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8:03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1

 

然而,随着2015年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加强,我国的工业经济增长仍然面临较大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中求胜”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国家应该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制定政策以确保我国工业取得较大的改革突破。基于此,本文就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运行特征与发展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深度调整期,我国的工业经济整体处于工业结构高级化、工业增速下行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在维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国家要加强对新常态下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积极探索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对策。

 

一、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特征

 

1.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速却明显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不过尽管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其总体趋势仍然较为平稳。

 

2.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造成我国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电力、采矿业和燃气等生产和供应产值的下滑,而这些重工业产业的下滑正是因为我国工业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的阶段。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城市中的燃气设施日益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并飞速发展,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正逐步加快。

 

二、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策探析

 

1.继续刺激市场需求

 

首先,国家要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基础上,加大投资的力度,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发展。投资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经济效益仅仅体现了企业方面的成果,而综合效益还涉及对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关系我国的民生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区存在产业不平衡的问题,这些地方的设备落后,工业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同时还要把控好投资的步伐,避免因集中投资而产生经济急速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其次,国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发展和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干预,并且取消限房令等制度,实现消费者的自由购买。

 

同时,国家还要改变土地的出让方式,增加公共土地的供给,使房地产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市场方向发展。最后,国家要制定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降低我国进口关税,鼓励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高加工度产品进行出口贸易,鼓励中间产品进口。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能够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避免贸易争端,从而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2.持续引导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要持续引导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国家要鼓励工业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给企业和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能够迅速提高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工业转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其次,国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多少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与其他产业产生乘数效应,加快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

 

国家在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时不能仅仅专注于高端技术企业,而是更多的从要素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促进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低、中端知识密集型产业取得发展。

 

最后,国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将信息消费培养成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3.改革体制机制,实现配置优化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体制机制是影响其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体制机制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焕发活力,催生更强的发展动力。对此,国家应该加快对工业经济的体制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首先,国家要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动国有企业在股份制、公司制和国企股权结构方面的优化,实现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赢发展,进而提高工业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国家要积极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在工业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同时一些垄断行业的供给无法进一步保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此,国家应该以宏观调控为手段,将一些资源从产能过剩的行业转移到供给不足的垄断行业,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来刺激市场需求,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改革工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经济内涵式增长。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2

新常态的这两个特征,转向的进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特征的转向已经是事实了。大概在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就从10%以上的增长率一个一个台阶地下,从去年的7.4%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这是个事实,现在已经在中高速了。今后有可能还会往下变成中速增长,稳定在这个状态下。第二个特征,即经济增长方式或是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这是一个进行时,并没有完成。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增长的质量。但是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成效,以至于造成了现在的困境。为什么提了二十年,这方面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关键在哪里?根据二十年的经验,关键的问题,我认为就是200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讲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体制。

在总结“十五”时期的经验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们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为什么“十五”计划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生了逆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存在体制。最主要的是,政府掌握了太大的权力和太多的资源,总想运用权力和投入资源来达到提高GDp增长速度的政绩目标。我们现在讲的好多问题,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高、技术的创新等等,其实归结起来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粗放。过去太粗放,要集约。

我认为旧的常态已经走到尽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引起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太缓慢,贫富分化加剧,一直到宏观经济。实现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转向,应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推进改革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通过技术的创新、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增长质量。

怎样才能够实现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的转向?就是切实执行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建立一个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创业的经济体制。比如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期待很久,就是因为重要的资源、重要的行业国企占主导,它们使用资源效率的情况对整个经济的效率影响很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就是要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以管资本为主。这个管理方法跟原来的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改革,比如说创新领域。我们到现在对技术创新用的办法,基本上是苏联的办法,花钱花了很多,但是办法不大对,就是行政主导的办法。我觉得还是要用市场的办法,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3

【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特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经受了许多波折和教训。但从整体来看,却一直处于积极的改善中。从最初的模仿成熟市场经济体系的做法到今天西方学者掀起学习“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学”的热潮,中国的宏观政策已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然而,中国的宏观政策体系仍不完善,机制和手段仍需改进。尤其宏观政策需要更加密切的配合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了解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必须有新型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之相适应。因此,宏观政策创新必须以新常态作为基本的背景和讨论的出发点来进行。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以经济增速回落、增长动力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与此相适应,宏观政策基础、主体、目标和方法也必须同时转变。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被动地适应新常态,而必须在新常态下主动作为。因此,基于同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兼容的新常态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被建立起来,此即本文所讨论的出发点。

一、宏观政策新常态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思考

基于中国宏观政策新常态的背景,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展开讨论。

从理论上讲,主流西方经济学已经开始重新正视中国宏观政策的独特价值,这使得我们在施行宏观政策时更加自信。本文列出了中国宏观政策经验几个高度相关的方面。

首先,货币政策不再以利率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而是采用“利率+其他工具”的政策组合,来实现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目标。

其次是回归产业政策。在发达国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眼中,产业政策过去常常被认为是扭曲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而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批判。然而,最近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西方主流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产业政策。他们逐渐认识到产业政策不再专属于发展中国家,它同样可以作为发达国家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秘密武器。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第三个有价值的特征是对结构调整的重视。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重大政策失误是主流经济学者专注于总量指标(如通货膨胀、产出、就业和资产价格)而忽视了对结构性指标(如产出的结构、杠杆率和外部失衡暴露的风险)的重视。后危机时代的反思突出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上述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新方法,反映了主流学术界关于结构调整的共识。

从实践上讲,宏观政策新常态来源于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需求。为了保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平稳和健康态势,必然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及监管方式的改进,以匹配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滑、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变的现实。

二、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的特征

1、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供给侧管理方法

新常态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结构性减速。因此,未来宏观政策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经济增长和应对潜在增长减速。新常态之前,宏观政策更侧重于对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之间缺口的管理。通常情况下,经济过热(正产出缺口)时应当抑制需求,经济疲软(负产出缺口)时应刺激需求。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最大不同在于所遇到的问题与潜在产出的下降有关。因此,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稳定潜在产出或防止其显著下跌,而针对潜在产出的管理应更侧重于供给侧管理方法,而不是用于针对产出缺口的需求政策。

