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3:32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1

第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第二,学校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走出自己曾经的自我小世界,进而来接触外界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念下茁壮成长。第三,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处于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获得自己预期的成就。最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找准定位这也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有力的接班人。

二、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问题

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构建道德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四、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创新分析

第一,学校的教师以及各教育工作者认清如今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使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开始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就要让教师认识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想使德育教育顺利开展,就要先从教师入手,让教师意识到对于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

第二,学校要研究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教育课程。在曾经传统的德育教育课堂中,教师没有找到可以吸引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没有研究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教育方法,这样看来,传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使学生从根本的得到改变,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并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寻找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而来开展德育教育。

最后,建立并完善德育教育课堂的效果评价体系。在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没有重视起对于德育教育课堂的效果评价体系,因此,就导致了在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效果评价。由此使得开展德育教育的老师以及接受德育教育的同学在传授过程中受到了挫折。与此同时,也使德育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段有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中,要注意建立起德育教育课堂的效果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涉及到学生的评价,同时也要涉及到开展德育教育的教师评价,这样使双方可以得到积极的动员使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办的有始有终,最终达到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2

一、专设德育课程建设

专设德育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专设德育课程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下决心摒弃“应试教育”的旧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而且,由于素质的整体性,所以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人的发展的整体水平,其着重点是学会做人、如何明理、如何学习和如何发展。因此,德育课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就应该坚持“全面性”原则,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应不断完善教育内容。构成受教育者成才的素质是一个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基本框架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有机整体。而就思想道德素质系统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通过德育课程实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切莫忽视“整体性”观念,应在把握“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但是就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言,却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残缺其中的某一因素(如一定的理想、道德、意志、情感或法纪观念等),都会形成思想道德素质的“木桶效应”。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实行弹性化课程体系,设置乡土教材、选修课等方式来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使学生开拓眼界,全面发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做到突出“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有益于学生发展来进行,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来组织教学,做好由“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单一式教学”向“多样式教学”转变。总之,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要想真正实现德育课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必须考虑改革德育课程的考试方法,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反映学生学习成绩又能反映学生思想实际的评分标准的新思路,应始终做到体现出“综合性”原则。

二、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德育活动课程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它们对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就素质教育背景下来看应更加注意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这对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从目前课程设置的要求来看,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仍然不明确,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因此,对如何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目标设置及活动内容的构架等进行研究,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新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也在各科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体现。由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活动为基础,并且也只能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因而活动课程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上的这一转变。德育活动课程应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的能力为目标。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而且也符合德育的要求,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说,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

而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应是过去一些零散的德育活动,也不应是德育学科课程的实践补充,而应当依据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来构架。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的目的,也可以使德育活动课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课程体系,并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德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确定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以及各种道德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也就是说,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学生年级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系列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抽象出各种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这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一般来说,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等这几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当然,上述能力本身并不构成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它们只是设计德育活动的线索。在具体的活动中,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常常需要各种能力的结合。

此外,德育活动课程在形式上要注意创新,注重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具体角色的扮演,逐步体验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德育活动目标有效达成,还应建立一系列运行机制,规范活动管理,以推动、维持、保障德育工作系统发展,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活动评价,促进全面发展。总之,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反映了当今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涉及到对群众传统德育课程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进行一系列的变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三、德育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等。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通过教育环境要素,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非制度文化的互动与过滤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性经验。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根据隐性德育课程的这些特点,我们也能发现隐性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的道德氛围和集体舆论等隐性因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巩固。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德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注重个体觉悟,德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德育实效。

其次,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顺便提及,没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同意的一些守则规范本身就无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因此,学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再次,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它包括学校建筑布局、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舍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校训标语以及教职员工的服饰、办公室的布置等等。整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富有生机的校园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时候,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从而营造出时尚中见质朴、现代中见宁静、宏伟中见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校园。

最后,培养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来源于对非制度精神文化的提升,它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它以校训、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领导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班风、集体舆论等体现出来,它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与个性的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进步、健康、蓬勃、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所形成的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两重性,要使隐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就要自觉地利用其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其消极因素。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将为学校德育工作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雅杰.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建立德育工作的新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

[2]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2006(1).

