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本质属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9:58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学术界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成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展开分析,这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神秘面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在梳理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描述和争论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从不同的维度可以概括为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分歧、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的分歧、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的分歧。产生这些分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界定争论不休、对当前社会思潮和社会形势不敏感等。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分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到其内容和范畴、价值和方法、载体与资源、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及其关系、过程与规律等的建构。从不同的维度看,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分歧、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的分歧、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的分歧。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分歧

“政治性”说、“阶级利益性”说、“转化论”说、“灌输论”说、“人学论”、“精神生产说”、“社会化”等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一元本质的代表性说法。如杨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①杨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是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解放人的思想、启迪人的智慧”②王升臻从文化视角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即人类精神生产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③余亚平认为“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推进一定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④多元本质论如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⑤目的性、超越性、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李辽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立体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以从政治维度、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等进行综合考察。”⑥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可分为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启蒙性。杨世卓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三个本质属性,实践性、阶级性和教育性。”⑦

2.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分歧

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的分歧实际上是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的分歧。“依据相关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即“社会本位说”和“个体本位说”。”⑧社会本位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代表的一定的社会要求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不仅在国家中政权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思想领域里也毫不放松控制。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统治阶级必定会调动一切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自己的现行统治服务。如政治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灌输论等都是工具性本质的体现。个体本位说伴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以人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价值旨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在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着眼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阶级的利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的工具。

3.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分歧

德育非政治化主张德育只应该是道德教育,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排除在外,并认为当前德育投资大效果微的根源就是德育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德育目标高大全,过于理想化、政治化、概念化,没有考虑受教者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德育内容常随着国家形势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提出融合中国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一些简单明了的稳定的基本要素,也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德育方式主要是灌输,隐性教育方式还在探索期;德育环境混乱,诚信缺失、拜金主义、贪污腐败、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恶流与学校提倡的东西背道而驰,导致学生在学校五天的教育抵不住家庭和社会一天的影响。迫于德育低效的现实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催生出德育非政治化的主张。由于公民教育内容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方式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认为公民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主张用公民教育替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张德育非政治化的一种极端地表述。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探源

1.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而用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质最初是指一个事物真正所是的意思。从柏拉图时期就认识到肉眼所见和感觉到的事情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于是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可见事物的本质,是可见事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亚里士多德也提出唯有事物的本体才能确证事物的正真所是,他们都追求对事物确定性的把握。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对于“多中之一”和“变中的不变”的追求中把本质的观念催生出来了。”⑨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内在规定性.“首先,本质作为事物的一种属性总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自始至终地存在于该事物之中,并将该事物与其他任何事物区别开来;其次,事物只有唯一的一个本质。”⑩本质属性是表现本质的属性,本质的外延要比本质属性的外延窄,本质决定本质属性,本质属性表现本质。本质和本质属性处于不同的层级上,不应该将二者等同起来。“事物的本质是共同本质和特殊本质的矛盾状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属性有两组:一组是共同的本质属性,另一组是特殊的本质属性。共同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事物相同于其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事物不同于其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数量上来说,事物每组的本质属性最少有一个,多至若干个;而从整体上说,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少有两个(一个是共同本质属性,一个是特殊本质属性),多至若干个。”??????

2.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的起源与人的语言、思想、行为的产生有着天然的联系,也与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相关。我们关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动力因素或者说是根源因素。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历程,对其历史场景进行溯源,把握其历史走向,既可使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工作有史可依,又要求我们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3.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的界定争论不休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没有形成一致观点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争论不断的原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建设等相近概念有很大的内在关联性,不同术语表达的范畴和内容有具体的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义“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前三种论述阐释的逻辑思路基本上还是社会本位的,个体兴趣、动机、人格特征和需要常常被湮没。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背后其实是根深蒂固的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观点和思维模式。“面对无法认识与解释的自然世界,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于简化、认识自然与社会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必定会受一定社会文化模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形成二元对立,其假设和逻辑出发点也必然是社会与个人的对立。提出“个人与社会两大行动主体间相互建塑与型构关系”的理论主张对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义有借鉴意义。4.对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思潮不敏感

由于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冲淡主流意识形态。比如“价值无涉”、普世价值、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宣传普世价值是为了动摇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宣传公民社会,是为了动摇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宣扬新自由主义,是为了改变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科目,有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展,必须用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其实各种思潮仅仅作为学术探讨和交流对学界是有利的,我们要警惕的是被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化的思想观念,它对国民具有腐蚀性。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唯一的,本质属性在数量上至少是两个;(2)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离不开人的需要;(3)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社会互构论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有借鉴意义;(4)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看,这个问题还亟待更深的研究讨论。当然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本身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引文注释

①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3.

②杨宇.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③王升臻.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2012(2).

④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⑤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

⑥李辽宁.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1).

⑦杨世卓.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J].现代企业教育,2004.

⑧李月玲,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⑨俞宣孟.本质观念及其生存状态分析—中西哲学比较的考察[J].学术月刊,2010(7).

⑩杨红玉.四谓词理论中的本质—兼论现代哲学中本质主义的困境[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3(1).

11郑毅男.论本质属性[J].学术月刊,1964.

12张国启,张皓.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擅变及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9(4).

13徐晓军.社会互构论:超越经典二元对立社会学方法论的新探索[J].西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5).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2

(一)把握好人的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质存在的一般性基础之上,具有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特征,但在更多方面,人的发展体现出特殊性。我们必须认识到,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忽视一般性,或者一味强调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因此,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这些一般规律之上。一方面,开展广泛的职业道德普及教育,在新警培训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每名警员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建立广泛的认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具有不同特点、执行不同任务的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确保任务执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职业道德践履进行到哪里,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二)把握好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关系

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精神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根源上讲,人的精神属性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协作中逐渐生成的。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最明显的精神属性就是其意识形态属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这种属性之上。因此,要大张旗鼓地灌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筑牢维护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质属性的基础之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注重解决民警的现实困难,坚持刚柔相济,实行从优待警。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从现实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着眼于培养警察的使命意识、职业精神,增强对公安事业的认同,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从长远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警察个体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进行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思想导向的引导,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立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必须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思想交锋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培育警察的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打牢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政治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历史环境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人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警察作为具体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约束外,其行为还要受到道德的调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在宣传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警察的价值选择提供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的、进步的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素质结构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人的劳动能力表现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劳动能力突出表现是职业技能,即警察履职能力。警察履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素质的拓展。人的素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及智力、体力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共同构筑的整体,其形成是以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5]可以说,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警察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等,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推动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还能促进警察个体能力转换成群体能力。在警察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启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实践证明,只有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警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当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个别警员存在畏难情绪,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为任务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个别人的抵触而畏葸不前。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去启发警察的职业精神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6]此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有调解人际关系的功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警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使警察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理顺和完善自身社会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警察的压力排解和职业倦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依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观条件,借以提高警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认识,是加强警察人际关怀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维度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形态下可行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将“敬业”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敬业”这一民族传统上升到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标准。这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具体确切的理论遵循。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的不仅是坚强的理论基石,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气魄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构建仍需加强,一线干警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困境。加快理论途径与实践路径的有机融合刻不容缓。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要通过观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实际,丰富和完善理论设计,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要充分认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从业者时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则。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职业操守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一种长期性教育,是伴随警察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当前,必须走出忽视公安政治工作的误区,把警察的职业道德指标作为警察入警、晋升的重要标准。[7]二要结合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层次。理论离不开实践,公安工作实践既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也检验着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养对象的教育,把好入口关。警察学校是警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从端正入警动机开始,搞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重点考察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以教育为引导,以监督为保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设计,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现警察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既有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又有在具体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给警察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尽快建立以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职业道德体系。201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上一些行业也相继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对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了信念确立、职业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显然,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体系。只有进一步挖掘警察职业精神的内涵,才能增强警察队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正使警察职业精神成为广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三)实现职业道德的常德化和教育对象的层次化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3

人们所认识到的这些音乐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只是音乐教育的“副产品”,人们把音乐教育只是作为“其他学科”,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纯属认识上的误区。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应当属于智育的范畴,而不应当用美育来淡化它,更不能用德育来统辖它。

为什么说音乐属于智育的范畴呢?