中长期的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更凸显了供给侧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在人口和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资源和产权、技术与创新以及制度体系和分工等方面存在着各种“供给约束”。为了消除“供给约束”,提高潜在产出,可以采取放宽计划生育、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门槛、减少资本和金融管控、优化土地资源所有权结构、推进低效率部门(如国有企业)机构改革等政策方法。

当然,强调供给侧管理方法并不意味着忽视需求政策。短期内对于稳定宏观总需求它仍然是必要的。然而,实现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常常不可兼得。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谨慎解决。

2、注重结构调整

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经济的不均衡和增长的不平衡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可以概括如下:一是涉及国有和私营部门、制度变迁和双轨过渡、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和市场角色等多重关系的体制结构;二是包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多重经济结构。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体制结构上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但经济结构问题将继续长期存在。因此,结构调整是中国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坚持结构调整将是宏观政策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3、强调战略规划,扩大宏观政策视野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由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来组织实施。其中,国家发改委是最主要的职能机构,其职能范围涵盖了经济运行的大部分宏观和微观领域。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都受到发改委的指导和约束。经济政策必须符合国家战略规划,未经发改委批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不得实施。

宏观政策的新常态要求,必须努力加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协调好各项职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在政府预算安排、财政资金使用、土地开发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政策措施中的作用。

4、重新制定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基准

2015年初,中国地方政府异乎寻常地下调GDp增长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新的宏观政策不再将GDp增长作为政府绩效的唯一基准。但是如果不将GDp作为地方竞争的基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呢?本文认为,在新常态下,地方竞争应从GDp竞争转变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将诸如市场监管、就业水平、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绩效的新基准。

5、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宏观政策的各种利益相关者都是具有利益冲突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宏观经济政策通常具有扩张和收缩两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宏观政策,各利益相关说客总是会提供他们自己的分析和建议,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然而,普通老百姓的声音却永远很少被听到。因此,应以谨慎的方式制定和实施公平有效的宏观政策,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福利为最终目的。

6、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政策的新常态要求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考虑对外部世界的潜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其他国家创造更广阔的市场以及更多的潜力,给世界经济带来更积极的溢出效应和正能量。因此中国的宏观政策必须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同时负责。同样,其他国家也应该考虑本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

7、尊重市场规律,正确认识宏观政策的局限性

宏观政策其本质是一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建立在尊重、遵守和信任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相信宏观政策是万能的。这是理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前提。宏观政策新常态要求以市场规律为基本出发点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巩固宏观政策的微观基础,完善政策传导机制,依托市场手段调节经济。

8、创建宏观政策的基本框架,推进制度建设

经济制度需要遵循一套标准和规则来建立,以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如果没有标准和规则,任何部门可能采取任何政策工具,随意的宏观政策将带来不利后果。一些学者建议制定宏观政策法来推进制度建设,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三、结束语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政策应相应调整。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的理解总结如下:

首先,宏观政策的新常态的提出来源于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反思,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其次,宏观政策新常态不是针对经济新常态的简单的被动调整,而是应该明确哪些政策应被纠正或逐步淘汰(如宏观政策的泛化和非市场手段的广泛使用),哪些政策应被坚持(如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时俱进,从而积极引导经济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使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tiebout,Charlesm.1956.“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s.”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64(5)416-424.

[2]ouyang,Rihui.2007.“mechanismofGamingbetween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undermacropolicy.”JournalofBohaiUniversity,no.4.

[3]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3)34-37.

[4]Rey,Hélène.2013.“Dilemmanottrilemma:theGlobalFinancialCycleandmonetarypolicyindependence.”paperpresentedattheJacksonHoleSymposium,august2013.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4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的“新情况”

2014年4月25日,春意渐浓。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10多天后,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常态”的提出,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要知道,同志提出这一重大理论概念是源于以下两种极为重要的新情况。

第一种新情况是,随着客观世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而导致的一种势必至此的新常态,这是需要我们用平常心态去认真看待和对待的。正如同志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今年7月,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重申,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第二种新情况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8条基本要求,在近两年时间里,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给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充满希望的新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由此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可以说,这样的新局面,是由锐意进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营造的一种趋势性的新常态。对此,同样需要我们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认真看待和对待。

“新常态”总体上源于上述两种新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权威的依据,就是《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书上指出的我国现今存在的新成就、新风气、新局面和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实际上既是党的十以后这两年形成的各方面工作新常态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新常态的背景和条件。

二、经济“新常态”在我国的发展机遇

经济新常态下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然而,“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和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第一,机遇之改革与调整。近些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以及过度管制带来的创新不足,促使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就是改革和调整。而“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就是这种改革与调整共识的形成。

第二,机遇之构建“大国经济效应”。我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首先,生产效率的提升使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没有下降;其次,中国消费规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再次,在内外贸一体化的作用下使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抵抗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大幅度上扬。

第三,机遇之构建多元增长极。虽工业化红利开始衰竭,但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纵深的厚度和宽度。中国产业的梯度大转移不仅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红利消退的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极使中国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第四,机遇之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我国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压力已经使大学生就业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开始拉平。而这恰恰说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准备了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后备大军。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机遇之“中国创新”的转型。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角: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R&D经费支出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迈入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这些都说明“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

第六,机遇之“大升级”。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首先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时,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其次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七,机遇之全球开放。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全面强化中国开放的板块效应;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带给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

三、从“中国事件”看我国对“新常态”经济的应对

同志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作为典型的“中国事件”,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不难看出“创新正在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力量,”德赖斯代尔说,“中国正迅速成为一个充满创新机会的中心,而这几乎是一场未被注意的革命。”

总结上文阐述,在真正面对“将要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新常态”经济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更好的发挥创新优势呢?

