时释疑,使其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本质的认识,提高思维能力。这一方式从以往的课堂问题讨论法演变而来,区别是问题的可研究性,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更宽阔、更深入的层面上了解和认识学习的难点、重点,而且由此可以学习到初步的史学方法,懂得历史需要探究,体验探究需要反思,感悟反思需要质疑。另外,在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性和更大的自由度。在这方面,我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如在学习《德日法西斯化》这一内容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已经自学过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化的进程。那么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英依然保持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而德国和日本却走向法西斯化,原因何在呢?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有关内容思考这一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大胆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理性的世界里自由地驰骋。

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发展必须突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人类历史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和创造性,此历史要全方面反映人类物质创造的历史和人类神创造的历史。历史学科的人文性还要求明确历史教学是培养而不是仅仅灌输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格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以宽容和乐观期待的态度,让教学效果产生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挖掘历史,续写历史来发挥潜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注重人文知识的吸纳,并升华为人文精神。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的教学策略,讲究史学观念的多维性、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思维训练的灵活性、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教养的示范性。思维训练中要重视对课本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提供历史基础知识框架,使教科书中的文字知识“活”起来,也要注意知识向课本外的延伸,将书本知识与书本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适度引进新材料、学术新观点和新研究成果。在课本观点之外,让学生听听“另一种声音”,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历史事物形成的完整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积极地探索,在发展能力的同时,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搜集材料,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评价;还可组织学生讨论,内容可以是课本知识,也可以是课外知识,如笔记、读书心得、调查报告等,讨论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学生在讨论中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辩论中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课堂中融合了“人文性”的历史教学,就使课堂有了生机、有了活力。让我们再多些人文的精神,让枯燥的历史鲜活起来,让历史真正地进入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相伴他们终身。用《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说:“历史由人来创造。当你理解了人,你就能完整地、丰富地生活。”

三、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一位中学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他将苹果画在黑板上让学生临摹,结果学生画得很像老师画的苹果。而美国的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是这样的:他每人发一个苹果让学生画,结果学生第一次画得不像苹果,第二次画得有点像苹果,直到第三次才画得像苹果了。以上实例体现了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的是强迫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共性教育;美国的教学则重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只重视对学生的共性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只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却看不到活生生的学生的丰富情感。学校如同加工厂,将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学生加工成模式化的产品。缺少个性发展、缺少个性化教育,是培养不出具有创造性、独立见解和开拓能力的人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教师的责任就是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的角度去获得成功。新课程提倡转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化。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究,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阐述独到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足迹。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方面地开展研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玢.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2]周小山主编.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第1版).

[3]李军.素质教育改革更应注重人文精神.江苏教育研究,2000,(3).

历史教学研究篇10

[关键词]历史教研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67-01

当前,对于历史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识之士著书立说,献计献策,为寻求一条符合历史教学规律的新路不断探索着。然而,诸多繁杂的历史书籍,各家标新立异的经验成果,又有多少真正被融入历史教学之中,并得以实施呢?恐怕不多吧。如果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学科存在必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体系必须体现系统性、科学性。虽然各学科在新的形势下都在进行改革尝试,但就其广度上、深度上及学科建设方面,还远远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新体系。况且,教学改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不可盲目地把一些不成熟的东西引入教学,产生不良影响。这并不是说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我们应当立足于完整、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之上,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立体思维模式,进行研究、开拓、充实、完善历史教学,使这个古老的科学在新形式下发挥出新的光彩。

提到教学研究,许多青年教师都有不知“从何处入手研究”的心理障碍。其实,引起多数教师无所适从的缘由无非有两点:一是对历史教学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向把握不住。二是对历史教学研究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摆正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互补促进关系。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教”与“研”的相互促进作用,没有理由只“教”不“研”。从我个人经验体会中,历史教研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大纲为准则进行指导

教学研究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把“大纲”作为主干,其他作为旁支来进行教研实践。历史教学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各年级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法的改革及实施采取什么形式等,都必须遵循“大纲”来进行。以往有些教师讲课很好,论述引经据典,表达语言精炼诙谐,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愿意听课。但是,一到了期中、期末考试时,班级的成绩总也上不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研透大纲”,所以,我们必须“吃透大纲”里面的内容及要求,对于教学重点、教学要求及能力训练的各项内容、要点,做到胸有成竹。之后,再辅以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并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授课当中,使自己的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历史的事件和人物,沿着系统性、科学性方向发展。

二、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再塑造

研究“教材”必须在把握“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教材”与“大纲”相比难度较大。打个比喻,如果“大纲”作为“躯干”,那么“教材”就是“服装”,教法就是“服饰”。作为“服装”而言,其长短、肥瘦、色彩、面料等方面在表达上有很多宽松之处有待去充实、完善,这无疑向教师们提出了挑战。作为“教材”的研究来说,层面上要宽一些,层次上要高一些,深度上要广一些。这对教师授课讲解过程中分寸把握上有难度,但是,只要我们把历史研究放置在历史自然发展过程中的高度来理解,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认识,并对历史文化方面下番工夫,进行钻研、探讨、深刻反思和领会,在教材、课程讲解的分寸把握上是不难的。“教材”的研究有待我们从深度、广度上下气力,只要我们为它付出努力,它才会还我们一份踏实。

三、以“教法”为切入点进行创设与拓展

现行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年代久远,人物形象模糊,历史事件千头万绪,参阅史料不确定,课时少,加上课本语言枯燥乏味,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师生处在一种融洽、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没有一套较好的教法是不行的。教法从何而来?一靠学习。学习传统教法的精髓,延伸扩展现代教法的成果。二靠研究。研究“大纲”“教材”,探讨语言表达能力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三靠积累。积累收集别人成功的教学经验体会,广读文献史料,强化理论修养。只要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下工夫,多思考、多请教,对教法的研究会有所突破的。

【参考文献】

[1]刘育锋.面向世界的职业教育新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