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三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体育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并且学校所开发的课程也用此名。德育显然包含了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尽管许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我们不能将实现某一目的的辅助手段混同于其目的本身。因而,音乐不能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属于智育范畴。

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我们要判断一门学科的教育是否属于智育只好把它与“典型的”的智育学科进行类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矗?2.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若不同的话,那是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需要眼、耳、手、脑甚至嘴各身体器官的精密协调。)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以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教学来衡量、看待整个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奏几首曲,其教学方式是“匠人传艺”式的,无须思维,更无须创造性。这实在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音乐课中学习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同其他应用学科的基本技能一样,仅属于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目的。?3.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起属于智育课程,那么,音乐依理应当纳入智育课程。从本质上讲,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其特征与其他“智育学科”没什么两样。

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

音乐有娱乐、消造和修身养性的作用,因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作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愉悦情绪和陶冶情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但它不是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全部,更不是音乐学科本身。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虽然很多音乐作品具有消遣、娱乐的功能,但音乐课的讲授和学习并不比其他“智育课程”轻松和愉快。至于一直倍受人们重视的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所起的作用,当属音乐教育的另一作用。当然,这也是音乐教育所担负的任务之一。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情感属性;情感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093-0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更是表征其存在合理性的根本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确认识是实现其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学界虽有各种认识,但无外乎社会功能论和个体功能论,社会功能论是“社会需要论”研究方法的必然结果,个体功能论是“人的需要论”研究方法的自然结论。但无论是社会需要还是人的需要,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基于功能的哲学理解,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探究其情感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内涵

哲学上,功能是与结构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它主要是从事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概念。功能是指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功能与作用是从不同角度表述的同一过程,就事物本身而言,是指其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就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而言,是指他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因此,功能有两个义项,即指事功与能力和功效与作用。事物的功能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来说,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元功能”,事物的功能首先取决于组成该事物的要素之性质,事物内部的任何一种要素,都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就有某种相对独立的功能。一个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于整体而具有的功能称为“元功能”。第二,“本功能”,也就是组成事物各个要素的“元功能”的机械和。第三,“构功能”,也就是事物的结构所形成的功能。因此,事物的功能是要素产生的“本功能”和结构产生的“构功能”之和。整体而言,功能就是指事物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以及该事物与他事物发生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产生的效果。

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构成方式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特性和产生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组成。”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所产生的情感功能的理解选取的是“元功能”的理解方式,即思想政治教育各组成要素的情感属性所表现出的情感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的理解选取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各组成要素所具有的情感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情感作用,具体表现为评价作用、调节作用和强化作用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具体构成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人,其情感属性显而易见,但是具体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特定职业的人,其情感属性,首先,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因素,其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爱和由此产生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人生价值的重要表现。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体现其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表现其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中,充满激情,充满热爱,进而进发出深沉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才能更好的体现其本质,实现其价值。其次,是教育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的的认识和理解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展示的理想、信念的笃信感。教育者对所教内容的信仰和支持对受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受教育者会从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无限热爱中感受到教育者所教授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从而自觉的接受教育者所教授的观点。最后,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建立的心理前提,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特有的理论性以及灌输方法的使用,师生之间是一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把受教育者当成“物”、“美德袋子”和“知识的接收器”,进而教育者也把自己抽象化为知识的传输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其结果只能是师生之间的疏离,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布道者,学生对他们敬而远之,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满怀关心、充满情感,教育者才会俯下身子,敞开心扉,不仅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心里,也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是打开受教育者心房的一把钥匙。我们的革命先驱正是靠着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最终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了革命胜利。在大革命时期要求广大党员,“到你那熟悉或不熟悉的乡村去,夏天晒着炽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挽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需要些什么”。正是对人民怀抱深情的肺腑之言。

2.受教育者的情感属性

同教育者一样,受教育者作为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情感性的存在,情感在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情感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基础性的质料,它与生俱来,不断发育成为支持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基础性,内质性材料。”因此,受教育者情感的健全和丰富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世界里,受教育者的情感属性。首先,表现为受教育者基本的生命情感、必备的道德感和必须的幸福感的存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是人作为自然生命体的一种必要的心理准备;道德感是人作为社会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能够有效遵守社会规则,开展社会活动的必要心理前提;幸福感是人作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效融入社会,享受生命的一种心理基础。其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任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人的思想,要想改变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接受教育者所传输的思想,就必须打开受教育者的心门,打开心门最合适的途径就是以心

换心,而这里的心就是人的情感,只有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信任教育者,他才可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所传输的信息。再次,是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教育内容不仅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育者完成其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受教育者只有认同了教育者所传输的信息,这种信息才有可能在受教育者那里得到同化和转化,才有可能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观念。最后,对教育内容的体验感。改造人们思想观念的目的是要改造客观世界,提升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觉的将所学到的理论观点,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已有的观念,实现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受教育者是否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体验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凭证。

3.教育内容的情感属性

教育内容的情感属性就是教育内容本身所蕴涵和表达的情感。思想政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其中,思想教育主要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着重解决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在目前主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是一部充溢人文精神、渗透人文关怀,饱含深切情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落脚点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人是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是充满丰富情感的现实存在物,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关注人的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完善,更要以人的情感的和谐发展为重要’目标。政治教育主要进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等教育,更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增强人们对党、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共识和深厚感情。因此,政治教育中必然包含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其中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其核心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规范教育,旨在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而情感在道德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动情是德育的关键”,道德教育也必然要蕴涵丰厚的情感资源。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受教者的心理素质,而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健康的情感在心理健康中是一种奠基性的成分。综上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表达和体现着人的方方面面的情感。

4.教育目的的情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服务于教育目的,因此,二者在情感属性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真正按照人的属性来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全面发展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当然要占有自己的情感本质,因此,人的情感的全面发展,必须也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情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情感属性,就是要用最能打动人心、激发人情感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无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还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对话法、情感体验法、心理辅导法,都是充分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而进行的。以情感人主要就是采用感染的方法,所谓感染的方法就是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的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情感性是感染教育的主要特点,因此,感染教育就是要利用情感对人的感染力来打动人,使人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导之以行,就是用教育者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教育对象,感染对象,当然也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感力量去感染教育对象。交往对话法,强调的是教育双方基于平等、尊重的态度,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和互动为主要方式,以实现教育双方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教育方法。对话的核心是理解,强调的是对话双方的心灵沟通和视界融合,而理解就是一种情感和生活的再体验,因此,情感交往在对话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当然,情感体验法和心理辅导法更要重视情感的作用了。

6.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情感属性

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是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作为思想政治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而特意创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和物质条件的统一体。其中,情境的情感性是主要的,物质条件是服务于精神内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必须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起着引导和感染作用。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所广泛采用的情境陶冶法,就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情感属性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所谓的情境陶冶法,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日的的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达理通,激情促信之目的的教学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更是蕴涵丰富的情感资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从人的活动的视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活动。”人的生命有三重表现,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依托于人的自然生命、以社会生命为内容来完成精神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建构过程。所谓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是主体以改造自我主观精神世界、发展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自我建构活动,是主体不断为自己确定理想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历确立理想自我、获取客观信息、建构观念世界和现实生活几个阶段,其中,建构观念世界的过程是人的思想品德建构的关键环节,而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情感活动来完成的,表现为主体对思想道德文化客体的认识、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和实践愿望。”从这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特定情感培育活动,这些特定情感主要是指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情感,包括义务感、羞耻感、荣誉感、幸福感、政治使命感、爱国主义情