第一,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

第二,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中国通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法门利器,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注意引进和利用世界科技创新成果。

第三,要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尽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在加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如单独两孩政策)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企业改革,人员流动和教育培训等,充分挖掘、培养和形成人才优势,开发和利用人才红利,即“人口质量红利”。

第四,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政策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第五,上文中提到“人类经济发展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所以要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显现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由小酿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新常态”就是要转到一个集约型、质量型来进行发展,这就是经济“新常态”和经济旧常态的差别。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徐晓新、张秀兰、孟宪范:应对经济新常态与发展型社会政策2.0版――以社会扶贫机制创新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5(2).

[2]李祺、代法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结构特征: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解释[J].经济问题探索,2015(3).

[3]林毅夫:什么是经济新常态[J].领导文萃,2015(4).

[4]李丛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新常态分析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2).

[5]窦菲菲: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双向直接投资发展[J].财经科学,2015(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5

【关键词】江苏旅游经济新常态

旅游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促使国际化旅游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科技手段在旅游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促生了智慧旅游的方兴未艾;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旅游成为了众多家庭休闲的方式,大众化的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此外,自由行等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也促使旅游业呈现出与以往迥然相异的特征。而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势必会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胜任力要求,只有融入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江苏旅游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可以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的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旅游主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者的需求在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大众化”、“差异化”、“品味化”的三大特征。

(一)旅游需求的大众化

发展旅游的关键就是实现旅游的大众化,使得旅游真正成为民生产业。比如,江苏省近年来将职工带薪年假纳入地方考核,加大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督查内容。这为全民旅游提供了时间基础,让民众有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开黄金周、小长假的高峰出游,能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最终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今天的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旅游需求的大众化,使得旅游成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二)旅游需求的差异化

在旅游活动大众化的同时,旅游需求还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旅游者根据自身的偏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旅游追求。以自驾游为例,目前,江苏省已拥有了多家省级自驾游基地,此外,亲子游、科考游等等新业态也由于旅游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应运而生。

(三)旅游需求的品味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愈加品位化,养生养老、邮轮、游艇、高尔夫、会展等高端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涌现。旅游者越来越重视体验和享受,在旅游过程中放松身心,而不是匆忙的到此一游。旅游养老基地的发展也方兴未艾。

二、旅游客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产品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旅游产品的融合化

“旅游+”成榱寺糜我捣⒄沟男鲁L。旅游产业的边界无限延伸。旅游资源跨越古迹寺庙遗址等传统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社会资源、经济成就、产业活动、民情民风等均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旅游业跨界融合可分为两种类型: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前者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是出现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新型服务业业态的过程。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兼具旅游业的特征,与原有的旅游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

(二)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旅游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产品体系愈加丰富。江苏省近年来,工业旅游、医疗养生、文化演艺、体育科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文化演艺、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夜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使得旅游产品越加多元。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近年来尤受青睐,我省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强化旅游富民,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突出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建设,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魅力乡村;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江苏省政府着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和发展引导,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业态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涵;支持各地办好乡村旅游节,举办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活动,举办乡村美食大赛,使得乡村成为旅游的乐土。

(三)旅游产品的生态化

美丽江苏,生态先行。旅游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生态化”特征得以凸显。无论是旅游景区的开展还是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都充分融入了生态元素,体现了生态特色。比如,江苏宜兴阳羡旅游度假区提出了“深氧界・3H生活”的旅游形象。“3H”分别代表健康(health)、心灵(heart)和家园(home)。围绕这一主题概念,阳羡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程,让青山绿水成为阳羡最鲜明的标志。大运河江苏段的生态保护近年来也很见建树,使得运河两岸成为度假休闲的胜地,也增加了运河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三、旅游介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介体是指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主要是指各类旅游企业和部门。对于旅游介体新常态的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营销思想;营销手段;营销管理

一、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而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种视角、层面和领域来描述,因此,可以从不同语境、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考察和理解经济“新常态”。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是“非常态”向“常态”转变,即“计划经济常态”经过“市场化转型的市场经济非常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是“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转换,其核心在于形成新的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机制以及新的市场结构与模式,并持续演进。在国别语境下,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旧常态”进入“新常态”,是在“改革中发展,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放松政府管制中发展,企业在激烈竞争和创新中自主发展”,与美国等“去杠杆化、强化政府管制”的“新常态”具有本质区别。

二、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进入了以长期结构性调整转型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减速期,似乎每个国家都未能独善其身,中国也未能例外。2009年40000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进行强刺激的措施,虽然避免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震荡下行,但2011年以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呈持续下滑趋势。来自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共同塑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国内对“新常态”的高度关注是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开始的,当时指出,中国发展仍处十分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被认为是中国高层领导首次用“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2014年8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多篇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特别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提出了“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优结柯”“新动力”“多挑战”;适应“新常态”,意味着“不搞强刺激、大调整”。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土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等9个方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释。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在营销上的问题分析

1.落后的营销观念

作为企业进行营销决策、营销组织和从事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是一切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以什么为中心来开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在历史上营销观念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下,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推销观念阶段,错误的认为营销就是推销,推销技术受到企业的青睐。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企业的被动性和随意性营销行为表现十分突出。企业组织生产是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才考虑营销,而不以市场为导向,当产品出现销路不好或者滞销时,便寄希望于加强推销活动来增加销售,结果往往并没有收到希望的效果。

2.整体产品概念的缺乏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产品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概念。在当前新常态下,产品的实质性受到企业普遍重视,而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往往被忽视掉。在企业的营销行为中,要么表现为产品缺乏创新,结构单一,不会结合自己的生产实际和消费者需求对引进的技术加以创新。要么品牌意识不够强。没有意识到名牌才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要么使用粗糙的产品包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看不中用。要么没有完善的销售服务。服务能力差,或者简单的认为服务就是售后服务,服务对象只针对已购买商品的顾客,服务目标单一。

3.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许多企业优秀的营销人才越来越匮乏,能够成功组织企业从事战略经营和实现战略发展的企业主管人员的缺乏表现最为突出。而现有市场营销人员中,他们把精力都集中到了产品推销上,而不是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没有和消费者有效的沟通,这样就大大的限制了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

