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1:32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1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建设;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1―0131―02

党的十以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对高校师德建设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这也深刻表明了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按照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新要求,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评价体系的构建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殷切期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并语重心长的提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话语之中,包含着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待。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实施者,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使命要求。我们要从立德树人,育人成才,确保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下,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浮在面上的多,深入实施少;软性要求多,刚性指标少;安排部署多,考核评价少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软任务没有形成软实力,工作任务与考核评价脱节。师德建设工作能否收到实效,关键一环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构建高校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是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内容

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弘扬校风的迫切需要。构建高校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向科学化提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于激励和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系统地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协调以及整体运作,体现出层次性和结构性,保证师德建设管理与评价的有效运行。

2.科学性原则

纳入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既要符合时代精神,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要求,在考虑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数据选取时,要体现数据的可比性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操作性原则

评价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抽象复杂,就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目的的真正达成,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有数据的支持、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的横向可比性,指的是在不同学校之间或同一学校的不同内设机构之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这样能够衡量不同单位师德建设方面的效果。纵向的可比性指的是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内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水平和效果的比较,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单位和部门师德建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才能促进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内容

高校师德状况如何,关键取决于高校能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一整套师德建设的制度和体系,形成“以制度强化师德、以典型引领师德、以活动推进师德”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师德建设的结果取决于师德建设工作,而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就需要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作为载体来进行督促与推进。按照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要求,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内设机构在师德建设工作方面的管理与评价。主要内容为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与规划;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宣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推进措施和主要业绩;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教职工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考核。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师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合理划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反馈的连续闭合的师德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学校统领师德建设的全局,最大限度地消除以往师德管理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加强师德建设的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师德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量化、细化、规范化,从而对高校内设机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考核、评价与激励作用,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

3.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高等学校及其内设机构,评价的指标注重在师德建设的“工作”。对一个单位而言,师德建设能否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言之有物、落地有声的抓出实效,关键还是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实打实”的抓出成效,做到有规划、有制度、有部署、有载体、有检查、有考核评价。鉴于此,在设计和运用评价体系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统领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长期以来往往被看作是“软任务”,存在着上热下冷的倾向。但从“立德树人”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视角审视,师德建设又是一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的“硬任务”,是大学教育的“魂”之所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重视师德建设,定规划、建制度、提要求、抓落实。否则,必将使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二是围绕“教风”抓师德,引领师德建设。“教风”是各高校依据师德规范并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师德”,正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因此,师德建设的主线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教风”建设,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形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立志成才的“大爱、大学、大道”的校风。

三是发挥“评价体系”作用,推进师德建设。“评价体系”着眼于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旨在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各单位师德建设的状况,以此督促和推进师德建设。对个人的师德评价建议由各基层单位制定细则并实施。“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以项目量化的形式,体现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区分了不同指标的权重,在实施中应注重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的考核、评价与促进的作用。

三、师德评价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是推进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实施中要以推进工作为导向,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

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及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以主要精力抓师德建设,承担起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组织与运行应由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照师德建设工作相关职能的要求,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作为师德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既是对各单位师德建设工作的评价,也是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评价体系运行的监督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运用,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年度考核之前,要采取不同形式,听取相关职能部门、教代会代表、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学生代表关于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确保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运行公平、合理、有效,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促进师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报告〔Z〕.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Z〕.

〔3〕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黑教联

〔2013〕74号)〔Z〕.

〔4〕吕克宁,肖洪,等.黑龙江省高校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6).

〔5〕邹大勇.构建新时期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文教资料,2007,(07).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师德培育内涵管理建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用较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786万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毛入学率从不到10%增长到24.2%,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1999年不到100万到2009年突破600万,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起到了主力军作用。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高低与高校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旨在针对地方高校师德的管理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师德管理建设的内涵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①师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师德具有传承性,它在吸收历史上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师德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点。师德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从师德的发展规律来看,师德受特定的生产关系与阶级利益的制约,由于国家制度和体制的不同,或者宗教文化的差异,对师德的标准要求也就不同,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等学校和教师面临的永恒课题。三是师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的某个阶段对师德的要求有所不同,同时师德受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以及诸如网络媒介等因素影响较大。四是师德具有普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的特点。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有客观要求,同时由于教师自身受教育环境、学科专业背景、学缘结构、文化熏陶等因素的影响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内化差异,致使高校教师师德面貌表现出个性化特征。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诸多的教育家所提出的师德思想尽管受到特定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局限性以及个体差异性,但是这些关于师德管理建设的思想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以及在实际教育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师德精神无疑是值得后来人继承和借鉴的。②