[3]李觐.对德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1).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3

(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一个中职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智力水平等等,而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中职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中职德育教育应当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智力水平的中职生,都能够切合实际的培养其个性化的能力和技能,在其个人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作用,不断的成长。

(二)给中职教师提供更好的发挥空间

中职教师是中职德育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通常都具有非常专业的技能和较高的认知能力,中职德育教育改革给中职教师提供了一次充分发挥其个人能力和才干的机会,可以促使其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开发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断的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的开发出更加合适的教材,相应的对于中职教师的个人发展来说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三)更加凸显德育教育的核心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成为中职教育的核心,课程的开发和改革都以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重点内容,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一致性综合性的影响。中职学校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方针,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内容,给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对社区、家长和每一个学生负责,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真正发挥出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职德育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各种巨大的冲击,国外的各种新思想和发展新模式给我国的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仍然有许多中职学校采用过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再加上不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的限制,给我国的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受各种外来思想的影响,中职生的思想越来越难以捉摸,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反感,中职德育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相当于一种政治课教育,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对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上对于中职教育的理解普遍认为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主,只要培养的中职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就是合格的中职生,而对于中职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和作用基本都一无所知。同时部分中职教育机构也并没有做到对于中职德育教育高度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任务来完成,完全不去考虑实际的教育效果,这样就导致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受不到社会和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重视。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中职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综合素质偏低,无法良好的融入社会中去,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僵化

部分学校的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太过陈旧,缺乏更新,完全脱离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还出现一些抵触情绪,使得中职德育教育无法良好开展。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各种不良的思想充斥横行,而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仍然采用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事迹等等,与当前的社会现实严重不符,自然也无法吸引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影响其实际行为,更无从谈起如何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德育教育根本没用产生任何实效。

三、改善中职德育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重视和加强中职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从思想上要能够充分认识到中职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性,采取多方面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提高他们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发展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个人思想问题。还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选择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受过专业心理学课程培训甚至是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建立自尊、自强、自信。

(二)注重提高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职德育教育能否良好开展,高素质的教师是关键。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师,应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辅导措施。作为德育教师,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学习那些具有时代性的、贴合学生生活的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以更符合学生的年龄、觉悟程度、认知水平、道德水平和境界的方式来进行。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4

高校德育教育应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导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鼓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为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坚持马克思主又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培养大无晨的胆略和气概,确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才能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与“分化”的战略图谋;才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使我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迎头赶上。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学生是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只有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积极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同时,把发展我国文化作为首要任务,才能为发展中华文化和创造新的中华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的历史重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队,未来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完善品德操守,培养理想的人格,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发挥作用。

高校德育教育应积极宣传社会规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身为大学生,他们的文化层次高、素质好,在社会实践中,早日确立人生目标,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不仅使其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还会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

帮助大学生确定人生目标。一是确定职业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从业愿望及社会需求,初步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二是确定发展目标。针对考研的学生,指导他们确立考研的具体目标;针对就业的学生,指导他们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发展目标。三是确立成才目标。指导学生心胸开阔,放眼未来,确立终身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学生有了目标,就不会患得患失,畏惧困难,就能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出现的顺境和逆境。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我国正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合格公民,就必须正确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体系的概况,熟悉法律运行的机制,明确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法律权威。大学生只有树立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才能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需要。

加强道德教育。《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姿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是一个人的根基和形象所在,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做事,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大学生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优良道德传统,才能把自己塑造成有德之人,具备社会人的基本品格;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认真勤奋地做事;才能对工作尽职、对自己尽严、对他人尽善、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

高校德育教育应积极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技能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终将走向社会,目前应是积累知识,未来将是创造财富;目前更多的是索取,未来更多的是奉献。这个特定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运用这些知识的价值观念,形成能力和素质,为其今后社会角色的转换打下坚实的社会技能基础。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只有了解国内外形势,认识我国发展任务,才能统一思想,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才能自觉维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克服思想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当前,实用性学科受到高校重视,而人文学科往往被忽视,这种倾向十分危险。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分的功利主义色彩容易造成大学生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要认识到,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塑造。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早就发出警告说,如果忽视人文学科,必将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以及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大学教育是以实现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只有积极开展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才能帮助大学生优化和完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引导大学生正确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内心充满着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理论与实践的多种困惑。大学生只有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对前途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

加强适应能力教育。一是客观认识社会,现实社会是客观和复杂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交织在一起,要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以分清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二是主动适应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一旦离开了具体的社会环境就难以有所作为,适应社会是步入社会最紧迫、最重要的一关。三是准备改造社会。人适应社会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和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一个人不会终生从事同一种职业,扮演同一种角色。大学生只有具备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具备自我再社会化的能力,才能直面市场经济的挑战,为今后的职业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和创造发展空间。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5

