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6:03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1

关键词:网络经济特点原则

网络经济就是指以intern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融入经济活动当中之后,所带来的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态势。要认清网络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形态的内涵就需要把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前网络时代相区别,只有从这个比较当中才能发现网络经济的深刻含义。

一、网络经济的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充分信息的经济

任何事物都有表征它的相应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外在的还是内含的,如果不经过整理和提炼,则以杂乱的方式存在着,并不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人们要获取事物的信息就需要总结、提炼和传递。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为改变这种情况提供了技术基础,技术迅速传播和对经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使得人们的信息能力空前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本极大降低。这样就把我们的经济带入了充分信息状态。

2、网络经济是信息的累积、序化与整合

充分信息是一种状态,是趋向于完全的信息的发掘和反映。但是信息的充分并不直接代表信息的有序组合,并不必然产生人们对信息利用效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对应着信息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简单的信息堆积是没有意义的,要让网络中流淌的信息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就必须把网络上积聚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排序,以便能够为生产生活有效服务,这样网络经济的生命力和意义才能体现出来。

3、网络经济是“标准”与“规则”经济

网络经济是不同信息主体的有序联合,各个主体之间要通过网络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与成功地联合协作,并且实现经济功能则要求:

第一,必须遵循统一的或者称为一致的技术标准。因为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下,各个信息源所提供和发出的信息才能被网络所接纳,才能被其他网络主体所接收。而不符合统一的技术标准的信息就会被排斥在网络之外。

第二,遵循统一的信用规则。网络中信息传递上的统一标准是网络主体在技术上一致性的表现。在经济活动中,各主体的活动必须是一种符合统一信用规则的行为,这是网络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一致性的表现。

4、网络经济是非排他的共享经济

网络为信息的大量汇聚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人们有可能把自己占有的信息资产上传到网络上。众多的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汇聚到网络上就形成了巨大无比的信息库,在这里信息是所有的网络参与者共有的。从信息使用的技术角度来看,通过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上,人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非竞争、非排他地浏览和使用信息。由于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设施的容纳能力的增强,还有网络所形成的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一点正在实现。在网络设施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也会发生网路的拥挤,但是这种网络世界中的对别人使用的排斥度要大大小于现实的物质产品。

5、网络经济是快节奏经济

当网络融入经济生活中的时候,人们利用网络可以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传递信息,信息运行的时间耗费可以看做零,信息传递“零时滞”。应用网络的信息传递,时间的耗费不会发生在信息流的运动上,经济活动的时间耗费只会出现在物流的运动和人们在发出信息前的思考和决策上。

6、网络经济是互动经济

网络作为巨大的信息平台,含括了众多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是网络中的一个端点,每个端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源,都在搜寻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发出表达自身要求的信息。因为信息主体之间为达成一定的经济契约而相互关联,所以这种信息传输会对其他主体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信息主体之间依据对方的信息表达,进行反馈行动,这就形成互动。

7、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网络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使不同地点之间的地理距离的远近变得无关紧要,把空间因素的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又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时间约束,把远距离的信息交流的时滞降到最低。这正是网络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的体现。另外由于网络的强大的信息容纳能力,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括进来,这样就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这种全球化趋势在前网络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

二、网络经济的重要原则

网络经济有着与传统经济迥然不同的特征、原理和规律。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必须顺应环境的变化,采取全新的竞争原则和竞争策略,方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1、主流化原则:在网络经济中,最初建立数字产品和基础设施的费用很大,继续扩张的成本却很小,由此产生了新的规模经济。而且,每生产一个产品,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企业从生产中获得了经验,不断改进生产流程和技术方法,可以使成本降得更低一些。因此,争夺市场份额或争夺顾客,对企业来说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径。主流化原则可以推广为:企业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的顾客。

2、个人市场原则:在传统经济中,通行以全体顾客为对象的大批量生产、大众化销售方式。在网络经济中,出现了“柔性生产”技术。由于互联网的互动作用,企业易于了解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可以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适应个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3、特定化原则:与个人市场原则密切相关的是特定化原则,即挖掘个人市场,然后瞄准市场中某类特定顾客。公司必须首先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偏好和品味,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公司找出同类型的大量潜在客户,把他们视作一个独立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服务)。为了吸引特定顾客的注意力,公司应迎合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创造一个虚拟社会,唤起一种社区意识。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经济功能;经济活动

语言与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语言能为经济效益而服务。随着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语言科技得以快速发展,语言功能不断拓宽,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针对语言“商品化”现象的理解也有了不同层面的认知。网络对现代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语言对于社会的影响在也逐渐增加。除了可以将网络语言作为语言信号,它还具备资源属性,且蕴含深厚的经济价值,参与经济活动可体现出经济功能的作用。

一、网络语言的经济性

网络语言具有经济性特点,根据已经掌握的网络语言的要素和内涵,经济性是应用网络语言的必要前提。网络语言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网络中进行沟通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这与传统语言的句法、内容、表达能力、表述水平存在区别。根据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的经济性是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且凭借此特点也加强了网络语言的表达力。新媒体环境下,广大网民对网络语言的依赖性提高,成为现代网络语言发展非常重要的推动力,也优化了网络语言实际使用效果。基于此,网络语言的经济性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可以从这一点着手深入了解网络语言。第一,网络语言经济性在句法上直接体现。要想更加全面地理解网络语言经济性,必须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句法特征。网络语言为了实现经济性,句法简略是非常常见的手法,尽管整体句法简略,却并不影响实际表达含义,也可以满足网络语言应用需求。在这一方面对网络语言特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促进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句法方面,网络语言经济性对句法进行了优化与调整,从而可以正确地理解网络语言经济性,掌握句法特征使网络语言经济性效果达到最佳。第二,网络语言经济性的实际效果。网络语言的经济功能,在运用网络语言时也会考虑经济性特征,提升网络语言实际应用效果,有利于拓宽网络语言的使用范畴。基于这一特点,网络语言实际使用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且将网络语言经济性特征作为着手点,可使最终使用效果更为理想,与网络应用需求相符。鉴于此,网络语言的经济性是其十分显著的特点,深入探讨与了解网络语言经济性可保证最后的研究成效。

二、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语言经济功能的体现

(一)网络语言的经济成本支出

网络语言在参与经济活动过程需要支出经济成本,也可直接理解为网络语言自身的成本、经济活动条件下网络语言投入成本。从网络语言自身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其中涉及语言形成与后期使用、普及等环节的资源投入,例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与时间投入等。互联网技术是形成网络语言形成的基础条件,这就意味着网络语言形成必须要有成本投入。创造、使用网络语言的主体为群众,尽管很多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为了节约时间与更便捷的交流创造,实际上使用语言表达含义如果被限定,那么语言作为网络用语,可能广大网民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了解、应用,对原本的语言形式进行改造后再在网络范围内进行传播。比较常见的“仿词”,在网络语言中按照语言表达需求,可以结合不同语言使用环境进行再创造,例如:新闻时事、经济、文化等,在形成网络语言之后难免会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经济体将网络语言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伴随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例如一些品牌会在设计产品外包装时应用到一些网络语言作为装饰元素,使产品更为时尚,吸引青年消费者。那么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在新包装设计上投入成本,网络语言与字体设计、前期市场调查、网络语言选择等也需要成本投入才能够达到预期设计效果。