从师德管理建设的内涵来看,师德管理建设包括师德教育管理建设、师德实践管理建设、师德环境管理建设与师德制度管理建设。其中师德教育管理建设包括师德理论教育、师德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典型示范教育等因素;师德实践管理建设包括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师德、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师德;师德环境建设包括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师德制度管理建设包括师德考核制度、师德评估制度及师德监督制度的建设。③

地方高校师德管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德教育管理滞后。首先,师德理论教育研究滞后。我国的高校师德管理建设存在标准化与地方差异性的特点。我国对高校教师的总体要求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化要求;与此同时,中央部属院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存在较大差异性。中央部属院校由于办学历史长,国家投入相对较多,教师结构层次整体较高,科研学术话语权及培训、学习交流机会均占明显优势;而地方院校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方院校在高校扩招中大都存在升格、合并等经历,尤其是合并组建的新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及文化积淀之间的差异,导致文化认同的差异。其次,重使用,轻教育管理,致使师德失范。从我国目前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意识,轻视对自身基本素质的关注。

师德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首先,高校教师的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从我国目前地方高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来看,在考评体系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量化标准,且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考核的重点往往以教学、科研为主,而对教师师德方面的考核涉及较少。这与高校教师的师德本身所具有的难以量化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从高校教师管理的角度来说,考评机制中对师德考评的缺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在教师师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加剧。考评机制中师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导致在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管理关注度的降低,进一步导致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增加。其次,师德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在这个系统化工程中,高等学校通过制定师德建设方面的规划,形成适应高等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师德评价机制和师德监管机制。④高校的师德管理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良好的师德激励与师德约束机制以及完善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才能不断地引导高校教师能够确立全方位的科学的育人观。

师德环境建设亟待改善。高校师德管理建设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主观影响因素,二是客观影响因素。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态度、社会比较、自我意识、职业角色观念、职业角色评价、职业角色体验、职业角色行为以及高校教师个人特质诸多方面的因素。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师德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观上能否积极参与,能否将职业要求内化为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努力创造适合教师职业特点,有利于其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在强调教师要敬业奉献的同时,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使教师的敬业奉献与成就自我相统一。

地方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策略

加强师德教育管理,提高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认识。加强师德教育,首先要重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师德作为调整教师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既作为调整教师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重要机制发生作用,同时也作为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发生作用。⑤从这个层面出发,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加强高校对师德管理建设的关注力度,只有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有效促进高校师德管理建设。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⑥从师德教育管理的内容来看,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⑦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不仅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也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准。

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激励体系,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将师德评价工作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可操作执行的师德评价规则,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在师德评价中广泛增加学生的参与力度,从而不断完善高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健康发展。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良性发展,需要好的高校师德监督激励机制的配合。高校师德监督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有规范的高校师德行为标准,以民主为基础的高校师德监督机构对高校师德监督激励的管理与执行。在高校师德管理建设中应明确在师德监督激励中工作监督的重要环境,同时要做好师德监督激励机制的信息反馈,将师德监督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激励机制进行必要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发展。

营造良好的师德管理建设环境。高尚师德的形成既需要教师长期自觉地学习和自律,更需要良好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师德管理建设机制创新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地方高校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师德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着力培育地方大学的大学文化、凝练地方大学的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本文系成都市社科规划2010年项目基金成果,项目编号:41)

注释

①张俊娜:“高校教师师德管理制度建设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第5期,第30~31页。

②刘文刘,伟琴:“论师德的管理创新模式”,《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37~138页。

③刘卫平:“论高校师德的管理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52~154页。

④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高教探索》,2007年第2期,第123~125页。

⑤刘志敏:“浅析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90~91页。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师德建设;内涵;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11-02

201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述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是新形势下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完整而深刻的概括,是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和准则,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均具有神圣而庄严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提高我国各民族民族素质的使命。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就需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们应“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主,应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着力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应“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目前,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既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来推动高校的师德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质量如何,取决于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2.高校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始终是高校要关注的。而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如何,则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甚至决定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3.高校教师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慧、塑造人的灵魂的职责和使命。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境界、理想信念如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青年学生能否健康而全面地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进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的师德建设,使高校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人,也是高校教师教师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的命题,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师

高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教师。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凝聚教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师德建设中,高校应设法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应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起自己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敬业爱生,服务社会,自觉地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己任。