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

(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

(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

(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

(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

(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

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调整和充实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我们必须要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突出创新教育。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育。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军训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等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我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和公正纯洁的灵魂。要通过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打下基础。要发扬优良校风,加强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在“教化、养成、示范”诸方面,以强大的人文精神去有力地规范与熏陶学生,使之能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关注环境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保扩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自觉承担植树义务,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美化成果。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与环境协调一致,关心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四、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评价体系,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利于以课程改革促进德育评价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的德育领域,优化学校的德育效果,有利于调动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扬个性特点,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家庭调动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良好局面。

(1)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就评价的学段而言,要构建小学各年级、初中各年级、高中(中职)各年级的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就评价范围而言,要构建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等方面相互联系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评价内容而言,要构建评价德育条件、评价德育过程、评价德育效果等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评价主体而言,要构建学生自评、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学校领导审核考评等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6

【关键词】微时代;社会思潮;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

一、“微时代”社会思潮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挑战

各类社会思潮凭借“微媒体”这一有效的传播平台与载体,以无可比拟的影响力、穿透力,消解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对中职生的凝聚力与感召力,给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1、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一元化”导向的挑战

指出:“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当下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1]。正确引导社会思潮发展,在“微时代”显得尤为必要。各类社会思潮以零星化、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微媒体”平台上,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元化”导向形成了挑战。

充斥于“微媒体”平台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一旦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以转发、剪辑、嫁接等方式进行传播,极容易引起中职生的围观、参与、附和,再经过大范围的“微扩散”,瞬间给中职生带来了灵魂上的触动、思想上的冲击,不断腐蚀中职生的心灵,颠覆中职生的价值,削弱中职生的责任意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以民众利益“代言人”身份自居的各类错误社会思潮,就会肆意利用“微媒体”四处发声,不断抢夺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权,占领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制高点。西方“舶来的”所谓新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利用欺骗性、煽情化、蛊惑性的言语通过“微媒体”向中职生兜售,致使广大中职生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甚至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权威化”模式的挑战

“微时代”出现了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重叠、互动、换位的现象,彼此之间的边界和范围愈加模糊不定,每个主客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在中职生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垄断地位被打破之后,其高高在上的“权威化”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在中职生群体中,由教育主体集中向中职生灌输特定教育内容的传统方式,日益被“微媒体”中各式海量化的社会思潮内容所掩盖。中职生对上课听讲、听报告以及讲座等传统学习方式愈加丧失耐心和信心,私下拿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移动网络终端,通过“微媒体”进行“快餐式”的学习、传播和扩散。略显尴尬的情况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精心安排的教育内容,中职生通过“微媒体”瞬时知晓,往往先入为主地接受了“微媒体”上所谓“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错误引导,并采用“微媒体”中流行的新思想、新词汇、新观点来对抗思想品德教育主体。

3、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预见性”效果的挑战

在中职生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对自身的教育效果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是基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与教育介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微时代”是对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由教育主体主导、主控的格局的颠覆,各类社会思潮通过中职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微媒体”的方式实现瞬时化传播,这对于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确定性及可控性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2016年1月,由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2]。在规模庞大的手机网民中间,青年学生是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军,但在网络治理、网络监控、网络立法等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中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难度不断加大。广大中职生在运用“微媒体”平台过程中,无意识地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熏陶,严重影响了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预见性”效果的呈现。中职生只要登陆一下微博、微信等形式的“微媒体”,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的辛勤付出就可能被湮没,教育效果也随之被极大地消解。

二、“微时代”背景下,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应对之策

“微时代”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挑战异常严峻,如何提高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3]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1、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要积极介入“微”生活

在“微时代”背景下,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勇于发声,牢牢掌握话语权,要摒弃以往对“微媒体”采取“一刀切”或“一味堵”的方式,要敢于“触网”发声,要积极介入中职生的“微生活”,了解中职生的生活日常所思、所需、所想,抢占“微媒体”这一生活化、接地气的意识形态传播平台的“主阵地”。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要力争在“第一时间”掌控网络思想舆论最新动向,以并蓄兼容、开放共享的姿态主动利用“微媒体”向中职生分析、讲解、论证各类社会思潮的生成背景、内容形式、特点表现以及现实成因等。通过采取有力举措,逐渐使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改变唱“独角戏”的尴尬境遇,寻求“微时代”背景下多元主体“大合唱”的生动局面。