感、道德责任感、友谊感、自尊感、自信感、羞愧感和感恩,等等。因此,作为情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情感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具体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在活动初期的评价作用

作为情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活动初期首先起着评价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评价。评价活动作为人们的一种意向性心理活动,是对客体满足或符合主体的某种利益和需要进行的感知和判断,它建立在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和合目的性。而情感的这种评价作为一种主体感受、体验的自然流露,它体现着人们对一定社会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一种直接感知和领悟。它是受教育者对客观的道德事实、政治现象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体内蕴的道德需要、政治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因此,思想政治情感就以喜悦、幸福、失望、焦虑等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情境、教育目标进行评价,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要素能够适应和满足受教育者的某种需要时,受教育者就接收教育,反之,就拒绝接收教育。因此,情感的这种评价或者过滤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如果不能引起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根本就无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世界,也就谈不上外化的实现了。

2.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在教育中期的调节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要素在经过了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初步评价和过滤之后,进入到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而只有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的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人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一种价值教育,它使受教育者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知识形态上看就是评价性知识。“评价性知识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价值经验,包括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情感和趣味、科学价值、理想,等等。这种知识一旦被个人理解,并唤起相应的感情,便会以多姿的形式存在于个性经验中,成为人的内在需要、情感追求的价值目标,并调节其活动――把所获的价值经验作为价值尺度,调节、改变、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创造新的现实。”因此,以评价性知识进入受教育者心灵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已经经过了情感的过滤,也就是说,已经唤起了相应的情感,所以,这些带有情感印记或者情绪记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便沉淀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情感追求的目标,自觉调节着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受教育者继续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同时也开始了初步的自我教育。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5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50-04

近几年来,关于体育课程屙性的问题,有贾齐、钟远金、谢飞厚、刘曼航、孙庆祝等人,分别从文化学、教育学和哲学角度进行探讨。但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与学科属性的定位,都离不开相应的语境,任何“缺乏语境限定的讨论对解决体育基本理论问题是徒劳的”。当前体育课程本质属性亟需从身体语境中进行社会学解读和定位,因为“人的身体是教育的最好表达”,身体状况可以直接反映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

1、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遮蔽

近些年部分课程研究依据某些西方不尽成熟或缺少检验的理论思潮,在探究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元理解和泛滥解释之中,极大地消解了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即体育课程本质属性旨在“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1.1 现行体育课程的物化

体育课程的物化是指对身体概念的生物性理解和机械理解,把身体简单视为“肌体”,把身体练习视为“肌体”练习,体育课程性质只关注“肌体”层面的生理性改造,忽视“精神”层面的社会性教育,忽视了身体、心理与精神的整体兼修。实践证明:体育课程的模式化、程式化、标准化已经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时间和空间。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指挥棒”,以追求体质健康状况的高达标率为依托来编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导致课程实施对技术规格、密度曲线、运动负荷等生理性的强化和对学生的情感、动机、态度、意志、个性体验等心理和精神要素的弱化。现在的课程研究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视为呼吸变化、脉搏监控的实验场所,把富有运动欲望的学生身体理解为“肌体”甚至是“肉体”,把学生原本主动的运动需求变为被动而又无奈接受的现实。

体育课程是身体的生命化过程,是对学生肌体、心理与精神的一种运动滋养。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课程不是简单的学生“肌体”的物化改造手段,学生身体也不是体育课程有待加工的物质实体。体育课程除了要关注“对肌体做了什么”,即注重课程实施对学生技能掌握、呼吸脉搏变化情况来增强体质之外,更需要重视对学生“精神和心理做了什么”,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强调身体的社会属性教育。其次,从教育学角度看,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加工远非停留在运动系统“肌体”的表面,体育课程必须要把对身体姿态、运动轨迹、技术技能等身体要求视为一种身体的文明化表达和社会化习得过程,反映体育课程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的教化与规训功能,体育课程要体现着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整体性素质提升,而不是单向度的“肌体”训练。那种缺少身体的社会属性思考的体育课程研究,只能使学生的身体被禁锢在狭小的课堂空间之中,致使体育课程丧失宝贵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1.2 现行体育课程的“标准化”

近年来许多学者热衷以“科学”名义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标准化”研究,这种标准化研究实质上只是对学生“肌体”要求的同质化和确定性问题研究,却难以对学生身体“魂”与“魄”的铸造进行标准化研究。体育课程标准化实施只是反映了各个目标领域的学科逻辑,注重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学科逻辑却把魂魄相济的体育文化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和升华,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等社会属性得不到释放,误导了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社会性认识与理解。体育课程需要精神生命的激扬和社会生命的铸造,因为体育课程逻辑更接近于“身体的逻辑而不归属于理性的逻辑”。体育课程的“魂”与“魄”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将直接涉及到课程改革宗旨与成效。

体育课程的“魂”在于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激扬,体育课程的“魄”在于对学生社会生命的锻造,体育课程“魂魄并铸”本质属性归属于社会的、民族的和国家的需要。换个角度说,体育课程所铸造的健康的、强壮的身体只有贡献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才具有意义,因此体育课程标准化决不能遗忘课程的社会属性,标准化决不能把体育课程误导为单向度的科学研究范式。体育课程标准化必须纠正以过度理性为核心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课程失衡现象,必须要把身体逻辑与社会逻辑整合为一体,才能使体育课程发育健全和健康成长。

1.3 现行体育课程的功利化

首先,功利化追求直接表现为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改造上,遗忘了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社会品质教育虽然在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有体现,但由于受“智力本位”及功利主义的影响,原本体育课堂上顽强拼搏精神被怕苦、怕累、怕脏现象所取代,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关注不断滑落并凝聚在“肉体”之中,遮蔽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社会属性的认识。尤其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下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态,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社会品质令人担忧,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

其次,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课程属性的功利化更关注于课程改革实验表面的“轰轰烈烈”、更关注于学生唯生物性特征的体质改造。各类各级的诸多体育课程研究课题多出于功利化追求,如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根本的高达标率“虚假”追求和研究,否则的话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可能20年持续下滑,可以说,近些年来,体育课程研究从身体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中丧失社会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危机感,遗忘了学生身体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国家意志需要,致使体育课程改革在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心态中飘荡,尤其面对目前学生个体的差异、城乡差异、地域性差异和校际差异,体育课程标准化并没有考虑到课程标准的操作难度,并没有看到教师对执行《体育课程标准》的无所适从,因此,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也难免在学生的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成为一种边缘的教育存在;阳光体育运动、校园集体舞、冬季长跑、体育中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政策也成为一阵风、走过场的例行公事,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结构性干预被随意性理论假设所取代,有关国家与民族兴衰的体育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令人担忧。

人的身体作为有限时间中的空间存在物,是可见的肉性身躯与承载着无限精神的统一体,是个体存在

的全部意义和唯一载体,体育课程唯有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因此对身体的控制与改造、规训与教化等行为模式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南怀瑾先生认为:“19世纪初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可能就是精神病。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因此,当前体育课程迫切地需要承担起培养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2、对体育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

2.1

身体教育决不能忽视国家意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不同步现象,其根本原因或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是怎样的,不是由人性或人的自身所能说明的,从根本上还必须由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的社会生活来说明,直接决定教育的因素是国家意志,“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对国家、社会,甚至对全人类负责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形态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的烙印。