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在营销策略创新上的几点建议

1.创新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的创新是营销创新的首要。观念创新具有指导性,在其指导下,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方式创新、市场创新才符合实际。观念创新的核心是打破常规的、传统的思维模式,随时保持弹性的思维模式,不断寻求思维模式的变革。在新常态下,营销观念创新的直接表现是创造性、开拓性、变通性的思维活动,即改变思维方式,转换思维角度,突破思维定势,重选思维定位等。

2.创新产品策略

在当前的新常态下,需要在产品创新方面重点强调的为:首先是产品标准创新。产品要符合国家、国际标准的要求,但最终以消费者要求为标准。其次是产品品种、花色、样式创新。再次是产品服务创新。作为有形产品的延仲,服务是消费者价值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同时也更好的满足顾客,因而已经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3.营销人才的创新

当今我国企业需要的是知识性的营销人才。这些人才通常具备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有强大的事业心以及敏锐的判断能力等。企业拥有这类知识型营销人才,是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强有力的保障与关键。我国企业要想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新经济条常态下进行营销人才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4.创新营销方法

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应该大胆实施新的营销方法。最为前沿的营销方法如:整合营销,它包括:营销战略与营销策略的整合;营销信息与营销决策的整合;营销沟通渠道的整合等。柔性营销,就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适时、灵活地调整营销活动的一种方法。关系营销,它是以建立、发展、巩固企业与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关系为核心,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绿色营销,它是企业以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作为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营销策略,来满足绿色消费需求并实现企业目标的营销过程。(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鸿,彭建川,新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营销创新[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2(001)

[2]于长胜.浅谈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J].价值工程,2014-12(4)

[3]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福坛,2015(1)51-59

[4]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7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特征;提出建议;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00802

1中国式“新常态”经济的概述

1.1中国式“新常态”经济的内涵

什么是新常态?从字面上来看,新常态中的“新”,表明与旧常态经济有很大不同;新常态中的“常”字,表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比较稳定,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反映出中国资源与环境发展条件发生了巨大的调整和改变。就我的理解而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转变了耗能高、效率低的经济发展结构,结束了旧常态时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迈向新征途,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新局面。因此,新常态从时间上看绝不会是三五年的调整,而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态势;从表现上看也并不只是增速的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和新动力,进而更好的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

1.2中国式“新常态”经济的具体表现

(1)中国式“新常态”体现在速度方面。经济速度由以往10%左右的高速增长模式转变为7%的中高速增长形式。使中国经济告别以高速规模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进入到一种重视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式“新常态”体现在结构方面。经济不再是高耗能、低效率的结构模式,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原来的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核心,使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健康。

(3)中国式“新常态”体现在动力方面。从旧常态经济下以要素和投资支撑,转变为技术和创新推动。调整过去依赖资源的思路,提高技术、节能、效率,使中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征途。

1.3中国式“新常态”经济的特征

(1)增长速度稳速减缓。GDp增幅保持在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上,这个速度是持续放慢的。虽然这个速度不能跟过去旧常态时期双倍速度相比,但是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中,7%左右的经济增长仍然非常有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将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2)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改善。这两年自从和总理执政以来,反腐力度不断扩大,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将得到改善,这表明低收入人群、小型微型企业收入、收益状况不断改善和调整。同时可以看到,人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了,使得投资也不断增加。

(3)经济结构平衡健康。我们政府一直推行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由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核心产业。减少出口依赖,将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升级换代,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出口导向型,逐步转变为依靠内需、依靠消费,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使之更加平衡和健康。

(4)产业优化升级。中国经济体由原来只依赖加工工业,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创立国货品牌,提升中国经济实力。

(5)经济周期使得经济波动程度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经济周期的四个主要阶段。现在世界经济尚不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周期也变得难以完全把握,因此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留意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保持中国经济的稳速增长。

2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2.1资源消耗比较大、利用率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部分产业存在着过量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产量的增长,但同时也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产业结构得不到优化升级,甚至可能会阻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使经济发展受限

我国经济模式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初级阶段所走过的道路,前期污染、后期治理。但是重化工业排放废渣、废水、废气不仅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还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业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当前,中国有关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各项环保政策的出台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财政政策对环境治理的帮扶力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环境治理的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3投资消费关系不对称,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投资和出口在我国经济贡献中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投资所占比重高,但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与国外对比来看,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投资所占比重却较高。过量的投资和畸形的消费结构会使得投资的效率低下,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远来看,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工业化极剧发展,造成产业结构不平衡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规模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效率较低。从整体布局上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相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国际上看,我国农业和工业制造业的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产业间的不均衡性也引发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第三产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支持鼓励发展服务业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5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带和中部省份,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城乡、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极大地不平衡性,只有一部分人群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所带来的成果。我国各阶层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中、低收入人群所占比重较大,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比较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个人税收体制不完善,也对各阶层间的不平衡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尽快调整和改进城乡结构和区域发展中不合理的因素。

3完善中国式“新常态”经济的建议

3.1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必须要深入的改革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要建设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宏观调控体制,通过财政支出在公共领域的投入和引导,使得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合理,推动金融机构改革,拓展资本市场,完善政府的投资模式和调控制度。

3.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必须贯彻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健全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制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国内外经济均衡发展,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外汇储备量巨大等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个领域同步推进,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平衡、健康发展。

3.3积极发展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

现阶段我们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仅把其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静脉产业是未来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类产业模式类似于人体内部系统,如果把工业建设系统比作人体内部动脉系统,那么,工业制造物的再回收和利用则就好像人体内部的静脉系统那样。将动脉经济和静脉经济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真正的循环经济模式。

3.4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即将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城市居民统一起来,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进行全局的思考,把城市发展与农村经济中共同出现的问题综合起来处理,创建一种统一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