3.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教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共同的价值取向。高校教师应志存高远,应将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应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教师

“教师师德的基础,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应当具有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素质”[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引导广大教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使教师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用自己自觉的行动来引领社会风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4]。“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应当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走在前列”[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师德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校师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广大教师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外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1.提高认识,建立师德建设的管理体系

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应把师德建设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学院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高校应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为师德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关于对师德进行考评的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环节。高校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师德考核档案,把师德作为对教师进行考核的重要方面。应完善对教师进行教育、考核和监督的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2.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教师的职业理想

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高校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应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和风范来教育和感染学生。高校应将师德建设纳入对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之中,并使之制度化和长期化。应进一步拓宽师德培训的途径,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广大高校教师明确师德要求,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师德环境

高校应通过广播、宣传板和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或展示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校教师高尚的师德。应通过对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展示、宣讲团的宣讲或座谈等活动,大力宣传高校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高校教师的热情。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严重失德的则予以惩处,增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建设,完善教学规范,促进教师在学术上的自律,营造一种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一种积极而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4.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搭建师德建设平台

高校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将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使教师形成自己的较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围绕师德建设,高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比如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等。高校还应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途径,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高校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激励教师开展社会调察,使教师在实践中开阔眼界,丰富思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2010-07-29)[2012-08-17]..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

[3]袁贵仁.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求是,2004(17).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特性;建设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38-02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满足职业需求并得到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社会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各个高职院校逐渐加强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改善了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重视程度不够,支撑资源匮乏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高职院校仍存有错误的观念,重智育而轻德育。某些高职院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并不认可职业道德教育,片面地认为在校内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只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应该讲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放置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这样还能节省部分教育资源。在这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没有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支持,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来此项工作正在如火如佘的进行着,实际上校领导并不对其负责,缺少规范、系统的监督管理。由于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没有把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到校建体系当中,出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经费不足、挪用现象,导致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工作实效。

(二)观念相对落后,缺乏系统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日渐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人们长期对教育的认识有失偏颇,简单地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记住职业道德的准则和规范即可。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无疑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直接体现到学生身上就是道德选择能力和处理道德冲突能力匮乏或不足,对职业道德准则缺少一份坚持,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无限地降低职业道德底线,出现了严重的职业道德知、行失调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作出新的诠释,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化培养价值观、能力和品质的过程,全面考核学生的知、情、意。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将职业道德知识践行到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并在不断的职业实践中有所感悟,从而形成完整、稳定的心理结构,未来在职业领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和供职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评价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

活动目标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就是:工作目标指导、调节、支配了整个建设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规范、调控和激励作用。通过访查、分析,笔者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清晰、内容单调的现象,缺乏系统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过于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而轻视了行为能力方面的考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道德教育任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兼职居多,他们对职业道德本质、特征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多情况是自己的主观判断。教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感染力和道德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策略

作者结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特性的认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种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强化认知,更新观念

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高校一方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所在。因此,全社会应该提高对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职业道德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努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适度的支持,从而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党委则需要严格按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德育体系当中,统一管理,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广大教职工应该强化认知,着重强调职业道德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同时,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更新自己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不断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领域和内涵。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观和品质培养的过程,它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提升到实践层次。新时期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爱岗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操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丰富职业道德内容,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加大投入,提高水平

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应该得到高职院校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该切实将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校建体系当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逐年增加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资金、资源投入,有力保证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培养。值得提出的是,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其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实效。为此,高职院校要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不断加大此方面的经费投入,提高从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遴选一批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到校兼职,补充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力量,充分借助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切身感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促使学生不断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明确其肩负的责任和任务,提高教师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明确目标,系统管理

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这一宏观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现出现代社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笔者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认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应该富含时代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操作性等几大特性。其中,时代性要求制定的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必须要顺从时代的发展,关注时代变革引起的职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即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各行各业的差异对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进行细分和调整,进而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操作性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特性,是保证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要求高职院校从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符合高职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以此为基础,在正确工作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完善的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阶段工作的任务、重点,并制定与之对应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增加保障。

(四)创新教育,完善评价

如上文所述,现代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设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岗敬业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道德一直以来首要倡导的内容。高职院校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时,应该从职业责任感培育入手,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使其敬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促使他们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二是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而又着重强调了“职业”两个字。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与行业规则和要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未来从事职业的具体要求和道德规范,进而指导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三是,诚信意识、合作意识教育。在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和合作意识显现的尤为重要。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加强学生诚信意识、合作意识教育,应培育学生诚实守信、不骄不躁、积极向上、宽容待人等精神品质,教会学生正确的交际方式,以期学生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明确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该优化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将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并依此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进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鼓励优秀学生、督促不良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培育和发展。