体育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身心教育,“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学校课程保存和传承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同时受制于特定国家政治需求”。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标准问题,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要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内容,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正所谓“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欧洲体操制度》的指导思想源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本身强烈地反映了国家需要,如在1812年,体操创始人杨氏(F.L.Jahn,1760-1852年)组建了体操联盟,统一德国体操用语,设立体操日(实质为反法斗争纪念日),德国青年集体在体操运动过程中唱爱国歌曲,强调力量和纪律,体系内容包括提高纪律性的队列队形练习、器械体操和武器操练,其体系教育目的是提高德国青年的体能,强化德国国家意志,为德国的统一集聚军事力量。

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一种课程范式,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期待与必然需求。但是个体的发展并非在真空中进行的,纯粹的、价值中立的体育课程观是不存在的,“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存在不考虑社会或国家需要的体育课程,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制约着体育课程编定和实施”;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无限度地尊重个性,弱化国家意志,忽视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是对体育功能特殊性的漠视与弱化,由此也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因此课程搞改革保持个性尊重的宽度和深度,保持“合法”的国家利益与“合理”的个性发展之间的适宜张力,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都要反映课程的最终目的――为国家发展服务。

2.2 “魂魄并铸”体现了民族性需要

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反映了国家对人才体质健康的整体性要求。身体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有机体,不再仅仅是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身体表达不仅仅是光滑的皮肤、强壮而发达的肌肉、粗壮的骨骼,而更具有复杂的社会印记。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的体育课程体系所关注的身体语境绝对不是想当然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生物体,更远非仅用生物学术语而非社会性加以表达的身体,身体运动饱含着社会所赋予的民族情结、天伦人德和精神意志,身体折射着民族情感和社会情结。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悲剧一直到“东亚病夫”的民族辱称,身体精神与意志的柔弱无不折射着社会的柔弱,因此身体作为社会意义的纽结,体育课程本质属l陛就一定蕴涵于某一社会范畴之中。新华社曾报道《中国学生体质调查:胖而无力影响国家竞争力》;《解放日报》上刊登《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等文章无不表达着民族发展的身体愿望,正所谓《身体政治》中“身体本身也是目的”――民族兴衰角度考虑。因此从民族高度看,学生身体机能退化、体力不足和成人病症的低龄化、学生情感世界中对人不关心和对事不努力,精神空虚,心理失落等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反映着学生的生命存在状况,更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民族危机。因此,“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首先满足身体状况改善的社会性要求,必须依据民族发展需要来规定体育课程本质属性。

2.3 身体的规训与教化是体育课程的现实需要

人的社会化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必然过程,而人的社会化首先是对人的身体的社会化,即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竞技运动,每种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比赛规则和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些规范对身体行为起着“戒律”作用,表现为一种身体的秩序、节制、约束,体现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对身体“自由欲望”的规训与教化作用,体现出身体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特征。因此体育课程属性定位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各种运动规范及标准,发挥体育对身体的约束和控制功能,培养学生对比赛规则的服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比赛的规范意识及纪律修养,树立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把体育课堂营造出引导学生社会行为规范、践行社会规范的模拟场景。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倘若使学生长期在自主、建构与个性的状态下学练,长期忽视必要的身体教化与规训,那么所谓体育新课标也只是一种纯粹性理论,改革也只能有“顶天”之理想而无“立地”之功效,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人数较多(平均有50人左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教化与规训要求,那么无论教师素质多高,无论其怎么精心组织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被动接受,或应付了事,从而直接导致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的失败。

2.4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需要制度化保障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6

论文摘要: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称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讲授、道铆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7

德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讨论德育理论的性质首先涉及到教育学理论性质的认定问题。教育学从自立门户以来,学科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即从教育学向教育科学发展阶段,从单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向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发展阶段。在教育学阶段,教育学为规范性质的学科,称为实践教育学、应用教育学或规范教育学。正如英国学者赫斯特所认为的,(注:[英]赫斯特:《教育理论》,《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443页。)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他用“纯粹理论知识”一词指称科学理论。他指出,实践性理论和纯粹理论知识的区别在于,后者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前者是决定实践活动;后者是获得理性的认识,前者在作出理性的行动。他认为,教育理论关心的是“改进”和“指导”实践活动,为实践制定理性的原则。英国学者穆尔称教育理论为应用理论。他认为,科学理论的作用主要是叙述的、解释的和断言的。与此相比,教育理论属另一范畴,即属于所谓“应用”理论的范畴。应用理论的作用主要不是准备去叙述世界或预测未来,而是告诉我们在世界上应该做些什么,它们为实践提出建议。(注:[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第10页。)总结这两位学者的阐述,归纳起来,规范理论的特点以及它与科学理论的区别表现为:第一,规范理论的目的、功能,是“告诉应该做些什么”,“为实践提出建议”,“决定实践活动”,“作出理性行动”,不象科学理论重在“解释”、“叙述”;第二,规范理论建设的任务,是“阐述和论证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为实践制定理性原则”,而不象科学理论重在“获得理性认识”。

在教育学阶段,人们认为只有一种性质的教育学,即规范教育学,科学在教育学的视野之外。这一阶段,人们为教育实践“赶制”教育理论,发明理论是为了应用,为实践提供规范。教育实践的需要促进了规范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规范教育理论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它与科学理论的界限逐渐分明。如果用一个分类框架列出,它们的若干区别之处就在于:(1)在研究对象上,规范理论研究“应当做什么怎样做”。科学理论研究“是什么”;(2)在研究方法上,规范理论采用从目的到手段,从内容到方法逐步演绎的方式,科学理论则采用归纳法,从事实中概括出规律;(3)在概念揭示和命题陈述上,规范理论是对事物现象作出如何变革的规定,采用纲领性定义、规范性命题,而科学理论旨在对事物现象作出事实的概括,采用描述性定义、描述性命题;(4)规范理论的成果形式为理性规范,科学理论为反映事物规律的原理;(5)检验规范理论的标准为指导实践有效与否,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是真伪;(6)立论与检验方法,规范理论是辩护与批判,科学理论是证明与证伪。

这个划分学科理论性质的框架,对于我们认识德育理论的规范性质提供了参照。以现行的德育学著作的陈述体系为例。其一,德育学的陈述是采用规范理论的从目的到手段,从内容到方法的演绎方式,而非科学理论从教育事实中概括出规律的归纳方式。其二,概念界说是采用纲领性、规定性定义,采用规范性命题陈述方式,如“德育”概念,定义为: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注:胡守芬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定义表述的是“应当”的纲领性要求,以及“应当怎样做”的规范。按定义的意思,如果换一种表述,即是好的德育、有价值的德育,或者说理想的德育,就是实现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里同时也规定了德育“应当怎样做”。其三,德育学陈述的理性规范,是对事物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其四,对德育理论的检验标准是其实际效用,而非反映客观实际的真伪。

德育学著作是一定时期德育理论研究的表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科理论的性质。当然,要确定德育学科的性质,仅考察现行德育学著作的陈述体系是不够的,还需要多一些考察视角。

2

如果说,在教育学阶段教育理论表现为规范性质的理论,进入教育科学阶段,人们不仅需要规范的教育理论,而且企求科学教育理论的出现。经过人们的不懈探索,教育理论趋向多元化,有形而上学性质的、有价值判断性质的、有经验性质的。与此同时,教育理论性质的划分也成为学术话题。通常对教育理论的性质作三种划分,即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