3.5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是要立足国内市场、满足本国人民需求,同时也应该拓宽国外市场,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本、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发挥出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推动作用,发展我国经济,同时深化对外开放的水平。此外,需要创立对外开放的风险防范制度。慎重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对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形成有效监控和管理。积极运用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壮大。深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我国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

4“新常态”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

4.1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增长速度平稳

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激发很多个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从而使经济发展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变成多个市场主体的主动行为。这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改革,让企业在投资、用资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中国经济具有很好的坚韧性,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正确的应对方法,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面对各种未知的风险,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新发展。

4.2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革新

一方面,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服务业的壮大能够快速增加工作岗位,创造出更可观的经济产值。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显著变化,消费增长相对稳定,由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广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增长速度,将会带来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形成消费导向型的新局面。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革新。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这些高耗能、低效率的制造业产业也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源头。因此,我国政府大力推进高端交通产业发展,如汽车产业、高铁产业。这些产业依靠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正不断升级革新。

4.3中西部地区快速崛起,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我国政府出台的这些经济

政策已经颇有成效。最近几年,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减少,中西部的发展机遇大了,由于国家政府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同时中西部地区拥有着许多优秀人才,更快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显然,这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抓好机会,脚踏实地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为中国国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4.4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份额较少、生存环境相对脆弱,而且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着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要实现小康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民充分就业,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现阶段情况下,必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局部重点发展的关系。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发展顺序,推动经济平衡、健康发展。另外,要重点推进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将其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并且建立产业集群模式,鼓励优势领域优先发展。

4.5中国特色城镇化形成,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必须加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应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帮扶和引导作用,将社会中大量闲置资本引入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城镇化进程与信息技术相对称,共同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在今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坚持因地制宜,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结语

中国式“新常态”经济,表明了中国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期,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发展与完善。在新常态经济中,虽然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实际经济产值不断增加;虽然经济调整有些艰难,但市场主体仍散发着朝气与活力。

中国式“新常态”经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探索、新创造。我们应该积极、科学地推进中国式“新常态”经济,是我国经济迈向新的征途,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惠昌.论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权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02).

[2]郭廷杰.德日实施“循环型经济”相关法规简介[J].节能与环保,2003,(02).

[3]徐忠爱.试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消费适度增长的理论联系[J].商业研究,2003,(10).

[4]张立光,史有军,李华.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效应[J].财经科学,2004,(01).

[5]牛桂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02).

[6]张赞.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6,(0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职;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负责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一方面要负责输出高质量的产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而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这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特征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提出了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新特征

1.生源素质新特征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生源有以下特征:生源本地化、录取分数降低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具体来说,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面向本地招生较多,同时生源多样化,如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以及中职生高职(五连专)。随着高职院校迫于生源缩减的现实而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综合素质的水平逐年降低,90后学生的时代特性、心理特征等都是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给学生管理工作带了新的挑战。

2.学生价值观新特征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是诚信意识淡薄,出现了诚信危机,主要表现在恶意欠缴学费、虚构简历、助学贷款到期不还、考试作弊等;其次是社会公德意识淡薄,高职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应当自觉维护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爱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但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公德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众场合抽烟等;第三是价值观扭曲,没有社会责任感,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价值观非常消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存在偏差,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利益,忽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另外,一部分学生在政治选择方面存在功利化倾向,政治心态不够成熟。一些学生把入党、评奖评优作为获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并没有起到榜样作用,自我中心心态极其严重。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有39%的学生认为个人主义只要不违法是可以存在的,42%的学生认为个人主义只要不妨碍他人不必太在意,仅有11%的学生认为应该有更高的信仰和价值追求。

(二)学生管理者的新特征

1.学生管理者趋于年轻化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普遍呈年轻化趋势。以笔者所在厦门市某高职院校为例,在院领导带领下的三级学生管理体系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共46人,其中50岁以上1人,40-50岁之间6人,30-40岁之间15人,30岁以下24人。这些年轻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后,就开始担任学生辅导员。

2.学生管理者队伍不稳定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中最繁琐、最累心的工作,同时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总是处于一种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而且还要有充沛的精力去处理学生问题,所以学生管理者以年轻人为主;其次,随着教育事业单位改革,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人员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教育改革缩减了人员编制以及高职院校扩招等,我国高职院校中的编制多数用于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大多属于聘任制人员,这样很多学生管理人员只是把学生管理工作当成一个临时跳板,当成工作经验的积累。一方面,他们只是在应付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用心管理、教育、服务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绝大多数人整日忙于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转行,没有把学生管理当成事业去做。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队伍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常有人离职,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3.学生管理者数量和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六条规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按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无法达到1︰200的配置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在招聘学生管理人员时,应聘者以本科生为主,他们专业背景复杂,思想政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人员较少,当他们走上学生管理工作岗位后,在思想、心理上对学生的辅导不具有专业性,指导效果不佳;再次,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大多是刚踏入社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在原则的把握、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就业形势的新特征

首先,从宏观经济大环境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实体经济发展疲软,就业岗位总量减少,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尤其是高职学生,面临着与本科生、研究生的激烈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在择业观上存在误区,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不少本科生、研究生选择应聘到国有企业、考取公务员,或继续深造,很少选择到一线的生产企业。高职毕业生在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方面受到学历和专业的限制,就业面比较狭窄,只能到一线的非公生产企业和服务行业。据调查统计,201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有66%在私企就业,仅15%在国企就业,而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则少之又少。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一线非公生产企业和服务行业,就业渠道较少。

二、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教育薄弱

总体来说,大多高职院校在新生录取和毕业生就业上投入精力较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缺少系统规划,学生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一些专任教师和教辅工作人员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从长远角度去教育学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是学生工作处、团委、辅导员的事情,教师未形成“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感加重,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产生诸如自卑、嫉妒、恐惧、猜疑和自我封闭等心理和行为,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要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技术爆炸的形势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经济、政治主导地位,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西方国家的政治观、民主自由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这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以极大的冲击,给学生管理者带来了难题和挑战。