总之,加强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非常重要。未来,我们还应该持续关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仔细分析时代的需求变化,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际,提出更多改进意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马骏.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J].成功(教育),2012,(12).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5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系统地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协调以及整体运作,体现出层次性和结构性,保证师德建设管理与评价的有效运行。

2.科学性原则

纳入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既要符合时代精神,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要求,在考虑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数据选取时,要体现数据的可比性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操作性原则

评价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抽象复杂,就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目的的真正达成,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有数据的支持、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的横向可比性,指的是在不同学校之间或同一学校的不同内设机构之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这样能够衡量不同单位师德建设方面的效果。纵向的可比性指的是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内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水平和效果的比较,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单位和部门师德建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才能促进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内容

高校师德状况如何,关键取决于高校能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一整套师德建设的制度和体系,形成“以制度强化师德、以典型引领师德、以活动推进师德”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师德建设的结果取决于师德建设工作,而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就需要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作为载体来进行督促与推进。按照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要求,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内设机构在师德建设工作方面的管理与评价。主要内容为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与规划;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宣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推进措施和主要业绩;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教职工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考核。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师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合理划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反馈的连续闭合的师德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学校统领师德建设的全局,最大限度地消除以往师德管理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加强师德建设的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师德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量化、细化、规范化,从而对高校内设机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考核、评价与激励作用,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

3.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高等学校及其内设机构,评价的指标注重在师德建设的“工作”。对一个单位而言,师德建设能否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言之有物、落地有声的抓出实效,关键还是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实打实”的抓出成效,做到有规划、有制度、有部署、有载体、有检查、有考核评价。鉴于此,在设计和运用评价体系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统领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长期以来往往被看作是“软任务”,存在着上热下冷的倾向。但从“立德树人”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视角审视,师德建设又是一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的“硬任务”,是大学教育的“魂”之所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重视师德建设,定规划、建制度、提要求、抓落实。否则,必将使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二是围绕“教风”抓师德,引领师德建设。“教风”是各高校依据师德规范并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师德”,正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因此,师德建设的主线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教风”建设,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形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立志成才的“大爱、大学、大道”的校风。

三是发挥“评价体系”作用,推进师德建设。“评价体系”着眼于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旨在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各单位师德建设的状况,以此督促和推进师德建设。对个人的师德评价建议由各基层单位制定细则并实施。“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以项目量化的形式,体现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区分了不同指标的权重,在实施中应注重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的考核、评价与促进的作用。

二、师德评价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是推进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实施中要以推进工作为导向,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及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以主要精力抓师德建设,承担起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组织与运行应由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照师德建设工作相关职能的要求,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作为师德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既是对各单位师德建设工作的评价,也是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6

学生社团在德育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社团组织,往往是高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自发性组织,主要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往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的方式,这些大学生社团组织也往往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机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往往是校园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传递者,高校大学生社团更是促进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在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看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充分的利用这两个优势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德育建设。高职院校社团组织在德育教育体系建设中,可以相对独立的进行各种德育类教育,同时大学生社团由于对于会员加入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一般的学生只要想加入大学生社团组织,都可以加入到大学生社团组织中去,这就给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的德育体系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必比其他的德育教育方式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更加具有群众的基础性。在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牢记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有利思想。鉴于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各种社团当中,高职院校的德育体系建设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充分利用社团这个把手,将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起来。

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社团在高职学生德育体系中的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应该顺应时代变化,关注大学生价值观念转变的新趋势。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在建设过程中,在吸收会员的过程中,相对于比较正式的学生组织有着严明的纪律要求等约束,大学生社团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进行指导,这就给大学生带来了相对宽泛的言语自由。高职院校在建设学生德育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大学生社团那里得到大学生价值观念转变的趋势,甚至可以看到高职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变方向,为高职院校做出正确的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其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团可以开展一些有组织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的融入到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同时加强横向联系、双向交流,让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展的更加具体、更加深入。由于之前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内容都相对单一化,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厌倦的情绪。通过大学生社团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研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对于一些理论的宣传指导,可以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样更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大学生社团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学生主管部门开展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在文化课程成绩上面稍微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弱了一点,但是这并不能够影响高职学生进行社团建设的热情和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的能力,反之这些高职学生有可能更强于那些本科学生。大学生社团应该积极的配合学校学生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加落到实处。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7