教育理论“二分法”,是基于认识已经存在的事物与变革已有事物的区别划分教育理论。它与前面阐述的划分教育理论与科学理论持同一标准。二分法把教育理论分为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有的学者把这两者同“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区别联系起来,规律确定“是什么”,规则确定“应当是什么”。科学教育学局限在关于社会和文化事实的见解方面,它不作规定,不作指示,而是作出说明。实践教育学具有行为规范或准则体系的特性,这是规范的、“要求的”、“规则的”,它的风格是“命令式”。(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这种划分体现了人们建构科学教育学的理想,实际上,科学教育学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即便是开展实证实验教育科学学研究也不等于建构起了科学的教育学陈述体系。现行的教育学基本上属于规范性质的实践教育学。

三分法,是把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这种划分以对教育问题的三种思考方式为基础,即科学的思考方式、哲学的思考方式和实践的思考方式。德国学者布雷岑卡指出:“假如普遍地把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区分为三种主要的和基本的教育理论,那么教育理论家之间的解释就会容易得多。其中包括:不至于因为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是同教育科学不同的理论,而低估它们的贡献”。(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这时的教育哲学指规范教育哲学(有别于认识论哲学和形而上学哲学)。在三分法中,德育理论与规范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有渊源关系,规范教育哲学“区分说明应当是什么的规范与说明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的规范。前者称为理想,后者称为行为规范”。规范教育哲学为德育理论在哲学上立论。实践教育学涉及到社会、文化、机构和人员方面的教育行为。它“对教育行为提出实践观点、规范、建议或指示”。德育规范理论的构建要运用它们的解释。

由于二分法、三分法都未能把教育理论中的规范成分与价值成分,科学成分与技术成分区别开来,我国学者提出教育理论成分四分法的构想。(注:陈桂生:《“四分法”:教育理论成分解析的新尝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2期。)四分法把教育规范理论作为教育理论四种成分之一,这意味着规范理论在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一块地盘,同时也为确立德育理论的规范性质提供了理论上的说明。具体说来:第一,明确了确立教育理论性质的基础,或“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区分各种教育学的命题体系”。四种性质的教育理论是由其相应的命题决定的,如教育规范理论为描述性命题,教育技术理论为程序性命题,教育价值理论为评价性命题,教育规范理论为规范性命题。第二,论证了规范理论作为与科学、技术、价值理论相区别的独立形态存在的合理性。规范理论根据教育价值观念对教育技术作出评价与选择,把技术知识转换成特殊情境中的知识,据以确立教育行为规范。科学、技术、价值理论通过规范理论才能发生效用,反过来,规范理论又指导着诸理论成分的抉择。第三,德育理论作为规范理论的身分,是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它陈述的是规范性命题,理论成果为理性规范。

3

前已述及,区分四种教育理论成分的基础,在于假定价值理论与规范理论的区别,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区别,它们分别以一定的命题为主,回答不同的教育问题,陈述不同性质的理论成果。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是从它们的纯粹状态而言的,在实际运用中,它们之间有多种结合方式。

第一,不同理论成分间互为前提,互相支援。比如规范理论与价值理论,前者为应用理论,后者为基础理论,它们属于同一性质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德育理论根据价值取向和实践条件,建议“应当怎样做”,从而为德育实践确立行为规范。行为规范依赖于价值论证,“首先涉及到评价问题,……只有作出价值判断后,其重要性(或价值)次序肯定之后,才能拟定规范”。(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再比如,规范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科学理论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事实,提供规律性知识,不直接指导实践。但是科学理论通过价值理论为规范理论提供最终根据,只有以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的德育规范理论才称得上是“德育规范科学”;而且科学理论为德育情境提供事实判断,从而连结起价值理论与规范理论。

第二,从动态考察,不同理论成分在德育活动中是不同逻辑水平上的结合。凡“培养人”的活动,皆涉及到目的、手段、对象、方法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又根据相应的理论,在参与德育活动时,以不同形式的假定出现。“有关于适当目的或目标的,有关于教育的对象即学生的,还有关于知识的性质和方法的有效性的。这些假定和建议共同组成有关的理论”。(注:[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第10页。)比如,德育理论关于人的培养目的(目标)的假定,其中包括价值的部分。“要想直接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自然涉及人及其社会的终极目标与价值的问题”。(注:[日]大河内一男等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而对价值判断作出详细的审核是道德哲学家的工作,他要指出价值假定的最终基础是什么。然后才是德育理论家根据受根据者所适应的社会性质和个人需要提出培养目的(目标)。比如,关于德育对象的假定,这主要是科学的事情,属于儿童研究,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它们提供关于儿童如何生长、发展的理论。再比如,知识性质问题,它属于哲学家讨论的范围,而按照培养人的目的来讨论组织知识问题,属于课程设计者的任务。还比如,关于德育方法有效性的假定,它需要心理学家提出的学习理论的帮助,还需要有实际教育经验的人的帮助。总之,德育理论运用的是其它学科的解释,但德育理论与其它学科理论之间不是直接的演绎关系,德育理论的命题可以追溯到哲学命题、心理学命题、社会学命题等等,但它不是这些命题本身;德育理论的解释方式是“运用解释的解释”,它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解释的运用来解释“培养有德性的人”这一活动中。

但是,不能把德育理论理解为是“在同一命题体系中将实践理论的规范性任务与科学理论的描述任务结合起来,这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既达不到对一门科学提出的方法论要求,又对教育工作者不适应”(注:[德]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如果因为德育理论要运用相关学科的解释,就认为它是规范性经验性或实践性科学性的结合,那么,论证德育理论的性质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4

我们提出,德育理论是规范性的,是针对它的本质特征而言的,不意味着它只一种模式,或者说只一种理论范式。正如穆尔所述:“就旨在培养‘有教养的人’的方法而言,各种广义的教育理论之间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它们在性质上主要是实践性的或处方性的,它们都提出应该做什么的所有建议”。(注:[英]穆尔:《教育理论的结构》,《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487页。)。所谓“共同的特点”即规范理论的本质特征。在前面的叙述中,表示规范理论本质特征的术语有:“建议”,“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理性的原则”等等。这些术语作为德育学规范属性的用语,指称的是理性规范。德育学陈述的理性规范,它超脱具体的教育情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不等于直接规范人们今天干什么,明天怎样干。作为一种理论,它有抽象性;它不同于直接的处方,而是处方的主要依据”。(注:唐莹、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年第2期。)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8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职业归属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26-02

人文教育领域注重对学生人生价值、生活态度和人性发展等“气质”方面的培养,如何在这一培养模式中进行职业化创新,既是高职教育面向新时代的实践问题,又是教育理论需要给出诠释的理论问题。构建职业归属,实现职业化,培养“器质”人才,是高职院校始终不能丢弃的理念。高职院校需要以人文教育丰富职业归属的内涵,为培养有文化、讲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人文教育与职业归属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职业归属与每一个人的日常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包含了人们的信仰、价值与态度及条件和环境的不同。人文教育与职业归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归属的构建需要人文教育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而强调“适者生存”,紧紧抓住为市场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一出发点,着重强调实践性、技术性,注重实用性、应用性,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努力构建学生的职业归属。基于此,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是重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二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制定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计划;三是注意专业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器质”人才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气质”人才培养的盲区。孔子曰“君子不器”,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应只是一件器具,“器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只能是造就了一批“工具人”。对此,应不断拓宽人文教育的内涵,将“器质”和“气质”两种模式统一起来,培养一批理论素养高、文化道德好的双兼人才,这样才能实现人文教育与职业归属的良好结合。