(二)网络语言带来的经济效用

网络语言具有经济效用,可以理解为经济主体应用网络语言取得经济效益及其满意程度。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网络语言,网民是主要的受众与影响对象。例如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内卷”“夺笋”等,都可以直接反映当代网名的内心情绪及社会上人们关注的现象与问题等。在互联网中针对一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使用,可以引起其他网民的同感,这是网络语言经济效用得以体现最为有效的途径。“内卷”这一网络语言最初在网络上出现,一些网民不能完全理解含义与使用场景,但是在逐渐得到普及之后,网民开始透过这个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并且在心理上达成了认同,体现出经济效用。关于经济体内网络语言效用的体现,要注意适度性,按照实际特点、消费对象、语境等做出正确选择,应用网络语言传达信息,必须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用。最关键的是要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吸引到更多群体的关注,从而拓宽消费群体、增加经济效益。组织市场调研期间,针对性的分析消费对象与背景,作为选择网络语言的参考标准,以此来增加经济效用。

(三)网络语言得到的经济效益

网络语言具有经济效益,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网络语言的收益性特征。语言本身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特别体现在利用、语言资源开发等方面。实现语言的产业化、商品化,从各个途径实现效益最大化。不管经济活动最终效果如何,效益都是作为关键的一项检验标准,以往采用的经营理念也在新媒体时代下发生变化,现代化经营方式与互联网融合之后更加迅速与快捷。网络语言具有经济效益,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网络经济体对网民消费情况、想法等更加重视,网络语言作为信息传递载体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网络经济体注重网络语言的采集、处理与传递,而且在这三个方面加大成本投入,不仅可以体现出网络语言效用,也有利于实现网络语言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新闻编辑为了增加浏览量,使新闻在社会环境内的影响力、传播范围更大,有时便会借助一些网络语言,获得网络语言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网络语言的形式比较独特且新颖,在表达语义上十分深刻,可以满足语言传播的预期效果以及广大网民的好奇心理。互联网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便会有与之相关的网络语言自动联想,为网友搜索提供方便。作为经济体,不仅要掌握时代特征,还要剖析消费者与网友的心理,使网络语言与经济活动充分融合,为产品推广拓宽渠道,也可以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站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角度,要想更加熟练且准确地应用网络语言,达到语言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需紧跟新媒体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步伐,体现网络语言经济功能优势,带动社会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经济功能的应用与实践

(一)提高网络语言经济功能资源利用率

网络语言是语言资源的一种,而且具有经济资源属性,为网络语言应用过程中经济功能体现开辟了渠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使网络思想观念不断变化,而且对网络语言的语言资源、经济资源属性也可以有全新的理解。“资源”本身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益与可发展事物。如果将网络语言作为语言资源,在传播与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完善语言结构系统,为人们的社会交际提供丰富的资源。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部分群体可以接受语言结构系统,而且会在网络与社会交际中应用。第二,网络语言是在传统语言基础上与网络融合之后发生变化,属于系统性的语言结构,利用网络传递形式各异的语言内容,而且网络语言本身具有创新性、个性化和规约性特点,是虚拟世界非常重要的社会交际服务。换言之,网络语言属于网络空间,是在互联网中进行交流的重要语言资源,如果在经济活动中加以应用,可以为生产、分配、交换、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资源支撑,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体现出语言资源的价值。如果网络语言是以经济资源的形式存在与应用,代表人类社会建设、行业发展与生产所需要的选择性资源,而且这一类资源带有稀缺性、可开发性与可利用性。网络语言凭借特殊语言特点、传播体系,在经济活动中也逐渐实现了普及,而且得到更多经济主体的关注,在经济活动生产、开发等各个环节都有所应用,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夺笋”本来是“多损”的谐音表达方式,但是在网络上突然受到网络的关注与喜爱后,开始作为网络语言应用。随后有一些笋制品的商家将其作为宣传的切入点,而且也会有装饰品品牌制作相关概念的产品,获得年轻群体的青睐。立足于经济视角,这一前提下的“夺笋”除了是传递信息的语言资源之外,也是经济主体开发出的一种商品概念,作为经济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不仅可以减少经济成本投入,还可实现网络语言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语言经济功能营销方案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参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才能够帮助经济主体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经济主体,面对市场环境与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不仅要凸显产品优势,还要从营销方式着手展开全面分析,创新市场营销语言。不仅可以理解为客服、推销人员为了取得消费者信任,最终达成交易所采用的言语行为,还是产品宣传、包装等环节应用的语言。现阶段经济市场在网络经济推动下实现了飞速发展,而且也促使网络经济产业越来越多元化。例如: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我国2011年网络购物交易金额仅为0.8万亿元,但是2020年达到11.76万亿元,而且网络购物与电商平台越来越多,除了淘宝、京东、唯品会之外,各大企业与品牌开始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了极大便利。所以,消费者在网络消费这一层面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网络购物实现普及,甚至成为人们消费与购物的主要形式。电子商务的商家也非常注重产品的价格与质量的宣传。为了更加便捷地和消费者沟通、交流,通过新颖的广告语、文案等,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利用网络语言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达到销售商品的效果,网络购物在新媒体环境下也衍生出一些特有的语言形式,如“亲”“……的呢”等,作为网络语言传播与使用,不仅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还可以在网络购物这种虚拟环境中增加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感。换言之,经济主体在新媒体和网络的推动下,思维与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在当前时代形势下总结消费者需求,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与指导,而且可以制定可行的决策,发挥网络语言经济功能与商品营销推广融合。

(三)借助媒体渠道传播网络语言经济功能

媒体是信息化环境下最为有利的推广、信息传播渠道,网络语言经济功能可以利用该渠道达到传播的目的。网民平时利用媒体传递信息,作为媒介的一种,主要体现为传统报告与广播、现代化社交平台等,例如微信、微博与移动互联网,为广大网民与用户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娱乐服务,体现出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新媒体属于信息化时代下的主流媒体,其本身具有话语权,而且在社会环境下还有一定影响力,关系到社会经济活动开展、经济目标实现。网络语言是在新媒体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形式,带有网络特征且可以用于人们信息传递的关键性工具,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便包括媒体传播。例如“奥利给”是从“给力”基础上进行延伸,用于感言、赞美、加油打气等语境,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的广泛传播下,使用范围也相继拓宽,逐渐地出现在各大节目,受到网民的热烈追捧。其后传播媒介也发挥出在信息传播这一方面的优势,在人们的网络交际、日常社会交际中出现,成为社会流行语,入选“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此可见,经济活动范围内采用媒体传播的方式体现网络语言经济功能,其推动效果非常显著。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进程中,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最为有利的途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语言在人们社会交际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网络语言具有经济功能,不仅可以作为语言资源得到应用,也可被当作经济资源,为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语言使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且会凭借其经济性与经济功能,为各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铈光,秀梅.网络语言的狂欢化分析——以梗文化为例[J].新闻前哨,2021(3):57-58.