   一、重在建设,弘扬时代主旋律

   以立为本,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的主旋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与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私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倡导一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与精神……”为此,高校德育重在建设也应该以立为本,大力弘扬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站在当代潮流中去看我们社会的主旋律,它首先是一种传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传统本身就是一个与现代化相对应的范畴,如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内容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得不到更新与开发,我们德育也就无法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高校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位同学曾向老师提出:“教科书上说,我们要爱国,是因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那么,如果我国人口少,地小物乏,历史短,就不值得热爱吗?”问题提得很尖锐。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我们对祖国这个历史范畴和价值体系的认识不应当停留在简单的感性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应该停留在形象化、感性化的阶段。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德育工作者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局限性的困扰,如说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然而现实中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甚多先进生产经验与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是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和学习的。从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看也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如当中华民族取得了某些方面的巨大成功时,民族的优越感就发展到了高峰,以为我们民族一切都是美好的;如当我们民族受到挫折时,民族自卑感也很快就显示出来,以为我们国家什么都不如别人。夜郎自大与崇洋媚外就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教育简单化、抽象化的具体表现。

   二、重在落实,开拓务实的德育新格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高校德育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走出一条新路子。在这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效。但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德育的要求,在落实方面有几点还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第一,高校德育要从本本主义中解脱出来,建立开放务实的德育工作体系,真正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理论来指导高校的德育实践。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学习和借鉴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与方法。现在多数同志对经济领域里学习国外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与管理经验已有了正确认识,但对德育领域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问题还把握不准,心有余悸。我们认为:德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项活动,要想赢得与资本主义同类活动相比较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应该大胆吸收借鉴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在这个问题上,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树立大德育观,建立开放务实的德育体系,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二,运用工程建设的办法来抓好德育建设。德育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虽然在许多方面它不能象经济建设工程那样,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借鉴工程建设中的科学程序与办法来搞好德育建设。这几年,高校德育系统中也出现了“五一工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视片教育工程”;“良好校风建设工程”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在高校德育中我们运用工程建设的方法应该确定目标,制订规划、措施,并扎扎实实去落实,并持之以恒,求创实绩。

   第三,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德育方法,高校德育工作在过去一度往往强调我讲你听,长篇累牍地作报告,使教育失去了说服力,从客观上也影响了人们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创新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提高德育的影响力、渗透力、覆盖面。一是现代传播工具已经普及并对青年学生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录像、报刊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能自觉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校风建设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校风建设的影响、鼓舞和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促使他们接受教育,加强教育工作的凝聚力。总之高校德育要充分运用载体,并使其互相配合,发挥其导向作用和整体效应。

   第四,要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的“自主式”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等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观念与独立思考意识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旧观念与旧方法,采取说理,采取讨论、启发、示范、吸引等疏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思考,自我教育,自主提高。另一方面,自主式的德育工作方法必须调动广大教育主体的作用,要广泛吸引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并要求他们将其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关心、爱护、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在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功能与效果。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理顺德育工作者、马列课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协同工作,齐抓共管,这是高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所在。

   第五,建立高校德育工作责任制。高校德育重在落实,必须注重责任感,要把德育工作具体规划并加以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德育基层组织与个人,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我们认为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实施推行。高校德育同样需投入,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和制定落实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安心工作与发挥其积极性的政策,也是建立高校德育责任制中的应有之题。

   三、培养现代德育人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应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设好一支坚强的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德育队伍。

   德育工作要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德育理论要完善繁荣,德育方法要创新,整个德育建设有大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和使用人才,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出人才,高校德育才能出成果,出精品,才能有新发现、新创造,可以说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项最基本最要紧的建设。

   当前较突出的问题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队伍不稳,对培养德育人才不够重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根据“狠抓稳定,择优优先培养,合理组建,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在关心培养与扶持上下功夫,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中继续解决好德育工作者的待遇、职称、地位上下功夫,要通过改革,建立一种有利于德育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德育人才迅速成长的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树立举贤选能,善用人才的现代观念。高校的领导干部要把培养德育人才放在工作重点之一来抓。切实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德育中优秀精神产品和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德育工作者,应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树立榜样。也可采取“评名家,选一流”的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激励青年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勇于奋发向上,肩负高校德育工作的使命。高校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德育人才的培养,把优秀青年教师或教育工作者选任做德育工作,广开招贤之路,为德育工作聚拢人才,使德育队伍建设切实得到加强。