(二)学生管理者服务意识不强

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结构成员,有自身的内在需要,也有客观的培养规律,而多数学生管理者强制学生按照自己意愿来完成各项任务,不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性自由。这种重管理、轻服务的培养模式导致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似乎无所不管、时刻在管,却疲于应付、效果不佳,不能主动地研究学生管理的普遍规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部分学生管理者只有空洞的说教,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不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沟通,易导致学生故意违反规定、对抗制度。这种缺少对话和沟通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势必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就业指导力度不足

从宏观来讲,部分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已与经济新常态下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一些老牌专业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跟市场规律严重脱节,而一些新设置的专业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考虑需求,部分专业甚至照搬本科专业,缺少高职教育所需要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无法满足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讲,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这些相关部门工作者日常要负责大量的行政工作,很难承担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并且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是由辅导员讲授的,辅导员对当前的就业政策相对了解较多,能够及时普及一些基本的就业政策信息,但辅导员毕竟不是就业领域的专家,对就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掌握得并不充分,对学生的一些问题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掌握和形成基本的就业方法与思维,在就业时无法从容面对激烈的竞争。

三、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针对上文提及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四种途径展开。首先,采用辅导员谈话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相对较低,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开展“两课”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再次,采用院校党课理论学习的方式,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党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参加过党课的理论学习;最后,开展以团委、学生会为主的学生自治管理教育。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精神,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差造成的,当今我国社会分工仍存在只认等级、不认职业的现象,职业化程度偏低,仍存在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低层次教育的偏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要端正教育态度,注重和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不能只强调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专任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既要讲宏观上的职业精神,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又要细化到专业培养方案,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培养不做假账的职业精神,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加强学生管理者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2014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网络思想教育、理论实践研究等九方面的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对这九大能力所需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技能作了详细的说明。学生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要符合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第一,高职院校在招聘学生管理工作者时要有明确的专业要求以及学历和能力要求,保证学工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第二,按要求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人员体系,严格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例配置辅导员,同时保质保量地做好学工队伍的岗前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学工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管理者要突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从提升服务学生质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出发,将教育、服务、管理有机统一,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学习、生活环境。强化“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让服务学生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三)就业指导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从宏观上讲,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做好深入调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和产业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各个专业要制订合理学校管理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深入企业调研,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训,使学生的专业培养与当前产业经济紧密结合。从细节处考虑,高职院校要细化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普及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政策。首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引进就业方面的专家或企业一线的精英来讲授就业指导课程,指导毕业生掌握当年的就业政策和规定,让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各自就业的方向,掌握就业的核心技能;其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加强诚信教育,特别是在当今经济新常态、就业市场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必须遵守诚实守信原则,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贯穿于高职三年教育的始终,把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第三,发挥互联网信息优势,指导学生面试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企业的需求和招聘岗位信息,学生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搭建企业与毕业生的桥梁,为就业生的面试做出正确的引导。例如,可以开展校园“非你莫属”求职大赛,不仅让学生感受真实的面试场景,一些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找到心仪的工作,同时也扩大了就业宣传。从学生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树立职业精神、转变就业观念,要有“先生存,再发展”的理性认识以及“先就业,再择业”的积极心态,多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就业。首先,要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环境;其次,要理性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求职目标,积极投身到基层、一线生产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三,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勇于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石宗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4(1).

[2]邵龙宝.儒家伦理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1997(4).

[3]崔俊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连海事大学,2014.

[4]孙海涛.构建高效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n].贵州政协报,2008-08-22.

[5]黄颢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

“新常态”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而提出的最具特色的概念。这种新的经济思维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一脉相承,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它不但能指导中国从容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更使鼓吹“中国崩溃”,歪曲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滑坡的代名字的论调不攻自破。“新常态”打破已往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转至创新驱动,从而带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使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态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契机,主动出击,夯实基础,以大国风范掌控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一、经济新常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这种强大的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常驻不衰。同志在其系列讲话中多次明确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一重要论断,对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指导地位,依旧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指导,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有了这样的世界观做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便能形成自己特有的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论,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中分析整个社会经济的制度等等。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还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及其趋势,且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有科学的阐释,这一系列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给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无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而这一理论在以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90多年的岁月中,发挥了极大的优越性,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尽管有一段时期处于摸索时期,但其理论本身却具高度的科学性。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那就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近些年来,悲观论调者和别有用心鼓吹“中国崩溃论”者,歪曲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滑坡的代名词。加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形势也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多种情形交织组成的新的历史环境下,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逐步常态化,这些鼓吹“中国崩溃论”,歪曲中国经济“新常态”等论调便不攻自破。

(一)几次“中国崩溃论”回顾

过去20多年,世界上有不少人对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持悲观情绪,以致在中国也有一些学者表现出忧心忡忡。对于这种焦虑,不否认,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说明,他们的判断与预测是失准的。仅从几次“中国崩溃”的论调来看,至少,许多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是不对的,尤其是所谓“唱衰”中国的崩溃论。

据有关学者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别有用心的人在世界上总共刮起过4轮“中国崩溃”的论调:第一轮于1989年后,大致可称为“中国政治崩溃论”;第二轮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即所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第三轮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重弹“中国社会崩溃论”;近一轮即于2012年前后掀起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论,被称之为“中国金融崩溃论”[1]。

前三轮“崩溃论”的鼓噪恰巧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改革最为艰巨的时期。第一轮“中国崩溃论”喧嚣时,中国内部环境表现为经济过热,财政、货币政策双紧,国家重点治理整顿“官倒”。其时,恰遇国际环境恶化,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支离破碎。因而美国等加紧了对中国新一轮渗透。第二轮“中国崩溃论”唱响时,正因为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第三轮“中国崩溃论”的缘起是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继而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之时。当时中国经济因受这种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股市高位下陷,经济急剧下降,出口大幅下滑,造成部分行业产能极度过剩,产品大量积压,社会不满情绪积聚[1]。面对国际压力、经济下行与社会恐慌三重冲击,中国用30多年的增长与发展实践挺过了难关,靠的就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这又源自信仰自信,结果是三次“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