[2]姚兰,武小军.网络空间语言互动变异的经济效能与损蚀[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9-105.

[3]邸子桓,吕明臣.信息生态视域下网络语言信息传播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1):28-34.

[4]欧伟鹏.构词法视角下中英网络语言的对比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2):96-99.

[5]梁樑.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J].西部学刊,2020(22):49-51.

[6]郭玉梅,王跃平,葛爱华.新媒体场域中网络语言与话语权力的关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1):30-32+38.

[7]陈东平.汉语国际教育网络语言学习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新通信,2020,22(20):211-212.

[8]吴彦昭.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92-93.

[9]吴卫成,姜霏霏.信息技术下的网络语言研究——以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功能主义为视角[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6):30-31.

[10]赵呈晨.嵌入式传播: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再生产[J].新闻大学,2020(08):16-30+126-127.

[11]张振,赵鑫东.网络语言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08):113-114.

[12]田永芳.从生态语言学看网络流行语的演变机制——以2020前半年的网络热词为例[J].文化产业,2020(21):101-104.

[13]姚文艳.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149.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3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 internet 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4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以电脑、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爆炸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出现无不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从而使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空前提高;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和扩散,使传统的国家、民族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

从狭义角度讲,网络经济就是应用因特网技术所进行的投资以及通过因特网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和B2C(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广义地讲,所谓网络经济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eDi、eFt和各类信用卡交易。

目前,在人类的商务活动中因特网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网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用户资源,不仅能使使用者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获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一般的信息浏览功能,向更具价值创造功能的网络经济方向发展。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呈扁平化发展趋势,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借助网络即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从而使中间层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未来成熟的网络经济将带给消费者更为价廉物美的产品与服务。

3.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的、相促进的。培育虚拟经济的成长,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新潮流的历史动向。

4.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5.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四分之一。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界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6.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高新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是推动网络经济的根本动因。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必须特别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并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推动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开创史无前例的全球网络新经济。

三、加速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途径

1.加速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进程。网络教育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也会对未来中国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网络教育投资使沉重的人口包袱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此,建议国家逐步实现全民网络教育,使所有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都进行不同程度的网络教育,并且国家出资重点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实现计算机与网络教育。

2.加速中国政府管理与公共机构服务的网络化进程。实现政府、公共机构、社会、企业管理网络化,加快实施“政府及公共机构上网工程”,强化网络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支出、科研机构、各类学校、各类卫生机构以及其它公共机构的普及和应用。各类公共部门提供的政府政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政府采购、公共工程招标、技术专利、文献检索科技期刊、公共数据库、主要经济信息等信息服务实行免费或低费服务,由于上述信息具有外部效益,决定了上述信息服务应由政府予以资助。

3.加速网络技术引进、扩散和应用进程。大幅度降低引进信息的技术成本,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产品、设备进口零关税,取消对该类产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使所有消费者和使用者能以最低成本获得附加值较高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同时鼓励信息产品与服务出口。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5

【关键词】黑龙江中小企业;网络经济模式;发展战略

一、前言

把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称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模式下,黑龙江大中小企业都在网络环境运行,市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对黑龙江中小企业来说是新的机遇。何把握机遇、在网络经济模下发展壮大,是关注的热点。

二、分析网络时代黑龙江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特点

1.协同创新是网络经济下黑龙江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核心。主要表现在黑龙江中小企业内部协同创新能实现创新机制良性循环发展;创新能力的竞争离不开黑龙江中小企业间的“强强合作”。

2.网络经济时代下黑龙江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融资”成为网络时代下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渠道;电子商务成为网络经济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相关政策出台推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黑龙江中小企业实现创新机制形成。

3.中小型特殊企业开放式创新机制。主要表现在中小型特殊企业突破神秘感的束缚形成科学发展;网络活动是中小型特殊企业放式创新机制的主要形式;商业化机制是中小型特殊企业的发展动力;开放式管理是中小型特殊企业机制创的重要标志。

4.网络经济黑龙江中小企业创新机制发展。新方向主要表现在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是网络经济下创新机制的核心部分;中小型企业合作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实现“中国梦”;微信营销已经成为网络经济发展黑龙江中小企业机制创新的代表;社交软件营销成为网络经济发展黑龙江中小企业创新机制形成的途径。

三、网络经济给黑龙江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网络经济为黑龙江中小企业提供大量新的机会。网络经济改变了大机构专门跨组织系统的局面,使得业内的控制权不再集中,变得非常分散,现在黑龙江中小企业能够同样参与发展共享跨组织系统,这样就给中小型企业创造了新的竞争平台。

2.网络经济有利于黑龙江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互联网能从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让小企业迅速成长,免受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互联网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国际机遇,黑龙江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与国际市场的对话,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网络经济促使黑龙江中小企业管理规范化。在网络经济模式下,黑龙江中小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内部组织流程、内部流程等等发生的变化,使得企业决策制定得更加科学,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改善了黑龙江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网络经济模式下,龙江中小企业不但成本降低,管理还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四、黑龙江中小企业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黑龙江中小企业网络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网络建设一般,这是我国网络建设投资不平衡的结果。沿海地区网络建设较好;西北地区网络建设较差;东北地区网络建设一般。

2.网络经济的标准制定薄弱。信息技术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基本没有自主制定过直接与网络经济相关的标准,大部分网络标准是从国际相应标准等效转换来的,制定符合现行需要的网络经济相关标准的问题待解决。

3.部分企业观念滞后。黑龙江多数中小企业仍把竞争焦点锁定在实体市场,无视网络经济给他们带来的机遇,没有认识到网络经济模式给中小型企业带来的优势远大于大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速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

4.没有充分利用网络。黑龙江中小企业对于网络的应用参差不齐,极不平衡。企业没有挖掘网络的巨大优势与潜力。多数上网企业只是将厂名、地址等基本信息挂在网上,少数企业拥建立独立的域名网址,但是网络营销活动甚少,甚至个别企业虽有自己的网站,却是空壳网页。

5.人才素质不高。大部分黑龙江中小企业没有树立网络经济的概念,高层不重视企业网络的经营。企业从上到下,培训力度不够,缺少复合型网络经济人才。网络经济模式下,企业员工的管理素质、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五、网络经济模式下黑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

1.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的兴起为黑龙江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有利于中小型企业自身管理和运营。企业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无需投资基础设施,无需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削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和升级维护费用,能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迅速抢占市场。企业要通过网络系统,要通过电子平台科学地采集数据、调度生产、管理营销、指挥决策,充分发挥网络经济的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2.实施人才战略。网络经济模式下,缺乏优秀信息技术人才是黑龙江中小企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黑龙江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困难的根本原因。

3.实施商誉战略。形象和商誉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源泉,在网络经济模式下,形象和商誉更为重要。黑龙江中小企业要将企业商誉形象摆在首位,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丰富网络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赢得客户信任,运用网络媒体,宣传企业网站,扩大企业影响。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6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体系的完善,使得地区之间的时空障碍不断弱化,区域旅游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区际之间的动态联系使旅游空间发生重组,主导的空间形式将不再是行政区。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我国口前的区域旅游合作存在随意选择合作对象的问题,导致区域旅游发展只是停留在口号和协议上。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发生、发展需要作用于物质空间维度之中.旅游空间结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旅游经济客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状态,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旅游空间结构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空间状态,更是旅游要素组织在空间上的地理投影。旅游活动的本质是旅游者的异地流动,频繁的旅游活动使得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一个复杂的空间网络体系,因此,在空间网络背景下研究区域旅游发展是一个新的方向.