   四、强化评估,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

   高校德育评估工作落后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主要是,我们应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德育评估标准中解脱出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德育评估标准,以便我们能够从整体上科学地、严谨求实地评估高校德育工作,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建设。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因此,凡是“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德育工作,都要尽力做好。可以说这是检验高校德育工作的唯一标准。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生态德育;建设

1.德育与生态德育

对于德育的内涵,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11月23日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界定了其内涵“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所谓德育生态就是将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渗透到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用尊重生命的理念以及整体和谐性、动态平衡性的观点来认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各种因素的和谐发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德育认识观,把德育看成一个有机性的、复杂性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它的涵义包括一是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主体性。二是学校德育生态系统具有整体、动态性。三是学校德育生态培养的是完整的“生态人”。

2.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意义

2.1改变德育工作者思维方式,观念实现变革

生态德育提出之后,德育工作者认识到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与自然、社会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德育理念,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工作者只有在思想意识中能确立整体生态的德育理念,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和价值,德育的生态性建构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生态德育系统的开放性使德育工作者深刻地意识到,学校德育只是影响学生道德养成的一个变量,是社会文化的生态结构的一部分,它与社会各种因素相关,处于相互制约中。

2.2促进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于生活世界,它能帮助学生确立信念动力源,是道德实践的土壤。传统的德育偏于重视精神主体,使道德教育过于理想化、英雄化或至善化,道德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被割断,很难落到实处,收效较小。而生态德育则强调德育工作者要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个体的道德需求和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更加贴近生活。

2.3生态德育重视个性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建设

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完美个性与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的依据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在德育生态系统中,学生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位,在参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自我的道德价值,有利于个性的丰富和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家庭及社区道德文化的建设,为家庭、社区道德文化的生态形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高校德育生态的实现途径

3.1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高校德育工作应该体现开放性,并注重时代性。在围绕德育工作总目标和基本任务的前提下,依据环境、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补充,充分挖掘德育的其他功能。德育要显现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并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显现其科学功能和生态功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具有道德意义”“德育是人类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尤其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中,德育生态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3.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在德育工作中要从人的发展出发,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德育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启迪、互相帮助,把学生当作的人来对待,认识到学生在教育中处主体地位,在社会上是具有公民的地位。以人为本,教育学生不仅对社会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做现代社会的主人。一些个别德育工作者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态度蛮横,缺乏爱心与耐心,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接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疏导,克服其自身的弱点,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健康的社会人。

3.3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强德育师资队伍

3.3.1重视师德建设

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高校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采取措施,大力提高教职工的道德素质。通过师德讲座、座谈会、典型事迹报告会、演讲、社会实践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职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相关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

3.3.2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

教师不仅为人师表,还要有科学育人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可以选派一些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正派的优秀教师补充到德育工作队伍中去。其重点是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同时要积极开展德育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及规律。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郭事军.德育生态:学校德育价值的新取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135.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9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4]方世南.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问题;出路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高校师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师德建设,一项根本的、长远的措施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应对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一、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以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为主要形式的法定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从法的意义上为高校教师师德行为提供强制性的规范和约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二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政策意见,为高校加强师德建设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品格品质等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三是各高校自行制定的师德规范制度,进一步为高校教师明确了职业道德标准,具有一定的内部约束力。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彼此联动,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高校师德制度体系,为确保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化与规范化提供了坚强保障。具体来说,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解决师德失范现象提供制度保障。高校师德制度是需要高校教师共同遵守的规章和准则,明确规定了高校教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为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划定了界限和准绳,也为高校教师出现师德失范行为时提供制度依循。“随着社会体制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凸显,高校师德建设领域里道德滑坡现象屡见不鲜,少数大学教师存在道德失范,理想信念滑坡,育人意识淡漠,利己主义作祟等现象。[2]师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师德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这证明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师德建设往往单纯寄希望于教师自我修养和内在约束力,而忽略相关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好高校师德制度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虽然目前有些高校也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师德制度体系,但是仍难以适应日渐复杂的师德环境,需要进一步下大力气研究探索师德制度建设的可行路径和努力方向,以更加科学、更加完整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建设的优势和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为解决师德失范现象提供有力保障。