(二)职业归属内含丰富的人文元素

职业归属内含丰富的人文元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优化职业资质中蕴涵“以人为本”的理念。职业院校在优化学生职业资质的过程中,往往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传授技能,同时考虑到学生在社会上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次,保持职业体能以“胜任愉快”为目标。要深化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或使其能够在本职岗位乐于奉献,在对学生的职业归属教育中,需培养其职业兴趣,使其安心于一线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同时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高职教育的特征,贴近市场,赢得市场的青睐。再次,开发职业意识以“创造绩效”为主导。为开发学生职业意识,构建其职业归属,需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在某些专业上实现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提高其在现有学习和工作条件下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缺陷和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最后,修养职业道德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强调“适应市场”,职业教育在以“适应市场”为基点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三)职业归属是高职人文教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突出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各种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结合。职业归属的构建不仅需要职业能力,还需要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教育。因此,人文教育也要服务于职业归属的构建。高职人文教育作为职业归属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主渠道,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功能,以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其本质就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二、高职人文教育中学生职业归属的构建

人文教育关怀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是一种塑造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职业归属。在高职人文教育中构建学生的职业归属,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知识更新和产品换代周期加速,劳动者过去所掌握的劳动技能很多已经过时,不仅知识水平低的人需要更新知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每个人都需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因此,必须提高高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水平,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适应经济、产业结构乃至就业结构的变化,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特长。面临转型的要求,需要对高职人文教育进行创新,改革教育方式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转型的大潮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归属才能保持强劲的生命力。

(二)强化高职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都要与社会发生关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是摆在高职学生面前的现实问题。从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整体要求出发,必须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价值判断教育。价值判断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价值判断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价值判断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有利于构建起学生的职业归属。

(三)遵循与职业归属相衔接的职教规律

高职院校究竟是要遵循人文教育的规律还是市场导向的规律?对此,笔者倡导遵循与职业归属相衔接的职教规律,即以建构高职学生的职业归属为目标,推进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的先导作用。遵循人文教育规律,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一技之长,成为有用的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培养社会、市场所需求的技能人才。因此,遵循与职业归属相衔接的职教规律,将人文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相结合,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职业归属。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5-11-10

[2]郁振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8)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杨柳.高职院校就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9

[关键词]德育原理学科问题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理论基础

“德育原理”或称“德育学”、“德育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从建国到1985年,我们没有德育原理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更多的是对领袖人物言论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对政策的注解。因此,从我国德育研究历史的事实来判断,我们对德育的研究更多地是从一个问题领域来进行的,而不是从学科理论体系建立本身进行探讨。1989年,胡守菜教授主编的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出版.开启了对德育学科问题进行探索之路。德育原理(或称德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学科研究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国最初的几本著作和教材初步回答了该问题,可存在许多分歧和问题。时至今日,我们从出版的著作和教材来看,学科问题的研究仍十分有限。

一、关于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问题

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和研究的最基本条件。在《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可见,“德育原理”要真正成为一门学科,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但对该问题学术界至今未有一致的认识。

胡守菜认为:“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简言之,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院校编写的《德育学》认为:“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又说:“德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应当全面研究德育规律,既要研究思想教育规律、政治教育规律,又要研究道德教育规律,不能有所偏废。……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德育规律。也包括品德形成规律。”

胡厚福认为:“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或德育问题一般。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德育学原理研究的是整个德育领域中最一般的问题,德育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问题,是最基本的德育理论问题”。

赵瑞祥认为:“德育学是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研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刘秋梅认为:“学科德育论是研究学校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学校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规律和方法的教育理论,属教育学科范畴。”

刘惊铎认为:“德育学研究的对象必须反映德育的特殊的矛盾性,即通过德育现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提示德育过程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换言之。德育学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冯文全同志认为,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德育规律,不是德育现象,也不是德育问题,而是“学校范围和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包括实践中产生的德育经验与德育思想)”。

夏国英认为:“学校德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条件下之德育工作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在学校条件下的德育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经验与思想。”

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关于“德育原理”(或德育学)的研究对象共有五种说法:一是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现象及其规律;二是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规律;三是德育问题;四是德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和思想;五是德育实践及德育经验与思想。

笔者认同“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德育的一般问题,但我们首先要对研究对象的规定性进行认识。所谓规定性就是指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使该事物异于其他事物而同于同类事物的特性。我们认为对“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德育原理”研究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研究对象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背后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理论背景。德育现象包罗万象,而首先进入人们研究视域的是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看。“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德育现象中的众多问题的一种选择。只有被选定的问题,才能成为这时的研究对象。所以,把“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德育问题较为妥当。当然,这里的德育问题,应该是德育现象和德育实践中面临的最一般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应能对德育实践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可见,任何研究对象的确立,既是问题的客观存在所致,又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只有当德育问题在人的尺度中成为“存在”,与思维主体建立联系,才能为人们感知和研究。因此,“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对象化了的客观存在,是主观与客观的整合。

(二)“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问题事实与问题价值的统一

德育问题是主观化了的客观存在,这就使得德育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教育理论主体并非是绝对自在地探求真理。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价值因素、非理性干预、文化传统的惯性,构成了其不可回避之网。”德育问题本身的道德属性,以及众多外在社会因素的介入,必然使德育研究成为一种价值性的研究;而研究者在观察和研究问题时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带着自己先有的价值观念。在众多德育现象中,何者具有研究价值,哪一种德育问题适合进入自己的研究视域。均涉及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问题。研究者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又会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研究,从而实质上赋予了德育问题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问题事实与问题价值的统一。

(三)“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统一

德育问题按照其解决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经完全解决了的问题。这类问题出现较早,经过前人研究已经得以解决,但是部分问题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又有其新的含义。此类问题兼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色彩,研究时应在透视历史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现实研究视野。例如,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化问题、传统德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就属这类问题。第二类是以前有所研究,但是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此类问题在当时产生的条件下属于时代问题。但是由于其特殊意义和价值而转变成了永恒问题,这种问题带着历史表征走进了新的现实,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整合。此时讨论的“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问题就是此类问题.前人有所研究,但不够完善,时代的发展赋予德育研究新的内容,就需要重新审视研究对象问题。第三类是新的时代出现的新的现实问题。这类问题前所未有,时代特征非常鲜明。例如,多元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冲击问题、网络发展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等。由此可见,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要有效整合历史与现实两个时间跨度。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以史为鉴,以现实为着眼点对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进行解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德育原理”(德育学)是以客观存在的德育现象为基础,研究德育的一般问题的科学。当然,通过对德育一般问题的研究和揭示,可以发现规律。这是隐藏的功能,是学科发展之根本目的。但德育规律并不是直接的研究对象,是学习和研究德育原理目的之所在.不能把研究目的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仅限于学校德育原理的研究,因此,这里的德育原理研究对象也就是学校教育中最一般的德育问题。

二、关于“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

“德育原理”学科性质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德育问题是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问题。由于“德育原理”这门学科首先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对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对“德育原理”学科性质的解读。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是我国教育学界多数人的看法:也有人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还有人认为。教育学的性质是指教育学这种知识所具有的内在特征.主要由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决定,尤其研究方法对教育学的性质影响重大,以此分析得出体悟、总结赋予教育学经验性质。反思批判赋予教育学哲学性质,实证、实验赋予教育学科学性质,价值沉思赋予教育学文化性质;等等。石中英教授认为,“教育学在本质上是一类价值科学、主观性科学、文化科学”。还有许多人认为,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同时还是一门专业思想教育学科。陈桂生教授对这种“三栖学科”现象进行分析,说出了对教育学的“厚望”和“薄待”的反差现象。