社会网络通过将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系转化为量化的关系数据,建立对象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网络特征进行描述。社会网络在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研究中的价值正在凸显,口前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也产生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客流、城市群和区域旅游。杨曦(2014)基于交通网络,对湖南省旅游流空间集聚与打一散程度进行了测算.杨新菊(2014)研究上海人境外国游客旅游流的分布和打一散规律,揭示了其网络结构特征;彭红松(2014)以旅游客流为基础数据,提出沪沽湖旅游区的空间网络布局及优化路径虞虎(2015)构建了中国农村居民的省际出游旅游空间网络,并对其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王芳(2015)对中国大陆Ja级景区的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除了旅游客流之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常被用来研究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和空间网络结构,涉及的研究区域主要包括:长三角城市群、中部地区城市群从江淮城市群从环渤海地区,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从海西区域,从京津冀地区从东北地区从黑龙江省;还有对我国人境旅游重点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的研究。省域层面的旅游线路、经济联系和空间结构特征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又一个重要应用方面。周慧玲(2015)对湖南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湖南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优选组合;孙勇(2016)研究了云南省旅游线路网络与空间结构特征.陈超对我国农民的省际出游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

四川省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人6210.5亿元,国内旅游收人6137.60亿元,旅游外汇收人11.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26.9%,37.9%U。文章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构建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矩阵,通过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四川省旅游综合经济、国内旅游经济、人境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特征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口的是揭示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强化区域旅游空间联系,促进全域旅游协调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网络结构特征评价指标

1.旅游经济联系

旅游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旅游人次、旅游收人和旅游空间单元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计算。已有较多学者采用此指标对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进行了测算「251,式中R、是空间单元i和空间单元J的经济联系指数,只和p,是空间单元i和空间单元J的旅游接待总人次数,口‘和口,是空间单元i和空间单元J的旅游收人,风是认1两空间单元的直线距离。

2.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用来表示网络中空间单元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可用实际存在的关系数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关系数之间的比例来计算。区域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网络密度越大,网络整体的开放程度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网络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k是空间网络中单元节点的数量,如果单元i和单元J有联系,则d(n},n})=1,反之为0}D=艺艺d}r}},。,)lk(k一‘)

3.点度中心性

点度中心性反映的是网络中个体成员与其他成员的交往能力。如果一个成员与网络中的很多成员有直接的联系,那么该成员就居于网络中心地位,拥有较大的权力,也就是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点度中心度分为点出度和点人度,分别表示节点地区主动影响其他地区和接受其他地区旅游经济影响的程度,公式中C=c=)和叹(,)分别代表单元i的点人度和点出度,R、是单元i和单元J的旅游经济联系系数。4.中间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测量的是网络中成员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其他成员的能力,如果一个成员处于多条成员之间的最短途径上,该成员就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度越大,说明该地区在旅游空间网络中对其他地区旅游流的控制力就越大。如果一个成员在空间网络中的中间中心度为0,就意味着该成员不能控制任何行动者,处于网络空间的。式中B‘代表单元i的中间中心度,刀、是单元J和单元k存在的捷径数口,D,-k}z)是单元J和单元k存在的经过单元i的捷径数口。

5.核心分析

核心主要是为了直观反映空间单元在整个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的位置和重要程度,分析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是否存在明显的核心一结构。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7

关键词:城市经济网络微观特征创新产出

引言

城市发展推动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创新产出即通过对创新资源(基础设施、信息网络、资金、技术等)的优化配置,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的分工合作、创新制度(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等)的合理利用,三者协同发挥效应的结果。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调整三者的关系与结构,最终推动创新产出的提高。实践与理论证明,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发展”,为了获得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间总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经济活动是城市间最为活跃的联系,这一联系的发生加强了城市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物质流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资金周转等创新要素的流通水平。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愈显密切,逐步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城市构成网络的重要节点,经济联系构成联结两节点的边,城市经济网络应运而生。网络中有效的连通性为城市中的创新主体获得外部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提供了通道,主体间经由这些通道增强了彼此的交流与联系,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内部要素的资源整合,使得嵌入网络中的城市更容易获取所需的创新资源;进一步深化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降低创新难度,分散创新风险,节约创新成本,进而提高城市中创新主体对创新期望收益的预期,诱发潜在的创新欲,最终有助于创新产出的提升。鉴于此,研究城市经济网络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有关城市与创新产出的研究源于pred(1966),他指出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与专利申请数有较强的相关性。罗斯、邓肯(1991)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程开明(2010)实证分析得出城市创新产出除资金和人员投入的显著影响外,还受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宋延广等(2011)认为教育投入、企业科技投入及政府科技投入对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曹勇等(2013)研究发现城市经济规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城市创新投入影响创新产出。综观以上研究,发现这些研究较多关注城市创新要素(科技人员、资金)的投入及创新环境(城市规模、城市化程度等)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而从城市网络视角探讨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略显不足。

城市经济理论认为城市间频繁的经济联系势必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城市经济网络正是城市间强化经济联系的产物,以经济网为研究背景,分析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便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BenShaw-ChingLiu(2005)指出网络的结构特征是影响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程开明、王亚丽(2013)认为城市航空客流网的结构特征,包括绝对密度、联结强度、节点度中心性、结构洞对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构特征又分为宏观(整体网)和微观(节点网)特征,宏观侧重对整体(区域、团体等)的研究,而微观更关注网络节点个体(城市、企业、个人等)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经济网络与创新产出的关系,切实提高城市创新产出水平,有必要基于微观视角,分析城市经济网特征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故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城市经济网络微观特征(节点度数、节点中介性、节点结构洞)影响创新产出的理论假设,并选取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2002-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城市经济网背景下,网络微观特征对节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城市经济网以各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基础,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知识流动、获得溢出效应、加速创新扩散、减少创新风险、优化产业分工和协作等一系列过程影响创新成本、效率和产出。

城市经济网络之所以对创新产出产生一定的影响,离不开网络结构的作用。网络连通度促使节点间相互吸引,增加节点内部、外部创新主体间联系与交流的频率,有助于彼此人才、资本、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推动创新资源由高度集聚向分散均衡发展,共同构建一种平等互利的创新合作平台。网络中各节点是知识流动的重要载体,节点之间易发生知识的流动和碰撞,产生聚变和裂变反应,从而促进知识在经济网络中最大化的溢出和扩散,进而扩大网络节点城市的知识信息量,带动各节点的创新活动,增强创新产出。同时,由于各节点具有不同的创新能量和地位,节点间的关系链成为创新扩散的通道以及成为创新在扩散过程中实现增值的价值链,节点城市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节点间关系的强联结度将会提高网络中创新扩散的速度和效率,使创新可以快速地从一个城市扩散到另一个城市,提高创新产出。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知,网络结构特征是网络发挥作用的关键特性,也是影响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故本文将从城市经济网络微观特征即网络节点度数、节点中介性、节点结构洞这三个方面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节点度数影响创新产出