2.克服道德自律约束的局限性。相比于以自律为核心的道德约束,制度作为以规范个体和集体行动为目的的规则或运作模式,可以凭借体系化的准则和依据为师德规范的转化提供强力约束和保障,从而有力调控和规约教师的道德品行。“建设高校师德过于强调教师的自律因素而忽视外在的他律因素,效果必然不佳,并会激起教师对师德建设的冷漠与反感。相应地,重视师德建设的他律,建章立制,发挥他律的教育、引导与规范作用,必能内外互助,切实提高教师师德水平。”[3]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应始终把师德制度建设及其运行机制作为核心和关键来抓,扎实推进以特定师德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制度设计,以严格系统科学的制度他律带动教师道德自律,以道德自律彰显和补充制度他律,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

3.发挥串联枢纽作用。制度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实现方式,没有制度这一串联方式,高校师德建设也无从下手。高校师德建设依赖于多个环节的共同运行,包括高校师德规范、高校师德教育、高校师德考评、高校师德监督和高校师德奖惩等。从单个环节的角度来看,需要分别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将每个高校师德建设环节中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规范化和具体化;从多个环节的联动角度来看,则需要制度从中发挥其贯通性作用,成为环节之间的枢纽,将制度作为轴心,使每一项师德建设工作都能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有效运转起来。

二、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师德规范在实践中重公德而轻私德。师德规范是针对教师道德行为而制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准。科学制定师德规范,厘定师德标准是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此2011年国家颁布出台了高校师德规范的权威文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六个层面上规定了高校教师应遵循的师德规范,分别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这一文件对高校教师师德规范进行了高度凝练,详细且明确地规定了教师行为准则,对高校师德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些高校偏重于从社会公共生活的角度对高校教师提出公德的要求,缺少对个人修养、作风、习惯等私德的关注。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许多高校教师都是依靠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养来提高私德水平,但究竟应该达到何等私德水平,应该具备哪些私德品质,许多高校没有给出详细规定。除此之外,因为缺少对高校教师私德层面的明确界定,人们往往理想化地从对教师职业的固有观念出发来对高校师德提出要求,脱离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生活的实际和特点,从而使部分高校的师德规范因过于理想化而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

2.师德考评制度不健全。师德考评制度是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并形成良好运行状态的重要一环,也是引导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4](p4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遣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制度不仅能够为增强师德整体建设的实效性提供保障,更能够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在载体、管理等层面的创新。但片面与不公正的考评制度却会适得其反。当前,不少高校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依然侧重于业务考评而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考评远远不够,即使存在师德考核评价,也通常是软指标、虚指标,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首先,从整体来看,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着“科研评价”与“教学评价”失衡、“学术评价”与“道德评价”倒挂的现象。虽然现在多数的师德考核评价都与教师的岗位聘任、业绩考核、评奖评优等相挂钩,但其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其次,从考评方式来看,当前的高校师德考评制度存在偏“量化”的现象,内容单一且形式化现象严重,如对于教学工作常常重于考核工作量而不注重考核教学质量,但师德师风是一种偏重于道德性和伦理性的指标,其优劣好坏常常难以量化,因此单纯量化型的师德考评制度不易对师风师德作出科学的考量和评价。

3.师德教育制度不完善。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性与整体性兼具的工程,《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可以说,教育不仅是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抓手,更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有效手段。师德教育的重点就在于使一定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中对于教师个体的道德内化是核心。但目前的高校师德教育制度在“师德内化”层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师德教育制度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足够规范化和体系化的师德教育制度模式,随意性较大而少连贯性的教育活动,普遍采取短期的灌输式集中教育,使师德教育容易流于形式;二是师德教育内容不够充实,没有针对高校教师群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内容,更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使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与感召力;三是师德教育形式单一,缺乏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参与和实践性体验。在很多高校师德培训中,仅有理论讲述而缺少互动讨论,忽视了丰富的道德实践环节与高校教师个人的主体能动性,进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4.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待完善。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是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得以完善的关键与突破口。完备的师德监督机制,可以使高校师德行为处于得以调控和约束的状态,而完善的师德激励机制,则利于激发高校教师自觉遵守师德师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当前,不少高校在师德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具体来说:一是师德监督流于形式。由于师德行为难以量化,导致不少高校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标准和监督原则,这使得师德建设工作很难免除干扰,监督的公正性与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二是重体制内监督轻体制外监督。尽管多数高校师德监督体制的构建都采取体制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但相对于体制内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督问题上的权重而言,体制外由学生、家长与社会构成的监督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三是师德激励机制处于“空缺”状态。当前多数高校的激励制度主要针对的仍然是科研和教学的成绩,而对师德的激励比较乏力。一方面没有建立起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师德行为奖惩制度,另一方面也没有将师德与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挂钩,使得师德激励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5.教师准入制度中的师德标准作用发挥不够。《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师准入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入职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而教师准入制度中师德标准的严格化与规范化则可以使高校在聘任环节便淘汰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因此,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师德标准和准入指标对于高校教师准入制度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当前不少高校在贯彻落实教师准入制度中的师德标准时表现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专业水平而轻道德表现,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师和引进人才时,对于求学经历和职称职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考察,而对师德表现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形成严格的师德考察标准,使师德准入标准流于形式;二是道德素质准入考察不严谨。仅有师德准入标准是不够的,还要辅助以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考察工作,当前很多高校即使设置了师德准入门槛,但依然没有严格考察入职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无法有效彰显师德准入标准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主要路径