2、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效注入“微”动力

强调指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4]。面对“微媒体”中复杂多变的各类社会思潮,党的新闻舆论不能落伍,需要主流媒体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一“技术红利”,占领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中职生群体的实际问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广大中职生,为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微”动力。党的十以来,心系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诸多具有创见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是“微时代”背景下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3、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要努力构筑“微”体系

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微媒体”的消极影响被恶意放大。“微媒体”变成居心叵测之组织或个人传播错误思潮的“助推器”。这样严峻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微”体系的构建。在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努力构筑“微”体系,对错误思想和观点敢于“亮剑”。倘若对“微媒体”中的信息鞑ツ谌莩涠不闻,只会导致各类腐朽、错误思潮的肆意泛滥,最后影响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学者、实践引导者更要时刻关注“微媒体”传播、扩散的热点话题,加强对“微媒体”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努力构筑线上与线下相契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有字教材与无字之书相配合的“微”体系,使中职生群体于无声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熏陶。

【参考文献】

[1].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i/2016-01-22/doc-ifxnuvxh5133709.shtml,2016-6-12.

[3]李兰香.论提高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13.

[4].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eB/oL].http:///2016/02/19/ViDevtv4too4tzsiVfntamdq160219.shtml.2016-6-12.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7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政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1美国中小学教育对传统道德教育急切渴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各界人士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问责要求越来越迫切。从本质上讲,问责是一种要求,要求中小学提供清楚的证据,证明他们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作出的努力,从而使政府和公众了解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和取得的进步。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并不健全。早在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下了个定论:明确引导孩子们怎样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必要的。人是需要教化的。亚里士多德培育有道德的孩子的原则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没有受到过质疑的,即使是当今关于亚里士多德教学方法也代表着培养孩子常识观念。但是在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智慧直接受到启蒙哲学家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挑战。卢梭认为社会化将孩子美的天性泯灭,未教化乃使孩子自然善意优雅。此后一直沿用了卢梭的孩子自然属性理论,而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需教化的思想抛在道德教育之外。

直至1999年4月,哥伦比亚高中(第七中学)发生了一起残忍的枪杀案,此悲剧给众人带来的不安可想而知。作案的是两个十五六岁的出自完整家庭并不贫穷的少年。这事件的发生,引发人们的深思。在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自完整家庭,并且是家庭条件并不差的环境的青少年为何在校园中对无辜人群做出类似于屠杀的事件?人们不断发问为什么是美国人?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在这里发生?卢梭价值自由的教育方式和理想化烂漫主义教育对美国正在文明化的粗野少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形式。校园枪击事件等类似此种暴力行为不断发生,使人们不得不关心校园道德风气,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90年代开始直至今日大多数家长、教师、社区领导一再鼓励和支持传统的道德教育。由此人们急切的心声将传统道德教育喊回学校道德教育中。

2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对政策迫切需求

2.1将道德教育内容整合到学校教育中

为了保障中小学学校道德教育顺利健全地发展,联邦政府出台了有关道德教育的方针政策,还有具有权威性的团队也参与到道德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中,如监督与课程开发协会专家组(anaSCDpanel),在《学校生活中的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intheLifeoftheSchool)一文中督促学校联合家长、大众媒体和社区规定并教授类似公正、利他主义、勤奋和尊重人格尊严的核心美德。文中还强调了“学校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还应该教学生不同的基本的道德资源包括宗教”,还有“我们要托付学校建立和传达清晰寄予老师和督导以及管理者把自己当做道德教育者”、“道德教育可以是我们国家的活的遗产的一部分”等几个问题,旨在督促学校道德教育在遵循国家发展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前提下,突出道德教育文化化与生活化的基本特征。20世纪末在各种有权威的专家组和协会积极参与和互动下,道德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也给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在校园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田纳西州山谷一神派普救说教会”(tennesseevalleyUnitarianUniversalistchurch)2008年秋制订的《青少年儿童宗教教育计划》(ChildrenandyouthReligiouseducationprogram)宣称以“培养负责、积极参与、关心世界,致力于终生进步和精神认识,关注社会、环境和世界问题的公民”为使命的教学计划,在周日的上午,通过讲故事、唱歌、游戏、手工艺、服务等形式,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与年龄相称的如关爱、诚实、关心自我与他人、宗教知识和仪式、社区历史等主题的教育。将道德教育内容和条例融入现实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完善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完成了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2001年乔治w・布什政府签署的联邦法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act)关于将世俗化的品格教育整合到学校教程和教学方法中。立法提到关怀、公民美德和公民权利、公正和公平、尊重、责任、信用、给予的素质。立法要求学校不仅在学生的学术表现上而且要在他们的品德上有所作为。美国道德教育协会(theassociationformoraleducation,ame)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76年,其使命是为那些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道德方面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协会致力于促进交流、合作、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将道德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