节点度数指网络中与该点直接相连的节点数目,用来衡量节点在网络中的核心地位。节点度数越高,表明其越接近网络的中心位置,拥有的权力越大。城市经济网络中,拥有较高节点数的城市,表示该城市与其它城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获取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从权力角度分析,节点度数高的城市,意味着在网络中权力较大,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较强,能够从比自己实力水平高的城市获取尖端的创新技术和经验,取其精华之处进行模仿和学习,并通过吸收、消化、改进纳为己用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进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活动。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节点度数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二)节点中介性影响创新产出

节点中介性指某个节点出现在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最短路径上的可能性,用来衡量个体对资源的控制程度。节点中介性越高,说明该节点占据着网络资源流动的重要渠道,充当其它城市交流的中介,删除该点势必对网络中的资源传递产生影响。城市经济网中,城市的中介性越高,通过此节点传播的信息资源和创新成果就越多,拥有对信息和创新成果的控制能力也越强;同时创造的最短路径越多,时效性越强,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时间,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交流和加深,从而促进创新产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节点中介性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节点结构洞影响创新产出

结构洞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联系,节点之间的联系分直接和间接联系,间接相连的两个主体之间产生结构洞。Burt(1992)指出结构洞的存在影响知识流的运动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成为网络中的断点,同时伴随的也是创新的机会,充当主体沟通的桥梁作用。节点结构洞越多,表明该节点网络的有效规模越大,在资源获取和信息控制方面拥有十分特殊的优势。城市经济网中,城市拥有的结构洞越多,城市受限制程度越低,越有利于信息传播和创新成果扩散;获取有效、关键的信息和知识等创新资源也相对增多,创新产出也就越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3:节点结构洞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研究设计

(一)城市经济网络模型构建

城市经济网是基于城市间密切的经济联系而形成,构建经济网络模型关键是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准确度量。目前,通过引入“引力模型”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测度较为广泛。考虑到网络经济时代,邮电业务量、互联网用户数量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且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城市间的经济落差对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并据此构建城市经济网络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ij表示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K为修正系数;pi、pj分别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市辖区人口数;Vi、Vj分别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全年GDp;eDij表示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经济距离。

修正系数:

式中:ei、ej分别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邮电业务量,ti、tj分别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互联网用户数。

经济距离:

eDij=αijβijdij

式中:αij表示城市i和城市j间通勤距离的修正权数(当城市i和城市j的交通运输方式仅为铁路时,αij取0.8;仅为省级以上公路时,αij取1;仅为航运时,αij取1.2;仅为铁路和高速公路时,αij取0.7;同时拥有铁路、省级以上公路和航运,αij取0.5),βij表示城市i和城市j间的经济落差修正权数(两城市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城市间的经济落差,比值大于等于70%,βij取0.8;小于70%且大于等于45%时,βij取1.0;小于45%,βij取1.2),dij表示城市i和城市j间的空间距离(利用“百度地图”以“最短路程”为限定条件检索每2个城市市府间公路距离,单位:km)。

(二)样本选取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并且长三角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化特征已有所凸显。鉴于此,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16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为研究样本。

考虑到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变化趋势,选取2002-2012年间11个时点的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2013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市统计年鉴及部分市统计公报,所有数值都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

(三)变量测量

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创新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Feldman(1994)研究得出专利和创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34,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故选取专利数据度量创新产出。虽然选取专利数据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相比其他指标,专利标准相对客观、变化缓慢;而且比较接近创新的商业应用以及能较全面的反映地区发明与创新的信息。考虑到专利授权量受到专利审查机构审查因素的影响并存在较长的不确定时滞,将其作为衡量指标,可能会导致一定的信息失真,因此,本文选用专利申请受理量(pat)度量创新产出。

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即为城市经济网络的节点度数、中介性、结构洞。采用社会网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方法对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软件UCinet6.212进行测度。UCinet6.212可将网络结构特征变得更加直观可控,量化测评效果更加明显,为城市网络的分析提供便利。将上文中计算所得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矩阵导入到UCinet6.212中,即可得出节点度数(DeG)、中介性(Bet)和结构洞(eFS)的最终值。值得强调的是,本文采用网络的有效规模来度量结构洞指标,某节点网的有效规模越大,表示该节点拥有结构洞越多。

控制变量。考虑到影响创新产出的因素较多,本文引入控制变量对解释变量的有效性进行控制,选取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创新产出的三个关键因素。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支出、科技经费支出反映当地政府在财政资源配置中对教育、科技的重视程度,一般而言,当地教育水平越高,劳动者素质越高,越有利于科技人员的培养;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科技创新的产生。同样,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能对技术创新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越能促进当地的创新产出,而人均生产总值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支出(eDU)、科技经费支出(teC)、人均生产总值(pGDp)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分析中。

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初始特征

将以上变量导入SpSS19.0,对各变量的初始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从节点度数、中介性、有效规模均值分年度统计中,可以得出2002-2012年间节点度数呈大幅增长趋势,2012年的节点度数均值是2002年的4.68倍;中介性呈下降趋势,由2.624减小到0.563,减小幅度达78.56%;有效规模呈缓慢增长趋势,从2002到2012年,增幅仅为12.17%。

(二)相关分析

为减少以上变量数据的异方差,将变量取对数处理后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引入Spearman秩和分析法,对两两变量的秩次大小做线性相关分析,尽可能准确地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节点度数、中介性、有效规模与创新产出的对数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0.783、0.251、0.229,且都通过显著性检验;教育经费、科技经费、经济发展水平也与创新产出对数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由于相关分析只能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无法说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大小和因果关系。为进一步验证变量间的关系及其显著程度,将结合下文的回归分析,对上述变量进行综合判定。

(三)回归分析

考虑到面板数据相比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能够提供更多的样本信息,提高模型估计的精度,本文利用以上变量的对数值构成研究所需的混合面板数据(panelData)借助eViewS7.2进行回归分析。设定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lnpat表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lnDeG、lnBet、lneFS表示解释变量,lnCtRL表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i和t分别表示第i城市和第t年。u为随机扰动项,满足u~n(0,σ2);β分别为各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

首先根据F检验分析判断模型的设定形式(变截距个体固定效应或截距不变模型),即通过计算两个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U、SR,计算F1统计量。

经检验,选择截距不变模型(即混合估计)较为准确,具体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分析结果显示,方程决定系数为0.947,F统计值为507.376,且显著(p

节点度数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089,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节点度数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假设H1成立。由此可以得出,城市节点度数越高,与其有直接联系的节点就会越多,城市间的联系越密切。一方面,城市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城市进行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另一方面,节点度数越高表明该城市越趋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中心优势有利于信息的多方搜索,使得城市更容易获取所需的战略资源,从而增添创新产出的可能性。