随着2012、2013年国际国内风险累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第四轮对中国经济悲观预期的论调再度来袭,主要表现为以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债难题和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担忧为主要逻辑的“中国金融崩溃论”悄然兴起[2]。但随着我们党的十的胜利召开,随着中央新的经济政策的应运而生,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多次就中国经济建设提上重大议程,举全国之力,最终于2014年5月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方向,从此,“新常态”便成为了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我们自信,“崩溃论”亦将不攻自破。

(二)我国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的胜利召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党做出了明确部署,重点在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同志也曾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踏着时代的步伐,走上了历史的征程。正如同志在讲话中阐述“新常态”时提醒的那样,“新常态”必将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潜在风险亦将渐渐浮出水面。这一把了解中国走向的神奇“钥匙”,究竟有着怎样的面纱,揭开这一面纱,可以让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质上,“新常态”即为“正常态”,即为保持中国经济长久发展启动的“原常态”。唯有如此,中国的经济才能持速发展。不求“高速”求“持速”,恰恰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高瞻远瞩。

三、经济新常态之特征

2014年5月10日,同志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经济新常态。接着,同年7月29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他再次提到这同一问题。针对同志的两提“新常态”,人民日报连续3天发文阐释,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自此,从酝酿到正式提出,“新常态”以崭新的词汇荣登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榜首。这种经济上的“新常态”指的是,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为此,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理论。他说,新常态有三个特征:首先,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其次,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再次,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将逐步转向创新驱动。

(一)经济增速换档回落

中国经济增速将换挡运行,单从GDp来看,几十年的高速增长确确实实给国人乃至世界以震撼。但不讳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应地确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环境骤变造成,另一方面不排除来自国际环境的压力。因而在多重压力下,倘若一意保持高速增长,肯定是弊大于利,终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相反,倘若让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把增速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既不去追求过高的GDp,也不过分地干预经济发展,让中国经济平稳在一个合理区间内运行,那么,就可有效避免来自国内或国际的所有压力。同时,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在高速过猛增长后换挡转速是正常现象。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很多场合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不以GDp论英雄”,尊重经济的客观规律,可见,中国经济换档是历史的必然,明智的选择。同志说,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重要根基。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有限,环境污染与产能化解的矛盾突出,传统行业与金融行业利润相差悬殊,科技型企业发展仍然缓慢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应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国产化,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唯有如此,方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从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大力发展、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国产化、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多个角度入手。使中国经济“质量更好,结构更优”成为趋势。

(三)创新驱动经济转型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重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本身也有个从外生向内生转变的问题。这就是转变技术进步的模式,由外生转为内生,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驱动需要注重协同创新,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不否定,我国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还有个过程,甚至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但这一目标不能变,而且必须以此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就创新投入制度的创新来说,既要有市场创新,又要有政府创新,创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四、结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充沛,发展前景光明”。这是中国以自身实践对世界作出的自信宣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常态,面对风险挑战从容镇定,创新宏观调控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序展开,因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和新一年开展实践,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即是最好的说明。当然,未来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必定还会遇到不少困难,因而我们要想解决问题就要面对问题,必须要把信心写在脸上,把机遇抓在手中,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宗旨印在心里,把胆识摆在胸前。

“唱衰”论调必衰,“看空”预测必空。新的发展成绩,凸显着新常态的鲜明特征和崭新机遇,见证着中国经济的新趋势、新变化、新境界。可以说,一种广泛共识正在生成和巩固:告别了简单粗放、不可持续的旧模式,我们所要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就新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这是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新常态是中国社会的“应该”状态,反映的是对价值的坚守。

[参考文献]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区域新常态;产业结构;创新;人才

[Doi]10.13939/ki.zgsc.2015.16.185

1引言

新常态,新一代的中央领导第一次用其来描述新周期下的中国经济是在2014年5月,当时在河南进行考察,他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需要增强信心,从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随后,总书记7月在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之后的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则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而12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首次提到新常态。

从新常态的首次提出,到对其系统阐述,再到出现于中央政治局会议之上,以新常态来判断中国经济当前的特征,并将其一步步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表明了中央对中国经济当前阶段增长变化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对经济政策的选择、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相对于国家表现出的综合性的新常态,其经济现状和经济发展会有所不同,广西新常态也必然带有自身特色,其相应的经济发展对策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在国家新常态大背景下,根据广西新常态研究相应的广西经济发展对策就具有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

“新常态”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的总裁埃里安(mohamedel-erian)最早提出来,其含义为危机过后经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

中国式新常态,可以大致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经济增长点的改变,趋于多元化。

喻新安(2014)在研究河南应对新常态时指出,新常态下会有新的挑战,但也会出现新机遇。河南的逆势增长表明,在当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一个区域如果能够措施得当,完全可能借机发展,乘势而崛起。国家的新常态是就全局而言,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区域异质性强,区域只要能够做好工作,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逆势的“超常”增长。方竹兰(2014)在研究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动力时强调,“新常态”下经济的区域发展动力来源于多维度的创新。一是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消除行政化。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不是解决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而是解决市场机制和社会治理中的相对落后,利用制度的创新启动区域的科技、企业、市场创新。二是按照创新的原始内在规律建立区域的创新网络,从而形成具有自身区域优势的创新竞争力。三是要求金融制度与资本市场为区域的产业升级服务。四是在区域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改变以往直接从事市场投资行为,致力于各产业长远发展战略设计。产权保障是创新产生动力、保持激情、实现成果转化的首要需求,政府要为创新提供所需要的法制保障。政府要为创新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文化,勇于冒险和尝试,不怕失败和挫折,从货币资本的投入逐渐转变为引导人力资本创新,才能实现区域“新常态”下的发展。胡家勇(2014)在研究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时指出,第一,居民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上升。提高居民消费比例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而需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居民的偏好引导资源的流向,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再到产业结构,从而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第二,民营经济部门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业岗位的创造和居民收入的增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民营部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部门将创新的能量不断释放,不断提高技术转化的积极性,实现新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三,中西部地区将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相对低廉,具有成本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潜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大量特色资源,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加之中西部地区的广袤市场,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新常态下,将这些后发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国家的新常态是一个大背景,广西可以借此机遇,深刻认识自身区域新常态的特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寻增长,求创新,促发展,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常态化科学发展道路。