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纷争对于我们思考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少数学者在著作和教材中涉及到“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问题,但一般没有充分展开论证。刘秋梅同志认为:“学校德育论是一门具有鲜明政治思想性的社会科学,其次,学校德育论又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赵瑞祥认为:“学校德育学是党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种科学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是一门以理服人的应用科学。”我们认为,“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首先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因为德育首先关照是人的道德养成问题,是研究如何使人至善的学问。其次,“德育原理”又是一门理论研究为主兼有应用性质的学科。“德育原理”主要研究德育活动中最一般的德育问题,研究德育的可能性、必要性问题以及揭示人的道德发展成长规律,这些属于理论的、思辨的研究;同时,“德育原理”还要阐明如何运用原理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这方面看,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质。这也是理论研究服务实践的本性所决定的。最后,“德育原理”还是一门多学科关照下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德育问题不仅是“德育原理”研究的对象,道德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法学、品德心理学等等学科也都研究此问题,相关理论研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得“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具有综合性。这也是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趋势在德育学科发展中的具体反映。

三、关于“德育原理”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相关学科理论和知识的支撑。特别是当代。科学发展呈现出分化与综合的趋势,整体发展以综合为主要特征。“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就应该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否则,这门学科的产生是没有理由的,其发展也是没有根基的。从目前我国出版的“德育原理”(或德育学)著作和教材中来看,关于德育学科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在众多著作中,对德育成为学科(或科学),论证其理论基础的并不多。鲁洁、王逢贤两位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对德育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主要从哲学、文化学和心理学方面阐述。对该问题有较充分研究的著作是戚万学教授的《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一书,该书用三章的篇幅论证了德育的道德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其他书籍很少系统研究此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德育原理学科建设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我们认为,确定学科的理论基础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学科产生具有奠基作用的学科知识.是学科存在和发展必要的知识;二是对学科发展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学科知识:三是对发展学科知识具有创新力的方法论知识。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德育原理”的学科理论基础应包括以下几门学科的知识。

(一)哲学知识(含道德哲学)和心理学知识

著名道德教育专家柯尔伯格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则考虑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要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就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讨结合起来。”可见,哲学知识有助于德育学科从世界观、方法论知识来建构知识体系:心理学阐明人的品德发展过程和规律,对于建构科学的德育策略有重大影响。

(二)社会知识和文化学知识

道德不仅是个体现象,也是社会现象,道德教育更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研究“德育原理”就要借助于社会学的知识,特别是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伦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只有放在社会学知识的背景下,才有意义,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社会、解放人类。

而道德现象又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德育原理”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就要考虑民族文化传统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中国文化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至上的文化,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今天的德育要继承部分的文化传统,所以“德育原理”要以文化学为基础。

(三)教育学知识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当然要依托教育学的知识。“教育学”作为“德育原理”的“母学科”,“教育学”是德育研究的基本学科。

四、关于建构“德育原理”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考

建构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确立学科的逻辑起点,其次是思考这门学科成立的依据。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德育原理”是使人成为人的科学,是使人认同和理解社会道德规范、践行社会道德规范、使人臻于至善的一门学问。因此,其出发点就是教育对象----人。以此为出发点构建的“德育原理”的知识内容其逻辑体系是这样的:

1.教育对象为什么要接受德育;

2.教育对象能否接受德育;

3.德育原理成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4.德育思想的历史经验(中外);

5.德育学科的产生及学科问题;

6.什么是德育(德育本质);

7.为什么德育(德育目的);

8.德育载体(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9.谁对谁实施德育(德育主体与德育对象);

10.怎样进行德育(包括德育过程、德育模式、德育方法、德育组织形式、德育途径和手段、德育环境、德育艺术和德育管理等内容);

11.德育结果怎样(德育评价);

12.新中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0

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德育培养模式,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修养的建设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速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现实状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要求改变现行的德育模式显得越加迫切。由于各类因素的相互挤压等现实困境阻碍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进程。

1.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消极影响颠覆着新生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念性困境。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资本全球化的运作,虚拟市场的推广,一方面市场经济把人的物欲、满足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扩张了人们发展的空间,前所未有地解放和张扬了人的个性和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西方的消极价值观念也悄然进入我国高校,新生代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认识,腐蚀大学生纯净的心灵,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力量。一切生产至上,一切以财富作为价值的评价标准,这种强调个人利益之上的本位思想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和道德疏远等的错位;一切消费至上,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物欲,社会奢靡之风盛行,这种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关系、新环境和新消费品味让人迷失,精神生活被商品化、市场化,人们目标方向错位、精神生活空虚、情绪浮躁,价值观趋向功利化,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物欲横流,恶念丛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恩格斯指出“人处于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而且这种空虚,对宇宙的永恒事实的不相信,会一直存在下去。”[1]在这种极端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了郁闷、烦躁、寂寞、空虚等消极情绪,生活失去了目标、根基,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低下,价值观迷失,而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功利化、工具化,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更多的致力于智力和知识教育,致使道德教育被放任自流,形成道德放任机制的事实。这种道德教育放任机制在我国各高校盛行的表现就是教师应付式教学,学生应付式学习,师生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学分,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导致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高,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2.新的德育理念层出不穷,传统德育断裂和新的德育缺失的社会性困境。当前我国进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交流的增加,西方道德理念和价值观不断渗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促使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另一方面,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逐渐演变为意识形态渗透和话语权的争夺,不断冲击占领着我国德育文化的领地,传统的德育并未能实现根本转型,现代文化德育理念却扑面而来,现代文化形态的德育尚未完全生成,后现代文化价值理念却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悄无声息地蔓延[2],主张从个体差异性、语言未定性、理论无限性、意义多重性来把握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后现代主义,从差异性、离散性和不可沟通价值性对现代的理性道德、伦理改造、价值规训、教育标准进行了挞伐。这种强调话语的异质性、价值的多元性、道德非本质性和非连续性德育理念,抑制了德育形态的差异性、道德伦理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相对性,弱化了我国社会的主流道德形态,导致我国德育文化陷入相对主义的纠结和挣扎中。[3]各种新的德育理念层出不穷,不断冲击我国社会的德育体系,致使我国的传统德育理念在现代化社会中断裂丧失,逐渐淡化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形态的继承与发展,导致传统社会安身立命甘于清贫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处在转型夹缝中的人们失去了传统伦理的参照,但又找不到新的伦理的依托,为人处事的是非标准缺失,给人的思想和价值带来了困惑,人们陷入了情绪焦虑、认同丧失、价值分裂的道德困境。这种价值理念致使我国高校德育地位受到冲击,无形中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同时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低,辨别能力弱,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张扬西方的思想,不断挑战着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进程。

3.片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德育价值观的认知性困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基础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以突出强调政治形态为核心,以一元化和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凸显来推进改革实现发展,直至今天人们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过渡强调政治性和理性的世俗精神,强调高扬集体主义却又贬抑了个人主义。在误解和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的同时,我国传统的文化根基,儒家思想被全盘否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传统的德育价值理念的丧失,信仰缺失,导致社会道德虚无茫然道德沦丧。相应地,出现在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结果就是传统的理想化德育中的伦理理想被政治理想所代替,形成了泛政治化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的模式过度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否认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普遍性、独立性,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带有强制性的色彩,个体缺少了主体性和自我性,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和发展。学生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认同和努力学习,但是内心却不认可甚至质疑。这种现象本质不一的现实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进程。