节点中介性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093,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节点中介性对创新产出具有反向作用,与预期理论存在偏差,即城市节点中介性下降(见表3),创新产出反而有所提高,故假设H2不成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002-2012年,随着中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与日俱增,引发网络中节点城市的中介性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使得网络中创新资源趋于均衡配置,最终推动创新产出水平整体提升。例如,2002年绍兴与嘉兴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弱,大部分联系都在以杭州作为中介城市的条件下发生,随着两城市间经济交流活动的加强,到2006年,绍兴与嘉兴的经济联系强度已有大幅度增加,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通过“绕行”行为使得部分联系已无需再“途经”杭州,从而动摇了杭州作为中介城市的地位,直接导致杭州的节点中介性减弱,而其周围城市的节点中介性却在增强。这一现象表明中小城市中介性的小幅增加会引起大型城市中介性大幅下降,最终导致城市的中介性平均水平呈整体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会减弱大型城市对创新资源的控制能力,然而中小城市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却有小幅增强,致使资源实现再配置直至趋于均衡发展状态,从而达到带动创新产出整体提升的效果。

有效规模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079,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有效规模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某节点网的有效规模越大,该节点拥有结构洞就越多,故节点结构洞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假设H3成立。城市拥有的结构洞越多表明该城市在整个经济网络中处于控制领导地位,这类城市会较少受到其他城市资源或信息的限制,获取信息、知识等创新资源的壁垒就越低,从而为创新产出提供有利条件。可见拥有较多结构洞的城市享有信息传播和创新扩散的天然优势,能够使它因其所具有的独特地位而获得更多创新收益。

结论

本文以城市经济网为研究背景,提出微观视角下城市经济网特征即节点度数、节点中介性、节点结构洞影响创新产出的理论假设,并以2002-2012年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所做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经济网的节点度数对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节点度数越高,越容易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拥有的创新机会越多,创新产出的可能性越大;节点结构洞对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结构洞越多,越趋向于知识流动和创新扩散的主导地位,为创新产出提供优势;节点中介性对创新产出有反向作用,城市节点中介性的降低,引起经济网络节点对资源控制能力的平均化,带动网络中创新资源的配置趋于均衡,推动创新产出整体提升。

今后,应进一步发挥城市经济网特征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通过打破城市间的地区隔离,构建城市间互动发展的多边平台,培育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经济网络,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和扩散作用,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型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实现城市创新产出总体提高。

参考文献:

1.代明,王颖贤.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1)

2.冷炳荣,杨永春,李英杰等.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J].地理学报,2011,66(2)

3.王亚丽.城市网络特征测度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0

4.Krackhardt,D.,Stern,R.informalnetworksandorganizationalCrises-anexperimentalSimulation[J].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1988(51)

5.predaR.thespatialdynamicsofU.S.urban-industrialgrowth,1800-1914:interpretiveandtheoreticalessays[m].Cambridge:mitpress,1966

6.贝洛克.城市与经济发展(中译本)[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7.程开明.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及证据[J].科研管理,2010,31(2)

8.宋延广,龙如银.城市创新能力的动态仿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

9.曹勇,曹轩祯,罗楚等.我国四大直辖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6)

10.BenShaw-ChingLiu,etal.Diffunet:theimpactofnetworkstructureondiffusionofinnovation[J].european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5,8(2)

11.程开明,王亚丽.城市网络激发技术创新的机理及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3,31(9)

12.郑展.知识流动与区域创新网络[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3.夏辉,夏光.“三区联动”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8(10)

1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格致出版社,2009.

15.郑军.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的影响研究―以乐清工业电气集群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1

16.BurtRonald.StructureHoles:theSocialStructureof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7.王洁方.苏中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对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8)

18.Feldmanmp,FloridaR.thegeographicsourcesofinnovation:technologicalinfrastructureandproductinnovationintheUnitedStates[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94,(84)

19.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

作者简介: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8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开始蓬勃发展,并正在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新阶段电子商务,英文是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开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力。当前网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间的融合和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而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标志。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和全球性电子商务革命将对传统经济,以及传统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中国不可能游离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之外。因此,了解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以及它们对传统商业的冲击,认真准备对策,迎接挑战已经成为国内商业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中国网络经济现状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世界——网络经济逼近了我们,以至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难以逃脱它的恢恢大网。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网络经济是最为现代的经济形式,它以互联网这一特殊的形式为载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农业,是以数码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它对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及成果的转化等过程都体现着以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克服了中国传统企业的产权不清、负担过重、责权不明的致命问题,以全新的管理体制,创造出了崭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新的契机。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崛起,会给经济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经济学大家族中是否会生长出一个新的成员——网络经济学?可以说,这是摆在经济学者面前的崭新课题。在我国,有关网络经济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

中国是网络经济的跟进者,受经济发展阶段性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约,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速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建设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明显进展,数据库、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软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由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及软件业、通讯及通信服务业两大部分组成的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传统产业扩张,从而使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出现了新旧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对网络业而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硬、软件、电信、互联网的简单组合,而且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传播、医药等传统产业,并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对于制造业、销售业等传统产业,网络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企业与经销商,使他们得以扩大销售范围、压缩成本、缩短流通时间。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中国传统企业的网络化必须以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电脑化和网络化为前提和基础,以网络设备和电子商务为两翼,推进企业网络的系统化。只有这样,才是对中国传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和网络化。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在中国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有关电子商务的物理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到来。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同前几年不同的是,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吸收了传统行业企业的投入,电子商务不再是一些很小的网络公司和相关媒体的诠释概念的舞台,基础设施的完备、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信用支付的成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吸引,使得经济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泛的传统企业在未来几年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实质阶段的主力军。有关专家认为,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时代,生产以满足个人化的需要为原则,生产者单独面向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将按照每一个消费者的特殊需要生产独特的产品。它彻底改变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厂家可以直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所以不必担心它的库存水平会超标,消费者不必担心买不到需要的产品,产销双方的效率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上,价格高度透明,顾客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大大减少了生产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进行价格获利的可能。在网络武装的直接经济中,作为产需双方中介的传统商业的存在理由已经大打折扣。虽然这种观点在目前中国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有待商榷,但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力度却不可轻视,作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必须正视这种未来可见的冲击,利用冲击来临前的时间调整经营方针,采取各种方式减少可能的损失。从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应对手段来看,同网络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占领电子商务市场是一条比较明智之路。

三、我国必须尽快作出网络经济战略决策

在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总是有一些机遇,使一些国家能迅速强大起来。例如,航海带来的贸易促使了英国的迅速富强;东南亚四小龙抓住电子技术进步和出口的机会而一跃成为经济小巨人。但这样的历史机遇并不多,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洋务运动以来的世界上出现的机器时代、汽车时代和电子时代,我国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丧失,使我们民族的经济真正腾飞受到了种种磨难和曲折。改革开放的成功,除了政策上的正确外,把握机遇,是我国经济阔步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故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对机遇问题非常重视。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又在进行一种大的转变之中,主要的两个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而网络经济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然。目前全球化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呈现网络经济的特征,网络经济的发展目标必然是全球化经济,而且因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加速了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在这场历史大转折中,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带来全新的挑战,也带来众多的机会。能否在这场挑战中抓住发展机会,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运都十分重要。这个时代特征初露端倪,抓住机遇,缩短差距,并且充分利用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市场资源,意义十分重大。同时笔者发现,网络经济发展中,遵循“路径依赖”和“机遇优先”的规律。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机制,率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其先占市场的优势,利用规模巨大(效益)导致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通流行导致学习效应提高,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所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促使人们产生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的预期等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对手。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9