1.完善高校师德规范体系。完善高校师德规范体系应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权威的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以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眼光不断丰富其内涵。从总体原则上看,高校师德规范的设计要将教师的工作从对生活的疏离走向对生活的回归,将推动教师主体个性发展作为重点与切入点,从而达到高校教师自我觉醒、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境界。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现有的内容基础,笔者认为应对其进行适当的重构。具体来说,一是处理好公德与私德内容之间的关系。在师德规范中,既要继续强调高校教师公德的重要性,强化“师德六条”①建设,又要适当地对高校教师的私德规范进行一定的界定,如个人修养和生活作风等,从工作和生活、公众和个人等双重维度对师德提出全方位要求;二是适度地从“高标准”转向“低标准”。将师德失范行为进一步具体化与明确化,结合教师具体工作实际,明确其思想政治素质要求、道德修养要求、教学工作要求、科研工作要求等,使高校师德评价便于操作。[5]

2.健全高校师德考评制度。科学的师德考评制度,能够对教师的品行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要使师德建设作为衡量办学质量、评估学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使师德考核成为高校教师技能考评的首要标准,充分发挥师德考评制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并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来完善教师分类考评办法,确立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教师考评准则,[6]依据师德规范建立起多层次的考评指标体系,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有具体真实的内容和努力方向。具体来说,一是要强化考评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考核教师在理想信念、教书育人、学术道德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表现,并加大学生在师德考评中的权重,提升其对最终师德评定结果的影响,使师德真正落实到“以学生为本”的目标上来。二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师德考评方式,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学生评价与同行评价、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等评价标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师德考评方式的科学革新。

3.改进高校师德教育制度。师德教育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建立岗前、在职和职后一体化的师德教育机制,有机结合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师德培育,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是改进高校师德教育制度的总体思路。第一,要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师德教育体制。完善高校师德教育的领导与组织机制,对师德教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规划与安排,切实克服随意化、零散化、非正规化的弊端。第二,实现师德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转化。师德教育内容应在坚持传统道德灌输框架的基础上,更好体现时代性的道德诉求,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还要避免空泛化的现象,使师德教育内容高度契合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第三,促使师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革新。改变单一“填鸭式”的呆板模式,多采用疏导式、开放式、体验式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德教育手段的单向性、单一化向互动性、综合化的转变。第四,设立专门的高校师德培训和研修平台,探索师德培训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有效融入。

4.强化高校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公正严明、行之有效的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是提升师德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师德监督机制方面,首先要构建公正严明的师德监督机制,制定科学的监督标准,使师德监督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调运转;其次要加强体制外监督的权重比例,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位一体的监督主体;再次要成立专门的师德监督领导小组。实行小组成员不定期轮换制度,并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最后要设立邮箱、电话、网络等多种监督形式,确保监督渠道的畅通和有序。在师德奖惩机制方面,首先要突出师德师风在教师评价中的位置,将师德置于和科研、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在物质激励方面,要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在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精神激励方面,要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和激励作用。[7]最后,应建立健全惩罚制度,严格实行高校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及时诫勉、警示和处分。

5.坚持高标准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高标准”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应具有高标准的道德水平与思想境界。首先,应确立师德标准在教师准入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将其与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摆在同等地位进行评估,避免“有才无德”人员的引入;其次,应确立科学严谨的师德准入标准。高校在招聘教师和引进人才时,应仔细考察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术道德与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水准,将现实表现与过去表现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立体、全方位的人才引入审查,将师德不过关者挡在大学门外;最后,要做好教师准入师德考察的规范化和严密化工作,避免师德考察流于形式,使师德真正成为评价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

作者:金昕彤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田延光.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2]王自贵.转型期高校师德发展趋向及应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3]师远,赵锋.浅谈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4]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5]居继清,王丽.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五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