4.传统教学模式和高校德育自身的内部性困境。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培养模式长期保持在过去的传统培养模式中,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目标片面化,过度强调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忽视学生自身对社会的需求;德育内容陈旧化,抽象化;课堂教学采用单一的方式,雷同的德育课程的设置[4],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轻视内在动机和需求。这种教学实践注重大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培养,以课本解读和课堂教学来实现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实践性活动,忽视了大学生德育的真实感受和德育体验,导致大学生道德的认知和道德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德育实践活动失去了它的价值和生命力。这种课堂教学理论和社会实际脱节的德育教学模式弱化了德育的功能,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德育改革进程滞后。在现代工具性、理性和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整个教学环境“重科技、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公选课”,[5]同时进一步引发的学生信任度低、权威性差和说服力弱现象,高校德育改革面临重重困境与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高校大学生德育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目标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是结果和原因的辩证统一,是形式和内容关系的辩证统一,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理论源泉,高校大学生德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方式,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大学生德育的高度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建设的理论源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切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只是为了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6]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自然属性的发展,即人的最基本生存保障和满足,也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发展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都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未特定化的①②,人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无限过程,无止境的发展,是在不断反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反观自己和对象性活动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无限性、超越性和创造性在内的主体性发展,又包括人的民族性、规范性与开放性在内的社会化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人的社会化发展是人的外在发展,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9]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人的才能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0]以及个性的充分发挥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马克思说:“人类全部力量发展为目的本身”,[11]大学生德育活动的本质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大学生德育活动是属于人类精神性的活动,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终极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活动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调控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引导大学生对精神性生活的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12],实现大学生的个性解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以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在进行德育活动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

2.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手段和方式。所谓高校大学生德育,也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13]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是置于社会生产实践中,是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价值,关注的是人生的意义、思想的发展。德育活动的本性是超越,是对人现实的超越[14],所以高校德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不断超越当下的现实道德,使之成为一个道德上理想的、应然的自我,这种理想和现实、实然和应然的实践活动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着高校德育向至善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通过坚持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目标。通过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和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从工厂制度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力和体力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佳手段和唯一方法,不仅能实现提高人的科学技术能力、人的素质修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发展人的个性目标,也能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发展。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砝码和准则则需要德育来衡量,德育教育就是要引领人过超越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功能。德育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提高了人的德育水平。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实现路径

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发展,培养21世纪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终极目标,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一种重大的难题。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应该坚持理论性、实践性、全面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将深化理论认识、转变教学模式和完善工作体系相结合起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特殊化、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发展。

1.理论路径: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导,深化理论认识,更新高校德育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高校大学生德育是相互促进的,我们需要坚持阶段性目标和终极性目标相结合,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实现贯彻到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中,以阶段性目标推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深化理论的认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

(1)核心路径:坚定政治素质培养和意识形态的导向,保证高校德育改革方向。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的导向,是保证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中不变质不错位的核心要求。德育活动本身是具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6]德育活动作为统治阶级渗透意识形态的活动,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是为政治服务,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对人价值理念、理想信念引导的活动。而高校德育在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培养上起到关键的核心的作用,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政治导向不变,高校德育以培养政治化的理想个体为目标,突出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倡导列宁的灌输理论,向大学生宣传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既定的道德规则或价值立场,通过榜样示范,制造舆论氛围,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以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促进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提高③,坚定社会主义的立场,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认识路径:将马克思主义人学和我国传统仁学相结合,构建高校德育新理念。马克思主义中的德育价值理念本质上与我国传统德育理念是相一致,共生的④,我们需要通过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和我国传统的德育理念的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是一切围绕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本质看成生成,这些思想即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原来已有的东西也即原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指引着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以儒家德育资源为代表的传统德育在价值取向上以仁为本,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性的内在价值,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两者在生成和仁爱之间形成了共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我们需要从原来已有的传统文化中去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继承和沉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理念,以传统德育价值理念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德育理念是我们促进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校德育改革的认识性路径。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传统德育理念相结合,促进高校德育特殊化发展,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关键路径:扭转对个人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推进高校德育改革进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人的本质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强调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占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所谓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利益包容于集体利益之中,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独立的基础上,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协调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要求个人的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社会利益也要关注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价值不能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德育的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价值的取向上坚持义利兼顾,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高校大学生德育是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的,是服务于政治建设的,要坚持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人价值,关注学生德育情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才能更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4)必要路径:吸收西方德育精华、掌握高校德育规律,推进高校德育改革。当代我国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发展中,而后现代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家族的一员,其力量正在通过思维范式的变革、文化意识的反省、道德观念的更新等途径或明或暗地释放出来,牵制着高校德育的改革。后现代文化反对道德的本质主义,倡导道德多元主义,反对道德的整体性,倡导道德的局部和边缘;后现代化主义突出道德的差异化、边缘化,反对单一整体化研究,注重道德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摒弃单一化、静态化思维;重视话语分析和叙事教学的研究,祛除单纯的逻辑分析与理性教学的行为习惯,[18]对于我们进行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有效利用西方文化,方能实现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改革。同时,西方价值理念的渗透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理念的可取性和对大学生影响的规律性,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特殊规律是思想品德的社会规范性和外部影响的广泛性,思想矛盾转化的自觉性,各种心理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要求的同步性,以及德育过程的多端性,品德形成的实践性,品德发展的渐进性、反复性和阶段性,更强的社会性,更高的自觉性,即成性和可塑性的统一,理论升华和实践升华的统一。[19]社会价值理念的变迁,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规律,要求我们将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规律结合起来,实现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有效性。我们要坚持德育主体的自律性和客体的他律性相结合,以他律促进自律的有效性,以自律实现他律的实现性。实现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核心路径、认识路径,关键路径,必要路径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高校德育改革进程。核心路径保障高校德育改革的方向,认识路径更新德育理念,关键路径转变高校德育的认识,必要路径是扩张高校德育的空间,只有四条路径的相互协调促进,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德育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实践路径:将生活和德育相结合,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模式。高校德育归根结底是一门“人为”和“为人”的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建设发展的,高校德育的改革要坚持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将大学生生活和德育结合起来,将现实融入大学生德育培养中,促进高校德育生活化发展。把德育的过程还原为人的生活和实践当中,实现生活和德育、情感和需求的有机统一,实现个体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关注学生的知行合一,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把学生已有的认知走向实践,以现实发展推进理想目标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需要扭转传统德育理念中对人冷漠的价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的指导,将其全面贯彻在高校德育的实现活动中。消除榜样教育的神话色彩,回归榜样原型的日常生活的基础,走出绝对理性主义为道德教育的抽象逻辑以及由理性主宰的种种不宽容和专制行为,高校大学生德育目标和教学的研究应实现这种变化,从道德的差异性、多元性、共生性上探讨道德教育的一系列现实问题,[20]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21世纪人才。改革德育教学的内容,丰富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内容。把握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和有效性,通过增加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升华。增加以网络为教学工具的大学生德育课程,运用现代的传播工具和通讯手段、视听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综合采取演讲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方式[21]实现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坚持虚拟发展和现实发展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构建大学生发展的虚拟平台,利用和发展网络能产生巨大的舆论和宣传效应,打造一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网络平台,引领网络舆论潮流的发展趋势,可以更有效地服务学生[22]。同时加强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水平。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尊重个人差异性转变,坚持教学活动双主体互动。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榜样忽视了道德生活的真实性和主体差异性,实施男生女生差异性教学⑤,强调道德教育应在尊重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和道德价值选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道德意识,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统一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化德育的教学模式。

3.工作路径:以党建促德育,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完善德育的工作体系。坚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实践,通过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批判的能力,提高明辨善恶是非能力。加强大学生党建促进德育工作完善,引导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是以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主要目的,对大学生德育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作用。构建大学生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对正处于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大学生思想素质阶段起到了引导、启发和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目标。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意识、坚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德育队伍,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规范与发展,是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是实现高校德育改革的实效性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