【关键词】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网络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网络市场迅速发展,网络商品交易活动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购物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但是,随着网络商品交易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如何更有效的对网络经济违法行为进行监管查处,保护守法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工商执法中面临的新问题。

一、什么是网络经济违法行为

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是经济违法行为在网络上的一种衍生形态,是基于数字化的虚拟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国家、集体以及他人利益的行为。

二、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特点

由于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跨地域性的特点,所以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具有不同于一般实体经济违法行为的特征。

1、隐蔽性强: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大量运用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手段,作案时间短,违法后不留痕迹,不易察觉,有的违法行为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被发现。即使发现,由于违法证据易被销毁等原因,使得对违法行为的检查十分不易。

2、违法对象广泛:网络经济违法的对象极其广泛,不仅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与信息本身,同时也包括实体经济违法所涉及的对象。

3、地域性广: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可以超越地理上的限制,具有跨地甚至跨国的特点,其活动范围大,受害人往往遍布在各地,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4、智能性高: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经济违法行为越来越具有高智能化的趋势,行为人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专业知识丰富,在作案前一般都经过周密的预谋和精心的准备。

5、调查取证难:网络市场本身具有即时性、无纸化的特点,相应内容很容易进行修改,导致相关交易证据容易灭失。交易纠纷一旦发生,将加大工商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难度。

三、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根据网络信息内容能否直接地表现违法特征,可以将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分为显性违法和隐性违法两种表现形式。

(一)显性违法,即网络信息内容直接体现违法特征

1、伪造或冒用主体资格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个人或非公司的经营主体在网上伪造或冒用主体资格,网络信息,从事经营活动。

2、登记合法的主体超范围经营行为。具体表现为登记合法的主体在网络上从事超出核准项目范围的经营活动。

3、销售侵犯他人商标权商品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误导消费的经营活动。

4、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具体表现为在网络上销售非常逼真地模仿某个商品的外观,但质量低劣,从而使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就是真商品的经营活动。

5、通过网络进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具体表现为在网页上对公司规模、生产能力、产品来源、产品质量等信息内容进行虚张夸大、张冠李戴或子虚乌有的进行宣传或违反广告法,如使用国家机关或领导人名义、使用最高级用语、使用数据、资料不真实、不准确等。

6、未经许可经营国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的商品或服务。具体表现为未经许可通过互联网络从事经营国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的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7、变相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利用网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抢注中文域名、恶意使用易于混淆的网站名称等的经营活动。

8、利用互联网从事贩私的行为。具体表现为通过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模式、海外代购模式、团购模式等方式,将交易信息传递、走私商品买卖等交易环节均通过网络来实现的经营行为。

(二)隐性违法,即网络信息内容违法特征不明显或采用链接、注册会员等手段隐藏违法信息

1、利用互联网开展传销和变相传销。具体表现为以许诺高额回报、迅速致富为诱饵,打着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连锁的旗号,以提供投资理财、信息交流等为幌子,诱骗他人参加。其隐秘性强(从网页很难看出违法内容,实际上大量的违法信息都存在链接信息或加密系统中),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

2、通过电子合同进行欺诈,侵犯消费者权益。具体表现为利用随意更改网页格式合同、声明排除责任、网页样品与实物不符等,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3、擅自泄露或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具体表现为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在网络交易平台披露其个人信息,未履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密义务,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

四、查处特点与难点

(一)管辖权限确定难

传统管辖权理论的核心为属地原则,即以物理空间中的地域划分为基础,违法行为和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管辖领域内即有管辖权。《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互联网传播具有跨地域性,导致经营主体通过网络违法信息,受其影响的用户遍及世界各地,使得网络经济违法的“行为地”或“结果地”难以界定。而对于跨国性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由于网站注册地及服务器在国外,因此面临着法律适用和国际管辖权的问题,仅依靠一国的力量难以有效打击,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在执法过程中,管辖权限的确定成为工商部门查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一大难点。

(二)电子证据取证难

司法实践中把通过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产生的存储于磁性存储介质中,并能通过特定程序以人能直观感受的形式展现的用作证据的二进制数据称作为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具有自动生成、无形性的特征,需要借助光盘、磁盘等电子介质进行收集固固化,一旦自动生成过程中中出现错误,会导致电子证据失实失真。电子证据还具有具有海量存储、高速流转的特点,大量的数据可以压缩在很小的介质内,这也增加了数据泄漏或者遗失的可能性,导致完全取证困难很大。另外,电子证据具有易删改性和易复制性,这要求执法人员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及时地恢复被删改、破坏数据的数据,进行残留数据分析等,同时需要广泛开展不同部门、单位间的跨区域协作,这些都是执法机关面临的难题。

(三)危害后果界定难

网络经济违法行为以互联网为无形载体得以实施,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这种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难以估量。比如,工商部门无法从客观方面来界定一件网络虚假宣传与一件普通的虚假宣传的社会危害严重程度,也无法将这件涉网虚假宣传行为与实施人的营业收益必然挂钩,继而来判定其行为的严重与否。对于涉网案件处罚的合理性及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成为工商部门办案过程中的一个焦点。

五、制度措施

随着网络市场监管的深入,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违法行为这一新型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为了保证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查办质量,对于如何收集固定证据、如何认定管辖权、如何行使好自由裁量权等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于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管辖权的建议

1、完善法律缺失。对于新生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现今的立法速度以赶不上层出不穷的新型的经济违法行为。我们应建立细致周密且便于操作的法律机制,同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进行立法。对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应加以均衡。如果各项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关于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管辖权的认定标准,则会使一些案件因没有得到有效的管辖或多地积极管辖致使违法人员逍遥法外或重复审判,使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得不到有力的惩处或处罚不公正。

2、建立磋商机制。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往往涉及多个地区,会出现多个省、市、自治区、多个部门对违法人员有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竞合状态,避免对当事人重复处罚而导致的不公,各省、市、自治区各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磋商机制。这种磋商机制应建立在共同职责的基础之上,没有高低贵贱,地区强弱、部门大小的区别,每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门都要对自己要行使的权利绝对的清楚,在遇到管辖权争议的时候,可通过上一级机关进行召集管辖争议地的部门投票磋商表决。随着我国网络的发展,跨地区及部门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急剧增多,这种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多方联动。以北京为例,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主体商务网站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打击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工作涉及15个职能部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均对各部门监管制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更细致明确的法条或规章,致使职责分工模糊的难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在证据认定、对当事人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处罚及执行,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管辖权的争议。摒弃不必要的推诿,达成共识,才能争取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的管辖权在各项法律法规上达成一致。