2.2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21世纪以来,为帮助学校改善道德教育现状,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是通过拨款方式来加强对州教育局的调控。联邦政府对州的资助,都是有其特定的项目和要求。如具有代表性的《1994年提高美国学校法案》,该法案每年给州教育机构批准每年总共10个基金用以实施和设计品格教育项目。项目由在美国教育部的安全和无毒学校赞助支持。此项目在确保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1年1月小布什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蓝图,其中提到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拨款的经费,以培训教师学会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入课堂。美国开展新品格教育运动以来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延续至今。例如,1987年美国全国学校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1989年布什总统亲自启动志愿者服务行动,第二年2月他又签署了为K-12的“国家和社会服务行动”(nationalCommunityServiceact)提供基金的议案,1993年3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为“国家和社会真诚服务行动”(nationalandationalServicetrustact)提供基金的法律等等。

3小结

美国推进中小学道德教育对于维护美国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种必要的政策工具或战略措施,它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3.1通过道德教育政策引导重塑中小学道德

道德教育政策是道德教育走进教学的坚强后盾,是道德教育在教学中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因为政策的引导将道德教育内容很好地整合到教学;其次,有了政策的干预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形式更加多样;最后,有道德教育政策的支持使得学校本位的道德教育成为可能。

3.2道德教育政策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命运和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在中小学中实施健全的道德教育,让美国青少年自觉自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己的内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特别是“9.11”后,美国政府认真反思其对道德教育政策。

综上,中小学道德教育政策是美国政府实施道德教育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各方面素质培养、提升科技和教育竞争力,实现美国综合国力永保前位,维护其国家的安定和谐以及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秦玉友.教育发展浪潮与中国教育政策的多层设计[J].教育政策与法律,2012(5).

[2]陈平.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姚锐.新千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向及其政策背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8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59-02

一、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全社会主流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持续开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各级高校中都开展了思想道德的教学课堂。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政治理论,还能够及时地接触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惠民政策等。除此之外,许多高校还与社会活动共同联合,推行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二、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推广,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阅读方式看,原来大学生手中的书籍已逐渐被电子书、ipaD所取代;从交流方式看,传统的写信、电话等交流方式已被QQ、mSn、e-mail等网络社交方式代替。凭借电脑和网络,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时事,第一时间浏览网络上的最新消息。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进行视频播放、操作演示、课件展示等教学活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拓展了课堂的内容,也创新性地实现了视频、网络图片等在课堂中的海量应用。然而,由于网络的消息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各种色情、暴力信息和图片也进入到了学生的视线当中,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一些同学迷恋上了暴力游戏,从而荒废了学业;个别学生甚至患上了“依赖网络综合症”,产生了厌学、厌世等严重心理问题。可见,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而这一特性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整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等内容,则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需要注重的新内容。

三、在信息时代下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借助信息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有益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今,许多高校甚至班级都有自己的网站、百度贴吧或QQ群,学校在投入一定人力和物力来建设门户性网站的同时,也应借助于网站等信息资源来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通过校园网站、百度贴吧、QQ群征集校园活动的创意并计划,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此外,还应由教师牵头建立各类理论学习和研讨类的QQ群,从而有效地促进不同系别大学生理论基础和思想观点的提高和碰撞。

2.借助信息资源搜集文献资料,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各项社会实践计划的制订中,组织者应借助网络资源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从而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由于信息时代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摸索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3.借助信息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借助信息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及时、积极的心理教育和思想疏导。教师可在网上构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课堂,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决和帮助,从而使大学生养成克服困难、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班主任、学生组织等还可在网络上建立“爱心信箱”、“快乐QQ群”,利用邮件回复、QQ互动等途径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良好地完成。