3广西经济发展对比分析(1993-2013)

“十二五”以来,广西坚持统筹规划,大力发展自治区经济,在总体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改善。

3.1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广西生产总值突破14000亿元,达到14378亿元,占全国GDp的2.53%,是1993年871.7亿元的16.49倍,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得到大幅度提高。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982元增长到2013年的30588元。

在国家进入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时,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协同带动下,一直保持着lo%以上的增长速度(见图1)。国家整体层面的框架由国家统筹设计,是一个长时期规划,自治区面对区域新常态,就是要在既定的大框架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在此条件下,维持高速增长,提高增长质量,将成为自治区提升自身发展,促进国家中东西部均衡发展的重点。

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治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93年的28.69:36.84:34.47调整为2013年的16.30:47.73:35.97.第二产业占比提升10.89%,第三产业提升1.5%。2013年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7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经达到5396家,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广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直紧随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调整步伐,与国家整体表现出的第一产业贡献稳步前行,第二产业贡献有所下降,第三产业贡献作用不断增强的特征不同,自治区根据区域自身经济规模、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等,表现为第一产业是基础,稳定发展,满足居民生活水平需要;第二产业为主,是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第三产业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与第二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潜在重要推动力(见图2)。

3.3特色经济逐步形成

自治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见成效,自治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在结构、规模、产品和整个产业上逐渐调整,持续创新技术模式,坚持优势产业区域集中,打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糖蔗、桑蚕、木薯、蔬菜、水果、速丰林、水产畜牧等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在工业发展方面,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根据自身承债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产能,建造适合广西的工业集群,逐步形成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

有了工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自治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旅游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保持了健康发展。

3.4投资规模波动提升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虽有所波动,但仍不断扩大,金额不断提升,2013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907.67亿元,是1993年278.07亿元的42.82倍,占当年全国投资总额的2.67%。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力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1993-2013年的数据表明,国家总体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提升,而广西在近几年的投资贡献率却有所下降(见图3)。一方面,广西地处沿海,2008年以来后危机时代的影响仍在,投资增长时滞性滞后;另一方面,影响生产总值的增长点正处于转换阶段,自治区需要发展新的增长点维持其高速度、高质量的增长。

3.5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善。2013年,自治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由1993年的2895元增加到2013年的23305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方面,自治区从人均1993年的885元发展到2013年的6791元,增长了6.67倍。但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改善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1993年是3.27倍,而2013年则达到了3.43倍。

投资、消费、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在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投资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在国家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面临投资贡献率下降的趋势,自治区一是要扭转投资贡献率的下降,另一重要措施就是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还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当前经济,相对于国家整体而言,广西的消费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波动幅度较大,但都处在一个上升的路径当中,充分挖掘当地的消费力,吸引其他区域的消费,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对策建议

世界科技不断创新,革命突飞猛进,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代生产力,一大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为我国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融人全球范围的产业链提供了契机;改革开放行将四十年,我国由东至西、由沿海到内地,依托着大江大河和各种交通干线,中央和地方正在合力构建东部与中西部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新局面,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的重启将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各地谋划新思路、融入全球市场,寻求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颁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户籍、社保、农村土地与集体产权等问题,为各区域推动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家新常态作为大环境,区域新常态作为当前特征,是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4.1面对新常态,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发展“旧常态”,更适用于“新常态”。我们一定要把经济的增长速度建立在一个提质增效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作为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坐拥后发优势,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新常态,要求我们尽量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借鉴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减少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时间,让经济发展在质量、效益和收入等有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依托珠江经济带、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载体,以交通枢纽的建设为支撑,尽快建成区域市场枢纽,使经济得以更加迅速地踏上有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的最终合理占比标准众说不一,但其调整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更快速的提高。以南宁的现代服务业、柳州的工业、桂林和北海的旅游业为点,逐步形成集聚产业群,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即构建现代工业为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基础产业相互支撑、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以调促增的思路,大力发展和勇于承接先进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的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化发展。同时还要完善相关产业配套,合理壮大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载体的融合发展,以此来推进不同层级载体间的相互发展、相邻地区载体间的联动发展以及新老载体间的耦合发展。企业、项目要集中布局,产业要集群发展,资源要集约利用,功能要集合构建,农民要向城镇转移;坚持产城联动,在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的同时,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环境的高效治理,促进人口的集中。增量的优化、存量的调整,只有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通过产业集聚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从而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和新的发展动力。

4.3多元化增长动力、增强创新推动作用

要以更广泛的区域视野去谋划和推动科技的创新,在国家既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围绕产业链条部署创新链条,为打造新常态下的经济升级提供坚强的支撑力。面临区域新常态,要坚持增长点的多元化,增投资,促消费,这些都要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更要扩大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自主科技创新,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先进的国外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强化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建设、深入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启,抓好一批重大的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高效的工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建立健全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以及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保证各项目能够有效地运行,投产达效,切实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能够达到高质高量。

4.4提升吸引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更加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人才这一重要资源的流动就更加得到关注。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产业结构的不断专业化,对高素质员工和高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广西只有不断提升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提高现有高等院校的质量,才能在保证本地的优质生源不大量外流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区域外的优质生源来桂谋发展、寻出路,才能让人才所赋予的一切知识、劳动、技术、管理等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增加社会财富的因素相互耦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成员,真正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结论

经济理论具有解释性、滞后性,许多经济理论的形成,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问题的安慰性解释,当经济运行在平稳的增长路径上时,可以验证其有限程度的正确性,但新的问题一旦发生,又会有新的理论随之产生,因此我们可以将每一个经济理论看作一段段经济史的缩影,而其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规律的不断上升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