(二)对于网络经济违法行为调查取证的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根据涉网证据的特点应该单独就其管理规范制定专项规定。原因在于涉网证据的收集、调取除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一般规则,还必须要考虑到电子证据的特性(电子证据具有海量存储、高速流转、自动生成、易于灭失等特点),在收集过程中对技术、设备、软件等有特殊要求,不对其进行明确规定将使习惯于传统监管模式的一线干部无法合法、有效地开展相应的取证工作,因此必须出台涉网证据单独的管理规范制度。

对于涉网证据的管理规范,笔者认为应该从涉网证据的特点出发,以涉网证据的范围界定、证据获取、证据保存、证据分析、证据归档保管等环节为主线,以现场检查取证程序为重点,区分不同状况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现场,规定不同的应对取证措施,以已经收集电子证据的分析、利用为延伸,证据归档管理为补充,将涉网证据的先进取证技术与取证设备和取证软件进行结合,对其技术操作流程进行合法、合理转化,成为法律制度方面的执法操作规范。

在制定涉网证据规范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合法性原则。依法行政是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查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工作的基本要求,毫无疑问,涉网证据管理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现行的法律。只有这样,我们依据该规范开展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2.可操作性原则。涉网证据收集、调取因其电子证据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加以规范管理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的技术基础上,需要制定者将技术规范转化为制度规范,而且转化后应当具有可操作的特点,使得执法人员在监管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加以应用。3.全面性原则。在对涉网证据管理进行规范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电子证据取证方式的规定,还应当全面解决涉网证据的识别、获取、收集、分析、保管等每个环节的操作问题,将涉网电子证据取证有紧密关系的储存介质、相关设备的管理一并纳入,同时应该强调其适用于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的全部领域,而不局限于涉网案件的办理。

与此同时,还要从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起与涉网证据管理制度相配套的执法文书制度,对执法文书的填写、适用以及管理进行规范;规范指导取证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完善涉网证据装备保障制度;主动出击,在国家总局的总体调度下与外省市局合作,尽快建立起与涉网证据收集、调取有关的配套协助制度;还应该加强技术培训、督查考核方面的工作,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骨干队伍,帮助基层单位处理和解决在网络经济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对查处工作中出现的涉网证据提取方面的高难度问题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上购物;网络直播;消费特征;消费心理

一、前言

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就是网络经济作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从网络经济的作用机理来看,对传统经济形态的信息化改良,是这种经济模式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从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经济领域的消费活动主要涉及到了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络直播产业、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等多个产业领域的消费活动。由于目前网络直播产业中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对网络经济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心理等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电子商务领域中的购物经济和网络直播产业中的粉丝经济两方面入手,对这种消费形式中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心理等问题进行探究。

二、网络经济领域的消费者概况

网络经济领域的消费者状况可以被看作是我国网民群体的现状的一种表现。在对网络经济中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心理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消费者在这一领域的概况问题进行探究。在对互联网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经济领域的消费群体呈现出了一种不断发展的趋势,截止到今年,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近8亿人,从网民结构来看,年龄在35岁以下的网民群体成为了网民结构的主体力量,从网民群体所涉及到的领域来看,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涵盖了制造业、教育行业、商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学生群体也是网民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网民群体的概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经济领域的消费者概况就是网民群体现状的一种表现。从我国网络消费群体的人数不断上升的原因来看,电子竞技、电子金融服务和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是让网络消费群体数量得以扩充的重要原因。是对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对网民人数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消费者在网络经济领域的消费特征

1.女性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网上购物是网民参与网络经济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对与网上购物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电子商务领域,女性消费群体可以被看作是电子销售领域的重要消费群体。坊间所流传的“剁手党”群体中,女性消费者往往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2.年轻群体在网络粉丝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对网络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年轻人在网络消费领域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这就使得年轻人群体在网络消费群体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在网络文学、网络直播产业领域、网络游戏消费,服饰消费和食品消费领域,这种年轻化趋势表现的更为明显。

3.中低收入者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在对经济领域的消费特征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上网途径多样化和上网费用合理化的发展趋势,让中低收入群体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满足自己的上网需求。这就为中低收入者参与网络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四、消费者在网络经济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消费心理

1.理性务实心理

在参与网络购物的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售后服务问题经常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在对自己所需的商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互相比较,对商品价值的理性思考,也可以被看做是人们在参与网络购物的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将理性务实的心理看作是消费者在网络经济领域表现出的购物心理。

2.物美价廉心理

在对网络经济中的网络购物的发展原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低廉的商品价格是让网络购物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网上购物的特点来看,在参与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无法从真实产品入手,对商品的质量问题进行判断,这样,在网络购物消费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商品的价格因素就成为了人们选择某一商品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参与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追求商品的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就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经济领域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的一种表现。

3.时髦求异心理

受到网络潮流的影响,消费者在商品选购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商品款式等问题的关注,说明时髦求异心理也对网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消费心理的出现,与年轻人的自身特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年轻消费者对新鲜事物所表现出的好奇心,就是这种消费心理的主要产生原因。

4.省时便捷心理

在对网络购物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便捷性是网络购物所表现出的一种新特点,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图书馆、地铁站和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以成为消费者进行购物活动的场所。在这种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所限制的购物形式的影响下,省时便捷心理就成为了消费者在网络经济领域所表现出的一种消费心理。网络购物使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领域的经营活动的一种表现。从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商务模式是建立在发达的物流交通体系之上的。送货上门的服务形式,也会让人们感受到网络购物的便捷性。因此,省时便捷心理也成为了人们参与网络经济的一种动力因素。

5.网络直播产业影响下的粉丝经济消费心理

“粉丝经济”是网络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在网络经济模式下,这种经济形式只作用在与网络直播有关的领域之中。从粉丝经济影响下的消费心理来看,年轻人对网络直播产业的好奇心理,可以被看作是引发消费行为的一种因素。从这种新兴消费心理与传统消费心理之间的差异性因素来看,观众对网络主播的欣赏,是这种特殊的消费心理的主要表现。从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这种模式可以被看作将旧时期在戏院茶楼观看艺人表演的消费形式应用在了网络之中,在旧时代,人们在这些场所对表演艺人的打赏行为,多半是出于对艺人表演的赞赏。网络时代下的这种粉丝经济亦是如此。在对自己对视频表演者的喜爱之情进行展示的过程中,虚荣心理也成为了这种消费心理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消费心理,在对表演者进行打赏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让自己获得表演者的关注。特别是在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事业、爱情等方面屡屡碰壁的情况下,网络主播对观众的青睐,会成为这一群体在网络直播领域中进行再次消费的一种动力。对于网络主播而言,这种高额打赏的行为也会间接让自己吸引到更多的观众。这种双赢效应的出现,也可以让自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因素成为粉丝经济的一种作用机理。因此,虚荣心理和关注对网络主播的表演行为的赞赏,就成为了网络直播产业影响下的粉丝经济消费心理的主要特点。

五、结论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网络经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一种较为重要的角色,对消费群体的特征和消费心理等因素的了解,可以让网络经济更好地顺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葛幼康.网络经济中消费特征及消费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8,06:6-7.

[2]高晖.网络消费者特征及消费心理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6,04:90-92.

[3]傅瑶.网络消费者特征及消费心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