四、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抵御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如今,网络的功能已经不仅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扇接受传统媒体道德教育的窗口。大学生可通过在网络上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道德观察》等节目来进行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些内容低级、宣扬观念错误的综艺节目,大学生也应做到有意识地自我抵制。此外,我国政府对网络安全的管理也非常重视,目前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几十部法律法规,也为规范高校网络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推进网络课堂的创建,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利用网络加强理论宣传和舆论导向。实际中,可通过推进网络校刊、网络课堂的建设来主动开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为了增加网络课堂的访问量和趣味性,教师应在内容设置中尽量选取具有时代气息、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新鲜内容。例如,可用视频点播的方法将新闻报道挂到网上,也可将“考研、就业”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纳入到课程的设置当中。通过网络课堂这一新事物的创建,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到课外,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完成教学目标。

3.加强网络教育队伍的建设,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如今,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整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等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容。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组织一支理论水平高、沟通能力好、教育效果优的网络教育队伍。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与大学生分析网络的利与弊,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网络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性,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预防个别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

五、结论

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为每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局面。如何利用网络这样的新鲜事物来拓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成了每名研究人员所要积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实际分析和具体事例论述了信息时代下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文章认为:借助信息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是信息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潘道财.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

[2]马雅玲.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2.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9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命观亲情观诚实守信有担当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6-01

长久以来思想品德都处于尴尬地位,一直都被当做“副科”来授课,学校、教师的不重视让学生也看不到思想品德课的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思想品德课堂也开始受到重视,教师也开始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价值。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而,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和谐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1.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观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在思想品德课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观,则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如:①什么是生命?并举例说明。②在你识别的有生命的物体中,请问哪个生命是可以不存在的?③人类为什么要与其他生命和平相处?……该问题的设计是想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思考生命,去用心感受生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关爱生命、珍惜每个生命,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帮助学生树立亲情观

亲情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认为家长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显而易见,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去体会亲情的无私,并学会感恩。

例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也为了让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所以,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难报三春晖”是什么意思?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之后,我顺势让学生听了韩红的“天亮了”,并向学生讲述了该歌曲背后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危险发生时,小子灏的父母会将其高高举起?”让学生在思考中去感受亲情的无私,进而,我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的当中,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

目前,诚信的缺失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当中屡见不鲜的事情,并且严重的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学生健康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如:在生活中,一些学生经常撒谎,考试作弊,答应别人的事情不但做不到而且还喜欢找借口等等。可是,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起诚信意识呢?这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向的又一重任。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会借助材料分析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在思考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纠正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久而久之,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做诚信的人》时,为了让学生学会与人为善、出以公心,不自欺也不欺人。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两则材料,材料一是关于宋庆龄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就在大家都认为宋庆龄不来的时候,宋庆龄却依然按照约定的时间冒雨前来,让学生们很感动;材料二是《国王与花种》的故事,两则故事的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而且,对打破传统呆板课堂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让学生做有担当的人

对于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来说,他们遇事容易逃避,容易推脱责任。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价值,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例如:在教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我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设计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什么特点的人算是有担当的人,进而,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价值,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背景篇10

关键词:教师;德育客体;德育目标;心理特点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学校德育中就强调德育主体必须关注德育客体的认知结构、阅历水平、思维方式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德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无层次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客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www.133229.Com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

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三、大学阶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关系

师生对话说认为在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施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反之学生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施教”,师生之间是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来实现价值观的建构。师生对话论运用到大学的德育具有其合理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大学生心理已趋于成熟是师生对话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思维心理由聚合式思维开始形成进步到聚合式思维方法的成熟,再进步到发散式思维的初步形成;情绪躁动在大处仍然失控;批判意识趋于独立;自我意识形成,责任观念增强。”所以,在思想上,大学生能够自主去看待、理解各种价值观念,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疑惑;在行动上,大学生能够运用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高校教师也不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跟在学生后面。因此,高校教师在学生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就不是非常明显。这就直接影响到德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提问,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既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在自主构建价值观时产生的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并及时把有争议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建构价值观念。

2.从高校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确定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那么,从实现目标的途径看,单纯的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植入式教育,不曾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通过高校各种活动来传递德育目标要求就为广大大学生所喜欢。所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运用对话的方式,共同解决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遇到的难题。

综上所述,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学龄段德育客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国家、社会、集体对德育客体发展的目标要求合理地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为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